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精选(九篇)

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

第1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一、篮球游戏的作用

(一)篮球游戏增强篮球的娱乐性

篮球兴趣中的娱乐化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篮球兴趣培养中应采用篮球游戏的运动方法。同时,在学习一些技能或动作时,因为单调重复学生就会感到无聊,穿插一些篮球游戏,可以发挥重点和增强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篮球游戏活动的乐趣探索能使小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会影响他们对篮球游戏的兴趣。它可以被描述为“音乐融合活动”,使小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体育教师也融入其间,使小学生能享受到快乐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使活动充满乐趣。

(二)篮球游戏提高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

篮球运动具有娱乐性的特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精神和号召力,不仅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他们不能就单纯地打篮球,如果一味打篮球,就会失去活动的意义。因此,在篮球游戏中,一方面,要求教师根据活动内容的性质、技术动作的特点,将篮球游戏规则的编制、科学组织纳入到每一类篮球游戏的教学中,以完成活动任务;另一方面,篮球游戏可以使小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根据老师的指导,以极大的热情去学习,不断自我增强和纠正教授的活动内容,不仅满足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还通过兴趣、娱乐学习和掌握的篮球的基本技能,以确保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巩固和提高基本技能。

(三)篮球游戏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篮球游戏中,小学生既有身体的竞争,也有智力的竞争,而胜利往往是身体和智力的结晶。因此,篮球游戏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体力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篮球游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它能帮助小学生理解动作与动作的关系,以及篮球运动的一般特征,因为有机会让每个小学生都展示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篮球游戏是动态的,结构不是固定的,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感知力、重视能力的分配,从而发展小学生的思维。

(四)篮球游戏能提高心理素质

首先,篮球游戏能提高小学生自信,敢于竞争。有很多小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因为开始自我期望的太高,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会被迷惑和失去信心,而篮球游戏以其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使每个人都能得到胜利,使大家能充分发挥其在篮球游戏中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其次,提高注意力的分配,适应复杂环境。有的小学生在复杂的环境和困难的分配上不能调整自己的注意力,篮球游戏中有一个特别的重点项目,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提高成功的次数,为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信心,敢于为成功而奋斗。同时,篮球游戏是在活动中频频出现的活动,有利于磨练意志,从而鼓励看不到希望的心。

(五)篮球游戏在篮球教学和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作为培训的辅助手段,目的是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完成培训任务,提高培训质量。在篮球教学和活动的准备阶段,通过正确培养篮球游戏这一最有效的手段,来伸展关节、韧带的牵拉效应,能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性,克服各种功能的惰性,使人体进入工作状态。同时,篮球游戏的内容是适应教学内容的,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学和活动。

二、篮球兴趣培养中对篮球游戏的教学组织

(一)做好篮球游戏的准备工作

篮球游戏前的准备是对篮球游戏能否顺利有效地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篮球游戏的正常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篮球兴趣的准备工作应包括场地选择、排列组合、篮球游戏规则的形成,而网站应尽量选择在篮球场上的三点一线、罚球线、罚球区、半圆,有利于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场地的适应,也有利于了解篮球规则和合理使用。

(二)篮球游戏的教学组织工作要力求简便

在学习新内容后,老师在对篮球游戏进行明确的论证,并进行必要的论证,让小学生再做一遍,然后进行正式游戏,以保证篮球游戏的顺利进行,其标准应该是明确的,最快速的方式来表示成绩。篮球游戏时间、游戏次数和要求,应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状况,也不要因为小学生情绪高涨而增加的次数。同时,由于游戏的强度要比平均水平更为激烈,运动量更大,身体弱的小学生应该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三)篮球游戏的结束与总结

篮球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小学生更满意,但不是太累结束。在篮球游戏结束前,老师应该有规定的时间结束;篮球游戏结束后,应该对篮球游戏进行总结,要评价篮球游戏的结果,小学生应该在篮球游戏中受到表扬,失败者不应该责怪篮球游戏,而是应该更加积极地鼓励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克服胜利的缺点了。同时,总结必须公正合理,要确保成绩,指出不足,对参与者通过篮球游戏进行教育,来学习知识,提高篮球技能。

三、结论与建议

篮球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篮球兴趣培养方法,在小学生中很受欢迎,作为一名教师,它可以得到最佳效果,达到最佳效果。同时,篮球游戏的活动与篮球教学的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篮球兴趣的各个方面的任务选择,创造一些篮球游戏,并合理应用于篮球兴趣。然而,对篮球兴趣的研究是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把游戏、对抗、技能、篮球和篮球兴趣结合起来,进行篮球兴趣,其中篮球游戏在篮球兴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篮球运动的功能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从提高活动质量入手,满足小学生的要求和心理需求,加大对篮球运动的培养,提高篮球兴趣的效果。

