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基础文学范文

基础文学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基础文学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基础文学

第1篇:基础文学范文

关键词:基础教育;文学写作教学;缺位及其成因;价值

一.文学写作教学的结构性缺失

结构性缺失是相对于事物的全面缺失而言的,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谈到了文学写作教学的结构性缺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在课标中的体现。在这本书中,叶黎明教授考察了1912—1999年长达85年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可以发现,涉及到文学写作教学的内容规定仅有6次,其中在1923—1941年期间文学写作教学在课标中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接下来的1948年教育部颁布的初高中国文课程标准中,却删除了自1929年以来课标中规定的文学写作的教学内容,强调写作教学要遵循实用原则,并在教学目标中提出,作文要“作切合生活上最需要应用最广之文字”。此后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在实用导向的引领下,写作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三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加应用文的写作。这期间文学写作教学被彻底遗忘了。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写作教学重新得到重视。2000年春季正式颁布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育部试验修订版)。其中较为突出的变化为:不仅在总体上增加了文学教育的内容,并且对其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在文学教育“有所加强”的情况下,文学写作教学的相关规定也有了引人瞩目的变化。在“写作部分”除了强调联想与想象、鼓励创造性表达外,还首次取消了对写作文体的强调与限制,在教学内容中未提到具体的文体名称,仅仅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对训练内容提出了要求:“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这变化,就是对创造性表达的鼓励。尽管课标中并未从正面提出“文学写作”的要求,但这却是新世纪语文教学大纲中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它对于创造性表达的提倡,对于传统的三分、四分文体的写作教学内容的突破,实际上为文学写作教学重回教材与课堂,创造了较为宽容的空间。

之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中,文学写作的课程内容建设相比于2000年的教学大纲又向前迈了一步。义务教育课标在写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与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高中语文课标则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将文学写作教学纳入到文学教育的范畴,认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高中语文课标除了在“表达与交流”版块鼓励文学性的写作,还设置了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爱好发展写作能力。其中五分之三的系列都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文学写作尝试,比如“诗歌与散文”系列鼓励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小说与戏剧”系列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等。这是自1963年以来,文学写作首次在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被明确、正式地纳入到课程内容之中。现行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则沿袭了2001年课标的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除了继承2003年课标理念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并且在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占比最高,为2.5分。但这些变化,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虽然新课标认识到文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培养想象力与审美创造能力,并且设置了各种选修课程,为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提供了路径。但是,课标中并没有给出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与内容。“在课程理念未转化为科学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未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未转化为适宜的教材内容的情况下,课程理念直通课堂,造成了课堂教学层面文学写作教学的‘花样百出’。”[1]

二.文学写作教学缺位的成因探究

文学写作为何在语文教学领域如此不受待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不符合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自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百年语文一直坚持以“实用”为导向。高举“实用”大旗,致力于培养学生作“实用简及”的日用文章。并且在语文教育界基本达成一种共识:写作虽然具有活络思维、促进自我发展的作用,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在于信息的传递。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文学写作因为其“不实用”的特质,在语文教学领域步履维艰,不受待见。

(二)对文学写作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分析。叶黎明教授从写作的目的、功能和主体进行区分将文学写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文学创作∶创作的主体是专业作家或职业化的写作者。这是一种复杂且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其侧重于写作者对于人的理解的表达,是作家对于生命的一种审美体验,成熟的文学创作者往往具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文学创作属于写作的较高层次,专业性也较强,具有鲜明的文学性和社会性。2.文学写作∶写作的主体是相对于作家或职业作者而言的普通人。如名人写自传、非职业作者向报章杂志投稿、日记写作、微信、微博写作等。并且人们的写作动机通常是内在的,不是出自外界的要求,而是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也决定了文学写作具有相应的生活性和娱乐性。3.文学习作∶习作的主体主要为中小学生。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通过几种文学体裁科学、系统、规范的训练,达到特定的语言学习和文学学习的目的。”[2]其功能可以一分为三。一是可以为社会生活中的“文学写作”实践打下基础,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够自由、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二是为少数学生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三是对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思想心灵的启迪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很显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教的是“文学习作”层面,然而在实际的语文课程中,文学写作的这三个层面却被挤压成“文学创作”一个层面,并以反对“文学创作”的理由来反对“文学写作教学”,从而导致了文学写作教学课程层面的结构性缺失。

