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第1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79-02

一、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缺乏及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普遍不会运用英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缺乏基本的认识。例如,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往往也按中国人的习惯问:“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eaten?”等,而英美人士见面时一般多谈天气。见面问人的去向有打探别人隐私之嫌,问人吃了没有意味着你将邀请对方吃饭。这些都说明了文化差异理解比语言结构错误更加阻碍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成因分析。

1.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存在局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教师本身的文化意识培养认识的不足造成的,这种教育方式肯定会让学生也去忽视这方面的内容,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的文化意识非常薄弱。

2.教学资料开发和使用的局限。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都主要是针对考试,而不是站在传授知识角度,让学生透彻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形成背景。经验主义在这其中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教师按照以往的经验讲授着考试时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需要使用的单词、语句、语法,也就仅此而已,文化意识方面的相关内容基本不会涉及。

二、中学英语文化教学具体内容

(一)英语习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1.源于地理和历史的文化信息。rain or shine“无论什么情况”,as right as rain“像下雨一样正常”。为什么英语中这么多和rain有关的习语呢?原因是:英国处在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带,此地带年均降雨量是很大的,可以说下雨对于英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朋友了,所以就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这个民族,更孕育出了这个民族特有的语言。

2.源于习俗和宗教的文化信息。英国人自己特有的习俗也在自己的语言形成过程中,不断的被融合使用,比如“Don't quarrel with your bread and butter.(你可不要砸自己的饭碗)”,就是因为英国人是以面包和黄油为主食,才有了这个习语。在宗教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翻译后的成语为“掌上明珠”,在《圣经》第17章第8节中原文是“Keep me as the apple of the eye。(求你保护我,如同保护眼睛里的瞳孔)”。

3.源于文学和神话的文化信息。rain cats and dogs(狂风暴雨)这个习语我们比较常见,其中狗(dog)和象征“风”,猫(cat)象征“雨”,这决定不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是北欧神话中的古代纳维亚人所信奉的神,主神是“奥丁(Odin)”。

(二)交际习惯

1.交谈。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中国人常常因为谈话方式的不恰当而使西方人感到尴尬,甚至造成反感。所以在与之交际的过程中,应避免过问以下的一些问题,以免冒犯他人的隐私权:Are you married?How old are you?How much is your new skirt?

2.打电话。在打电话方面中西方因为文化的差异,也出现不同的习惯。对于中国人来说,一般拿起电话会问“你好,哪位”。而英美人打电话的时候,一般会先告知对方自己是谁“This is xxx speaking”而不是“I am xxx”,接着是打电话过来的人会要求自己需要和某人通话“Is that xxx speaking?”而不说“Are you xxx speaking?”。所以说,如果不把这些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平日交际中就会出现很多障碍。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实施途径

1.词汇教学奠定文化教学基础。词汇是语言的奠基石,词汇由于英汉文化巨大的差异而产生了特定的文化蕴含。例如,汉语里的“力大如牛”,译成英语应为“as strong as a horse”,因为汉民族是用“牛”来耕地的,而英国人是用“马”来耕地的,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对“力”的喻体有了不同的理解。

2.语法教学渗透文化意识。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由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语法的不同常常成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比如“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如果按照我们的习惯,很容易翻译成“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或者诸如此类的,其实他的本意是“今天,无论你怎样出洋相,都不算过分”。因为在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体现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方式。

3.利用英语国家重要节日渗透文化意识。节日是文化意识非常具体的体现,而我们现在越来越的学生或者社会人员都关注外国的节日,但是大家关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可以放假、可以浪漫、可以得到礼物等,而很少有去关注和了解它背后的文化意识的。老师可以接着学生对外国节日的兴趣,通过合理引导,并开展以节日文化为主体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充分地了解西方文化,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双收效果。

第2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偏远农村英语教学 “一条龙”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措施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农村较发达地区的英语教学与城市英语教学的差距越来越小,一些条件较好的农村学生随着进城的潮流转入城镇学校,但偏远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相对较简陋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与城镇学生的英语基础相比差距较大,英语学习兴趣较低,这一严重问题必然会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这类学生的比例还相当大)。笔者认为必然会导致我国当前外语“一条龙”教学的脱节。因此,对偏远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改善和改革应该引起重视。笔者根据我国“一条龙”教学的理论,结合对偏远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情况,指出偏远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偏远农村英语教学的措施。

