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精选(九篇)

融资公司融资方式

第1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 硬约束 债券市场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本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比较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通过银行筹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及扩充生产能力的要求,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除自有资本外,相当多的部分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外部融资的一个常见方式就是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节约、灵活性强的优点,而且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银行贷款的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较多,筹资数额也有限。

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其早期是和贷款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人或机构之间借钱与还钱是最简单的贷款形式,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两者之间的行为。债券在本质上也是借钱与还钱,但其与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贷款除非债券化,是不进行公开交易的。债券在最早是由向多方贷款逐渐延伸,即提供资金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交易的需求,最后从发行时便设计出公开市场交易的机制,逐渐分化成为具有固定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与银行贷款有着类似的缺点,即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多,且筹资数额有限。因为对于融入资金的公司来说,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特点,我们把二者统称为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亦即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对公司而言,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属于长期自有资本;对股东而言,所持股份代表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仅指普通股),如: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关系中,银行或公司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资产只具有求偿权,而不具有控制权。理论上,对公司资产拥有控制权的是股东,即股票持有人。而事实上,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不是绝对的或静态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股东在公司正常经营状况下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意义,而当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或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即公司处于破产状态)时,债权人就有可能接管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当公司能正常支付债务的情况下,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债权人无权干涉和控制公司;而当公司到期不能足额支付债务时,债权人就有可能借助《破产法》、《合同法》成为公司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所有者。到期能否足额支付债务就成为股东与债权人转换控制权的分水岭。

银行的债权控制对公司及其经理存在激励和监督作用。当公司违反债务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迫使公司破产等方式来行使控制权,对经营者构成硬约束。这就是说债权人对公司的控制通常是通过受法律规范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大多数国家的《破产法》都规定债权人对偿债能力不足的公司可以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清算,即把公司的资产拆开卖掉,收益按债权的优先序列分配。清算有自愿和强制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更为债权人所采纳,这时在职经营者将同时被“清算”出局。另一种方式是重组,即由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就是否对负债公司的资产及负债重新进行调整、组合和处理的协商过程。如果重组后的价值大于清算的价值,破产公司可能被重组。典型的债务重组是“债转股”,延期偿债,减免债务本金和利息,注入新的资本等;典型的资产重组包括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新的管理制度,改变经营方向及采用更合适的生产技术等,重组也有可能更换公司经营者。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在法律上对公司经营者构成了一种硬约束。而股权融资由于投资者必须自担风险,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硬约束。但实际上在一个价值投资型资本市场上,资本成本对管理者融资行为同样会构成一种硬约束,使得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成本。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经营者都能明显感到股权融资的压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过于追逐资本利得而忽视了现金回报,无意中放弃了自己的投资回报权利,以致于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形同虚设,公司管理者可以以远低于市场利率(也同时是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的融资成本(有时甚至是恶意的零融资成本)进行股权融资,而投资者却仍趋之若鹜,从而在长期资本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与西方国家截然相反的公司融资偏好。

二、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如上所述,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长期的演进与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司制度。在该制度下,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所以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公司融资将根据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序列考虑融资方式的选择。简而言之,公司筹资先依靠内部融资,再求助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公司一般优先选择债权融资??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仍不足时再发行股票筹资。

上述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1970~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占据第一位的融资方式均是公司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66.9%、72%、55.2%、54.2%。居第二位的均是对外负债,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41.2%、25%、24%、27.5%。整个西方7国,股票融资均居末位。美、英、德、加、日、法、意股票融资分别只占本国融资总额的0.8%、4.9%、2.1%、11.9%、3.5%、10.6%、10.8%。股票市场最发达的美国,股票融资比例最低。到1984~1990年,美国大部分公司已基本停止股票融资,甚至通过发行债券来回购自己的股份,使得股票融资对新投资来源的贡献成为负值。公司中只有约5%的公司发售新股,平均每20年才配售一次新股。

反观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极为强烈,表现在公司融资首选配股或发行;如果不能如愿,则改为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性的可转换债券,设置宽松的转换条款,促使投资者转换,从而最终获得股权资本;不得已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这种偏好由于体制导致的成本畸低,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有些公司并无好项目需要投资,却本着“不融白不融”的观念在股市圈钱,资金到手后,因无处可用,又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将资金重新投向股市。

股权融资偏好造成不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低于25%,而且长期债务少甚至没有长期负债。表1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从表1可以看出,1993~1999年期间,权益性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1997~1999年出现了73%的高权益融资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融资偏好直接导致了股市畸强债市畸弱,发展比例极不协调。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

项目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上市公司数 183 291 323 530 745 851 949

募集资金额(亿元) 315.58 138.4 119.92 350.5 958.86 746.38 856.64

募集资金占筹资比例(%) 72.8 62.3 43.5 63.9 72.5 72.6 72.3

借款占比(%) 24.2 36.9 43.8 28.5 17.8 24.9 25.1

其他(%) 4.9 0.7 12.6 7.5 9.6 1.9 1.6

资料来源:据巨灵证券信息系统及历年《中国证券报》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显然,我国公司的融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相悖,这种畸形的股权融资偏好只能在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方面寻找原因。我们认为,造成我国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公司资本成本的软约束性。其深层原因一是投资者缺乏投资意识,不过这一点会随着我国投资者的成熟而得到改善;二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出不自由,特别是缺乏退市机制。

在成熟的价值投资型市场中,如果公司管理者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融资成本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级别的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否决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因不满而抛出股票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俗称用脚投票),造成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对公司管理者有效的约束(硬约束)。投资股权比投资债权的风险要大,因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也相对较高。而这一约束是建立在公司原有股东坚持自己的价值投资收益(现金分红权利)和资本市场具备有效的退市机制的基础之上的。恰恰这两点目前在我国都不具备,从而形成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缺陷:

1.资本成本难成硬约束

首先,流通股股东整体缺乏投资意识,重投机轻投资。正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不坚持自己的投资权益,只是一味追逐股票差价而忽视现金回报,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偏低,无法对公司管理者进行有效约束。更为重要的是,这一缺陷使得中国公司缺乏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的股权资本成本硬约束,从而可以在股东权益不断稀释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地增资扩股。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公司能够上市,股权融资便大开方便之门,即使公司业绩滑坡,甚至巨额亏损,也不会马上破产,从而威胁不到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地位。若是经过一番资产重组,亏损公司再融资也不是没有可能。而如果是通过债权融资,由于债权资本成本的硬约束,由此带来的损失和破产风险往往是十分直接的,很有可能直接影响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可以说,中国公司管理者热衷于股权融资,一方面体现了他们钻机制不完善空子的投机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对管好用好资金的信心不足。

