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

第1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吃得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进行研究保障国民饮食安全健康有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尤为重要,也是有机农业种植的研究方向。科技发展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两面性的,在饮食方面正因为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吃不饱的困境,粮食增产增收离不开种子、农药、化肥等的影响。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无化学污染的健康种植技术,这样的科研成就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更重要的是这对于饮食安全健康有巨大的意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有机农业产品的研究成果为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重大突破,市场前景潜力大,也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取得更大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简介

有机作物是在生长的全过程,不添加化学成分的养料营养,也不使用化学制剂清除有害病虫的作物,有机农业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规律实现农业生产技术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们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有机农业生产出的食品不仅健康美味,经研究证明长时间食用有机食品的人更不易被传染禽流感等的病痛。因此,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从而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及前景相当乐观。从现阶段有机农业种植的技术水平来看,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的空间,有的技术还需改善进步,农业种植的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有待进行优化升级。这不仅有赖于农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人员不断致力于研究探索,还有赖于相关国家部门对这一领域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优化。

2有机农业生产技术要求

2.1对有机作物种子培育的要求

基因的影响十分重要,有机农作物的品种选择直接关系到农作物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根据种植地域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情况、土壤肥沃情况、水域分布情况等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而实现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要求。我国的领土面积达、跨度大,自然环境的差异非常明显,在气候相对干燥、雨水较少的北方,一般应选择更耐寒的农作物品种,南方的气候比较湿润,雨水充沛、日照时间更长,可以选择对水分要求更高的农作物品种。同时,科学技术为培育农作物品种提供了人工干预的条件,杂交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培育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提供便利,完全可以培育出抗虫害能力更强的种子。在南方比较常见的套种技术选择在相同位置、相同时间段分别种植不同的作物,利用作物与一些虫害之间的克制关系,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的效率,还有效减少了病虫危害。关于虫害损害农作物生长的情况,有机种植技术要求不使用化学制剂进行杀害,而是利用自然规律中相生相克的引用自然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病虫害,在防治虫害的同时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

2.2对自然环境选择的要求

有机农业发展对于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有一定要求,我们知道无论是农作物还是水果,种植土壤、土壤里所含有的养分、水分,当地环境及日照时间的长短、昼夜温差都会影响农作物或水果果实的品质。有机农业对这些自然环境的要求更加严苛,在种植过程中,会根据农作物的生长规律选择最有利的时间种植,保证雨水、日照等自然因素充足。农业也是一个独立的专门的领域,有机农业更是新兴科技发展下的专门技术领域,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加上丰富的耕作经验是对专门种植人员的基本要求。种植土地地理位置也尤其重要,开阔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的通风情况。农作物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杂草吸引养料,传统种植技术会使用去除杂草的农药,但是这些农药在去除杂草的同时难免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优质的土壤、种植环境直接影响到有机农作物果实是否更有营养,是否健康生长。被污染的土壤和被严重的空气环境都不利于有机农作物的培育,种植土壤周围的水域情况直接影响到农作物在长时间没有雨水的情况下是否能得到及时的灌溉。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种植土地是保证有机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基础。

2.3先进生产技术的应用

农作物生长尤其自身的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规律进行有机作物的种植可以节省投入成本,但是科技发展还可以为有机作物的种植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手段加持。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还可以节约人力成本,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作物生产机器,有机作物的种植逐渐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方式,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投入,弥补人工缺陷。同时滴灌和喷灌技术的使用更加节省水资源,为农作物精准的补充水分,通过电脑系统的智能控制,帮助农作物安全将康生长。

2.4畜牧和种植技术的科学搭配

有机作物的种植技术与畜牧业相结合进行生产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通过两种技术的相互结合,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闭合生长环境。畜牧业的发展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自然、符合生态循环的养料,农作物也可以为畜牧生产提供一定的自然饲料,可以说是既有利于合理的资源利用又节约成本。合理使用土壤和区域土地,高效率的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引发水土流失等的环境破坏情况,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这种两种不同种类相结合发展的模式也要求相关人员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在发展有机农作物的同时,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高效使用资源,节约自然资源成本和生产成本。在农作物和畜牧生产的过程中,添加使用肥料也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调配,保证在提高有机作物质量和产量的同时不会带来环境威胁。

3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空间

现在有机农业还处于相对小型轮作、小规模生产的阶段,例如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和去除杂草方面,投入的人工劳动相对较多,这样不仅效率低,效果不够明显,在人工成本方面投入过大。而人们对于有机作物的需求已经有了相当的市场要求,规模化、产量化的生产有机作物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形成规模化种植就可以在生产中投入使用机器设备,解放人工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科技的占比要求越来越高,各个产业之间互相交融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有机作物种植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并与其它产业之间开展合作,如与旅游产业、餐饮产业等的结合,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为规模化发展提供便

第2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业;种植土壤;有机培肥技术;探讨分析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最看重的问题。有机农业种植就是在不破坏农业生产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因素,运用一项复杂的技术,来使农作物可以在更安全的、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生长,可以很好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同时,有机农业种植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破坏土壤的性质,为农作物提供天然、无公害的肥料,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未来的发展潜力也非常大。

1常见的有机肥的种类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肥的种类很多,比如:绿肥、动植物性肥源、矿物质肥、微生物肥料、蚯蚓等。其中,绿肥最为普遍,并且它的养分比较全,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的性质;人和动植物的粪便是属于动物性肥源,农作物的秸秆是属于植物性肥源,农民在对土壤进行施肥时,要注意将动物性肥源和植物性肥源两者的有效结合,以达到效用最佳的目的;矿物质缺乏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农作物可能会出现某种“生病”的迹象,而矿物质肥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土壤进行肥力补充,使农作物可以更好地生长;微生物肥料不同于其他的化肥原料,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增加也有所帮助;蚯蚓可以使土壤更有效地吸收肥力,蚯蚓虽然是一种虫子,但同时它也是一种蛋白肥,在它死后,尸体被分解于土壤之中,也会对土壤起到增加氮肥的作用。

