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精选(九篇)

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

第1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58 ― 03

教育精准扶贫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要集中精力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过去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中没能将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到其自身应有的高度。国家为了扭转城乡教师资源结构性矛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三支一扶”计划、“免费师范生”教育办法以及“特岗教师”政策,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但农村教师队伍整体仍然呈现教师知识退化、知识更新速率缓慢、教学方法过于旧化、年龄过于老化的状况,人才的引进和退出机制不够完善,影响了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就应把精力放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乡村教师水平提高和乡村教师结构优化升级。

一、精准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对应的是粗放扶贫。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精准扶贫就是在传统的粗放扶贫的基础上,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1〕。精准扶贫主要是针对不同贫困区域及居民,建立科学可行的精确识别程序,探求精确帮扶与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在于帮助贫困居民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十三五”规划重要工作任务是扶贫攻坚,对于坚决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精准扶贫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扶贫必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着力点和根源与解决策略。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在于教育扶贫,只有把本源性问题挖掘出来加以明确,才能够找到解决扶贫瓶颈的突破口。精准扶贫旨在切实消除贫困人口的贫困、防治返贫,而稳定脱贫需要教育扶贫来推动。要阻断贫困,就要依靠教育,教育可以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教育有利于打破贫困人口传统思维模式,通过接受教育学习,能够吸收丰富新鲜的社会信息和外界发展理念,让贫困人口摆脱传统的桎梏,积极进取谋发展,依靠智慧致富,跳出“放羊娃”的怪圈。教育能够教会贫困人口掌握知识技能,帮助贫困人口提升竞争力。

“治贫先治愚”,农村义务教育在撤点并校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近10年教育的具体政策实践者单向度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致使学校城镇化聚集,乡村文明的根本受到影响,农村学校的数量也迅速萎缩以至于威胁到农村教育存留。政策的实践者却认为这种威胁是农村教育与城乡政策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且以提高教育|量的口实掩盖农村学校的完结,片面地理解撤点并校的实际意义。义务教育必须要予以重视,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的均衡发展不能让教育的受益者变成“受害者”。精准教育的精髓之一就是贫困对象要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孩子是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只有农村教学资源能够统筹协调和教育政策能够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提升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

“脱贫靠人才”,农村教育实际实施的主要对象是乡村教师,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精准扶贫的能动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核。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有理想、有志向、甘于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农村贫困学生身心健康无法保证。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结构性缺编、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师资流失、专业素质不高。

(一)结构性缺编

贫困地区中小学普遍地存在着缺编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结构性缺编,各学段教师的编制数量不成比例,这种情况在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当中也很普遍,结构性失衡导致总量矛盾。农村基础教育辐射区域往往较大,学生数量起伏不定,师生比例不合理,进而造成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工作任务较重。音体美等学科经常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艺体类课程时断时续教学效果差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前教育师资短缺

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幼儿园管理与安全意识淡薄,学前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知识较为匮乏,管理者或经营者缺乏教育理想与理论且以营利为教育目的。大部分教师不是正规幼儿专科学校毕业,这些教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不够丰富,教师对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科学认识存在不足。学前教育教学“小学化”倾向太严重,忽视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难达到寓教于乐的程度。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简陋致使农村学前教师对专业要求降低,侧重于保证小朋友的人身安全、合理作息和健康饮食,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更是妄谈。

第2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2019年,XXX中心学校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坚持真情扶贫,办好实事,注重实效,强化服务,在促进发展上下功夫,着力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超六有”,推进和加快了帮扶村组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的步伐,现就我们具体做法汇报总结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抓好扶贫工作。学校成立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书记、校长XX亲自挂帅,工会主席XXX、教导主任XXX、总务主任XXX、各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千师进万家”号召,广泛开展贫困家庭及人口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XX镇贫困户147户,贫困人口348人,2018年已经实现全部脱贫。具体做法: 一是, 对全镇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 建立基本情况信息档案, 摸准摸实逐级上报; 二是, 建立贫困学生的在校情况档案;各年级对贫困生进行摸底,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三是,支部结对帮扶金龟村贫困户XXX和XX2户。 

2、工作落实到人,温暖送进家庭。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落实到各班、各部门、各责任人,做到每个贫困生都要有人关爱,每个贫困家庭都能感受学校的温暖。结合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再发动广大师生积极献爱心,为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书籍等,其次组织老师、同学到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鼓励他们振奋精神,刻苦学习,报答社会和父母关爱。2019年,学校建档立卡贫困生春季18人,秋季20人;辖区内教育救助贫困生,春季20人,共计20800元,秋季4人,共计3600元;秋季,实现58名特困生生活补贴250元人,共计14500元;学前教育减免保教费28350元;在XX小学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6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3、认真落实全校春季XX人、秋季XX人的教科书和作业本的免费发放政策,杜绝了乱收费和乱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4、做好了防流控辍工作,入学率达100%,无辍学现象发生。

5、争取各方力量,拓展扶贫助学途径。根据上级部门部署,组织全校师生在校园内开展 了“扶贫日”、“济困助学,情系教育”等爱心捐助活动;另外学校还通过区教育基金会、社会人士等为贫困学生献爱心(六年级一班学生XXX、四年级二班XXX接受资助每月各300元),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6、支部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XX村贫困户XXX和XX),每位党员结对帮扶1户辖区内的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和新举措。并为他们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棉被、等生活必需品,切实缓解了贫困户出行、吃饭、穿衣、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两不愁三保障”方面问题,帮助改善基本生存条件。

总之,2019年,我支部高度重视并努力抓好了脱贫攻坚工作,于2019年4月在教育扶贫工作中,荣获区教育和体育局颁发的支部结对帮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誉。今后,我们将继续响应政策,抓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实现共同富裕!

