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智慧交通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智慧交通盈利模式

第1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4月底的一条消息让投资大智慧的股民感到焦灼不安,大智慧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消息一出,5月4日开盘,大智慧一字跌停,报30.13元,次日继续跌停。对于高位接盘的股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甚至有参与配资购买大智慧的投资者在股吧中发出了死亡威胁,这和之前受到资金热捧的状况可谓云泥之别。

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以来,大智慧股价在86个交易日中累计上涨379.6%。而截至5月15日,大智慧的估价已经从最高位的35元下跌到了26.67元。

事实上,此次信披违规被查,已经不是大智慧第一次触及监管条例红线。

2014年,大智慧通过旗下收购的天津民泰贵金属白银交易曾陷入违规操作交易的质疑,引发投资者集体维权。虽然股票一直在涨,但大智慧的互联网券商战略一路上走得很艰难,萦绕在投资者心中的问题也很多,一家业内互联网软件是如何成为明星,又是如何走下神坛的呢?

疑点重重

作为一家互联网投资服务公司,大智慧从上市以来有两大疑点特别值得关注。

疑点一:一家不断亏损的互联网公司如何扭亏为盈?

翻看大智慧的财报不难发现,2012年大智慧巨亏2.67亿元,而2013年前三季度一度预亏1.95亿元,差点就直接ST。神奇的事情发生在了第四季度,2013年第四季度,大智慧依靠民泰贵金属的盈利,合并报表后扭亏,避免了ST。

一家拥有上亿用户的互联网软件服务公司,连续3年都在为生存挣扎,通过什么方法扭亏为盈呢?

在这儿就不得不说到贵金属和做市商交易,尤其是以天津、云南等地为代表的做市商制度贵金属交易所。这类贵金属做市商制度下的交易由做市商自主报价,做市商本身成为所有客户的对手方,交易所及会员单位主要盈利模式为客户亏损产生的头寸、以及高额的点差和延期费,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容易滋生上述的种种违法操作。

事实上贵金属做市商交易已经变成了一场不公平的对赌骗局,平台和运营商获利极大,风险却很小。

“有一段时间,我们出去吃饭都不敢戴工牌,怕被人打。”一位大智慧的前员工私下对笔者表述。“曾经有一个退役的拳击运动员在大智慧做了白银投资,把钱都亏完了,就守在大智慧办公楼下,出来一个打一个。”

而偏偏现货白银交易行业的维权还十分困难,目前国内还尚未出现投资者贵金属经营公司或者交易平台而胜诉的案例。

疑点二:究竟是大智慧收购湘财,还是新湖收购了湘财证券?

很多人都认为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贵金属交易这种备受争议的高风险业务,让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大智慧会对于2013年实现盈利如此看重呢?如果把接下来大智慧和新湖关于湘财证券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放在一起看或许就能有个更加清晰的答案。

大智慧2014年一季报中,新湖中宝还是大智慧的第三大股东,持股4.48%,而截至6月底,新湖中宝已将大智慧股份全部清仓。而接下来不过2个月的时间,大智慧就宣布了增发股票收购湘财的消息,而湘财证券的大股东为新湖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1.15%。

这样一来,新湖系几乎不用花钱,就能将几年之前投资湘财证券的股份转化为大智慧的股份,根据今年4月3日的公告显示,湘财证券收购完毕后,“新湖系”持股26.02%,而与此同时,大智慧也将获得一张非常珍贵的券商牌照,可谓双赢。事实上资本市场在2015年第一季度对于大智慧的热捧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家对于这笔交易的认可。

但这笔交易的实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智慧必须摆脱亏损的风险,因为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持有券商股份是有严格规定的,其中提到,股东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是一个必要条件。很多人认为,大智慧之所以铤而走险,利用手上的客户资源,参与贵金属投资,也是为了抢在时间点上实现盈利的目标。

并非“孤本”

乘着牛市的东风,大智慧一度成为了领涨沪市的大牛股。但一旦风停之后,仅仅凭借互联网证券的概念是不是还玩得转,令人怀疑。

投顾牌照被吊销,主营业务迟迟无法盈利,屡次触及监管部门红线,重大收购前途未卜,这些因素都是未来大智慧需要面临的困局。

事实上,另外一家互联网券商概念股东方财富网虽然处境稍好,但也面临着相当大的业绩压力。今年5月,东方财富和乐视网成为了引领创业板狂潮的领军者,最高时股价达到91.45元,总市值超过万科地产。要知道万科去年的净利润有192亿元,而东财只有区区1.66亿元,相差百倍之多。

哪怕考虑到互联网+证券相对较高的盈利增速,在整个上市券商中排名,东方财富网与一些中型券商的市值相接近(东方证券总市值1500亿左右),但从利润的角度来说,还不足东方证券的一个零头。

打开报表,从主营业务构成来看,东方财富网主要集中在软件销售、网页广告和基金代销。2015年一季报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增速,从业绩上看主要得益于基金代销的收入,天天基金网2014年基金销售2298亿元,而2015年一季度销售额就达到1264亿元,同比增长了228%,不过随着股市的波动震荡,基金销售是否还会延续之前的增速还未可知。

第2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构建;信息服务

一、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叫好不叫座,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平台提供的综合服务能力不够。通过分析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我们发现大部分平台只是一个具备会员系统的提供车找货、货找车的信息门户网站,对物流服务的撮合与优化功能较弱;同时,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鱼龙混珠,物流交易量较少。因此,用户对平台的黏度较小,平台对用户发挥的效力也很有限。所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规划上,一定要抓住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问题,提高服务强度和服务能力。

其次,平台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不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为连接政府、企业及客户的桥梁,不但要实现信息整合、信息共享的基本作用,更要实现信息反馈、信息解读、信息挖掘等功能,满足用户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比如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物流方案设计、优化,物流政策解读、技术咨询,信息处理与挖掘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价值。

