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智慧校园理念全文(5篇)

智慧校园理念

第1篇: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服务学习理念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多样化,他们主要借助放假时间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很多院校也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选择一些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将所学专业在活动中发挥出来。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也面临严峻地就业环境。因此,分析与探究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加以改进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课程的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仍过于保守,认为学生到校就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只要让学生全部掌握所学的书本知识就算完成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并不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也只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实践相关方面的课程。这种做法是极其不科学的,尤其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代社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毕业后很难在社会中立足。

2.社会实践未与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有效衔接

纵观各大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主要是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化,主要分为两大类型:(1)专业实践。专业实践主要是对专业课程的补充与完善,学生必须全部参与其中,这也是学校在期末考核中评定学生的重要参考指标,学生为了完成学分,在参与专业实践方面也比较积极与主动;(2)社会服务实践。社会服务实践则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所开展的相关活动,大都是学生自愿参与,学校并没有干预。由于社会服务实践活动随意度较大,而且缺乏正规管理,使很多学生对此活动的重视度不足,参与积极性也不高。长此下去,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深化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改革的有效应对策略

1.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高职院校学生在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中应秉承“服务民众,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助人主要是针对受助对象的需求进行专门化的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而自助则是学生通过一系列服务,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促使其更好地成长。某职业院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让大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养老院、孤儿院等,利用周末帮助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为这些老人讲解一些日常养生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在孤儿院中,大学生可帮助这些儿童做事情,为他们送去爱心,让他们体会到人间有真情。这种体验式的教育能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感。

2.校企合作是专业实践中学生全程式的教育培养模式

对学生开展专业实践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将所学的课本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日后的成长成才。对企业来说,也有利于招聘到专业化、高技能的人才。作为高职院校自身来说,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与当地相关企业达成共识,构建校企合作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企业要空出一些岗位,为实训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高校也应定期输送一批学生到企业中去锻炼与实践。

3.社会实践需要与就业实现对接

当前,通过调查得知,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但大都针对性不强,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与学生自身的专业不匹配,不仅没能提升学生的技能,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应按照学生的专业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比如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学校可与当地的艺术设计院合作,让学生到其中去锻炼,在学习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4.积极开展志愿者、勤工助学活动

高职院校在政策上也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与帮助,比如开展勤工俭学等活动,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中不仅能提升技能,同时也能获取到一定的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负担。

三、结语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必须转变传统的观念认识。在校期间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利用一切时间去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毕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素.基于学习型工作室教学的应用探索--以高职会展专业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6):19-23.

第2篇: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云计算;智慧化管理

引言

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改革,提倡学生要全面发展。传统的以“分数”为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论是在“教”还是“管”都无法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的支持下,教育智慧化理念正在改变传统的“僵硬”的教学管理模式。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智慧教育、智慧学校等智慧化理念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当中。从本质上讲,正式教育的改革推动了教育智慧化的发展。

1当前高中教育管理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智慧化管理的建设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期间还存还一些较为集中的、突出的问题。根据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点共性问题。

1.1基础网络升级滞后

基于智慧理念的教育智慧化管理应该重视对教学硬件设备智慧化的建设,例如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及智慧化后勤管理等。智慧化管理需要高速、稳定、大容量的校园网络作为基础,但是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很多学校忽略了基础网路升级,无法支撑起智慧校园的正常运转。基于智慧理念的教育管理,所有信息应该是互联互通、无缝对接,而校园的网络基础建设决定了智慧校园能否正常走下去。基础网络的建设与升级滞后这是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存在的通病,没有强大的网络便无法提供个性化的“泛在”服务,那么智慧校园的建设便难以推进[1]。

1.2智慧化的物理环境不完善

智慧化的教育管理就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与设备之间、设备之间的实时“交互”,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全自动记录,为智慧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运用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人与设备之间的交互,例如智慧黑板。要想实现以上智慧化目标,需要坚实的物理环境基础,例如强大的网络环境、全球定位系统、AI智能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但是就目前实践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还未充分建立起能够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物理环境,实现智慧管理还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建设[2]。

