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第1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工作效率为抓手,以塑造良好形象、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突出抓业务、工作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以结果为导向,以落实责任为手段,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的绩效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施的对象

局各股、室、站。

三、主要内容

绩效考核包括各股室(下属单位)自评和年度考核两种形式;各股室(下属单位)绩效考核与个人绩效考核两个层次。

(一)评估方式

绩效考核遵循分类考核与分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注重实绩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程序

1、确定工作目标

各股室(下属单位)年初根据全局总体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工作目标,送分管领导审核后上进行承诺,报局绩效办存档。

2、绩效考核的实施

各股室(下属单位)对自身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填写年度自评表后报局绩效办审核备案。对个人暂不进行自评;年度考核由局绩效办统一组织实施。

3、通报考核结果

局绩效办将考核结果报局委会,经局委会研究通过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各被考核股室(下属单位)应根据考核结果进行自查自纠,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三)考核体系

1、绩效考核以百分制计算,分为股室(下属单位)考核和个人考核两项。

2、各股室(下属单位)考核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自身建设情况和公认评价情况三部分,均按100分制计分。

①工作目标。目标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分别为100分,80分,60分,40分。

②自身建设。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效能服务态度及依法行政、劳动纪律、廉政及作风建设情况,总分为100分,每项各占25分。

③公认评价。由局领导、局机关各股室和局下属单位对考核对象进行测评。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档次。具体为满意每票计4分、较满意每票计3分、基本满意每票计2分、不满意每票计1分。

公认评价分=总计票分/(4×有效票数)×10分

各股室(下属单位)的年度考核总分为100分,包括自评得分、工作目标考核得分、自身建设考核得分和公认评价得分。其计算方法如下:

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所占权重为50%,自身建设情况所占权重为20%,公认评价所占权重为20%,自评得分所占权重为10%。各项计分均只设减分方式。

(四)考核结果。局绩效办于每年的12月份,将被考核股室(下属单位)的各项考核得分汇总,计算出最后得分,按得分从高到低,原则上综合得分在80分的为一等。60~80分的为二等,60分以下的为三等。

被考核股室(下属单位)在年度工作中出现下列问题的,不得评为一等、二等:

1、被县委、县政府、县纪委或以上部门通报批评、问责的;

2、没有完成计划生育责任目标或出现计划生育违法行为的;

3、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被“黄牌警告”或“一票否决”的;

4、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的;

5、在绩效考核和管理中弄虚作假的;

6、出现其它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

(五)个人考核。分为履职情况得分、民主评价得分两部分。

个人(正股级以下人员)绩效考核包括履职情况考核得分和民主评价得分两部分。在考核时间上,对个人的考核与对股室(下属单位)年度考核同步。

考核方法:

1、基础分为100分;

2、其计算方法如下:

得分=年度本人履职情况得分×60%+年度民主评价情况得分×40%

年度本人履职情况得分由科室(单位)考核得分结果(70%比重)和分管领导评价(30%比重)组成。

个人绩效考核评定等次。局绩效办以年度为单位,综合考核情况,计算出被考核者的最后得分,提出初审意见报局总支审定。根据得分高低,在局总支领导下,评定出个人绩效考核最终等次。受警告处分以上的个人,当年不得评为一等。

四、结果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与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

(一)年度考核评定优秀等次的人员,原则上从绩效考核评定为一等次的人员中产生,但不超过人事部门规定的最高比例;

(二)绩效考核定为三等次的考核单位,年终评比不得评为先进集体;

(三)拟提拔的干部必须从连续三年绩效考核评定为一、二等次的人员中产生,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被评定为一等次的人员。

第2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一、提高全行上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认识,形成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作为通用经济语言,会计的计量深刻地影响着价值创造的结果与效果,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加依赖会计信息,来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活动,做出投资决策。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言,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它又是连接政府、公众、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利益的纽带。没有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就得不到合理保护,市场风险就得不到有效的防范和化解。

同时,会计信息是全行经营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最终体现,会计信息问题,反映了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而绝不仅仅是记录和报告问题,仅凭会计部门的力量,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全行上下、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都能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全行的角度,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标本兼治,才能为真正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才能保证各项治理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省分行在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依法治行为主线,狠抓认识的统一,自1999年以来,在全行深入持久地开展依法治行活动,对全行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的违规现象进行彻底治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依法依规经营、按章按制操作的观念深入人心,会计人员依法依规核算的意识更是得到加强,从根本上消除了假表假账现象生存的土壤。尤其是2003年以来,为凸显会计信息质量在全行经营管理中的基础作用,**省分行连续两年,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做为全行的基本工作目标,写入了分行年度发展规划。全行上下对会计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会计人员做好会计核算、会计报告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

二、依托三级管理架构,严密实施会计信息动态监控

会计信息以原始交易为基础,会计核算必须真实地再现原始交易和事项,才能形成可靠的、有用的会计报告信息。近年来**省分行一直致力于从源头抓起,以省分行、二级分行、基层支行分级实施的三级管理架构为基础,加强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监控管理,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夯实会计报告工作基础。

(一)建立严密的总账监控制度,加强总账信息的动态监控

为了强化基层机构账务信息监控,对核算差错及时发现、及时纠正,**省分行建立了总账监控制度和账务联系书制度。由省分行和二级分行指定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志作为总账审查人员,一是按照总账审查要求,每日对总账信息中反映的会计科目使用准确性、科目匹配性、表内与表外科目的勾稽关系、期初与期末余额的衔接等,进行详细审核,加强日常对总账的动态监控。省分行将当日审核发现的错误以“账务联系书”的形式下传二级分行,要求其在日终前进行更正,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决。二是重新规范现金出纳业务统计月报表、外币现钞业务统计月报表的填报要求,强调报表信息中期初、期末、日均的库存现金、外汇现金余额与总账的一致性核对。三是加强对总账变化情况的动态分析,掌握、研究重点关注科目及其核算内容的变动趋势,实现对总账的动态趋势监控。

为便于对全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避免核算差错的重复发生,省分行会计结算部定期对全行会计核算质量进行统计,对核算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做为工作交流材料在分行网站上,供各级会计人员参考学习,对基层机构提升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2004年省分行会计部共审查本、外币总账数据300次,下发工作提示400次、审核二级分行整改反馈1000次、纠正核算差错500次。通过不间断的日常总账数据监控,**分行日常会计核算差错得到有效控制,会计核算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在管理中强化二级分行对会计信息的传承与监督

二级分行在会计信息的管理控制链条中,有着突出的承上启下作用。在日常信息管理中,**分行着重强化了二级分行的以下职能:一是在组织进行对辖内机构总账信息监控的同时,及时将省分行针对总账审核每日下发的“账务联系书”提示问题进行整改。二是加强对辖内机构WDD系统运行情况的即时监督,对于每日运行中发生的总分不平情况、省分行下发的异常情况错误清单列示内容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三是结合会计稽核中心稽核情况,加强对辖内机构、网点会计核算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核算差错,保证核算信息的真实、准确。四是强化扁平化管理下对总账信息的二级汇总管理,严密组织市区内扁平化管理网点总账数据的采集汇总,在此基础上加载辖内支行总账信息进行二次汇总,并着重加强对非自动统计信息的采集以及审核确认,包括表外补充资料的采集、审核,确保非自动统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三)以委派会计主管的组织与监督为基础加强基层控制,将会计信息质量控制关口前移

**省分行自2003年起,在辖内全面实施了基层机构会计主管委派制,通过制度的实施变更会计责任主体,明确会计主管相对独立地位,彻底改变了会计主管从属于基层机构负责人的局面,有效地避免了同级监督同级产生的规章制度虚设、管理职能弱化的问题,充分发挥委派会计主管“监督、规范、指导、桥梁”作用,健全平衡制约与监督机制,从基层抓起,强化二级分行对基层机构的会计监督和对前台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组织、管理,变事后控制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确保上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有效实施,严格把好会计信息入口关,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同时,加强对委派会计主管的考核管理,将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做为会计主管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激励与约束并重,促使会计主管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控制管理。2004年,各行的委派会计主管在日常会计管理、新系统上线运行、消化历史包袱、重组建账分账等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他们的辛勤工作,组织、带领基层会计人员,建立起了把守会计信息质量关的坚实的第一道屏障,从源头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三、以制度约束行为,不断加强建章建制

强化管理,制度先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内部管理的基础,也是管理规范化的标志,制度的缺失必然会造成管理的无序和混乱。会计结算部将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规范会计报告业务管理的切入点,通过不断努力,已初步建立了业务管理办法与内控管理办法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会计报告制度体系。近两年来,通过对总行有关会计报告方面规章制度的梳理,结合实际,细化、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重点对本外币主要会计报表的报表要素、填报口径、考评办法、报送程序以及总账审查等进行了规范,使全省会计报告工作的各个环节均有章可依。一是根据总行的《会计报告管理办法》制订下发了《**省分行会计报告管理实施细则》,做为统驭会计报告工作的核心制度,对会计报告工作的整体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二是制定下发《关于规范报表填报口径的通知》、《关于规范外币报表填报要求的通知》、《会计总账审查要点》、《会计报表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并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和工作要求,及时对考评办法和总账审查要点进行修订,保证了制度的客观性、科学性、约束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会计报告工作质量

