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美术鉴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美术鉴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要:新高考改革深入实施,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加强对美术学科的重视,让学生具有美术核心素养。其中,为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应使美术鉴赏课更具新意、充满活力,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中,形成良好的艺术品位,帮助他们有效排解学业压力,促进高中生放松身心、投入到艺术鉴赏中去。从而,使其具有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以及文化理解能力。在此,笔者结合执教经验,浅议在美术鉴赏中助力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鉴赏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强调,随着美术广泛而深度与社会生活融合,教师应发挥学科育人优势,体现美术教学价值[1]。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因受关注度不足、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学生学习兴趣淡薄等影响,难以体现出自身集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融合的特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只有关注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使鉴赏课具有时代性、有效性以及创新性,才能实现“以美育人”的目标,助力高中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等协调发展,为他们的个性成长奠基。

一、美术鉴赏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鉴赏课教学效率为了响应新教育理念的育人要求,构建高效鉴赏课堂,教师应当具有教学反思能力。只有认识到以往鉴赏课学生不感兴趣、参与度较低的问题,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增强对班级学生的艺术学习情况了解,才能使课堂施教更具适宜性、实效性。从而吸引学生的关注,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其参与课堂活动,展开欣赏、观察、分析、类比等,使其感受不同的美术形式、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差异性。从而促进高中生建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了解。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生正处于较为关键且特殊的身心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独立、自主意识变得愈发强烈,应提升美育教育的效率,关注鉴赏课堂,使学生获取多样化的文化知识,在艺术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开阔他们的知识视域,使其具有综合学习意识。助力高中生的认知升级,使其透过艺术作品这一特殊载体,感受不同国家文化、艺术家的发展历程与内心情感。在增强美育教育有效性的同时,渗透情感、德育以及人文教育,让美育与智育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教师认识到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识图能力、审美意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2]。应引入分层教学,展开对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引导,使其展开美术探究性学习。让鉴赏课与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迈向高校继续深造学习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美术鉴赏中发展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授课策略

(一)创设生动情境,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构建生动、趣味性课堂。因此,可引入情境教学法,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辅助工作的应用,为学生打造智慧课堂。同时,需避免单纯向学生传授鉴赏技巧,应使其自主观察,让他们具有分析意识,获取图像中的有效信息。使其不仅能够从艺术创作中汲取美术知识,也能感受作者、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或情感。这便需要教师深研鲁教版美术鉴赏教材,使学生更好地获取、表达自我观感,让他们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在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点评中,使学生具有多感官体验,为后续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奠基。例如,在“生活蕴美,书画寄情”的教学中,教师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展开对《一路向北——冬日里的红》《姑苏繁华图》及《教师的阳光》等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其了解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在图像识读中分析其各自的表现特点。在创新教学中,让高中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感受画作中的色彩运用、人物造型特点以及空间布局等,使其认识形式美原则,展开对艺术创作的解析。让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感受美术的价值及其对生活的作用。

(二)引入创新教学,增强学生美术表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形成美术表现力,教师还应拥有灵活授课、创新引导的意识。美术表现作为视觉能力发展中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教学中易被教师忽视。很多教师习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鉴赏课教学,造成美术表现与艺术欣赏的相互分离。例如,在“人民形象,时代风”的教学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为学生讲述画作诞生的时代背景、画家的生平履历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让学生进行记忆性学习。这不仅易导致高中生对美术欣赏不感兴趣,也有碍于他们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将美术表现与欣赏教学紧密结合,在对名家、大师的画作赏析中,让学生了解学科关键知识、进行学习积累,使其关注作者的创作过程,具有美术绘画尝试、展开艺术创作的意识。在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中,使他们解读美术语言。比如,在中西绘画特点比较教学中,以中西名家作品的赏析为主,让学生走进莫奈、伦勃朗以及高更,认识林风眠、吴冠中、李可染等国内著名的画家,使他们在鉴赏中形成构图与造型能力。

(三)促进教学对比,提升学生审美判断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意识,还应使其具有审美判断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当学生观赏艺术作品时,能够从艺术、现实的角度进行整体感知,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阐述自我理解、进行合理的评判。这就需要建立在学生已具有一定审美意识的基础上,继而对画作进行认真观察、细节分析与美的感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使其具有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以包容、开放的视角看待艺术作品,感受别样之美。从而在师生互动、见解分享中,助力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让他们具有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避免鉴赏课过于循规蹈矩。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与民间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展示不同民族的装饰图案、民居特色,在提取美术元素中,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如以蒙古包中的云纹与羊骨雕制的工艺品、北京的四合院与年画、陕西窑洞与剪纸艺术等为代表,让学生观看相关艺术表演的短视频,展开对比学习,了解不同地域的民居与民间美术文化,培养他们的审美。

(四)关注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创意实践为了使学生具有创意实践意识,教师还需关注因材施教问题,助力高中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这便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美术鉴赏中形成新理解,避免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过多限制,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发现问题,优化自我表达,寻找相应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具有知识迁移能力。为此,可以在学生借鉴优秀艺术创作中,进行知识的内化,使其具有艺术修养,用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式展开美术创作。例如,在现代建筑与城乡景观的欣赏教学中,课堂上可让学生观看悉尼歌剧院、东京天空树、北京鸟巢、上海的东方明珠等建筑造型。并且以组织课内外教学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家乡一些现代化建筑的特点,感受其线条、造型、空间之美,让学生了解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提高学生美术感受力中,使他们具有形象思维与表现力,使其进行综合性学习。可以让善于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的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在欣赏教学中具有创意实践能力。

(五)重视教学拓展,提高文化理解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还应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在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渗透,注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体会中西文化差异中,具有文化理解意识,实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只有突出鲁教版教材编写的特点、领会新课标精神、帮助学生开阔知识眼界,才能让他们具有美术知识积累能力。例如,在西方古典美术的传统与成就的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西方美术发展,增强他们的艺术理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对西方美术元素的分析,促使高中生获取美学知识中,教师可引入秦朝时期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壁画艺术,使学生总结中西方古典美术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其艺术特点。在对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美术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文化理解能力,认识到美术发展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构建高中美术高效鉴赏课堂,使教学工作面向班级的全体学生,助力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教师形成“生本”意识,关注教学拓展问题,充分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意识、审美水平,使其与鉴赏课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鉴赏兴趣,使其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获取有益的美术知识。在此过程其中,教师还应关注德育、文化渗透问题,助力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意识、理解水平等升级,使其具有高阶思维,形成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丽兰.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新课程(下),2018(12):28.

[2]朱惬.论高中美术鉴赏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7(6):21.

作者:刘敏 单位: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