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融资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融资工作总结

第1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一是突出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牢牢掌握国资金融系统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开展县国资系统党建教育培训、国资系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爱国主义观影等活动16场次,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深入推进“党建+扶贫”、“党建+阵地”、“党建+学习”等活动,构建起“比、学、赶、超”大党建工作格局。在国资系统开展“五个一”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属国有企业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激励党员干部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开展国资国企新局面。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党组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讲廉政教育党课6次,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深入开展蒲波严重违纪违法案“三项整治”“三项教育”回头看、国资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展“五对照五反思”专题讨论,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宣讲;召开国资系统2020年廉政工作暨党风廉政集体谈心谈话会议,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纪律保障;召开国资系统深化“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工作推进会,要求以良好的作风推动实际工作,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三是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照“组织健全、活动经常、队伍过硬、保障到位、作用突出”的目标任务,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目前已完成4个基层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二)国资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一是健全国资监管机制。修订完善了《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及处置管理办法》等文件,指导督促国有企业依法厘清董事会、监事会权责,进一步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及“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推动国资公司逐步实现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二是规范融资备案审查。加强信用风险预警和防控,督促国有企业加强融资合规性审查把关,市场化调整融资成本上限,加强存量债务低息置换和化解,全力拓宽国有企业融资渠道。三是促进国资保值增值。深度挖掘国有资产内涵价值,全面清理企业国有资产,引导县属国有企业通过规范化的公开拍租形式出租闲置资产,实现国有资产增值。去年以来,共处置资产86处,实现收益8000余万元,着力解决了国有资产闲置等问题。

(三)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为大力推进县属国企改革工作落实,有效突破国企发展“瓶颈”,结合县情实际,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国企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从改革目标、国企改革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明确,确保我县国企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由县国有资产监管和金融工作局牵头,加大了改革工作动员和宣传,督促各县属国有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层层落实责任,做好资产登记和财务清理,为国有企业改革奠定好基础。三是深入谋划实体转型。制定《县国有资产清理工作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新组建景扬旅投、普源农投2家国有独资公司,完成佛都药业混合制改革,正在推进普发供排水公司收购工作。以2个母公司(集团公司)+N个子公司(2+N模式)为基本架构,已组建完成盛安建设集团公司,正在有序推进中安实业集团公司筹建工作。四是加大项目投资力度。通过城市综合运营、联合开发、基金合作等方式探索市场化运营路径,正在实施俄罗斯卡里土石方平场项目、县体育小镇项目、县委党校迁建项目,同时盛安集团公司积极拓展其他业务,如:国家现代产业园创建项目、融媒体建设项目等,国有企业转型做实初见成效。

(四)金融服务保障不断优化。一是加强专项对接实现“增量”。深入开展“金融诊疗”“百行进万企”“金融辅导员”等助企活动,加大首贷户支持力度,落实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等支持措施,做好有贷户续贷、转贷、增贷服务。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487.68亿元,较年初增长47.13亿元,增幅10.70%,存款增量、增速居全市第二;各项贷款余额217.33亿元,较年初增长21.69亿元,增幅11.09%,贷款增量、增速均居全市第三。二是深化市场改革推动“降价”。督促银行机构加快贷款利率市场报价机制转换,打破贷款利率下限;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力度,全国性商业银行内部转移定价优惠不低于50个基点;逐步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将平均担保费率降低至1%以下;加大银行减费让利监督检查,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高于同类机构同类产品平均水平的银行,从严问责处罚。截至目前,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约20个BP。三是强化融资服务有效“扩面”。切实推进直接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债券市场融资、上市或挂牌融资、吸纳股权或股债联合融资。积极拓展间接融资,组织银行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加强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天府信用通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实现线上融资对接,截至目前,全县小微企业注册数461户、个体工商户119户,实现融资签约90笔、5.16亿元。