三.文学写作教学的价值探讨

从近年来课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文学写作教学已经引起教育届的重视与关注。全面、正确地认识其教学的价值,是确立文学写作教学目标、研制课程内容、进行教材教学设计的前提。文学写作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训练文体思维,培养文体语言表达的敏感度。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表达力与逻辑思维力是互为表里的,写作就是把内在的思维逻辑用外在的书面语言连贯起来。诗歌思维、小说思维和散文思维是完全不同的三种思维形式。“要学会读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写小说”,这是沃尔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因此,要想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适当地进行文学写作训练是必要的。我们看到一个事物,作家也看到了这个事物,但是我们不能写出来,即使勉强写出来了,和作家写出来的还是差距很远,这就是语言的功力。每一个作家都是在用最精准的文体语言,表达其最细腻的情绪与情感。写作必须建立在对语言敏锐感觉的基础上,而诗歌、小说的创作,包括好的散文的写作,都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度。

(二)鼓励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生活是需要想象的,而“文学是人类想象的语言表达”。文学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直面社会现实,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所谓的“乱世出文人”,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鲁迅、老舍等著名文学家的许多作品都是对于现实社会的揭露与讽刺;文学作品还可以在我们不愿面对、难以面对或无法面对世界本身的时候,帮助我们以一种想象的、浪漫的言说方式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另外,想象还是创造力的源泉,经常进行想象作文的训练,能够开拓思维的空间,促进智力的发育。思维与语言不可分割,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文学写作中对语言创造性地‘诗意’使用,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

第2篇:基础文学范文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求新求变的现代社会,教育一直想要领先各方走在时代的前端,但不知为何总是缺少一些力度,略显吃力。就像是不管科学如何发展,技术手段多么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所谓改进都只是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入到课堂上,比如曾经的黑板、粉笔和写着板书的教师,变成了投影、电脑、鼠标和带着耳麦读着PPT的教师。虽然课件的运用似乎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仍然充斥在如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没有得到改观。数字时代,我们应该在懂得利用先进的设备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教学两个字,“教”固然重要,但是如何教?怎么教?其实才是重点;而“学”,很多教师可能也理解错了意思,以为这个“学”只是学生需要学习,而忘记了,其实这个“学”也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升值,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才是“学”的真正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如今看来已经不适合现代的教学发展,但并不是说它是错误的,或者是有问题的。在信息闭塞,知识来源单一的过去,教师以课本为中心,以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倾尽所能的用语言或者一切手段去解释一个个知识点,已经可以满足当时学生们的需求。毕竟在信息落后的时代,多数的信息都来自于书本,而未经历过太多的学生,如果你给予太多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全部吸收,就好比你让刚能站立的孩子,不学走路就直接跑,实在是过于勉强。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一个昨天的理论都可能被今天的信息所推翻,学生们在互联网上了解的事物,知识含量之多,方面之广,也许早就超出了教师所想,所以一旦用书本上有的知识点去教导他们,可能取得的效果会不尽人意,毕竟很多东西学生早就能够在各种渠道获得,而他需要的也不仅仅是讲解那么简单,可能更需要的如何引导。作为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就更是如此,因为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就注定了这些学生对于新生信息的求知欲远超其他专业,所以,如何在正确的将已知的知识正确传达给学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巧妙的运用到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上,成为了教学的难点。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基础课讲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所需,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所需,以学生为中心去制定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建立与学生的沟通渠道,不只是在校学生,还有已经毕业的学生。通过这种沟通了解在校学生所想,也知道毕业学生所需,根据学生的所需、所想,调整教学方法。文学基础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纸质图书、铅字印刷、一篇篇文章、由教师去一句句解读……高校教育与应试教育没有丝毫的区别,只是换了个授课的人和讲课的地方,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只会填鸭式的机械学习,而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也使得很多学生在离开大学后,在工作岗位上无法将所学灵活的运用。所以,改革教学方法已然非常迫切。建立以网络多媒体为主的教学平台,搭建起一个教师与在校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可以沟通的桥梁。在校学生、毕业学生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发言,教师针对学生们在校和毕业后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手段,将纸质图书内容,变成一个个有图像有声音的立体化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收集学生们的问题,进行整理,将有特点有针对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变讲授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对于之后的教学,让学生多提意见,针对这些问题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作教学平台,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讨论式教学,变一听一讲的枯燥学习方式为教师、学生集体研究式学习,变课堂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变以课本和教材为主体的学习内容为网络学习内容。让学生真正能从学习中得到知识,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让老师能够与学生共同进步。

