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员工手册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员工手册心得体会

第1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在开展“百安”活动之际,一本《“安全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捧在手中,通过学习,使我顿开茅塞。“安全为了谁”这句话里蕴藏着精深的含义,我们只要深度的理解了他,远比“要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这种强调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更有号召力和感召力,它能启迪职工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做安全的事情。也只有深度的理解了它,职工才能从“要我安全”变为“

我要安全”;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才能在实际的操作行为中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自觉的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各项规程的要求确保本岗位的安全。

结合日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三违以及工伤事故来看,主要体现在职工的主体安全意识淡薄,首先是“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没有形成自我保护观念;其次是“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盲目直观的做事,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职工的安全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

书中直观坦率的给我们讲述了“安全为了谁”,令我们每一个职工深思,仔细想想的确如此。自己作为一名区队的管理者,就应该在这方面好好想想其中深藏着的含义,在明确了“安全为了谁”、“谁是安全最大的收益者”之后,就应该把职工的安全教育方式放在激发和促进职工提高安全意识的教育轨道上来,以人文关怀、亲情化激发职工的情感意识,让职工知道“谁是安全最大的收益者”:是自己、是家庭、是亲朋、是企业、是社会,自己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小小的工作失误而造成的安全问题都将会遗憾终生,成为罪人。在今后的职工安全教育中,自己将改变工作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上来,筑牢职工的安全意识阵营,确保安全质量上台阶,以促进区队的整体安全能有一个“质”的提高。

第2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快速入门实操提升服务 客户满意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外部形势给供电服务带来了较大挑战,日趋严格的社会监督监管给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对营销运营管控提出了更高标准。供电企业的窗口单位,是为客户提供零距离服务的一个场所,是电力企业与客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供电辖区集中的客户服务平台,它不仅担负着电力业务的咨询、查询、受理、变更、电费核算、电费查询、电费收取及主动营销等工作,而且担负着受理客户投诉、意见、建议、市场信息反馈的工作。因此供电营业厅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前沿,如何在这样的内外部形势下提升窗口人员的技能水平,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另供电窗口应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为企业内、外部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东亭营业厅以提升队伍素质、保持高水平服务为主题,提出了《营业窗口实操速成手册的建立与应用》这一课题。

1 手册资源:从“闭门自修”到“一体共享”

优良的服务礼仪,娴熟的业务技能,需要不断地积累与磨练。营业三班的每一位员工都有一本“口袋笔记本”,员工会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各自岗位的营销系统操作方法、新的政策法规、上级文件精神等记录下来,以备平时查阅学习,同时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班组发现,这样“闭门自修”的学习只能保证员工对自己岗位的熟悉和精通,对于其他岗位依旧存在盲点。为了培养一岗多能的高素质人才,班组今年提出创建知识库共享平台。各岗位人员将平时搜集到的相关业务知识、各岗位营销系统操作流程、服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新的政策法规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且每四个月编制一次本岗位备忘录,班组将各岗位备忘录再次加以总结和提炼,汇编成库,收入管理平台,建立班组客户服务动态技能培训知识库共享平台,即营业窗口实操速成手册。该手册将业务服务工作细分为业扩受理、杂项受理、竣工报验、居民收费、业务收费、增值税开票、档案管理、机动工作、咨询或投诉等9大领域28个项目。手册的编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用规范的图片辅以文字说明,详细阐述了各业务工作营销系统操作流程及步骤,使其成为班组其他成员的操作帮助文档,便于其处理实际问题时进行查阅和借鉴,这一方法解决了班员日常工作理论和实际脱离的问题,确保业务员全面掌握技能,任何人员面对岗位的变动,都能马上进入工作状态,连续高效地完成工作。

2 手册特点:从“快速入门”到“动态维护”

《营业窗口实操速成手册》的显著特点是任何一位新进员工通过学习手册都能实现“快速入门”。手册详细地讲解了新进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营业基础知识,使业务员可以很快熟悉并掌握营销系统的基本操作,并以实例的形式穿插来重点提示对业务受理、系统应用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通过提示、注意等形式醒目地罗列出来,以免业务员在实际操作中再度出现这样的错误。

班组还利用例会、民主生活会等时机,定期组织班组员工对手册中的业务内容、受理流程、受理所需资料、注意事项、补充业务文件等进行核对及梳理,同时做到及时更新及时补充,在工作中促进员工提升专业技能。为确保实操手册准确性,班组还定期将手册交相关业务主管审核、认可,经过充分地讨论、分析、实践,才全部完稿。在手册的编写过程中,班组成员互相探讨、互相学习,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 手册应用:从“各自为政”到“角色互换”

为了充分发挥手册的作用,将员工所学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融会贯通,班组还试行“角色互换”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角色互换”就是以相互熟悉业务、相互转换角色、共同推动工作为目的,在班组实行轮岗换岗制度,引导员工跨岗位了解掌握班组各项业务流程,通过换位思考,不断增进对本职岗位工作特点和要求的认识,从而更加有效地改进工作。

轮岗换岗制度每隔四个月实行一次,通过组织培训,结合实践,员工不仅能将手册学会,更能将其学通、学精,融会贯通,并全面应用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班组每个员工至少掌握了两个岗位的业务流程,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多面手”,有效杜绝了某个岗位人员因特殊原因不在岗而延误工作开展的情况。此外,深度体验的“角色互换”使班组人员由以前每天被动的去完成交付的任务,变成主动积极的关心本班各项工作,使班组人员之间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使班组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班组。

同时,营业三班要求业务员与业务员之间实行工作互保,做好交接工作,将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交流、现场培训,若确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请教公司相关部门,通过这种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收集,集思广益,做好应用知识的培训。通过勤奋好学,让大家不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有效促进业务学习成效,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让员工们不仅业务操作娴熟,业务知识面广,而且服务态度和蔼可亲。

全面实现业扩报装、业务收费和服务的闭环管理,服务链变得更加便捷、畅通、高效,让客户已不再满足于用上电,而是如何能用得好、用得满意、用得放心„供电营业窗口是电力企业优质服务的“排头兵”,关乎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用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让微笑充满整个电力市场,真正实现了“零投诉”,获得广大电力用户的一致赞誉。

4结论

《营业窗口实操速成手册》直观地告诉业务受理员优质服务要做什么、怎么做,使服务有标准,操作有技巧,参考有内容。并通过角色互换、组织培训,提升班组成员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使班组的工作流程更适应现代形势下对班组各项工作精益化管理的要求。在员工当中必须树立“服务”之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强化服务是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必经之路和永恒主题,更是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规范》

〔2〕《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客户服务提供标准》 (Q/GDW581-2011)

〔3〕《国家电网公司供电服务质量标准》(Q/GDW403-2009)

〔4〕《国家电网公司“三个十条”》

〔5〕《江苏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行为规范手册》营业厅分册

〔6〕《江苏省电力公司业扩全过程管理实施细则》

〔7〕《供电营业规则》

第3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摘要】本文选取美国出版的《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与国内出版的《秘书实用手册》进行比较,以便通过了解域外经验,为中国秘书手册编写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中外;对比

一、一般性介绍

自上世纪80 年代秘书工作、尤其是党政机关的秘书工作研究正式开展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出版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秘书与行政助理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切实的指导,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的秘书工作研究或相关书籍的编写仍然存在不少差距。本文选取两本主题与体式相近的秘书手册——《秘书实用手册》《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进行比较,具体呈现两本书的异同与优缺点,以求达到他山之石以攻已玉的效果。

国内学者编著的秘书手册类书籍数量不少,目录的设置往往介乎于秘书学教科书与秘书工作手册之间。这些相关手册中,著名秘书学领头人王千弓的《秘书实用手册》是1996 年出版的,比较权威,使用范围比较广,而且它也不像2000 年以后出版的同类书籍那样常为培训教材。因此,笔者选取这本书作为我国秘书手册的代表。英文原版的《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自1995 年出版后,已连续修订了五版,最新的为2014 年版。不过因条件限制,笔者只找到了该手册的2008 年的英文原版第三版。此书虽离现在已有7 年时间,个别内容(比如办公设备和电脑部分)与时代有点脱节,但其他方面的内容并不会脱节太多,所以可以选择用于比较。粗略地看,《秘书实用手册》和《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都陈述了秘书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办公室布置、秘书写作、文档整理等等,结构较为相似,涵盖也都比较全面。

