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数字培训课程全文(5篇)

数字培训课程

第1篇: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关键词】创客空间;信息化;培训

目前创客空间教学培训所采用比较多的是填鸭式的培训方式,形式比较单一,课程与行业需求之间关联性不强,很多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节,创客空间培养的学员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以信息化教学培训为导向的创客空间建设正是基于以上问题开展研究。

1依托学校智慧教学平台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

创客培训课程过程中依托学校智慧教学平台开展训前、训中、训后培训。网络教学平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务处的在线学习网站,讲师可将培训课程手动添加至学习网站,在培训课程里设计制作每章节的内容,即在版面中添加了文字、图片和视频。另外,讲师在该网站的课程中上传了参考资料,布置了作业以及答疑。第二部分是手机APP“学习通”,讲师可利用“学习通”在课堂上通过投屏功能答疑,发起签到、选人、抢答、主题讨论等活动,并且即时记录考勤,对创客加分、扣分以及评讲作业。训前,创客利用手机登录该软件作预习。训中,讲师运用“学习通”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训后,学生复习培训课程的内容和上传作业,讲师为作业写评语指出了创客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加强了训前、训中、训后三部分培训板块,特别是训前和训后的预习、问题讨论、得出初步解决方案等,引导创客更多的进行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保培训过程中讲师有更对的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的问题。APP方便随时提问、讨论、回复使讲师与创客之间的互动、创客与创客之间的互动不局限在创客空间的培训课堂里,为创客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由图1可看到信息化教学分为训前、训中、训后三部分教学板块,训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在线学习、在线讨论、训前练习,讲师则跟踪创客学习和收集学习问题,然后安排课堂教学。训中讲师按照教学进度组织系列培训活动,即讲师示范、实时指导、归纳总结、考核评价,创客则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操作。训后讲师布置作业以及下次的工作任务。由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培训链条。

2融入行业实践经验解决培训内容不适应行业需求的问题

编写出版了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使用传统的设计色彩教材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与创客人才培养,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应用规律及详实案例,掌握色彩搭配在产品设计行业中的应用,创客在完成该课程培训以后将具备行业色彩搭配的知识与技能。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结合了各类设计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智能产品设计大赛等,让创客把基础知识结合实践应用,考核方式以他们参加各类设计大赛的形式为主,通过竞赛的成绩检验创客对于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竞赛主要由企业参与命题,以平面类作品为主。在第九届(2018)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创意设计大赛-“澄海杯”智能玩具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鼓励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平面类全国三等奖、广东省赛区一等奖,讲师获得了广东省赛区优秀指导教师。这是以信息化教学培训为导向的创客空间建设的成效。

3对培训内容进行改革解决培训课程与行业间脱节的问题

将机械制图课程中的三视图观念引入到手绘培训课程里,以便创客在造型的过程中能更系统地联结运用机械类课程知识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基于改革实践的经验发表了论文《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探讨---引入三视图观念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析》。把行业色彩计划的部分内容融入到设计培训中,出版了色彩行业培训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重点培养创客在各设计行业中的综合色彩应用能力。以上两项培训课程内容的改革均有效加强了培训课程与行业之间的衔接。

