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人生范文

智慧人生精选(九篇)

智慧人生

第1篇:智慧人生范文

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最虔诚的语言在怀念他。我们队伍里有一位小姐,在一家礼品商店买了一枚他的像章别在胸前,只想当做一个小小的纪念,没想到被一位保护我们的警察看见。这位高个子的年轻人感动得不知怎么才好,立即从帽子上取下警徽送给小姐,一是感谢中国小姐尊重他们的伟人,二是要用自己的警徽来保卫国王的像章。他知道,国王的像章将要做跨国旅行。

人们尊敬他是有道理的。约旦区区小国,在复杂多变的中东地面,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谁的脸色都要看,谁的嗓音都要听,要硬没有资本,要软何以立身,真是千难万难。侯赛因国王明白这一点,多年来运用柔性的政治手腕,不固执、不偏窄、不极端、不抱团、不胶黏,反应灵敏,处世圆熟,把四周的关系调理得十分匀当。可以说他“长袖善舞”,但他甩动的长袖后面还是有主体、有心灵的,人们渐渐看清,他多彩多姿的动作真诚地指向和平的进程和人民的安康,因此已成为这个地区的一种理性平衡器。

这种角色可以做小也可以做大,他凭着自己的教育背景和交际能力,使这种角色一次次走到国际舞台中央。结果,世界各国对这一地区深深皱眉,他与约旦,反而成了一条渡桥。这使他由弱小而变得重要,因重要而获得援助,因重要而变得安全。而侯赛因国王,则是方士智慧的集大成者。如果要评选20世纪以来小国家的大政治家,他一定可以名列前茅。

很早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约旦在哪里,却已经在国际新闻广播中听熟了“约旦国王侯赛因”。这个专用名词几乎成为一个现代国际关系的术语。这,正是我非要去拜谒陵墓不可的原因。

陵墓在王宫,王宫不是古迹而是真实的元首办公地,因而要通过层层警卫。终于到了一堵院墙前,进门见一所白屋,不大,又朴素。一问,是侯赛因祖父老国王的陵寝。蹑手蹑脚地走出,询问侯赛因自己的陵墓在哪里,我是做好了以最虔诚的步履攀援百级台阶、以最恭敬的目光面对肃穆仪仗的准备的,但不敢相信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他祖父陵寝的门外空地上,有一方仅仅两平方米的沙土,围了一小圈白石,上支一个布篷,也没有任何人看管。领路人说,这就是侯赛因国王的陵寝。

我和陈鲁豫都呆住了,长时间地盯着领路人的眼睛,等待他说刚才是开玩笑。当确知不是玩笑后,又问是不是临时的,回答又是否定,我们只得轻步向前。

沙土仅是沙土,一根草也没有,面积只是一人躺下的尺寸。代替警卫的,是几根细木条上拉着的一条细绳。最惊人的是没有墓碑和墓志铭,整个陵墓不着一字,如同不着一色,不设一阶,不筑一亭,不守一兵。

我想这件事不能用“艰苦朴素”来解释。侯赛因国王生前并不拒绝豪华,却让生命的终点归于素净和清真。我一直认为,如何处理自己的墓葬,体现一代雄主的最后智慧。侯赛因国王没有放弃这种智慧,用一种清晰而幽默、无虞又无声的方式,对自己的信仰作了一个总结。

(选自《千年一叹》,有删改)

美文点读

读罢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本文,让我们在领略约旦国王侯塞因伟大的政治艺术、人格和智慧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文章从警察受感动到约旦的地理环境,最后到“令人不敢相信”的陵墓,作者的情绪从一路的意外到结尾的感叹,在牢牢抓住读者的心的同时,水到渠成地揭示主旨。

阅读思考

1.“人生最后的智慧”在文章中指的是什么?

第2篇:智慧人生范文

教授、博士生导师。男,回族,北京人。毕业于上海铁道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儒学年鉴》名誉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软科学纲要》、《科学与文化》、《文化的社会功能》、《循环经济导论》、《循环经济与文化模式》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营养,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朴素而精辟的思想,主要包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在今天,这些思想,特别是“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的思想依然对我们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怎样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当时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天地交泰。后(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之地之宜,以左右民。”就是说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既要求深刻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易传》认为,自然是宇宙普遍生命大化流行的境域。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所以天有德、有善,有“无穷极之仁”。而“仁”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字,概括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整个宇宙充满了生机、活力,成为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大化流行过程,生命始终流畅不滞。

传统的天人和谐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一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它肯定天道之创造力充塞宇宙,而人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并能够将仁的精神推广及于天下,泽及草木禽兽有生之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些思想启示我们,人生要“顺天”,才能实现天人和谐的目标。

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向来主张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重视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资源是自然奉献给人类的珍贵礼物,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资源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格局、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直接间接地产生影响的所有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资源包括一切具有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的自然因素,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功用价值。

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又要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工业,还要通过开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改变原来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二个问题: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是讲人要知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际和谐,解决人文危机。人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上的,而是和他人一起生存在世上的。既然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他人,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就成为文化与人生领域中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对待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主张“修己以安人”,通过自我完善,和谐处世,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最终实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更大价值。

一、“仁”的精神

“仁”的精神是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的象征。“仁”不仅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在《论语》中讲“仁”有104次之多,可见“仁”的重要。

“仁”既是道德规范,又是区别善恶的标准。哪些事应当做,哪些事不应当做,都要用“仁”这把尺子加以衡量。孔子还分别提出了仁的一些具体条目,例如恭、宽、信、敏、惠,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即庄重、自尊。宽即宽厚,对他人宽厚,对自己严格。信即诚实,讲信用,不说假话。敏即勤快、认真。惠即帮助他人。这五条都做到了,就是真正实践了“爱人”的信条。在爱人的基础上,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文情怀和生活情趣。