第3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第一,整合教育扶贫力量,形成协同攻关合力。要加强顶层设计,突破目前“碎片化”、各自作战的教育扶贫格局。及时总结各地教育扶贫的经验,加以推广和引导。做好统筹协调,充分鼓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整合人才、科技、智力、产业与信息在扶贫中的坚实作用,以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攻关。

第二,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赢扶贫攻坚战。在当前教育扶贫中,要重点关注将优质教育资源转向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是其中分散的农村教学点,通过天网(卫星)、地网(互联网)、人网(支教教师与学生)三网合一,解决偏远山区(如“悬崖村”“半山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问题,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形成教育扶贫的“造血机制”。建议由教育部组织,依托已有的各高校对口扶贫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集中力量,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分工合作,重点研究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教育协同扶贫机制,有效探索针对贫困山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不同的教育扶贫模式。

第三,采用“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模式,构建教育扶贫新链条。中职学校占据农村教育的半壁江山,县城中职学校大约有70%~8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因此中职的兴办与否对脱贫工作至关重要。建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将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扶贫扩展到职业教育,有计划地培训农村中职教师,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让贫困地区学生既能享受到优质义务教育,又能进一步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为通过就业实现脱贫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互联网+”对贫困地区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村人口的劳动技能与整体素质。

第四,将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相结合。建议以乡村小学为依托,在其周边建设文化站点、网络中心、医疗站点,形成学校、文化中心、医疗站点一体化的乡村社区,打造r村文化高地,持续开展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科技支农、信息兴农等活动,培育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共同建设生活富裕、精神文明的美丽乡村。

第五,着力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建议高校招生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让民族地区学生有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鼓励优秀大学生主动到民族地区“三支一扶”;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双语建设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开发汉语和各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软件,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包括学前双语教育),大力普及普通话教学。通过推进各种兴边富民工程,提升民族地区整体经济与科学文化水平。

第4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 优势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贫困地区要想改变落后面貌,需要采取精准扶贫策略。其中,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2013年,就提出要紧紧抓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只有贫困地区孩子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才能为脱贫致富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完善贫困地区教育硬件和软件条件,引导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是当前我国推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途径。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

2014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要求结合不同地区扶贫工作特点,创新扶贫思路和扶贫办法,改变以往粗放型扶贫方式,实施对扶贫对象的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全新扶贫方式。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在精准扶贫中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精准扶贫可以解决贫困地区最重要的人才短缺问题。当前,贫困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国家扶持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短缺。教育精准扶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二是教育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建立长远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智力保障。贫困地区要想建立长远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贫困地区初步脱贫后要想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更需要高素质人才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三是教育精准扶贫是其他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可以为经济产业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等其他扶贫政策的落实与推进提供基础。因为所有精准扶贫策略要想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扶贫效果,都需要优秀人才的参与。 我国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缺乏专项资金与足够师资力量

当前,在推进我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视度明显获得提升,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精准扶贫重视度的提升,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与以往相比获得明显成效。很多贫困地区扶贫部门及人员认识到教育扶贫可以改变贫困地区孩子的命运,让他们的家庭受惠,进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例如2016年,山东省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中,提出教育精准扶贫是未来五年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各地应当制定教育扶贫具体推进计划。我国其他地方政府在制定当地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中,也纷纷认识到教育精准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扶贫方式。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推进中,教育精准扶贫已经成为全国上下解决扶贫困难问题的共识。当前,我国各地区在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同地区既有共性也有一定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短缺、不到位。资金短缺、不到位是当前影响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首要问题。一些地方制定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但是受制于财政专项资金不足问题,导致一些计划在推进中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有的地方政府为当地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一些财政资金保障,但是上述资金在拨付中总是存在挤占挪用等行为,导致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不到位现象。2015年,湖北省制定《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打算用五年的时间加大全省精准扶贫力度,让教育精准扶贫真正成为地方脱贫工作的保障。但是由于Y金短缺、不到位,很多地方制定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缓慢,如果不能获得及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将会举步维艰。

第二,教育精准扶贫缺乏足够师资力量的保障。要想推进地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参与。湖北大冶市2015年在推进当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呼吁当地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于地方教育工作,但是响应者并不多。很多高校毕业生更愿意向东部发达地区省份求职,那里福利待遇要高很多,发展空间相对更大。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大冶市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般月工资收入在人民币2800元左右,而同期浙江、上海等发达省市达到6000元以上。总之,师资力量不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战略推进的重要问题。

第三,教育精准扶贫优惠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我国要想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中央和地方出台更多教育精准扶贫专项优惠政策。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脱离实际,并没有结合地方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尽管这几年全国各地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重视度明显提升,也出台制定了相应的扶贫优惠法规政策,但是,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存在一定落差,有的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制定的教育精准扶贫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或者变相折扣执行。 创新完善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法规政策,加大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

教育精准扶贫是解决贫困地区人员脱贫的根本之策。但是,要想真正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需要重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更多应对方案。只有不断解决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让教育精准扶贫达到更好的效果。

拓宽教育精准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建立严格的资金专款专用制度。拓宽教育精准扶贫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是当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应当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资金筹资渠道,在继续加大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力度上,更加重视汇集社会资金共同致力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资金专款专用制度,严格杜绝各种对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等不良行为的发生。对待一些私自占用、挪用专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人员要进行严厉查处,必要时可以提请法律诉讼。

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福利待遇,加大高素质教育师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必须要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福利待遇,保障贫困地区一线教育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建立贫困地区教师资金专项管理机制,可以适当上浮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同时,还必须加大高素质教育师资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贫困地区要想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必须为他们创造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提升新入职教师的工资待遇。要与全国各地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进行紧密合作,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认识到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投身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最后,要不断开展贫困地区教育师资人员的培养,提升教育素养,能够胜任地方精准扶贫工作。