信息技术已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会计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为会计业务的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提高会计总账审核的工作效率与效果,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会计信息审核质量,近年来,**省分行先后开发了“总账数据日常审核系统模版”和“总账数据月度审核系统模版”。

1.重组改制以来,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会计部对总账审核、监控的密度在不断加大,单纯依靠人工审核的方式,审核质量和效率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全省会计报告工作发展的瓶颈。为提高会计报告工作科技含量,加强会计报告信息质量控制,会计结算部经过与技术部门沟通,根据总行下发的《会计报表编制和审查手册》,结合日常总账审核特点,开发了“总账数据日常审核系统模版”,实现了对所辖27个并表单位一、二级会计科目的直接监控,并重点加强了会计科目间勾稽关系、科目余额匹配性、表外资料、禁用科目、外币专用科目等审核重点的监控。“总账数据日常审核系统模版”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日常总账审核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原来人工需要一、两天的工作量,借助“总账数据日常审核系统模版”仅需一、两个小时,使总账监控人员从繁重的总账审核工作中解脱出来,从更高层次上完成对数据的分析和深加工,为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有用、真实的信息支撑。

2.利用月度总账审核对系统内往来资金和利息进行核对,对重要会计信息的时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监控,是防范会计风险、保护资金运行安全、检验会计核算信息的重要手段。月度总账审核的内容比日常总账审核更全面、技术要求也更高,提高月度总账审核的效率和质量是**分行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在日常总账数据审核的基础上,针对月度审核的要点,**省分行开发了“总账数据月度审核系统模版”,重点对所辖40个并表单位系统内往来资金、利息进行一致性审核,及时发现所辖分行系统内往来资金、利息核算问题及其他不符事项原因,确保系统内往来资金、利息的安全。

五、狠抓会计技能培训,促进信息质量提升

会计报告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会计核算质量,而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会计人员的执行能力和操作能力高低,取决于会计人员履行岗位职能的综合业务素质。因此,加强会计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履岗能力至关重要。2004年,**省分行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对会计报表编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有力地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1.对重点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并通过这些业务骨干的辐射作用,引导全体会计人员树立重视知识的学习精神,逐步培育起健康向上、勤奋务实的学风。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座谈讨论等方式,对二级分行管理人员和报表审核、编制人员集中进行封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会计核算制度、总账审核方法、报表编制要求和审核技能等。以这些人员为基本师资力量,组织二级分行进行业务转培训,引领全体会计人员提升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技能。

2.延伸培训触角,采取网上互动式培训。网上互动式培训是省分行对常规性培训的有益补充,在WDD上线、年终决算、建账分账、审计报表填报等重要的、阶段性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省分行依托会计结算部“会计经纬”网页和企业网邮箱对工作重点、难点进行答疑,以帖子或邮件的方式。并注重通过电子邮件及时了解所辖分行的疑问,进行一对一的解答。2004年WDD上线后,省分行针对性地收集各类问题集中进行答疑7次,有效解决了WDD上线后日常核算差错激增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年终决算过程中,针对二级分行提出的报表编制和决算软件使用的问题,省分行下发了6次决算答疑,确保了全行决算工作如期完成。

3.结合日常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的提升。年初针对集约化经营管理改革后会计人员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对2000名柜面人员进行城综网操作强化培训。组织业务技能考试三次,参考人员24,000人次。组织外汇核算业务操作技能跟岗培训9批,初步组建起全省外汇会计骨干队伍,稳定了外汇会计核算管理局面。举办建账分账及新制度培训班,指导各行建账分账及新制度转轨工作。组织部内员工集中进行业务学习20余次,促进员工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职业素养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员工初步具备了职业人的思维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力和执行力。

六、加强考核监督,夯实管理基础

(一)严格实施会计报表考评,不断加强会计信息管理

多年来,**省分行坚持不断完善会计报表考评机制,严格考评要求,认真组织考评工作的实施。对全行的会计报表编报情况进行按季度考评,对决算报表按年度考评,将各种报表按照信息批露的影响力大小确定不同权重,对考评进行加权汇总,以行发文的形式组织考评结果通报,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全年会计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评着重对每季度会计核算和报表编报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典型错误现象和成因进行剖析,对屡犯屡错的分行加大处罚力度,对报告质量高、进步快的分行进行通报表扬。在近年来省分行对各二级分行会计工作的考核中,会计报表考评结果所占权重逐年提高。各二级分行也根据省分行要求,全部制定了相应的报表考评办法,并将考评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二)加大检查督导力度,以查促改,强化会计信息管理基础

将对会计报告质量的控制融入到日常会计检查中,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省分行会计部每次组织对下级机构的会计检查,会计核算、会计报表是必查的重点内容。组织检查过程中,注重会计检查人员与会计报表编制、总账审核人员的结合,将会计报表编制、总账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纠正的问题带到检查中,将检查中发现的需在日常会计信息审核管理中关注的问题及时反馈会计报告管理人员。去年,仅省分行会计结算部直接组织的会计检查50批、检查基层机构305个次,对被查单位逐一下发整改通知,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要求各行将整改过程、整改结果、责任人处理情况逐级上报至省分行。对于各批次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等,及时汇总通报,要求各行举一反三、自查整改。

2004年WDD上线后一段时间内,**分行会计信息一度差错较多,出现会计报告质量下滑的情况。为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省分行会计结算部组织四个专项检查小组深入基层进行督导检查。通过现场调研、专题研讨,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及时予以处理解决,指导各二级分行不断改进工作,在短时间内遏止了会计信息质量下滑的趋势。

正是这种督导检查工作和会计报告工作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了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良性循环,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警示谈话制度

警示谈话制度主要是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二级分行主管行长、会计部经理进行警示、告诫的一项制度,依据是会计报告信息审查、总账信息审核、会计检查中发现问题情况。在2004年建账分账期间,**省分行先后对个别严重影响全省工作进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二级分行主管行长、会计部经理和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警示谈话,极大地触动了二级分行领导,对各行会计报告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发挥团队精神,集思广益,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会计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各级会计机构和全体会计人员共同努力。在工作中**分行注重激发各级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倡导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增强和发挥组织效率,整体联动,齐抓共管。一是在日常的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注意发挥会计团队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广大会计人员的能动性,通过座谈讨论、实地调研、下发问卷等形式,征集、吸纳各级会计人员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形成合力。二是注重引导、培养各级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执业意识和职业理念,增强工作责任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取得了“一人对一岗,岗岗求实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效果。三是切实树立为下级、为基层服务的观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基层工作存在问题,真正体现上级为下级服务、下级对上级负责的管理要求,相互协调促进。四是注重发挥各级会计业务骨干的智慧和专长,通过骨干力量凝聚会计团队,提高工作效率。

八、积极探索推进会计报告问责制,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内控机制

(一)积极探索、建立会计报告问责制,保证会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报告信息以“决策有用性”为根本目标,而相关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是“决策有用性”的关键要素。实施会计报告问责制,就是建立层层负责的制度,一层对一层、一级抓一级,保护和激励会计人员依法核算、规范操作,强化会计的监督作用,从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各个环节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实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目前**省分行制定了《**省分行会计信息责任认定办法(试行)》(又称《会计报告问责制》)。会计报告问责制,以制度的形式对会计信息报告的职责分工、责任追究的范围进行界定,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分类,从会计信息产生和编报、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采集和传输、历史数据返还系统维护等方面,对会计报告信息责任进行明确,对责任认定程序进行规范,哪一级出了问题,追究哪一级的责任。

《**省分行会计信息责任认定办法(试行)》下发执行以来,已收到明显效果,总账审核发现,各行上报总账信息差错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0%。

(二)适应重组改制信息披露要求,加强会计信息管理版权所有

第3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根据党政办公会议安排,为切实做好市规划局、县对局年度绩效考核迎检准备工作,公平、公开、公正搞好党支部、科室工作和全员绩效考核工作,特制订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去年度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全局系统绩效考核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总协调:阳立强

组长:陈清良

副组长:龙波、周曙(常务)

成员:李宇、吴蓉、周旭临、胡芬、姚知群、佘锋

各科室、单位安排专人对接考核工作小组,配合做好绩效考核迎检工作,负责本科室相关考核资料的准备。人员名单如下:

办公室:周平、陈超群财务科:张玲

研究室:李宇乡村科:刘艳

政务中心:文英程执法队:姚知群

市政科:李振科设计科:苏蓉、周旭临

信息中心:佘锋设计院:胡芬

二、考核内容

(一)市规划局绩效考核(12月8日至15日):考核小组和各科室、单位根据分工安排和绩效考核的要求,对本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材料,准备相关原始资料,12月15日接受市规划局的绩效考核检查。