1.3“云端”平台建设尚不完善

“云端”将是未来互联网世界的主力军,同样的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未来更是要实现“云端”管理。在“云端”的思想下,智慧课堂将会是最直接的体现,但是当前学校的现状智慧课堂建设一如“蜻蜓点水”一般,并未覆盖到全部的教师中,并且智慧课堂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老师和学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另外,用以支撑学校进行“收、存、管、用”的云端平台建设尚不完善,需要功能模块正处于雏形阶段,考虑到后续的资金投入,有些学校的云端智慧系统的建设出现了“半途而废”的情况。虽有个别学校的云端智慧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但是鉴于老师缺乏信息技能,致使智慧课堂的利用效果不佳,智慧设备更形同摆设[3]。

1.4数据收集不全面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用以支撑老师进行教学策略的改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通过对收集上来的学生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为老师决策提供参考。要想分析出具有参考性的特征指标,就需要海量的基础数据,但是学校在学生的行为数据收集方面有一定的欠缺。由于学校数据的程度不同,他们对学生行为数据的收集持续性不佳。通常表现为学校需要用到哪些数据才开始收集,这就导致了数据收集始终是阶段性的,这种片面性的数据不足以形成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1.5信息孤岛普遍存在

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学校的智慧化建设普遍存在,这是学校推行智慧管理中一个核心难题。大部分学校的智慧化建设按照阶段性来推进,有些信息化功能建设是按需独立建设,这种情况便会导致孤岛架构,各应用之间自成体系,致使形成了设备孤岛、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数因为学校在进行智慧化建设时缺乏长远意识和全局意识,应用之间的数据无法形成高度的共享,数据对教育智慧化管理的推进效果不明显。在硬件投入方面,有些学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硬件的应用效率非常低,同时硬件难以管理也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加强高中学校智慧化管理的途径

2.1加强基础网络建设

智慧校园的建设硬件的投入和软件的研发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最为基础的内容是要建设晚上的网络基础。实现教育的智慧化管理,建设稳定的网络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教育智慧化的推进,过去的网络条件必然跟不上,智慧化的管理模式和学习环境是在优良的网络环境中实现的。网络作为最基础的部分必须要优先进行升级,争取在全校内普及高度宽带,以满足在智慧校园的建设对网络的需求[4]。当前,学校应该做好长远的规划,可以随时实现对宽带的提速与扩容,确保在任何阶段都能够保证网络通畅。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网络就好比是前进的道路,高速畅通是最基础的要求,只有铺好了路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

2.2升级基础硬件设施

智慧校园建设中对更换老旧的软硬件系统是必然,当前大多数学校的智慧化管理正处于“数字化”阶段,例如建立一卡通系统、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机房等,这距离智慧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智慧化管理应该是通过大数据、AI、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实现教育管理的自动化和系统化[5]。首先,要改善物理环境。通过物联网软硬件设备构建智慧型教室。这些设备可以准确的把握物理环境信息,例如温度、湿度、音量、光线,通过自动调节这些信息让学生能够在更为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加强虚拟感知。通过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为学生匹配出最合适的学习方法、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匹配恰当的学习任务等。

2.3推动云端一体化建设

传统的数字化校园最明显的问题在于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而智慧理念下的校园云端建设,可以实现全校内甚至是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信息共享,这无疑是为教育改革带来了新思路。智慧理念下的教育管理管理应该基于“云端”一体化来推进,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应该与云端深度融合,将会极大提升校园系统的服务水平。接入云端的信息系统,将支持多终端登陆,可极大的提升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有助于教学与科研、教务与校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资源深度共享。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立账号随时访问自己的教育服务系统,这样可以打破课堂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真正促进泛在学习的实现。智慧理念的教育管理,必须要致力于推动教育云端一体化建设,彻底打破信息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6]。

