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洋文化范文

海洋文化精选(九篇)

海洋文化

第1篇:海洋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意识;海洋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P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12-02

人源自于自然,人类社会源自于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的过程。在对自然不断探求的过程中,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认识的内容也不断进步。人的认识就如同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样,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初浅到深刻的规律。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同样如此。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海洋意识似乎没有西方人那么强烈,海洋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不如对西方国家影响那样广泛,当然,我们对海洋、海洋文化也缺乏足够的认识与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逐步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需求也逐步加大,海洋在交流交往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

1 认识海洋的重要意义

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最初的形式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向海索取食物。满足人们生存的最低需要,用一句广为知晓的民间谚语可以概括,即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二是建立海上通道。主要用于贸易往来或人员交流。但经过研究后不难发现,即便是这两种形式给人类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和巨大的。

首先,海洋是人类物质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人们在完成简单的商品交换,带来新的食物和其他没见过的产品的同时,也学会了这些可作为食物的植物的种植方式和其他产品的生产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有一封波斯统治者在给他手下一位总督的信中这样写道:“你提出将幼发拉底河对岸的果树移植到亚洲更多的地方,以改善我的国家,这一计划我很赞同。……”其实,这只是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里,印度最先种养的棉花、甘蔗和鸡传播到了中国和西欧。中国又相继获得了葡萄藤、苜蓿、细香葱、黄瓜、无花果、芝麻、石榴树和胡桃树;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橘树、桃树、梨树、牡丹、杜鹃花、山茶和传给了欧亚其他地区。无论是公元前水车的传播,还是后来的电灯电话、火车轮船的传播都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海洋在人类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与上层建筑相关的意识形态,包括思想观念、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人们在通过海洋进行着商品交流、生产方式交流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实际上是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文学艺术的相互学习和的相互影响。伴随着海上交流,中国的经典古籍被翻译介绍的西方;工艺美术品、服装、瓷器、扇子、绣品、银器、家具等被带到欧洲;与此同时,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知识,通过海路传入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随着坚船利炮和各种商品进入了中国。当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也通过同样的渠道为我们所了解、熟悉和掌握,其中就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可见,海洋为人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为人类了解自身、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地增强,人类的思想意识和对海洋的认识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方面,海洋成为连接世界各国的纽带,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另一方面,海上通道是海上贸易的经济命脉,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巨大;同时,海洋中蕴藏的丰富的资源,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于是海洋又不可避免的成为世界各国博弈的战场。

中国是陆地大国,同时也是海洋大国。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共计32000多公里;岛屿有6500多个;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海域广阔,资源丰富,所以中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重视海洋、管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中国政府合理合法的正当职责所在。在2013年7月30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的内容

目前,关于海洋意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其不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何兆雄在《试论海洋意识》一文中提出“海洋意识指人类在与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杨成志在《海洋意识初探》中提出“海洋意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一定时期内对其所属海洋乃至世界海洋的认识以及对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的总称”。温广宇经过研究提出,海洋意识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意识、海洋财富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竞争意识、海洋环境意识、海洋安全意识等六个方面。千炎平将海洋意识定义为人们对海洋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的总体认识或反映。冯梁认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系统的理性认识。他认为海洋意识主要由海洋交通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空间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博弈意识、海洋富国意识、靖海安邦意识、海洋崛起意识、科学开发海洋意识以及构建海上和谐世界意识等内容构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这种主观映象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也具有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社会性。以此为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千炎平的海洋意识定义更具有普遍意义一些。

那么什么是海洋文化呢?“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如海洋民俗、海洋考古、海洋信仰、与海洋有关的人文景观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

海洋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多,因由海洋而生成和创造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如人们的认识、观念、思维方式、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外向性、兼容性、冒险性、神秘性、开拓性和历史性等特征。

今天我们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日渐深入,涉及海洋地域文化、航海文化、海洋经济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环保文化、海洋文学、海洋艺术、海洋信仰、海洋旅游文化等广泛的领域。

3 海洋意识的建立与海洋文化的传承

海洋意识的建立与海洋文化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受地域、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发展策略也会给其带来很大影响。要使全体人民都能建立海洋意识、自觉地传承海洋文化,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至少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

(1)国家要制定海洋发展战略。国家对海洋的态度,直接影响全体人民对海洋的态度,影响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投入,影响海洋产业的发展,影响海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海洋战略一般是指国家为控制、利用、保护和管理海洋而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海洋战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确立海洋在国家的重要位置,提升海洋意识,制定海洋政策法律,建海洋事业推进体制,加强国家对海洋的宏观管理,促进海洋国际合作,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安全,加强海军建设,发展海洋教育、科技与海洋产业,提高海洋国际竞争力等。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将发展海洋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5年国家海洋局了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结合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从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以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七个部分展开论述;还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可见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提出,为海洋意识的建立和海洋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2)要加大对海洋文化的宣传。提升海洋意识、传承海洋文化需要全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让人民群众了解海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及其内容,培养对海洋热爱、探索的精神;其次,加强对海洋文化及其相关领域历史的研究和保护,包括历史遗迹、海洋产业文化、海洋信仰、民间传说、习俗和文学艺术等,保证海洋文化的连续性和可传承性;再次,拓展海洋文化宣传的渠道,通过举办各种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活动,让人们参与其中并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使海洋文化的传承成为个人行为的自觉。

(3)要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海洋产业包括的方面很多,如:传统的造船、航运、捕捞、养殖、盐业等和新兴的海上石油开采、海上救助、海洋旅游、海洋艺术、海上休闲等。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一方面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也可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无疑会使人们的海洋意识得到加强,自觉地投身海洋事业的发展之中,成为海洋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4)要加大对海洋教育的投入。对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宣传、国家海洋产业的发展、对海洋文化的研究与传承都离不开懂海、爱海,致力于海洋事业研究和发展的人才。海洋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海洋教育的不断发展。涉海高校是开展海洋教育培养海洋事业建设人才的摇篮。因此国家要加大对涉海院校的投入和扶持,从而加快、加大对“蓝色”人才的培养,为贯彻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海洋产业的发展、为海洋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障。