《秘书实用手册》是一本辞典与手册相结合的手册,概念解释和定义以辞典式写法编排,工作实务以手册式写法构成。全书分为十个部分,分别是秘书工作概述、参谋功能及保密职责、信息管理、文书处理和档案工作、会议管理、信访工作、办公室事务、秘书写作、国外及香港的秘书工作以及历代秘书知识等。美国的《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由一般事务、办公设备与电脑、商务文书、语言运用、财务活动以及职场晋升6 部分构成。整体来说,这本书是以大主题为基础,小标题为着眼点,具体解析每种事务之下的各个步骤,并对各类事务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与提醒。这对于中低层秘书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发展为高级秘书具有指导性。虽说粗看这两本手册都不错,且各有千秋,但若仔细阅读比较,却会发现我国学者编写的这本《秘书实用手册》存在不少问题。

二、《秘书实用手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比较,《秘书实用手册》大致存在八方面的不足。

( 一)受众对象较为单一,职业覆盖面狭窄。《秘书实用手册》明言编写目的是为各类秘书从业人员、秘书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者提供帮助和指导,但手册绝大部分内容是有关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针对公司、企业秘书、助理的内容比较少。无疑,非党政机关秘书工作者,就难以从该手册中得到有效帮助。由于美国是一个私营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所以《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的主要受众是企业的秘书助理,但是其内容却适用于各领域秘书助理,所以相对来说,美国这本手册比我国这本的受众对象和职业覆盖面都要广。

(二)内容设置过泛、过于庞杂。从另一个方面看,《秘书实用手册》的内容又好像太过全面,既有秘书学理论,又有工作实务指导。但秘书手册并非秘书大全、辞典或教科书,秘书具体工作中并不经常需要历史知识或调查方法。全部内容都列入到一本手册中,这就不像实用手册,而像“常用语大全”了。而再反观《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只包含非常实用具体的秘书工作内容与指导,并无多少理论、历史知识之类的内容。

(三)实用性比较欠缺,理论与实际有些脱节。手册,在英文中有Handbook, Manual 和Notebook 的意思。根据《汉典》,手册即“汇集一般资料或专业知识的参考书,或者是专门用于记录某一方面情况的本子”。如果一本手册让使用者看了之后却发现与实际工作或实际情况联系不紧密,或者只知大致步骤却不知如何实际操作,那么手册的指导、帮助性就会大打折扣,而《秘书实用手册》恰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该手册所示的各项基本工作步骤相对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具体陈述的却主要是概念,缺少对实际具体工作的明确指导,显得比较空泛、实用性差。譬如在这本手册中,怎样接听电话、如何处理文书等各个步骤都有注明与指导,却缺少针对具体环节时的具体做法、注意事项的提醒。又如“领导住宿安排”部分只是描述了住宿的基本要求,即交通方便、设备齐全、房间位置较好、楼层不要太高等。但是,类似“该如何安排领导的住宿?”“什么方法能够订到最划算和最有保证的房间?”“实在订不到住房该怎么应急处理?”等问题,该书都没有提及。假如一个秘书在为领导安排住宿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想从该手册中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恐怕就会落空。而相较之下,《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就详细列出了在预订住宿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比如旅行社一般都会留有多余的房间,所以要提前联系好一家关系良好的旅行社,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向该旅行社订购房间。再如信件不见了以后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回等等。

(四)文字陈述多,具体流程性介绍不够,图例更少,缺乏直观性。《秘书实用手册》的具体指导多是常规性的文字陈述,工作流程性指导方式使用不多;而且相关指导也时常显得比较粗略,不够细致;至于图表展示法使用得就更少了,缺乏一目了然的功效。而《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不仅细节指导详细,而且往往附有直观性的图表展示。比如对邮件的处理,该手册就先简单解释邮件的作用,然后就是对寄件尺寸、寄件时间等具体细节的详细提示。同时还介绍了用哪些方法可以寄邮件,哪些公司比较可靠。该手册对信件制作环节一步步地进行详解,包括信件结构构成、信封邮票的粘贴方式、各地信件地址简写总表、各种寄件的尺寸以及各种打包方法等等。同时提醒,如果是要寄大件的东西,怎么选取箱子、怎么注意贴好封条;如果丢失了,应该怎么做。本节的最后,编者还列出了一个清单,以便读者检查是否有所遗漏。这样细致且富于程序性的指导,无疑非常有助于相关从业人员方便、谨慎、有条不紊地工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的机率。

用图示法将相关的工作流程或信息进行直观地总结、集中归类呈现,也是《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的亮点之一。比如该书办公室常用事务一部分,在具体介绍完相关程序之后,又给出图表归纳。再如,该书也提供了相当丰富、排列有序、查找便利的“全美电话区号表”“全美邮编”“全美地区时差表”等较为常规性的图表。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具体事务、程序的直观图示。

物资置办是秘书可能遇到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对此《秘书实务手册》也缺少关注,一个常规办公室哪些东西是必须的,亦没有清晰列出。但请看《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其办公用品就陈列出了参考清单(见下图):

(五)与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结合不够。秘书及行政助理工作及其相关研究,都需要较多其他学科知识或方法的帮助,但是《秘书实用手册》的编写,在这方面则存在较大不足。如“如何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就可以借助管理学的知识,但是该手册的相关部分,却未见有所联系。而与之相对照,《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将一些管理学的理论融合于其中,把秘书时间管理、办会、文件等各种事务和管理学相结合。该书借用了管理学的时间管理理论——第三代时间理论,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设定计划,做出坐标图表,制定时间计划表。

另外《秘书实用手册》的编写语气过于官方,不够亲切,常常给人以指示、命令之感。这固然首先可能是因为编写者们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放置在了指导者的角度,但可能也与缺乏心理学方法的引进不无关系。《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较好地引入心理学方法,相当注意揣摩读者对象,尤其是具体场景中所涉及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反应,从而针对性地定位语气、选择用语,给人以舒服、安慰、可信赖的感觉,这尤其是对那些新入职场的相关从业人员来说很有安慰、放松、依靠感。

(六) 语言生硬,排版太密。《秘书实用手册》不少词条属于百科辞典式内容,比如建国后的第一次秘书长会议,通用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等。各词条解释或者延伸的语言风格也与辞典类似,以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为主,较为客观,介绍和依据比较官方。这种写法虽然严谨,但却缺乏灵活性,大大降低了手册的“悦读性”和支持力。《行政助理与秘书手册》却与前者的风格完全不相同。比如,手册对刚进职场的人是这么说的:刚进入这个地方,你可能觉得这里有很多的问题,你也很想提出来,但是请你记住,你想提出的,是很多刚进职场的人都想要提出的问题,但是,你的上司拒绝了这样的提议,必定有他的理由;所以,请你再多观察一段时间,当你熟悉了这里的环境,真正了解了这里的规律,或许你的问题就能找到答案了。手册的第一作用无疑是指导性、指引性的,手册的用语平实、亲切,让人读来有与朋友或亲人面对面的感觉,其帮助、指导的效果无疑会更好。

《秘书实务手册》整本书的字体都较小,且编排得密密麻麻,不易迅速浏览发现所需要的具体内容。假如秘书在时间较为紧迫或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查阅该手册,可能难以快速找到所需内容,会让其变得更为紧张、烦躁。而《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的排版并非密密麻麻一片凌乱,而是分点、分层,步骤之间隔段隔行,具体要求和关键字词制黑,内缩进,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七)缺少办公设备的使用指导与置办内容,与时展结合不够紧密。《秘书实务手册》比起其他国内同类书籍,在办公设备及软件方面的介绍算是不错的,但也只是提到某种设备是什么,却没有解释如何运用。这表面看似是考虑不同,但实质却可能反映了国内同类书籍所存在的缺乏与时代同步意识的问题。笔者查阅了1980 年代末到2011 年以来我国学者所著的多部秘书手册,发现它们都极少涉及应该怎样运用现代化办公用具的内容,即便这20 多年来,电子办公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美国的《行政助理和秘书手册》有一部分内容专门就是关于办公设备与电脑的。介绍了当时最常用和最先进的电子办公产品和具体的使用方法,也包括比较实用的软件的用法等。作为一个刚入门的秘书,通过这一章,可以迅速地把握各类办公设备的用法,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比如它的2008 年版,就引入了PAD这样当时非常新的办公用品,而该书已出版五版了,笔者猜测,目前的第五版一定会包括Macbook,Pad,Surface 等电子产品的用法。与时代结合紧密的秘书手册,才不会落伍,持续受到读者的欢迎并不断再版。另外要补充的是,《秘书实用手册》还引入了一些传统的秘书工作概念与流程之外的新词汇,如秘书事务所、秘书服务公司、皮曼特速记法。这类新兴秘书产业词汇及外国秘书工作的相关知识,极少出现在国内出版的其他秘书工作手册中。

同时,该书也突破了以往秘书工作手册只罗列单一常规工作指导的情况,拓展了其他秘书技能,加入了许多“谋”和“管”的内容,对秘书工作的全面发展具有意义。

(八)服务意识不够强。这里的服务意识,指得是如何从细节布置上服务领导、服务外来者,这就涉及到办公室的合理布置了。比如,秘书应该在各个办公室会议室准备笔记本与笔,以便随时在各个地方开会或者讨论的时候使用,节省领导的时间也节省自己回办公室的时间。办公室放置地图,既可更好为领导服务,又可在来访人员询问地址的时候进行解惑,也可让自己外出工作更加顺利。这些都是提高领导工作与秘书工作的重要细节。

三、改进建议

上面所谈到的诸多不足,不只是《秘书实用手册》一本书的问题,而是我国同类手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确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急起直追,快速改进。为此笔者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明确手册的受众对象。在写书之前就需要明确这样类型的问题:手册到底是写给哪一类型的人的?这些人是否能够真正通过手册得到切实、有效的帮助?

