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旅游与城乡规划精选(九篇)

旅游与城乡规划

第1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由此可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中央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精神,同时也是广大城市人群正在逐渐兴起的新的旅游消费需求。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时代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加速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也造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经济对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反差,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步伐。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发展乡村旅游,打破农民头脑中传统观念,促进村容村貌“升级“,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利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经过科学规划整合,形成一个具有田园之乐的旅游场所。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又能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招揽、吸引城市人群休闲娱乐消费,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力(特别是老龄富余人员)的本地安置,又能带动的本地农民的收入增加。

(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拓展新型旅游市场

乡村旅游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旅游市场空间新的拓展。发展乡村旅游业,将旅游业市场延伸到农村,使旅游业能够借农业的优势发展,同时农业也能借旅游业的优势有新的提升。乡村旅游会给广阔中国旅游市场添加一道“色彩丰富、回味无穷”的“旅游甜点”。

二、发展乡村旅游策略

(一)政府的加强规划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与认识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是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最终融为一体。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要认真和规划引导:一个重要原则:在不破坏乡(镇)、村原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基础上,既能让开发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又能突出当地特色,为旅游者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二是深度挖掘本区域各具特色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由专业机构进行这些资源规划整合(千万不要同一面貌),一定要具有特色突出、整体协调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还要有发展的前瞻性,然后按照规划进行开发建设。

(二)加强对经营单位监管

服务质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对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围绕景点的基础设施开发与维护、住宿设施、餐饮设施、旅游购物、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指导,全方位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

(三)提供丰富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周边的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以乡村优雅田园风光、乡村特色的生产与生活和传统风俗为吸引物,招揽城市居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的一种旅游活动。参与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体验是乡村旅游所独有的魅力,也是真正吸引游客经常游玩的重要因素。为让游客充分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要结合各自特色,围绕产品主题和文化内涵,精心策划和开发一些参与性强、趣味强的活动项目,例如:菜地认养、春季播种、果蔬采摘、溪边垂钓、抢秋收等活动都是消费者既能积极参与又能放松身心、从中获取感悟的旅游项目。

(四)主动出击、加强宣传

经过规划整合乡村旅游产品以及精心策划的活动项目,需要各级相关部门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包装推广。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广告、宣传画册等渠道,利用各种公开活动和节假日等城市人群较大范围集聚或有短暂空闲的时间进行宣传促销。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不仅要积极参与各种宣传促销活动,而且要主动与旅行社、学校等人口密集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第2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贴于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第3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建设富裕、魅力、和谐__”的目标,抓住“新__新开放新发展”的有利时机,把握优势,利用资源,以推动旅游业发展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以旅兴县、以旅兴城、以旅兴农”战略,立足海岛旅游资源,借助海岛特有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重点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并把旅游发展同“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发展大旅游,打造海岛生态旅游品牌,增强了__的知名度,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海岛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对推动__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多方调研论证基础上,就如何发挥海岛旅游优势,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推动__全面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可行性意见,仅供参考。

一、__旅游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__旅游发展现状

__县位于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山东省及环渤海地区唯一的海岛县,也是环渤海海洋生态屏障和生态通道。全县由32个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8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46公里,10个岛屿有固定居民,辖8处乡镇,40个行政村,共5万人口,其中渔村人口占80%。一直以来,捕捞、养殖是__传统产业,上世纪80年代通过三次海洋开潮,__得到快速发展,1992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小康县。90年代末,由于海上渔业资源日趋衰减,养殖栉孔扇贝连年死亡,__经济一度严重滑坡,致使__多数渔船进港、渔网进仓、渔民上岸。如何解决渔民转产和就业,出路在哪里?现实而客观的问题摆在了县委县政府的面前。经过广泛调查和认真的思考,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突破传统产业约束,破除旅游业是副业的旧思想,在全面分析本县生态资源、区位、竞争力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以旅兴县 以旅兴城 以旅兴渔”的新思路,把旅游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扶贫富民功能和拉动整合效应,走旅游活县、旅游富民的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之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减免相关税费,激发渔民转产转业,积极发展以“渔家乐”项目和休闲渔业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带动了服务、交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财政增收、群众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20__年作为山东省唯一的行政县跻身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行列。先后荣获全国首批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地质公园、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20__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9亿元,接待游客150万人次,门票收入4340万元(较年初计划超额完成7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3%、2.7%和35.6%。创七个单日门票收入突破100万元的历史新高。

(二)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主要成效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基于城乡统一市场和共享城乡资源背景下的产业统筹,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在城乡产业统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__人口不多,且分散居住在10个岛上,渔村环境、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功能相对较弱。怎样推动县城、乡镇、村同步发展?__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以旅游为龙头的城区旅游发展,注重发展渔村旅游,完善渔村基础服务设施,改善渔村面貌,扩大城乡旅游交流,提高渔民素质,旅游业的统筹城乡功能逐渐明显。

一是改善了__城乡面貌。近年来,__县委县政府不仅把水、电、交通等问题当作制约海岛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来抓,更把它们作为改善渔民生活条件的“民生工程”来抓。累计投入资金7亿多元,完成了城市供水、供暖管网改造、旅游交通和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城市改造工程;全县90%的渔村都完成了村内美化、亮化及道路硬化工程,城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城市中有农村,农村中有城市的有机融合,正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是优化了海岛产业结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极大地推动了全县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海上客运滚装船由20__年的9艘增加到现在的19艘,客位4610个,海上年运送游客220万人次,是__本地人口的40多倍。旅游运营车辆由170多辆增至目前的近300辆。全县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到3000多家,餐饮服务业增加至580家。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三是带动了渔民转产转业。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有力地拉动了海岛城镇就业、渔民转产转业,增加了财政收入和群众收入。近年来,全县旅游从业人员增至1.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兴建了3处休闲渔业码头,从事“海上游”和“休闲渔业”的船只达8艘;“渔家乐”业户由过去的1村10多户发展到现在的14村近500户,床位10000张,带动渔民转产转业5000人;“渔家乐”业户户均年收入达到1.8万元,年增加渔民收入20__多万元;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20__年全县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19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2.5万元,分别增长19.4%和10.3%。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进一步增强。

