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农业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农业发展规划

第1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截止20__年12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1428万元,同比增长15.63%,占规划目标11800万元的96.8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元,占规划目标3300元的86.36%。

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到20__年12月,全区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茶、干果、蔬菜、中药材和畜牧业五大生态产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的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19142万元,比20__年增长18.96%,占规划任务1.7亿元的112.6%;粮食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占规划任务1.8万吨的112.78%;油料产量达到305吨,占规划任务300吨的101.67%;水产品产量达到100.75吨,占规划任务200吨的50.38%。

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全区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个(红坪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年销售收入1280万元),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达到27个,占规划目标20个的135%;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4.11%,占规划任务50%的28.21%;农产品加工率为14.11%,占规划任务40%的35.26%;农产品优质率和农业综合商品率均达到了60%,已经完成规划目标。农产品出口创汇收入达到2万美元(20__年),占规划任务100万美元的2%。主要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和一体化经营正在逐渐实现。

农业科技公益顺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每年达到了4500人次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就业率达到81%,均完成了规划任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正在改革调整之中,“以钱养事”机制正在规范健全;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到8万亩,每年有1万亩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技术推广达到80%,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6940元/劳,耕地产出率达到1000元/亩,分别占规划指标的69.4%和100%;畜牧水产业发展迅速,生猪良种覆盖率98%,山羊良种覆盖率达到60%,水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40%,动物防疫密度、死亡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基地管理趋向规范,种植业产投比达到1:4.5;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农产品检疫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农机总动力逐年增加,小型农机推广数量达到10000台以上,以上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村级覆盖率逐年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88%,占规划任务89%的98.88%;水土流失治理率和土地退化治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地面水、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以及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逐年下降,养殖场全部利用沼气,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了95%,占规划任务90%的105.56%;耕地土壤肥力稳步提高,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限制在0.5%以下,完成了规划目标。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耕地质量逐渐提高,旱涝保收农田面积达到1.52万亩,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30.4%;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599亩,占规划任务5000亩的31.98%;中低产田比率为70%,占规划目标50%的71.43%;农村公路通村比例、乡村公路黑色化比例、农村电力入户率、水毁农田恢复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目标;农村能源建设逐步开展,推广沼气池5566口(截止于20__年),占全区总户数1.3万户的42.81%,占规划任务40%的107.04%。

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农村卫生机构数量,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农村每百户上网计算机数量,村级养老院,村级图书室数量,农村电视覆盖率,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话、移动电话数量以及适龄儿童入学率等指标均达到了规划任务指标。

(二)主要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1、有机茶。在巩固木鱼镇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在下谷、阳日和松柏等区域发展有机茶,开展无性繁殖,扩大速生优质茶叶基地面积,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良种引进推广力度,其面积已经达到1.15万亩,占规划任务3万亩的38.33%;茶叶加工量为92吨,占规划任务1000吨(2015年)的9.2%,产值达到900万元,占规划任务2500万元(2015年)的36%。有机茶公司、康俊公司等龙头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产品开始上档次,有机茶产品形成了系列化开发,产品科技含量和加工档次逐渐提高。

2、蔬菜。现已发展2.9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不含2.94万亩马铃薯),占规划任务5万亩的58%;苞菜、萝卜、白菜等高山无公害蔬菜以及山野菜继续以红坪、大九湖等高山乡镇为主发展,并向宋洛、松柏等乡镇扩大了生产规模;重点发展蔬菜大棚等设施蔬菜栽培,在阳日、松柏等经济发达乡镇城郊发展精细菜,满足了区内城镇居民和游客需求。

3、干果。 “十一五”期间,干果板块继续以松柏、红坪、木鱼、宋洛为主发展,并向全区辐射。调整品种结构,着力保护和开发利用本地野生干果资源,扩大“神农架小板栗”的发展规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产量、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截止20__年6月,全区干果总面积达到12万亩(板栗10万亩,核桃2万亩),总产量达到了1500吨,占规划任务3000吨的50%,产值达到了450万元,占规划任务8

00万元的56.25%。4、中药材。神农架是炎帝始祖创五谷,尝百草,医百病的发祥地。现有药用植物195科、816属、1886种,其中有120余种名贵药材,素有“天然植物园”、“中草药王国”之美誉。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7.4万亩以上(其中草本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占规划任务10万亩的74%;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存圃建设项目正在申报之中,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精深加工已经逐步展开。

5、畜牧业。由于加大了动物防疫和优良品种推广力度,畜禽出栏率、商品率大幅度提高,整个畜牧业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区以发展养殖大户为抓手,在生猪生产上以宋洛为中心向其它乡镇辐射,突出发展生猪养殖片区,着力解决生猪饲料缺乏与规模发展的矛盾,促使生猪养殖规模达到了106981头,占规划任务10万头的106.98%。山羊养殖规模达到45581只,占规划任务6万只的75.97%;淡水养殖品种结构开始优化,网箱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动物防疫体系逐渐完善,禽流感、口蹄疫以及猪链球菌等重大疫病得到了有效监控。

(三)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神农架林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设计了种植业生态工程、养殖业生态工程、旅游产品开发工程、土壤水肥生态工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生态工程、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农业生境恢复工程、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工程、旅游观光农业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10大工程和高效粮油基地建设等29个项目,目前, 高效粮油基地、有机茶板块基地、干果板块基地、中药材板块基地、蔬菜板块基地、优质三元猪工程、10万头商品猪基地、特种养殖项目、畜禽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人工草场、阳日库区网箱养鱼、3万箱中蜂优质蜜、中药饮片加工、杜仲速溶茶加工、蜂蜜深加工、有机茶系列产品开发、山野菜脱水加工、香菇木耳脱水压制、神农奇石及根艺木雕开发、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蝗虫地面应急站、神农架林区动物防疫体系、户用沼气池建设、中小型畜禽场沼气建设、小流域治理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城郊旅游农庄建设、珍稀植物园、神农百草园、、大九湖湿地公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业新技术推广及高产高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38个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建设之中,占项目任务总数的70.37%;特色珍稀鱼类流水养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工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原始小杂粮自然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区、齐口裂腹鱼驯养繁殖基地、大鲵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圃、塔坪民俗村、神农鸟语林、1000吨板栗贮藏保鲜库、板栗加工、蔬菜大棚排(滴)灌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太阳能综合利用工程等15个项目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占项目总数的27.78%。

二、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农产品加工产业扶持政策不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导致农产品加工产值比重过低,农产品出口创汇比重过低,难以达到规划目标;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有效灌溉耕地比重过低,中低产田比重过高;三是项目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部分项目的申报和实施。

三、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及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规划需要调整和修订的内容

一是部分指标需要调整,建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等指标适当调增,将农业加工产值、农产品出口创汇等指标适当调减;二是10万只商品羊基地项目因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需要调整项目设计规模。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1、狠抓板块基地建设,推进旅农林产业链建设。及早规划,围绕旅游业的发展搞好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突出抓好蔬菜、茶叶、干果、中药材、畜牧业五大板块建设,形成五大增收支柱产业。在产业发展上重点抓关键环节,抓产品开发和加工,抓龙头企业,抓专业合作社,抓市场营销。抓好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申报,做好已申报品牌的跟踪管理与服务,引导农民靠品牌增收。

