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精选(九篇)

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

第1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由大卫・库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其核心在于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理解并会应用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知欲。针对目前会计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更好地发挥体验式教学法的作用。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企业实际需求

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电算化实训后,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的融入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会计工作人员的顺利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应当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工作机制,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上解决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会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财会专业素养,从而达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致使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缺乏解决企业现实中遇到的财会问题。具体体现在:账目处理方式落后,会计人才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账目、处理账目以及账目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和世界接轨,很多企业的账目处理工作都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方式进行,而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所教授的企业账目尽力以及处理方法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致使学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够

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将会计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整个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题,学生是课程学习主题,而教学手段就是知识传播介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会计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多种传输介质向学生进行讲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设质量。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角,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源头上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主动性,将课程教学演变为了庸俗的记忆与背诵的过程,极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展质量。

(三)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对于实践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经济理论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了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只会让学生成为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会计实训中,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侧重理论学习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完全违背了课程开设的本意,难以完成会计应用人才的培养。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侧重会计理论的学习,忽视实际例子的剖析,将每一个会计学生都当成研究型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教学侧重点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十分不利于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侧重于理论的方式,会让丰富多彩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变得晦涩难懂,失去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举措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的老师为课堂主角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并针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在财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添加实用案例,能够让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拥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人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让体验式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认识企业财会管理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更新很快,新型的账目处理方式一两年时间就会有所变动。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账务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软件,而软件版本的更新替换更是以月为周期的,因此只有加快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企业账目处理方式,熟悉最新版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及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最新的教材,让教学内容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其次,学校领导应当和软件方建立校企合作,及时更新软件版本,让学生熟悉最新版软件操作,从而加快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进程。

(二)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观性以及主观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课程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习惯于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学习依赖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完成课程角色的转变,从演员变成导演,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企业案例的分析,教师负责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难点的疏导以及课程开展情况的总结与提升。

(三)引入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问题,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充分运用案例进行财会教学,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体验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用作。

第2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践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在会计业务核算与会计实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学融合于一体的新学科。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总的目标是,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机知识,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财会工作者切实体会到会计领域重大变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原因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习和考核中,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社会、企业的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材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大多是以学习编写会计核算程序为主要目标,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实际的事,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另外,目前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自然无法熟练应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

其次,实验及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脸、实训课时不足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裸时。最后,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中职院校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对于出现在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的具体问题就很难把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更不用说熟练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处理问题了。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与实践教学对策

1.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实现教学计划的合理化和灵活性。在教学文件的制定中,要一改往日模式化、程式化做法,代之以非线性、灵活开放的方法。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可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明确每一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能力、相应的职业行为及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单元融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整个课程设置不苛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适时”原则,即根据各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另外,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另一因素,就是教学计划。合理而又灵活的教学计划,将有力地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在学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再开设《会计电算化(应用型)》课程,且对中职学生来说应以会一种应用型会计软件的操作为主。

2.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来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教师要备好实践课,首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教案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专业进修。与会计软件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验中,这样可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4.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实验应围绕前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强化训练模拟实训。另外,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基地。当然,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提高职业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从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到运作过程,都全真模拟企业,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一定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息林.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第3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企业实际需求

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完成电算化实训后,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迅速的融入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会计工作人员的顺利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应当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让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工作机制,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堂上解决企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财会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财会专业素养,从而达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培养人才和企业需求相一致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人才专业素养的提升,致使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缺乏解决企业现实中遇到的财会问题。具体体现在:账目处理方式落后,会计人才的重要职责就是建立账目、处理账目以及账目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的管理方式逐渐和世界接轨,很多企业的账目处理工作都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方式进行,而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所教授的企业账目尽力以及处理方法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致使学生无法满足现代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够

会计电算化实训中,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使用将会计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在整个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题,学生是课程学习主题,而教学手段就是知识传播介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会计课程知识体系通过多种传输介质向学生进行讲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设质量。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将自己视为课堂的主角,单纯的进行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教学手段的丰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种填压式的教学模式从源头上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主动性,将课程教学演变为了庸俗的记忆与背诵的过程,极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开展质量。