第2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4-01

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的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其中的运动参与目标就是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而体育游戏恰好赋予了体育教学中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怡性情的良好的教学方法。同志在o《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们的天性。"这充分说明游戏的魅力作用所在。体育游戏是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娱乐活动。

1.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突出,平常的课堂运用多多。但是为了保障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顺利进行,安排游戏时要先做一定的准备工作,分析各班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游戏时针对各班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个别调整,例如有些班级男生比女生多、高低年级体力情况不同等等,这些教师事先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分析调整,体育游戏活动前必须要考虑到。只为体育游戏正常进行做好科学预测工作。

1.1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引入在娱乐学生身心,陶怡学生性情的同时,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四个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要把趣味性和体育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体育游戏的教育目的。

1.2体育游戏活动的竞争性与安全性。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在于体育游戏都带有竞争性和对个体的挑战性,教师选择编排体育游戏力争做到简单易学,健康积极向上。有竞争就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体育游戏的应用必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管理。

1.3体育游戏活动的鼓励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学生充满热情的投入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结束后,对教师宣布的比赛结果使相当的关注的,作为教师,对体育游戏结果进行评判,必须做到客观公正。例如分小组进行体育游戏比赛时,教师一定要在体育游戏开始前就要告知学生比赛后的奖励结果,这样能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对体育游戏活动成绩赢了的学生给予表扬,体育游戏活动失利的加以鼓励,对体育游戏活动中不遵守体育游戏规则的学生要进行批评,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这次体育游戏的感受和体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性。

2.体育游戏的深远影响

以上深刻的分析,体现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课堂的应用作用很大,其在体育教学中的深远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育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重复枯燥的身体训练和器械训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的注入,其自身应用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更好的锻炼和提高身体,提高了学生的神经兴奋性,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素质提高。

2.2体育游戏调节了学生消极情绪。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期与生理成长期阶段,初中阶段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叛逆期,加上学习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会对教师的正面教育产生反感。而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能很好的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舒缓了学生的消极情绪,体育游戏的竞争性更能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努力向上的拼搏精神。

第3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这件事和我没有关系。”这是许多同学在集体中常说的一句话。这种现象在独生子女身上已不足为奇,父母们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小皇帝”“小公主”,以一种“拿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态,无时无刻不在细心的呵护着“祖国的花朵”。加上较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更滋长了孩子们的娇柔任性、固执蛮横,和同学相处常常缺乏相互合作和宽容精神,缺乏集体荣誉感。他们往往为一点小事就心存芥蒂,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缺少集体主义和协作互助的理念。

社会、国家是个大集体,学校、班级、家庭是小集体,当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相矛盾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作为集体的一份子,我们又该如何为集体的成功而努力?

对于五、六年级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正处在个人自主意识显现的过渡阶段,心理认知逐渐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尤其即将进入青春期,此阶段也是最易引起心理冲突的时期。这时候更是建立团队理念、集体意识最佳时机。依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指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课要以游戏活动为主,在游戏中学习,在趣味活动中领悟体会和成长。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个人对集体成败的作用与影响。

2.感受集体中我们需要相互帮助、沟通、包容、合作。

3.体会“集体荣誉”带来的心理感受及成功的喜悦体验。

4.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责任心。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集体的成功需要我们相互帮助、沟通、包容、合作。

2.体会“集体荣誉”带来的心理感受及成功的喜悦体验。

3.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责任心。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幻灯、小红旗、军帽、奖状。

2.学生准备:每人一支蓝色水彩笔。

活动设计:

一、热身活动

1.热身活动:规划“蓝”图

游戏准备:事先通知同学们一人带一只蓝色水彩笔,每一组发一张A4的纸,口令一响,一人一笔写“蓝”字。

游戏规则:一次只能一个人离开座位,最快最好写完“蓝”组获胜。

2.引入主题:

师:请获胜组分享体会。

师:集体的成败和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游戏活动

游戏:A计划演习

(一)组织队伍 明确责任(同学自我完成,时间2分钟)

1.每队选出队长一名(负责游戏中所有组织工作);

2.旗手一名(有号召能力,负责举旗,领呼口号);

3.起一个队名,一句你们队的口号,写在纸上。

(二)游戏内容

师:前方打仗后方支援,前方需要:

