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精选(九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第1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单元整合教学其实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似乎几年前我们就开始研究了,并且一直没有间断这种研究。回忆前几年的单元整合研究,有基于单元人文要素的整合,有基于语文学习要素的整合。但今天再看新版统编教材的单元整合教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就目前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基于语文学习要素的整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老师在整体把握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更能实现知识之间横向纵向的勾连,更有益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下面就谈谈我在研究过程中的一点感受。

一、从语文要素方面单元整体考虑整合内容

我们三年级组老师一起对三下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的研究。就是基于语文学习的要素进行的整合。本单元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三篇课文、习作《做了一项小实验》和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素养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能借助一段话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留心观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花钟》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蜜蜂》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在《蜜蜂》后安排学生提炼实验过程。“习作”让学生写一写最近做的一项小实验,细心观察,才能言之有物。《小虾》引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并刻画细致生动。在“词句段运用”学会在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并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以看出各种活动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

二、《蜜蜂》+习作整合做法

下面说说我执教的第二篇课文《蜜蜂》+习作。课文的目标是:1.能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2.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习作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研读教材时发现,教材课后习题有一个梳理实验过程的表格(右上图)。本单元的习作版块也提供了一个表格(右下图),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主要信息,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写清楚小实验的过程。在《蜜蜂》一课教学时,我恰当利用了这些表格进行整合。

第2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方法;话题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在“单元部分体验”模块感受很多。我认为,部分体验课需要教师从单元整体把握教材,一切都围绕单元人文内涵目标及知识能力目标展开。教材每一单元都有鲜明的人文主题,我们在关照单元整体目标的同时,提出单元核心话题,在“部分体验”环节寻找各篇的研读话题,进行深入研读,最后统整到单元目标上来。也就是要注重整体目标对各篇的辐射,注重各篇课文对整体目标的回应。那么,整合点的把握尤为关键。

一、同一方法整合学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一个框架式结构,立足在单元整体的高度上,删繁就简,把一单元读薄,感悟最精妙的语言,感受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以求达到简单化、艺术化、精良化与高效化。

小学语文课本每一个单元的单元导读中都明确提出了本单元的专题,这个专题在每一片课文中都有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几篇课文,找出文章与文章之间的联系点,进行比较阅读。这样的做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技巧。

当我们接受一部作品的时候,并非必须把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局部都掌握才能真正读懂它,才能获得它的意义。在单元整组教学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无须面面俱到,篇篇细嚼。整合中比较,比较中深思,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悟”的过程。部分体验可以只需选取典型的例子,寻找规律,把握方法,感到心里,悟到深处。学生在日积月累中,会逐渐增强自主研读,自主建构的能力,并将焕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度影响。

二、同一话题整合学

有些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话题展开学习,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热爱生命”,四篇文章,四种角度,但是所围绕的是同一话题――“热爱生命”。因此,教师教学就可以以这一话题为线索,教学每篇课文时注重向整体目标回应。这样的单元教学,并不一定非要把几篇文章放在一节课完成,而是课课围绕话题,回应主题,线索清晰地学习四篇文章。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选编了《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三篇课文,分别从风景名胜、家乡特产、民族风情等让学生感受祖国富饶美丽,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学校语文学科在推进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将研究重点聚焦在单元整合的推进过程中,构建了“布点推进,分层制定”的主策略。所谓“布点”就是指在研究推进中考量多种因素设计关键点,以关键点的突破达到研究的深入。在布点推进的过程中,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主要策略的归纳和总结,使研究在成果的逐层累进中深入推进。

把握重难点。在推进中首先明确学生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推进的原点。我们立足课标、年段、教材、学情等诸多因素,确定了原点是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这种把握首先服务于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诊断形成预设。这样,重难点就在课标要求、教材特色、学情分布等科学变量中逐渐有了清晰的定位,也为整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例如,《水》这一单元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制作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手册,而这样的定位就是综合考量形成的。

寻找结合点。单元整合学习的推进难点在于结合点的确定,原来分散而教的课文如何在结合点的强大凝聚力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环,这是对研究者的考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归纳出了“三个进行”的策略,即对教材进行深度细读、对学情进行横纵分析、对设计进行预讲实验,在这样立体推进下形成了单元整合的结合点。例如,《破除迷信》单元的小报设计就是一个将学习与实践、认识与行动、内容与形式进行完美链接的结合点。

