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旅游规划案例全文(5篇)

旅游规划案例

第1篇: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一、专业基本情况

湖南文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建于2002年,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学校相对年轻的特色专业。该专业隶属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所在学院具有4个本科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整体来看,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实力较强;而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学科实力较弱。旅游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首批“旅游教学示范点”,2013年立项了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2014年立项为湖南省优质资源共享专业,同年被确定为学校首批5个转型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每年招生80人左右,在籍学生300余人,已经培养毕业生近900人。

二、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

为了有效解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能够就业、不愿就业”或“就业率高、满意率低”等问题,从2013年起,本专业开始实施应用方向引领的专业转型实践。首先,精心选择应用型方向引领专业转型。第一期(2013-2017)以开设规划策划方向作为试点。一是规划策划能力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核心技能,除了旅游规划行业外,能够全面运用到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行业的管理工作中;二是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组合,能在学科层次上保证此专业方向做强、做特。第二期(2018-2022)拟开设智慧旅游方向作为拓展。一是因为互联网、物联网已广泛应用到现代旅游开发与管理中,行业发展需要大量相关技术人才;二是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有机结合,能有效促进本专业方向的发展。其次,深化校企、校地合作保障专业转型。为促进规划策划的方向发展,学院与杭州东方文化园旅业集团、桃花源古镇有限公司、乌云界生态园、常德市文化与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柳叶湖管委会、常德市中国旅行社以及常德市天际喜来登大酒店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在原来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双方合作已经拓展到师资互聘、资源共享、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指导、科研互助等方面。目前,为了保障智慧旅游方向的开设,学院已经与同程旅游网、南方测绘等企业签订了深度合作的协议。第三,深化教学改革支撑专业转型。一是根据专业方向的需要设置了方向课程模块。已开设的规划策划方向有旅游规划策划原理、旅游规划策划案例分析、规划策划制图、旅游形象设计、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商品设计等课程。筹划中的智慧旅游方向将开设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景区智慧管理、旅游电子商务、网页制作和APP设计等课程。二是对方向模块课程实施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改革,将行业和企业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转型成研究式教学的选题和案例;目前规划策划方向70%以上的课程已经按这种模式组织教学。三是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一二年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全员培训和考核,考核通过发放基本技能合格证;大学三四年级分方向对相关核心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通过后发放核心技能合格证。在实习过程中强调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和实训,为了让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具备在管理和技术岗位实训实习的经历,学院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为主成立了创新创业实体——不单旅游工作室。规划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不单旅游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内容包括旅行社管理和规划策划。其中,规划策划的实习内容包括实习学生自己设计线路产品、自己组织营销,也包括为周边的景区策划规划旅游活动、旅游项目等。第一期2013级学生的规划策划项目以模拟式的项目为主;第二期2014级的学生实习时已经承接了不少实际的规划策划项目。第四,强化应用型研究促进转业转型。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实力较弱,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和专业深度转型。为解决这一矛盾,本专业一是根据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要构建应用研究的选题库,二是对有前景和基础的先期研究进行扶持和资助,三是将相关选题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小组研究的选题,四是将这些选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指导。