(五)农业保险工作持续推进。一是明确工作内容。2020年3月27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题会,确定保险承办机构、服务范围和柠檬价格指数保险承保价格等,严格落实各乡镇(街道)、部门、保险机构职能职责。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各种宣传载体,通过小册子、宣传栏、宣传车和标语、横幅等多种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地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大力宣传保险的意义和目的,宣传农险开办形式、赔偿标准、责任范围等知识,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保险意识,进一步提高农户参保积极性,有效推进参保面的拓展。截至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今年保费2236.2万元。其中:生猪养殖保险保费1075.1万元;特色柠檬保险保费711.9万元,其他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49.2万元。三是强化督导检查。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核查保险机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理赔工作开展情况及数据真实性情况,对虚构或者虚增保险标的或者以同一保险标的进行多次投保及以虚假理赔、虚列费用、虚假退保或者截留、挪用保险金、挪用经营费用等方式冲销投保人应缴的保险费或者财政给予的保险费补贴等骗取保险费补贴的,由县财政局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金融扶贫工作稳步实施。印发《县2020年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县2020年“扶贫保”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开展金融扶贫风险排查整治,加快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工作。全县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93亿元,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3.19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亿元,累放2.08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44亿元,累放3.55亿元;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88亿元,累放6.75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653万元,余额3739万元,使用分险基金代偿39笔、金额73.29万元。推动“扶贫保”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2020年参保38651户。

(七)金融风险化解稳步推进。一是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关于农商银行风险处置化解工作方案》、《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文件,建立了“1+5”推动机制,每周调度1次,研究处置企业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具体问题。二分类化解处置。制定《县房地产开发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方案》、《清收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工作方案》,在姚氏、代氏及其关联公司现有贷款中,对借款人、担保人无争议或争议较小、财产较为足值且易于变现的抵押资产,分批次向法院申请担保物权程序,依法处置偿还贷款本金。同时,加快推动阳光华庭、民族星城四期等问题项目建设,尽快实现销售收入。截至10月末,已清收处置公职人员不良贷款1719万元。三是全力清收盘活。落实农商行主体责任,通过组织清收、推进诉讼执行、贷款重组盘活及呆账核销等方式加大处置力度。今年以来,农商行累计处置表内不良贷款8.68亿元,累计收回表外不良贷款2.55亿元,截至10月末,表内不良贷款余额9.05亿元、占比8.02%,分别比年初上升4.69亿元和4.03个百分点,分别比一季度末下降2.63亿元和2.2个百分点。

(八)专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不断加强国资金融安全体系建设。始终坚持把安全视作国资金融工作的生命线,不断加强国资金融安全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国资金融安全防范体系,确保国资金融安全稳定。二是强化推进河长制工作。强化宣传政策,树立增强环保意识,定期巡视报花厅水库,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全面做好维稳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以“事要解决”为目标,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维稳工作。今年以来,共接待来信来访40余人次,我局用心接待,耐心解释,不管是有理访、无理访,都让群众得到较为满意的回复。四是持续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制定《县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建立工作台账,对属于金融系统的案件和事项,实行严格的“挂号制”和“销号制”,深入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对不属于本系统的线索,立即移交上报,坚持以更新的措施、更高的要求、更严的纪律,全力以赴开展好地方金融监管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水平。一是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进公司章程的规范性内容。二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以党建工作促进国有资产有效监管,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能力。一是进一步发挥县国资金融局的统揽作用,构建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国有资产“三位一体”监管大格局,健全国资管理“三本台账”。二是健全议事制度、报告制度等长效机制,定期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三是加强监管力量。明确国资监管机构职责定位,加大国资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国资监管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国企运营能力。一是做强做大国有企业资产。收购普发等一批具有建设、安装资质的民营企业注入县属国有企业,做大国企资产和规模。二是全面推进人才体系建设。为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缺乏等问题,制定完善人才体系建设制度,积极鼓励体制内懂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优秀人才到企业任职,同时研究建立体制内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按照《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总体要求,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落实指导和管理工作。四是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全面梳理并优化调整具体监管职能,建立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法人治理建设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分类监管,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建立完善容错机制,建立健全激发国有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四)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一是抓好规上企业改制工作。继续筛选全县优质企业,鼓励推动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改制,争取全县企业2021年改制1家以上。二抓好政银企对接工作。积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与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政银企有效对接,积极为县内主要企业和重点项目搭建融资平台,争取各金融机构对我县的信贷支持。力争2021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

第2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于5月底来到公司财务部融资团队工作,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融资方面的工作,所以内心还是紧张的,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虽然大学时曾学习过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可对于财务融资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自己可以说是完全的门外汉,因此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既有期待、憧憬也有疑虑和困惑,不知这项工作会带给自己怎样的经历和成长。