1.子弹10发(蓝色水彩笔)

(第一轮游戏结束)生:总结集体的成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2.奥运五环(用红领巾绑成,两条红领巾一个环)

(第二轮游戏结束)生:总结在集体中我们需要包容、沟通、合作。

3.右脚鞋子6支

(第三轮游戏结束)生:总结当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以集体利益为先,学会相互帮助、勇担责任。

三、总结分享

师:表彰“A计划行动”获胜组。

生:体会“集体荣誉”带来的心理感受及成功的喜悦体验。

四、重温集体的魅力(实践反馈)

师:按教师手势所示人数,起立“江南style”

生:再次感受集体的魅力、力量和快乐。

五、心灵分享

生:将心得写在“小心上”,贴在“大心”上。

六、创新开拓

合唱校歌

播放视频(同学们平时的生活录影)

现场班级留影

呼班级口号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课本,乌鲁木齐市地方《健康》教材四年级上册一课心理健康篇。因为前面多次尝试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完成此课,但年龄段的不同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和主动能动性都受到限制和影响,所以本次教学由六年级学生配合完成。本节课通过五个游戏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逐步的让每个同学都参与活动中,在游戏中体会是什么是团队?意识到集体的胜利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并且在游戏过程中激发同学们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体会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功。能够有效的在短暂的课堂中建立集体意识和较强的责任心。

45分钟的课堂,教师仅用简短的言语组织课堂,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的角色,给学生30-35分钟的时间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热身和第一环节游戏中,同学们按规则,组织队伍、明确责任和分工。第二环节,同学们体会集体的成败和我们每一个成员密不可分。意识到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重要性。第三环节,先是静默无言完成活动,发现由于沟通不畅引发的团队合作出现问题,于是经过讨论分析,再次重复游戏,这一次可以充分的沟通,第二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沟通与合作对集体成败的影响。第四环节,考验同学们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通过游戏感悟关键时刻牺牲个人的利益的心理感受,同时牺牲个人利益时集体取得成功时的心理体验。

整堂课各环节由学生自主组织、学习、讨论完成。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让同学们建立集体的概念,并体会集体的成败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还要通过游戏活动感悟与学习、体会集体中的相互帮助、沟通、包容、合作,并分享“集体荣誉”带来的心理感受及成功的喜悦体验,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责任心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第4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一、什么是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制订、设计一定的游戏活动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同时,它主张改变以教育为中心的传授和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自主活动和主动探索能力。通过学生全面参与多样的游戏活动增加学习兴趣,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语言学习氛围。

二、课堂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一般都好动、好玩、喜欢模仿、好奇心强。那么教师在小学生的教育上要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是每一位教育者所面临的难题。课堂游戏恰好解决了小学生“学”与“玩”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解决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也是缓和心理紧张、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所以在学生成长发育的每个阶段,游戏活动均能帮助他们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等方面提高技能。极为重要的是游戏是每个学生喜爱的活动,它把知识点的学习与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以往英语学习的枯燥和呆板,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此外还可以缓解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所以,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法,而且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课堂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能用英语做游戏”是《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Ⅰ、Ⅱ级目标之一,是对小学生玩、演、视、听的要求。与其他教学活动一样,要想把课堂游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作出科学合理地安排,有以下几个原则:

1.游戏活动目的明确。游戏的安排并非随意,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需要进行设计。在游戏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目的。

2.游戏活动可操作性强。教学是一项务实的活动,不要讲求“花架子”,而且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所设计的游戏活动一定要可操作易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游戏的量、时间和形式。力求在最关键的时刻,开展最恰当的游戏。只有使游戏恰到好处,才能使课堂动静结合,重难点突出,使游戏发挥应有的作用。

3.游戏活动要有创造性和多样性。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使用的游戏可分为词汇游戏、句型游戏、听说游戏、表演游戏等几类。教学内容不同,游戏形式不同。但对于同一类内容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又不能经常运用同一种游戏形式。不然,同样的游戏,玩过几次之后小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积累游戏方法,不断设计新的游戏,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游戏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开发了智力,还亲身体验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缓和了课堂上紧张的气氛,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愉快状态。但是,课堂游戏在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三点:

(1)充分准备。教师在备课设计时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既要实物准备又要心理准备。

(2)有效监控。教师要要求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同时密切注意学生完成情况,尤其是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使他们也顺利完成任务。

(3)及时评价。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调动学生对整个游戏做出总结、评议、指出优点,发现不足,并指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做好过渡工作。