三、取得的成效

首先,形成了突出学生技能培养轴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建设了一大批功能明确能深度合作的校企校地合作基地。二是形成了一批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中80%的属于“双师型”教师。三是构建了分层次培训和考核专业技能的体制机制。四是组建了不单旅游工作室,完美地解决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的难题。其次,学生专业能力增强,学科竞赛水平明显提高。从2014-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了系列优异的成绩。如2014年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分别获得高等院校组英语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2014年获得首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三等奖2项;2015年第二届湖南省旅游类专业综合技能竞赛暨“韶湖杯”旅游产品设计大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最佳创意奖”“最受企业关注奖”;2016年第三届湖南省大学生“互联网+旅游”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三等奖;2016年第八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竞赛中获高等院校组普通话讲解服务一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获得了高等院校组团体一等奖。2017年第四届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包括第一名),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三,管理和技术岗位就业学生增多,就业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规划策划方向的开设和扎实的技能培训和考核,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有了明显提高,求职时也能拿出证明其实力的材料,所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就业层次提高,就业满意度也明显提高。2016届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管理或技术岗位就业的比例明显提高,很多学生正式毕业之前就被知名的旅游企业录用在管理和技术岗位。首届旅游管理管理专业规划策划方向共有学生21名,通过在不单工作室的实习实训,管理能力和核心技能明显提高,大部分同学已经在相关企业找到了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首先,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是深度转型的短板。旅游管理专业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进一步做出特色,最大的瓶颈是核心技能的师资缺乏。其次,教学改革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是当务之急。专业转型和教学改革的推进应该是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教学部门提出了教学转型方案应该与科研部门的应用型科研转型配套;教学口提出的教学改革计划应该与督评口的教学评价挂钩。如果相关配套不完善,就会极大地挫伤认认真真从事教学改革的老师的积极性。第三,管理或核心技能实训、实习基地不足是转型的软肋。对于旅游企业来讲,大批量地安排学生进行服务岗位的实习很容易;而大批量安排管理和技术岗位的实习却不现实;特别酒店管理方向来讲更是这样。这种情况下,①转型院系在谈实习合作协议时,应以服务岗位实习为筹码,重点提出管理或技术岗位实习的要求;②根据应用方向和相应的管理和技术岗位的要求,建设更多针对管理和技术岗位实习、实训的基地;③应让学生在实施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实习之前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当然,建立以学生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为目的的旅游实体是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但学校和学院必须出台相应的支持和配套政策。第四,应用型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本专业专任教师承担了一系列相关旅游产业的横向项目,但总体来讲,应用研究的水平不高,还远没有达到有效支撑和服务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的。比如,在旅游文化挖掘、旅游企业管理、导游和讲解词创作方面,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老师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直接制约了校企校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了专业深度转型的进程。

五、结语

第2篇: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同时“湿地”所体现纵向学科脉络中,在作为湿地公园艺术的瑰宝成为点睛之笔,“湿地”之美凝结大美在自然与人类共生之间和谐象征中体现。通过生态架形态分析“湿地”形成与产生,补充对于湿地保护架构中的空缺,在审美与环境价值共存的稳固结构体系中探求文化的传承。《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以适宜、生态分别作为景观设计对象展开;本书也是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的总结报告,汪辉先生及研究团队展开探讨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点映面的手法追溯土地利用结构的时态变化、情景分析内容,探赜实际案例滨海、河流、湖泊、人工构造湿地浑厚蕴璺。《湿地公园生态适宜性分析与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十二章节,此中分叙方式也足见作者良苦用心,上篇从绪论潺潺到来何为湿地、何为湿地公园,并对研究背景详细梳理,同时以生态因子选择展开垂直、水平适宜性评价研究;2~5章各章展开以绪论引出适宜性分析图文并茂的介绍此间由来,分析生态景观阐述湿地公园大概念,并在探讨中提出土地利用结构与规划分析的适宜性与人文性概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格局构建。该书下篇的景观设计实际案例分析,实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宝典。以第6章江苏盐城珍禽湿地公园、第9章山东枣庄盘龙岛郊野湿地公园。在生态适宜的同时研究区位与周边现状意识的影响。

针对性的展开千百年来人文、地理所积淀构成的风貌特色,深入考究其格局规划的依据。以平面布局的方式回味立体性道路、竖向、水系以及周边景点角度深入分析景观理论。“顺乎自然之规律,本着天、地、自然的思想来建造。”回到诸学章法返璞归真的符合自然中圜的理念;以“湿地”生态作为主要规划依据环绕适宜性的专题研究,在本书第10章云南嵩明丹凤湿地公园章中的生态廊道专题充分体现景观设计中的“生”。廊道中位植物生态环绕周侧,有多回廊与多层次格局并立,此格局设计在呼应生态环境适宜的同时也展现“儒家”与“自然回归”的思想;整体设计结构中生物多样性部分也遵循生态循环的宗法观念。第12章江苏句容上清湖的圜回结构,景观设计空间所呈现层次性叠加的特点遵循自然恪守天道规律也就不足为奇。回到景观设计形制整体规划探讨中庸之道、自然道为基准,吸纳自然生态所带来的艺术精髓,创造融合性却又具有多样性风格。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知觉感知上无形中融合着朴实无华与人文生活的适宜性环境的向往。

