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银行信贷创新支持军民融合思考与对策

银行信贷创新支持军民融合思考与对策

一、军民融合发展简况及融资现状

(一)军民融合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军民融合是军民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使用,是在保持军工核心能力的前提下,推动军民通用科技资源的双向流动和资源共享,将军方与民用的工业、技术、人才和需求相结合,双方优势互补,更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军民融合产业涵盖众多的行业领域,主要包括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技术等。我国军民融合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军转民”及“民参军”,代表了两种资源流向,共同构成了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内涵。“军转民”是将军用技术或军用产品转为民用,并力争实现产业化,从而实现对军工企业的效益回报,同时带动相关民用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民参军”即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或者主要经营民品的国资进入军工领域。“军转民”的重点在于“实现高效益产业化”,我国军转民行业头部企业优势明显,主要以传统的十大军工集团为代表。“民参军”的重点在于“实现高质量保军强军”,从参与的市场主体来看,“民参军”行业中小企业较多。军民融合产业多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金需求量大、研发投入高、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在多数领域,特别是“军转民”领域,十大军工集团等头部企业持续领跑,市场集中度普遍较高,形成垄断竞争甚至寡头竞争格局。在“民参军”领域,主要企业为元器件、零配件供应企业,存在着大量轻资产、高技术和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成长速度快,但不确定性相对较高,因此市场风险相对较高。近年来,在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支持之下,我国“民参军”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民参军”上市公司已有百余家。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军民融合度还不够深,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正处于军民融合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阶段。而美国民营企业已囊括90%以上的国防军工订单。根据财政部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的《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的军费预算为1.45万亿元,与美国相比,仍旧有很大的差距,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我国军民融合产业还有相当的潜力亟待开发。尤其是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未来军民融合企业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军民融合融资模式现状

科技和资金,是现代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中最为活跃的要素。而国防科技和金融活动,则是这两个要素中创新成果最密集、最活跃、层次最高的领域之一。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和手段促进国防科技发展,推动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有机结合,意义重大。董小君、钟震(2018)通过研究提出,资金支持体系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制度基础和基本保障,而从财政主导融资向多元化转型是必经之路。纪建强、陈晓和(2013)指出,我国国防军工行业融资模式由最初的单纯依靠财政拨款逐步过渡到部分依靠商业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再到部分依托市场机制发行股票等直接融资方式的转变。但融资机制存在融资主体单一、资金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由于军工企业多属于国家保密行业,资金主要依靠财政供给,其余少部分由企业的收益积累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来满足,商业银行和券商等非银金融机构参与到军民融合产业中的程度非常低。除此之外,军工企业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也导致了军民融合产业融资渠道狭窄。军品的市场垄断性极强,效益与投入严重不匹配,而且投入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较低,民间企业的进入门槛极高。这就造成了军民融合产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弱,使得融资过程并不顺利,难以受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军民融合企业因保密性、高技术性和高风险性等特性,其在传统银行融资方面存在评价难、管理难,从而导致融资难的问题,军民融合产业亟须金融的深度赋能和激活。

(三)军民融合企业的融资和金融创新现状

随着金融体系创新框架逐渐形成,针对军民融合企业的融资方式创新也陆续出现,原本融资途径单一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经搜索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信息,基金名称包含“军民融合”字样的私募投资基金达24个。周雪亮、张纪海(2021)通过梳理军民融合领域融资及军工领域供应链金融领域研究,提出了军工领域供应链创新的思路。近年来,结合军民融合产业特点,各金融机构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探索通过应收账款质押、保理等供应链融资、参与产业基金投资等方式积极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如推出“投贷联动”“航空随享贷”“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军民融合技术改造贷款”“军民融合供应链融资”等产品。由于军工行业存在垄断和保密等特性,商业银行、非银金融等机构与军民融合产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然不够,从整体来看,财政依存度高这一现状尚未根本改变。尤其是“民参军”企业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具有典型科技型企业“两高一轻”等特征,其轻资产运营、缺乏合格抵押物的特性,仅以传统财务分析、担保能力评价来判定企业履约能力的评判标准过于局限,导致很多企业难以达到银行传统模式下的融资门槛。胡汝强(2017)也指出,“民参军”企业融资难,金融服务有待提升,配套机制有待完善。另一方面,这一类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也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点,且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军民融合产业中,培育了不少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企业,这些都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而当前,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等重要的竞争力难以被有效计量,存在较大程度上的“评价难”,故银行对该类企业进行筛选、判别和后期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情况,银行支持军民融合产业的呼声高,但信贷支持和投放不足,其“融资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二、银行信贷创新支持军民融合的思考

