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

第1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近年来,不少国家尤其是泰国在中小学设立汉语课,使之成为正规的课程,对中小学汉语课程的师资和教材需求大增。要编写优质的儿童汉语教材,必须深入了解外国学校课堂学与教的需求,可是范围太大,我们选取泰国作为目的国家,笔者所在教学学校作为目的学校,所教学生作为对象,分析其教材优劣,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泰国玛丽威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需求分析

学习者需求是课程总体设计、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依据。要探讨适合玛丽威学校对儿童汉语教材编写严重,首先要研究这个学校汉语教材使用者的特点和实际需求。

1.1 针对学习者特点编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

玛丽威学校幼儿园学生年龄在3-5岁。他们有着儿童学习者的一半特性,可塑性高、活动能力强,但分析能力和注意力非常弱,缺少耐心,兴趣不会持久。每班人数35人,于语言教学来说相对较多,不好管理,幼儿园小班课堂没有桌椅板凳,可随时走动,但中班和大班的学生在课堂的活动空间较小,座位固定,基于他们的年龄和上课的表现情况,学生较喜欢活动性强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喜欢跟读。虽然每个年级都有教材,但难度太大,学生和教师均不使用。根据学校高层领导的理念――“使学生能用汉语进行简单地交际”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兴趣”是最重要的汉语教学目标。课程实际应配合这个取向,以交际为主,着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汉语的教与学都处于不利的环境

在玛丽威学校的汉语学习者身处的并非目的语环境,而且学校也不是只进行汉语这一种外语的教学,英语的教学更成熟,学生英语水平也较高,学校以泰语和英语为主要学习语言。在日常社会生活或学校生活中,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都是不利的,只能靠汉语课堂的环境促进汉语的学习;而课堂的语料与生活上运用的真实语言有一段距离。在学校教学中,学生要接触三种语言的学习,学校因此要设立不同语言的教学目标,这种复杂性增加了汉语课堂教学的难度,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收到了局限。

1.3需针对老师面对的问题做出支援

幼儿学习汉语的动机不强,教师充当了重要的引导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生活上缺乏汉语环境,教师要尽量多地创造汉语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且,由于汉语教师缺乏,每个汉语教师每周要上二十节课左右,工作量大,希望汉语教师们能有更多支援。

1.4教材需配合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要求

调查显示,教师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教材未能配合学校课程要求和学生程度。此学校选取自编教材《汉语乐园》作为其主要教材,把图片和汉语词语相结合,虽较常用,但未配合学校整体发展目标,而是较为独立地由汉语教师自行商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教材编写者应积极考虑学校的发展需求,向教师提供针对口语课程而编写的汉语教材。

二、儿童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依据的材料,与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构成学校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要想编出一本适合儿童的对外汉语教材,要求编者不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对汉语有深入地研究,还要具有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教学等方面的理论,还要了解汉语文化,并且在编写过程中严格地依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2.1针对性

对外汉语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在玛丽威学校,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年龄一般在3-5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善于模仿,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想知道个究竟,比较好问,喜欢通过动手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不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律能力较弱。所以,教材在每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的内容、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都应针对泰国儿童学习汉语的特点来进行编写。

2.2实用性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从学习者需求出发,语言材料尽量真实,有利于学习者开展交际活动。在此学校,对幼儿园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能够说简单日常的汉语对话,且对汉语感兴趣。由于书写方面要求学生不写汉字,只注重口语,那么教材偏重口语教材。所以,以泰国幼儿作为教学对象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语言材料,应尽量满足其交际需要,语言材料尽量真实自然并且与其文化紧密结合。

2.3科学性

语言材料要尽量规范,注释要准确,教材的内容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在翻阅现在所用教材后,笔者发现其中许多错字,没有对话形式的图片,不适合口语教学,也不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也就是说现在使用的教材还有许多改进的方面。

所以说语言要规范,顺序要合理。尤其要注意语言材料的规范性和逻辑性,要避免出现方言词和方言句式,文化知识的注解也要正确无误、简单易懂。在语料的安排、题材的选择以及语言技能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至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4趣味性

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丰富、生动、不死板、能吸引学习者,让学习者产生兴趣。趣味性是儿童对外汉语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无论是教材的形式还是内容,都要做到多样化,适当穿插小故事、歌曲和游戏等内容,吸引儿童的注意。同时,教材的版式、插图、颜色等方面要丰富且富于美感。但要与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不能单纯为了教材的趣味性而牺牲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样的教材活泼有余而严谨不足。

2.5系统性

教材在言语技能方面的安排要平衡;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各部分分工要明确,初中高级教材要衔接,形成系列的立体教材。在笔者调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从小班到大班的教材相差不大,而且每个年级的汉语课内容都是相似的,水平不够衔接。

所以,要求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包括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要相对平衡,教材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等均要配套,难易程度从入门到高级教材要衔接得当。

三、结语

儿童对外汉语教材在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本好的儿童对外汉语教材不仅要符合一般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还应在课文的内容、语言材料的选择、知识点的实用程度、教材的趣味程度等方面能够做到更加符合国外儿童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熟知汉语的知识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更要深谙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对儿童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者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2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深入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析

