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农业继续教育全文(5篇)

农业继续教育

第1篇: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1.1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理论素养及实践技能

近年来,舞阳县农林局不等不靠,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做为贯彻中央决策的重要抓手,除坚持每周“二五”集中学习外,根据具体工作及科学发展需要,推荐自学读书课目,学习内容除党组织核心力建设外,还要求每一位同志自学农业技术方面的各种知识,并通过定期考核、奖优罚劣的方式,力争使每位同志成为农业技术方面的“通才和专才”。同时,根据部分同志不是农学专业毕业,学习专业知识吃力的现状,农林局党委要求每位高级农艺师及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公认度高的农艺师帮带一位“徒弟”,通过这种方式,一大批农业技术新星脱颖而出,取得了显著成效。

1.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开拓农业技术人员视野

舞阳县农林局在提高全局干部和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根据现有人才现状、特点和专业性质,在人才培养中,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三大能力”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并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规划。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林局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先后组织系统100名技术人员到河南农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系统培训。学习结束后,技术人员利用在高校学习的知识,采取制作培训幻灯片边放边讲的新形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群众对此非常感兴趣,也容易接受,培训效果十分明显。为提高在职员工的工作业务水平,舞阳县农林局还多次邀请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家和教授进行专题讲座,不断促进人才结构同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人才培养机制同人才成长的特点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促进农业人才全面发展。

1.3以深入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抓手,提升农业技术人员服务社会能力,延伸学习型党组织发展链条

一是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强力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舞阳县农林局根据全县农业产业特点,依托县农广校,成立了4个培训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教学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方式,突出培训的应用性、技艺性、实用性。先后举办蔬菜栽培,畜禽养殖、食用菌无公害管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培训200多期,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万余份,解决各类技术难题200多个。二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提高广大务农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舞阳县农林局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大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专项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施“阳光工程”等项目,培养农村沼气能源工、优秀合作社社员、农村经纪人、病虫害专业防治员、种子代销员、蔬菜园艺工、畜禽养殖技术员等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新培育成立合作社124家、家庭农场3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三是认真实施“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百、千、万”粮食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舞阳县目前有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分包全县397个行政村,创建了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10个,千亩示范片14个,百亩示范片397个。农业技术人员在所包行政村显要位置张贴服务图片,对村民发放便民服务卡,将自己的姓名、职称、手机等有关信息公布于众,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并通过“制作农业技术学习宣传版报,实地举办田间学校”等有效方式,指导农民全方位搞好农业生产,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4积极搭建农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平台,提供“学习型党组织”动力支持对年轻、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提供岗位,大胆使用,先后提拔了6位年轻同志到股、站长岗位进行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成为业务骨干或农业科技技术带头人。积极引导农业人才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之路,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研究,切实为农业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

2努力方向

2.1不断加强学习型组织修练,努力解决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难题

由农林局主要领导带头,在“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五个方面全面提高,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修炼办法来提升农林局的“群体智力”。

2.2坚持不断丰富党建创新载体,开拓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领域

坚持把创新与求实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从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继承与创新上创造新思路,赋予新内涵。通过党建载体创新,为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广阔舞台。

2.3完善农业技术人员奖惩机制,促进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质的突破

第2篇: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农村全科人才;培育模式

1农业高校继续教育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养农村各业各类人才。实现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资源就是人才。“三农”问题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农业人才不够。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开发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方式[1]。要立足于农业高校的继续教育功能,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等各种方式,积极面向农村乡村干部、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经理人等各业各类人才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农村乡村各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一批懂理论知识、会农业科技、了解市场信息的专业人才。第二,有利于构建和形成终身学习理念。继续教育秉承的教育理念一直都是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而进行的终身教育[2]。农业高校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农产品产值,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3]。在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通过农业高校继续教育的有效介入,可将自主学习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帮助农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第三,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工作思路的重新调整与梳理,是对以往农村发展战略的凝练与升华,没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与富裕,乡村便无法振兴[4]。作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的研发源头,农业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和推广、农民技能培训、农村治理体系完善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5]。农业高校肩负着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大责任。

