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精选(九篇)

农村阅读实践总结

第1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当今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开展,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由于广大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学生学习意识弱、家长重视程度不高、教学考核体制不科学等客观因素,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阅读兴趣不浓。多数学生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看教材,更不喜欢看课外读物,即使看,也相当马虎,只看热闹,不重视摘抄、记录。

2.阅读对象较少。农村学校设施简陋,学校图书馆存书有限,学校就算有部分存书,也不对学生开放,学生所读书籍除了所学教材外,就只有父母偶尔买回来的几本作文书或者故事书。

3.阅读环境较差。学校与家庭、教师和家长共同构成学生的阅读环境。农村家长一般文化素养不高,自己不喜欢读报看书,也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不利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提升。而学校的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阅读,这些都对学生是有影响的。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教学误区。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数老师理解比较狭隘,认为阅读只是单独教会学生对课本文章进行阅读及理解就行,并不包括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更多强调的是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由此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良性的互动,学生仅被动接受,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提高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结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客观因素和课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

1.让兴趣成为爱上阅读的推手。语文教学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儿童能否产生阅读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低年级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引导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教师尽量增强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兴趣。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兴趣成为学生爱上阅读的推手。

2.打造学生阅读的“天堂”。由于农村家庭资金有限,家长给孩子买书的次数有限,因此,学校要把学生阅读基地的打造作为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抓落实。学校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置办一定数量的图书。图书内容要丰富,尽量多领域的书籍都要有所涉及,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阅读的小“天地”。

3.优化阅读环境。由于农村很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因此阅读环境的优化还得靠学校和老师想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做:(1)在班上设立读书角。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限的图书相互分享,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读到好书,更大范围地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营造和谐、快乐的读书氛围。(2)开展阅读活动。学校在开展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各种语文阅读活动和阅读竞赛等,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如讲故事、自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等比赛活动。

4.改变阅读教学观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老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即只注重阅读课的课堂教学,或仅针对考试的需要进行阅读教学,而是要高度重视阅读,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学会阅读,享受阅读。现代阅读特别强调学生、老师与作者的共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情意发展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要把阅读对象作为一种生命主体对待。

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的问题

除了改变那些非教师的因素外,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培养好学生阅读积累习惯和阅读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这是由于缺少语文知识的积累,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认真选择的前提条件下,增加文章中需要学生会用、会写、会读的词语量。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积累词汇,以使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和摘抄的习惯。做读书笔记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像是作评价、写心得、写批注等,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会做读书笔记。教师务必使学生清楚做读书笔记的重大意义,也就是做读书笔记可以指导自身对文章的阅读与理解。在阅读积累中,摘抄这种手段是非常有效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教学的质量离不开阅读的实践,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实践活动全面地认识,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阅读实践。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的特点,合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对课文进行预习,这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实质是在老师引导下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老师要注意对学生开展必要的阅读点拨和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加强自身的实践阅读,自身的综合素质才可以得到发展和提升。比如理解字词句和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实践解决这些问题,其阅读能力必然会得到很好的提升。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教学实际,教师、学生、家长都应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适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内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第2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图式理论 农村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99-01

图式理论是人们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将自身头脑中多年来形成的对事物的概念认识、以往知识结构背景等与新事物相联系,从而产生的在自身已经形成的图式基础之上对于外部新事物的认知[1]。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技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相关语言知识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背景知识的欠缺所导致的[2]。笔者在农村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词汇、语法等知识,但是在英语阅读环节往往感到很吃力,从而直接导致英语阅读效率较低。并且,很多农村英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只注重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对课堂上的英语阅读教学重视不够,使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受限。在此背景下,笔者运用图式理论的相关知识,探讨在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图式理论的运用情况。

1 充分发挥图式预测功能在阅读前的作用,实现已有图式的激活

学生要想较为准确的把握英语阅读材料的大致含义,离不开两个最为基础的条件:一是要拥有与所给的英语阅读材料基本相吻合的图式基础;二是在学生进行材料的阅读过程中,正确地回忆起相应的图式[3]。而在英语阅读前的准备活动,其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将学生所隐藏的图式进行激活,将所给的英语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与学生自身图式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农村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前的预测活动丰富多样。例如,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与英语阅读教材配套的图片、事物和影片等,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相关的阅读背景知识。如在学生阅读关于圣诞节的英语阅读材料之前,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圣诞节的由来、习俗以及历史话题等,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在阅读之前对文章的好奇心。此外,英语教师可以事先提出阅读材料的关键词,要求学生联系以往的阅读材料,根据以往相类似文章的阅读经验,建立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大致印象,对所给材料的内容作出初步的判断。

