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城市建设背景精选(九篇)

城市建设背景

第1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世界城市;建设背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城市的理论和实践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建设世界城市成为全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机遇和挑战。世界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来看,北京如何在世界城市视角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这将是一件十分严峻的工作。为此,本文尝试研究其他世界城市的建设经验,希望对北京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世界城市的理论研究背景

国外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起源较早,大约从一百年前,就有经济学家开始系统的思考和论述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915年,英国人盖德斯(Patfick Geddes)在其著作《进化中的城市》中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他解释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务活动中的绝大部分都必须在其中的那些城市”。

1966年,P霍尔(P.Hall)在其著作《世界城市》中,描述的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

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R科恩(RCohen)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跨国公司和城市等级体系》一文中又提出了全球城市的概念。他认为,全球城市应该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协调和控制中心,其中,“跨国指数”和“跨国银行指数”是世界城市的两大重要指标。

1986年,弗里德曼提出“世界城市假说”的理论,他认为世界城市是建立在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中把主要城市作为资本控制中心的基础上的。他在总结世界城市的重要特征时,着重指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金融中心。

1995年,美国经济学家沙森教授对全球领先的生产公司进行分析,把世界城市定义为发达的商业服务。

近年来,经济学家泰勒领导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在一份调查学报中,尝试以一个城市有多少数量的提供金融及顾问服务的跨国公司营业处为标准,来确认世界城市的等级分类。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国内对于世界城市的研究较晚,因此尚未形成完整体系。

20世纪90年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GDP连年创造新高,我国事实上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这就对国内建设世界城市提出了一个客观要求。

李青(2002)认为,国内对世界城市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误区,国内大多研究如何建立国际性城市。而国际性城市在国外的应用性和关注性远远不如世界城市。这种研究不仅使国内学术概念无法与国际概念接轨,也使国内的世界城市建设缺乏必要的参照。

苏雪串(2009)提出,,世界城市作为全球化经济的空间节点,具备集聚与释放各种资源和能量的功能,是全球城市体系中最高能级的城市。所以,世界城市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拥有全球经济管理和控制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综合来看,国内外各个学者在论证世界城市的功能时,都强调了该城市的经济影响力和管理经济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北京具有建设世界城市的先天条件。

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历程

1993年6月,国务院提出“将北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2005年1月1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北京市的发展目标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并且,首次提出北京市将于2021年至2025年左右达到世界城市的标准。2009年12月24到26日,在北京市委十届七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淇明确指出北京以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2010年1月25日,市长郭金龙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将“着眼建设世界城市”。在此过程中,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思路逐步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缺少相同城市的类比。所以,应更广泛的借鉴国际经验。寻找并发现城市发展、建设的共性,对世界城市形成的外部条件和内容机制以及职能的探索,将有助于揭示其内在演变规律:对其他世界城市形成背景的研究将对北京创建社会主义世界城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国际视角才能帮助北京进行精准定位。例如,东京、伦敦等城市均为首都,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共同发展轨迹中发现规律,为北京提供借鉴。

三、国外世界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伦敦

1.地理因素

伦敦市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海轮可直达,是许多河流的出海口。四季温差小,气候冬暖夏凉,空气湿润,雨雾较多,但持续时间并不长。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气候也有利于内河航运业的发展和作物生长。大伦敦地区人口超过12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并拥有包括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城市大学、格林威治大学、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舞蹈学校等在内的多所院校。

2.经济因素

伦敦中心区是伦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银行和金融机构位于此地。全球大约31%的货币业务在此交易。近些年,伦敦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长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主要的经济支柱。大约50%以上的英国百强企业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均设有总部。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著名的证券交易所之一。每年伦敦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300万吨,是英国第二大的港口。是名副其实的为世界金融保险、商品交易及海洋运输中心。

(二)纽约

1.地理因素

纽约位于美国沿大西洋海岸的东北部,处在纽约州东南哈德森河口,是美国最大的城市。地理位置上处在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中间,属于五大湖地区,水路交通极为便利。面积约1214平方公里。气候上,四季分明,雨水丰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一个多族裔聚居的城市,97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民在此生活。截至2014年,纽约大都市圈人口约2000万左右。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纽约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等名校。

2.经济因素

纽约作为美国第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是美国的金融、工业和经济中心。2012年,纽约州金融、证券、保险业就业人数高达67.1万人,从事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研发、管理等领域专业服务的人员超过117.5万人。截止到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里73家企业位于纽约。纽约在当年GDP超越东京,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万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

(三)东京

1.地理因素

东京大致位于日本列岛的中心,东京湾的西北岸,本州岛关东平原的南端。整个地区地势平坦,形成一个狭长的地带,南北约长25公里,东西约宽90公里。气候温暖宜人,四季分明,下雨量充沛。东京都占地面积2191平方公里,2015年的人口超过1300万。并拥有包括东京大学、御茶水女子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电萃ㄐ糯笱А⒍京学艺大学、东京海洋大学、东京艺术大学、首都大学东京在内的一大批著名院校。

2.经济因素

东京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领域的中心。以人口、建成区面积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衡量,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东京的干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集中了大量的日本主要公司。东京、横滨和干叶地区共同组成了闻名世界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机器制造、造船、电子、化工、电机、皮革、石油、纤维、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的金融业和商业也非常发达。东京GDP曾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GDP在2009年达到了18771亿美元,是当年香港的6倍,伦敦的3.7倍。

四、对北京的启示

第一,《财富》杂志2014年7月7日企业排行榜,中国达到100家的数量,北京有52家企业入围。但是,在跨国银行总部和国际组织数量指标上,北京远远落后于伦敦、纽约和东京。大力发展经济、加大创新力度、营造公平竞争机会、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将是未来北京的一个重点工作方向。

第2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高效建设;园林建设;绿化管理

1合理规划城市的土地资源

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规划好自然土壤的应用,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科学性。自然土壤表面的10~25cm是适合植物根系生长的土壤,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结合当地的土壤特性制定合理方案,才能在建设绿化园林时,尽可能少地破坏土壤的原样。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工作,还要考虑各种植物成长过程中对于土壤的需求,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力求生物多样性,能够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的效果。在必要之地实施改造,并尽最大可能利用原土回填,让土壤保护当地的生物物种,不仅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极大地节约了园林绿化建设的资源消耗。

2科学选择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

能否科学选择园林绿化所用的植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化工程的能否实现低碳化目标。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低碳高效园林绿化工作的支持。科学选择园林绿化的植物品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植物

固碳能力强的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建设。固碳能力因此成为衡量植物是否低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夹竹桃与垂柳等是较为常见的植物。