(二)县对局绩效考核(12月8日至12月31日):考核小组和各科室、单位根据绩效考核的要求,对本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材料,填写自查自评表,准备相关原始资料,于12月31日前报送县绩效考核办公室。

(三)科室工作绩效考核(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一并进行)(1月4日至1月20日)

1、考核动员(1月4日):组织召开绩效考核工作动员会议,就去年度科室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动员,明确绩效考核的内容、程序和具体要求。

2、集中考核(1月5日至18日):各科室、单位和各党支部根据绩效考核的要求,对本年度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撰写年度工作总结材料,填写自查自评表,准备相关原始资料,1月11日前报送局绩效考核工作小组。1月12日至18日,局绩效考核工作小组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现场答疑的方式进行集中考核,收集汇总平时考核和加分、扣分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年度总结测评大会,结合科室、单位与支部述职测评情况,形成年度绩效考核初步成果。

3、结果审定(1月19日至20日):绩效考核工作小组汇总绩效考核初步成果,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形成最终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去年度科室、单位绩效考核奖项,并确定绩效考核奖金。

(四)全员绩效考核(1月4日至1月20日)

1、考核动员(1月4日):组织召开绩效考核工作动员会议,就去年度全员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动员,明确绩效考核的内容、程序和具体要求。

2、集中考核(1月5日至18日):全体工作人员认真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党组织书记撰写履行管党责任述职材料,中层干部撰写述职述廉材料,一般工作人员撰写个人总结材料,与考核登记表、考核记录手册以及省、市、县获奖证书,于1月11日前一并上交绩效考核工作小组。1月12日至18日,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对考核记录手册进行集中检查,汇总平时考核测评、督办通报和获奖情况,并对加分、扣分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年度述职测评大会(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与年度述职测评大会一并进行),形成去年度绩效考核初步成果。

(三)结果审定(1月19日至20日):绩效考核工作小组汇总绩效考核初步成果,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形成最终的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综合评定去年度全员绩效考核奖项,并确定绩效考核奖金。

三、考核办法

1、市规划局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包括规划编制、乡镇规划管理、来文办理、规划融合、启动城乡一体化工作五个方面。

2、县对局年度绩效考核根据《望城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望城县去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去年度县直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目标》(望办发[*]3号)、《关于去年县对局绩效考核工作目标责任分解的通知》文件进行;

3、局内科室和全员绩效考核根据《去年度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细则》、《去年度科室和二级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目标》(望规党发[*]21号)等相关文件进行。

4、奖项设置分为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综合奖、单项奖,其中绩效考核奖分三个等级,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四名,单项奖分为创先争优党支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根据年度中心工作、作风建设活动、“四个标兵”评选等工作进行设置(具体奖项设置详见附件5)。

四、考核准备

1、各科室、单位对照县对局、局对科室的绩效考核工作任务和分工安排,填写自查自评表,并准备相关原始资料。

2、单项考核资料根据科室职能职责由相关责任科室进行资料准备,其中综治维稳、精神文明建设、、档案、建设人民满意县城、关协由办公室负责;工会、妇委会、计划生育由财务科负责;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双联”、依法治县、团总支、“两型机关”、和谐机关创建由研究室负责;创业富民、“两型社会”建设由设计科负责;“两帮两促”、“双优”创建由政务中心负责;依法行政由执法队负责。

3、各科室(单位)要认真总结本科室(单位)创新创举方面的成绩,将总结材料与相关原始资料一并报研究室汇总,形成全局的创新创举材料。

五、工作要求

1、要提高认识。年度绩效考核工作事关全局,各科室、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在考核工作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早作安排,早作准备。考核小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协调、督促检查,严格按照考核时间和进度要求开展工作,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圆满完成。

2、要注重质量。所有工作总结、各项资料统计都要结合县对局、局对科室及二级机构的目标考核要求,高质量、高标准,有特色、有亮点,不能应付了事;工作总结要层次清楚、实事求是、总结全面,要按时上报,不得拖延。

第4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1、公司实行定期考核制度,并分为月度、年度考核,月度考核在每月末至下月初进行,年度考核在次年初进行。

2、公司因重大工作项目或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二条考核目的

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对公司及个人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进和调控,发现优秀人才,加强沟通与激励,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经营战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制定和调整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考核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均需考核,并适用于本办法。

第四条考核原则

1、以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为主导;

2、以岗位职责任务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3、考评工作中,坚持对事不对人,重视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考核。

第五条考核形式

各类考核形式有:上级评议、同级同事评议、自我鉴定、下级评议、外联客户评议等。因各次考核目的、时段及各种考核形式本身特点的不同,各考核形式在考核过程中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

第六条考核办法

考核采取等级评估、目标考核、相对比较、重要事件或综合等办法,具体根据日常工作记录、档案、考勤情况、部门和员工书面报告、重大特别事件等进行。

第七条考核内容

1、主任级以上员工考核,包括所辖部门总体绩效情况和个人绩效表现两部分,其中,所辖部门总体绩效考核结果所占个人考核权重为×××,主要依据所管辖部门整体工作的考评结果综合评定;个人绩效表现权重为×××,主要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ⅰ。

2、公司基层员工考核,依据个人实际工作表现,内容包括员工个人岗位职能履行情况、知会能力、职业道德表现等三方面内容,具体考核项目内容及权重见公司员工岗位绩效考核量表ⅱ。

3、业务人员根据个人任务总额确定每月销售最低限额和目标销售额,作为当月绩效考核量化依据。若当月无销售任务,对应无绩效工资。

4、考核设立加分项和扣分项,分别对应公司奖励与惩罚条例、考勤制度等相关内容其中,各项目部业务人员每超额完成目标销售额×××万元加1分,每低于最低销售额×××万元扣1分。其他部门员工有突出贡献,每次加1分,工作有明显重大失误,每次扣1分。

第八条专项考核

1、试用期考核

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对试用期表现优秀或较差者,可建议提前转正或适当延长试用期;

2、后进员工考核

对公司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3、个案考核

对员工工作涉及的重大工作项目可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并决定是否给予奖励或处罚。

4、调任考核

因工作需要拟订岗位职务调配人选时可提出考评意见,作为员工任职或工作参考。

第九条考核程序

1、月、年度考核开始前,由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下发有关考核量表。

2、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和鉴定,有关的各级主管、同级同事、下级员工准备考评意见,并填写考核量表汇总到人事部。

3、人事部依据考核办法统计考评对象的总分,并汇总各部门考核情况,提交公司管委会审核考核结果。

4、管委会根据当期工作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审核确定考核结果。

5、人事部公布考核结果,并对考核对象提出相应改进意见,请员工作出岗位工作目标与计划。

6、考核结果存档,分别存入人事部、员工个人档案、考核对象部门。

第十条考核结果

1、根据考核的具体情况,结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差等五个档次。其中:

①考核总分≥90分,优秀,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②90分>考核总分≥80分,良好,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③80分>考核总分≥60分,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④60分>考核总分≥50分,较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

⑤50分>考核总分,差,不合格,当月实发绩效工资×××以下。

2、年度工作中,月度考核结果优秀次数累计达×××次以上者可参加年度考核评优;不合格次数累计达×××次以上者,公司将予以解聘。

第十一条考核结果的作用

考核结果作为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全面反映,主要具有以下作用:

1、与员工个人薪酬挂钩;

2、是决定员工岗位职务升降的主要依据;

3、与员工福利等待遇相关;

4、决定对员工的奖励与惩罚。

第十一条附则

第5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一、考核的对象

受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四至七级)、中级(专业技术八至十级)、初级(专业技术十一至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行政领导由市气象局考核。

二、考核的内容、标准和要求

考核内容分为工作实绩(75分)、履职水平(10分)、工作态度(15分)三个考核要素。其中工作实绩又分为工作数量(35分)、工作质量(30分)、科研论文及人才培养(10分)等三个具体要素,工作态度分为学习培训(5分)、事业心与工作主动性(5分)、工作纪律(5分)等三个具体要素,总分为100分。

(一)工作数量(35分)

主要考核承担工作任务量、完成情况和考勤情况,工作数量按一定比例分解为主业务工作量和其他业务工作量。具体工作数量考核标准见附表1。

对当年请病事假累计超过1个月的,评分不得超过25分,病事假累计达半年的,评分不得超过12分。经本局批准参加培训的,在培训期间的工作量按照同期平均工作量计分。预测报人员外出学习、开会、培训等超过3天且影响业务值班,按每3天记一班次工作量,不足3天部分不计班次。

(二)工作质量(30分)

按照工作岗位性质进行分类评定,主业务工作采用具体指标考核,其他业务工作采用该类岗位年度分解的目标质量标准进行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档次,分别计27~30分、22.5~25.5分、18~21分、15分以下。具体工作质量考核标准见附表1。