环境适宜为生态主体充斥在湿地公园规划之中,借多样性生物建成景观生态本身为本书的典型方式。实际的案例中都透露了著书者规划设计理念的精道之处。浑然一体植物、道路、旅游甚至安全功能性上来说这些都是典型生态设计功能的体现。循环水系环绕、回到人类感知直观的来看这些环境的生态设计,湿地公园的土壤、水文等生态元素大有典型的一物多用的之功。这些当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必然关系,在作者展现的实际案例中有具体体现。适宜性角度探讨生态设计在该书中的展开也是未来生态设计共性的提出。书中针对湿地公园生态旅游SWOT分析便是典型,旅游带给未来的是栩栩如生的世界,而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是生态公用性的规划的考究性体现。笔者从未身踏本书涉及实际案例之地,但读完此卷深感实地中湿地公园的气势撼人、在简洁生动中与生态的自然贴合意识。

第3篇: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景建筑生态融合

引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高饱和状态,设计师将目光转向乡村建筑设计。乡村旅游进入高品质发展状态,这一发展趋势对乡村公建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李道德的牛背山志愿者之家、隈研吾象山校区的民俗博物馆设计到水岸佛堂等优秀案例中不难发现,好的乡村公建改造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是分不开的,其采用拟形、覆土、表皮肌理体现等设计手法,这些均是地景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地景建筑从形态、材质、与环境结合等方面体现着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性及景观性。建筑与自然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地景建筑设计的精髓。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及旧建筑改造

(一)传统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

西班牙旅游学术界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和现代乡村旅游。国际乡村旅游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欧洲,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传统旅游的开始,国内的乡村旅游则出现得较晚。我们所熟知的传统乡村旅游主要是田园度假的形式,其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在于传统乡村旅游集中在假日,以欣赏观光为主缺少旅游消费理念,不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就业等落后状况。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在农村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更加迅速。这种新的旅游形式观光赏景外,增加了农业体验以及文化或者科技体验,在体验的同时消费进而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提升就业机会,改善当地较为落后的经济、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现代乡村旅游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及旧建筑改造

1.自发性发展阶段

上世纪末随着西班牙乡村旅游研讨会的召开,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方向,1998年随着“华夏乡村游”主题旅游的出现,我国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吸引城市人们前来度假观光,与此同时,一些眼光敏锐的个体农户自发地开设农家餐馆,为前来度假的游客提供吃住,由此总结出农业观光是乡村旅游最开始的自发性发展阶段。该时期人们乡村公建改造的意识较为薄弱,村民只是将自己的住宅腾出一两间屋子提供游客用餐和临时住宿,其室内空间格局和功能以及建筑形态并未有大的变化,然而当地村民思想的转变为下一时期的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大力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附近的郊区及周边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胜地。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农业观光的单纯模式,更希望获得一种深层次的体验,于是参与农耕体验、体验农家生活、分享农家乐趣的体验性乡村旅游成为了这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深受游客青睐。这一发展目标促进了偏远乡村特色古村落及农业景观旅游资源的发展,如云南的元阳梯和龙胜梯田等。景区附近的村民开始将自己的住宅进行改造升级,重新规划建筑功能,将其室内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餐饮区。这一阶段建筑整体形态基本保留了乡村原始风貌及体量,所有的民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景区周围,毫无规划与设计感,对景区附近的治理造成了困难。

3.品质发展阶段

随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农家乐和乡村观光旅游等形式的乡村旅游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并对乡村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探索新型的、多样的乡村旅游形式,如文化型、科技型、休闲度假型等。创新型乡村旅游成为目前乡村旅游品质发展阶段的目标。国家将“美丽乡村建设”及“田园综合体”纳入乡村建设的政策中,更促进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建筑及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如山东凤凰措旅游中心设计及上海莫干山度假景区等。现今乡村公建设计为容纳并吸引更多游客,设计了旅游接待中心及包含阅读、休闲、体验、展示等一体的文创园等,乡村公建的类型为满足游客的需求而逐渐增多,建筑形态则在传统基础上增加现代科技手法,彰显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感,建筑体量也随着游客的增多,进行相应的变化。由此笔者认为具有现代设计美感的乡村建筑及创新性的室内设计是品质发展阶段尤为地重要的部分。地景建筑设计不但满足乡村建筑的创新性,而且能很好地和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进而成为一种生态建筑的设计手法,这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二、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的独特性

