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档案工作范文

档案工作精选(九篇)

档案工作

第1篇:档案工作范文

第一、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维护好城建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馆内网站已经建立,不断做好日常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做好网站内容和信息的补充工作。

第二、抓好馆内的基本建设工作为主要目标。保证各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工作运行正常,做好馆内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在馆内已建成使用的局域网和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辅助完成好城建档案收集、审核、接收、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利用等日常业务工作。

第三、加强验收与指导,提高基础业务工作效率。在实行建设工程档案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制度中,一如既往的严格推行《城市建设工程档案资料验收合格证制度》、《建设工程竣工档案整理报送制度》。在验收审核、接收、整理工作环节中,坚持履行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城市建设档案案卷质量规定》,坚持实行多次指导、跟踪服务、上门服务等主动服务形式来提高工程档案资料的入馆质量。

第四、在认真执行和落实好各项管理法规和制度的同时,做好城区建设工程档案审核和接收。要求馆内人员在不断学习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好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法制、法规的实施和应用,以及其它业务相关的条例、制度,依法治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加快档案的审核、归档、整理、输入、入库的速度,完成好年度的岗位责任制任务。版权所有

第2篇:档案工作范文

乡镇档案是指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乡镇档案的来源

乡镇档案来源广泛。乡镇一般分设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等机关和人武部、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其中党委下设组织、宣传、纪检。政府下设农业生产、农技、经贸、计划生育、民政、农财等办公室。县级业务机关在乡镇也设置了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城建环保土地管理所、司法所、公安派出所、文化站、教办、广播站、畜牧兽医站、卫生院等派出机构。因此,现在乡镇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既有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又有集体、私营企业,还有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示范户等其他组织。

(三)乡镇档案的内容

乡镇档案内容丰富。乡镇档案涵盖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内容丰富。有乡镇党代会、人代会、行政村两委换届、党建等基层组织建设档案;有干部、党团员、复转军人、农业示范户等组织人事档案;有农村土地房产、山林确权、土地流转承包、经济协议、集体财产处置招投标等权属合同档案;有新农村建设、征地拆迁、农田水利设施、路桥建设等基本建设档案;有抗灾救灾、弱势群体救助等民政优抚档案;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档案;还有涉及村民生产、生活的诸如粮食补贴、合作医疗、社会保障、婚姻登记、户籍、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村民信用等专门档案。总之,包括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化生产、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四)乡镇档案的载体

乡镇档案的载体和记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乡镇档案信息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纸质、照片、胶片、磁带、磁盘等。乡镇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手写、打印、晒制、摄影、录像、激光扫描等载录形式;二是有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表达方式。

(五)乡镇档案的种类

乡镇档案通常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专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五种。

二、什么是乡镇档案工作

(一)乡镇档案工作的内容

乡镇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完整地保存和科学地管理乡镇行政区内各单位形成的档案,以充分发挥乡镇档案作用为目的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乡镇档案工作是乡镇党委、政府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乡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乡镇档案工作包括乡镇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档案管理两项基本内容。

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是以乡镇档案的行政管理活动为内容的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其任务是:制定乡镇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指导乡镇机关和所属单位及村民委员会的档案工作并协调乡镇档案工作的各种问题和关系,从总体上优化乡镇档案工作。

乡镇档案的管理,是以乡镇档案为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乡镇档案机构承担。其任务是:乡镇机关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开发利用。

(二)乡镇档案机构的设置

《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第七条指出:“加强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的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乡镇档案馆。接收、保管乡镇直属机关单位永久、长期档案,按规定逐步开放档案,为社会各方面和农民提供档案资料利用。乡镇建馆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乡镇机关档案室(馆)是集中统一保存和管理乡镇档案的内部机构,也是整个乡镇机关的组成部分。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乡镇档案室(馆)又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业务机构,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

(三)乡镇档案机构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乡镇档案机构

1.综合档案室

综合档案是对乡镇各个机关的文书、科技、会计、专门等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机构。设置乡镇机关综合档案室,便于集中整合和统一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2.乡镇联合档案室

乡镇联合档案室是对乡镇机关与其所属的“七站八所”形成的档案全部集中管理的机构。联合档案室可以对乡镇各站所的档案实行集约化管理,减少重复归档,有利于进馆档案的优化,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第3篇:档案工作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万市镇档案来说,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与支持下,在本镇领导的重视下,万市镇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档案工作主要以文书类、婚姻类、特种载体类四块组成。主要的检索工具有:文书案卷目录和全引目录、会计类保管清册、移交清册、婚姻、特种载体类均有案卷目录。根据现有档案编研材料主要有《全宗介绍》《大事记》《干部任免索引》《职称任职资格与聘用索引》《荣誉索引》,另有档案查(借)登记簿。