2 充分发挥科学阅读策略在阅读中的作用,实现新图式的建立

已有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英语阅读策略,对于学生获取阅读材料大意、英语词汇推理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基于此,农村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教授多种英语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利用其已经形成的图式重新塑造阅读材料的意义,即建立新的图式,实现学生的阅读图式的有效巩固和阅读技能的提升。农村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意思的获取主要通过相联系的支持信息以及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因而一些多余的、冗长的、繁琐的的信息就可以基本忽略。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阅读策略,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材料的各个部分提取相关的信息:一是使学生从文章的首位找到文章的主题;二是使学生在从文章中的各段首尾找文章的大意;三是教会学生注意阅读材料的相关信号词,例如表明事件发生的顺序词汇,如First、Then、Next、After等,或者表示文章作者观点的词汇,如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I supposed等。正确、科学的阅读策略对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所给材料中相关事件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语义。此外,跳读策略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教授学生相关的跳读方法,能够实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大意。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学生找到段落的主旨句,或者搜索特定的信息,如姓名、定点、时间等。

3 充分发挥图式及时巩固在阅读后的作用

在学生阅读完相关材料后,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行阅读材料的改写、复述、人物角色扮演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图式的巩固。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课堂后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并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将自己已经形成的图式能够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更加丰富自己的图式。农村英语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传递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讨论题目,并将学生划分成若干讨论组,每个小组讨论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再有英语教师进行总结;也可以向学生讲授中国和英语国家在社会文化生活、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语言思维,增加学生对相关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此外,英语教授也可以动手制作一些词义猜测练习题,从英语单词的词义、近义词与反义词等角度设计练习题,培养学生课后猜词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图式理论出发,通过对农村学生英语阅读的三个阶段的特点,即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不同之处,相应的提出了基于图式理论的农村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举措,为农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为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方法。总的来说,农村英语教师在英语图式教学实践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英语阅读的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帆.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5):91-92.

[2]李小冰.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11):160-161.

第3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摘要:阅读疗法是指在阅读治疗师的咨询、指导或读者自助的状态下,通过有选择性地阅读某种文献,提高个人素养,预防、治疗心理疾患,辅助治疗生理疾病的一种特殊诊疗方法。该疗法不但有益于各类人群的身心健康,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值得大力推广。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重在使之深入人心。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方法进书本、入基层、上网络,是推广和普及阅读疗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阅读疗法;推广;普及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16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Reading TherapyXiang Chen, Li Mengdan, Liu Xianju*(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Abstract: As a special clinical method to treat physical illness, reading therapy refers to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of reading therapists, or encouraging readers to selectively read some literature by themselves, in order to improve personal qualities, prevent and treat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This therapy is not only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beneficial to all kinds of people. It is also a simple and affordable method, which worths promoting. Scientifically popularizing reading therapy focuses on making people understand it. Mak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reading therapy written into books, accepted by common people and shown on the Internet, ar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reading therapy.Key words: reading therapy; promotion; populariz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新时期国人对健康的新追求,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2013年9月28日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家支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服务,特别强调加快发展心理健康类服务,要求培育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更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1]。该意见的出台,为阅读疗法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阅读疗法是指“在治疗师咨询指导或自我帮助下,通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献,达到治疗心理疾患、辅助心理治疗、预防心理疾患、提高个人素养目的的基金项目:湖南高校图工委2013-2014年度科研课题(2013L009)第一作者:向陈,馆员,研究方向:中医文化及图书馆服务。E-mail: *通讯作者:刘仙菊,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文献学及图书馆管理。E-mail: 一种辅助治疗方法”[2]。该疗法不但有益于各类人群身心健康,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值得大力推广。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重在使这一古老而新颖的身心调理方法深入人心。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进书本、入基层、上网络,是科学普及阅读疗法的有效途径。1 让阅读疗法进书本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首先要做好相关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得以科学、系统、通俗地走进书本。1.1 制定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在塑造个人性格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汉代文学家刘向也曾在《世说》中提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著名论断。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更是在其专著《遵生八笺》中十分明确地指出:倘若读书得法,就能获得祛疾养生的神奇功效。可见,阅读对性格塑造,情绪调节、疾病治疗方面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是,与阅读疗法盛行多年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阅读疗法的认知度相对也比较低。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定、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让国人认识、了解、接受阅读疗法的基本理念。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就在其的《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中明确地强调了实施阅读治疗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一系列重要作用,如今,该纲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开展阅读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鉴于国际图书馆联合会推广阅读疗法的成功经验,中国图书馆学会可以从我国国情出发,依据我国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制定提倡、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让阅读疗法通过正规的宣传途径进入公众视线,让阅读可以治病、养生的思想深入人心。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我国的医学体系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并存的,除了与西方国家一样,积极促进阅读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以外,我国还应该强调阅读疗法与传统中医学的水融,注重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实现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1.2 编写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仅有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是不够的,还需要编写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向公众普及阅读疗法的基本知识。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各省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各省分会、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该联合起来,组织文献信息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编辑、出版一批全面、系统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对阅读疗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浅出的科学阐释。这些读本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生动地对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例如,可以通过人物照片、实物图片、卡通漫画、历史故事、名言警句等讲述阅读疗法防病治病的具体案例,强调阅读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的独特作用。这套科普读本应该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在讲解阅读疗法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将阅读实践方法融入其中,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着,使阅读疗法能够切实地为增进全民健康服务。2 让阅读疗法入基层基层是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务必要重视在基层的宣传工作,不断推进阅读疗法下乡村,进社区。2.1 鼓励阅读疗法下乡村

