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道路路基设计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道路路基设计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路基设计;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国的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在道路建设工程中,不同地区会遇到不同的地质情况,而不同的地质情况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路基承载力,地基处理方式采用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及使用质量,致使路基沉降不均匀,从而引起路面结构破坏,进而影响道路行车安全。合理的道路路基设计是提高道路质量的重要方法。以下就详细阐述。

1道路路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道路自然状况及地质情况对路基设计的影响。路线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及投资成本,路线穿过人口密集地区时,容易造成拆迁工作量大,征迁成本增加,项目推进相应较慢。合理的道路走向可减少路基高填深挖,避开可能存在的深层软基处理,从而减少路基工程投资[1]。(2)道路排水未形成系统,破坏路基稳定。道路路基施工时会容易出现地表水侵蚀路基边坡、地下水渗透路基等问题,继而造成路基和路面破坏,为保证路基安全,应在设计中对道路排水进行系统整体梳理,设计时除对路基地下水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还需重点注意路基外地表水对路基的侵蚀影响,采用市政管道设施排水存在暴雨时段路面排水不及时,下游排水不畅,造成路面局部积水。(3)道路边坡设计对道路路基的影响。路基边坡的设计直接关系路基边坡稳定,主要问题集中在边坡处理方式和边坡植被,边坡处理方式选择不当,使边坡无法达到应有的防护作用,路基边坡植被破坏,一旦进入雨季,边坡土体含水量加大,土体自重增加,造成边坡防护变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4)软弱地层的处理。路基软弱地层是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因素,软基处理的方式直接影响路基稳定性和变形量。采取不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处理过当,造价太高,造成资源浪费;二是处理不够彻底,无法达到预想的处理效果,造成工后变形量过大,路基失稳[2]。(5)道路填挖高度对路基的影响。路基高度较低,容易遭受地下水侵蚀,地下水会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结构破坏;路基高度较高,增加路基施工压实难度,造成路基工后沉降较大,在与构造物衔接交界处沉降不均匀,威胁道路行车安全。

2路基设计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2.1案例概述

战备路至红婴路改造工程属乡道Y606石铜线其中一部分,路线呈东西走向,西起县道X563杏西线(战备路),途经迎宾大道,东至设计终点与县道X564樟金线(红婴路)平面交叉,测设桩号K0+000.000~K0+964.192,路线全长约0.96km。乡道Y606石铜线现状路基宽度约12m,沿线未建有市政管线。本场地地势开阔,不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场地基底由花岗岩构成,场地范围内无人为地下工程及大面积开采地下水的活动,不存在岩溶作用,也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的地质灾害。设计时结合东山县最新整体规划,将本项目建设成连接东山县城区与高速连接线之间的主要通道,道路路基红线宽度43m,配套多种市政综合管线设施。

2.2路基设计

(1)根据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路线走向。本项目为更好地服务道路沿线的居民,现有道路定线会兼顾城市化进程及两侧用地开发,所以在平面设计时,路线需跟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衔接,并且在设计中应对道路沿线地形地貌有整体认识,根据地貌表征及问询当地村民排查沿线可能出现的不利地质路段,道路定线时现状道路两侧不利地质路段,如本项目K0+680至终点段南侧有一条现状小沟渠,沟渠宽度仅为3.5m,现场调查该沟渠为近两年开挖的排水沟渠,地质情况较好,为保证后期路基施工质量,在沟渠附近增设3个地质钻探孔,已明确地质情况,避免后期变更增加工程量。(2)整理优化道路沿线排水系统。道路排水系统在道路设计中需重点考虑,道路沿线地表水系根据现场勘查,设计时应对沿线水系进行整理规划,使之有序排放,保证排水通畅;地下水系可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针对地下水位高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本项目起点至K0+417.28处于浅挖路段,且地下水位较高,因本项目需结合城市规划,道路纵向高程已根据规划高程进行控制,无法调整路基高度,可在路床位置设置隔水层,采用透水性材料作为路基填料,使地下水位控制在隔水层间,保证路槽稳定。⑶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对路基边坡进行合理设计。道路路基边坡根据填挖状态可分为路堤和路堑,边坡为保证路基稳定性,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路基填料的选择以及填筑时的路基压实度;二是路基边坡坡率设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取土点土质,该路段土质基本为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状态,湿~饱和。湿土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较光滑,手搓有砂感,为松土,土石工程分级为Ⅰ级,填方边坡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三是路基边坡的防护处理,因两侧地块开发,为避免重复建设,道路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并对部分路段填方坡脚处设置护脚,以保证路基坡脚不被侵蚀;四是路基边坡排水设计,迎宾大道至红婴路路段为填方,现状道路两侧均有沟渠,设计时将两侧沟渠进行改造梳理,保证道路边坡及两侧地块排水顺畅;⑷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保障路基稳定。本项目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道路沿线除池塘及沟渠位置有0.5~0.8m淤积的淤泥质土层外,其他位置地层较好,均为粉质粘土层及中砂层,针对地勘表现地质情况,对池塘及沟渠范围采用换填片石1.0m+碎石0.5m进行浅层软基处理,以保证路基施工稳定性。⑸把控路基高度增强路基使用寿命。道路填挖高度对路基的主要影响在于地下水水位、开挖边坡地质情况、路基填筑高度。路基高度接近或低于地下水水位时,易造成地下水形成毛细水上升至路槽顶面,从而影响道路路基及路面结构,当路基填筑高度较高时,对于填筑施工难度相应增加,路基填筑工后沉降加大,威胁行车安全,故路基高度应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和勘察资料,选择合理的填挖高度进行道路纵向设计。本项目起点战备路、终点红婴路、桩号K0+494.052迎宾大道为已建道路,且已建道路高程均根据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故战备路至迎宾大道路段根据现状道路高程进行设计,属于低填浅挖路段,根据地勘资料,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靠近路槽高程,本次设计采取低填浅挖路段路槽下0~80cm范围内换填砂性土的方式,

3结语

总之,路基处理的目的是增加地基稳定性,所以设计人员必须意识到路基设计的严肃性,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不同的投资和工期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改建方案,同时注意总结和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静.研究公路路基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6):10-11.

[2]尹立强.公路路基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3):145.

作者:沈慧明 单位:福建亿达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