2.2选择科学方式搭配植物

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需要开发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方案。将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合理搭配在一起,讲究颜色搭配,都是做好园林绿化建设工作的关键技巧。在选择植物时,彩色植物的比重较大,这是因为彩色植物中的花青苷色素能够更好地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线,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度。除此之外,彩色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强,能够保证园林内部环境的合理性。一般来讲,彩色植物中落叶植物较多,考虑到秋冬季节彩色植物绿叶脱落,美化环境与平衡环境的作用难以发挥,园林会出现空白期,还需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做好彩色植物与常绿植物的搭配,使园林一年四季都可以处于固碳释氧的良性循环中。

3积极选用低碳环保的园林绿化材料

除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绿色植物外,园林绿化建设还包括配套建筑物的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的安装。在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在建设城市园林时,应当选择环保性材料,例如石材与竹制品。利用这些环保材料代替钢材、水泥与玻璃,能够有效落实低碳理念。在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看台建设中应用圆木,用石材打造园林中的桌椅,用碎石铺设小路等手段,都能够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的低碳化。积极落实低碳思想,从园林绿化建设的材料入手,提高园林的节能性,有利于拉近园林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距离,更能激发城市居民对于园林的情感。

4积极使用节能型园林绿化技术

在各类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建设低碳高效的城市园林,是社会大众的共同期待。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多,使得城市的用水需求不断提高,节约水资源是建设低碳园林的关键环节。将节水型技术推广于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环境和谐度。在选择园林种植的植物时,应当选择一定比例的耐旱植物,减少植物自身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在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要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与养护过程中的用水情况,结合园林内所用植物的用水情况,制定园林灌溉的方案。在灌溉园林植物时,要利用多样化的灌溉技术,像渗灌、滴灌与微喷都是节水灌溉的先进方法,不仅能够节约园林绿化建设所用水资源,还能形成良好的园林绿化建设氛围。除了利用科学的方法做好节流工作,还要做好水资源的开源工作。所谓开源,就是通过建设集雨池,利用雨水的收集与循环使用,大大减少灌溉用水量,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低碳高效的目标,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向城市居民传达正确的资源使用观念,让园林绿化工程发挥出多样化的功能。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低碳经济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各行各业都开始调整生产与运行的标准。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需要从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入手,在考虑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低碳研究力度,让园林绿化建设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一致。

作者:赵利国 刘伟 单位:石家庄市园林绿化管理处 石家庄市裕西公园管理处

参考文献:

第3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江山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赣铁路沿线,是浙(江)闽(福建)赣(江西)三省交界处。东连衢县、遂昌,西邻江西广丰、玉山,南毗福建浦城,北接常山,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人口59万余。城市建成区面积超过1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4万左右。浙赣电气化铁路和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全境,205国道、48省道、46省道及县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省城杭州275 公里,离上海港500公里、宁波港4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005年,浙江省委书记在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省上下形成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合力。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低碳江山”建设模式,实现江山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与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生态省、推进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有利于凝聚共识,统筹城乡共同繁荣。

一、国内外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在国外,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欲借此摆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之后,欧盟、日本、美国等纷纷将低碳理念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很多国际大都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向低碳化方向转型。在国内,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一种风尚,上海和保定先行,贵阳紧随其后。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ldlife?Found)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根据该计划,将推动上海大型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试点建设和保定“太阳能示范城”与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制造基地建设。贵阳积极申请加入气候组织(The?Climate?Group)在中国推动的“低碳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国际“生态文明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知名度。

此外,低碳城市开始受到国内各大中城市热捧,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已将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作为发展的方向,纷纷建设低碳示范区和碳零排放区,以期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获得主动。在2008年1月举行的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低碳城市”首次成为国内高规格会议的主题,杭州、大连、成都、青岛、珠海、吉林、黄山、烟台、南昌、赣州、无锡等城市高度重视“低碳城市”新理念。随后,珠海、吉林率先申请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区,杭州表示要在全国率先建设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并着手规划建设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

二、江山低碳城市建设构想

江山市青山相依、碧水穿城,山水交相辉映成趣,素有江城美誉。主要河流为钱塘江水系的江山港,境内流长105公里,穿城而过。境内溪流纵横,旅游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迅速拓展与经济增长的片面要求,使得山水生态资源保护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2004年,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9平方米。城市生态保护压力加大,水域、耕地、森林等生态资源遭受蚕食。此外,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突出。城市绿化覆盖率45%左右。当前,江山城市空间发展正处于拉开城市骨架、构建空间格局的关键时期。因此,切实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之间的矛盾,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着力推进新型能源推广应用与建筑节能减排,探索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为主要标志的一种低碳发展模式,合理构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低碳城市,是符合江山现状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1)规划思路

1.构建城市风道控制为基础的城市生态廊道

规划提出以江山江为轴,多公园、多水系贯穿其中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贯通城市建设区的多向生态框架和城市风道。

生态框架构成要素:4大绿色公园、4条水系绿化带、7条绿色长廊、1批城市绿化节点等。

2.以气候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绿地系统

在建设密集的主城区重点控制有利于气流交换的生态型开放空间及垂江干道建设,将优质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区,促进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通过区域水系连通,构筑动态水网,整体实施水体生态修复。沿4条水系两侧形成滨江开放的绿色空间。

3. 以社区建设为核心的宜居城市创建

通过高就业产业布局、住房保障计划、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鼓励城市居民就业、居住相对均衡分布,减少通勤出行,降低碳量排放。

4. 实施“退二进三”策略的城市发展需求

江山市经济开发区城南区块企业种类多、多种功能用地相互交织、交通紊乱、居住生活环境较差。规划实施“退二进三”策略,将有效提升城南区的环境质量,进而提升整个江山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5. 强化综合治理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式改善城市水环境,同时对固体废弃物、大气、噪音等污染进行预防和全面治理,至2020年,达到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标准。

(2)规划与建设实践

示例1:江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

《江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江山市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为: “一廊二片,一带六园” 。一廊:江山港滨水生态绿廊,是城区相当重要的自然廊道,对城区引入自然风、联系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二片:指带形城市东西大面积的生态林地及风景林地,其是城市的氧源、生态调节库和生态屏 障。一带:由城市组团(须江组团与上余组团)间城市绿地及生态防护绿地组成的城市生态保护带。六园:指分布于城区大小不同的6个综合公园——乌木山公园(含须江公园)、西山公园、虎山公园、双塔公园、城南公园、上余生态观光园,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最能体现城市绿化风貌。

规划中近期目标: 2005~2010年,达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2 m2/人,城市绿地率43.7%。近期建设以实现部级“园林城市”为目标。提高已建公园的绿化质量和园艺水平,优先发展城市道路绿化、公园绿地,形成绿地系统基本框架,为城市远期绿化的合理布局打下基础。(注:2008年,江山市已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正在创建部级园林城市)

规划中远期目标: 2011-2020年,达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7 m2/人,城市绿地率46.1%。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地,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风貌,弘扬历史文化,保护和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调节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共生的人居环境。