文化宣传工作必须接地气,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工作要从最基层的乡村开始。2007年3月15日,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解决农村广大基层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实际难题,“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3]。时至今日,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为村民阅读、学习、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在农村推广阅读疗法,应该以农家书屋为基地,将阅读疗法的科普工作与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应该按照阅读疗法的基本要求,采购更多的有益于提高个人素养,预防、治疗心理疾病及辅助生理疾患治疗的书籍,丰富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必要的文献保障;其次,应该对农家书屋的管理者进行系统的阅读疗法知识培训,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养成具有一定阅读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读书指导师和阅读治疗师,使他们成为推广、实施阅读疗法的中坚力量,从而带动全体村民亲近书籍,指导民众通过阅读防病治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第三,在具备了开展阅读疗法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后,农家书屋就应该积极开展阅读诊疗活动。书屋可以定期对所有读者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给予阅读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通过读书促进身心健康;也可以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通过阅读驱除寂寞,排解忧愁,调节身心,获得快乐与自信。2.2 促进阅读疗法进社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4]。在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的今天,在城镇社区宣传阅读疗法知识,对推进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国家需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5]。该决定颁布后,一间间公益性社区图书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扎根在基层的社区图书室是走近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提供多种免费、均等、便捷、高效的社区文化服务,业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在社区推广阅读疗法,必然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这个已经搭建的文化平台,将阅读疗法的科普工作与社区图书室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除了与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一样,不断引入阅读疗法所需书籍,大力培养阅读治疗师、咨询师以外,社区图书室还要根据各个社区自身的特点,开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阅读疗法推广、实践工作。例如,老旧社区往往下岗居民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这些社区的图书室应该为正在承受失业压力和正在经历求职艰辛的居民们提供相应的阅读建议,为他们开阔视野,温暖心灵;新兴社区往往是奋斗在城市中的年轻人的安家之所,这些社区的图书馆就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年读者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面对成长的烦恼、事业的压力、社交的障碍、婚姻的困惑、子女教育的迷茫时,及时用书籍给予安慰,指明方向,让他们通过阅读疗法,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增进健康。3 让阅读疗法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巨大力量。一方面,各级各类图书馆应该在本馆的网站、主页上开辟阅读疗法专栏,向读者推介阅读疗法,使图书馆网站的访客们能够自助了解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可以自行运用简单的阅读疗法,自我选书,自我治疗;另一方面,具有阅读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图书管理员们应该积极建立公益性阅读疗法博客和QQ群,适时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有针对性地专业阅读诊疗服务。如今,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阅读疗法的在线推广和实施,既可以借鉴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经验,也可以与在线心理咨询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4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将为阅读疗法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有望通过网络获得更加便捷、有效的阅读诊疗服务。总之,让阅读疗法系统、通俗地走进书本,进而在广大乡村、城市社区及互联网世界中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陶冶性情,防病治病,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是阅读疗法推广与普及工作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重庆晚报,2013-10-14(1).[2]湛佑祥.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51.[3]李韵.农家书屋工程[N].光明日报,2011-10-27(2).[4]顾瑞珍,徐.去年我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N].湖南日报,2012-01-18(15).[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10-26(1).(收稿日期:2014-01-03,编辑:魏民)