部门领导的悉心关照和同事的热情帮助鼓励并激励了我,也让我这个初来财务部工作的新人尽快的融入了自己的角色,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随着不断地向领导和同事学习请教,我了解了财务融资工作在公司整个运转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了解到自己作为其中一员承担着的责任,更明确了要潜心学习、踏实做事、不断提高的自我要求。

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开始,逐步在为各个融资项目准备相关资料中了解公司的情况和各项目所需资料、流程、如何与相关业务人员联系等,再到自己亲自去负责某一个小的分解项目,如开户、押汇等,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也逐渐的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当然其中也有许多有待完善和继续提高的方面。总的来说,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项目方面工作情况。

从来到财务部开始最先接触的工作就是为银行提供公司相关资料这一项工作。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习到了相关融资项目所需何种资料、流程等,也在准备过程中了解了公司的基本情况,熟悉了本部门的同事和各位同事的基本分工。在配合老同事的同时,虚心请教,不断学习,将工作流程、所需资料、时间安排、交流沟通、资源调配等方面工作记录在日志中,深印在脑海里。

例如最基础的开户工作,自第一次跟随同事在交行开户起,三次开户后,综合各银行要求,我便牢记了开户所需资料、流程、开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及岁开户资料的归档、账号的保存等后续工作,这一期间共计在近十家银行顺利开立一般结算户及保证金户、外币户等近三十个。

2、领导临时交办工作和配合其他同事工作情况。

对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我以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力争及时、高质量的完成。刚进入财务部时,领导交给我翻译丰益集团财务报告的任务,由于这份报告专业程度很高,对我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克服了翻译过程中的困难,尽可能的多占有资料、多渠道的了解相关信息,终于及时的完成了报告的翻译和重新制作工作。之后的与马来西亚长青集团rise项目报告的翻译和重新制作、十一期间为各银行送礼品油等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我都以十二分的热情积极投入,努力完成。

在配合其他同事方面,由于我们这个团队本身就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整体性,良好的团队气氛使得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十分顺畅,使得我们的配合十分的默契。无论是为同事提供资料、报表还是为同事分担临时工作任务等都做到热情投入、全力配合。

3、内勤和资料保管方面工作情况。

内勤方面的工作十分的琐碎,要求细心和投入,我在接手这一工作后,也不断以这样标准来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配合同事更好的开展工作。资料保管方面,按照领导要求,对发生的融资项目及时要求材料归档,与相关项目负责人主动及时联络,并将详细的资料归档情况记录在册。

在新的一年里,面对着新的工作要求和公司发展形势,我们财务融资工作有着更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不仅仅是满足公司发展,更要从部门努力主动推进公司发展,而分解到我们每一个部门员工,我们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但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要在新的任务和要求下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成长提高、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难而上,也会获得更大的提高和收获。

面对巨大的压力,我们并不能坐以待毙,应该积极的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锐意创新,集思广益,在严峻的信贷紧缩情况下,不仅仍要保证集团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更要迎难而上,创造新的贷款额度,为集团整体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首先,着眼于集团长远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如何看待最近的信贷紧缩这个问题上明确方向,面

对当前错综复杂、一日千里的经济形势,我们要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和认识,把握住问题的关键和最本质的内容,避免被表面现象影响我们的判断,并根据集团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宜我们自己的融资策略。

亿元,不仅远快过去年下半年的贷款速度,甚至可以媲美初的疯狂贷款。去年全国新增贷款9.59万亿元,其中上半年高达7.37万亿,而下半年已经开始紧缩新增贷款仅2.22万亿,不到上半年的1/3。这种不均衡的状况,导致今年初贷款压力大增,尽管央行和货币委再三强调要均衡放贷,结果还是以每周6000亿的速度放贷,导致央行不得不使出暂停放贷的杀手锏。而且中国的工资增长可能已经箭在弦上了。政府出于政策目的,正在制造工资上涨,连同已经出现的食品价格和公用价格上涨,很可能触发一轮联动式的通胀。人民银行调高准备金率,银监会指导各大银行重启额度审批,其实只是货币环境正常化的第一步。