第2篇:海洋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文库;海洋文化;大学文化

海洋文化最早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在他看来,海洋文化是使西欧区别于东方诸国的文化特征。这一结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类发展史,尤其是东方历史知识贫乏的基础上的。但是今天在我们看来,海洋文化即为人类征服、依赖海洋生活的一种文化方式。成熟的海洋文化表现为在某一区域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中,海洋已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在开发、征服海洋方面形成系统的文化方式――包含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特定的文化消费方式。

中国海洋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海洋和水产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学校近期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完成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建设任务,初步奠定研究型大学的基础;到2025年再更长一段时间,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重要保障。所以在配合学校的发展目标上。海大图书馆制定了重点保证海洋、水产学科,兼顾其他学科的馆藏建设原则,以使有限的经费发挥作用,保证学校的重点学科发展。在经过了多年历史积累和沉淀后,图书馆逐渐形成了海洋水产馆藏优势明显、其他学科馆藏较为丰富的馆藏模式,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做好了信息资源支撑。在这样的馆藏结构基础上,馆领导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宏伟计划。《海洋教育、科技文献信息数据库》将建设成为一个完备级的高水准的涉海文献、信息支撑平台,为学校重点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为国家海洋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其中在这个数据库当中有一个子项目是海洋文库建设。海洋文库的建设将对海大进行海洋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海洋文库建设的主体思路

1.收录内容。海洋文库的收录内容主要限定在收录涉海的中外文图书、挂图、地图、音像资料等。对涉海中文图书等资料尽量收集全,收藏标准达到完备级水平。对于涉海外文图书等资料要在经费许可范围下逐步完善,首先保障学术性图书资料的收录。

2.建设方式。在进行海洋文库建设方面要物理书库和虚拟书库并行建设。物理书库的建设是建立涉海图书阅览室。本着营造尽可能好的研究、学习氛围进行。将涉海的印刷版图书资料集中放在一个比较大阅览室内,设立专门的阅览座位,并且有良好的网络环境,尽可能提供良好的环境。虚拟书库即网络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图书等资料的题名、作者、ISBN号、出版社、内容概述、馆藏信息等进行揭示,有电子版的建立电子版全文链接。在进行虚拟书库建设时要对电子版和印刷版的图书进行整合建库,对于我校有印刷版无电子版的图书要进行数字化在虚拟库中进行收藏,对于部分没法购置到印刷版的但有电子版的图书要提供按需打印服务。

3.资源收集方法。进行海洋文库的建设,涉海图书等资源搜集的是否全面将是判断海洋文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的全面才能保障海洋文库的权威性,才能保证海洋文库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在资源收集上海大海洋文库的建设是如下几个步骤:(1)首先将学校图书馆内部的涉海馆藏筛选、清点、登记、建库。(2)学校图书馆涉海馆藏建库完毕以后和其他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广泛合作,采取共建共享形式征集学校没有馆藏的其他涉海资源。(3)和出版单位联系将今后出版发行的涉海资源全面收集。经过以上几步基本能保证海洋文库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4.服务形式。海洋文库的建立最终将面对全社会提供服务。对于图书等资料的题录信息将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对于全文信息将采取馆际互借的形式提供服务。并且还将采取网站建站形式提供部分海洋科普知识的服务并提供虚拟咨询服务。

二、海洋文库建设的意义

1.发展有海洋特色的大学文化。广义的大学文化可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三个层面。大学的表层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大学的中层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层面:大学的深层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中国海洋大学要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就必须进行文化建设,因为文化建设是衡量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准。而且高水平特色大学还要建设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先进文化的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要在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的同时,使学校成为高层次的、特色显著的、世界知名的特色文化的开发、整合、创新与传播中心。因此高水平特色大学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特色课题研究,充分发挥高校文化创新的功能,汇集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出高水平特色文化研究成果,实现高水平特色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对于中国海洋大学来说就必须建设有海洋特色的大学文化,就必须进行有海洋特色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创新,整合出高水平涉海特色文化成果。海大文库的建设恰好可以满足发展有海洋特色大学文化的需求,其丰富的涉海资源为学者进行文化研究提供了信息平台,为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信息保障。

2.促进海洋文化研究。中国海洋大学虽然海洋、水产特色突出,但是它是一所重点大学,学校有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文学、医(药)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也相当多。目前学校有在册各类学生2万余人,其士、硕士研究生4500余人,本科生10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可以看出学校师生学科背景比较复杂,在学校内部如果要保持海洋特色突出,就必须进行很好的引导。而海洋文库的建设将很好的起到这个作用。图书馆专门建设海大文库,首先提供给广大师生一个明确的概念,海大图书馆海洋特色突出,海洋类文献优势明显;其次提供给广大师生一个很好的进行海洋学习科研的环境,对于营造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氛围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能促进海大师生对海洋文化的研究。

3.培养海洋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现在大学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还要有丰厚的资源作为保障。建设海洋文科对培养海洋类的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海洋文库内有着与海洋知识相关的海量文献,内容涉及到研究海洋科学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它向师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不同类别的知识,使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可以得到不同的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不会仅仅局限于课堂,根据自己的兴趣来汲取知识,这对于培养海洋类的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4.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信息资源支撑。海洋文库的建设重要的一点作用就是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要为学校师生服务。由于海大海洋学科比较多,其海洋学科又多是重点学科,海洋学科的师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海洋文库的建设首先要满足学校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上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首先将学术性较强的海洋类图书收集齐全。只有有了丰富的资源支持,教师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开展科研,才能将自己承担的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学生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上的内容。

5.服务于国家海洋事业发展。海洋文库的建设将为我国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海洋文库的收录将是完备级水准,并将基于海洋文库的建设开展其他海洋类知识的宣称和普及行动,这样将在加强国民海洋观教育、普及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素质等方面作出贡献。总之,海洋文库的建设将服务于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海洋文化范文

(一)优势(Strength)

1.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隔海相望,位居长三角、珠三角、台湾三大经济区中心位置,具有同时接受三大经济发达区域辐射和带动的特殊条件。宁德市海域面积4.45万km2,占全省三分之一,海岸线曲折漫长,山地、丘陵直逼岸边,形成大大小小接连不断的港湾,从北到南20多个港湾如串珠镶嵌在闽东海岸线上,港口优势极为突出,其中天然良港三都澳,位于太平洋西岸国际诸航线的中心位置,可以直接通达全国和世界主要海运航线,具有发展成为国家主枢纽港和国际性大港的优势,这为宁德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2.海洋文化资源丰富