一、英语“一条龙”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在我国的实践

“一条龙服务”也叫“一条龙管理”,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最先为解决我国外语人才匮乏,远不能满足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当时的教育部为此还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确定六个语种的一条龙大纲方案和示范教材,但由于历史原因,“一条龙”管理的计划未能进行下去。到了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一条龙”英语教学又成了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1996年6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外语教学座谈会,并就我国外语教学和外语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急需研究改进,实际上李岚清副总理的讲话,为外语教学“一条龙”的改革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中、小学相衔接的课程改革框架。正因如此,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和一些科研课题组对“一条龙”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清华大学“一条龙”课题组最早进行了“一条龙”的研究和实验,吕中舌就“一条龙”服务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吕中舌,1999),范文芳对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进行了探讨(范文芳,2000),戴炜栋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戴炜栋,2001),东南大学课题组提出了推广实施“一条龙”改革的可行性研究的理论框架,认为在诸多影响改革可行性的因素中,改革实施单位对改革的组织管理是最关键的(杨军,李霄翔,2003)。“一条龙”英语教学模式认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不是单一的,更不是独立的,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阶段都应该环环相扣。“一条龙”英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达成了共识,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大、中、小学已经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教学实践,事实证明其教学效果显著,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明显提高。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英语教学存在多头领导、各自为政、缺乏沟通的现象,使英语“一条龙”教学无法进行。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改革,就会对我国外语教育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偏远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胡壮麟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上就“一条龙”教学、“龙头龙尾”孰轻孰重的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一条龙的关键在中学,应主要抓好中学外语教学改革(谭业升,2015)。中学英语教学特别是初中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不把好基础关,要实现英语学习的快速腾飞是不可能的。目前,我国农村学生的比例仍相当大,忽视这一块,我国的外语教育的整体水平就得不到提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农村英语教育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1)社会舆论和一些主管部门不重视,有些地方社会舆论甚至对中、小学英语教育进行“围攻”,有的学生家长对学生花时间学习英语产生反感,在他们看来英语不能成为他们子女将来谋生的工具,因而他们不是正确引导,而是消极对待。有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出现过“倒英运动”(谭业升,2015),这些错误观点仍然影响着地方行政官员的决策。因此,重新认识英语教育的社会价值观仍有必要。(2)英语教育硬件跟不上时展要求,教学硬件包括教学楼、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图书资料等,这些设施对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现在一些农村中学在这方面都非常薄弱,有的地方有些设施几乎为零。城镇中学在这方面相对来说要好得多。(3)师资力量相对较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老师的学历以专科为主,且年龄结构不合理,大龄教师偏多,有一部分老师不是科班出身,函授或者改行教英语还大有人在。部分老师基础知识不牢固,口语不准确且英语表达能力差,上课时连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都表达不准。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师墨守成规,不愿意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很少和外界取得沟通和联系,上课时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年轻英语老师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工资待遇不尽如人意,不安心教学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得过且过。在问卷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平时极少和学生进行过口语会话,也很少带学生朗读课文。(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方法欠妥。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对偏远农村5所初级中学1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加以说明(调查时间:2015年4月,地点:离城市30公里以外的偏远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为初中2年级和3年级学生,对被调查者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如下:

从以上问卷可以看出,不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厚,缺少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他们感觉英语负担越来越重,因而听之任之,慢慢他们的英语学习就处于瘫痪状态。因此,解决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的问题值得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关注和研究。

三、解决偏远农村基础英语教学问题的措施

中学英语教育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它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农村中学在我国基础教育过程中仍然是一片广泛的天地,忽视它必将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健康发展。基础英语教育在整体的基础教育中有特殊性,因此,更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如何解决目前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英语教育落后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农村教育城镇化。

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在加快,农村经济随着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得越来越快。早些年人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现在富起来了,教育更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农村学校应该慢慢向人口稠密的小镇迁移,农村学校要与城镇化接轨。就农村英语教育而言,其教学硬件要和城镇的保持平衡,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应该得到改善。

2.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掌握一门通用的外语是21世纪公民必备的技能之一,外语教育有益于人的大脑和心智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包容性与国际视野),有益于个人学业和事业成功,有益于国家软实力提高和国际交往,有益于国民文化素质提高(谭业升,2005)。当前社会舆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宣传不够(尤其对农村英语教育的宣传),广播、电视所播放的英语学习节目较以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学投入、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外语科目总是排在其他科目的后面。在公共场所特别在农村有的人听到别人讲英语还表示反感,甚至讽刺和挖苦。因此,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让人们知道学外语的重要性十分必要。

3.调整师资结构,培养农村学生听和说的能力。

听、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更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袁泽礼,2002)。当前农村中学英语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所学的英语为哑巴英语,其中部分原因是老师没有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学生不听和说,单词当然能容易忘记。笔者认为,农村中学应该调整师资结构,引进一批科班出身的、有现代教学理念的年轻教师,因为他们年轻活泼,更容易和学生沟通;他们口语好,更能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良好习惯;他们精力充沛,更能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管理。当然改善他们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工作,也是值得关注和考虑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不自信是农村学生害怕学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老师除了教好课以外,还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当学生学习松懈和落后时,要耐心鼓励。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是学生对新颖、新异事物产生的直接兴趣,是技能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课“有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就自然增强。

农村英语教育特别是偏远农村英语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它将直接影响我国外语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影响我国“一条龙”英语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英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我国英语“一条龙”教学的理论,指出了我国农村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英语教学现状的建议。笔者认为:要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落后现状,实现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上级教学主管部门、英语教学研究者和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2]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3]吕中适.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谭业升.中国外语教育问题的症结与出路[J]外语界,2015(1).