二是内容要精,不要杂。重要、关键的内容应该首先阐述清楚,具体的步骤、要注意的细节应该更多地写在手册中,而不是等着读者在工作中摸索。许多并不太必要的内容,如国外秘书知识、历史秘书知识等内容可以考虑缩减或删除。同时,排版要有条理,步骤要分段分行。合理的排版,才会让秘书工作者方便地找到真正需要的内容,不会觉得眼花缭乱。另外要补充的是,手册旁边应该留出空白部分,以供读者将自己的经验记录在手册上,将手册变为自己真正的“帮手”。

三是提高手册实用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程度。多用实例以及图表进行具体工作的演示,不要仅仅使用文字进行描述。实用工作的内容,如电话号码大全,邮编大全等就应该列在手册中,以供随时翻查。

四是注意秘书工作与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融汇贯通。提升手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度,为秘书工作提供更好的帮助。五是手册编辑应该与时俱进,将各种现代化设备与软件的内容加入手册中。同时,办公设备与软件应该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不应只有概念介绍。

六是做好各类型的总结。在工作中,应该把一些重要常规的事务列好预备清单,以便工作者作为防漏清单进行翻查。秘书也是财务助理,因此,物质置办的现时推荐与价格,也应该在此罗列出来,作为秘书工作的参考。

七是服务意识应该更提升。办公室应合理设置,如书本地图的放置、小本子和笔的放置等。同时,也应该注意领导的办公室布置习惯,以便于以后领导需要秘书找东西的时候,不至于把领导的办公室搞乱。

八是要提高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断地修订质量较高、读者广泛欢迎的秘书与行政助理手册。

参考文献:

[1] 廖金泽:通用秘书手册.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千弓,徐中玉. 秘书实用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Stroman, J., Wilson K. & Wauson J.. Administrative Assistantand Secretary’s Handbook. (2008). The U.S.A., Amacom.

第4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职业倦怠 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 危害 影响因素 对策

一、职业倦怠概述

(一)职业倦怠的基本内涵

倦怠,原指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1974 年,弗鲁顿伯格首次在应用心理学领域提出“职业倦怠”一词,并用其描述那些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

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主要有以下表现:经过时间的持续,或者因个体身心的极度疲劳,出现一系列身心不适的症状;情感耗竭,工作情绪低落,职业或成就感淡漠;丧失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身心疲惫和情绪不安达到极限,个体由此进入抑郁前期症状,丧失职业自信,拒绝工作。

(二)职业倦怠的成因

关于职业倦怠的产生根源,有外因和内因之分。

1.职业倦怠外因。个人所处的工作场所内部环境的状态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员工在工作中受到周围的人和组织内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制约,调节身心以适应环境并处理好相关的人和事是职工把工作做好的前提。工作环境的不良刺激产生的压力,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职业倦怠也可能是来自于职业工作岗位方面的压力,指的是员工担任的工作本身所固有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工作性质和范围,涉及的任务和工作量,以及工作场所的环境等。

2.职业倦怠的内因。即员工自身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员工缺少一定的专业技能作为工作的基础,就容易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易产生职业倦怠。(2)职业责任感淡化。从事一种职业意味着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义务、使命、任务的具体体现。没有职业责任感就不会坚守职业道德,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厌恶感。(3)无正确的职业荣誉观。职业荣誉是员工工作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褒奖以及职工对自己职业的肯定和欣赏。没有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就不可能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义务和职责,不可能用正当的手段积极地争取职业荣誉,更不可能有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4)缺乏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员工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若员工缺乏职业理想或职业理想发生动摇时,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会心灰意冷,不思进取,丧失斗志,缺乏进取心,甚至虚度年华。

3.职业倦怠的危害。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对职工身体的伤害。职业倦怠首先带给员工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员工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影响单位的可持续发展。由职业倦怠带来的员工敬业精神不强、工作热情下降、对工作敷衍等,必然影响其能力水平的发挥,造成工作效率低和资源浪费,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单位的发展。(3)不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社会风气是每个社会成员和各行各业道德风尚的集中表现,是社会风气的主流。职业倦怠使员工精神萎靡、工作缺乏动力和激情,对周围的人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内涵

综上,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是指注册会计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的一种过激反应,是其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对职位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和对周围人感情的冷漠。在多方压力下出现情感耗竭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处于这一阶段,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注册会计师就会逐渐产生消极情绪,对同事、客户等周围的人和工作表现出淡然、冷漠的态度,无法在工作中尽职尽责。

2000 年,Fogarty 等人在研究中第一次明确引入了与其他职业相类似的职业倦怠概念与维度,并将其纳入压力模型之中,成功地将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融合在一起,认为角色压力直接导致了职业倦怠,而注册会计师行为与态度的不良后果受职业倦怠的直接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为我们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理论框架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危害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危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职业倦怠会在生理、精神上使注册会计师产生挫败感,使注册会计师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身情绪,易产生自我怀疑、焦虑、压抑、苦闷、厌倦、怨恨、无助等消极情绪。(2)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整体来看,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会使其工作能力下降并降低行业的整体形象,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3)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职业倦怠使注册会计师在人际关系上变得疏远,退缩,摩擦增多,情绪充满忧郁和攻击性,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并影响社会的稳定。(4)降低财务报表的有用性,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倦怠会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无法起到经济监督的作用,必然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注册会计师的心理状态感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而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根源离不开职业本身特征带来的压力和注册会计师的人格特质等个人因素。其中工作特征(Job characteristics)是指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1.外部根源。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外部根源主要是指来自工作本身的特征、公众期望、法律责任等的压力。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外界诱惑与独立性的矛盾。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要求其具有独立性,不可受经济利益或感情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在审计过程中,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说情、送礼、宴请等压力和诱惑,必须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抵制才能保持独立性,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和判断。(2)业务知识更新快。目前,我国处于会计理论与方法大变革时期,审计方法与技术试图与国际化接轨,注册会计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审计手段和方法已不适应审计任务的需要,知识经济下,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要具有较高的会计、审计、财务等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这需要注册会计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学量新知识与新方法。长期的超负荷学习与工作,身心的极大投入也使注册会计师更易发生职业倦怠。(3)公众期望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的财务报告,他们需要通过财务报告的分析来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这无疑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压力。(4)风险性大。由于审计的失误而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蒙受损失,注册会计师就有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内容繁多、复杂,发生错报风险很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逐步扩展,对其的法律诉讼大量增加,这无疑会极大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增加其疲惫感。(5)各关联方的利益权衡。经济上依赖于委托人与人的注册会计师在制度上被要求独立于他们,当一些被审计出来的问题比较大、可能涉及到责任追究时,被审计对象往往对审计加以限制、施加压力或进行贿赂,妨碍注册会计师工作。如何积极与被审计对象沟通、协调,取得理解和支持,是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对审计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的巨大考验。(6)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供服务往往具有时间限制,从而造成会计业务具有明显的“淡季”与“忙季”之分,在业务繁忙时,时间压力与工作繁重是造成注册会计师工作压力的基本原因。注册会计师若没有科学的时间管理工具对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审计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管理,极易形成审计时间管理的疏忽,造成审计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2.内部根源。造成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内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道德。缺乏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会缺乏职业理想。而职业理想是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注册会计师在拥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职业责任感淡化使注册会计师不能安心本职工作,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无正确的职业荣誉观,这些都会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倦怠。(2)学习能力。如果注册会计师学习能力差就无法适应会计制度变更和教材的更新换代、无法扩展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并丰富知识结构,没有过硬的知识储备做基础就无法顺利在工作中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容易遇到困难和压力,易产生职业倦怠。(3)个体差异。注册会计师的个体差异是指个体间与生俱来的、客观存在的差异,主要从性别、工作年限、性格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体现。性别方面: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肢体两个维度上都更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但在个人成就感方面,男性注册会计师的自我消极评价更胜于女性注册会计师。工作年限方面:工作年限较长的注册会计师年龄较大,面临着退休、家庭、赡养子女等一系列问题,焦虑、抑郁等情绪就会随之产生。且由于长时间进行审计工作,对审计流程、审计方法比较熟悉,长期重复性的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刚参加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对工作存在新鲜感,乐于迎接工作中的挑战,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所以倦怠水平较低。性格方面:过于积极或消极的性格都不利于注册会计师远离职业倦怠。好高骛远、不能客观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注册会计师,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而忽略现实,当抱负无法施展时,常常会产生职业倦怠;自怨自艾、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注册会计师,由于意志消沉,工作没有动力,也易产生职业倦怠。另外,意志力坚强、性格开朗的注册会计师往往能克服、解决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难并易于与同事、客户、上司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不易产生职业倦怠。身体素质方面:工作中,注册会计师从心理和生理上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本钱”。身体素质差,往往使注册会计师在繁重、复杂的工作面前力不从心,极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 注册会计师远离职业倦怠的基本措施