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灌输缺乏主动性,往往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应用脱节,而语文阅读教学部分也存在这种现象。首先,阅读材料的内容相对落后,没有适应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要求。一些相对陈旧的阅读材料往往使学生无法从阅读训练中学到新鲜的知识。其次,阅读课程教学安排相对单一。在传统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采取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受听的状态,无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不佳。再次,课堂教学反馈机制应用不明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反馈机制对于提高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学校的教师不重视反馈机制的应用,许多反馈机制形同虚设,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无法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采取各种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深抓语文基础能力的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通常狠抓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方面的学习,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语文阅读包含着许多基础知识,包括生词、句子的运用,段落的分析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融合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需要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阅读学习中游刃有余。而语文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除了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还能为语文其他能力方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培养,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2.优选阅读素材并对其精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优选阅读教学素材,并对其进行精讲。对于阅读教材的选择,教师要注重阅读教材的时效性和阅读教材的科学性。所谓时效性,指的是尽量选取具有同时代的阅读材料。所谓阅读材料的科学性,指的是教师要选择能够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阅读材料。比如,选择一些教学生学习日常生活技能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知识并学会应用。教师对于优选阅读材料的使用要运用精讲的模式。从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通过精讲举一反三,将阅读的技巧应用到日常阅读练习中,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增加对于阅读的兴趣感。

3.讲解与联系要把握有度

许多教师对于阅读课的教学安排往往是一堂讲解课、三堂练习课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因为过多的练习不仅不能起到巩固学习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对于语文相关方面的学习产生厌倦感,久而久之丧失了语文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注重讲练的结合,优选讲解内容和习题,让学生通过少量的习题训练就能逐渐领悟和掌握阅读的技巧。而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习题和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借助习题中的困惑和教师进行主动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阅读学习的热情不断地提升。

4.重视朗读在阅读中的运用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力度重视学生朗读在阅读中的应用。通过朗读,学生可以自我领悟阅读材料中的内涵,自我解决阅读材料中的困惑。教师要在讲解中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朗读应用到阅读中,如何优化朗读的方法,如何进行朗读情感训练,使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逐渐提高,使学生意识到朗读在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借助朗读来进行阅读训练。

5.重视反馈机制的应用

对于课堂教学反馈机制,教师要不断地重视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无论是学生的意见还是学生家长的意见,教师要学会总结和提炼,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使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优化语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解决语文综合技能的重要举措。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既包括了课堂阅读能力的提升,又包括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把控语文阅读的技巧和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应用,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而语文阅读教学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1]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5).

第3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流变学;全英文教学;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7-0129-02

一、全英文教学实施的目的及其本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经济发展、学术交流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需要,为了实现高校能够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实施全英文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200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1],对高校的全英文教学做出了政策要求和方针指导。此后,全英文教学课程在各高校中迅速发展起来,也为后续的全英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施全英文教学的目的,从总体上讲就是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2]。

1.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影响因素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涵盖了材料、加工以及测试等方面的知识,其授课对象是工科类的本科大三学生。对本课程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教学目的,一方面是希望相应专业学生掌握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希望将国外本学科先进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引入国内的教学课堂,在学生了解国际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学会用外语思考、解决问题,为以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在起步阶段还是遇到了一系列困难、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具体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教师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外语能力是讲授好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课的关键,但在教学中,许多在本学科教学、科研均非常突出的老师,由于外语能力不强,无法全面地应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讲解。而且很多年轻教师虽然外语水平不错,但也仅限于阅读、写作水平较高,用外语进行授课及引导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时仍然显得力不从心。除外语能力之外,由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是一门前沿课程,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发展意识和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这就对全英文教师进行海外留学和继续深造提出了一定要求。

3.学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由于全英文教学涉及到了外语,由此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时间,虽然许多同学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在实际学习专业课程时由于受到词汇和专业语言的影响,在学习中还是感觉压力较大,觉得自己不具备用外语学习较高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由于学生外语水平不均衡,在授课过程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既不能由于语言的原因使得课程过于浅显,亦不能挫伤外语水平不高的同学的积极性。所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外语水平对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4.教材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全英文教学过程中选用的英文教材对全英文课程教学的影响十分重大。原版教材语言地道、例证突出、实践性强,但学生在具体学习时一方面感觉理论知识不够深刻、专业知识难度系数小,另一方面厚重的外语教学又让学生望而却步,不愿详读。此外,许多符号、单位名称等各国规范也不尽相同,讲授、学习过程中需进行一定的换算、对译,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材是学习的基本工具,一旦选用不合适的教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全英文教学中,教材的影响因素也不容小觑。

5.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双语教学的基础上,有条件的高校全英文课程教学陆续开展,因此,很多方面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国内外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理念、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若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教学课程中单纯采用我们传统的专业课授课方式进行讲授,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成果,更达不到教学目的。因为讲授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加以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信息,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与许多外文教材的专业难度低、注重实际案例与实践创新的模式不相符合。因此,在全英文教学中,授课方法需要做一定的改进。

二、促进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发展的措施研究

通过对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如下发展措施。

1.提高、完善全英文教师师资队伍。教师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缺乏高素质的教师就缺少推动全英文教学发展的动力。根据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提高、完善全英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要全方位地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在职和出国进修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其次,在全英文教师队伍中适当增加外教和留学归国人员数量,让具有国外学校背景和国内学习背景的教师在外语能力和教学理论上达到一个无缝衔接。再次,由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是教学的关键,因此全英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要相互结合,把教学融入科研,把科研贯穿教学,使教学和科研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以达到教研相长的目的。最后,需要建立全英文课程研究小组,全英文教师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课件,相互评价教学成果。总之,不断完善的师资定会大力促进全英文教学的发展。

