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风险范文

银行风险精选(九篇)

银行风险

第1篇:银行风险范文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并根据巴塞尔协定对利率风险的定义,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存在的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并根据我国金融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控制利率风险的措施。

【Abstract】

ThispaperanalysesexternalreasonsofproductionofinterestrateriskwithinbankingsysteminChina。AccordingtothedefinitionofinterestrateriskintheBaselAccord,itdiscussesre-pricingrisk,spreadbasisrisk,yieldcurveriskandoptionriskincommercialbanks。ItalsosuggestssomemeasurementsoncontrollinginterestrateriskbasedonpresentprogressofChina’sfinancialreformation。

【Keywords】关键词

利率风险interestraterisk巴塞尔协定theBaselAccord

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基差风险spreadbasisrisk

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选择权风险optionrisk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看,政策性风险远大于其他风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性因素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影响权重较大。由于目前我国利率管理权限集中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只是授权代管机关。因此,国务院往往从宏观角度考虑利率的升降,这种政策导向在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中体现较为充分。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目前贷款利率仍处于较低点,而1994-1996年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存入的定期存款从2000年后进入兑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这种利率风险往往是政策性的,商业银行只能是被动接受。二是受社会信用环境及国家诚信制度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些企业常以下浮10%的优惠利率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给银行收益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三是存贷款业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权重较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业务结构过度集中在存、贷款等利息类业务中,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金融产品创新在业务结构中占比过低,使商业银行在利率调整中承受了直接损失。

当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均衡性也会使商业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一是在总量上,资产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出现存差或借差缺口过大,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承受风险;二是在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如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贷款,当利率上升时,负债成本加重,资产收益下降;三是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间没有合理利差,如为竞争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无原则下浮,甚至亏损经营[1]。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净资产价值带来的潜在影响。国际清算银行的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利率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利率变化使固定利率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业务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收益风险是指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化不同步造成收益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下面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这四类利率风险的现状:

1.重新定价风险

所谓重新定价风险是指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的不同或者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的风险。在分析这类利率风险时,须对可能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加以分析,即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越大,银行所承担的重新定价风险也越大。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正缺口,当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有利率风险;反之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有利率风险[3]。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自1996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8年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开始,宏观经济的开始局部过热,物价从紧缩状态走向膨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经历连续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况,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损失。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资产负债成熟期的结构错配。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主要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率的变动对资产负债的收付息没有影响。即使银行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利率变动方向,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但当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回流期不匹配时,也会因利率的变化产生收益波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直接原因是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一方面存款的期限结构短期化,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结构长期化,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回流期的错配。这种回流期负缺口尚不至于引起流动性风险,但是升息周期中却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收入的损失,由于负债的回流期短于资产的成熟期,负债被迅速定价而导致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使得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当利率变动时,商业银行也将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4]。

2.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当贷款的其他条件与重新定价贷款的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或利率变动幅度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大体上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收益减少的风险;另一类是在短期存贷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回顾近几年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不乏因遭受基差风险而造成经营损失的实例。如从1996年起,连续8次降息,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差最大为3.6、最小为1.8个百分点,持续的利率下调导致1999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付利息储备严重不足,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尤为严重,其负面影响持续到2001年[5]。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利率波动加剧,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利率基差风险将会更大,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3.收益率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是将各种期限债券的收益率连结起来而得到的一条曲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会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使收益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并因此而产生收益率曲线风险。正收益率曲线一般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没有收益率曲线风险;而负收益率曲线则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就有收益率曲线风险[3]。

利率市场化后,重新定价的不相配性使商业银行暴露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倾斜和下降的变化中。现行我国发行的国债利率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和央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空间,银行资产以国债来代替企业贷款,不但收益可大大增加,而且风险为零。近几年债券资产在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短期看,这可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机会收益,但长期看,债券投资被锁定在较低的收益水平之内,一旦央行利率上调或债券发行利率回升,在债券二级市场换手率较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到时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利率风险。

4.选择权风险

利率的潜在选择权风险,即利率变动中,存款人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此而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银行的许多存贷款业务都具有期权特征。期权的持有者,总是在对自己有利而对卖方不利的时候行使其权力,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潜在选择权风险。不管实际利率变动是正的或是负的,只要名义利率变动,就可能促使借款人提前偿付未到期贷款或存款人提前提取未到期存款。尤其是当客户提前还贷时,银行却没有得到相关的收入来弥补银行承受的风险,使银行系统积聚了大量的期权型的风险。利率的逐步放开无疑会使银行对潜在选择权的控制难度加大。由于我国自1996年以来先后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许多企业纷纷“借新还旧”,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转借较低利率的贷款,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个人客户的利率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目前对于客户提前还款的违约行为还缺乏政策性限制,因此,选择权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6]。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鉴于利率波动性上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诸多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金融监管并未充分有效,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可能会产生较大范围的震动,因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利率的最终市场化创造充分的条件,其中,中央银行增强间接调控能力和监管水平以及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自身的内部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手段,加强利率风险控制[7]。

1.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国内银行业没有经过国外重大风险事件的“阵痛”,即使有些机构已惨遭市场风险酿成的损失,也没有引起多少重视,因而利率风险意识普遍较低,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离风险防范的要求甚远。很多银行的董事会还没有健全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有专门委员会的一些银行工作也未到位,甚至一年内连一次会议也没有召开;很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仍不到位;绝大多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达到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对利率风险及时识别、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预防的目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国银行业高度重视。中国银监会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包括利率风险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提出了系统、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当前,国内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聘用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士,对《指引》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认真的研究并制定实施计划,加大实施《指引》的力度。银监会相关部门和各地银监局也要进一步提升对利率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利率风险管控的相关培训工作,加强利率风险的检查督促力度,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控能力。利率风险的管理水平和《指引》的落实程度今后应作为银行新业务准入的重要标准[8]。

2.立足现实,着手开展缺口管理

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各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技术水平和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选择一套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软件。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是由构成资产负债表的无数存款、贷款和投资交易的累积结果,每笔存贷款都有自己的现金流量特征。在编制缺口报告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编制频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较为适宜。太长会影响到准确性,太短又会加大操作成本。国有银行应该建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风险控制部门,并确保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的人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主要根据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来判断。在缺口模型中,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由于期限结构的错配,基差风险及期权风险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依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