2、狠抓农业科技培训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为载体,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点单式”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专业,拓宽培训领域,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的培训任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实施推广有机茶园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猪-沼-茶”种养模式、“林-草-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及生猪规模化养殖150模式等主推技术,着力开发旅游农产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重点,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第2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苏州;城乡一体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172-02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体化,以消除城乡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是苏州发展的一大鲜明特色,也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始终牢牢把握的工作重点。改革开放初期苏州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新路径,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积极实践统筹城乡发展新思路,尤其是2008年列为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苏州全面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经过几年来的科学谋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空间布局明显优化,富民强村活力明显增大,现代农业建设明显加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体系明显加强。苏州已经基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地位,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日趋成为新时期新阶段苏州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最大的品牌。

一、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经验

1.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着眼。作为全省唯一试点,苏州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苏州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跳出一般工作部署层面,而是把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一项事关苏州“两个率先”发展全局的整体性、开创性工程来谋划,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新实践、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加快科学发展重大机遇来把握,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城乡一体示范区”的重要目标,并把“城乡一体”上升为苏州“十二五”发展“六大战略”之一,努力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率先推进苏州科学发展的领先。

2.注重城乡规划机制先行。通过整体规划,确定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是由于规划先行,苏州城乡一体化能够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进行规划,科学确定各地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在规划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农民意愿、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尊重风土民情和地形地貌,从而实现了苏州城乡一体化过程与保护吴文化、水文化的传统风貌和深厚底蕴的结合。

3.加快构建城乡互联的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注重改革攻坚和构建长效机制,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带动全局改革、促进全面发展。比如,通过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民变市民转换机制。率先实施以居住地为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颁布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农民通过“三置换”落户城镇,即以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保和城镇住房,实行换股、换保、换房进城进镇,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通过大胆创新农村股份合作改革,加快构建富民强村长效机制。探索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新途径,大力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等“三大合作”经济组织。

4.强化党委政府主导、各级各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苏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保证了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有序高效强势推进。苏州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乡一体化领导小组,发改、财政、国土、公安、规划、建设、农林、农办等多个部门参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在苏州各市(区)都建立集中办公制度,强化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政策指导和督促检查。

苏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深层次分析,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难题,需要通过深化综合配套改革,逐渐加以克服和消除。这些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能力还比较薄弱,局部地区的农村环境面貌还不尽如人意,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不容低估,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不可忽视,拆迁难度逐渐加大,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仍需努力等。

二、新阶段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措施

1.在整体规划上实现新突破。在各地、各镇完成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制定的规划情况,结合“三区三城”要求,制定全市统一的布局规划。首先,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明确各镇发展的不同目标要求,即有的布局规划为高端产业区、有的布局为生态环境区、有的布局为文化旅游区等,针对不同的布局,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符合“三区三城”建设的不同要求。其次,统一布局,统筹发展。全市规划根据各镇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出台整体规划布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差别竞争,做到点面结合,既体现各地当地特色、文化,又融会贯通全市发展要求。再次,保障规划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尽可能的详尽,兼顾到各种细节、特殊问题、遗留问题等,可具体分为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功能分区规划和其他各专项规划等。规划制定也要在可执行性上确保时间、空间的衔接,引领规划科学有序发展。

2.在富民惠民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任务,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力争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低收入农户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富民的关系。坚持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并举,进一步拓展富民空间,加快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快、社会贡献大、居民实惠多的协调发展新路子。一要进一步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按照“让更少的农民经营更多的土地,获得更高的收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的要求,加快农民市民化、职业化进程,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二要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增收。进一步创新农业发展载体、农业经营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着力推进“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实现“水稻规模化、蔬菜设施化、水产标准化、营销现代化”,推动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和营销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要进一步提高股份分红水平。重点要加强各类股份合作经济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农民参与、民主管理力度,科学界定资产收益用于发展再生产、股份分红、管理费用的比例。加快股份合作经济股权固化改革,在推动农民现金入股、增量扩股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规范民主管理,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分红水平。

3.在村庄环境整治上实现新突破。一要与统筹规划相结合。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综合考虑推进城市化和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调整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安排村庄建设与保护自然资源、弘扬历史文化等工作,切实发挥规划对村庄环境整治的调控引领作用。二要与特色塑造相结合。城市有城市的特色,农村有农村的特点。要充分尊重城镇和乡村在产业结构、功能形态、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努力打造彰显江南水乡特色的乡村风貌。三要与长效管理相结合。村庄环境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在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坚持着眼长远、标本兼治,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第3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分析,规划,现代化,循环经济,循环农业,农业规划,现代农业

0引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为解决粮食问题,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一些发达国家先后步入以化石能源投入和机械化生产为主导的“石油农业”生产。石油农业依靠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塑料薄膜等的广泛应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1-2]。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过多施用化肥、农药,使用塑料薄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使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农机具、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消纳,导致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3-7]。

为此,人们开始尝试探索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循环经济理论萌芽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Boulding)的“宇宙飞船理论”。“循环经济”作为科学名词,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W.Pearce和R.K.Turner于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8]。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9-10],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形式之一,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增加物质在农业系统中的循环再生利用和能量多级使用,得到更好更多的农产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排放量。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载体和实践模式是循环农业[11],倡导农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协调的发展战略,把农业经济增长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结构优化、人口规模、环境等经济社会指标与生物多样性、土地承载力、生态资源数量与质量等生态系统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有效干预,促进农业经济系统更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来,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的联系建立起来的整体功能和有序结构,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和资源的有效转换,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在我国受到了政府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提出“循环农业促进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力求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循环农业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12]。自2010年起,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梯度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本文在简述循环经济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归纳了以欧盟、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玛雅农场为代表的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思路方法和核心内容;以《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实践。

寄望为制定现代农业规划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1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1.1以欧盟为代表的综合型循环农业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主要目标是限制化学品投入,强调使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生态产品,追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统一。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尤以德国为典型。

为了发展综合型循环农业,德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化肥施用量限制、废弃物排放控制、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污染处罚,另外还倡导农牧业相结合、作物轮作、少耕免耕、再生资源开发等。在农业生产环节提倡清洁生产,严格限制投入品种类及数量,尤其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具体措施有:禁止使用化学合成杀虫剂、除草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蚀质保持地力;采用作物轮作或间作等种植模式;根据牧场承载力核准养畜量,鼓励使用天然饲料;禁用抗生素和转基因技术等。非常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选育甜菜、马铃薯、油菜、玉米等制取燃料乙醇、甲烷等,替代化石能源;实行农产品统一的生态标识认证措施。欧盟综合型循环农业不仅减少了资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提高了农产品信任度和透明度,实现了有机农产品优质优价。