创新完善各项教育精准扶贫法规政策,加大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创新完善各项教育扶贫法律法规,加大政策落实的监督,也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要重视的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地方扶贫工作实际出台制定更多地方性法规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开展贫困地区的深入调研,真正掌握当地贫困人员致贫的原因,同时考察地方在脱贫工作中存在的优势资源。这样才能结合地方贫困特点,并集中地方优势资源共同致力于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二是要不断开展各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经验的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成功做法,不断修订自己现有的扶贫政策法规等。三是要广泛吸收社会专业人士的合理建议,群策群力共同致力于地方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①王嘉毅、封清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

第5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扶贫工作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来说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扶贫业务的述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1

在市、县扶贫办的正确领导下,20##年12月4日我镇在华严寺村成立了扶贫互助社,互助社成立一年了,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为培育贫困村内在发展动力,发展主导产业,为贫困户构建增收长效机制,加快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一、八会镇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基本情况

华严寺村扶贫互助社现有社员50人,收缴入社金1、5万元,入社社员中从事养殖业(包括养牛、养猪和养羊)共25户,占社员总数的50%,从事干果生产的共20户,占社员总数的40%,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有5户,占社员总数的10%。20##年5月份每户社员得到扶贫互助资金3000元,发放扶贫互助资金15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2015年5月收回借款。扶贫互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主导产业。

二、扶贫互助社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

一是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短缺困难。入社社员借还款在村内完成,简便快捷的优势弥补了辽阳东部山区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和缺位,并以服务“零距离”的特点赢得了入社社员的普遍欢迎。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的信心。扶贫互助社遵循群众参与、自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扶贫互助社的主人,有了选择项目的自主权,激发了参与的热情,增强了发展的自信心。

(二)促进了贫困村和谐

一是扶贫互助社实行“党支部—互助社—农户”的组织体系,构建了新型合作关系,增进了农民之间的协作情谊,也促进了村“三委”(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与贫困农户的关系。二是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现在村内富帮穷、强帮弱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营造了信誉环境。

(三)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转变了乡镇政府的职能。在扶贫互助社运行中,基层政府做到参与不包办,指导不指令,从指挥者变为指导者、协助者和服务者,促进了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扶贫互助社实施过程时,正值党的群众教育路线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也正是辽阳县委、县政府开展“6+1”工程建设关键期,加之互助社实行的“党支部—互助社—贫困户”的链式联动模式,促进了基层支部与产业的联结,找到了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同时华严寺村通过与沈阳工程学院开展“e乡村”活动,使大学生走进贫困农户家中,既给了大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又为农户带来了新的信息宣传渠道和技术支撑。

三、扶贫互助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户入社率偏低

扶贫互助社对于华严寺村和我们八会镇来说都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扶贫产品,农户要有一个认知、接受的过程,虽然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宣传发动不够,农户没有完成理解项目目的和意义,入社率偏低。

(二)互助社管理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一些农户对互助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容易造成亏多赚少,造成资金偿还困难的问题;其次互助社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电脑等微机操作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今后势必会进行的微机软件系统化管理留下隐患。

(三)借款额度偏低

目前社员借款的额度是3000元,这笔钱对于农户想发展来说远远不够,以养殖业为例,这此借款仅够农户买几头仔猪,而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势必会受到制约,也限制了一部分贫困户的入社积极性。

四、对完善扶贫互助社的几点建议

(一)坚定不移的发展。目前扶贫互助社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大推广力度,加强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

(二)开展“专互”结合的模式。现在各个贫困村基本都至少有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如果把“扶贫互助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如果把扶贫互助社社员组织动员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更好地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三)适当提高借款标准。要真正扶贫农户发展产业,早日脱贫致富,贷款额度还应该提高。

(四)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要进一步组织扶贫互助计管理人员集中学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务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组织管理人员的农业产业化培训,让他们懂得如何进一步带领社员发展现代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保证社员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多收益,早日脱贫致富。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2

在市区教育局的组织安排下,我校于_年与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结为一对一的携手共进单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_年我们也按计划阶段性地开展了各项交流活动,取得了用心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总结

一、专家引领实践指导

在_年初,两校就在桠溪小学成立了“潘文彬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和魏光明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建邺区教育局易善平局长和高淳区教育局张培成局长全程参加了成立仪式。本次活动开创了以特级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进行两校交流的“百校千师手拉手”活动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在本学期开学伊始,桠溪中心小学的领导又来到中华附小,和中华附小的领导一齐讨论、交流本年度的工作计划。

二、活动开展扎实有效

自特级教师办公室分站成立以来,加强交流,相互学习,是中华附小和桠溪小学在新学期合作的主要方式,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年魏光明特级教师工作室高淳桠溪小学分站成立以来,两校数学教师互动频繁。6月9日,桠溪小学数学教师代表来到中华附小参加“多元视角下的核心教学”教学研讨活动;6月17日,参加南京、绍兴两个数学名师团队联合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是一天时间,虽然路途较远,但是高淳桠溪小学分站的老师们都是坚持到最后,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除了观摩课堂教学,为了更好、更深入的了解学校的教学形式、管理模式,_年10月20日到24日期间,高淳桠溪中心校委派了两位教师到中华附小参与了为期一周的“百校千师携手共进”教学研讨活动。两位教师潘文彬老师和魏光明老师都是特级教师办公室桠溪分站的成员。透过这样的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为两校教师带给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激活了教师的“教”与“学”,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加深了两校的情感交流。教师们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携手并肩,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推动教学向深度开展。

