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智慧职业教育范文

智慧职业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智慧职业教育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智慧职业教育

职教课堂的教学新常态研究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已引起了职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学形式逐渐从传统课堂发展到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等。我国在职教课堂教学方面的改革正快速发展,比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评价即时化等,而跨界课堂、智慧课堂、生态课堂等已成为职教课堂的教学新常态。

关键词:职业教育;翻转课堂;跨界课堂;智慧课堂

一、传统课堂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传统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教、学生学,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属于讲解、接受型,教师服从于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传授给学生已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课堂上采用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师生之间很少有主动的双向信息交流。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学进度掌控有度,符合规范化的教学管理要求。其缺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充当听众和配角,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闷乏味,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又因课堂教学的进度是统一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传统课堂教学一味地按照教材教学,既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二、教学新常态

(一)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与学习资料,在学校特定教学平台上,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观看,提前自学,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填补了教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播者的缺憾。当实施这种方式时,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是在引导他们学习,而不是指令。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更好的学习者,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的内容和掌握相应的技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授课。师生之间可以多边互动,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呈现出鲜明的个性: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翻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点击查看全文

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模式优化分析

摘要:根据“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的具体要求,建立符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势在必行。为此,计算机应用专业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通过打造创新型教师团队,编写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建立具有网络时代特点的翻转课堂,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地方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三教”改革;智慧化校园;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一、智慧校园建设背景简析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既能抢抓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又能提升整个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智慧校园中的学习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研究新热点。为积极响应2019年国务院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探索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优化路径,建立符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要以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为主导思想,紧密结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同时要借鉴国内外智慧校园学习环境建设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的技术手段,构造“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校园学习环境。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具体优化措施

为创建智慧校园,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致力于打造创新型师资团队、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建设智慧化的校园学习环境将教与学融为一体,包括课上与课下融为一体,教材与工作任务单融为一体,专业课程与素养课程融为一体(见表1)。

(一)坚持教师为本,打造创新团队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师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应该在坚持校本培训的基础上,走校企融合培养之路。一方面,培养学校现有的专业教师,让教师走进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引领校企合作的工程师、技师等人员走进课堂,建立创新型的混编教学团队,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在以教师为本的同时,计算机应用专业还要采取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加入圈子等多种途径,来为教师“赋能”。1.创新机制,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技能培训、指导技能竞赛,并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和信息化素养,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2.搭建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建立大师工作室、省级课题研究项目组、企业技师工作站、专业教学工坊等,为教师搭建研究应用理论、研发实用技术、强化技能实践的产学研一体化能力提升实践平台,使教师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3.加入圈子,引导教师成为行业专家充分利用各种行业会议、专业论坛和微信圈等渠道,引导专业教师加入“技能大赛圈子”“行业大师圈子”和“职教圈子”,使教师在其中磨炼和成长,真正成为专家型、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

点击查看全文

“智慧职教云”的混合式教学探索

摘要:从职业教育云平台环境下“Java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研究实践出发,对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行了解析,在知识内容、教学设计、授课方式方法、教学过程分解、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实践,讨论如何借助“智慧职教云”平台,将线上线下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持续学习、自我学习的新教学观念和模式研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职教云;教学方案;持续学习

1“智慧职教云”平台的优势

混合教育模式能够使师生共同走进课程,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1]。目前,典型的混合式教学平台有学堂在线、蓝墨云班课、智慧职教云等。每个平台都有其优点:第一,学堂在线是免费公开的MOOC平台,是国家教育部大力建设的,国内外一流名校开设的免费网络学习的平台,主要是研究生和本科阶段的教学资源。第二,蓝墨云班课是一款由蓝墨科技推出的移动教学App,主要由任课教师组织资源,实现混合教学,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标准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支持。第三,“智慧职教云”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是一个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成果面向全社会共享的指定平台。三个平台各有特色,“智慧职教云”整合了国家项目成果和自有资源,构建专属在线课程,支持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创新实践,助力“互联网+”时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翻转课堂作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2],已经逐步成为职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2以“智慧职教云”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实例

基于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成果,我们将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于2017年春季,面向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及物联网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学生开授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修课学生为118人。课程结合笔者主持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证研究”课题,采用“智慧职教云”平台辅助教学并进行教学改革尝试。课程设计将课堂教学与云平台学习同步。学生自我学习和教师讲解异步教学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持续学习的环境,主要包含建构基于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的云平台学习环境设计、线上线下的课程内容设计、多元互动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及多维度的学习评价方式等。

2.1现代职场化教学设计“职场化”

点击查看全文

智慧高职教育的发展特征与路向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科技催生智慧产业、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的快速发展,智慧高职教育将是大势所趋,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标。智慧高职教育应在把握基本特征与要素的基础上,致力于定位和研判其发展的突破环节,用信息化、智能化对现有的高职教育进行流程再造、整体优化,以对高职教育活动要素带来变革。