2农村全科人才概念界定、特点与培育思路

2.1农村全科人才的界定

农村全科人才是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要求来提升、改造传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采取了学历提升、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等方式来对接《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1+6+N”县域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及“10+3”川字号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要培养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策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农业人才。农业人才要具有在农村乡村就业和开展创业服务的强烈愿望,要立志于为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法律法规、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有意愿提升学历或获取第二学历,以增强岗位能力。

2.2农村全科人才的特点

第一,本质上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延伸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是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职业的新型经营主体,但传统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方式较为单一,而农村全科人才的培育则是在新型职业农业的培育基础上通过“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继续教育途径来正确处理好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农村全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第二,强调农业绿色综合性发展理念。农村全科人才强调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培养出一批“一懂两爱”的人才。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新观念及新素质的培育,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农村全科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必须树立绿色发展观,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发展指示和技术实践能力,建立绿色农业生产观发展基础,促进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第三,以培养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根本目标。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应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懂得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热爱乡村管理,要立志于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且具有“三农”情怀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此过程中,要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意识。

2.3培育思路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立足点,以乡村振兴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农业人才的需求为核心,借助学校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培育方式,并通过特色鲜明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培育方式来迎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培养出能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3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农村全科人才培养实践

3.1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体系构建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以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是四川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社会和为城乡新增劳动力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目前,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由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两种形式组成。学历继续教育包括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主要包括各种培训、进修、研修,等等。

3.2培育方式及内容

采用“非学历培训+学历继续教育(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形式。遵循成人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利用在线学习网络教育来满足学历需求,实现科技水平和文化知识的提高。实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采取“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实训服务”的培训形式,全面提升种、养、加、销、管等综合能力,进而培育出一专多能的能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3.3培育路径

第一,学历继续教育培育模式。构建背景和意义。为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农村全科人才培育模式,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优化专业结构、体现优势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为指导,充分发挥我校生物科技和农业科技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三区三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及脱贫攻坚提供学历继续教育资源支撑,从而提升学校高效服务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基本框架构建。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对农业人才提出的要求,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特质,优化以农业现代化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加强涉农重点专业建设,构建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培育框架。学历继续教育培养农村全科人才的实施。其一,人才培养方案。四川农业大学在实践中整合了成教、自考和网教资源,创新了农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形成了“四链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对农村全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培养方案制订中,以契合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核心,优化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选修课、实训课,并根据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授课内容、授课方法,还配置了相应的师资队伍,能够最大化培养出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人才和能够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二,教学组织。四川农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代表学校并统筹全校资源开展了继续教育办学工作,主要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学籍管理、考试管理、证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遴选教师、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制订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组织教学等工作。其三,教学实施。课程教学按知识点进行模块教学,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习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考试大纲、案例库、教材及参考书目等。教师通过重点难点分析、主题讨论、课程论坛、在线答疑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通过课件自主学习,也可通过自测练习、作业考核等来检查学习效果。其四,考核及认定。学生要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在成绩合格的同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的学生,由学校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网络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本科层次达到学位标准的,经本人申请可颁发成人教育学位证书。学历文凭及学位证书在学生毕业时由学校按照教育部对网教和成教的有关规定,会实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电子注册,国家予以承认。学历继续教育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学历制农村全科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性、理论性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输入和培养偏多,这是由于学历继续教育采用网上授课的方式更多,教学内容、教学地点、学习时间安排都相对灵活,能最大程度兼顾学生们的需求。在理论知识授课方面,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但是关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偏少,因为很难将学生集中起来,而且学生自身的学历、从业经历、学习的主观愿望均不一样,学历制路径培养很难做到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实现分层培养,导致平时在实践教学组织上难度较大。第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育模式。构建背景和意义。