(一)地景建筑的专业内涵

“地景建筑”起源于西方教育体系下,是专业词LandscapeArchitecture最恰当的中文解释。对于相对较大尺度的空间设计与环境规划而言称之为“地形建筑”。地景建筑,从狭义上说是地形、地貌与建筑高度结合的一种形式,例如覆土建筑、景观式建筑等。广义上说,地景建筑不仅仅是与场地的结合,更是体现当地人居文化的地域性建筑,本文着重广义的地景建筑理论进行研究。

(二)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的独特性

目前的乡村公建改造随着乡村旅游的需要,向着更开放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高品质的乡村旅游首先要吸引游客的目光,而乡村建筑作为乡村文化的承载者,首当其中应该独具特色。近年乡村公建改造及景观设计层出不穷,总有一些好的设计能跳跃出来,如李道德的牛背山志愿者之家设计、隈研吾的象山校区民俗博物馆设计、SANAA的丰岛美术馆设计等。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却有着相同之处,即通过建筑形态的巧妙变化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建筑形态的抽象性变化是其设计的亮点,其抽象与象形和覆土等设计手法是地景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由此可见地景建筑设计对于高品质阶段的乡村改造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地景建筑与乡村结合,使建筑融之于景,宛如大地艺术,浑然天成。正如“网红民宿”姥姥家和山楂小院的创始人陈长春再一次讲座中所说的“尊重所有低到尘埃里的物质”即尊重大自然的一点一滴;“有节制的奢侈和有品质的简约”这是设计“lessismore”的最高境界,用最少的设计语言做最多的事情。“城市人需要精神上的乡村,农村人需要物质上乡村”,指出乡村对于城市和农村人同样重要,需要设计满足两者分别的需求。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自然环境相融合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在室内设计中化繁为简,呼应建筑形态是有品质的设计;其室内功能的创新性和多样能很好地满足城市人与农村人共同的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地景建筑设计与乡村结合具有独特性。

三、地景建筑的改造手法

建筑与景观的互动一直介于适应和改造之间。反映在建筑上,表达存在感的同时还需要将自身植入一个更易于理解、赋予了意义的整体环境。地景建筑从形态、材质与环境结合等方面体现着当地的地域性与文化性。建筑与景观设计两者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良性互动,这是地景建筑设计的精髓。

(一)建筑整体形态的改造手法

1.拟形

拟形,顾名思义建筑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的地形地貌,建筑与景观从形态方面相互融合,该设计方式令建筑脱离方形的现代主义设计边框,整体形态更为灵活多变。其经典案例是由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保罗•克利美术馆博物馆。该展馆的建筑形态是极具特色的波浪形,该建筑形态模拟了当地的自然山脉,采用拟形的设计手法让建筑与场相互契合,这是地景建筑景观性的一种体现。该博物馆结合现代感的金属与玻璃材质,在顺应地形的同时又不失现代特色,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2.象形

象形即建筑从自然界中具象形态的物体进行抽象,提炼形成的建筑形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建筑形态取之于自然,很好地融于自然,回应环境。由设计师西泽立卫和艺术家内藤礼合作完成的日本丰岛艺术馆是象形设计的典型案例。该美术馆设计的形态设计选择了大自然的水滴进行抽象,使建筑与环境周边的海景形成呼应,让建筑“生长”于场地,而不是简单地置于场地,因此能很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大水滴旁边的小水滴是一个咖啡厅设计。丰岛美术馆的形态与人们传统记忆中全部密封起来的方盒子建筑大相径庭,在其无缝成形镂空的天花板上,人们能感受到天气的瞬息万变,看到天上的飞鸟和周围环境的绿色植被,夏季雨水会从这个孔洞洒落进来。在这里,建筑成为一种诗意的存在,时间被无限拉长,这是建筑与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典型案例。

