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音乐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大学音乐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在人才标准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普及素质教育,致力于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大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发展标准的高素质音乐人,是高校音乐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大学音乐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养出适应时展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目前,我国大学音乐教学普遍缺乏人文素养的融入,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积极顺应时展潮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但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种新文化、新思想出现。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面对各类信息,许多学生往往比较浮躁,易于分心,难以做到静心学习。二是高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在人文方面的素养。如今许多高校往往重视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忽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未将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考核标准中,导致学生不注重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鉴于此,高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熏陶。众所周知,环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人文因素,营造出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其次,重视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将音乐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首先正确认识人文素养,肯定人文素养的地位及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再次,引导学生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可通过与学生探讨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将学生的人文素养纳入教学考核体系中等,引起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为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文素养奠定良好基础。最后,深入挖掘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情怀。音乐作品是作家个人情感的结晶,一部作品往往关联着许多故事。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注意分析作品产生的背景,涉及的人物、故事等,通过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情怀,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深化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以实现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此外,教师还需要掌握音乐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音乐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把握其思想动态,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从而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心理学对高校教师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郑茂平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发行的《音乐教育心理学》一书,以音乐教育为中心,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教师心理、学生心理、影响音乐教育的因素四方面展开论述。该书将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成果,与音乐教育完美结合,采用心理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注重把握音乐教育的艺术规律和心理规律。该书知识系统全面,叙述井然有序,语言通俗易懂,集实用性、科学性、理论性于一身,是一部学习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优秀著作。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当代社会对音乐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准确定位人文素养,重视其培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教学时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怀。此外还需不断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兼具扎实的音乐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江轻舟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