第3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现状;城乡学生差异;厌学表现

一、引言

自1986年中央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纵向比较,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横向比较,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与城市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在学生层面上的表现为:英语成绩较差,英语能力也较弱。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初中生存在英语厌学的心理。英语厌学,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厌恶学习英语,或不愿意主动学习英语,是一种消极对待英语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具体而言,英语厌学是指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

二、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通过对湖南省祁阳县城乡初中生做抽样调查,探索目前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提供参考,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基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也关乎着整个国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研究试图通过县域内城乡初中生英语厌学的对比差异来研究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契合我国的教育大背景。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农村初中生学生英语厌学现状怎样?同县域内农村初中生与县城初中生英语英语厌学程度差异性有多大?研究对象为湖南省祁阳县一所县城普通初中两个普通班级以及一所农村初中两个普通班级的初二学生,县城初中112人,农村初中128人。发放问卷收回问卷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35份,男116人,女129人。城区初中110份,农村初中125份。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调查问卷、访谈以及观察。调查问卷以胡德华的硕士毕业论文《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2009)中的中学生英语厌学的预测问卷为基础,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修改编成。该问卷在正式施测之前进行过前测,经分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外,笔者对调查的两所学校进行了访谈和将近一个月的课内外观察。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均值(Mean)又称“算术平均值”,指一组数的平均值。样本均值反映了变量取值的集中趋势,或者平均水平,是最常用的基本统计量。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每个学生有关调查厌学程度的50道题的均值进行归类进行数据统计,各题项均值超过3.5的,可以判定该学生有厌学心理;超过4.5,可判定为有严重的厌学心理。结果显示:县城初中生问卷厌学均值为:3.15,农村初中生厌学均值为:3.53。厌学平均值高于3.5的县城初中生数量占到其样本人数的33.6%,厌学平均值高于3.5的农村初中生数量占到其样本人数的49.6%。这反映出:总体来看,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程度要高于县城初中生。

具体来看学生在各均值区间段占样本的比例:厌学均值在3.5-4.0之间的,县城、农村分别为18.2%、20.0%;在4.0-4.5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10.9%、17.6%,在4.5-5.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4.5%、12%。在这三个厌学高厌学程度的区间段,农村学生的比例都高于县城学生,这说明农村学生具有英语厌学心理的学生比例更大。厌学均值在2.5-3.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21.8%、13.6%;厌学均值在2.0-2.5,县城、农村分别为11.8%、8.0%;在1.5-2.0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5.5%、4.0%;在1.0-1.5之间,县城、农村分别为3.6%、1.6%。在低厌学程度的这四个区间段,农村学生的比例都低于县城学生,这说明,不具有英语厌学心理或者英语厌学心理程度较低的学生,农村学生比例更少。此外,将厌学程度均值超过3.5的学生进行对比,县城学生均值为3.87,而农村学生均值为4.29。根据以上各项数据可以发现:农村学校初中生的英语厌学现象比县城初中学校要更为严重。

五、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表现

笔者通过对两所学校的初中生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长达一个月的课堂观察发现:与县城初中生相比,农村初中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以下表现:

1.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不强、学习毅力较差。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英语学习的内驱力偏弱,而在他们所处的整个环境中,能够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的外部因素较少,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偏弱,在学习英语目的不明确,因此学习相对不够努力。

2.农村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较为低下、学习态度比较消极。根据笔者观察,相比县城初中生,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专注度较低。国内外不少心理学家都认为,兴趣与注意是嫡亲姐妹。所以这种现象农村学生在英语兴趣较为低下有关。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上,课堂氛围感觉不够活跃,表现在不爱回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其次,农村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态度相对消极。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这种情感既产生于学习这一认知过程,同时又会极大地反作用于认知过程,从而使认知效果受到影响。在农村中学,有更多学生学习英语态度不够端正,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习英语毫无用途,因此在课内外完全成为英语学习的“绝缘体”这样的学生都不在少数。

3.农村在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较弱。学习性格指的是比较稳定的学生英语个人自身特质和一些复杂、独特的个人意志。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有更多的农村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自信心较弱、主动性偏差。他们不愿意开口,不愿意回答问题,不善于模仿能力,害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不主动参与各种课堂活动,也是导致英语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六、结语

笔者在同一县域内以一所县城初中以及一所农村初中为样本,通过对比着重调查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及特点。造成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现状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教育的城乡差别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同一个县域内的尚且存在不小的城乡差距,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之大也由此可见一斑。笔者本调查的初衷,不仅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农村初中生英语厌学的现状并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希望能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治标又治本地治疗更多的教育疾患,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艺颖.中职学生英语厌学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3]胡德华.中学生英语厌学问卷的编制及其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4]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第4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山区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生态环境

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耗时低效、长期为人们所病垢,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国家提出“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并为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然而收效甚微。其实,教育要均衡发展只能是有限层面上的相对均衡,不可能是理想的绝对均衡。教育失衡问题,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等典故都揭示这样的教育失衡问题,也昭示环境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影响。教育生态学认为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对教育始终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指对英语教学的开展及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有机联系的各因素的总和。为了进一步找出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笔者将对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进行简析,以期引起同仁们对此有更多的思索。

一、教育生态学简述

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最早提出“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学是依据协同进化、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的原理,研究教育的内外部系统,从而揭示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教育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依据教育生态学生态位观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需要与当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学生自身互为条件、协同发展。英语教学对于山区农村中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学习,更依赖各种教学生态环境。