2.4建立融合开放的数据处理接口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必然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以多样化的技术应用下,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融合的、开放的教育服务平台来接入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通过标准接口来为教育管理服务。基于智慧理念的教育管理,信息共享、融合开放、全面覆盖是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最核心的要求。智慧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基于有效集成、统一规划的原则,利用智能技术对现有的教育信息系统进行升级,让所有信息与数据在统一、标准的接口中交互。在统一标准的服务基础上,不同结构的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才能实现无障碍互通,海量数据才可以转化成为我们所需要的内容。

2.5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一方面,学校要尽快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智慧化理念下老师应该跟上时代脚步,积极接受新鲜事物,而不是一味采用应试教育的教育方式。老师更加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逐渐适应智慧化模式,不在沉浸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要加快对老师的培训,拓宽教师视角,帮助使他们理解智慧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在智慧化管理理念下,学校应该重视老师的发展,在新环境下老师不仅仅面临着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模式的转变,还面临着全新角色的挑战。在教育智慧化背景下,平台将会赋予老师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学习机会以及更多的交流机会,作为校方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进修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智慧管理的模式[7]。

2.6结合实际稳步推进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想稳步推进除了上述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之外,还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建设,用以保证智慧化管理的有效实现。在基础建设方面,学校不能单纯以机比生多、多媒体教室的数量等来衡量学校的智慧化水平建设,而是应该以学校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稳步推进。当学校在资金不允许的情况下,不要强行推动智慧化建设。智慧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逐步形成。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摆脱“标准化”建设的思维,始终坚持“需求+发展”的原则,建设符合本校师生需求的智慧化校园,真正让师生从智慧校园的实践中体会到信息变革所带来的便捷。

3结语

当前,智慧校园的建设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很多高中学校在智慧化管理建设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集中在网络基础、硬件设施、数据交互以及管理理念几个方面。要想让智慧校园发挥真正的作用,就必须着重从以上各方面进行变革,推动智慧校园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9(11):76-81.

[2]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8-13.

[3]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119-125.

[4]熊频,胡小勇.面向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建设研究:案例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4-69.

[5]于长虹,王运武,马武.智慧校园的智慧性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9):7-12.

[6]胡钦太,郑凯,林南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J].中国电化教育,2018(1):35-39.

第3篇: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智慧校园;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0引言

2019年,《大数据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标志着大数据成为引领和支撑各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模式。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技术已渗透到高等教育各项业务活动中,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管理决策产生巨大影响,为教育行政服务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良好的契机。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服务不断呈现出新规律、新特性,突出表现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基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和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关系,依据高校智慧校园的特征、发展目标、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描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方向与实施线路。

1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1.1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1990年,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提出“校园信息化”概念。进入21世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相继启动教育大数据相关研究计划。著名数据科学家舍恩伯格认为,高校行政管理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挖掘和分析高等教育各类业务活动数据,研究并发现其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可有效利用各类有限资源,争取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管理和服务目标。[1]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依托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技术,目标是打造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相融合的信息化校园,建立自适应、个性化用户交互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从而实现高校各项业务的智慧型应用。智慧校园实现了对各项信息源的智能感知和获取,在移动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智慧APP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各式、各样的智能服务,对高校各项业务进行流程化管理。从教育数据处理流程上看,智慧校园基本构架层包括教育数据采集层、教育数据处理层、教育数据分析与展望层、教育数据应用服务层。[2]因此,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

1.2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

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行政服务理念已然发生变化。实现高校行政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高校行政人员的普遍共识和追求,是高校行政服务体制变革、提升高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行政服务信息化通过挖掘和分析高校各项业务活动中存在的关联效应来指导管理工作实践,绕开传统的行政管理繁琐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教育行政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另外,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可获得性极大增强,教育行政服务对象发挥作用的空间逐渐变大,这就要求传统的“硬性”教育行政服务需向“柔性”服务转变;此外,云计算、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等IT的兴起,使各类应用系统、社交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碎片化数据,这些数据综合难度大,个体利用价值很低,但经过充分整合、挖掘、分析后发现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正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能高速、负责任、可持续地处理这些数据,从而更为有效、精准地获取校园舆情、精准有效地开展教育行政服务工作。[3]本文所探讨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方法,为提高教育行政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在掌握教育行政服务运行规律基础上的高等院校信息化服务过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包括:一是教育行政服务手段和方法的信息化,即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二是组织运行的信息化,这是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关键;三是管理决策信息化。就是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基于对外部信息的准确判断和教育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采取信息化的程序、方法和手段,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