第5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理知识,介绍简单的基础的计算方法与规则,在结合实际生活讲授相关解决问题的思想。更加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起高效的学习方法。小学数学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简单的数理逻辑性和空间想象力,这两点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需要从零学起,随着"玩中学"的教学理论的提出,游戏环节的安排越来越多,而游戏教学方式真的能够高效的向学生教授相关的数学知识吗?那么如何设置数学游戏环节才更加有效呢?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分析

如果不想办法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味的想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可能可以接受,但是对于脑力劳动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过程很容易引起疲劳,也就是说学生在低沉的学习状态下,知识成了负担。如果在学生疲劳状态下依然高压输入,带来的只有负面效果,很可能是学生彻底失去信心。

简单的分析"玩中学"的教学理论,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前提,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喜欢或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程导入,设立学生能够保持兴奋状态的"教学气氛",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其次,教学手段也更加贴近学生水平,多采用形象的具体事物作为参考,用生活向理论过渡,简单明了的阐明,更加重视主题对于学习过程的作用。

"玩中学"还强调了小学数学解题思维能力,这就提到了"玩"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的题目多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操作,将题目模拟成活动,让学生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成数学解题思维。最典型的就是设计游戏环节,合理设置竞争机制,让学生游戏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思想。

二、游戏环节在教学过程的应用

为了实践"玩中学"的教学理论,游戏环节的设计也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游戏要从数学科学角度出发,利用数学知识作为游戏核心。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接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所以游戏还是要以知识作为核心;第二、游戏要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游戏难度不能过难,学生不仅会没有兴趣参与,更加无法学到蕴含的知识。游戏教学的最后还是要设计讨论环节,以游戏成绩作为参考,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综合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要对游戏中的知识点做总结性的说明,进一步强调游戏所包含的知识点。

教学中的游戏设计,一般是将教学内容高度集成为某一问题的解决法,例如将基本乘除法集中成售货结账问题,将含未知数等数求解集中成分发苹果问题。数学游戏还要确保游戏模式是学生所能够接受的,主要原则有:规则简单;参与度高;快捷简便。学生要能够参与到游戏中,感受整个游戏过程,也就是"玩中学,玩中练"。适当增加游戏的竞争性,也有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鼓励学生开动思维机器,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学生主动要求进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下面来通过两个游戏实例来分析游戏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

1、简单的数学运算--售货游戏。将学生分组,成为售货员和消费者,指定一些虚拟货物,如铅笔橡皮等,为这些货物设置合理的价格。要求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销售和购买的活动,销售员要正确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计算出花费并相应计算应当找零,而消费者则需要通过自我计算找零再验证找零。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都体验一下售货员的流程。在这个游戏环节中,主要锻炼的是学生基础数学运算,包括简单的乘除法,小数加减法等内容。因为货物买卖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社会活动,所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参与积极性,另外,在课堂上营造交易环境中,保证了学生的可参与度,通过简单的交易过程,将重点放在价格的计算上。游戏环节的进行中,教师要充当"市场监督者"的角色,时刻观察学生在扮演售货员的过程中,对于货物的计算过程,允许学生使用草稿纸确保更高的准确度,当学生出现了小失误,如找零失误,教师应当以鼓励的态度,让学生重新计算,而不是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环节结束后,教师总结性的发言也很重要,对学生必要的鼓励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结发言中,教师可以再出几个实例"我要买两块橡皮,八支铅笔和五个笔记本,我给了你10元钱,你要找我多少钱?"将此作为训练重点的强调,学生就能够明白在游戏中主要锻炼目标。

2、未知数方程求解--分苹果游戏。将篮子中的苹果作为未知数X,教师在往篮子中加入了一定量的苹果后,现在计数篮中的苹果数,据此计算出原始篮中苹果数,也就是未知数X。教师可以随机添加或者移除苹果,让每个学生体验这一过程,对于能够多次准确计算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可以一对一的向学生说明,确保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同样,在游戏环节结束后,教师以"我有一篮苹果,现在我拿走了2个,篮子里还剩5个,原来我有多少个?"这样的问题突出练习重点。

学生在上述两个游戏中,体验游戏过程的同时,相关的数学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相关的数学概念也形象的有所了解,再结合教师的总结说明,游戏"玩中学"才真正起到了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游戏环节的设计要合理,深入理解"玩中学"的教学理论,避免复杂的游戏设计,增强游戏的实践意义,突出游戏重点,避免学生在游戏中"玩"大于"学",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难以得到建立。

参考文献

[1]韦利娜.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J].科技创新导报.2011(01)