二、和而不同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为实现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区别“和”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说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和”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以同裨同”,就是说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否则,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君子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和”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重要特征,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和而不同”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就处世待人的方法论而言,和谐精神主张:一是要有独立见解,坚持己见;二是尊重别人,求同存异;三是要通过协商方式,增进共识,取得双赢。

“和”不是“同”,“和”是有矛盾、有斗争的。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说只要有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必定有与之相对的事物和现象,两者免不了有矛盾、有斗争,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要求“和”。张载看到了宇宙世界、人间社会都是有矛盾的,但在矛盾的解决上他主张“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面消灭另一方面作为最终的结局,而是应相辅相成,协调配合,趋向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充分体现在这句“仇必和而解”之中,以和谐的方法来消除矛盾、解决矛盾,使事物向一个更新的方面来发展,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是求和,不是让矛盾冲突扩大。只有“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是大有裨益的。

三、中和之境

中庸之道是儒家人生智慧的核心理论,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的一种思维观念和行为准则。《礼记・中庸篇》讲:“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指的是世事洞察,万物通观,“道中庸”说的是行事圆融,不走极端。所谓“中”,是说凡事应有一个适当的“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没有达到一定的“度”,就是“不及”。处理事情,要合乎这个“度”,就是“执中”。“执中”就是讲究适时、适当、适度。所谓“庸”,就是传统,就是规律,就是不变的法则,也就是“中”的最高表现,是实现“中”的规律法则和途径。

孔子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又说:“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的这两段话,不但说明“中”的思想源远流长,而且强调指出它的重要性。尧传舜,舜传禹,只交代一句话,就是“允执其中”,并认为如此便可“天禄永终”,可见“中”的重要。又说舜是大智的人,为什么说舜有大智呢,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舜能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进一步说明“中”的重要以及“中”的难能可贵。

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一些?孔子说:子张有些“过”,子夏却显得“不及”。子贡说:那么,子张好些吧?孔子说:“过犹不及”。可见,在孔子看来,“中”就是既无“过”,也无“不及”。同时,孔子认为,作为标准的“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孔子言“中”,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地运用了“中”。如在行为上,他主张中行,“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认为中行是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在人际关系上,他主张“无适”、“无莫”,“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在待人接物上,他主张“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些都是孔子灵活运用“中”的具体表现。

有人认为“中”是一种调和论,是一种折衷主义,其实不然。首先,“中”的思想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中”反对“过”与“不及”。其次,三代相传,只交代一句“允执其中”,便可“天禄永终”。并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如此重要的德行,绝不可能是指不左不右、不好不坏的圆滑处世的折衷主义。再次,孔子历来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对于“同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孔子一概斥之为“乡愿”,认为他们是乱雅之郑、夺朱之紫的“德之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这就是说,一旦确立了“中”的准则,永不偏离,甚至“至死不变”。可见这“中”绝不是折衷主义的产物。

与“中”有关的还有“权”、“和”等概念。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权与中是相互配合使用的概念,其本义是秤锤,可随物体的轻重在秤杆赏左右移动后达到平衡,可引申为变通。《孟子・尽心上》说:“执中无权,欲执一也”,保持中庸而不知权变,就是执于一端。儒家提出“权”的概念作为“中”的补充,为了使人能通权达变,以利于“执中”。“和”是说“中”要达到的效果,东汉大儒郑玄对“中庸”解释道:“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中和”一词的含义是指按“中”的标准去做就会达到一种“和”(和谐)的状态。

中国文化所蕴涵的讲“执中”、求“致和”的人生智慧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的基本原则。它作为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深刻哲理,为我们保持和谐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精神资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其中,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等方面的目标汇总起来,就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所在,即人与人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为此,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社会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三个问题:人与自我的关系

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做人要自知。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的。人要了解自己很难,老子选择一个“明”字,有其深意。什么是“明”?“明”是对着黑来讲的,对着盲来讲的,“明”就是眼力好,盲是丧失了视力。看别人看得见,看自己看不见,这就是自我的盲区。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要求我们要让自己走出盲区,进入自我明察中去。

一、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的困难就在于“我”之复杂,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我”:一是公开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后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前两种可以说是浅层的,易于认识的,绝大部分人的盲点则在于后两种。自我感觉良好,时常沉溺于自恋幻觉中的人,是因为不知道背后的我,总将当面的恭维和逢迎的捧场视为全部的评价。自卑自贱自惭形秽者则失落于不知有潜在的我。

认识自己的一个关键是要正确分辨烦恼,不要让无谓的烦恼所遮蔽,影响了自我的判断。有心理学家对烦恼进行了数字化分析,认为人们的烦恼中,有40%属于杞人忧天;30%是为了怎么烦恼也没有用的既定事实;另12%是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想;还有10%是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中有92%的烦恼都是自寻的。

清除自我认识中的盲点,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开拓。当然,即使到了生命结束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穷尽自我,但是时时警惕自我、激励自我仍是十分必要的,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不枉为人,不虚此生。人类不断成长,是因为能不断认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而认识自我则是人生“自觉”的起点,人生永恒的主题。

二、磨练自我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起始和前提,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也是人类在认识自我之后首先要建立的立命之说。

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种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即是刚毅的生动表现。在他看来,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为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儒家提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治学之道,主张刻苦学习,不甘人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些,都是刚健自强、积极有为思想的表现。

《易传》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出了概括的经典性的表述。《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已,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故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在物欲张扬、精神式微的今天,强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有现实意义,人应当立志高远,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奋发图强,敢于面对现实,善于化解矛盾,勇于迎接挑战,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