第三,平台运营无法实现可持续性。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平台在运营时,其盈利点的定位不够长远,很多平台将运营的盈利点定位于会员费、信息费、广告费等等。另外,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很多物流信息平台都采取了一定的监管措施以服务于客户,比如实名会员等,但是,惩罚和约束措施比较欠缺,造成了用户对平台交易的信任感不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必须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利用移动互联和云计算的优势,构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紧扣“多样化服务”、“智能分析”及“持续运营”3个关键点,提高物流信息服务综合能力和用户黏度。

二、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框架

1.平台定位

湖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对冷链物流服务表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与巨大的冷链需求相比,武汉市冷链物流发展总体来说相对落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有冷无链”和“冷链断链”现象时有发生。为打破这一僵局,构建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被提上日程。

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实现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各级用户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因此,其直接用户包括湖北省各种生鲜农产品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冷链物流部门或子公司以及中小型农产品销售企业;间接用户包含了通过平台获取服务的各类社会用户、政府管理人员、系统的运维和管理人员等。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信息平台提升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采购、加工、生产和流通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现代化,最终成为助力食品安全这一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工程重要环节。

2.平台总体功能

从总体上看,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在规划时,主要体现了3个方面的功能:第一,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功能。该功能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必备的基础。通过充分整合各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加快物流速度,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成本及车辆空载的浪费;第二,物流服务的监控与预警功能。通过对冷藏车及冷库等物流设施设备温度、湿度等基本信息的实时监控、跟踪和预警,保证农产品在储藏、加工、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第三,深度服务与智能决策。为了满足平台服务大众的基本目标,同时兼顾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该平台在具体功能设计时,既体现了公共性,又要体现其专业性和个性化。为客户提供网络谈判、物流方案自动匹配与推荐、物流信息深度分析与挖掘以及与平台智库专家进行咨询与交流等服务。该平台功能模块的组成既包含了面向普通用户的基本功能,也包含体现平台智能性的特色模块。

(1)平台基本功能模块

平台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为供应链上下游普通用户服务,支撑一般物流业务需求。大体分为仓储服务、货运在线和公共信息服务三大部分。

仓储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仓储基本信息、信息、租赁交易、业务查询。仓储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仓库基本信息,比如仓库类型,大小。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仓库的供给和需求信息。租赁交易实现供需双方在资源匹配的时进行的一种物流服务的电商行为过程。订单管理模块可用来实现仓储客户出入库订单的对接。

货运在线的基本功能模块有冷藏车基本信息、信息、在线交易、在途跟踪。冷藏车基本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了解冷藏车的基本信息,比如冷藏车类型、载重、车牌、车龄、油耗、定价等,是用户选择冷藏车需要了解的最基础性的信息。信息模块主要供用户冷藏车的供给和需求信息。在线交易实现冷藏车的预订与运费的支付功能。在途跟踪模块主要用来实现用户对货物在途环节的监控功能,防止中途“断链”现象,同时为在途车辆提供温度、油耗、湿度等参数的预警功能。

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系统管理、专家知识库、政策解读与技术推广。用户管理主要是用户进行自我信息维护的模块;系统管理主要由管理员进行系统信息维护;专家知识库里提供了在冷链设计、冷链规划、冷链系统优化、农产品加工和研发等方面的企业、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了其个人特长和成功案例的介绍,用户如果有需求,专家作为平台专家团队成员可以与其进行深入交流与服务。政策解读和技术推广主要是发挥平台的媒介功能,引导冷链行业的健康发展。

(2)“智慧物流”的特色功能模块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趋势下,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挖掘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基于此,该平台功能在设计的时候,还设计了一些较为深入的专业化的特色模块,包括仓储服务中的仓储方案推荐、库存优化,货运在线中的零担整合、路线优化,公共信息分析中的专家智库、信息挖掘、统计分析等。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仓储服务中,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不同的仓储方案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用户为了找到合适的仓库往往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谈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因此,为了使用户可以更高效的选择合适的仓储,该平台设计了仓储方案推荐模块。该模块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条件进行组合,比如配送需求,冷库需求、分拣需求等。仓储方案的推荐通过平台积累的数据,对需求条件和和相关资源信息进行自动的匹配,计算出符合条件的仓库详细信息以及对应的价格成本,为用户选择仓库提供参考。同时,该功能还可以增加客户双方的在线电子谈判功能,为供需双方的进一步了解提供服务。库存控制与优化是影响仓库成本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对用户租赁仓库的利用率和出入库流水信息,结合数学模型和算法,可以为用户提供可行的优化方案,以提升用户的仓储效率。

由于湖北省是重要的冷链产品消费地,所以冷链产品“进多出少”,所以,冷链货运中常见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有冷无链”现象。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出现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然而,如果需要最大化的发挥冷藏车的运力,就需要零担整合的能力,这对于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冷链物流市场上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零担整合功能,将为客户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货源数量与冷藏要求进行匹配,生成最优化的零担运输方案。而路线优化,可以通过长时间对车辆的油耗、车况和性能的分析,为冷藏车规划最优线路,使冷藏车在运输途中的动力成本最小化。

平台上日常运营累积的数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对这些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客户偏好,整合社会资源,提前备货,避免迂回运输,过远运输,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输成本。这些信息分析的结果还可以辅助政府科学的制定物流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引导冷链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实施

“平台”是指基础平台,主要表现形式是传统的门户网站。除了作为平台供求信息和政策信息以及物流前沿技术和动态等,还主要承担通过信息网络、EDI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处理系统和平台的对接,在线业务的跟踪与处理,实现与专家智库的交流与咨询等功能。

“微信公众号”,是当前平台信息推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与用户互动交流、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微信公众号可以推送平台相关技术、信息到用户终端,保证用户对平台最新动态(包括门户网站和应用两个载体)和行业前沿的实时跟踪;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号,还方便用户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价和交流。