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与难题

2.1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推动力,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建设以智慧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信息服务体系。高等院校通过建立基于数据(Data-based)现代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终端、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特征表现为:第一,教育行政服务体制将从“碎片化”向“网格型”转变。“碎片化”的教育行政服务体制将使教育行政服务陷入执行成本高、效率低下的困境中。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行政服务获得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传统纵向科层制和横向分工制结构将会被重塑,形成网状型和扁平型结构;[4]第二,教育行政服务模式将由“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教育行政服务以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不拘泥于传统的规章制度和官僚层级要求;第三,“服务本位”更加凸显。大数据的社会属性体现的是开放、参与、包容性的理念,借助大数据技术,多主体、多中心参与智慧校园建设,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将成为必然,在这种教育行政服务模式下,管理部门只有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2.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难题

首先,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推动者缺乏大数据的思想观念与专业技术水平。在大数据时代,教育界要想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首先需保证相关管理者思想观念、理念的改变。[5]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要求高校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和软件使用能力,但是受到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机制的影响,在高校行政服务过程中,有些管理者并没有具备专业化信息素养;其次,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包括无线网络的全覆盖、高速化和稳定化,有线无线一体化的建设,以及相应软件的开发与管理,是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点问题。但是,目前有些教育院校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没有专业的管理系统软件设计开发者,导致管理软件功能与教育管理实际脱钩;再次,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数据挖掘相对不足。智慧校园的建设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社会网络位置、资源分配和知识建构等变量的相关关系,建立相应的分析和预测机制,为教育行政服务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当前,高校教育行政服务存在信息利用不充分或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等问题,数据挖掘能力有待提升;最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大数据研究及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目前,大数据应用于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建设才刚刚起步,缺乏对教育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也缺乏基于大数据形成的教育需求转化为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3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可行路径

3.1加大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供给力度

完善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安排,有助于规范各主体行为、保障高校及学生的权益、缓解改革中的矛盾。加大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制度供给力度,在国家层面,要制订统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就智慧校园建设环境、教育行政融合创新、数字资源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研究成果和特色应用等方面提供指导性意见。还要优化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制度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理顺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分工协作机制,完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相关政策,激励高校管理者,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行政服务实践探索。在地方政府层面,要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提高风险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实施高校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制度,打消高校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顾虑。在高校层面,各高校要按照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改革的实践,从日常规范制度、教育行政服务制度以及大数据服务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快相关制度供给的步伐,建立制度与政策间的衔接机制,保障制度与政策相协调。这样就可给高校一个稳定的预期,强化推行政策的信心,从而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益。

3.2因地制宜与学习典型相结合

有效地推进大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实践,需因地制宜地推行政策,根据各地区高等院校实际,选择符合高等院校需求的做法、举措。例如,各高校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建设,要以现有的数字校园为基础,将校园中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集成和融合。电子科技大学结合校园实际与师生诉求,通过构建学习空间、科研空间和服务空间等多维“云空间”,为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细化的信息服务,促进教育教学、教育行政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典型,加强典型高校引领示范作用,鼓励高校大胆探索、创新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一方面,推广示范高校典型的经验、做法,积极进行政策宣传,发挥先进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内高校已有成型的大数据教育行政信息化改革实践模式,结合高校实际,拓展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