2有机农业种植的作用

2.1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农民来说,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了使农作物更好地生长,为了达到一定的产量,也为了使农作物的质量更好,将一定量的化学肥料投入土壤中,是很有必要的。一开始,少量的化肥农药便可以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并且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量的化肥农药对害虫来说,根本起不到作用,为了达到农民预期的效果,他们便会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这时,对于环境的污染就慢慢变大了。如果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种植,不仅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会使农产品生长得更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1]。

2.2使土壤的肥力有效增强

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使土壤的肥力有效增强,要想充分发挥这个作用,就必须加强农民对土壤培肥技术的了解,让他们对这个技术的原理以及使用的条件有所了解,然后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投入使用。土壤培肥技术是发展有机农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使用这项技术,必须针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做出一些调整,因地、因时制宜,使土壤的肥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增强,让农民不必为了追求高产而过多的投入农药化肥,从而使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2.3可以让农作物更好地生长

土壤的性质、气候的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等对农作物的生长都会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有机农业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将这些影响的程度降到最小,甚至可以做到完全不受干扰[2]。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为农作物提供其所需的矿物质、肥料等,不断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的能力,使农作物可以避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伤害,使农作物可以更好地、更有效地生长。

3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土壤培肥技术

3.1对耕作进行合理的安排

土壤培肥技术的前提是合理耕作。耕作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宜安排,如果耕作过度,会使得土壤的养分不足,从而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所以,我们在耕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轮作模式进行耕作,要注重保护土壤耕层,使农作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从而使有机质含量、水分等在土壤中得以很好的保存,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使农产品产量更多、品质更优。

3.2科学的进行栽培

土壤培肥技术可以得到最佳使用效果的另一个前提是科学的进行栽培,不同的气候温度条件,需要的技术不同;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缺乏的元素不同,所以它们的补给方式也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有针对性的对农作物进行培肥工作。由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农作物进行科学鉴定之后,根据农作物所属的类型以及它在某一阶段所需的施肥量大小,来对它进行科学的培肥工作,从而使得有机农业的种植土壤培肥技术效用发挥到最大。

3.3合理施用有机肥

在日常生活中,可供农民选择的有机肥的种类特别多,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不能人云亦云,别人用得好的有机肥不一定对自己的农作物有效,首先确定自己需要哪种类型的肥料,然后进行挑选,在化肥使用过程中,不可以只使用一种肥料,因为一种肥料的效力有限,我们应该根据科学的配比方法来进行调配,配出最适合自己的农作物生长的肥料,并且在最适宜的时间段内,去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施肥。

第3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有机蔬菜通常就是指绿色蔬菜,也就是说在这些蔬菜当中不包含农药、化肥、添加剂等等的健康蔬菜,这种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成品也不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在种植的过程中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在适当的自然条件下使其自然健康的生长,同时在相关技术的采用上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能够通过一定的措施促进植物的协调健康生长,同时还能够做到不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有机蔬菜必须要在进入到销售市场之前有相关部门出具的鉴定合格证书。

二、有机蔬菜栽培技术

1、品种的筛选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及土壤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农作物的抗虫害性要好,同时其还应该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天气和温度变化的品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在各种环境下都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死亡或者是减产的现象,从而既保证了农作物的质量又保证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2、清洁田地

按照种植的需要对田地进行有效的处理,要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土地进行深翻,同时还要对土壤当中对植物生长的一些不利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植物生长期间将一些受病的植物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那些病情非常严重的应该立即拔除,在收完农作物之后要对其周围的区域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彻底及时的处理,同时还要将一些已经死亡或者是生长情况非常不好的残枝败叶清除或者是掩埋,这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时也能够使得在冬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3、配套栽培技术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可以将当地的一些自然条件,例如光、热、水分等因素采取培育壮苗、秸秆覆盖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培育,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农作物的生长。

4、肥料使用

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土壤的肥力进行一定的检测,同时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有机肥使用进行有效的规范,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土壤的诊断,从而确定适当的施肥技术,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系统和机制。

在有机农业的发展当中最终就是要实现不适用任何的化学和农药的基础上使其也能实现相关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要使用有机肥料,同时要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要求对其进行机械化的生产,同时也能够使得矿物质材料当中的氮元素能够充分被土壤吸收,增强土壤肥力,同时还要在施肥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基肥的使用量要在80%以上,同时还要在施肥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肥料,尽量提早施肥,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发展。

其中肥料的使用方法是:

(1)施肥量:在施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施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一定要保证肥料的充足,如果肥料的数量无法满足其需求就会导致其氯元素和磷元素的缺乏,从而也导致了农作物缺少肥料而无法正常生长的情况,在有机肥当中,能够被农作物利用的养料相对较少,同时养料的作用时间也非常长,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选择EM微生物菌来提高养料作用的效率,缩短作用时间,使得有机物能够更好的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2)施足基肥:将施肥总量的80%用作基肥,根据耕地情况,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促进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在蔬菜长至3―4片叶时进行追肥,可采用开沟条施或开穴穴施的方法,也可以均匀撒肥料于菜地,并要及时浇水。