“应用”,即APP软件,是平台处理实际业务的主要载体,也是构建整个服务平台成败的关键。武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在建设中,在第一期已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智冷汇”APP应用软件,实现物流服务供求信息的、检索、自动匹配,跟踪及预警等基本功能。后期将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并开发基于IOS系统的版本。

四、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式

1.目标客户

目前,很多的平台在推广时,一味的以发展客户为主,而不关注发展后的客户是否是活跃用户。但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依靠的是长期具有一定物流需求,并在平台上稳定交易的、对平台具有一定黏性的活跃用户。为了降低平台在运营中的推广难度和客户管理的复杂度,保证客户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平台在服务对象上可以借鉴当前北美规模最大的物流平台服务商Nestivo的成功经验,将平台的目标客户定位于武汉市具有冷链需求的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因为在物流业的生态链中,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处于链条上游,具有较强的主导作用,它们关联着大量的中小物流企业和服务商为其服务,抓住上游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可以顺带聚集起下游大量冷链物流需求客户。

2.收费模式

会员费对于早期建设的很多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来说,是其主要收入方式之一。但是,平台的持续运营主要应该依靠其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增值服务。因此,对于系统的公共,可以对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以增加客户对平台的了解和黏性,体现平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但对于系统的增值,所有客户均需按照定价进行费用的支付。由于对于物流服务需求的大型货主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将其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与平台对接,因此,要收取一定的对接和维护费用。

3.盈利模式

一般来说,信息平台在建设初期需要依靠政府引导资金进行搭建,后期运营授权企业或专业公司管理,实行自负盈亏、政府监督的方式。在武汉市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和专家智库提供给平台会员各种增值服务,公共信息服务模块中详细信息获取的服务费以及“智慧”服务模块中的大数据分析、零担整合、仓储方案推荐等功能都将成为其盈利点,保障平台的持续发展。另外,平台还可以通过网络广告费、专家线下指导咨询等方式盈利。

4.监管机制

诚信问题是平台运营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一套系统的监管机制,不但要有审核和评价机制,还应该有配套的考核、约束、惩罚等处理制度,有信用预警及交易风险评估等保障机制。不但需要线上服务,而且需要有线下服务点,来处理平台中的各种问题、申述、数据维护等。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平台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和物流交易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本文对当前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发挥大数据与移动互联、云计算的优势,建设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充分挖掘平台的智能分析与智能决策的作用,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更好的提升物流效率,优化物流成本,增加平台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文认为,平台的可持续化的运营,还需要从标准的建立、制度的补充以及信用考核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总体来说,只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安全、更准确及时的物流服务,才能保证平台的可持续的运营和发展,最大化的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古贞,高兆亚.构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讨研究――以扬州市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

[2]朱韵.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析[J].时代金融, 2014(7).

[3] 阎永哲,陈钧浩. 构建宁波港口物流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

[4] 朱艳.物流信息平台商业模式的国外经验借鉴[J].商业经济研究,2015(20).

[5] 王柏谊,孙庆峰.大数据时代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建设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6(3).

第3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提供稳定现金流

“物管行业的情况很有意思,一方面做物业的都在说,人力成本年年上升,物业费却很难调整,基本是在赔钱;可是另一方面,很多物业公司都不愿意撤出,还有的在排队上市,说明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位房地产行业观察人士分析,物业这一房地产的下游行业很有可能成为下阶段新的利润点。

就拿近期挂牌新三板的两家物业企业为例,其在市场上均具有不俗的表现。远洋亿家公开转让的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远洋亿家资产总值达7.92亿元,营业收入为7.88亿元。而第一物业总经理刘培庆也表示,公司估值高达10亿元。“物业行业以前大家不太看好,现在随着服务业发展、建筑交付,有大量的社区及设备需要维护和保养。物业行业能够提供稳定且风险较小的现金流,所以大家也逐渐发现了这一行业的洼地。”刘培庆如是说。

节省人力物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物业市场与以前相比变化甚大。很多基于智慧物业平台的服务相继出现,完成了以前传统服务都无法实现的功能。比如,通过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可以将原本繁琐的维修流程简化、可以预订服务、购买商品。智能APP的开发与普及已经成为目前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远洋“亿街区”平台模式

“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其实现的图景很大程度上要依托科技支撑。”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表示,“我们看到,现在越来越扁平化管理构架的企业,其背后正是科技的力量在发挥作用。业内的万科、长城、碧桂园、龙湖等企业纷纷将科技引入物业服务体系中,并初步实现了对服务中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智慧物业系统最大的价值在于能够加强业主、物业员工、物业管理者之间的联系效率,从而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远洋亿街区副总经理、亿街区创始人孙林告诉记者,远洋山水、远洋沁山水在智慧物业平台上线之后半年的时间内,将一个维修均完成时间从1小时降到了29分钟,而服务团队也从原本的25人降至16人。

“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它确实能够实现高效率和节省成本。”刘培庆也表示,对于企业来说,软件的开发成本并不算大,后期只需维护就可以了。“但通过这一方式,我们的人力成本差不多能够节省10%,建筑耗能更是可下降30%。”

三家智慧物业平台各有千秋

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如远洋“亿街区”、龙湖“千丁”、万科“睿生活”、第一物业“爱助家”等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物业平台,但它们在功能和实际的市场应用中也并不相同。这些智慧物业系统有的更倾向于一个“to B端”(对商家)的物业管理平台,有些则更倾向于做“to C端”(对普遍用户)的服务平台。