3.3建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模式

在教育行政服务主体的选择上,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行政服务将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双重特性,这就决定了教育行政服务主体除传统的“校长”和“教师”外,还包括社会专业机构,承担诸如教育评估等工作;同时,鼓励优秀教师管理院校,以校本管理为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基于科学合理的资源分类,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模式是以“人才资源”为核心,财物资源为基础,知识资源为根本,技术资源,如教育信息技术、大数据、云技术等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技术应用和管理上,一是要结合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构建具有教育价值的、师生可感受的、可交互的、沉浸式的校园数字环境;二是融合5G、WiFi6和云技术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的硬件基座;利用数据仓库、数据交换和数据治理建设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台;通过多样化智慧校园APP打造校园学习、科研和服务空间,持续为师生提供智能、协作、个性化、移动化的服务。总之,基于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的目标是建设以智慧教育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基于数据现代化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教育服务机构、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终端、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最终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3.4制订渐进的、详细的实施步骤

从当前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和面临的挑战看,教育大数据行政服务信息化任重道远。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之路,需遵循基本的建设路径。依据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实现路径应依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就是教育行政服务的基础建设,即依托智慧校园的基础教育云的建设;第二步即遵循国家教育数据标准,建设分布式教育数据中心(资源库+数据库+数据),以及建设对应的应用平台,为教育行政服务资源配置提供基础硬件支撑;第三步即构建依托智慧校园的教育行政服务操作系统,把教育公共服务、教育决策、第三方合作、后勤管理等整合到操作系统中,也可用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和个性化供给,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最终实现我国的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的目标。

4结语

智慧化的高校教育行政服务通过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信息化的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起人、事、物间虚实映射的数据化网络,对高校各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并形成高校的核心数据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的行政服务效率,还有助于构建依托于各大高校的信息数据库联盟,改善高校的教育教学环境。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高校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必将迎来改革的黄金期。未来,智慧校园各项基础设施和软件将进一步升级改造,更加实用的智慧化行政服务平台会不断涌现。值得注意的是,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教育行政服务信息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化进程中,需融入更多的智慧思想,把更多的先进技术以及管理理念注入其中,这样才能真正让智慧化的行政服务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和输送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伟,余亚华.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1):108-113.

[2]杨现民,唐斯斯,李冀红.发展教育大数据:内涵、价值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50-61.

[3]郑旭东,任友群.教育信息化服务供给的转型方向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18,39(08):113-120.

[4]姚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现代化:机遇、挑战与优化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6,15(02):76-80.

第4篇: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管理;现代科技

一、定义以及特征

什么是智慧校园呢?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且将高校的教学、教科研、学生的课程和日常管理等多项学习、服务智能化系统相结合的一种形式,能够实现教学、学习和生活为一体化的系统。智慧校园主要有四个特征:

1.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化实现终端覆盖

智慧校园是将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覆盖在校园内,并且通过智能化终端将校园内的教学、环境、老师及学生的生活信息通过网络反馈至控制系统,为高校的学生管理事物提供大数据。

2.智慧校园中大数据的优势

由于智慧校园可以采集大量高校内的各种数据,并且具有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智慧校园明显区别于数字校园的一点就是,可以利用其数据进行分析,为高校的各项事务提供数据支持。

3.智慧校园的个性化服务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师生更好的进行生活和学习,强调了能切实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校园建设管理中以更好的满足学校师生的各项需求,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不同的、多元化的技术以满足校园师生个性化需要。

4.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慧校园系统可以实现多种学习方式。在系统中,信息可以进行共享,学习的方式、时间、空间都可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的更加多元化,教学实践的扩展性以及教学空间的多样性,这些都能够实现学习环境的开放式。

二、高校建设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现状问题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管理,这一优点众多高校都能看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智慧校园系统的运行仍存在多种问题。

1.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不全面

想要利用好智慧校园系统,整合校内资源,结合信息化网络平台,全校性的智能化是必备的结实基础,智能化基础打实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模式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但是,据调查,众多高校虽然在建设智慧校园,但是学生的管理仍然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教师的众多工作也没能和智慧校园有效的结合,仍然是数字化校园的的模式。智慧校园中的众多系统也没能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建设智慧校园的形式化大于实质的意义,师生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瓶颈状态,导致智慧校园的功能作用未能在学生管理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影响了学生的管理质量。

