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小学数学教研组精选(九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

第1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们数学组多有老师都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完整的按照我们之前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因此在新的学期,我们根据上个学期的经验,又制定了一份最新的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具体内容有下:

 

一、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勤于研究、勤于总结,确保课改实验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教研组规定单周三进行教研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

2、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把课改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思想上要趋于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活动为重点;过程上趋于开放和灵活;组织形式上要趋于宽松民主;评价上要趋于多元。课堂教学目标要重新定位,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除关注学生的一般能力外,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教学方法的表现形式要有所突破,课堂上学生自主表现的时间和空间要充足一些,教学的环境要宽松一些。要上好课改实践课,分析研究,提高课改实施水平。

3、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优化课程实施。要通过比较,研究新老教材的变化,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让全体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开展实践,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新一年级教师要用好上好新教材,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快乐的,真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余年级老师也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以发展为根本,关注落实过程性目标;以生活为依托,着力构建鲜活性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建立探究性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4、积极探索评价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注重对认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可尝试开展成长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促进评价的内化。

 5、以课程为抓手开展课题协作活动,以“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为主课题,创设合适的外部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为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地学习。

6、加强课改过程管理,制定好课改实施计划,明确课改目标、内容、方法和研究课题,加强集体备课,针对课改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说课、评课、馔写教学随笔等多种形式的反思,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切实做好“五认真”工作

“五认真”的每一环节,都要讲究实效,要把备课作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作为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变备“课”为备“人”,变备“形”为备“神”。要精心备课,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整体结构的设计,注重设计学生的学,注重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2、加强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特别关爱他们,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歧视责骂他们,不打击他们,让他们也有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习,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结合本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大胆尝试“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利用网络获取教学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手段的改革。 本学期教科研组成员要结合本校运用现代媒体的特色,进一步开展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课题研究,围绕“学习资源的开发”、“情境氛围的创设”、“学习评价的改革”、“学习方式的建立”等子课题扎实规范地开展研究,深化课改的理性思考,增强投身课改的自觉性。

三、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五年以下教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择优参加下学期市级课改评优活动。关心培养新上岗的教师,新老教师之间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同科之间要加强协作活动,青年教师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实践,善于总结。青年教师一学期要求制作2只有质量的网络教学资源备课,搜集一个有一定质量的教学资料,完成2篇教学论文,上好1堂实践课,每周促进完成电子备课2节。选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多媒体可见参加苏州市级评比,促进教师现代信息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发展学生个性爱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要用好《小学生数学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进一步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辅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3、组织参加xx省《小学生数学报》探索与应用能力竞赛,力争多出成果。

现在的孩子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他们真的是最重要的。只有他们的综合素质上去了,我们祖国的未来才更加的光明;反之没有优秀未来的民族是不会在世界强国上站住脚的,早晚会被淘汰掉。

第2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一、工作目标和要点

1.继续强化各年级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交流活动。一直以来,集体备课是我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大家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了教学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不仅有效提升了每一位老师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使整体教学工作得以提升。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会议上,校领导表扬了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工作,要求其他各年级的数学老师也要像他们一样真正抓好集体备课和交流工作。为此,请各年级备课组长确定好本年级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并且事先确定好每一次活动的主要讲解人,使得每一次的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集体备课中,要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提出班级提优补差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缩小本年级各班之间的差距。

2.继续学习研究交流各年级数学教材的调整、修订等变化情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

从2014年秋季开始,苏教版的数学教材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修订,这是结合2011版的《课程标准》的新的精神而调整和修订的,同时吸收了一些基层教学工作者的意见。为此,各年级的数学老师要先理解本学期教材的变化情况,再了解本学期教材的变化而涉及到的其他年级的教材情况,理解这些调整变化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此外,部分年级还要做好个别知识点的衔接工作。本学期要进行一次校级集体教研,由各年级交流教材调整变化的情况,积累经验,为下一个学年的工作提供便利。

3.自觉做好教学“五认真”工作,随时迎接学校的各项检查。

高度的工作自觉性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们学校一直保持高质量的一个保证。数学组的全体老师在历次的教学工作检查中都一直表现较好,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更加细致地做好一个些工作,特别是要在一些学校统一制定的规范性的要求方面做得更好。备课:可以集体备课,第一次教案可以使用电子版,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第二次备课;每次的新授课要有教学小结;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也要有一定的教学小结。上课:要上好常态课,提升常态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业:每天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及时订正,不得把问题留到第二天,同时作业批改过程要符合学校的规范。