二、社会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讲,社会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英语教学的成败。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同样受到社会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山区农村儿童进入初中前,很少到过所在乡镇,去过所在县城的人更少。他们大多数常年生活在自己落后的村里,听到的普通话都没有城市儿童讲的外语多。进了初中,学生有了出入乡镇的机会。在乡镇上,会说英语的人很少;没有大城市里铺天盖地的英语补习班、辅导班、英语广告、英语俱乐部、英语标志;从来不见讲英语的外国人;甚至连个英语广播、电视电视节目也收不到;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某些药瓶、化妆品、机器上标有酷似天文的英语。

英语对于山区农村人来说,就像美元、“9・11”事件、外星人一样,都与大家没关系。大家唯一可能说起与英语有关的话题就是子女的英语成绩。对子女们低得可怜的英语成绩,家长们多是一笑而过,因为大家别无他法。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生态环境本就如此,何处“染”英语?

三、家庭生态环境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学生家庭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有促进或者制约作用。宋德铭教授反复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教育之重要。因为学校教育只管一段,但家庭必须立足子女终生发展乃至家族的发展。可见,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当然也影响到初中英语教育。家境较好或者学生父母有能力的,都举家搬到大城市去享受优质教育环境和资源。当前,山区农村初中生的家庭大部分经济和精神都贫穷。大多数学生的父亲小学未毕业,依靠出卖体力或做小买卖为生;他们的母亲是被从外地拐卖回来的,不是身体残疾就是智力障碍。这些家长自身没文化、不识字,加上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英语教学。这些家庭经常因为生计问题乌烟瘴气,从不注重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在城市家庭里,学生姊妹之间可以互相辅导。但在山区农村,这样家庭的儿童学习都困难重重。如果他们互相辅导,只会越“辅”越差。多数家长认为子女学英语知识没用,学些语文、数学知识能用来做生意“写名字记账”。这就是山区农村初中生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的脆弱的家庭生态环境。这样的家庭生态环境不但无法给初中英语教学提供辅助,反而会有意无意地制造很多障碍。

四、学校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观点认为,学校环境对英语教学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唯一阵地。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论强调,环境决定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山区农村这样的社会、家庭环境,决定这里的初中英语教学完全依赖学校。学校的生态环境又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英语教学呢?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很多还是停留在“假、大、空”口号的思维定势中,根本不会也没有这样的跨文化建设和培养的意识。在山区农村中学校园里,“培养四有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这样的口号比比皆是,却无处寻觅英语的痕迹。校园宣传栏英语内容更少;很少提倡校园广播播放英语歌曲;教室的美化也很少涉及英语,因为大多美化被定义为“给不懂英语”的上级领导看;甚至在学校图书馆,要找几本英语书或者资料都得寻寻觅觅,也未必能找到所需。英语课堂就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唯一能依赖的生态环境。学生除了依靠死的英语教材外,就只能依靠老师的课堂教学用语。然而在山区农村初中能用英语顺利讲课的老师凤毛麟角,现实是大部分单词能准确读出来的老师已经算是功力较扎实的,哪还能期望用英语讲课?不止一次听到上级领导用“英语发音比较准确”表扬山区农村学校比较优秀的英语老师。可见这些老师可以给学生创造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多么有限。

学校这个英语教学生态环境的主阵地岌岌可危,教师们在如何保住这条底线的努力中挣扎着,学生对英语越学越害怕、以置越来越多学生放弃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成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共同的噩梦。

五、学生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说明,学生相互构成的生态环境对英语教学起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生生态环境促进英语教学高效进行,反之则严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在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同伴互助学习成为“空谈”。“三人行必有我师”。英语教学中,学生互助学习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目前山区农村中学的班里几乎没有英语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初中入学时,小学学习较好的学生都想方设法地进城或者市里的学校,留下的学生几乎一样差,尤其是英语。笔者所在农村的中学,三个年级学生每次英语考试平均分都在25分左右,由于英语试卷选择题比重较大的特点,试题的难易度似乎对这些学生的成绩没有多大影响。在英语学习方面,学生之间根本不具备互为榜样的条件。其次,即使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个别学生英语成绩提高到及格线,本以为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学习英语。但这样的学生都会很快又转到别的学校。班里的学生成绩似乎又回到“起点”。这样的山区农村中学留不住能成为英语学习榜样的学生。另外,高年级学生理论上也能成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助手。由于学校留不住“好学生”的恶性循环的影响,高年级学生基本不具备充当英语学习榜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笔者曾检查单词的读音时,某学生把“rule”读作“ruler”,原来是其同校的哥哥教她这样读该单词的。事实上,向高年级学生求教的很多知识很多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重复。这种学习环境,对英语教学无积极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生态环境都非常脆弱,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使用与城市初中英语教学一样的教材、要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接受同样的评价标准,这样无论对山区农村学校,还是教师和学生,英语教学的“公平”与“平衡”成为泡影。王笃勤教授曾指出,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分析环境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分析这样的英语教学生态环境,我们无法不思考――除了教育要均衡发展之外,教育尤其是山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更需要“区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鲁子问,唐淑编.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林立(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英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宋德铭.道德要素和道德建构[EB/OL].(2012-10-25)[2013-11-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第5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差异导致城乡教育发展极度不平衡。其中,对设施和环境要求较高的英语教育的发展城乡差异尤其显著。自2001年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整个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文章在观察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几点具体的看法和建议,旨在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我国农村英语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建议