四是促进

了渔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城市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高了海岛渔民文明程度,经济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过去那种打架滋事、迷信的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竞相比学习、比服务、争做“旅游示范户”,邻里关系和睦,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村风民俗更加文明健康,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正悄然展现。五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一方面,增加了就业机会,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高海岛人民生活质量,增进城乡居民感情交流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不是摒弃捕捞、养殖等传统产业,而是在观赏、体验渔养、渔猎活动之后,再销售捕捞的海产品,使产业得到了二次升值。通过全面推进“花园式新渔村”建设,加大了乡村、渔民庭院及旅游沿线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强化了群众的环境意识。__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十佳园林县”、“全国最佳人居环境”提名奖、“全国十大最美的海岛”及“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县”等荣誉称号。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旅游发达地区对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产业规划和管理体制。目前,__旅游业还缺乏较为完整和科学的总体规划,全县各乡镇也没有一个涉及旅游的专题规划,涉及旅游项目开发主体不一,布局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开发项目内容单一,旅游设施和功能配套还不完善,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总体讲还不够强。

(二)产业规模相对弱小。近年来,我们出台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渔家乐”和休闲渔业等具有浓郁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现已初具规模,受到进岛游客的普遍欢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服务项目主要来源于“耕海牧渔”式生产活动,目前渔村生活生产方式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始状态,“渔家乐”的接待服务设施和休闲渔业的渔船、垂钓工具、娱乐设施等高档次的旅游产品配套设施还相对滞后,休闲、娱乐、餐馆,购物等行业结合比较松散,还没有形成大的产业规模。

(三)产品缺乏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我县从事旅游经营业户普遍存在品牌意识不强现象,旅游产品文化含量较低,对生态文化、乡土风情、民俗传统等特色渔村文化内涵挖掘相对稚嫩,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和追求健康雅致型消费方式的潜在需要。

(四)渔养产业与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矛盾。__大兴生产养殖业时,东西两海岸部分地区存在盲目开发、乱建乱搭海珍品养殖大棚等现象,严重影响了__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美化,也制约了__旅游的发展。海水浴场既是游客休闲娱乐场所,又是渔民生产加工场所,近海海域确权底播海珍品,使来岛游客无法亲海,游客垂钓、赶海受到制约,由此引发游客投诉事件时有发生。此外,__还存在着国内外知名度不够高、全民参与旅游意识不强等种种问题,这些都已经成为影响__旅游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加快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针对不利因素,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切实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与不足。我们认为,下一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四大体系”问题:

(一)加强引导,牢固树立发展海岛旅游的思想体系。

加快发展我县旅游业,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对此,全县上下要积极做好“三有”文章:一是有目标。要把发展海岛旅游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应有之义,把它放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领导干部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认真加以研究,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二是有眼光。要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充分认识海岛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利用开发的价值。把渔村资源真正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而开发形成旅游产业。三是有结合。要克服把海岛旅游简单地等同于一般观光旅游的错误观点。实际上,海岛旅游是一种把渔村功能与旅游功能相互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渔村经营为基础,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从而形成高于一般观光旅游的新兴产业,它的产出及附加值远远高于自身产出的价值。

(二)加强规划,积极培育海岛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通过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产品构成、开发重点、政策措施等内容和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合理整合资源。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使我县旅游发展规划与渔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融合,高起点规划,使旅游业有序、规范、快速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明确“渔家乐”发展目标、产品构成、开发重点等内容,制订“渔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强调“休闲、娱乐、参与”的功能,设计出“自然、回归、亲切”的旅游产品,突出“渔家乐”旅游的“渔”和“乐”特色。在规划过程中要体现“一、二、三、四”的要求,即“一化(规模化)”:在旅游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规划开发独具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这样容易形成产品特色和区域规模。 “二种经营模式”:第一是政府主导,分户联片经营,并逐步形成“渔家乐旅游合作社”。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组织化程度,克服“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弊端,它可以带动渔家乐业户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参与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广大参与业户的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主要模式。第二是政府引导,全面推行“旅渔结合,渔游合一”,将旅游与培育渔家乐特色专业村相衔接,将“渔家乐”以村为单位进行规划建设并纳入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点面结合,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全县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使更多的渔民做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挣钱”,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三大类型”:第一是渔家休闲度假游。以渔户家庭为基础,经过投入改造达到一定的硬件标准,满足高端游客进岛休闲度假的需求。第二是民俗旅游。深层挖掘我县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滩涂文化、渔村文化、渔船文化等海洋文化内涵,有机融合渔船、渔具、渔港、渔村、渔民服饰、渔业劳动技能等各种资源,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旅游者的体验感。凸显渔家乐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渔家乐旅游的文化品味,满足游客“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享渔家乐”的消费要求。第三是休闲渔业游,立足海岛特色和优势,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组合,选择渔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通过成立国际钓鱼俱乐部,争取举办部级的钓鱼比赛活动等高标准、高品位项目的带动,使休闲渔业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向着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四是注意生态性,要把渔村旅游与国际旅游生态岛规划建设相衔接,以国际旅游生态岛建设为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把旅游生态村建设与海岛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广大渔民保护环境、建设家园的内在动力。

第4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嵌入式发展;共生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9-0073-04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并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应,然而,乡村旅游在经历快速的原始积累阶段后终于遭遇瓶颈,[1]发展后劲不足并在开发、经营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寻求新的出路。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历史性发展举措,[2]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发展空间上看,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地域载体是一致的,从内洽逻辑上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在理念、机理和机制上亦是吻合的,这就为二者互动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指在不打破新型城镇化中心体系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发展中关注二者的整合、辅助和控制功能,营造二者协同互进的共生氛围。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短缺与不足。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层面上看,发展乡村旅游所依赖的土地、资金两大要素缺乏保障,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不尽如人意。旅游业是一种独特、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3]而国内现行法律、法规涉及具体旅游用地的条文较少,乡村旅游用地管制措施比较模糊,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农村集体土地通过自发、分散和无序的土地流转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失衡、耕地破坏、农户利益受损等问题。[4]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由于乡村旅游经济规模有限,缺乏投资吸引力,而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专项资金支持极少,农民由于个人能力限制而贡献有限,乡村旅游融资缺少多元的和有效的方案。[5]目前,乡村旅游设计存在散、乱、浅的问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地区分布零碎、管理体制混乱,没有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没有切实强调生态保护。[6]总之,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在资源基础、制度保障和开发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短缺和不足。

2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较多。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工作比较滞后,经营者由于知识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因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不足;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也存在缺陷,产品开发缺乏特色和内涵,项目单一、产品雷同、品味低下,产品宣传方式比较陈旧,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和高品位旅游需求,导致旅游收入来源狭窄、收入水平偏低,产品效益不明显;[7]乡村旅游资源退化日益严重,旅游产品陈旧,推新缓慢,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并加速走向衰退期,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逐渐萎靡,并呈现出难以复兴的局面。[8][9]