示例2:江山市经济开发区城南区退二进三规划方案

江山市经济开发区城南区退二进三规划中城南区的功能布局结构为“一心三轴五片”。“一心”是指商业核心: 规划在金三角区域结合园区管委会设置城南区块公共服务中心,内部功能包括管理办公、金融咨询、大型商业设施、服务业设施等。“三轴”指:江贺公路交通发展轴:轴线两侧布置商业、住宅、市场等功能,形成较为鲜明的城市形象,同时与周边城市组团良好衔接;核心商业发展主轴:规划中商业中心沿此轴线展开,沿线并分别设置广场、绿地以及标志性建筑等;东岳路商业发展次轴:由于东岳路两侧以居住功能为主,且贯穿了整个区块,服务范围较广,因此适宜形成以居民生活为主的商业性道路。 “五片”指:虎山高档居住休闲发展片区、中部居住商业混合发展片区、西部市场发展片区、企业办公与居住综合发展片区、都市产业居住综合发展片区。

通过实施“退二进三”策略,从宏观角度来看,一方面,可通过大量污染企业的搬迁,消除各企业对城南区块的环境影响;另一方面,可对现有各项景观资源进行组织与利用,提升整个城南区的环境质量。从微观角度来看,一方面,可对现有各项景观资源,如虎山、三桥溪以及一些绿化山体等进行保护,避免乱挖乱建等破坏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拆除形象较差的破旧建筑,对保留建筑与主要道路进行环境整治,改善区域环境形象,使整个城南区块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探索与展望

(1)研究意义

1.城市依靠自然循环的生态保护方式

在社会经济、技术实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以自然生态系统循环的方式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改善。

2.城市热岛效应得到有效缓解

“热岛效应”是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在“热岛效应”影响下,城市上空的云、雾会增加,使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到城市发展和人类健康。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将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3.探索小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出路

小城市普遍存在发展不足、污染企业多、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城镇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尤其是空气保护的协调难度较大。

(2)远景展望

低碳城市是一个在国际和国内都比较新的理念,但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性的能源生态体系 。就江山而言,山水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禀赋好,但同时环境污染大、资源自给率较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日益凸显。因此,建设“低碳江山”,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之路,也是倡导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江山,浙西地区中心城市,有能力也有责任尽快采取行动转轨到“低碳城市”建设模式上去,为浙西地区乃至全省提供示范和方向,并在同等城市竞争中赢得主动,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庄贵阳. 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环境经济,2007(1) :70.

2 夏堃堡.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2008(3) .

3 王利飞. 建设低碳城市,统筹城乡发展 [N]. 中国当红网,2009(4).

4南斌峰,杨若愚等.中国打造“低碳城市”城市发展新概念被广为接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10).

第4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多重交互,立体化教学;体系构建

1、城乡规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设计

我国建筑教育体系中城市设计课程开设始于1980年末。当时“广义建筑学”提出,“广义建筑学”的内涵就是利用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20世纪中叶,发达国家开始重视村镇体系规划设计以及村庄建设,2000年以来我国也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开始加强村镇体系规划,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各地都制定了村镇体系规划的技术规范,如今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城市设计以及城乡规划的基础能力已经没有争议。

1.1 “广义建筑学”“城镇建筑学”“城乡一体化”异军突起,高层次城市设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上世纪末,“广义建筑学”及“城镇建筑学”概念的提出和其后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在侧面昭示着城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走向,城乡体系规划的逐步深入推进,也在迫使城市设计的领域从城市圈,城市,区域逐渐向城镇体系纵向发展,传统的建筑学科领域的拓展应在城镇体系的城市设计层面上得到突破和体现,进而“以城市设计为基点,发挥建筑艺术创作,共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关系。

1.2 城市设计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定位与研究内容亟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设计及城乡规划体系起步较晚,特别是各类人才培养建设明显滞后:本科生教育多在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城市设计课程,研究生教育中有城市设计方向的,但是一直到2009年才有第一本较权威城市设计本科教材《城市设计》出版,城乡规划专业方兴未艾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所以长期以来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进行城市设计人才培养。

2、“多重交互”立体化教学的特点

2.1多专业融合,课程体系综合性强

城市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起点高的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所学课程中涉猎面最广,囊括知识点做多的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要求所培养人才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各专业上都有一定基础,并且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针对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我们在课程体系建设的时候,诸如《城市设计》等课程应选择资深教师授课,并开设了较多的专题讲座穿插在课程当中,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认识实习。

2.2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程交互进行,循序渐进提高课程深度

本成果在课程建设中采取理论课程理论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程交互进行形成课程体系如下:

2.3 横纵交错,立体化教学

针对城市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法上单项渐进的教学模式,采用横纵两条轴线进行教学体系的推进,横向为课程的深度,从基础课到专业课逐渐深入,纵向为专业发展轴,从建筑学专业向城市规划专业、园林景观专业、道路交通专业等相关专业逐步扩展。

2.4 紧扣我国城市设计的特点

我国的城镇体系规划起步较晚,真正广泛应用也只有十几年的实践,城市设计课程具有前沿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学生具有很广的知识面和对成功案例的借鉴,以掌握城市设计的精华,掌控城市设计的前沿脉搏。将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的快题设计设置在学生外出实习较为集中的学期。并且借鉴国外城乡规划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开设《精品城市设计案例赏析》课程。委派任课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城市设计会议,参观实际案例,并以讲座以及系内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城市设计的前沿知识。

3、“多重交互”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创新之处

第5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3-2593-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3.047

Study on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from Market Transfer of Rural Commerci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CHU Xu-hui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profit distribution from the market transfer of rural commerci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the relevant subjects of the profit an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m we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distribution model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market transfer of rural commercial collective construction land; profit distribution

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城市的过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1]。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闲置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使得资源在城乡之间更加合理地分配,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中的城镇化质量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入城导致农村出现大量荒地,其中包括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空间利用较为分散,属于粗放式管理。为了应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强调打造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城乡基础设施与各类资源均等化的良性城乡互动的城镇化,努力实现农村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资源均等要求无疑给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提出了新的建设目标。

为了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推动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收益,而这部分收益如何确定其大小以及如何在政府、集体以及农民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将成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

1 新型城镇化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关系分析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的是城乡间各种资源的整合与交融。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上,土地制度改革往往都一定程度地推动着城镇化的进程。而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无疑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存在着更加紧密的关系。

1.1 新型城镇化是妥善解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要求收益分配更趋合理化 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对农村资源的集约利用,着力解决农村人口市民化之后遗留的土地资源闲置与土地资源价值体现之间的矛盾[2]。当村集体和村民无法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分配到合理的报酬,他们就缺乏将土地入市流转的动力,其结果将导致土地肥力的下降与土地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案,使之既能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建设农村社会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

1.1.2 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 与传统的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特征也要求政府在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时,应更多地给予农民土地增值收益。201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3]只有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收益,农民才会调动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热情,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的经济活力。