4特色与创新

4.1培训内容改革与信息化结合。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创客空间开设的培训课程进行内容改革和结合信息化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出版了教材,色彩行业培训课程教材《设计色彩与构成》内容引入了色彩搭配师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即色彩搭配在各设计行业中的应用。第二是发表了论文《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的教学探讨---引入三视图观念的设计素描教学案例分析》,该论文论述的是如何运用机械制图三视图观念进行手绘。这是创客培训教学的最新成果,能有效利用理工科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势加强创客的造型能力;第三是手绘徐鹏融入了行业手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将教师手绘示范与教学视频相结合,针对重点和难点录制了教学视频。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让创客培训内容变得易于理解、接收,课堂气氛更活跃,教与学更有趣味性,讲师与创客、创客与创客之间的互动更密切,教与学的体验感更好。4.2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培训模式。针对手绘培训,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是融合翻转课堂和智慧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以“学习通”等教学平台为载体,利用翻转课堂,实现课堂由单一的培训教学转变为训前、训中、训后三环节。智慧课堂使翻转课堂具备了全新的依托平台,有效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更注重创客的学习基础,通过组织创客训前在线自主学习,讲师能准确把握创客学习状态和培训效果,找准问题所在,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培训过程。讲师的角色由单纯的教导者向创客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转变。培训过程中注重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简单的问题由创客自主学习解决,较难的问题由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探究加以解决,培训主要用来完成具体的任务,从而培养创客更为成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学习占比70%,包括讲解和讲师示范,主动学习占比30%,包括练习和小组讨论。在信息化培训中,被动学习占比30%,主要是培训课堂的展开,主动学习占比70%,包括训前的讨论区提问、在线学习、训前练习,训中的学生示范和展示、小组讨论、实作和演练。信息化教学培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在主动学习方面提高了40%。教师为培训课程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录制了教学视频。视频共24部,时间在15至30分钟,内容是讲师通过绘画示范解答每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过程。绘画过程中加入了讲解,重点和难点部分加入了动画和文字解说,引导和集中创客的注意力,加强理解。创客通过“学习通”或网络教学平台随时随地的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在观看的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将问题发到APP讨论区让其他创客参与讨论得出结果,培训课堂上讲师针对讨论区的问题进一步分析解答,有针对性及高效的解决问题。4.3培训过程设计。(1)回顾以往的知识点复习上一次培训内容的重点。(2)讲评任务开展情况通过网络培训教学平台点评创客工作任务,现场让创客指出问题并上台分享。(3)检查创客在线学习情况让创客通过手机APP学习通或学校网络培训教学平台提前观看培训内容,创客可以提前观看ppt了解详细内容,包括培训内容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创客也可以在线观看讲师示范的手绘视频了解绘画的方法和过程。另外,讲师将定期在网络培训平台的讨论区加分问题,回答正确的创客可以获得积分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创客的培训情况。(4)培训内容运用数字展台、视频、ppt与板书相结合。讲师在数字展台上演示,讲解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邀请创客上台绘画产品局部结构;通过边看视频边听讲师解说,让学生了解整个设计过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设计培训的重点和难点;在ppt中设计一些动画讲解产品复杂的结构;重点、难点部分会写板书让创客记笔记。(5)小组讨论3人为一小组,分小组讨论讲师提出的2个重点问题。(6)总结总结小组讨论的问题,指出重点和难点。(7)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邀请创客上台示范,加强互动性。(8)布置工作任务在线布置工作任务,设置规定时间让创客汇报项目进度,创客在网上可下载参考书作为参考。

5结语

以信息化教学培训为导向的创客空间建设让讲师的培训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使创客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增加了创客与创客、创客与讲师之间的互动,调动了双方的积极性,创客能专心地把关注点放在知识点上,以平常心来学习,讲师则把心思更多的放在创客对于疑问的解答上,对参加学术竞赛和学术项目的热情持续上升,有效提升创客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丽君.融入翻转课堂理念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18(15):114-117.