1.2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型循环农业美国是最早倡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国家之一,主要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突出特点是引入高新技术,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优质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建立一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美国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方法是将高新技术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之中,构建先进农业技术体系,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减量投入,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高技术型循环农业模式依靠高新技术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调精准管理,科学配方施肥,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高效施肥、灌溉以及节水等先进技术的推广使用保证了美国传统循环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美国农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对不同土层的土壤特性、水分、养分等情况进行定点定时测定和记录,并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和气象资料等对补给量进行计算,做到了按需投入。美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体现了高新技术对紧缺资源的替代作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益、低投入和减少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拓展了循环农业的外延。

1.3以日本为代表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环保型循环农业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护产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产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其突出特点是生态环保。主要做法包括控制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地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和培育作物新品种,使之适应盐碱地、荒漠和生态敏感区耕作,增加耕地面积,弥补耕地短缺。

在组织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协调资源系统关系、兼顾部门效率来保护生态环境。日本注重强调农业系统内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各部门所包含的资源系统关系的协调,并考虑比例结构与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的统一,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此外,对国土范围内的林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发挥森林在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保护绿色资源。为了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日本还建立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通过长期发展以有机农业为主的环保型循环农业,日本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1.4具有菲律宾特色的玛雅农场循环农业菲律宾的玛雅农场,是比较早期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也是发展场区范围内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

在场区范围内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全部处理的目标。主要做法是在场区范围内建设麸皮养鱼、肉食加工、沼气生产、有机肥还田以及粮食生产等的完整的循环产业体系[13]。具体方法是利用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的一个废弃面粉厂,回收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殖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建立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从产气后的沼渣中,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再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取塘水、塘泥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送面粉厂加工,进入下一次循环。通过发展场区农业循环经济,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形成了农林牧副渔生产良性循环的场区性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

1.5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启示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可知,在现代农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状况和科技水平,确定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业发展道路。首先,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来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如美国主要依靠其掌握的高新技术,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资源替代,把高新技术引入农业循环经济之中。再如,德国土地资源短缺,农业资源禀赋较好,农业劳动力素质高但稀缺,所以其农业发展走的是综合发展之路,通过提升现有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效益也得到提高。

第二,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循环,其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重视高新技术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从国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来看,科学技术在作物新品种开发、农业资源保护、农产品质量提升以及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明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如美国通过高科技手段来降低对资源的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而且在污染治理中也发挥积极作用,如日本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第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经济、法律及人文文化等整体协调。2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科学规划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与基础,现代农业规划应充分遵循循环经济理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产业与农业争地、争水、争能源的矛盾日趋尖锐,资源利用效率问题更加突出。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现代农业规划,就是要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之中,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形成农业的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一体化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14]。不仅要强调区域或园区内经济、生产、资源环境、社会和技术5个方面的协调统一发展,而且要改变传统农业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和大量增加物质投入的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线性的增长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的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生态链接、废弃物循环和绿色消费。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主要理论应包括清洁生产、“零”排放、“三生四产”和全生命周期评价等。

2.1清洁生产理论

“清洁生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从源头、过程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循环经济的载体[15]。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产品流通、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关注生态效益,要求使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资料,如有机肥、生物农药、生物质能源等,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农业废弃物的数量和危害[16-17]。清洁生产的核心是杜绝或减少污染物,通过优化农产品生产技术工艺路线,尽可能减少有害的中间产物和副产品,以达到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清洁生产不但关注生态效益,同时强调经济效益,应体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2“零”排放理论

“零”排放理论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成熟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而不给大气、水和土壤遗留废弃物。

农业生产的“零”排放并非绝对不排放,而是把原有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化为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循环到生产过程中再利用,实现生产链系统的循环,避免或尽可能减少对系统外的排放。

2.3“三生四产”理论

“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活动、最终目标和保障,三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保障,生产是可持续的物质基础、生态是保障、生活是长远目标和检验标准,任何一个目标失衡,都将影响其他目标的实现[18]。“产前、产中、产后、产地”,简称“四产”,是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完整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物质基础,产前、产中、产后环环紧扣,协调一致,才可满足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条件,产地环境是建立农业循环系统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产地环境系统实现调控、保护与生态涵养,方可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从过程实现清洁生产,效果达到“零”排放,才可融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一个产业,可持续运行。将“三生四产”理论纳入现代农业规划,就是在农业产业过程中应考虑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同时,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产前、产中和产后,还要重视产地环境系统调控,适时修复产地环境和增强耕地地力,倡导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制度,划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限制生产区,实现实时监控,并建立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和矫治措施;同时,还应以肥沃土壤,使用优质高效肥料,营造安全、洁净环境为核心,全面保障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

2.4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全生命周期评价”原理在循环农业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从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活动开始之初就充分考虑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因此,循环农业又被称为是“从摇篮到摇篮”的过程[19]。在现代农业规划中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就是对一种农产品从产地开始、直至生产、流通、消费和废弃物处理全过程中的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客观评价,考量其经济、环境、能量效益,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运用全生命周期理论对农产品生产系统的不同方案或者对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比较,充分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20]。

3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思路方法与核心内容3.1思路方法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规划现代农业,就是要掌握好2个原理,运用好3种资源,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

第一,掌握好2个原理,即物质能量循环和生态系统食物链原理。在规划现代农业过程中,按照物质转化守衡定律和能量流动逐级耗散规律,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转化、物质循环、价值增值和信息传递功能,促进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不断转化循环,有效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加工下脚料等,实现最佳生产、最大效益、最适度消费和最少废弃。第二,利用好3种资源。自然生物界由3类生物组成,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充分开发利用好动植物资源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微生物资源的分解还原功能,构建“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把握好产业过程“四化”。一是农业生产清洁化,包括清洁投入(清洁的原料、清洁的能源)、清洁产出(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农产品)和清洁生产(使用无毒无害化肥、农药等)。二是产业内部资源利用梯度化。合理安排产业内部的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空间结构,尽可能地减少水、肥、土、药等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产业间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合理安排农业产业的时间和空间结构,在相关产业间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的互惠互利关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农产品消费理性化。引导消费者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的消费档次、产品种类和品牌,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准确的需求信息,引导产品种类调整、组织管理方式和技术工艺改进,促进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结构性、泡沫性资源浪费。

3.2核心内容

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农业循环结构、农业产业链和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3.2.1农业循环结构

现代农业规划中农业循环结构包括3个:第一,产业链循环结构。主要是指某一种农产品自产地到餐桌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防控,做到源头控制、中间处理、末端循环,使污染物排放量最小。第二,农业行业内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行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交换,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如立体种植、立体养殖以及农产品生态加工等都是典型的发展模式。第三,农业行业外部循环结构。主要是农业各行业之间相互交换废弃物,使废弃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如种养结合的稻田养鱼,稻田为鱼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鱼吃杂草、害虫,鱼粪肥田,减少了水稻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

3.2.2农业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生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及生态加工业之间,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协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如以蔗田种植业系统、制糖加工业系统、酒精酿造业系统、造纸业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为框架,通过盘活、优化、提升、扩张等步骤,建设制糖生态产业链,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来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

