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运行模式研讨

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运行模式研讨

摘要:文章在调研国内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主要运行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类,总结出目前国内科研基地运行的各种模式,并针对各种运行模式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提出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适合采取事业化或企业化和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适合采取企业化运行模式等建议,以期为国内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运行模式;优缺点分析;模式选择;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研事业的加快发展,农业科研院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大幅增加。为满足科研发展需求,各省、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纷纷投资新建试验基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溧水植物科学基地,占地约85hm2,六合动物科学基地占地约221hm2,分别投资约2亿元[1],是集动植物科学研究、集成示范、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占地约383hm2,总投资约12亿元,是融“研发示范、辐射带动、科普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科技园区[2];上海庄行综合试验站,占地约149.3hm2,总投资约10亿元,该站既是科学试验基地,又是研究所科技创新平台[3],成为现代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发展方向;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创新基地占地57.8hm2,目前已成为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和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设施先进、功能多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乡一体、景观优美的新型农业科研创新与示范基地[4]。

1国内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运行模式

在现代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建设过程中,各省级农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各自不同的运行机制,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探索形成了多种运行模式[5]。

1.1企业化运行模式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崇明基地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六合动物科学基地都曾采取过企业化运行模式,企业化运行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把企业的管理办法引入到基地管理中,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管理,使基地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6],能够有效利用基地的资产,实现基地自身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是在实现自负盈亏的基础上为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科研服务,首先保证的是基地的盈亏平衡,科研服务的功能相对较弱。

1.2事业化运行模式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基地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采取的是事业化运行模式。事业化运行模式通过成立专业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经费预算,以院下辖管理机构为主体负责基地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工作。基地管理办公室(或管理中心)负责基地运行和管理,落实基地规划及建设,协调地方关系,统筹资源调配,为科研的创新与成果展示提供后勤保障。进驻基地的科研单位,在基地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下,对所使用的科研用地、用房等行使部分管理职责。在基地运行过程中,基地管理部门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为科研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在基地营造保障科研、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1.3企业化与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

企业化与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无论是以科研院所下辖机构为主体,还是以院属企业为主体,或者是基地公司一体化管理,虽然形式各异,但基本模式既能兼顾科研服务工作,又能实现盈利,实行自身良性循环发展。例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庄行综合试验站一个牌子两个职能,既是院下设的基地管理机构,又是负责生产的院属企业,基地在兼顾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生产销售工作,保证试验站盈亏平衡;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以基地管理中心为主体,搭建了一个开展科研工作和企业生产的平台,对进驻的科研项目组和企业实行有偿式服务的运行机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曾经采取过基地与企业(院属明天农牧公司)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以基地服务公司生产为基础,在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运行环境的基础上,为进驻的研究所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或者作为一个平台为企业和研究所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

1.4院地共建模式

院地共建模式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基地是由农科院和驻地政府共建。一般是两个牌子,既是农科院的科研基地,又是当地园区的现代农业研究院,是农业高新示范区的一个农业项目孵化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基地处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示范区,基地同时也是农业高新示范区的农业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不仅承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所的科研任务,还是农业高新区项目落地孵化的平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研究院是和太和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其建设宗旨是构建政府与农业科研单位、新型经营主体、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培育太和县乃至皖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7]。由于此类基地基本处于建设期刚结束或者刚投入运行,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管理机制,基本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

2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不同运行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2.1企业化运行模式

企业化运行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实践开展重点项目和技术的研究,通过生产和销售突出重点项目和技术完善突破。这种运行模式能够以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技术的重点支撑,条理清晰、责任分明,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技,以科技为最基本的支撑,经营的模式也是相当的灵活[8]。另外,企业以市场化为导向,利用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开发盈利的产品,获得的利润不仅能够自负盈亏,还能够扩大再生产,实现基地的良性循环。同时,科技成果在企业平台能得到迅速转化应用,更快地走向市场,为基地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企业化运行模式的缺点:一是在基地实际运行过程中,科研单位由于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缺少懂得经营的管理人才,加上事业单位办企业的种种政策限制,使得企业运行成本大大增加,企业效益欠佳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二是企业化运行模式导致试验基地主要偏重企业的生产,而很多时候生产和科研本身是存在矛盾的,生产强调成本的控制,科研则注重试验目标;生产注重效率,而科研更加强调细致周密,如果试验基地过于注重生产功能,基地科研服务的功能就会部分减弱或者丧失。