关键词:智慧教育;高职教育;特征路向

一、智慧产业与智慧教育的发展演进

当今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的产业发展正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与技术支撑,进行快速感知、高效研判、精准管理、智能操动,不仅实现了职业资源的众筹共享、职业流程的再造优化、职业形态的创新发展、职业成本的有效管控、职业效能的聚合提升,同时也将大大推动产业发展由传统的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现代形态演进。高职教育作为现代产业的基础与先导环节,必须针对智慧产业建设的需要与之同频共振,主动拥抱信息时代的浪潮,以增强信息科技含量来建设智慧高职教育。打造全新的智慧高职教育模式,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入运用,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的个性化、情境化、规范化程度,更加精准、高效地实施适应智慧产业建设需要的智慧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术研究。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晰地看到,现代教育正全方位地向信息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演进,体现出更加公平、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个性、终生等核心特征,承载智慧学习、智慧教学、智慧研究、智慧评价、智慧管理诸功能,构建起感知化、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泛在化的全时空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对现今的学生来说,网络就是生活空间,信息化就是生存方式,他们的认知模式、行为方式、学习风格、情感特征都需要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的智慧学习。对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来说,需要对学生学情和教情开展精准分析和科学研判,教师能够准确、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管理者也能根据教与学活动中采集的数据信息,延展管理评价的深度和精度,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高职教育要积极把握并主动融入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潮流。就高职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主要是以职业要求和标准来研究改进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制度的创新,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情景模拟和现场教学等方式,加大“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让学生更多接受职业化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更需要在专业建设上精准对接职业需求,更需要教学训练设施装备与企事业单位共同研发列装,以提前介入职业情景训练。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产业智能化发展要求,必须以建设智慧高职教育为牵引,探索丰富与智慧产业同步发展的职业化育人系统、育人载体,创新有效的智慧教学模式,构建学生智能化、情景化、体验化并且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打破时空限制开展“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泛在学习,提升高职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自身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慧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与基本要素

(一)主要特征

智慧高职教育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借鉴智慧教育的基本范式,无论从教学者、学习者的角度,还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都有不同于传统的鲜明特征。

点击查看全文

数字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浅析

2022年已经过半,对教育领域而言,这是迎来巨变的半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教育部第一期教育数字化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开班……“数字化”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2022年成为中国“教育数字化元年”。其中,职业教育的表现尤为耀眼,“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确定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以数字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由此开启了改革创新的新篇章。职教数字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此前,“数字化”一词,从没有以这样的高频率出现在教育人面前。为什么要以数字化改造教育,职业教育数字化又意味着什么?教育数字化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同脉同源。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看来,教育数字化遵循这样的发展逻辑:从“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将“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数字技术逐渐全面应用于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教育领域的数字化改革逐渐加速,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多个场合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一个强大的数字中国必然需要一种高度适应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数字教育作支撑。”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杨现民说,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特征和核心指标,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现代教育体系构建的速度和质量。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要有更高站位,要看到这项事业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国际趋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更加强调人才制造工艺和服务技能的迭代能力,更加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的今天,逆全球化态势逐渐抬头,国内高端制造业规模和产业链布局成为争夺国际经济战略制高点的关键。职业教育是实现技能人才强国的关键,成为国际新背景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从国家发展来看,中美高科技博弈的加剧、“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实施,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瞄准“卡脖子”技术、国际化协作和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新诉求。所有这些,都要求职业教育把握数字化契机,培养更多具有数字化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使我国职业教育并跑甚至领跑世界职业教育。

一、以数字化重构职业教育发展生态为

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教育部确立了三个主攻方向。一是坚持内容为王,持续丰富资源。制定资源准入退出、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规则,定期发布数字化资源建设指导性目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二是坚持应用为要,拓展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统一门户、统一推广、统一应用,结构优化、区域均衡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管理和服务平台,确保学习者享有优质便捷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开发国家级实时监测、在线分析预测及综合优化调度系统,智能化选择或推荐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鼓励企业将数字教学资源作为继续教育和培训平台,认可员工通过平台学习取得的成果。三是要坚持育人为本,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以学习者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营造“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智慧学习环境,弥补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形式、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大规模标准化培养向大规模个性化培养的跃升,培养具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样的部署源于对以往信息化工作经验的总结。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一直被狭隘地当作教育工具。这种窄化的观念,束缚了教育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就此谈到,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化技术不能局限于工具性应用或细枝末节性的修修补补,而应作为一种整体性系统变革的契机。这种变革不是数字化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数字化为媒介,打开教育改革和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通过数字化引领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以数字化思维重构职业教育生态,服务专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是职教数字化的本质。

二、职教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基本单元,职业院校的实施效果是数字化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经过多年努力,职业院校已具备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目前,各学校以“三通两平台”为依托,按照《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要求进行了数字校园建设,移动泛在学习环境已初步形成;已建成203个国家级、46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认定5000余门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在线课程;从2015年起,中央电教馆分三批遴选了428所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面推进了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认为,院校信息化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而且一直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始终:一是校领导认识问题,二是资源建设问题。相当多的校领导并没有认识到数字化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导致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在资源建设上,由于企业参与不够,充分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质资源不足。虽然以前出台过很多举措,教育部也已经做出下一步安排,但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个数字化最核心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经过多年积累,我国职业教育终于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经过数字化洗礼,一个崭新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将建立起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产业生力军,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者:刘增辉 单位:无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