6、病虫草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所遵循的原则。在对植物一病虫害一环境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各种农业调控措施的运用,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条件,努力将病原数量压低、提高植物抗病性、使虫害的基数减少。通过采用一些农业和物理措施,实现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把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加强对病虫害调查和预测的综合试验,形成蔬菜病虫害的预防体系。通过对生态环境调控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将预防技术与治疗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体系,使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明显降低。

通过多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践,证实了“六字”综合防治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即“避、诱、封、工、准、要”。其中“避”就是种植时间避开病虫为害高峰、“诱”就是杀虫灯、性诱剂等、“封”就是防虫网等、“工’僦是人工摘除群集的幼虫卵叶或病枝、病叶等、“准”就是准确把握病虫防治适期、“药”就是使用允许的农药,如Bt、苦参碱、波尔多液等。具体方法是:

(1)病害防治可选用石灰石、波尔多液、醋、硫磺、高锰酸钾等来防治蔬菜多种病害,此外还探索了一些新的途径,如可用小苏打+植物油的混合液防治白粉病,用浓度10%的鲜牛奶悬浊液防治黄瓜白粉病。

(2)虫害防治。提倡使用捕食性天敌、植物性杀虫剂苦参碱来防治虫害,也可以使用性诱剂、防虫网、糖醋诱虫黄板诱蚜和频振式杀虫灯等来防治虫害:如果虫害较严重,可有限制地使用Bt制剂等。

(3)杂草控制。采用人工方法,也可以采用栽培技术控制杂草。该栽培技术可以限制杂草生长发育,还可喷施酸度为4%一10%的食用酿造醋,可以消除杂草,而且还能使土壤消毒。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三、有机蔬菜质量控制与技术培训

加强对有机蔬菜生产过程的管理,严格记录作物的生长、管理状况作,有完整的田间生产记录档案,田间管理记录包括品种名称、种子来源、播种日期和数量,还包括土地耕作的时间和方式、施肥的时间、数量以及肥料名称、来源,包括采取植保措施的时间、方法、原因及用量、包括灌溉的时间、数量和水的来源和收获的时问、方式、数量以及种植期间发生了的其它重要事情。并设立质量监督员,对有机蔬菜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实施中,我们探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田问档案系统,建立了有机蔬菜的质量控制跟踪体系,保证了有机蔬菜的质量。

第4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生产技术;要求

有机农业种植是近年来在传统农业种植的基础上通过对种植环境、种植等有机化的技术管理,做到植物的生长中所需的营养成分都是有机的,在生产种植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有污染的人工添加剂,农药,生长剂等,只是使用有机肥料而种植出的自然、生态、健康的农作物产品。

1现阶段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所面临的技术要求

1.1对有机农作物种植生长环境的选择

由于有机农作物种植与普通农作物的种植是非常不同的,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要比普通农作物高,所以,在有机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前就要对所要种植的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择。种植区要四面开阔,空气流通顺畅,远离闹市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区以及有可能存在污染和辐射的区域。选择的种植地点最好在位于风向流动的上风位置;种植物种植区要选择水源水质较好的地方,远离人们居住环境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水所在的区域,避免被污染的水流给植物生长的土壤和所需的水分供养造成污染等这一系列有关农作物生长的要求;需要制定一套相关的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体系,好的技术体能能够统筹兼顾,更能够更好的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生产技术是种植技术体系关键所在。

1.2有机农作物的品种选择和抵御灾害能力的提升

在有机农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兼顾周边环境气候和土壤等方面的差异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种植,对于北方地区的有机农作物品种就应当以选择适合北方生长气候和生长环境为前提,南方地区的有机农作物品种选择上要考虑到南方的雨水较多,温度常年较高等因素。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要提升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可以通过利用农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模式,打乱病虫害生长所需的环境和周期,做到通过自然手段抑制和抵抗病虫害侵害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与病虫害的天敌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当中,通过生物与环境的自然生长法则来抵抗灾害的侵袭。

1.3有机畜牧业和有机种植业进行互相结合

在有机作物的研究和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有机畜牧业和有机作物之间的联系,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去考虑,统筹兼顾,全面思考才能更好的促进有机农作物的生长和有机农业体系的完善。在有机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种植和耕作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种植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土壤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在给农作物增加辅助营养和配料的时候,要严格把控好配料的各方面质量的检验,确保质量的安全合格,才能在运用到种植过程中,通过植物对阳关、空气、大自然的光合作用汲取养分的同时,加上有机辅助营养的供给,更好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同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关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对种植中出现的杂草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控制,避免影响到农作物的健康生长,通过以上细节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共同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环境的创建,意义重大。

1.4通过有机示范区的形式完善农作物发展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对有机蔬菜水果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有机农作物的发展和关注。主要方式可以通过构建农业产业示范区的模式,选取有利的地势,有效的对农作物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达到农作物与养殖、农作物与生活体验,农作物与旅游相结合等诸多的发展形式,形成一个综合的农业发展体系,改善农作物的单一种植结构,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渠道,创造更多的利益和价值。

1.5在有机农作物种植中人力劳作技术还有待提升

由于种植环境的不同,种植地势的不同,许多机械化科技化的种植管理措施和手段无法应用到细节当中,这就缺少不了人力劳作的作用,通常这些主要是在田间耕作中进行,在处理杂草过程中,不能使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只能通过人力及一些传统的田间耕作工具进行人工除草,所以这个过程中的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效率也比较低,还需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不断的提升。

2结语

有机农业在我国市场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也是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相比于传统农业,有机农业不论是生产方式,还是生产结构和生产环境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并且还能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所以,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与有机农业相关的种植技术加强重视,促进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土壤培肥技术;有机农业种植;应用