注册会计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如何走出困境,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本文中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危害、产生根源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注册会计师应从自身出发,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减缓甚至消除诱发职业倦怠的内部因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自己:(1)加强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时俱进,将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信,从而减少因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怀疑而产生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专业素质的提高可以减少工作量,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消除职业倦怠。(2)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职业道德的提高对职业倦怠的减缓有积极作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主观能动作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质量及审计意见准确性的高低,只有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才能增强自身的责任心,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也为审计意见质量提供重要保障。(3)强化身心素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册会计师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应对艰巨的工作任务;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富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对待问题,不因对自我的过高期望而产生职业倦怠,勇于面对挫折。

(二)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人性化”调整

会计师事务所应针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特点、压力来源和个体需求,适当调整“人性化”工作时间和奖励方式,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满意度。(1)减少工作负荷,增加自由度。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与时间压力,事务所可以实行较为灵活的弹性工作制并安排假期平衡注册会计师事业与家庭的精力分配,实施员工援助计划和改善健康计划,进行压力管理培训等。张弛有度、自由的工作节奏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在工作中自我调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关注社会需求,完善激励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请心理学专家、社会学家以及研究职业倦怠的专业人士针对注册会计师专门设计出有关职业倦怠表现、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调查问卷(最好把问题量化),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阶段性测试,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情况并根据其需要,调整并完善激励方式,满足其有关需求。(3)注重企业文化,提高职业道德。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完善来强化注册会计师归属感和职业自豪感,增强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满意度及对组织和团队的情感依赖,这样才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从内心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并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养。

(三)改善外部环境

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审计工作的各关联方应理解并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为其提供更为宽容、和谐的工作氛围,缓解其压力。

四、小结

注册会计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人群。本文首先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危害等进行简单论述;其次,结合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特点和所受压力,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进行定义并分析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和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内外根源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旨在加强注册会计师对职业倦怠的防范意识,并呼吁人们理解、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J

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Staff Burnout[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2.Westcott S.Beat Back Burnout[J].Black Enterprise,2006,36(13):116.

3.徐洪波.注册会计师职业倦怠的内容与危害[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1).

4.崔宏.会计职业倦怠研究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9).

作者简介:

第5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该注册处于1993年5月1日成为独立的政府部门,目前共有政府合约员工283名。雇用制员工56名。由于两地法律体系的差异,在注册审查方式与行政理念上有根本不同,但从我们学习和了解注册处过程中,深感香港社会的严谨规范、香港公务员的勤勉与热忱。

(一)勤奋的工作精神、创新热诚的工作态度

在注册处学习期间,我们的行程安排精确到分钟。一进注册处报到,行政助理便将行程安排密密麻麻的三张纸交予我们,从时间、地点、会谈内容到负责人员无不清晰明确。日程表是利用使用过的复印纸,可见其节约程度。每到下一项目开始之前一分钟,行政助理便会来到考察团员跟前示意、领路。每个环节负责人员的介绍基本上按日程表安排,内容具体详尽,加上考察团讨论与询问十分紧凑、有序。其严谨近乎刻板守时,其对待工作的敬业与热忱的态度令我们大为赞叹。

(二)高效的工作效率、科学合理的内部工作流程设计

2004至2005年度,递交香港注册处登记的文件总数为1624230份,每天平均6038份。香港注册官分为一级注册主任、二级注册主任和高级注册主任三级。以高级注册主任或二级注册主任为组长,各带2~3名一级注册主任和4~5名辅助人员组成注册组。整个注册处有60多名注册官。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仅靠现有人手在法定期限内办结,且差错率极小,你不得不佩服其处理文件的速度与效率,以及科学合理的内部工作流程。

1.从受理大厅来看,大厅无座位,所有的办事人员只能站着办事,服务窗口依据人流量随时调节开启。办一个收件通常需2~3分钟,一旦出现10人以上的队伍,就立即开启关闭的窗口,直到受理完毕。这样既保证了工作人员的休息又方便了外来办事者。窗口工作人员受理收件后便迅速浏览和代码机扫描,从代码机上取出两份签注代码,一份交办事人员,一份粘贴表格,即告收件完成。

2.所收材料由助理人员扫描进入电脑系统,从下一个程序开始,全部从网上系统里审查文件,纸质文件不再流转。

3.电脑程序自动将文件分门别类传输到各部门。如有新公司注册文件1000份,新公司注册组共10名人员,电脑便自动各送100份文件进个人电脑,如遇相关人员公休,电脑便不会派送,以避免材料漏办现象。在处理文件时,电脑随时提示整个小组工作量共多少,已完成多少,你本人还有多少未完成,每个人的工作进程和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均一清二楚。

4.当工作人员发现文件有误时。当即书面拟制驳回的理由,并立即存盘转给下一个环节,由该环节人员进行认定。如发现前一环节存在错误,将返回前一环节审阅并同时注明理由,并将处理过程及情况转上一级注册官(或组长)。这样,可基本杜绝差错率的发生。

(三)良好的服务理念

香港注册处的理念是――受世界认同的卓越的公司注册处,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1.香港注册大厅不设座位,用标识绳维持秩序,每个办事人员均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也无叫号系统,由保安人员引导。井然有序。为什么不设座位?因为香港注册处向社会公开承诺,任何办事对象的等候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可以投诉。考察团在大厅内也确实看到,前来办事的人员直接到窗口办事而无需等候。

2.接待时间全天候,午休吃饭分时段,保证窗口有人接待。特殊项目或者当事人需要仔细询问的项目,大厅设置面对面访谈式的接待桌,由专人办理。

3.公众查册服务以顾客至上。公众查册服务是香港注册处的重要功能之一,于2006年2月28日启用,客户可透过互联网查册中心使用电子查册,可以查阅公司名称、文件索引、影像纪录、董事索引、公司资料、取消资格令记录册、押记登记册等,运行至今查阅案总数已达260万次。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非常便捷,但收费甚高,设立公众查册中心后,安排5~6名熟悉查册业务与电脑技术人员组成的服务小组,向查询人提供介绍、贴身示范与操作,使来访人满意而归。

(四)良好的政府公关意识

香港注册处作为独立的基金运作单位,一直坚持参加贸发局组织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推广日,向中外客商介绍政府服务。非常注重公民教育与政府形象推广,通过各种方式引导香港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商业机构自觉尊重知识产权。他们经常开展各类调查、座谈和宣传活动,善用大众传媒工具。良好的政府公关理念,运作一流的公关技巧,令我们获益颇多。

(五)科学并人性化的内部管理手段

香港注册处在公务员培训的独到之处,在于将企业管理理念延伸至公务员培训中,经常举办内容多元化的简介会和经验分享会,例如压力管理、工作表现管理、存档实务和生产服务技巧等等。在员工奖励与嘉许上也较富人性化,设置有工作表现奖――对每位员工的整体工作表现表示嘉许:最佳建议奖――对员工提出有助于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的建议表示嘉许:好人好事奖――对个别员工的模范行为和卓越表现表示嘉许:最佳服务奖――对个别部门或组别在指导服务方面的工作表现表示嘉许:模范柜台职员奖――对个别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员工表示嘉许。

香港之行使我们获益良多。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浦东,运用现念指导登记许可,将现念贯穿于我们工作实践之中,可以大大推进注册制度的改革创新。

(一)抓住注册官制度这根主线,不断改进与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注册官制度实施后,对材料的审查、复查和监督制度虽已建立,但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可否借鉴香港注册处严密合理的监督流程,对制度设计再做创新,从而堵住可能产生的漏洞,提高登记受理质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窗口服务效率

通过考察感到,我们的金管工程与香港注册处的运作系统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采取快速扫描方式,既可减少人为差错,也可为应对行政诉讼留下工作轨迹。还可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创新高效优质廉洁的品牌形象

