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旅游会计论文精选(九篇)

旅游会计论文

第1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理论;我国

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和营销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形象就是实力和财富”的观点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旅游形象研究对于提高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知名度、识别度、美誉度及引导旅游者的出游行为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形象是可以塑造的,其有效的手段就是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策划。如何策划鲜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形象,已成为一个旅游地或旅游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正如Pike(2002)所言,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学术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综述类文章,只有苗学玲(2004)对我国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的述评。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间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其实仍属于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一、基本概念

(一)旅游形象

对旅游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概念的是Mayo;国内最早提出旅游形象的学者是邱焰美(1986)。我国最早研究旅游形象的学者是白祖诚(1994)。

国外学者探讨最多的是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其次是旅游形象(TourismImage)。国内学者在研究旅游形象这一概念时,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形象等。

经过了30多年不断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含义的理解经历一个从模糊到具体、从片面到较全面、从宽泛到集约的过程(程金龙等,2004)。但是,尽管研究所涉及的主题众多,在目的地形象的特性上仍未有共识,因此,仍有进一步理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及组成的必要。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印象和期望;从旅游地角度来讲,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程金龙等,2004)。从时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由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及未来形象构成(马勇、李玺,2002);从空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可分为省(区)域(宏观尺度)、县(市)域(中观尺度)和景区(微观尺度)3个层次。

(二)旅游形象策划

陈传康等(1996)发表的《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一文被认为是国内第一个关于旅游地的形象策划。1999年,李蕾蕾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及策划的专著(乌铁红,2006)。

旅游形象策划是旅游地经过人为干预的形象再造过程。陈晓梅(2008)认为,旅游形象策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旅游形象前期研究、旅游形象定位研究、旅游形象推广研究、旅游形象影响及作用研究。苗学玲(2005)认为,旅游形象策划的步骤可以简化为4个部分(见图1)。

其中分析包括地理文脉、旅游形象的受众调查、替代性分析;定位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将旅游地的核心理念概括出来,浓缩为一个形象口号;然后,围绕此理念在本地塑造物质视觉和人文感知形象;最后选择适当的传播手段影响受众。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旅游形象”类文章进行二次检索。结果发现,“分析”、“定位”、“设计”、“传播”是旅游形象策划四个步骤相关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因此,可以将旅游形象策划分为旅游形象分析、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设计和旅游形象传播四个阶段。本文借鉴苗学玲的“旅游地形象策划简化模型”,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研究内容

(一)旅游形象分析

我国旅游学者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形象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

1、“脉”理论

“脉”理论经历了“一脉”到“四脉”的丰富和发展历程。文脉概念最早由陈传康(2003)先生引入旅游规划(于1996年),特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后来,范业正(1998)将“文脉”进行细分,把旅游目的地自然因素称之为地脉,社会文化因素称之为文脉,“二脉理论”由此形成。牟红、姜蕊(2005)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地脉、文脉、史脉;章尚正等(2006)则提出了地脉、文脉、商脉的新细分。熊元斌、柴海燕(2010)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的“四脉”理论,即地脉、文脉、商脉、人脉,并以商脉为核心重构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理论。

此外,吴必虎(2001)提出“地方性研究”这一概念,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与“脉”理论一样,都是关于地理背景分析的研究方法。

“脉”理论是旅游地分析的重要理论框架,目前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不断深入,形成层次体系。

2、旅游形象关系理论

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包括屏蔽和叠加两部分。自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许春晓(2001)回顾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概述;李国平、叶文(2002)提出了游客感知“灰度区”与游客感知“光环区”的概念,并对“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一种模式探讨――旅游产品的形象整合模式;杨振之、陈谨(2003)对产生“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的原因、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空间影响力和如何避免形象遮蔽,产生形象叠加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李雪松、田里(2009、2010)分析了旅游形象屏蔽机理、基本性质与空间表现。

旅游形象屏蔽理论核心内容之一是旅游形象替代性分析。吴必虎、宋治清(2001)强调了在旅游地形象的前期研究中,替代性分析的重要性。

旅游形象屏蔽与叠加其实是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关于旅游形象屏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是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研究却没有进展。如同替代性分析之于屏蔽理论,互补性分析之于叠加理论,是空白点。

(二)旅游形象定位

金颖若(2003)提出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口号设计应满足独特性、社会性、吸引性、认同性、整体性、层次性、艺术性的要求;戴继洲、徐升艳(2007)针对我国旅游形象定位互相雷同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地形象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的独特性定位理论框架;赵磊(2009)从意象理论入手,以意象所内隐的内在底蕴与外在形象的相互生成机制作为理论支撑,对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定位。总之,旅游形象定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

(三)旅游形象设计

陈传康(1996)的CI(CorporateIdentity)、李蕾蕾(1999)的TDIS(TourismDestinationImageSystem)、殷柏慧(2004)的RIS(RegionalIdentitySystem)是目前国内旅游形象设计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框架。

陈传康的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以企业CIS为基础,旅游形象设计体系由企业CIS延伸形成,包括MI(理念基础)、BI(行为准则)、VI(视觉形象)三部分。李蕾蕾的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模式称为TDIS。它是以旅游形象调查为基础,对旅游地的地方性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形象定位和口号,然后根据形象定位设计形象感知系统(人-地感知形象和人-人感知形象)和形象传播系统的方法。殷柏慧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RIS框架,分两个建构层,第一层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文化识别系统(CI)和视觉识别系统(VI)四个方面,第二层包含总体旅游形象策划(GI)、一级子系统形象策划(FI)、二级子系统形象策划(SI)和精品旅游线路形象策划(LI)四个层面。

本质上,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有待突破。

(四)旅游形象传播

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传播理论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它是世界旅游组织在全世界大力倡导的一种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李宏(2004)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做了研究。周年兴、沙润(2001)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分为大众传媒传播、旅行中间商、形象代言人等8个传播阶段;罗秋菊(2009)运用城市触媒理论从触媒对象、触媒强度、触媒因素、触媒机理几个方面对大型事件活动提升举办地旅游形象进行研究评价。旅游形象传播的理论有待深化。例如,业界旅游形象营销正在向旅游形象管理转变,而理论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从缘起发展到今天,研究基本上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道路前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旅游形象分析理论中,“脉”理论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科学分析体系,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互补性研究尚存空白;在旅游形象定位理论中,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在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中,陈传康的CI、李蕾蕾的TDIS、殷柏慧的RIS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有待突破;在旅游形象传播理论中,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等理论有待深化,新的营销理念需要理论跟进。

总之,旅游形象策划研究的理论尚不完善。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一套完整、专门的理论。从理论研究的内容上看,国内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形象的分析和设计研究;从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我国旅游形象理论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同行的形象理论来解释旅游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展望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更加重视基础理论,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加强旅游形象理论体系的研究;旅游形象分析系统化,定位注重准确性和差异性,设计突出个性和原创性,旅游形象营销转向旅游形象管理。

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有:一是旅游地形象的竞合分析;二是旅游形象的定位理论;三是旅游形象策划的系统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2).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苗学玲.“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5(4).