(三)科研论文及人才培养(10分)。重点考核各专业技术等级岗位人员完成科研、论文论著与业务技术总结、人才培养等工作任务情况。按各项考核要素量化计分,各项得分可累加计算,累计得分最高不超过100分,折合总分最高不超过10分。具体要素如下:

1.科技计划(业务建设)项目(40/100)

对科技计划(业务建设)项目实行核定项目总分,项目负责人按成员对项目贡献大小分配分值办法。见附表3。

每年由预测处组织市局科技委综合考虑项目立项级别、类型、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等因素核定各已立项项目的总分。各项目负责人在每年12月15日前向市局预测处提供项目成员的得分情况,经市局科技委审核后,由预测处反馈。

对未立项的科研开发工作(包括参与创新团队工作),在年度考核前由相关人员(或团队)申报评分,递交市局科技委审定后,由预测处反馈。

2.论文、论著与业务技术报告(30/100)

主要包括正式出版与本专业相关专著或译著、正式发表与从事工作相关的学术论文、编写气象事业发展规划或重大气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方案以及撰写业务技术报告等。按的级别、学术交流的等级及论文收录情况对每篇赋予不同分值,见附表4、附表5。

论文、论著与业务技术报告第一作者在每年12月15日前向市局预测处提供各成员的得分情况,经市局科技委审核后,由预测处反馈。

3.人才培养(30/100)

主要包括:

(1)指导本专业业务人员工作学习情况,完成预定指导目标任务的,每1名得8分。

(2)为业务人员、用户或气象信息员(协理员)讲授专业业务课程或讲座(科普),每半天得4分。

(3)其他未尽事项可参照上述1、2,给予相应分值。

为体现不同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在工作职责方面对科研论文及人才培训的不同要求,不同等级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科研论文基本分不同,具体如下:专业技术四级,5分;五级,4分;六级,3分,七级,2.5分;八级,2分;九级,1.5分;十级,1分;十一级,0.5分。科研论文及人才培养每人得基础分5分。各等级岗位的科研论文及人才培养总分值=(基础分-基本分)+(科研论文量化得分之和/100)。

(四)履行岗位职责能力(10分)(定性评价)。主要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水平,在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在本单位技术研究、业务体系建设、业务新方法引进和本地化、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中解决关键问题或技术难题等所起的作用,在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等。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个档次,分别计9~10分、7.5~8.5分、6~7分、5分以下。

(五)学习培训情况(5分)。主要考核参加市局组织的培训、讲座、远程教育培训以及参加市局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培训等。每半天计0.5学分,每1天计1学分,远程教育按规定的学分计算,完成年度12学分及以上培训任务的,得5分;否则按实际学分折算得分。

(六)事业心和工作主动性(5分)(定性评价)。

主要考核勤奋敬业的精神,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具有自我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等。分好、较好、一般和差4个档次,分别计4.5~5分、3.75~4.25分、3~3.5分、2.5分以下。由单位考核小组初评,各单位领导班子审定。其中七级以上岗位的等次和分值还需市局分管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审定。

评分参考如下:

1.好:热爱本职工作,职业道德好,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解决问题从不推诿,从不诿过,敢挑重担,敢负责任,工作积极主动,团队协作精神好。

2.较好:责任心较强,工作有干劲,尽心尽责,积极性高,用心本职工作,工作主动,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一般:责任心一般,工作有干劲,积极性较高,能完成工作任务,安心本职工作,团队协作精神一般。

4.差:责任心差,工作不够主动,工作有时草率马虎,基本安心本职工作,斤斤计较。

(七)纪律性(5分)。主要考核遵守劳动纪律和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情况,有无出现旷工及影响文明创建活动的行为。遵守劳动纪律和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未出现影响文明创建活动行为的,得5分;出现违反劳动纪律的(如迟到、早退、不按工作规程操作等),每出现1次扣2分,直至不得分;出现不遵守单位规章制度行为的,扣3分;出现旷工、影响文明创建活动行为的(如上班时间上网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炒股票等),扣5分,其中擅离岗位2小时以上计旷工1天。

三、考核计分

(一)考核计分方法。总分为七个要素量化(评议)得分之和。各考核要素由所在单位依据被考核人平时记实、业务主管部门反馈结果及相关凭据核实后计分。

(二)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在总分中一次性扣除25分。

1.弄虚作假、谎报成绩、剽窍他人成果者;

2.在本职岗位上出现涂改伪造记录等重大责任性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后果者;

3.无故拒绝接受分配的业务、科研任务;

4.因工作不负责任,在业务、服务质量检查评估中评定为“差”者;

5.因工作失误给本单位声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者;

6.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拉、推诿,服务态度差,在日常工作中被群众有效投诉或有关部门督查发现有违规现象2次以上的;

7.工作责任心不强,责任差错在2次以上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8.因直接责任事故造成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损失达1.5万元以上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9.上班时间经常脱岗、串门,人际关系紧张且影响工作,经查证情况属实的;

10.无正当理由旷工连续超过2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天的;

11.无正当理由多次迟到、早退,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12.应参加离岗培训,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或参加培训补考不合格的;

13.当年受行政警告、党内警告处分的。

(三)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在总分中一次性扣除40分。

1.政治立场不坚定,参加社会非法组织或非法活动的;

2.在公众场合言行有损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

3.违反纪律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的;

4.在外事活动或业务工作中做出有损国家荣誉及尊严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的;

5.有贪污、盗窃、行贿、受贿、威胁、敲诈行为,或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及他人谋取私利的;

6.在履行公职中吃、拿、卡、要,态度恶劣,作风蛮横,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7.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或虚报、谎报成绩欺骗领导和群众,经查情况属实,造成不良影响的;

8.工作效率低,办事拖拉、推诿,在服务承诺期内不能按时办结承办事项,被群众有效投诉或有关部门督查发现有违规行为3次及以上的;

9.因主观原因完不成本职位工作任务或达不到年度岗位目标要求的;

10.因直接责任事故造成公共财物或他人财物损失3万元以上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11.工作责任心不强,责任差错在3次以上且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

12.因打架、酗酒闹事等严重违公德,被有关部门处罚的;

13.参与、迷信、色情等活动,被有关部门处罚的;

14.作风散漫、纪律松弛、经常迟到早退或上班时间经常办私事,经组织2次以上诫勉谈话、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15.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5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10天的;

16.不能完成本职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的。

(四)考核结果的表达。各单位考核小组和行政领导要用评语的方式对被考核人作出评价意见,并确定考核结果等次。岗位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总分为75分(含75分)以上的为合格,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总人数的20%;得分在60-75分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四、结果使用

1、被考核人岗位年度考核最终得分,计入本人任期考核成绩。专业技术岗位任期成绩为任期内年度考核得分的平均值,按年度考核的方式折算成考核等次计入《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期满考核登记表》。年度考核成绩和任期期满考核成绩作为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岗位等级升降的重要依据。

连续2年考核合格或以下等次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不得升级;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等次的,现任专业技术岗位解聘。

2、岗位年度考核得分作为本单位确定其当年年度考核等次及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人员应在岗位考核为优秀等次人员中择优选拔;岗位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年度考核可直接确定为合格等次;岗位考核等次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次。

各科室非专业技术岗位参照执行,其中工作实绩得分取专业技术岗位考核人员该要素得分平均值。

五、考核机构和职责

本局设立由行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小组为3人。考核小组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代表由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民主产生。组长由本局行政领导担任。

考核小组的职责:

1、领导考核工作,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年度考核方案和实施计划,研究解决考核中出现的问题。

2、对被考核人量化评分要素逐个进行打分。

3、统计、汇总、审定各层次的考核结果,评定被考核人的等次。其中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须报市局审定。

4、受理对考核结果不服的申诉。被考核人申诉后认真复核,并及时答复本人。

年度考核的程序:

(一)学习动员。在实施考核前,组织参考人员学习有关规定,明确年度考核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正确对待考核工作。

(二)撰写述职报告。被考核人将年度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总结。述职报告要重点突出,实事求是,简明扼要。

(三)述职。被考核人将述职报告向全局人员宣读。

(四)层次测评。局领导、科室领导及全体人员分别对被考核人定性考核要素进行客观公正地打分量化。

(五)汇总。由考核小组负责。按各层次的所打分数计算出被考核人的最终得分。

(六)考核小组评鉴。考核小组根据各被考核人的年度考核各方面情况,综合评定后,确定等次。

(七)反馈。将考核的最终结果同本人见面,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八)总结。考核小组向全体人员总结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九)备案。在考核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考核工作总结报告和被考核人各层次的考核评分汇总表、《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等材料,一并报人事管理部门。

六、附则

1、本局各非专业技术岗位参照执行。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作人员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不计算考核年限:

A.新录用的人员在试用(见习)期间,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作为任职、定职的依据。

B.受行政记过、记大过处分的当年,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

3、有下列情况者不参加当年考核:

A.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以上人员;