我们应在政府对外宣传推介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塑造创新、高效、优质、廉洁的窗口形象。注册大厅规范建设,要着力在人性化服务措施上下功夫。通过大屏幕的演示、宣传资料的发放、图片展览、推介会等多种方式,例如滚动播出队列训练成果展示、新政策推介、服务理念、工商文化、CEPA实施情况介绍,使工商形象深入企业之心。

(四)加强信息的采集与整理,不断向社会提供丰富、准确的信息产品

注册窗口每天收集大量的信息,但缺乏疏理和整合。登记的一大功能是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我们应在信息汇总、整理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完善,向社会提供丰富准确信息产品。

第6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一、2004年度工作

2004年度,协会在抓好政治学习、搞好廉政建设、加深对“十六大”会议精神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以“鼓励中介机构发展,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加强监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行业诚信建设”这一中心,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全面完成了厅“青财函字[2004]51号”文件下达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行业自律性管理体制工作

在协会行政职能交接后,2004年度协会重点工作是依据“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原则,建立“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按照厅领导关于在注册会计师管理方面拿出几条操作办法的批示,在加强内部惩戒、执业人员维权和执业人员申诉工作管理的基础上,及时出台了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内部检查办法,同时建立了事务所执业的报备制度,促使了行业自律性管理体制的落实。

(二)落实了《**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实施意见》

该办法自03年推行以来,得到了广大行业同仁的积极拥护,搞好诚信建设符合事务所的执业原则和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所以2004年协会坚持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不动摇,以张光荣厅长关于鼓励发展中介机构的工作思路不变的指导思想,把行业诚信建设的这一工作思路具体体现在了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培训、注册、监管、标准建设、技术指导等具体工作之中,并在年内建立起了诚信档案制度,切实把诚信建设落到了实处。

(三)规范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治理机制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前途的大事,是提高执业质量和保障事务所永续发展的前提。2004年协会带领全行业树立起以人为本、从严治所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目标,倡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风,积极创造了一种凝聚、培养、关心人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工作氛围,在全行业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进取、激励、公平的用人机制。增强了事务所的凝聚力,培养注册会计师后续人才。

(四)加强制度建设,抓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培训工作

搞好培训工作是提高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前提,协会在年初工作计划中就把培训工作列为全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搞好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协会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切实落实好培训制度,将培训工作同注册会计师年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未完成培训课时的注册会计师在年检时坚决不予以通过;二是协会为支持州县事务所的培训,决定州县事务所学员的食宿费由协会负担,多方面调动事务所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严格课堂纪律,实行点名制度,保证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手段,有力的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搞好培训工作,协会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从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师资,分别讲授了审计风险及其防范、风险导向审计、小规模企业报表审计风险控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案例分析、司法会计的理论与实务和塑造高效团队和职业道德建设等内容,培训内容既与注册会计师业务操作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又紧扣行业形势,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参加培训的学员,尤其是各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深感受益匪浅。授课老师高水平的理论阐述和精彩的案例分析,得到了学员的好评。

搞好培训工作,是协会适应形势,提高服务水平迈出的坚实一步。今后,随着中注协远程教育网络的开通,培训方式将有大的改变,协会将适时转变培训思路,调整培训方案,进一步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并将执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做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

(五)切实做好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

按照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严肃纪律、严格要求、精心准备、万无一失”的要求,在财政厅领导的关心和注册会计师协会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圆满结束。在考试组织方面:一是财政厅成立了以主管厅长为主任的“**省财政厅第十三届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及其下设的**省财政厅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考办”),考办设在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并明确考委会及考办职责,以便各司其职;二是报名工作开始之前,在《**日报》、《西海都市报》等省内主要宣传媒体上报名广告,提高宣传力度;三是加强对考办工作人员的培训,在报名工作中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提高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考试实施方面,为了保证考试万无一失。一是认真选聘监考人员,在考试举行之前,认真培训监考人员学习考试操作规程,保证监考工作的严肃性;二是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关于做好200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实施工作的通知》(财考办[2004]154号)要求办理,环环相扣,没有出现差错。

高标准、严要求,保证考场纪律。为维护国家考试的社会信誉,省保密局的领导自始至终参与了今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工作,从试卷的出库、分发到试卷的密封、回收、入库,都有保密局的领导监督,一方面促进了我们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

考试期间考场秩序良好,应试人员遵守考场纪律,没有发现违纪、作弊等现象;考场监考人员认真负责,各项工作都能按照考试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六)认真做好注册管理和年检工作,搞好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注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了对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机构的年检,将个人资格年检和机构年检相结合、与后续教育培训相结合、与人事档案管理相结合,进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以达到搞好队伍建设的目的。

(七)继续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

行业执业环境在最近几年逐渐好转,但行政干预、压价收费、给予客户回扣,部分执业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出具虚假验资、审计报告等不正当竞争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中介服务市场。对此,协会加强了与省纪委等有关部门的协调,力争在明年开展一次执业环境的清理整顿行动,对遵守道德、诚信为本的事务所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执业环境。

(八)完成了全省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脱钩改制工作

2004年我省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脱钩改制工作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27家需要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的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材料基本上报送完备,审查验收工作也基本完成,将在年底之前向社会公布完成脱钩改制的社会中介机构名单,至此此项工作将得以全面完成。

(九)为了进一步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壮大,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形象,我们在给中介机构创造良好执业环境、促使提高执业质量的同时,经过积极努力,调整了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标准,这将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根本性的保证。

2004年厅里下达给协会的工作目标虽已完成,但是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存在的问题有协会自身班子弱的问题,也有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更有整个社会执业环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根据光荣厅长在传达省委常委会精神会议上强调的“结合财政部相关精神,认真思考,进一步明确明年的工作思路,安排好明年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对一些问题作深入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切实做好2005年的工作。

二、2005年度工作安排

(一)抓好行业诚信建设,维护行业执业形象

落实贯彻好《**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实施意见》是协会长期重点工作。这不仅符合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执业原则的需要,更能体现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行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体现行业形象的需要。所以,协会将坚定不移地把行业诚信建设的这一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并具体体现在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考试培训、注册、年检管理、业务监管、行业惩戒、标准建设、技术指导、行政审批等工作之中。

(二)规范会计师(资产评估)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执(从)业人员的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是关系到行业发展前途的大事,是提高执业质量和保障事务所永续发展的前提。2005年协会将继续带领全行业树立以人为本、从严治所的理念,坚持以尊重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为目标,倡导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发展人的作风,积极创造一种凝聚、培养、关心人的工作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在全行业建立并巩固一个进取、激励、公平的用人机制。协会将通过加强执(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管理等工作来实现上述目标。

(三)建立行业自律公约、落实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报备制度

在目前的执业环境下,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2005年协会将制定出包括收费价格在内的行业自律公约,以此遏制不平等竞争、压价收费等不正常现象的蔓延,致力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自身素质。与此同时,实行业务报备制度,把可能出现的执业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使事务所执业行为朝着科学、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另外,建立起政府——协会——中介机构之间的沟通渠道,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维护事务所的合法权益。

(四)几项具体工作

1、开展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复查工作,7月初做好有关所停业整顿情况的审查工作,在9、10月份继续按照中注协、中评协的要求开展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

2、做好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考试报名及按照“三严一保”的要求实施好考试工作;加强执(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并完善培训和后续教育制度,在7—8月份继续举办全省执(从)业人员后续教育培训班;并根据中注协的要求适时举办远程教育视频(同步学习)培训班;组织安排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和业务骨干参加三个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工作。

3、搞好“注册两师”的年检工作,指导被撤销的格尔木诚信所的终止清算、人员安排以及被延期的**江源、西宁振青事务所的规范运作工作。

4、清理挂名、未参加后续教育培训的执业人员;清理事务所擅自违规设立业务代办点以及乱设分所的现象;及时清理对已设分支机构但执业人员不到位或委托他人招揽业务的现象。

5、加强非执业人员和一般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非执业会员的基本信息,保证将行业发展状况和信息资料分发到每一个非执业会员的手中。同时加强一般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督促事务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为一般从业人员建立“三金”等生活保障制度,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其合法权益。版权所有

第7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出于制定科技政策的需要,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已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在组织上有一套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标研究工作,并把科技统计、科技指标与管理决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注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为科技统计工作提供了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与规范;

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定期出版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网传输信息;

为满足制定科技政策对指标的要求,十分重视研究能测独创新以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指标;

注意加强与非OECD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为合作、收集非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以下对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这些具体情况和特点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二、组织机构

OECD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目前共有29个成员国,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经常为成员国制定国内政策和确定在区域性、国际性组织中的立场提供帮助。