第2篇: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包括:技术课程(technicalcourses)、职业教育培训课程(TVETprogrammes)、高等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TVETprogrammesattertiarylevel)。技术课程在中等教育阶段提供,时间为4年,在一般技术学校(normaltechnicalschool)学习。入学条件是必须完成初等教育,通过小学的毕业考试。学生有5~7门课,其中英语、数学和计算机应用为必修课。技术课程的毕业生可以到技术教育学院(InstituteofTechnicalEducation)深造学习有关课程。技术课程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到通用教育证书(GCE)系统取得O级资格。这使他们能够继续进入高等学术或职业学习领域,包括直接进入理工学院(polytechnics)。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在中等以后、非高等层面提供,时间为2~3年,在技术教育学院或理工学院学习。入学条件是完成中等教育并取得有关资格,包括通用教育证书O级、N(A)级、N(T)级,或替代性的资格。技术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最终取得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Nitec)或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HigherNitec)。除了全时的学院培训,学生还可以通过公司和技术教育学院联合提供的培训课程来取得技能证书。技术教育学院还与外国伙伴合作开设技术文凭课程(如汽车工程,厨艺等),以提供额外的技能发展的通道。对进一步教育感兴趣的,还可以基于他们的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者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进入理工学院学习。高等教育层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课程,时间为3年,在理工学院学习。入学条件是:取得通用教育证书O级、A级,完成理工学院基金课程(PFP)或者技术教育学院课程。理工学院提供一系列的课程,使学生取得行业相关的技能,为他们在相关领域工作作准备。这些领域包括工程、应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健康科学、早期儿童教育、商业研究、会计、社会科学、大众传播以及数字媒体。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如果愿意深造,可以基于他们的文凭资格进入大学学习。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刚毕业的学生,还能参加技能未来(SkillsFuture,教育部下设的一个委员会)的挣钱和学习计划(EarnandLearnProgramme)。这个计划是一个工作学习计划,既包括在车间的工作实践学习,也包括在学院的学习。挣钱和学习计划为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在学校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深造,学习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与技能未来挣钱和学习计划类似,还开发了新的工作学习技术文凭(Work-learnTechnicalDiploma)课程,与主要的雇主密切合作来提供。学习在车间和校园进行,70%的课程时间用于工作培训。技术教育学院提供这一文凭,课程一般要持续2.5~3年。拿到这一文凭,技术教育学院的毕业生能得到许多职业发展的机会。

二、管理体系

国家人力委员会包括贸易与工业部、人力部和教育部,负责国家技能人才的计划和培训。教育部负责监督新加坡技能未来委员会引入政策的实施。新加坡技能未来委员会负责推动和协调国家技能未来计划的实施。委员会就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出指导和建议,它还审议通过新加坡技能未来的战略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工会、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这使得它具有不同的经验和看问题的角度。新加坡劳动力委员会负责监督地方劳动力和行业的转型,以应对面临的经济挑战。它推动各个层面劳动力的开发、提高竞争力和工作能力。新加坡劳动力委员会和管理层已经建立了一个框架体系,以确保实现好的治理。委员会就负责事务的管理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委员会还审议并通过战略计划和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选自不同的领域,包括工会、私人部门、公共部门,有不同的经验背景,能代表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点。

三、资金保障

教育部向所有的教育机构(包括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如技术教育学院和5个理工学院)提供资金。总的开发资金数额,因各个机构的年需求不同而有波动和变化。需求取决于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变化很大。然而,总的趋势是,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开支以及每个学生的开支,在不断地上升。以2015年为例,一个职教学生每年的开支数额,约相当于12000新元(约8830美元)。一般来说,接受培训者报名参加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应该支付费用。在一些方案下(如继续教育和培训支柱三),新加坡人和定居者的课程会得到补助,最高达课程费用的70%。其余的费用可以通过技能未来信用贷款(这是一个政府支持个人终身学习的项目)来支付。

四、教师和培训人员

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招募在相关行业有专业资格和工作经验的教师。他们带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艺,以及他们自己行业的业务网络。为使他们了解不断变化的行业实际情况,理工学院和技术教育学院的教师可以通过行业和工作岗位实习或者参加研究生课程来提高自己。理工学院教师一般在刚加入时参加一个短暂的导入课程。然而,工作期间的课程一般由教学中心的专业学习设计者提供,以确保教师了解最新的课程实际,包括使用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技术教育学院鼓励教师提高单个和交叉领域的能力。除了工作岗位和培训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参加项目、咨询工作或者在技术开发中心体验真实的世界项目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在技术教育学院,新教师必须通过一个十分难拿的在技术教育计划方面的一个高级证书,完成该计划需要40周。有经验的教师,如果想提高设计学习能力,领导课程实践,可以参加文凭方面的在职计划。其他在职教师可以选择参加课程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生活辅导、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

五、资格体系

新加坡统计局出于统计的目的,开发了《新加坡标准教育划分》。该标准根据教育种类(初级,中级,中级以后等),区分不同的教育水平,但是并没有确定和描述这些水平的能力情况。