4.积极开展学科性的活动,提升学科质量。

⑴.各年级结合教学进度开展本年级的精品课活动,同时结合学校的“育英杯”赛课情况开展好赛课活动,学校将组织一至二次专题性的研究课活动。

⑵.做好本学年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上学期,在评选区级优秀教研组时,校本教材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我们初步完成了初稿,这个初稿在校内获得三等奖。本学期,我们要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拟出完整的内容体系。

⑶.一年一度的“小华数杯”竞赛活动。这是我们学校的一项传统项目,到今年已经是第九届了。本学期要请大家做好命题及竞赛工作,吸收以往的经验,并使这项工作增加一些创新元素。竞赛试题的编写,既要与教材密切配合,为平时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个导向,又要让所有的学生通过竞赛得到一些启示和发展。

5.切实安排好教学进度,扎实搞好每一个单元的教学。

我们学校的一个惯例是没有期中考试,但是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是非常扎实的,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阶段的教学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的。本学期是史上最短的一个学期,因而从开学第一周开始,我们就要切实做好每一周的工作安排,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使得我们的教学质量保持稳定和提高。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各年级制订教学进度表,初定本学期的教学研究专题;

2.各年级组讨论交流本年级数学教材的修订变化情况以及教学中的安排。

四月份:

1.校级教研活动:大组交流数学教材的修订及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2.各年级进行第一次教学检查。

五月份:

1.全校第一次专题活动。

2.年级精品课展示。

3.完成“小华数杯”试题的编写。

六月份:

1.检查落实教学进度,制定复习计划。

2.进行第九届“小华数杯”数学竞赛。

3.准备校本课程的教材。

第3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40

一、小学教研组建设的理论概述

1. 教研组概念

教研组:教研组是我国基础教育有的教育名词,在英文中并没有确定的一个词与之对应。195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和《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以下称两规程)是我国教研组最早的立法依据。最初,这类教学研究组织的名称各有不同,有的叫作“学科小组”,还有的称作是“小学小组”,其研究的内容和形式也没有统一的规范。本研究所指的教研组是指在小学中数学的教师组成的教师组织,主要任务是钻研教材,互相交流教法,共同学习探讨有关教育理念,诣在提高数学教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师共同体。

2. 教研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小组学习中,强调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各成员之间能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小组功能的最大发挥。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有共同的目标,学习者有积极的体验,能够在小组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以另一个人的失败为前提,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能够在小组中获得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本研究中所倡导建立的教研组就应该是这样一个基于合作学习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人格平等,在互帮互助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研究的活动,促进教研组整体的发展以及每个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1. 数学教师任务重压力大易倦怠

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琐碎繁杂,教师感到数学教学任务繁重,身心疲惫,抽不出时间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研组活动中。很多数学教师反映,在学校整天都忙得团团转,要备课,写教案,做教学设计,上完课后还要批改作业,有时候还要进行个别辅导,一天下来整个人话都懒的说,更不用说再去做别的事情了。

2. 数学教研组活动及管理存在缺陷

数学教研组作为学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讨论的教师团体,而教研组的活动就是就是数学教师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数学教研组活动在形式上单调刻板,在内容上缺乏新意,在一定程度上教研活动是只是单纯的为了提高数学成绩,强调应试教育,没有给教师创造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再加上数学教研活动的随意性较大,管理上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虽有一定的工作计划,但缺乏制度的帮张,在具体落实制度方面落实不到位。数学教研组不能及时提供给数学教师感兴趣并且急需的资源和资讯。数学教研组的活动缺乏专家引领,在数学教研组长的任用选拔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教研组相对较为封闭,没能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3. 数学教研组内部不和谐,缺少外部支持

教数学师这个职业有它特定的人格特点,自尊心比较强,各自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主见。在现有的教研组文化氛围中,数学教研组内的关系很紧张。有些数学教师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力比别人强,所以只是表面上的假合作。当教师有困惑时,只能自己单枪匹马地解决,没法获得更多的信息。有些老数学教师不舍得把自己的经验传给新教师,害怕别人超越自己。数学教师各自固守自己的思想,不愿与大家分享交流。