3.隐形

隐形即建筑“隐藏”于环境中,有些时候为保证某一些特定环境的完整性,选择将建筑嵌入地下抑或作为覆土建筑,这样建筑以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存在于该场所中。如水岸佛堂的公建设计,该建筑形态是建筑地景化设计中典型的覆土方式。让建筑消隐于土丘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建筑对原始场地土坡形地貌的破坏,保存了人们对该场所的部分记忆。其流动的室内空间彰显出自然的灵气,巧妙地形成了水、佛、树、人共存的场所,由此使建筑与自然建立起良性并相互尊重的对话关系。

(二)建筑表皮材料的运用

1.表皮的结构表现

表皮结构的体现即从当地民居或者传统文化中获取建筑灵感,在建筑的支撑结构结构方面采用当地材料,该手法能很好地体现地域特色和当地的文化特征。如日本高知县的桥梁博物馆,采用中国与日本传统的悬臂式建筑结构,融入现代技术的木构架体现着传统韵味和文化性。再如印尼巴厘岛的绿色村庄,巴厘岛盛产竹材,设计师巧用竹材作为建筑表皮,并将其编织成轻巧而结实的室内隔断和原始的旋转竹门,从而形成了轻巧、灵动、通透的建筑形式,该建筑材质的运用使其很好地反映了巴厘岛的竹文化,成为地景建筑文化性的一种体现。

2.表皮的色彩表现

表皮的色彩表现顾名思义就是建筑表皮的材质选取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类似的颜色,如海边山石上的住宅建筑,最好采用粗糙原质感的混凝土墙壁、室内水磨石地面、大理石和灰泥饰面等,这样从视觉上能很好地与自然融为一体。

3.表皮的透明性表现

表皮的透明性表现主要有两种设计手法,其一采用镂空和大面积玻璃材质,将当地的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是一种直接的透明性表现。再者,利用镜面玻璃反射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消隐建筑”,这是间接的透明性表现方式,让建筑以低姿态,尊重自然的方式融于当地景观中。建筑表皮透明性的设计手法使建筑立面与自然之间产生联系,让建筑更好地融于当地场所中,避免建筑与景观的割裂。

4.表皮的肌理表现

表皮的肌理体现主要体现在建筑及室内材质上,当地材质的选取和创新性应用能让建筑既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带来一定的观赏性。如瑞典的冰旅馆是世界最大的冰建筑,其室内充分利用冰材质,做成冰雕、冰吧、电影院以及冰材质的祈祷室,赋予冰这一表皮肌理材质的创新性表达。再如,北京怀柔的篱苑书屋,采用当地居民家里常用的柴禾作为建筑表皮肌理的装饰,随着阳光照射方向的改变,柴禾在室内的投影也随之变化,给室内营造出大自然的诗意,并透露着浓浓的书卷气息。再如山东凤凰措游客中心的建筑主体材料选自当地民居常用的暖黄老石头,混凝土和耐候钢版,使其从整体材质到色彩上都能与当地乡村建筑景观相呼应,并保留了山东凤凰措的民居文化特色。

(三)建筑整体布局的改造手法

1.轴线控制与环境关联

轴线控制与环境关联指建筑的整体设计与规划具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对称性,新建筑的功能均与当地城市规划的功能和流线相结合,该形式的建筑在视觉方面具有一定的强调作用。如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用轴线控制的设计手法,以中心为原点,向外延伸出六条指廊,布局对称均匀。每两条指廊之间形成60度夹角,该六指廊正对三条轴线即北京、雄安和天津。新机场航站楼的轴线设计不仅在建筑形态的视觉方面吸引人眼球,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手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指向性以及功能性,是建筑与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结合与体现。