从历史上来看,闽东先民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这一临海地区生存生活、繁衍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有以黄瓜山遗址为代表的海洋贝丘文化;有以太姥山、嵛山岛为代表的滨海景观文化;有以灵佑禅师、空海大师及葛洪等祭祀活动为代表的海洋宗教文化;有以三都澳“海上渔城”为代表的海洋休闲渔业文化;有以大京、冷城等古城堡为代表的抗倭海防文化。而且,许多资源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资源品质较高,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有的在全国还享有盛誉。这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量的保证,也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支撑。

(二)劣势(Weakness)

1.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传统海洋文化的整理开发和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的发展都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人才,福建省现阶段高校中开设与海洋经济开发有关的专业不多,海洋旅游的专门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宁德市高等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旅游文化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人才更是匮乏。因此,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宁德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宁德市海洋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赶超其他沿海城市,只有依靠人才和科技才能实现宁德市海洋文化旅游的不断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否则只会拉大与沿海旅游发达城市的差距。

2.产业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宁德市由于历史、体制、观念及规划滞后等方面原因,成为沿海经济发展的“黄金断裂带”,导致海洋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海洋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造成海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由于受短期利益的驱动,忽视对深厚海洋文化的挖掘,缺少优化组合,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精品”,导致文化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品牌和海洋文化精品旅游线路,造成现有海洋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制约了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y)

1.国家战略和政策赋以机遇

2012年,《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被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福建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构建了“一带、双核、六湾、十岛”海洋开发格局。有关部门对海峡、海湾、海岛旅游开发也相当重视,国家旅游局将“海峡两岸旅游区总体规划”(2010-2020)列入中国旅游业“十一五”期间优先规划和建设的12个重点旅游区之一,并且位列首位,打造福建“海峡旅游”品牌。为此,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旅游局也制定了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山海联动、优势互补的“两带、四群、五重点”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其中“两带”指“蓝色滨海旅游带”和“绿色生态旅游带”,这是福建旅游资源最富有和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具备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增长态势。在福建省这一系列发展思想和具体政策指引下,宁德市要重点发展临港工业、现代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三大海洋主导产业,突出发展三都澳、白马港、福宁湾、沙埕港四个海洋经济聚集区,着力构建新兴临港重化工业基地、港口物流基地、海洋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基地、滨海旅游胜地及现代渔业基地等五大海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十二五”末全市海洋经济总值达2000亿元的目标。可以预见,以上来自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必将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2.市场需求所带来发展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人们文化消费意识的提高,而文化消费意识的提高来源于人们文化需求欲望的增长。宁德市海洋旅游区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的中段,这种适中的地理位置具有天然的优越性,福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这两个极具经济发展活力的两个地区相连接,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而处于二者之间结合部位的福建省宁德市将面临更多的机会,也给宁德市海洋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契机。此外,从福建省内来看,与宁德隔海相邻的是福建省内经济最为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带,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增强,特别是需要规模较大的度假场所,区位优势使宁德的海洋旅游开发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也为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四)威胁(Threat)1.沿海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沿海省份掀起一股开发海洋的热潮,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山东、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省市纷纷制定了海洋经济战略,陆续上升为国家战略,使沿海省份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明显。宁德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福州、厦门等城市的海洋文化产业强势崛起的势头相比,宁德海洋经济基础薄弱,海洋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多停留在理论上的研讨和低水平建设层面,文化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培育。因此,周边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对宁德市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加快海洋文化产业要素的外流,从而对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构成威胁。

2.海洋文化资源保护不力

重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历来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前提基础,但是宁德市的一些地方部门“目光短浅”,存在盲目开发海洋旅游项目,甚至“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海洋文化资源的状况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些地方在建造和开发大量的文物景观、度假区时,由于规划失误或忽视环境质量开发,引进高污染的企业,使许多优秀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有些地方追求经济收益,大量挖取洁净的海沙出售给外地开发商,导致海滨沙滩和浴场的资源条件下降,这些短视行为都严重阻碍了宁德海洋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积极理顺旅游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由于海洋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受制于旅游、文化、城市规划、海洋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管理,客观上容易造成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在资源保护、产业的规划和开发经营管理上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混淆现状,不利于海洋文化产业政策的落实。因此,从宁德市海洋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应该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使政府的角色变旅游产业的主导者为推动者和监管者,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优越的软环境。

(二)尽快培育大型海洋旅游文化企业

集团化、规模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而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培育数量有限,规模偏小,海洋旅游文化项目开发的浅层次特征明显,海洋旅游项目产品过于单一,致使旅客滞留时间短,旅游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宁德市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尽快培育出大型海洋旅游文化企业,从而带动整个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集团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增强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布局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区域

伴随着海洋产业开发的大背景,宁德市沿海县市海洋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普遍开展,但是各地的发展眼光还仅限于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全局性的规划意识,往往造成一些海洋旅游文化项目和产品的相互克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恶性竞争和两败俱伤,也不利于形成宁德市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宁德市应当根据宁德市滨海的地理现状、海洋资源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确定以三都澳为中心,围绕世界级深水港三都澳的开发建设,以及中心城市的提升和改造,推动城市、港口建设和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形成以港兴城,以城推旅,以旅促港的互动发展模式,形成以蕉城区为聚散中心的城港游憩综合旅游区,带动环三都澳区域内的滨海城市景观建设,发展内海观光休闲、沙滩游泳、畲乡风情、遗址怀旧、海上运动、海上渔排海鲜美食为主导产品、畲族和海上人家等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格局。

(四)精心打造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宁德沿海沉淀有古代的海洋贝丘文化、海洋商业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岛景观文化及军事文化等海洋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发展宁德海洋旅游文化产业,着力打造福建宁德“山海大观,欢乐港湾”的海洋旅游品牌,重点打造五大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

1.以鱼排风情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国家4A级自然景观资源的三都澳。三都澳作为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港内人文资源分布密集,不仅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景观资源,海景十分迷人,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而且澳内渔排绵延成片,特有的海上渔排景观已经成为三都澳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被农业部认定为“大黄鱼之乡”和全国农业观光示范点,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也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还是著名的海钓乐园。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休闲海湾”为主色调,充分挖掘港湾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系列旅游产品,整体布局旅游功能区,建成融观光、休闲、度假、疗养为一体的海洋旅游休闲渔业文化体验区。