3.创造条件,积极探索运用利率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且期限短,发放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会产生很大的利率缺口,迫切需要在与客户签订固定利率贷款合同的同时,在利率互换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人民币利率互换就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人民币本金交换现金流的行为,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在不同市场主体对利率走向判断不一样的时候,它们就会互换交易,这是在参与主体之间分摊市场风险的最有效工具。有了这项业务,公司就可以通过与商业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合约,把浮动利率转换成固定利率。通过这笔交易,公司将自己今后的债务成本一次性地固定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上,从而达到了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当前我国银行体系积聚了巨大的利率风险,为金融稳定埋下了风险隐患。利率互换的高效避险功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为巨额债券资产规避利率风险,也有利于通过开展利率互换交易化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带来的风险。利率互换不仅将有效帮助金融机构规避巨大的利率风险,增强其应对能力,从而使得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更加稳固,提高了央行调控的自主性空间,利率衍生品的创新空间也随之打开[9]。

参考文献

[1]鲁盾.石果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探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9):34-45.

[2]刘喆.我国基层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防范现状及对策建议[J].河北金融,2003(6):30-31.

[3]毕鹏.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及对策[R].

[4]徐慧璇.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基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R].2006-09.

[5]李树生.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及其防范[R].

[6]王蓓.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集团经济,2006(17):209-210.

[7]王伟.利率波动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1(6):39-42.

第2篇:银行风险范文

关键词: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

1银行信用卡的风险特点

1.1透支风险

透支风险在信用卡风险中透支风险尤以恶意透支为严重,这些持卡人无视信用卡章程规定,欺银行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能绳之以法,利用银行信用卡结算,传递时间差冒险做案,侥幸逃窜,消遥法外,盲目自乐。

1.2诈骗风险

一般来讲客户在办理信用卡时总是很直观地与储蓄存折、存单相比较。确实信用卡与存单、存折有许多功能相似之处,但又有与其相比更多的优点和更大的风险。存单、存折万一丢失,客户只要到办理存款的银行办理挂失即可阻止风险,而信用卡不慎丢失客户挂失后发卡银行则要上报总行迅速通知到全国成千上万个受理点和物约商户止付。然而由于使用信用卡出示的身份证有效期二十年之久,其年限跨度之大,使繁忙的银行和商户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辨认身份证照片真伪,且冒用者只要在签字上略施小计便可蒙混过关巧取豪夺而后溜之,致使挂失后风险仍然存在。

1.3征信风险

由于目前对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授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同一申请人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多头授信,并缺少对过度授信的有效监测手段,为个别信用不良者恶意透支开了绿灯,形成过度授信,导致授信风险。同时,由于信用卡业务竞争中,放松了对持卡人的信用调查,对于信用卡申请者的个人资信审查也越来越流于形式,致使新推出的可透支信用卡在发卡量迅速上升的同时,恶意透支的持卡者的数量也在急剧上升,增加了信用卡业务产生坏账的风险。

1.4个人风险

个人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卡持有人安全用卡意识不强,信用卡丢失后不及时挂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使用生日、电话号码作为密码,丢失后很容易被破译或被熟悉的人掌握等。捡拾他人信用卡后取款的情形占到信用卡诈骗案件总数的一半以上的情况,充分说明持卡人安全用卡的意识有待加强。

2防范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措施

2.1强化立法控制

发达国家对于银行卡交易的高度依赖是建立在高度成熟和完善的信用体系和法制基础之上的,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并健全法制。一是加快信用卡运行规则的立法,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二是加快打击信用卡犯罪的立法现行刑法中只是对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等四种情况进行处罚,但是根据近几年来信用卡犯罪的新特点,还应该把骗领信用卡非法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等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畴,进一步净化信用卡的用卡环境。

2.2完善内控监督

信用卡风险产生的其根本在于操作不规范,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基础管理,有效降低信用卡经营风险。(1)完善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严格制度操作。一方面,按照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信用卡章程及制度规定,严格业务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注重加强对受理申请人证件审查,避免违法或者人为的违规操作。另一方面,随着跨行业务的快速发展及各商业银行和银联系统的逐步集中,对技术标准中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的与业务规范不一致,影响业务开展的制度规定进行完善,规范标准,提高可操作性。(2)建立多级控制体系,在落实岗位责任,完善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行风险防范责任制,明确分解各业务环节风险责任,加大考核奖惩力度,严格内部管理,使每一个业务人员和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受到有效的控制和制约,防止见错不纠或放纵。(3)建立健全信用卡签发审查和使用监督制度。要加强对申请人的收入状况的审查,加强对担保人或担保单位的信誉状况及偿还能力的审查。信用卡发行者要对申请持卡人进行人工调查或发卡行建立数据库。发卡行严格控制信用卡透支用途、最长期限、最高额度和利率档次等规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持卡人规定不同的透支额度,而且各个持卡人的透支额度可以因职业、教育水平和信誉状况不同而不同,规定持卡人一次消费的最高额度依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而动态确定,出现透支应及时收取本息。

2.3健全风险转化机制

(1)严格信用卡担保制度。信用卡担保是信用卡业务中重要的一环。要逐步缩小信用担保、增大抵押担保的比例。资金担保一般属有价证券担保,应列表外科目核算,存单抵押应是本行开列的存单,由营业网点专夹保管,不得给予挂失和提前支取。(2)建立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机制。由于信用卡是集消费与信贷于一体的结算工具,有些透支发生逾期或呆帐损失是难以避免的,因而应按上年度末信用卡吸存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呆帐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以便风险发生后,可按规定数报批列支弥补。(3)建立信用卡保险机制。积极向保险公司投保,由社会来分担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是银行信用卡管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让持卡人参加保险,使信用卡挂失后短期内的风险由社会承担,并规定保险与信用卡有效期同步,一旦信用卡遗失、被盗或被冒领而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按比例赔偿另一方面发卡机构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责任范围,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当发生风险损失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2.4养成安全用卡的良好习惯

信用卡持有人应避免信用卡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化,以生日、电话号码等易被人掌握或猜测的数字作为密码;在ATM提款时要注意周围有无异常人或物,输入密码时用手在键盘上方进行必要的遮挡,防止密码被偷窥;一旦发生ATM吞卡情况,不要轻信机器旁边张贴的信息,而要及时与开户银行联系,寻求帮助;在刷卡消费时,信用卡不要离开自己的视线等。

参考文献

[1]张德芬.论信用卡法律关系的独立性与牵连性[J].河北法学,2005,4:59.