立足着力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切忌盲目整合、压缩课时,需要在关键处精细化、在过渡处常态化地推进。换言之,就要选出整个单元教学的着力点在何处。学校对不同校区依据不同着力点选择的课程实录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更为科学的着力点,使研究更为严谨。

设计活动点。在推进单元整合学习的过程中,一个明显有别于之前学习的形式就是语文活动的设计。在设计活动点时我们规划了“三结合”的策略:与“语文天地”的活动相结合,不跳脱教材,优势凸显;与其他课程的活动相结合,不闭门造车,优势共享;与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脱离生活,优势互融。这样的“三结合”策略使得实验组教师在规划语文活动时更具综合性,也更具实效性。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提升了能力,开阔了视野。

第4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2019年11月19号,我参加了由王瑞荣老师组织的坊子区小学语文单元主体教学研讨会议。这次主题研讨中老师方法新颖,独具特色,使我们这些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受益匪浅,更使我们眼前一亮,顿感豁然开朗,为我们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指引了方向。本次会议内容为:单元主体课堂教学观摩、单元主体教学点评报告、单元整体备课分享、单元整体备课点评报告、习作单元教学报告。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在单元整体目标的统领下,各模块,每个课时的目标也相对集中。最大的特点是:围绕某一主题,将教材文本、课外拓展资源,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高度整合实施教学,使整个单元的教学变成由几个“模块”组成的,却又不可分割的整体。

通过专题讲座与课堂展示研讨,使我明白了主题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是“主题”“整合”,读写实践都围绕主题展开。它与单篇教学比起来,有如下优势:

1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体教学是比单篇教学站位更高的教学模式。就像徐万东老师说的,单元整体教学它看到的不是一课树木,而是一片森林。教师先要对课程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学期初至少要对一册教材有整体的了解,充分考虑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听说读写的统整,甚至要把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做一个大体的规划。我们不仅要读教材还要读学生。

第5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一、两者相同的地方

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

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语言和文学并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于“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的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两者也各有特色。美国的文学类语言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编排体系。(1)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文学宝库》第三单元按“远方的文化”主题编排,“远方的文化”这一单元又细分为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三个小主题,分别对应的选文是,非洲探险:科学小品文《紧闭的门后》,小说《模仿树和叶子》;跨越时间:童话《鸽子王子》、科学小品文《城堡》;跨越国界:小说《横渡太平洋》、诗歌《东方地平线》、人物纪实《名字:诺姆贝瑞斯》。(2)按作品体裁编排。如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银级)按短篇小说?戏剧、纪实、散文、诗歌、美国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分单元进行编排。(3)按历史时期编排。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按作品体裁进行编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言、诗歌、文言文、文学评论等单元。

2.美国语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其语文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对此有要求。试以六年级《语言》教材为例,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共有七篇课文,其中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结构,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教材注重“初选课题一重选课题—制定计划—资料分析—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历程,让学生获得实践研究和学习语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是调查报告,最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给两篇范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少像美国语文教材不厌其烦地要学生亲自调查研究。不过,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上海就较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就搞得比较成功,深受学生的喜欢。

3.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我国语文教材却未体现。

第6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单元整体教学;流程;实施;特点

引言

2011年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语文老师们应该将科目的实践性及综合性充分表现出来,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将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纳入他们思考的范围之内,重视听说读写四者之间的关系,并将四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结合教学活动,将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增强学生语文素质。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一)单元语文教学的概念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备课方式以及教学观念,也就是说,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依赖于语文书本,老师们从中择取教学内容、习题内容,并依靠丰富的外界资源,做综合考虑的教学。

(二)单元语文教学的三个特点

1.整体性,该教学方式强调的是全局把握教学内容,而不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搭配,换而言之,在把控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文中表达的主题及情感,结合每个单元的特点,研究课文的内容及表述方式等,最终展现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

2.连贯性,这里指的连贯性是每个单元中的内容和内容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每个单元的连接具有连贯性,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只考虑一个单元,而忽略它们之间的连贯性,及单元之间的联系。

3.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教学主要的针对对象是学生,将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团结、研究的学习习惯视为最大目标,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着重教会学生怎样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教会学生怎样查阅、选择、处理资料。