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看,一些限制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因素已经凸显。目前,乡村旅游参与人员对乡村旅游认识不够全面,对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发展条件和发展效应仍不了解,乡村旅游经营知识匮乏,缺少市场理念和意识,严重束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乡村旅游的生态透支账单制约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对资源的盲目开发、景区遭到破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过度商业化等等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乡村资源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失,将使得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后劲乏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共生关系分析

1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机遇。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将乡村旅游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调控,在土地管理、融资渠道、就业促进、户籍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市场准入、信息管理、组织建设、营销推进进行规范。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规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专业化分工开始萌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投资逐步丰富,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乡村旅游有机会成为乡镇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柱。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支持。由于新型城镇化加强了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乡镇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推动乡镇公共服务和生产业发展,丰富了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要素,因而为乡村旅游奠定厚实的基础支撑。

2乡村旅游为新型城镇化增添新的活力。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人”的改造。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和获利能力,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职位和增收机会,扭转了劳动力涌向城市的趋势,人口和人力资源向旅游产业聚集,在挽留驻守人口的同时改善了其就业环境,提升了其收入水平;乡村旅游依靠其强大关联性带动商业、休闲、娱乐行业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发展,关注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城乡文化的交流,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挖掘和重组城乡文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对象;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实力,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有了城市化特征,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乡村旅游实现了对人口数量与从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提升和转变,“乡村人”逐渐拥有“城市人”的标签,促进了“人”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地”的改造。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发展地空间扩散,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集散功能,引导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推动区域社会功能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区域空间布局和风貌的逐步扩展和蜕化;乡村旅游强调区域环境的保护,突出在乡村风貌、乡村生态、乡村环境和乡村管理上体现特色,力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推动乡镇体系完善和整体风貌转变,实现了对乡村躯体的规整和乡村灵魂的篆刻,促进了“地”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产业”的改造。乡村旅游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但乡村旅游包含了许多第一、二产业的元素,并通过其强大的波及效应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推动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动农产品销售的集中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完善的设施配套作为基础,推动了交通设施、食住设施、娱乐设施等的建设,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刺激了生活消费品的制造与消费,带动了乡村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激活了乡村第二产业发展元素;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壮大了乡村第三产业规模,调整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社会就业。乡村旅游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产业”的城镇化。

三、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1构建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概念由吴必虎提出,指的是在大城市郊区,由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以及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城游憩活动频发地带。[10]环城休憩带多为离城中心半日车程以内范围,是投资成本和旅游成本妥协的结果,是大城市与乡村旅游结合黄金区域。环城休憩带与都市地域联系,能够形成该区域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是该区域临近稳定的城市消费市场,区域内的乡村旅游拥有优先获取城市消费者的地缘优势,是驱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该区域拥有优先接受城市文化扩散的地缘优势,在承担城市部分职能和发展成为城市特殊功能区的过程中产生反哺效应,丰富区域内的城镇化因素,这也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环节。目前,以农家乐、传统村落、郊野公园等为重要载体的环城游憩带正在各大中型城市周边形成和推进。

2建设乡村旅游小城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类型,旅游小城镇是指依托大型景区和独特资源,使旅游经济占当地经济主导地位、旅游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明显的小城镇。[11]这些小城镇因为错过了工业化反而保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城镇化过程中优化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升级了小城镇“住”“行”“游”等要素,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发展打破了小城镇原有的陈旧、封闭状态,激活了小城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推动小城镇新旧因素重新组合,打造小城镇新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对小城镇实现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明显。

3打造乡村旅游卫星村。1898年英国人E・Howard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成为卫星城的先声,而卫星城这一概念最早则是出现于美国人Graham Taylor《卫星城镇》一书,他提出要在大城市周边建立起宇宙中卫星般的小城镇,发挥小城镇优势条件以分担城市功能和压力。乡村旅游卫星村是由此衍生的概念,其根本思路是在城市周边建立较小的乡村旅游村镇,以打造“卧城”为基本前导,以全面引领村镇“新城”化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分担母城居住、科教文卫和娱乐休闲职能为主要途径,打造依附于母城又服务母城的村落群。乡村旅游卫星村以突出的旅游功能为基础动力,升级区域基础设施和完善区域职能,分担母城超负荷的集聚功能,能够促进郊区旅游化因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促成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并轨前进。

四、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与保障

1做好乡村旅游的规范制度和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新常态下更需依法依规治旅的常态化。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针对乡村旅游的法律,《旅游法》和一些旅游发展改革意见对乡村旅游虽有提及,但均未提出明确的管理条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评价标准,并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法律规范效力稍显不足。[12]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可先从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制度入手,[13]具体工作应该三管齐下:一是因地制宜完善乡村旅游的监管法律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预防、监督和整改,保障乡村旅游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二是建立符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评估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服务标准和品质、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规范,促进和保障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三是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监管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和评估标准执行乡村旅游入行审批、运营监管、发展指导等工作,实现乡村旅游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2做好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受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职能转变的影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之受经济、人口、区位、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工作困难重重,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同乡村基础设施现状的矛盾日渐锐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政府主导。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大、涉及面广、回报时间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进行调控,政府是最合适的角色,当前国家旅游局实施的“厕所革命”无疑也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的切入点;二是规划先行,强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序性和效率导向,即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未来性进行思考,对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进行考量;三是凸显特色,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进行设计,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特色;四是多渠道筹资,政府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要拓展融资路径,鼓励外来资金投入和村民投资。

3做好乡村旅游的土地制度、融资制度调整工作。土地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4]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归根结底是落在土地上。受法律政策的限制和产权残缺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需求得不到保障,一些地区针对性的探索实践也引发许多问题,规范征地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土地主要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土地委托等方式进行流转,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要综合考虑三大问题,一是遵循国家“三个不得”政策: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坏农民土地权益;二是遵循农民平等互惠原则,保障农民平等的谈判地位和对土地利用的监管权力,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和补偿农民权益;三是规避和应对土地流转风险,紧守耕地面积红线、紧守绿地面积红线,严护乡村生态环境、严护乡村特色。