[2]宋小桃,王宏芹.关于银行持卡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J].经济论坛,2005,10:64-65.

第3篇:银行风险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93-03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历经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市场业绩,但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防范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条线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打造投资银行业务精细化管理理念,积极防范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稳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我们应采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积极的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过程,体现为以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为载体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构想把投资银行各个业务单元的风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全盘纳入现有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进行调整,从宏观的角度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进行统一测评。

一是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将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范围,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统一监管;由投资银行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组成投资银行业务风险控制团队,对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进行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投资银行部内部风险管理架构,通过设置双重结构、内外结合来防范投行业务风险。在投资银行部设立专门的内部风险管理团队,明确规定部门内部各业务团队的职责权限;内部风险管理团队对每一笔业务做单独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对投行业务项目进行监督和稽核,严格区分银行可控制和不可控制的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架构图如图1)。

二、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进行风险隔离

商业银行的传统银行业务一直秉承着“审慎经营”的原则来防范风险,对于风险往往采取“规避”的态度。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果发生风险事件将会给金融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则强调承担和控制风险,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来分散和控制风险以获取中间业务收入,在对待风险的看法上更加积极,二者是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风险防范问题。

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对投行风险文化的认识,在投行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建立“防火墙”,对风险进行有效隔离。控制部门之间资金流动, 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和投资银行业务资金进行严格把控,防止资金使用违规,做到“ 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减少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传递与外溢。

图 1

三、在投资银行部门内实行前中后台分离,明确前中后台职责

在经营过程中,可以根据“ 内控先行”的原则,在投资银行部门内实行前中后台分离,严格区分前中后台职责,防范内部风险。

前台为业务扩展线,为风险管理线,后台为产品设计部和数据中心。前台主要负责市场拓展和客户营销工作,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交易风险的评估、管理,对于风险计量模型进行测试与分析。后台为产品设计部门和技术支持中心。产品设计部门主要负责投行产品的包装、销售、交易结构的设计和产品存续期管理,并与前台共同开展产品创新工作,向提供业务风险防范的支持;技术支持中心主要负责交易的确认、输入、会计处理和清算支付, 并根据批准的限额对交易行为进行管理;同时负责涉及各类业务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部门信息畅通无阻,使部门内部人员能够准确了解所需信息,如相关业务政策等内容;高管层也能知晓部门内部运作情况,并通过技术支持获得外部有用信息以帮助其对经营管理作出相关决策。这样既可以形成中后台对前台的业务支持,又可以实现中后台对前台业务的风险控制,从而有效的利用了部门资源,使得流程标准化,大大提高部门的运作效率。而且还能减少由于人员工作交接疏漏而造成的一些列操作风险,便于将防范操作风险关口前移,实现风险集中管理。

四、注重投资银行业务内外部合规性,建立现代风险管理制度

任何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商业投资银行业务涉及面广、产品结构复杂、流程较长,因此,建立一套规章完整、权责分明、运作高效的内部工作制度尤为重要。投行业务发展快,制度的建设会出现一定的时滞,但制度建立速度不能滞后于业务发展过多。同时投资银行部们内部也应尽快建立起一整套规章完整、权责分明、运作高效的内控工作制度,包括配套的风险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财务资源制度等,明确各业务岗位职责,针对关键风险突出的流程,以设立不相容岗位的形式进行内部控制约束,对于关键岗位人员实行轮岗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外部监管部门的及时沟通,尽可能地减少监管风险,建立投资银行业务应急预警机制。

图 2

第4篇:银行风险范文

【关键词】风险承担;银行效率;DEA模型

一、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五大国际银行相继宣布破产,而银行体系的崩溃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使得人们一度对银行风险避而不谈。降低银行风险水平、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成为监管结构的重要目标。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备受瞩目的巴塞尔协议Ⅲ,进一步将核心资本充足率从4%提高到6%。2011年G20会议则明确要求高盛、汇丰、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银行将被要求额外增加1%-2.5%的资本金。这些资本监管政策都体现了监管机构降低银行风险的决心。

然而,风险本身并不是“坏的东西”,公司主动承担风险或冒险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增长率和促进经济发展(John et al.,2008)。Fogel, Morck和Yeung(2008)的研究也表明大企业的波动(非稳定)可以提高GDP和资本增长。由此可见,适度的风险承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简单地强调降低风险。一般来说,风险与收益是正相关的,想要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

中国银行业平安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银行业拥有很强的风险抵抗力,这可能是由于当时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低,且开展的业务类型较为单一,本身即面临着较少的风险。那么,中国银行业是否适度承担了风险?主动承担风险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的论断在中国银行业是否成立?这些问题都尚未有实证证据。

本文以2006-2011年的14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回答以上问题,以期得到新的启示。本文首次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研究其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丰富了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且为银行监管机构风险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一)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Brewer and Saidenberg(1996)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显著影响,当持股过低时,股东发挥的影响作用更大,从而倾向于冒险,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反而倾向于从事较低风险业务,但随着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此时银行又会倾向于承担较大的风险业务,即二者呈现U型关系。Demsetz et al.(1997)提出银行股东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倾向于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而侵害存款保险提供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即存在道德风险。曹廷求、王营(2010)发现特许权价值、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和高管持股比例均会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

John et al.(2008)通过对1992-2002年十年间跨国研究以及美国的单独研究发现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企业的发展。Acharya et al.(2011)发现债权人权利保护程度好的国家和公司会限制风险高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这种投资风险水平的降低是非效率投资,有损价值提升。Fogel, Morck和Yeung(2008)的研究表明大企业的波动(非稳定)可以提高GDP和资本增长。

(二)银行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法两类。Benston(1965)提出参数估计法,主要以银行的规模效率和产品的多样化效率为分析对象,估计出生产边界函数中的参数。非参数估计法则主要指包含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Ferrell,1957),后被广泛运用于研究银行的效率。