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金融助力科技企业发展成为我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党的六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金融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转变,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科技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其轻资产运营、无抵押物的特性,导致很多企业难以达到传统融资门槛。探索“创新能力”专属评价体系,成为破解科技企业评价难、融资难痛点问题的关键一环和信贷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面,首先应加强与政府科技部门及知识产权部门合作,探索建立以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能力专属评价体系,围绕企业知识产权等创新核心要素,以一系列可量化指标评价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标准,让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方面的能力在信用评价中得以体现,将“创新能力”转化为融资能力。“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配套管理办法、应用效果监测,将企业创新的各项要素细化分解为可测量、可评估的指标,通过专属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用,可以较为准确地量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根据评价结果从专属信贷政策、信贷流程和信用增级等方面加大信贷创新,推动加大军民融合领域的信贷投放,从而缓解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问题,激发军民融合产业的活力。

三、“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要立足于易获取、可测量、可评估和标准统一,既保障评价体系的稳健性、科学性,又保障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

“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产出水平和创新投入力度两个方向进行考量,主要设计创新成果总含量、军民融合合作深度、研发投入稳定性、研发投入强度4大维度,并细化为科技创新成果总含量、专利含金量、企业类别乘数、军方订单中标能力、军民合作深度、中短期研发投入稳定性、长期研发投入稳定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研发投入强度8项量化指标,详见表1。

(二)基于“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信贷创新

根据“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目标企业进行综合评分,并按照分值情况把“创新能力”划分为10个等级,1代表最高等级,表明企业科研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卓越;10代表最低等级,表明企业科研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弱或不可评估。“创新能力”评价等级释义详见表2。

(三)“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应用

“创新能力”等级量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等级结果的应用辅助信贷业务开展。一是按照企业规模分类运用评价等级,开发差别化的信贷产品、设置差别化的信贷流程和经济资本优惠等措施。例如,在大中型企业方面,可以运用评价等级以“客户原信用评级+创新能力评价等级”的信用增级方式进行增级,用以破解军民融合科技型企业因报表等问题导致评级偏低的情况。对创新能力评价等级达到5级及以上的军民融合科技企业,在客户信用评级阶段可设置信用增级因素———“科研技术增级”,可以利用政策向上调整不超过3级,并提交审定形成最终评级结果。在小、微型企业方面,可以运用评价等级开发专属的小微信用贷款产品,或合理放大部分通用信贷产品的授信额度和贷款最高限额,加大对军民融合产业的支持力度。二是为商业银行响应国家政策提供工具和抓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尤其是疫情影响下,要求商业银行运用新的手段,充分识别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抢抓科技企业发展的市场机遇,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能力强、制造水平先进的企业集聚。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运用评价等级发掘辖内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提升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从而优化信贷结构。三是探索不同评价等级的客户分层服务与管理。根据评价等级的不同,对应为客户配置适合的产品,设置差别化的业务管理要求。如:评价等级较高的客户可配置信用贷款,评价等级中等的客户探索采取核心发明专利质押、核心团队成员连带责任保证以及销售回款要求等管理措施。

四、不足及展望

研究、探索信贷创新对军民融合企业尤其是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是学习贯彻党的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需要,也是更好地落实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在本次研究中,评价体系中相关指标设置尚为初步构想,评级体系综合评分公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指标的最终设立需要进一步调研政府的科技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军民融合主管部门等,并针对不同行业企业特点,完善针对性的评判标准。同时,也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留有一定的空间。

作者:赖仕松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青白江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