乡村地区发展基础落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内乡村旅游多为政府主导发展,政府应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予以统筹安排,针对发展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捆绑整合惠农、支农资金,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配套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支援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14]第二,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鼓励和投资示范,克服外来资本进入阻碍因素,增强外来资本的信心和兴趣,为外来资本进行经营性投资搭建多元化通道和平台;第三,当地居民资金实力较弱而分散,但也应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可以通过自身的微小投资参与小型经营项目,以实现创业、就业、增收等目的。

4做好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支持工作。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乡村旅游需要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支撑,由于城市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作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主要构成部分,存在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劳动素质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乡村旅游知识和政府政策,提升农民对乡村旅游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培养农民市场化运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等现代观念,加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通过能人带动、专项培训、成人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劳动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聘请专家、校企合作、建立专业旅游组织等方式,打造专业乡村旅游智囊团,为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5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落实工作。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乡村旅游品质和当地村民生活,并将严重束缚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规划,由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把关,科学评估环境承载量,以此为依据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全盘布局景区基础设施,寻求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完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建设,为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保障;“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要重视“原真性”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资源受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终会对乡村旅游效应带来负面后果;乡村旅游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地方政府应该在遵循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指导的前提下,针对地方具体实际,出台地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和办法,联合专业旅游研究者进行乡村旅游环境管理技术和评价技术研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监管。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纲领,

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统领作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而乡村旅游让城市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乡村人保得住绿水青山、抱得住金山银山,能够成为城镇化的有力先导。寻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乡村旅游优化升级和新业态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探索,是顺应潮流的,也将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21(3).

[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3]McMurry,K.C.The Use of Land for Recreation[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eraphers,1930, (20).

[4]吴冠岑,牛星,许恒周.乡村旅游开发中土地流转风险的产生机理与管理工具[J].农业经济问题,2013,(4).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6).

[6]罗盛锋,黄燕玲,王利朋.循环经济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以桂林恭城红岩村旅游点为例[J].旅游论坛,2009,2(12).

[7]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21(9).

[8]孔德林,黄远水.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机制、困境及对策――基于城市化影响的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7).

[9]邱玉华,吴宜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12,(1).

[10]吴必虎.区域规划原理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33336.

[11]曾博伟.中国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12]戴丽霞.乡村旅游发展的法律监管机制建设研究――立足于海南特色乡村旅游建设[J].农村经济,2014,(9).

第5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一、引言

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其发极大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科学合理的规划原理和方法,这些往往会使得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衍生出旅游产品单一、档次过低以及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在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给出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广西已经创建了多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示范点依靠其天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别有韵味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仅是农业观光游,还充满了农民生活体验的乐趣,大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为农民也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村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全国吹起的乡村旅游热潮中,广西以积极者的姿态走在了队伍的前面,带动着广西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广西乡村旅游业的特点也呈现出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的特点,各地的乡村旅游各具特色。如漓江东岸旅游线、兴安灵渠灵湖景区等数十个乡村旅游项目,以及南疆边关揽胜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千年灵渠寻古游、壮乡大观之旅、等乡村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目前广西还建成了桂林恭城红岩生态旅游村等11个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29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形成了从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向外扩展,从单一的农业观光型向生态农业型、科技示范型和农村民俗型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目前广西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广西省的乡村旅游业也会有其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缺陷。首先,速度过快的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例如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来对整个地区进行引导,大多数地区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对原有民居稍加整改就开始接待游客。但是这样的没有统一规划的改动,既不利于大规模的观光参与性的可能,也丧失了其原有的乡土气息。而且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认识缺乏,并不了解其真正内涵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盲目性,例如在开发经营中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

四、发展对策

(一)科学合理规划

每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凸显出各地区的差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对整个广西做个整体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各地乡村所存在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做规划。在遵循规划原则的情况下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对规划区域内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分析其存在优势资源,并作出准确的评价;其次,在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并且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然后是对该规划区域进行开发定位与空间规划,制定其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规划出合理的旅游线路。

在加强对一些重点旅游城市(桂林、南宁、北海等)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统一规划。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广西努力建设好从旅游城市延长到乡村的旅游线路。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乡村旅游业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新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具备生态思想,在保护资源和生态,积极培养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活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造景观与自然的关系、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重视对广西农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广西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丰富多彩的农耕和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

(三)强化科学规范化管理

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旅游领导机构,负责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门票收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发展和壮大;多方集资,广泛发动和吸引社会上各种投资者,包括国内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及外商参与兴办乡村旅游项目,实行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广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桂林市、南宁市以及北海市等旅游热点城市的交通、通讯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各地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必须达到卫生标准。同时对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广西省雨季较长,且易发生洪涝灾害,要兴建排水系统,避免洪涝灾害发生。

五、结论与展望

第6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关键词】旅游小城镇;规划设计;农村建设

1.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类型

小城镇就其定性分析和概括,不外乎五种主要类型:即特色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交通主导型,旅游主导型。

2.旅游小城镇规划感知

发展旅游小城镇首先是依托城镇或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在区域内使人们获得观赏,度假。休闲,娱乐,健身,回归自然的需求。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及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推动城镇及乡村经济的发展。

3.旅游小城镇规划策略

3.1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策略

小城镇发展过程不同,区域条件不同。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城镇特色。但其构成建设发展的基本要素不可或缺,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历史文脉、以及自身功能。提倡生态优先,塑造特色城镇,提高文化品位,强化功能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乃至未来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构建要素中生态与文脉是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主导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关键。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建设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美化生活环境以便吸引游客观景揽胜。而环境保护则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可持续利用。利用与保护是有机统一体,有环境效益才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综合保护为指导,在综合保护的基础上以合理开发利用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和从事旅游服务,以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优化,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现代文明的整体进程。

3.2生态优先的规划策略

生态规划或目标是使小城镇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任何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生态规划是旅游小城镇规划的根本。是以维护生态系统供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为终极目标。

3.3历史文脉规划保护与再现策略

历史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广大的农村和集镇,这些散布于民间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旅游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其源远流传,发扬光大。

其次,国际社会对城镇历史文脉的保护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任何一个城镇的历史,都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全社会和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当极其关注和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与再现。那怕是一棵古附,一座旧屋,一处有价值的断墙残垣,都应该认真研究分析,使它化腐朽为神奇,再现文化内函,创造独有特色。

4.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关系

旅游小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设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旅游开发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4.1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单一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林牧副渔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蓬勃发展,人们消费概念,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是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最大动力。根据市场分析预测,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显现区域范围广,吸引人群多的发展态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乡村休闲旅游的引力圈不断扩大,日常50公里,周末150公里,假日300公里范围内都将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度假的合理半径。