2.以山海川岛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太姥山风景区。以太姥山为中心,向四周做团状发展,依托九鲤溪瀑景区、小白鹭海滨旅游度假村、沙埕港、晴川湾、福瑶列岛等资源优势。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观光、休闲与度假”为主色调,丰富景区的畲族文化、宗教文化、古廊桥文化内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山海旅游资源,促进太姥山、小白鹭、晴川湾与牛郎岗沙滩、九鲤溪瀑景区、翠郊与凤岐古民居等资源的整体开发,建成“山海川岛”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文化基地。

3.以滨海沙滩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霞浦大京、高罗、外浒、吕峡四大沙滩和福鼎晴川湾海滨沙滩,各处沙滩风光旖旎,景色迷人,加上人文古迹遗留众多,形成了霞浦旅游资源突出的山、海、川、岛与人文完美组合的特色,构成一幅动态变幻的山水画卷,是踏浪淘沙、、沙滩游戏、观海赏礁、垂钓拾贝的海滨旅游好去处。该园区的开发定位为:以“海滨风光游”为主色调,打造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风情旅游胜地,形成集旅游、度假、休闲、避暑、水上运动为一体的沿海休闲度假精品旅游线。

4.以海蚀地貌景观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福鼎的福瑶列岛。福瑶列岛在福建省海岛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中被列为重点海岛建设项目,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鸟岛等11个岛均等组成,岛上草场宽广、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有常年不竭的“海上天湖”和万亩草场,2006年入选”中国最美的海岛”,拥有山、海、岛、湖、崖、滩、景、渔港及海防遗址等多样性海洋旅游资源的区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区域。该区开发定位为:以海洋生态旅游和休闲养身度假为主题,以“天湖泛影、多彩海洋”为主色调,整合资源,营造高山天然景观带和环海观光带,建成海西著名的以海岛生态观光、海滨休闲度假、运动保健为特色的天湖生态景区、海滨旅游度假区。

5.以宗教朝圣为特色的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吸引物为霞浦赤岸的空海纪念堂和松山天后宫。宁德市滨海地区宗教文化丰富,包括佛教、道教、妈祖文化等。霞浦赤岸的空海纪念堂,是中日友好的结晶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新的历史见证;松山天后宫与湄州天后宫同建于宋代,传说是妈祖的出生地,近年各地游客及专家学者到此参观考察络泽不绝,前来朝拜妈祖的日益增多。还有佛教沩仰宗创立者灵佑禅师“出家修行之地”的“八闽古刹”建善寺及“中国道教名山之一”的葛洪山等宗教旅游目的地。该区开发定位为:以“寻根之地”、“心灵的净化”等为主题,全力打造“赤岸空海宗教朝圣”等精品景区,打造一个适合周末出游、自驾车旅游休假的滨海历史文化旅游区。

三、结语

第4篇:海洋文化范文

一、将包容与赏识内化于心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走进渤海实验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巨型石雕刻,镌刻着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校在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渤海之畔落地生根,包容与赏识便是其与生俱来的气质。

每个人都很重要,都值得尊重。渤海实验学校校长付成波常念叨一句话:“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因为尊重每个人,学校努力给师生们营造舒心温馨的生活环境:学校特意增设母婴室,方便哺乳期的女教师喂养孩子;开放游泳池、咖啡厅、健身房、卡拉OK厅,倾尽全力来丰富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免费的水果和小米粥,使师生感受到舌尖上的甜蜜和来自大家庭的温暖。

有话畅快说出来,同当主人翁。校级领导班子每日轮值,每天和各个班级的学生代表提前约定时间、地点,聊共同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和各种诉求,帮助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在包容与赏识中,师生同当主人翁、共享学校情。另外,学校建立的学情会商制、心理咨询室、一对一导师育人制等也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定期召开活动,共建美好校园。渤海学校的师生来自天南海北,有着不同的文化需求。学校除了地域上的包容,更注重培养师生海纳百川的人文素B。学校定期评选最美教师、班级明星,召开“我为你写赞歌”等活动,通过微信群、宣传栏、墙报等手段,让“美”在校园无处不在。

家校凝聚一心,合力育人。学校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全程参与、监督学生校服设计、课堂教学、食堂管理等事项,建立校园“安全员”、活动“导航员”、生活“助力员”等众多的家长义工团队;“家校联系卡”“家访亲情卡”与“满意度信息卡”的“三卡”对接,使得家校联系紧密,育人工作做细、做实。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包容是一种素养,赏识是一种智慧。亦如学校标语墙上校长醒目的寄语:“宇宙是美的放大,人是美的缩小。”惟宽容人,惟厚载物,校园内才能自觉形成一种风气:对待学生的意见豁达,对待家长的批评虚心,对待同事的指正平和,对待领导的评价客观。

二、让探索与拼搏外化于行

探索求知、拼搏勇敢是渤海实验学校海洋文化之灵魂。渤海人在海洋宽广、博大的独具特色的精神坐标里,孜孜寻求自己恰当的定位。

开发海洋文化地域教材。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以致用,学校配合各科教学,开发了20多种有关海洋文化的校本教材。语文老师主编的《海纳百川》,将历代帝王、伟人、名人咏海的诗词歌赋、对联美文,渗透到师生的日常生活中;物理老师主编的《风力发电探索》,借助羊口丰富的风能资源,增强学生对风力发电原理的感性认识;化学老师主编的《“化”说羊口》,诉说着“煮海为盐”的古老传说,了解当地制盐的流程,等等。在探索中,海洋资源与学科教学完美整合;在求知中,海洋文化与整个高中教学从宏观整体到微观细节都能均衡、和谐地发展。

设置海洋文化宣传栏。学校设置了十个系列板块的海洋文化宣传栏,内容包括包容思想的有容乃大,红柳精神的不畏艰难,地母文明的孝老情怀等,点缀着渤海校园,让渤海师生在探索、拼搏中酣畅地品味海洋文化之芬芳。