第4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艰难境地,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成了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个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靠语文学习,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习得的。因而,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看,出现课外阅读不被重视的现象很严重。大多数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只局限于:多看作文书、多记好词好句、如何有效提高考试的作文分数。从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看,出现阅读兴趣不高的现象,“以本为本”死啃书本,不愿涉足到课外阅读;出现阅读盲目性倾向,没有目的,单凭兴趣,内容单一;出现阅读无思想倾向,读而不思,不懂阅读方法,囫囵吞枣,高耗低效。

二、探究的现实意义

柏拉图说:“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应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探究将有利于改变农村学校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阅读量不足、面不广、质量不高,看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没有目的性;看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书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等阅读现状。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方面看,这有利于语文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有利于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内容、阅读方法上的有效指导,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落实,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课外阅读促进了课内学习,而课内学习成绩的提高又刺激了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这样课外、课内便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尝到课外阅读的甜头,真切地感受到了课外阅读的意义。

三、探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观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室,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语文课程标准》也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

四、探究的实施

1.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⑴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辅导书、尤其作文书比例较大,名著少,阅读面较窄。

⑵学生课余时间(阅读随意性较大,大部分家庭缺乏读书氛围,家庭藏书不够或根本没有,学生借阅图书渠道不畅。

⑶学校图书馆图书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受学校硬件制约)

⑷学校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完善,建议设立奖励机制,扎实检查,使每一项活动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

⑸学生阅读习惯、能力还有待持续培养,进一步提高。读书笔记有待指导、完善。

2.结合实际采取的改进措施

⑴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通过校内开展读书实践活动,如低年级的“亲子阅读”,中高年级的读书竞赛、读书交流、读书成果展示,阅览室的开放,校图书馆的定期借阅制度的建立,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目的推行、展示等活动来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同时利用家长会请专家讲座,宣讲课外阅读的必要性、重要性。这样校内引导、校外延伸,让浓浓书香萦绕校园、勃勃兴趣油然而生。

⑵完善“落实”机制。从很多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经验表明,建立、完善“落实”机制是多么重要。一是时间落实。学校安排的阅读课要落实,保证每周课外阅读指导课专时专用,不挪为他用;对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要落实,减少机械性抄写作业量,增加阅读时间。二是指导落实。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精美的散文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讲一些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阅读方法的指导也要多样化,从摘抄、批注、质疑、欣赏、写读后感等多种角度进行指导。三是活动要落实。活动形式要丰富多样:故事会、辩论赛、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评等。让每一项活动落到实处。四是检查要落实。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进展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学生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使学生养成习惯。并且及时表扬先进,扩大影响。

3.制定读书计划

第5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青阳县图书馆,是国家兴办的综合性县级公共图书馆,也是全民所有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我馆始建于1928年,已陪伴一代代读者走过风风雨雨近100年的历史。

2019年元月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阳县图书馆综合阅览大厅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综合阅览厅主体面积为1500平方米,共有四个楼层。一楼为办证处、志愿服务台,设有电子借阅机、有声资源,读者可以扫码借阅电子图书;二楼为综合阅览室,上架图书4万余册,期刊300余种,报纸40余种,阅览座席200余个,面向所有公民实行“全面开放、免证进馆、免费服务、一证通借”;三楼与池州市新华书店合作,采用“你选书我买单”模式,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免费把新书带回家,为全省县级首创。

2019年8月1日少儿馆正式对外运营,面积1500多平方米,内设青少年阅览区、视听区、少儿电子阅览区、低幼儿活动区,手工制作区,功能齐全,内有少儿图书40000余册,设有300余座位,阅读空间宽敞舒适,定制书架便于小读者伸手可及书本,书架蜿蜒排列形成探索路径,激发浓厚阅读兴趣。配备亲子阅读区域,真正实现阅读年龄无间断,达到全民阅读。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切和指导下,我馆攻坚克难,锲而不舍,努力探索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路子,不断拓展图书服务领域,坚持免费开放,为保障人民群众图书服务均等化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先后获得青阳县“优质文明服务单位”、安徽省“十佳图书馆”和青阳县“巾帼文明岗”、青阳县“青年文明号”、池州市“巾帼文明岗”、省妇联授予“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市文明委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在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第六次评估定级中再次被授予一级图书馆。