1.2 妥善解决收益分配有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1.2.1 有利于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为了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14年中国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在土地供应总量中的比重[4]。当前,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同一城市不同地区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都有巨大的差别,尤其是郊区和农村具有较大的潜力。以武汉市为例,以新洲区、汉南区为代表的郊区土地集约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额增幅已经超过了以武昌区、~口区为代表的主城区,乡镇土地集约利用效果显著[5]。因此,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和报酬有利于鼓励农民和村集体将闲置的建设用地投入市场进行流转,增强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强度,推动农村乃至城市的经济发展。

1.2.2 有利于发展农村土地市场 长久以来,农村土地市场的活跃程度明显不如城市土地市场。有些农村的土地市场甚至处于沉寂的状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土地交易带来的各项要素的流通与整合。同时,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因此合理分配集体经营性建O用地入市流转收益,有利于为农村的土地市场带来活力,使农村的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融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

1.2.3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强调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往往伴随着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村集体和全体村民,有权选择引入企业的类型。若能给予农民合理的收益,鼓励其引入含有高技术、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则能促成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保护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参与分配收益主体分析

2.1 收益分配的基本理论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理论包括了产权理论、土地供求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外部性理论等。本研究将通过上述理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进行分析。

2.2 收益主体分析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主要涉及四大参与主体,分别是政府、村集体、村民和乡镇企业。由于本研究所指的收益具体是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增值收益,乡镇企业是土地使用权的需求方,一般不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因此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主体为政府、村集体以及村民。

2.2.1 政府参与分配合理性分析 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过程中,政府主要承担了一个制定政策以及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巨额的投资。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极差地租理论,作为资本供应者的政府理应从土地增值收益中分一杯羹。但是也有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张云华[6]曾指出,由于国家不是集体土地的产权所有者,同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发展进行投资属于政府职责所在,因此,此类投资不能成为政府参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的依据。但是,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各项投资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外部正效应的作用。因此,根据外部性理论,政府也应当参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收益分配[7]。

2.2.2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分配合理性分析 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其一,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所有者。按照产权理论以及地租理论,土地所有者理应从土地增值收益中获取其相应的份额。其二,集体经济组织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投入了一定的资本和劳动力。凭借投入的上述生产要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理应获得对收益分配的请求权,借此收回其投入的本金和利息。其三,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为全村所有村民服务的义务。集体经济组织为了完成其对全村的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义务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可以来源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收益[8]。

2.2.3 农民参与分配合理性分析 农民参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其一,农民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受益主体。虽然学术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是否为同一概念存在较大的争议,对集体土地是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还是农民集体所有存在争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农民是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当农民失去了对集体经营性用地的使用权时,应当获得一定的补偿。其二,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相比于城市土地,农村土地具有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当缺失了保障生活的基本生产资料时,农民就不得不从其他途径获得收入来源。因此农民有理由也有必要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中获得分配收益[9]。其三,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新型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注重推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通过分享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增值收益,农民可以扩大收入来源,改善生活。因此,为建设新型城镇化,农民应当分享收益。

2.3 收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3.1 政府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 土地增值收益首先将在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中可以分为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和土地人工增值收益。其中土地人工增值收益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在土地上进行的各类型的投资[10]。这部分投资按投资来源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结合前文所述,政府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存在的矛盾在于如何确定政府投资所产生的外部正效应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资本和劳动力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的大小。实践中,往往会因为两者贡献率难以确定或确定不准确的问题而产生矛盾。

2.3.2 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各级政府之间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互交织的关系。各级政府均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管辖其内部的经济社会事务。但同时,下一级政府需要接受上一级政府的领导与安排,妥善完成其授予的任务,同时上一级政府也会为下一级政府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调动各级政府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热情。因此,在对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上,在各级政府之间需按照各自的贡献共同分享改革成果。

第6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城乡统筹;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099—03

城乡统筹强调的重点已不再是城市与乡村的梯度发展或非均衡发展,而是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共同发展。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独特性,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成为重庆一直在努力破解的难题。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决定性因素之一。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又离不开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在2011年3月至4月,对全市所有区县校长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笔者在此将对当前农村校长队伍现状进行剖析,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优质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一、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现状审视

(一)基本结构不均衡

1 城乡校长分布结构不均衡

调查结果显示,城镇校长占校长总数的47.16%;农村校长占校长总数的52.84%。其中,“一小时经济圈”的城镇校长最多,其城乡校长比例为1.43:1;渝东北的农村校长最多,其城乡校长比例为0.45:1,且城乡校长总数差距最大,相差1143人;渝东南的城乡校长比例为0.64:1。“一小时经济圈”含有主城九区,因此城镇校长占了多数,但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校长却占了多数,城乡校长分布结构极不均衡。

2 年龄结构呈“中青年化”

校长队伍不同年龄层次的配备比例,反映了整个中小学校长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状况。恰当的年龄结构有利于中小学校长队伍整体功能的发挥。根据调查结果,将年龄分为三段:35岁及以下、36—50岁、51岁及以上。在“一小时经济圈”的校长总数中,各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11.12%、82.33%、6.55%;渝东北三峡库区各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10.81%、80.50%、8.70%;渝东南民族地区各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20.72%、74.98%、4.30%。可以看出,重庆市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呈“中青年化”,属于以中年人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梯队结构。“中青年化”结构的队伍思想比较开放,对于教育界、学术界的前沿动态比较敏感,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和自身发展的需求较大。

3 学历结构差异较大

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1991)规定了校长任职的学历要求:“小学校长应有不低于中师毕业的文化程度,初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专毕业的文化程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文化程度。”而美国规定,小学校长必须拥有学士或硕士学位,中小学校长必须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由此可见,我国对校长的学历要求要比美国低一两个层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小时经济圈”的所有校长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校长人数占76.31%;渝东北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校长人数占69.12%,渝东南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校长人数占49.24%。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一小时经济圈”的校长学历水平相对较高,渝东南的校长学历较低,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不到本区域总校长数量的一半。

(二)培训力度不均衡

1 任职资格培训率欠缺

调查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77.76%,渝东北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70.29%,渝东南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率为60.8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重庆市大多数校长拥有任职资格证书,但仍有20%—40%的校长无证上岗,离“每一名校长持证上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渝东南地区的任职资格培训率与经济较发达的“一小时经济圈”相比,相差约17%。

2 培训机会不均等

在参加了部级培训的校长中,“一小时经济圈”占46.17%,渝东北占22.89%,渝东南占30.93%。在参加了省市级培训的校长中,“一小时经济圈”占53.09%,渝东北占22.63%,渝东南占24.28%。在参加了区县级培训的校长中,“一小时经济圈”占52.76%,渝东北占23.55%,渝东南占23.68%。由此看出,渝东北和渝东南的校长参加培训的机会与“一小时经济圈”相比,相差较大。对于农村校长来说,接受部级培训、省市级培训等较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更少。