2003年本镇档案立卷,按照“年度—机构—问题”,遵循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特点,保持文件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从便于保管和利用的角度进行组卷,2003年有文书档案39卷(其中短期档案2卷),婚姻档案9卷,会计档案392卷。

我们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利用,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档案工作为全镇发展服务的宗旨,遵循档案资料查(借)阅制度,主动对外界提供服务,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凭证作用。

就目前而言,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档案意识淡薄,思想未到位。尽管现在把档案列入乡镇责任制考核中,但领导对档案工作意识仍不够重视,认为档案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既费时费力又费钱,有些干部对文件资料归档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2、基础设施差,经费落实难。由于财政困难,档案装具、材料、消防设施等达不到上级部门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使档案保管利用受到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传统的归档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但受到经济制约,本镇的档案管理工作只能依据传统的方式进行归档。

3、档案收集不齐全,室藏档案贫乏。镇里许多召集会议布置工作往往只是口头形式,各办公室形成的文件材料,各自存放,特别是一些专业档案和照片档案易散落在各个办公室,收集、整理它们也就特别难,造成档案收集完整率、归档率低。

4、档案人员专业知识不强,队伍不稳定。一直来没有专业档案员,而由文书兼任,虽然经过市档案局的业务培训,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还很肤浅,平时也无睱钻研档案业务,工作岗位也经常要变动,档案工作缺乏连续性,致使档案管理质量不高。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将有的放矢地采取一些措施:

1、深入宣传,增强档案意识。档案工作是乡镇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越来越显示着它独特的价值,在今后我们将加强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使领导干部和各职能办都能形成共识,提高档案意识,减少私自占有而使档案遗失,防止工作调动而引起的档案丢失,为立卷部门做好档案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为档案工作争取加大资金投入。档案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今后将以各种方式使领导充分认识到档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历史依据,从而使档案工作列入工作日程上,增加其投入力度。

3、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好档案。积极主动为现实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凭证。同时积极对档案信息资源加以开发,使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第4篇:档案工作范文

2007年是落实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发展。2007年我市将从三个方面努力实现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一、稳步推进档案基础工作。持续协调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行百里半九十,如果没有坚持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在稳步中前进,在提升中发展。继续突出档案资源建设这个重点,以南通名企、名品、名人为突破口,不断推进记忆经典南通工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料的征集,建立企事业档案保管利用中心,不断丰富馆藏,实现馆藏档案多元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版权所有,建成电子文件中心,加强基层档案室档案文件信息数据库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务信息公开服务单位现行文件的查询功能。继续加大依法治档的工作力度。把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档案工作切实转到依法管理档案事务上来,通过“五五”普法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档案意识,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观念,保障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档案新馆建设,力求在新的一年里又有新的突破。

二、努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和谐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通过营造思想和谐、作风和谐、工作和谐、环境和谐、利益和谐的档案事业发展软环境,促进全市档案事业更快更好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民主团结、求真务实,形成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推动全市档案馆、档案室、档案基础业务、档案科研、档案行政管理、档案宣传教育工作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处理好工作环境、基础设施、内部人际关系等问题,主动与外界沟通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按照王刚同志“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方法,增强档案干版权所有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全面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紧贴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这一主题,加大对社会矛盾调解中心、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转移、金融信用、环保、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档案的管理。以档案管理进村入户为目标,实施“十百千工程”,即为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1000个农村示范户提供档案规范化管理服务,大力推进新农村档案建设。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重点抓好苏通大桥、洋口港等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以承办省第五届园世博览会、第三届世界大城市带论坛等五大活动为契机,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实现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无缝链接。

第5篇:档案工作范文

位于海淀区温泉镇中心区的海淀区档案馆新馆,并非是一座独立建筑,而是与文化馆、图书馆、温泉中心共同构成了外观形似钢琴立面的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按照设计方对这四个部分别赋予的“春、夏、秋、冬”的设计内涵,档案馆被定义为“冬藏”,以体现其馆藏丰富的涵义。建成后的新馆建筑面积为2.7万余平方米,共9层,地上6层,地下3层,约占文化中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余。

与原来位于繁华闹市的老馆相比,新馆虽然地处偏僻,却并未因此显得冷清。这要归功于该文化中心的定位和新馆内举办的系列展览。据海淀区档案局(馆)的同志介绍,“北部文化中心作为弥补海淀区北部文化空白的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自建成后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周边居民。而档案馆新馆落成后举办的大型系列展览可谓其中的一大亮点。”