二、创新模式

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公益性和社会教育性,决定了为中小学生提供服务、培养青少年阅读兴趣是其神圣的使命。为了推动乡村学校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延伸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而由青阳县图书馆发起并举办的“书香飘农村”农家书屋经典诵读活动,也达到了引导和鼓励广大乡村少年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阅读乐趣,让书香溢满青阳城乡,让智慧传遍大地的目的。主要以农家书屋为主阵地,突出农民主体特别是农村青少年阅读群体,加强阅读精品引导和惠农服务,将开展农家书屋协同共建,好书推荐和农家书屋暑期少儿阅读和“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书香飘农村”经典诵读等重点活动。

(一)主要做法

1、积极构建馆外阅读平台。

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读书难的问题,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县的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成效显著,在2013年,我县就全面实现了总分馆制,县总馆和11个乡镇分馆图书“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县图书馆资源下移,每年为农家书屋和乡镇分馆更新图书、流动图书车开进学校,图书馆余乡镇分馆之间、农家书屋之间图书流通等方式提高了县馆文献资源利用率,为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开了个好头。另外加大数字阅读推广,2019年加大资金投入购买了“博看AI光影新阅读”设备发放到部分农家书屋,以及扫码阅读海报发放到村级书屋,把图书馆办到农民家门口,山山岭岭飘洒着书香,打通了图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我馆自2013年启动“书香飘农村”农家书屋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11个乡镇分馆每年自选一个辖区内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经典诵读、有诗歌朗诵、有读书分享会、或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等等,参与人员有农村干部,有在家务农妇女,有6、7岁儿童,有耄耋老人,活动奖品有县总馆统一调配,另外我馆每年组织开展“我的书屋 我的梦”征文比赛、“我的农家书屋”演讲比赛,“我读书、我快乐”朗读比赛等,由各乡镇分馆组织初赛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县总决赛,各类活动的举办有利于增添农村文化氛围,倡导村民通过读书看书陶冶情操、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三、不足之处

1、农村图书不足。乡镇分馆以及农家书屋图书破旧,虽然每年图书馆为乡镇分馆以及农家书屋更新图书,但经费有限,每个书屋年更新图书60余本,不能满足农村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四、下一步举措

第6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县城学校及其周边农村的学校,城区学生与乡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多方面都有明显区别。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乐学、善学、会学,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学习的成功与欢乐。防止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难消化,厌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分别到达其思维最近发展区,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探索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专业发展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对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和优化分层教学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数学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互补来促进合作学习数学的有效开展。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本课题旨在引导教师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创造出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将此实践经验推广到学校

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安排:20**、420**、8

(1)设计课题方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查阅大量文献,掌握国内外关于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概况,确定研究课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修订、论证研究方案,集中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具有明确的目标。(2)进行课题组建设,使课题研究处于科学、规范的组织管理之中。把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制定课题组阶段性计划。完善课题研究制度和组织纪律,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培训制度、研究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进行预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修改、完善调查问卷,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思路和目标。

2、研究的实施阶段。

时间安排:20**、920**、6

(1)设计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能力的调查问卷。三个小组分头在实验班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认真统计,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依据分析报告,确定实验班学生的分组情况。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群体,每组6人,每类学生两名。分组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3)采用行动研究法,一方面课题组成员要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撰写专题论文、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过公开课、研讨课、教学经验交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等活动,发现问题,调整实验计划。

3、成果形成阶段。

时间安排:20**、720**

(1)整理实验数据和资料,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2)整理优秀教学设计、课例、案例系列,做好实验的教科研论文成果汇编。(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4)召开课题展示会,展示汇报实验成果。(5)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选取七年级11、12、13、14、15、16班,八年级9、10、13班、14班,九年级5、6班,作为研究对象,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即把我组数学教师的每一节课堂教学,都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档案式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

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总结。

五、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经过认真调研、统计和分析,撰写《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与分析》、《探求初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形式》、《分层教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结合》等调查报告和论文,帮助数学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读生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差异对数学学习能力影响的现状,以作为教师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参考。2、通过本课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别指导等方式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差异、合理利用差异,探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016课题调研报告范文二:

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将课题报告发到博客,望几位教师抓紧撰写,及时上交,争取获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9至2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3至20**、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9至20**、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第7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摘要】小学生习作就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出来,可是,农村小学生从中年级到高年级,从上一代到下一代,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总是那些写熟的事、写腻的人,所产生的感受总是很肤浅。为此本人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产生着深深的忧虑,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困惑与对策

Discussion on the 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perplexity and Countermeasures

Wei Xiuyou

【Abstract】School assignments is to use language to share our feelings, imagination, written, but, of rural pupils from grade to high grade,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write a thing, written by a person, always those who write, write with cooked things, produced by the feel is very superficial. Therefore I on 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with deep anxie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Rural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confu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本人从事语文教学有23个年头,有3个年头主持一个乡镇的语文教研活动,因此有机会听了许多作文教学课例,看了不少学生的习作。我深知当前农村小学生习作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习作题材陈旧缺乏新意、记流水账语言枯燥、条理性差感悟不深。究其原因,不外乎:一是当前素质教育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学生确实没有体验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感受过新鲜的刺激,自然没有新的内容写诸习作之中;二是许多教师忽视了有效的指导,不注意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积累的习惯,致使学生把仅有的一些新的生活素材给遗忘了,自然是习作中用之不着;三是农村小学生看的书较少,知识库存量少,词汇严重匮乏;四是习作训练次数不足,质量偏低;五是农村语文教师队伍素质普遍偏低,一些教师作文功底好,但不乐于去深入研究教法,一些教师的作文功底确实令人担忧,连教学计划、总结之类的常规写作都不会写,指导学生写作确实不知从何入手。

根据农村小学生作文表现出来的种种问题和本人多年来的农村作文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要真正做到提高农村作文教学的质量,对策如下:

1 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作文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关键在于教师,只有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农村小学生才有希望。

第一,农村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有生的力量投入作文教学改革之中。农村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认清形势,彻底破除“得过且过蒙混过关”的旧观念,牢固树立“快马扬蹄奋起直追”的新观念。观念更新了,行动才会有所改变,农村作文教学也才会焕发出生机。

第二,从组织上加强对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辅导。要有计划地培养作文教学骨干老师,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理论培训,改变教师们的作文知识库存量匮乏的缺限;定期进行课堂考察,检查督促作文教学方法的落实;定期组织举办作文公开课或赛课,定期召开作文教改论文交流会,切实提高教师们的作文教学研究水平,

第三,从机制上促进教师积极参加作文教学研究活动。没有竞争激励,是没有对比的平淡,最终是缺乏互动和张力静止。因而,乡村作文教研工作必须从引导教育入手,在激励竞争中获得成效。创办教师作文特刊、举办有各年龄段的教师参加的作文指导赛课,进行优秀作文课教案评比和优秀作文教研论文评比等等。

第四,教师要加强作文指导课的研究力度,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当前农村常用的作文课堂模式有:范文引路,掌握写法——相似联想,模拟写作;创设情境,感受体会——回味叙述,文字传达;实有物象——合理联想——连缀成篇等等。

第五,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生习作训练内容,并进行有效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也就是:做过什么,写什么;看了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读了什么,写什么。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写好、写具体。学生写作文有了内容,但如何写好,写具体,还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样方式去开拓学生思路,把文章写具体。如:引导回忆,再现情景,事情起因是什么,经过又是怎样,事件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如何,事情的结果如何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有内容可写了。

2 多种因素参与,共同促进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

第一,营造规范的语言环境,消除学生语言表达障碍。首先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并随时随地都用之与学生交流,摒弃课上用普通话课后用土话交流的习惯;其次鼓励学生多看电视中的少儿节目,有意模仿吸收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再次要切实改变课堂教师一言谈的教学现状,把时间让给学生说。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会提高,也就不会再有“家我”(我家)、“假我”(等我)等土方言进入习作之中了。

第二,足量阅读,实现习作材料的间接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有效吸收。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首先要关注文本,融会贯通。文本,是最好的写作教材,我们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创造和再创造之间寻找突破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其次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确实如此,据统计,30%的城市孩子拥有88%的少儿图书,因而城市的学生表达能力很强。而农村孩子极度缺乏课外读物,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曾感慨到:“我没想到,全校1500名孩子,竟然没有一个看过《儿童文学》这本杂志。”据我所知,农村的大部分小学生仅阅读语文课本,再也无他书可读了。即使有书,很多学生也没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学校图书室里、班级图书角里的课外读物,还要鼓励学生购买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好书,并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以边读边画,写旁注或眉批,加深阅读的印象;可以摘录、剪藏,以防遗忘;还可以就好句、好段、好篇进行仿写,借用别人的语言来记录自己的生活;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办手抄报、开读书汇报会等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读书的乐趣。