(一)十个等级水平1.一级为无资格级(初级之前,或较低初级)教育。该级别的,未通过初级学校毕业考试或类似的考试。2.二级为初级资格教育。这一级别的,通过初级学校毕业考试或类似的考试。3.较低中级资格教育。未通过通用教育证书N级(普通级)或O级(一般级)考试或类似的考试。4.中级资格教育。至少通过N级或O级中的一个或类似的考试。5.中级以后资格教育(非高等教育)。至少通过A级(高级)考试或类似的考试,或者取得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者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类似的证书。6.理工学院文凭。由理工学院授予文凭或高级文凭。7.专业资格。通过专业机构或职业机构取得证书、文凭或其他资格。8.学士或同等文凭。由大学授予学士学位或类似的文凭。9.研究生文凭(证书)资格(不包括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由大学或研究生教育培训机构授予研究生文凭或证书。10.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类似的。由大学或研究生教育机构授予学位或类似的头衔。

(二)4个层次资格一是技术教育学院技能证书,发给以完成初级学校教育作为门槛的课程。二是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发给以完成N级或O级作为入学条件的一些课程。三是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发给以完成O级或N(A)级作为入学条件的一些课程。四是技术文凭,发给以相关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或高等国家技术教育学院证书为入学条件的课程。在国家层面,新加坡已经开发了一个技能框架体系,作为近期政府、雇主、行业协会、工会或专业机构的倡议。它提供了一个不同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素质的框架,有助于确定学生和工人的有关课程。

六、质量保障

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引入技术教育学院质量保障框架体系和理工学院质量保障框架体系,以确保技术教育学院、理工学院资源分配、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组织程序的体系和框架适当整合并有效完成使命。质量保障框架的要点如下:一是评估周期,为5年。二是评估方法。首先,是学院自我评估。学院在教育部实地考察之前提交自我评估报告。报告涉及学院在5个领域的25个目标,包括治理和领导、管理和战略规划、教学、产业联系以及服务。其次,是外部认可。外部评估小组受教育部的委托,进行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考察形成一个报告,指出好的做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质量改进工程。学院提交行动计划,明确在需要改进的领域要采取的措施。还需要在每年的绩效评估论坛上向教育部提交行动计划和需改进问题的进展报告。

七、改革与挑战

第3篇: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摘要:地方图书馆学会开展继续教育是其重要职能之一。文章分析了地方图书馆继续教育的现状,并结合广州市图书馆学会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地方图书馆学会开展继续教育的建议。

1图书馆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1.1大部分地区没有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施教机构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笔者登录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系统,查询其市县级的施教机构名单,发现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施教单位仅有广州市图书馆学会、佛山市图书馆、韶关市图书情报学会、肇庆市图书馆、江门市五邑图书馆等5家,其余16个地市均未设置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施教单位[4]。这些地市的图书馆专业人员只能参加当地文化艺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的培训课程,但这些培训课程与图书馆专业并没有太大联系。

1.2馆员参与度不高,对继续教育缺乏认同感

由于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必备要求,具有强制性特点,因此馆员参加培训有可能只是为了获取继续教育学时,并不是为了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培训课程的主题和内容一般是由培训组织者和主讲教师决定,因此培训内容有可能不符合馆员的实际需求。另外,继续教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属于单向传授,很少综合运用多感官学习方式和多重学习方法,而培训内容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针对实际业务的内容相对较少,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以上因素都会导致馆员的继续教育参与度不高,对继续教育缺乏认同感。

1.3缺乏有效的继续教育效果评估机制

大多数图书馆都不重视馆员的培训效果评估,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没有对受训馆员的行为变化进行跟踪。培训总结仅仅是一年办了多少期、培训了多少人次等简单的数字统计,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结果反馈信息,难以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出更好的建议[5]。

2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的实践

2.1申请设立继续教育基地

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章程规定,广州市图书馆学会的宗旨是努力开展各种学术研究、经验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发展,为繁荣广州市图书情报事业,振兴广州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做出贡献[6]。该学会的业务范围包括普及图书馆学基础知识、开展会员和图书资料工作者的继续教育、传播推广先进技术,以及努力提高会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等[7]。基于此,2012年12月,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报设立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该基地自成立以来运转良好。截至2017年年底,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共举办了114场/次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成为广州地区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2.2加强各方合作,保障继续教育专业课质量