在新馆一层展厅举办的系列展览于2016年6月24日――新馆落成启用的当日,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它由“海淀印迹”“海淀特藏”“海淀文萃”三部分组成,展览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将海淀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高科技发展轨迹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彰显了海淀特色,吸引了大量访客。据海淀区档案局(馆)的相关统计,开展至今已累计接待6517人次,特别是在新馆运行初期,曾有日接待量突破190余人次的记录。在记者参观的当天,也有很多外单位的参观团体或是个人参观者在此观展。在这寒风凛冽的隆冬时节,来来往往的参观者们为新馆增添了几分人气,时常营造出一股热闹的气氛。

搬迁前期准备充分

作为北京市首家落成的区级档案馆,海淀区档案馆新馆自2016年6月下旬正式开馆以来,在试运行阶段的运行状况一直很平稳,不但成功举办了上述展览,而且在提供查档服务方面也很及时。新馆能在使用初期如此正常、顺利地运行,与海淀区档案局(馆)的同志们高效、安全、有序地完成搬迁任务密不可分。

谈及新馆的搬迁,海淀区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感慨颇多,他认为做好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新馆搬迁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在新馆建设之初,搬家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今年5月份新馆竣工后,搬家工作已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为了搬迁顺利,我们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采访中该负责人如是说。据介绍,今年9月上旬,海淀区档案局(馆)专门邀请国家、市档案局(馆)的专家和领导以及高校档案保护专业的教授、学者为新馆“把脉会诊”,请他们就确保档案入库后的安全和新馆功能用房的布局给予专业指导。专家们根据档案“八防”的要求,分别就新馆档案库房的温湿度、灯光照明、消防、密集架、低温消毒室、中央监控室以及库区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并针对新馆试运行期间发现的不足和隐患提出了建议。海淀区档案局(馆)对此十分重视,及时细化、完善了新馆整体搬迁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对试运行阶段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据海淀区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使新馆的档案库区达到“八防”要求,海淀区档案局(馆)及时为一层展厅及特藏室配备了除湿机,并在重点库区、展览大厅、特藏展室等处安设了40个温湿度计。同时,在局(馆)领导的亲自协调下,责成有关部门向部分库房投放了防虫与防霉中草药制剂,并对档案库区温湿度仪器设备进行阶段性调试,委托权威机构先后两次对库区和办公区的甲醛、PM2.5、CO2等空气质量要素进行检测。此外,局(馆)还根据测量数据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若干应对措施,使库房尽快达到档案保管条件,为后续档案实体的搬迁做好准备。

除了对新馆库房保管条件是否达标进行了充分论证外,海淀区档案局(馆)在主动争取区政府领导重视、对员工进行思想动员和搬迁工作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准备也很到位。他们较早地提交了“搬迁方案请示”并得到区委、区政府的批复,明确了完成搬迁的时间节点;随后又根据时间进度,召开了搬迁工作全局动员会,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发动,使大家从思想上重视并乐意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在搬迁工作组织协调方面,海淀区档案局(馆)提早制定了搬迁方案、应急预案,成立了搬迁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提前两周在老馆门口张贴闭馆通知并通过报纸、网络、公众微信号等多种方式公布了闭馆时间和新馆的查档热线,多次召开搬迁专题会讨论具体细节,为搬迁工作的实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搬迁过程高效安全

从2016年10月28日到11月21日,海淀区档案局(馆)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搬迁工作,期间采取了闭馆措施,即11月7日至11月20日闭馆两周,搬运馆藏实体和机房设备,11月21日恢复开馆和查档利用服务。说起搬家,对我们每个普通家庭而言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更何况是一个档案馆!海淀区档案局(馆)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人员、设备和53万余卷(件)馆藏的搬迁,并且期间未发生过一次投诉、没有耽误日常接待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查档利用服务不间断,这些都与海淀区档案局(馆)领导的统筹安排、缜密布置和全体同志的上下一心、通力配合分不开。