作者简介:韩全英,女(1987-),江西彭泽人,彭泽县天红中学,主要从事中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58-01

2001年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为目标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代替了旧《教学大纲》的《英语课程标准》成为英语教育的标准和向导。在新课标的导向下,初中英语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观,初中英语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纵观整个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现状,这种改变的幅度并不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基础薄弱, 与城市相比,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在社会环境、教学设施和教师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认清了当前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育发展的现状,才能致力于解决其发展的困难,突破发展的瓶颈,从而有效地实施英语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

(1)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数量不足、自我提高缺乏条件

由于地域差异,地区之间的教结构育投入长期失衡,导致了城市教师过剩而农村地区教师紧缺的师资结构,城市显性超编和农村隐形缺编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作为较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来说较为新式的英语学科的教师这种城乡之间的矛盾更为严重。众所周知,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提高英语教育的关键同样也在于教师。教师能够通过积极地开发学习资源,组合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数量不足,在职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应付课堂教学,业余时间几乎全部被挤占,根本拿不出时间来反思教学、探讨教育方法、学习教育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业务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此外,随着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农村的大部分教师急需补充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面的知识,而时间的缺乏导致他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创新教学方法的进程。

(2)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质量不高、专业不精

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最重要的保障。目前,在我国农村师资数量尚且得不到保障的条件下,教师质量更不用说,师资不足和师资补充滞后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英语教育的发展。

首先,从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来看,具有科班出身的英语专业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很少,大多是大专学历的非英语专业,边远的农村地区甚至有初高中学历的英语教师,这种现状与国家要求初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的目标相差甚远。其次,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中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系统的培养,岗位培训敷衍了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师仅凭大学里学的英语基础进行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发音不准、口语不流畅、听力缺陷、书写缺乏规范、语法使用不当、教材滥用、专业知识面不宽、文化背景知识不足等等问题逐步暴露。最后,农村英语专业的教师缺乏,补充滞后的情况下校方只有调整其他专业的教师上英语课,很多教师都是身兼数课,没有专业知识积累的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应付了事,导致整个英语课堂毫无活力、死气沉沉,学生也只有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这必然导致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止步不前。

(3) 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理念陈旧、教学设施落后

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有待于全面更新,英语教育的新目标有待于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从运用语言能力的任务入手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与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模式截然不同。大部分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缺乏“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把单词、句型、语法等所谓的知识点的教学作为重点,而忽视了让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正常交流的实践教学。所有的教学过程只是反复的强调枯燥的语法知识点的识记,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学习了四五年英语之后仍然是“哑巴”、“聋子”。这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英语教学方式大大的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此外,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设施落后也是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尽管很多学校已经具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现代化的电化教学设备,但是有些设备由于缺乏正确的维护,已经老化得无法使用。教师对于这些电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不熟悉,只懂简单的操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电化教学设备无法发挥其最大的功能优化英语教学。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金短缺,农村中学无法配备图书馆、图书资料音像等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这些教学基础设施的缺乏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英语教学。

二、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措施

针对上述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借着统筹城乡发展的东风,把握机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现状,扭转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劣势地位,切实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首先,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完善教师的补充机制,配备数量充足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并加强教师的素质培养,优化师资结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把自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摆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更新观念、拓宽知识面、开拓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模式、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其次,更新英语教育理念,加大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力度,积极探索适宜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信息社会,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更轻松的运用网络资源促进自身的学习和教学。探索适应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较好的绝对优势开始有效的英语教学。最后,端正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态度、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从而营造轻松活泼的英语学习氛围。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越来越重要。农村地区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结合实际,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第6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当前,初中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较低,相应的,英语阅读的教学也没向高级迈进,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不能提高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这种情况较普遍,某些学生的阅读量及阅读能力不足,很难达到义务教育标准。英语阅读能力的严重缺失及不足,就犹如木桶上的短木一样,即使与其相关的其他要求都达到标准,由于一项不足,也会致使教育教学课程的不完整。因此,在农村英语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相应知识的同时,应强化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通过初中英语课堂上的阅读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在农村初中教学中,因为农村教育教学人员及教育设施不足,不能让农村初中生得到良好和高质的教育。所以,教师在现有资源的条件下,应巧妙运用书本等相应材料,对课本知识作相应的补充和解答,让农村初中学生在简单的课本材料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内外对所学知识加以反复练习,对英语词汇的字、词、形加深印象,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增强英语语感,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农村英语课堂上,就英语课本中简单的字词,让学生反复地理解和记忆,在此基础上扩充相应的知识,将课本内容变换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丰富学习内容,增强英语学习及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英语知识,通过记录、背诵经典内容,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好感”,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二、积极扩展英语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能力