4、陈传康.陈传康旅游文集[M].青岛出版社,2003.

5、熊元斌,柴海燕.从“二脉”到“四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的新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7、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8、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的旅游形象策划初探――兼曲靖市旅游形象策划[J].人文地理,2002(4).

9、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J].旅游科学,2009(4).

第2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部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第3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摘要: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载体,它是一个由自然文化环境、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旅游城市生态位的测量由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旅游社会维、旅游经济维和旅游环境维5大维度22项变量构成。以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测评为基础,对该区域系统内的旅游城市生态位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各旅游城市发展的优劣势及发展潜力。

关键词:生态位;生态位态势理论;测评;旅游城市;河北省

一、引言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结构及其演变以及种群变化等生态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生态位理论已经成为近20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生态位概念的不断拓展,生态位理论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使其不但在社会学、经济学、企业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得到了旅游学科领域相关学者的关注。…旅游城市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表现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相似的类生物性。不同区域所特有的旅游资源、市场、社会人文、经济、环境等生态因子,共同构成了不同区域特有的生态位。而生态位可以看作是物种适应环境生存能力大小的环境效应的一种表示,因此,生态位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区域旅游城市的研究中。

二、相关研究进展

(一)生态位的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位理论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从生态学视角进行城市区域旅游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目前仅见祁新华、李向明等人的文献。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把生态位理论引入旅游学的研究领域,如祁新华、董观志等,[2]旅游生态位成为旅游研究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二)旅游城市的相关研究进展

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旺与发展,旅游城市作为中国旅游业的空间载体,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战略依托。学术界对旅游城市关注的视角多从微观角度对单一城市的旅游发展相关问题进行研究。[3]随着区域旅游的发展与旅游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从中观角度研究区域内旅游城市发展的文章开始不断涌现。此外,国外也对旅游城市进行了相关研究。[4]

基于上述研究回顾,本文引入生态位理论,构建测评旅游城市发展态势的指标体系,有利于直观地理解旅游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旅游城市的竞合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三、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城市测评

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生态位包含两个基本属性:生物单元的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等)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生态位的势是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产力、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以及占据新环境的能力等。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旅游城市生态位通常可分为“态”和“势”两个基本属性。“态”表示旅游城市的状态,是旅游城市过去旅游发展积累的结果;“势”是指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更新的速率、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等。这两方面的结合就是旅游城市生态位的宽度,即旅游城市生态位的大小,体现了旅游发展在旅游城市空间中的地位、作用及宏观特征。

(一)旅游城市生态位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根据“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启示,旅游城市生态位包括旅游资源维、旅游市场维、社会人文维、旅游经济维、旅游环境维5个维度。第一,旅游资源维:旅游资源是旅游城市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旅游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其影响因素很多,但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旅游资源本身质量的高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取旅游资源知名度、旅游资源品位度、旅游资源丰裕度3项测量指标。第二,旅游市场维:对任何一个区域来说,旅游市场的占有率直接关系到旅游经营的效益,故在开发建设旅游区及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市场的调研、预测、开拓十分重要。因此选取旅游业总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入境游客人数、各市公路客运量4项测量指标。第三,旅游社会维:旅游社会维是旅游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其对城市综合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社会的发展水平越高,其旅游越易普及,因此选取各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各市总人口数,城市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城市医疗、卫生院数,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市失业参保人数6项指标。第四,旅游经济维:旅游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旅游城市的综合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为此选取各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城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项指标。第五,旅游环境维:自然环境是一切生存与发展活动的基础舞台,为旅游城市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是实现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选取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Ⅱ级天数、人均绿地面积、可吸入微粒数、二氧化硫浓度4项指标来反映旅游生态环境质量。

本着科学性、数据易取性、整体性、可比性、代表性原则,本文构建的区域旅游城市生态位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包括5个维度共22个具体指标(见表1)。

其中,旅游资源维的第一层旅游资源知名度是根据各个城市所拥有的部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采用打分制得来的(为了避免出现零分,各个城市均以1为记分起点)。如部级自然保护区10分,省级自然保护区6分,部级风景名胜区8分,部级历史文化名城7分,世界文化遗产7分。第二层游资源品位度是指每个城市所拥有的4A级景区和5A级景区,其中每有一个4A级景区加3分,每有一个SA级景区加5分,最后两项分数之和为其品位度值。第三层旅游资源丰裕度是由以上每个城市被评为的世界级、部级、省级、4A级、SA级景区个数统计加和得分。

(二)旅游城市生态位测评计算方法

测定城市生态位的大小不仅要测定城市生态位的态,还要测定城市生态位的势,城市生态位态和势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城市生态位的宽度。一般采用下列方程来表示:

根据生态位理论,旅游城市生态位宽度越大,表明该旅游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大,对周围地区的资源占有量越大,旅游竞争力越强;反之,旅游城市生态位宽度越小,表明旅游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小,旅游竞争力以及旅游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度也越小,旅游城市生态位亟待扩充。

四、旅游城市生态位综合测评——以河北主要旅游城市为例

(一)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概况

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位于北京、天津两市的,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拥有秦皇岛、承德、石家庄、廊坊、保定、邯郸、唐山等7个主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接待国际游客8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旅游外汇收入3.1亿美元,增长27.1%;接待国内游客10029.5万人次,增长10.8%,创收556.7亿元,增长13.6%。旅游业总收入580.1亿元,增长14.0%。河北与京津联系密切,研究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发展态势对于京津冀的整合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与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的生态位综合测评

按照表1的指标体系,研究收集了河北省7个城市2005~2007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2006-2008》和《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5~2007》》。当数据出现不一致时,一般以更高层次部门研究发表的数据为准。应用生态位态势模型,以每个城市变量从2007年的现状数值作为“态”的度量指标,以三年平均增长量作为“势”的度量指标,以la为时间尺度(每年的平均增长量),即量纲转换系数,运用生态位计算公式(1),将这些影响城市生态位的变量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每个变量的生态位,再运用公式(2)得到每个城市的生态位。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本文运用MicroftExcel软件计算指标数据,结果见表2。