以海洋文化给楼宇命名。和谐楼暗含包容、赏识、和睦共处之意;臻美楼含有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日臻完善之意;德馨楼含有德艺双馨、品行高尚、德才兼备之意;海韵楼寓意师生乘风破浪,拼搏勇敢,谱写人生最美的乐章。还有海纳楼、海翔楼、海阔楼,包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之意。

开辟海洋小畦菜地。学校距农贸市场偏远,老师们生活非常不便。学校当即决定在旁边的盐碱地种菜。“盐碱种菜”虽是天方夜谭,可老师们骨子里就奋进、拼搏、爱干富有挑战的事。利用周末,老师们一盆一袋一盒,蚂蚁搬家似的带回肥土,楞是用半年时间堆起30公分厚的肥土层。每当朝露晶莹、夕阳西下,一群书生,放下书卷,锄荷肩锨,俯身躬耕。即便把葱秧薅净,依然勤奋有加;即便海风强劲,仍旧搭起瓜架,最终开辟出小畦菜地。

第5篇:海洋文化范文

关键词: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虚拟现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如下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而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沿海居民在长期的涉海行为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具有海洋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习俗、海洋节庆活动、民间传统技艺、海洋信仰等。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植根于辽阔的海域疆土,又受制于海岛的封闭性与独立性,相对来说,它具有较为稳定的海洋地域特征。于是,海洋文化空间对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一种描述,但是,特定的文化空间的形成是因为有特定的文化活动的存在,而文化空间又成为文化活动不可脱离的空间环境。

1.文化空间的概念

长久以来,“空间”一直被视为是一个纯粹的几何、地理概念,是指由点、线、面构成的方向或者形状空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做出了新的哲学诠释。他在《空间的生产》里建立了空间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由原先的“空间中的生产”转向“空间的生产”的分析研究。他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产品”,每一个社会或每一种生产模式都会“生产”出相应的空间。进而,他在列举空间类型的时候,也提到了“文化空间”一词。他认为“空间的概念与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空间联在一起”。这样的描述,很明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虑的。

但一个专门术语,文化空间第一次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中。宣言指出,文化空间是“具有特殊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表现,它是一个集中举行流行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也可定义为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这一时间和自然空间是因空间中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

值得强调的是,人类学的文化空间是物质与非物质的结合,它既有物化的形式,也有人的行为,甚至有精神的展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学的“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文化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是有一个文化场所、文化所在、文化物态的物理“场”;其次在这个“场”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的认定,是一个文化场;再者,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不断深入,从文化空间的形成和作用来看,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型,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在此,笔者把文化空间分为两类,一类文化空间是单一、纯粹或动态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产生、包含其他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类文化空间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其中又包含了其他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资源状况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独特的海洋地域特征和海洋文化特征,使得其对文化空间的依赖性更加地突出。截止目前,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没有文化空间的形式,但中国并不缺乏文化空间。而且,从文化空间的第二种类型来看,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文化空间。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是指定期举行海洋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形式的场所,或是某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根据文化空间的性质、内涵、特征与形式,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涉海生活生产行为。沿海居民的涉海生活生产行为明显区别与大陆居民,漫长岁月的涉海生活生产行为形成了沿海居民的海洋生活习惯、海洋生活习俗、海洋人格精神、海洋信仰,也促进了诸如渔业、盐业、造船业、航海业、海洋科技等海洋产业的形成,还造就了极富海洋特色的人文历史景观建筑等。涉海生活生产行为是一个活态的空间,样式多样且极富有变化,流动性较强。

第二,海岛村落。海岛村落尤其是传统海岛古村落浓缩了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历史,蕴含着海岛文化的精髓。它不仅是物质空间,更是海洋文化的精神空间。舟山市农林与渔农村委员会在2014年3月的《海岛型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价值与路径浅析》的调查报告中,将舟山群岛海岛村落分为三种主要类型,一是古建筑村落,如岱山县的倭井潭村,嵊泗县的峙岙村等。二是民俗风情村落,例如定海区的紫薇村,普陀区的莲兴村。三是自然生态村落,例如普陀区的西岙村。海岛村落在文化具有很大的天然包容性,存在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海洋自然地域景观。海洋自然地域景观是一种自然景观,但是由于其能被人直接或间接利用,因此,也逐渐融入到人文历史景观当中。比如,海岛村落从海岛地理地貌视角来看,它是属于自然地域景观。但从村落文化视角来看,它是属于人文历史景观。不同的地理决定了海洋自然地域景观的结构、样式、文化特色和素质等。例如,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第四,海洋方言俚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海洋方言俚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口头遗产的首要条件,使其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舟山话被当地人叫做“舟山咸话”,这“咸话”两字并不是“闲话”的错别字或谐音。因为“闲话”的意思是“闲暇无事,随便聊聊”。而“咸话”的“咸”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中的一种,“淡”就是淡而无味,那么“咸”就是有滋有味了。“咸话”,就是指舟山的海岛居民讲的有滋味、有风趣的一种语言了。

第五,海洋信仰。海洋信仰是沿海居民由对海洋崇拜、禁忌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感受所创造出来的神、灵形象,以及对这些神、灵形象的崇拜和禁忌仪式及其传承活动。海洋信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空间。但从相对的角度来看,它也一种文化空间。例如舟山群岛普陀山的观音信仰,观音信仰是一个文化空间,在这个文化空间里,诞生了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寺庙文化,诞生了观音文化节、观音祭祀朝拜礼仪,也诞生了观音饼工艺、观音传说的口头文学等。

第六,海洋节气。海洋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气与沿海和海岛地区的特殊地域节气相结合的用来指导涉海生活生产的一些特殊性时刻或时段。在这一时间阶段,为了辅助涉海生活生产,沿海居民往往会举行相应的习俗、礼仪、节庆等方式,进行表达和纪念。中国传统的节气因为沿海或海岛特殊的地理,会披上海洋的特色,而这些每到节气,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纪念和庆祝方式。

3.文化空间之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主要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在1998年提出文化空间的概念的,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55次大会上成立了一个专项奖金,用来激活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表达形式”。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官员埃德蒙・木卡拉对此解释说:“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择的时间。”从这个解释来看。文化空间似乎又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也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而正如上文所述,文化空间一词,亨利・列斐伏尔早就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在其著作《空间的产生》中提到了。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文化空间,去研究文化空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那么,文化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会丰富得多。