2.股权分裂也强化了股权融资的偏好

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裂问题也是影响市场机制完善的一大隐患。我国上市公司现存的是一种以国有股为主导的“一股独大”的公司股权结构,国有股一直处于控股地位,法人股股东也往往是国有公司或国家控股公司。这样的股权结构下,流通股股东对经营者的约束机制就难以落到实处。股权分裂,除了影响对公司管理层的有效监管外,还强化了股权投资的偏好。因为在公司中国有股、法人股股东往往为控股股东,并且股票认购价格远远低于流通股股东的购买价格,在增发时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放弃认购不但不受损失,还会“搭便车”享受每股净资产的增值。而流通股股东在再融资时若放弃,往往会因除权形成损失。所以,由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控制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是不会轻易作出放弃股权再融资的安排的。换言之,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使得公司筹资计划完全能按照内部控制人的意愿得以执行。这是公司恶意圈钱行为的内在根源。

3.我国证券市场缺乏强有力的退市机制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融资主体进出不自由,许多有实力的公司暂时不能直接上市。经营失败的公司只要不退出市场,因市场进入门槛高,其“壳资源”仍具有经济价值,从而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投机热情经久不衰,而投资理念迟迟难以建立,股权融资的成本约束也就无从谈起。

三、解决我国上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措施与途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解决我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针对性措施是:1.尽快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早日实现股票全流通,利用市场机制促使投资者投资意识的真正觉醒。2.建立强有力的上市公司退市或破产机制,早日形成资本成本的硬约束机制。不过,根据最近证券市场发展的新情况,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才是促进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理性回归、改善公司资金结构的根本方法。而且,目前的市场状况正给有关各方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去年上半年以来,由于股市低迷和公司债券收益上升,公司债开始热起来。从财务上分析,其原因首先与其不菲的收益有关。如2002年7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发行期限三年,票面利率为3.51%,扣税后的收益水平为2.808%,高于同期限的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率1.936%,也高于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实际收益水平2.016%。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定该债券信用级别为AAA级。福建兴业银行以无条件不可撤消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为该债券提供全额担保。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公司债发行已供不应求,完全转变为卖方市场:6月19日国家电力公司发行的40亿电网债中,15年期债券固定利率达到4.86%,三年期债券固定利率为3.5%,而同日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利率只有1.9%,因此在电网债在发行之前就有机构纷纷预定,第一天就基本卖完,连保险公司这样的机构大户都抢不到足够的订单。

其次,这两年股市低迷也促使市场各方反思各种融资方式的利弊。一段时间以来,上市公司的增发不断受到股市的冷落,然而上市公司融资不可能停止,客观上使得发行公司债成了第一选择。

第2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明在诸多融资方式中,上市公司偏好IPO、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本文从融资成本、融资规模、融资风险等方面对上述融资方式进行比较,以期寻找影响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分类

公司融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融资概念指的是公司资金的融入与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也包括资金的运用。狭义的融资概念仅指公司资金的融入,具体是指公司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的运用情况,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来筹集资金的行为。

融资方式是公司获取资金的具体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本文依据研究的需要,将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不同方向,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公司在创办与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将积累转化为投资,进行再生产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公司的内源融资是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构成的。外源融资是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公司之外的经济主体筹集资金,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其中,上市公司常用的股权融资方式有首次公开发行(IPO)、增发、配股等,常用的债权融资方式有银行借款、普通公司债券融资以及可转换债券融资。

二、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的特征

(一)内源融资。在西方国家,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是内源融资,这是因为内源融资本身具有的特点,使得内源融资在西方国家备受青睐。内源融资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由于内源融资来源于公司的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基本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内源融资具有融资便利性的优点。第二,内源融资以权益资金为主,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给公司带来不能偿付的风险,融资风险低。第三,内源融资不需要直接向外支付资金使用费,节约了筹资费用。第四,内源融资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受到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融资规模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二)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公司向投资者筹集资金并赋予投资者以所有者或股东地位的一种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是公司筹集长期资金,进行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中增发、配股又是我国上市公司热衷的融资方式。股票融资的特征是:第一,企业的股票是同企业的存续期相始终的,因而通过股票融资,所筹资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没有还本压力,用款限制相对较松。第二,一次筹资金额较大。第三,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股利的支付与否和支付多少视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利润分配政策而定。第四,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知名度,可为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宣传效应。第五,要以出让公司部分产权为代价,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第六,在我国股票上市的门槛较高,并且要支付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

(三)债权融资。举债经营是现代企业广泛采用的经营方式,适度的负债经营能够提高企业合理运用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债权融资是与股权融资性质不同的融资方式,其特征为:第一,债权融资具有节税功能。债务利息从纳税前支付,可少交纳所得税。第二,债权融资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指的是企业在运用负债方式筹资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当息税前利润增长时,财务杠杆可能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利益;当息税前利润下降时,财务杠杆可能会给股东带来更大的损失。第三,由于债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不是企业的资本金,债权人不能分享企业剩余利润,也没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表决权,所以债权融资不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第四,债权融资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债权融资获得的只是资金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负债资金的使用是有成本的,企业必须支付利息,并且债务到期时需归还本金。企业为取得财务杠杆效益增大债务,必然增加利息费用,当企业经营不善时,负债融资过多会增加企业破产的机会。

1、银行借款。目前,向银行借款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银行借款融资的特征:第一,筹资速度快,银行借款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直接协商的结果,借款的手续比较简单,得到借款所花费的时间短,所以筹资速度比较快。第二,具有便利性。向银行申请借款时,企业可与银行直接交涉,有关的条件可以谈判确定,而在借款期间,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也可与银行进行协商,修改借款的数量和条件,因此银行借款比较便利。第三,银行借款融资费用低、利息低,且利息还可享受所得税前扣除的好处,融资成本也相对较低。第四,借款数量有限,具有一定的风险。通过银行借款筹资,只能从银行筹措到一部分资金,借款的数量有限,而且银行借款的财务风险较大。第五,银行借款的限制性条款比较多,制约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借款的作用。为控制信用风险,银行通常对借款企业提出一些有助于保证贷款按时足额偿还的条件,比如银行为了保持借款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偿还能力,而规定了借款企业流动资金的保持量;为了限制借款企业的现金外流,而对其支付现金股利和再购入股票的行为作了一定的限制;为了保持借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而规定借款企业不准在正常的情况下出售较多的资产等,这些限制性条款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对借款资金的使用。

根据借款期限的长短,银行借款融资可分为短期借款融资和长期借款融资两大类。短期借款是企业为了解决生产经营活动对短期资本的需求而向银行申请借入的款项。短期借款融资具有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资金的使用较为灵活、富有弹性、利率较低等特点。长期借款是指借入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借款,长期借款融资速度慢、不易取得,而且融资不富有弹性,虽然融资成本高,但融资风险较小。