乡村休闲旅游特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除高级别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游览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特色,开发多种旅游模式。如:农林牧作物的观光及瓜果采摘,田园风光观赏旅游,农村劳作体验休闲旅游,乡村民俗活动观光体验,农副产品加工体验,农家特色餐饮住宿体验等。

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了经济农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养殖、餐饮住宿消费、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提升了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的附加值,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和全新的消费形态。因此,旅游休闲产业,已经成为远近郊区及旅游小城镇新农村发展生产的支柱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

4.2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增收产业

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一个富民产业,是让农民增收的产业。既解决了农村部分就业,又使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因此,旅游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4.3旅游开发将大大促进先进文化与文明风尚在乡村形成

旅游休闲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因此,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乡村旅游需要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的包装,餐饮文化的开发等,都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同时,游客带来的城市文化,对于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4.4旅游开发将加快村容建设,形成整洁卫生的新面貌

旅游环境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追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和唯一性等等,所以,乡村旅游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旅游产业具有高附加值特点。拥有旅游资源、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小城镇,应当在规划中将其作为小城镇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潜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旅游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支柱产业,乡村旅游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活力和动力,搞好乡村旅游有利于生产发展、环境改善;有利于促进文明、提升文化;有利于村容整洁、形成新面貌。 [科]

【参考文献】

第7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9-0073-04

近年来,国内乡村旅游发展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并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应,然而,乡村旅游在经历快速的原始积累阶段后终于遭遇瓶颈,[1]发展后劲不足并在开发、经营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需寻求新的出路。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基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历史性发展举措,[2]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发展空间上看,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地域载体是一致的,从内洽逻辑上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在理念、机理和机制上亦是吻合的,这就为二者互动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指在不打破新型城镇化中心体系的前提下,将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在发展中关注二者的整合、辅助和控制功能,营造二者协同互进的共生氛围。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短缺与不足。从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层面上看,发展乡村旅游所依赖的土地、资金两大要素缺乏保障,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不尽如人意。旅游业是一种独特、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3]而国内现行法律、法规涉及具体旅游用地的条文较少,乡村旅游用地管制措施比较模糊,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农村集体土地通过自发、分散和无序的土地流转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引起了土地利用结构失衡、耕地破坏、农户利益受损等问题。[4]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初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由于乡村旅游经济规模有限,缺乏投资吸引力,而农业部门、旅游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专项资金支持极少,农民由于个人能力限制而贡献有限,乡村旅游融资缺少多元的和有效的方案。[5]目前,乡村旅游设计存在散、乱、浅的问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地区分布零碎、管理体制混乱,没有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没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没有切实强调生态保护。[6]总之,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在资源基础、制度保障和开发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短缺和不足。

2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中的问题较多。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层面上看,乡村旅游市场调查工作比较滞后,经营者由于知识和资金方面的限制,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深入研究,因而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不足;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工作也存在缺陷,产品开发缺乏特色和内涵,项目单一、产品雷同、品味低下,产品宣传方式比较陈旧,促销手段比较单一,乡村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和高品位旅游需求,导致旅游收入来源狭窄、收入水平偏低,产品效益不明显;[7]乡村旅游资源退化日益严重,旅游产品陈旧,推新缓慢,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并加速走向衰退期,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逐渐萎靡,并呈现出难以复兴的局面。[8][9]

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后劲乏力。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层面上看,一些限制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因素已经凸显。目前,乡村旅游参与人员对乡村旅游认识不够全面,对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发展条件和发展效应仍不了解,乡村旅游经营知识匮乏,缺少市场理念和意识,严重束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乡村旅游的生态透支账单制约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对资源的盲目开发、景区遭到破坏、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过度商业化等等已经对生态环境和乡村资源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消失,将使得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后劲乏力。

二、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共生关系分析

1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机遇。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将乡村旅游纳入乡镇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法规对乡村旅游活动进行调控,在土地管理、融资渠道、就业促进、户籍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市场准入、信息管理、组织建设、营销推进进行规范。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规范,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专业化分工开始萌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投资逐步丰富,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经济基础,乡村旅游有机会成为乡镇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支柱。

新型城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支持。由于新型城镇化加强了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乡镇社会管理、服务创新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推动乡镇公共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丰富了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要素,因而为乡村旅游奠定厚实的基础支撑。

2乡村旅游为新型城镇化增添新的活力。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人”的改造。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和获利能力,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职位和增收机会,扭转了劳动力涌向城市的趋势,人口和人力资源向旅游产业聚集,在挽留驻守人口的同时改善了其就业环境,提升了其收入水平;乡村旅游依靠其强大关联性带动商业、休闲、娱乐行业和其他服务设施的发展,关注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城乡文化的交流,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挖掘和重组城乡文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对象;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消费实力,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当地居民的生活行为和消费行为有了城市化特征,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乡村旅游实现了对人口数量与从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生活水平与生活观念的提升和转变,“乡村人”逐渐拥有“城市人”的标签,促进了“人”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地”的改造。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发展地空间扩散,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强化旅游集散功能,引导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推动区域社会功能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区域空间布局和风貌的逐步扩展和蜕化;乡村旅游强调区域环境的保护,突出在乡村风貌、乡村生态、乡村环境和乡村管理上体现特色,力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推动乡镇体系完善和整体风貌转变,实现了对乡村躯体的规整和乡村灵魂的篆刻,促进了“地”的城镇化。

乡村旅游促进了对乡村“产业”的改造。乡村旅游属于第三产业范畴,但乡村旅游包含了许多第一、二产业的元素,并通过其强大的波及效应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推动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推动农产品销售的集中化、组织化和市场化,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完善的设施配套作为基础,推动了交通设施、食住设施、娱乐设施等的建设,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刺激了生活消费品的制造与消费,带动了乡村地区手工制造业发展,激活了乡村第二产业发展元素;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壮大了乡村第三产业规模,调整了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促进了先进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社会就业。乡村旅游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和三大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产业”的城镇化。

三、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具体路径

1构建环城游憩带。环城游憩带概念由吴必虎提出,指的是在大城市郊区,由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以及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城游憩活动频发地带。[10]环城休憩带多为离城中心半日车程以内范围,是投资成本和旅游成本妥协的结果,是大城市与乡村旅游结合黄金区域。环城休憩带与都市地域联系,能够形成该区域发展的天然优势:一是该区域临近稳定的城市消费市场,区域内的乡村旅游拥有优先获取城市消费者的地缘优势,是驱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二是该区域拥有优先接受城市文化扩散的地缘优势,在承担城市部分职能和发展成为城市特殊功能区的过程中产生反哺效应,丰富区域内的城镇化因素,这也是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环节。目前,以农家乐、传统村落、郊野公园等为重要载体的环城游憩带正在各大中型城市周边形成和推进。