2.改进全英文课程教学方法。以往的中文专业课程(非实验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法,该法是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3]。由于这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式学习法不太符合外文教材工程实例、探讨环节多的模式特征,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所以在改进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提倡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4],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用全英文讲授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时,应尽量多提出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外语思考并回答,此过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外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互动式教学法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这种活跃自主的学习气氛下,学生能够踊跃发言,其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由此克服自己羞于用外进行表达的心理顾虑,提高其学习质量。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立小组讨论等形式外,还应鼓励学生评讲所讲授课件的内容,以此来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完善全英文教学评价机制。全英文教学评价我们暂且分为学生考核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在对学生的考核中,不能仅仅只注重最终的期末考试成绩,而应突出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专业课的特点,将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课后作业、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计入考核机制,减少卷面考试比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对于教师的评价建议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学评价机制主要指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测试专业的评估督导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课前预习、课后考核情况、学生的接受情况等进行评价,这些评估督导应具有丰富的科研、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全英文教学经验,以保证评价的合理、准确。而激励机制的运用,主要目的是一方面要大力认可全英文教师为全英文教学所做的努力,对教师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另一方面在工作量计算、专业培训、外语培训等方面学校应给予适当关照。

4.通过建立学院间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全英文教学发展。全英文课程的开设涉及专业与外语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缺少或薄弱都将大大影响全英文课的开设和效果。所以,在强化专业方面,建议加大本课程与其他学院类似专业课程的联系,如高分子学院的《高分子物理》和材料学院的《工程材料测试技术》课程,可以通过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在外语能力方面,外语学院应给予其他学院全英文授课教师、学生语言运用的指导。例如,外语学院可开设教师听说提高班,对全英文教师的口语运用进行帮助;而对学生,除却课堂指导外,可开设各学院专业英语指导小组,利用课后时间解答学生在全英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三、结论

本文通过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探讨了全英文教学的影响因素,探索出了高分子材料加工流变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发展的措施,对促进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08-28.

[2]陈坚,张亚梅.本科材料学专业基础课全英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材料热力学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

[3]周风,黄孔辰,赵保纬.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比较实验[J].上海教育科研,1982,(04).

第4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论文摘要]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和实用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专业特色出发,分析比较该专业的听说教学大纲和小学英语对听说能力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提出了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和可供采用的课堂教学形式,将听说课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几年来,中国的英语教学早已将教学重点由读写训练转为听说训练,这里对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就不再累述。由于现在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将语言形式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对英语初学者的小学生来说,就要从听说入手。鉴于此目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就应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就能增加该专业的听说教学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技能。

那该专业的专业特色究竟是什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技能,尤其是应用语言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的质量。老师准确优美的语音语调对初学者会有一种如音乐般的魅力;流畅的口语和地道的表达方式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高听力和口语学习的环境;具有一定表演才能的老师能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名优秀的小学英语老师应该是:有过硬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等专业知识,较高的听、说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养;有课堂演示,表演的特殊技能;掌握了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能充分适应孩子的特点,通过开展孩子们喜爱的课堂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影响外语听说能力的因素和外语教学理论,采取适当的听说策略等。有了对专业的深刻认识,下一步就要研究听说教学的教法。首先要对比研究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部2007年7月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说能力的一般要求(节选)

(一)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每分钟130-150词)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二、小学英语新课标中对听说能力的目标总体描述(节选)

(一)一级(三、四年级):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

(二)二级(五、六年级):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

三、对比分析

对上述听说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会发现,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听说教学在达到其一般要求的同时应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用性。现主要从专业特色和实用性方面讨论:

标准的语音。听说课中首先应该让每个学生过语音关。主要教学内容为国际音标的正确读法和发音方法,美式和英式音标的区别,听音辨音能力,重读、弱读,升降调,断句,正确拼读字母和单词等基本语音技能。语音的训练应该列为第一学年的教学重点,因为这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最基本技能之一,而且对小学生的英语入门和今后的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英文教学。要结合小学英语教法课,让学生在听说课中熟练掌握和应用小学英语的基本课堂用语及肢体语言。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就应该让他们在初学时接受全英文教学,在教师肢体语言的帮助下正确理解老师的指令,通过反复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成自己的语言。这里我强调在听说课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用肢体语言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去表达有声语言所难以表达的更丰富、更复杂、更微妙的内涵。曾有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动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在其他学科中的运用更具发展空间。

能说会唱会表演。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得到提高的,其听说的能力也是在语言交际和应用中得到体现的,所以小学英语老师首先就应该具有说唱和表演等多种技能,并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应结合教法课在听说课堂中得到体现。一般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堂采用的形式比较死板单一,如对话和讨论等。为了突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特色,在听说课堂中可采用与小学英语课堂相似的教学模式,如语音模仿,两人及多人对话,讨论,简单评价分析,自编自演儿童短剧,用英文讲童话故事,看英文动画片,英语歌曲演唱和表演,诵读英文儿歌和绕口令等。通过这些形式,未来的老师们在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课中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建议

基于以上对听说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操作。对此,还应该研究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因目前还没有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特定的教材,国内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仍选用《大学英语听力》配套教材或《新视野听说教程》。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在目前使用的教材基础之上,合理选用,安排教学内容,并适当的增加能突出其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的材料辅助教学。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教材处理建议,以供讨论。