B.因私出国(境)超过半年以上人员。

第6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绩效考评;员工满意度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些文献对商业银行绩效考评指标的体系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但这些讨论的重点是如何对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可以对不同银行按绩效进行排名,而没有关注银行绩效评价的对象和主体即员工绩效。另外一些文献则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考核依据,以平衡计分卡(BSC)为考核工具,讨论了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员工绩效为考核对象的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问题。这一类研究的基本思路大致相同:以BSC的基本框架为理论依据,明确银行的战略目标以后,将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一级指标进行分解,形成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权重,实际考核时对照指标体系对部门和员工进行打分和计算,即可得出考核对象的业绩表现。但是,相关研究基本都属定性研究,并没有严格的计量检验的证据。

没有效率导向的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就不会有效率导向的员工绩效考核。在商业银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基于效率(Efficient)和效果(Effects)的员工绩效考评已经成为各银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升银行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外资银行不断进入,新的银行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不断对传统的中资银行造成冲击的情况下,一些新近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尝试以管理会计系统为蓝本的绩效考核体系,强调“价值创造”理念,固化“成本倒逼”机制,彻底实现商业银行员工绩效考核的市场化转型。管理会计系统是多维度的盈利核算系统,可以提供多维度的利润指标,用以支持绩效管理,因此,绩效管理是管理会计主要用途之一。借助于管理会计系统进行业绩评价,利用管理会计的利润指标体系构建“价值创造型”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促使考核由规模导向转为利润导向,促使企业每个单元都能够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这一考核体系设计理念相对理性和刚性,而且指标众多内容庞杂,在一些试行的商业银行中引起不少争议。

二、 理论与模型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 Economics)与机制设计理论(Mechanism Design Theory)指出,“好的(Good)”制度与机制取决于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制度设计主要解决衡量标准和衡量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制度执行主要解决制度运行与监督保证方面的问题。由于个人目标函数差异较大,阿罗已经证实,在所有人都是理性选择的前提下,形成一个可以包容所有人偏好的社会目标函数是不可能的。但是,基于“一致计算”的原则,制度和规则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同意才会具有可执行性,制度设计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在管理学的经典著作中,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的“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也指出,只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多次讨论博弈,最后制订的组织目标才会成为激励手段而不仅仅是考核与约束。

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Performance Evaluation)是对行为过程(Progress)和行为结果(Results)的考核与评定。显然,评估标准和评估执行是影响评估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现有的绩效考核实践中,几乎所有的组织单位都是自上而下的制订一套考评体系,或者邀请咨询机构设计一套考评体系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很少能够按照“一致同意”的原则通过上下互动沟通而设定考核标准和考核执行机制。研究表明,一些组织高强度的绩效考核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而扭曲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变得越来越低,而消极怠工、蓄意破坏、不合作、忠诚度下降、离职等行为却越发普遍,绩效考核不再发挥应有的激励员工的正面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导火索。因此,员工在对绩效考核的认知与感受是至关重要的,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公平感会直接影响员工行为(OCB)和组织绩效目标的实现。

员工的公平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同员工的主观感受是有差异的。对于绩效考评而言,员工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考核目的能不能接受、考核指标设置合不合理、考核内容合不合适、考核结果有没有及时反馈等等,公平感只是对考核结果与激励约束匹配差异的一种反应。显然,这种反应与个体情况紧密相关。对“反生产行为”可能产生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年限等。在中国样本中,收入和职位是另外两个最可能影响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因素。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人口统计变量一般都作为控制变量进入计量模型的,尽管这些变量与“反生产行为”关系的研究结论尚未统一,但是在回归模型中这些控制变量往往又是显著的。这说明,一套既能防止员工“反生产行为”产生又具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关键,是能够在坚持战略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员工个体情况的差异,在考核标准制订和考核执行两个方面都能做到让最多数的员工满意。尤其是在商业银行这样的特殊企业类型中,员工绩效考核更需要考虑员工的反应和行为。

三、 实证研究

1. 问卷设计与发放。在商业银行中引入管理会计系统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和蓝本,固然能够扭转国有银行职工长期养成的地位优越的思想认识,但同时也让很多员工感觉压力太大和难以适应。管理会计系统本身比较专业,如果没有相应的财务知识可能很难理解。此外,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包括考核指导思想、考核目的、考核准备、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过程、考核时间、考核反馈和考核效果等几个方面,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主要来自于对这些考核要素的评价和认知。依据上面提出的理论模型和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要素与环节,本文设计了39项问题,请调研对象对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目的、考核准备等问题进行评价,评价尺度为Likert五点量表。最后一题是效标测项,也是员工总体满意度测项。这样,问卷主体共有40道问题。其次是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位、收入等,共9题。其中,工龄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全部工作时间,二是个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经验是指是否有其它银行工作经历,有记为1,无记为0。

问卷在广州某著名商业银行全行发放,发放时间为2013年2月~2013年4月,共发放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16份,有效率为79%。

2. 描述性统计。首先观察员工对绩效考核各要素的评价是否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所有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目的、考核准备、考核指标等问题都具有同样的判断,那么绩效考核就不会在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员工中造成不同的影响。

方差检验表明,从绩效考核各要素的角度看,考核是否经过充分准备在人口统计变量中的差异性最多,不同年龄、不同职位、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收入和不同工作经验的人对银行绩效考核的准备工作评价都有显著不同;其次是对考核目的的评价,学历、专业、婚姻、收入和经验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再次是对考核能否及时反馈和考核效果的评价,年龄、学历、收入和经验同样是显著的影响因素。而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角度看,对绩效考核各要素的评价差异最大的影响因素则是个人年收入、是否有其它银行工作经验、学历和年龄,尤其是收入变量和工作经验,不同收入和工作经验的人几乎对所有绩效考核要素的评价都存在差异性。

其次考察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中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度评价都有显著性差异,换句话说,几乎所有不同身份特征的员工对现有绩效考核工作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

3. 计量分析。本文认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知与评价是影响员工考核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一影响过程中,不同人口统计变量将对主效应产生重要影响。从方差检验的结果看,绩效考核各要素评价和绩效考核总体满意度在不同身份特征的员工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本部分还将利用逐步回归模型(Stepwise Regression)考察人口统计变量、考核评价对满意度的影响。统计软件为SPSS17.0。

结果表明,在控制变量对总体满意度的回归中,员工的职位、年龄、学历、收入、经验都是影响员工绩效考核总体满意度高低的因素。但是,职位、年龄、学历和收入三个变量的影响都是负面的,职位越高、年龄越大、学历越高、收入越高的员工满意度越低,仅有工作经验的影响是正的。而在绩效考核各要素对总体满意度的回归中,指导思想、考核准备、考核过程、考核反馈和考核效果等几个方面是影响员工总体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其中,考核过程越复杂,牵涉的方面越多,越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把人口统计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入总回归模型后,控制变量仍然显著的是职位、收入和工作经验,但是工作经验的符号由正变成负,也就是说,有其它单位工作经验的人满意度越低。此外,在本单位工作时间长短也成为影响总体满意度高低的一个因素,在本单位工作时间越长的人,满意度越高。和单纯的控制变量回归结果相比,单位工作时间的影响作用也发生了反向变化,由负面影响(但不显著)变成正面影响。而与单纯的绩效考核要素对满意度的回归结果相比,考核效果评价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是考核指标评价的影响作用加强,即考核指标设计得越复杂,越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

四、 分析与讨论

员工绩效考核是一个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包括了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标准制订、考核的具体执行等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应该包括考核指导思想、考核目的、考核准备、考核反馈机制等等。为了尽量少引起员工的“反生产行为”,考核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员工不认同或不接受绩效考核的设计理念、具体内容和执行方式,那么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就会消失殆尽,员工的抵触情绪和抵触行为就有可能不断发生。

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绩效考核各要素评价在员工个体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而且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度在不同身份的员工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着员工“反生产行为”产生的可能,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是成立的。进一步的考察发现,职位、收入和工作经验是影响员工总体满意度的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而且全部都是负面影响。就职位因素而言,职位越高的人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越高层的员工,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在成本概念没有得到加强之前,职位产生的权力租金(Power Rents)基本上由领导本人说了算;但是,管理会计系统强化了利润创造,对成本结构形成硬性约束,职位带给领导的各种收益将被降低。而且,绩效考核工作量大,指标计算复杂,考核频率快,持续时间长,给领导增加了工作负担。因此,领导层对强制性的绩效考核往往都有不满情绪。从收入的角度看,收入越高的人对绩效评价的总体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这一指标和职位因素密切相关,银行职工的收入在领导层和普通员工之间拉得距离较大,高收入群体其实就是占据领导职位的人,收入越高,成本约束越强,对绩效考核就会越不满意。从工作经验来看,有无外单位工作经验对满意度的影响是负面的,有其它银行工作经验的越容易导致不满。这一点和单纯作为控制变量回归的结果正好相反,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不与其它单位比较,本单位的工作经验对于复杂的绩效考核是有妥善应对功能的;但是与其它单位的情况一比较就会发现,这套管理会计系统可能会降低收入或增加工作量,不满情绪就会产生。这说明,如果单纯从方便管理的角度讲,一直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更容易接受绩效考核;这也同样说明,不同单位工作经验可能具有双刃剑的影响。