新馆搬迁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各搬迁小组凭着极强的责任心和大局意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搬迁过程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根据搬迁领导小组的分工安排,管理科负责馆藏实体的搬迁。由于馆藏实体的搬运时间决定着闭馆时间的长短,管理科的同志们为了尽量压缩闭馆时间,不影响查询利用,提前将利用率较高的民生档案全部数字化,以备原件打包封箱后仍可以查阅。另外,他们还制定了包括16个文件在内的“海淀区档案馆馆藏档案搬迁工作文件汇编”,用管理科科长的话说,“这16份文件就像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几乎把档案实体搬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考虑到了”。如其中的《海淀区档案馆馆藏库房分布区与搬迁工作步骤》中就明确了新馆库房按照利用需求设置,搬迁过程中要根据档案的重要程度和利用频次决定搬运的先后顺序;《专门档案存放节数统计表》和《文书档案存放节数统计表》则明确了不同门类档案的数量,以便提前预留空间……不但有清晰的思路,在细节工作中管理科的同志们也做得很到位。例如,他们根据实物档案和纸质档案的不同特点分别做了箱面标识,在实物档案的打包箱上注明“朝上”“易碎”“怕压”等标签,在纸质档案打包箱上则注明起止档案号,以便遇到突发查档的情况也能顺利找到。据海淀区档案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闭馆搬运期间确有两次突发的查档情况,查询者因事情紧急坚持要求开箱调档,由于箱面标识工作做得严谨、到位,管理科的同志很快就从上千个打包箱中找到了所需档案,及时满足了查询者的要求。管理科的人员不多,共七名同志分成了两拨,一拨在老馆负责打包,另一拨负责押运和到新馆后的上架工作,由于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搬运过程中没有间断和停歇,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馆藏实体的搬运和上架工作。

诚然,整个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是单凭一个科室的努力,而是局(馆)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如负责机房和信息化设备搬迁的小组,他们为了使老馆的查档利用系统搬至新馆后能顺利使用,不仅在前期与各科室及新馆的物业方、施工方充分沟通,不断调整机房搬迁方案,后期还专门邀请了查档利用系统的开发单位对软硬件、服务器等进行跟踪调试,并且在恢复开馆的前一天,加班加点、放弃休息再次检查,以确保开馆后设备正常运行。又如,负责车辆调配、路线选择和后勤保障的办公室,在搬迁期间做到了搬家和接待工作两不误。负责接待查档者的利用科,在搬迁工作启动前一直坚守在老馆的利用窗口,以保证查档服务不间断,直至闭馆的前一天;搬到新馆后面对最初每天上百人次的查档高峰,利用科全员出动,以耐心、周到的服务使查询者满意而归。再如,负责全程记录搬迁过程的征集科,在搬迁过程中搜集、留存了大量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海淀区档案局(馆)的公众微信号上及时更新搬迁进展……正是由于这些科室的坚守、敬业,各司其职、通力配合,才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除了各个搬迁工作小组的全力以赴,搬迁领导小组在保障档案安全方面的努力也功不可没。不但在搬迁工作启动前与搬家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而且在搬迁过程中也安排局(馆)人员全程监督,即档案“走”到哪,局(馆)的同志就跟到哪,即使在电梯里、楼道里也有局(馆)的工作人员监督搬家公司的工作,真正做到全程o死角、无盲区。恰如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所言:“真是把这些档案当个宝,把老百姓的事儿当事儿!”此外,局(馆)领导还坚持在搬迁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以使下一个阶段的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如果说新馆的落成是海淀区档案局(馆)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搬迁任务的圆满完成则是全局(馆)56名同志众志成城、敬业守则、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憧憬未来崭新开始

“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是对新型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定位。海淀区档案馆新馆是否体现了“五位一体”功能,也是本刊此次采访中较为关心的问题。对此,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坦言:“新馆会充分利用海淀区作为科技大区、文化大区的优势,尽可能地运用高科技和现代化手段,利用丰厚的历史和人文资源,在安全保管基地、爱教基地、利用服务中心等方面体现新馆的优越性。”具体到新馆未来的使用,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在“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方面,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认为,“相比老馆不足1000平方米的库房面积,新馆在硬件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现有库房37间,库区面积5800多平方米,硬件条件已经达标,今后将在技术保障层面上多下功夫。例如,我们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计划建立一个智能化库房管理系统,通过它将库房的‘八防’要求监控起来,使库管员坐在办公室内就能检测到库区温湿度的变化及人员的进出情况,而不必亲自去看,因为如此大的库区面积靠人工抄录监测数据,可能走上一天也不一定能全部做完。采用智能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效率,还可以利用它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做月分析和周分析,使我们及时掌握一段时间的库区温湿度变化,以便指导整个库区内温湿度的调节。如果这个智能化库房能建起来,可以说新馆真正运用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方面,海淀区档案局(馆)计划不断推出新的展览,充分发挥展览作为中小学教育辅助课堂的作用。同时,局(馆)还积极协助区教委的科研院所,探讨如何把海淀历史写进中小学教材,以激发学生们学习、了解海淀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知海淀、爱海淀的情怀,从而激励这些象征着海淀未来的孩子们,长大后为海淀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此外,局(馆)还打算充分发挥新馆面积宽裕的优势,进一步丰富馆藏,做到应收尽收,使馆藏门类更加丰富,也为查询利用者提供更多帮助,使公众越发体会到档案的价值、档案的魅力。“当越来越多的人因档案而受益、受教,那么档案馆作为爱教基地的功能自然也就凸显了”采访中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由衷地说道。最后,局(馆)长还提到了“冷工作热处理”的工作思路,即把档案馆的工作搞活,进一步体现出档案馆的开放性。比如,局(馆)每天都通过微信公众号――“海淀档案”宣传、展示馆藏,利用这种覆盖面极广的新媒体引起更多人对档案馆的关注,甚至使他们逐步成为丰富馆藏的贡献者,实现档案馆与利用者的双赢;在新馆内设立档案沙龙,搜集各种有关档案的资料,为员工业余学习提供方便。总之,在发挥爱教基地的功能方面,新馆大有可为。