(一)教材结构。《大学英语听力》教材是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专科用)》编写的,与精读,泛读,快速阅读,语法与练习配套的听力教材。其中每课都涉及口语训练,因而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教材。该教材着重听说的基础技能训练,材料大多以生活题材为主,在培养学生听懂基本语言单位(如语音,字母数字,单词,句型)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学生在语篇的理解能力和熟练程度,提高他们对听说内容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听内容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基本训练。同时教材所提供的题型与全国四,六级考试题型相似,可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首先具体分析教材结构:

教材每单元分三部分,包括单项听力技能训练(PART AMICRO-LISTENING),语篇整体听力技能训练(PART BMACRO-LISTENING)和口头练习(PART C ORAL PRACTICE)。

1.单项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主要涉及语音练习,听音辨音,单词和短句等听力基本训练,培养初步的听力技能。结合课本练习和材料,教师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辨容易混淆的音素,失去爆破,单词和结构;学会对简单的语音信息做出判断和分析,包括对数词(年份,日期,年龄,电话号码,地址等),简单句的听写。同时,教师还应对语音的基础知识进行强化,如音标的发音原理和技巧,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连读,省略,爆破等基本技巧的训练,还可辅以英语绕口令,歌曲等对学生进行训练。该部分要将听说结合起来,听和说所占的分量应该是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得到同样的提高。"

2.整体语篇听力技能训练。该部分短文的题材多为生活场景类,因而对学生来说内容不是很专业化,对提高口语表达也很有实用性。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分两个方面来安排教学:一是对应试听力技巧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听力应试技能,如主题句和关键词,猜测问题以及对不同类型问题的答题技巧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二是对提高听说能力本身的训练。影响听说能力的因素包括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语法,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和非语言因素(如心理素质听力技巧等)。传统的听说教学把听和说独立教学,或者重听力而轻口语,重口语而轻听力,这些都不能有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两者应该并驾齐驱。该教材的听力材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生活类场景,如问候,介绍,爱好,学习,提供帮助,请求,致谢,道歉,购物,看病,社交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交流谈话密切相关,所以同时进行这些方面大量的听说训练,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还和我们以后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衔接。课堂教学可采用先以说为主的热身运动,再精听教材内容,完成练习,为下一步积累语言素材,再就所听材料进行语言再现,之后再听材料模仿语音语调,规范表达。

3.口头练习。这部分主要进行以说为主的巩固扩展(如自编对话短剧,复述,讲故事,讨论等)。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正确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还要通过课外口语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课堂上习得的语言素材和拓展学生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让其意识到自主学习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

这一系列的课堂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主导课堂。听说活动交替进行,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交流。对于学生在表达,交际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和评价,起到交际衔接和促进的作用,并把握时机,适时介绍听力策略和交际策略。

(二)课堂教学方法。要在听说课堂教学中突出该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实用性,笔者建议将听说课的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法的某些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天,就要让其充分认识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知道自己应该学习掌握好哪些技能。有了这些了解和认识,在教学中就要让其熟练的掌握这些技能,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真切的感受小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

1.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将来从事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启蒙人,而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对英语语言初步的感知能力。要让我们的学生以后有效的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们就要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深切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形式应该活泼丰富,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选择他们想听,想说的话题和内容。首先要克服学生的畏惧,紧张,羞涩等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先给他们充分的课前准备,再让他们在课堂上做有准备的发言,逐渐养成说英语的习惯。有了习惯,就有信心大胆用英语表达,说英语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其次是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障碍。通过听和模仿语言材料,先学习别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再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困难时,学会使用肢体语言。这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加鼓励。具体的说,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之外,以下课堂教学活动可供参考:

(1)材料复述:让学生复述所听材料的关键词,大意,主要情节,细节。不同形式的复述可就具体情况和材料的难易程度安排在听说课堂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课后可以布置故事复述的练习,选材为儿童故事或童话故事,并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根据情节做出手势和表情进行复述。以后,逐渐增加难度,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情景对话。如在诊所,在车站,在邮局,在餐倌,在商店等。教师还可以提供英语短剧和动画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

(3)短剧表演。可以就听说材料进行改编表演,或让学生分组自编自导自演一些短剧,并进行小组评比。

(4)英语儿歌和绕口令练习:儿歌和绕口令不仅是练习英语语音的语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而且朗朗上口,节奏明快,便于记忆。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听音,辨音练习,培养英语语感,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素材。

(5)英语歌曲,歌剧表演:音乐是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东西,所以英语歌曲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2.加强语言基础训练和讲解。每一堂英语听说课都有语言教学重点,教师在每课的听说训练之前,应该详细的向学生讲解在不同场景下应该用什么句型和表达方式,向学生介绍类似的表达法,比较英汉语言的差别,让学生尽量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在学生的口语练习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纠正学生表达是的汉语式英语和语言错误。

3.利用多媒体进行听说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能加强教学的互动性,这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除了教材上的听说材料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开展之外,主要利用计算机设备来丰富课堂教学材料,将大量知识信息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给学生。直观,立体,动感的图文音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播放英语歌曲,观赏英文影片,进行课堂语音和听说测试,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给学生提供课后的听说练习等,这些方式都能较快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4.加强课后练习。提高听说能力主要靠平时坚持不懈的练习,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不能让学生的听说得到充分的练习,教师就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练习,安排各种听说活动。上面已经提到了利用局域网或校园网给学生提供练习,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如英文儿歌,英文小故事,英文短剧剧本等训练听说的材料,汇编整理后自主练习,再让学生自己组织参加一些英语晚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和英语角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听说,而且为学生今后组织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五、结语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除了教法课之外,其它的英语专业课目前所使用的教材都无法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应该想办法弥补教材的不足。而听说课是其中最灵活,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根据笔者在该专业八,九年的听说教学实践,形成了对该课程的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和改进,让学生在听说课堂中能听能说,重要的是具备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适应小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也知道如何有效的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郝建平,李静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虞苏美,李慧琴.大学英语听力[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第5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改革;课程设置;主体性