三、完善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策略

1. 树立自主专业发展观念

有效的教师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教师确立自主专业发展观,这是指向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得以实现的最根本方面。我们强调教师要树立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它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教师要有发展的内部动力,而不是依赖于外部的要求。这种内在动机源于教师自身的人生目标,追求事业和志向等;另一方面,自主的发展还意味着和别人的发展是不完全相同的,是自己的发展,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的,是有针对性的,是个性化的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发展。

2. 关注学生、教材与课程

笔者认为,教师有责任参与到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这是因为:首先,教师作为教学一线人员,他们掌握更多来自教学实践的信息,对课程开发与实施拥有重要发言权;其次,教师参与课改,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课程决策与开发的权利,可以克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课程改革来自教师方面的阻力;再者,教师参与课改,本身就是教师对课程建设各环节的学习和理解过程,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实施教材和做出针对性的评价反馈。这是良性循环。

3. 合作+反思

第4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一、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的几所学校的教研组状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研组缺乏共同的专业愿景

教研组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更没有共同的专业愿景。教师个人自由发展,都是各管各的。教研组长只起到“传话筒”的作用,没有规划团队发展的方向,没有起到引领整个团队前进的作用。

2.教研组成员缺乏工作热情

年龄偏大的教师,倚老卖老,以经验型教师自居,满足现状,不乐意接受新力量的冲击,大多处于职业倦怠期。有些青年教师受到教研组文化的同化,也不求上进,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求稳住饭碗;极少数积极向上者,有时还被视作嫉妒、攻击的对象。这样的工作状态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不好的教研组文化。

3.教研活动形式化

教研活动每两周一次,要求定时、定点、定主题。但实际上因为没有行政人员参与,所以经常偷懒,基本没有真正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内容无主题,缺乏针对性、实质性,只是传达上级的任务。组织形式过于散漫,有时干脆不活动,美其名曰:“自学”;或者为了应付检查,前半场装样子宣读理论,后半场就是聊家常。只有课例研究活动除外,因为有专家和行政领导参与,所以相对而言效果要好些。但是因为组织纪律不够严格,不自觉的老师在下面交头接耳,很不尊重上课老师。评课也只是专家重点点评,然后几个自认为有经验的评几句,而其他教师“头一低,嘴一闭,眼一垂”就把教研活动的时间打发掉了。这样的课例研究活动,对于上课者本人来说,每一次的体验与反思,就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过程,但是对于其他听课教师,受益不大,因为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活动。每学期课例研究活动只有两人上课,其他教师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具体的任务,主体的激情没有被激发出来,也就没有参与的热情。

4.教师缺乏研究意识

首先,由于学校管理以教学质量来衡量和评价教师的水平,并与绩效奖金挂钩,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利益。于是,一些课堂效率低下的教师面对“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身的专业成长,对教研活动的感觉反而是负担;其次,一部分教师没能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缺乏研究意识,只是想当然的按照“考什么、教什么”的思路,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教学能力没有随着教龄的增长而增长。

5.教研组内人际关系不和谐

教研组的文化氛围过于严谨,教师在教研组内有压力。这个压力来自于大部分教师把教研组的上课活动看成是体现自己上课的水平。上的课,说的话,似乎都在比较一个教师理念的领先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另外,在外界的压力下,把追求高分数认定为高教学质量,从重视毕业班分数下移到重视每个年级的分数。教师们把高分数也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筹码。于是,坦诚、真实的对话少了,自私、狭隘的不和谐之音油然而生,内部的隐性竞争心照不宣。教师间没有思想的碰撞,只是守着固有的思想,阻碍了教师的成长。

6.数学教研组缺乏“数学味”

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应体现数学味。不少教育专家一再呼吁: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固然重要,而掌握、弄懂新课程中的知识尤为重要。但实际上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与数学学科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小学教师中的老教师大部分是初中毕业后升入中师,中专或大专毕业,继续教育大部分教师都选择的是教育学专业,而不是数学专业。所以,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教研组活动也只是针对课、研究课,没有深入的学习纯数学的理论,或者数学史,而这部分知识恰是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教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有些教师无法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无法深入研究教学,直接地影响了教学工作。

另外,教研组虽有工作计划,但缺乏制度的保障;或者教研有制度,但具体落实缺乏措施或措施管理不到位,如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奖励机制,教研组形同虚设。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使得学校的教研活动虽组织健全,却未真正成为教师继续学习与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教研组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研组文化建设的策略