(三)教学理论性较强,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理论对于实践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经济理论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理论,而忽视了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只会让学生成为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而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会计实训中,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侧重理论学习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完全违背了课程开设的本意,难以完成会计应用人才的培养。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侧重会计理论的学习,忽视实际例子的剖析,将每一个会计学生都当成研究型人才进行培养,这种教学侧重点偏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十分不利于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侧重于理论的方式,会让丰富多彩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变得晦涩难懂,失去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举措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的老师为课堂主角的单一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入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并针对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在财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添加实用案例,能够让学生通过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学习,拥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满足企业现实需求的人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让体验式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更新教学内容,满足企业需求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益认识企业财会管理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更新很快,新型的账目处理方式一两年时间就会有所变动。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账务管理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软件,而软件版本的更新替换更是以月为周期的,因此只有加快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让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企业账目处理方式,熟悉最新版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首先教育部门应当及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编写最新的教材,让教学内容满足现代企业的实际需求。其次,学校领导应当和软件方建立校企合作,及时更新软件版本,让学生熟悉最新版软件操作,从而加快学生适应企业环境的进程。

(二)转变教师角色,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会计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观性以及主观性无法得到充分的调动,课程的学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习惯于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学习依赖感,不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当完成课程角色的转变,从演员变成导演,将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完成企业案例的分析,教师负责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难点的疏导以及课程开展情况的总结与提升。

(三)引入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针对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教师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问题,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充分运用案例进行财会教学,在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际工作情况,让学生体验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用作。

第4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教学 对策

一、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现状

1.课程安排不合理

课程安排不合理将会导致教与学的脱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在教学内容上,不少学校集中在总账系统和报表系统。如拓展,也只是涉及工资管理子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还有相当多的模块没有体现出来,即使有也讲的很浅。这在企业信息管理高度发展的今天,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不利于对企业宏观布局的认识,不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2.师资力量缺乏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学,而是一门融合了会计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然而中职学校中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缺乏既懂理论又懂实际操作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来自会计专业的教师有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又缺乏会计方面的知识,适应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的是既精通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又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实践环节薄弱

首先,上机实验操作简单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部分中职学校由于经费、财会类学生少等问题,没有建立独立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没有把重点放在实践训练上,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实训。再者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忽视对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电算化实验方案简单,综合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的单一,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深入掌握。

其次,使用的教学软件单一落后财务软件跟不上升级的进度,硬件设备水平落后于不断更新的财务软件需求配置的情况,无法满足教学实践需求。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往往是针对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学生只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从而掌握了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因为学生对全面理解会计电算化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财务软件不能灵活运用,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会计软件,可能会无所适从。有的学校教学方式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即一位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成员进行教学,不能因材施教。

二、完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对策

1.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进度,注意专业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

对于专业课而言,合理的进度应该是先易后难,先浅显后深入。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全局规划教学进度,要合理地安排各个学期的学习课程,对于个别专业而言,其学习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一定程度的调整,对于相关专业而言,要注意时间的跨度,以免出现遗忘状况的发生,还要避免众多课程一起学习,导致学生无从下手状况的发生。教师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要来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能力的进度,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言,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2.改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

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多数中职学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训操作也是按教师固化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比已远不能适应。近些年,许多中职学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的“项目化教学”就是一种最适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根本上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3.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

会计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它符合学校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够,还必须对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实践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尤其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比较先进的情况下,已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要求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如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工资管理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等。

4.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师的实践技能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

5.购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聘请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多年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专家,聘请企业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作为实践课指导教师;通过国家职教培训基地学习、到企业挂职定岗锻炼实习等,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启动职业教学教学能力培养与测评这一活动,把现代职业教育先进观念落实到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中去,学中做,做中学,教师通过听讲座、讨论、演习、反复修改,在完成课程教学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能力。

6.重新审视教学培养目标问题

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就要取消以考证为纲及任务观念的短期行为。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养,为达到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一最终目标服务。

三、结束语

专业是学校的核心,专业建设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行业企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为教学内容:以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孙万军《电算化会计应用技术》 [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1版:P38―49。