第8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一、课题学校情况简述

1.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

该小学从“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着手,探讨合理运用卫星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课题组的全体教师通过对课例深入分析、反思,找到了教师在运用卫星资源中存在的弊病:首先,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目标过于笼统分散,应集中到点上);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适时选取有效的教学资源;第三,资源的选取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最后课题组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途径:分析与掌握教学目标+分析与处理卫星资源+分析与服从学生特征。通过对以上课例的研究分析,课题组教师达成共识:即在每一个课例中,重点解决一到两个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所突破。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课题组教师重新制定了卫星教学资源应用的策略。余光宏老师在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分析了卫星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对象,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朗读水平。目标明确之后,教学设计很快完成了。余光宏老师在这堂课一开始时并不是急着播放课件,而是先用猜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课件。观看过程中一边学生看,一边让学生认真听:把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同时,把课件应用到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中,学生通过边看课件、边读课文、边听老师讲解,很容易理解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生长过程,体会到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和心理变化,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该校课题组基本采用以上的研究方式,通过循环的“教学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不断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螺旋上升,从而达到预期的课题研究目标。

2.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

该校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情景教学,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最终形成运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前期,课题组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把光盘当电影看、全课件式上课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校开展了多次教师培训,让教师们认识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研究后期,该校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认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师们感受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好处,使用起来方便、轻松、高效。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该校教师参加了校内和校外17次培训。通过培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能力,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广泛收集资源,认真“整理”资源,并提倡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然后把开发的资源存入资源库,让所有的教师共享。课题组通过举行课堂教学应用大赛,及时发现课堂中出现的优点及不足,通过研讨交流,完善应用方法理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现已形成了符合该校实际的远程教育资源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师们能较好地将远程教育资源和语文教学进行整合,有效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

二、分析比较课题学校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两所学校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利用农村中小学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实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推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开阔学生眼界。下面比较分析以上两校开展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

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主要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该校将这一课题分解为三个子目标:l.卫星教学资源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卫星教学资源在引导学生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这样的划分有针对性,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从点上人手,降低了研究的难度,使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从该校的研究报告中并未完整、清晰地反映出这三个子目标的具体研究情况,使我们无法从清晰的研究过程中看到研究的实效,不失为一个缺憾。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开展的是“卫星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教学应用方法和案例研究”,内容涉及到整个语文学科,覆盖面大,难度也增大了。但是该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注意对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得教师的研究能力、研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语丈学科涉及到许多内容,不仅有文化知识的教学,更有文学素养、人文品质的培育,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能将课题有针对性地分解成几个子项目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成果一定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也更强,也便于总结和推广研究成果。在这一点上,两个学校都做得不够细致。

2.研究方法

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两所学校基本上都主要采用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为辅,使研究更直观,更有针对性,效果也很明显。两校都在研究前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本校教师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有指导、可实施、有评价、可修改的具体计划,再运用对比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研讨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使研究具有较强针对性。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在课题前期准备工作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方面做得更扎实、反映出的结果就是该校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获得的奖励更多一些。同时在研究中两校教师都很好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3.研究过程

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结构的规律中,两校都经历了研究设计、具体实施、经验总结三个阶段,其中经验总结也穿插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但是在研究报告中,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只以余光宏老师的教学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说明,对其三个子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没有进行翔实说明,使研究成果显得单薄了一些。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中心小学以颜丽老师的阅读教学为例进行阐述,内容翔实,但在语文教学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情况说明的不够详细具体,无法使我们看到整个语文教学在课题研究的总体研究情况。这是该校在研究报告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4.研究成果

通过近三年研究,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中心小学经过课题研究,明晰了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模式环境下,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总结出卫星教学资源运用的原则;探索出一条卫星教学资源应用途径;构建了卫星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式;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题组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组成员及全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很多教师优秀论文获得各种奖项;建立了教学资源库,汇编了教学光盘、卫星接收教学资源、典型课例课件、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等,为语文学科教师进行教学交流、为学生学习互动提供了良好平台;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积极性、制作课件、设备操作的能力普遍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探究意识;有效地培养和形成了一支新型的,有较强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探索并形成了适合该校学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激励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