1.确立数学教研组具体的核心价值追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教研组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制定好核心价值追求。它是教研组每个成员的共同愿景,共同的发展目标。数学教研组文化创建的最终目标是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教师的发展,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共同愿景的制定必须综合考虑大家的建议,核心价值追求必须符合数学学科特色,体现数学学科思想。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让思维的翅膀自由飞翔,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等等。

2.逐步内化和提升教研组组长的文化管理意识

随着学校工作“重心下移”到各个教研组,教研组长的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教研组长不仅要有对事、对人的管理意识,还要有文化管理意识。就数学教研组而言,教研组组长在文化建设中,不再局限于对事务性工作的设计,而是把重心放在对每一个教研组成员的解读和扩展其发展空间上学会解读教师,读出教师的个性,读出教师的弱点,读出教师的发展空间,以此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和教研组文化的新生。

3.培育多元化的教研组文化氛围

(1)营造和谐的氛围,构建民主型教研组文化。学校的管理形式决定了学校的文化氛围。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前提是管理要民主,评比要公正,所以需要变革学校的管理形式。管理者必须在观念上牢固树立民主平等思想,校长要时刻叮嘱自己做一个与大家平等的普通人,这样才能具有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的公仆意识,才不致于凌驾教师、学生之上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在决定学校的所有事情上,都要把民主精神作为前提。其他中层管理人员,教研组长等,也应如此。应该秉着为学校、为教师服务的精神,而不是养尊处优,只会指挥教师做这做那。

(2)以任务驱动促进内在需要,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文化。学习型组织――教研组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文化,需要靠外部的推动和教师自身的努力配合。可以将“任务驱动法”运用于教师管理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例如每个月头由教导处,教研组长商量、讨论,开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菜单,规定月底上交,再有科研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打分、评比、奖励,对特别不认真者给予警告与处罚,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菜单内容可以是教育日记、教育随笔、案例研究、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等。最初教师会当作任务来完成,但是在多次的评比后,会养成一种反思、研究的习惯,或者说尝到了其中的喜悦,慢慢地内化成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样,学习型教师慢慢增多,学习型教研组文化也就慢慢形成了。

(3)以研促教,构建研究型教研组文化。

1)以生活素材为资源,培养问题意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初源泉,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学生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为基础,将静态的知识建立在动态的问题之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实现自主构建。

作为数学教师,要有敏感的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多观察身边的数学现象,反思与我们数学的本质关系;可以多看数学教育杂志以及纯数学理论的书籍等等,积累更多地数学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2)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例研究是最好的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途径。教研组要经常开展磨课活动。即教师与教研组其他成员围绕实践课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过程,目的是通过“磨”达到“合”──教与学的融合,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磨课是多层次、多方式、交叉进行的,比如:有师徒结对的磨课、备课组合作的磨课、教研组围绕主题的磨课、跨学科的磨课、校际联合的磨课、在研究人员支持与引领下的磨课等。磨课的重点是磨教学设计,关键是看教学行为的改善,落脚点是教学效果。

3)以焦点论坛为平台,内化专业理论。在课堂教学研究后,教师们都产生了许多想法。要给教师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将教学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内化专业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教师对某个数学知识或教学方式等形成更高的认识。例如,本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校级“上课+论坛”的教研活动,将课例研究活动与论坛合作教研相结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主题,一位老师开展实践研究,一位老师进行论坛式研究。

4)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每学年根据学校大课题的方向,每个教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作为学校内部的小课题。可以自己单独进行,也可以开展合作研究。优秀的参与区课题的申报,其他的作为校级课题。在平常的教学研究中,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活动研究,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后,进行经验总结,课题结题。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教学实践上,教师都能有很大的收获,教师的科研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4)学会系统思考,构建反思型教研组文化。

1)个体反思。教师的反思精神和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索,被广泛地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就提出过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师的自我反思,可以是每天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可以是对学生某种行为的反思,还可以是对教育现实的反思等等。可以采用教育随笔的形式,研究日记的形式来体现出来。