文化空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文化空间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空间。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产物,它有别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文化。中国的观音信仰大致起源于两晋时期,但把观音奉为海神,作为海洋信仰的对象,则是唐代开始的。舟山的观音传说具有浓郁的海洋气息,这和普陀山称谓南海观音的道场是有关系。例如不肯去观音、慧锷请观音等观音传说故事,都是依托海洋这个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而逐渐形成的。

文化空间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文化空间的土壤而生,如果离开了这个文化空间,它就可能变异,甚至消亡。以舟山的渔歌或渔歌号子为例,它们是渔民在渔业劳作时为了休闲放松、或调节、统一行动和工序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然而,随着渔业科技的发展,随着渔民生活水平尤其是休闲方式的转变,我们现在已经很难在现实的渔业生产现场听到自然的渔歌或渔歌号子了。

文化空间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空间。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那就必须得到横向和纵向的转播。还是以渔歌或渔歌号子为例。尽管人们也在想方设法地抢救、保护和传承。但传统的渔业生产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渔业生产技术得到了革新,甚至连方言俚语也逐渐被淡化,这让渔歌或渔歌号子失去了文化空间。艺术是需要灵感和情感的,这样脱离实际氛围的传习,即便是绘声绘色的舞台表演,都很难让演唱者和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文化空间之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或作用,除了物质上的支撑之外,更是精神上的养成和寄托。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文化空问,可以“生产”出源源不断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4.基于文化空间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基于文化空间视角,对于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原著空间保护。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著空间是指现实的海洋生产生活环境空间,原著空间保护是基于现实的地理或者文化空间的基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自从舟山群岛进入大桥时代,原本的离岛变成了半岛,经济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巨大冲击。不过,舟山群岛有1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那些远离本岛的海岛便成为原著空间保护的典型样本。例如,舟山市的嵊泗列岛便是典型的离岛群落。在嵊泗离岛当中,像黄龙岛、花鸟岛、枸杞岛等海岛村落,都是远离舟山本岛甚至远离嵊泗县主岛的小岛,相对来说,原生态的海洋资源保护得比较好,体现了浓郁典型的海岛特色。

第二,装饰空间保护。所谓装饰空间保护就是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商业街、广场等文化经济场所,以实体的形式再现某个海洋文化空间,利用真实的实物模拟,再现具有海洋、海岛特征的生产生活场景与氛围。这样的文化空间一方面能够作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能够作为参观的对象。很多海洋的节庆礼仪活动都是可以通过装饰空间来得到展现和传播。另外,建立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基地,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第三,艺术空间保护。艺术空间保护是指通过艺术表演舞台、氛围的营造,来展示、传播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把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改编、演绎成文艺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传承、展示和传播。例如,将观音传说改编成舞台剧、戏曲的形式,通过舞台背景的布置,舞蹈音乐的渲染,人物造型和语言的表达,将观音传说由平面的语言转化成立体、流动的空间表演艺术,更加有利于表达和接受。

第四,虚拟空间保护。所谓虚拟空间保护是指利用能够再现海洋现实文化空间的虚拟现实技术,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和传承。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汪成为在其著作《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一书中是如此来定义虚拟现实技术的:“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如高性能计算机、图形图像生成系统,以及特制服装、特制手套、特别眼镜等)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的,具有一定的视、听、触、嗅等感知能力的环境,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中对象进行交互作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现实空间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海洋原著空间以立体三维空间的形式再现,利用光、影、声的反射,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嗅觉等,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种现实动态的海洋场景。形象逼真的虚拟现实空间,能把你带回到真实的海洋生产生活场景、海洋自然场景当中。它可以成为一个接近于现实的平台,去体验文化,接受文化。

第6篇:海洋文化范文

精心打造全国系列活动和苏州太仓主会场系列活动,由国家有关部、委、局和全国性相关学会、协会的领导组成的中国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于2008年3月26日在京召开航海日活动组委会联络员会议,自此拉开2008年航海日活动的序幕。近40项展览、宣传、纪念、表彰、学术研讨和文艺演出等活动也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7月11日庆祝大会主会场设在苏州太仓市玖龙体肓馆,太仓港码头、郑和公园同时互动举行,把整个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由太仓市文学艺术联合会、江苏省郑和研究会主办,南京市集邮、烟标、火花、门券、电话卡五协会联办的“海洋文化专题展”成为此次纪念活动的亮点。早在去年10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就组织策划“海洋文化专题展”前期准备和申报工作。经中国航海日苏州太仓组委会研究决定纳入总体活动方案。展览时间定2008年6月15日至18日。展示地点在太仓市吴晓邦舞蹈艺术馆。

首届“海洋文化专题展”展览内容包括:郑和文化、中外船文化、海上丝瓷之路、妈祖文化、海洋动植物、江海港口、沿海城市风光等与海洋相关的体裁。五个收藏协会共推荐出十位情系海洋文化的收藏家,奋战二个多月时间,从近百万张纸制品收藏中,精选出有关海洋文化专题的内容展览。

南京市烟标协会会长高云翔、副会长褚有贵亲自挂帅参展,南京市火花协会会长夏志诚收藏火花50年,在百忙之中积极参展;原南京商厦党委书记李杨从收藏葫芦与航海的新视野宣传古代航海;门券协会赵达善先生是此次参展最大年龄者,刚过八十岁大寿,是一位资深门券收藏家;门券协会李贵根先生收藏的“郑和”专题门券获“十五届全国门券展览银奖”。电话卡协会沈明宝先生仅收藏各种电话卡就达10多万张,编制了十几个专题展,参加学校、社区展览,为了新辟“海洋文化专题展”,日夜加班制作。

第7篇:海洋文化范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将海洋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为部级平台,明确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三门湾迎来了开发建设的机遇。夏宝龙书记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把三门湾区域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水平较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海湾”。当前,三门正处于加快沿海开发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突出矛盾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与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跨越赶超发展的基本途径。按照省委、台州市委的战略部署,要大力实施海洋强县战略,规划建设“海洋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区、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门湾滨海休闲旅游区”三大功能区,加快推进具有三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门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三门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属于政府主导型,从政府的有关区域发展战略以及行政区划的变更,就能勾画出三门城镇化的基本历程。