2、普通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是上市公司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公司债券融资有如下特征:第一,公司债券是面向社会公众募集的资金,募集资金对象广泛,债权人分散,市场大,易于获得较大规模的资金。第二,通过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一般可以自由使用,不受债权人的具体限制;资金的稳定性较强,使用期限较长。第三,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条款较多,且融资的财务风险较高。

3、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是西方国家一种广为流行的融资工具。我国于九十年代初期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目前可转换债券已成为上市公司一种常用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以下称可转债)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兼具债券和股票性质的混合性融资工具,它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公司债券,具有普通公司债券的一般特征,即需要定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除此之外,可转换债券还具有自己的一些典型特征:第一,可转债具有债券和股票性质。由于可转债具有转换前属债券,转换后属股票的二阶段特征,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转换前投资者是债权人,获得利息,转换后是股东,获得红利或资本收益。当股市低迷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利息收益,而当股市看好时,投资者可选择享受红利或资本收益。这一特性,使得可转债备受投资者的欢迎,因此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融资能够顺利进行。第二,融资成本较低,风险较小。一方面由于可转债附有一定的转股权,因此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的利率,有时甚至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因而融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转债在到期之前可以转换成股票,可以将负债转换为权益,从而降低了公司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压力,减少了公司的财务风险。第三,可转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协调投资者、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从而优化资本结构。

三、上市公司常用融资方式比较

(一)融资成本。融资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其中每一种融资方式又有各自不同的融资成本。一般情况下,各种主要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由低到高排列顺序为内源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对可转债而言,由于可转债附有普通债券和银行借款没有的转股权,可转债的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和银行借款的利率,所以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一般低于借款、普通公司债券。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各种融资方式资本成本从低到高的顺序是:内源融资、可转债、银行借款、普通债券、股票。

(二)融资规模。通过银行借款融资,往往受到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一次所筹集的资金量有限。而发行股票、债券、可转债,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虽然在法律上有一定的限制,但与银行借款相比一次可筹得较大规模的资金。

(三)融资风险。银行借款、债券属于债权性质的融资方式,所筹集资金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融资风险较大。可转债在到期之前能够转换成股票,将负债转换为权益,从而降低了公司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压力,与银行借款、普通公司债券相比,融资风险较小。而股票融资无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在经营困难时也可不发放股利,融资风险更小。

(四)融资主体自由度。融资主体自由度是指融资主体受外界约束的程度,这里的约束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体制等。在各种融资方式中,内源融资是公司的自有资金,受外界的约束程度最小。由于债务人存在借款不能按期归还的风险,所以债权性融资受债权人的约束较大,银行对银行借款融资规定了严格的约束条件,如抵押物的性态、企业流动资金保有量、募集资金投向等,而债券发行的契约书中往往也规定了一些限制条款。股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属公司的权益资本,虽受到股东“用脚投票”的制约,但与债权融资相比,对所募集的资金的支配程度更大。

(五)融资期限。股票融资所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资本金,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由于银行一般不愿冒太大的风险,一般不愿出借巨额的长期借款,所以银行借款期限较短。而与银行借款相比,债券融资是面向社会公众募集的,还款期限相对较长。

(六)融资速度。通过银行借款融资手续比较简单,得到借款所花费的时间短,所以融资速度比较快。而股票、债券、可转债的发行受到严格的审批,手续复杂,融资速度比较慢。

第3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选择方面与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相悖,存在着以股权融资偏好为首的资本结构失衡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极度偏好

与迈尔斯的融资顺序理论不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的融资次序为:自有资金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且由于内部自有资金有限,外部股权融资便成为其融资的首选方式。与高额股权融资相比,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券融资是微不足道的,同时,在股权融资中配股和增发新股方式融资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大约在50%以上。

2.资产负债比率偏低且呈下降趋势

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低,逾五成以上的公司呈波动中下降的趋势,下降比率平均在1.5%左右。

3.负债结构不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

大多数年份,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不采取长期债权融资,即使取得长期负债,其数额也是远远小于流动负债的,形成长期负债与长期资产不配比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和再融资风险,短期内偿债压力过大,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生产经营会受到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上述现状不可避免的给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现实性问题。

首先,我国上市公司无论经济效益好坏,都竟相选择配股和增发的融资方式,全然不考虑以优化资本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公司价值的盲目的“配股热”、“增发热”现象,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的再融资困境,弱化了财务的杠杆作用。如此恶性循环,公司的盈利功能和股本保值增值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次,我国上市公司在应用财务杠杆时缺乏灵活性:有些上市公司业绩很好,却一直运用较为保守的融资组合,这样固然可以降低一些财务风险,但债权融资的“税盾”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最后,流动负债水平偏高,表明上市公司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债权融资得不到稳定的资金来源供应,而只能依靠流动负债来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往往会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和再融资风险,短期内偿债压力过大,资金来源缺乏稳定性,生产经营会受到影响。

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从多方面表现出与西方现代融资理论相反的情况,给公司的发展带来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较低

融资成本高低是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对成本的高低。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公司平均支付的股利、融资费用率和股利增长率。

(1)股权融资“软约束”使我国上市公司平均股利支付数额偏低

根据风险报酬理论,由于分担了经营风险,公司股东要求比债权人更高的资金回报率,因此股权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要高于债权融资。但是,进行债权融资必须到期还本付息,否则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融资者进行破产清算,这是一种“硬约束”。而我国法律对上市公司如何分配股利却没有硬性规定,表现出股权融资“软约束”的特点,所以公司可以选择现金、配股、送股或混合方式进行股利分配,甚至可以不发放股利,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上市后对股利分配压力不大,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上市公司不分配给股东任何形式的股利。

(2)我国股权融资费用率较低

在我国,公司上市并发行股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策划、改制、评估、审计、公证、准备上市文件和股票承销等步骤,这些都是交由中介机构完成的,需要一定的费用支出。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股票发行费用仅约为股权融资额的0.11%,是比较低的。

(3)股利分配政策不稳定,短期行为严重

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国有企业改造上市的,上市后经营机制转变不到位,造成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大多不理想、成长性差,普遍存在“一年优,二年平,三年亏”的现象,在我国,市场不能起到及时的信号传递作用,上市公司不必担心股利不稳定会传出负面信号,因此没有明晰的鼓励政策目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时往往缺乏长远打算,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股利支付率时高时低,缺乏规律。

2.股权投资者和市场因素

(1)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动机

较西方发达国家完善的证券市场而言,我国股市市场机制不健全,发育程度低,只能算是弱态有效市场,股民无法得到有关上市公司的全部信息,只能靠历史信息分析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行情多受国家政策、消息、庄家炒作等外部因素,股价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被扭曲,投资的目的是投机,并不看重股息红利收益。此外,投机的目的使股权投资没有技术性可言,越来越多的低知识水平的投资主体加如到股权投资队伍中来,更加造成了股市的混乱。