“睿服务的运用,破解了物业管理普遍存在靠人管理、用更贵的人管理便宜的人、管理项目分散、项目灰色空间等管理难题。”据万科方面透露,传统的物业管理是一个项目经理管理一个项目,而“睿服务”则实现了一群项目经理人管理一群项目。这样的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极大地释放了项目经理的管理能力,改变了传统物业管理“人盯人”的管理困局。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万科物业对外了睿服务,而在同年,万科物业将18家城市公司变革为49个管理中心。这些管理中心由466名平均服务年限在10年以上的老万科物业经理人组成。不管项目在哪一个城市都可以有一个管理中心,能够持续不断地为项目提供支持。

“与侧重于运营的万科‘睿服务’不同,我们的产品使用‘经营+运营’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扩大人均管理面积,提高社区服务效率及水平,持续实现营收。”亿街区创始人孙林表示。

据了解,亿街区将服务积极性不高、属地化管理的传统物业公司进行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物业管理平台,扮演一种资源搭建商的角色,为物业公司提供自由发挥的场地。

这一方面能减轻物业公司承担基础服务的成本,同时也让社区用户享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让工作人员效率进一步提升。

目前,亿街区这一智慧物业平台已经推向市场,并且开始为物业公司提供服务。“我们也很看重规模化发展,物业管理并不是一个高利润行业,想要获得利润就需要做大规模,因此搭建一个集合众多物业公司的运营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孙林说。

同远洋“亿街区”相似,第一物业所开发的智慧物业平台――爱助家和APH也期望通过为合作伙伴提供基于移动端的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以及物业管理平台的合作方式,帮助房地产物业公司直接实现服务升级。不过与之不同的是,除了提供软件服务之外,这套智慧物业平台系统还包含部分硬件升级服务。

第一物业总经理刘培庆表示:“能耗在物业成本中占很大比重,而我们的智慧物业平台系统可以通过自控系统,由人管机器变成电脑管机器,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由于这个系统科技解决方案是适用于通用型建筑的,因此我们也有将这种服务推向市场的打算。”

未来盈利点仍在探寻

对于智慧物业平台未来的盈利模式,目前业内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物业和业主有天然的信任,掌握着业主大量的信息,因此在社区O2O方面很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盈利点,不过这一点在行业内部并未达成共识。

第4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4月8日,由《经济》杂志社主办、中国智慧城市经济技术合作组织与中经互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16年国家智慧城市智库沙龙暨投融资项目信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进中心主任郑志峰、《经济》杂志社副社长陈颖、《经济》杂志社社长助理王磊以及40余位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会议,并就城市投融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

主持人:张健(《经济》杂志社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副秘书长)

东(中国智慧城市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常务副秘书长)

对话嘉宾:万碧玉(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专家)

郑志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进中心主任)

范都都(四川省德阳市投资促进局驻外分局副局长)

王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大兴区黄村西大街支行行长)

王莉莉(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四季青支行行长)

李昕(兴宏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风控总监)

尚金明(中城建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

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那么在投融资方面又建设得如何呢?

万碧玉: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要“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可见,智慧城市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各相关部委也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其中住建部3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计277个,工信部信息消费试点104个,科技部和国标委联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个,发改委信息惠民试点80个,工信部与发改委共同开展的“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9个,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局示范城市9个。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快速向二三线城市发展,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已经超出60%,呈现遍地开花之势。

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和增速也进一步加快。以住建部试点为例,3批试点共将建设3600多个项目,总投资预算约为1.3万亿元,已投入资金1145亿元。从资金来源来看,财政资金仍是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来源,在已投资的项目中,62%的项目涉及财政投入,投资金额为204.7亿元,占总投入的17.9%。

社会资金的投资金额最大,约为598亿元,投资方向多为盈利可运营的项目。与其他资金投入相比,社会资本的资金到位率较高,目前已有62.2%的资金完全到位,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其参与项目建设的难度也比较大。

与社会投入相比,银行贷款的比例并不是很高,约为216.1亿元,占总投入的18.9%,共涉及项目140个。从盈利角度来看,PPP项目的投入应占该区域GDP的3.5%最为适宜。

就地方城市而言,选择一个智慧城市的总承包商或运营商,必须要满足4个条件,第一,具备设计与规划能力、良好的执行能力,可以为城市做好规划和顶层设计;第二,要有投融资能力,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第三,建设能力要强,能够从多个领域、多个角度规划建设城市项目;第四,具备运营和维护能力,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在智慧城市乃至城市发展中,资金是绕不开的话题。现如今我国城市建设已从政府主导开始转向引入社会资本,PPP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郑志峰:PPP是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模式,自2014年9月至今,已有近百项政策颁布。经过一年多的发展,PPP模式已从研究阶段进入到执行落实阶段。但是由于操作相对复杂,程序多且专业性强,大多数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特别是国企,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转型。

就发展情况而言,PPP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无效的发起。地方政府发起的PPP项目很多,落地的却很少,目前全国入库的项目已有7700多个,但是真正开工的只有351个,占比不足5%。第二,无效签约。框架协议签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开工的项目很少。例如在四川,政府发起的项目有736个,一年多来签署实施协议的只有29个,真正开工建设的仅在10个左右,效率非常低。第三,无效招商。各城市的项目招商推介会很多,能达成实质协议的却很少,并且一般而言,招商会上签署的都是意向性协议,不一定能落地。第四,无效投资。想进入PPP行业的资金很多,但能把钱投出去的资金方很少。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有PPP项目资金,很多省例如江苏、山东也都成立了PPP基金,但是这些钱都无法投出,因为资金是要用在项目上的,项目落不了地,钱自然也投不了。第五,无效咨询设计。咨询公司正在设计的项目很多,能实施的却很少。对于咨询公司而言,5万、10万、100万的设计咨询都可以做,但是除非业主对设计的质量有判断,否则其可实施率绝对是不一样的。之前我们接触过一个四川的项目,咨询费是20万元,咨询公司在北京,按照调研的通常规律,从北京到四川往返花费大约两天,调研时间为一天,调研团队至多调研两回,然后提交设计报告,有的甚至连数据都不核实,设计的方案也都比较空。