从绩效考核各要素情况来看,加入控制变量后仍然显著的有考核指导思想、考核准备、考核指标和考核反馈等几项指标。这一结果为“一致同意”或MBO管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如果员工能够认可绩效考核的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比如说绩效考核不是为了约束个人,而是为了提升银行竞争力,并从长远角度不断提升个人收益水平等,那么员工就容易对绩效考核表示满意。而考核之前的工作也非常重要,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是有道理的,既然成本导向型绩效考核本身就会对个人收益或个人行为造成重大影响,如果不在行动之前做好教育、宣传和鼓动工作,员工一方面可能因为难以理解考核内容和指标而产生抵触甚至对立情绪,令一方面也可能会因为被排除在参与之外不能表达意见而生怨恨。考核指标设计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是负面的,指标设计的越复杂,员工满意度越低。这一结果比较容易理解。但在实践中,很多单位的绩效考评体系都是极其复杂的,不是专业人士根本就没法全部搞懂,员工不信任感由此产生。最后一项对员工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考核的反馈机制,考核不能及时反馈,或者考核结果与考核承诺的激励不能相匹配的话,员工的不满情绪立刻就会产生。这一结果提醒实践者,“言必行,行必果”必须得到切实保证,形式主义的绩效考核更容易伤害员工的积极性。

五、 总结与建议

本文以广州农村商业银行为样本,考察了员工对复杂绩效考核系统的评价和态度。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员工个体差异和对绩效考核各要要素的评价是影响员工绩效考核总体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更为具体和深入,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应该贯彻到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员工不能认可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考核指标、考核过程、考核反馈机制,绩效考核工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那么员工的“反生产行为”就有可能会发生。

本研究发现,个体特征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影响往往都是负面的,职位、收入、工作经验甚至学历、年龄等因素都会让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每个员工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绩效考核机制明确了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了权利的边界和内涵,这一考核过程极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触动某些人心中的“奶酪”,继而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因此,一套考核机制不仅需要尽可能地兼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接受最大多数人的意见,还需要在高层获得强有力的支持才有可能真正执行。目前,一些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系统为蓝本的绩效考核体系,主要的动力就是来自银行的最高层。银行领导承担的压力最大,他们迫切需要体制、机制创新来提升银行竞争力。但是,银行毕竟不是普通的企业,完全市场化的考核机制是否适用,是否会引起员工的“反生产行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关新红.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中国财经大学学报,2003,(7):17-21.

2. 关新红.基于风险的银行绩效评价方法.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5):26-30.

3. 谢赤,钟赞.熵权法在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2,(9):108-110.

4. 周春喜.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98-101.

5. 袁云峰,张波.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4,(12):28-32.

6. 张中朝,华军峰,甘茂智.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一个现实框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9):24-29.

7. 江小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现状及改革策略.上海金融,2008,(10):32-34.

8. 曹建平,姚舜,黄明喜.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中的运用.上海金融,2004,(12):51-54.

9. 赵国杰,赵红梅.基于平衡记分卡构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现代财经,2004,(5):3-6.

第7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绩效;考核;评价

2010年,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全员业绩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中央企业要切实加大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并指出,各中央企业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考核方法和理念,鼓励使用EVA、BSC、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KPI)等先进的考核方法。中央企业从2010年开始全面引入考核方案,经济增加值(以下简称EVA)将成为国企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最核心指标。云南省国资委也随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同时将EVA纳入省管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一、BSC与EVA概述

传统的平衡计分卡(以下简称BSC)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是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评价和改善公司的绩效管理,紧紧围绕企业制定的长期战略目标,展示业绩改进与业绩动因之间的关系,创造性地将财务评价指标与体现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但BSC也存在指标太多,易分散管理者的注意力,需要不断研究和发展,确立核心指标,完善评价方法。EVA是指公司在扣除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后所创造的价值,它主要通过测算投资资金的“机会成本”,突出强调企业真正的利润和价值。从根本上看,EVA关注的是企业是否真正盈利,是否创造了财富和价值,并更多关注投资者是否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到价值增值和回报。BSC注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综合平衡他们的利益最大化,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EVA强调股东第一,但不否认利益相关者;其认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虽然存在短期利益冲突,但两者的利益最终是一致的、互补的。规范国有企业的运行需要有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EVA与BSC结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会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将BSC和EVA整合构建企业的价值管理体系,提出EVA和BSC能够互相取长补短,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股东价值创造与企业战略的融合,使企业战略落地,做强做大,持续发展。

二、BSC和EVA在M集团的应用实例

(一)战略与绩效传递途径

M集团是一家省属的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评价及管理过程为:“中长期规划年度董事会工作钢要总经理年度工作计划年度预算制定各项责任书分解签订绩效合同绩效考核与评价评价反馈考核兑现”。形成了以业绩评价引导战略执行,通过战略逐层分解,进一步明确新管控模式下的岗位要求和业绩期望;通过科学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实现对运行过程和结果的控制与掌握。具体体现为:一是将集团战略逐层分解到子公司、部门、岗位的重点工作措施,通过以计划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实现战略自上而下的拆分、岗位自下而上的支撑,保证战略的有效落地;二是在指标设计上通过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分析手段,突出部门和岗位的重要工作,使业绩期望和考核更具针对性;三是规范业绩管理各个环节,强化业绩辅导和绩效沟通意识,促使考核双方在考核目标和结果上达成一致;四是将评价结果与薪酬对接,强化绩效管理的正向激励作用。

(二)评价考核依据

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评价考核依据包括:基本制度—职能管理制度—考评办法及标准(包括单项重点工作评价及考核办法)—计算规则。1.企业基本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工作规则。2.职能管理制度包括人力资源、财务核算、项目规划,产品营销、安全环保、纪检监察、内部审计、行政管理、党群工作等一系列管理规范。3.考评办法及评价标准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工程管理、薪酬管理、市场营销、节能减排等若干专项工作及任务的考核管理办法。

(三)指标分级及权重确定

年度目标:大类—分项指标—1级指标—2级指标(KPI)。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对评价目标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的权重确定法(AHP),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四)组织保证

1.集团薪酬与绩效考核委员会确定权重结构。2.指标对应的责任部门分别制定各自的评价考核依据、评分标准及办法、计算规则等;年终根据年度评价及考核办法进行评分。3.人力资源部门做好统筹、协调、复核和汇总等工作。

(五)绩效评价和考核结果

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评价经历了从单一指标到综合绩效指标,再从参照BSC的综合指标到BSC与EVA相结合ÁÁ表3M集团所属二级单位2010至2013年绩效考核得分汇总表Á表2M集团所属二级单位2010至2013年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及EVA计算情况汇总表Á表1M集团2010年度所属二级单位绩效考核表(“BSC+EVA”表)注:各部门要对负责的指标提出具体考核办法并提交人力资源部,年终依据办法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报送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确认。的,不断优化评价指标的过程。1.参照BSC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2009年以前M集团还没有引入EVA考核指标,绩效评价及考核表是参照BSC原理和上述原则确定绩效指标体系及权重,指标层级单一,指标项目相对较多,考核以利润为导向,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价一级指标为:利润总额(20%),净资产收益率(10%),销售收入(15%),工业增加值(8%),资产负债率(2%),销售回款率(4%),预算管理(4%),资金管理(4%),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管理(7%),工资总额调控(4%),安全责任目标(5%),节能减排(5%),制度执行(3%),党建工作(3%),稳定工作目标(3%),党群工作(3%)。2.BSC与EVA相结合的综合绩效评价。2010年起,M集团分别构建了包含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以及EVA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非财务方面(指标有职能管理、对标管理、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领导班子评价等),和财务方面(财务维度和EVA)结合在一起,逐步系统地构建了“BSC+EVA”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将绩效评价和战略管理的理念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弥补了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传统业绩管理系统的不足。经过改进,出台了“BSC+EVA”构架的绩效评价及考核表。当然,由于是第一次引入新概念,集团及所属企业有理解和接受的过程,EVA的权重值初定较低,采取的是逐年提高的方式。经济增加值(EVA)从2010年开始纳入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考核指标,2010年至2013年共四年的指标权重分别为:8%、10%、12%、15%。并统一规定了计算公式: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率原则上定为5.5%,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单位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M集团优化后的绩效考核表如表1所示。3.近4年以来的经营业绩及绩效评价考核结果。(1)M集团2010至2013年所属单位资产总额、净利润及EVA计算如表2。(2)依据所属企业的实际情况,按BSC及“BSC+EVA”两种模式进行绩效评价考核打分,2010至2013年M集团所属单位绩效考核得分如表3。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随着M集团的EVA计算值在BSC考核中所占的指标权重不断增大,从2010至2013年,M集团的资产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利润总额却在不断下降直至亏损,若从单一指标利润总额看,整个集团的盈利能力已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就单一EVA指标看,集团所属的二级单位从2010至2013年的EVA计算值也均呈下降趋势,整个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再从BSC及“BSC+EVA”两种模式考核计分结果比较看,M集团经营考核得分也在趋同下降;并与国务院国资委每年的《企业绩效标准值》,进行同行业对标后,E集团处于全国同类化工行业的中偏下水平,整个集团企业经营绩效明显欠佳。通过对比,进一步验证了“BSC+EVA”考核模式的得分更接近企业的真实情况,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三家核心生产制造单位(A、B、C公司)的EVA负值趋势相当明显,在企业总资产不断增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也不断提高,利润总额大幅下滑,充分表明M集团的经营业绩已向不利形势发展,企业在借用外债加速膨胀,有盲目扩张的迹象,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新投产项目在短期内未实现实质效益贡献,M集团已无竞争核心力和长远发展优势,公司价值不够理想,应遏制好投资冲动和规避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多投入研发,尽快调整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BSC+EVA”绩效评价考核的启示

