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险导向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浅析

风险导向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浅析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变,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办学风险也日益增加。高校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转变审计视角,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推进学校依法依规管理,提高高校发展质量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高校发展

一、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首先,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认为内部审计只是程序性的工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其次,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内容不清晰、重点不突出。高校由于涉及职能处室、教辅单位、附属院所,及后勤产业等多种类型并存的复杂经济体系,需要合理的内部审计指标参考体系,对其工作进行客观评价,但现在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仍停留在财务审计的层面。最后,高校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单一。高校内部审计仍然停留在以查阅财务凭证、账簿及财务资料为主,对于高校的整体发展情况、内部控制建设情况、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涉及经济方面的诸多情况、执行上级政策情况等,学校发展的高层次、整体性问题鲜少触及。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

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以风险的高低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恰当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

2.高校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意义

2018年审计署第11号令规定,“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审计”。高校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可以从风险评估的角度确定内部审计工作重点,选择内部审计的切入点,将高校自身的风险管理与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结合起来,使两者产生协同效应;在关注审计风险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组织发展的规划分析、制度建设、内控评价。

三、如何做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组织的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其实施基础就是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

1.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标

2014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指出,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内部审计方法

针对内部审计来讲,其主要方法有四种,分别是顺差法、逆查法、抽查法与审阅法。①顺差法主要是根据高校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发生时间,以及发生过程,对会计凭证等相关信息进行检查,了解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②逆差法则是先行对会计报表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会计报表与会计凭证的一一对应,发现记账过程中是否存在错漏;③抽查法则是运用等距抽样等抽样方式,在被查单位的整体数据中抽取相关部分进行审查,以部分研究整体进行相关真实性的判断;④审阅法是对高校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违规等方面的检查判断,研究其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其他数据是否按照会计准则标准进行。此外,审阅法还会对相关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检查,研究其数据报表是否存在后期被涂改的痕迹。

3.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内部审计的逐步发展,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也逐渐走向管理型审计。高校通过内部审计的手段和方式对高校的管理手段与综合能力进行鞭策及检查,利用相关监督使工作职能进一步提升。此外,通常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使用相关信息化以及数字化设施加以辅助,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表,进而对高校披露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在进行审计的基础上,应保证资料的信息公开,提升相关部门对资料使用的便利性,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内部审计开始向集中型管理进行转变,使内部审计的管理形式以及审计方式更具有实用性,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实现。同时,现阶段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逐渐提升,进一步降低了管理层对审计结果的干预,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结果的公平、公正。

4.高校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2016年全面开展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初步建立高校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梳理高校各业务的管控流程,明确业务风险点及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初步形成学校内部控制体系。按照内部控制要素将高校内部控制分成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测试和风险评估,来了解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揭示相关内部控制的缺陷。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1)单位层面。高校单位层面的风险集中体现在学校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建设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监督的重视程度。其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学校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不足;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尚未完全建立;制度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岗位设置与职责管理需要完善;关键岗位设置与管理有待完善;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审计处管理职能需要优化完善;后勤处、基建处职能与职责需要优化完善;招标与采购职能与职责需要优化完善。(2)业务层面。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活动内容比较多,业务层面的控制活动主要包括:预决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科研项目管理、财政专项项目管理等具体业务。高校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预决算管理方面,预算执行进度管控待加强,预算执行对账工作不完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不到位;②收支管理方面,收入完整性监督存在风险,收入管理制度需要完善,票据管理制度、监督需要完善;③资产管理方面,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价不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有待规范;④合同管理方面,合同订立、执行监督不到位,合同信息系统待建立;⑤采购管理方面,采购归口管理工作有待规范,未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⑥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工作不完善,未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⑦科研项目管理方面,科研项目过程管理需要完善;⑧财政专项项目管理,财政专项项目管理不完善。