二、教材体系的建设

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教学的规定和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高校传媒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原则,改革文学基础类课程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传统的文学基础课程虽然也考虑到传媒类学生与中文类学生的区别,但是与中文类教学相同的传统内容仍占据教材的大部分比例,很多与所教专业相关的内容并没有体现在教材当中。而且,由于专业不同,很多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学的涉猎与积累也各有不同,所以重新建立一个系统的教材体系对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学基础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传媒类的文学基础课程与大部分专业的文学基础课程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就连在占比方面区别也不是很大。但其实对于传媒类的学生而言,文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以后在工作岗位中的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不同,学生本身的文学底蕴以及以后在工作中的运用也各不相同,所以根据专业不同制定不同的文学基础类课程教材很有必要。传媒类学生对于互联网和新技术的运用一直走在其他类专业的前面,所以学生对于课程和教材安排的要求也往往高于其他专业,如何将互联网教学更好的融入到平时教学中也成为教材设计的一个关键点。用电子化教材代替纸质化教材,用交互式电子书的形式制作教材,将文字、视频、音频、以及交互手段融入到电子书中,方便传媒学生进行学习和操作。教材设计所考虑的方面也不仅仅只是教材内容安排这么简单,对于课堂教学之后的教学延展,学习计划等等内容也要有所考虑、有所安排。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对于传统中国文学的学习对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更加的多,所以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要更加细化;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代戏曲与国内外戏剧的涉及也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要多,也应该在教材的设计上得以体现;动画专业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增加中国古典文学的涉猎……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要做定制化的教材设计。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有计划的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动画专业虽然是强调创意和技术的专业,但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口,像前几年大热的动画片《大圣归来》就参考了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对于中国人来说,影片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对画面和技术的肯定,也是对古典文化的推崇。所以提高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对学生构思故事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思路也推广了文化,兼而得之。传媒行业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宣传窗口,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也包含很多方面,而它传播的内容往往有利于一个国家的蓬勃发展,所以基础文学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只有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正确的引导大众,只有具备高素养的中国媒体人,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形象。所以,制定真正切实有效的文学基础类学习教材来提高传媒类学生的文学素养势在必行。