2.空间布局与环境关联

空间布局与环境的关联是指,建筑的整体规划虚实结合,不同的功能空间给参观者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不同的空间结合周围的景观,营造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独特空间感。如贝聿铭的日本美秀博物馆设计,每年3-4月樱花盛开的季节,来访者穿过一条500米左右的,两侧均有满满樱花的步道,接着通过一条狭窄的山体隧道,便可豁然开朗,看到美术馆的全貌。山体隧道是整个建筑设计中空间布局最为巧妙的一部分,既体现了《桃花源记》中曲径通幽的意境,又通过开凿部分山体隧道的巧妙做法减少对场所中山体整体形态的破坏,保存了山体景观的地域特色,进而形成了设计与场地虚实结合的契合关系。

总结

通过对场地本身的认识与解读,我们可以深层次地挖掘场所本身的特点,进而抽象与借鉴,最终形成具有地貌特征的建筑,让建筑与环境很好地结合,产生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一体化的效应系统。从本文建筑整体形态、建筑的表皮材料和建筑的整体布局三个方面的改造设计中,对地景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景观性进行案例的归纳总结,不难看出地景建筑为乡村及城市建筑提供新的设计灵感及可能性,使建筑从形态到材质再到空间整体能更生动地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让建筑拔地而生,最终又回归大地,回归“地景”,真正形成天人合一的生态建筑。

参考文献

[1]贺小荣.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N].北京第二外语学院学报.2001(1):90-93.

[2]李一.乡村旅游区地景建筑环境设计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3]崔愷.再造地景——本土设计的策略之一[J].建筑技艺.2015(2):26-37.

[4]闫启文.吴维霞.浅析地景建筑与环境的融合[J].艺术与设计.2012(9):146.

[5]佘翔.基于与自然对话的建筑界面设计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4.

[6]伍丹婷.当代地景建筑的语境化表达策略[D].湖南大学.2013.[7]裴峻.博物馆设计空间集成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

[8]赵智慧,王真慧.绍兴旅游口号设计研究——以乡村旅游品牌构建为视角[J].设计,2017,30(12):136-137.

[9]金茗.乡村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例[J].设计,2017,30(3):20-21.

第4篇: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1.1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本次调研中,女生占绝对主体,占样本量的86.87%,男生仅为13.13%,再现旅游专业学生性别现状。少数民族学生占总调研样本量的33.13%,主要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和满族。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反映喜欢的教学方法依次为:实习法、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和实验法,不喜欢是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练习法,见表1。其中,实习法的喜欢度高,新疆教育学院学生对直观演示法的喜欢度高达17.86%,实验法在8.33%~14.41%之间;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的喜欢度较低。教育学院对教学方法的喜好度幅度差距最大,在17.86%~0%之间。新大学生最为接受的方法为直观演示、实习、讨论法和参观教学法,新财大最为接受的是现场教学、直观演示和实习法,新农大喜好实习、现场教学和参观教学,教育学院的学生喜欢直观演示、实习、现场教学法和实验,乌职大接受现场教学、直观演示、实习和讨论法。

1.2六门专业核心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本次调研的教师均为中青年,女性占主体,占样本量的67.57%,硕士占较大比重,学士和博士比例相当,讲师和副教授比例几近92%,教龄多样,少数民族教师占总调研样本量的32.5%,主要有维吾尔族、回族和哈萨克族。综合来看,各院校教师在各课程中至少采用三种教学方法,讲授法均有提及。新疆教育学院《旅游规划与开发》讲授法所占课时比例高达90%;《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多样,5—7种;新农大在每门课程中均采用任务驱动法,且比例较高,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高达70%。横向比较来看,教育学院讲授法在每门课程中所占比例均较高,40%~90%之间,新财大和乌职大相对其他院校,各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较多元化,见表2(本表仅列举三种教学方法)。

1.3六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喜好的教学方法

学生调查表中,请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和偏好,填写6门课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仅选择所占比例较高的4种教学方法,为此,每门课程中教学方法比重加和小于1。统计发现,学生非常期待多元教学方法,讲授法必不可少,在不同院校不同课程中所占比例差距较大,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讲授所占比例在10.48%~38.89%之间。

