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旅游资源概论全文(5篇)

旅游资源概论

第1篇: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广大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逐步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各地不断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并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其中便包括水利工程旅游。近年来,水利工程旅游凭借其宏伟的水利工程、宜人的生态环境而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众多水利工程在实现发电、灌溉、供水、防洪、航运等一系列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还被赋予了优化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效果及促进人水和谐等重要作用,通过对其工程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的有效发挥,开发出了丰富的水利工程旅游资源。

《水利旅游概论》一书以开发流程为主线,创建水利旅游开发模型,对水利旅游建设与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下面在该书指导下,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开发进行分析。《水利旅游概论》对水利旅游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系统论述,共分为5篇14章。第一篇为基础篇,包括水利旅游概述、水利旅游发展、水利旅游理论基础;第二篇为资源篇,包括水利旅游资源形成与特征、水利旅游资源主要类型、水利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第三篇为开发篇,包括水利旅游规划体系、水利旅游策划、水利风景区规划;第四篇为管理篇,包括国外水利旅游管理、中国水利风景区管理。第五篇为保护篇,包括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文化保护、水工程保护。《水利旅游概论》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尤其所建立的水利旅游学科概论体系,可为提升相关人员的水利旅游理论知识水平提供有效帮助。

该书不仅可作为高校水利、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参考教材,还可供水利、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研究使用。通过《水利旅游概论》可了解到,我国水利工程旅游资源丰富,为实现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建立起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特征的深刻认识。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特征主要包括:一是水利工程大多依山傍水,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与水利工程等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使旅游者不仅可获得良好的视觉体验,还可获得精神层面的享受。二是水利工程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诸如古代水利工程历经岁月的沉淀,被赋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由此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留下大量的文化胜迹。三是通过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实现突出的科普教育价值。水利工程不论是规划设计环节,还是施工管理过程,都需要应用多学科的科学技术,涉及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环境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这就决定了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科普教育价值。参观游览水利工程景区,可开拓旅游者眼界,进一步培养旅游者的水患意识,对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另外,一些地区在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中打造了水利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科普教育价值。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旅游资源丰富,但从整体而言,对于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对《水利旅游概论》一书的通览,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水文化的挖掘力度。新时期社会大众对旅游资源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重打造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协同的水利工程旅游产品。一方面,可依托景观设计传达文化内涵,比如通过对水文化中可吸引旅游者的因素进行挖掘,依托具体的形象展现抽象的文化,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享受。

同时,还应预留出理想的观景位置,为旅游者观赏主题景观创造便利。另一方面,可借助独特的地域风情展现文化魅力,比如通过将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地域历史、人文风俗、传统饮食、文学艺术等地域文化融入水利工程旅游产品中,打造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提升水利工程景区的吸引力。二是丰富景区景点群。水利工程的一大不足之处在于其宏伟的外部形态之余,往往给人以单调乏味的感觉,倘若缺乏完善的配套景点,势必难以留住旅游者。因而,应注重丰富景区景点群,一方面对相关大型景观予以不同角度的呈现,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建设相应的文化设施丰富水利工程的内涵。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水利旅游概论》保护篇中提到,为推动水利资源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开展好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保护等工作。鉴于此,在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不仅要注重创造经济效益,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还应考虑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承载能力,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协同开展。比如,对于影响到生活供水区等对水质有较高要求的水体,应禁止进行旅游开发。即使水域与生活供水不相关,也应确保采取可靠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以后,方可开展旅游活动。

作者:李宝华 单位:山东济南人

第2篇: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增进了文化交流,但传统单一的旅游项目已难以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各式各样具有科技含量的工程项目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中便包括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通常建设于山川河流之间,周边风光旖旎,环境宜人,可为人们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得到人们的日益推崇。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还可帮助人们提高对水利工程的认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水利旅游概论》是针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经营情况与发展经验进行研究的书籍,在明确水利旅游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对水利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

该书总体可分为5篇、14章: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水利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国内外水利旅游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篇资源篇,包括第四章到第六章,介绍了水利旅游资源形成与特征、水利旅游资源主要类型等内容;第三篇开发篇,包括第七章到第九章,全书针对水利旅游规划流程、水利旅游策划等开发环节进行了分析;第四篇管理篇,涵盖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归纳了其他国家开发水利旅游的经验,为我国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第五篇保护篇,涵盖了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节,对水环境保护、水文化遗产保护等生态人文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该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所建立的水利旅游学科概论体系,可有效提高相关人员对水利、水利风景区和水利旅游等的认知水平。

结合《水利旅游概论》相关内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拓展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起到保护生态等作用。首先,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通常会结合当地人文风俗、传统娱乐项目等,实现了旅游开发与当地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此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增长地方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就业率,并且可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创造经费来源。其次,社会效益。水利工程周边风景旖旎、环境宜人,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有效缓解旅游者的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明确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促进保护水利文化遗产。最后,生态效益。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推动地方政府实现对地方诸如河流、山川、道路等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