(2)我国不完善的股票交易市场缺乏替代者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是公司从外部获取资金的两大重要方式,既然我国股权融资市场有很多缺陷,那么,能否用债务融资市场代替呢?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同样也处于发育不完全的非市场化的阶段。一方面,企业债券市场品种过于单一,无法激发投资者热情。另一方面,严重的债券偿付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此外,有关法律也并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如我国的破产法不允许债权人接管公司,使债权人无法实现优先追讨权,其利益缺乏保证。可见,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落后和一些其他现实原因,导致了债权融资成本和股权融资成本的逆转,这既有悖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也与国际上的融资潮流相左。而企业强烈偏好于股权融资正是针对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的必然选择。

三、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资金对一个公司的重要性已多次强调过,要想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充足资金,并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

1.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目前 ,由于中国上市企业股权结构中国有股权的流通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国有股权的“所有者缺位”现象依旧存在 ,“内人部控制”问题有待解决。而解决国有股权人格化管理的关键是设立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体现这个所有权 ,并真正实现国有股权在资本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加强董事会建设,强化独立董事制度,也能使内部人控制的状况得到改善。通过这些股权结构的调整来约束人的行为 ,减少成本 ,进而构建上市企业合理的资本结构 ,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 ,实现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2.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高其素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日益提高,更多公民有能力用自己的财产进行股权投资,中小投资者队伍扩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利和切身利益,显得尤为重要。

3.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扩大债权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

可以这样说,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萎缩是上市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不足,且债务融资中又以银行借款比重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中国目前的体制背景下,发展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债券市场成为当务之急。

第4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国家金融改革的产物,公司运营模式上带有浓重的计划色彩,公司成立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符合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债转股,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运用资产管理公司的专业化优势处置不良资产,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其主要经营范围是:追偿债务,对所收购的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其他形式转让、重组,债转股,推介上市和债券、股票承销,发行金融债券和向金融机构借款,财务及法律咨询,资产及项目评估;运用资本金对抵债实物资产进行投资和收购、委托处置不良资产业务,其他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人民银行委托的其他业务。在实际经营管理活动中,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债券追偿业务,其他方向的经营活动因为没有政策支持,也缺乏相应市场,因此拓展的得比较缓慢。资产管理公司在业务运作中不断探索出新的业务手段,但在业务实践中,由于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有关监管、业务管理部门规章出台的滞后性,资产管理公司的许多业务手段及功能无法发挥,因此,无法有效开展处置工作,缺乏制度上和法律上的有效保障。

2005年以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处置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越来越少,经过前几年的大规模处置,剩余资产的质量明显下降,虽然国家允许资产管理公司对认为有潜力发展的不良资产进行再投资,但由于潜力较好的项目几乎已经在前些年处置完毕,同时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并没有充足的资本可以用来再投资。随着政策性资产的不断减少,资产管理公司的员工队伍出现不稳定情绪,对未来发展的不明确性严重影响到现有公司员工的精神状态、就业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宿感。

资本金的匮乏是资产管理公司走商业化发展道路的重要障碍,虽然国家明确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进行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业务,但是在1999年后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交通银行集中出售不良资产包,以及工商银行集中出售不良资产包两次大规模不良资产交易的过程,在形式上是以商业化模式进行运作的,但最终付款都是采取人民银行再贷款方式支付。

就资产管理公司本身而言并没有可以支付的资金,具体分析不难看出原因,资产管理公司可用来支付的是每家各100亿的注册资本金,虽然在政策性收购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每家资产管理公司都有几百亿的资金进帐,但这部分资金全部上交财政,资产管理公司无法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本积累,而资本金的构成是以货币资金、实物资产还有部分股权资产组成,其中有投资回报的投资项目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每家资产管理公司所拿到的现金比例并不高,甚至有的资产管理公司至今没有拿到所有的现金资本,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单面对近万亿的不良资产交易,几乎没有支付能力,又怎能支撑更大规模的商业化收购行为呢?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采取的改革方式

关闭清算

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在其有关处置机构完成了不良资产处置工作后,予以关闭清算,结束其历史使命。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果简单的关闭清算将面临许多问题和矛盾。

首先,四家公司掌握不良贷款中的贷款在数量上占绝对比重,债转股和企业重组也是各公司开展处置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持有的企业股权退出需要较长时间,在其他资产处置结束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可能持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股权。若其仓促清算退出,不仅在操作上有难度,而且很难预料是否会留下一些潜在问题。

其次,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有相当数量的不良贷款,目前国家采取银行自身处置不良资产模式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较多。而继续采取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模式,既保持了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也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专业化优势的进一步发挥。

在加入WTO后,面对即将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中包括企业重组和证券承销等投资银行业务,四家公司在工作中也摸索出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重组方法,培养了一批熟悉投资银行业务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将四家公司关闭非常可惜。

四家公司合并

目前,国内存在着是否能将四家公司合并为一家的讨论。我国在1999年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时,考虑到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大,没有采取垄断性独家处置不良资产的架构,而是相对于四家银行成立了四家公司。这种格局比较适合中国国情,既使各家公司保持一定资产规模,也有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合作格局,同时还有利于各家公司利用原银行所掌握的企业信息资源,加强对债务的追索。如果采取简单合并的方式,四家公司还有巨额的不良资产没有处置,即使不算政策性部分,仅商业性部分就高达1万多亿元,合并将带来大量的资产权属转移,加之机构人员的重组,将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新成立的公司也需要一个较长的磨合时间,才能有序开展工作,这将很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也将有可能造成资产错过有利的处置时机。四家资产公司合并的成本将远远大于收益。

重组与发展

针对目前的情况,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以处置不良金融资产为主业、具备投资银行功能和资产经营管理功能的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使其在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银行剩余不良资产继续采取资产管理公司处置模式,既保持了国家政策的延续性,也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经验和专业化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充分利用资产公司已经成型的经营管理体制规范运作,降低业务和道德风险;有效利用资产管理公司现有的机构和人员,降低处置不良资产的单位成本,提高边际收益。

其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是有其必要条件和现实基础的。一是根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事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企业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活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其业务范围可谓遍及投资银行领域。二是四家公司在分别取得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经营股票承销业务资格证书》后,已经相继开展了企业上市推荐与股票承销工作。2000年11月,信达公司担任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这是国内首起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承揽股票上市的承销业务。三是四家公司在资产处置工作中,大量探索和使用了债转股、企业重组、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为其今后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三种改革方式来看,最终走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的道路最符合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在实现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之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进行股份制改革,股改主要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分散风险,其主要作用表现为:

解决资产匮乏状况实现股份制可以解决资产管理公司资本匮乏的状况,为资产管理公司实现更多商业化行为提供有力资金保障,通过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产权制度的改革,鼓励中外资的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机制的市场化进程。

降低经营风险股份制可以由原来国家独立承担的风险,有效转移给其他股东,有效降低国家所承担的经营风险。股东的多元化有利于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第5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  硬约束  债券市场