OECD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OECD成员国和欧共体各派一位大使级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委员会是OECD成员国举行会议和交换信息的机构,由各成员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内可设有专家组和工作组。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议题,OECD共设有200多个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

OECD的日常工作机构是秘书处,设在巴黎OECD总部。秘书处下设司或部,每一个司服务于一个或若干个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组或专家组。秘书处为OECD政府间的交流与协商提供信息和分析材料。为此,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指标就成为秘书处的极为重要的职能和工作。

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主要涉及该组织的科技政策委员会(CSTP)和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DSTI)。CSTP是OECD的常设委员会,由成员国以及作为观察员会的非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调成员国的科技政策、促进在科技领域内的合作。CSTP(以及OECD的工业委员会)服务的工作机构,CSTP所需要的科技统计数据、科技指标以及其他信息和分析材料都是DSTI提供的。DSTI下设的经济分析和统计处(EAS)是主要从事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机构。EAS的主要工作是:对各成员国和部分非成员国进行R&D调查、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编辑出版科技统计资料;编写科技指标为科技政策委员会提供信息和分析资料;组织专家研究科技统计方法和指标、组织编写各类统计手册和规范。

为了确保科技统计数据和科技指标的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不断改进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以满足CSTP的需求并提高反映科技政策和国家特点的有效性,CSTP下设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NESTI)。NESTI由各成员国以及联合国和观察员国家的代表组成,它是对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建议和协调的机构。EAS的有关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的结果、提交给科技政策委员会的分析材料、科技指标、科技统计的标准与规范等都得经NESTI进行检查和审核。该专家组还可以就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工作向CSTP提出建议,经批准后由EAS具体实施。此外,NESTI还可以协调各成员国的科技统计,各成员国和观察员通过各自代表可以交流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组织各成员国有关专家进行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

三、科技统计标准与规范

制定科技统计标准和规范是科技统计的基础性工作,OECD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1963年以来,OECD相继编撰正式推出了5本手册,按出版时间顺序依次是弗拉斯卡蒂手册、TBP手册、奥斯陆手册、专利手册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统称为《弗拉斯卡蒂系列手册》。这些手册涉及到科技统计的广泛领域。弗拉斯卡蒂手册和科技人力资源手册是计量投入R&D的资源和投入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的标准和规范,奥斯陆手册是计量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标准和规范,而TBP手册和专利手册则是计量科技活动产出(技术国际收支和专利)的标准和规范。从功能上看,弗拉斯卡蒂手册和奥斯陆手册主要是为统计调查而制定的,而其他3本手册则是为从其他已有数据资源获取数据而制定的。

(1)弗拉斯卡蒂手册

1963年正式出版,又称为《为调查研究与发展(R&D)活动所推荐的标准规范》,这是在国际上最早推出的针对R&D统计调查的标准和规范。该手册对研究与发展统计的概念、定义、范围和分类进行了规范。手册出版后,共进行了5次修改和补充,先后增加了许多内容。按照这一手册,OECD成员国从60年代开始就系统地开展了R&D活动的调查,一些非OECD国家也逐步按照此手册实施了本国的R&D活动调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也以该手册为基础,分别在1978年和1979年提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

(2)TBP手册

手册的全称是《收集和说明技术国际收支数据的标准方法建议》,这是OECD组织制定的第一本用于计量科技活动产出的手册,为对国家之间无形技术贸易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该手册由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0年正式出版。

手册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本定义和概念,主要有技术与技术转移、技术的循环及国际技术转移、技术国际收支。第二部分叙述了技术国际收支的界定及其所包含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时所采用二种的分类,按转让者的特征分类以及按合同的特征分类。第四部分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第五部分讨论不同国家间或不同时间的技术国际收支数据进行比较时的货币换算和减缩折算及其有关问题。

(3)奥斯陆手册

新技术的开发与扩散是产出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出于反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定创新政策的需要,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调查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指导和规范技术创新统计,根据OECD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的建议,在北欧工业发展基金会的合作下,经OECD科技政策委员的认可,于1992年正式推出了技术创新统计手册,即《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采集和解答指南》,也简称为奥斯陆手册。

手册从统计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进行了界定,为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统计制定了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有,创新过程模型、创新费用的测度、创新调查的分类和调查步骤。OECD和欧洲委员会于1997年又推出技术创新手册的修订版。修定后的手册虽然仍采用原有的概念、定义和方法论框架,但是在定义上更为准确,所提供的说明更为广泛,使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测度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此外还采用了最新的国际分类标准。手册出版以来,迅速为大多数OECD成员国作为测度产业创新活动的参改,并在欧共体创新调查(CIS)中得到成功的运用,还被翻译为多种文字,推动了技术创新调查在世界范围内的实施。

(4)专利手册

OECD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重视利用专利统计数据,为在成员国之间就使用专利数据作为技术指标达成共识并保持国际上的一致性而开始酝酿和起草手册。1992年与1993年在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的年度会议上讨论了手册的初稿,经修改,并由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4年公开发行。

专利手册是继TBP手册和奥斯陆手册之后,又一本集中描述R&D效果和影响指标的手册。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向希望利用专利统计数据建立科技指标的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工具,从而使所用的方法协调一致。手册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把专利置于一个总体概念框架中,说明专利指标与其他科技指标的关系,使用专利指标的方法论问题,以及专利指标的优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专利法律体系,这对于进一步理解反映技术产出的专利指标是非常必要的。第三部分介绍专利的几种分类法和数据库,讨论专利能够提供的技术信息。第四部分讨论专利指标、各种分析思路以及与R&D、科学、创新和经济等各类指标的联系。

(5)科技人力资源手册

该手册为测度和分析科技人力资源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这是由OECD和欧洲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的,1992年和1993年在OECD的研讨会上进行了讨论,1994年OECD的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进行了讨论,修改后,经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5年正式出版,也称为《堪培拉手册》。

手册给出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并从统计的角度对科技人力资源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科技人力资源存量和流量的模型,为编制和分析流量和存量数据提供了依据,介绍了科技人力资源数据的统计分类及有关定性信息,讨论了收集和编制科技人力资源资料的各种数据来源。

四、数据收集、数据库及统计资料

1.统计数据收集

OECD的科技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对成员国所进行的R&D调查。该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年初向成员国发调查表,各成员国填好后,可以通过邮寄或E-mail向OECD传送数据。调查的内容具体有,R&D支出和R&D人员总量及其分类数据、政府R&D预算拨款、技术国际收支等。

此外,OECD还充分利用其他国际组织的统计资料,经过处理形成科技指标。例如,利用国际上和美国的专利统计资料,通过加工形成一些专利指标,反映科技活动的产出情况。

2.科技统计数据库

OECD的科技统计数据库分两类:第一类是OECD或其它国际机构从成员国收集的数据,其内容主要有R&D数据、技术收集数据和专利数据、技术创新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所保存的是科技指标或经济分析指标的数据。OECD的这些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也是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建立和维护的。

R&D数据库

该数据库存有OECD成员国的R&D基础数据,主要有:R&D支出与R&D人员总量及其主要结构数据;企业部门、高等教育部门以及私人非营利部门的R&D支出与R&D人员的总量及其结构数据;政府R&D预算拨款(GBAORD)及其社会经济目标结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各成员国进行的R&D调查。

技术国际收支(TBP)数据库

该数据库存有各成员国的技术国际收支总量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各成员国进行的R&D调查。目前,正在建设技术收支总量及其详细结构的数据库。

专利数据库

建有两个专利数据库。一是关于专利申请指标的数据库,是在WIPO提供的专利数据库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个是美国授权并按产业分类的专利指标数据库。

技术创新数据库

才开始着手建立的数据库,存放成员国第二轮(CIS-2)技术创新调查数据。

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MSTI)

该数据库是由最常使用的科技指标数据组成,共有89个指标、29个成员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有70个指标为R&D指标,另19个指标为科技活动的产出和影响指标,即专利、技术国际收支以及R&D密集产业的进出口贸易。R&D指标主要是全国以及企业、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的R&D支出和R&D人员,R&D支出中包括不变价增长率,购买力平价的比值以及R&D与GDP或工业增长值的比。

企业部门R&D支出分析用数据库(ANBERD)与R&D研究人员分析用数据库(ANRSE)

这两个数据库为分析人员提供企业部门R&D支出和R&D研究人员按行业分类的数据。由于采用估值技术对缺损数据进行了处理,这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时间进程上都是完整的,具有国际可比性,便于进行对比和分析。ANBERD数据库存有R&D支出最大的15个国家的企业部门R&D支出的详细数据,ANRSE数据库存有OECD7个主要成员国的企业部门R&D研究人员的详细数据。

3.统计数据出版物

OECD的统计数据以文学和电子版本形式定期出版,此外科技指标专家组的各成员国专家经秘书处许可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部分统计数据。