虽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创造诸多效益,但也面临不少困境。首先,当前一些水利工程旅游景区仍推行粗放集中式的管理,缺乏科学完备的运行维护,景区经济效益不尽人意;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分工不明,开发资金有限,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其次,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涉及水体保护、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景区普遍是建设在各种水利工程基础上的,应充分集合水利工程现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推进开发工作。鉴于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所能创造的各项效益及其面临的困境,笔者针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革新思想观念,开展合理规划。相关部门应明确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规划。要在保证水利工程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考虑水利工程旅游功能的实现;同时,应有效防范水体污染,保障流域健康,注重开发水文化及地域特色文化,有机整合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地方其他规划。第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景区内涵。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要建设完善各类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同时,加强水利旅游产品设计,以“水”元素为主题,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比如建设自然灾害教育馆、水文化展示馆,或者借助节水灌溉设施、污水处理系统等开展水知识宣传教育。第三,争取财政扶持,完善投入机制。在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经费、为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还应不断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推动水利工程的产业化发展,调动市场主体及地方群众参与水利旅游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张有山 李韵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3篇: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增进了文化交流,但传统单一的旅游项目已难以满足旅游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各式各样具有科技含量的工程项目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中便包括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通常建设于山川河流之间,周边风光旖旎,环境宜人,可为人们带来良好的感官体验,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得到人们的日益推崇。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还可帮助人们提高对水利工程的认识,领略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水利旅游概论》是针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经营情况与发展经验进行研究的书籍,在明确水利旅游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对水利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

该书总体可分为5篇、14章:第一篇基础篇,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介绍了水利旅游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国内外水利旅游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篇资源篇,包括第四章到第六章,介绍了水利旅游资源形成与特征、水利旅游资源主要类型等内容;第三篇开发篇,包括第七章到第九章,全书针对水利旅游规划流程、水利旅游策划等开发环节进行了分析;第四篇管理篇,涵盖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归纳了其他国家开发水利旅游的经验,为我国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第五篇保护篇,涵盖了第十二章到第十四章节,对水环境保护、水文化遗产保护等生态人文保护工作进行了分析。该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所建立的水利旅游学科概论体系,可有效提高相关人员对水利、水利风景区和水利旅游等的认知水平。

结合《水利旅游概论》相关内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能够拓展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起到保护生态等作用。首先,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通常会结合当地人文风俗、传统娱乐项目等,实现了旅游开发与当地文化的有效融合,以此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增长地方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就业率,并且可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创造经费来源。其次,社会效益。水利工程周边风景旖旎、环境宜人,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有效缓解旅游者的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提高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明确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促进保护水利文化遗产。最后,生态效益。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推动地方政府实现对地方诸如河流、山川、道路等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虽然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可创造诸多效益,但也面临不少困境。首先,当前一些水利工程旅游景区仍推行粗放集中式的管理,缺乏科学完备的运行维护,景区经济效益不尽人意;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各部门分工不明,开发资金有限,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其次,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涉及水体保护、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景区普遍是建设在各种水利工程基础上的,应充分集合水利工程现状,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推进开发工作。

鉴于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所能创造的各项效益及其面临的困境,笔者针对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革新思想观念,开展合理规划。相关部门应明确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特殊性,结合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规划。要在保证水利工程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考虑水利工程旅游功能的实现;同时,应有效防范水体污染,保障流域健康,注重开发水文化及地域特色文化,有机整合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地方其他规划。第二,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景区内涵。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要建设完善各类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同时,加强水利旅游产品设计,以“水”元素为主题,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比如建设自然灾害教育馆、水文化展示馆,或者借助节水灌溉设施、污水处理系统等开展水知识宣传教育。第三,争取财政扶持,完善投入机制。在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经费、为水利工程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还应不断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推动水利工程的产业化发展,调动市场主体及地方群众参与水利旅游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张有山 李韵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关键词】高职旅游地理教学改革创新

一、高职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设计思路

(一)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对教学手段的创新,调动高职院校学生感官的同时积极地参与课程教学中,进而达到互动式的立体化教学,并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进行激发,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获取能力的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在旅游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和研究性的课题教学法与课程组织的教学法以及情景模拟法等进行应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要通过多种信息化的手段,利用图、文、声像和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表现,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积极地融入到课程互动过程中,使得课程教学的师生可以实现信息化。

(二)以学生为主体,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的重要背景,旅游地理的教学必须扭转传统以课本作为核心、以知识作为核心以及以教师作为中心的观念,必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出,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落实模块化教学,加强对学生自身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的深入培养。选择并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将职业岗位提出的要求作为依据,落实“工、学、做”结合的路径,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对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并对考核方式进行完善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式大多都是理论考试,不能综合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很难开展旅游地理学科的实践训练。考虑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普及与应用,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理论知识本身的实践训练,例如,能够通过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对导游的讲解训练进行模拟,最大化运用资源。所以,课程考核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考评,提高实践训练的比重,考查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方面的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