    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本主要融资方式及其比较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个渠道,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又可分为通过银行筹资的间接融资和通过资本市场筹资的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又包括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在公司内部通过计提折旧而形成现金和通过留用利润等而增加公司资本。内部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不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公司内部,不发生融资费用,使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及扩充生产能力的要求,都需要大量资金给予支持。这些资金的来源除自有资本外,相当多的部分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外部融资的一个常见方式就是银行贷款。与直接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具有程序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节约、灵活性强的优点,而且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但银行贷款的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较多,筹资数额也有限。

    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还本付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属于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属于间接融资。债券属于固定收益的金融产品,其早期是和贷款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人或机构之间借钱与还钱是最简单的贷款形式,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两者之间的行为。债券在本质上也是借钱与还钱,但其与贷款的根本区别在于债券可以公开交易。贷款除非债券化,是不进行公开交易的。债券在最早是由向多方贷款逐渐延伸,即提供资金的人数多到一定程度,从而产生交易的需求,最后从发行时便设计出公开市场交易的机制,逐渐分化成为具有固定收益的一种金融产品。

    相对于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较低,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同时可以保证股本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与银行贷款有着类似的缺点,即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款多,且筹资数额有限。因为对于融入资金的公司来说,债券融资与银行贷款有相似的特点,我们把二者统称为债权融资。

    股权融资亦即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对公司而言,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金属于长期自有资本;对股东而言,所持股份代表对公司净资产的所有权。相对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有着自己的优势(本文仅指普通股),如: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也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从而大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因而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等。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关系中,银行或公司债券持有人对公司的资产只具有求偿权,而不具有控制权。理论上,对公司资产拥有控制权的是股东,即股票持有人。而事实上,在一个完善的市场中,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并不是绝对的或静态的。

    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股东在公司正常经营状况下对公司具有实际控制意义,而当公司经营业绩不佳或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支付债务本金和利息(即公司处于破产状态)时,债权人就有可能接管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当公司能正常支付债务的情况下,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债权人无权干涉和控制公司;而当公司到期不能足额支付债务时,债权人就有可能借助《破产法》、《合同法》成为公司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所有者。到期能否足额支付债务就成为股东与债权人转换控制权的分水岭。

    银行的债权控制对公司及其经理存在激励和监督作用。当公司违反债务契约或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处理抵押资产,迫使公司破产等方式来行使控制权,对经营者构成硬约束。这就是说债权人对公司的控制通常是通过受法律规范的破产程序来进行的。大多数国家的《破产法》都规定债权人对偿债能力不足的公司可以采取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清算,即把公司的资产拆开卖掉,收益按债权的优先序列分配。清算有自愿和强制两种情况,后一种情况更为债权人所采纳,这时在职经营者将同时被“清算”出局。另一种方式是重组,即由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就是否对负债公司的资产及负债重新进行调整、组合和处理的协商过程。如果重组后的价值大于清算的价值,破产公司可能被重组。典型的债务重组是“债转股”,延期偿债,减免债务本金和利息,注入新的资本等;典型的资产重组包括剥离不良资产,引入新的管理制度,改变经营方向及采用更合适的生产技术等,重组也有可能更换公司经营者。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债权融资在法律上对公司经营者构成了一种硬约束。而股权融资由于投资者必须自担风险,似乎并不存在这种硬约束。但实际上在一个价值投资型资本市场上,资本成本对管理者融资行为同样会构成一种硬约束,使得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成本。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经营者都能明显感到股权融资的压力。然而在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过于追逐资本利得而忽视了现金回报,无意中放弃了自己的投资回报权利,以致于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形同虚设,公司管理者可以以远低于市场利率(也同时是债券融资的融资成本)的融资成本(有时甚至是恶意的零融资成本)进行股权融资,而投资者却仍趋之若鹜,从而在长期资本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出现了与西方国家截然相反的公司融资偏好。

    二、现代融资理论的“融资定律”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

    如上所述,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部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它是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过长期的演进与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公司制度。在该制度下,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拉开了明显的差距,所以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所谓的“啄食顺序理论”(The Pecking order Theory),即公司融资将根据成本由低到高的顺序,按内部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的序列考虑融资方式的选择。简而言之,公司筹资先依靠内部融资,再求助于外部融资。在外部融资中,公司一般优先选择债权融资――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资金仍不足时再发行股票筹资。

    上述融资定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1970~1985年,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占据第一位的融资方式均是公司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66.9%、72%、55.2%、54.2%。居第二位的均是对外负债,分别占本国融资总额的41.2%、25%、24%、27.5%。整个西方7国,股票融资均居末位。美、英、德、加、日、法、意股票融资分别只占本国融资总额的0.8%、4.9%、2.1%、11.9%、3.5%、10.6%、10.8%。股票市场最发达的美国,股票融资比例最低。到1984~1990年,美国大部分公司已基本停止股票融资,甚至通过发行债券来回购自己的股份,使得股票融资对新投资来源的贡献成为负值。公司中只有约5%的公司发售新股,平均每20年才配售一次新股。

    反观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极为强烈,表现在公司融资首选配股或发行;如果不能如愿,则改为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性的可转换债券,设置宽松的转换条款,促使投资者转换,从而最终获得股权资本;不得已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这种偏好由于体制导致的成本畸低,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程度。有些公司并无好项目需要投资,却本着“不融白不融”的观念在股市圈钱,资金到手后,因无处可用,又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将资金重新投向股市。

    股权融资偏好造成不少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普遍低于25%,而且长期债务少甚至没有长期负债。表1是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从表1可以看出,1993~1999年期间,权益性融资的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特别是1997~1999年出现了73%的高权益融资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的这种股权融资偏好直接导致了股市畸强债市畸弱,发展比例极不协调。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构成

    项目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上市公司数 183 291 323 530 745 851 949

    募集资金额(亿元) 315.58 138.4 119.92 350.5 958.86 746.38 856.64

    募集资金占筹资比例(%) 72.8 62.3 43.5 63.9 72.5 72.6 72.3

    借款占比(%) 24.2 36.9 43.8 28.5 17.8 24.9 25.1

    其他(%) 4.9 0.7 12.6 7.5 9.6 1.9 1.6

    资料来源:据巨灵证券信息系统及历年《中国证券报》相关数据计算整理。

    显然,我国公司的融资行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践相悖,这种畸形的股权融资偏好只能在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方面寻找原因。我们认为,造成我国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公司资本成本的软约束性。其深层原因一是投资者缺乏投资意识,不过这一点会随着我国投资者的成熟而得到改善;二是我国的资本市场进出不自由,特别是缺乏退市机制。