三、提升自我

“孔颜乐处”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也是历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困厄万端;颜渊一箪食,一瓢饮,穷居陋巷。这本身并无乐处可言,但孔颜化解了身处逆境或物质匮乏所引起的外感之忧,使自得其乐,体悟到一种理性的愉悦。这种快乐,乐于扬弃了外在之物、外弛之心,自我意识到自身与天道合其德,同其体,也就是体认到个体自身的内在完美,即自己所具有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自由人格。这就是一种精神境界。

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问题,其他问题都围绕它而来。境界说是中国人生智慧的一大特色,这里所说的境界,是一种在精神层面上对生命、生活、生存方式的升华,是中国哲学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天地。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是他哲学思想中最为珍贵的一个部分。“……人所可能有的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论人生中的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人与周围各方面可能有的四种关系或四种境界。

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习”的,也就是顺从自然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遵守自己已有的习惯;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做事情都有他们所确切了解的目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其行为所及的对象,是利他的,是有益于社会公益。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不仅认识到社会的全,还进而认识到自然之全,因而,做人不但应对社会有贡献,也应对自然有贡献。

“天地境界”就是人和天地的关系,亦即哲学境界,一种自觉有超社会、为天地立心的意义,这是一种最高、最完善的境界。近代以来,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人类被看作是判断万物的尺度,是一切事物的评判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解读“天地境界”尤为重要。人类有责任维护环境生态的完整性,人类的首要目标必须是在分享地球有限资源的同时关心其他生物和生命“天地境界”是说人要有自觉,在地球上只有人类才具有理解世界、超越自我的能力,有没有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境界的试金石,如果人类既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又看到了自然的利益,那就超越了狭隘的人生境界,进入了“天地境界”。

四、善待自我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人生也是如此,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顺境易处,逆境难为,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自古常言不我欺,不论顺境逆境、圆缺福祸,都要理解别人,善待自己,自解得失,善处顺逆,随缘自适,用舍由时,善对名利,安心为本,才是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

总之,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无论就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而言,还是就社会的和谐发展而言,抑或就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言,人类在21世纪应更加需要借助、光大优秀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

第3篇:智慧人生范文

浓郁的忧世情怀

“大同社会”是儒家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也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苦苦追索的理想目标,然而,理想目标与现实境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裘老沛然认为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只是生产力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如仅是这方面的问题还不足以使人担忧,使人忧虑的倒是“在现实文明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对人类造成了越来越多的扭曲、束缚和困惑”。

人类创造的“文明利器”,如果被别有用心者操纵,会产生严重的恶果,“文明利器的逆用”给人类造成无数的灾难。例如火药的发明、钢铁的使用,后来发展为现代战争中的各种武器,“武器的发展意味着人类毁灭自身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侵略者“通过种种冠冕堂皇的名号而名正言顺”地发动残暴的战争。网络信息、克隆技术等,是现时代的文明利器。“如果失去良知。物质文明成果掌握在野心家或坏人手中……则会导致人类极大的灾难”。

和平生活中的“陷阱”,也会使人们承受惨痛的代价。裘老搜集了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不讲诚信。如果演变成贪污之风、腐败之风、享乐之风、欺诈之风,则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些论述,对我们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镂骨铭心的警示作用。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对经济发展有着能动作用。为了经济更健康、更平稳的发展。加强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裘老对“经济上去了,道德却出现滑坡”的现象,深表忧虑。面对转型期社会许多物质利益、金钱财富的诱惑,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受如何选择的考验。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是我们抵御各种各样人生考验的唯一出路。

裘老写本书立意“是专门论述如何能做一个‘合格’的人”的。孔孟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弘扬仁义之道,与西方近代以来出现的“哲学人类学”、“人学”的理论有许多暗合之处。书中虽未直接指出什么是“人学”,但所论述的涵义非常明确。作者结合长期从事医学的经验和思考,在新作中论及人的智慧(思维)、天良(道德)和感应(心理),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问题。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作者明确赞成“性本善”说。作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颇有新意。论证的方法也相当机智。对于“性本善”,主要靠例证,如引用抗震救灾中许多的善举事例、援引耶鲁大学对婴儿的实验;对于性恶论,采取从逻辑上的驳斥加实例的反证,说明即使那些被判死刑罪犯的人性中的善端还没有完全泯灭。

智慧之光照亮前程

裘老是个乐观主义者。他坚定地认为,人性向善,是乐观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着重阐述个人的道德修养原理,为整个社会的改革进步和先进制度的建设作了一件基础性的研究。人心向善,风气大变,春满大地,一个幸福、和谐、富足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就自然而迅速地建立起来。

第4篇:智慧人生范文

有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马嘉鱼,渔人捕捉马嘉鱼的方法很简单用一个孔眼粗疏的网子,下端系上铁块,放入水中,由两只小艇拖着,拦截鱼群。这种方式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三面都敞开孔眼又那么大。然而渔民们却将一船船的马嘉鱼拖回港口,为什么?原来这种鱼的脾气特别大。当遇到阻挡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中,网孔随之紧缩。孔越紧,马嘉鱼越是愤怒,更加拼命的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住,为渔人所获。马嘉鱼是我们人生的镜子,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要冷静,用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其实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