三、课程资源库的建设

信息时代,我们总是在提倡信息共享,但是仅仅只是在网上用聊天室建立沟通渠道交换信息和传递内容,是无法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所以,建立系统的传媒专业文学基础类课程教学资源库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的甄别和完善资源信息,能够合理储存,方便调取与运用,真正的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倡导新的学习资源模式,不能仅仅只是建立一个网盘或者创建一个文件夹这么简单,应该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升级、易操作的课程资源平台,为课堂教学奠定技术与资源基础。哈师大传媒学院教学团队自2008年开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电子教案、PPT课件、阅读书目、课外作业、模拟试题等都通过集体合作达成共识,作为统一范式在所有开课班级通行,在内容资源的收集上有着较好的基础,为之后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带了个好头。将有限的资源细化出来,就可以变成无限的可能。将课程资源库的用户划分为教师和学生,并设置课堂内外的选项。教师用户可以在数据库中查到历年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PPT课件等等,也可以查到本年的教学进度,以及了解学生近期阅读的书目、课外作业、模拟试题等等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课程资源库中可以参考历年的内容,为自己制定当年的教学计划做准备,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形成一个比较标准化的范本;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阅读了多少图书,涉及什么,作业完成情况,模拟试题的质量,这样方便老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所需,针对学生的问题,因材施教,而不是毫无参考的盲目教学。而学生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看到本年的教学计划、老师的PPT课件,也可以在资源库中阅读图书,完成课外作业和模拟试题,这样方便学生们提前预习功课,储备知识,并针对课程和自己的不足与教师进行沟通,更好的学习和进步。在课程资源库中加入标签库的设置,通过标签建立相应的关联,比如,给某位教师打上标签,该老师上传的内容就可以很方便的找出来;或者将某一堂课打上标签,将与此堂课的内容都与之关联,这样之后如果有教师想要讲解与此堂课内容相关课程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参考;也可以给某个课外作业打上标签,将与之类似的作业都进行对比,让教师看到学生的成长,也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白自己的优势,找到自身的不足。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是对传媒专业已有内容资源的整合与整理,也为之后的调取与运用提供了方便,更为之后教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时代,我们也可以将课程资源库的某一类资源作为一个小的研究点,根据某一个点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对比,就可能得出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师可以在课程资源库中吸取前辈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不足,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分析学生的成长;学生在课程资源库中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业时间,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完成课后作业与模拟试题,与老师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在课程资源库中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所需,在学习与交流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的考核模式多为考试检测,虽然考试卷面的成绩也可以说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部分问题,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我们其实不难看出,这种机制的考核未免略显片面,并且会产生一定比较负面的影响,比如,很多学生只追求卷面的成绩,而不能准确的应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死记硬背大段的理论知识,一旦要在生活中运用,就开始露怯。所以会有类似高分低能这样的词汇出现。对于考核模式的改变,成为教学改革中不得不提出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教学考核的创新性改革。对于传媒类学生而言,与很多理工科专业相似的一点是它的实操性很高,掌握理论依据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动手能力,或者说实际操作的要求会非常之高,虽然可能不像有些比较严谨的专业,需要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但是它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会比较快速而直观的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因为媒体,多是以时效性为著称的,所以一旦有问题,会比其他专业更容易被大众所发现。对于传媒专业的学生,理论知识需要加强的同时,实际运用更为重要。而另一点,可能对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也不是那么友好,作为传媒人,仅有的课本知识,根本不能满足日常工作所需,想要成为真正的传媒人,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之多,问题之广,可能是其他专业的几百倍,这也是传媒人一辈子都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原因。所以,大学的考试考核对于传媒类学生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十分有利,只有将所听、所学、所感都变成自己的东西,拓宽视野,充实自己,才能在成为真正传媒人的路上走的更远、更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变被动为主动,是传媒类学生必须转变的观念,也是传媒类老师必须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作为传媒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课程的考核也应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才能为传媒类学生在以后的企业选择中增加竞争力。将传统的考试检测变为、参与社会活动、出版与学习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激励学生提高综合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在卷面中背出概念,这种用实操代替死记硬背的方式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诉求,只有真正的开始学会动手,去实操、去实践,才能在这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针对问题进行改正,针对不足进行完善,这也就真正的实现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丰富自己成长阅历的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力,毕竟,能力比成绩更重要。教师在学生参与活动与实践中观察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教学方式,教会一个学生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是培养一个学生独立的人格与技能却是相当艰难。不断的沟通,不断的改进,也许只能看见一点点的进步,但是这种进步的与卷面上的数字相比却显得难得而且珍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肩负的责任十分的重大,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每一点都是一种修行。教师只有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惯性思考有时虽然可取,但是一味的坚持保守,坚持传统,可能也是一种故步自封,无法真正的前进。高校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仅是一种尝试,它应该成为一种标杆,一把打破常规思维的利剑。以传媒类文学基础课程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为实验,加速全科类课程的网络立体化教学改革,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菱,王而立.浅谈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2]李康.网络课程的含义及其教学设计的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06(09).

第3篇:基础文学范文

关键词:“基础写作”;问题;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型人才,而是应用型、创新型、综合型人才。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性课程的“基础写作”,是综合素质培养最集中、实践能力最突出、社会应用最需要的学科之一。“基础写作”课程,“其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作家,而是系统地、科学地培养基础层面上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好根基,也为今后的各种分支写作(如:新闻写作、科技写作、公文写作、财经写作、文学写作、影视写作等)的学习奠定基石。”[1]“基础写作”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提高写作能力的专业课程,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习效果的相关调研,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授课特点、授课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基础写作”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1“基础写作”课程的性质