在“档案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中心”方面,新馆的利用大厅以崭新的面貌示人:功能齐全的设施设备,科学有序的区域分布,严谨规范的利用流程、温馨舒适的查档环境和高效优质的利用服务。未来,新馆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开拓服务渠道,延伸服务内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让信息跑起来,让群众少跑路”的服务模式。采访中,海淀区档案局(馆)局(馆)长谈到了开辟手机APP查档、查阅政府公开信息的设想,同时,提到局(馆)目前正想方设法在市内繁华地段设立查询点,如在位于双榆树的海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大厅和位于西四环北路的海淀区政府办行政利用大厅内分别设立查询窗口,从而形成在海淀区北部、中部、南部都有查询点,以方便全区的党政机关和社会公众利用、查询档案和政府公开的信息。另外,搬到新馆后,海淀区档案局(馆)也打算在简化档案查询审批程序、延长档案馆开放式时间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以期充分发挥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作用。

第6篇:档案工作范文

一、指导思想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突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工商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原则,以促进干部廉洁从政为重点,通过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电子档案、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电子档案管理记录制度、对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实行静态和动态监管相结合,年终监察与网上日常监察相结合,干部考核任用与电子档案考核相结合,实现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监管机制,达到教育干部、培养干部、爱护干部的目的,提高干部队伍的执法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为系统事业的长远发展继续力量。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

(一)搜集领导干部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实现静态监察与动态监察的结合。对分局在职副股级以上领导干部建立个人廉政电子档案,内容分为基本信息和动态信息两部分。

1、包括:本人工作履历、政治面貌、工资收入、住房、职务变动、兼职等基本资料及主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2、动态信息包括:本人执行收入申报、礼品(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登记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本人自查自纠材料或未自查自纠记录;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检查(自查)情况及违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受到责任追究的情况;对群众反映问题的核实情况;纪检监察部门对本人的审查、立案文书及结论材料;本人对纪检监察部门发出的相关文书的回复材料;纪检监察部本人实施谈话诫勉的有关材料等。

分局将在保证基本信息准确的基础上,加大对动态信息的管理力度,对分局掌握的文书材料和有关决定及时录入个人廉政档案,并督促干部本人录入相关信息。对个人信息报告、录入不及时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格按照十二项廉政制度规定追究本人责任,实现对领导干部的动态实时监管。

(二)搭建内容完备的网上廉政监管平台,实现年终监察与网上日常监察相结合。以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为主体,建立《分局廉政监管网络平台》。平台设置档案管理、廉政制度、公示公告、廉政格言、警示案例、经验交流板块,发挥干部年终监察与日常监察的综合功能,克服年终监察方式存在的发现问题不及时、监管程序不规范、相关信息不公开等弊端,通过规范的网上监管方式实现对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的全面、及时、阳光管理。为将平台信息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分局出台了十二项党风廉政违规违纪记录配套制度,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电子档案管理记录制度》、《工商干部、职工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受理投诉举报存在违纪行为记录制度》、《落实党风廉政责任记录制度》、《案件回访违规违纪廉政档案记录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记录制度》、《日常检查违规违纪行为记录制度》、《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记录制度》、《出国出境报告制度》、《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记录制度》、《参与经商办企业情况记录制度》、《述职述廉情况记录制度》。制度对录入内容、时限、处罚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形成了规范的党风廉政档案违规违纪录入体系,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反馈、早纠正。

(三)廉政档案记录与干部考核任用结合,实现档案管理与实绩考核的结合。按照十二项违规违纪记录制度的规定,将日常纪检监察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逐项对应记录本人的廉政电子档案。对廉政档案管理记录情况对年终考核挂钩,年内有违规违纪记录一次以上,取消年终评选优秀、嘉奖资格,同时,记录内容将作为干部提拔、任用考察的重要依据。对干部个人未按规定如实填报、补充动态廉政信息行为,一经发现核实,将按制度规定给予加重处罚,并追究单位负责人领导责任。