乡镇行政区划的调整,推动三门城镇从小散、多层向规模、高效转变。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对于城镇结构状况和城镇系统发育水平具有直接的行政干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三门行政区域历经多次变革调整,从1950年实行乡(镇)村制到1992年大规模的“撤区扩镇并乡”,三门从最早的7区、1镇、56乡调整到10个镇、6个乡。2001年以来,三门县委县政府又从乡镇的历史、现状、经济发展的趋势、人流物流的流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先后对亭旁、珠岙、海游等部分乡镇进行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到2004年,形成了现在10镇、4乡的行政发展格局。

 

县域发展战略的演变,推动三门城镇从山谷沿路向滨海结构跨越。发展战略对城镇化的发展布局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战略布局到哪里,城镇化就推进到哪里。过去,三门的城镇主要布局在西部狭长山谷地带,发展空间局促,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2001年以来,三门县委、县政府先后提出了“东拓西扩”、“工业南下”、“三港三城”的战略谋局,县域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城镇建设逐步向东部沿海推进,形成了环海游港区块建设滨海新城、环健跳港区块建设华东电力城、环浦坝港区块建设沿海工业城的城镇化布局,逐步构建起了产业、城市、港口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2012年,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继承和发展了以往的战略谋局,提出了“海洋强县,绿色发展,民生优先”的战略,着力建设“山海秀丽、城海相融”的美丽三门,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滨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正在加速形成。

 

城镇经营理念的转变,推动三门城镇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迈进。党的十六大以后,城镇化模式开始转变,更加重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城市管理的优化。城镇经济加速升级。核电、火电、造船、新能源汽车等临港产业加快发展,橡胶、机电、工艺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县城范围内的医化企业全部转产转移,产业层次、内涵不断提升。城镇功能日益提升。建成了一批城市公建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城镇道路破烂、交通拥挤、供电紧张、缺水等问题得到切实改善。城镇环境不断优化,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台州市前列。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数字城管”,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成为全国20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之一。

 

城镇化进程中忽视了

海洋文化建设

近年来,三门城镇化建设依托地缘优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尤其是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没有与海洋文化特质有机融合起来,城市建设无法体现海洋气息,这些都制约了三门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城镇规划建设缺乏海洋元素。当前,受国际都市化进程等影响,许多地方的城镇化采取简单的复制形式,片面追求高大、雄伟、气派,失去了地方应有的特色。三门依山、临溪、滨海,极富区域特色,但多数来过三门的人,无论从高枧、吴岙等北口入城,或者从现在的岭口高速出口入城,一直到健跳港,都没有人会觉得是到了一个滨海县城,狭长的山谷地形,根本不会让人想起这是一个海边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尤其是在打造休闲空间方面,不论是空间的分割,还是建筑、景观及产品的打造上,都没有体现出海洋开拓、包容的特点,缺乏海洋气息与特色,无法让人有置身海滨城市的感觉与体验。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三门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洋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状态,整个发展没有系统规划,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缺乏,在手项目不多,蛇蟠岛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尚未实质性启动。有沿海特色的服务业发展滞后,三门的海鲜小吃品种多样,在周边都有一定的名气,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举办青蟹节,知名度在不断提升,但整个海鲜产业链不长,也没有上规模的专业海产品市场。同时,一些海洋的保健、休闲、娱乐项目设施也缺少,接待消费能力弱,产业比重低,档次不高。

 

城镇海洋人文精神缺失。城市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与市民的社会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历史上,三门与同处沿海地区的玉环县相比,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差不多,但玉环紧紧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而三门还是浙江东部沿海唯一的欠发达地区,这里面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也有人文方面的因素。比如,少数山区乡镇深受农耕文化影响,解放思想、创业创新的意识不够。在城市人文主题的表现上,缺乏海洋文化的地标,难以引发人们对滨海城市的联想。比如,人们提起渔人码头,就想到了旧金山,提到鱼尾狮就想起了新加坡,三门正是缺少这些类似的、只要一提起来人们便会联想到的城市特征。

 

海洋文化生态开发保护有待加强。当前,三门海洋文化生态总体处于无序、粗放开发的状态,一些海岛村落、无人岛、湿地、滩涂等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正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破坏,生态服务功能不断退化,特别是海岛村落,缺乏总体规划,海岛文化、农渔文化正在逐步消失,海岛景观之美、物产之美、文化之美正在被城镇化建设“格式”化。

以海洋文化引领三门

新型城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文化驱动战略已经成为区域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助推城镇化建设,是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第8篇:海洋文化范文

第一,发掘隐性的海岛海洋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内蕴,增强发展潜力。增加海洋文化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海洋文化产品的品格,是扩大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的基础性条件。我们应把一些原先并不被看好的海洋文化资源逐渐开发成文化产品,以满足日益扩大的精神需求,并应着力丰厚海洋文化产品内蕴,提高其档次,增强其文化影响力。

第二,通过海洋文化节庆,逐步形成并发展有特色的海岛海洋文化企业。举办海洋文化节庆,展示当地的独特海洋风情,是推动海洋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海洋文化节庆应逐渐向海洋文化企业策划运作为主的方向转变,这样既可以省钱,也可以锻炼队伍,提高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经营能力,并能保持海岛海洋文化事业的长久发展以及节庆文化的长盛不衰。我们应尽力扶助发展本地的海洋文化产业,通过企业化运作的方式举办有关节庆,达到产业发展,社会满意,经济效益好的多赢局面。

第三,主动打破海岛封闭性,增强海洋文化企业的竞争实力。从海洋文化企业的角度看,此种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具有海洋文化策划的创新理念和实施能力、特色的海洋文化产品、符合海洋文化企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机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适度的企业规模。市场经济不保护弱小,海岛海洋文化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主动走出去,熟悉岛外海洋文化大市场,参与岛外海洋文化大市场,才能拓展视野,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经营者也应主动邀请外地同行、专家出谋划策,并吸收优秀的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来海岛工作,逐步提高海岛海洋文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水平。

第9篇:海洋文化范文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视察山东时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要求。据介绍,截至到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9%,而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