项目:2016年驻马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旅游产业国际化背景下的复合型旅游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编号180)。

H319.3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英语的实践运用效率。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教师重知识而忽略交际技能,重视语法和词汇,而忽略英语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英语课程设置不十分合理,重读写而轻听说,针对四六级授课,导致学生的听说基础相对薄弱,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被忽略,无法为学生创设语言交际机会。本文拟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分别论述不同的课程应当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断探索大学英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改革方向的可行性。

一、从英语口语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口语的发展困境

鉴于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对口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口Z基础薄弱成为大学生的英语发展的主要困境。“哑巴英语”成为当前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主要状态,学生口语发音不标准,中式英语表达方式屡见不鲜,学生缺乏英语交际环境和交际信心,学生的“说”与“写”割裂开来,“教”与“学”割裂开来,其主要原因在于英语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缺乏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挖掘和凸显。

2.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策略

第一,应当调整英语学科课程设置,重视英语口语教学,加大口语课程比重和课时量,口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他课程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性,但口语交际实践也应当以知识储备为基础,不断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训练,有步骤地将课堂逐渐让位于学生。

第二,应当充分重视教师在口语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语发音的训练,从发音的准确性的单词重音以及句重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调整发音问题。同时,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口语话题的开展,同时对话题可能需要运用的语言知识能进行正确地引导,对话题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于保证学生对话题的正确认识,以及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

第三,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口语教学参与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是判断口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应当积极地参与话题的讨论,不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口语教学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聆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实现师生身份有效沟通和转换,师生共同制定教学方案,全面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推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学生还应当根据口语课堂话题提前准备语言素材,对语音、词汇、语法、背景文化知识以及语境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收集和积累素材,对知识背景有相关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口语交流,需要教师提前进行任务分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了解相应的语言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在口语课堂上发挥自我主体作用。

二、从英语阅读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阅读课程的发展困境

阅读课程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量匮乏,知识面狭窄,阅读技能和策略缺乏,缺乏对英美背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了解。而教师将阅读材料分割开,挑选重要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等写作特征进行讲解,阅读材料也以课本文中心,材料相对陈旧而缺乏时代性。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瓶颈主要归因于阅读过程中缺乏对阅读文本的多层次解读,仅就语言知识结构层面进行解读,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阅读信息和技能,制约了学生主体性阅读能力。

2.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包括筛选阅读材料、介绍阅读技巧、巧妙地设置问题,丰富阅读形式、引导课外泛读。1、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材料的话题应当具有广阔的覆盖率,依据克拉申“i+1”理论,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增加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提升阅读经验。学生可以阅读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或依据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与专业基础相关的阅读材料,实现知识内容互补。2、传授阅读技巧,如何分析长难句,文章构架,根据不同阅读要求(精读和细读),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案。3、有效地设置问题,为了引导学生充当教学主体,应当多设置问域(题设范围)较广的问题,引导学生话提升语输出量,实现口语与阅读的结合。4、巧妙地利用评价机制,对学生在课程中参与效果给予鼓励评价,并引导学生对课堂答题的相互展开评价,实现互评与自评,学生对阅读材料问题认识角度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答案,教师应当对学生阅读答案进行不同的解读,而不是采取非对即错的标准化评价态度。5、为学生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英语阅读习惯。6、将阅读课程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并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阅读。

第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内化学生英语阅读课程的主体性作用。1、树立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主动与教师建立良性互动,教学相长,不断主动去探索和思考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主动参与教学环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和体会,不断树立自我主人翁意识,同时不断增强自我英语阅读信心,在教师所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建立自主阅读意识,不断积累自我阅读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创设开放式学习氛围。英语阅读课程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升阅读兴趣,当然这必须以合理化小组分配为基础,实现小组成员的异质性,以及小组间的同质性,小组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组合依据班级同学基本情况而定,包含学生能力特长、性格、成绩等综合因素,让小组成员在解读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色,相互取长补短。根据教师的问题和任务设置,发掘阅读材料的核心价值,实现整体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从英语听力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听力课程的发展困境

听力课程教学主要由教师掌控教学进度,以听力课本为材料,根据听力材料的设问,以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作答,教师核对答案为主要教学模式,听力课程强度大,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听力材料,保持高度集中的紧张度和注意力,各自对着电脑,彼此隔开,师生以及学生彼此缺乏沟通,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主体性作用受限,课堂氛围沉闷。

2.以学生为主体的听力教学策略

听力教学要想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状态,丰富教学形式,并且从课程阶段优化教学模式。

第一,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创建轻松的听力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适时增加与内向学生的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消除学生的语言“焦虑感”,提升学生的整体课程参与度。采取多样化的听力教学形式和内容,比如通过英语演讲,歌曲比赛,知识竞答等趣味性形式,摆脱单调的听力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和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兴趣。