(三)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的综合分析

根据表2对河北省主要旅游城市生态位的计算结果看,省会城市石家庄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说明其在河北省旅游城市中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虽然从旅游资源和环境上并不领先,分别落后于秦皇岛、承德、保定、廊坊等城市,但由于其在社会文化及旅游经济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区域旅游城市中仍具有不容置疑的核心作用;承德、保定、唐山、秦皇岛属于次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秦皇岛、承德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旅游环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其规模上的局限性,在区域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辐射作用;保定综合排名第三,城市竞争实力也不错,但是其城市环境太差;而唐山虽然旅游资源并不发达,但由于其雄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旅游文化中心中仍起着重要作用;邯郸、廊坊分列第六、第七,其生态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需要从城市整体上来加大改进力度,提高城市形象,发展社会经济。

五、小结

第4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第5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色彩;旅游线路;应用

一.色彩

(一)色彩的概念

色彩是可见光刺激人的眼睛时所产生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黑、白、灰的感觉,由发射和反射的光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就是色彩[1]。人类在天然的色彩环境中认识、使用和开发色彩,赋予色彩人类生理、心理和传统文化等人文意义,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哲学、服饰、建筑、绘画、工艺等领域均离不开色彩的渲染,色彩渗透到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各个层次的文化系统之中,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色彩文化。

(二)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

1.色彩的物理印象大致有冷暖两个色系构成,冷暖色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不同的。如:当人们看到红色时,人的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情绪兴奋冲动、感觉暖和。看到蓝色时,脉搏减缓、情绪较沉静、感觉有些凉爽甚至寒冷。夏天,人们都喜欢把窗帘换成淡蓝色,是因为淡蓝色会感觉很凉爽;冬天,把室内的窗帘换成橙色便会感觉很暖和。以上这些感觉并非是真实的感觉,而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这些感觉是受我们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它属于一种心理错觉。色彩引起的物理性的心理错觉是设计师可以利用的手段之一。2.色彩的明度会给人带来心理错觉。如:高明度色给人感觉份量轻,低明度色给人感觉份量重;高明度色给人感觉距离近,低明度色给人感觉距离远。3.色彩的纯度同样也会给人带来心理错觉。如:纯度高的色彩感觉近,纯度低的色彩感觉远;纯度高的色彩感觉干净,纯度低的色彩感觉浑浊;纯度高的色彩感觉鲜活,纯度低的色彩感觉沉闷。

二.色彩在旅游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而产生色感时,必然导致人产生某种带有情感的心理活动;色彩对人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人类在观看色彩时,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或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

(二)色彩地理学

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色彩文化会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而大相径庭,他的学说是色彩规划过程中的重要研究步骤,也是反映地方历史价值的重要部分,不同的色彩表现导致不同的地区或城市色彩景观表现[2]。

(三)色彩四季理论

美国“色彩第一夫人”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全球最权威色彩咨询机构CMB公司创始人)提出了四季色彩理论。她把色彩按照冷暖、深浅、明暗分成四大类,由于每一组色群的颜色刚好与大自然四季的色彩特征吻合,因此,便把这四组色彩群分别命名为“春”、“秋”(为暖色系)、“夏”、“冬”(为冷色系)。只有控制引导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允许的范围内发挥和进行色彩个性创作,才能保证色彩景观的和谐。

(四)色彩和谐理论

色彩搭配既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同时它也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西方色彩学家认为,只有和谐的色彩搭配才能产生美感,这是色彩审美的基本原理。

(五)色彩的美学原理

大自然中的一切物体都具有自己的美,而色彩本身存在着审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考虑视觉功能的需要从形式美感的角度出发,色彩美学原理在旅游业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色彩词语在旅游线路设计中的巧用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地在中央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引下纷纷发掘本地的色彩旅游资源,在色彩旅游的大潮中分享色彩旅游经济利益。例如,2006年辽宁省旅游局着力推介了“五色”旅游,即:绿色——生态旅游、白色——冰雪旅游、蓝色——海洋旅游、金色——清文化和辽文化旅游、红色——革命胜地旅游,“五色”旅游成为辽宁省旅游产业的五大亮点。贵州省政协提出,要认真做好《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构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和彩色旅游有机融合的旅游发展大格局。笔者认为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如果能恰当运用色彩词,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绿色旅游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绿色旅游”的正式概念是从国外引进的,它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绿色革命”,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绿色旅游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绿色消费行为,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3]。《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于1995年4月24日至28日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兰沙罗特岛的“火山之家”召开,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表明旅游与环保协调发展的问题已为世人所瞩目。改善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是所有从事旅游活动的人的共同责任。绿色旅游的本来内涵是让游客在良好的绿色环境中去休憩、疗养或娱乐,以达到欣赏、享受、学习、探究自然和优秀地方文化,获得美的享受、身心愉快和休闲的目的[4]。同时,在整个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所有旅游参与者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社会文化,使环境变化维持在可接受范围内,以保证旅游资源和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很多绿色旅游在实践中并没有达到“绿色”的本质要求,只着重强调了绿色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绿色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对自然环境造成致命的伤害。有些绿色旅游产品并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观光旅游的另一种形式。

(二)红色旅游及存在的问题

红色旅游是“革命胜地红色之旅”线路,就是充分运用“红”的革命象征意义也就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目前,红色旅游发展是色彩旅游成功的例子。《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明确规定,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江西率先在全国提出红色旅游概念,首个在全国推出省一级的红色旅游规划,推出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精心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使全省旅游业迅猛崛起。其革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革命旧址、故居及纪念建筑物数量多、分布广,红色资源无论在数量和层次上都位居全国前列。截止2006年底,江西省共有有9个由命名的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5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68个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省登记在册的革命旧居旧址有1500多处。江西的红色旅游区还是一个景色优美、风光奇丽的绿色家园。它拥有一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庐山和11个部级的风景旅游名胜区,拥有55个自然保护区和58个森林公园。江西红色旅游的开发现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红色旅游活动形式死板,缺乏吸引力;红色旅游景区粗放式开发和重复建设严重,没有妥善处理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一直都是江西革命老区面临的难题;旅游者、当地居民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从总体上看,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不平衡,管理模式传统,创新力度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产品形式单一,延续了几十年的物品陈列和橱窗式展览仍然占主导地位;各地区只注重对本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各地区间的区域合作和整体规划;大多数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落后,导致了对红色旅游的投入不够;缺乏品牌意识,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三)色彩在旅游设计中的经典线路及黄色旅游出现的问题