二、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

预先环节:这一环节能够使得学生们对课文及该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熟悉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划分易懂的地方及难懂的地方。

内容理解环节:本文认为这一环节应该要完成两项事情,第一尝试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第二是深情体会课文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文中不懂的地方读懂,并做到独立描述、解答课文,并有自己的心得。

领悟表达环节:本文认为这一环节中应该要完成两项事情,第一是读懂整篇课文后在对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讨论,第二是读懂整篇课文后客观对课文的体裁、描述方式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探究课文的表达方式,知道课文的体裁及描述方式,这一环节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语言交流和习作环节:老师们在对人教版中描述的口语交际、习作等词语进行深刻的理解后,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书本阅读探讨环节:书本的择取不能脱离教课书中的单元,要么与教课书中单元的主题类似,要么与教科书中单元的体裁类似,要么与教科书中单元的内容类似,在择取书本的时候,应该从相似点入手。

实践活动环节:“实践活动”和“实践”两者是存在的差异的,前者是以后者为主而开展的活动,活动中如果学生们的参与人数多,活动因素多,那么学生们便能够在这次活动有所收获。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一)单元整体教学要建立单元整体备课基础上

整体备课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整体备课是否充分,直接会影响到整体教学的效果,目前整体备课的一般模式是先自己备课再集体备课最后复备,整体教学对上述模式中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自备阶段,寿险读懂教材,其次,该环节的内容应包含有陌生词汇的解释,文中主题、描述方式、课后习题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框架做到心里有数。

集体备课的引导方针应是“因学定教”,单元的划分多少则应根据教学的实施方案而定,不同的老师的备课主题是不一样的,集体备课的时候,应该由每个老师在上面讲,其他老师则依据课文描述的内容、主题、习题、表达方式等进行补充,集体备课完成后,老师们则应根据其他老师的补充内容,针对自己班上学生的情况,重新备课。

(二)单元整体预习决定单元导读课的内容侧重点

在单元整体预习中,预习内容的多少与学段有着很大的关系,低学段的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较高学段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就要少,质量低,老师们应该综合考虑学段及预习进度,来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也就是说,学段不同,那么要求第一节课的任务量也就不同。

(三)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问题应顺应学情利于自主学习

整体教学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有收获,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核心问题,要求课堂环节的连续性,从而提高学生们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在这里强调的核心问题应具备2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具有激发性,在课堂上,能够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求知欲望,教书教的好的老师会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来增强这节课产生的效果,第二个特点是综合性,核心问题的解答,要求学生们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四、结语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不再是单篇教学而是单元教学,强调的不再是以往的内容解析,而是能力锻炼,强调的不再是书本而是实践,强调的不再是老师的作用而是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教学改革不断在进行,从目前来看,改革的方向没错,改革的想法具有创新性,因此我认为整体教学是能够使得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丛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第7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单元四段 童心飞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主题单元”取代“知识体系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新课程实施以后,许多老师面对新教材主题组元的编排特点,对教材的整体性缺乏考虑,导致单元体系优势发挥不出来,课堂教学结构松散,教学效率偏低。基于这种情况,我县推行了“单元四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单元四段教学很好地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现状的反思过程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实验指导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吸收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以系统科学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充分汲取了现代教学理论的优秀思想资源,以单元为突破口,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将指导并教会学生主动、合作学习作为根本性的目标,在单元模块下建立四段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探究,形成能力。

一、四段教学模式解读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顾名思义,是指教学的基本单位为“单元”,在单元下建立一种基本的教学结构,使单元真正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整体单位,然后把这个整体单位结构化,用四个阶段来描述全过程,用四种基本课型支撑四个阶段。基本课型是相对固定必有课型,其它课型在不同的阶段作为辅助课型而存在。

单元四段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结构的划分,不但重视传统意义上课上的时间与空间,还要有组织地对学生其它自主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指导其有计划的、科学的并且是积极地开展合作和探究。

单元四段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结构,其存在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过程,过程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种基本课型上。

四段流程:合作准备(单元准备指导课)、导学探究(单元重点导学课)、自主发展(单元主题活动课)、双向评价(单元双向评价课)。

(一)合作准备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由集体备课、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方面的内容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准备指导课。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学生异质分组、教师集体备课编案、提示单元自学要点、指导小组完成自学方案、跟踪学生自学准备。