规范操作是PPP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对于政府方来说,不能脱离效率谈融资,也不能忽略规范搞投资招商;在购买咨询服务时,不能只顾价格低廉,要判断可实施性。对社会资本方而言,不要一味地忽悠政府搞BT(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进行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实,PPP项目对企业的实施能力要求很高,因为运营风险是由企业来承担的,如果企业的技术不过硬,设备只能用几年,一次性卖给政府是可以的,但是一旦采用PPP模式,项目时间可能会持续很久,企业的风险也会增加,这要求企业在运营方面必须有真本事,否则很难回本、盈利。就咨询公司而言,要分清楚什么是咨询、什么是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咨询服务。

总而言之,如何采用PPP模式来解决现阶段的融资和建设效率问题,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如何采用PPP模式拓展市场也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济》: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在PPP项目建设方面,银行有何优惠政策?对于一些不产生收益的公益类项目,要以政府名义进行贷款,银行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考量?

王莉莉: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我们会采用分区域、分城市的方式,根据地域特色来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一同对待。

就目前来看,落地的PPP项目数量并不多,各金融环节还不够成熟,在企业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银行要想介入,就必然会依托政府来获取一定的保障,例如是否能出示担保函、是否拥有优先分配资产的权利等。银行最主要的还是要考虑回报周期及未来收益的问题,要衡量最终收益和初期投入的比例是否合理。就金融领域来讲,在面对项目时,光大银行会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针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项目,光大银行总行还设立了资产管理通道。同时,银行也会给企业和地方政府设计相关的金融产品。

对于公益类项目,如果是以地级市政府名义进行贷款,我们是可以考虑的;如果是县级市,一般是不会考虑的,因为县级市的财政发展还不够成熟。当然,具体到项目上,我们也会根据城市级别和城市财政情况而作调整。

王宁:近几年,邮储银行对一些PPP项目、政府债务和产业基金等进行了清理。如何对待PPP项目,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就是PPP项目和BT项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以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采用的都是BT模式,这意味着有财政担保,但结果就是直接导致政府债务增加。对此,中央也在2012年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规范整改。基于以上情况,我们看待PPP项目,首先在于其商业模式,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项目,我们都会测算其模式是否合理合法,配套资金和设施能否支撑运营,这是核算是否出资的前提。如果项目购买了公共服务或者有财政补贴,就会被直接纳入财政预算,这也是今后我们投资PPP项目时,主要关注的点。

对于邮储银行而言,资金量大是一个优势,经国务院特批,邮储银行一共要购买1.3万亿元的政府专项债,用于支持全国基础设施及其他方面的建设;在自有资金投资方面,如果主要项目、建设主体可控,我们也可以提供一次性资金。第二个优势是效率,邮储银行的所有资金均由总行统一调配,实行“总分支”联动,能在短时间内评估出项目的可投性。第三个优势是,作为国有制银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央企业、服务民生是邮储银行的职责,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也会给予这些领域一些相应的优惠。

《经济》:在PPP项目投资方面,都有哪些金融模式?

李昕:我们在探寻这样一个模式,即让一些优质的项目可以不用政府财政来担保,而是以项目自身为主来建设,并最终通过在香港发行永续债来退出。这样既不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也能激发起大家的兴趣。在我看来,京津冀的项目都是很有潜力的。对于差一些的项目,只要找对切入点,也是可以进行运作和开发的。同时,我们也会引入一些险资来进行投资建设。

尚金明:其实现在市场上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发起一个产业基金或成立项目公司,用股权加债权的方式进行投资,然后与政府签署购买协作协议。当然,我们的这种模式也多是针对于地级市。

《经济》:就地方政府而言,在对项目和企业的招商引资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

第5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PPP模式;智慧城市;项目;运营管理;框架设计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向。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始于2012年,3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公布了3批近300个城市进行试点,在交通、医疗、政务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还处于实战阶段和突围状态,智慧城市运作机制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运营模式,主要有政府自建自营、服务外包、建设转移、商业建设运营和公私合作PPP5种模式,其中公私合作PPP模式最为业内推崇,众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发展智慧城市应该首先采用PPP模式。在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的嘉宾对话会上,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副主任徐枫表示,做好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社会多方介入,多方运营,按照PPP模式进行发展[1]。

IBM大中华区智慧城市首席规划及架构师岳梅樱在她编写出版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分享》[2]一书中谈到,在智慧城市运营模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和长期合作关系,增强智慧城市中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钱斌华在他撰写的《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3]一文中,分析了宁波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提出了运用PPP模式进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针对已建项目、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3种情况,列出了公私合作的具体路径和相关建议;张希在他撰写的《PPP模式助推智慧城市发展新浪潮智慧建设提挡加速》[4]一文中谈到,运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管理效率等优点,同时也有国外PPP模式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因此,PPP模式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主流模式。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虽已被业内广泛认可,可如何运用PPP模式进行智慧城市的运营管理,相关研究没有给出答案。本文拟从PPP模式视角入手,以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营管理方案为落脚点,构建PPP模式下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运营管理框架体系,为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中的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2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适用性分析

2.1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分类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各有侧重,且差异较大,智慧城市的概念也尚未统一。本文针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运营管理,仿佛更加符合狭义上的智慧城市的定义。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方式,让城市中的各种功能之间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的高度集成、智慧产业的高端发展、智慧服务的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来发展城市。根据智慧城市项目服务领域的不同,可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交通、医疗、教育、政务、环保、社区、工业、农业、旅游、水资源和电力等几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每一类目下仍包括很多子项目,这些子项目的运营管理模式可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为此,本文在相关学者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按照所建设施的形态再进行分类,这样可分为实体类项目、软件网站类项目、实体和软件网站相结合类项目。(1)实体类项目。也可称基础设施类项目,是为实现基础性的信息服务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存储原始数据,为智慧城市的运行提供硬件上的支持,如光纤通信传送网、移动信号基站、大型数据中心等[5]。(2)软件网站类项目。是为提供专业性的信息服务建设的,其主要功能是将各类社会信息整合转化为电子信息,形成专门的门户网站,从而方便各项信息的整合,提高社会利用率。如政府门户网站、征信信息系统等。(3)实体和软件网站相结合项目。主要是指既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又需要软件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支撑的综合性信息服务项目,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等。