(三)角色定位不明确

斯佩克认为,校长有教育者、领导者和管理者等三个职业角色。英美国家把校长领导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相比之下,我国校长的管理者的角色被过度强调。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农村校长将管理者的角色摆在了第一位,筹集经费更是最急需和最常解决的问题,缺乏对学校最核心的业务——课堂教学的关注,更缺乏对学校的长远规划与设计,战略管理能力较差。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实施策略

农村中小学校长占全市校长总数的一半以上,其队伍建设的水平却远远低于城镇校长。如何使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的状态,提升建设效能,更好地发挥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是摆在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校长面前的突出问题。

(一)明确农村校长专业成长规划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对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建设提出了专业化的新目标和新要求。褚宏启认为:“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如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而这些专业精神、知识和能力的演进,需要明确校长的职业角色和成长途径。校长的三种职业角色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各不相同。校长的成长途径包括职前预备期、岗位适应期、称职期、成熟期等四个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的时期。整个时期需要十到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每一阶段需要储备的知识量、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发展途径与方式等也不相同。而基于现实原因,农村校长与城市校长相比,每一阶段的职业角色定位、成长时间、发展速度、成长机会更有所区别。

鉴于农村校长数量庞大、地区分布较广,重庆市可实行市级统筹规划、区县重点建设的思路。市级层面应总体制定《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发展目标、任务、内容、重点、阶段、步骤和具体措施,整体规划“城镇校长反哺农村校长”的统筹性计划。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全市的整体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趋势,制定全方位、多层次、合理化的本区域农村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二)重点实施两个发展举措

1 搭建城市校长与农村校长的横向交流平台

城乡统筹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推动资源由城市流向农村,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城乡互动的良性发展机制。罗尔斯指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这是对教育公平和弱势补偿原则的理性诉求。因此,在正确处理城镇校长培养与农村校长培养的关系中,要将着力点放在农村校长培养上。

在我国已总体上进人“以城带乡”的大背景下,应把城市和农村看做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通盘考虑农村中小学校长培养中的城乡合作、良性互动问题。第一,在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组建全市骨干校长队伍时,较多地吸收优秀的农村中小学校长,通过带教帮学、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形式,由城市和农村的名校长带动一批优秀农村校长提升能力,再由优秀农村校长发挥辐射作用,影响本地区乃至全市校长的能力提升,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提升效果。第二,“一小时经济圈”区县通过代培代训、挂职学习、经验交流、信息共享等多种形式,为“两翼”区县中小学校长培训提供支持。建立健全城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中职学校与农村学校“以城带乡、对口帮扶、结对发展”的帮带培训机制,启动城乡学校校长“1+N”捆绑式发展试点,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第三,建立中小学校长交流机制。根据各学校实际,有侧重、有选择地在一定时间内安排一定比例的校长进行交流。交流可采取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和组团巡回演讲等形式实施。诚然,这种统筹城乡校长资源的做法,应与一定的经济手段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相配套。

2 构建城市校长和农村校长的纵向培训体系

(1)大力开展任职资格培训。教育部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要求:“担任中小学校长者,应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或应在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由校长任免机关(或聘任机构)安排,接受任职资格培训,并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该文件为新任校长留下了半年的“口子”。然而,在农村校长中,已经任职了半年,但仍未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的却大有人在。应严格实行校长“先持证,后上岗”制度。除了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参加者,可将学校中层干部纳入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对象之列,取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后,可作为校长后备人选。

(2)积极打造专业培训平台。一是对在渝高等学校、教育科研院所、教师进修学院等师资和课程资源进行合理调整,着力构建农村校长培训基地。二是针对农村地区校长培训机构普遍底子较薄、能力较弱的现状,对农村地区校长培训机构进行过程督导和达标评估,系统建设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三是为帮助农村校长解决好专业水平低、管理任务重、工学矛盾大等问题,设立专项资金建设农村校长远程研修网络。

(3)全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第一,针对农村校长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的情况,对完成学历提高任务的农村校长给予补助学费、优先聘用、在职进修等政策优惠,并建议落实专项经费,认真选拔优秀的农村中青年校长攻读教育硕士,培养高素质校长,提高农村校长的学历层次。第二,大力实施农村校长全员培训计划。通过农村校长专项专题培训、骨干校长和名校长“送教下乡”培训、“影子培训”等方式,用五年时间,将农村校长轮训一遍。第三,针对农村学校高层次、领军型校长数量太少、分布不均的问题,采取“培养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方”的策略,举办农村骨干校长专题培训,集中培养农村骨干校长,并在全市名校长队伍建设体系中,单列农村名校长队伍建设工程。

第7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诸暨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强镇富民为目标,坚持政策推动、产业拉动、文化带动、城乡互动,小城市和中心镇发展迅速,全市现有省级中心镇5个,其中店口镇被列入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

注重全局谋划,格局体系日渐清晰。重思路完善。诸暨市委《关于大城市建设的决定》和“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要以全域城市化为引领,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极核,店口诸北新城为副中心,枫桥、牌头、次坞、璜山、五泄等五大中心镇为城镇组团的“一主一副五组团’’格局,为中心镇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重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促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下基层深入调研指导。市级层面成立中心镇培育发展领导小组,在市发展和改革局设立办公室,负责中心镇培育的工作指导和政策协调。各中心镇也成立了相关机构,形成了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重政策激励。出台实施《关于积极培育中心镇的若干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店口中心镇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近4年市财政切出专项资金1.2亿元,加大倾斜扶持力度。

强化产业支撑,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加快转型。以“6+2”现代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配套跟进“八个一”推进机制,在保增长促转型中做大做强经济硬实力。7个中心镇集聚了全市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中的五大产业,2010年中心镇五大产业产值占全市总额的62%。打造平台。中心镇工业功能区面积从13平方公里扩大到39平方公里。牌头成为部级环保装备基地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大唐列入省第二批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店口积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五泄获批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狠抓项目。2007年―2010年,中心镇共上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574只,累计投入近330亿元。培育企业。全市7个中心镇拥有上市企业7家,股权投资企业10家,三十强工业规模企业16家,有力支撑起诸暨大企业的“半壁江山”。拓展市场。店口华东汽配水暖城、大唐新袜业市场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本土市场先后建成。连续成功举办十届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

坚持功能强镇,承载能力逐步增强。抓基础配套。加快推进“一路”(高标准进镇公路)、“二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三网”(自来水供应网、垃圾收集运转处理网、通村公路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上接诸暨中心城区、下连广大农村的基础设施网络。抓文化建设。加快推进“一校”(高标准普通高中)、“二院”(医院和敬老院)、“三中心”(文化、科普、体育中心)建设,所有中心镇都创成省教育强镇,3个镇建有高标准普通高中,镇镇都有中心卫生院、综合性敬老院和文化中心,5个镇建成科普中心和体育中心。抓公共服务。7个中心镇的城乡班线通村率达100%,建成区排水管网覆盖率100%。所有中心镇均拥有三星级以上宾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保率达91%,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性农民住房保险等参保人数明显提高。