本阶段主要突出“合作学习”这一主题。新课程要求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在准备学习的过程中,合作的积极性更高,合作的空间更大。然而,受其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影响,其准备学习的目标或方法必然会有一定的模糊,因而教师的指导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要通过集体的智慧提炼出单元学习要点,并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方法的提示和合作的事项,指导学生按小组制定的学习方案展开自学,以此来锻炼学生总结、发现、自学的能力,激发集体智慧,培养自学习惯。特别提示:不要把单元合作准备狭隘地理解为学科知识的准备,这个准备带有综合性学的色彩,不但有知识准备,还有方法准备,要把准备指导课上成行动引领课,这就是合作准备区别于预习的地方。

(二)导学探究

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第二阶段,主要由主题课例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重点导学课。

本阶段是四段式的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以教材为依托,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过程。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检查交流学生自学准备、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集体研讨突破重、难点的策略、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以课时的形态进行导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习惯、完成合作准备中未解决的问题。

具体到每一课的教学,一般在第二阶段完成,即单元重点导学课。此时要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可以是在每一课教学前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检查,将学生准备的用已知汇报出来,也可以是以学习展示课的形式出现。此外,要根据教材特点进入部分导学探究。就语文学科而言,可以把略读课文放到下一个段中去处理。重点导学课仍然要求用新课程的理念实施教学。老师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和发展,而不是革除与守恒。

(三)自我发展

这是单元主题的第三阶段,主要由主题拓展、活动设计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主题活动课。

本阶段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拓展环节,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由师生共同策划、学生自主实施的环节,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率、大容量的一种策略。

本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有:教师集体策划活动内容、师生共同策划活动形式、教师(学生)主持活动,在活动中扩容学科知识。

本阶段要注意内容的主题性,要围绕主题拓宽学生的认知,拓展知识的层面;在形式上不搞强求划一,给教师和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如语文知识竞赛、辩论会、读书交流会、观看视频,等等。

(四)双向评价

这是单元四段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由教学反馈、单元测试、回授讲评、成长记录、教师、家长寄语组成,其支撑点为:单元双向评价课。

双向评价是最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在这一单元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水平进行评价,主要形式如分读评语、小组鉴定、量化统计、典型介绍等,这一阶段是前三段学习中对学生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上好双向评价课的前提是:评价的准备贯穿在整个四段之中。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的总结,然后小组或周围其它同学的评价,或表现积极,或进步较大,或乐于助人等,然后老师再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典型介绍、家长评价、老师评价等评价形式)。

二、单元四段的特点

1.在内容上,基于教材,植根于生活,将鲜活的生活素材融入课文、引进课堂,及时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2.在结构上,突破线性思路,采取板块式的教学结构,凸现教学重点,拓宽教学时空,更具整体性。

3.在教学评价上,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主动、自由、充满信心和乐趣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在角色上,教师由主导到学生主学。在整个实验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概括出了“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学”为核心的单元模块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的活动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一条线,而教师的设计活动则变成了教学活动另一条线,很好地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

第8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教学设计;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11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74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不自觉或习惯性地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全部内容,]有细致地划分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低下。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从整体着眼,大胆整合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及课外资源等内容,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单元整体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整体性和连贯性,主张在把握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单元的特点及其存在着的某种联系进行整体教学,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那么,如何让单元整体教学更加省时高效呢?我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先对单元整体教学所具备的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从备课、课中、课尾三个阶段具体实施。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不是简单将单元内容组合,而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强调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对语文教育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利用。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第一步便是单元导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媒介丰富导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步是对单元内容的精讲。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后,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提问或者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完成学习,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步是对单元内容的拓展。这一阶段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完成由感知、体验到感悟的过程,帮助学生升华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步骤进行下来,学生的自学能力必将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既要能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整个板块进行重组,又要使其浑然一体,帮助学生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共同学习的实现。这种教学模式较之传统模式更加完善,有效避免了学生由于对某一内容不感兴趣所造成的低效现象,大幅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整体统筹,采用单元备课法