2.2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PPP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他的定义有所相同。本文赞同亚洲开发银行对PPP模式的定义,即PPP模式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基础设施和其他服务方面一系列的合作关系,具有政府授权和监管,私营部门出资、运营提供服务,实现长期合作、风险共担,提高效率和服务水平等目的。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针对PPP模式的法律法规,但也了一些有关PPP模式方面的文件。2014年,财政部以财金[2014]76号文下发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提出: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如城市供水、供暖、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医疗和养老服务设施等,优先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2015年财政部又以财金[2015]167号文印发了《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的通知,正式施行采用物有所值评价方式来确定建设项目是否应该采用PPP模式。结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与PPP模式的推广范围具有一定的交集性,但如何明晰和界定可推行范围,这需要通过研究才能较好地划分。但本文认为,除了完全属于公共服务、没有获利空间的项目和涉及国家机密、保密性强的智慧城市项目严格禁止采用PPP模式外,其他建设项目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通过物有所值评价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

2.3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优势分析

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智慧城市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完全采用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势必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而采取PPP模式引入社会民间资本投入项目建设,就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能够提高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服务水平。采用PPP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就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就能促进私营部门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比较容易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要求。要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有别于传统的土建类建设项目,他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更有利于选择具有信息技术实力的施工企业承接项目,完成项目建设,满足使用要求。

3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项目运作过程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并结合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的特点,将PPP模式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运作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合作谈判阶段;合作建设阶段;合作运营阶段,各个阶段的参与部门和运作过程。

3.1合作谈判阶段

在合作谈判阶段,要开展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建设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和招投标等。首先由项目发起人(一般为政府公共部门)提出要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然后由咨询单位(第三方)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采用物有所值评价法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盈利情况、预期风险和可实施能力等,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最终确定所建项目采用PPP模式是否可行。如果评价采用PPP模式优于传统建设模式,则由政府公共部门主持进行公开招标,并根据所建项目的特点,选择具有综合实力和经验的私营部门,成立项目公司(SPV),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协议中应明确合作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各自承担的风险比例,确定的特许经营期限。并由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障,由选定的保险公司进行担保。

3.2合作建设阶段

成立的项目公司(SPV),应统筹负责智慧城市的项目建设。准备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方应在SPV的组织下,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确定的投资比例落实资金,由SPV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保证建设工期和质量。

3.3合作运营阶段

项目建成开通后,可由SPV直接负责运营,也可委托专门从事运营的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如有必要,可聘请有关技术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软硬件维护等。在该阶段,政府公共部门作为SPV的主要责任者,具有负责运营的权力,同时又是使用者和监督者。所以,要从SPV的角度出发,协调参与项目建设的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等,为运营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对项目建设3个阶段的分析不难发现,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关键阶段是运营阶段,而负责PPP项目运营的主体是SPV,既成立的项目公司。所以,必须理清SPV对所建项目运营管理的本质。本文从PPP项目的三大特征(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公担)入手,通过分析引申出智慧城市PPP项目运营管理的权利归属、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的关系。

4智慧城市PPP项目运营管理框架设计

智慧城市PPP项目建设,在3个不同的阶段,其权利归属、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是不同的,但又相互影响和制约。为此,需对其3大属性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形成对项目进行动态运营管理的框架。

4.1权利归属

智慧城市PPP项目建设的伙伴关系,是指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了实现智慧城市项目建设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是通过签订拟建项目的特许经营协议来体现的。要确定这种拟建项目的合作伙伴关系,首先应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力归属。为此,本文认为建立建设项目的合作伙伴关系,就是确定在建设项目中合作双方权力的归属过程。本文所说的权力,可分为对建设项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控制权又可分为决策权、经营权、分配权等。所以,要确定智慧城市PPP项目的权力归属,就要解决所建项目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配问题。

4.2利益分配

采用PPP模式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不是单纯追求政府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的投资回报,但又要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这就要求政府公共部门要合理确定智慧城市PPP项目在运营期间的服务价格,既保证私营部门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又能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明确项目的利益分配,是保证合作双方利益共享的前提。这样就需要解决项目的盈利模式,确定项目的利润来源。在合理制定项目服务价格策略,满足私营部门利益需要,又能保证项目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立利润分配机制,合理分配利润。

4.3风险分担

这里所说的风险分担,是指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合作双方应承担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政府公共部门应尽可能承担PPP项目较大的风险,并帮助私营部门规避相关风险,这样才能提高私营部门投资PPP项目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进行项目风险的合理分配,这是在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难以合理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将风险分担确定为PPP模式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的第三大本质属性。对智慧城市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和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3个方面。首先应对在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和规避,从而预防、降低、规避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双方合理分担风险的目的。

5结束语

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项目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分析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项目的可行性及运作过程的基础上,针对PPP模式的特征,通过分析提出了PPP模式下智慧城市项目运营管理的三大本质属性,即权力归属、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的结论。并针对权力归属、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三大属性,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在各阶段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此构建PPP模式下智慧城市项目运营管理的框架,为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杰,赵利娟,等.助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智慧化———2014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嘉宾对话[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4(12):54-55.

[2]岳梅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分享[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钱斌华.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2(10):15-19.

[4]张希.PPP模式助推智慧城市发展新浪潮智慧建设提挡加速[J].金卡工程,2015(8):29-35.

[5]胡一石,王守清.当智慧城市遇到PPP-ICT项目[J].项目管理评论,2015(2):20-22.