着力创新破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扩权强镇。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采取委托、授权或直接设置派出机构等形式。赋予中心镇部分市级管理权限,为店口镇下放了76项权限。创新体制。成立政府性投资公司,引人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以BOT等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店口镇着力破解“钱从哪里来”难题,大胆尝试“民资造城”,先后筹资30多亿元民间资本投入公共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实施宅基地置换、农民进城购房补助政策,加快农民就地城镇化步伐。优化机构。将各镇内设机构统一为“四办三中心”架构:党政办、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社会事业办,综治工作中心、驻村指导中心、便民服务中心。

影响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的因素分析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市级层面,虽然建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但与先进县市和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力度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认识不够深刻,实施“路线图”、“时间表”还不够清晰。中心镇层面,存在“等、靠、要”思想,加快发展的担当意识、破难奋进的拼搏意识、走在前列的率先意识不强烈。相关部门层面,或多或少存在权力没有“应放尽放”的现象。

定位思路尚欠清晰。从功能定位看,规划的超前性、系统性、权威性、操作性不强。从城市建设看,大到区块的总布局。中到城镇的天际线,小到建筑的外立面,不够精细精致,缺少特色气质。从发展要求看,除店口、大唐外,其他中心镇整合资源、集聚要素、组团发展的理念和措施还不够强。

总体发展不够平衡。从本市看,经济总量、城镇化程度、创新能力差距拉大,GDP、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最高的店口,是最低工业强镇的3.5倍、7.1倍、5.1倍;城镇化率最高的店口比次坞高33.4个百分点;店口在投融资体制、农村宅基地置换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其他则相对缓慢。放眼全省看,我市有2个镇进入前20名,其中店口为第3位,大唐为第18位。对照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标准看,店口除在个别指标未达到外,其余指标均表现较好,而其他镇则需要三年五载。

产业基础仍待夯实。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全市中心镇的三次产业比重为4.5:73.8:21.7。工业主导趋势极为明显,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快,第三产业发展仍显滞后。科创能力不够强,研发投入占GDP和销售收入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缺乏“大、高、好”的项目引领。平台建设不够到位,除牌头、五泄、店口外,其他中心镇还没有一个省级以上的产业集聚发展平台。

承载能力有待增强。店口、枫桥、牌头等中心镇相继通过BOT等运作模式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但其他中心镇处于未建和在建状态。镇域间公路等级不高、路网不畅,电力、通讯等保障配套设施仍需加快跟进,公共服务功能和设施还相对滞后。普惠性的社会保险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要素制约亟待破解。中心镇的镇域面积过小,如店口镇现有面积为105.7平方公里,小于全省中心镇119.3平方公里和全省小城市135.9平方公里的平均面积,同时用地指标短缺。中心镇现有镇级融资平台

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不平衡、个别镇财政收入偏低、民间资本未充分利用,也制约了总体投入规模的扩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人才紧缺,在扩权强镇方面“操盘手”式改革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今后一个时期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总体构想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按照“一主一副五组团”的全域城市发展布局,以“转型升级示范区、统筹发展示范区、社会管理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更加注重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走“产业强镇、功能兴镇、特色活镇、生态立镇”之路,加速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努力把试点镇培育成为发展科学、特色鲜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乐居乐业城镇,率先走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前列。

目标任务。致力于把店口建设成为全国小城市发展典范,大唐尽快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框架,枫桥成为省级小城市培育对象。其他中心镇建成绍兴市级小城市的奋斗目标,加快以下“五化”建设:

――产业现代化。至2016年,店口财政收入24亿元以上,大唐财政收入16亿元以上,枫桥、牌头、璜山、次坞、五泄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亿元、7亿元、4亿元、5亿元和1.3亿元以上,年均增幅均在15%以上(见文末附件一测算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全市同期增幅;第三产业比重30%以上,其中店口、大唐、枫桥达40%以上。工业主导的中心镇,工业功能区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80%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90%以上。

――城镇现代化。店口、大唐建成区面积达镇行政区划面积的20%,枫桥、牌头建成率达到10%以上,次坞、璜山、五泄建成率达5%以上;店口建成区户籍人口6万人以上,大唐、枫桥5万人以上,璜山、牌头、次坞3万人以上,五泄1.5万人以上,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60%以上;省级中心镇城市化率50%以上,绍兴市级中心镇城市化率40%以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综合保障设施等建设,不断增强综合承载和配套能力。

――社会现代化。深入推动文化强镇建设,加快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促进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丰富民生内涵,推进智慧城镇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富裕、安康、幸福。

――生态现代化。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健全生态倒逼机制,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现绿色低碳增长,加大绿化覆盖率,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部级生态镇、“人居环境奖”等。

――管理现代化。推动社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好,争创社会管理示范镇。加大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力度,建设权责一致、运作顺畅的现代高效服务型政府。

(三)路径对策。按照“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生态美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诸暨特色的小城市和中心镇科学发展之路。

加快规划提升。牢固树立“抓规划就是抓未来”的理念。立足城市能级提升、品质提升,宽视野、前瞻性地科学编制规划,努力以规划领先推动发展率先。一要优化规划。充分审视和利用自身资源、比较优势,统筹谋划自身及区域发展,充分整合利用已有规划编制成果,着眼未来发展,加快完善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核心,以土地利用、产业培育、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和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管网建设等子规划为补充的“1+X”规划体系。二要科学定位。店口镇,要大力推进诸北新城建设,着力打造“诸北崛起的主引擎、现代产业的集聚地、全面发展的试验区”,建成全国小城市建设样板。大唐镇,要大力实施“商贸兴镇”战略,着力强化商贸服务、生态人居两大功能。全面提升“国际袜都”的整体影响力,加快成为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枫桥镇,要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文化兴镇、依法治镇”战略,着力打造市域东北部重要工贸功能区、文化生态旅游区、和谐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诸东小城市。牌头镇,要主动承接义乌国际商贸名城辐射,全力打造以环保新能源产业为特色、先进制造业集聚、科教事业发达,教育商贸旅游繁荣的诸南小城市。次坞镇,要充分发挥临杭区位优势,扩大融入杭州的广度与深度,打造接轨杭州的“桥头堡”。璜山镇,要加快建设轴承轴瓦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推动陈璜地区融合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小城市。五泄镇,要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以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为龙头,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加快产业提升。积极策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以产立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集群发展”水平。一要促进产业现代化。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两手抓,力争通过3年努力,打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将环保新能源发展成百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扶持轴承轴瓦产业发展,确保新兴产业总投资和总产值占全市中心镇全部工业的50%以上。二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商贸、商务总部、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大力加快镇级商贸综合体建设,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要按照全市“大三线”旅游格局,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色旅游和休闲旅游。三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四大板块十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功能提升。按照“适度超前、设施完善、要素齐全、便捷高效”的要求,着力提升小城市和中心镇的综合承载力。一要完善综合配套。加强道路、给排水、供电、公交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档次。重点推进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店口(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建设璜山、次坞等镇级污水处理厂,推进大唐片区等工业区块污水集中处理。二要涵养城市品质。店口镇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着力打造现代时尚、精致大气、充满活力的高品质小城市;大唐镇要进一步激活全民重商亲商文化,着力打造时尚繁华、包容大气的现代化大型商贸中心;枫桥镇要充分挖掘“三贤”文化、“枫桥经验”等深厚的人文