英语阅读的知识面及能力不是靠简单的字词拼凑就能形成的,课本上的知识点对于英语学习及能力培养的各技巧应用都不能真正掌握,这就需要相当多的知识量积累,从而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英语课本上没有涉及的知识内容,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不局限于课本的英语知识,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把握。通过对各类英语文章的阅读,了解英语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联系,丰富知识面,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在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适时地在英语课堂上添加与当代及社会相关的英语材料,有效地选取与初中学生能力和知识相切合的英语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或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扩展了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使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阶段性的有效提高。

三、加强对英语阅读及学习的指导和应用

英语作为社会交流和沟通的主要语言之一,其重要性已经在现今发展的社会中体现出来。农村初中教育水平的低下,使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质量一直停滞不前。由于农村学生对现代社会主流发展的不熟知,其对英语涉及的内容及英语的应用都还处于模糊阶段。为了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及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应利用相应的英语辅助工具给予学生适时的解答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农村初中教学课堂上,相应增加英语阅读量,引导学生积极地讨论和交流与英语有关的信息,并用英语试着表达出来。如果遇到不会的单词或句子,利用英汉词典或相应辅助工具进行解决。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会对英语知识的摄取,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及学生阅读能力有许多技巧,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要抓好基础,从英语最基础的方面抓起,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教师应做好本职工作,对农村初中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学生带着自信去汲取英语的学习内容。英语阅读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然后反映在相关英语资料上的,这种循环式的英语学习与再学习,在扩展学生英语学习知识面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这种学习及应用的能力,在英语学习探索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是漫长的,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思考和阅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利用课本内容把生活和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洪德.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J].世纪桥,2012(07).

第7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与对策

新课改全面推行,使农村初中教育面临新挑战,尤其是对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影响更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使教育教学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取得了新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使改革难以深入。本文就以农村初中英语在课程改革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一、新课改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教育观念上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被多数教师接纳,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新课程改革给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教师开始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活动,体现出来了新课改教学的基本要求,即教学的互动性、创造性、开放性和探索性。

(二)教学方法上的变化

在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的多样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勤于思考。课堂教学的方式多元化,教师组织学生实施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新课改下的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从实践中对知识点进行检验。

(三)教学氛围上的变化

在学校内部,教学领导非常重视教学改革,经常组织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交流和讨论,骨干教师带动新教师,相互学习教学经验,使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社会各界也非常关注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方式的革新给予支持、理解和参与。为了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和社会第三部门积极宣传,并给与财政资金的支持,在社会上形成了全民支持新课改的局面。

二、课改下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问题

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由于人们的习惯守旧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性地保留在教师的教学当中,一时很难彻底改变。农村英语教师缺乏推行新课改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改的政策与农村传统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学生家长希望学校严格管教孩子,将学校视为传播知识的地方,只要学好文化知识是最主要的。但是新课改下倡导“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和自由。部分家长对新课改的方式不甚理解,认为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影响学生的前途。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素质问题

农村严重缺乏合格的英语教师,而且大多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比较低,部分教师是非英语专业,严重影响教学成绩。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也不合理,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有些学校将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安排到毕业班进行代课,从而使课改年级师资相对薄弱。

(三)教学设施的装备和使用问题

新课改要求教育设施比较先进和齐全,但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比较落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等情况,学校正常运行存在着困难。部分学校的电气教学设备缺乏,甚至为了节省学校的电费不经常使用。由于缺少音像设备和音像资料,教师上课只能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

(四)英语教材的发行和选用问题

新课程下,要求学校开设多门课程,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但是英语教学与农村生活脱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展示城市的风貌,对农村的内容涉及很少,学生在学习中感到非常吃力,没有文化环境,学生学习的视野很狭窄,无形中成为学习的障碍。而且英语教材不断更新,使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很不适应,很难尽快掌握教学的方向、重点和难点。

(五)对教学工作的评价问题

传统的教学通过各阶段的考试来确定教学的好坏,但是新课改下,虽然重视考试的结果,但是更注重质性评价。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方法、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新课改的效果很难在考试中突显出来,很难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目前,中考和高考依然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根据考试设定教学方案,由此可见,只要高考和中考的考试标准不变,教师和学校不可能完全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课改。

三、对课改中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

在教育改革中,每位教师都是教育的改革者,应该主动地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在农村教师英语课改的培训中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进行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在课改中应该调查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和观摩会,让一些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深入到课堂和农村进行调研,发现课改中的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做好农村英语教学。

(二)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的投入,新增各种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努力创设良好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仪器、器材等课程资源,建立学校英语角、英语读书会等,增加跨班级、跨年级学生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英语水平尽快提高。同时应力戒资源的闲置、浪费和流失。

(三)改进评价方式,推行适应新课改的评价机制

要改变以升学率为标准的评价现状,就要在关注双基考查的同时,特别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和制度改革上,应做到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单看考试成绩,而应该结合教师的日常工作表现、学生和家长以及各部门的反馈意见,通过教师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文生.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2]陈青.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2).