第二,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1、听前,以听力材料为基础,提出引导性问题,并结合材料创设听力情景,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共享,选派代表进行回答。2、听时,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判断听力材料的循环次数,让学生通过多次听,增加和核实听力内容,捕捉问题的关键信息,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讨论和交流,互补信息差,进行组间讨论和交流,提升问题答案的准确性。3、听后,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复述,梳理和回忆听力知识要点,把握听力材料的大义,并结合学生小组的听力课程的问答和参与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引а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课程,呈现学生主体化身份。

四、从英语写作教学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1.英语写作课程的发展困境

当前高校英语写作课程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尚未开设专门的写作课程,而开设的写作课程课时短,导致写作教学难以系统化。学生以课本为依托,课外阅读量和词汇积累不足,导致写作过程中的词汇输出不丰富,内容干瘪,表达方式偏向中式英语风格,文章的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另外,写作教学模式采取课本知识讲解和作业布置为主,学生的学习模式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写作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需建立“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居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位,通过自我组建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学生主体主动加强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建立良性互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主体加强彼此交流,互相分享和借鉴写作过程中的语言表达与应用方式,并实时进行自我反思,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学生自主向教师寻求指导与帮助,向老师讨论写作内容和结构生动化的方案,建立良性协作的师生互动关系。

第二。加强英语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沟通,全面加强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实现课程间的配合。1、教师应简明扼要地讲解知识点,设置写作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2、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建立彼此的协作关系,围绕写作主题,分工进行材料收集,广泛阅读与写作主题相关的材料,实现读与写的结合,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素材收集的优劣;3、学生对收集的信息材料进行讨论筛选与共享,通过对成果的内容结构等信息相互分享,评价和反思材料的有用性,并在探究过程中针对主题进行构思与写作以及后续修改,完成写作。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不应当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发挥主体性作用的平台,教师作为主导者应当积极引导和配合学生,让学生在大学英语不同课程中都能找到自主参与意识,才能突破英语学习的壁垒与束缚,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知识技能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梅红.例谈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11(5):9-11.

[2]刘重霄,鞠方安.基于“学生主体性”和需求分析理念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外国语文,2012(3):118-121.

第6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我们英语教师不仅要当教学能手,而且要努力做教育家,我们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我们是教学法的使用者,也要努力做教学法的创造者。创新教育来自教育创新,交际法、整体语言教学法、全身动作反应法、任务型教学原则、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等各有所长,这些都是我们的研究物件。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实验、探索,立足自我、洋为中用、相互学习、兼收并蓄、集众之所长,为我所用,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

一、 教研组建设

我校高三外语教研组建设概括起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制度建设

具体讲:配合学校高三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并结合我组实际,我们在这一年中,先后制订了如下制度。(1) 开会纪律制度;(2) 命题、阅卷制度;(3) 教研组学习制度;(4) 教研组听、评课制度;(5) 公开课制度;(6) 教研组评、改作业规范;(7) 外出参观,学习制度;(8) 外语教师课堂常规;(9) 病、事假的请假制度;(10) 科研及继续教育的规定

2.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方面,我们根据外语学科的特点,在每一个外语办公室里张贴了和外语教学有关的标语或横幅。努力形成一种学科文化氛围,促使组内每一位老师都能从中受到熏陶、启迪。从而形成英语教师独具特色的内在文化气质。

此外,按照教研组文化制度的规定,我们定期的对组内每一位教师进行了,外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许多优秀英语教研文章的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老师们的文化意识增加了,对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理解更深透了。当然也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们备战高考。

3. 青年教师的培养

对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贯彻落实我校的“师师导师制”。通过年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与青年教师的结对互助来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目前,我组的三名新大学生,都在这种“师师导师制”的帮助下,迅速地成长起来。通过2007级这一届高中三年的教学的锻炼,初步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二、 学科教研活动的管理与反思

进入高三以来,学校高三领导小组对教研组的活动重新做出了规定。具体说就是每周进行两次教研活动。分别在前半周和后半周的白天或晚上各进行一次。前半周的教研活动上,我们主要一起研究、分析周练或月考的试卷。并对本周的试卷讲评课集体备课。在次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教案。有的时候,我们会在教研会前听一堂组内老师的公开课,然后利用开教研会的时机认真地进行公开课的评议。在后半周的这次教研活动上,我们主要做本周需要的教学材料的修改与审定。通常,我们会安排专人提前准备相关复习用的材料。然后在这次教研会上对这个材料予以审议。好的内容予以保留,不足的则修订、补充。这样积累下来,我们在高三这一年中汇编了我们组独具特色的供第一轮复习使用的“单元复习‘掌中宝’材料”,这一材料得到了县教研室冉老师与雷老师的一致肯定。另外,我们还把高中英语复习各个扳块的内容分配给了几组老师。通过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我们在这一年中,分别把语法、完形、阅读这三个板块的材料以书的形式汇编成了校本教材。我想,这两份材料应该是我们高2007级全体外语教师对我校外语教学的一大贡献吧。

此外,在教研组组内,我们还分了三个A、B、C层次,并推举了相应的层次负责人。这样,每一次的试题由各层次负责人指定专人完成,并认真审题、校对。保证试题的质量。事实证明:这种轮流命题的模式既有利于培养更多的老师,也利于工作的顺利展开。在早自习记忆方面,配合高三领导小组的统一要求,我们也在组内落实了每天记忆的内容,提高了学生们早自习的效率。