第6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7月25日至7月29日券商集中推荐的股票前四名为:碧水源、京蓝科技、老板电器、星宇股份,这4家公司分属上海A股、深圳A股和创业板。碧水源通过引入国开行,加大PPP项目投资稳固水务龙头地位;京蓝科技通过收购完成新增、拓展业务范围;老板电器受地产回暖带动主营增长,同时持续推进公司渠道变革及多元化经营战略;星宇股份通过参股推动公司在车联网、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

券商荐股

碧水源(300070.SZ)

有12家券商看好碧水源,属环保概念。公司致力于通过膜技术为国家“治理水环境、开发新水源、保障饮水安全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7月1日至7月28日公司股价涨幅为20.63%,强于上证指数(2.21%)。7月28日公司股价收于17.95元,市盈率为37.9倍。公司2016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23.47亿元,同比增长122.74%。公司战略引入国开行,2016年继续加大PPP项目的投资以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稳固水务PPP龙头地位。仅上半年新增EPC订单25亿,新增BT订单1亿多,订单数量95个,全年业绩实现高增长无忧。

目标价位区间:19.58~24.5元

京蓝科技(000711.SZ)

有10家券商看好京蓝科技,属智慧城市概念。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租赁、咨询及管理,煤炭销售,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工业自动化运维、电子产品及其他等业务。7月1日至7月28日公司股价涨幅为10.59%,强于上证指数(2.21%)。7月28日公司股价收于24.55元,市盈率为85.3倍。7月27日,公司收购沐禾节水获无条件通过,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新增节水灌溉业务,并计划拓展业务范围。此外,公司签订3.16亿订单合同,农垦高效节水项目稳步推进。未来公司将打造全新的“智慧生态产业、节能产业、云服务、创新孵化”业务模式。

目标价位区间:30元

老板电器(002508.SZ)

有10家券商看好老板电器,属绿色厨房概念。公司提供包括吸油烟机、家用灶具、消毒柜、烤箱、蒸汽炉、微波炉、电压力煲等厨房电器的整体解决方案。7月1日至7月28日公司股价涨幅为10.42%,强于上证指数(2.21%)。7月28日公司股价收于40.6元,市盈率为31.3倍。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23.68%。公司二季度主营增长较好,一方面是受前期地产回暖带动厨电整体需求向好;另一方面公司渠道变革也在持续推进。此外,公司首次将嵌入式产品提升至与烟灶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多元化经营战略启航。

目标价位区间:41.2~55.5元

星宇股份(601799.SH)

第7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近日,随着首个微信智慧社区落地广州南国奥园,让这一切想象都变成现实。该社区生活服务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全面整合,实现每月的水电缴费都能在微信上自动提醒,所有的物业公告都能直接在微信上实时查看,预约维修也能在微信上一键完成。同时,微信智慧社区的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复制。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40个小区、10万户广东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微信智慧社区服务,未来还将逐渐拓展到全国。

除了住宅内的生活体验,繁忙的都市人现在也越来越关注社区的周边商业环境,餐饮、洗衣、健身、美容美甲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已成为业主选择住宅的重要标准。而智慧社区则通过微信平台这个整合的入口,吸引周边商家入驻,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商品及服务。业主可以通过微信直接进行预约、购买由周边商户上门服务或配送。如在公众号中搜索“美食”,立刻就能获得附近的餐馆、地址及口味说明等信息,并且可以直接下单外卖,实现足不出户的便利体验。

而且,在微信智慧社区中,物业公司通过将以往的通知、收费等5大服务模块汇集到微信公众平台,不仅节省人力成本,“微信物业”提升服务质量更是“省钱赚吆喝”。由此,物业也从一个冰冷的名词,变身成为更有温度的“贴身管家”。

在传统的物业管理1.0时代,物业将停水停电等消息传达给业主主要通过张贴传单、挨家挨户通知等,这些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服务质量和消息到达率却并不乐观。如今,在深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影响的物业管理2.0时代,将小区周边商家纳入社区管理范畴,拓宽物业管理服务半径,以流量经营为社区电商试点,为更多物业公司带来了全新的盈利思路。同时,智慧社区也为业主提供了生活家居用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周边库存及配送的优势,为业主提供更加快捷的购物体验。

第8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在日前举行的华为网络大会(HNC2015)上,华为了业界首个全光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并且与北京悦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基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彩立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全光智慧社区发展联盟”。

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固定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李向军表示:“作为首个以全光网络为基础开放的社区解决方案,华为将能够更快速和高质量地打造可运营的全光智慧社区。与此同时,华为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最终用户提供丰富的智慧应用,并给客户带来新的盈利模式,助力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为社区妆点“智慧”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用户的需求,从简单的宽带上网,扩大到智慧家庭、物业管理、社区周边O2O等各方面。

智慧社区的建设也逐渐从单纯的设备制造商或集成商主导,变为需要各方参与,互利共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产开发商、物业/社区运营商、业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等多个角色。

李向军表示,此次的全光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正是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更高效地整合社区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帮助客户快速建成可运营的智慧社区,让最终用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各种便捷服务。

华为固网企业业务解决方案部首席架构师徐志龙进一步介绍了全光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全光网络为基础,承载社区三网融合业务,比传统局域网节省一半以上的布线成本和机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该方案还包括了业界首款物联网智能ONU,凭借此终端,即可实现智慧家庭的所有功能。华为现场演示了告警联动功能,当有人闯入时,用户手机将立刻接收到抓拍的图片,还能根据需要点击播放,观看实时监控画面。