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决策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学校主动将自身发展与服务“三农”紧密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机制和新途径,突出行业性和应用性,以培养出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且能满足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积极打造四川农科人才培养高地,助力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构建基本框架。非学历培训采用“专题讲授+实践教学(体验式学习)+问题探究(学员论坛)+在线学习(延伸培训)”的模式,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专业精品课、创新创业、研讨交流等线下学习版块来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技能,拓宽其知识面和视野,进而培养出一批学农、爱农、为农的现代农业发展领军人才。非学历继续教育培养农村全科人才的实施。其一,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农业高校背景下“面向农民、按需选学、远程教育、自主学习、资源共享、成果多元”的非学历培训人才培育模式,激活农业产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其二,教学方法。通过“导师领、线上学、创业游、基地孵”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倡导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导师领”就是针对性解决学员的个性化关键问题;“线上学”是通过线上培训平台来进行课件点播和线上直播,能化解工学矛盾,跨越时空障碍,进而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创业游”是通过实践教学来打造游学移动课堂,可开展各类主题游学活动;“基地孵”是通过“实践学习+创业孵化”的模块来遴选省内外具有展示度和示范性的农业科创园、农业龙头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旨在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教育,提升农业创业能力。其三,“345”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四川农业大学在农村全科人才培育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创建了“用好三支队伍,创建四个机制,抓好五个环节”(简称“345”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班主任、教师及学员是农村全科人才培训工作的三要素。在三要素的管理与服务上,要创新四个机制,即规范管理机制、规范团队建设与运行机制、规范监督与约束机制、自查与考评机制。通过管理机制的相互作用,能管理好、服务好、调动好三要素,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把控好供需对接、课程研制、学习支持服务、管理服务、评价考核这五个环节,从人才培养需求入手,在分类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管理与服务,促进教与学质量的同步提升。其四,考核及认定。农村全科人才对象考核内容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结业考试和实践(演练)考核这三方面。在过程评价中,主要是对学员的学习表现、活动参与、问题研讨、事项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在学习阶段结束后,将以结业考试的方式组织学员参加理论和案例分析的考核。最后通过现场或模拟演练等形式对涉农基础知识、行业市场调查、农业生产经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资源分配、团队组建、内部机构设置、市场有效组合等方面进行实践考核。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培训针对性还不够强,有培训资源浪费现象,培训效果不佳。缺乏关于培训需求的系统调研,更多是被动等待项目主动上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制机制缺乏市场化导向,对项目推广产生了一定制约。由于项目自身市场化推广方法及经验不足,缺乏主动性,限制了学校培训品牌影响力的扩大,而且培训的整体规划与资源配置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在体系建设、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整体规划、系统方案和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影响了非学历培训质量的提升。

3.4对策建议

第一,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国家战略是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践行办学宗旨和实现价值追求的核心体现。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社会调研,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国家战略,以满足农业农村的各项政策和需求。在学校顶层设计中,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重点,并贯穿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中,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提升服务地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第二,坚持质量为上,创新农村全科人才培养模式。可通过创新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育方案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育方案来推进农村全科人才培育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在农村全科人才培育方案及模式发展中,要将课程教学辅导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及社会的发展需求。要以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非学历培训模式板块,创新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和非学历培训学生的评价体系,从而提升继续教育农村全科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增强培训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可依托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科优势来整合师资力量,多渠道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开发干部培训、科技培训、基础农机人员培训、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多种模式,突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高新技术创新与推广、农民技能培育的特点。第四,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提升继续教育培育质量。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从政府角度来说,要建立和完善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培训管理评估法律法规体系,使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对高校而言,应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制度效能,从而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育质量。第五,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人才实践能力。在学历继续教育中,应积极优化农科类专业教学环节,加强实践能力培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教学环节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并加强创新创业意识教育,解决农业农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农业全科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非学历继续教育中,要大力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进而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张晓东.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继续教育功能、作用探析[J].继续教育,2017,31(12):3-5.

[2]高愈萍.基于农业高校为乡村振兴实施农民继续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9):204-205.

[3]罗兴录.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考[J].农学学报,2019,9(12):92-95.

[4]孟铁鑫.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和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07):123-126.

第3篇: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1.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大幅改善。但西部地区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社会现状并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这就严重制约了本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在西部地区,农业仍是GDP的重要支持,工业化发展模式粗放低效,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人均经济水平较为低下。因此,这就造成了西部地区对高校继续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使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

1.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

构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在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这一情况反应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主要呈现为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那些偏远山区继续教育资源稀缺、人们享受不到应有的参与学习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三、封闭的文化地理因素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制约。西部地区由于高山大河的阻隔使得其与外界沟通不便,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造就了人们相对落后、保守的生活观念。这反应在继续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人们对高校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成为制约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在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一方面受本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又促进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长期以来高校继续教育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量的民族干部、技术工人、中小学教师等大量的实用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自的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建设西部的重要人才支撑。其二,有助于西部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使得原来一些没有机会参加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服务范围,是建设学习型西部的重要途径。其三,有助于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走向开放。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在为地区发展培养人才、扩大教育服务范围的同时,将先进的思想、开放的文化带到了西部地区,这有助于促进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参与学习、参与到西部建设中去。