从广义上来说,写作是指人类特殊的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体现。“基础写作”课程具有极强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在教学中,我们将经典名著等文学文本与基础写作理论相结合、写作随笔与专业写作训练相结合,力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养。

1.1人文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人文类专业,关注的是人的价值观与精神世界,“基础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人文性的实质是指人文精神,主要强调“基础写作”课程的学习过程,不仅注重学生的自我成长,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理论及技巧,这既有利于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的人文精神。写作是写作者思想、伦理、道德、情感的反映。“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2]创作主体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生活中的一个个人、一件件事、一处处景写进文学作品之中,表达思想情感,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精神素养。

1.2综合性

当今,很多学科的发展都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就体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点。首先,基础写作课程融入了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是一门综合类课程。其次,写作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高级智能活动,是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的动态综合体现。再次,写作需要作者具有很高的综合素养。学生作为创作主体,必须进行综合努力,在生活与学习中做好生活素养、知识素养、审美素养与思想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再次,写作行为本身需要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当下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背景下,“基础写作”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素质,造就高质量人才。

1.3实践性

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3]写作活动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一,写作者获得的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脱离了社会实践,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第二,写作者许多奇思妙想都是通过写作实践引发的。第三,我们学习的基础写作理论需要通过写作实践展现出来,在写作训练中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练就优良的写作能力。第四,作者自身精神的重塑、潜力的挖掘、写作智力的开发,都需要通过写作实践才能实现。当今时代,写作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写作能力成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八大职业核心能力之一,该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更要重视“基础写作”课程的实践性,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写作教学实践来看,目前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处于一种师生双方均不满意的状态,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基础写作”课程的认识仍浮于表面。很多学生认为,写作课程主要是培养诗人、作家的,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因此,上课态度不端正,甚至抱有厌烦的情绪。在被调查的600名学生当中,认为写作很重要的占50%,认为通过写作课程提高了写作能力的仅占30%。因此,当前的写作课程与教学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未能认识到写作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学习积极性不高。余秋雨认为:“写作实际上构成一个现代人人格素质的重要部分,没有足够的写作能力就很难算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4]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当下社会写作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个行业都离不开写作,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择业、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2.2学生阅读基础薄弱,缺乏写作习惯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是在中学写作课程的基础上,对写作理论、写作方法以及各类写作文体等内容全面系统地学习。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门课程对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写作训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从大学生阅读纸质书籍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很少,甚至有些同学只是对中学课内文章有了解,其他课外书籍都未曾读过;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网络阅读调查显示:“虽然网络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但如果缺乏对学习者如何利用资源和恰当高效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引导,学习者也很容易在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中迷失方向。”[5]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很多同学自律意识不强,沉迷于手机刷屏、网络游戏等娱乐世界中,而很少涉猎书籍,更不能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基础写作”课程重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本科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甚至出现“学生不想学,教师不想教”[6]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写作的兴趣低,多是在老师的被动要求下才会去动笔。在被动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其阅读基础薄弱,语言功底不足,思维能力较差,自然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现在,很多学生平时并没有读书看报、写作练笔的习惯,更没有撰写读书笔记或者创作完整文学作品的习惯。出现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平时缺乏写作的习惯,二是学生一直以来都没有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2.3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以满堂灌的模式将写作理论传达给学生,并没有真正注意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且有畏难情绪,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运用写作理论教学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目的。而且,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教学形式与课程内容单调、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严重脱节、课堂与生活完全割裂等一系列问题。这就意味着“基础写作”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写作学科的发展。“基础写作”课程的基本写作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就其课程性质来说也应该重视其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教材中的基本内容,重视基本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授每种文体的特点及理论技巧时,除了让学生了解阅读相关范本,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该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训练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要深刻认识到写作实践的意义,真正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写作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与综合能力。

3“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在这个知识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7]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在当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针对“基础写作”课程的性质与大纲要求,以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础写作”课程教师应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优化课堂教学、持续推进写作训练等方面探究有效的改革路径。