人生如同行路,常常会有山水阻挡前行,行不通时,有些人就开山架桥,最后蛮力耗尽,也逃不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而有些人只是转个弯,轻松绕过障碍,就成功到达了终点。生活中处处皆学问,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有转弯的思维。当你遇到一道做不出的题、一件解不开的心事、一条淌不过去的河流时,何不停下脚步,暂时想一想是否有回转的空间?或者换一种方式,事情便会迎刃而解。生命总有挫折,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转弯”饱含人生的大智慧,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平坦处,当有居安思危;险峻时,当抱柳暗花明之念。“山不转水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学会机智地“转弯”,脚下总能走出一条撒满阳光的道路。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无法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一条路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人生的道路,总是风云莫测,要想一直顺畅地走下去,而不被阻挡在半路上,就需要具备转弯的智慧。这种智慧,不是走到了死胡同才知道转身另行择路,这样往往会错失良机,而是需要我们视野开阔,洞察一切,历练一颗敏锐而豁达的心。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是人生的智慧,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初一:周宇宣、周正平

第5篇:智慧人生范文

宇宙从亘古走来,向永恒走去。现实,不会因为我们渴求财富而飞来意外之财,也不会因为我们忽视财富而不来光顾,这是命和运的使然;时间,不会因为我们希望摆脱痛苦烦恼而加快脚步,也不会因为我们想挽留富贵荣华而止步不前,这,是自然而然。

多少万年来,人类从最初的猿进化成人,为了更好的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原始人从赤身裸体到披枝挂叶,从饮毛茹血到钻木取火,吃用火烤熟的东西。这一切都说明人是应自然而生,顺应自然而进化。既然我们是受自然而进化,那我们就应该对自然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就是顺应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里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告诉我们:人要遵从地的规律,地要遵从天的规律,天要遵从道的规律,道要遵从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是指狭义的自然界,也不是单纯把顺其自然理解为消极、被动地顺从,而是自然而然。就是以自然为法则,顺应宇宙法则和万物自然本性。遵循万物其内在特有规律而为之,有违万物内在规律而不为,人类才能得以求生存,谋发展。不能强求其所不能,不能违背自然法则。

可是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你我明白顺其自然,真正做到顺其自然的又有多少?回往历史,千秋万古,多少帝王将相、公候权臣,在虽死犹荣的残酷斗争中谋求江山永固,在含沙射影的政治博弈中角逐终极王权,几番更替几番盛衰。是非成败尘烟去,千古风流浪里摇。尔今再掀开那些尘封的历史,你会发现,但凡是认识自然把握规律的君主大多是长治久安的朝代;反之,则是在历史和自然的舞台中被瞬间易主。

而现实中,你我想要做到真正的顺其自然也并非易事。首先,要积极乐观,力求上进。我们身边有的人以为父母当官或是家中有钱,就不思进取,无所事事,甚至惹事生非,招摇过市。这样的人只能成为社会的累赘有害而无益,有悖于人生的成长发展规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可以说是屡见不鲜。2012年的“我爸是李刚”,2013年的“李某某案”就足以证明。还有的人感觉一无本事,二又没有“后台”,觉得生不逢时日子没有出路,身陷困境,对生活失去信心,这种人也是非常不明智的。不论我们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不管摆在我们面前是什么样的路,我们都要强调去顺应它,充分利用对自身有利的条件,把握时机,使自己克服困难成长进步,而不是坐享其成或是垂头丧气。

众所周知,英国的斯蒂芬·威廉·霍金是当今最负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还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人称“宇宙之王。”然而就是这位宇宙之王,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全身骨瘦如柴终生瘫痪,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身体严重变形。1985年,又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彻底失去了语言功能,说话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当时医生预测他最多活两年,但现在他依然完好。虽然丧失了活动能力,但霍金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用其坚强的意志克服了许多我们常人都难以信服的困难。他的研究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帮我们解开了宇宙之谜,促使其成为了科学领域的伟人。

霍金没有因为他是个重度瘫痪的人,而丧失了做人的意志。正是因为他顺应了身体的这种自然而不消沉不气馁,最终登上了科学金字塔的顶峰。相反,一个人如果因为身体落残而丧失意志,悲观厌世,恰恰证明了这个人是违背自然的。

其次,是要认识自己,切合实际。现实中,某人有钱了,想做投资生意。但事前没有做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市情行情等,盲目投了资,结果是血本无归。这从本意就违背了自然,因为你盲目,“自然”必会向你索取代价,惩罚你。所以认识自己,就是给自己明确定位。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要了解自己的短处。不盲目蛮干,就不会至于损失。当然,腰缠万贯毕竟不是坏事,如果能多做些公益事业,资助那些弱势群体,只能说明这样的人因顺应自然是值得信赖和褒奖的,会名利双收。如果仰仗有钱就挥霍无度,用在吃喝玩乐上,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到头来定是以惨淡来收场。

2013年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世界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来到青岛天泰体育场。其实我本不关心明星和足球,但是后来从报纸上看到他向球迷展示身上的多处纹身时,在左肋骨处赫然刺着八个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瞬间对他有了亲近感。我不知道小贝对中国这句古语是怎样去理解的,也许他明智,也许他洒脱。既知道生死是自然之道不可避免,也懂得富贵是命运使然可遇而不可求。

其实,上苍对于每个人都是公正的,命运对待每个人也是公平的。小贝不会知道他会成为今天的小贝,霍金也不会想到他会成为今日的霍金。如果你遇到了挫折、困难,甚至贫穷,并不是上苍与你我作对,而是你我成长中一种必然的过程。既然这样,我们就应该及时的调整自己,按照客观规律处事,在顺应自然中克服困难,避穷求富,最大限度的避免挫折,这才是唯一和正确的。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自然对我们人类发展的制约,既然顺应自然,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合理的突破这种制约,造福人类。如有的地方雨季多,管不了老天下雨但可以筑坝修渠,大兴水利工程和水电业,这样不仅可以防洪泄洪,而且可以使水电事业造福一方百姓。风大的地域,管不了老天刮风,但农民可以种植抗风的农作物来增产,而且当地可以大兴风力发电,这就是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表现。