整体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讲,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统筹内容。在备课之初,教师必须先熟悉整册教材,依照教学任务对各小单元的课时重新划分,同时紧扣每组课文单元主题,对整个单元中的课文逐一备课,找准切入点,做好教材内容的引申和迁移。其次,明确教学重点。有了整体的统筹规划后,教师要对内容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学段的单元整合重点。比如,一、二年级生字词的掌握是教学重点,三、四年级句、段的理解是重点,五、六年级因为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所以应将重点放在句段、篇章的对比及体悟感情上。有了这些学段的重点,教师再依据各单元具体的教学主体以及教学目标,确立有针对性的单元教学重点,从而使教学更富成效。再次,发扬集体备课。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师在自身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同的教师常常会有不同的安排和取舍。为了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积极与其他教师就内容、主题、习题、表达方式等细节进行讨论,取长补短,最后形成较为完备的教案。

(二)明确主题,深化学习体验

在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主题学习进行教学整合,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首先,诵读主题。文本的诵读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适合诵读的单元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主题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体悟文字背后传递的情感。其次,生活主题。语文和学生的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比如,有的单元主讲古建筑,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主题――身边的古建筑。教师可在实际的过程中展示经典建筑图片,向学生介绍它们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寻找身边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真正将语文和生活联系到一起。

(三)总结回顾,搭建交流平台

一个单元的学习犹如攀登山峰,到了“顶峰”后自然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即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归纳、整理、梳理,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比如,低年级主要总结识字、写字方法,词组结构;中年级注重词语、句子、段落的表达角度和效果,辨析一些常用表达的方法;高年级则侧重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进一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有了这些铺垫,教师再紧扣单元目标,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本组课文特点,整理本单元好词好句好段,感悟作品的语言魅力,总结收获,查漏补缺。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过去学习中的一些相关经验与心得进行总结与整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结语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语文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尤其单元整体教学更是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整体的教学观,整体地思考和设计,科学运用同一主题将相关文本建立联系,让它们互相支持,互为补充,从而发挥整体力量,让单元整体教学这一新模式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 陈立胜.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3):60.

[2] 刘红云.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的几点感悟[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3):67.

第9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中关比较;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52-03

一、引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质量的外语教育需要高素质的外语师资队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提出各级部门要努力“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然而,通过前期对河南省部分高师院校及中小学外语老师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外语教师教育还存在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培养培训模式与手段落后;培养培训制度不完善;培养培训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上述问题将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与重复,不利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众所周知,美国高校所实施的职前教师教育项目已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外语教师,对美国经验的学习将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改善,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中美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比较

中美两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相似性有以下两点:第一,两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都主要包括职前的教师教育课程培养及职后的专业培训。第二,两国均针对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同时,两国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两国在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上存在差异,在美国外语教师教育课程中,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所占比例最重,通识类课程被视为基础,学科专业类课程被视为核心,在我国,通识类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占比例较少。第二,两国在教师培养培训内容及手段上存在差异。美国更重视教师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国则更强调教师基础理论的学习。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借鉴美国高校在教育类课程设置及中小学外语教师培训模式上的先进经验,构建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

三、案例研究

1.斯坦福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是美国著名的全日制一年硕士层次教师教育项目,该课程共分为五个模块:课程与教学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基础、语言和文化、教学法策略、实习与教学实践。课程与教学理论模块课程是培养各科准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专门学科理论课程,美国小学实行全科教育,教育更加关注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基础模块课程有“为公平和民主而教”,“教学伦理”及“青少年发展与学习”。语言和文化课程模块有“学术语言介绍”、“教学中的文学中心”及“双语教学方法”,教学法策略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小学课堂领导与管理”与“学生的特殊需求”。

与模块化课程相对应的是实习与教学实践,在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中,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交错进行,彼此衔接。斯坦福大学与当地中小学合作,要求准教师参与中小学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其他所有教学环节,参与学校的教改项目,准教师在此过程中将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大学导师及中小学合作教师的共同支持下完成一年的教学实践。大学导师每个季度完成三次对准教师的正式观察,同时,为准教师建立毕业档案袋,涵盖准教师的简历和求职信样本,教学活动,单元或学习构成计划,反思总结,研究论文,实地考察计划,学生生活照片等。