就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而言,21世纪无疑是海洋的世纪,蓝色海洋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拉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然而,目前我国海洋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海洋产业产值还不足世界海洋产值的2%,海洋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则更低,这显然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产业(尤其是高端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高端海洋文化产业更是以海洋文化为核心内容,逐渐呈现出与信息科技和旅游等紧密结合,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不断创新等趋势,其中就包括海上娱乐文化产业、海洋创意产业、海洋科普产业、海洋教育产业、海洋信息产业、海洋数字产业等全新的领域。

在国家“海洋战略”的指引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国家从战略层面推进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更为重要的是,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将全面提升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大力弘扬我国悠久的海洋文化,有利于树立我国真正海洋大国的形象和地位。正是鉴于此,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我国传媒海洋意识的欠缺

鉴于海洋问题,尤其是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提出而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我国主要的几家广播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平面媒体(《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及四大门户网站网易、新浪、搜狐、雅虎进行了非系统性抽样,对上述媒体在2011年6月1~30日与海洋报道(其中包括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科技等内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大致的统计。结果显示,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网易、新浪等在内的主流媒体,对海洋问题的报道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达到最高峰,是6月份中最为集中的一天。而除6月8日“世界海洋日”之外的其余时间,无论是广电媒体、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对海洋问题的报道则明显偏少(相对而言,网络媒体稍好于广电媒体与平面媒体)。

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出于宣传的需要,各类主流媒体均拿出专门的版面和时段对其进行大篇幅的宣传与报道确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通过集中式的宣传报道在社会公众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媒体冲击力,提升公众对于海洋问题的认知力度。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世界海洋日当天,整个6月份各类媒体的海洋报道明显偏少,并且缺乏连贯性,这种现象存在于包括广播电视媒体在内的各类媒体。相对而言,网络媒体对海洋问题的报道更为积极,时效性更强,尽管从常态化报道的角度来看也缺乏一定的连贯性,但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报道无论从数量、还是篇幅,抑或重视程度都好于前两者。鉴于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整个6月份理应成为海洋日宣传月,媒体亦应在该月将海洋问题作为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为“世界海洋日”造势,但即便如此,除世界海洋日当天的报道之外,海洋问题并未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与焦点。

众所周知,大众传媒具有显度功能与深度功能。其中,“显度功能”表现为大众传媒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来提高大众的智力水平,通过反映公众的日常需要,来提供生活服务。显然,传媒的显度功能是其深度功能的根本与前提,传媒必须首先做好基础性的工作,达到基础性的目的,即传播科学知识、培植社会理念、提高公众的智力水平、扩大公众的生活视野,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拓展其深度功能。

具体到海洋问题的报道,对于社会公众而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等均为全新的领域,公众不甚了解;而且,客观地讲,我国公众的海洋素养还处于很低的水平,海洋意识还相当匮乏,绝大多数公众对于包括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海洋问题还知之甚少,这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和战略部署。对此,媒体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其在海洋问题报道中的“显度功能”,通过传播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等有关的科学知识,培植公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理念,扩大公众在海洋问题上的视野。唯有如此,大力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本文只是对2011年6月份国内一些主要的主流媒体进行了大致的抽样统计,来了解当前传媒对于包括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等在内的海洋问题的宣传报道情况,这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传媒对于海洋问题的重视程度。然而,上述媒体在“世界海洋日”所属月份中表现出的海洋意识的淡薄却依然非常值得反思。作为社会环境的监测者、守望者与建设者,传媒有责任、有义务向全社会及时提供和传递海洋问题方面最新的发展资讯、动态,不能到了“世界海洋日”才一拥而上,做些应景式的宣传与报道。换言之,当前传媒对于海洋问题的宣传报道所反映出的,乃是传媒自身海洋意识的淡薄与缺失,这不仅不利于社会公众海洋意识、理念的培养,而且还会在更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与繁荣。

三、传媒“海洋意识”的具体表现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不可否认,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传媒对于某一报道领域的意识和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倘若传媒自身在某一个报道领域中意识淡薄,必将极大地影响到该领域在社会公众中的传播效果。鉴于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传媒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积极提升自身的海洋意识水平。具体而言,传媒的海洋意识首先应该表现为传媒对于海洋问题报道的常态化,即传媒将海洋问题的报道与传播视为一种日常的、持续的、不间断的、一以贯之的传播行为,给予其应有的、足够的重视和强调,使之能够真正进入传媒的报道视野,真正成为传媒日常关注的话题和议题。对此,传媒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海洋理念的常态化传播与报道

海洋以其丰富的资源,正成为人类的第二发展空间。正如大多数学者所言,21世纪是大力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世纪。尽管目前海洋综合开发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产业等层面的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理念问题,是怎样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发展海洋文化的本质及其蕴涵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强国、大国,大多都是海洋国家,从某种程度上说,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就是海洋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其实就是海洋文化、海洋理念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理念等海洋文化因素,在与其他国家的竞争中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简言之,海洋文化乃是海洋世纪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伴随着海洋世纪的到来,相应的海洋文化、海洋理念的研究乃是不可或缺的。大众传媒具有社会教化、文化知识与观念意识普及的社会功能,因此,传媒必须持久地、潜移默化地向全社会广泛传播和普及符合当代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海洋理念、海洋文化,将之逐步带入社会的主流,使其最终成为社会主流的理念与文化。

2.海洋知识的常态化传播与报道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致力于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关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力求让全社会对与之相关的基础及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这应该是我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全面迈向海洋世纪的又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涉及众多的产业门类(如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与繁杂的专业知识(如休闲渔业、海洋节庆、滨海娱乐业、海洋工艺品业、海洋民俗等),而这些都是绝大多数社会公众非常陌生的。传媒则需要通过其常态化、日常化的报道,全面、深入地介绍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基础与专业知识,逐步提高社会公众的海洋知识水平,培养公众的海洋意识,为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公众基础。当前,传媒对于海洋知识的传播还仅仅停留在每年“世界海洋日”时的集中式宣传,远未做到日常化、常态化,这非常不利于海洋知识在社会公众中的普及、传播,不利于公众海洋素养水平的提高,进而不利于海洋经济、海洋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与繁荣。对此,传媒必须本着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大对于海洋知识的传播力度,将其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日常化、常态化。唯有如此,我国的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经济才有望获得真正的大发展、发繁荣。

3.海洋态势的常态化传播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