国外很早就开始研究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Young(1998)以1984-1993年的数据对美国银行业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规模、业务集中度、人均营业费用、股权结构、不良贷款率等因素显著影响银行效率。Kunt等(1999)采用8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有关数据,以1988-1995年为样本区间进行实证回归。Berger和Mester(1997)的研究发现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资产规模、市场集中度、资本化程度与组织形式。Harker和Zenios(2000)将从战略、战略执行、环境三个层面研究其对金融机构业绩的影响。

2000年之前,国内学者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大多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出现较晚。张健华(2003)运用DEA测量方法,选取股本、固定资产和各项支出为投入变量,以存款、贷款和税前利润总额为产出变量,计算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曼奎斯特指数,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效率普遍比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高很多。李晓庆和刘湘斌(2005)年,选用、利息支出、销售费用、实收资本、税前利润、固定资产折旧、利息收入为投入产出变量使用EDA方法对2002~2004年国内12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进行大样本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股权结构越多元化和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效率越高,不良资产率和中间业务收入则呈现反向作用。郭妍(2005)则将研究对象区分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结果发现二者效率的影响因素大有不同,资本充足率、市场占有率和资源配置能力对国有银行效率影响最为显著;而对股份制银行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市场占有率、资源配置能力、资本充足率。

(三)文献评述

综上可知,国内外关于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资本监管政策、行业竞争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鲜有文献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然而已有研究已经证明,在非金融行业,适度的风险承担有助于提高公司价值。本文首次从银行风险承担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是一大创新,并且研究样本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更加全面,且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从理论上丰富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银行业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介绍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全部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等140家银行为研究对象。银行相关指标均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和Wind金融资讯。剔除缺失值后,共有有效观测值542个,分为128组数据。

(二)变量定义

本文采用DEA模型计算银行效率作为因变量,用Z值代表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作为自变量,并选取存贷比作为自变量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参考前人文献,选取中间业务占比、GDP增长率、市场集中度、股权性质、规模和所有者权益比率作为控制变量,详细定义见表1。

(三)回归模型

为检验银行风险承担对银行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OLS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四、实证结果

我们运用Stata11.0进行OLS回归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表2所示,Z值的回归系数为0.375,显著水平为1%,表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银行效率也越高,即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不仅没有给银行带来坏的影响,反而提高了银行的效率水平,风险承担是个“好东西”。这也说明了,我国银行目前的风险承担水平是偏低的,可以进一步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以提高银行效率。风险承担可以提高公司效率的论断在中国银行业得到证明。

此外,我们还发现,银行效率和市场集中度(MCE)以及年份(YEAR)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银行效率上升,这可能是由我国现在银行业整体发展起步较晚,业务水平低下引起的,大型国有银行管理先进,效率较高,但广大的城市农商行目前还非常不成熟,拉低了效率的平均水平。而银行效率与年份正相关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年来,银行效率整体是逐年提高的。

五、结论

本文以2006-2011年中国所有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银行风险承担和银行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银行效率与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显著正相关。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承担水平偏低的,还有提升的空间,进一步提升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助于提高银行效率。所以,在监管政策方面并不能一味地强调规避和降低风险,而是要适度承担。

参考文献

[1]Allen N. Berger, David B. Humphrey,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urvey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Volume 98, Issue 2, 16 April 1997, Pages 175–212.

[2]Kathy Fogel, Randall Morck, Bernard Yeung, Big business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what's good for General Motors good for America?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ume 89, Issue 1, July 2008, Pages 83–108.

[3]李晓庆,刘湘斌.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04期.

[4]徐灵超,吴光伟.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文献综述.经济师,2010年07期.

[5]张雪兰,何德旭.西方宏观审慎监管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张健华,王鹏.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第5篇:银行风险范文

    一、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来源

    (一)银行内部风险

    银行内部风险是指银行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风险。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大大降低此类风险的发生。这类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来自员工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内部员工利用工作之便盗取客户信息、诈骗客户资金的风险或由于员工知识欠缺、漫不经心导致操作失误造成的风险;(2)来自技术上的风险,主要包括银行系统失灵或系统漏洞导致的交易延迟、服务中断或账务差错的风险以及由于信息系统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让病毒或黑客侵入银行系统导致重大错误和损失的风险;(3)来自制度上的风险,主要是指银行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业务存在风险漏洞或银行内部人员不执行管理制度,违规办理业务的风险。

    (二)银行外部风险

    银行外部风险是指银行经营电子银行的外部环境给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风险。银行外部风险虽不在银行控制范围之内,但往往会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经营产生巨大影响。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风险,这种风险包括客户利用电子银行进行洗钱,从而使银行遭受处罚的风险以及由于风险意识淡薄,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资金损失的风险;(2)第三方欺诈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银行与客户之外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本身的漏洞侵入客户的电子银行终端或对电子银行客户进行欺诈,从而盗取客户资金的风险;(3)社会环境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现有法律体系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严重滞后,致使互联网上很多行为游离于法律监管之外,一旦出现纠纷难以追究当事人责任,使得犯罪分子有机可乘,最终导致银行和客户遭受损失。

    二、减少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对策

    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影响广、来源多、扩散速度快、解决难度大,笔者根据多年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认为商业银行除需要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科技投入外,还应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

    (一)加强内控管理,防范内部风险

    加强电子银行内控管理就是要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采取各种方法减少电子银行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并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尽量减少损失。具体来说,电子银行内控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确保电子银行业务流程不存在可能产生风险的漏洞,保证业务流程的闭合和严密;二是要确保办理业务的人员按照严密的流程和规则操作,防止其通过办理电子银行业务对银行或客户造成损失;三是要确保银行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符合相关法律规章的要求,消除法律和监管风险;四是要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对业务办理范围进行合理限制,使业务开办和交易行为与该业务的风险程度相适应;五是要明确银行与客户建立电子银行业务关系中的权利义务,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六是要对客户明确业务规则,充分告知其风险,防止客户与银行产生业务纠纷。

    (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做好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