从BSC综合绩效评价再到“BSC+EVA”综合绩效评价考核模式的演变。M集团对所属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已实现了“BSC+EVA”结合的绩效评价尝试,并以四年实践数据对“BSC+EVA”计算方法在实际绩效评价工作中进行验证,得出“BSC+EVA”评价方法比单一指标及BSC评价方法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的整体状况,体现股东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期望。加入EVA考核指标,意味着国有企业的考核导向从重利润到重价值的重大变化,避免企业片面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此前的业绩考核主要体现为以财务指标为主,而财务指标最终又体现为以利润为中心的考核导向,这样的结果,容易造成国有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做大,大肆的施行收购、兼并、新建等行为,形成了“看数量,重规模,轻质量”的现状。换而言之,企业如果不能获得超出资本成本的利润,不能具备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即使其会计报表利润为正,对股东而言实际也是处于亏损的状态。EVA指标的引入将有助于国有企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取向,更重视质量和长远发展,以巩固其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做大、做强、做久”。

作者:李良 单位: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海云,王海翔.平衡计分卡与EVA之比较.商业研究,2005(10)

[2]康健.基于BSC和EVA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财会月刊,2007(10)

第8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相关问题,国务院于2014年公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其中囊括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奖励惩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问题,这说明我们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启。条例中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由此可见,如何在工资分配制度中能科学地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是确保改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执行力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结合航海保障事业单位的特点,就具体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设计。

二、绩效工资的组成

改革之后,事业单位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其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而基础性绩效工资则由各地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确定标准。上述的工资部分一般会根据职工个人的岗位、级别、工龄等实际情况按照标准按月发放,基本上可以说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的部分。而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即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本文主要讨论的即是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

三、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

1.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设计原则

航海保障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沿海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以及其他航海保障服务工作。其人员构成中,航标人员、海测人员以及船员等水上作业艰苦岗位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如何能兼顾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同时又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业务骨干适当倾斜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活跃在专业技术前线,确保航海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基本原则。

2.月年度考核奖的设立及计算方法

根据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将一个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约占总量的95%,用于设立月度考核奖;另一部分约占总量5%,用于设立年度考核奖。月度考核奖根据岗位系数以及月考核结果按月发放,年度考核奖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月度考核奖的发放办法是,首先科学系统地确定本单位所有岗位的岗位系数,同时建立月度考核制度,根据每个职工的考核结果确定岗位系数浮动值,根据最终确认的岗位系数发放职工的月度考核奖。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职工月度考核奖=A×95%/12/B×(C+D)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B:全部在聘岗位的系数之和

C: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D:职工当月考核浮动值

年度考核奖的发放方办法是,对于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职工,根据其岗位系数一次性发放年度考核奖。年度考核奖的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年度考核奖=(A-E)/F×G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E:全年发放的月度考核奖总额

F: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岗位系数之和

G:年度考核优秀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3.岗位系数体系的设立

根据绩效工资分配的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最高系数不得超过最低系数2.5倍的原则,即如最低岗位系数为1.0,最高岗位系数不得超过2.5。从工作内容上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可将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综合岗位、专业岗位及船员岗位四类,为鼓励人才能向一线岗位流动,在主业工作方面发挥才能,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时侧重向专业岗位和船员岗位倾斜。

根据上述原则,以某航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情况为例,初步设计岗位系数如下表:

4.月度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兑现

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月度考核制度,考核应包括劳动纪律、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各方面内容。本部门职工的考核结果由部门长最终确定,如本部门职工较多,亦可采取分级考核的方式。同一考核层级的职工按照最终得数排序,前20%的人月度考核结果为“优秀”,后20%的人月考核结果为“一般”,其余为“良好”。月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职工,岗位系数上浮0.025,即浮动值为0.025,月度考核结果为“良好”的职工,维持原岗位系数,即浮动值为0,月度考核结果为“一般”的职工,岗位系数下调0.025,即浮动值为-0.025。

第9篇: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2004年1月5日,A公司的樊总在会议室听取了公司年度绩效考核汇报。他越听越眉头紧锁。

A公司是一家从事机械生产的企业,公司的年销售额大约为1亿元。随着近年行业竞争的加剧,樊总发现,原有的粗放型管理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于是,樊总邀请管理顾问公司为A公司制订了一套绩效考核制度,以期增强公司的竞争力,让公司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

因为是新制度执行的第一年,所以樊总决定提前检查执行情况,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经过10个月的执行,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绩效考核表看上去虽然清晰了不少,但是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干得最好的却是绩效最差的;二是考评工作效率低下,且各部门对考评工作普遍有抵触情绪;三是虽然工作成绩相当,但在不同部门工作的员工的绩效却相差很大;四是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开始减弱,一些员工呈各自为政状态;五是经常出现订单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引发了很多客户的索赔,损失自然不少;六是由于绩效考核引发了种种问题后,销售额首次出现了下滑。

总而言之,樊总费尽心力引进的绩效考核体系在第一年就以失败告终。难道是土鳖吃不了洋玩意儿,樊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谋定:空降新经理;全面找问题

对于绩效考核,樊总的认识是:这是由粗放型管理迈向现代管理必然要经历的一步,因为心脏太小是承载不了大企业运行的。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合理的考核体系,企业的扩大(比如以后发展相邻的产业等)必然会把原有的管理结构压垮。

此时,樊总突然想起他在上海认识的一个职业经理人陈明,此人的特长就是绩效考核方面的研究。同时,他也记起陈明说过的话,绩效不应该仅仅限于绩效考核,而应该是绩效管理。只有以战略管理的高度将绩效和企业本身的种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融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出绩效考核的最佳效果。如果仅仅是一个刚性的制度,反受其害。

2004年11月下旬,樊总将陈明挖到A公司,让他全面负责新一年的绩效管理工作。随后,陈明深入企业各部分进行调研,就像外科医生一样解剖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

问题一:干得最好的却是绩效最差的

通过检查2004年考评结果,陈明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工作比较出色和积极的职工的考核成绩却常常排在多数人后面,一些工作业绩并不出色的人却排在了前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陈明分析,首先是因为原有考评制度只是将各部门拉通考评,将行政,生产、销售和产品设计这四个部门按照同样的标准进行考评,于是就出现了设计人员比生产工人绩效差的情况;其次是考评内容太复杂,有些地方甚至是不合实际的,比如将销售人员也纳入考勤制度。很显然,销售人员的出勤率是不能和行政部门相比的;再次,整个公司的考评主要由人力资源部操作。实际上是,600多人的公司,仅由5个人组成的小组负责,因此他们很难做到位;最后,当时为了尽量考虑公平性,采取了民主评议的方式,没想到却成了一个隐患。因为民主评议的主观成份很大,所以到最后成了个人关系的博弈。甚至出现了拉帮结派的情况,最终影响了士气。这一点在销售部门体现最明显。

问题二:设计部门效率低下

交给他们的任务只有21%是按时完成的,另外的79%都出现了延误,以至于后续生产被迫推迟,错过不少商机。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经过调查,陈明发现设计部门的管理方式是错误的。

设计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智力机构,于是建立之初就采取了和IT企业相似的管理机制――项目提成制度。如一个100万元的项目,完成之后项目团队提成2%~10%不等。这个100万元是根据以往委托外面设计单位的价格为参照设定的,因为他们适当的还承接外来业务。项目提成制度的致命缺点在于没有考核时间成本,这个项目是一个月完成还是半年完成,在成本上是截然不同的。由于财务方面的原因,公司没有让开发团队成员知道项目标的,因此员工并不知道每天的工作成果和努力程度对绩效的实质影响。在项目运作接近结束时,如果项目主管估计已经没有效益,就会埋怨。批评开发人员,甚至可能由于没有效益而取消原来约定的提成,这些都大大地打击了团队的士气,并产生了恶性循环。