二、高职旅游地理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并对第二课堂进行拓展

旅游地理课程的性质直接对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强化进行了决定,对第二课堂进行拓展,促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一般而言,实践教学的开展主要从下列几点进行开展,即深入到实地实景中进行调查,对旅游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并对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行判断;深入实地对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并提出针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意见;与区域内的旅游特色进行结合,并对旅游线路进行设计;义务导游,开展自助旅游活动。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制作

要以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核心,着手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并对其进行分模块选取,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将其整合为四大模块,即旅游资源的概论模块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开发模块,以及旅游地理的分区模块,还有旅游线路的设计模块。按照四大模块的具体内容进行编排,并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跨越时空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建立立体认识,利用图片和声音与影像将课程当中有较大跨度的抽象概念进行生动地展示,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进行激发,与此同时,让以往很难被理解与接受的知识变得更加易于理解与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职旅游学科获取信息与教学资源过程中具有很多途径,以往的教学方法早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旅游地理学科的教学需要,想要满足现阶段教学形势,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结合,并制作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与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结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还要加强实践教学,对第二课堂进行拓展,利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推动高职旅游专业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娟,周丽,檀祝平.高职学生学习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旅游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3):35-41.

第5篇:旅游资源概论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英语教学;实践能力

1前言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进入到全面发展阶段,其中旅游行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而且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其中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就是典型的代表。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但涉及到茶文化的内容,而且也牵扯到旅游英语,为了能够推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具备这两方面兼备的人才是重中之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在此基础上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2茶文化与旅游英语的研究

2.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茶叶在我国拥有丰富的种植、生产历史,逐渐形成了极具内涵的茶文化,由于茶文化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地方特色,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不难发现它的继承与发展是受到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因素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建立在茶文化基础上而形成的旅游行业成为发展重点。以浙江丽水为例,丽水这一地区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成为生产茶叶的有利地区,在这一地区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是远远高于其他地方,因此,以茶为主开展的茶文化旅游成为丽水地区发展的一大特色,由此可见,茶文化不仅成为丽水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之一,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丽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那些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而言,在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有效、合理运用是关键,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这些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地区的建设工作。第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对于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地区而言,为了得到进一步发展,加强与国际的接轨,将自身所拥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成特色品牌,在此基础上吸引外来人员,是获得发展的关键,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拥有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需要广泛纳入旅游英语专业方面的人才,从而为实现目标奠定展示的人员基础。

2.2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的发展与国内的发展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多个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得到广泛开展,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这中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此,我国教育领域为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有关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开设了很多与英语相关的专业或者是教学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英语专业也逐渐变得热门起来,但是在现阶段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英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与旅游有关的英语,与英语这一概念不同之处在于旅游英语更加倾向于专业性,而在实际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仍然将旅游英语的教学与普通教学等同,忽视了旅游英语的专业性,进而影响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随着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对旅游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并没有融入茶文化,使得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能力还不能完全具备,进而影响了整体的进步与发展。针对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给予的建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大力发展背景之下,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有利于促进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专业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3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在明确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之后,获知将茶文化融入到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是符合整体的发展趋势。如何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有效应用茶文化呢?可以通过对这一方面的探讨,为实际的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3.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这一措施的采取,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茶文化,而且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旅游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茶文化的组成内容中,不难发现是具有多样性这一特点,因此,将茶文化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茶文化这一特点,在此基础上改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枯燥性。比如说,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于旅游英语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不能只固定使用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并且增加一些趣味性活动,通过这一形式的采取,不仅提高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且也能够带动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可以融入茶艺活动,由于茶艺活动是较高的艺术水平表达形式,本身就包含着趣味性高、有益身心的活动,应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英语的教学质量。

3.2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从而促进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得到合理应用。在之前的课程设置中,忽略了文化内容的导入,进而导致学生在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要优化旅游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比如说在其中增设茶文化英语课程,同时让学生学习《茶文化概论》、《中国世界茶文化》、《茶文化学英语》等在内的茶文化书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系统学习茶文化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茶文化内涵,将旅游英语的教学与茶文化内涵相互连接,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双向学习能力,从而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

3.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改变评价模式

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所能采取的第三个措施就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改变评价模式,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由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因此,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从而更好的学习旅游英语,以及培养相关方面的能力。第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能够调动生活中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得到良好的养成。第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多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以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还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之前教师评价学生通常是依据卷面成绩,但是这一评价模式需要予以改变,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来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以此来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4结束语

茶文化和旅游英语这两者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日益发展的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就是最好的佐证,为此,将茶文化运用到旅游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质量,而本文就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情况入手,茶文化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蕙源.高职茶艺英语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2-53.

[2]高艳梅,刘娜.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J].考试周刊,2016(89):86-87.

[3]刘兮凌.刍议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融合之道[J].考试周刊,2014(A3):80-81.

[4]钟卫红,古能平.基于学生学习需求的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3(15):59-60+65.

[5]孙园园.情景教学法———旅游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43-44.

[6]张文杰.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