3.1布置书目,系统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基础写作”课程内容庞杂、文体多样,更应注重文学经典的阅读与鉴赏。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仅仅指导学生学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给学生布置相关书目,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古今中外,凡是写作大家,往往都是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的“杂”家。古人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8]写作与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基础写作”的教材内容包括基本写作理论及各类文体训练,涉及到的文本案例较多,需要大学生课下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囿于教材使用周期较长,内容更新慢,对于写作课程来说,需要大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热点,阅读当下各类书籍补充精神食粮。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计划,本课程在开课之初,教育布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读经典书目,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能力与精神素养,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3.2在线开放课程与线下课堂相结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迫切要求。”[9]通过“互联网+”技术,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大纲,打造无边界跨时空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把线上线下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3.2.1课堂教学方法革新。“互联网+高校教育”,是当今时代各大应用型高校开展实际教学的新模式,很多教师会选择传统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这充分展现了互联网在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互联网资源与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高校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目前,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推出了各类线上课程平台,包括大学的各门课程。这些平台主要包括中国大学慕课、超星尔雅、学堂在线、智慧树网等课程学习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手段,全面推进写作课堂教学改革。上课前,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上学习平台预习相关知识。课堂上,教师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精选写作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利用好线上教学资源,发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方面,根据教学大纲,做好线下课堂的实时教学;另一方面,增加线上交流时间,以网络平台中的写作训练进行实际操作,进而当堂分析、讲解。课下让学生根据素材资料库、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等线上方式巩固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基础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线上课程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完善教学过程,依托线上平台的教学资源,保证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共同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2.2课堂教学过程革新。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强调线上资源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一,教师精选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减少课堂理论讲授时间,增加“线上”交流时间,利用课堂平台,观看微课视频,供学生反复揣摩相关的写作理论知识。第二,按照教学大纲与课程安排,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后进行写作训练,在学习平台上提交写作训练作业。第三,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析、指导。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巩固基本写作理论知识与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就“基础写作”的课程性质来说,它是一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实践性课程。因此,需要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积极进行写作实践。首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以网络课堂的形式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也能更直观地看到同学们的写作创意,大家互相点评,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运用网络平台也可以更快更广地带动学生们的互动,不断活跃课堂气氛,尽可能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其次,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作业中,同学们在线提交作品,能够及时且更详细地看到教师的点评。“下课不应该是课堂的结束,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实现永不下课的课堂。”[10]写作课程教师要善于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尽心尽力。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基础写作”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有利于写作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

3.3培养学生勤写多练的习惯

契诃夫曾告诫青年作家:“请你尽量多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指头断了为止。”[11]写作是一项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中,学生应该坚持做到勤写多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写作训练。首先,结合教学大纲中的写作基本能力的内容,如: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思维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针对这些基本能力进行单项能力的写作训练。其次,进行综合能力的写作训练,在教学中选择生活中熟悉典型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熟悉的大千世界中获得灵感,潜心创作。再次,进行快速成文的写作训练。学生要随时随地想到写作,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其教学理念体现为“以人文主义为要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种资源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1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写作教学的特殊规律———即通过“写作”实践来学会写作,突出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完成简短的写作训练。课堂之后,更要勤写多练,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拥有一颗热爱写作的心,养成勤写多练的习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4小结