第6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1.教师主导性原则教师主导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体育课堂中所起到的指挥者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游戏的设置、目的性阐述、注意事项提示等的说明;(2)游戏进行中的组织协调,及时纠正游戏中的错误,促进游戏的有效推进;(3)游戏结束后的有效总结。说到底,游戏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娱乐方式。良好的组织者能够把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锻炼性原则体育游戏的设置归根结底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体育游戏的目的就是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时候应考虑到运动量的大小和教学对象的实际身体素质相匹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游戏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原则任何一种体育游戏都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体育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不同的教育时段选择相应的体育游戏。同一个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时段应用的体育游戏应有所区别。例如学习踢毽球课,从发球到带球再到传球需要三课时。每一节课选取的游戏不要大于学生的承受能力,否则容易造成受伤而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教学进度。一般来说,同一课堂内部热身阶段和收尾阶段应采取运动量较小的游戏。

二、体育游戏的教学运用

1.体育游戏在课堂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准备活动是每一节体育课开始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够保证学生课堂内的安全。同时,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的角色必须提高他们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在这部分时间里,应该选取一些侧重于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带领学生玩类似快静齐的游戏,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秩序得到保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安排了较为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任务。身体素质联系的项目一般比较单调、动作难度小、身体负荷大,因此学生容易造成厌倦情绪。采用游戏法练习可以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如在体操横箱分腿腾跃教学过程中,运用“跳人马接力”、“跳山羊”等游戏,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有利于学生克服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技巧。在游戏进行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运动量,避免运动量负荷过大。同时,要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

3.体育游戏在教学结束部分的运用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步有序的降低运动量,同时让学生的心理也逐渐恢复到平静状态。此时,可以选取一些能够达到协调放松、轻松愉快为目的的体育游戏。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舒缓与放松。此时,教师还可以对本次体育课进行活动总结。经过这样的结束整理活动,既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又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让学生感觉到“意犹未尽”,为后续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自于《中国校外教育》杂志。《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束语

第7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1.较强的目的性。游戏的诞生不是平白无故的,它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游戏教学,要么是为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一些道理,要么就是考验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因此,体育游戏是一个意识性很强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管能动性,改变游戏的规则或者内容,达到锻炼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

2.非生产性。体育游戏的规则是人制定的,游戏中的所有角色都是虚幻的,虽然这些角色可以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反映,但就游戏本身而言它不创造任何游戏本身以外目的的产值,没有功利的参与,是不具有生产性的。由于游戏是在一些规则和假设下进行的。因此,在游戏之前往往需要许多的准备工作。

3.趣味性。体育游戏在人们制定的规则中诞生,为了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增加更多丰富的游戏环节,将体育游戏趣味化,这也将有利于体育游戏的发展。

二、体育游戏的分类

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一直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就目前的体育教育游戏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对抗游戏。这种游戏是按照组织形式进行划分的,为了考验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可以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当实力相当的若干分队进行有目的性的对抗比赛,进而达到对学生教育和考验的教学目的。

2.运动游戏。所谓运动游戏,就是按照人的活动能力而设计的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可以应用运动游戏,如赛跑、跳跃和投掷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让学生通过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测试游戏。测试游戏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诸如速度、反应力、耐力和力量等方面的身体情况,为教师的良好教学打下基础,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摸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体育游的设计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一些独特的教学游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配置。体育游戏的设计其实就是体育游戏规则的设计,而这些规则内容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1.体育游戏设计的原则:

(1)游戏的健康化。既然是教育,就应该教授学生健康的文化知识和行为举止,这样的教育才具有教学意义。因此,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首先就要满足其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性,只有在健康的教育下,学生的成长才会健康,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否则将会给社会种下隐患。

(2)游戏具备趣味性。在日常的体育游戏的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所设计的游戏应该是符合学生身体条件的,同时又不失趣味,对于游戏设计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过于简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进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3)教育意义。体育教育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实际体验让学生获得教育。因此,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体育游戏设计得更具有教育意义,不管是思想品德还是人生价值观念,都应该成为体育教育所要涉及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4)利于教学。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在于它的内容丰富,还在于它的简便易行,这样才能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游戏的设计,应该在其内容丰富有趣的情况下,充分考虑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对于那些不便于教学的教学游戏最好不要采用,否则只会阻碍教学。

2.体育游戏的教学要求:

(1)明确游戏的内容和活动顺序。体育游戏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很重要,只有教师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游戏的内容,明白了游戏活动的顺序,才能很好地将体育游戏教学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体育游戏教学中必须确保学生明白了游戏的内容和活动顺序之后才进行教学。