3.2.3农业生态技术体系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和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建立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生态技术体系。通过运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在生态产业区大力推广低碳技术、生态技术等,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对一些关键的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及清洁生产的控制指标等进行攻关,提高这些生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最后,以这些生态技术为支撑,构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法规和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生态产业园区。

4案例分析

4.1《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简介黑龙江省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区,位于哈尔滨市区西南30km。地理坐标处于N45°08′~45°43′,E125°41′~126°42′之间。东、东南与阿城、五常接壤;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为邻;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相望;东北紧靠哈尔滨市区。规划范围:双城市所辖9镇15乡,东西长85km,南北宽65km,全境域总面积3112.3km2。根据双城市各乡镇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将形成“1核4区10带”的格局。“1核”是指以新兴乡“中国双城有机瓜菜批发市场为核心作为生态循环农业产品物流中心;“4区”是指沿江河生态保护区、中部生态加工业集约开发区、东部高效生态农业区、西部南部生态农业优势区;“10带”是指有机玉米产业带、有机水稻产业带、有机杂粮产业带、有机蔬菜产业带、有机两瓜产业带、有机奶牛产业带、有机肉牛产业带、有机生猪产业带、有机肉鸭产业带、有机蛋鸡产业带。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4.2双城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

该规划中确定的农业循环经济总体框架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极具双城特色的循环农业产业,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形成主导产业明确,特色鲜明、带动作用强的发展格局。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以实施有机肥项目为切入点,建设有机玉米、有机水稻、有机杂粮及有机瓜菜等有机种植示范基地;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为核心,建设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有机家禽等有机畜禽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沼气和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优化农业系统内部结构,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加强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有机农产品附加值;健全有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创建双城有机农产品品牌,扩大有机农产品出口能力,打造国家级新型食品工业基地和亚洲食品产业城。如图1所示。

4.2.1各个产业之间循环充分考虑了区域内农业循环结构,即产业之间的循环、产业内部的循环以及产业各层次之间交换。在规划中,设计了有机种植业、有机养殖业、有机农产品加工物流以及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各产业构成循环结构。规划期内,有机种植业达到3万hm2,以阳光、土壤、水分、肥料等养分生产有机玉米、水稻、瓜果蔬菜等有机食品原料,附带产生农作物秸秆、瓜秧、蔬菜剩余物等废弃物资源。有机食品原料进入农产品加工产业,一部分进入食品市场,一部分生产为饲料产品循环到有机养殖业之中,进而形成畜产品,畜禽粪便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有机肥又回到有机种植业产业内,形成了一个循环过程。另外,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废弃物也进入废弃物循环利用环节,生产有机肥,也可回到有机种植业之内,也形成一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在该规划设计中,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能够形成多个产业之间的循环关系,进而在农业产业系统内充分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4.2.2各子产业形成农业产业链

在该规划中,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构建包括各个子产业形成网状的农业产业链。例如在规划过程中,根据有机玉米种植规模,测算有机饲料量(包括玉米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确定发展有机奶牛达到6万头、有机肉牛6.5万头、有机生猪45万头,有机蛋鸡达到300万只,有机肉鸭达到180万只。

有机肉牛和有机奶牛养殖规模约占整个奶牛与肉牛产业的10%~15%,有机生猪和家禽养殖规模约占生猪与家禽产业的15%~20%。把双城建成有机奶牛、有机肉牛、有机生猪及有机家禽的示范、生产基地。有机种植业产出的玉米秸秆用于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可供应到加工业的工业锅炉,也可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另外,有机玉米秸秆可作为生产青贮饲料的原料,满足有机奶牛、肉牛业生产的饲料需求,有机奶牛、肉牛业的粪便可作为沼气和有机肥原料,满足下游农村生产与生活用能和有机种植业肥料需求。

构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4.2.3在规划区域内构建农业生态技术支撑体系在双城市农业循环经济的规划中专门突出了生态技术的支撑作用,在规划区域范围内设计了技术推广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作为生态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双城市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3双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在规划中,双城市全境域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适度集中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发展沼气、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生物有机肥、秸秆饲料等,形成产业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同时,满足无公害、绿色、有机种植业生产用肥需求,保护产地生态环境。规划期内,双城市域内每年预计产生农作物秸秆265万t,根据各个乡镇区域范围内土壤肥力、养殖规模以及农村炊事采暖需求情况,分别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实现秸秆还田量达49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130万t/a,分布在10个乡镇;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达86万t/a,分布在11个乡镇。满足双城市种植业肥料、养殖业饲料和部分农村用能等需求,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规划期内,双城市域范围内每年可产生畜禽粪便1060万t,根据农村用能需求和土地承载力情况,确定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100处,实现畜禽粪便生产沼气利用量达到207万t/a,生产沼气、沼肥;建设有机肥生产场,实现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利用量达到853万t/a,项目建设完成后,双城市境域内的全部畜禽粪便生产转化为有机肥,替代化肥,折合氮肥22万t、磷肥18万t、钾肥8万t,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满足有机种植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

第4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只有适应环境变化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在日渐激烈的产业经济竞争中失去地位。这就需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具有内部结构整合能力、外部关系重构能力和发展态势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正常运作、持续演进的基础则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展愿景、使命和目标及实现路径选择。因此,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为了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获取持续高效的竞争优势,最主要的是拥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尤其是对外部环境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辨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规避发展劣势,准确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愿景,构建发展战略体系,设置发展战略环节。参照企业战略规划理论,可以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划分为战略思想、目标、重点、措施和基本阶段等内容。战略思想统领整个战略规划,发挥着基础性、引导性和指领性作用,对于战略目标的确定、战略重点的把握、战略措施的选择以及战略阶段的划分具有重要作用。

战略目标是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具有统领全局和宏观指导的作用。战略重点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内容,战略重点实施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战略措施是反映战略思想、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战略重点的主要策略和措施。战略阶段是基于战略过程的阶段划分,不同的战略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各战略阶段的有机衔接组成战略实施过程。虽然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理论、思路和知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使得战略规划在内容、形式和表现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体现出明显的区域性。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第5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坚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不动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继续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上已经由探索起步阶段进展到持续发展阶段,呈现竞相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最近,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参观了利州大石、朝天羊木、苍溪三井、元坝平乐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会领导、代表对园区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展现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赢得了普遍赞誉。经过三年来的探索,我市初步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树立了一批“可看、可学、有效益”的典型。毫不夸张地说,我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实践,已经在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索了适应山区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土地零散、环境不一、地貌多样、资源分散一直是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障碍,我市客观分析农业发展面临的自然约束和资源约束,顺应自然,整合资源,确立了适应山区特点的“建园区带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路子,探索了“多园一业、块状覆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式。这一路子和模式,既适合山区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土地、资金、技术等农业资源集中度低的特点,又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合理构建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赢利三者统一。这一路子是多年来我市农业工作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市农业发展思路、理念的大转变,是农业增长方式的大转变,是抓农村工作方式、方法的大转变。