0.引言

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出了有机农业这个概念,有机农业排斥一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减少对环境造成破坏,基于自然,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农产品。为了生产更适宜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我国在有机农业种植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机农业种植促进了我国农业的改革,保障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减少甚至杜绝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种植中,一般采用有机肥、用地养地、合理的轮作来培肥土壤,遵循《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合理的土壤培育方案。

1.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方法

1.1施加植物和动物来源的肥料

满足堆肥要求的畜禽粪便;具有腐殖酸的木灰、木屑、木炭、树皮;与动物粪便混合且充分腐熟作物的秸秆;草木灰;自然海草;物理方法生产的产品;未添加化学物质以及未经化学处理的鱼粉与饼粕;经过发酵处理或堆制的食品工业副产品;生产蘑菇的培养废料;没有防腐剂的动物皮毛、骨头、肉。

1.2施加矿物来源的肥料

不同的植物需要肥料类型不一样,有的需要磷肥,有的需要钾肥。所以,在有机农业种植中,单纯的有机肥料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大多数情况下,无机矿物肥料是非常必须的。矿物肥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未经化学处理且未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磷、石灰石、镁矿粉、白垩、窑灰、石膏、黏土等;天然的硼酸岩、硫黄、钙镁改良剂、泻盐类、氯化钠、氯化钙;由物理方法获得且氯含量不高于60%的钾矿粉[1]。根据农作物对不同肥料的需要,施加不同的矿物肥料。煅烧性磷肥或磷矿粉对需磷较多的农作物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根据实际的需要,施用处理过后的石膏、白云石、石灰等能有效平衡土壤的肥力。

1.3施加微生物来源的肥料

微生物来源的肥料关系到有机农业种植的发展,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常情况下,人们利用具有生物降解作用的的微生物,来制造有机肥料;能作为肥料的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副产品,也是微生物肥料。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慢慢意识到微生物的优势:不污染环境,抵抗害虫,能分解有机肥料,能够对农作物营养实施明显改善,起到良好的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简而言之,土壤中所含有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数量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根瘤菌、硅酸盐细菌、放线菌是主要的微生物来源肥料。

1.4利用蚯蚓培肥地壤

蚯蚓存活的时候,能够对土壤中的养料释放以及有机质腐解产生促进作用,死亡也能够对土壤中的含氮量有所增加。

2.土壤培肥技术在有机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由于人们健康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健康优质、营养无污染的有机农业产品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继而在全社会得到推广。相对于传统的农业,有机农业对土壤培肥技术要求的更高。除了对土壤施加不同的肥料,使得土壤的养分能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需要外,还要把握一定的施肥技术,以保证在施肥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效益,科学施肥,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2]。

2.1耕作

农作物是否良好的播种、发育以及生长,与土壤的耕层以及地面状况密不可分。合理耕作,能有效地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除此之外,疏松的耕层有利于有机养料的转化和植物根系的发育保墒。合理轮作、间作和套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和利用土壤的肥力。比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具有固定土壤中的氮素和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的作用,合理布局豆科作物的间作或轮作有利于下一茬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效利用排灌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水分是土壤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科学地进行排灌,保证土壤的水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2.2施肥

有机肥料的养分和元素组成不同,要根据不同的肥料采用不同的施肥技术:

(1)一般的有机机肥料,要经过堆沤处理;高热量的有机肥料,如鸡粪、饼肥等要经过充分腐熟处理。这样,在施用肥料后才可以避免烧苗现象的出现。作物秸秆除外。

(2)对人类粪尿使用存在不恰当之处,也就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品质有所降低,例如可以导致瓜果变酸、降低烟草质量及其燃烧性、生姜辣味变淡,这是因为这些作物忌氯。尽管人的粪尿是一种速效有机肥,由于富含大量的氮元素,极适合在追肥时使用,但由于其含有的氯化钠、寄生虫卵、致病微生物,一定要在使用进行。并且要注意到,由于其有机质含量比较低,在施用的时候要添加一定量富含磷钾的堆肥、沤肥、厩肥等有机质肥料,避免土壤有机肥料的短缺,满足作物对有机质的需要。

(3)腐殖酸含量高的肥料不适合用来追肥,一般都用作基肥,比如堆肥、沤肥、厩肥。

(4)将农作物秸秆作为有机肥料的优势主要有纤维含量丰富,同时其来源广泛,其使用有提前和阶段的施用方式,比如早期结合磷肥使用,最好是和鲜嫩绿肥以及腐熟人粪尿结合使用,以对微生物繁殖所需要的合理碳氮比例要求满足。水分供应状态与秸秆和土壤是否混匀接触有关,这关系到秸秆施肥效果的好坏。土壤一次翻压秸秆的数量适当,以减少其分解时的有机酸,这种酸根易危害植物的根系。在病虫害以及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在经过堆沤发酵处理作物秸秆之后,就要及时将其还田,以此减少其对环境污染和土壤的危害。

(5)草木灰呈碱性,其氧化钾含量为5%~10%,易和腐熟之后的人粪尿发生中和反应,降低施肥的效果。

(6)泥炭一般用作牲畜或者基肥的垫圈材料,尽管它富含有机质与腐殖质,但由于其分解能力差、酸度大、活性铝和活性铁含量高,不适合直接施用。在埋藏较浅的煤、风化煤以及煤矸石等中,我们可以找到腐殖酸含量高的有机肥,它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及防冻剂,同时还能够作为叶面肥料等等[3]。

2.3根据作物品种特性和生长规律进行施肥

番茄、甜菜等需要更多的钾,茶、桑等需要更多的氮,瓜果类需要更多的磷钙硼。事实上,不同作物的成长需要的元素偏重不同。所以,在施肥之前,要了解作物对元素的需求、肥料中各元素的含量、不同季节肥料吸收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效。 (下转第21页)