2.智能化服务不足

高校的管理工作是日常重要工作之一,智慧校园系统的建立理论上可以为高校的师生带来智能化的服务,可以随时随地掌握校园实时信息。但是,这一智能化服务需要将校园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融入智慧校园系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并没能进行资源的整合,导致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服务。以考勤系统为例,没能整合学生信息等现象,就导致仍需要高校的教师人工进行考勤,这不仅低效率,也浪费宝贵的教科研时间,增加教师的负担,且工作管理也无法满足学校的需求而给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忽视了信息技术与学生教育的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的广泛运用,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也出现的明显的转变,微课等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在了学生的教育培养中,这明显给高校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来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同时也是智慧课堂建设的必然要求,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要想保证对学生的教育质量,往往要求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能有效摆脱机器对学生学习的干扰,以促使智慧课堂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然而从现实层面来看,智慧校园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作用的发挥,而影响了学校学生管理的质量。

三、优化智慧校园中管理工作方法

在现在这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同时也是新一轮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发展情况下,利用智慧校园,依托信息化管理高校,提高工作水平是大势所趋,也是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要进行的必要步骤之一。

1.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其根本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以人为本,提高师生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为校园内师生建设智慧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的环境,让管理模式与时代接轨。因此,在智慧校园应用的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深入一线教师之中,指导教师使用智慧校园系统,学会操作终端如手机、平板等。同时技术人员也应该将相关学生的信息录入系统之中。在系统的稳定和完善后加之以技术成熟和制度的完善,来构建一个安全稳定,全员参与的智慧校园。据悉,宁波某高校利用智慧校园系统,将早操晨跑打卡制度融入其中,以相应教育部门的“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倡议。学生的管理十分便捷高效,只要刷自己的校园卡即可。同时早操晨跑的相关信息如时间、次数等与体育成绩挂钩,不仅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更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2.融合信息资源,加强智能化服务

青年接收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目前高校内的学生大多是1995年后的青年,这一代更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智能化的服务兴趣浓厚且有着较大的需求。这些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上,甚至平日的生活中都紧密的与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结合。高校中,能全面并系统的融合信息资源,在智慧校园的平台加以共享来服务学生,这是一个创新且高效的学生工作管理的方式。这也是智慧校园系统的达成目标之一。为了体现人性化、清晰化的迎新方式,突出学校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众多高校采用网上迎新的方式。在学生生活方面,部分高校的宿舍管理员采用智慧校园终端,通过发送视频指导学生如何整理宿舍、安全用电等方面。学生通过登录智慧校园可以随时随地反复的观看和学习,提高自我管理和生活的水平。

3.建立智慧课堂,完善信息平台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也是主流趋势。例如现在较火热的翻转课堂。这是一个以网络为基础,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深度协作式教学。翻转课堂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主要打造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首先,高校应梳理校内资源,促成各学科相关院校资源共享,并将资源进行整合,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向教师和学生提供这一平台,课堂教学无障碍。同时依托大数据的分析和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并评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在部分高校中,为了进一步引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等等,高校建设微课堂、微教室。通过建设这些新颖的模式,引导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模块化自主学习。与传统的讲授方式不同,课堂有着更加活跃的气氛和民主的氛围。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学生可利用终端设备与同学、教师进行小组交流或者在线指导。这一模式的构成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风气的浓厚,同时为智慧校园的建设奠定了结实的基础,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高校而言,智慧校园是一种相对较高的目标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竞争实力水平。基于此,要想提高高校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能给予智慧校园的发展充足的重视,并切实有效的在智慧校园背景下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要求能切实从智慧校园的基本内涵与特征出发,基于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要求来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进而促使高校学生管理的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亚杰,王克勇,何健勇,孙明利.基于PDCA的智慧校园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3)

[2]张虎.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以河南工学院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5)

第5篇:智慧校园理念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精细化管理;校园管理

当前,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在教育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校园模式已经逐渐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建设智慧校园的重要性,从现代化教育寻找校园管理的突破口,并将精细化管理推行到校园管理中,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校园的凝聚力,让学校的教职工更加务实重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素养,营造全新的校园环境,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