延安从它特有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出发,形成了黄、绿、红三大特色的旅游产业,可以作为色彩旅游产品设计的成功例子。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为延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延安以“两圣两黄”(中国革命圣地、中华民族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革命文物、历史文物及人文旅游资源驰名中内外。全市共有各类文物遗址5805处,最著名的是位于黄陵县的轩辕黄帝陵,黄土高原具有浓郁的黄土自然风貌、迷人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情。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安塞的腰鼓和剪纸在全国首屈一指。黄河壶口瀑布传说为大禹凿石导水处,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色大瀑布,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从1937年中央红军到达延安吴起镇到1948年党中央东渡黄河挺进山西的这12年里,中国共产党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演绎出许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也给后人遗留下了350多处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这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次生林11万平方米,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万花山“四山”森林覆盖率达55.4%,被国家林业部批准建设部级森林公园。还有全国最大的野生牡丹群和花木兰故里万花山。这些都为延安发展绿色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延安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特点,红色之旅与历史文化之旅、黄河自然景观之旅、绿色生态之旅、黄土风情文化之旅结合,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增添游客乐趣,成为色彩旅游设计中的经典旅游线。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延安作为黄色旅游的一个例子,黄河自然景观游、黄土风情文化游,为色彩旅游增添了光彩。

黄色旅游,是指以黄帝、黄河、黄土地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黄色是中华民族的尊贵之色[5]。但是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今天更大程度上具有“低级下流”、“色情”的意义。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色彩本身包含了人类自身的肤色,“色情旅游”消费的是人的“色”,无论法律允许还是事实存在,在很多国家确实把“色”当作了旅游资源,但是这在中国大陆是不可取的。在利用黄色旅游概念时国内旅游设计者既想利用其高贵古老的意义,又怕对旅游者和媒体产生误导。文化现象是不能人为消灭的,黄色指代“色情”意义正是西方文化侵略的结果,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意义反而逐渐褪色了。这正好反映了如下事实,我们没有很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色彩文化遗产,没有很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色彩文化价值体系。

四.小结

综上所述,色彩是一种自然现象,依附于具体的形象而作用于人的感官。我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应用好色彩的相关理论,结合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分析分析色彩文化对线路设计的优势与劣势,科学合理的应用色彩理论,为旅游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王丕璋.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市政与路桥,179.

[2] 卢春霞,汤浩.城市设计中的色彩规划—以苏州古城街景城市设计为例. 规划师,2003,(12): 90-93.

[3] 尹华光,王晓彤.试论绿色旅游的实现形式.产业观察,114-115.

[4] 吴元芳.关于旅游开发中色彩运用的思考.特区经济,2007(12):162-164.

第6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协同;旅游休闲产业;升级

一、协同创新理论应用于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的可行性研究

(一)协同学理论概述

协同理论被称为“合作的科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这位物理学家认为在一个固定的大系统中,它的子系统都是在有次序相互协调运动着的。这个理论把一切系统都想成由子系统组件而成的,而且假想成这些子系统之间有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在这种彼此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大系统的新型运动状态。协同理论中的“协同”指协和、协作、合作的意思。协同理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

(二)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的可行性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南翼,历史悠久,经济发达,其旅游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3年浙江旅游外汇收入53.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5202亿元,旅游总收入5533.2亿元人民币,占全省GDP(37568.5亿元)的14.7%,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三位。截止2009年,浙江全省5A级旅游区3个,4A级旅游区(点)98个,总数居全国第二,详情可见表1所示。

表1 2007年到2013年浙江省的旅游事业发展情况

[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国内旅游\&人数

(亿人次)\&19100\&20900\&24410\&29500\&34295\&39124\&43439\&收入(亿元)\&1820\&2040\&2424\&3046\&3785\&4476\&5202\&入境旅游\&人数合计

(人次)\&5111789\&5396682\&5706385\&6847102\&7736908\&8659290\&88662819\&外国人\&3436358\&3661293\&3776024\&4474054\&5150408\&5705072\&5765720\&港澳同胞\&785905\&820554\&906547\&1085362\&1173601\&1334035\&1363811\&台湾同胞\&889526\&914835\&1023814\&1287686\&1412899\&1620183\&1533286\&创汇收入(万美元)\&270821\&302408\&322358\&393020\&454173\&515174\&539293\&]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走向和目标即为“协同――发展――可持续”,换句话说,在一个大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发展和互补,而“协同论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的升级研究,具有以下可行性条件:

1.协同学理论运用范围广泛,具有普适性

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所揭示的共同原理和规律,不仅用来研究自然现象,而且可以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事物的演化规律。随着各领域的发展,协同理论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更多不同系统的、不同学科的研究之中,如化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管理学领域等,因此,同样也能运用到旅游休闲产业的研究中。

2.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已具备了相对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高铁、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改善了浙江省旅游交通状况,双轨铁路铺设和动车组等优质车辆的配备,铁路运输通过能力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国际口岸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沿海的宁波与上海、舟山群岛之间每天都有多班客轮往返,形成了中国最为繁忙的海上客运“金三角”。

(2)旅游资源丰富。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旅游胜地”的美誉,是全国七个重点旅游省区之一。

[资源类别\&资源优势\&自然资源\&部级旅游度假区1处,部级风景名胜区1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部级森林公园34处,部级自然保护区9处(其中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加合国世界人类生物圈保护组织的海岛),部级历史文化名城6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浙江有9处和14处全国重点寺观等。\&社会资源\&杭州西湖博览会、宁波投资贸易洽谈会、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全国动漫节等,尤其是商业会展发展十分迅速,浙江省现有5000平方米展览厅,占全国第四(前三位是上海、北京、广州)。出口展览比较多,40000个展位,其中出口展览1380个,约占1/3。\&人力资源\&2008年年底,旅游院校总计112所,比上年增加38所;在校生49419人;其中高等旅游院校(含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院校)33所,比上年增28所,在校生24670人;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含开设旅游系、旅游专业的学校)79所,在校学生24749人。2008年浙江省旅游院校招生数为27423人,毕业人数为22440人,比上年4141人增加了很多。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地方,尤其是高等旅游院校,高等旅游院校数量的增加,表明浙江省旅游人力资源质量在不断地提升。\&信息网络资源\&自2011 年杭州西湖推出支持六国语言的免费导游系统“掌上西湖”之后,2012 年杭州市旅委又推出了“杭州智慧旅游”手机APP 系统,奉化市了国内首张县级城市智慧旅游手绘地图,乌镇旅游景区的手浙江旅游业发展报告还推出了二维码导游功能。\&] (3)良好的经济、贸易、旅游等经济条件。浙江的区域特色产业区,具有“小商品、大市场、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在全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有着较强的活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涉及175个行业,24万多家企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其中52个行业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14个行业的世界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如嵊州的领带,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世界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