第8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摘 要: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农村中学由于地缘及经济发展较慢的缘故,在教学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及学生基础上还是比较薄弱,尤其是农村中学的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堪忧。通过对陕西关中、陕南及陕北的175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进行的调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改善农村初中的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5015202

1 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改革给农村英语教学带来了深刻影响,农村英语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农村初中的英语口语教学,更应该引起教师、学生的重视。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教师职业背景

国家政府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2008年底,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标准。这一举措必将为稳定师资队伍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大多数农村的教师而言,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随着工作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基层农村中学将吸引和留住一些优秀教师。

2.2教师知识来源及教学科研情况

调查发现教师的知识来源及科研情况不容乐观。现有英语教师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英语教学及研究的信息来源较狭窄,大多数教师的知识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的学习,有关英语语言的自修或其他活动的不多,通过图书、报纸、杂志等媒介提升自己的教师较少。绝大多数现有教师都能认识到自修及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中有自修计划,并长期坚持自修的占被调查总数的16.8 %,有自修打算,但时间不能保证的占72.5 %,无自修计划的占14.5 %。现实教学中,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教师自修时间难以保证,教师的时间主要用在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有部分教师从事第二职业,虽然此类比例不大。

英语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语言,需要教师关注语言发展新现象以及教学方法研究新动态。被调查的教师都有教学研究计划,已有教研成果的 6.5%,暂无成果的37.4%,感觉教研计划实施有困难的占55.7 %。这说明在教学科研方面,教师们需要提高理论修养与反思实践教学。可喜的是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课前钻研教材,课后进行教学自评。但是,教师之间的协作不够,大部分教师都是课前自己钻研教材,只有14.5%的教师课前与同事讨论备课。此外,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有待大幅度提升,约一半的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3 教师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接受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但是对于新课标的了解程度不同,有34.1%的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念不太清楚,比较了解的占65.7%,很清楚的微乎其微。陕西省初中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后,46.5%的教师认为英语教学方式有变化,但是519%认为变化不大。

究其原因,可分为三点:一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完全转换,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能力,强调英语教学应具有活动性、探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然而,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来说,面对新的课程体系,他们不仅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而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也存在较大缺陷。面对新情况,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缺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农村中学过分以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尺度,因此平时的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读、写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三是教学方法上需要更新。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法,可是教师们对于此种方法的理解、操作与运用上还存在一定得难度。

2.4教师口语教学能力

课堂观察过程中发现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不高,54.2%的教师偶尔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另有6.1%的教师用方言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语音、语调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发音较清晰,语调较得体;少数教师缺乏有效的语音、口语修辞和表达方式的综合训练,造成教学口语含糊、不准确。54.2%的教师能用50%左右的英语口语进行日常教学,37.4%的教师用英语口语教学所占比例小于30%,教师的口语教学观念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口语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式较单一,多数教师选择情景表演或复述故事,很少开展学生的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

口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自身的口语水平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教师应该多用英语来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使用有效的、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自发性和兴趣也是非常必要的。

2.5 农村中学教学条件

调查显示43%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使用的频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很多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没有达标,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培训的很少。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农村中学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力度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实效性高的实践能力培训,诸如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力,使其掌握基础的科研方法等,培训应讲求针对性、实用性,切忌只重视理论而缺乏实用性。学校领导应该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便利,以事业留住人;教师应敬业、乐业,注重自身知识、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应与学生家长多沟通,使其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及口语能力在其就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获得学生及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2.6 从教师角度分析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状况

61.8%的教师认为学生对于口语交流的兴趣不大,英语听力与口语能力差,缺乏练习英语的语境。63.4%的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的全英语教学,756%的教师认为学生用英语流利表达观点比较困难,学生缺乏必要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认为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难为情,怕出错,不愿开口;有表达愿望,但表达能力不强。

教师们认为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因此对口语能力的重视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学习辅助材料;小学阶段并未开设英语课程,学生基础差等因素造成了许多学生虽然有用口语表达、交流的愿望,但表达能力不强的现实。此外,农村学生的自信心不足,练习口语时有畏难情绪。教师因为怕学生听不懂英语所以英语课上说英语的比例不高,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不能在英语课堂上得到有效提高,教师的口语表达愿望与能力也逐渐衰退。

2.7 教师在口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

部分教师认为在口语交际中他们词汇量贫乏,所用的词汇、短语老化,跟不上时代;知识面窄,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不能与教师密切配合;学生的基础差,两极分化使得口语活动开展困难;课本知识容量大、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难抽出充分时间进行口语练习。部分教师感到他们还需要正规的语音、语调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需要适合的听说教辅材料;需要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设施。

3 口语教学建议

3.1 注重教学方法与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强调在情景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强调重视个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多使用简单的英语来表达,并善于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表达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并养成听英语、说英语的习惯。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使学生明了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与该语言有关的知识与文化,还需要具备用该种语言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交际、交流的能力。

此外,教师应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提高教学能力,课外从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资源中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设计与农村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活动,采取回答问题、复述、简短对话、讨论到角色扮演、自由表达、辩论、演讲等多项活动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练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和信心。