2建设乡村旅游小城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作为“小城镇”的一种类型,旅游小城镇是指依托大型景区和独特资源,使旅游经济占当地经济主导地位、旅游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明显的小城镇。[11]这些小城镇因为错过了工业化反而保留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传统文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城镇化过程中优化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升级了小城镇“住”“行”“游”等要素,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旅游发展打破了小城镇原有的陈旧、封闭状态,激活了小城镇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推动小城镇新旧因素重新组合,打造小城镇新的功能,优化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对小城镇实现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明显。

3打造乡村旅游卫星村。1898年英国人E?Howard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成为卫星城的先声,而卫星城这一概念最早则是出现于美国人Graham Taylor《卫星城镇》一书,他提出要在大城市周边建立起宇宙中卫星般的小城镇,发挥小城镇优势条件以分担城市功能和压力。乡村旅游卫星村是由此衍生的概念,其根本思路是在城市周边建立较小的乡村旅游村镇,以打造“卧城”为基本前导,以全面引领村镇“新城”化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分担母城居住、科教文卫和娱乐休闲职能为主要途径,打造依附于母城又服务母城的村落群。乡村旅游卫星村以突出的旅游功能为基础动力,升级区域基础设施和完善区域职能,分担母城超负荷的集聚功能,能够促进郊区旅游化因素的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促成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并轨前进。

四、乡村旅游嵌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与保障

1做好乡村旅游的规范制度和标准体系制定工作。新常态下更需依法依规治旅的常态化。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门针对乡村旅游的法律,《旅游法》和一些旅游发展改革意见对乡村旅游虽有提及,但均未提出明确的管理条例,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规章和评价标准,并未形成完善的科学体系,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法律规范效力稍显不足。[12]乡村旅游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可先从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制度入手,[13]具体工作应该三管齐下:一是因地制宜完善乡村旅游的监管法律体系,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预防、监督和整改,保障乡村旅游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二是建立符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评估标准,对乡村旅游的产品规格和质量、服务标准和品质、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进行规范,促进和保障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三是设立专门的乡村旅游监管机构,按照法律规定和评估标准执行乡村旅游入行审批、运营监管、发展指导等工作,实现乡村旅游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2做好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受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职能转变的影响,我国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之受经济、人口、区位、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乡村基础设施升级工作困难重重,乡村旅游发展需求同乡村基础设施现状的矛盾日渐锐化。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需要遵循四大原则:一是政府主导。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量大、涉及面广、回报时间长,需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进行调控,政府是最合适的角色,当前国家旅游局实施的“厕所革命”无疑也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的切入点;二是规划先行,强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程序性和效率导向,即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和未来性进行思考,对基础设施功能和承载力进行考量;三是凸显特色,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进行设计,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特色;四是多渠道筹资,政府要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同时要拓展融资路径,鼓励外来资金投入和村民投资。

3做好乡村旅游的土地制度、融资制度调整工作。土地与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4]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归根结底是落在土地上。受法律政策的限制和产权残缺的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土地需求得不到保障,一些地区针对性的探索实践也引发许多问题,规范征地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土地主要通过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土地委托等方式进行流转,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要综合考虑三大问题,一是遵循国家“三个不得”政策:不得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坏农民土地权益;二是遵循农民平等互惠原则,保障农民平等的谈判地位和对土地利用的监管权力,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和补偿农民权益;三是规避和应对土地流转风险,紧守耕地面积红线、紧守绿地面积红线,严护乡村生态环境、严护乡村特色。

乡村地区发展基础落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极大的资金支持。第一,国内乡村旅游多为政府主导发展,政府应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农村发展规划予以统筹安排,针对发展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以乡村旅游为载体捆绑整合惠农、支农资金,根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配套的公共财政支持机制,支援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14]第二,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鼓励和投资示范,克服外来资本进入阻碍因素,增强外来资本的信心和兴趣,为外来资本进行经营性投资搭建多元化通道和平台;第三,当地居民资金实力较弱而分散,但也应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居民可以通过自身的微小投资参与小型经营项目,以实现创业、就业、增收等目的。

4做好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支持工作。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乡村旅游需要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支撑,由于城市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的吸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作为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主要构成部分,存在年龄较大、教育水平较低、劳动素质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乡村旅游知识和政府政策,提升农民对乡村旅游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培养农民市场化运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等现代观念,加强农村劳动技能培训,通过能人带动、专项培训、成人教育等方式提升农民劳动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聘请专家、校企合作、建立专业旅游组织等方式,打造专业乡村旅游智囊团,为乡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5做好乡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落实工作。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等问题,已经影响了乡村旅游品质和当地村民生活,并将严重束缚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应该通过专业人员进行规划,由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把关,科学评估环境承载量,以此为依据指导旅游资源开发,全盘布局景区基础设施,寻求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完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建设,为治理生态环境污染提供保障;“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要重视“原真性”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资源受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最终会对乡村旅游效应带来负面后果;乡村旅游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地方政府应该在遵循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指导的前提下,针对地方具体实际,出台地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和办法,联合专业旅游研究者进行乡村旅游环境管理技术和评价技术研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监管。

结语

第8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实现旅游产业发展“四个转变”

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武义全域按照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和标准规划、设计、建设、经营和管理,以养生包装旅游,以旅游激活全业全域,形成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把武义打造成“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

在发展布局上,从“零散分布、各自为营”向“城乡交融、全域覆盖”转变。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发挥温泉、山水、人文等资源优势,全面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北部、中部、南部联动发展的县域生态大景区格局。

在产业带动上,从拉动服务业经济增长向带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进步转变。发挥旅游业在促进就业、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增长方式上,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巩固扩大大众消费,积极培育高端消费,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收入。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加快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拉长加宽产业链条。

在产品结构上,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模式转变。实施差异建设、错位竞争,丰富发展高端旅游业态产品和休闲度假项目,增强对外的吸引力。

突出发展模式“六个化”

按照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的要求,探索形成武义旅游产业“规划一张图、城乡一幅画、产品一条龙、管理一盘棋”的全域发展新模式。