(二)推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环境面貌的逐步改善。农业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基础设施改善。通过几年的发展,各类农业园区通过对田、林、路、渠、库等的综合治理,把一大批农田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土肥沃、生态环境优良”的标准化农田,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由于在推进园区建设中,把产业发展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村建设、观光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大改观。按照“一个园区就是一个观光景区”的建设理念,各地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示范区。部分县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按aaa级景区打造,园区建设有效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三)加大了对农业的资金整合投入力度。现代化的园区必须有多元化的投入相配套。全市各地为加快农业园区建设,一是千方百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把土地整理、农综开发、以工代赈、扶贫、新村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等国家项目打捆使用,集中投入园区,激励了企业投入,带动了农户投入,形成了以国家项目资金为导向,企业、业主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改变了过去因投入分散造成的有投入,投入不大,有效果,效果不好的状况。核心示范区按照亩平投入不低于1万元,其中国家项目投入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启动建设的3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3.2亿元,整合社会资金1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8亿元。

(四)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园区的成败关键在于先进科技的武装程度,在于高科技农业产业的发育水平。各地把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起来,寻求科技对生产和产业的支撑,园区联合大专院校开展科技研发、推广。目前全市大多数农业园区建立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试验、引进、示范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配套、组装、集成了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川农大、省自然科学研究院、中茶所等分别在猕猴桃、茶叶、食用菌、蔬菜等产业园区建立了专家大院、科研所。已建的31个园区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50多项。先进农业科技在园区的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农科教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从而使园区逐步成为现代科技的孵化器、建设现代农业的样板区、培育现代农民的主阵地。

(五)初步建立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园区的生命力,取决于能否按照市场的要求,运用管理工业的先进理念,实现企业化运作。各地按照政府扶持、部门支持、企业运作的思路,积极探索园区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模式,构筑市场化运行机制。全市园区基本形成了“集中流转,多元经营,股份合作,风险保障”的生产经营机制,形成了“大园区+小业主,大基地+小庭园”的园区带动农民增收机制。各地不断创新“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苍溪县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以股份合作的形式联办园区机制。利州区建立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站),建立土地流转基金,有效保障农户和经营业主双方利益。各县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风险保障机制,政府和企业(业主)共同出资建立产业发展风险调节基金,降低农民发展产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全市各级财政和龙头企业已筹集产业发展风险调节基金3100余万元。

(六)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样板工程。农业示范园区是一扇窗口,把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经营观念、管理方式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展示在人们面前,提供了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现实样板,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进步。苍溪三井、白桥,利州大石,元坝平乐、紫云,朝天羊木、平溪,剑阁木马、剑门关,旺苍木门、南阳,青川板桥、三锅等园区分别带动了猕猴桃、茶叶、烟叶、食用菌、蔬菜等优势特色产

业的发展壮大。在全市灾后恢复重建现场会上,我点评苍溪县三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时指出,该园区可以用“一大、二高、三好”六个字概括。一是大气魄、大面积、大规模;二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三是示范效果好、推动力好,领导称好,群众叫好。三井园区有三点值得其它园区学习,一是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的建设,把产业、新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城乡环境打造统筹规划、统一建设;二是强力整合,大力投入,利用园区建设平台,整合所有资源和项目,以整合的理念,解决了农村、农业发展的投入问题;三是不断创新机制,特别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发展模式,探索循环农业发展、低碳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每个县区都有这样的好典型,元坝昭化、平乐园区结合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开发旅游业,大力推动农产品入超市;利州大石园区充分利用城市近郊区的优势,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城市蔬菜供应基地、科技示范普及基地和市民休闲观光景区,形成了“服务城市,致富农户”的园区建设新模式。在全市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建成猕猴桃产业基地14万亩,茶叶产业基地26万亩,核桃产业基地50万亩,烟叶产业基地 9万亩,青川黑木耳产业基地3000万棒(袋),油橄榄产业基地14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带动了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规模扩大,质量提升,效益增加。总之,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推进,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新的亮点,促进了全市农村大发展、农业大提升和农民大增收。能够形成这样好的局面,得益于:一是加强领导,强力持续推进;二是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三是整合资源,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四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念和思路,探索新的机制和模式;五是强化督查督办,逗硬考核。

在总结农业园区建设经验、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是既要看到园区在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要看到有的园区规模小、带动力不强,特别是个别县区谋划迟、启动晚、推进慢、上半年等、下半年赶等问题;二是既要看到企业化经营对园区建设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园区运作机制需进一步探索,责权利关系、投资主体和收益分配等有待进一步明晰,生产者和经营者缺乏积极性等问题;三是既要看到园区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的效果,也要看到个别园区目标定位不明确,优势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经济效益还不高等现实。全市园区建设不是一年、二年,一蹴而就能够完成的,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不断提升、巩固完善,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为此,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发展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实现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的互促互动。

二、加快进度,提升质量,全面完成今年园区建设目标任务

从总体规划来看,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20__-20__年为探索起步阶段,20__-20__年为持续发展阶段, 2013年-2020年为全面提升阶段。今年到20__年,是我市园区建设持续发展时期,是完成50个万亩园区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去年12月27日召开的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提出了建设农业示范园区的“六强化、六提升”的工作思路(即强化规划引导,提升园区生命力;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园区竞争力;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园区承载力;强化农民主体,提升园区带动力,强化统筹结合,提升园区集聚力),得到市政府马华市长高度认可,要求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不折不扣的落实,希望各地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参考执行。关于园区建设,今天我主要强调五个方面。

一是在项目实施上要加快进度。今年,市上提出了新建园区扩规模,已建园区增效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的工作目标。目前,离年终仅2个月时间,各地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抢时间,抢进度,又好又快推进园区建设,力争今年新建的10个园区早见成效,已建园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农民持续增加收入,全面完成园区建设目标任务。已实施的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严格工程质量,保证资金投入;个别未启动的项目,要加快启动。要继续坚持项目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要继续坚持督查督办制度,坚持县区已经形成的周例会、周通报好的做法。

二是在特色产业上要做大做强。特色是构筑差异性竞争的必备条件,是广元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元七绝”是市委、市政府在深入分析广元农业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遴选的一批具有广元独特优势的农产品,受到农业专家的高度赞誉和市场的热烈反应,各地一定要在明确园区定位的前提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坚持“多园一业、块状覆盖”的建设模式,特别注重与“广元七绝”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专业化的规模优势,区域化的特色优势。

三是在设施装备上要提升水平。先进设施装备是园区先进性特征之一。要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加强排灌设施、机耕道路、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进一步改善园区生产条件和防灾减灾能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结合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等工程,采取工程、农艺等多种措施,加大园区耕地地力培育。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扩大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施的应用,提高生产设施化、精准化生产,集中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点,加快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拓宽补贴范围,加大主导产业先进适用机械的应用,提高园区生产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完善产后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园区的设施装备水平。

四是在科技运用上要加大力度。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不断开展试验示范,总结筛选出适合当地的设施农业技术、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与控制技术、新型种植模式等,着力提高科技应用水平。要以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开发利用农业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农业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决策咨询,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整体实力。深入推进农科教合作,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加强现代农业职业农民、创业农民培训,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五是在机制创新上要力争突破。突出加大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机制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农户土地入股、股份合作的农民参与园区建设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继续完善园区投融资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推广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增添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活力。