三、携手共进展望未来

一学年来,我们虽然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是我们还是不满足。与高淳区桠溪中心小学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期望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项目推进工作顺利有深入的进展,让两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课程实施、师资素质、教科研工作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相互提高,共圆发展梦。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3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战20_,决胜20_打赢脱贫攻坚决战的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党组把_村脱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局党组一行多次深入_村走村入户,听取乡、村、精准户的意见,科学制定脱贫工作计划,突出产业结构调整,注重长、短增收结合,强化村里配套设施建设,圆满完成上半年精准扶贫任务,具体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村情况:

_村位于己略北端,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区域面积7710亩,其中山林面积4543.62亩。退耕还林面积204.55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07户,共427人,劳动力211人,其中党员24人,均系少数民族(苗族)人口。常年耕地面积220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_.7吨。20_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3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31元,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劳务输出、林木等。全村低保户17户55人;经过再次精准识别后,全村现有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239人(20_年底脱贫减少2户12人,六户7人五保户不再列入精准建党立卡序列,外嫁下户减少1人,死亡一户2人,服刑收监1人;新增1人);参加合作医疗_户,参合率7_;村办黄金茶协会组织1个,参加农合组织73户,集体经济收入0元。

二、工作措施及效果:

(一)高度重视,领导有力。1、市政府副市长石阳清先后两次到村走访精准户,了解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要求,听取乡、村、驻村工作组精准扶贫思路,提出精准扶贫四点意见,明确精准扶贫要做到四个结合,做实事,真脱贫。2、住建局党组研究成立以局长田利民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理学、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周健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二级局属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每月听取扶贫工作进展汇报,举全局之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科学有序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精准识别,措施明确。按照市委、市政府_村20_年脱贫工作任务,住建局党组先后四次组织干部入村到户进行摸底,制订了《吉首市己略乡_村20_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完成对全村51户239人的识别工作,并根据国家精准扶贫六个到户的新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户制定了种植、养殖、劳务输出等扶贫具体措施。组织全局42名党员干部与_村精准户结对子,要求结对干部每月联系结对户一次以上,每季走访一次结对户,帮结对户解决发展问题一个,有效地促进精准户发展生产稳定脱贫。目前,已组织党员干部入村开展帮扶活动二次,帮扶发展生产资金1._元。

(三)內引外联,科学推进。根据整村推进脱贫计划,市住建局党组加强项目对接工作,先后与省民宗局、州铁通公司、人社局、移民局、扶贫办等多家单位联系,筹集资金70余万元助推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通村宽带网络工程,实现网络微商信息共享;完成村移动通讯基站征地协调工作,预计下半年可建成移动基站实现手机稳定通讯;上半年组织精准户参加油茶、苗绣、建筑技能等劳动技能培训三次培训40多人,提升精准户科学生产增收技术,助推劳动输出产业壮大发展。据6月底统计,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_人,其中精准户有90人,在外省就业有32人;引进葛四腊味、浏阳晟瑞科技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生产发展产业。投入资金30万元(先期预付油茶苗木款6.5万元,另外23.5万元年底验收合格后付款),完成新开发油茶300亩,低改油茶200木,新开发黄金茶30亩等百亩产业园基地建设。组织36户精准户与葛四腊味公司签订金融扶贫四方协议,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50亩有机稻田栽培示范项目、村口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幸福之家等项目已完成实施方案,资金以筹集到位,下半年组织有序进行。

(四)稳定队伍,助推脱贫。如何发挥基层党支部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领导作用,尤其是合并村的基础党组织建设稳定工作,工作组始终坚持“抓党建是的成绩”的原则,协助村党支部做好“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驻村第一支部书记上一次党课,强化村党支部为民务实清廉和党员先锋带头的模范作用。统一了_村各组党员团结一致精准扶贫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制定了建设项目,开发产业、帮扶措施方案,为工作组进驻村内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及时调整补充两名村委班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突出全村各项事业发展“主心骨”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三、下步工作计划:

通过半年的精准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上级和精准贫困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也暴露政策宣传发动工作滞后,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没有消除;个别党员带头发展作用不明显,发展经济后劲不够等问题。工作组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加大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宣传力度,凝聚全村党员群众力量,聚焦发展经济大局,创新发展思路,科学推进扶贫项目,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经济发展能人,培训生产技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扩大发展经济渠道,增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发展能力。

(三)加强项目资金衔接,稳步推进项目落实,确保实现_村“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突破,贫困群众稳定增长脱贫,村风文明、村貌改变”的精准脱贫目标。

扶贫业务述职报告4

20_年,我州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上来抓,一直将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在国家和省扶贫政策、资金的扶持下,通过找准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坚持不懈地实施产业化扶贫开发战略,全州1_县包括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_年扶贫产业化项目实施情况

20_年我州1_县(局)得到国家、省财政扶贫资金共计1200万元,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3个,主要对油菜、青稞、食用菌、葡萄、马铃薯、茼蒿等产业进行了项目扶持,目前逐步建立了小规模种养殖业产业扶贫基地。培育壮大了华康公司、丹巴康定红葡萄酒公司、雪域俄色茶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我州20_产业扶贫项目共带动620户农户增收,其中包含贫困农户320户。

二、20_年产业扶贫结构及取得的成效

1、无公害元根产业化示范基地。

20_年在康定县实施了高原特色无公害元根种植基地项目,预计项目的建成后,较项目建成前收益明显增加,该项目共覆盖康定县3个贫困村涉及210户共1120余人,产品商品率达100%,为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2、州葡萄种植基地。

在我州丹巴县和得荣县以及乡城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带动了1600余户农村家庭从事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使得受益农户年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3、野生菌种种植推广基地。