(三)新形势下边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然要走协同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取得了不少成就,带来了不少效益。因此,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到休闲旅游产业研究中,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用系统的协同学理论去休闲旅游产业,对浙江省休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市场活跃

2012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9123.8 万人次,同比增长14.1%, 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速下滑2.2 个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475.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速下滑6.1 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均花费1144 元,同比增长3.6%,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2.9 个百分点。出境游客160.6 万人次,同比增长26.7%,较2011 年高出10.6 个百分点。其中出国游累计组团人数92万人次,增长46.4%,港澳台游累计组团人数68.6 万人次,增长18.3%。全年台湾游累计组团人数18.9 万人次,同比增长23.8%[ ]。

(二)传统旅游业不断发展,新兴旅游项目蓬勃兴起

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业不仅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而且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和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注重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节庆活动等各种综合型旅游项目。重点建设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已超过了300万人次,特别是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节庆和会展旅游蓬勃兴起,如杭州西湖博览会、宁波投资贸易洽谈会、钱江观潮节,舟山国际沙雕节等等,不仅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多层面地展示了浙江独特的旅游资源、多渠道的吸收国际国内游客,成为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出境旅游持续挤占国内旅游中高端市场

需要关注的是,国民旅游中出境旅游的发展非常迅速。2012 年,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160.6 万人次,同比增长26.7%,远远高于14.1% 的国内旅游人次数增长率。在趋势上,出境旅游持续加速增长,国内旅游增速放缓。出境旅游之所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是由于国民收入水平已经发展到跨国、洲际旅游大规模兴起的阶段;二是汇率变化、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利于出境旅游发展。另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原因是国际旅游目的地加速进入国内市场争夺客源,尤其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客源市场的争夺,提醒我们必须时刻注重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以适应国内客源市场日趋国际化的竞争态势。

(四)假日旅游供需不平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带薪休假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国民旅游休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集中问题始终存在。2012 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在高速公路首次对小型客车免费、天气晴好、双节连休等出游利好因素的催化下,这一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3701 万人次,占全年国内游客接待总量的9.5%;实现旅游收入322.6 亿元,占全年旅游收入总量的6.7%。游客集中到访给景区、乡村旅游区等旅游地的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和旅游设施,以及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纲要》的出台,带薪休假制度将得到逐步落实,这一供需问题才有望得到改善。

三、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的构建及协同性优化

浙江省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目标是在协同视觉下,构建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协同效应,这要求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子系统中的各个协同要素能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支配或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使支配系统向着有序、稳定的结构功能方向发展,朝着共同的目标协作努力,才能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扩大和发展,最后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

(一)浙江省旅游休闲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基本原则

旅游休闲文化发展要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旅游学、经济发展理论、协同学基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互补互利共赢的整合原则,整合好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独具优势和特色的文化旅游;要遵循整体协调和效益最佳化原则、协同发展下效益优先并兼顾公平原则。

(二)构建国际国内两张营销网络的旅游组织协调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方面,积极构建长三角联合营销网络,在进一步完善和巩固长三角旅游市场开发合作机制的同时,着力构筑浙江在长三角地区的以企业为主,以政府为辅,以信息互通、客源互送、服务共享为主要内容的营销网络。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国际营销网络,紧紧抓住举办旅博会、世界浙商大会、国际旅行商大会等有利时机,加强与浙江的世界各主要客源国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浙江旅游企业与境外旅游企业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初步建立起了浙江旅游境外营销政府和企业的双重网络。

(三)协调各方力量,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实施人才兴旅工程,支持试点县参与省里组织的150名旅游领军人才、1000 名旅游骨干人才和20000 名类技能等级人员培训计划。深入实施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希望之光”计划,进一步有效整合力量和资源,加大对试点县旅游人才开发和输送的支持力度,通过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向试点县有侧重输送旅游类人才。

第7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一)日本旅游教育的起步阶段(1945―1965年)

战后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前期,日本开展旅游教育的主要是一些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并且是以民办旅游教育为主导。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旅游教育,是以传授实际服务操作技能和知识为主,这在其课程设置中体现得很明显。例如,当时东京有名的YMCA国际饭店专门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餐饮服务、西餐饮食制作、饭店前厅接待、客房服务、旅行实务、旅行业政策和旅行业相关法规等,这都是一些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程,理论水平并不高。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毕业后直接就业于旅游企业。当时进行旅游教育比较有名的还有日本旅游专门学校(1962年成立,校址位于神奈川县),东洋大学附属短期大学也于1963年设立了饭店旅游学部。这样,注重实践服务操作技能的日本旅游教育就逐渐普及开来。

(二)日本旅游教育的发展阶段(1965―1995年)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伴随经济高速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日本以专门学校教育和短期大学教育为主体的旅游教育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当时,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旅游教育虽然继续发展,1967年继东京旅游专门学校成立后,大阪成蹊女子短期大学也设立了旅游学部,但以立教大学(私立大学)开始旅游教育为标志,大学也发展起了旅游本科教育和博士前期(硕士研究生)教育。立教大学1966年在社会学部产业关系学科内设置了旅游研究方向,1967年又正式将其提升为独立的学科,在社会学部下设置了旅游学研究科。立教大学旅游学研究科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旅游产业论、旅游文化论、旅游经济论、旅游社会论和旅游人类学等。由此,日本第一个开展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的大学学部就正式诞生了,这是日本旅游教育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它标志着日本旅游教育完成了从注重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教育向旅游基础理论教育的嬗变。

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1973年立教大学又率先在社会学部社会学研究科应用社会学方向内开设了旅游学博士前期课程。在立教大学的带动下,其他私立大学也陆续开始尝试进行旅游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例如,1974年横浜商科大学在商学部成立了旅游学研究科,北海道、京都等地区的一些私立大学也纷纷开始进行四年制本科旅游教育。

(三)日本旅游教育的成熟阶段(1995年以后)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日本旅游教育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又发展起了高层次的旅游教育,一些大学不仅成立了独立开展旅游教育的旅游学部,而且还设置了旅游学博士点。1998年,立教大学将旅游学研究科从社会学部独立出来,专门成立旅游学部,下设旅游学研究科。其后,经原日本文部省(现在的文部科学省)批准,立教大学又在旅游学部成立大学院(研究生院)。由此,立教大学就成为日本国内唯一能够授予旅游学博士学位的大学。