第5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务操作性课程,它与传统教学方式讲授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被动的学习抽象化的理论知识,然后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实践验证。而采用项目化教学的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没有长篇理论知识的灌输。通过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真实会计软件为平台,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任务,再现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流程,强调对学生财务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高职学生能够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建账、记账、报账的任务,成为企业所需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应用型人才。也为企业快速完成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体现,主要通过四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明确提出任务,其次是合理的分解任务,再次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实践完成任务,最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在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中,能将教师传统的理论教学环节和学生时间环节融为一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边学边做,能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主动消化所学知识,发现问题通过相互讨论及教学效果评价,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思路

课程项目化教学顺序的安排。在模拟企业财务软件的实际会计电算化操作过程中,本项目化课程的内容安排及组织教学顺序安排,要在严格遵循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习惯前提下来进行,一般是按照财务软件安装、账套设置及初始化、日常处理、期末处理、报表编制这样的流程来进行设计安排的。关于教学项目的安排。本项目化课程,要做到在课堂上真实模拟企业工作任务最终达到工学结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主动掌握汲取,使学生做到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举一反三,至关重要的是熟悉企业财务部门电算化会计核算岗位的分类,了解各岗位职责。因此,综合上述两方面的需求,以及实际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序及内容流程,我设计了如下顺序的10个教学项目内容。项目的前后顺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工作顺序,每一个学习项目都模拟了企业财务部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真是需求。

三、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在高职会计学科中的定位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会计领域里一门承上启下的枢纽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即检验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提升自身在会计软件操作与计算机运用方面的技能,也为将来学习企业资源供应链系统(ERP)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达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要求。能力目标: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独立完成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具体表现为:能够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财务软件及模块运用的选择、账套管理、会计操作员的定义及权限分配、科目设置、初始化信息筛选并进行初始化设置等企业会计电算化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工作准备。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日常会计业务凭证、期末会计业务凭证的生成及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以及结账工作。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完成工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能够运用已形成的会计数据,编制资产负载表、利润表等各种会计报表。知识目标: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理论知识水平,熟练技能操作,更好更快的处理企业的会计信息。具体表现为:掌握会计电算化项目实施的准备条件及考虑因素。能够明确认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对会计信息处理的工作过程。掌握运用财务软件初始化操作方法、各种常用模块初始化设计方法与技巧;掌握财务软件常用模块日常业务类型处理办法;掌握财务软件期末处理的原则与流程;掌握各种报表及会计报告的生成方法与技巧。

(三)素质目标

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能树立对会计软件操作规范意识和职业敏感意识养成严谨细致、脚踏实地的良好工作作风。具体表现为:具备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所必须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具备对会计领域知识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合作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第6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教学方法 系统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经济管理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广泛地取代手工记账已成为现实。首先,使用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完成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减少重复性劳动,能自动套用数据和完成各种复杂计算,效率高;其次,会计电算化软件通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让分工协作变得更加可能和方便,也为财务监督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途径;再次,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工作和会计数据的规范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了财务管理实效;最后,在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为业务流、物资流、资金流的整合提供了条件,成为构建一体化现代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些原因,会计电算化课程将成为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会计或财务管理类专业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地位还有待提高。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很多学校将手工记账作为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其中有部分内容在实际应用中已失去作用。比如账务处理程序、账簿登记等具体知识,在会计电算化工作条件中根本用不上。但一些与会计电算化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比如科目、部门、物料、客户及供应商的编码分级和自定义结转的公式调置,需要单独安排章节学习。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看清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在会计专业中的地位。

2.知识范围界定不清楚。有些学校将会计软件的学习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加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应用软件知识,或者侧重信息系统论述或会计电算化法规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与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财经法规等课程的范围界定不清楚,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不能从应用的角度来组织知识结构和确定知识范围。

3.教材开发和选用还有待改进。现有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版本众多、良莠杂存,往往是中职学生和大学本科学生都选用同样的国家考证教材,缺乏针对性,在实用性、系统性和可自学性方面还做得不够。很多教材在知识上严重落后于社会的实际应用,比如花大量篇幅来讲怎样从手工记账转为电算化记账,这其实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现在所有企业都是一开始就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

4.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缺乏标准。会计电算化教学,离不开实训所需的软硬件,需要工作场景的模拟,但一些学校还不能很好地具备这样的条件,还使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让会计电算化教学成为“纸上谈兵”。很多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老师,主要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现代会计工作岗位的实际或全面经验。还有一些教师,在传统手工会计或者在计算机技术某一方面能力较强,也可能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业务能力强,但教学能力还跟不上。