    在成熟的价值投资型市场中,如果公司管理者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其实际支付的融资成本达不到具有同等经营风险级别的公司的资本成本时,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后者就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否决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因不满而抛出股票转向其他的投资项目(俗称用脚投票),造成该公司的股票市值下跌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对公司管理者有效的约束(硬约束)。投资股权比投资债权的风险要大,因而投资者要求的收益也相对较高。而这一约束是建立在公司原有股东坚持自己的价值投资收益(现金分红权利)和资本市场具备有效的退市机制的基础之上的。恰恰这两点目前在我国都不具备,从而形成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有缺陷:

第6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并购;融资方式

一、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问题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偏重股权融资

随着我国股票交易市场的设立,上市公司偏爱股票融资方式,发行股票的公司数量不断上升,有的公司还使用非法手段,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和经营业绩,以达到公司能够上市发行股票的目的。根据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规律,上市公司债券融资比例是要高于股权融资,通常情况都是债券占三至四成,股票占一至两成,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规律是与成熟资本市场融资规律极其不符的。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方面占的比重非常大,是公司主要的资金流;而在债务融资方面还不到股权融资的零头,占的比重比较小,其主要来源还是长期借款和应付款而不是债券,这说明了债券融资方式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中不成熟的现实情况。

(二)资金的使用不规范

上市公司的融资资金使用非常不规范,资金使用比较随意,还存在篡改股权承诺、改变资金的用处等严重问题。另外,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领导人事的频繁调换,也是会影响资金的使用的;领导者的更换势必导致公司的决策变换,上市公司在与企业发展策略上接连脱节,导致资金的使用也脱节,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少

负债经营已是现代公司发展的常态,为了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的目的,上市公司必须保障公司财务稳定并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然而,国内的上市公司在这方面明显做得不够好,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国内上市公司负债都比较少,有些公司的资产负债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公司的短期债务都是比较高的,在公司的资产占比也是非常高的,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短期负债高的情况。

二、上市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选择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在上市公司进行企业并购中选择融资方式时,应该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可以分为经济环境、法律政策环境、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其他因素。

(一)经济环境

在上市公司进行企业并购时,外部经济形势对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有着重大影响。在经济低迷时期,银行会加大对贷款者的审核力度,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该选择债券融资;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会放松对贷款的控制,上市公司更多地会选择银行贷款。如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脱离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应该更多地考虑债券融资,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从而提高贷款能力,防止融资风险。

(二)法律政策环境

不论是何种情况,企业公司的发展都应该在法律的准绳下进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采取了相对稳健的经济政策,对企业的融资方式做出了一些限制。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应该充分结合当期法律政策环境,了解对自身有利的法律条件,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以实现自身发展。

(三)资本市场状况

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渠道,市场的波动不仅会影响企业融资效果,还会直接影响企业利益。如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不够宽阔,上市公司一般选择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融资股票,债券融资较少。但是,股票市场存在较高的风险,波动较大,尤其在金融危机过后,股票市场的发展已经放缓。因此,上市公司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状况,对不同种类的融资方式进行分析,从而做出合理的融资方式选择。

(四)其他方面

上市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还有行业特征、政治环境等,上市公司要扩宽视野,不能局限于主要方面,应该统筹兼顾,抓住重点,不放过其他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从而实现长远发展。

三、上市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上市公司在企业并购中融资方式选择的内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现金流状况、财务能力、并购动机及支付方式、风险观念、资本结构等。

(一)现金流状况

企业并购的融资方式选择需要结合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状况,在选择融资方式之前,上市公司要对自身现金流状况进行分析,在公司现金流稳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选择内部融资来实现企业并购。同时,现金流的评价分析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变化的,在对现金流进行评价分析时要结合公司的发展趋势,发掘企业融资能力,针对现有融资能力选择相应的融资方式。

(二)财务能力

财务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上市公司筹资的成本高低,在上市公司自有资本较充足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水平以及偿债能力较高,企业的信誉会较高,融资成本会减少,适合采用外部融资。在上市公司自有资本不足的情况下,企业的筹资信誉不足,盲目进行外部筹资很可能引发财务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应该选择债券融资方式。此外,对于负债较高的上市公司,应该考虑权益融资。

(三)并购动机和支付方式

上市公司并购目标是融资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上市公司并购目标是强化企业内部协同、提高资金效率时,应该选择相对长期的融资方式。当上市公司的并购目标是为了实现价值转移,要在短期内实现回报,那么上市公司就应该选择相对激进的融资策略。此外,支付方式也会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当上市公司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来实现并购,那么支付期限结构就会对融资的期限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当上市公司利用股票来实现并购,那么上市公司就要考虑控制权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当上市公司选择综合债券收购,公司要充分考虑融资方式期限及其结构,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四)风险观念

投资者的风险观念主要可以分为偏好、中性、厌恶三类,投资偏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决策,相应就会影响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于风险偏好者,他们通常会采用权益性投资以及负债融资;对于风险中性者,他们通常会在对资产类型进行分析之后才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做出决定;对于风险厌恶者,他们通常会采用永久性资产来进行长期融资,利用长期性资金降低企业风险,满足内部需求。

(五)资本结构

公司的资本结构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也有重大影响,资本结构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通常体现在自有资金是否充足上,如果自有资金足,上市公司会偏好选择内部融资实现并购。如果公司负债较高,那么公司通常会选择权益融资完善自身的资本结构,从而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

(六)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付出的代价。所有的公司都会选择成本低的融资方式,成本是公司选择融资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成本越低,收益就会越高。在诸多融资方式中,内部融资产生的成本最低,因为它不会涉及实际的费用产生。债务融资成本主要包括利息和融资成本;股权融资主要包括股息和发行成本;相比之下,融资成本内部融资是最低的,其次为债权融资,而股权融资的成本最高。

四、结论

在上市公司进行企业并购的过程中,融资方式的选择对于企业效益以及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上市公司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科学性,首先,应从改变环境做起,这就要求国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推进资本市场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为上市公司的融资提供更广的平台。其次,上市公司应该不断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视野扩宽,紧跟实际,结合法律政策以及市场环境,提高自身对融资选择的能力,提高融资决策的科学性。最后,政府及社会还应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对上市公司的并购融资做出有效监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的建设,严惩违规行为,为上市公司的并购融资提供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翟进步,王玉涛,李丹.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与并购绩效:“功能锁定”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

[2]李春霞.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第7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股票融资 债券融资 啄食理论

一、中美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现状

(一)美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选择现状

据有关资料,1970-1985年美国 企业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分别占企业融资总额的67%和33%,其中股权融资占外源融资的2.1%。从1984年起,美国大部分公司基本停止股票融资,并发行债券回购股份。2000年1-11月,美国上市公司共有1592家发行债券,融资9350亿美元,同期仅199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1460亿美元,债权融资为股票融资的6.4倍。

(二)