(2)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学生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可能会给其他学生带来一定的伤害,或者有些学生有先天性的疾病,此时教师在体育游戏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做好学生课堂中的安全保障工作。

(3)保障课堂游戏的公平性。对于有竞争性的游戏,教师应该充分地做好裁判工作,公平地评判本身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同时在公平的判决下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活动教学中去,教学活动也才能更好地开展。

(4)做好课堂总结工作。体育游戏教学其本质上就是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这样的体育课上,游戏上要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小学体育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应该严格地控制好时间,一定要留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游戏总结,这个总结可以通过让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地去明白一些道理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

四、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单调的体育课往往会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感到困倦,因此教师日常的体育课中穿插体育游戏是必要的也是科学的,但是教师还要学会对游戏的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准备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活动一下,舒展一下学生的筋骨,防止课堂中因为运动而受伤。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可以适当插入一些运动量不大的小游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活动筋骨,又能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将学生的上课状态调节到最佳。

2.技术技能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体育技能教学是很枯燥乏味的,反复的体育技能练习往往会让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如果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技能教学中插入一些有趣的游戏不但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还可以有效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上课的正能量。

3.素质练习中运用体育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身体素质练习往往是他们最不愿做的一件事,因为这种练习会消耗他们许多的体力而且这种联系还比较单调。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的素质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可以帮助学生解乏,但是也应该控制好游戏的度,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五、结语

将游戏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将单调枯燥的体育教学生动化和趣味化,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是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应用给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他们必须学会合理设计体育游戏和适当运用体育游戏,才能到达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游戏 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课程目标是: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里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集体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而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活动。

一、体育游戏优化小学体育教学

1.体育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就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他们对有兴趣、有感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向认识兴趣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两者在游戏活动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与提高。

2.体育游戏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技术

体育游戏是有娱乐与趣味的特点,对小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可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所以,在体育游戏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技术动作的特点,按照动作迁转规定,有游戏编制规则,加以科学的组织成各类型的游戏进行教学,以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体育游戏教学可使小学生在快乐活动中,依照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极大的学习热情,不断地自我强化和矫正所教授的内容,既满足了他们身心方面的需要,又在趣味、娱乐中掌握和学习了基础活技术和技能,从而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习的基础活动技能。

3.体育游戏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体育游戏更有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它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动作间的关系,动作结构与游戏形式的联系,以及体育运动的共性,使知觉更有概括性,使思维更加开阔,促进他们的发散思维。游戏活动由于有机会让每个学生表现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参与方式,因此提高与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缩短感知能力,注意分配能力,从而发展了小学生的思维。

4.体育游戏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体育游戏进行中,参与的角色不仅是体力的竞争,同时也是智力的竞争。体育游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学间默契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学生必须在具有一定的体力的前提下,还要具有一定的智力、毅力和拼搏精神,才能赢得游戏的胜利,体验到胜利的乐趣。因此,也能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组织课堂教学必须严密

在游戏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因此,周密的组织工作就是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强调组织纪律性,运用游戏方法时,要强调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如:迅速将队伍排列整齐,宣读游戏的规则。对比赛性游戏,一般都要进行分组,而且落实好每组的组长进行协助管理,分组的方法可采用固定分组法或报数分组法,同时要注意各组的人数要相等,各组学生的体质和技能要大致接近,男女生最好是分开练习,如不分开则应搭配均匀。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投掷项目,一定要按照规律。不按序次或不按规则进行,就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或造成混乱局面。

2.注意游戏的安全性,以及学生的运动负荷

由于游戏教学的特点,学生在游戏时求胜心切,自我控制能力差,因而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前,一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安全系数大和运动量适中的游戏。二是要认真细致检查场地、器材和学生的服饰等,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处理。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强调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对具有危险性的投掷游戏和对抗较强的游戏,更应加强观察器材使用情况,一旦发现器材有损坏或存在隐患,要立即更换或采用必要的措施。

3.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化

儿童另一个特点是:喜乐无常。当游戏很有兴趣时,他们会忘形,当游戏的趣味不是很强,他们很容易表露出来。同时,学会说呢过在游戏中情绪如何,是衡量游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功的游戏,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要提高学生在游戏中情绪,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游戏项目。此外,教师应有一定的程度上保持好学生的兴趣与体力的平衡,过度的兴奋学生不惜体力,这样学生很容易疲劳,会影响到下节课的上课质量,也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如果学生的情绪不高,游戏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没达到上课的目的。