基本科技统计数据(BSTS)

每两年出版一本,刊登有29个成员国的R&D、科技活动产出、专利申请和技术国际收支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来自OECD的R&D数据库。OECD的另一本出版物“主要科技指标(MSTI)”中的指标值就是基于这些基本数据计算出的。该出版物的电子版本每年第4季度发表,并含有1981年以来的数据,在OECD的网站上也可以查阅其中部分数据。

主要科技指标(MSTI)

每年出版两次(分别于6月与12月),刊登了29个成员国投入R&D的资源及产出指标,即R&D、专利、技术国际收支、R&D密集产业的外贸方面的指标,以及用于计算这些指标的经济指标数据,这些指标可以进行国际对比。该出版物的电子版本可以从OECD的网站查阅。

工业研究与发展

该出版物包括有OECD15个最大的R&D投入国家企业部门R&D经费按行业分布的详细数据,以及7个经济发达国家的R&D研究人员的详细数据。这些数据来自ANBERD和ANRSE数据库。这些数据还以电子版本形式出版,在OECD网站上也可以查到。

五、科技指标及科技指标出版物

1.科技指标编写

应用统计数据编写科技指标是经济分析与统计处的重要工作,每两年编写一本。科技指标提交给科技政策委员会,供委员会分析比较各国的科技状况,以及成员国的科技政策研究与分析人员和决策者使用。该处编写科技指标注重为决策服务,坚持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科技指标从对R&D资源即R&D投入的描述已逐步发展为把科技和经济紧密融合在一起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模式。例如OECD1984年出版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指标》,就是典型的R&D投入描述模式,以R&D经费和R&D人员这两类指标对成员国的R&D资源总量、变化趋势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是典型的R&D投入描述模式。与之相比,1999年出版的《OECD科学技术和产业指标》截然不同。该书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无形投资、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信息和通讯以及R&D经费这4各方面选择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第2部分是“全球化的挑战”,从国际贸易、外国投资、技术的国际化、产业R&D的国际化4个方面选择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第3部分是“经济的表现和竞争力”,从生产铝、单位劳动成本、科技产出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用指标来分析。

2.科技指标的编写接收了对科技指标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使科技指标能更好地为研究、分析以及制定科技政策服务,OECD十分重视对科技指标进行研究,可以说科技指标是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是对科技指标研究工作的总结和结晶。例如,上面所提到的1991年出版的《OECD科学技术与产业指标》中的有关对知识经济、无形投资、高技术等都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3.为使科技指标能更好地为研究人员和决策人员所掌握,注重在编写形式上不断进行改革。这些变化主要有:增加对各指标的说明,对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要进行解说,并予以说明。

2.科技指标的研究

自1963年《弗拉斯卡蒂手册》出版以来,OECD为开发能测度科技投入活动与产出指标体系作了不懈的努力。从OECD推出的《弗拉斯卡蒂手册系列》可以清楚地看出,科技指标已从当初的R&D资源指标逐步发展为包括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创作以及从专利和技术国际收支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体系。

以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指标体系,长期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然难以描述科技活动的产出、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以及创新系统的行为,对政策制定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为此,1995年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的部长级会议一致同意开发能测度创新行为和与知识经济产出有关的“新科技指标”,并着重强调,应进一步研究科学系统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评价、监测及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对新科技指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10个项目来进行的,它们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基于专利的指标,创新的经济价值,科技系统活动与网络,服务业的科技活动,企业的创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产业R&D的国际化,政府对创新的支持,信息与通信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一些进展,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其中有一些分析结果已被编入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工业指标》。然而,在此须要指出的是,要想达到研究新科技指标的预定目标,仍然困难重重,尚需时日。

3.科技指标的主要出版物

科学技术和工业指标

采用最新数据和定量指标,对OECD成员国以及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的状况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每两年出版一本。

知识经济:一组事实和数据

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

以定量指标对OECD成员国在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的一些主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的材料,该出版物是科学技术和工业指标的简本,以数据、表格和简要说明为主。

六、与非成员国的合作

近10年来OECD十分重视与非成员国的合作。1990年,OECD成立了经济转型国家合作中心(CEET),1998年CEET又扩大并改名为非成员国合作中心(CCNM),全面负责与非成员国的合作,合作的重点国家是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CCNM设有中国合作组,专门负责与中国进行合作的立项、预算和计划。

第8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第二条运动员凡参加*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举办的各类市级比赛,均须进行代表资格注册。

第三条*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竞赛处为运动员参加*市比赛代表资格注册的主管部门;市各单项运动协会或有关委托单位具体负责对本项目运动员进行资格审查、注册登记和颁发参赛证等工作。参赛证是确定运动员代表单位的依据。

第四条运动员参加*市综合性运动会有关代表资格的具体规定应按*市综合性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运动员参加*市各单项比赛,有关代表资格的具体规定应按各单项的竞赛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足球项目按照*市足球管理中心注册办法执行。

第七条运动员可按各区、县、局、企业集团、公司(或相当于局级)、系统位,或经*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有关业务部门批准认可的资格单位进行注册。

第八条运动员隶属单位划分:

(一)各区、县在校生和所属单位职工可按所属区、县注册,市属各局、企业集团、公司(或相当于局级)、系统、行业体协的职工可按所属局、企业集团、公司(或相当于局级)、系统当年比赛的局、企业集团、公司(或相当于局级)、系统、行业体协以及当年组队后其他人员,可按单位所在地代表区、县参加注册(驻沪三军、*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师范大学体育系、宝山钢铁(集团)公司、高桥石油化工总公司、*梅山冶金公司等除外)。

(二)区、县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和基层体育传统学校以及俱乐部运动员应分别注册。未经原培训单位同意的运动员,不得转入俱乐部注册。

(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的*籍学生,可代表原输送单位注册,其他在籍在校学生必须代表*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注册(协议人员按规程规定执行)。

(四)*市武装警察总队、*市公安局系统的干警和职工代表前卫体协注册。组队后的其他干警和职工可按工作单位所在地代表区、县注册。

(五)*火车头体协等系指在沪工作的在册人员。

(六)*市中等专科学校,*市技工学校在籍在校学生代表本体育协会注册,其教职员工代表所属局、企业集团、公司注册。*市体育运动学校、*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体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均不代表中等专科学校注册。

(七)凡参加*市综合性运动会和市单项比赛的市一线运动员以及所有市二线运动员、市属场馆二线、区、县属二线运动员均代表原输送单位注册,并标明现所在单位。

(八)经市体委批准成立的各体育专业学校、培训班学员代表原输送单位注册。市属场馆训练班学员,根据读书学校所在地代表区、县注册。区、县体委及其场馆举办的各种训练班,其学员在训1年以上的代表现训练所在单位注册,不足1年的可代表原在读在训单位注册(因自然升学或住房动迁而转学转训者除外)。市和区、县举办的各种训练班学员,如双方签订协议,并经*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有关业务部门批准备案,可按协议办理注册。

(九)属体育人才交流培养的运动员,双方须签订书面协议,并经*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有关业务部门批准备案按协议确定的代表单位注册。

(十)各参赛单位从外省市引进,并参加本市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本市在编的二线以上运动员,同时必须具有代表*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或拥有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认可的参赛注册证。引进单位必须与引进运动员签订书面协议,并为其办理注册手续,同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凡已进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市体育运动学校、*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市射击运动学校以及其他单位二线运动队的引进运动员,在办理注册手续时,须凭上述单位的证明,领导签字,并经*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训练处确认。

2.为了有利于*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倡真引进,杜绝“雇佣军”现象,凡属引进运动员,须接受*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有关部门的随时跟踪、监督和检查,以利于引进运动员工作健康发展。

第九条交流和引进协议书须经双方主管单位(区、县体委)与运动员(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签订。协议有效期至少1年,协议期满或经双方同意终止协议,运动员如要变更代表单位,须由新的代表单位重新办理注册手续。

第十条注册时运动员代表单位有争议,应以第八条各款为判定依据。如双方或多方都有交流协议,则以最先签订的有效协议为判定依据。

第十一条运动员每年进行一次注册。注册时间为每年1月开始,至比赛前1个月结束。综合性运动会按其竞赛规程总则的要求办理。运动员在每年注册确认时,如代表单位不变,其参赛证上贴有当年注册凭证后可以继续使用。办理注册手续时,需出示当地公安部门签发的户口簿或居民身份证原件,以及所在就读学校的就读证明,填妥注册申请表和注册汇总表,运动员每人交近期一寸报名照片2张。属交流引进人才的,需按第八条(九)、(十)款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运动员在一年以及一个赛季内,只能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队注册(因自然升学或住房动迁而转学转训者除外)。