三、重新确定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主要是基于原来人们在学习了手工记账后再转为使用电脑做账的历史背景,所以在内容上有怎样从手工记账转为会计电算化工作;针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早期情况,讲述了软件开发的原则和要求和大量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现在的情况已发生很大变化,几乎所有企事业单位从一开始就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做账,市场的财务软件已较为成熟,专业的财务软件已成为全面企业管理ERP软件的一部分,电脑知识已有很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在新的形势下,遵循科学发展观,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内容应安排如下:

在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前,我们应当具备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知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准备知识。依照我国现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要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是会计从业的基本知识要求。但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学习,又必须用到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两门课程的知识,特别是对基础会计知识的依赖性更大。总的来说,学习会计电算化必须掌握的准备知识有五个方面:(1)会计的一般理论和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2)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主要有科目的分类、常见总账科目的含义、科目的分级等;(3)借贷记账法和会计分录,学会使用复式借贷记账法对一般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分录;(4)了解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结构,能看懂各种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5)了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程序方面的基本法规;(6)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会维护计算机,能使用中英文输入法、文档和电子表格等基本办公软件。

四、理论教学应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

会计电算化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需要全部学好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知识才能学习。所以我们在授课之初要明确告诉学生,只要通过现在的努力,就算原来相关课程的学习“欠债”,我们还是能学好会计电算化,给学生树立起重新开始的信心。当然,会计电算化教师需要根据这门课程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补课。在学生具备会计电算化准备知识之后,要先讲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意义、发展和趋势,然后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专门法规,认识财务软件及ERP系统的组成及特点,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内部控制及岗位设置。让学生对这个看似陌生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并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教会学生安装、使用和维护会计电算化软件,对会计电算化所产生的数据和文件进行科学保管,增强学生的财务安全意识。

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学习,我们要重视基础性和实用性。所谓基础性,就是对那些在将来继续学习中会用到的理论,我们要作为重点掌握,打好基础利于发展。所谓实用性,就是对在实际工作应用中需要用到的理论,我们必须掌握,力求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充分领会软件功能,直接记住工作技巧。对于那些非基础性和非实用性的理论,我们只作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做好教学计划,控制授课进度。会计电算化课程授课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实行一体化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来讲,理论学是为实践操作服务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这种一体化的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边讲边练,边练边学,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结合起来。

五、实操教学应将任务分解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

对于一个功能庞大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以致学习目标不明确。分解教学任务、细化教学目标就成了会计电算化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根据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遵循平均学习量的原则,可以科学合理地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教学分解成多个单项任务。对分解出来的每一个任务,可开发出独立的训练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有多套相同任务不同情形的资料供学生反复练习。这种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变为多个简单的任务,然后再将每个简单的任务变为逐渐增加难度的训练过程,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实操教学中,依照基础训练、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的顺序逐步推进。所谓基础训练,就是指对系统管理、总账和报表等内容的分解训练,比如专门训练出纳签字、凭证审核、记账等单一工作项目。在对分解开的基础任务进行训练后,再将这些分解后的任务进行合并,变成以会计电算化岗位为单元的较大任务,这就是专项训练。这一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主要有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应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核算等。所谓综合训练,就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是该课程教学的归纳总结阶段,也是最后的环节。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具备各项专项实践业务处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基础实践和专项实践业务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的整个知识体系。

在综合训练中,重视场景模拟和案例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以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某年度所发生的实际会计业务资料为依据,让学生独立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只起指导、总结与辅助的作用。典型案例的选择是综合训练成功的关键,教师应针对学生就业方向,选取那些有代表性和较为复杂的综合业务,让学生进入角色,独立处理全部业务流程。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到具有典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大中型企业参观学习,请企业的会计人员把软件应用的心得体会告诉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提高教学质量。

任何一门科学,在达到系统学习的较高层次时,都会出现交互性和综合性,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我们要在知识的循环学习中升华。我们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单项任务与综合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对整个系统知识有初步认识,但我们还需要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化和巩固,这个时候,在复习中拓展教学内容就成为最好的方法。