    快速响应机制是解决应急事件、确保业务连续运行的核心环节。由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影响波及广、扩散速度快,这就要求对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反应比传统业务要更迅速、更及时。商业银行应在系统内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体系,在网点发现问题后,及时做好客户安抚工作,并能够在数小时,至少在当天将信息反馈到总行。总行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防止风险漫延。对于涉及到行业性的重大安全事件,应立即反馈到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统一进行协调处理。

    (三)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

    调查显示,68.6%的个人客户和63.9%的企业客户在选择网银时,最看重的因素为网银的安全性能。实际上,电子银行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客户的自身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做好客户的安全教育工作对防范电子银行业务风险十分必要。银行在营销客户时,应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酌情为客户推介合适的金融产品,同时做好客户培训工作,在客户注册电子银行后给予必要的操作引导,保证客户能够正确使用电子银行。

    (四)开发电子银行业务保险市场

    保险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补偿方式,银行可以通过投保来规避电子银行业务中的风险,即对电子银行交易业务本身进行承保,分散个别的分险。发达国家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的一个主要解决方式就是保险,但在国内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很难获得电子银行真实的风险数据,因此很难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2006年底保监会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动科技保险创新发展,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这就是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相应的电子银行保险品种,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出针对电子银行业务的保险服务。

    (五)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容忍一定程度的风险量

    电子银行的开放性必然使其业务系统与外界建立通道,而有通道就有漏洞,银行需要平衡填补这些漏洞的收益与损失之间的关系。银行应遵循风险收益平衡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发生概率和危害都非常小的风险,制定适当的安全策略,控制风险的收益与成本达到平衡。银行自行承担这些风险损失并不是没有其他方式来处置这些风险,而是通过对期望损失和机会成本变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出于经济可行的目的而主动承担风险,从而为银行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6篇:银行风险范文

从拆字释义的角度来看,我们先要了解“风险”的含义。总结各个学者的观点来看,风险就是由于不确定因素、不完全理性而导致的不能事先预知的伤害或者损失,也意指为应然和实然之间的一种差距或落差。从定义来看,风险本身就带有负面意思,所以我们要对这种伤害和损失进行管理,由此我们能推断出“风险管理”的含义。简而言之,风险管理就是利用各种手段、信息通过各种措施、方法对因为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的不能事先预知的伤害和损失进行管理的过程,以减少风险带来的伤害或损失。总结来看,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二、信用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是由借款人所造成的。由于各种原因,借款人不能按照当初的约定按时还清贷款,或者不能按照当时的约定规则完成还款业务,这种由于借款人而造成的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不能单方面控制的和操纵的,并受到各个因素的制约,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风险。根据研究显示,信用风险已经成为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

三、利率以及汇率的风险

市场利率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利率波动的程度和方向都不能事先预知,所以利率的变动情况就会对商业银行形成一种风险。目前我国在存款和贷款方面的利率都不算很完善,仍然有很多不好的现象,与国外的差距还是很大,某些商业银行甚至会采取一些不合法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存款。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全球性的汇率水平也会对商业银行造成很大冲击。比如汇率的短时大幅下跌或上涨,都会造成商业银行的措手不及,而商业银行又无法摆脱这种风险,必须要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和应对。

四、市场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无时无刻不处在市场之中,承受着市场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市场对商业银行造成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企业会从银行借贷,而企业可能会因为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不能按时按照约定还清贷款,致使银行蒙受损失。其次,企业会通过企业的股权、股票影响股票市场,从而进一步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甚至会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

五、国家风险

任何人都不是单纯的自然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经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不管是开展何种业务,进行何种活动,商业银行都处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政策环境中,所以说国家的整体政治环境、政策环境都会对商业银行产生重要影响。比如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等等,这都会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另外整体的经济政策也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产生间接作用。所以,国家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等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也许是一种机遇,也许就是一种风险。

六、法律风险

客观来讲,我们在努力构建法治型社会,但是却不得不说我国的法律还并不完善和健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法律环境也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一些问题的规定不够细致,对一些情形所使用的法律适应性又不够等等。我国这种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不能给予商业银行完全、完备的保护和监督,使得商业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受法律风险。

七、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衡量一个商业银行的主要指标,如果流动性不足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不佳。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必须要考虑的风险,它是一种综合性、复杂性非常强的风险形式,如果流动性不足,商业银行则可能不能为贷款人提供足够的资金,从而无法获取由贷款利率所带来的利益,而同时又无法及时为储户提供资金,满足其用钱的需求,这样商业银行在储户心中的信誉和地位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说流动性是直接关系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两项基本业务的风险,从而对其他业务造成冲击,对整个商业银行是十分不利的。

八、操作风险

这类风险主要是由银行自身所造成的。银行职员所造成的失误是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由于银行职员的技术欠缺,专业素质能力等不过硬等原因,使得在操作业务时出现了一定的疏忽、错误,从而造成了银行的财产损失、信誉损失等问题。当然,银行系统失误以及由于现行业务的终止、中断等造成的问题也属于银行的操作风险,这类风险给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需要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经过发展,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开始逐步加大力度加强对风险的管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管逐步完善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属于国家机关,并不是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银行,然而虽不是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却承担着重大管理银行的责任。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措施可以从整体上对全国的商业银行及其运营发生重大影响,国家目前也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监督和促进各个商业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以稳定金融市场,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中国人民银行在二十世纪末制定并实施了包括拆借资金等在内的十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风险监控指标。后来又推出了《授信管理》,强调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并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到了制度化、法制化的层面上,可见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监管越来越完善了,为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总体思路,更起到了一个敦促与监督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带来的损害也日显严重,另外各个商业银行也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他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将风险管理提到了自己的日程首页,作为自己任务的重中之重。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政府大包大揽,触角伸的比较长,对银行的管控也比较多,所以需要银行自身去做的事情也就比较少了,所以银行自身风险控制的意识也不很强。而现在经济形势和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风险也需要自己承担,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要加大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减轻银行所冒的风险,提高银行的收益,维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三)定量分析逐步加强

目前,随着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对此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也比较多,所以对风险管理的技术分析也越来越高超。目前,各个银行对风险管理所采取的方法都各有特色,有贷款的6级分类法等,但总体来说都逐渐走上了定量分析的道路,对风险管理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合理。也正是如此,商业银行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我们并不能盲目乐观,在看到各个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地看到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分析现实情况,并以此提出更好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总结来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重要还存三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还有待提高。