三、实施步骤

“实施廉政电子档案管理”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具体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5月7日至2012年5月10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发动阶段。要结合分局的实际情况,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电子档案管理建设宣传工作,使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了解廉政电子档案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在新时期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途径。通过宣传发动,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

第二阶段(2012年5月11日至2012年5月20日)整个党风廉政电子档案实施方案和各项党风廉政电子档案制度的制定。以国家工商局、省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局《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本局的实际,制定党风廉政电子档案各项制度。

第三阶段(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5月30日)电子档案的制作和档案材料的录入。以据党风廉政电子档案制度的要求,将本局附合录入的人员情况全部进行电子档案录入。

第四阶段(2012年5月31日至2012年6月2日)运行和验收。按照党风廉政电子档案制度的要求,对党风廉政电子档案整体系统(制度的制定、电子网络的设计调试、人员情况的录入等)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并运行。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党风廉政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是加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重要途径,对于加强分局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促进工作落实,分局决定成立由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原金亭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政工科、监察室、法制科、信息中心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办公室主任,阎秀武同志任副主任。

第7篇:档案工作范文

关键词: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对策;建议

档案保护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它对于保护档案、延长档案的自然寿命和保护档案机密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基层档案室工作人员,始终站在保护档案的角度高效地提供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人员应该肩负的双重职责,但目前就区、县级档案室而言,由于管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保护和服务是一把双刃剑,许多档案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站在档案保护的角度,在保证档案服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如此下去,档案原件受损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如何在档案服务过程中加强对档案的保护是基层档案室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基层档案室主要指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保护和管理机构。基层档案室不同于综合性档案馆,档案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也比综合性档案馆大得多。

(一)档案类型多、数量大,保护技术含量高、管理任务重

由于基层单位业务工作复杂,形成的档案类型和数量甚至比一些地县一级的综合性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类型和数量还要大,而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现代新型载体材料的档案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些新型载体所需要的存放环境条件及存放方法也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这些新型载体的保护难度大、保护的技术含量也很高。基层档案室既要保证全部档案得到全面的有效的保护,又要区别不同载体形式,采取不同的技术标准和手段保护好声像、磁性和激光记录等特殊形式的、特别重要的特色档案,所面临的保管和保护任务都非常重。

(二)档案工作不受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少、待遇低

在基层单位,档案工作一般被归类于综合行政部门,不是单位的一线工作,。档案室普遍被认为就是一个仓库,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类似于仓库管理员,将全单位每年的工作材料进行简单的存放,档案工作人员平时辛苦的工作付出,也极易被忽视。基层档案室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很少,有的甚至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承担的任务较重,没有精力将工作全部放在档案管理与档案保护上。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严格执行难度大

档案保护工作是为提供利用服务的,长期以来由于强调档案整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档案保护意识的削弱,出现对于档案材料过度使用的情况,导致档案材料受损程度严重。一些基层档案室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应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存留在相关处室及个人处,即使立卷归档,移交到档案室的材料也不完整。有些制度在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有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导致档案保护工作不到位。如以我院为例,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对借出的档案,档案室要按照《档案借阅制度》到期进行催还。在上级单位借阅我院档案材料长达一年半时间不还时,我院档案室时时催还让借阅者办理续借手续,但都未得到上级单位的响应,制度的执行受阻。这样势必会造成档案的磨损程度加大,限制了档案的再利用,给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检索等服务带来诸多不便。

二、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单位对于档案保护工作重视、支持力度不够,对于档案管理及保护工作中所必需的资金、设备、房间等问题解决的不好,使档案管理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基层档案室中的专职档案人员未按规定人数配备,有的档案工作人员兼职过多,任务过重,无精力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更新较慢,难以适应新政策、新形势要求,导致档案保护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四)使用人员缺乏档案保护意识,在使用档案材料时出现过度使用情况,使得档案材料可使用年限缩短。

三、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对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视

做好基层档案室档案保护工作离不开人、财、物的投入、基层档案室的经费均来自于单位内部的预算开支,因此要做好档案的保护工作,必须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基层档案人员要通过合理、灵活的方式向领导反映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要取得其他职能部门的认同和配合,档案人员要认真做好档案工作,要积极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信息的服务工作,让档案工作的功效体现在其它各大职能部门工作中,实现档案保护工作的效果最大化。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保护技术素质

基层档案室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不是档案管理的科班出身,大多是从别的工作岗位转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缺乏档案保护技术的专业素养。因此必须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保护技术素质。