底蕴,打造崇文重教、和谐奋进的现代历史文化名镇。三要优化生态环境。要多种树、种大树、科学种树,着力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山水园林型城镇,使城市家园更加色彩缤纷、清爽怡人。持续加大浦阳江、枫桥江、凰桐江、五泄江,及杭坞山、猛虎山等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白塔湖湿地创建部级湿地公园,精心呵护蓝天碧水。

加快服务提升。致力构建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管体系,实现城市运营更富效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一要改善民生民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低门槛落户、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城待遇”等农民进城激励制度。加速农民市民化。要推进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快农房改造进度,推进实施农民宅基地置换,大力建设城市新社区,促进人口向小城市和中心镇集中。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从“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二要加强城市管理。要用现代化的理念、方式去管理城市。设立“小城市和中心镇城镇管理委员会”,促进城市管理高效、协调、统一。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因地制宜设立一批农贸市场、商品集散地等场所,方便群众、繁荣市场、整洁市容。三要创新社会管理。以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为动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拓展社会管理的广度与深度,为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8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城市;发展模式;津市市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048-02

一、小城市建设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表现在五个方面:1)生产发展。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生活宽裕。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财富增加,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3)乡风文明。精神文明也要有新进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邻里之间,生产上要相互帮助,生活上要相互关心。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4)村容整洁。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外在表现。5)管理民主。管理民主就是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民自己当家做主。

“新农村”的“新”,就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再具体一点说,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农村经济建设对小城市的依托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生产,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农业生产长期徘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土地不断减少,这些问题显然单靠农业生产是无法解决的。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问题,缺乏城市的带动作用,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不可能完善甚至不能实现。应当尽快以小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农村问题首先表现为农业人口过多,加快城市化步伐,一方面可以转化一部分农村人口,使他们脱离农业生产,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另一方面,依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农村的发展,通过把部分乡镇企业转移到城市,可以解决这部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支持等问题,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城市发展模式的选取

1.小城市的发展定位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方向。小城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指的就是小城市的经济力所能辐射到的范围,由于小城市经济力的辐射作用,这个区域内的物质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融通等经济活动均以该小城市的发展与运作为中心。因此,小城市所在区域的经济性质是决定小城市发展定位的根本因素[1]。以小城市为其经济活动中心的一定的区域为农村区域,由此决定了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一定范围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农业发展中心、农村工业化中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心、农村城市化中心、农村外向型发展中心等。小城市的诸中心的具体定位也就是它的诸种城市的经济功能,而它的集合功能就是通过对区域内农村的经济服务和生产力能量的辐射来促动农业、农村工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这也就是小城市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这一发展定位的含义。

小城市的发展定位与大、中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同。小城市是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而大中城市则是现代大工业的集结地,是包括交通通讯、资金融通与货币运动、商业贸易在内的大流通中心,是在更大范围内包含农村区域在内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综合发展区域的中心。小城市要在它所定的发展位置上有成效地运作,就须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要跃位、不要越位。那就是不能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规模上搞拔苗助长,盲目升级,也就是不能朝集中大工业、发展大流通、必办高等级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大都市化方向发展,而要安于作为一定农村区域发展中心的小城市之位。二是一定要在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上面做足文章。

2.津市市发展模式的取向

津市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下游,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现辖4镇3乡和4 个街道办事处。据2006年统计,总人口达到26.7万,其中,城镇人口18.34万,乡村人口8.36万,城市化率68.69,城市面积68.3km2,建成区面积10.66km2,是一个典型的小城市。津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工农业基础,根据津市的发展条件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津市市应该采取支柱产业、城郊型、生态性的发展模式。

(1)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津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辐射范围的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产业发展形成以汽车、盐化、食品三大工业板块为支柱、多种门类配套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由此带动辐射范围的区域经济大发展。

(2)城郊结合型的合理布局。城郊结合型的布局就是以城区为中心,发挥城市的职能作用,带动郊区的发展,激活郊区的经济,引导郊区的产业结构,使郊区成为城乡的纽带,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注意环境的保护。由于城郊土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城市的扩展要和郊区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郊区当作城市向外扩展、随意挤占的空间和垃圾堆放场所,也不能当作独立的经济区域,应视为整个城市中具有生态调节功能和环境美化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实施城郊型的战略中,要宣传政策,严格管理,充分发挥城郊两者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土地利用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机结合,达到保护农业用地,使其产生更大效益的目的。

(3)生态型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以往追求急功近利,采用掠夺开发、疯狂索取的做法。津市建设发展为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摒弃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走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以提高经济质量为目标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二是要产业的生态化,把产业活动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城市系统的物质、能量的总交换过程中,实现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三是要搞好城区主体绿化,包括清洁交通体系、环境的美化、优化,水资源的净化、大气保护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地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自净功能,保证城市的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

1.与所在区域内的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小城市的发展同所在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是正相关的关系。区域内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基础。有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由农村经济发展而来的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对城市发展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才会有小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随后之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齐备、城市市场的繁荣、城市人气的兴旺,小城市的发展则对所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引导、带动和促进的中心作用,这一作用对农村经济之市场化、现代化尤为明显。所以,小城市与所在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小城市发展的必要的条件。

2.不同小城市发展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小城市之间,它们作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是共同的,但却有各自发展重点和相应的城市类型之别。形成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农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就包含了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同为一定农村区域的发展中心,小城市之间却有城市发展重点与不同重点功能作用发挥的差异。换言之,不同农村区域中的小城市可以有不同的发展之战略重点的选择,从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小城市。

3.城市建设的合理规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结果修编城市规划,划定城市在规划期内的增长极限范围[2]。由于历史原因,各小城市的城市规划都优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的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不一,又因为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是按各建设部门的用地计划汇总确定城市规模,这不利于节约用地,也和现在的以供给制约并引导需求用地原则不一致,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对城市规模进行调整,划定城市具体的增长边界,严格控制城市郊区农用地用途转变,切实遏制住城市任意外延的趋势,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

论文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品牌,竞争力,产业集群

 

武汉城市圈品牌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及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个城市组成的,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基本概念,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所蕴含的独特个性的区域名称和标记。因为以往划分的城市圈大都是以片面的最求经济发展或体制转变而设立的,所以武汉城市圈的设立则是希望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上有所创新,从而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此探索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为以后更多试验区的设立做出重要的尝试。