城乡风貌景观化。实施旅游资源保护与创新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深入挖掘城乡生态、历史、人文、生产、生活各类元素,对旅游资源作创新性开发。将城市作为景区打造,将主要功能建筑和景观建筑成为旅游要素,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推进城市与景区生态文化、园林景观、功能设施无缝对接、融为一体。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创新各项规划设计,注重资源文化内涵的彰显,把全县建成景城一体、景村一体、宜居宜游的县域大景区。

项目建设精品化。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着力引进实力强、专业化的企业投资旅游业。按照精致化和精品化的要求,实施精品驱动工程,注重挖掘以温泉为核心的自然生态、以民俗为重点的人文生态的内涵,丰富和完善生态养生产品,延伸生态养生产业链,实现小而精与大而特的项目互动并存的新态势。

产业发展融合化。加强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文化、城市建设的互动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以温泉度假、乡村生态、中医国药、茶道休闲、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特色养生旅游产品。推进城乡融合,以中心城区、温泉度假区、柳城畲族镇和王宅镇为重点,加强中心镇旅游业与城镇基础设施配套的融合发展,培育1—2个旅游小城镇。

配套设施人性化。分析研究各类游客群体的消费需求,充分体现本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特色,加强对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基础配套设施的科学布局与创新设计,实现旅游基础设施政府与民间共建、社会与市场共管、居民与游客共享。

服务体系标准化。以提升县域旅游产业整体服务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宗旨,以品质提升为抓手,逐步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国际”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增强旅游企业在理念、服务、信誉、管理、品牌等方面的软实力,推动旅游服务业向集约型、品牌化、效益型发展。

旅游管理一体化。抓住省级旅游综合改革契机,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新型、高效、科学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真正形成全县一盘棋的大旅游管理新格局。

实施重点任务“八项举措”

生态景区全域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文化引领、项目支撑,全局协调、分块建设”的原则,以点线带面,有序推进。

以规划为统领。着力加快旅游城市和旅游特色镇建设,形成北部温泉度假养生组团、中部丹霞探古养生组团、南部生态风情养生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引领,重点做好温泉旅游度假区、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红岩部级风景名胜三大核心景区的总规、详规编制,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带动生态景区全域化发展。进一步加强温泉资源勘查,制定全县温泉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注重多规融合,加强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美丽乡村、文化产业等各类相关规划与旅游的衔接,整合优化空间布局,彰显旅游元素。按照全域化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旅游主管部门参与项目会审制度。

突出项目抓手。一是打造温泉度假胜地。以创建部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加快温泉度假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凸显其主战场、主平台的作用。深入挖掘武义温泉文化,开发温泉会所、温泉养生园、温泉小镇、特色街区、畲乡风情温泉等精品温泉养生旅游项目。二是丰富城区旅游业态。加快推进熟溪两岸和壶山、梅郎山公园的景观改造,突出山水特色。重点规划建设壶山上街历史文化街区,注重引入传统商贸、餐饮、休闲、文化、艺术、娱乐等多种业态,丰富武义夜游产品。三是推进精品景区开发。改造提升郭洞、俞源、寿仙谷、石鹅湖、台山、延福寺等老景区,做大牛头山、大红岩等核心景区,加大高等级景区创建力度。四是培育乡村旅游精品。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线、精品村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区。

促进产业融合。一是加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通过景观营造、设施配套、线路整合等手段,将茶叶、宣莲、水果、珍稀植物药材、无公害蔬菜及高山梯田等特色农业基地成为集产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采摘垂钓等一体的农业旅游区。二是加强旅游业与林业融合。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通过绿化、美化和洁化,实现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休闲吸氧与生物探秘的有机结合,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三是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着力规划建设“中华明招文化园”。充分挖掘明招文化及道家养生、禅宗修行、农耕民俗等非物质文化,打造一批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博院馆,同时将武义昆曲、花灯花轿、婺州窑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表演艺术相结合,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四是加强旅游业与工业融合。充分利用有机食品、中医药保健品、文教休闲用品以及风物特产加工等相关产业优势,积极推进工业旅游开发。

加快要素配套。一是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尽快完成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建设,开通城区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专线。完善各景区、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指示系统和外文标志标识,健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柳城旅游集散中心以及服务核心景区的二级旅游集散中心。推进绿道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浙江省第一条田园休闲绿道。二是提升住宿级配水平。合理发展高星级酒店,规范发展经济型酒店,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酒店。支持城市商务酒店、青年旅社、汽车旅馆、露营地、民宿建设,实现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多元化。三是打造地方餐饮特色。挖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开发地方特色、药膳养生、有机养生、民俗餐饮等菜系,培育一批“名店”和特色餐饮街区。四是提高旅行社经营水平。规范旅行社运营机制,鼓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五是培育旅游购物中心。加大名特优产品购物(展销)中心建设力度,完善城区及全县景区购物点布局,实施旅游购物规范化管理。六是加强人才培育与引进。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重点突出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建立旅游人才储备基地。强化旅游行业职业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打造智慧旅游。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在城区主要街道以及主要旅游乡镇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积极推进12301旅游热线建设,加强旅游网站、旅游企业网站之间的高效链接。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各类旅游企业的核心数据库,提高旅游统计的质量与效率,提升旅游管理科学化水平。建立游客新型体验终端,建设手机WAP网站平台、导航平台和实时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手机导游、导览等即时信息服务。建设武义旅游咨询中心、呼叫(转下页)(接上页)中心平台,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武义”、“一张网络服务游客”的目标。

推进旅游惠民。改造村镇景观风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四边三化一整治”行动,加强环境整治力度,稳步推进村镇文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改善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品质生活的共建共享。扶持旅游就业创业,鼓励旅游企业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扩大旅游对群众增收带动作用。

强化品牌推广。编制品牌规划,进一步科学确定武义城市品牌定位、建立品牌模式,提升武义城市形象。加强网络营销,依托“武义旅游网”等平台,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产品预订、网上支付等功能。积极与知名旅游电子商务运营商建立合作,构建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网络。拓展宣传渠道,组建市场营销中心,负责全县旅游形象推广及旅游产品营销。建立旅游宣传专项资金,定期在主要客源地的主流媒体上开展形象宣传,积极组织参与各种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武义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9篇:旅游与城乡规划范文