除立教大学外,札幌国际大学和大阪明净大学也先后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札幌国际大学1999设置了旅游学部旅游学科,2001年又在大学院设置旅游学研究科;大阪明净大学2000年也设置了旅游学部。

二、日本旅游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一)日本制定并实施观光立国战略

2003年1月,日本政府正式提出并开始实施观光立国战略,决定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争取到2010年使入境旅游者超过1000万人。为达到该目标,2003年9月,日本政府在内阁增设观光立国担当大臣职位,由国土交通大臣兼任。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改组国际旅游振兴会,2003年10月成立特殊行政法人国际观光振兴机构,专门负责国际旅游的各项事务。

为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为旅游业创造更为宽松有利的法制环境,日本政府在大幅修改《旅行业法》和《涉外导游员法》的同时,2004年6月又新制定了《景观法》。以贯彻实施《景观法》为契机,日本全国各地区积极行动起来,决心把日本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景观,使日本成为人人喜欢居住、人人想来旅游”的美丽国家。

(二)旅游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2003年7月31日,在观光立国阁僚会议第二次会议上,由国土交通省观光立国担当大臣牵头相关省厅,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观光立国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实施观光立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第六部分特别强调了旅游教育:“为实现观光立国战略目标,提高日本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要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大力发展高水准的旅游教育。日本各大学要抓住当前大学改革的有利时机,积极新设旅游相关学科,通过产官学相互合作与相互提携的体制,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为切实推动旅游教育的发展,日本政府2004年5月24日又召开《观光立国推进战略会议》,专门讨论了加强旅游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问题。由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高度重视旅游教育并且大力支持旅游教育的发展,日本旅游教育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国立大学也发展起了旅游教育。

国立大学根据日本政府制定的《观光立国行动计划》,开始探讨如何发挥其学科优势开展旅游教育。经过周密计划和精心准备,山口大学2004年7月7日正式宣布将在经济学部下设旅游政策学科,现正在进行前期的筹备工作,首届学生已经于2006年4月入学。琉球大学2004年12月16日正式宣布在法文学部下设旅游科学科,首届学生已经于2005年4月入学。和歌山大学于2005年5月28日召开“21世纪旅游展望国际论坛”,小田章校长正式宣布和歌山大学奉行高层次旅游教育策略,跨越旅游学科的准备过渡阶段,在2007年4月直接成立旅游学部。

在国立大学的推动下,私立大学更是不甘落后。作为日本旅游高等教育的先驱,立教大学于2006年4月设置交流文化学科,把旅游学部下设的学科数增加为二个;已经成立旅游学部的大阪明净大学,2006年4月正式更名为大阪旅游大学,这是日本第一所专门从事旅游教育的大学。

三、日本旅游教育的新特点

(一)旅游教育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一方面,旅游教育在职业教育、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即从单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教育,发展到了学科教育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性教育;另一方面,在私立大学开展旅游教育的基础上,国立大学也开始发展了旅游教育,截至2004年底,日本全国共有20所公立、私立大学开展旅游高等教育。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根据各自的学科优势,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在旅游教育上开拓出独具特色的培养人才之

路。这样一来,旅游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就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二)产官学三位一体的旅游教育

产官学三位一体是日本的传统,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面,旅游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为了响应《观光立国行动计划》的号召,日本国立大学积极行动起来开办旅游教育。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国立大学新设学部审批非常严格,国立大学即使有开办旅游教育的愿望和积极性,也必须得到文部科学省的批准才行。因此,和歌山大学在2005年5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独立的旅游学部的计划之前,就已经积极地与文部科学省、和歌山县政府和旅行业界进行了紧密协商,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支持。例如,全日本旅行业协会(ANTA)会长二阶俊博(2005年10月31日为日本政府经济产业大臣)就积极参与,日本内阁府特命大臣竹中平藏也鼎力支持,文部科学省专门负责学科建设的文化审议官德永保,和歌山县知事木村良树,也都表示大力支持。正是由于这种产官学三位一体的密切合作,当前日本旅游教育才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态势。

(三)起点高,走国际化办学道路

国立大学办旅游教育的突出亮点,就是走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旅游研究比较落后,如果按照常规模式发展将会丧失良机。所以,各大学纷纷加强与世界知名大学之间联系,开展旅游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走联合办学的发展道路,力争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把日本旅游教育提高到国际水准。例如,琉球大学法文学部下属的旅游科学科在设立之初,就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产业经营学科(TIM)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双方互相承认学分,旅游实习基地互换(即夏威夷大学旅游产业经营学科的学生来冲绳实习,琉球大学旅游科学科的学生前往夏威夷实习),两校教师定期互访并担当对方教学任务,授课科目50%采用英语教学,等等。又如,和歌山大学为加强国际旅游教育交流与合作,小田章校长2005年3月专程访问中国东北财经大学,双方就如何办好旅游教育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共同表达了合作办学的良好意愿。其后,以中村裕-为团长的和歌山县议员考察团一行,也于2005年6月访问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双方再次就旅游教育相关问题如课程设置、学生毕业去向以及办学宗旨等进行了广泛的交谈。这一访问充分体现了和歌山县地方政府和公共团体对和歌山大学成立旅游学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支持。

(四)学科设置实行宽口径与专业性相结合原则

旅游教育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领域非常宽广,内容十分丰富。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文部科学省不仅要求开设旅游专业的大学必须宽口径地设置学科,适应现代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求大学生必须学习相关的基础文化知识才能进入旅游专业学习。由于文部科学省的严格要求,日本大学旅游课程开设领域非常宽泛,其内容不仅包括国际旅游文化、国际旅游产业合作,而且还包括旅游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旅游与地域经济振兴等。以山口大学旅游学科课程设置为例,该大学二年级主要开设一些历史人文课程,如异文化沟通论、文化心理学、日本文化与宗教、英美文化论、山口县地方志与文化、亚洲文化交流史、亚洲社会比较、现代民族论等;鉴于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大学三年级又开设一些与旅游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如旅游与环境、自然地理学、环境保全学、景观规划学等;为大学生毕业求职着想,大学四年级开设专业性强的专业课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政策总论、旅游经济统计学、旅游产业论,还有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旅游管理会计、旅游交通论、广告宣传论、旅行契约和约款等课程。琉球大学旅游学科课程设置也同样体现出这一特点。旅游教育贯彻宽口径与专业性相结合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旅游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五)知识结构上重视基础课程教育