3.2 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

农村学生自信心不足,需要教师帮助其克服畏难情绪,所以教师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方法处理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般来说,鼓励教师采取间接的纠正方法。教师直接纠正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得一些表达错误的学生丧失自信心,越发不敢开口表达。在实践练习中,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纠错。如果学生自己不能纠正错误,那么意味着学生缺乏相关的语言知识、能力,教师就可以邀请其他学生或自己来帮助学生纠错,但是一定要避免直接强调指出某个学生的微小错误。

3.3 多用英语进行教学

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增加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培养其大方得体的态度;重视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度;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供学习口语的条件,多用英语讲课,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创设良好的语境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多数教师感到口语能力考核标准与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问题。英语口语教学应得到学校、家庭的积极配合,学校、家长与学生不应简单的侧重于考试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学生语言能力的方式。

3.4鼓励学生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练习口语

口语表达需要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积极配合;应该重视学生的语音、语调,增强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利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帮助学生成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可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英文短剧表演、模拟情景表演、英文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在活动过程中开展竞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帮助,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学习,在游戏竞赛中学习。这样,不仅达到了语言为交际服务的目的,而且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关注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应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提供更多的培训与专业发展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口语教学能力;教师则应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提高综合能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口语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扩展学生的视野,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第9篇: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一、思想意识层面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与学生对英语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较低

一方面,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相对较落后,他们认为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规定教学任务,为了应试出成绩。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超过一般的老师在课堂上有60%时间是在讲解英语知识点,老师普遍侧重于单词用法的讲解,反而忽略英语词汇在交流中的实际应用。

另一方面,学生们只是按照学校的教学章程学习英语,并不明确他们为什么学习英语,该如何更好的学习一门第二外语。在农村,从小受到周围的特殊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初中生相比,往往会更加拘谨,缺乏自信,又怕因自已表达错误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导致45分钟一节课完全由老师安排,学生没有自主地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只是接受老师的教学方式,朗读、做题和回答问题,导致对英语的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

(二)农村初中生与老师存在错误的学习理念和教学理念

英语不能简单的看做是一门课程,它是一种语言,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阐述,掌握一种语言更加有利于我们了解英语背后隐藏的英语文化及世界观。农村的教学不同于城市,不少的学生在完成初中学业后就结束了学习生活,去选择工作。学生们怀有一种错误的学习心态,认为英语课程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并没有那么重要。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消极及抵触的心理学习英语,没有将学习英语与社会的现实意义相结合起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听、说、读、写和译这五种技能全面发展的学生,达到学生们将英语学以致用的目标。受到农村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教学设备陈旧等因素。农村初中普遍存在许多不合理和落后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只是注重传授知识点,忽视实际运用,强调理解做题,轻视口语表达。即使学生们在英语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与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中,就回答的结结巴巴甚至连对方的表达也无法理解。有时单纯的着眼于掌握了多少词汇、了解了多少的语法知识和记忆了多少的短语与作文模板的错误的教学理念。

二、师资状况

(一)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

在对绥化市农村33所初中学校调查中,发现有87%的现任职的英语教师并非是主修英语专业的,可见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严重偏低。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没有语音教师,甚至仅仅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城市言,农村教师又很少的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有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信息落后,不少优秀教师都不愿意赴农村进行授课,农村师资力量不足。

(二)农村教师的英语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对英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只是向学生传授课本和教参上有的英语文化,很少进行对英语文化进行扩充性讲解。教师是学生获取英语文化信息的最重要的来源,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对英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教学的态度都关系到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师对外语文化教学的不同理解,都与其具体的文化教学行为(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直接关系。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自身所受到的教育程度,而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又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对农村初中英语教育。

(三)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

虽然中央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了农村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长久积压的历史和地方政府原因,农村的教学设施还是不尽人意稍微(相对于城市而言)。绥化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城市,农村经济还是欠发达的且存在不平衡,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也导致教育发展的停滞。

(四)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

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英语教学的内容一直存在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的严重现象,教师的英语授课方式和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是围绕考试,很少涵盖英语渊源、英语特点、英语文化等其他相关内容。此外,许多教师仅仅满足于现状,对于现代的教育理论和现代的教学方法了解甚少。他们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讲授单词、语句、语法等知识点,把学生禁锢在他们设计的框框之内。教师经常运用题海战术。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学校与地方政府强强结合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指出: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而他们的专业发展决定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软实力,所以应该对农村初中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一方面,提高对英语学科本身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学识他人的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引用并创新教学经验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做好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为农村地区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创造出一批批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二)完善引进教师的新机制

地方政府应该提高教师的各方面待遇,吸引优秀的英语人才来农村任教。有许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来到农村教学,主要是因为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因此,要想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就要适当的合理的提高老师的待遇,特别是要鼓励本地的大学生支持自己家乡的教育事业。以便进一步扩大农村初中的教育队伍。

(三)结合地方优势,创造特色教学法

现如今的英语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更加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是仅仅以教学参考书和教学大纲为标准,向学生们传递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对所学的知识精确的掌握,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独立地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将学识与学习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农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英语文化素质。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前提保障。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创立农村特色的教学方法。

四、改善课堂教学的模式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面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设备单一、简陋的状况,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加大投资,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在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传统与现在的统一,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集文本、图形、音频和视频等于一体,这样可以激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它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它把教学的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与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