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成立后,与社会各方力量合作,为广州地区的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高水准的图书资料继续教育专业课。如: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成立之初,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签署了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共同策划、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并由资讯管理学院的教师担任培训课程的主讲,不仅为培训课程的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解决了培训经验不足等问题,为基地的茁壮成长夯实了基础。广州市图书馆学会还与香港歌德学院图书馆、青树教育基金会等机构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修班,开阔了参训学员的视野。同时,广州市图书馆学会还加强与广州地区各类型图书馆的合作,如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市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委员会等,以扩大平台效应,并将这些单位的日常培训内容也纳入基地的继续教育专业课,在增强基地影响力的同时,使更多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受益。

2.3重视培训需求,策划不同层次的培训

广州市图书馆学会十分重视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制订,在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前会通过调查及问询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满足馆员的培训需求。目前,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的培训形式主要还是课堂集中讲授,辅以小组讨论、工作研讨等;培训内容注重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讲授图书馆建设及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还针对找书难、占座问题、微信及微博营销等具体的图书馆服务内容进行了研讨。同时,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还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如:对刚进入图书馆行业的馆员进行图书馆管理及服务基础知识培训,对图书馆业务骨干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组织策划等培训,对中层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管理素养培训。另外,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有时会以图书馆的某项考察项目制订相关的培训课程,并邀请参加过考察的学员做主讲,以提高馆员的参与度。

3对地方图书馆学会开展继续教育的建议

3.1加强与当地继续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成为继续教育施教单位

地方图书馆学会肩负着普及图书馆学基础知识、传播推广图书馆行业新知识、新动态的责任,开展会员继续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由于挂靠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因此,地方图书馆学会拥有良好的设施及专家资源等软硬件条件。地方图书馆学会成为继续教育施教单位,使学会培训获得体制上的承认,同时将其日常组织的培训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课范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学会的有序发展。

3.2利用MOOC等平台开展网络培训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规定》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要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继续教育专业课[8],按每场培训4学时计算,每年需要组织近15场培训才能达到该要求。每场培训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进行课程策划、邀请授课专家、安排场所等,而且培训效果还未必尽如人意。笔者认为,开展网络继续教育培训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网络培训的主要途径有:一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自建网络培训系统,自行组织课程资源及管理系统。二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在自行组织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尝试接入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例如,广州市图书馆专业继续教育基地的网络培训课程可以尝试接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网络平台及广东省图书情报中心平台。三是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例如,“武汉大学—信息检索”“中山大学—信息资源共享”“中山大学—信息素养通识教程:数字化生存的必修课”等图书资源共享课程。

3.3调动学员参训积极性,提高学员参与度

地方图书馆学会在制订培训计划前应深入做好相关调查工作,依据馆员需求制订培训内容,针对不同人员的需求组织不同的培训,使培训课程能够真正服务于图书馆的工作;创新培训形式,从“我讲你听”的单向传递方式向“互动交流”的双向甚至多向传递方式转变,鼓励馆员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帮助馆员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调整;进行实地考察培训,组织馆员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外出考察学习,并通过课堂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其他馆员;为学员搭建交流平台,策划举办各类学术论坛,通过征文评选的方式选出优秀的学术论文,并在论坛进行宣读。

3.4建立长效的继续教育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第4篇: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指标体系

1职教集团(校企联盟)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指标选取原则

1.1系统性

要把职教集团产学研运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指标选取,尽可能将指标点范围覆盖完整,且注重衡量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1.2前瞻性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将未来职教集团运行模式可能发生的改变考虑周到,使得指标体系具有前瞻性。

1.3层次性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选取的各级指标层次清晰,逻辑缜密,弄清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及相关联一级指标的关系。

1.4可操作性

在指标选取过程中,各级指标要易于定量分析,不能定量的指标,定性指标明确且描述要准确。

2职教集团(校企联盟)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指标构建

2.1产(企业)