4.游戏教学必须进行及时讲评和总结

第9篇:心理活动小游戏总结范文

教研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即有教研理念、教研知识和教研能力。《为教师搭建角色游戏理念与实践的“鹰架”》就体现了作者的教研专业素养。

希望更多的教研人员关注有关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专业要求这一议题,进行相关的探索与研究,从中发现与总结出更多的策略与方法,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水准。

一、教研背景

在一次角色游戏的观察实践中,我问教师:“角色游戏中的主体是谁?”他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幼儿。”然而,进入到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现场,我发现教师的教育行为竟然与他们头脑中的理念相差甚远:角色游戏成为教师的主导活动,教师对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关注非常缺乏。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教师的理念与实践的脱节?又该如何帮助他们搭建起理念与实践的“鹰架”,让教师真正把游戏还给幼儿呢?带着这种思考,我组织了我区优秀青年教师集体参与的、主题为“让理念看得见——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关注与落实”的系列教研活动,以期青年教师们在观察、互动、研讨、分享、反思和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多种表现以及教师在游戏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作为,帮助教师搭建起角色游戏理念与实践的“鹰架”,让教师熟知的“游戏是幼儿的游戏”的理念落地。

二、教研过程——“鹰架”搭建的故事

1.“放大镜”行动,了解认识。

第一次的研讨活动重在了解教师们对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活动开始前,我们直接进入幼儿角色游戏的活动现场,让教师们带着“放大镜”去发现活动中未体现幼儿主体性的游戏情况。一小时后,教师们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未体现幼儿主体性的情况:

(1)游戏主题教师决定。教师们发现幼儿园的游戏室内,整齐划一的、标识鲜明的角色游戏区,都是教师单方面决定了游戏的主题与内容,幼儿没有自主构建自己喜爱的主题的机会。

(2)游戏角色教师决定。教师们看到每个角色区门前,都有固定数量的“小脚印”和角色牌,隐形地规定了幼儿游戏的人数与角色。

(3)游戏情节教师主导。通过游戏过程中的观察,教师们发现幼儿在小医院里看病的流程、娃娃家成员各自的工作、小吃店提供的菜品,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的生活而非幼儿的生活。

(4)环境、材料教师构建。游戏环境和材料中的教师主导更是显而易见。如点心店的操作材料、医院里的设备和用品,不用幼儿过多思考,教师一手包办。

从教师的交流可知,他们对于角色游戏中幼儿的主体性的认识还是非常到位的,但为何落实到行动中却未能尽如人意呢?

2.头脑风暴,了解困惑。

造成理念与实践之间巨大距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层面的教师来说,各自的困惑到底是怎样的呢?一场角色游戏实践中的困惑的头脑风暴随即展开。

新教师说:“我观察过,孩子们真的不知道医生该做些什么。”

老教师说:“我能眼睁睁看幼儿干坐在银行里吗?”

骨干教师说:“教师不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幼儿能玩起来吗?”

业务园长说:“理念我们都知道,但是我没有看到这种理想的游戏是怎样产生的!”

从教师们真诚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幼儿浓浓的责任心,令他们纠结的是:放手后,无法预期游戏现场。如果能给教师一张真实的“实践图”,是否能减轻他们的实践疑虑,促进他们的大胆探索?

3.典型示范,搭建“鹰架”。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势必要比他人拥有更大的勇气、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得到幼儿园的支持以及与学员沟通后,我找到了一位教师,由她承担在角色游戏中体现幼儿主体性的实验。实验完成后,一个能够较好体现教师实践过程的案例也由此产生。于是,我组织了这一案例的分享活动,以期燃起更多教师的实践热情与信心,帮助教师搭建起理念与实践的“鹰架”。

案例:空城计(中班下学期)

游戏室里,孩子们按部就班地玩着游戏。看上去情绪比较愉快,游戏中也有交往合作,游戏的内容看似挺适合中班幼儿,但是总觉得游戏中缺乏本该有的生气,而且没过一会儿有的主题就没人玩了。

于是,我建议教师:试一试放手,让幼儿自己玩。

我们首先在游戏环境创设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撤空所有游戏材料,包括固定的小橱柜,游戏室瞬间成了一座只有几个无法搬动的家具的“空城”。我们创设了道具柜和百宝架。道具柜里主要摆放常见游戏主题所用的基本玩具、娃娃、衣物等。而百宝架则放了各类低结构材料,如文具类、纸类、盒子类、绳子类等。