三、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做好20__年园区建设规划

20__年以来,全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规划、统筹规划的原则,组织大学、院所编制完成了《广元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已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全市园区建设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评审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实践证明,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以规划统领园区建设,可以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持续性,解决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低水平和随意性,是我市用工业化理念、现代农业理念抓农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我市自然农业向工程农业转变的标志,对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要早谋划,早确定。尽快确定20__年新建园区。市园区办要加大园区选址、产业的指导力度,各县区要根据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慎重

决策,根据“三沿三有”的原则(“三沿”,即:沿江、沿路、沿城,“三有”,即:有基础,有产业,有项目),确定出20__年新建园区。二是务必继续坚持“市上统筹,县区主体,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依托院校,专业规划,统一评审,批准实施”的规划编制评审制度,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加快编制进程,不断提升规划质量和水平。目前,还有少数县区没有确定20__年的园区建设规划编制单位,这些县区要于近期及早确定,力争今年11月底完成县区20__年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初评工作,12月进行全市统一评审,20__年1月全面启动新建园区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规划的组织管理,加强规划培训和交流,健全园区建设规划编制评审机制,完善规划编制评审标准、程序,确保20__、20__年园区建设规划顺利进行。四是要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明确思路目标。园区规划要与“十二五”发展规划,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相衔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园区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同时,要提出“十二五”园区建设规划,促进园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严格标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园区建设年度考核工作

第6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1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政策分析

在2011年《农机工业发展规划》出台之前,历年文件多属指导农机化的发展意见,而关于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则比较散乱,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因此,为方便研究,笔者依据我国和湖北省农机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将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分为两大阶段,即准备期与初步形成期。

1.1准备期(1979~2010年)

1.1.1行政推动阶段(1979~1980年)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切实搞好农机工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认真解决好农机具的配套问题和零备件的供应问题。而湖北省从1980年开始对农机化事业进行了全面调整。这一阶段整个农机装备制造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国家、集体投资与经营的农业机械,基本建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农机工业体系。

1.1.2机制转换阶段(1981~1994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农机工业的计划管制日益放松,1983年《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我国应着重发展小型、多用、质优、价廉的农业机械;1987年《关于当前农业机械化问题报告的通知》指出:农机生产企业要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配套农具生产,加强农机科研与产品研发工作;1990年《国务院批准农业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机生产和使用管理工作报告〉的通知》指明:要加强对农机工业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中央及地方要加大对农机生产制造企业的的资金投入。湖北省依托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发展与调整农机工业:1981年,由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做好农机工业调整规划的通知”;1982年,省农业机械局发出全面整顿全省农机工业企业的通知;3月,《农机行业“六五”(1981-1985)计划和十年设想》中农机制造部分对农机的出口、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基础件攻关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设想;11月,《湖北省农机工业企业基础工作检查细则(试行)》印发。但本阶段针对农机装备制造的政策却偏少,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湖北省的农机工业基本上转向生产汽车的零部件,没有政策扶持的农机科研和制造急转直下。

1.1.3市场导向阶段(1995~2003年)农机制造企业在国家相关政策与法规的保护与引导下,依据来自市场的供求信息,自主安排生产,获得了较大发展。例如,2002年《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若干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现行对农机产品按13%增值税税率征税的优惠政策。国家支持农机工业的技术创新,并给与一定的财政支持,优先安排生产市场急需产品的农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而《湖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与《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条例》的出台,使得湖北省农机化管理工作走向规划与立法化,但有关促进湖北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却一直停滞不前。

1.1.4立法完善阶段(2004~2010年)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施行;2005年中央和省政府开始实施购机补贴政策;2009年《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所需农机产品,再次指明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方向;2010年《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进行农机装备结构布局调整时应将农机装备总量增长与装备结构优化并举;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紧研制农机工业产业政策,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问题,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这些政策使得我国农机化事业走上法制轨道,极大地推进了农机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密切关注“三农”问题,也逐步加大了对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在一系列中央政策的指引下,湖北省农机工业发展速度逐步提升,农机总动力从2005年开始大幅度增长;2007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施行,该条例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等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组织成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在2008~2010年的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省农业厅1号文件中,都谈及要加大湖北省农机工业的发展,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从此,湖北省农机化事业走进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新时期,有关农机装备制造的政策也逐渐增加,体现在行业规划、产品结构调整、技术革新与财税支持等方面,但大多比较零散抽象,并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产业政策体系。

1.2初步形成期(2011年至今)2011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机工业发展规划》、《农机工业发展政策》出台,它们是发展农机工业的重要指南,明确指出了发展农机工业的重要路径,并呈现出几大特点:一是将农机从初级向高级进行推进;二是9条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农机工业发展的力度较为明显;三是指明了农机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形成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并同时鼓励中小企业继续生产“专、精、特、新”的机具;四是直击我国农机制造业发展软肋,要加大对关键零部件的开发、生产以及采购体系等的扶持。另一方面,它们促进了相配套的农机装备制造技术创新、金融财税支持、行业准入等政策的制定与发展。但不少企业家及评论人士指出,在《规划》与《政策》中多是“鼓励、支持、完善、健全”等词,缺乏明确的操作措施和具体的鼓励扶持政策,9条金融财税政策虽为亮点,但新意不足,农机装备制造的产业政策需进一步完善。湖北省在2012年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0〕22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湖北省实际,明确指出要着力改善湖北农机装备结构,提高现代农机制造水平;2013年《关于印发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的通知》指出要构建现代农业物质装备体系,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农机工业园,引进一批农机制造企业。但这些政策依旧不够完善,适合湖北省农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政策依然在孵化中。

2振兴湖北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建议

2.1编制《湖北省农机工业发展政策》

湖北省应结合《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与《农机工业发展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精神,尽快编制出《湖北省农机工业发展政策》。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市场配置资源和与湖北省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机制,推进湖北省农机工业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进程;另一方面,要分析湖北省当前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实际需求,以《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3—2017年)》中提及的农机产品为依托,进行产品市场调研,加快先进适用、市场急需、质量可靠、技术领先的农机装备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再者,要推动湖北省农机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兼并重组,依托在建的中国湖北国泰农机产业园项目,构筑中部地区农机产业化集群基地,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群。

2.2完善农机产品研发、技术支持政策

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发展需求为风向标,锁定国家重大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导向目录,切合实际,编制湖北省重大农机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目录,引导民间资本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攻关。支持省内企业广泛应用柔性生产技术、现代监测技术、数字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网络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和管理技术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农机装备制造水平。增强农机科研能力,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批独具优势的农业科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加大产学研合作,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

2.3具体化农机装备制造业金融财税扶持政策

2.3.1财政投入加大对湖北省农机化示范区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财政投入方案,对于生产制造农机化示范区急需的农机装备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并鼓励各农机化示范区自主进行科技创新。

2.3.2税费优惠以《农机工业发展政策》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的税费政策为指导,结合我省农机装备制造业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进行摸底调研,搞清楚企业发展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税费优惠政策。