三、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内涵

1.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办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看西部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对高校继续教育的需求,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缺乏特色造成的。缺乏特色的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办学指导思想缺乏特色。在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历程中,高校继续教育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重视规模扩张与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的社会效益重视不够,这就造成高校继续教育开设专业雷同、办学普教化,并没有从地区社会发展需求与继续教育办学规律出发来发展高校继续教育,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继续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第二,发展模式缺乏特色。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教育发展并不发达,高校继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人口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山区、丘陵之中,这就使得众多中小城市、区镇、农村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非常困难,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人才建设力度。第三,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当前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是全国统一的,既没有继续教育特色,更没有西部特色,这种专业设置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服务的实用特色,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的质量。

2.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的内涵

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凭借其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实践活动来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为特定的社会群体提供出色的教育服务。要实现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就必须依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特色进行科学定位,以独特的办学取向对所办教学项目不断进行调适和优化,进而实现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同时拥有一门或几门特别优于其他继续教育机构的学科。因此,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就是指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实际水平出发,确立“以西部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地区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地区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从地区继续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创新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合理分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地区弱势群体(诸如农民工、农民、事失业待业人员、妇女、老人等)的学习需求,为建设学习型区域而努力;从学员实际需求出发,依托特有的地域文化与高校优势学科进行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学科与专业建设,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学科体系。

四、依托地域文化,实现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化发展

1.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在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仍是当地GDP的重要支撑,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主体的“三农”问题仍是制约西部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发展教育时应重点关注农村教育,特别是对于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继续教育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现阶段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当务之急,而农村劳动力表现出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与劳动技能低下等特点给农村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应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地位,调适继续教育内容,引导农民参加继续教育,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出发,加强农业技术人才与农村干部队伍的培养,全面实施农村人才建设工程,促进农村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变,进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西部地区的和谐发展。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成为制约西部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障碍,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发展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重视对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现阶段,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陈旧、培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模式、教学方法单一,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应转变观念,从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实际水平出发,规划部署继续教育工作。如:应加强与中小学的实际联系,丰富教师培训模式。在西部地区,由于师资匮乏,一线教师的工作强度较大,因此他们参与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小。所以,高校继续教育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时可以外派培训师资,减少一线老师的培训成本,切实地为本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的提高而努力。

3.重视职业技术培训

现阶段,西部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转型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切实地为地区发展培养所需人才。西部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应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的原则,重视非学历教育项目的开发。高校继续教育应从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出发,优化整合自身教育资源,开展特色职业教育。如:在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以云南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旅游产业是其支柱产业,因此高校继续教育可以开发诸如导游培训、旅游管理培训等一系列的旅游培训项目,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4.借鉴MOOC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

第4篇: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一)缺少对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认可度普遍偏低。继续教育在我国是以教学能力和学历补偿为目的起步的。但是发展到今天,继续教育仍停留在学历教育层面而忽视“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教育宗旨,无法可持续发展,这种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已形成了继续教育的理解误区,进一步拉低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如大部分在职人员对在职进修的积极性不高,或参加进修的人员陷入认识误区,他们只追求学历的获取,而忽视了个人在接受继续教育后的进步和发展。甚至很多人将取得资格证书视作唯一目的,而将继续教育视作一次性的培训。还有为数不少的单位管理人员对员工参与继续教育的工作不够重视,甚至认为在职培训既影响了公司的日常工作,又增加了经费支出。这种种对继续教育的模糊认识和消极态度,增加了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难度。上述问题的出现,还是与社会管理阶层管理观念普遍的陈旧有关。不少管理人员和在职员工仍持有狭隘的思想,忽视了在时刻变化的时代浪潮中更新知识的必要性,因此落后于经济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