1.4教师教法与学生喜好“教法”的比较

根据表2和表3,学生期待教师采用多样且合适的教学方法及课时比例。相对来说,新财和乌职大的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被学生认可、接受,新大教师要灵活运用讲授法,新农大应弱化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教育学院需降低讲授法所占课时比例。《导游业务》中,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数量明显少于学生期待的。学生期待的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均所占课时比例较高,分别在22.50%、10.47%以上,新疆教育学院教师的讲授比例高达70%,远高于学生期待的29.96%;乌职大体现就业导向,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所占比例45%,但学生不买账,不认可该法。《旅游规划与开发》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有新大、新农大和乌职大,新财大学生期待任务驱动法。新农大任务驱动法在教师教学和学生期待该法中比例分别为25%、8.2%,说明学生认可该教学方法的同时,希望所占课时比例降低,新大的学生基本否定任务驱动法。新财大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占总课时的50%,学生希望教师能使用任务驱动法。教育学院常用的教学方法只有两种,且讲授法为绝对优势,学生期待通过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和直观演示将其内容具体化、直观化。《旅游市场营销》中,学生偏好的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所占课程比例幅度差距较小,分别在17.95%~27.91%、16.48%~10.64%之间。新大和新农大学生期待教师使用读书指导法,且比例在10%左右,说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新农大和乌职大应稍降低其比例。相对来说,教育学院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样。从调查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高校中采用教学方法最多的课程,并与学生期待的较为吻合。其中,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师均有采用,除教育学院外,其他4所高校还选择了实习法。这样看来,乌职大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比重最为学生青睐。新大和新财大采用情景模拟法,其他三所院校通过参观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旅行社业务操作流程。新农大教师讲授法所占《餐饮管理》的比例仅为15%,其他4所院校均在40%左右,除新农大外,其他院校均采用案例教学法。新大采用直观演示且比例高达40%,学生希望降为8.16%;教育学院采用练习法,比例高达40%,学生希望采用直观演示和参观教学法,且占课程比重分别为15.09%、11.33%。新农大、新财大、乌职大均有任务驱动法,且比例依次为70%、21.67%和15%,学生对该法的认可度非常低,在6.12%~0%之间。由此,新农大急需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新财大应弱化讲授、讨论和任务驱动,强化现场教学、实习和练习的比重,新大应适当增加任务驱动法。《前厅与客房管理》是学生喜好教学方法重复率最高的课程。除讲授外,学生均提及实习法、现场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的运用,案例教学和练习法出现频率也较高。新大学生期待的讲授比例接近30%,其他院校在17.31%~11.11%之间;乌职大现场教学比例需降低,教育学院要大幅降低讲授,增加实习比例。

2.总结与不足

2.1总结

本文通过对新疆五所代表性高校旅游管理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实习法、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较为抵触。六门专业核心课中,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教师采用较多,学生期待教师运用更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时优化各种教学方法所占课时比例。相对来说,新财大和乌职大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被学生认可、接受,新大需要根据课程性质适时适量选择讲授法,新农大教师应弱化任务驱动,教育学院要降低讲授比例。目前,教师教学方法使用和学生认可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差异大的是《旅游规划与开发》,《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是教师采用最多教学方法的课程,并且与学生期待的教学方法较吻合,《前厅与客房管理》是学生期待的教学方法相同度最高的课程,主要有讲授法、实习法、现场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

2.2不足

第5篇: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目前,对于校本课程案例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多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的“案例资源开发”,即把“校本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板块。另一种理解是“校本”的“课程案例资源开发”,即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学校的部分或者全部课程进行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开发,其中包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目标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我国目前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属于前者。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有助于学校真正成为教育和影响学生的地方,通过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课程资源,补充和完善国家课程,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有助于学校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需求,为学生提高更多课程选择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更自主发展;有助于教师加强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国家课程的做法,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中,不断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课程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在旅游管理教学方案中,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民族地区,案例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优势得天独厚。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一是需求主导模式,就是依据旅游管理大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发满足学生培养需求的课程;二是条件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包括硬件条件、软件条件和教师条件等的学校资源条件,开发符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式,就是依据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开发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课程,引导旅游专业学生的兴趣进入课程与教学之中,并能走出课堂之外。同时,旅游校本案例开发都应遵循“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制定、课程实施、评价与修订”的操作流程。在此,仅以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为例,谈谈案例资源开发的认识与实现途径。