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也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对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力度不够。个别老师尚没有把自己融入高2007级英语教研组这个集体。老师之间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教育教学质量也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等。

三、 具体操作

从总体上,我们把高三这一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一) 基础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占了高三学年的半数以上的时间。具体到我们年级,我们的基础复习阶段一直持续到了第二个学期的第一个月完。这一阶段,我们主要进行课本基础知识的梳理。具体讲,我们按照课本的顺序,每两个单元为一个小节,安排专人编写了“单元复习‘掌中宝’材料”。这一套材料,基本上是按照语法、词法、句法的顺序编写的。所举例子,基本上都来自于历年高考题,或字典上原始例句,价值较高。应当讲,这份材料是很不错的第一轮复习材料,只是要注意,材料略微有些偏重语言知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不够。因此,必须要配以适当的综合训练材料,才会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尽管这样,第一轮基础复习,依然为全体同学打下了比较坚实的英语基础。

(二) 板块复习阶段。

板块复习阶段大约占了两个半月,即从三月初到五月中旬。这一阶段,我们教研组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决定把全组教师分成几个版块组,每个版块组准备自己所负责的版块内容。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我组有一批善于收集资料、教研能力强的老师,我们教研组在这个学期成功地整理、编辑了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三本专项复习资料。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这两部分,也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材料。可以说,这是我们教研组对我校整个英语教研中心的一大贡献。这些材料,修订完善后,将成为我校别具特色的英语校本教材。对以后历年的备战高考,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 综合练习阶段。

实际上,这一阶段并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时期。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把综合练习与专项复习自然地融为一体。即进行各个专项复习时依然坚持每周两套综合练习题。而且,具体复习进程中,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安排专门的综合训练。

第7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一、开发教材与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英语教学空间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材是最基本而关键的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时代,教材既包括教科书、各种指导用书等,还可包括相关的英语图书资料、英语光盘磁带、杂志报刊等。另外,教师还需开发各种“活教材”,如自然环境、实际生活等,尤其是新课标下,教师既要立足教材,更重要的是创造性运用教材,适当增删整改,巧妙拓展延伸,以拓宽英语教材空间,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如教学7A Unit 4 Food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优选多种网络教材、视听教材、图书教材等,以开阔学生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饮食文化,强化英语教学效果。

其次,注意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这主要包括教室、电教设备、校园环境、图书室等,另外还有教师与学生经验等。若英语教师能够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可使英语教学更为生动、趣味。如教室、校内的学习园地上、墙面上有着学生自己设计的英语板报、收集的英语图片资料等,这些都是学生可观察与学习的。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与利用校内各种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实情分类运用。

①读写类:如学习8B Unit 3 Online travel后,教师可补充有关文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以激活英语教材;组织英语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英文写作;编写板报、手抄报,其内容可围绕单元话题来组织,如“Online travel”“Travelling in world”等。也可是疑难知识解答、英语小故事或谚语、优秀习作、学习方法与技巧介绍等。②听说类: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观看适合初中生的英文动画或电影,如“Toy Story”《玩具总动员》“The Tale of Despereaux”《浪漫的老鼠》等,让学生接触更地道的英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识;编写课本剧,进行角色表演。如学习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一文后,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创新,编演相关课本剧;利用校园英语广播,播放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英语内容,如英语故事、英语新闻等。③综合类:日常生活中的英语积累:开发社会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收集校外所见所闻的英语资源,譬如英语格言、商品英语说明书、英语广告词、英语商标等,并指导学生准备一门记录本,积累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定期交流分享。

二、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为教学带了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并突破了时空限制,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善于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增长学生见识与经验。

第一,引导学生上网查阅学习资料,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亦或为学生提供有关网址,引导学生自主查阅、收集资料,让他们自主学习,开阔视野。如教学8BUnit 2 Travelling之前,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著名旅游网址,要求学生找找自己喜欢的旅游胜地与景点及其图片,如Window of the World in Shenzhen, Chinese gardens等,然后制定旅游计划,包括旅游线路,交通方式等。课堂上,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用英语简单说明这些旅游景点,选择交通工具的原因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提高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与实践能力。

第二,提供有关英语学习网址或网站,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自学。在信息时代,因特网中的英语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而选择不同英语网站或者报刊杂志网站。如(英语在线), (可可听力网), 《时代周刊》等。

第8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阅读训练

一、 小学英语阅读的“三个适应”

(一)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也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两个级别。在一级中,要求学生能够看图识字,在认识物体的前提下学会单词,并通过图片的辅助读懂简单的小故事。在二级中,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读所学的单词,同时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生词,读懂教材中简单的要求和指令,可以看懂贺卡等所传达的简单信息,并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短文。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为他们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小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帮助自己补充知识。阅读过程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他们较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从小接触英语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根据阅读材料的多变性、有趣性,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英语的兴趣。另外,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他们自身阅读效率的提高会有明显帮助。小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这样学生在遇到生词和新句式时就不会感到不安和紧张。同时,通过英语阅读的训练,我们既可以让学生习惯英语的表达习惯,帮助他们了解英语的句型结构,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三)适应英语的思维方式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在大多数非英语国家都被列入了学纲中。开展英语教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改善英语学习方式、培养英语学习思维。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学习项目,因此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更为重要。首先,教师可以从日常学生阅读的材料入手,多让学生阅读外国语言文化材料,帮助学生提升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适合的国外读物,因为毕竟中文和英语的思考思维大有不同,学生想真正读懂英语文章并最后能够自己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就要从一开始培养这方面的思维。例如英语文段中人们习惯先做出结论再展开讨论,而中文里往往会先阐述细节再做总结。