上文我们也已经提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渐应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了,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进步,但是客观来讲,相比于国外先进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只采取定量分析还是相对落后的。目前,经济形势日新月异,金融市场也非常不稳定,各种风险并存,需要商业银行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风险,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采取诸如“金融工程”或者“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进行风险管理,而我国在这些新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上还不尽人意,仍然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2.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思想意识对行动有非常重要的反作用,会指导人们前行,提供行动的方向。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这给风险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一,风险管理的意识并没有在银行内部得到普及。目前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银行内部就没有将这种意识普及化,具体表现为大部分银行的风险控制机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和控制,而其他机构进行风险控制的意识则不强,相应地风险控制的行动也不强。第二,风险管理的理念不够成熟,大部分银行非常重视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但是对市场风险、法律风险等并不是很重视。这是一种比较片面的风险控制理念,还应该加以改善,同样重视各种风险。

3.专业人才缺乏。

第7篇:银行风险范文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定机构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2000年10月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以期对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桵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为防止出现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当发展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保护银行声誉的其他重要手段还有定期审查和测试经营持续性、抵御和事故反映计划以及沟通战略。

第8篇:银行风险范文

网上银行的风险是指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产生的技术风险和由于金融业务所产生的业务风险。其中技术性风险主要有安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业务风险主要有经营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内部控制风险,客户操作风险,外汇风险等。网上银行风险具有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扩展速度快等特点。同时,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也使风险不断放大,迅速扩展。这也对银行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其风险特点主要有:第一,风险的扩散速度快。电子货币的数字化,大大方便了客户对资金的使用和流转。原来的流转可能要经过很多道工序,现在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这加快了风险的扩散速度,增加了风险的补救成本。第二,风险的监管难度高。网上银行的交易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监管部门要根据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管理。网上银行风险的多样性,使信息更加不对称。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也要多样化。兼具艺术性和准确性。第三,风险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大。网络传播速度极快,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被迅速扩大,造成巨大的破坏。网络的特性使网上银行的错误往往突然爆发,监管部门来不及采取措施,就发生了风险的转移和扩散。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技术层面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污染。网上银行要依靠互联网为载体。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扩散,病毒的种类在不断的繁衍。在短时间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影响。第二,缺乏网络安全保障人员。尽管建行采用先进的网上银行安全体系。但辽宁省分行的专业安全保障人员还是缺乏的。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马上造成网银系统的瘫痪和网络的堵塞。不能再对外提供网银服务。从而影响客户的正常使用。第三,网络运营模式不完善,网上银行的价值依靠信息系统的完善,没有功能强大的金融通信网络和后台基础系统的安全,就不能发挥网上银行的优势。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业务层面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由于网上银行发展飞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明显落后,建行辽宁省分行关于网上银行的章程和协议从制定之初到现在,没能及时更新变化。第二,内部操作体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网银人员操作不熟练,网银业务处理分散。第三,对声誉风险重视不足。随着竞争的激烈,各家银行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认知。银行声誉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建行辽宁省分行的危机处理机制相对不完善,权限的设计和审批也存在问题,这就为危机的处理埋下了隐患。第四,缺少客户操作培训。客户端是网上银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客户在使用网银中,必须按照操作流程完成。即使这样,由于客户对银行正规的网银网站不了解,也时常会遇到木马病毒和所谓的钓鱼网站等。这些网站会通过非法代码程序盗取客户的信息,进而盗取客户的网上银行资金。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建行辽宁省分行作为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一级分行,其网上银行的建立时间不长。管理人才短缺,管理的主观意愿不强。网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建行管理层和网银使用客户对网上银行的重视不够。数据显示,网上银行的用户数每年的增长都达到30%以上,建行网银一直保持在用户使用银行排名前三的位置。最新的2012年排名显示,建行仅次于工行。网银的发展前途无量。建行网点众多,应该加大对网银的投入和资金支持。第二,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建行网银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是采用垂直管理与水平管理相结合,集中授权和内部评估相互促进。在总行成立总的风险监控部,各级分行成立风险总监负责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各个分行实行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平行管理。但是这种风险管理也有其不合理的地方。风险内控理念缺失,目标设置不当,常常为了追求发展,而忽视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第三,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建行各级分行要完成总行的下达指标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建行辽宁省分行也不例外。在网银开户数和交易量指标方面都要保持大幅的增长。这就迫使分行可能出现打球,钻空子等行为。比如像基层银行员工代替客户开立网银账户等。由于业务指标与收入挂钩,各个基层员工的开户数与自己的工资挂钩。在利益的驱动下,这种不可理的激励制度严重威胁了网银的安全。

三、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的技术风险主要有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污染,缺乏网络安全保障人员,网络运营模式不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上银行的发展。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提高硬件的安全性和加强人员培训。网上银行,由于是利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必然加大了风险的敞口。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媒介,同时处在例如黑客攻击,敌国破坏等风险当中。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硬件的安全和稳定对保证网银业务的正常开展起到重要作用。网银具体还是要由人来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网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网银操作人员的规范程度起到重要作用。定期组织网银人员培训,开展网银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要让高层管理者更加重视网银人员,确认专门的独立的部门分管网银。第二,加强内部程序的控制措施。网上银行的运营模式要不断的发展完善。优化其运营模式,简化其程序可以促进进步。网上银行的内部控制程序和权限层级关系都有非常严格的制定要求,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权限体系和控制体系。根据风险的级别具体处理数据。全面评估网银各个阶段的风险性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成立专门故障处理部门,加强故障的反应速度。确保网银的可靠运行。及时更新各个网银软件的补丁和相关升级程序。使网银的安全策略与之相适应。内部控制程序的完善离不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建设辽宁省分行的网银往往采用外包服务的方式。这就要做好和外包公司的沟通,按照建行实际运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供解决方案。建立灾难破坏备份系统,提高网银系统的保密性。提高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定期进行网银系统风险的评估。定期评估的对象主要是是系统环境和外包风险。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快速拓展,可以将建行的非核心资产进行金融外包,外包业务的发展可以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合理分配资源,整合网上银行的业务流程。网上银行系统需要提供全天不间断的服务。网银运行环境的评估包括如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响应速度——实时性,系统的前置机和后台机的通讯频率速度——高效性。提供的服务是否适应客户的需求——体验性等。此外,问题报告管理,密码管理,IP地址管理等都应进行评估。着重加强信任管理,提高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信任度,通过硬件提高和服务提升等方式,加强客户对网银的信任,充分发挥网银的优势。定期进行评估,给出信任报告。