2.2事业化运行模式

农业及农业科研的公益性特点决定了在试验基地建设和运行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以财政资金支持为主[9]。因此,事业化运行模式是农业科研单位在基地运行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管理人员能安心为科研服务,管理方与被管理方更容易沟通,更容易达成一致的管理目标,有利于促进基地的快速发展。同时,基地的工作重心完全围绕科研,可根据科研需求拓展服务内容等。事业化运行模式的缺点是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支持才能确保基地日常的运行和科研服务工作开展,并且经费的多少直接影响科研服务质量的好坏。现在一些省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的省财政支持力度较大,有条件也完全可以采取事业化运行模式。例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目前都在加大基本建设投资、修缮购置专项资金等渠道资源的统筹力度,充分考虑试验基地运行管理资金需求,在院所年度预算中给予考虑和倾斜,为试验基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为科研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试验环境[10]。

2.3企业化与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

一般在试验基地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一部分试验基地已经完全满足了科研需求,为了使剩余的土地资产实现有效运营,将这部分资产盘活,院里成立农业公司或者引入社会上的企业入驻来经营剩余的土地,达到盘活剩余资产,使土地增值保值的目的。企业与事业化混合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试验基地的土地资源,增加试验基地的收入来源,同时可借助企业平台,对基地的科研副产品合理处置。企业化与事业化混合运行模式的缺点:一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基地既有服务职能,又有盈利的目标,在企业生产和科研服务之间难以取得平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科研服务工作往往难以做到位,影响了科研基地服务科研功能的发挥,由于兼顾了科研,企业经营的效果也就一般;二是试验基地在办企业过程中,也因为体制机制上的原因,难以完全用市场化的标准去运营,导致企业效益不佳;三是事业单位在与引进企业开展合作方面,也会因为没有经验引入一些不正规或者信誉不好的企业,导致后期合作过程中发生各种纠纷。

2.4院地共建模式

院地共建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往往是由各省结合省农业科研发展和地方产业导向做出的一种尝试,这种模式本身也是一种探索,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但因为院地共建涉及的管理部门较多,往往是由省科技厅、驻地政府和省农科院三方共管,这种模式面临的困难是各个部门不仅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导向,还要建立一种协调、顺畅的管理机制,否则由多头管理和目标差异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很难真正发挥出基地的科研服务功能和项目孵化功能。

3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选择运行模式的建议

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采取哪种方式的运行模式主要是根据单位体制、工作需求、自身的规划和建设情况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来决定的。目前,国内农业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并不完全相同,有的科研院所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有的科研院所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这就导致了这些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运行模式也不一样。从单位体制上讲,一个法人实体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基地的部门是隶属于机关的一个管理服务部门,代表院统筹试验基地的管理,基地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运行经费也完全由院所拨付,这种体制的科研院所试验基地适合采取事业化的运行模式,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目前采取的就是这种模式。虽然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试验基地管理部门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院里拨付给试验基地的经费并不能完全满足试验基地的运行,因此,试验基地要盘活基地资产,保证基地正常运行,适合采取企业化和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如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基地采取的就是这种混合型运行模式。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经费属于差额拨付,可以采取公司化运作试验基地,因此适合采取企业化运行模式。试验基地在通过企业化运作实现自身良性循环的同时,也能为科研提供必要的服务。从工作需求上讲,完全服务于科研工作的试验基地适合事业化运行模式,有经营需要创收需求的试验基地适合企业化和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或者企业化运行模式;从规划和建设规模上讲,建设规模适中,完全根据科研需求建设的试验基地适合事业化运行模式,建设规模大、土地资产多的试验基地适合企业化和事业化混合的运行模式或企业化运行模式;从政策导向上讲,结合地方政府农业开发区建设需求,与地方共建的试验基地适合院地共建模式。无论哪种运行模式,最终的目标都是发挥好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的各项功能,实现基地的良性运行。因此,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可根据目前自身的体制、功能和定位,以及当地政策导向采取适合自己的运行模式,在基地运行的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完善,使农业科研院所试验基地真正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农业科技事业的“助推器”,更好地为农业科技发展服务。

4参考文献

[1]翟艳丽,吴佳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8-21

[2]邵明灿,周建涛,李德新,等.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难题的深层次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2):55-58

[3]孟洪,李仕宝.新常态下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7-60

[4]栗建枝,成锴,李洪,等.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践探索与思考——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

[5]刘志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5(4):52-54

作者:杨力钢 巩文红 李国锋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地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