二、 英语阅读训练的“三个注重”

(一)注重阅读材料的选取

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材料的选取,针对学生的特点,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对图像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比较高。在选取英语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选择具有图文并茂特点以及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如有关学校开学、新年许愿、逛街的材料;我们可以选取童话色彩强的阅读材料,例如迪斯尼乐园、泰迪熊以及猫狗大战等;我们可以选取景点介绍的阅读材料,如白宫,威基海滩、克里姆林宫等。通过不同的材料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阅读英语兴趣。

(二)注重学生对材料的思考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材料的思考能力。我们应该从英语的语言以及材料的内容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答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另外,在学生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并针对材料内容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进行英语思维。例如,若选取的材料是关于动物的,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及其原因,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听过或看过的有关动物的音乐、动漫、电影等。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有机地将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进行英语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三)注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小学英语阅读训练不应仅让学生对着阅读材料进行机械学习。为了更好地达成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目标,我们应该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英语阅读课上,我们可以限定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遍。通过课堂上的情境学习,加深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材料,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训练,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我们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伟华.例谈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02).

第9篇:小学语文教师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朗读 反复 感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13

英语和语文一样,都是一门语言,小学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学科知识,又是交流工具。学生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学科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对英语反复的朗读、坚持不懈的朗读。学生开始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声音洪亮的把词汇、句子、文章之类的英语语言材料读出来即可,随着朗读的不断增多,学生要学会揣摩句子中单词的重读、连续,在朗读的时候要保证朗读的节奏符合文章内容的需要,同时要根据文中情感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调,这样才能做到通过朗读把文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会了朗读。

朗读是视觉和听觉的高度融合,朗读者通过仔细的看着英语语言材料,在大脑中对看到的文字信息进行快速的处理,随后转化成为从口中发出的声音,听朗读的人通过声音得以将文字的英语语言材料还原。换而言之,朗读是一个眼、耳、口、脑相互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英语的朗读逐渐培养起英语语感,从而使得英语综合水平得到提高,最终做到将英语语言材料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转化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学习积累,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引导。

一、让学生有所准备

朗读是需要学生进行充分准备的,如果是拿到英语语言材料,然后读出英语语言材料,是不能被称为是朗读的,这充其量只能说是在念英语,也就是把英语的词汇、句子用动作发出音读,并不通过大脑的思考。学生在进行朗读前,形体和精神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准备,只有通过准备才能进行朗读,并通过朗读学有所得。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朗读前规范其姿态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学生在阅读前应当端正自己的坐姿,胸口离课桌约一拳的距离,双手自然的持握书本,挺直腰板、挺起胸膛,头略微抬起,目光聚集在手中的书本之上,这样规范的姿势一是有助于学生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二是有助于学生保护视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使学生的内心保持平和,从而能够很快的融入到朗读的英语语言材料之中,是的朗读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

二、让学生带着目标去朗读

在进行了朗读前的充分准备后,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朗读了,但是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朗读明确适当的目标,那么学生就会在朗读的时候迷失方向,使得朗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前要先为学生的朗读确定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得学生的朗读有动力、有意义,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在朗读时的兴趣,使得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的朗读变成一种乐趣。

例如,小学生进入到高年级,英语的单词量有所增加,英语课本上课文所涉及的句型难度也随之加大了,而且课文的长度也会有着明显的变化。学生在这个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对新的英语学习有些许的不适应,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在教学前对学生提出一些朗读的小要求。一般在朗读前我都会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读准每一个单词,先让学生大声整齐的对课文进行朗读,等学生朗读熟悉后才告诉学生,n文中那些句子日常使用中是需要连读的。

三、让学生反复进行朗读

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对英语语言材料才能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因此教师要在日常英语朗读中引导学生重复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针对学生朗读逐渐熟悉过程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我们可以为学生的朗读训练设置阶段性的目标:读完全文、顺利的读完全文、流畅的读完全文、流畅准确的读完全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一步步的达到这些目标,使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得到持续的发展,为读好英语、学好英语夯实基础。

四、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

朗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学生视觉、听觉通过大脑思考相融合的过程,在英语朗读的过程中讲求的是,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只有做到各方面的协调,才能将英语朗读好,才会在英语朗读的训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卓越效果。

首先,学生要用眼睛看英语语言材料,并要保证看的速度略快于读的速度,为大脑的思考预留一个缓冲期,让学生在对英语语言材料进行读取后,对英语语言材料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思考,使得材料的真实内涵能被学生所理解,这样有助于文章情感的表达。

其次,学生在读的时候要充分调动舌头的肌肉,将通过大脑处理过的文字信息以声音的形式重现出来,同时要保证朗读声音的连续性,使得一个个单词绵延不断的从口中蹦出,使得文字转换为语言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再次,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用“心”,用心去感悟英语语言材料的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对句子进行深度的解读,准确的把握英语语言材料所蕴含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更为生动。

最后,对朗读的英语语言材料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学生需要在朗读中恰当的控制语速,适时的变换语调,同时根据英语语言材料的内容来调整语音,这样才能将英语语言材料的情感释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语言的魅力之所在,从而使得朗读能够感染他人。也只有这样的朗读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同时这样的朗读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

五、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