2)群体反思。群体反思是个人反思的补充。个人反思有一定地局限性,群体反思可以综合大家的智慧。在集中观课、说课、评课中,大家针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与建议,思维碰撞,互相补充。在切磋中,更进一步。因此,群体反思必不可少,它可以促进个人的再次反思,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5)合作共赢,构建合作型教研组文化。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定是一个团结奋进,合作共赢的集体,合作精神是教研组文化形成的标志和灵魂。只有帮助教师建立合作共赢的价值观,才能齐心协力搞好教学工作,发展好教研组。学校布置的任务要求组员共同完成,做到分工不分家,使教研组充满凝聚力、向心力。但是合作并不代表同化,在一个教师群体中,能够有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是非常宝贵、非常重要的。所以更应该营造一种教师内部协作竞争的氛围。另外,可以建立数学学科网站,大家可以在网上互相交流、切磋,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定期整理和收集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论文、集体备课教案、说课资料、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参考资料、拓展资料和课件等等。这样不仅把教师的智慧结晶及时保留下来,而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4.以实施效果的反思和评价为保障

第5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学习 应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增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积极打开自己的大脑,主动参与到学习探讨中,从各个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大家的共同讨论和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讨论的同时吸收掌握知识,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和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有效的保障。

3.在小学数学中小组学习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把教学和学习的权利都转交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老师布置好任务后,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的探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极的寻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学生个性化差异增大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小学生受到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自身的性格表现的更加叛逆和个性,尤其注重自己的自尊心,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很难有效的解决和处理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抱有极大的期望,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自己的子女参加各种的培训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整体的数学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电视、电脑成为了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条件,获取很多关于数学学习的资料和视频,在家就可以自己学习数学。但同时,现在的小学生难以抵挡外面新鲜事物的诱惑,正处于叛逆期的他们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在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

2.新课改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教育局对小学数学教学颁布了新的纲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能力。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的目标,学生不但要掌握最基础的课堂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讨论、自主学习、合作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合作创新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讨论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让学生重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有效的合作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3.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困境。在课堂中,教师虽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分配的任务和话题不够完善和科学,不贴近学生的实际,讨论的话题不具有价值。同时,老师没有正确的分配小组,没有根据学生个性化差异采用混合搭配的模式,使得成绩好的小组快速有效的处理解决好问题,而基础差的小组还在问题中纠结徘徊,打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丧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差异,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应试教育的缺点,课堂上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全面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小组按照能力的不同进行差异化的混合分组,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要差不多,让能力好的学生带动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合理分配好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包括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组长负责整个团队的运行和进度,开展整个小组的讨论和解决活动;记录员注重记录小组讨论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成果;实验员根据老师制定的任务内容进行有效的查阅资料和仔细的研究;最后通过汇报员展示小组最终的讨论结果。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各自的分工和责任,并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所长和特点,带动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学习和发展。

2.通过合作竞争,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比较单调,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在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燃起斗志,积极的配合自己的成员,积极的思考和努力相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小组都激情燃烧、奋勇出战,希望自己的团队取的好的成绩。同时,教师不要只注重比赛的结果,比赛结束后积极的表扬优胜的小组,鼓励失利的小组,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合作竞争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让合作学习中掌握轻松的掌握数学知识,能够更有效的学习和运用学习的成果。

3.正确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制定了项目任务后并不代表教师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正确的点拨和引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能顺利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在布置项目任务的时候,应该要先详细的介绍项目内容的核心思想和重点内容,整个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完成任务的步骤和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从关键问题出手,往正确的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和教师的互动学习中,能够更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课堂知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小组学习的应用是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实践能够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学习的优势,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前进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6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2021——2022第一学期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贯彻课程新理念,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成长,我们教研组将会一如既往的组织和开展好教研活动。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仍然以“快乐”教学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不断深入课改实践,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以课改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一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与人,扎实有效的开展教研工作。

二、 教研目标:

1、以党的先进性为教育契机,进一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

2、为教师们学习、提高、交流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和谐的研讨平台。

3、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内推行“快乐教学模式”,发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4、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5、扎实有效的开展课题研究,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督促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教研措施:

(一)、扎实有效的开展课改精神,一课改为中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改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提倡每位教师本学期在小组内讲一节公开课,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实的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践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坚持推行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考核,收集、整理优质课件资料,并及时总结课改经验,确保课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多元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科学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其理论,提升各个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2、继续以年级组、每周一次中心发言、集体备课;每月一次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组长带头讲课,,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通过互相听课、说课、评课,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2021——2022第一学期高段教研组工作计划