(三)从细节入手,防止档案材料被过度使用

1.尽量减少档案翻阅和复印的频率

从档案保护学的角度来讲,档案接触的强光越多,纸张越容易变脆,字迹越容易褪化,但在日常查阅利用时却忽视了复印过程中产生的强光对档案造成的损害,只要利用者要求就让其复印。以我院数据统计为例,仅2000年的几年当中,提供利用近一千六百多人次、案卷近六千多卷次,基建部分的全宗档案图纸,提供利用达几十余次之多。由于没有复制件,查阅利用只能提供档案的原件,这样就使大量重要的档案要反复查阅、复印,造成不少的人为损坏,再加上文件复印中机械磨损、灯光照射和污染,加快了档案的破损速度。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所需,多做调查研究,对于特殊案件的档案,可先进行复印然后再提供复印件,这样就避免了档案重复翻阅和复印的情况发生,对档案的保护十分有利。

2.发挥编研资料替代档案原件的作用

档案室的编研工作是充分依据室藏内容进行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多满足利用者查找的需要。如果事先编辑了单位机构沿革、历届党代会、人代会、书、大事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汇编等资料,日后要查这方面的材料就没有必要再去调阅档案原件,直接提供编研成果或到公共区查找,非常便捷。不仅为利用者节省了时间,而且提供的资料还比较集中系统。

3.在利用中加强对档案的监管,发现破损及时抢救

对于基层档案室来说,由于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室藏档案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和字迹褪化现象。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档案用纸和书写材料普遍低劣,纸张老化,字迹褪变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这些“体质”较差的档案,尽量避免对它的伤害。这部分档案虽然借阅次数很少,但更应在利用过程中精心呵护。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特别要在利用中注意发现档案的破损情况,力争将对档案的检查、修复等工作,贯穿档案利用工作始终。

4.把好服务利用的保密工作

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坚持优质服务要有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要处理好利用与保密的关系。因为有些档案材料如诉讼档案属于机密材料,如果不按规定范围和手续,滥为提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提供利用工作时必须注意保密工作,正确处理利用和保密的辩证关系,既要积极利用,提供利用效率,又要做好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不能无原则的提供利用。在利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和档案工作程序办理,认真审核查阅利用手续,控制住提供利用范围,坚决把住档案出门关,做到不该借的一律不借,避免泄密。

参考文献:

[1]档案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机电兵船档案》2012年第6期。

[2]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2期。

第8篇:档案工作范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将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真正做到了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XX年,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后,及时调整了安阳市文化局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档案工作列入全局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职责中,把档案工作作为机关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与机关其它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同时,配备了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工作人员任档案管理人员,建立档案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以主管领导挂帅、办公室主任分管、档案室具体负责、各职能科室协助抓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

为进一步加强对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局机关舍得在档案设施上投入,局机关搬入市党政综合大楼办公后,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挤出办公房设立了文书档案室、人事档案室;拨出经费,购置档案柜20余节,为档案室配置了计算机等专用设备,投入资金购买安装了益友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我局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机关的文书档案管理,XX年以来,先后制定了《安阳市文化局档案管理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如:《档案保管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工作保密制度》、《档案材料归档制度》等,明确了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的归档范围及整理要求,使各有关单位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同时,制定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并纳入机关的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和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为规范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XX年,我局按照市档案局要求,在全市率先安装了《益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所有须归档的文件材料经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检索速度和档案的质量。在归档过程中,我局档案所有文件归档目录、盒内文件目录、盒底备考表、文件资料汇编等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材料的归档全部使用无酸档案盒,文件不易被腐蚀、变质,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使我局的档案档案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四、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归档和利用工作

XX年以来,我局按照市档案局的要求,全力做好文书档案的归档和移交工作,截止目前,共归档文书档案1100余卷、件,财务档案900余卷。其中,XX年,一次向市档案局移交各类档案1700余卷;XX年,归档文书档案313件,较好地完成了归档任务。并按照市档案局要求,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市戏曲研究所专门人员,积极开展全市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协助市档案局制作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张宝英舞台艺术展》网页,在党政综合大楼举办了《崔兰田艺术生平展》;与市档案局联合出版了《崔兰田艺术研究》,为落实“文化兴市”战略,弘扬崔派戏曲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积极参加档案培训,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我局档案专职人员多次参加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培训班,购买了《档案工作法规文件与业务知识汇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汇编》等重要工具书,对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XX年上半年,由于机关搬迁至东区党政综合楼办公,按照市档案局有关要求,必须在当年6月底前向档案局移交建国以来形成的所有文书档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局克服重重困难,从基层抽调10余名人员,并在档案局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完成了近30年的文书档案与财务档案的整理归档任务,为我局档案管理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打算