(二)建行辽宁省分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建行辽宁省分行网银业务风险主要有对法律风险的认识不足,内部操作体系存在问题,对声誉风险重视不足,缺少客户操作培训等。针对这些风险现提出以下防范措施。第一,提高法律风险管理水平。深入研究网银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应该依照国际通用的惯例来管理,只有在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网银业务的开展应该与当时所处的法律环境相适应。网银业务不能先于法律。开展业务时还应该与当时所处的国家法律相一致。加强银行相关信息披露和客户隐私保护。网银作为网络上开展的业务,应该对网上银行的相关规定作出及时的披露。同时,积极保护客户隐私。对于使用客户的私人资料要严加保护。特别在于客户签订相关协议时,要对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依据合同法的内容,详细划分权利义务,以免在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第二,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水平。内部风险控制的水平,往往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内因。只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流程和管理,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对银行风险的制约。银行要重视内部控制流程的建设。分析建行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氛围。把电子银行部,营运管理部,信息技术部和支行网点的运营进行综合的分析考虑。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职责和权限。构造出清晰的组织结构关系。制定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方案。对建行的风险进行评估。梳理交易流程。关键是网上银行签约业务受理和审核过程。把内部控制和外部管理相结合,为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提供有效信息。并寻找机会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系统。定期分析并对内部控制进行总结。提高外部审计的权利和职责。在内部控制的执行中不断的收集整理数据。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最后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反馈信息。建行网银往往只是注重对网银客户量和业务资金量的考核,而忽视其有效性。使得一些网点乐于通过造假来增加客户量和资金流量。要不定期的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保证时效性。风险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改进过程。通过不断的反馈更新,提升整个系统的控制能力。第三,重视声誉风险管理。银行业作为万业之母,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到基础作用。银行的声誉非常重要。良好的声誉无论对吸收存款还是发放贷款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网银的声誉受到负面影响,将严重动摇人们对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声誉风险的管理。建行辽宁省分行对声誉的风险的管理,在于建立相应危机处理机制。当出现负面影响时,要及时查找源头,同时启动应急机制,做出反应。避免延误时机。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重塑建行的公众形象。第四,规范客户操作风险管理。规范使用网银的客户,详细审查客户开通网银的资格,在网络上设置程序验证客户身份。例如是否有过不良的还款记录,是否有过恶意的透支,客户的具体工作单位和薪资水平等。通过这些条件将客户分成等级,只有符合相应条件的客户才能开通网银。不能只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规范客户的网银操纵权限。在建行与客户之间要详细的划分职责和权利。同时针对有特殊要求的客户要提供特殊的权限。操作权限的管理主要是指权限的设置,包括现金的每日提取上限,用户级别权限等。此外查询,工资、转账等功能也可以针对不同客户进行不同的设置。对客户操作权限的管理有利于降低网银的客户操作风险。监测客户的网银操作过程,不断积累客户操作的相关数据,优化网银结构设计。一笔正常的网银业务流程包括,客户登陆网银,发出交易指令,交易指令进入到总行接入口,分发到各个分行接入口,完成交易。

四、结论

第9篇:银行风险范文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并根据巴塞尔协定对利率风险的定义,讨论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中存在的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并根据我国金融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控制利率风险的措施。

【Abstract】

ThispaperanalysesexternalreasonsofproductionofinterestrateriskwithinbankingsysteminChina。AccordingtothedefinitionofinterestrateriskintheBaselAccord,itdiscussesre-pricingrisk,spreadbasisrisk,yieldcurveriskandoptionriskincommercialbanks。ItalsosuggestssomemeasurementsoncontrollinginterestrateriskbasedonpresentprogressofChina’sfinancialreformation。

【Keywords】关键词

利率风险interestraterisk巴塞尔协定theBaselAccord

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基差风险spreadbasisrisk

收益率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选择权风险optionrisk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

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看,政策性风险远大于其他风险。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政策性因素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影响权重较大。由于目前我国利率管理权限集中在国务院,人民银行只是授权代管机关。因此,国务院往往从宏观角度考虑利率的升降,这种政策导向在1996年以来的8次降息中体现较为充分。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目前贷款利率仍处于较低点,而1994-1996年储蓄存款高速增长存入的定期存款从2000年后进入兑付高峰,高付息率造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而这种利率风险往往是政策性的,商业银行只能是被动接受。二是受社会信用环境及国家诚信制度不完善的影响,部分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企业成为众多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这些企业常以下浮10%的优惠利率作为融资的附加条件,给银行收益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三是存贷款业务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权重较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业务结构过度集中在存、贷款等利息类业务中,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金融产品创新在业务结构中占比过低,使商业银行在利率调整中承受了直接损失。

当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非均衡性也会使商业银行遭受资金缺口风险,一是在总量上,资产负债总量之间没有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出现存差或借差缺口过大,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承受风险;二是在期限结构上,资产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如短期负债支持长期贷款,当利率上升时,负债成本加重,资产收益下降;三是在利率结构上,同期限的存、贷款间没有合理利差,如为竞争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无原则下浮,甚至亏损经营[1]。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现状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利率的变化和资产负债期限的不匹配给商业银行经营收益和净资产价值带来的潜在影响。国际清算银行的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利率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投资风险是指利率变化使固定利率资产负债和表外项目业务形成损失的可能性;收益风险是指借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变化不同步造成收益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2]。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下面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这四类利率风险的现状:

1.重新定价风险

所谓重新定价风险是指产生于银行资产、负债到期日的不同或者重新定价的时间不同的风险。在分析这类利率风险时,须对可能受到利率波动影响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加以分析,即对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缺口越大,银行所承担的重新定价风险也越大。如果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为正缺口,当利率下降时商业银行有利率风险;反之为负缺口,当利率上升时有利率风险[3]。