第7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都市农业发展与规划;城市化与工业化;建议与参考

1 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的发展背景

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取得农业发展先机,不断总结最新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实现地区农业化现展,需要不断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具体农业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总结地区一般性发展经验,不断制定相应的地区规划发展前景展望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市农业以其独特的绿色生态性、现代科技性以及规模生产性在不断地引导着地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东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性城市,在实现农业产业的不断转型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有效地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土地稀缺性问题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之下,进一步发展都市农业对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都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首先要明确其基本发展成果,现代都市农业有利于优化城市农业发展格局,有利于改善城市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地增加,有利于不断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因此,制定切实有效的都市农业规划,应当着重以科学标准、可持续标准为基本规划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指导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开拓思路,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体系格局。

2 如何不断推动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策略措施

2.1 不断推动现有用地政策改革

发展都市农业,首要的前提性要求就是要不断改革与创新农业用地政策,在现有的基础上,应当对于农业用地进行严格的把控与限制。在都市与乡村结合部应当尽量减少与杜绝违规用地,进一步划定永久性农田范围,将已经划定为永久性田杜绝再进行建设性违规使用。同时,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切实采取多线措施,加强农业土地规划控制力度,可以开辟农田基本保护区试点项目,在根本上起到保护性作用。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要始终坚持科学的用地政策,开展规划与建设比例协调一致的项目标准,总结一般性建设经验,统筹安排,科学梳理,从而达到农业产业园不断发展,项目不断推进的良好效果。(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2号文件)国家对于农业用地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东莞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中的用地政策改革应当以国家农业用地政策为基本前提,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达到符合地区实际发展的优势政策效果。都市农业发展的优良与否,用地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有关部门应当不断统一意见、协调政策,在实际应用中达到政策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的优势效果。东莞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扩大用地范围,简化现有的用地手续流程办理。

2.2 不断加大财政性政策补贴力度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技术的提升标准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的体现。在财政性政策方面,应当着重以不断推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为政策前提,在农科专项创新资金、农业高级人才培养资金、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等三个方面不断加大现有补贴力度。同时,在现代农机设备技术应用方面,对农业设施、农机装备、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各个方面设立专项补贴资金。东莞市也可以根据地区发展经验与地区农业实际生产需求,开展农业设备补贴与示范性基地补贴等措施。在东莞市农业产业园建设方面,为了不断推动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当着重加快一些财政性补助项目的建设与发展,园区基础性设备建设、发展专项奖励资金、乡镇级的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多种措施的配套资金建设均可以作为农业产业园的财政性补贴范围。值得一提的是,在后续的产品销售环节,由于都市农业发展的独特性,应当以实际的农业产品销售市场为基础,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确保农业产品市场稳定。(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4号文件)东莞市目前可以再市级土地流转示范性政策方面加大补贴力度,将原有市级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奖励补贴增至30万元,科技示范户奖励补贴增至5万至十万元之间。

2.3 不断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土地流转政策方面,东莞市对于土地流转5年以上以及经营规模50亩以上的流转双方进行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在后续推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全面推动地区土地流转奖励政策的落实与发展,不断推动与扶持地区农业企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注:引自东莞市政府办公室[2013]34号文件)特别是在农合组织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加大对农合组织的重视力度与资金投入,积极投入专项资金,创新发展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除此之外,在推动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中,还要不断增加现有的农田补贴标准,鼓励与发展地区农业品牌,实行重点奖励措施与政策,对地区农产品品牌要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对于都市农业发展而言,除了基础性措施,还应当积极开展多项发展措施,农业产业转型也可以进行第三产业转型措施,实现产业转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转型需要现代机械化农业设备的支持,东莞市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改革开放工业建设前沿阵地的优势,加快引进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产业,对这类企业进行一定的帮助与扶持。

3 东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与规划总结

对于都市农业的最终发展,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科学配套措施,积极总结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发展经验,要在不断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土地流转方式的管理与控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农业产业扶持机制与措施等方面不断进行政策与资金支持,同时,还必须要不断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最终促使地区都市农业的不断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健,王薇,华景清,等. 苏州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0(06):629-630.

第8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一年多来,经过国家的调整安排,中国经济新版图日趋明确。可从两大方面领悟,一是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仅2009年,国家有关部门接续批复了十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关于支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门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我国基本分为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三省和中西部地区等七大经济板块。二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今国家已批准确定了八个试验区,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和沈阳。在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已经把我国目前和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规划作了实质性安排部署。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是发展,在经济尚不发达,怎么去谈发展?没有发展又何谈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句话,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资格去谈论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经济是否已经发展和怎样促进发展的标准之一,是必须在区域发展上纳入国家规划,在改革方面列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时至今日,龙江如何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版图已近敲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即将形成的情况下,挤进“新版图”实现跨越式发展。或者说,我们龙江有什么理由一定是下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及另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说到底,就是我们还有什么牌可打,什么决心可下!

二、现代农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纳入国家战略之根本途径

这一轮区域经济发展部署中未将黑龙江列入,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优势与方向,确定既推动龙江又好又快地发展,又对国家全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争取纳入国家战略。只要细心观察、分析当前的经济版图。不难发现似乎缺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现代农业。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对黑龙江来说,更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我们应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举全省之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全面提高现代农业带来的高附加值,促进黑龙江省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进展。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应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现代农业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高密集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重大技术突破。现代农业必须面向全球经济,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农业小生产与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制约发展。在我国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这是适合我国农业社会化、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形式。现代农业是正在拓展中的一种多元化的新型产业。由于广泛采用新的技术平台和现代生产经营方式,会推动农业由单一初级、低附加值产品生产,向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的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使得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线越来越模糊,实现历史性的突破。现代农业是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从事绿色化生产为理念;土、肥、水、药和动力等资源投入的节约和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对生物体及其系统管理所蕴含的巨大潜能的挖掘是最大的资源节约。

现实中,现代农业仍贡献着国家重要的资源———粮食,粮食是生命之源,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农业大国、人口第一大国,粮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最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商品粮重要基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理应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使农业逐步成为可控性行业,材料、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应用使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扩展,与其他行业相互融洽等等。这样一个融现代科学与农业一体的现代在农业发展战略应顺理成章地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就黑龙江省的农业产业状况,省农垦总局已在总体上做出了初步尝试,有些已在全国走在前列。其他和地市、县这些年来,在现代农业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农业产业化的进展以及农业产业组织化等方面均有成功的举措。故已具备纳入国家战略的基本条件。

三、对另辟途径转变发展方式纳入国家战略具体措施的思考

分析研究已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十个规划,可以看到每个区域规划均对所在区域和国家总体发展上具有多项带头和示范作用,均对转变发展方式起推动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即由资本的、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的、外需拉动的、投资驱动的、外延粗放型的,向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和内涵集约型的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不仅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提升与“结构”的优化,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结构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建立和发展现代大农业恰是这些要求的实现途径和黑龙江优势所在,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好机遇。综上所述,发展现代农业,既可以推动黑龙江省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好这篇大文章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对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让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放心,还可以对周边其他地区作出具体示范作用,从而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将内蒙和吉林部分地区列入其中,姑且称为《东北亚现代农业经济综合示范区规划》。为了将《规划》作好,对具体措施作几点思考。