一、影响城市圈品牌效应的可能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或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是逐渐上升到了品牌层次的竞争。当然品牌与区域或企业的竞争力仍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它们的提升过程基本重合。

表一

从表一中,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城市圈品牌的建设的因素有:政府、区域、企业、人才。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影响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在两型社会建设下产业集群,各要素会对城市圈品牌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并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去满足这些要求。

二、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1在城市圈建设的初期,各地方政府大多对城市圈这个词理解比较片面,单纯的认为只是简单的城市圈内各城市的GDP的叠加,或简单的企业转移。

1.2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壁垒并未控制,以此来抵抗圈内其他城市企业的进入所带来的冲击。

1.3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着在武汉城市圈品牌建设中冒进的举动,为了树力一些区域的品牌形象,在引进外资的时候,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无视“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

对此,武汉城市圈政府应该加强对圈内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制定实际政策去逐步取消地方贸易壁垒,如:为企业转移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扶持明星企业、减免企业部分税务等中国。同时,在打造城市圈品牌的时候,需要对外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逐步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使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三、各区域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品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做出的努力

3.1产业结构不合理

区域经济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影响城市圈品牌的确立,而城市圈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当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正面临产业结构的大转型,以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强城市圈的竞争力。不难看出,在不远的将来,武汉城市圈也将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产业集群,如果在初步的城市圈发展过程中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那么在城市圈发展的中、后期,将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留足后劲。

表二: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比重 (2007年统计资料)

由表二可以看出,城市圈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除武汉市外,其他区域均是“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传统经济比重重,新型经济比重轻,离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第三产业比重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影响中心城市对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作用,同时阻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1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面。一个经济体是否有竞争力,更重要的在于潜在的增长能力,即使是传统产业部门,也有可持续增长的源泉。面对发达国家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垄断,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应该成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要建立区域性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区域内科技力量进行攻关,重点解决区域内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问题,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3.1.2产业发展规律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因此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同一时期所有地区都要以这些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武汉城市圈不同地区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条件,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

3.2主导产业多有雷同,重复建设严重,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表三:城市圈主导产业表(2006年统计资料)

从表三产业集群,可以看出城市圈内的各个城市间的主导产业结构重复,雷同较高。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分割等原因的影响,产业低水平同构化的情况依然存在,武汉城市圈也不例外。更甚者,部分区域行政主管部门拼命寻求“主导产业”,置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的普遍法则于不顾,重复布点,重复建设,推行粗放式产业布局模式。

由湖北省统计局给出的各城市现状支柱产业情况来看,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各地区间横向联系的层次较低,许多优势产业形不成联合体的情况下,分工协作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使得配套水平低,产业关联度小、专业化分工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城市圈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这与“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相背。

3.2.1“携手并进,错位发展”打造品牌效应

(1)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汉城市圈近年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应继续保持和巩固光电子产业在全国领先的地位,重点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同时采取措施,使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加快形成品牌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在武汉市及周边城市形成区域光电子信息产业群。与此同时,机电一体的新型装备制造业在武汉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较好的产业基础,也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行业,与圈内的汽车、冶金、石化、建材、纺织等支柱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我们应重点发展船用设备及船舶、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激光加工机械及成套设备、环保设备产业集群,提高装备集成和整体配套能力。

(2)以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把汽车、冶金、石化、建材四大行业改造成竞争力强、节能降耗的新型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武汉城市圈工业的竞争力品牌中国。要依托已有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武汉、孝感、襄樊、十堰四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冶金工业要依托武钢、冶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板材和特种钢,增强竞争力。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城市圈品牌的建设。

3.2.2推动跨区域的产业集聚和企业合作,壮大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

集聚效应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的集聚在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优势产业的集聚的品牌集聚的原动力,众多品牌的集聚也为区域品牌效应的建立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我们熟知的青岛,便是以“品牌之都”而著称的。

在对武汉城市圈各市的主导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的象仙桃新型轻纺工业、东西湖食品工业那样的工业发展活跃区。加快形成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武汉――孝感――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武汉――潜江――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武汉――仙桃――孝感――鄂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产业带四个现代制造业产业带,构成城市圈内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三是各城市要多方开展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的高效挂接。另外将高耗能、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

在各区域优势资源的基础,吸引知名企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带动区域的品牌建设。这才是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理念。同时也能依托特色的产品和产业支持,树立武汉城市圈的特色城市品牌。

四、单个企业品牌竞争力对城市圈品牌的推动

总所周知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前,我国的品牌发展历史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出现了一些象海尔、红塔山、长虹等知名品牌。但整体上的品牌竞争力发展现状仍不令人满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与国外品牌或国内的一些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给武汉城市圈内一些制造业企业(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黄石东贝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的能力绩效进行打分产业集群,并通过进行加权平均来与国内同行业最佳企业能力绩效进行比较,图形如下:

系列1表示武汉城市圈测评企业 系列2表示国内同类最佳企业

目前在武汉城市圈内,大多数企业的竞争力如制造行业一样,缺乏领先优势,以至于产品品牌不能很好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圈整体品牌的形成。

(2)企业品牌形象模糊,忠诚度低。

首先城市圈内品牌形象缺乏与目标消费者的相互交流,难以被消费者理解。其次是品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落后与客户的需求,使品牌与客户之间难以形成持久和谐的关系。

在深层次的角度上,我们应该以资源节约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走效益优先的道路,实现价值链的跃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从表层来看,企业应该规划品牌发展,构筑品牌文化内涵,努力以创新产品来维系忠诚顾客。

五、走“人才强圈”道路,促城市圈品牌建设

在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观察中,很容易发现一大批企业的脱颖而出,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创新素质,特别在高新产业,领军人物的创新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圈内人才的数量及质量对城市圈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尽管武汉城市圈拥有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但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国际化人才、科技创业人才比例偏低,高新先导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除此之外产业集群,人才的流动性太高也导致了圈内人才的稀缺。圈内人才之间的不流通及圈内人才的外流对城市圈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此,在城市圈内可以营造城市圈宽松和谐的人才政策环境,统一编制城市圈人才需求开发导向目录,举办城市圈人才交流大会,继续推动人才与项目对接,实现圈内人才协作培养和整体开发。这样即可以节约部分资源,又能有效的留住人才。人才留住了,反过来对城市圈品牌的建设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 结束语

“两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品牌的核心定位。政府应发挥其优势,倡导循环经济,并提出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整体品牌的发展。在“两型社会”框架下,通过武汉城市圈优质企业、优质环境,使武汉城市圈不断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人、财、物、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涌入,以此实现武汉城市圈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试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2]赵昌旭:《产业集群:加快湖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理论月刊》,2004年第12期

[3]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总第540期

[4]转引许慧新硕士论文:《我国城市品牌塑造问题研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