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自1996年5月以来,央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我国存贷款利率8年来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中。2004年开始,宏观经济的开始局部过热,物价从紧缩状态走向膨胀,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将步入升息周期。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在经历连续降息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降息预期,因此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一直处于不匹配状况,利率敏感性缺口一直为负且有加大的趋势,同时长期资产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种高度适应降息周期的缺口状态将在利率上升时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净利息收入损失。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存在着资产负债成熟期的结构错配。资产负债的成熟期主要由其回流期决定,回流期指该项资产负债的本金最终回流的时间,在没有任何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只有在回流期后才得以重新定价,在此之前,利率的变动对资产负债的收付息没有影响。即使银行能够比较准确地估计利率变动方向,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其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但当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回流期不匹配时,也会因利率的变化产生收益波动。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直接原因是存贷款的期限结构错配,一方面存款的期限结构短期化,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结构长期化,集中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表现为商业银行回流期的错配。这种回流期负缺口尚不至于引起流动性风险,但是升息周期中却给银行带来净利息收入的损失,由于负债的回流期短于资产的成熟期,负债被迅速定价而导致利息支出迅速增加,使得在某一时间区间内,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当利率变动时,商业银行也将承受净利息收入下降的风险[4]。

2.基差风险

基差风险是指当贷款的其他条件与重新定价贷款的特点相同时,因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不同或利率变动幅度不同而产生的风险。大体上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类是在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存贷利差缩小导致银行净收益减少的风险;另一类是在短期存贷款利差波动与长期存贷款利差波动幅不一致的情况,由于这种不一致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相协调而导致净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回顾近几年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不乏因遭受基差风险而造成经营损失的实例。如从1996年起,连续8次降息,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差最大为3.6、最小为1.8个百分点,持续的利率下调导致1999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应付利息储备严重不足,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尤为严重,其负面影响持续到2001年[5]。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利率波动加剧,当商业银行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调整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利率基差风险将会更大,这必然影响银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3.收益率曲线风险

收益率曲线是将各种期限债券的收益率连结起来而得到的一条曲线。收益率曲线的斜率会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发生变化,使收益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并因此而产生收益率曲线风险。正收益率曲线一般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高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没有收益率曲线风险;而负收益率曲线则表示长期债券的收益率低于短期债券的收益率,这时就有收益率曲线风险[3]。

利率市场化后,重新定价的不相配性使商业银行暴露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倾斜和下降的变化中。现行我国发行的国债利率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和央行存款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空间,银行资产以国债来代替企业贷款,不但收益可大大增加,而且风险为零。近几年债券资产在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短期看,这可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机会收益,但长期看,债券投资被锁定在较低的收益水平之内,一旦央行利率上调或债券发行利率回升,在债券二级市场换手率较低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到时不得不承受较大的利率风险。

4.选择权风险

利率的潜在选择权风险,即利率变动中,存款人提前支取定期存款或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由此而引起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动。银行的许多存贷款业务都具有期权特征。期权的持有者,总是在对自己有利而对卖方不利的时候行使其权力,因此各商业银行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潜在选择权风险。不管实际利率变动是正的或是负的,只要名义利率变动,就可能促使借款人提前偿付未到期贷款或存款人提前提取未到期存款。尤其是当客户提前还贷时,银行却没有得到相关的收入来弥补银行承受的风险,使银行系统积聚了大量的期权型的风险。利率的逐步放开无疑会使银行对潜在选择权的控制难度加大。由于我国自1996年以来先后8次下调存贷款利率,许多企业纷纷“借新还旧”,提前偿还未到期贷款转借较低利率的贷款,以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个人客户的利率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目前对于客户提前还款的违约行为还缺乏政策性限制,因此,选择权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日益突出[6]。

三、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

鉴于利率波动性上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诸多影响。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金融监管并未充分有效,利率管制的全面放开可能会产生较大范围的震动,因此,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为利率的最终市场化创造充分的条件,其中,中央银行增强间接调控能力和监管水平以及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积极进行自身的内部体制改革,强化管理手段,加强利率风险控制[7]。

1.树立强烈的利率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我国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程起步较晚,国内银行业没有经过国外重大风险事件的“阵痛”,即使有些机构已惨遭市场风险酿成的损失,也没有引起多少重视,因而利率风险意识普遍较低,对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离风险防范的要求甚远。很多银行的董事会还没有健全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有专门委员会的一些银行工作也未到位,甚至一年内连一次会议也没有召开;很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仍不到位;绝大多数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缺乏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经验,难以达到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对利率风险及时识别、量化、模型化以至有效预防的目的。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国银行业高度重视。中国银监会早在2004年就公布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对包括利率风险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提出了系统、详细的要求和规定。当前,国内银行应该充分认识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聘用具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士,对《指引》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认真的研究并制定实施计划,加大实施《指引》的力度。银监会相关部门和各地银监局也要进一步提升对利率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利率风险管控的相关培训工作,加强利率风险的检查督促力度,促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风险管控能力。利率风险的管理水平和《指引》的落实程度今后应作为银行新业务准入的重要标准[8]。

2.立足现实,着手开展缺口管理

近年来已经有少数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利率敏感资产与敏感负债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资产负债状况。有资料显示,1995至2002年利率下降期间大多数银行依然保持着正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意识极为薄弱和有限。各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力、技术水平和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选择一套适合的利率风险衡量软件。银行的利率风险头寸是由构成资产负债表的无数存款、贷款和投资交易的累积结果,每笔存贷款都有自己的现金流量特征。在编制缺口报告时,应该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及市场利率的波动状况自行决定这种报告编制频率,每旬一次的周期较为适宜。太长会影响到准确性,太短又会加大操作成本。国有银行应该建有负责设计风险管理系统的独立风险控制部门,并确保有足够多的、能够进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的人员。利率预测的准确性应该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测主要根据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来判断。在缺口模型中,银行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零缺口,因为由于期限结构的错配,基差风险及期权风险的存在,零缺口并不能保证风险也能够降为零,这只是在银行不能准确判断利率走势时采用的一种防御措施。风险的最终消除仍依赖于利率预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