20_年在我州康定县建设菌种种植推广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销售种源,然后由公司集中将农户产品统一销售。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项目区近0.5万户农户增收。

4、州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基地。

重点在海螺沟管理局建立150亩高产优质中藏药材种植基地、中藏药材优质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中藏药材优质种苗繁育基地等项目,通过为贫困农户提供药材种子补贴,帮助农户建产业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的中药材积极性,为农户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5、青稞商品粮和油菜基地。

以优质青稞基地建设项目为基础,在北路白玉县,建设实施20_亩优质青稞基地工程基础上,加大对青稞产业化项目投入,使青稞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同时在道孚县实施油菜种植基地建设、泸定县实施磨芋基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了广大贫困农户发展路子,更好地挖掘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6、优质核桃产业化基地。

在康定、得荣、丹巴等县大力实施了核桃产业化基地建设,主要采取为农民提供种苗的生产直补方式,直接栽种黑桃,在林业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确保成活率提高。核桃生产期较长,但同时具有连续收益的效果,盛产期将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7、雪域俄茶生产加工基地。

在州北路地区炉霍等地,通过打造“雪域俄茶”品牌,充分发挥当地“变叶海棠树”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基地产业发展,为“雪域俄茶”提供更多原料,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效益”模式实现农户的稳定增收。

三、产业扶贫趋势分析及下步工作的思路

通过实施“20_年规划以来,全州呈现出扶贫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产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逐步缓解的态势,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_-20_)》的要求,我州也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发展农村经济,用扶贫工作统揽“三农”工作,将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实现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必需有稳定的增收项目。当前,我州实现“三步走”跨越发展战略目标,难度的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必须加快优势资源科学开发,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多渠道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可能加大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准产业扶持、资金投向的关键着力点;另一方面积极加大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动力。

主要思路,结合全州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依据自然区域划分东路、北路和南路三个产业片区。经过近十年的产业扶贫探索,我州按照高寒生态脆弱区,高山峡谷生存环境恶劣区、河谷地带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区等三个区域特点初步构架了“三带、四地、五园”的产业扶贫发展思路,“三带”即:东部4县1局的高效畜牧产业带、南部6县特色畜牧产业带、北部_生态畜牧产业带。“四地”即:南路6县干果种植基地、东部4县特色水果基地、东部3县林果业加工基地、北部7县雪域俄色茶建设基地。“五园”即:北部4县青稞豆薯加工园区、北部6县优质油菜种植园区、北部6县中藏药材种植园区、东部4县蔬菜大棚种植园区、东部4县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区。

根据上述思路,我州正积极开展《州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以及《藏区扶贫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初步规划在_期间,采取培育龙头产业,资金直补到户的方式,扶持各类种养殖业和加工业大户2万户,并拟定在20_-20_年开展三个扶贫优势产业项目的试点工作,一是在东部3县以“康定红”葡萄酒为龙头品牌,打造酿酒葡萄基地;二是在北路7县以“雪域俄色茶”为龙头品牌,打造高原特色茶叶基地;三是在南路3县以“高原藏香猪”为龙头品牌,打造南路特种畜禽基地。

四、产业化扶贫存在困难和问题

扶贫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为我州广大农牧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起到了较好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近几年来我州不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对产业化的投入,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实际投入资金难以满足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

(二)扶贫产业规模不大。近年来虽然我州实施的扶贫产业项目投入规模有所增加,产业得到一定了发展,但是扶贫产业规模还是总体偏小,项目数量太少,贫困农户参与面不广。加之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的意识未转变,对变幻无常市场需求预测不够等原因,对小规模发展扶贫产业持观望态度。

(三)扶贫产业效益有待提高。现有产业,绝大部分是传统农牧业,这些产业一部分是对市场应变能力较低的产业,一部分是属于增产不增收的产业(比如青稞种植,产量高时市场价格低,产量低时市场价格高),还有的产业由于科技含量高,群众参与能力不强(中药材种植、农畜产品深加工)。造成扶贫产业的覆盖面很广、效益不明显。

(四)对产业发展调研不够深入。扶贫部门涉及的工作内容较多,而扶贫系统工作人员较少,无法确定专人抓扶贫产业发展工作。对如何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方面的思路没有理清、办法不多、措施不全,发展扶贫产业只能是顺其自然。

(五)产业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不强。现在我州发展的扶贫产业,绝大部分产业如果遇到突发的自然灾害,则缺乏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是牧区往往年初大雪灾害,就给当地的牲畜造成巨大损失,对该扶贫产业项目带来了严重打击;并造成大面积返贫。

五、发展产业化扶贫的几点探索和建议

(一)调动农户积极参与度。一是要选准扶贫产业。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要突出区域优势、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群众参与、长远规划等重点环节,对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覆盖屋面较广、符合长远发展前景的产业予以重点确定和扶持。二是要建立产业基地。对那些条件比较成熟、发展潜力比较好的产业,有针对性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补助、贴息贷款扶助等方式,集中联片兴建各类产业基地,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三是要宣讲优惠政策。要通过下发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把发展扶贫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扶持办法让群众有进一步的了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抓好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二)积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经营机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合作社”等各种经合组织,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寻求市场销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是产业化扶贫的助推器,要提高贫困户的整体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小农思想束缚中摆脱出来,投入到大市场中去,使他们自觉地想致富、去致富、自觉地运用科技致富。县、乡、村各级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力争2-3年内使50%以上的贫困户真正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拓宽销售渠道。一是要培育好各类流通组织和能人。扶贫产业要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培育一批产业流通组织和“中介”能人。要采取减免有关规费、重点奖励销售大户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能人去跑市场、开发市场,通过对市场的敏锐分析和研究,与农户签定产品销售合同。二是组建好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对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农户覆盖面和有一定前景的扶贫产业,要鼓励农户在自愿加入的前提下,组建好产业发展经济组织,由协会统一与客商和加工企业签定产品销售合同,再由经济合作组织统一为农户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培训、规范产品标准、病虫害信息、疾病防疫、产品销售、采摘包装等全方面管理和服务。三是扶持发展好各类龙头企业。要在企业贷款的发放、企业贷款的贴息、税费的减免、产品的流通运输等方面广开绿灯,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采取更加灵活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和扶持本州和外商来兴办各种为业加工龙头企业。四是要采取比较灵活的销售举措。采取“企业+经济组织+农户+基地”等方式,积极拓宽扶贫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农户吃上定心丸,从而促进扶贫产业的规模逐年壮大。