一、当前学校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1.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与普通的校园管理模式不同,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管理者的能力、工作效率等的要求比较高。当前,很多学校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足,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没有真正地关注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导致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2.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受到阻碍。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所有的管理工作都需要人工来推动,而精细化管理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分,工作内容相对比较繁杂。很多学校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导致精细化管理在校园中的推行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问题背后的原因

1.学校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当前,学校管理依然是以校长为主,其他管理人员为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决策、管理理念等对学校管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很多地区的学校管理者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度不足,没有真正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导致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受到很大的阻碍。2.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校管理信息化发展逐渐成为趋势。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时候,信息技术的支持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构建智慧校园,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但许多学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导致精细化管理流于形式。

二、构建智慧校园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重视网络建设

当前,很多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络,实现了宽带接入,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光纤速度也越来越快。要想构建智慧校园,学校管理者要对校园网络进行升级,引入更多高速网络,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覆盖校园网络终端;同时,促进硬件设备的升级,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办公电脑,并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设立多媒体教室,为智慧校园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引入先进的设施

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智慧校园的构建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比较高。学校在构建智慧校园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要引入更多先进的设施,如电子触摸一体机等,建设网络教学机房。同时,学校要覆盖摄像探头,实现校园内信息互通,更好地推动智慧校园的建设。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网上阅卷系统,减少教师的阅卷时间,建立智能录播教室,为教师开展智慧教学提供帮助。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利用录播教室更好地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重视对教职工的培训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在精细化管理中,管理者要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在构建智慧校园推动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工的培训,使其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了解智慧校园的意义,从而积极地参与到智慧校园建设中。要想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学校要在当前培训的基础上,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学校可以引入自主培训模式或者一帮一的培训模式,也可以邀请一些骨干、精英和专家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与培训,还可以专门针对多媒体、平板、云平台、一体机等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培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能力。

(四)实现校园内的数据智能

学校可以构建智慧校园系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安装智能屏,通过智能系统为学生播报校园内的信息,包括学校的通知、安全管理信息、宣传信息、班级纪律情况、校园活动等;还可以在每个班级安装班牌,通过智能系统展示学生的日常行为、考勤、平时的考试成绩等,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班级情况,也让家长和教师对班上的学生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五)利用智慧校园系统记录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加强宣传部署,记录学生的成长,播放各种互动新闻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微信公众号、校园App、校牌、班牌、学校网站等平台,同步呈现各种宣传内容,包括学生的成长记录、校园活动视频等,促进家长与教师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同时,学校可以实时播放学校的新闻与各种新鲜事,让校园成为一个联通的整体。

(六)实现教师队伍的信息化

在校园管理中,课堂教学颇为关键,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想通过构建智慧校园来更好地推动精细化管理,就要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可以增加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培训、信息化理念培训等,要求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并设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挂钩,从而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要搭建相关的平台,让教师有信息教学的发挥空间。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赛课活动,并对优胜的教师颁发奖励,从而更好地推动智慧课堂的建设,让学生在智慧课堂上更好地锻炼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更加生机勃勃。

(七)利用智慧校园加强家校互动

学校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家校合作,更好地推动对学生的教育。一般来说,家校共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布置家庭作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比较单一。构建智慧校园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系统,更好地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监督,个性化地选定作业内容,同时及时将作业分享给家长,家长也可以利用语音转化功能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进一步保证孩子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构建智慧校园十分重要。学校通过构建智慧校园,能够有效地推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落实,将学校管理工作细化,利用智慧校园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信息化教学,促进家校互动,保证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汤晓幸.智慧校园助推学校精细化管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6):39-41.

[2]马峻,车红岩.构建智慧一卡通,助推智慧校园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60-64.

[3]曹广绪,张红丽.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247.

[4]鲁芮.基于智慧校园的可视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2020(9):69-70.

[5]王佳莹.智慧校园应用推进与管理体系建设探索[J].信息系统工程,2018(1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