一、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的内涵

旅游文化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方案中涉及较多,开发专门的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对于不断丰富案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21世纪以来,旅游产业与时俱进,成为各级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普遍关注的时代热点。当然,旅游文化是在特定的时空产生和区域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重的乡土与时代气息。目前,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体现不够准确与系统,如何将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融入课程建设与开发中,使其由抽象走向具体,使旅游文化案例资源能够成为独立的创新课程是旅游学科与专任教师的神圣使命。民族旅游文化案例资源形态多样,既有物质文化形态,以黔东南为例,如: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民宅(木屋、竹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建筑(风雨桥、鼓楼)、具有独特内涵的饮食(酸汤、泡汤)等;还有精神文化形态,比如: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洪水滔天、蝴蝶妈妈)、楹联碑刻(城步苗文)、各样歌曲等(侗族大歌)。总而言之,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资源综合体,将其引进校本课程案例的建设与开发,既可以充分发挥凯里学院旅游管理校本课程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又可以辐射黔东南旅游文化与休闲产业。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应与时俱进,强调内容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及社会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开启多角度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综合旅游素养。

二、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的形式

(一)内容选择

地理风情、文化神韵、民俗特色、旅游商品等,对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的资源都可以纳入案例资源。

(二)课程式样

课程形式应灵活多样,更多地为实操创造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新课改教学尝试。建议搭建“一对多”或者“分组学习”的合作平台。

(三)建设方式

民族旅游文化博大精深,除了教师进行课程案例资源建设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旅游APP等各种搜索工具掌握大量的旅游文化信息,并尽可能多的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立体资源,让案例资源数据库更加丰富。

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开发

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在全域旅游时代比比皆是,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旅游文化校本课程案例资源建设与开发之方法。

(一)开发符合学校特点的课程

在民族地区旅游校本课程开发中,实践性内容要注意策略,因为这类课程既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趋向,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为此,旅游专业教师应该责无旁贷,积极改革。例如,在我校这类课程开发中一要充分体现凯里学院民族特色,将凯里学院转型办学理念渗透进课程;二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条件,就可以开设《校园人工湖民族旅游环境特质考察》、《校园商业街布局合理》等走出校园的课程。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程能培养学生操作、设计、创新能力和在完成任务中分组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心智。

(二)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案例分析开发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随着网络、交通等通讯工具的迅猛发展,来自本土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内容是多元的,例如专题考察、休闲旅游、课堂观摩等等,都丰富主体获取客体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案例资源讨论过程中,专任教师就资源数量与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中,专家既可以避免只讲广度、难挖深度的误区,又可以以实战带理论、以实例印证道理。

(三)关注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材料,充分挖掘旅游专业所需的案例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用好、用活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失为教学开发与利用案例资源的便利、有效途径,让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实现各学科间的综合,对于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意义重大。1.深入分析已有民族旅游文化案例主要从内容与呈现方式上研究,但在民族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不可过分地依赖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教材需要与时俱进,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努力开拓出新意。2.重视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应用的范例为了认知贯彻落实旅游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弥补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与实践中应注意吸收现成的相关范例,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开发有价值的创新范例。

(四)注重教学,精心挖掘新的有价值的立体民族旅游文化资源

目前,民族旅游文化发展变化形式多样,旅游文化资源的更新也与时俱进,所以旅游管理教学必须随时关注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发展动态,以此充分引领和谐旅游文化素养,发现课程内容的新理念和亮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对校本课程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来体现民族旅游的地域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创新求发展,使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为当地民族旅游和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五)注重民族文化,从交流性文化中获取案例资源

文化是人类传达与交流信息的体系,民族交流性文化几乎可以等同于民族文化的全部。民族服饰、建筑、古籍以及文物,语言、旅游商品、民族文学、侗族大歌、苗族舞蹈、民族医药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交流性文化的内容在民族内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上下代人之间进行交流与传递。旅游管理校本课程案例可开发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交流性文化课程,如丰富的苗侗地区历史、建筑、服饰、体育、工艺、歌舞等,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和了解当地文化旅游资源中,形成热爱本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观念。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