(五)建立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探索建立产业风险抵御机制。对经济林木、牲畜养殖及生猪饲养等要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积极探索农副产品种养风险保险,以应付突发的不可抵御的自然灾害。二是建立产业协调扶持机制。对于扶贫产业发展,县级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整合各个部门的优势,制定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确定全州扶贫产业的主导方向,协调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州扶贫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明确成员单位的职责。各个部门也在按照扶贫产业发展的方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扶贫产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6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教育扶贫心得感悟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承担教育扶贫重担的教育系统应该在其间做好哪些工作,以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能见到实效呢?

一、要切实履行好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学生不能因为家境困难而出现辍学情况。近年来,教育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经核查相对贫困的在校生进行了资助,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这些学生的关怀。但在今年对全县贫困学生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一些随父母在县域外出打工上学的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政策。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有的是不了解情况;有的是没有时间回来办理;还有的是嫌麻烦最终不了了之。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还没有进入大数据管理范畴,这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

二、是学校在对贫困生帮扶过程中工作要细、实、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细致、到位。

根据教育局要求,学校确认的贫困生必须有专任教师进行帮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学校将贫困学生进行细致归档,做到一生一袋,每个学生的个人资料要详实准确,教师的帮扶过程性资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体现出来。要求教师具体做好四个一工作,即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兴趣培养和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生活资助。这些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县局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2、检查督促,促进落实

为了更好督促教师按照县局要求扎实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帮扶内容设计了教育三扶记录单,内容包括学业帮扶、励志教育、兴趣培养、家访记录、帮扶感悟、帮扶成效等内容,要求教师将帮扶情况进行认真填写,一周一汇总,及时入档。在教师们的努力下,所帮扶的孩子,要么在性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矿区孩子活泼外向性格的影响,他们不再封闭自己,互相成了好伙伴;要么在学习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书写认真了,准确率提高了,成绩进步了;要么在卫生文明习惯上改善了,不再乱丢东西,不说脏话,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一点一滴的变化,浸透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于所帮扶的孩子家中绝大多数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所以教师要承担的责任非常艰巨和重要。这也考验着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导,更合理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要让一代又一代农村的孩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离开故土,背井离乡,靠苦力、手艺生存,而不是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让自己的家乡真正走向小康。

教育扶贫心得体会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责任倒逼,落实各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压紧压实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是强化一岗双责。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靠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各县区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其余市级部门单位的参与责任,做到职能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21条硬措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扶贫干部,特别是通过从严从实选配、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全面加强第一书记工作,注重选派递进培养学员和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区、青川县对每个乡镇增派1名扶贫副乡镇长。全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岁,其中后备干部占55%。

三是强化督查考评。加强跟踪问效,每月督查通报1次进展情况,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驻村干部考核情况与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评挂钩。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和典型事例。分类制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减贫的具体标准,精准考核扶贫成效。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年度绩效考评降低一个等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近期,结合走基层活动,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对全市73xx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激励政策激发集聚各级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提前2年摘帽的县区奖xx00万、提前1年摘帽的县区奖500万;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提升村三职干部报酬,延续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对下派任职的第一书记,保留原机关工资福利,同时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艰苦边远乡镇津贴;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参与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朝天区对完成脱贫任务、达到小康标准的村三职干部提高补助标准,与社区干部享受相同报酬。

二、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制约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难、农村整体发展慢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添举措,正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5年大约需要硬投入250亿元,对于我们这个吃饭财政的市来说压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投入xx亿元,对接省xx个专项方案争取80亿元,金融投入xx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收益债xx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0亿元,群众自筹30亿元,基本可以解决扶贫投入的问题。60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上报省农发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86%,授信额达26亿元。旺苍扶贫小额信贷经验全省推广。

二是以三分红两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1.88万户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植业托管养殖业寄养理财分红增加特困户收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旺苍县盘活闲置资产为特困户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农工委认可。

三是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大力解决水、电、路和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教育局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集中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根据省、市委关于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自2017年4月中旬起,市教育局定点帮扶**县**乡**村、局机关工作人员结对帮扶**村贫困户(双包)。现将2017年度市教育局双包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落实要求

根据全市扶贫工作动员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教育局经认真研究,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双包帮扶制度的实施意见》,自2017年4月中旬起结对帮扶**县**乡**村,同时安排一名县处级领导干部驻村扶贫,局机关62名职工结对帮扶**村73户贫困户,其中1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通过上门走访、入户调查,摸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制定了扶贫工作四项清单,即扶贫对象和需求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时效清单、帮扶责任清单,同时建立了市教育局干部职工联系帮扶贫困户包户名册。市教育局局属学校中职中心、市一中、市三中也分别选派干部驻村扶贫。