第9篇:员工手册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希望将孩子送入托幼机构接受早期教养。因此,加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上海,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的前沿阵地,早在1999年就印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市0~6岁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全市构建0~6岁整体、系统、科学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上海0~6岁学前教育整体协调发展打下了基础,上海的早期教育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二指导中心:质与量的追求

回想十多年前,政府提出开展早教指导服务工作的要求至今,早教工作不断推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在“质与量”的问题上一度纠结,不停摇摆。我手中的这本早教手册见证了我们探索的历程。

发展之初,“没有量何谈质”占据着我们的思路:我们中心统一印发了早教手册,将手册的意义宣传为“入园报名”的必要材料之一,以此招徕家长;将手册的内容设计为早教活动数量的记录,呈现“每年4次”的目标定额,以此留住家长。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有效,上门宣传时一句“报名时要看的哦!”还真能拉来不少家长。但是家长获得早教手册只是为了日后顺利入园报名。随着早教活动质量的提升,家长变“要我来”为“我要来”,显然原来的早教手册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我们在调查听取家长需求、精心设计早教活动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早教手册”的意义,这本手册的意义不应只是一份“死”的记录,更应成为“活”的家教指导工具。由此出发,我们中心牵头启动了对早教手册的修订。我们将早教手册的修改作为“早教课程研发”的重要方面,结合对《上海市0-3岁教养方案》的研究,以课题引领,进行系统探索,逐步将早教“记录”册改造为早教“指导”册。修订后的手册内容上不仅仅是次数的记载,而是在结合0~3岁婴幼儿各月龄的发展要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早教活动期间幼儿发展的质量评价,对家长观察要点的梳理,填册的人员不仅仅是教师,更需要家长的观察和参与,让家长的关注点能从量上转移到质上。此后,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增加了系统的0~3岁婴幼儿发展评价,帮助家长对婴幼儿的成长常态地进行科学观察与评价;增加了婴幼儿生理健康发展的相关要点,如生长曲线图表、意外伤害防范等,帮助家长树立了“医教结合,科学育儿”的理念。中心还陆续举办“早教手册”的使用培训,并配以相关咨询,帮助家长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婴幼儿实施观察和干预。在早教手册的指导下,家长开始与早教指导者共同辨别孩子的不能和不为,家长开始了解并尊重宝宝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

科学的指标、切实的指导,我们的专业性在小小的手册上得以彰显,以此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如今,家长依然对早教手册孜孜以求,但不再是为了入园报名,而是为了从中获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正如家长对于早教指导的参与,也不再是被动地参与,而是主动地需要。除此之外,早教指导中心还研制了《早教指导活动课程大纲》和《早教指导活动方案》,形成了《不同月龄段语言有效指导策略》等,并通过“育儿小报”“网上沙龙”将这些专业指导广泛辐射。我们指导中心专业的引领,分中心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了覆盖率、参与度等一系列数据指标的飞跃。

着眼当前,我们将继续在“质与量”之间徘徊,但不是纠结,而是辩证地思考。面对家长“早教意识不断增强、早教需求更加多元”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为选择公益性早教的家庭提供更优质、更多元的服务,赋予质与量新的发展内涵,将成为我们对于“质・量”的新追求。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二指导中心 王静萍)

宝山早教指导中心:医教结合,提质早教

2009年,我们成立了医教结合课题组,但是如何做到医生和教师手拉手、肩并肩?我们在探索着,实践着,这时一个孩子的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

航航有一个漂亮的哥哥,从小患有脑瘫。在爸爸38岁,妈妈37岁的时候又生下了小航航,不幸地是他是一个轻度窒息的高危儿。孩子19个月的时候,不爱笑,不说话,怕陌生,也不会独走。每周二在康复中心训练,每周四在早教中心进行融合早期教养指导。每一次我们都会询问家长,医生是如何训练的,训练的内容是什么?早教老师把医生训练的内容变成游戏,编成儿歌,和孩子、家长快乐地玩耍。妈妈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写成了日记,征得家长的同意,我拜读了妈妈的日记。从中我了解到一个母亲的欣喜,一个母亲的无奈,一个母亲的彷徨,一个母亲的焦虑,一个母亲的眼泪和辛苦。在种种复杂情绪的牵引下,我想到可以请医生到早教中心来观摩,让医生了解我们如何和孩子、家长做游戏,如何和家长进行互动,以便于医生进行科学干预,同时我们也可以派老师到医院去,观摩医生帮助孩子的训练,把这些内容融入早期教养指导中,这样的医教结合:刚柔并济。航航通过这样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实对于高危婴幼儿,是可以通过全身运动质量评估也就是GMS筛查技术和Gessel筛查法来进行早期筛查的。Gessel筛查法主要对婴幼儿的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进行检测。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四个方面的发育水平是平行的,相互密切联系并彼此有所重叠,而异常的孩子在这四个方面的反应往往是参差不齐,有显著差异。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筛查法,可以通过1个月以内和3个月的婴儿在快乐活动时拍摄的10分钟左右的全身运动录像,作出超早期脑瘫的筛查。

琪琪生于2012年4月,是个早产儿,变成高危儿的可能性很大。出生后教师和医生共同对他进行了筛查,密切关注孩子的发展。我们观察孩子的四肢运动,发现他的运动是复杂的,动作的起始点是有变化的,是连续的并带有未知性的,且有旋转弧度,这表明琪琪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反,如果患儿的动作是单调的,没有连续性的,起始点没有变化的,那这个孩子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会增大,这些孩子是要关注的。另外,如果这个孩子永远是同手同脚的,那这个孩子一定是脑瘫,这些孩子是要特别关注的。

到了孩子100天左右,孩子处于不安运动时期,如果孩子的手腕,脚腕、膝盖、全身抖动运动是自发的,这就给外界传递了一个好的信息。缺乏不安运动的孩子,肯定是有问题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运动方面,也有可能是来自智力方面。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早教指导中心 丁玉)

闸北区教育局:

实施“四三二一”工程,确保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发展

闸北区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自2012年起,启动了区域推进早教工作“四三二一”工程,保障早教工作目标的实现:即建立四级管理网络,建设三支早教队伍,发挥两种体制作用,成立一个研究中心。

一、架构四级管理网络――整合部门资源优势

为了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充分调动协调社会各方资源,我区成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坚持聚焦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确定一个专题,召开一次会议,解决一个问题。近五年里,联席会议先后进行了两次针对早教工作的会议,2012年又出台了《推进闸北区0~3岁婴幼儿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构建了区域早教工作的四级管理网络。

区学前教育联席会议由11个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组成,由分管区长担任第一召集人,并明确了各自职责。

区早教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全区0~3岁早期教育工作,制定早教工作年度计划,共同协作。同时联手编写推出《上海市闸北区0~3岁科学育儿指导记录册》发放至区内每个0~3岁新出生婴幼儿家庭,凭此记录册提供每年四次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活动。

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加强对全区0~3岁早教工作规范性、科学性的指导,定期开展研究,对区内各早教指导服务点进行系列培训和指导。

全区各早教指导服务点对辖区内的散居儿童和家庭要做好一年四次的科学育儿指导工作。

二、打造三支队伍――确保早期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

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是早教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区逐步建立了一支从事早教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目前共有早教志愿者362人,由教育、计生、卫生、妇联四部门人员组成,各方协同配合,分层负责,向社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和保障我区早教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三支队伍。

一是依托专家研究团队,强化专业素养。在专家团队的引领和指导下,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研发可供区域共享的区本课程,使课程研发过程成为专业研修、培训的过程,努力提高专业素养。

二是携手专业指导团队,深化医教结合。携手本区教育内部的专业人员、高校研究人员,卫生部门的专业儿童保健医生、营养专家等,尝试建立医教结合的家庭教养指导和预防性干预系统,有效促进早教工作的内涵发展。

三是拓展志愿服务团队,建立质量标准。要使区内每个0~3岁婴幼儿家长及看护人每年接受四次以上有质量的科学育儿指导,单靠早教机构及专职育儿指导人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在全区各专业部门及社区、家长中积极宣传早教理念,鼓励有专业背景、有志早教的人员参加志愿者队伍。到2016年,全区要形成500人左右的早教志愿者队伍。

三、发挥两种体制作用――实现公民办互补

由于全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的限制,公办机构又要优先满足3~6岁幼儿入园需求,因此0~3岁婴幼儿早教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我区坚持在30%公民办园所设置0~3岁早教实体班,并在公民办各设一个早教研究点,还积极出台各项政策,给予民办园所各种政策上的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民办早教资源的加入,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公办园所要提升课程的科学性,民办园所要发挥机制的灵活性,通过双向辐射,实现两种体制的优势互补。

四、建设一个中心――实施专业引领的早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