3.上市公司的经理们不愿承担债务违约和 企业 破产的风险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认为,经理的个人效用价值依赖于他的经理职位,从而依赖于企业的生存。理由是,企业一旦破产,经理就会丧失可享有的经理任职的好处。由于公司破产风险与举债的关系是呈正相关的,而经理的报酬包括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收入(控制权收益),如果采用举债融资,将导致破产概率增加,则经理的非货币性收入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债务融资需要还本付息,它可能使“自由现金”枯竭。目前控制权收益(非货币性收入)占我国上市公司经理收益的主要部分,因此经理较偏好于采用股票融资。可见在上市公司中,经理越不想承担投资风险,就会越偏好于股权式融资。

三、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笔者的几点建议

第8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公司绩效

一、企业价值的内涵及评价

关于企业价值的内涵,不同领域的专家给出了不同的理解。金融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价值是指一个企业的预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加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后所得到的现值,他们认为价值直接决定了公司财务上的相关决策,同时体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有经济学家(如曹建海)指出,企业的价值被认为是由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来决定的,通过企业的经营来使得所有和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者、企业员工、政府部门等)获得其预期回报的能力。此观点认为,如果企业所实现的价值越高,那么企业可提供其利益相关者回报的能力也就越高[1]。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股票的交易市场中,企业的股权在市场上的估计价值,也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从长期来看,企业股票的价值是由企业的市场价值决定的,因此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评估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管理需要,同时也是量化企业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企业内部而言,通过企业价值评估能够让对董事会和股东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了解,而对于外部而言,这也能作为投资者的决策基础。

二、企业融资方式分析

在融资方式的分析过程中,由于企业的资金在企业面对市场进行融资时,因而资金的获取渠道存在相对较大的区别。所以可以把融资方式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1.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就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获取到的资金,也就公司内容融通的资金,其包含了留存收益与折旧。内源融资主要的目的是进行企业规模的再扩大,通过对企业自有性资金以及在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企业的资金上的积累来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通过转化留存盈余、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上的方式来参与投资的过程。

公司在谋划上市之前,一般而言,它会在其发展的初期进行内源融资,并且这对于该阶段的企业而言,是最为主要的融资方式。随着企业的逐渐成长,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时期,此时企业还是会优先考虑内源融资的方式。内源融资方式存在的主要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源融资的来源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在进行融资时只需要得到公司股东的一致同意就能够获取项目运行的资金,所以,外部环境基本不会对此种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实际操作也极为便利,自主性也相对较强;第二,企业凭借内源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的情况下,并不需要对外支付利息,所以也就不会面临资金偿付的风险,因而相比于其它类型的融资方式,其所面临的融资风险相当小;第三,凭借内源融资的方式所得到的资金,不用付出筹资费用等,所以其融资成本也相对较小。只是内源融融资极易使得公司能够获取到的利润以以及盈利能力等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内源融资方式能够获取到的资金额度相对较小。

2.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公司利用企业外部拓展的渠道来进行资金的筹措的方式,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即借助股票的发行以及债券的发行,还有通过银行进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

企业在逐步发展的同时对于资金规模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大,因此,公司通过内源融资的方式来进行企业的资金筹措已经无法达成企I在实际发展过程里对于资金的需求,因而外源融资逐渐变成企业获取更多资金有效的方式。与内源融资方式不同,公司借助股权融资方式募集到的资金规模巨大,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特定时期发展经济经营的需要。公司对于股利的发放具有自,能够依据其自身的经营情况在发新股和配股时制定相应的股利政策,因此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外源融资需要支付一定的融资成本,因此存在一定的融资风险.

公司借助债权融资的方式筹集到的资金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债权融资比股权融资更受企业的青睐,这主要是由于债券融资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企业节省下可观的财务费用。

三、融资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

通过对内源以及外源融资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阐述,本节从这两种融资方式出发,探讨其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其中对于外源融资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能够凭借股权融资以及债权融资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展开探析。

1.内源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内源融资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资金的自主调配,其显著优势在于不受外界影响、没有偿付风险、使用方便且融资成本低。如前所述,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会青睐采用内源融资方式,对于一家处于成长期的上市公司来说,内源融资对其企业价值的影响也会反映在每股收益上。内容融资能够带来企业规模的扩大,效益的增长,企业基本面向好,企业价值上升,为企业打开外源融资渠道夯实基础。因此,内源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正向的,持续的。

2.外源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1)股权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股权融资的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企业所属的行业性质不同,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所具备的经济实力不同等等因素,最终得出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企业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形下,一方面,企业在进行经营成果的分配时,如果分配不平衡,可能使得企业的股东之间产生纠纷或不必要的争论,最终导致的后果是企业价值的减少;另一方面,股票的发行伴随着股权的稀释。以万科为例,前不久轰动全国的“宝万之争”,直接诱因也是因为万科的股权极度分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形成针对企业股东的约束机制,呈现“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企业的价值会完全被市场和供求关系所左右。

①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基于对融资结构的深入认识,企业本身的价值会受到上市公司股权的影响。公司治理的主体就是股权结构,其能够利用对公司治理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而影响企业的价值,通常情况下,股权结构凭借成本、股东保护、权竞争以及并购接管这四个方面对公司治理效率产生影响,进而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

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原因主要在于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是分开的,企业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存在信息获取不对称的情况,最终造成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与企业目标偏离的情况,经营管理者的想法是高收入以及足够的社会地位,但是股东是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由于目的存在差异,因此两者在企业日常运营中作出的决策会有所不同,经营管理者为了获得高收入以及足够的社会地位,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从事高收益的活动,而高收益的活动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容易导致企业亏损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企业价值受到损害。

②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公司股权结构分散程度越大,就代表中小股东越多,中小股东为了能够最大化其权益就会跟随其他大股东,使得股权约束力变弱,会导致企业在无形中增加对公司管理层包括股东层的监督成本。通过研究可以得知,在股东权利持续越来越集中的背景下,大小股东之间在权益方面所产生的矛盾也极为相助。股嗉中程度不同对公司治理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企业价值所产生的影响也存在区别。分散以及集中程度过大的股权都会限制公司有效的治理,合理股权集中程度才可以使得企业的价值最大。股权集中度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呈现反微笑曲线,当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过低,则应该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来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当企业股权集中度过高,则会导致企业内部侵权效应的产生,导致企业价值下降。

(2)债权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①债权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途径

债权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途径包括负债的税盾效应、负债的破产成本、负债的信息效应三个方面。

负债的税盾效应:导致税盾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就是企业能够凭借股权融资,在纳税前而分配股利,只是在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里能够得知,企业可以在税前效益里去掉债务支付所引起的利息,从而降低企业应纳税额,获取更大的收益,提升企业的价值。

负债的破产成本:企业的负债对企业的价值产生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企业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使得企业的价值有所增加,但随着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提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同时企业的破产成本也会有所增加,进而导致企业股东的利益有所损失,从而使得企业的价值有所降低。