生活的要求是这样,自然中的要求也是这样,是不可以更改的,不顺应自然,自然就跟你过不去。为什么朴实的农民会对春种秋收何时播种、施肥、何时分杈有着严格的时序,就是因为他们顺应了自然,顺应了自然当然会有较好的收成。否则,春天万物萌发,而你在春天非要种冬小麦,那只能表明你有耕耘却没有收获。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我工作勤恳,谦虚谨慎,却不被领导赏识?为什么有的人渊才博学,学历甚高,却是怀才不遇,为生计所迫?其实也不难解释,不是因为他们客观条件把握的不准,只能说是机遇未到或是无缘。“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也许机遇和时运有时候能在北宋重臣吕蒙正的《破窑赋》中找到答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变化。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每个人必须坦然面对你面前的一切,路在脚下,就看我们用怎样的心态辩证的去看,去对待,怎么去走。

试想,人的一生谁是一帆风顺的?谁又是心想事成?这恐怕是不现实的。有鲜花不一定有掌声,有成功必然有挫折,既然不可避免,那么何谈畏惧?不妨把困难和不幸当做一次经历,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励炼自己,升华人生。反思自己,以示他人。正因为世事无常,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去把握它,运用它,这样才能让你我的人生策马扬鞭,更进一程。

再多的烦恼痛苦也会成为过去,再多的名利繁华过眼即是烟云。人生无论贫也好富也好,为官也好,平民也好,人生的过程一旦履行完毕,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作黄土一捧。生不容易,活也不容易,我们善待自己同时,也要善待他人。既善待己富,也善待他穷。贫而能安于守贫,这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种境界。无求就是富。无求就是福。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负于时代潮流,顺应人生成败而不负于梦想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才是洒脱的人。

第6篇:智慧人生范文

龙应台在读过《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这本书后,写到“看起来写的是花果菜蔬,鸡鸭虫鱼。但事实上,她在写的是生活态度”。任祥花费五年时间完成了这套结合了文字、影像和生活创作的书籍,希望能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快乐的事物传承给后代。装帧精美的《传家》厚厚四本,分为《春》《夏》《秋》《冬》。每本都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六个单元,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的精粹。

“清明”、“年糕”、“剪纸”,这些已经作为文化传统的符号深深印记在我们的脑海中,然而,具体节气的来历、传统工艺的精妙技法,还有那些民俗说法,都在渐渐远离现代生活。即刻的满足感,快速成事的需求,在导致人们焦虑的同时,也让人失去了对于完美细节追求的耐心,从而阻断了我们与传统文化精髓对话的桥梁。

任祥希望搭建起这样一座桥梁,缘起也非常简单:这几年春节,任祥和其先生姚仁喜都会从台湾飞到美国看望在那边留学的三个孩子。在美国过中国年,总少几分年味。在孩子的宿舍煎煎年糕、玩玩麻将,去唐人街的馆子打打牙祭,已是最隆重的做派。不知什么时候,台湾人过年打电话的第一句话是“你在不在台湾?”原本欢聚团圆、拜访亲友的新年成了街上最冷清的日子。

小时候过元宵节,任祥最渴望的动物灯笼车。有一年,邻居有个独生女拉一只黄色毛茸茸的兔子灯笼车,

让街坊的女孩子们艳羡了好久。但后来,她在市面上却到处找不着以前纸糊的灯笼,满街只见俗不可耐用电池点亮灯泡的塑料灯笼,造型也变成日本的“Hello Kitty”。

“年味淡了。这个时代太快速,很多传统没有了,很是可惜。”任祥告诉《环球企业家》。于是,她把中国人过

年的各种习俗:守岁、发红包、放鞭炮、舞龙舞狮、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做佛跳墙、做年糕,还有麻将的玩法,详细记载在她的新书《传家》的“岁时节庆”篇中。

饮食文化在书里占了很大的篇幅,分别以主食、文化食物与零食三种方式介绍,提供了分类方法,视觉效果,家传食谱,民间食补和常用的中医药膳。中国的服饰、戏剧、礼物设计、花艺蕴含着中国人尊贵的文化血液。而中国人的宗教、教育方式、术数命理与生活礼节传递了先人的经历与智慧。“齐家心语”是这套书的骨架。身为母亲,与儿女的教育对话;身为儿女,与上一代的感恩对话;身为妻子,与先生的爱情对话,这些都凝结着不同年代的长辈们面对苦难时的勇气与智慧。难怪白先勇赞叹,任祥这套背负文化薪传功能的巨作是传统文化的美的百科全书。

对话:

为什么会编写这本书?

书的缘起在2005年。那是我送大女儿读大学的途中,母女俩驾车从旧金山开到休斯敦。一路上,在女儿要离开自己独自生活的那天,自己不停急切唠叨的竟是古老的三从四德的话题,跟母亲当年告诫自己的一样。四天三夜的路程,我竟然没有说完。回到台湾,我寻思给女儿寄些材料过去,却找不到称心如意的文章书籍。于是,我做了一个的决定:自己编一套可以传家的书留给孩子们。

我看着孩子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儿女离开家了,进入一个成人西方社会。我想任何一个母亲都想跟他们多讲一点话。他们这一代人喜欢的是好莱坞,有个名牌包包比什么都重要,他们定义的成功是一夜成名式的。小时候,我看到的长辈们不是很有钱,但却受到朋友们的尊敬。父母给我讲,他们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是值得尊的。我的戏曲篇里写了“忠、孝、仁、爱、才、德、容、情”,这才是我们推崇的偶像。过去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失业率”,老祖先推崇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面对事业挫折,中国人有的是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坚韧和雄心。

你对中国家庭核心价值的理解是什么?