2.洛杉矶专业发展学校

在洛杉矶专业实践学校,实习师范生与在职老师之间开展课堂活动俱乐部,每位老师每周有一小时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们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单元进行规划,互相交流,这种俱乐部活动能使在职老师与师范生分享快乐,共同提高教学能力及教学反思能力。同时,该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主题性的单元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将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到研究中。师范生通过观察老师的主题性单元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

3.韦尔斯专业学习共同体

韦尔斯专业共同体是由学区或州教育管理机构指派的督导,南缅因州立大学师范生,大学导师与韦尔斯中学教师合作组成,在共同体内,韦尔斯中学教师参加每月一次的研讨会,研讨自身教学问题及实习生问题,研讨内容将出版在学校的新闻报刊中,在职教师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更新资格证,也可以通过提交书面的教学反思获得晋级学分。在专业共同体内,大学教师观察中小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记录,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读书讨论会,与中小学教师及师范生共同实施课例研究及作业批改。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到大学去进修或者担任大学的一些教学法课程,督导则和中小学教师与大学导师保持平等和友好的合作关系,致力于改进中小学教师的教和学。

四、教学改革实验

1.教学改革实验过程

在对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调研的基础上,为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我们以许昌学院及许昌第二高级中学为改革试点,对教师职前培养及职后培训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改革内容有以下几点:(l)借鉴斯坦福职前教师教育项目在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实践性、应用性为指导原则,对原有外语教师教育专业分散型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不同年级分别开设初级、中级、高级多元整合模块化课程。模块化课程涵盖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突出师范性。模块化课程包括“课堂中的创造艺术”,该课程整合英语专业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模块化课程也包括“教学伦理”及“青少年发展与学习”课程,该类课程整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类似“语言与文化”,“文学与人生”,“英语语法、作文与对话”,“文学、历史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青少年健康发展”等课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开设以提高学生的通识类知识及专业知识。改变原有考试制度,采用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毕业档案袋,涵盖其参与模块化课程的所有表现。(2)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模块化课程授课中采用“案例呈现―学生观察―制定计划―小组探讨―形成规则―学生呈现―反思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借鉴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中的实践项目,形成由高校教师、师范生、中小学教师与当地教育局委派的教学督导组成的联合小组,开展阶段性递进式实习模式,将实践与期末考核相结合,构建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多维一体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为准教师建立毕业档案袋,涵盖准教师的简历和求职信样本,教学活动,单元或学习构成计划,反思总结,研究论文,实地考察计划,学生生活照片等。(4)借鉴美国洛杉矶专业发展学校教师培训的先进模式,在许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采用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主题性的单元教学和跨学科教学,将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到研究中,创设教师论坛,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培训方法,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教学科研案例为载体,优化培训内容及评价方式,突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5)借鉴韦尔斯专业共同体模式,创立许昌二高与许昌学院学习共同体,开展在职外语教师与外语师范生之间的课堂观摩与课例研修,成立读书俱乐部,合作批改作业,建立教师专业档案,借助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社会团体及中学三维一体的多元互动校本培养培训模式。

2.教学改革反馈

我们对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2014级学生及许昌第二高级中学的部分师生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在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97%的学生及95%的老师对课程设置感到满意,在对新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时,学生们普遍认为类似“课堂中的创造艺术”的实用课程比之前的“教育学”及“心理学”更有趣且更实用。同时,因模块化课程对老师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高校老师普遍反映应该增加自身进修机会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对学生毕业档案袋认可度进行调查时,98%的学生认为该评价模式比单纯的期末考试更能全面体现自身的发展水平。在对“案例呈现―学生观察―制定计划―小组探讨―形成规则―学生呈现―反思总结”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查时,96%的老师反映,新模式下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95%的同学反映较之以前的填鸭式教学,他们更喜欢能够展示个人才华的新模式。在对参与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的许昌第二高级中学的部分老师进行调研时,我们发现老师们在培训时的积极性明显高于以前,在与老师们的后续访谈中我们发现,老师们的反思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自身的专业发展也有清晰地认识,职业倦怠感有所降低。在对许昌二高与许昌学院学习共同体进行持续跟踪中,我们发现学习共同体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型文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自我的反思性互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心境得到改善,专业精神得到激发。所有上述调查显示,新型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培养培训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五、新型中小学外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