(上接第16页)2.4根椐土壤性质施肥

砂性土壤的保肥能力比较低,因此需要对其增强,其增强手段则包括施加沼渣肥和土杂肥,以此对土壤结构实施改善。土壤的酸碱度一般通过合理施加石灰或硫磺粉进行调节,使土壤的酸碱度适合作物生长。所以要根据土壤的化学、物理、微生物性质施用不同的肥料,以确保土壤肥力[4]。

3.结语

在有机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土壤肥力不足的情况,而土壤培肥技术非常关键。在培肥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肥方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效地结合使用各种肥料,树立平衡施肥的观念,把握不同肥料的施肥技术,最终使得土壤适合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有机农业种植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所以在日常的施肥中要尤其注意,这也是有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提高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欧阳喜辉,周绪宝,王宇.有机农业对土壤固碳和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224-230.

第6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业种植 可持续发展 种植结构

一、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土壤使用不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而土壤板结导致植物营养不良;肥料的不恰当使用破坏了生态,污染了环境,使生物多样化锐减。这一切都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而因此使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食品安全以及粮食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二、现代农业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相关思路

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人们为了改造自然,甚至发展到与自然相对抗的地步。自然界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遭劫、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用来进行现代农业的土壤、农业资源等也被进一步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农业就需要选择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努力发展中国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选择无污染的生产环境,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肥料污染自然条件。农业种植不单单是施放有毒肥料才能使农作物生长迅速。中国的农业要实施全过程监控,使食品能够洁净生产,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业种植要在满足所需的生产条件下,充分发挥植物营养的因素,让农作物栽培能够在恢复土地生产力的状态下健康成长。农作物的栽培要能在抗御天气灾害,施放无毒有机肥的基础上,实现优质生产,使农作物好吃不减产。中国农业种植中,要倡导人类、自然的和谐共处,要能在注重土壤保健和植物保健技术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施用有机肥,才能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种植物的产量。

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中的作用不同。农业种植者要能在依靠自然的恢复力量提高土壤的系统生产力,充分利用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的使用技术充分调动土壤植物本身的潜能,并根据栽培的有效方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弥补土壤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提高植物产量和优质性。在农业种植中,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解决了高产问题。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要适应中国有机农业的新技术

现阶段的中国农业在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来,虽说产量上去了,但是土壤却搞坏了。植物的营养需求对化肥和植物营养产生了重要依赖,不施化肥庄稼无法长好,而病虫草害没有农药也无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种植的投资越来越大,但是种植的产量却没有得到正增长。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差,土壤的板结程度也越来越厉害。因此,农业种植要充分发挥各因素在种植结构中的作用,采用有益的新技术。

1.采用土壤保健技术

现代农业要充分利用植物系统的生产潜力,投入有益的新技术物质提高土壤生产力,这就需要土壤保健技术。土壤保健技术可以不断优化土壤生物性质,使农业物生长需要的土壤调节机能进一步增大,对土壤高产创造优质土壤环境。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有机无机胶体复合体,使板结的土壤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结构。首先要尽量增加土壤的无机胶体,然后增加土壤的有机胶体,另外还需要施入连接有机、无机胶体形成复合体的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含有两价阳离子的土壤调理剂。为了使以上各种物质得到接触、混合产生相互反应,最后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技能的动植物和各种有益的微生物,要想使土壤恢复最佳化,要能采用有益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最后,还需要提高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抗逆能力、调节代谢能力等。

2.农业植物中也需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农业种植者要能有效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能使用植物营养开启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使农作物能够获取植物次生代谢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可以抵御各种灾害,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在给农作物施放植物所必要的营养元素以及农作物参加的植物生物化学的加氢、脱氢、供电子、受电子功能等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要能确保释放的农作物植物营养元素能够确保植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农作物只有拥有足够的植物免疫物质,才能防控病虫草害,产生丰富的产量、品质、风味物质,实现免除大部分化肥农药的高效、环保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生长环境。

植物保健技术要能使植物能够开启次生代谢途径。除了大自然的途径之外,还可以采用传统的农艺技术措施,如生育期内的中耕、多次收割、育苗移栽、等技术措施的应用等。要想促使农作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供给农作物必要的营养元素。植物的营养的施放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可以利用微生物豆科和非豆科固氮技术为作物供应有效氮。另外,除去有机化肥,还可以采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作物供应磷肥和部分钾肥以及各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来减少氮氧化合物对土壤、植物栽培等严重问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不但可以使土壤板结还原成土壤团粒结构,还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

四、依靠科技,提高栽培农作物的单产量,奠定种植业的调整的物质基础

1.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积极推进单产水平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调整种植结构,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调整种植结构。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不同途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要最大限度挖掘现有粮食作物的品种遗传潜力。要加强标准化生产,从整地、种植、植物营养、栽培形成配套,让农民看得见,学得来,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同时,粮食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专家到田间地头搞好技术培训。

2.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7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AbstractTo guide farmers with different planting structure to adopt suit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s the key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ique. Through the comparation between grain crop and economic crop cultivation farmers, 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applic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demands for technical guidance and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mphasis degree and adoption targe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benefit.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level of farmer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and restricted by the personal factors and attitude of farmers to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The supply precis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he new functional assign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the segmented advancement of farmer training and the reformation of farmers’ irrational behavior were the effective means for increasing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level of farmers.