另外,由于一些产品设计比较复杂,涉及的部门多,因此需要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来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工作。以往,A公司采取简单的指标分解方法――业务部门A分多少利润、业务部门B分多少利润,然后再由部门决定内部分配方案。年终发奖金也是采取这种二级结算方式。结果是各个部门、各个员工对最终的结果都不满意,同时也很难将日常工作与考核指标联系起来。于是,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出现了落差,人人怨言。

问题三:销售人员做对了,我们却奖励错了

实际上,各地的销售难度是不一样的。于是在销售部门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有三个业务员(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甲乙丙),他们分别在华东、华南和华中。年底结算的时候,甲和乙都实现了下达的目标,而丙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根据考评制度,甲和乙受到了奖励,丙受到了惩罚。但是,销售部经理却告诉陈明,应该奖励的是丙。

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对三个人业绩的详细了解,陈明看到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目标。事实上,他应该完成的更好.因为竞争对手的市场增长率要比他高很多。相对来说,乙完成的就比较辛苦,由于其所在的市场受当地经济调整的影响,导致市场全面萎缩。尽管他完成了销售指标,但是他业绩的完成是暗中鼓励经销商低价倾销、大力冲货而实现的。而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完成业绩的丙来说,他的市场则是一个最难啃的骨头,一方面市场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当地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竞争高度激烈。丙通过对市场的精耕细作,如加强对经销商的服务,以及几个卓有成效的促销活动,避免了公司销售额持续下滑的状态。相比来说,竞争对手的业绩却是直线下滑。

毫无疑问,丙是最该奖励的人。但是以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考核制度使得每个人的实际工作成绩体现不出来。于是,销售人员在选择市场的时候缺乏主动性,好的地方人人都想抢,差的地方没人愿意去,根本没人愿意开拓新市场。最终导致了整个市场出现自我萎缩、销量下滑的状况。

以上就是生产、设计和销售部门出现的问题。绩效考核制度的推行不但没有帮上忙,而且添了乱。

解决:对症下猛药,药到病渐除

将问题的症结找到后,陈明立即向樊总汇报了他的想法。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在2005年年初,陈明开始对症下药,并开了一系列药方。

解决一:针对干得最好的却是绩效最差的问题

陈明编制了一个新的绩效考核体系,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的调整。

1.明确考核目标

由樊总牵头,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组成了领导小组。共同制定总体考核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部门,确定了各部门的考核目标。不再像原来的拉通考核一刀切的做法。

2.调整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购买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将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从繁重的统计、填表、计算等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重点放在对公司各部门的调查、研究、分析以及制定考评方案和完善考评方案上,变绩效考核为绩效管理。

3.确定考核人员

取消民主评议。针对各部门负责人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组成;针对各部门员工的考评,考评小组由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各自选派的代表与该部门负责人组成。另外,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考评的组织与执行、对考评人员的技能培训、与被考评人员的沟通等方面工作。主要考评人为公司领导代表和本部门的负责人。

4.制定考评内容

(1)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对绩效的一种检测,所以考评内容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个人主观能动性。陈明要求,所设立的考评项目不得超过这三个基本框架范围。另外,工作业绩所占比重在一半以上,而其余两项所占比重则基本相等。

(2)根据各部门考核目标和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的深入认识,制定了各部门的考评项目。如果部门中岗位之间的差别很大,在制定考核项目时就做一定的调整。人力资源部负责做细、做好每一方面。

(3)每一个考评项目,都分为优、良、完成、基本完成和未完成五部分,人力资源部对每一个级别的要求都要作细致的描述,使每一考评人员、被考评人员都能准确地认识到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才是公司最需要的。

解决二:针对设计部门效率低下的问题

陈明设计了一种模拟成本考核制度,运用结构管理假设导向的原则,先设定一个模拟成本作为标准计量值,然后将项目本身的结构管理三要素(货币资本、人力资本和时间资本)统一转化为模拟成本,对项目进行量化的绩效考核。

1.项目过程考核

(1)假设导向:假设综合公司各种成本要素进行分摊后,技术开发人员人均每月分摊公司综合成本为1000元,以10000元作为基准建立模型(下称“标准量”)。

(2)计算项目标准量:承接到项目时,按项目合同额折算成标准量。如.假设承接合同项目金额为10万元,则为10个标准量。一般情况下,按一人次小于10个月完成项目,两人次小于5个月完成项目进行考核。

(3)成本计算:从合同签订时起计,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需求开发的初步分析、指定项目负责人、组成项目小组和下达任务后,就要按工作规划作出时间进度表,并将合同项目折算成计划成本,最终按此计划成本对项目组进行考核。

(4)成本考核:按项目的工作时间和投入的人力成本折算出实际执行成本。实际执行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项目为“负绩效项目”;实际执行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项目为“增绩效项目”。

(5)过程控制:模拟成本制的特点一开始就让员工清楚项目模拟标的和绩效目标,即项目成员一开始就明确了需要多少人和多少时间完成项目,并能重视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的方法与通常的项目管理常规手段基本相同,都要填写执行表,以此才能明确应对在未能按计划完成当天工作时,是否提前通知相关人员等实际问题。不同的是,在工作表中还增加了两项内容:项目模拟成本的目标设定和过程记录。

总之,对于设计部门的考核已经由年终考评变为项目考核,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2.项目过程调整

(1)因为任何项目均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因素,所以在模拟成本制中,规定项目经理有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行使计划成本的追加权。一般情况下,10个标准量以下项目的追加比例不能超过15%;10个标准量以上项目的追加比例不能超过20%;超过20%的模拟成本追加,则视为特殊情况下的项目经理责任。

(2)客户(包括本公司的任务和承接的外来业务)签收和项目组总结项目并归档后,通常还有后期的反馈和修改,这必须按投入修改的时间和人力进行折算.并追加实际执行成本。但小于5个标准量可作为售后服务工作,不作追加。

过程调整的原则使模拟成本制的焦点都集中在80%的管理问题上,而不是20%客观原因和其他风险因素。对项目团队来说,也觉得受到了公正和公平的考核。

3.项目考评激励

企业管理中,利益机制永远是一切驱动力的基础.也是一切管理体系的核心。所以,陈明在关于设计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案中,追加了结构性的薪酬激励。

(1)将每个项目考评结果作为年终奖励的依据之一。这作为一个中期的激励因素,员工获得奖励的多少不是取决于参与多少个项目的运作,而是参与实现多少个“增绩效项目”。

(2)改变以往项目提成的执行制度,按项目考核进行奖金发放。如项目执行结果为“负绩效项目”,该项目不发放任何奖金;如执行结果为“增绩效项目”,则按一定标准发放项目奖金。

这样,在模拟成本制的整合下,利益机制的结构转变为一切以绩效为核心。在效益优先的利益机制驱动下,人力资本发挥了最大的主动性效应,项目管理得以有力的执行。

解决三:针对销售人员做对了,我们却奖励错了的问题

陈明对销售部门的考核制度进行了如下改革:

1.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明确部门的考核目标,具体而言就是稳定和发展现有市场,开辟新的市场。

2.将考核指标明确和细化。不仅有结果指标,还要有反映过程的指标。除了销售、服务和开发的大类指标外,还对大类指标进行分解,增添如新产品/新市场销售额、客户保持率、销售利润、市场调查报告等细化指标。

通过指标考察,还能发现许多销售中的潜在问题。如销售金额通过客户定单来反映,如果销售人员的定单数目多但是平均金额少,说明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访问小顾客、赢利性差的客户上,他的销售和服务技巧还不到家,人员销售利润的高低则反映了其销售效率的高低。通过各个指标的相互验证,有效地克服了唯业绩独尊状况,人员的真实水平得到了全面的验证。

3.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因地制宜。

(1)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难度系数。同样的销售额,甲需要完成10万元才能达标,而乙只要5万元就算优良。

(2)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其考核重点也不一样,如市场高速发展地区,侧重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而销售萎缩地区,保持市场份额、货款回收率就成为关键的业绩指标。

另外,开辟新市场还会有重奖。

奇效:实战现真知,绩效显神奇

谋定而后动,明确了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后,樊总和陈明开始在公司大力推行新的考核制度。整个2005年,一边执行一边调整。眼下年底将至,效果也渐渐体现出来。其一,目标明确,人人争先,生产变得井然有序;其二,运用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绩效考核后,新产品设计源源不断;其三,效果明显,销售收入不断增加。整个2005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通过A公司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将绩效考核仅仅作为一种战术考虑,不能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的长远战略联系起来,那么必然会变成一种狭隘而刚性的制度,成为纯粹的为考核而考核的制度。实际上,在现代企业中,特别是管理不成熟的中国企业,绩效考核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战术行为,而应该成为一种战略管理。正如陈明所认识到的那样,只有以战略管理的高度将绩效和企业本身的种种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融合起来,才会变成一个有活力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