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

会计电算化教学,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机房,全体师生做到人手一台电脑。电脑中除了安装会计电算化专用软件外,还要有办公自动化所需要的软件和具备教师控制演示的功能。对于财务软件,我们在教学选用上要紧跟市场需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用友公司的通用教学软件,也有一些学校在此基础上开了专项任务训练平台,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同时安装ERP系统。对于市面上现有教材所存在的局限性,教师可自行编写校本教材,也可通过集中多种教材后进行选择性教学。针对不同生源情况和教学层次,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系统内容,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可避免重复性学习和系统知识学习不足等问题。

系统而完整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具备会计、计算机等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很多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还不能完全达到这种要求,针对这类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第一,通过自学自练来补充教师原有知识或技能的不足,会计电算化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熟悉整个会计电算化知识体系中的内容。第二,主动请教来完善整体业务知识结构,对于原来从事会计工作转行来做教师的人员,要通过不断听课和与学生沟通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而对于计算机或会计知识比较薄弱的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主动向计算计或会计教师学习。第三,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不断更新知识内容。信息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会计电算化教师长期待在自己的岗位上不主动学习,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所以我们要定期实行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内容。

通过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充分的教学条件,我们建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我们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尊重客观现实,深入研究一体化教学方法,努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颖.会计电算化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广西教育,2010.

[2]吴涛.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构建,会计之友,2009.

第7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电算化 探讨

会计电算化通过其自动、高效、精确的数据处理这一显著特点,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做帐。但经济信息时代高速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面临匮乏的窘境,制约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师资队伍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需的高水平、经验丰富的人才本来就不多,而从事教学工作的就更少,大部分教师只通过会计软件操作的短期培训,根本不具备系统开发设计知识,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程,其培养出的学生质量必然很难得以保证。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专业性。我们通常是在常规会计课程基础上加上电算实训完成了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却忽视了解决电算系统维护或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的培训,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能力优势。

3.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落后。因任课教师计算机技术的总体水平较低,在教学过程中与计算机关系密切的章节很容易被省略或简化。有些学校因缺乏必要的实验室,教学手段还停留在用黑板加粉笔的手段来讲述电算化课程,将原本生动和形象的教学过程变成了呆板的描述,同时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的日新月异,也给教学设备和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会计教材不适应。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五花八门,品种各样,缺乏会计电算化知识的系统性,没有形成一整套的实验要求和实验课本;不注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和电算化系统审计的介绍;

5.实践环节薄弱。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大。

二、构建新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能力培养至上。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理论型及创造型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应根据高职教育“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围绕培养学生是否能进行会计实际工作能力为主线,把能力培养分为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这三个递进式的能力培养,不仅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就业,给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只安排会计电算化课程,需要将多门课程交叉开设,相互融合。在安排教学课程时,要兼顾会计和计算机类的课程。笔者认为可以开设:(1)会计类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2)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3)会计与计算机结合类课程:会计电算化;(4)其他类课程:市场营销,电子税务等。

3.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增加实验、实习环节的时间,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安排不仅要有理论教学、实操教学,还要安排到企业实习的时间。实习过程要以操作为主,老师全程指导。学完整个会计电算化整个课程后,还可安排一定的会计实操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综合技能。

4.改变教学方法和方式。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使用软件的操作上,却没有将新的信息技术融入会计教学过程中。如可以通过利用电子数据库与CDRCM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多方案的案例分析,借助远程网络或可视会议技术上网学习或讨论,通过运用便捷实用的互联网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使学生获得各种课堂以外的信息。从而扩展学生的会计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师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对于一名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会计技能的知识,而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会计电算化教师应接不暇、手足无措,仅凭教师自身潜心攻读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加大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培训支持力度。

一是可以定期让教师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比如目前用友软件公司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推出的教师资格培训;

二是招聘专业毕业生充实到老师队伍中;

三是让教师深入电算化水平好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

第8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培养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网络化、实训体系

一、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能力的培养要求

早在10年前,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改革研究组就已经提出:会计电算化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开发、设计、修改能力为辅。并提出在大学会计专业应设五门课程,即电子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基础。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电算化会计教学,毕竟不同于社会上会计人员的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财政部在1994年5月4日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出: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因此,高职高专的毕业生首先应当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会计软件,并具备掌握会计软件的维护技能。应当说,这一基本技能是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最低要求。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并非纸上谈兵,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更需要操作网上的相关软件,才能藉以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流程,掌握电子商务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基本原理。而要深入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又必须介绍典型的管理软件(如ERP等),使学生从中熟悉这类软件的功能结构,并且领略现代管理的新理念。