KeywordsPlanting structure; Technical adoption and application; Suppl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和应用者,其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决定着农业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我国各地区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地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存在明显差别,直接影响农户对种植结构的选择和农业技术的采纳,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种植结构农户技术采纳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找准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特点和对农业技术的差异化需求,为政府分类引导和精准化农业科技供给提供决策参考。

1不同种植结构典型村农户种植状况

院东头镇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西南,总面积106 km2,耕地2 133 hm2,属于典型的农业镇。为了解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真实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6月应用“不同种植结构下农户技术采纳应用对比研究”调查问卷对该镇两典型村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2%,内容涉及农户基本信息、种植结构和农户技术采纳应用三部分,通过SPSS 17.0软件和独立样本检验方法对不同种植结构农户采纳农业技术进行了具体分析。

1.1两典型村种植结构情况

院东头镇农户种植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调查抽取两类典型作物村进行对照研究,一是种植粮食作物的A村,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玉米和大豆;二是种植经济作物的B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生姜,包括大姜、小姜和面姜。?x择这两个村作为调查对象,是基于两村同属一个镇,自然禀赋,如温湿度、气候,社会条件,如交通、通讯设施以及政府农业政策引导基本类似。另外,两村种植结构较为典型,都属单一型。

1.2两典型村种植结构调整状况

近几年,伴随政府对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和农户对作物增产增收的需要,两地充分遵照地形、土壤特点和种植传统,形成了适宜的种植结构并出现明显差异。A村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变化,B村种植结构调整明显。

之所以两村种植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在于:一是生产规模化程度不同。A村粮食作物属于规模化种植,有用于播种和收割的农业机械,有固定的粮食收购点,施用农药大致相同,农户应用的农业技术亦非常类似。B村粮食作物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粮食作物种类分散,规模偏小,无用于作物生产的机械和固定的粮食收购点,农业效益低下。种植结构调整后,粮食作物种植比重逐步减小,生姜种植比重逐步增大,经济作物种植逐步形成规模。

二是经济效益的差异。A村粮食作物种植规模较大,有便捷的粮食销售渠道,由此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B村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小,农业效益低,当地农户为改变落后的种植局面,开始种植效益明显的经济作物,较为适合的作物就是生姜。事实证明,生姜种植的确能够获得较高收益,这也是B村调整种植结构的主因。

三是行政干预程度不同。A村村委重视农业发展,积极帮助农户拓展粮食销售渠道。B村种植粮食作物时较少得到村委帮助,但调整种植结构后,村委开始注重在生姜种植和营销过程中的统领作用。

2不同种植结构下农户技术采纳应用比较分析

种植结构不同,种植作物类型不同,直接影响着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差异化需求,亦使农业技术的实际应用呈现出独自特点。

2.1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目的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两类种植户采纳农业技术目的――“提高产量、提高质量和降低劳动强度”的Sig.(双侧)均大于0.05,两类种植户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深度访谈发现农户采纳农业技术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间的逻辑关系: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作物产量质量的提升则是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小农是理性经济人”[2]的假设。两类种植户对农业技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性认识,为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奠定了农民转型的理念基础。

2.2农户对农业技术重视程度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0.337>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063>0.05,两类种植户对农业技术的重视程度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A村93.8%、B村97.5%农户认为农业技术对作物种植很重要。就此可见,不论种植何种作物,农业技术都是生产中的关键要素。

2.3农户应用农业技术水平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得出,Sig.=0.42>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

进一步研究发现,两村之所以出现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究其原因,第一,A村种植结构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在长期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户已经摸索到适宜的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和机械化播种收割等技术,而B村近些年调整了种植种类,原有种植技术已不适应经济作物的要求,必须重新选择恰适技术,由于农户还处在对技术的摸索中,故而当前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第二,应用农业技术的水平与农户家庭经济收入有关。生姜种植需要品种、催芽、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技术要求的精致化与科学性必然决定技术投入成本的提高,占比半数的家庭经济收入中等及以下的B村农户反映难以负担较高的技术投资,致使生姜种植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2.4农户农业技术需求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发现在农药、良种选用和作物储存技术方面,Sig.=1>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

选择性能好、适宜本地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良姜种以及选择既能有效杀虫又能保证生姜品质的农药是B村农户当下对良种、良药技术的急迫需求,排序居首,紧随其后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位居第三的是储存技术,这显然与生姜贮存要求适宜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A村农户对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营销技术和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的需求位居前三位。调查中获知,病虫害防治是当前粮食作物种植农户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仅靠个体经营户收购,压级压价现象存在,催生了种粮户尤其是大户对粮食营销技术的迫切要求。

2.5农户技术采纳后种植效益对比分析

通过独立样本检验,Sig.=0.901>0.05,方差相等,Sig.(双侧)=0.841>0.05,两类种植户采纳农业技术后种植效益没有显著差异。统计显示,A村81.3%农户采纳农业技术后种植效益提高,B村比例为86.3%,虽然不同种植结构决定了农户对良种、良药、病虫害防治、田间栽培管理和储存等农业技术类型、内容需求的差异,决定了农业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但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的最终结果都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从行为发生机制看,应用农业技术目的的实现,会进一步强化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动机,推动农户采纳农业科技行为的纵深发展。

3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农业技术采纳应用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r户农业技术采纳应用水平与农业技术供需状况有关,并受到农户对农业技术的态度和自身因素制约。

3.1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技术需求关系对比分析

农业技术供给结构与农户对技术需求结构是否一致,关系到农户农业技术实际采纳应用率。农业技术供给内容、渠道、技术支持是反映供需状况的三个指标。

从供给内容看,粮食作物种植村农户实际获得的技术指导排在前三位的是新技术、农业政策与农村法规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需求实用技术依次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营销技巧、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得的技术指导依次是新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新品种,需求技术是良药良种选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储存技术。