(一)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定位

思想决定出路,思维方法决定了发展战略的定位。或者说,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决定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站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之中,必然有不同高度、不同视野、不同的谋划思路、不同时代的战略决策点。对于“现代大农业示范区”的谋划,一定要高起点,产业一定要高端,眼光一定要盯在世界级水平上,时代的思维一定要起源于知识经济!黑龙江省是在发挥后发优势,那就必须拉出后发制人的架式,必须以独特的、先进的、国际标准的视野,将现代大农业以最新科技成果、标准和理念纳入《规划》之中。要放眼全球,引进实力雄厚、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率先步入现代农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来参与推动“示范区”的建设。时至今日,大战略的制定必须要大手笔规划,切不能再充满“农耕文明”的气息,不要将“示范区”创建的眼光狭隘地放在黑龙江省内,除了内蒙、吉林外,可以开放到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成为真正的区域规划。

(二)“八化”为特征、农机作起点

现代农业具有其显著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即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控制信息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形态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简称“八化”,创建现代大农业就是实现“八化”的过程。通观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建设,不可能“八化”同时开始,又同时结束,而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黑龙江省实际来看,生产过程机械化应是开头之“化”,即将农业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的起始之点,同时兼顾其他“七化”。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是创建现代化农业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支撑。省长5月27日指出:农机产业是黑龙江省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产业之一。并强调指出:发挥区域的产业基础、产,市场潜力、科技支撑等独特优势,推动地方龙头企业不断提升规模水平,带动本土配套企业集群式发展。这就高瞻远瞩地将发展现代农业与现有基础融合起来,以现代农业带动机械装备业的提升。在规划目标时,栗省长明确指出:到2013年,规模以上新型农机装备企业实现主营收入超过100亿元。

第9篇:有机农业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六个一体化

2003年以来,为了破解二元体制瓶颈,成都市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出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金色大道。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型的内陆城市,城乡二元分割一直是困扰成都发展的瓶颈,成都城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大,但成都农村与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差距就很大。成都六年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成效,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从推进城乡一体化之初,成都就把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所说,体制机制的建立比具体政策措施更管用,更具有根本性。

一、统筹城乡规划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龙头

成都市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龙头,不断改革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完善“全域成都”规划,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模式,切实加强乡村规划管理,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城乡一体化改革一开始,成都就将“城市规划”变革为“城乡规划”,即城乡一盘棋,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一张蓝图绘到底,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成都”规划体系和监督执行体系。

积极探索城乡统筹的规划实施管理模式,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全覆盖。由于过去的规划管理模式将大量的管理精力投入在项目审批上,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已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规划实施管理的转向,即从单纯城市规划管理转向城乡规划管理;从单纯的项目管理转向区域空间管理,加强城乡空间布局和形态控制;从单纯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审批、属地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规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规划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平台前置”的管理运行机制。

围绕城乡统筹工作,按照城乡规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城乡统筹审批机制再造。第一,在中心城范围实行了以提高审批效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管理、分段办理、限时办结”审批程序。第二,按照“抓两头放中间”、“重心下移”原则,在中心城实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属地管理程序。第三,按照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统一受理和集中办理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加大属地管理后的审批统筹力度,成立内设机构管理行政审批工作。第四,推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改革制度,加大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衔接,通过并联审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推进城乡统筹;攻克难点,加强农村地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管理的重点是规划许可证制度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的落实。多年来,成都市规划管理审批系统已基本建立了一套集中统一、较为规范有效的审批机制、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随着城乡统筹建设的工作推进,在城乡规划编制满覆盖完成后的实施管理中,既有的审批体系和程序受到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按规划实施的许可管理“管什么”、“如何管”成为需要研究和破解的主要问题。结合贯彻《城乡规划法》,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明确了“规划既要管住,又要依法行政”的工作思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撑

在“全域成都”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城乡三次产业互补互动的发展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例如安德镇三化联动,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市场动力。除此之外,成都始终坚持“三个集中”的发展原则,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是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是解决成都农村人多地少矛盾的根本策略。全国城乡一体化综合实验区――大面镇龙华社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龙华实践的做法是把一家一户分散居住的农民集中居住,置换出的土地向规模集中,有利于土地流转,而集中居住的农民形成了新型社区。工业向园区的集中,有利于城乡产业的集中发展,保证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是成都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本条件。“三个集中”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验,其灵魂实质在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更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配套共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集约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调整城乡产业布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使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相统一,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实现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社会同发展、共繁荣。

建立异地招商补偿机制,全面实施全市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制定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吸引和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坚持以聚为主,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向集中发展区集中。

成都顺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规律,遵循“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想,统筹推进“三个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通过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机制,成都正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城乡一体、梯度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统筹城乡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在前5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对农民建立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成都2008年开始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和颁证,并在市、县、镇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市场体制。四川大学教授蒋永穆说,成都城乡一体化实践,从本质上说,就是创新土地制度,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强化产业基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民身份、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的一项系统工程。

2008年1月1日,成都市委出台“第一号文件”。这份名为《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的意见(试行)》的文件,把改革的重点锁定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开展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试点等目标,这份旨在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的文件,把农村市场化改革推入“深水区”,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资产资本化的本质是资产可交易,核心是可流转。关键和难点是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展农村房屋产权流转试点;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成都建立了对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的机制,实施了网络化城乡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向农村覆盖、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和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城市自来水和天然气覆盖农村、村(社区)垃圾集中处置、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电视、移动信号覆盖率100%。始终坚持落实“四性”要求,努力塑造新型乡村形态。5.12地震后,成都市在灾后重建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灾后重建,并提出农村安置点的规划要结合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生产生活设施,突出产业支撑,充分体现发展性;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民风民俗,在建筑形态、环境、材质、色彩等方面塑造各自特色,务求多样性;坚持“显山亮水”,保护自然生态、地形和林盘等,注重与环境的相融性;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落实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实现共享性。全市按照“四性”工作原则,扎实快速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完成了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取得了2009年的辉煌业绩。

五、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改革目标。成都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和经费筹集、财政投入机制,在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8年开始的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分类供给、经费保障、统筹建设、民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探索,是把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真正还权于民的又一举措。市县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出已经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这在全国属首例。以农民生产生活及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农民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对从农村转移入城的新居民和失地农民,妥善解决居住、就业、社保等方面的问题,加快身份转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安居乐业。对仍居住在农村的农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动城市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六、统筹城乡管理体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建立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是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顽症、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关键问题。

过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建立和政策制定没有放在城乡统筹的层面上,管理体制充分体现城乡分割,导致城乡二元格局更加分化,城乡差距加大,农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拉大,形成了严重的“三农问题”。

2004年8月,成都开始将过去城乡“分而治之”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先后对30多个部门进行了职能整合和归并,建立起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大部门管理体制,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对“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这些体制机制的建立,使这场改革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推动,政府与群众、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