同时,华为自主研发的NetOpen云平台,提供标准开放的API接口,供第三方系统集成,为用户提供智慧家庭、智慧物业、社区商业等丰富的增值服务。

目前,云南彩立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华为的全光智慧社区方案,在云南昆明广福城小区建设了智慧社区。彩立方董事长张学东表示,目前,广福城智慧社区已完成园区与数据中心全部基础功能建设与系统调测,开始运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广福城,居民凭借一张卡(广福一卡通)便可以实现缴纳水费、电费、燃气费,还可以进行线上线下购物。而入驻的企业用户可以通过“云桌面”、“云应用”、“云打印”、“云计算”、“云存储”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资产等办公管理的流程化、规范化。

张学东表示,房地产业逐步结束资源型暴利时代,进入一个常规的市场生态系统。未来房地产行业更加精细化、专业化,超额利润由资源竞争转向技术竞争,经营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价值构成由平面转向立体。

“对诸多中小房企而言,继续寻求规模扩张极有可能碰壁而亡,如何在夹缝中谋求生存空间,已经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思考的命题。”张学东表示,“智慧社区为中小房企提供了转型路径。彩立方将继续和华为保持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更多智慧社区的建设。”

联盟的力量

正如前文提及的,智慧社区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个角色的工程,因此建立一个联盟协调各方利益和力量显得尤为必要。

这也是华为携手合作伙伴建立“全光智慧社区发展联盟”的初衷。

李向军表示,过去承建电力和交通等行业的网络时,几乎依赖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就可以完成。而在智慧社区领域,由于客户分散、利益分散,导致技术方案无法统一,因此,仅凭华为的力量无法实现智慧社区的建设。

其次,以前智慧社区的范围比较狭窄,主要是实现小区宽带的接入,也更多由运营商主导,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社区用户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上网转向O2O等,同时房地产商也面临着从增量向存量转移的挑战,他们有更大的诉求建设智慧社区,走向前台。

最后,李向军坦承,最初华为也有些担心,是否有能力牵头做联盟的事情。但是华为后来坚定了牵头的想法,这是因为在企业市场,华为需要和各个行业打交道。“我们有义务去牵头成立一个联盟。”他说。

第9篇:智慧交通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 公共服务 机制创新

一、概念界定

(一)旅游公共服务

根据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旅游公共服务是以旅游管理部门为主的相关公共部门为满足旅游公共需求,向国内外旅游者提供的基础性、公益性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一般认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旅游公共救助服务等五大方面内容。由于旅游活动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和行业共同努力来进行旅游服务,因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也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二)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又称为智能旅游,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以依靠智慧城市已有的成果来实现。但是,智慧旅游又不仅仅发生在城市,它的概念比智慧城市更广泛。我国对智慧旅游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未形成标准的定义。以鲍豫鸿等为代表的部分文献提出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

目前,我国已有江苏、浙江、北京、福建、湖北、湖南、辽宁、吉林,南京、镇江等开展了智慧旅游的试点和建设。同时,作为智慧旅游市场主体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线电子商务企业淘宝、去哪儿、携程,航空企业的国航、东航等也纷纷尝试智慧旅游业务,不断改变自身运营模式、颠覆既有的市场格局。

二、基于智慧旅游的旅游公共服务机制创新

(一)智慧旅游提升了旅游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个性化服务的基础是对需求的准确、快捷掌握,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找到并满足需求,是问题的关键。智慧旅游系统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式,能够迅速发现需求,实现对旅游需求的有效管理。

智慧旅游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起旅游者和服务供应商以及管理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旅游者通过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共享、消费预订、后期评价等,由此产生的大量数据是旅游服务提供者和行业管理者最有价值的数据来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实现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分析预测,并进行定制化生产和相应管理。例如,行业管理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获知,旅游者对当地某个旅游活动具有高关注度,并通过在线搜索不断搜索其中的某项服务,这时行业管理者一方面可以针对此方面开展宣传营销工作,提高旅游活动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前制订预案,对各种可能的突况提前进行预防,同时,旅游经营者们可以围绕此项服务迅速推出一系列产品套餐,一方面进一步满足了不同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进一步扩大销售的目的。

(二)智慧旅实现整体价值放大,旅游公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加

最好的服务是为旅游活动各方参与者创造最大的价值。智慧旅游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的平台,更是一个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的平台,通过平台中不同主体的相互交织的联系,构建起一个旅游产业价值网。价值网是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连接的优势互补的企业和机构相互合作以创造更大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价值网理论是对价值链理论的拓展和提升,它打破了传统价值链模式。

价值网理论是对价值链理论的拓展和提升,它打破了传统价值链模式。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将企业价值活动看作是线性的链条,企业和外部的联系被看做两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点对点的联系;价值网则将供应商、合作伙伴、顾客等利益群体通过不同层次之间的互动关系链接成多条相互交错的价值链,从而在多个环节上形成网状交换关系,这样信息和知识就可以沿多条路径在网络中流动,在这种聚合作用中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智慧旅游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融合

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普及带动下,旅游者的线上活动和人数以几何级数增长,旅游在线预订、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网络分享平台等手段已经成为旅游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互动平台和分享社区成为重要的旅游营销渠道,传统的以观光旅游和团队旅游为主的旅行社组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各类B2B、B2C、C2C旅游网站以及旅游垂直搜索引擎成为热点,旅游业正在经历着价值转移和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智慧旅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智能平台,将不同产业融合联接在了一起,通过价值共创、价值共享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了旅游产业边界,拓展了旅游产业的运行空间,并为旅游者创造了更丰富的旅游体验,而这恰恰能够极大地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结语

智慧旅游系统全面而系统地提升了旅游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旅游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和商业盈利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旅游业的“底层格式化”,促使旅游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和价值重组,同时还催生和培育了旅游新型业态,如游客位置服务(数字导览解说、消费指南)、数据外包服务(游客数据挖掘和分析)、文化创意产品(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多样化)等。借助智慧旅游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并提供定制化服务,实现了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共享与资源的系统化、集约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旅游行业形态和旅游经济格局,智慧旅游所引发的机制创新,是对旅游业运营格局的彻底变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