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党建协调发展,进一步激发城乡联合党组织狠抓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根据市委《关于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党建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办〔2017〕24号)精神,2017年6月,市教育局领建、**县教育局参建,**县**乡**村和**村参加,组建了由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同志任书记、**县教育局党工委书记黄学艺等9同志分任副书记或委员的联合党委,市、县教育局与**村和**村共同签订了《铜陵市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互帮互助协议书》。联合党委还研究制定了《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工作职责》、《城乡基层联合党组织联席会议制度》、《城乡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同时讨论确定了2017年十项工作目标,即;建立联合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健全运行机制;市、县教育局与**村、**村签订联建协议,制订2017年联建工作计划;谋划实施**村、**村经济发展项目;帮助**村、**村美化村居环境,修整村貌;扶持**村、**村党员群众实现脱贫致富;为**、**村贫困群众办实事;健全完善**、**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包户名册,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一次三下乡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对**、**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市二中、四中、十中、十五中等局属学校也分别同**县有关乡村建立了城乡党建联建共建制度。

二、彰显特色,努力作为

第7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为提高阿城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及扶贫开发组织协调和推进执行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帮扶、做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依托区扶贫办和区委党校培训资源,注重培训质量,全面落实加大培训力度,全区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取得良好成效,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完备的人力保证和智力支持。全区通过线上与线下培训方式相结合,利用网格化模式,以点带面,分层次的线下培训120余人,线上培训820余人。

一、培训方式

一是通过平台培训,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一锅煮”、“大杂烩”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弊端,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部门采用指标调训方式,培训机构承接并实施培训任务,参训单位安排干部学习,学员干部参加学习,四者实际只形成了单向静态的关系,培训组织部门在调训干部与选用干部之间、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与培训组织部门调整规划之间、参训单位在安排干部学习与干部本身意愿之间、学员在参加学习与工作实际之间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互通,从而导致培训实效性差、针对性不足。为此,阿城区创新培训管理手段,利用互联网优势,于今年8月初上线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使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尽可能减少,以便使顶层快速的将决策权延至基层的最前线,从而提高办公效率而建立起来的富有弹性的新型管理模式,使数据传达更直接、更准确,掘弃了传统金字塔管理模式的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平台,顶层人员不但可以直接监督到扶贫干部个人反馈的信息,同时也能将培训的内容直接传递到个人,信息的双向互通,使培训对象的范围延伸到每个人,进行一对一线上培训,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

二是通过党校学习,保证培训效果最优化。利用互联网在管理平台培训的基础上,阿城区也不忘采取线下教学模式,邀请上级领导及各行业优秀讲师进行培训和政策的讲解,针对传统线下培训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保证培训内容的质量和培训效果。今年9月,阿城区委组织部牵头举办的阿城区村党组织书记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在阿城区委党校五楼会议室举行,哈尔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考评处处长高洪波做主题发言。培训前区委党校与区扶贫办领导精心设置培训课程、挑选授课讲师,培训内容丰富和实用。辅导内容主要是各行业部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解读、当前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这些难题。从残疾人行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住房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导帮扶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用足用好这些政策。培训内容图文并茂,授课讲师都提前精心制作了PPT课件,保证让扶贫干部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藉此提升教学效果。这次培训结束后,扶贫干部们表示培训时间安排紧凑合理,学习内容丰富实用,受益匪浅。

二、取得成效

一是协同推进拧成合力。通过市领导和各行业优秀讲师的授课辅导,真正让阿城区精准扶贫干部高度重视,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实过程督导,采取现场督查、专题调研等方式,对全区各单位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在进行脱贫攻坚工作考核时,将精准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取得成效。

二是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市扶贫办督查考评处处长高洪波在党校培训时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持之以恒综合施策,真抓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求各扶贫干部要提高认识,以的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的具体要求作为遵循和指南,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脱贫攻坚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正视问题,认真研究,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切实以实际成效推进全区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要牢固树立“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意识,加强分析,找准症结,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切实把中央和省、市的优惠政策吃透、用好、用足,真正做到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力争尽早实现脱贫。

三是贯彻落实扶贫政策。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培训, 基层扶贫干部充分认识到了培训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落点在基层,关键靠基层,强化自身政策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专业能力。认真学习精准扶贫有关政策知识,就阿城区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涵盖教育、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金融扶持各个等方面,深入学习领悟,认真贯彻思考,做好落实。

四是纠正风气强化监督。脱贫工作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随着精准扶贫、扶贫动态管理工作等政策的实施,让贫困户的帮扶、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扶贫工作中存在扶贫政策百姓没有受益、问题反映慢、监督体系不健全的情况。针对扶贫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情况,阿城区建立建成精准扶贫监督管理平台,不但能优化管理结构,更能强化责任监督,通过扶贫干部实时上传的数据,详细掌握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疑点数据进行筛查比对,从而确定扶贫过程中出现腐败的问题。精准监督管理平台的出现,实现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互相监督,继续以高科技手段“精准监督”护航“精准脱贫”。

四、下步工作方向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阿城区将继续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扶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狠抓工作落实。区扶贫办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工作成效。

二是突出培训实效。阿城区继续坚持以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扣脱贫攻坚中心任务和贫困地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专题和课程,防止培训流于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培训规模、学制、方式、师资等,不搞“一刀切”,避免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频繁培训。

第8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发展短板,抢抓政策机遇,真扶贫、扶真贫,全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5.02万人减少到13.4万人,贫困面由43.38%下降到23.6%,下降了19.77个百分点。

当前,扶贫攻坚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实际,秦安县委、县政府以攻坚拔寨的精神,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进一步调整思路、完善措施,瞄准靶向、奋力攻坚,以全新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着眼政策落实 注重立体推进