(二)中国继续教育行业缺少制度性的体系规范。中国继续教育行业发展至今,始终缺少完整的体制和健全的法律规范。我国的《继续教育法》至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实践层面的体现是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现行管理体制混乱。缺乏法律制度保障的继续教育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三)继续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缺乏实际应用性、培训内容空泛的问题。大部分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出发点是希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且通过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但是,因为培训教师能力差,培训内容滞后,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目前国内的一部分继续教育不能满足时代与众多在职人员的实际需要。单纯地注重知识补充和技能训练,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规律性和经验性的问题却少有涉及,这样的培训性价比极低,难以培养专家型的员工并形成高瞻远瞩的气魄。一个中国现行继续教育的通病,即在培训的过程中不能顾及到被培训人员的心理感受,直接采用强行灌输,机械记忆的教学方式,这就使继续教育培训失去活力与新意。

(四)继续教育机构资源分散。中国现阶段承担继续教育的机构主要分为两类:高校自身和民办院校两类,其也分别代表了高低两种不同的类型和层次。民办院校,曾在继续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历补偿阶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在依然发挥着作用。但相对整体的社会变革,民办院校因为缺少高校教育资源并且培训项目单一,发展速度却很缓慢,这就使得大量一线员工难以取得明显的进修成果。

(五)关于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公司对继续教育的财务支出少,也是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如部分地区的中层管理者参加培训的经费得不到保证,甚至有部分公司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由参与者承担。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有些地区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因此继续教育培训更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而以上涉及经费的问题,已经逐渐影响了继续教育的推动与发展。

二、发展继续教育的历史意义

(一)以成熟的学校教育为起点,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是世界各国在布林顿森林体系时代进行的重要历史选择。在20世纪90年代,成人继续教育被誉为进入21世纪的钥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成人继续教育发展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战略,构建成人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化社会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原则目标。但因各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教育层等方面的需求和现实基础不同,对继续教育理念认识上的差异,作为教育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在不同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模式也形态各异。在欧洲各国如英、法、德等国家,成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规模,将成人教育定位在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现场的培训等领域,并在继续教育和学院教育体系之间建立起相互承认和资源共享机制。而另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则大力发展了在学院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体系,强调的是精神文化生活和终生学习的状态。进入21世纪后,为了经济复苏和扩大就业,很多国家都加大了发展继续教育的力度。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通过了提案《教育和培训合作战略框架》即《教育和培训2020计划》,提案中指出,信息技术革命、低碳经济、人口老龄化和全球竞争带来的就业和社会结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首要问题,成人教育和在职培训必须接受挑战并向新的社会问题转变,发挥成人教育在在职员工和流动人员中的关键作用。在可预见的5年后,即2020年,30~35岁拥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口将占到总人口数的40%,而以低技能人员为主体参与成人继续教育人数也将打到15%。在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中指出,2020年,美国拥有的大学毕业生比例要居于世界首位,从占人口总数的40%提升到60%。而美国联邦教育部公布的《2011—2014财政年度战略规划》第一个目标,就是为青年和成人提供更多中等后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

(二)继续教育的大力发展是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只有依靠高素质的生产力和人才队伍,我国的积极发展方式才能得到尽快的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充分认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我国在职人员基层工作者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水平比较低,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亟待优化,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国人口受教育结构还是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只有基础教育水平的人数占总人口的65.68%,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仅为9.7%,而2009年联合国统计的25~64岁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0%,相当于我国的3倍多。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踏步前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发展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7%,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达到68.8%。他们在城市生存和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来充实和提高生活和职业技能。

三、建立继续教育体系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成人教育系统和高校系统分离,形成体制性障碍,优势不能互补,优势资源不能共享,不利于在职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即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系统的条块分割,造成了基层人员职前与职后培养缺乏整体性与协调统一,其结果是形成培训内容的重复、资源的浪费。因而,通过建立网络课程、创业管理、成人培训、在职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继续教育体系,使已有的各种培训机构与培训内容互相衔接、相互融通,最终形成一个知识覆盖面广的成人继续教育网络体系势在必行。在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上,从学院教育到继续教育的平行相隔离双轨教育体系,向衔接完整的融合式终身教育体系转变,构建成人在职教育的课堂化,网络化发展,完成我国终身教育概念体系的初期构建。