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员档案意识。由于对档案法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全员档案意识。因此,造成归档不规范,归档质量差等,今后,我们将着力加强档案法制宣传,不断强化档案意识。

第9篇:档案工作范文

一、社区、农村档案工作是社区、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目前社区档案主要有:社区党建档案、卫生服务档案、低保档案、下岗再就业档案、残疾人档案、健康档案、计划生育档案、社区文化建设档案、民情档案、家庭档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档案、居务公开档案。农村档案主要有:农村党建档案、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档案、农村宅基地档案、基本建设档案、农产品种植、加工档案、养殖、畜牧、林业档案、地方特产、民间工艺、农业科技档案、农村文化建设、传统民俗档案、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特困户救助档案以及自我管理村务公开等门类的档案。这些档案有文字、图表、照片、音像、实物、电子数据等不同载体形式,生动地记录着国家最基层的管理活动,反映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基层领域贯彻落实的情况,是社会发展的微观记录,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社区和农村档案不仅反映社会最基层的管理,而且反映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为处理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开展司法调解、解决下岗再就业、繁荣社区和农村文化、促进居民村民健康、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打击违法犯罪、保证社会稳定,维护社区居民和农村村民的合法权益,为广大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升社区与农村管理水平,完善社区与农村各项服务功能,改善民计民生,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区与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农村档案是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行使管理职能,服务人民群众活动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这些档案资料贴近百姓,具有较强的服务针对性。

二、现行《档案法》缺乏对社区、农村档案管理的规范

当前,社区、农村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区、农村档案的积累和所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有不少社区、农村对档案工作认识不高,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社区和偏远农村尚未建立档案工作,多凭脑子记,嘴巴说,形成的一些文件材料也都散存在个人手中。初步建立档案工作的,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兼职的多,且流动性大,经常变换工作岗位,造成档案业务工作薄弱,加之缺乏资金的投入,使已形成的档案资料不能很好地收集和提供有效地利用,难以在社区、农村科学发展中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同时,社区和农村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还不适应,面临着一些困难。如县级档案部门人员较少,农村档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力量薄弱。据统计,全国县级档案局(馆)平均不足10人,有的地方从事业务指导的只有一到两人。乡镇机关一般只有一名档案员,还大多身兼数职。面向农村的档案信息服务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的力量严重不足。在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建档的任务还很艰巨,档案保管的基本条件都还不具备。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如职工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化服务等事务,都由社区组织来承接,社区承担的职能越来越多,形成的档案也就越来越多。由于缺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社区、农村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如归档范围界定不清,应当归档的文件材料得不到及时归档,档案管理方式五花八门,不能很好地提供利用服务等。

对于社区和农村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现行《档案法》缺少有效的监管规定。纵观现行《档案法》,全文对社区档案的管理没有规定,对于农村档案的管理,也仅在《档案法》第六条第三款提到“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而对于社区和农村档案机构的建立与运转、社区档案人员的配备、村委会和居委会在档案工作方面的职责以及档案利用与服务等方面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随着社区建设和农村发展,档案工作迫切需要在上述诸多方面取得突破,以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建设和农村发展。档案工作的这一迫切需求也尤其需要得到《档案法》的支持和保障。

三、修改《档案法》应与相关法律相衔接。对社区、农村档案管理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衔接,明确规定居委会和村委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自我管理中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不仅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我管理的记录,也是法律要求公开的信息,既是接受居民、村民监督、查询的凭证,又是有关政府机关调查核实的依据。管理好这些档案对于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建设,维护居民、村民的合法权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建议修改《档案法》时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指定专人按照有关档案管理规定管理所形成的档案,并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提供利用服务,同时接受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档案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这样才能确保档案安全和科学的管理,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增设一级档案管理机构。国家管理体制中,乡、镇是区县所辖行政区划设立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是区县所辖行政区划区县人民政府派驻机构,代表政府对所辖区域行使行政职能。近年来街道社区建设、区街经济迅速发展,形成大量档案,亟须建立档案机构,设立专职档案人员管理本机关的档案。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对所辖区域行使政府授予的行政职权,也应当履行档案工作的行政职能,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乡镇档案工作一直相对比较薄弱,应当将乡镇建立档案机构纳入《档案法》中,以加强乡镇档案工作,适应乡镇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根据《档案法》规定的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区县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之间设立一层档案监管职能,既是国家层级管理体制下档案管理的需要,也是《档案法》规定的档案管理原则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