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一、引言

在思想意识多元化的今天,公共意识依旧作为社会存在的基础,公众会对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作出反应,目的是确保全体利益最大化。新闻媒体对于社会的主要作用就是沟通和引导,在这种环境之下,“公共新闻”就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消除误会,缓解冲突。在媒体中融入公共生活的元素,能够对政府的执政理念作出进一步阐释,公共意识在这个变化当中也会趋向于主流思想。

二、对于“公共新闻”的解读

(一)“公共新闻”提出的背景

“公共新闻”理论由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其没有特殊定义,但为新闻的报道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及技巧,它致力于在社会上担当积极角色,反映社会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提升公众的参与度,而不再是把专家视角放在公众视角之上。“公共领域”的显露为“公共新闻”的报道提供了空间。公共领域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属于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

(二)“公共新闻”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政府和人民之间已经有了民生新闻作为沟通和联系,它表现出了民主化,也进一步成为表达民意的一个渠道。目前,稳定、改革、发展、创新是改革时期的主旋律,而“公共新闻”将在民生新闻的基础上,把媒体手中的话语权由政府转交给人民,给予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权利,充满了改革精神。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使媒体报道理性的上升为合乎社会乃至促进国家进步发展的共同意志,使公众舆论的公共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以此证明,“公共新闻”的提出与实践正是顺应了时展进步的要求。

三、“公共新闻”如何影响新闻传播理论的重构

(一)“公共新闻”是对传媒责任的重新思考

在我国,媒体多数都在对政府负责而不是社会,“公共新闻”本身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方式必将导致舆论监督力度不足。当政府的决策损害了社会和公民的利益时,媒体的势力便会逐渐变弱。“公共新闻”带给我国媒体的启示就是不仅要对政府负责,更要重视社会公众的感受。

(二)“公共新闻”是将话语权交给公众

“公共新闻”理论中最需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公众”。想要真正理解“公共新闻”的意义,就要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卡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回答是“公众就是聚集在一起探讨社会的陌生人”。“公共新闻”的实践就是将话筒移交给公众,开辟出公共领域。对象群体也由此变为公众而不是受众。以往,从新闻传播学概念的角度解释,“受众”的含义更加强调观众的被动接受意识,却忽略了阅听人的主观能动性。“公共新闻”则突出强调公众的参与度是否高涨。

(三)“公共新闻”重构了媒介、政府与受众的关系

“公共新闻”的理念论述就是将公众作为理性的政治人而非消费者,媒体应该站在社会公众一方,不仅有监督政府的职责,还要帮助政府整治社会不良现象。“公共新闻”报道不能只是图片、文字的展示,应该揭露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为社会公众的思考提供帮助;鼓励公众重视事件,为公众发表意见和建议开辟新的路径,而不是通过发表煽情报道,造成局势的恶化。使传媒与国家、社会和公共领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四)从“民生新闻”发展至“公共新闻”,提升新闻的价值理念

“民生新闻”是新闻传播在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作为电视新闻的初步形式向观众展现出来,使媒体靠近我国的国情、民情,与之互相适应。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平民化”也未必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最终取向。民生新闻的特点中,最为突出的是市井化,把关注点全部放在琐碎的生活上是它存在的最大误区。甚至某些媒体出现了低俗、庸俗化的现象,目的只是迎合观众的口味和需求,增加报道的受关注度。因此,由“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过渡,由此提升新闻价值理念是势在必行的。由此才能找出“民生新闻”隐藏的危机,并找到有效方式将其化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新闻的价值理念。

四、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国情和新闻传播体制共同决定了我国公共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使新闻理论向着结构合理化发展,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改革、发展、创新。“公共新闻”理论的提出增强了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意识,这些都为中国式新闻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公共新闻的未来尚待中国新闻研究与实践的主体继续谱写下去。

参考文献:

[1].让经济新闻报道理性而鲜活[J].记者摇篮,2004(05):05-06.

[2]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J].新闻战线,2004(04):01-07.

作者:陈伟鑫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军事文化学院南京教学区学员六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