中国人一向以和为尊,一个家庭气氛要和乐融洽,有了和乐才有通畅的沟通。在我这套书里面,有个篇幅叫“齐家心语”。这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齐家治国,要把家里做好是很重要的。“齐家”两个字是说家里每个人的哲学思维,思考事情的方式,接受的传承都是一样的。

这本书,你是以女儿、妻子和母亲三个角色和家人对话,你是怎么理解这三个角色的?

这本书是个对话的过程。一个女人和上下左右对话,儿女们对父母亲要孝顺,现在孩子知道孝,不知道顺。生活中有很多对立,时代的代沟,这些需要无限的智慧去抹平。

而夫妻之间是恩爱的关系。有个“恩”就能够维持一个家庭。恩惠,感恩,不要计较别人怎么对你,还是先问自己对人家够不够好,中国人讲“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婚前寻寻觅觅,一旦结了婚,不可以说,一再想自己没有得到满足,自己因为失落感而想解除婚姻关系。外国人爱你爱得死去活来,不强调“恩”字,只想自己的满足,没有中国人夫妻生活哲学智慧。

你跟孩子很难谈大道理。那刚好,我们家有只狗叫贾宝玉,我就用很幽默的手法写出来,中西方文化,各有短长。我这套书重点在讲我们的好。只希望孩子们在读了这套书后,在生活中能多有一个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轴心。看看“齐家心语”里写的处世态度,至少不会错太多。

书摘:

舞龙

到了唐宋,舞龙已经是逢年过节常见的节目。舞龙因为发展已久,随地域衍生许多形式。台湾多属于“南龙”,以竹木架构而成,龙身较长、较重,讲究气势;通常最短也有十公尺长,最长超过百公尺都有;每一条龙的节与节之间,相聚至少三公尺,才易于挥动,但龙节都是单数,再与龙珠算在一起,才是象征吉祥的双数。台湾以超过三十一节就成为巨龙。舞龙由一人另外手持“龙珠”引导,称作“抢龙珠”,具有祈福和赐财的意义;持龙身者,则由舞龙头的人带领;不论龙身多少节,每人动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舞出龙的形意。

京剧

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京剧最特别的是以假发片贴在脸颊,同时以勒头把眼角吊高,用以修饰脸型。生角还要戴胡子,称为髯口。京剧的化妆称为“胭脂化妆”,务求角色的妩媚与俊美,而且还利用脸谱的画法,以揉、勾、抹之法突出角色的个性表情。“行头”是京剧服装的总成,有蟒、靠、帔、褶、盔帽、靴鞋以及所有的服饰配件……

咸汤圆

台湾的咸汤圆,包的内馅是猪绞肉,汤头以大骨熬制而成,配上炒香的蒜、葱、香菇丝、茼蒿菜,最后还要洒上现磨的胡椒,香气四溢,让人垂涎。另有一款内地的吃法是,以姜末与切碎的韭菜叉烧同炒,拌入

盐、糖,再加入猪油渣和炸过的碎花生,把这些馅料包入糯米皮中煮熟后,放入老母鸡熬的鸡汤,再加上虾米,香润无比。上海的蟹粉汤圆,内馅是选用肥美的蟹黄、蟹肉与猪肉混合,鲜美至极。四川的心肺汤圆,内馅系以冬菜、豆腐干丁,先用猪油炒过,汤头则有卤过的猪心、猪肺,吃的时候再加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口味比较重。

保养

保养的方法,我则将慈禧太后的保养方子整理出来,让我们看看在那个年代,操弄掌权而又能活到七八十岁的女人,传说中的满头乌发、牙齿不落与皮肤细致的原因。这些有机的美发美颜香身瘦身配方为:令发不落方(榧子三个、核桃二个、侧柏叶一两)、活血化瘀洗头(甘菊花一钱五分、薄荷一钱五分、防风二钱、银花二钱、香白芷二钱、川椒七分、石膏三钱、生羌活一钱)、消脂玲珑浴(虾夷葱、泡竹叶、麻黄、荷叶各六钱)……

第7篇:智慧人生范文

1、当心灵的包袱钳制了我的心时,飞翔便成了一个虚幻的泡影,最多有只有梦想在空中轻眠。要飞得更高,行得更远,首先必须卸下包袱,让心灵减肥,灵魂的翅膀才会让你遨游于空,遨游于世。

2、把心事藏得海一样深,就为不要在情感海洋里迷失自己。用幽默,化解别人的真情告白,有点痛苦却是不得已。挥挥衣袖,既然不能带走那就让它随风飘去,让时间冲淡一切吧!

3、人生就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是带着伪善的面具演绎着我们的人生。会演的人,投入了,他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不会演的,还没入戏,就已经伤痕累累。

4、宽容就是以常人的心态去面对周围发生的不正常的事,这些事中可能有别人错误,失误,甚至有意的伤害。如果采取不宽容的方式,其结果可能就是争端。宽容可能失去利益,面子,甚至人的尊严,直到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让人明白你的宽容。宽容就是要有宽阔的胸怀。

5、成功,永远都不止有虚荣名利这件外衣,它还有一双能让心灵飞翔的翅膀。关于成功的附加很多,是我们主动推远了成功的距离。以为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快乐。

6、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7、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8、散落在生活里的小小梦想,如同一粒粒小小珍珠,点缀着无限风景。平淡人生,常怀梦想,是幸福的源泉。梦想里存着期望与希望,含着愿望与热望,披风戴雨也不觉辛苦,历尽千辛也觉得甘愿。

9、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是对人对事的包容,接纳,海涵和尊重。宽容是一种博大的精神,是比海洋和天空更宽广的胸襟。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精神的成熟和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是释怀别人,也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大度的表现,能包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化解人世间的恩恩怨怨。宽容是一种思想的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10、在一个人情淡漠的城市,我们曾经的那份火热早已被无情淹没。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事,让你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丑恶,但你又无话可说,仅有的天真也只有选择了沉默。

11、如果不能忘记,那就让它成为回忆!如果你还在情感的世界里挣扎,那么,请走出那方狭隘的空间,试着接受阳光的爱抚吧!