第4篇:基础文学范文

美国生态文学的思想文化基础

从根本上来看,生态文学批评是生态哲学思想在文学领域的反映。生态哲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思考动物是否具有道德地位,把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人类社会以外是其基本思想。在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那里,动物根本是感觉不到痛苦的,只不过是一架“自动机”。与此大相径庭,哲学家边沁则在其代表作《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在判断个人行为正确或错误时应该把动物痛苦也考虑进去,因为一个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取决于行为本身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多少,而动物也是能感觉到痛苦的。1892年,《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一书出版,作者塞尔特在书中进步明确:动物和人类一样也有天赋的生存权利和自由。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长期在西方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美国语言文学家在上述思想启蒙下首次对这种人类中心进行了批评,明确提出任何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产物。面对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一些原来司空见惯的问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人在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除人之外还有没有其它价值主体,人类之外的物是否具有对人类来说工具价值以外的价值以及人对自然的正当权利和必要义务是什么。这些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不得不重新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生态文学批评正是这一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更是人们社会观念深刻变革,自然和荒野是粗俗而危险的观念逐渐被清除人的思维。在美国的东海岸,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包括那些具有文学、艺术倾向的绅士阶层、自然神论哲学家以及自然诗人,他们开始用热爱自然的眼光去看待自然。自然神秘的面纱被彻底揭下,露出其含情脉脉的一面,人们甚至对原生荒野的迅速消失感到恐惧。劳伦斯?布伊尔对此有这样的解释:“远离城市的郊区和前工业化的地域开始于美国文化特征联系在一起,成为美国本土文学的一个神话。美国的自然环境成为最显著的一种文化资源。”②独立战争后,美国大众对国家的热爱集中表现在人们对荒野、自然的热爱上。这主要是因为,与欧洲方兴未艾的工业革命相比,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正是那广阔而未开垦的土地、无边无际的荒野,荒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美国人民热爱的对象。华盛顿?欧文《见闻札记》、布赖恩特《森林之歌》、惠特曼《草叶集》等一大批以描写自然为主体的文学作品,开始在美国社会广泛流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舒适,但是也无可奈何的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苦闷。进入20世纪后50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是消费主义和社会商品化的形成,人和自然都被纳入商品的范畴,这就必然带来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一矛盾面前,人们不得不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冷静思考。生态批评文学正是在这一大的社会背景下兴起与20世纪80、90年代的美国。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

20世纪是美国文学理论江河四溢、汹涌澎湃的一个时期,各种文学理论纷纷登上美国文学舞台。仅仅有一定影响的文学主张就有几十种。20世纪后期,当人类面临日益紧迫的生存困境时候,生态文学批评开始走进现实世界,走向文学舞台的正中央。美国批评家J?希利斯?米勒就指出:“事实上,自1979年以来,文学研究的兴趣中心已发生了大规模的转移:从对文学作修辞学的‘内部’研究,转为研究文学的‘外部’联系,确定它在心理学、历史或社会学等背景中的位置。换言之,文学研究的兴趣已由解读(即集中注意研究语言本身及其性质的能力)转移到各种形式的阐释学解释上(即注意语言同上帝、自然、社会、历史等被看作是语言之外的事物的关系)。”③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发展历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自然与环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是研究的重点。生态文学批评家在这一时期对文学普遍认为在许多作品中是以一种比较陈旧模式来描写自然的。在这种陈旧模式影响下,文学家在伊甸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与瘴气弥漫的沼泽地和无情的荒野这两种意义上使用自然。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持续到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生态文学批评家把重点放在弘扬那些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开始深入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风格题材以及所取的成就。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批评家是利奥波德和卡森,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思想成为环境主义的金科玉律;而卡森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开启了生态文学批评的一个新纪元,因为这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生态文学批评家试图来创建一种生态诗学,这种生态诗学是建立在对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和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建设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生态文学批评家们注重吸收“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等哲学思想来进行理论体系的创建,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第5篇:基础文学范文

(一)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

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还停留在此基础上,缺乏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没有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效对接[1]。各大院校由于长时间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特别注重对语文理论基础的学习,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应该加强在文学素养方面对学生的培养。因而没有把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更无法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良好对接。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

汉语言文学主要是通过实践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运用,而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比较少,课程安排比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少很多,实践内容也少之又少。本身汉语言文学是开发性的学科,不同于语文教学中的理论学科,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花时间探讨。比如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通过长时间对文学素养的培养,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少,是制约汉语言文学开展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普及范围不广

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分支,是语文教学的实践内容。大学阶段对语文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会比中小学的多些,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普及范围很有限,而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只是对汉语言文学有初步的了解,只是重视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步入大学才会对汉语言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但是中间很多时间,没有对汉语言文学进行学习,导致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断层。

二、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的策略

(一)加大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

语文教育不能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更好地对接,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不够。为了实现二者之间的对接,必须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力度[2]。首先是增加汉语言文学课程,加大对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力度,重新学习汉语言在断层阶段的知识,而且注重实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加大对汉语言文学的重视力度,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对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快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多媒体,搜集更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通过汉语言文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对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对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开展是建立在语文基础知识之上的。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汉语言文学教育就无法深入展开。以古代文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汉语文文学中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有哪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这些代表作都属于哪个风格,文章的寓意是什么。尤其是古代一些词语的含义,需要学生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创造格式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需要掌握。只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多角度地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