近年来,随着以成人教育为依托的终身教育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已经被视为广义教育与学习邮寄整合的综合性理念,是学院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的整合,包括各个年龄阶段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各种方式的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成人继续教育或非正式教育的学习获得的记忆、知识和能力,已经普遍的获得认可,与完成学院正规教育课程所获得的技艺、知识和能力一样,通过国家学历资格框架对个人的学习与培训成果进行登记认证,而不再局限于培训的形势。学院正规教育已经于成人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等之间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立体化成人教育体系,架起了终身教育的大方针。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满足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和经济的告诉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曾经采用双管齐下的方针,扩大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规模和发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失去学院教育的在职人员尽可能地提供与正规教育相当的教育机会和技能培训,而成人教育的正规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招生、培训、毕业和证书制度等多个环节,学院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分割时中国教育体系的传统模式。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学院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结合可以给双方的教育资源带来极大的整合。整合后的教育体系将学习者置于中心地位,并会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和广泛的各种不同机构及组织中的学习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联接。建立终身学习框架下的继续教育体系,破除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壁垒,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通过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评估、积累和转换,在继续教育和正规教育之间建立相互承认、部门流动和资源共享的机制,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次学习机会、多样学习途径和多种成才途径。

四、继续教育体系建立的策略方针

(一)完善从继续教育到终身教育的战略体系:目标任务做细做实,开展监测评估。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完成终身教育初步体系的建立。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社区教育、创建各类学习型组织,推动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全国从业人员年参与率超过50%。但全民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不断发展和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实践的角度看,难点在于如何加强以成人教育为基石的终身教育,和开发与就业相关的学习机会、工作能力培训,更加细致地关注将既定目标转化为行动方案和对实践结果进行系统评估。建立符合国情的评估体系,落实对地方推进终身学习政策的基本要求,保证最低水平实现目标的同时,为地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变化预留了空间。评估的标准包括:有参与终身学习的平等机会和权利;基本的学习时间长度或成果;一定的人均终身学习经费等,目的是衡量各地终身学习发展情况与成效,检查既定目标的达成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总结和发现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的持续发展指引方向。

(二)建立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借用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合作平台,建立社会系统性的终身学习模式,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努力。《贝伦行动框架》强调成人学习和教育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代表权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创建并维持使各级公共行政当局、民间社会组织、社会合作伙伴、私营部门、社会、成人学习者以及教育者组织参与制定、实施和评价成人学习相关的教育政策及计划的机制。拥有强大的国家强制力是在我国实施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学习的政策优势,但这项错综复杂的工程不能完全依赖与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在资源、财政、制度等方面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地方政府主导的创建学习型城市,建立学习型政府,以政府工作进展和政绩为主要评估内容,忽略了真正的主体“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组织”。政府在发展继续教育、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过程中,要从继续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向终身学习制度的设计者、推动者、监督者过渡。积极培育并引入各方社会力量,社会各部门和各行业负责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度建设、行业标准和机构管理办法;同时,推动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社会组织、地方社区、大众媒体及作为用户的学习者等更大范围地有效参与,形成个人、社会和政府共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合力。

第5篇:农业继续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继续教育;新生代

作者简介:孙正林,男,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马明,男,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来到城市务工或经商的拥有农村户籍的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必要的继续教育对于他们融入城市生活非常重要。近年来,关于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及有效对策的研究和呼吁很多,反映出全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关注。本文拟对其中一些重要论点加以梳理及评析,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

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比老一代农民有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而言,其学历层次仍然较低。有研究报告称,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大多具有初中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所占比例超过5%,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9.8年。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还掌握一门技术。[1]而在老一代农民工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多数,文盲还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该研究者认为,上一代农民工多为小学文化,接受教育时间短;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中80%以上为初高中毕业生,还有部分是大中专毕业生,有44.3%新生代农民工在来城市务工之前主要是在学校读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2]《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仅占6.1%,初中文化程度占60.6%,高中文化程度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8%。而在上一代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24.7%,初中文化程度占61.2%,高中文化程度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8%。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与上一代相比有所提高,但初中文化程度仍占60.6%,将近2/3,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从整体上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与城市同龄青年相比还是较低,大多数尚未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有调研小组对江苏省扬州、镇江、泰州、南通4市604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过调查,其中,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有83人,占总13.7%,具有高中学历、中专学历的比例分别为21.9%和28.3%,而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仅为24.3%。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层次较低。[3]全国总工会的相关调查资料也显示,80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18岁,90后新生代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的年龄平均为16岁。这意味着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只具有初中或高中毕业文凭,整体文化水平仍然偏低,所掌握的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不足。[4]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意义