计算机安全控制是未来信息管理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特别是面临网络的复杂环境,黑客的攻击防不胜防,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网上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存储、保障网上电子结算安全所采用的技术与方法,以及信息加密与解密的基本原理。

必须提及的一点是,当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中,尚有不少的教科书介绍有关程序编写,并要求学生掌握应用程序编写所使用的命令、语句、函数等。在会计专业本科教学中,由于学生在一、二年级就已经学了FOXBASE、FOXPRO、Power Build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因而对会计核算中的帐务处理、会计报表、工资等模块的程序编写都能驾轻就熟。

二、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

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主要取决于合理、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而合理、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应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及其发展方向上。当前,从各版本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上看,其教学目标主要有3类:一是操作型,侧重于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以及某种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二是设计型,侧重于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各个模块的基本实现方法;三是操作设计型,是介于操作型和设计型之间的教学目标。

三、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逆向思维教学法、作业设计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讲授法主要是由教师给学生讲解课程知识点。演示法主要是教师将会计软件操作方法通过计算机给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实验法主要是学生通过上机实验的方法学习和把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计软件的常规操作顺序是沿着“账务系统初始化一凭证处理一账簿处理一报表系统初始化一报表编制”等业务流程处理会计业务,但在运行会计软件中碰到例如完成资产负债表编制后发现报表不平衡的问题时,分析其不平衡原因按照会计软件常规操作顺序的相反方向(即“报表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账簿处理是否错误凭证处理是否错误账务系统初始化是否错误”)逐一分析和检查,直至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逆向思维教学法是掌握解决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作业设计教学法”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过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业务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一套作业题(即模拟企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并通过上机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后要求学生提交作业设计的纸质打印文稿、电子文稿、运行作业所产生的账套备份数据等。

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和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实务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更直观、高效、准确: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语言叙述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学生的上机练习辅导工作。

四、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学习的网络化

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第9篇:会计电算化实习目的范文

会计电算化就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将传统的会计手工模式比如记账、算账以及替代人脑对相关会计数据的预测、分析和决策的全过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能够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对相关会计软件的正确使用,并且对相关会计数据的分析、预测等能力。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一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生融合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此种模式可以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采取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对于一些具有实践性操作方面的知识点则要采取探究式学生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二是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式自主学习就是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在小组成员内讨论,以求得解决的方法。

2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采取的软件版本落后。当前处于中职院校教育经费等多方面的限制,中职会计专业电算化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软件与企业所应用的软件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到的会计电算化应用知识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相差甚远;同时中职会计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当前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存在两种极端:一是重视对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二是理论知识介绍的非常丰富与全面,但是与实践相联系的具体操作内容却涉及的很少。

2.2 教学方式落后。当前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采取的主要模式是以课堂训练为主,但是这种训练主要集中在教师设定好的操作步骤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锻炼,也就是说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其主要体现在:一是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设备比较简陋,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之间存在着不兼容问题,导致软件资源的相互干扰,影响学生的实践锻炼效果;二是实践教学的要求和层次比较单一。目前中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主要围绕建账、制单以及记账等基本流程上,而没有进行深层次的训练,结果阻碍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2.3 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当前中职院校在评价会计电算化教学所采取的标准是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这样的考核评价标准必然会扭曲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他们不会以企业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而是仅仅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此种问题的存在也与当前中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是以教师教学质量的成绩为主。

3 完善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具体对策

3.1 积极购置先进的教学软件,加速软件升级

中职院校要增加对购置先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的力度,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投入,比如中职院校要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现实需要设置专项资金,保证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的性能与企业使用的软件相一致,以此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岗位要求相符;中职院校在购买相关教学软件之后,要加强与软件生产厂家的沟通,及时对软件进行升级。

3.2 完善教学方法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专科知识,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也必须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教学,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的性;其次加强模拟实践教学,根据不同工作岗位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实践训练模式,并且要提高实践训练的课时安排,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要拓展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不应该局限在某些基础内容上,而是要构建以培养综合型技能人才的实训教学体系。

3.3 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