按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规定,国立大学设置基础学部进行基础课程的教育。相比之下,私立大学因经费方面的原因,一般不单独设立基础学部,所以,私立大学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教育比较薄弱。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类,旅游专业可以在此框架中开设基础课。通常,自然科学模块开始的课程主要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情报科学、自然科学发展史等;社会科学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生活科学等;人文科学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历史、地理、文学、哲学、人类学、语言学、美学、宗教学、艺术欣赏等。此外,三大模块中都包括外国语课程,主要有英、俄、法、德、中、韩等语种,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其中的一门或几门。上述基础课程进一步拓宽了旅游教育口径,优化了旅游教育的知识结构,确保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六)学校自主性大,培养方案灵活

大学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于学科的课程设置,这在国立大学旅游学科也不例外。如前所述,山口大学和琉球大学的旅游学科课程设置就有很大的差别。山口大学是在经济学部下设旅游政策学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除基础学部开设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模块课程外,还有经济学部开设的必修课;大学二、三、四年级开设相关旅游专业课程;琉球大学通过整合本校的法文学部、工学部、理学部、医学部及农学研究科等学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在法文学部下设置的旅游科学科有四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旅游经营方向、旅游规划与政策方向、旅游保健方向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

(七)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相结合

第8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一、空间布局理论在旅游区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

1.空间布局理论在旅游区划研究

郭来喜(1985)、孙大文与吴必虎(1990)等学者主要研究了基于范围框架下的全国性旅游区划范围的旅游空间规划,杨冠雄(1985)进行的是行政区域地理范围视界下大区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陈传康(1987)保继刚(2000)对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区划展开了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交通设施与通达状况为基础,根据某旅游区上一级和次一级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依据相关原则确定整个区域的旅游开发主次及先后关系,来规划与协调旅游的总体空间结构。这类研究文献主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从而对旅游区旅游业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及支撑。

2.空间布局理论在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

跨入21世纪,随着我们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空间与规模的扩张,城市旅游空间的研究成为旅游学术界的热点。李蕾蕾(1999)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就构建优化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可操作模式展开研究,卞显红(2003)对城市旅游空间成长及其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秦学(2003)、陶伟(2002)针对具体城市个案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策略,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这类研究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为城市旅游优化空间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与方法论支持,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特别是传统与现代特色旅游城市的发展与创新极具学术价值。

3.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

旅游地(区域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在发展中出现交替转变,导致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出现变化或渐进的过程。许春晓(1995)以湖南省主要旅游资源为例,对旅游地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进程和模式展开调查和分析,不仅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与实证研究,而且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突变的因素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阐述了单一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进程的机制。另一些学者积极探索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结构演化的理论渊源,汪宇明(2002)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分析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联系,通过构建模型阐释旅游地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演变机理;刘锋(2001)、赵亮(2009)借用“点――轴理论”论述了散点的、彼此隔离的、孤立的多个旅游地如何整合资源才能发展成为具备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有机的相互关联共赢的旅游系统的过程。这些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就旅游地空间结构形态和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规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积极尝试。

二、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布局与设计案例实证研究

1.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张洪(2011)在梳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视角,利用社会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构建引力模型,对安徽17个地市的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经济测定,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市之间旅游经济的联系度,进行城市旅游中心性确定,认为城市旅游中心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之间并无内在必然联系,提出了“双核”联动发展模式,旅游空间结构主要受地理、交通及其它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而具有“南强北弱”的态势,旅游空间布局与设计宜采用双核联动,构建四大旅游经济圈。沈惊宏(2015)和程晓丽(2013)均运用“点轴”理论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展开研究,前者研究了安徽皖北、皖南、皖中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差异,在顶层设计上要考虑旅游发展的轴线的合理规划与建设;后者研究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得出旅游区空间规划与开发要以核心示范区有机串联旅游区域的重要二级和三级旅游节点,形成特色旅游轴线,构建特色旅游区域,从而优化旅游区域空间结构,促进区域旅游业科学、快速发展。

2.水陆交通带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交通是城市的生命线,交通连接是城市之间资源共享、优化配置、互惠发展或城市群体效应的至关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圈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陈浩(2011)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相应时段发展节点和交通建设指标,通过构建珠江三角区城市群体区域旅游业发展模型,研究城际水陆交通连接率、通达性、交通运载量的变化与城市群体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由单极格局转变为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城市的两极格局,再到城际轨道交通与水陆交通体系连接的完善发展为多格局的“点、线、面”区域旅游立体空间体系,使得区域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趋于平衡,旅游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有研究认为高铁沿线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催化剂”作用和“时空压缩”效应。汪德根(2016)选取“首位度”指标,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社会网格”分析法,研究了武广高铁对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认为高铁有利于强化首位分布态势,对集聚性旅游空间结构发挥出有益的催化效应,同时得出,高铁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极化作用,使得区域差异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有利于缩小边缘区域旅游差距,但是总体上武广高铁将导致湖北省区域旅游空间发展差异扩大化,建议湖北省在旅游空间设计与开发上注重加强边缘区域与核心区域的连接,充分发挥核心区域旅游的扩散作用,促进旅游空间发展均衡化、最优化。

王录仓、杨志鹏等(2016)和刘丽娟(2008)分别考察了黄河流域的大夏河、洮河、湟水河景区旅游资源与河西走廊旅游资源,分析了景区旅游资源类型、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空间规划,认为现有旅游空间制约了区域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限制了现有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与提升,研究指出要改变以往旅游规划设计中的各自为政的现象,积极加强区域旅游空间资源的整合,促进区域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机串联,形成规模效应。

三、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与设计研究

1.体育旅游资源结构布局研究

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至少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时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体育旅游资源要素的前后演变,空间维度方面主要表现为地理特征、旅游容量、交通连接、配套设施、相关产业、政策与规划等要素。李?W(2013)研究了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高尔夫旅游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同时受政府相关政策影响;在时间序列上,高尔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随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区位优势等因素呈由中心城区转向多区多中心发展的特征,中心城区聚集化,城郊区域逐渐密集,但是在场地的空间容量上呈现中心城区低于城郊区域,即高尔夫资源分布密度与空间容量成反比。丁蕾(2015)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南京市水体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得出规模指数和优越度指数方面主城区明显大于城郊区域,主城区水体旅游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开发与利用,水体连接度和通达性较好,但是南京市水体资源关联度不高,需要加强区域资源空间整合增强规模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