按照“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基础建设连片推进、公共服务集中覆盖”的思路,统筹各类资源,集中突破重点区域,以连片区域扶贫带动整体扶贫开发进程。针对扶贫项目渠道不同、点多面广的现状,秦安县在精准扶贫推进过程中,主动对接省、市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在细化实化和推动落实方面狠下功夫,制定出台了全县精准扶贫“1+17”专项方案、9个作战图、30项支持计划分年度实施表和重点项目落实责任清单,把不同渠道的项目资金拧成一股绳,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的同时,也使扶贫开发的综合效应发挥到最大化。紧盯4.45万人的年度减贫任务,按照“一个提速、四个提前、四个加快”的工作思路,以路、水、房、田、电为重点,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特困片区、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1.2亿元,解决了9.1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199条485.5公里道路硬化、3590户危房改造、119个村卫生室、145处乡村舞台、 82所“全面改薄”项目、39所行政村幼儿园、10个自然村动力电工程的建设任务。特别是作为秦安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和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占地15亩、总投资2916万元、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的陇城教教育园区,采取“学生不动、教师动”的全新理念,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解决贫困山区学生上学难、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

着眼力量整合 注重帮扶引领

扶贫重在扶志,贫困地区发展既要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在带领贫困户找出路、想办法方面,把“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组建了由685人组成的193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实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或年轻大学生干部、农业科技人员“三个全覆盖”,增强了帮扶力量,构建了“一村一单位、一村一帮扶队、一户一干部”的结对帮扶机制,做到了乡村不脱贫、干部不脱钩。制定了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等制度,驻村工作队员每年驻村帮扶时间达到220个工作日以上,其中常驻时间至少达到160天以上,各双联单位为队员落实了交通伙食补助,乡村两级为队员解决了食宿用房、添置了办公用品,形成了长流水、不断线的工作机制,确保队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通过强化培训抓提升、创造条件抓保障、紧扣重点抓落实、健全机制抓管理等措施,督促引导工作队员争做扶贫攻坚的引路人。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村先后衔接落实各类帮扶项目170项,争取资金5800多万元,开展各类培训3.6万人次,组织劳务输转9000多人次,帮建果园基地5100亩,解决群众急难事件500多件,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着眼减贫增收 注重产业培育

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在“造血”方面,重点突出产业培育,大规模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立足林果产业基础,以贫困片带和贫困村为重点,全力打造秦安蜜桃、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新建果园3.1万亩,实施果园提质增效2.1万亩,全年果品总产值突破了27亿元。注重商贸流通带动,以总投资11亿元的小商品城建设为载体,扩大社会就业,目前已完成投资2.54亿元,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积极开展电商扶贫,抢抓秦安被列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机遇,成立了全县电商协会和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率先创建了全市第一批农村淘宝实体店,并与甘肃机电学院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累计运营农村淘宝便民服务店160多处,创建线下体验馆34家。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以“一轴三线”为载体,着力提升“百里生态文化长廊”等5条生态示范带;按照宜林栽林促生态、宜果栽果壮产业的原则,实施了清水河三乡镇北山连片绿化开发工程,建成生态林1.2万亩、荒山造林1.67万亩,栽植各类苗木500多万株,促进了生态扶贫产业化,产业扶贫生态化。

着眼补齐短板 注重金融支撑

充分发挥现代保险服务业对精准扶贫的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了农村“两保一孤”(一二类低保户、五保户和孤儿)特困群体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项目,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出资为3.43万人投保343万元,为特困人群提供了托底式医疗保障,达到救急救紧、精准脱贫的目的,成为全省金融扶贫的一项创新实践。充分发挥财政撬动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作用,精心组织实施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为13070户贫困户发放到户贷款65083万元,采取“发展性”和“带动性”双轨并行办法,对有一定偿还能力和致富手段的贫困农户采取“发展性”贷款,直接由农户使用贷款;对无力经营但又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致富能人+贫困户”等模式,由乡镇政府牵线,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签订三方合作带动协议,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按比例分红,包盈不包亏,并在企业务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合作共赢。目前由秦安县腾飞果业有限公司等60户企业共集中使用600户贫困户专项贷款3000万元。

着眼底数精准 更加注重动态管理

第9篇:小学教师精准扶贫总结范文

关键词:扶贫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2-23

一、正确认识对高校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性

总理在“调结构”“稳增长”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上多次强调“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的施政理念。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办、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残联等部委联合研究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精准识别、 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目标任务,为落实国家帮扶政策指明了方向。

对各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是国家整体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也是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征程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完成国家基本的资助政策的同时,还应该在某些方面进行一些创新,提出一些有别于其他救助的新举措。我国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脱贫,时间即将到来。而高校资助的对象与普通的社会救济对象有所不同:高校资助的学生,主要是由于家庭的贫困而需要救助,但是更准确地说是家长的贫困而导致学生需要国家的救助。在校大学生是被资助的主体,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各高校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资金的救助上,还应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勤奋、勤俭、自信、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最终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胆识的综合型人才。

二、为心理扶贫工作创设条件

1.各高校领导要认识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高校领导能够从思想上深刻意识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使得这项工作正规化和有序化,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当前任何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因此开设心理健康专项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贫困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归档,防患于未然。对贫困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措施以及救助工作,使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化、全面化、规范化、专门化。

三、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

虽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并不是科班出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也只是懂些皮毛。他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学习不同的科目,而且心理扶贫也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前期的准备工作、知识储备以及技能培养并不能保证教师能够马上胜任这份工作。因此,素质培训就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个必要准备,而且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

从客观角度上来说,心理扶贫不仅是一项日常管理工作,而且也是一项不断学习、探究的工作,因此,高校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热情和政治觉悟,促使心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要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并开展相关的科研探究,将会是心理扶贫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结语

总之,贫困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所不得不关注的重点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此外,完善心理扶贫机制,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条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 会使得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