许多研究者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意义做了研究。

1.微观层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实比较残酷,这种残酷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乡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技能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参与城市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没能融入城市主流社会,沉淀于城乡的边缘。有研究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尴尬处境,无一不和教育的缺位紧密相连。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失去了受全日制教育的机会,出来之后,才知道自身技能等综合素质的贫乏,激烈的竞争也使其意识到知识和科技的巨大力量,现实让他们意识到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有学者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低、待遇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综合素质偏低,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临时性的工作,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他们的自身发展。因而,只有对青年农民工加强职业培训等继续教育,才能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需要。继续教育可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进而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择业、就业。[5]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有提升文化水平,获取发展信息,提升精神生活水平,获得认同与尊重的诉求,继续教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使他们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中观层面。有研究者从企业、教育机构、城市、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有利于体现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声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培训是用工企业对人力资本所进行的投资和对企业文化(精神)的培育,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归属感和荣誉感。[6]也有研究者指出,教育机构经济利益链条的引力也促使他们需要继续教育。教育的产业性是教育物质属性的客观特征。由于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等因素的制约,一些教育机构已追求在公益办学为先的理念下实现营利,做到公共产品利用和教育事业发展双赢的运作效果。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育机构运用自身优势,能够充分挖掘市场潜在资源,将教育发展与经济效益很好的相结合,成人继续教育已经成为部分高校或机构高回报的重要产业。因此,教育机构的经济利益链条引力直接推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7]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继续教育能够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从而推进城镇化进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继续教育有助于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率,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8]

3.宏观层面。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经济结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致使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低技术、纯体力的行业岗位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高技能职业。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是相关产业的兴旺或颓败,农业劳动或产业在淡出新生代农民工视线的同时,一些中高级技术的行业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选择,原因有二:(1)从事脑力劳动职业,与他们的梦想息息相关;(2)能够有机会扎根城市,是他们苦苦挣扎的一条出路。经济结构调整牵引着其中的参与者要做出适时的调整,新生代农民工也不例外,一味地守旧和愚昧的坚持不是镇守当前低技术、纯体力工作的法宝,也很难顺利通向未来之路。因而,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己,竞争脑力劳动工作岗位开始变成必要,而接受继续教育可谓是其完成自身转型的必由之路。[7]也有研究者认为,继续教育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9],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社会流动,体现教育公平,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困境原因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主要从个人、社会、政府三方面做了研究分析。

1.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而言,一般都缺乏职业规划。有研究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实现职业梦时出现迷茫、规划欠缺等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迈出中学校门,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思想尚未稳定,身份认同尚不清晰,面对铺天盖地、瞬息万变的信息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确定具体职业发展目标的能力尚显不足。加上家庭小型化带来的挫折耐受力的降低,使他们制定及实施职业规划的能力很低。因而,有学者认为,当前继续教育的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与培训方忽视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关系。[10]还有学者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差异较大。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个体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与行动存在差距,如有的很乐意接受继续教育并付诸实践,有的则相反;有的愿意在继续教育问题上投入较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有的则不愿意;有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多,有的则机会少。[10]

2.从社会角度讲,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还未形成共识。

3.就政府而言,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倡导开展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并出台了相应政策但主要是关于农民工培训措施和步骤的宏观指导意见或规划等,并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保障政策,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配套保障措施和政策尚未出台。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是出于自发,缺乏政府的统一引导、组织培训和监督管理机制,造成教育培训的盲目和混乱,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培训效果,最终削弱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现有的相关政策还存在未能很好落实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在以政府为主导的供给模式上,教育管理模式较单一[11],在供给内容上,有学者认为继续教育内容滞后[3],进而使得供给与需求脱节。[10]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内容重技能,轻文化知识,重“生存”教育,轻“生活”教育,重输出地教育,轻输入地教育。[11]有学者还指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没有统一规定;不同的地区、行业、部门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要求不一致;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奖惩机制、保障机制也不统一等。结果,造成在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上的无章可循。[10]从整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规模过小。虽然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时间较短、流动性较强等特点与我国现有的继续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以及现有的继续教育缺少实用性、针对性、效益性等问题,再加上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机制不健全而导致继续教育的资金不足,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规模无法扩大,导致一些渴望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求学无门。[3]另有学者指出,还存在资金筹措机制不完善,资金不足等问题。[12]