在供给渠道上,粮食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主要是通过向邻居亲友学习、电视、广播、网络、书报查询、参加培训班,认为理想渠道是参加培训班、涉农院所科技下乡、涉农企业示范培训。经济作物种植村农户获取渠道依次是向邻居亲友学习、涉农企业示范培训、农技推广机构,期望渠道是农技推广机构、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带动、涉农院所科技下乡。

就技术供给主体支持性看,技术员每年上门指导次数有限,未指导占绝对优势,接受过1次指导的,A村占36.3%,B村为41.3%;农户主动咨询次数,基本停留在1次上,从有限的指导质量看,满意度较高,A村为86.3%,B村为90.1%。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论何种种植结构,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需求都存在错位现象,表现在:一是农业科技供给重农业产前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介绍,轻种植过程中良药良种选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农户作物管理实用技术需求未得到满足;二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渠道更多依赖人际传播,农技推广机构、涉农高校等专业渠道功能未充分发挥,致使农户本应能够获得的技术指导和教育培训缺位;三是农业技术指导员作用有限,农户农业生产中未获得及时有效帮助。

3.2农户主体因素对农业技术应用影响对比分析

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直接影响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的行为。调查显示,两村半数以上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都是看效果,适时采用,但选择“了解技术,立马采用”的农户B村比A高7.5%;对政府号召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响应的经济作物种植村占60%,粮食作物村占37.5%,而“不相信”和“徘徊观望”者,A村为43.8%,B村23.8%,这两组数据反映出农户重视农业技术的作用,并且经济作物种植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更高;但农户对待农业技术的态度却较为谨慎,除非看到技术效果,或是政府大力号召,否则不会盲目采纳,就此可见,农业技术效能与政府推动是影响农户对待农业技术态度和采纳应用农业技术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从农户个体因素看,由于本次调查采取目的分层抽样方法,样本年龄集中于中青年农民,年龄40岁以下约占30%,41~55岁为40%,55岁以上占30%,实际上两村从业农民年龄普遍较大,基本都在55岁以上;从学历看,A村、B村学历为初中及以下占到83.9%和68.8%,中职、高中程度为15%、28.8%;种植规模上,A村、B村5×666.7m2以下占68.9%和60.0%,(6~10)×666.7m2分别为29.0%、40.0%,10×666.7m2以上仅A村为2.1%。通过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学历农民受思想观念、身体素质、种植经验影响,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受劳动力数量、经济实力、机械化水平影响,在农业技术态度、采纳农业技术积极性和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一个基本规律是农民越年轻、学历越高、种植规模越大对农业技术需要越旺盛,实际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越高。

4基于农户技术需求的农业技术供给创新

农业技术应用不仅仅是一个农户从技术采纳到应用的过程,而是一个由农业技术供给、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应用构成的完整过程。提高农户农业技术应用水平,需要从农业技术供需实现平衡,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和优化农户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入手。

4.1农业技术供给精准化,满足农户技术需求

农业技术供给与农户需求错位是当前农业技术应用效率低下的源头因素,政府农业技术供给精准化,实现与不同种植结构农户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是提高农户农业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对农业技术类型、内容,对农业技术获取途径与方式存在不同要求,政府作为农业技术供给主体,应该按照农户对技术的差异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技术。

一是根据自然禀赋条件,科学划分作物种植产业带,结合农业主导产业,建立服务当地种植制度的农业技术库,为农业科技研发、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政府精准化农业技术供给做好储备。

二是建立农户农业技术需求评估机制[3],地方政府会同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就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自然禀赋、耕作制度进行摸底调查,就农户种植作物类型、农业技术应用水平、农业技术需求、农户年龄、文化素质等情况进行重点调查,评估农户作物种植制度、使用技术措施的效果,明晰不同种植结构农户对作物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类型、内容、层次的需求,对农业技术获取方式渠道的偏好,为政府农业技术精准化供给提供方向。

4.2农业技术推广功能赋新,推广培训重要农户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向实际应用技术转化的中介环节[4],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承担着向农户推广有效技术、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的任务。

一方面,强化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户技术需求评估功能建设,推广员深入农村,走近农户,搜集、分析农户的技术需求,明确农户技术需求满足情况及其成因,形成农户技术需求评估报告,据此按需推广关键、重点技术。

另一方面,依据农户获取农业技术更偏好人际传播途径的特点,重点加强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合作社技术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发挥其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普通农户科技种田。

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员定期下乡,调查农户技术需求满足和技术应用情况,及时解决农户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重要农户进行科技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

这样经过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被赋予了农户技术需求评估的新功能,而纯粹以“技术”为推广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始注重提高重点农户的科技素质,农业技术推广中“见物不见人”的倾向得到扭转[5]。

4.3农民科技培训按类分段推进,提高农户科技素质

农户是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其科技素质高低是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采纳效果的重要因素。农民科技素养与科学种田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鉴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当下与长远需要,可以将农民科技培训按类型分阶段推进,一类是为现实新型职业农民开设的科技培训,一类是为潜在新型职业农民开设的入职培训。

针对目前正在从事种植业的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依据不同种植类型,分别通过“一事一训”、“短期培训”等途径,以实践操作、参观考察、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现代农业理念、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逐步转变农民对待“三农”落后理念,改善农民职业知识结构,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和作物种植实践能力;针对农民后代、返乡农民工及大中专毕业生等潜在新型职业农民[6],虽然目前尚不能充分参与农业生产经营,但也要为其中矢志农业群体,利用其返乡机会开展宣传教育和教育培训,从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与自我发展能力方面提升其从业愿望和科技素质。