12、有时候,我们明明在笑的时候却想哭,在想哭的时候却又哭不出来。找一个肩膀依靠,被一个人拥抱,也是一种奢望。那一刻,你多么希望那个曾经在你面前对你好的有点讨厌的人下一秒出现,那个曾被你辜负的人会出现在你暮然回首的那一刻。

13、宽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极端,不任性的健康心理。在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宽容多了,朋友也多了,烦恼也就少了。宽容一点,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14、不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如果非要按一个结局的话,那么所谓的故事并没有永远的结局。()即使有了结局也不意味着幸福,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好。幸福的人永远懂得怎么装傻,刻意不去刨根问底,他知道了解地越多越不幸福。

15、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个故事,结局还没有出来,但是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结局,有的故事有头无尾。谢谢爱过我以及爱我的每一个人,感谢在这故事中有过你们的存在!

16、虽然我们的梦想有大有小,不尽相同,也许您喜欢新屋,我喜欢新书,她喜欢花草满屋,而他喜欢周游世界。什么样的梦都好,那是一个美好的方向,预示一个不同以往的未来。

17、人只有丢弃了那些身外之物,才会获得心灵的空间。丢弃世俗杂念,你会心地明朗;丢弃功名利禄,你会轻松自如;丢弃怨恨屈辱,你会坚强坦荡。还有许许多多的爱恨情仇,都已过去,都已结束,何不把它们统统丢弃。

18、人,在这个世界里与众不同形形色色,有的人衬托了好人,有的人充当了善者;有的人在苦难中爬行有的人高高在上。也许你会发现,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拼命挣扎的却是另一些人眼里所鄙夷的垃圾,但我们的阶层大相径庭我们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给故里一个荣耀,我们不得不低下头来,甚至苟延残喘地苟活着!

第8篇:智慧人生范文

十大内涵汉字,道尽人生真谛

“停”:暂时的停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停”字——“人”和“亭”靠在一起,便成了“停”。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在“停”中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更快捷。“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就是“停”字中的人生智慧。

“劣”:差人一等,是因为比别人少出了力

人生的优劣,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汉字“劣”的构造就很有意思:“劣”就是比别人“少”出了“力”。

你比别人差,不是本质就差、生来就差,而是后天懈怠、懒惰,不肯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结果。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边是一个“足”,右边是一个“各”——人生之路,就在我们“各”自的“足”下。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舒”: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舒”字,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就是舍得给予的意思。所谓“舒心”,就是“舍得给予别人,自己就能收获快乐”。

“福”: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福”,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

与古人比较起来,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已经丰富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人整日愁眉苦脸,这是因为人们有了更多的欲望。其实幸福的真谛,不是拥有了,而是满足了。

“道”: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道”字,由一个“走”字底和一个首要的“首”字组成。这告诉我们,要走出一条人生之“道”来,首要的,是迈开脚去走。

理想很重要,信念很重要,毅力很重要,坚持很重要,机会很重要……但如果你不迈开脚去走,不去行动,这一切都将等于零。

“患”:心多,不是好事

“患”字,上面是一个“串”,下面是一个“心”,连起来就是一“串”的“心”,也就是心多的意思。

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得失的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怕失去、那也怕失去,怎么不会心生忧虑呢?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做事的人,这也想做,那也想做,三心二意,怎么可能做成事呢?一个不能“一心”对待别人的人,对别人总是多疑、猜忌,不做坦荡荡的君子,而做长戚戚的小人,怎么会是一个健康的人呢?

“途”: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有路走

“途”字由“走”和“余”构成,可以这样理解: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有路“走”。有些人爱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因此把人际关系弄得很糟,做起事来就只能处处受挫和碰壁。

“海”:大海,来自每一滴水

“海”,来自“每”一滴“水”。是一滴又一滴的水,汇聚成了一片大海。成就人生的大海,也要从“一滴水”又“一滴水”般的小事开始,做好了那些小事,才能成就人生的伟大。

反过来说,大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可以包容含藏“每”一滴“水”。这就是“有容乃大”,告诉我们谦虚包容才能大成的道理。

“怕”:恐惧,是因为内心空虚

“怕”字,由“心”和“白”构成。什么人才会“怕”和恐惧?就是那些内“心”一片空“白”的人,即内心空虚之人。

第9篇:智慧人生范文

法国大思想家雨果为打开智慧的“浪漫之锁”曾形象地给予了人们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也就是说,掌握了这三把钥匙意味着把握了逻辑推理、把握了思想、把握了创造性的思维。正因此,德国著名的思想家歌德断言:主宰世界的三要素之一就是智慧,而另外两个“光辉”和力量的要素只是智慧之下的作品。古希腊人更是在2000多年前就认为“红花需要绿叶扶”,彰显智慧的绿叶应分别为:思想的深邃、语言的机敏,以及行为对规律的把握。因此,古希腊思想家德漠克利特总结到:智慧的果实是思虑的周全、语言的得体、行为的公正。柏拉图甚至也对智慧提出四原则的观照:即公正做事的原则;正义公正的原则:坚韧勇敢的原则;节制压抑欲望、淡泊自持的原则。