负债的信息效应:公司所应用的融资方式可以传达给外部投资者适当的信息,而外部投资者就可以凭借这些信息来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形成相对清晰的认识。迈耶斯和麦吉勒夫(Myers&Ma jluf,1984)提出,企业价值信息能够凭借负债水平表现出来。若说企业的价值被低估,股东为了防止自身利益受损就开始选择负债融资。

②债权期限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依照具体的负债偿还期限,可以把其划分成长期与短期的负债。其中,长期负债是指其存续期超过一年的负债,短期负债是指存续期小于一年的负债。企业的债务结构中若呈现出长期负债比较多的情况,证明企业的负债偿还期越长,存在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偿还困难的风险也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增大。另外,结合企业的成长性来看,成长性良好并且投资机会相对较多在发展资金不足的情况想,可以利用的转变融资方式的措施来减小债务融资比率。依照委托理论,适当的提升负债结构里的中短期负债所占的比重,能够推动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并在企业价值的提升过程展现出积极的效果。

四、结论

公司在本身的资本结构与其价值具备十分紧密的关联。企业融资结构能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全与完善的背景下,融资的方式、结构所能够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大,能够深入的影响企业价值。内源融资属于企业对资金资助调配,增大发展规模,提升效益。促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是企业打开外源融资渠道的良好基础。外源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企业股权融资的效果会受到股权结构和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直接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债权融资则是通过负债的税盾效应、负债的破产成本、负债的信息效应三个方面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袁丽娜.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4).

[2]朱鸿军,王浩.传媒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中国2005-2011年A股市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6):29-34.

[3]程大涛.可转换债券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8):53-63.

[4]何瑛,张大伟.管理者特质、负债融资与企业价值[J].会计研究,2015(8):65-72.

第9篇:融资公司融资方式范文

【关键词】融资租赁 内a部收益率 IRR XIRR

融资租赁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金融创新潮流的产物,由于它在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刺激投资、促进消费和盘活资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产生60多年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融资租赁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截止2013年一季度末,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628家,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16500亿元人民币。中国的融资租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融资租赁项目的收益计算方式

融资租赁企业对于接触的融资租赁项目,主要结合项目的风险和收益,两方面进行评估。其中收益评估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项目的年内部收益率。事实上,如无特别说明,内部收益率(IRR)指的就是年内部收益率。(本文中,内部收益率即指年内部收益率)

(一)现行融资租赁项目的收益计算方式

目前,各家融资租赁企业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均借助微软Excel软件中的IRR函数来实现。具体方法是,用IRR函数的返回值乘以年内租金期数。

IRR函数返回的数值是一组现金流(即租金)“以固定间隔期为时间单位”的收益率。这些现金流不必为均衡的,但它们必须是按固定的间隔产生的,如按月或按季度。

对于月付租金的项目,IRR函数返回的数值是月内部收益率,再将月内部收益率乘以年内的租金期数(12),就得出了项目的年内部收益率。

对于按季度付租金项目,IRR函数返回的数值是季度内部收益率,再将季度内部收益率乘以年内租金期数(4),就得出了项目的年内部收益率。

(二)现行收益计算方式的成因

融资租赁企业这种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是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制定的对于人民币储蓄存贷款利息计算的方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存贷款计结息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129号),其中规定人民币储蓄存贷款的利率计算方式为:

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年利率(%)÷360

上述规定遵循了利率计算化繁就简的原则,以适应银行工作的实际需要。

早期中国融资租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有银行从业背景,于是就驾轻就熟的将这种年、月利率转换方法引入了融资租赁行业。

(三)现行项目收益的计算方式与实际收益之间的误差

在金融学中利率间转化的关系应为:年利率=(1+月利率)12-1

如此,按融资租赁企业现行计算方法,计算出的项目内部收益率均低于实际值。

目前融资租赁企业承揽医疗项目以月付租金为主,其他项目(教育、建筑、机电等)以季度付租金为主。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在5%~25%之间。

按月付租金项目IRR偏差表

按季度付租金项目IRR偏差表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月付租金项目还是季度付租金项目,项目的收益越大,这种方法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误差也就越大。

因此,当评估高收益项目时,这种计算方法所造成的误差,将对项目的评审工造成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计算内部收益率的一种简易方式

笔者在运作高收益融资租赁项目时,使用微软Excel软件中的XIRR函数计算内部收益率。

XIRR函数可以直接返回一组现金流的年内部收益率,而且这些现金流不一定是定期发生的。

函数XIRR的计算公式如下:

0=■■

式中:

di=第i个或最后一个支付日期。

d1=第0个支付日期。

Pi=第i个或最后一个支付金额。

微软Excel软件,是使用迭代法运算函数XIRR。通过改变rate的值,不断修正计算结果,直至运算结果精度小于0.000001%为止。

通过这个XIRR函数,我们就可以直接准确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了。

XIRR函数运用示例:

三、使用XIRR函数计算的项目案例

2011年初,笔者担任项目经理时,接触到这样一个回租赁项目。租赁物件为2台900T运梁车和2台900T架桥机。承租人为国内某高铁施工企业。项目金额1000万元,租赁期限为36个月,保证金100万元,管理费77万元,利率7.32%,等额租金月末付款。为了控制风险,提高项目收益,融资款分三次支付给承租人:项目签约后即支付600万元;第三个月末支付300万元;第六个月末支付100万元。第一笔融资款支付之日即为起租日。

如果按照现行各租赁公司内部收益率计算方法:这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7.80%;而按照笔者的计算方法,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则为19.25%。

这个项目上,这两种计算方法存在1.5个百分点的差距,如使用原计算方法,必将干扰对项目的正确判断。

某融资租赁回租赁项目,项目金额2000万元,保证金200万元,管理费100万元,利率6.15%,租赁期限为3年,季末等额租金还款。因承租人母公司上市融资成功,根据母公司统一安排,并征得我司同意后,承租人在起租2个月零15天时,一次性退还了我司项目资金1800万元(扣除了保证金200万元),我司则在确认资金全部到账后,退还管理费40万元,合同终止。

项目的现金流如下:

这个项目的现金流没有固定的间隔期间,只有使用XIRR函数才能得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8.21%。

四、结论

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而言,只有准确的计算出项目内部收益率,才能对项目收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指导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笔者建议在计算项目内部收益率时,特别是计算高收益项目时,使用EXCEL中的XIRR 函数计算,以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玉娟.使用EXCEL核算融资租赁业务[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4).

[2]吕志明.利用EXCEL设计融资租赁模型[J].财会月刊(综合办),2006(2).

[3]吴光华,王金凤.浅谈利用EXCEL处理承租人融资租赁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

[4]王金凤,徐广成,吴光华. 巧用EXCEL实现融资租赁业务处理—出租人会计处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7).

[5]王丽萍.关于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的探讨[J].时代经贸,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