5.明确审计的难点与重点

通过对高校风险点的梳理,可以促进内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范围,明确审计的难点与重点,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编制合理的审计报告,发挥风险审计的主要功能,实现高校资金使用合规安全的目标。此外,对于审计工作来讲,一旦出现审计错误,则会对目标单位的纳税、运营等方面产生影响,阻碍单位未来的发展。因此,审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尽可能降低误差,保证审计结果真实、有效。还要确保相关审计程序的正确实施,进一步推动审计符合相关标准。审计工作也要注意防范风险,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审计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判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在进行经济业务监督时,要注重对于风险的评估,通过控制测试等方式降低风险;其次,注重高校资产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最后,关注财务人员的情况,很多财务问题就是由于财务人员没有按照会计准则执行,出现了制造假账的情况。因此,为了降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高校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及监督,以保证经济活动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强化措施

通过对近年内部审计理论的学习,将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运用到内部审计实践中,以内部控制评价情况及风险评估情况作为内部审计开展的基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多种审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筛查、提炼、对比、分析,从而获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报告。

1.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审计,可以通过查阅相关高校人员分工、岗位职责、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党政联席会议记录、廉政建设情况等相关资料,实地与高校教职工及学生调查询问、座谈并结合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获得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及高校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整体评价。

2.制定合理的审计策略

结合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根据测定的风险点及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审计策略。通过实施包括:个别访谈、调查问卷、比较分析、穿行测试等内部控制测试,寻找审计线索,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财务数据及相关数据、资料等进行筛查、提炼、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获取审计证据并形成审计意见。

3.提出合理建议

审计发现问题中,既有财务方面的问题,如虚假发票、往来款项结算不及时等;也有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问题,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不健全,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通过对高校固定资产状况分析,指出高校教学仪器设备存在严重老化,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坚持用数据量化分析来说话,即指出问题,也积极提出整改意见。

4.重视审计报告的运用

通过走访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进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帮助其更好地了解国家、学校政策及规章制度等,指导完成符合单位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整改落实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并提交审计整改报告,促进审计成果的落实,提升学校整体的科学治理水平,促进学校高效健康发展。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应用到高校内部审计中是大势所趋,是高校依法治校的体现,也是高校承担传播新知识、新理念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更主要的是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5.加强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不仅要对财务报表等进行检查,还要在高校进行决策时全程参与,以高校制定相关合同为例,内容起草与合同签订分别由两个部门管辖,部门之间独立存在,虽然符合整体的利益需求,但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对其进行把控与管理,因此很容易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所以内部审计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将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贯穿整个工作环节,帮助高校对相关工作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及控制,避免出现影响高校经济效益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办事能力进行监督,相关制度要在管理层及审计人员确定之后方可执行。

6.落实岗位责任,加强宏观控制

第一,落实高校相关部门的岗位职责,对相关工作职能进行细化,公开工作人员相关责任的落实情况,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此外,针对内部审计来讲,审计结果是极其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审计人员要对审计结果承担责任。同时,审计结果也要与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相联系,对于审计结果公正公平、相关细节处理较好的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而对于相关结果处理并不真实的人员要及时加以惩处。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相关制度的出台合理、规范,还要建立完善的责任问责体系,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徇私枉法的情况,保证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此外,还要利用相关政策对高校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进行工作能力、综合道德素养进行管理,高校也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及控制,帮助管理人员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及责任意识的管理,及时提升内部审计的综合水平。第二,要促进高校内部的宏观调控管理,在进行日常审计工作时,要对制度进行有效管理,认真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及分析。由于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一定要避免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要加强对高校财务收支的检查,及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核对,高校的相关经济活动也必须经过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进一步保障高校内部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2.崔英波,胡治寰.浅谈当今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3).

3.张新华.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研究.中国内部审计,2015(09).

4.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理与运用.会计研究,2006(07).

5.徐潇潇.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务探索与趋势展望.当代经济,2019(01).

作者:于红梅 单位:德州学院审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