许政红(2015)运用“点轴”理论、“斑块――廊道――基质”模式研究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等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组成的海峡西岸城市群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发展,将优越的区位资源、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海洋、岛屿、港湾及沙滩、区域特色文化与风景名胜)、良好的交通设施、相关产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整合利用,多层次、多维度规划发展海峡西岸城市体育旅游。刘晓明(2013)借用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圈层布局模式和网格布局模式规划发展不同时期广东省体育旅游空间与旅游线路设计。轩大岭(2015)运用经济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河南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与布局,认为必须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政府政策与市场的切合度、加强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资源网络,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2.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开发研究

2.1体育旅游资源与体育旅游产品开发

这类研究文献较多,如刘建中(2009)对四川省山区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制约山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四川山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云学容(2008)将四川省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一一分析,分布寻找对应的可开发的体育旅游产品,对充分利用四川现有旅游资源空间,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2.2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省份,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四川旅游的主要旅游吸引物。学者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研究。钟灵波(2011)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民族性、文化性、区域性、传统性、适应性、多样性、多元性及功能性等特征,提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体育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其观赏性、参与性、健身性、休闲性、娱乐性、探险猎奇等多种旅游体验。韩勇(2006)等详细考察了凉山州彝族、藏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纳西族等众多少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指出要结合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地域与时节设计特色体育旅游活动产品,包括娱乐表演型、活动参与型、休闲健身型、运动训练型、主题节庆型,开发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用品。

2.3城市(城镇)建设与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体育在城市建设中的独特功能越来越被学者和政府重视,体育是城市名片的观念成为共识。城镇及城市新区建设中,体育及体育旅游资源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胡用岗(2015)分析了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水域体育旅游资源、山地与空中体育旅游资源、冰雪与草地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赛事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情况,指出要“以人为本”来优化配置新区体育旅游资源,建立立体多元的系统化的体育旅游运行机制。

四、结论与建议

1.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开发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政府相关决策部门要在政策、规划、组织、协调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改变以往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相互竞争打压的怪相,才能使资源配置科学优化,发挥出最佳效用。

2.学者、体育旅游的相关技术与职能部门、政府智囊团等对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要做好全面细致的摸底调查,归类分析,通过运用旅游地理的相关理论、旅游建设规划理论、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学的理论研究,探索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和科学设计方案。

3.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产品设计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旅游管理与服务要素、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当地民俗文化、传统体育文化、区域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融合,将经济活动、文化活动、民俗活动、体育健身与休闲、赛事策划、会展表演等活动与体育旅游相衔接。

第9篇:旅游会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产业;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计量分析

一、引言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活动,旅游会辐射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它所产生的商业机会是很庞大的。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之中较为核心的产业,在调整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市场发展完善上具有相当大的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增加就业,稳定社会具有积极作用。而旅游收入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旅游业迅速兴起繁荣的今天,人们在其中找寻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变量因素的选取和分析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旅游收入(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和农村居民旅游花费的总和0作为直接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运行状况和效果,以及旅游市场发展好坏的直接因素,被选取为本文模型的被解释变量。(2)主要影响因素和解释变量的选取。①国内旅游人数。②国内人均消费。③旅行社是旅游活动的组织者,与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并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另外,旅行社能将游客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项条件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旅游产品,规划全新的旅游路线,比如说周末短期游,商务游等新型旅游产品。再通过推销宣传的手段,将这些产品推销给游客。因此,这将大大的加强各个旅游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为游客减少许多中间麻烦,也合理的保护了游客的切身利益。因此,旅游社的发展对于推动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两者之间也会存在某一种具体联系,值得我们探讨。

三、实证分析

1.数据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建立以下模型 Y=β1+β2X2t+β3X3t+β4X4t+Ut,式中,Yt为第t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亿元);X2为国内旅游人数(百万人次);X3为国内旅游人均花费(元);X4为旅行社个数(个)。各解释变量前的回归系数预期都大于0。为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参数估计。我们收集了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

2.参数估计。利用EViews6.0软件,生成Y、X2、X3、X4等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O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的回归结果。模型的估计结果是:=-6599.011+9.536178X2-15.42575X3-0.422765X4

可以发现,该模型的可决系数和修正过后的可决系数都非常高,说明这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的时候,(20-4)=2.131,X4为负不符合经济意义。所以我们可以对这个模型得出结论,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3.3 模型修正。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计算各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选择X2、X3、X4数据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大于0.8),证实确实存在一定的多重共线性。

所以最后的方程是:Y=-6445.918+ 7.838456X2+7.256803X3异方差的检验和消除。在实际的经济问题中经常会出现异方差这种现象,异方差的存在会影响模型的估计和运用。因此建立模型时,必须要注意异方差的检验,否则,可能在实际中会失去意义。对于异方差的修正我们选择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的方法,我们分别选用了多重权数可能性进行检验,选择权数为1/x2^3,建立模型。可以看出,nR?

四、模型检验

1. 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游客人次每增加1百万人次,旅游景区收入增加8.487201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旅游人均花费每增加1元时,旅游景区收入增加11.43327万元。这与理论分析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验。①拟合优度:由表中数据可得:R?=0.9983238,修正的可决系数为, =0.997696,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②F检验:针对H0:β1=β2=0,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临界。由表中得到F=1840.986,由于后者大于前者,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内旅游人次(X2)和旅游人均花费(X3)对国内旅游收入(Y)有显著影响。 ③t检验:分别对H0:βj=0(j=1,2),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18临界值 (18)=2.101。由表中数据可得两个解释变量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2.261619、2.478524,其绝对值均大于 (18)=2.101,这说明应该分别拒绝H0:βj =0(j=1,2)。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旅游人次(X2)和旅游人均花费(X3)对国内旅游收入(Y)有显著影响。

五、经济意义分析与模型分析

由上述模型分析,国内旅游人次对国内旅游收入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旅游人次是影响旅游收入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吸引更多的旅游人次是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发现旅游人均消费对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增长人均消费来达到收入增长的目的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仍然不是我国最主要的产业,在各方面的设施建设仍然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产业链需要形成完善。这些都会影响到旅客出行意愿,从而影响到旅游消费和收入。吸引旅客消费带动人均花费增长也必将带动旅游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语

本文将研究我国旅游市场发展影响因素作为研究课题是有意义的。本文采用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及计量经济学相关研究工具对影响我国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展开了研究,通过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内旅游人次的增加对国内旅游收入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旅游人均花费的增加对旅游收入的增加有直接正相关的作用。并且从理论意义上分析得出旅行社个数对本模型影响不显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