正当西方哲学家、思想家在爱琴海岸、在塞纳河畔、在多瑙河边热衷于领悟智慧给人们带来的收获时,黄河岸边的中华传统哲学也在熠熠闪光。经历过南北朝、隋、唐三代。博学多识、理性旷达,受到日本、朝鲜等诸多学者深深爱戴的嘉祥吉藏大师在《法华经义疏》一书中论述到:智慧的运作在于决疑断惑,智慧的抉择在于考察切要,智慧的观照在于了知“道”。因此,有诗人悟出:智慧的运用在于欢乐中把握庄严,在顺利中把握自满,在骄傲中思想哭泣。

西方哲学甚至还认为,智慧不是知识、符号、定理和公式。这些功利性的知识和没有其它目的所追求的智慧不是一回事。因此,人只有小聪明,而智慧是宇宙、自然界中最深邃的奥秘,标志着永恒的理想和境界。柏拉图甚至还认为: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而人只能是“爱智慧”,无法解读智慧。于是哲学从智慧之爱,变成了智慧之学,智慧成了人们千方百计实现梦想的追求,由此,亚里士多德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实用更现实,但惟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大智慧,因哲学而澄明。

当我们纵横驰骋于世界上下五千年,分享智慧的果实,试图把握人类最值得追求的第一生存的法则――智慧时,豁然醒悟到智慧之下所把握的人性必然高洁,思想当然伟大,美德自然伴随,心胸陡然开阔,境界涌然升华。这是因为:智慧使人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懂得感恩:智慧使人知耻后勇、懂得精神、提升人性;智慧使人意志坚强、睿智聪慧、光辉烛照;智慧使人晓以大义、严谨务实、格物穷理。人生最优秀的品质有两种:善良与智慧。善良是道德的良知,智慧是思想的硕果。善良与智慧结伴的人生,一定会催生五百年一遇的智者再现。而智慧少有了善良的相随,只能是以小聪明自赏。若是人生既少了善良又少有了智慧的跟进,则只能是惨淡地经营着支离破碎的无益浮生,演出着愚昧、忌妒、孤独、狭隘、无知、自私、虚荣、虚伪、狡诈、贪婪、狂妄、怨恨、恐惧、阴险之流的不堪入目的闹剧。而人间的大美,人生的大志,生存的至善,必然要在纷纷扰扰的“点将台”上被万千红尘所淹没。当人类的文明俯瞰人间烟火,仰望满天星斗,追求淡泊明志,体悟宁静致远,感受高山挺拔,思考江河来兮,必须有智慧的法则来保障。

天道运行无影无踪、人事做为不声不响、大获全胜不知不觉是智慧;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是智慧;富不可尽享、功不可尽居、权不可尽施是智慧:以思想惠及群伦、以功德造福社会、以思想创设人生也是智慧。智慧的要义在于检验生存的“战略”;智慧的至境在于展现人性的美德:智慧的定律在于高屋建瓴,举一反三,举重若轻,见叶而知秋;智慧的艺术在于感恩、宽容;智慧的标志在于平凡中见伟大:智慧的品格在于深刻与洞见,智慧的特征在于不做莽撞蛮干之事;智慧的规则在于事缓则圆的沉着;智慧的虔诚在于甘当人性的傻瓜:智慧的理性在于辨别洞见;智慧的奇迹在于心境之永恒;智慧的洞见在于懂得温和比更容易成功;智慧的仰望寻觅真理的天空:智慧的途径依赖质疑而生辉。而生存的智慧在于不辩解;健康的智慧在于提升精神:创新的智慧在于激情进发;坚定的智慧在于深藏焦虑:学习的智慧在于不耻下问;人性的智慧在于德行铸就;生活的智慧在于观察和经验:思想的智慧在于自由旗帜的高扬。

“智慧不被狂热所动,不被常识所驱”。智慧在于说出真理自然行事,智慧在于应用、在于散发。智慧不能复加。正如失去视力的人不能用周围的人弥补自己的视力一样。智慧的开端启始冷静的思考力;智慧的起源在于善良表达真情;智慧不产生于学历,却泉涌于对一份事业的终生追求的热忱。人一生的追索,大至追求一种信仰、治理一个国家,小至经营好一个家庭、把握好一份爱情、安排好一份工作,都离不开智慧的学问。总之,做好一件事是上苍安排的返璞归真,“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正是教育家之智慧所为。而无知的、无序的、无规律的变换、跳跃,是庸碌的人生黑夜里的自我嘲讽。

智慧对于人生,在于使生命之旅充满奇迹与光明;智慧对于家庭在于教子德行和礼仪;智慧对于学校在于以理念培养学生兴趣:智慧对于社会在于养成礼仪、廉耻人性人生:智慧是不可代替的快乐,“高官厚禄可能会从天而降,财富金银也可能不求自来”,而智慧必须自己去追求;没有智慧的人生常会以愚蠢加荒谬来表达固执,以短视加自私来体现无知,以梦想加虚构来幻想未来,以破碎加冷漠来表达低俗,以自私加贪婪表达腐朽。

热爱智慧,大多是为了它给人生带来的希望和梦想;表达智慧,大多是为了当下的收获;思考智慧,大多是为了明天的收获。智慧难以惠及到所有的人,它需要善良,就像“哲学不是为了多数人准备,它需要圣洁”(尼采语)是一样的。大智慧的生存者准备好了德行、礼仪和学问形成生存的规则,准备好了包容、厚德、理解形成善为的追求,这与哲学家准备好了质疑、冷峻、批判形成的“爱智慧”如出一辙。智慧,在于把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修炼得伟大,更在于从平凡的事业中识人、知人、待人所形成的聪颖。人生用语言传达思想,用理性表达尊严,用文化传承教育,用智慧追求伟大,英雄的事业需要英雄的语言,伟大的人生需要善良所表达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