四、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措施

学者们主要从制度建设、机制构建、政策绩效、资金、内容、模式以及政府所起的主导作用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对策。

1.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1)可借助于完整的教育体制,将相关的政策严格地落到基层,并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以保证政策的传达。(2)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性大,传统的层级传达机制无法保证将政策传递至每个人。因此,应大力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渠道的作用,对于偏远的农村可充分利用宣传栏、有线广播、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热线电话等方式,以扩大政策推广宣传的影响范围,保证流动人群也能了解到有关政策的相关信息。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应考虑新生代农民工的知识文化水平的差异,采用有效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简便地了解和读懂相关政策。[12]

2.要将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纳入整体规划,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入学率[1],还要拓宽投入渠道,实现教育经费多元化[9],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办学范围。[10]

3.从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体系的角度,政府部门要发挥的主导作用,建立形式多样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形成教育机构与企业互动机制;采取“双导师—助理制”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学习平台。[6]

4.从产业结构调整下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有效供给的角度,要完善政策供给,明确规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导向;整合多元主体,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事业;适应产业调整,合理配置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多元需要,拓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3]

5.从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城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角度,政府应加强对进城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逐渐实现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重心转移,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的优势作用,加强农民工继续教育管理和监督,拓展继续教育形式。[11]也有学者从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合作的角度提出,要加强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互动机制的内容建设、多渠道配合、模式建设。[13]

6.从文化资本和传播学两个角度,有人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他们认为,文化资本包括身体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制度形态文化资本三种。应将这三种文化资本应用到对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中来[14];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传播者是广泛多样的继续教育组织与群体;特定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者是受传者;传播的讯息是方向指导性的继续教育内容;传播媒介是灵活有效地继续教育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则看是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等。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要做到有效传播,就应该做到:以方向为导向,明确传播目的;以地域为基础,加深传播力度;以效果为目标,重视传播反馈。[15]

五、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上述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及所提出的相应对策,为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角。然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往研究大多是从宏观上做的概括性论述,具体的案例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单一,提出的建议也缺乏可操作性,所以,相关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

1.开展案例研究。研究者需深入到某一个县、市、区作调查研究。目的是将研究范围缩小,这样便于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避免高谈阔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减少一些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研究问题的针对性。案例研究的重点是选择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新生代农民工通过继续教育在城市择业就业,提高生活品质,融入城市社区等方面的典型,为政府更好地开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2.重点放在继续教育现状的了解和研究上。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现状以及效果如何,了解目前所在不同地区的当地政府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上实施的政策,制定的规章制度,构建的机制是否能够有效落实。总之,只有摸清真实情况,才能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进而才能提出有效的对策。

3.深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类型研究,提供相应继续教育内容。现在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研究较多,但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类型的研究不够。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不同的职业类型设计不同的继续教育内容,比如,从事建筑行业的和从事餐饮服务行业的,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内容上就有较大的差异。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体而言,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也有不同。有的需要职业技能培训,有的需要提高学历层次,等等。因而,要着重研究继续教育内容的供给体制,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使之能够灵活地针对不同职业类型和意愿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其所需的继续教育内容,这种动态的继续教育制度也才能为他们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

4.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城市文明等需要的通识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市民,就必须自觉地接受城市文明所必须的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必须有相应的城市文明的通识课程,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城市安全教育、挫折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等。这对一个新市民素质的提升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何峰.论继续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5-12.

[2]刘立尧,苑林.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的路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2):430-432.

[3]杨静,高福营.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政府供给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5-6.

[4]赵娟.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90-192.

[5]李玉龙.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必然选择—继续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7):135-137.

[6]陆璐珂.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的途径探析———以南宁市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59-61.

[7]晁秋红,闫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职教通讯,2012(28):42-45.

[8]钱莹.新时期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探析[J].学理论,2012(13)111-112.

[9]孙学敏,朱凤丽.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57-59.

[10]陈文龙.现代化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3):10-12.

[11]张建政,武艳艳,翟玉建.继续教育视角下农民工城镇融入的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7):4446-4447.

[12]王义勇,林正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3(4):89-93.

[13]李双红,李彦文.构建地方院校与外来农民工继续教育的互动机制[J].青年与社会,2013(9):25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