环境改变后的第一次游戏,教师介绍了每个主题的道具柜和材料架后,幼儿就开始了游戏,我和教师在一旁静静地观察。我们发现,半个多小时的游戏时间里,孩子们几乎都在做游戏环境复原工作:他们把玩具橱柜搬到原先的位置,游戏材料也一一放回原处,甚至连医院的几个牌子也不肯放过。游戏结束时,游戏室又变成了以往教师安排好的样子。我一方面惊叹孩子们的超强记忆力,另一方面隐隐担 心:“如果幼儿一直这样,该怎么办?”于是,我们在活动后对活动室的环境进行了二度调整,将一部分橱柜回归到原位,但仍然不在橱柜上做任何标记、放任何材料。

在第二周的游戏中,我们发现,虽然幼儿“复原工作”继续呈现,但是时间越来越短,参与的幼儿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幼儿开始关注道具柜和百宝柜的游戏材料。

两周后,“蹦蹦床”的游戏主题出现了。它是第一个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创设的主题,也是第一个让孩子们兴奋、蜂拥而至的游戏主题。

在那天的游戏中,海涛从百宝架上拿了几张报纸,将报纸摊在活动室外的空地上,然后脱下鞋子站在报纸上跳了起来。一会,静怡过来了,她跟海涛交谈了几句,也脱下鞋子欢快地在报纸上跳起来。“孩子们究竟在做什么”,教师走过去问孩子,海涛说:“在跳蹦蹦床啊!星期天我在卡通尼乐园玩过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好几个幼儿要来跳蹦蹦床。蹦床不够大,他们自发地去拿报纸,一个大型报纸“蹦蹦床”就构建好了。那天室外风很大,只要孩子离开报纸,报纸就被吹得到处都是。鉴于现场观察到的游戏情景,又考虑天气逐渐变冷,光脚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教师在游戏分享时,抛出了“怎样让蹦蹦床不被风吹走,我们的脚又不冷”的疑问。

这个疑问,在下来一次的游戏中被海涛带领的“蹦蹦床大军”顺利解决了。他们和本班“玩具店”的经理协商,获得了场地,又从百宝箱翻出了泡沫垫和彩色布,把布往垫子上一铺,蹦床游戏又开始了。

在“蹦蹦床”主题中,我和教师被幼儿深深震撼了,教师说:“我从来不知道他们原来这么棒!”这个主题也让我们对幼儿自主构建游戏主题的能力充满信心。

“蹦蹦床”不久扩张成了“游乐场”,其中的活动内容也进一步丰富起来。“游乐场“的经理还通过协商,让“玩具店”成了游乐场的奖品发放处。游戏的情节在幼儿的每一次活动中不断发展,我们看到了以往角色游戏活动中幼儿从未有过的乐此不疲。

“空城计”的案例,让教师看到长期处于缺乏自主的环境中的幼儿如何一点点、一步步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它不但向教师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构建环境的能力,也让教师看到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让教师看到了当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时,表现出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分享结束后,教师们先是惊叹:“游戏原来还可以这样玩!”紧接着就抛出了一个个关于游戏前前后后实践细节的问题。在提问与互动中,我看到了教师们眼中闪烁的火花,我想:“实践的热情已被点燃,哪怕是简单的模仿,也是对角色游戏的变革性尝试。”

4.实践展示,总结经验。

角色游戏的研究与实践,让教师对“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们在各自的幼儿园里积极尝试,我也通过搭建各种展示平台,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不忘总结经验,在分享与互动中进一步推进实践。如,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时间,教师把游戏从公共游戏室搬回教室,幼儿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游戏;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教师撤掉了预约牌,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幼儿;为了给幼儿营造更自然的游戏环境,教师借鉴自己小时候在家里的丝瓜棚下玩“娃娃家”的经历,对户外角色游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三、思考与启示

“鹰架”理念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教师为帮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所提供的暂时性支持。在关于角色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研究中,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怎样的“鹰架”有助于他们对理念的有效落实?在维果斯基建构主义理论和学院“研训教一体”的教师教育工作模式的指导下,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研:发现教师“最近发展区”,为“鹰架”的搭建提供依据。“鹰架”只有搭建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才真正有效,才能帮助教师实现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跨越。教师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最近发展区”不能完全依赖于教研员自己从教师的教育经验中寻找,更多地需要教研员在与教师的合作研究与互动中明确。正如这次系列教研活动,我在发现了教师在角色游戏中所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问题后,通过“头脑风暴”活动中教师的畅所欲言,进一步明确阻碍教师游戏实践的问题症结,从而判断出教师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