2.1.1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

职教集团内部的企业与院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高职院校无论是“2+1”模式还是“2.5+0.5”模式,均需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环节,企业应提供顶岗实习平台,为院校解决学生大学生涯中最后半年或一年的企业实习。

2.1.2提供现代学徒制平台

现代学徒制是订单培养的升级版,国家层面上在试点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企业选拔技术骨干担任学生师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定期到企业一线跟师傅学习,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获得更好的学习平台。

2.1.3提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平台

学校专业教师需定期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流程,使得教学过程不断更新,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企业在提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平台的同时,专业教师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可以为企业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2.1.4提供外聘教师平台

专业课程或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过程,要有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将企业一线工作场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企业实际,与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接触。企业提供各专业的外聘教师库以满足学校的日常教学需求。

2.1.5提供教学培训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

数字化教学培训资源建设是提高日常教学培训的重要手段。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尽量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建设。企业负责提供教学培训资源开发所需文本、图片、视频、现场拍摄场地等。

2.2学(院校)

2.2.1订单班培养

与企业共同构建“岗位需求—招生—订单培养—在校考核—岗位技能顶岗实践—上岗资格认证—需求反馈”闭环式订单人才培养体系。企业根据岗位需求,制定订单培养专业及规模,全程参与学校招生及面试过程,按照企业要求及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考核合格后进行企业岗位顶岗实习,获取上岗资格证书。

2.2.2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学校实训基地要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场景、设备、流程,建设高仿真度实训室,建设规划、建设过程管理、建设验收等建设全过程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全程参与,所建成的实训基地既可被学校理实教学所用,也可为企业员工培训所用,实现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成果。

2.2.3教学培训课程开发

学校教学要结合企业工作,以项目任务型为基础建设教学课程,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形成教材、教案、PPT、信息化资源、题库、试卷等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校教学和员工培训的共享打下基础。

2.2.4企业员工培训体系

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管理体系以及培训实施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包括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培训制度、培训政策、培训职责、培训信息搜集反馈与管理、培训评估体系、培训预算及费用管理、培训与绩效考核管理等一系列与培训相关的制度;培训实施体系包括确保培训制度实施,并通过培训活动的有效组织和落实、跟踪和评估、改善和提高,体现培训价值的一整套控制流程。

2.2.5员工上岗资格考评体系构建

以订单培养为切入点,结合专业教学内容和企业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建立员工上岗资格考评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与员工上岗资格考评体系相对接,实现教学内容即员工上岗资格考评内容,教学考核过程即员工上岗资格鉴定过程的教学新模式。

2.3研(科研机构)

2.3.1校企联合攻关课题

校企共建科研团队,以企业运营问题为导向,确定科研选题范围,联合申报课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法,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方案,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研究成果共享共用。

2.3.2第三方评估

以校企研发机构为依托,为企业定期开展安全、效益等状况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供企业整改和完善。

3结语

该研究以职教集团为背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将企业与学校合作内容紧密联系,以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轨道分盟运行为案例,将产、学、研列为一级指标体系,构建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为职教集团良好运行机制提供评价依据。

参考文献

[1]姜桂红.产教融合背景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8(11):225-227.

[2]吕向生,赵本纲.基于职教集团视角下校企“四融合”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4):7-9.

[3]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A].

[4]李鸣.积极探索及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62.

第5篇:数字培训课程范文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大多数教师认为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遇到的主要障碍是缺少信息化教学平台和资源,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很多学校没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和外部环境,学校也没有对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技能培训,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于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的措施分析

1.建立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中小学校的相关领导首先要加强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视程度,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创建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结合一些优秀的国内外教学经验,配齐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备,提供完善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内的教育平台,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平台,或者通过与第三方达成协议,获取他们提供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

2.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课程

我县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的教师占80%,参加过3次及3次以上的教师只占2%。曾经参加的教育技术相关培训大多集中在省、市级,而针对本县的实际情况培训相对较少,由于中小学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培训较少,所以大多数教师都希望能通过培训来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希望能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这反应出目前推广和普及县级培训工作需全面展开。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教学目标,制定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制度,定期开展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教学等不断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3.不断的提升个人教育技术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