一、现状与潜力

永宁乡位于__县南部,距县城23千米,东部隔南盘江与丘北县相望,南部与弥勒县东山镇接壤,西部与弥勒县弥阳镇相连,北部与本县中枢镇毗邻,乡政府所在地大永宁村,全乡辖永宁、笼册、舍者、阿朝、法衣、阿峨六个村民委员会56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到20__年末,全乡有5784户,总人口23690人,其中农业人口22969人,占97%,非农业人口721人,占3%,居住着汉、彝、苗、壮四种民族,永宁乡属山地高原地形,由于地处低纬高原,海拔高差较大。20__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41.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61万元,粮食总产620.2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270千克,年人均纯收入685元。

该乡旅游资源丰富,有云南旅游小镇--城子古村,位于县城南部永宁乡境内永宁村委会,距县城25公里。城子村是明代广西府第五代士官昂贵的府地所在,整村依山而建,层层而上的土库房形成一级级的台阶,自家的屋顶就是后面人家的阳台,最多的有17台,一般也在10台以上,不少土库房顶连缀在一起,形成数10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间土库房或首尾相衔或左右毗连。在滇南,保存如此完好、集中连片、人文地理环境优美、民风古朴的彝族民居建筑实属罕见。土库房原为彝族先民白勺部的传统民居,后期随着大批汉族群众迁入,民居形式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该村有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底蕴,至今保留着“昂土司府”、“李将军”、“姐妹墙”等众多的历史传说,使之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城子村还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将领张冲将军少年时期曾在此就学。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滇桂黔边纵盘北指挥部所在地。中共__县委、__县解放委员会就是在此成立的。该村独特的景观和深厚的人文气氛,被__人称其为__的“布达拉宫”、“印钞厂”。

南盘江风景旅游观光带。南盘江是珠江的上游,是云南省主要的河流之一,流经永宁乡南部,两岸悬崖陡壁,水流湍急,沿岸风光婀娜多姿,最高海拔2109米,最低海拔810米,竹林、榧松林、野花遍地,悬崖峭壁造型奇特。

小江流域旅游观光带。她位于永宁南部,属南盘江一级支流,此流流经地区属石灰岩溶蚀地区,时出地表,时入伏流,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源头距城子村3公里,落差极大,上游1500米,下游850米,两岸群上夹持,形如长长的峡谷,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村落民居散布峡谷,梯田层层叠叠,环境秀丽,景色迷人。该流域垂直气候带典型,冬暖夏凉,盛夏气温适宜,是避暑、休闲、度假、摄影创作的合适场所。

还有九溪山森林公园,该景区植被资源较为丰富,海拔1720—1850米,园内的“老虎箐”为原国家政协副主席张冲将母亲安息之地,山中九溪散布,溪水洁净,是休闲、烧考的理想场所。

二、开发和建设情况

永宁乡旅游资源大部分处于原始的半开发状态,目前只对永宁城子进行了一定的保护性的开发,20__年3月,由永宁乡邀请昆明理工大学及省

设计院对城子村近期、中期和远期的旅游发展进行规划编制。 20__年初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宣传部及永宁乡党政领导、县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城子村开发与保护领导小组,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媒体(电视、报纸、网站等)对城子村进行宣传,提高了城子村的知名度。通过宣传,先后有中央电视台及云南、浙江、湖南、四川等多家省级电视台和多家报社到城子村进行采访报道。在旅游小镇的开发建设中,永宁乡党委政府,无论从土地使用和财政资金使用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出台了保护措施,对城子古村建设做了严格的规定,对村内新建混凝土住房一律停止审批,对景点内设施加以修复完善。自该村被评为云南历史文化名村和云南旅游小镇后,县、乡党委政府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把扶持资金全部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先后多方筹资300万元对村内环境卫生、景区、景点标识进行建设,修建了停车场,设立了景点标牌、简介,硬化了村间道路。同时制定了城子村规划保护条例,增强全村群众的爱村意识,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文明程度。

通过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建设,城子古村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澳门及内地的20__余人次到城子村观光旅游。

三、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滞后。目前,对城子村缺少一些相应的保护开发详细规划和管理法规,规划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子村的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

(二) 资金缺乏,开发建设力度不够。永宁乡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晚、起点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景点开发滞后、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资源损毁较为严重,恢复难度大,已开发的景点属于低层次开发,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但由于使用权、管理权、经营权关系没有理顺和解决,城子村内较有特色的民居和部分价值较高的景点尚未被开发利用,招商引资难以启动。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宣传促销尚处初级阶段,宣传范围仅限于本地区内,宣传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城子村和其它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不高。

(四)当地群众缺乏保护开发的思想意识。城子村的保护开发,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关键。目前,城子村的旅游开发尚处低层次阶段,城子村的居民还处于观望状态,开发、经营旅游的氛围还没形成。加之周边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与景区开发不协调。

(五)永宁乡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景区管理机构设置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均属空白状态。

四、思路及建议

(一)开发思路

今后,严格按照《__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贯彻“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方针,强化城子村开发建设中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和民间参与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带动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城子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使城子村开发建设在推动特色旅游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城子村的开发建设,在阿庐古洞风景区品牌的带动下,形成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吸引力强,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旅游、度假休闲的新型小村庄;将其打造成为“云南旅游名村”,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使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挖掘、保护和利用。

(二)建议

1、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规划的编制,对城子村和盘江旅游观光带的科学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建议县委、政府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理顺体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编制规划,综合协调,统一布局,用大旅游的观念编制规划,用规划来指导“一体化”的建设,铺就永宁乡旅游快速发展通道。

2、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子村及盘江旅游观光带的开发建设。永宁乡的旅游开发,最大的滞约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目前,各方面旅游设施十分薄弱,还处于半开发状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投入方面需要靠政府主导投资完成;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资金的筹集方式和途径,引入市场机制,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理念,招商引资,为永宁乡旅游景点的建设提供主要、可靠的资金来源;鼓励民间社会投资旅游开发,最终形成全社会办旅游,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开发旅游的发展格局。

3、以阿庐古洞风景区为主题形象,加大永宁乡城子及其他景点的宣传促销力度。个性鲜明的主题形象是永宁乡城子村核心开发、宣传的主题,需要进一步精心策划能反映和提升城子村知名度的主题形象;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有针对性地扩大宣传促销的范围,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整体形象的宣传,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和招徕海内外游客。

4、加强永宁乡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使之形成相配套的生态旅游景区。

第一,从永宁乡山门—城子—小江峡谷的石岩脚,整个公路沿线全部种植万寿菊,该项工作,永宁乡今年已经种植了1500亩,花期长达三个月,效果较为明显。今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在永宁乡沿途栽种10000亩万寿菊,形成一道靓丽的农业观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