4.4开展农业科技宣传教育,改造农户非理性行为

第8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嫩江县是农业大县,也是产粮大县,目前已经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但现代农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面临粮食单产和总产有待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待于先进,种植结构还有待于优化等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全面加快我县种植业发展,我认为应该以提高种植业的综合生产水平为核心,以节本、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到位率为切入点,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稳http://产增产。具体包括:

1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大豆一直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平原乡镇90%以上地块连续多年种植大豆,养分失衡,病、虫、草害加重,大豆生产成本加大,单产不高不稳,收购价格低,所以缩减大豆种植面积。结合县内龙头企业原料需求和市场供给调整结构。县内有龙头企业有南华糖业、北药、嵩天薯业、面粉加工等企业,可积极扩大甜菜、马铃薯、小麦的加工原料基地建设,还可以着眼玉米及玉米产业的发展,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况且,种植甜菜、玉米的经济效益是种植大豆的2~3倍,甚至更多。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利用订单,发展白瓜籽、亚麻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

2加强农业机械现代化装备水平、更加适应农业生产要求

我县近几年来组建了很多农业机械合作社,但这些农机合作社动力较强,整地机械较为健全,但适应马铃薯、甜菜、玉米作物的播种机械和起收机械能力较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作物的发展,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甜菜等都是费工较多的作物,靠人工管理,成本较高,农民不愿意大面积种植。所以今后机械发展重点应放在装备适应玉米、马铃薯、甜菜水稻等作物播种、起收的农业机械上,确保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加强农业科技化进程,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1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完善乡镇站推广体系建设,刚刚召开的十四大五次会议国家进一步强化推广体系建设,并加入资金、政策投入。我们要借此时机建设和完善14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

3.2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3.2.1加强县、乡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县级农业科技园为核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农业科技园,面积100亩以上,重点围绕本乡镇农业生产特点,搞好主栽作物大区对比和科技展示,组装新技术,展示主栽作物增产潜力。

3.2.2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示范带是农业科技展示的前沿阵地,要从方案设计、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其中每个作物要打造3~4个重点展示区。

3.2.3落实好十二项增产技术措施。技术的到位率和标准化率要继续提高,防止技术应用和操作中的跑偏现象,以及偷工减料。如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优质麦模式化栽培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甜菜纸筒育苗

转贴于 http://

移栽技术、中草药种植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伏秋翻深松整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特色大豆种植技术、水稻品种示范推广技术等。

3.2.4加强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根据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搞好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开发研究,重点是水稻、玉米的开发和研究。

3.2.5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首先在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形式上打破常规,集中培训,分散教学等形式相结合,走村入户办乡班,村班、屯班,大班、小班、灵活开展,扫除死角。培训与种植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训与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相结合;培训与全年跟踪服务相结合;培训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相结合,让农民听的懂、看的到、学的会、极大地提高了培训效果。其次是加强技术资料发放。和农业科技服务热线功能,提高农技咨询热线电话的服务质量,及时快捷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4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加强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经营面积

采取鼓励政策,政府适当政策支持,引http://导扶持有投入能力的个人、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以及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种植面积,既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有利于实现农业技术的高度集成和推广。同时进行同一作物大面积种植,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服务业、畜牧业等工作,增加农民收入。

5科学物化技术投入,提高产出率

5.1科学施肥,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化验的养分含量,配方施肥。提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做不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农户,也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和需肥特点,做到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搭配施用,提高化肥利用率。

第9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我国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人们的生活品质。在此背景下,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增大农业种植量,传统农业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现在农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在种植绿色农业及蔬菜时,就存在着相应的危机[1-2]。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

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循环发展体现了绿色,生态的本质面貌也是绿色,推广绿色农业就是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在新时代,大力研发绿色种植技术,让人们食用健康的食品,保证身体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符合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下:1)安全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不会使用过多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2)经济性。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并不局限于温饱,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例如,在超市中,他们会更加关注带有绿色字样的农产品,更愿意买这一类农产品,这无疑会扩大消费市场,增加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3-4]。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问题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1)人员专业能力欠缺。大多数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都不足,由于没有掌握丰富的技术知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推广效率,减缓了推广应用的进程。2)一些地区推广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没有足够重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导致推广难度大幅度增加。3)一些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推广工作,只是走形式主义,注重表面工作,没有后续指导工作,没有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影响了推广成效。此外,政府宣传的手段太过于单一,他们只是简单地发放宣传单,并没有提高人们的推广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的进程。

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具体推广措施

3.1加强宣传力度

政府必须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为人们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大力推广绿色食品,让消费者更加关注绿色农产品,提高其销售效益,既保证人们的生活健康,又为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要提高农户的绿色意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植入绿色农业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要求,让其生产达到规定标准,

3.2加大绿色农业扶持力度

政府必须结合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其绿色种植面积,在研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之后,做好推广工作。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种植技术,结合地区的特性和以往的种植经验,研制适合当地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推广此技术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派专业人士进行技术培训,让种植人员拥有更专业的技术,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要加大支持力度,还可以从制定补贴政策入手,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对绿色种植企业而言,农民在管理模式、预测风险、经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绿色农业种植效益低、规模小,政府必须对此加大扶持力度,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绿色种植企业的发展。

3.3加大技术研究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技术,当前处于初级阶段,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造成一定的农业经济损失。相关机构必须加强农业绿色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让农户掌握丰富的技术理论知识,增强农户的技术操作能力。另外,还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培养优秀的人才,增强技术人员的素质,将专业能力得以提高,让他们掌握更加丰厚的知识,掌握更加专业的技术,并定期展开考核,考核不通过的人员需要参加另外的培训工作,研发更多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形成绿色农业的产业氛围,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让人们吃到健康绿色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