周次

时间

教研内容

负责人

备注

9.3-9.7

1、讨论制定本学期数学教研计划。

2、各组全书备课案。

教研组

年级组

9.10-9.14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完善和改进“快乐” 教学法;

教研组

9.17-9.21

1.名师示范课-

2.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教研组

年级组

9.24-9.28

组织:观看录像

教研组

年级组

10.1-10.5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名师示范课

教研组年级组

10.8-10.12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青年教师公开课

10.15-10.19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名师示范课-

3、青年教师公开课-

教研组

年级组

10.22-10.26

专题讲座:把握评价导向诊断改进教学

教研组

10.29-11.2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名师示范课

教研组

年级组

11.5-11.9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作业、教案检查

教研组

年级组

十一

11.12-11.16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名师示范课

教研组

年级组

十二

11.19-11.23

前半期成绩分析,教学反思,改进措施。

教研组

十三

11.26-11.30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教研组

年级组

十四

12.3-12.7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名师示范课

教研组

年级组

十五

12.10-12.14

1、集体备课,中心发言

2、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教研组

十六

12.17-12.21

1.教案、作业评比总结。

2.各组自查电子共案与课件整理。

教研组

年级组

十七

12.24-12.28

上交各种资料、阅卷、成绩分析。

教研组

年级组

十八

12.31-1.4

上交各种资料

教研组

年级组

十九

1.7-1.11

上交各种资料

第7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教学;问题;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52-01

与“填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小组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成绩,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但是,从小组学习模式的本质角度出发,该种教学方法属于理想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期望与效果的差距性。因此,教师要在将小组学习模式融入日常教学行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小组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小组学习重视程度

部分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尚不具备接受小组学习方式的能力,就在教学过程中单纯采用督促学生多练习、多做题的方式,即选取题海战术。在此学习氛围中,学生没有适当的机会与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而必须将所有时间用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因此,学生的时间被内容死板的练习题所占据,导致学生尽管处于努力的状态,却一直无法激发自身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分组方式不合理

分组方式不合理是造成小组学习模式无法展现其作用的主要原因,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小组的各成员数学成绩均较为优秀,而另一些小组成员的数学学习能力却较弱,造成小组之间缺乏相应的竞争性与公平性;二是未将学生于教室中的位置作为划分标准之一,给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增加了困难;三是小组人数过多的问题致使学生无法寻求发表见解的机会。

3. 教师所处地位不科学

初中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机制的影响,始终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直接降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环节中的重要性。这就表明,该类教学机制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地位,使学生无法发挥自主能动性的作用。同时,正是因为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一度被压制,造成教师始终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4. 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意识欠缺

初中生出现的小组合作能力与意识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未能对学生开展全面、及时的合作学习指导,导致学生出现不正确的学习心理。例如,部分数学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认为其自身可完成数学学习过程,因而不必参加所谓的小组合作与探索,即不希望将时间“浪费”于小组学习环节。此外,个别合作意识欠缺的学生,不知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造成小组学习效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二、解决小组学习模式问题的策略

1. 提高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程度

为实现小组学习模式的先进性与高效性,初中数学教师应提高其自身对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程度,将小组学习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日常教学方式,并积极鼓励所有学生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同时,学生要了解小组学习的现实意义,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踊跃提问、发言、总结等,以便全面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

2. 合理划分初中数学学习小组

在划分学习小组环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教学设备、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与状况,从每位学生于教室中的位置及学习能力等角度出发,制定最为合理、规范的分组规划。此外,数学教师要坚持“组间异质、组内同质”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即让每个小组处于“合情合理”的状态,以便实现每位学生增强数学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

3. 对教师角色进行恰当定位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小组教学模式之前,要充分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即保证学生为小组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作用仅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及时向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平衡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做到每个学习小组都有纪律有组织,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

4. 引导学生增强小组合作技能

在引导学生增强小组合作技能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深入讲解小组学习的意义与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并教会学生如何在小组学习、讨论等环节,与其他学生进行高效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在小组学习模式中,初中数学教师承担着“指导员”的责任,应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技能作为主要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顺应初中生心理特征、学习水平的要求,顺应初中教学机制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应正视小组学习模式于初期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增强对积极完善小组学习模式的重视力度。同时,为充分体现小组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意识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致力于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制订学习计划、明确教师地位等方式,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与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与效果,发挥小组学习模式对改善教育教学体制等层面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策略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数学学科中的概念学习、技能训练、信息统计与处理、命题判断、自主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学习。但通过分析有关调查报告和文献资料得出,大部分老师对于合作学习这一理念的具体内涵深刻并不理解,从而导致在课堂运用上只是流于小组合作这一表面形式,并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合作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要求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和有利的合作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只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由教师讲解说明,而相对复杂综合的教学内容才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老师要精心设计和挑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所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设计的比较典型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主动提出的疑难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和时间不宜过多或过长,以防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科学分组、明确分工、适时调整