第9篇:农村阅读实践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缺失;成因及对策

农村初中生,这里主要指的是苏北经济比较落后的一些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缺失是指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是积极主动地投入,自觉地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自主获取语文素养,根本不能把学习语文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必需,而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把学习看作是家长要求的、教师规定的。具体成因表现为:人文环境落后,底蕴不足;家庭重视不够,投入稀少;学校语文薄弱,引导乏力;自身习惯欠缺,意识淡薄。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在学校里和课堂内得到有效转变、当前农村初中生语文学习主动性缺失如何应对作为切入口,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反思和总结。

一、创设大语文环境

1.校园语文教育环境。任何校园都有语言文字现象存在,这些现象的优劣每日每时都直接地对学生产生着很大影响,所以一定要优化。校园语文教育环境主要包括:①学校的各种布告和书面通知;②各种长期性和临时性的标语;③各种展览橱窗;④各种讲话、报告、讲演、谈话;⑤各种校内广播等。加强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文化建设,这是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尤为重要。不妨这样说,一名中学生如果只抱着语文课本死读,而不到图书馆、阅览室经常借阅书刊,就谈不到真正学好语文。

2.家庭语文教育环境。要使学生懂得正确对待家庭语文环境的意义,激发学生从主观上优化家庭语文教育环境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并交付任务、教给方法,让学生向所有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宣讲优化家庭语文教育环境的重要性;检查家庭语文环境的现状并提出逐步优化的措施;把家庭日常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突出的积极现象和消极现象,随时记录下来;吸收积极的东西,摒除消极的东西,并以自己模范行动带动全体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协作设计和布置家庭语文教育环境等。同时,语文老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有目的性的培训,也可以建立家庭语文教育协会,以促进良好家庭语文环境的形成。

3.社会语文教育环境。社会的各个角落无不存在着语文现象,无处不可学语文,社会即课堂。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戏剧、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作品中学语文;建立校外语文教育点,如图书馆、文化馆、书画院、博物馆等;聘请那些在语言文字工作战线上的学者专家作为校外语文教师和校外语文学习辅导员。

二、语文学习法指导

1.优化课堂程序。要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局面。应该还主体地位给学生,把出发点、立足点真正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主体性课堂教学。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依据“自主学习――定向探究――讨论点拨――总结升华――拓展延伸”的程序开展教学。这五个阶段立足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设置必要的探讨范围,紧紧抓住课堂目标这根“缰绳”,避免讨论抓不住重点、流于形式、课堂活动华而不实的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做到: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更具科学性。

2.优化阅读指导。要正确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要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关系,也就是“扶”与“放”的关系。所谓“扶”,就是指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启发、引导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反三”,以便自己去探索的过程。所谓“放”,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方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程,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教师的“扶”应侧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比如有目的的进行阅读的习惯、查找工具书的习惯、朗读与默读的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意质疑的习惯、阅读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良好的阅读心理习惯等等;还应侧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比如要教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认知性阅读,体验文字,丰富语感;学会理解性阅读,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特殊对话,搞清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学会鉴赏性阅读,读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会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三、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1.培养读书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意义。光靠在课堂上的阅读是破不了万卷书的,唯有在课堂外才能去读成千上万卷书,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为此我们不定期地开展“故事会”、“朗读会”、“向你推荐一本书”、“读书收获多”等活动。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2.培养动笔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要把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精彩语句,编写提纲归纳结构特点,摘抄重点词句,勤写读书笔记等等。二要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能只是读书,在读书时要多动脑,能够从书籍文章中发现一些问题,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启示,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读书后能够写出一些心得体会。三要联系现实生活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的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可能有什么收益,反而会使思想僵化。学生一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必将经身受益。

3.培养质疑习惯。《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要让学生敢于提问,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嘲笑的心理疑虑;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住关键问题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该刨根究底,多角度、多方位地发问。对待学生的质疑,只要是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无论是教师能回答的,还是不能回答的,都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释疑。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释疑,在同类比较中释疑,在启发引导中释疑,借鉴工具书和资料释疑。

总之,在调查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问题的艰巨性与紧迫性,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很多,我们必将用我们的微薄力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灵飞扬起来,让他们年轻的生命在语文的天地中舞动起来,展现出最美的人生华章!

【参考文献】

[1]刘淑芹.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2]马新建.略谈高中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