教师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好的合作小组才能使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小组成员的组合并不是表面的拼凑,成员的搭配必须经过学生本人的同意,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差异、家庭背景及心理特征的差异进行科学分组。最终成立的学习小组以4―6个人为宜。老师可以在编排座位时适当进行调整,使每个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组与组之间的水平要尽量保持相对平衡,只有各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小组合作学习才得以有效开展。

三、培养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解决连乘的实际问题”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两数相乘的应用题的基进上进行的新知学习,其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旧知,自主解决连乘的实际问题。于是,让小组合作解决这样一道题:“编织小组每人每天可以编织8个竹筐,照这样计算10人5天可以编织多少个竹筐?”首先,教师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画一幅图展示给大家,要求同学们结合着图,试着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且流利地说出每一步的道理。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立刻得到了激发。在抓住了老师提出的重难点之后,各小组经过初步思考,对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列出了不同的综合算式。各个小组接着说出每一步的道理。最终得出如下三种算式:(1)8×10×5,(2)8×5×10,(3)10×5×8。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找错并进行矫正

例如: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互相批改课堂作业,认真细心地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在批改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结果的对错,还能通过小组讨论找出致错的原因,在小组中合作改正,以防再出现类似错误。这种在合作学习中找错并矫正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把欠缺的知识都补上,另一方面让学生知道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独立思考,又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使小组合作学习得到有效开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成功,但是要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针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再寻求更大的进步,尤其是对“差生”的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二是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对于那些努力了但没有成功的学生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努力地实现目标;三是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以密切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同时达到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不仅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还为小组增添一份光彩。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交往。教师要不断探索,努力研究,给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使这种学习方式更科学、更有效;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不断进步中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学苑出版社,2001.05.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07.

[3]田晓莅.小学数学教学技能导练[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02.

[4]徐向东.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

第9篇:小学数学教研组范文

认真学习、贯彻市、区教研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体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认真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研组建设,以继续争创先进教研组为动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1、配合学校组织本组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师德修养,树立名校意识,创教学特色,进一步发扬我组的优良教风。集中精力练就教学内功,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要朝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 

2、加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论,课堂教学要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积极探究学科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要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本学期在每人上好课的同时,教研组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3、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以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时间相互结合为主,每周确定的时间集体备课,平时利用不确定的时间交流教学心得、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其一,备教学大纲,备教材、教法,备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备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方法。其二,备教师的指导,备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发扬教业精神、求实精神、协作精神,强化绩效意识,各备课组加强集备,每次集备请一位老师做中心发言,并作好记录,坚持每人每学期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按计划上好课题实验课,活跃组内教学研讨活动。按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十节,教研组配合教研处加强教师听课检查,听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我组的特点,青年教师少,中年教师多,积极配合教导处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随堂听课、评课。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反思。鼓励教师自积极申报校级、区级公开课、研究课,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博采众长。 

5、继续开展数学学科竞赛。 

6、本学期做好数学教研组的课题,积极主动的开展课题研究,为结题做好准备。 

7、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们要抓好培优补差工作。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要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适合的数学,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所进步,以提高学校的数学成绩合格率。 

  

三、具体的工作 

三月份: 

1、四、五、六年级教师参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实验教材培训会。 

2、各年级数学教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3、教研组长制定好教研组工作计划。 

4、开学教学检查。(针对学校提出的备课模式,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5、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6、各课题组讨论本学期工作安排,制订计划。 

7、参加区级数学精品课评选。 

四月份: 

1、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2、各年级组开展活动。 

3、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 

五月份: 

1、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 

2、各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中期复习计划。 

3、课题组研究周。 

4、参加“我读的一本书”读书报告会。 

六、七月份: 

1、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 

2、调整教学进度,制定好复习计划。 

3、期末各年级数学竞赛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