尽管监管层踩下信贷急刹车,部分商业银行重启搁置一年的贷款额度审批,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资可融,无款可贷,因为监管部门对银行贷款按月实行额度控制,超过额度就放不起来,所以一旦贷款额度用光了,不管什么贷款都发放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放贷政策的改变,等到下个月或者下个季度,银行有了新的贷款额度,就又可以发放贷款了,只要在下一波的放款时限内抓住机会,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与银行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凭借我们自身强大的实力、以往良好的信誉和对银行的优异回报率,我们还是能创造出很大的新增贷款额度的。

作为银行来说,也是要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即使监管部门要求严格,但出于自身的考虑,对于像我们集团这样的重点客户,还是要想办法增加新增贷款发放空间的,或者是直接申请额度,或者是通过开发新产品、新业务间接增加额度,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分门别类,对可以尽量争取的银行尽最大努力争取。

总之,我们没有必要对暂停放贷过于恐慌。只要敢于创新融资思路和方法,做好自身融资准备,通过以下几点,我们一定能够的实现任务目标:

第一、目标,明确分解任务,确定工作导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有的放矢才能让我们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真正要

努力的方向。以我们融资团队为例,各小组今年的分解任务就是每组新增流动资金贷款3000万,新增贸易融资1.7亿,实现700万元理财利润。只有明确了这一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才能在更高的层面统筹规划,理清思路,为实现这一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第二、蓄势,夯实自身基础,做好融资准备。促进自身融资条件的完善,夯实融资基础,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考虑做好增资、审计、评估、年检、开立新户、企业间网络关系梳理等基础工作,时刻准备进行新的融资项目,才能新的融资机遇出现时能第一时间占据资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蓄势。

第三、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展现企业实力。通过我们将集团的实力和发展前景展现在银行面前,在当下政策导向下,银行会更加慎重选择贷款对象,倾向于规模大、盈利能力强、风险小的大企业,这些对我们也可以说是一个机遇,凭借集团本身的强大实力和资金密集型的特点,产业链完善、风险意识强、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较高的回报率等都是我们在与其他融资竞争者竞争的闪光点。适当的自我推销和展示是集团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四、开源,创新融资模式,满足资金需求。目前与我司有紧密合作关系的银行既包括资金雄厚、贷款额度大的国有银行,也包括一些政策性倾向的银行,还包括很多灵活性高的商业银行。因此对各银行甄别分类,并作出与之特点相应的融资计划,针对各自银行的优势发掘其与我们企业的契合点,做到“行尽其用”。

第3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固定效应模型;敏感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文献述评

2015年10月,总理主持召开金融企业座谈会指出:“要维护金融稳健运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近年来,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也成为工作的重点。而从金融风险成因来看,已有研究主要从金融体制、金融政策、国际金融等宏观角度以及金融机构、金融部门、金融业务等微观角度展开。

宏观视角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的文献多数认为金融体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动是宏观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如刘尚希、盛夏、Castelnuovo认为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等体制转轨因素的变动,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叠加效应的重要原因[1,2,3]。朱波、卢露则进一步研究了新常态下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指出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两个工具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调控下,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分别呈现非对称和资产转换效应[4]。陆磊、杨骏亦指出通货膨胀增加了宏观金融的不稳定性[5]。何德旭和苗文龙、Bolton & Jeanne、Pelizzon & Loriana, et al.等指出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国家债务危机会加剧国际金融周期震荡,增加全球金融环境的不稳定性[6,7,8]。

微观视角的研究多从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分析入手,指出资产负债比、资本充足率、利率水平、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管理机制体制的不健全是微观金融风险的重要成因[9,10,11]。项俊波、陈建青等则进一步指出跨业经营、混业经营以及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在促进金融市场创新的同时亦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挑战[12,13]。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识别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如徐立平、张萍、党怀清等指出在新兴金融业态发展的同时,需要防止由于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或产品、以及网络操作技术等诱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14,15]。

从区域视角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宋凌峰、叶永刚则对区域系统性金融风险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公共部门以及企业部门是区域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来源[16]。肖梓光和张东、冯全民和胡松等认为个体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地区科技水平差异、信贷管理体制、公众信任危机是区域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17,18]。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发现,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因素文献虽然较多,但绝大部分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文献主要以宏观和微观的国家和部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研究却少有设计,而进一步研究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内容则更加稀少。本文认为受地区经济发展规模、区域性金融创新与发展的不协调、产业结构变动、资源配置失调、地方政府债务的复杂构成等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因此,不同于单纯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模型,探索性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对敏感性进行分析。

二、研究设计、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基本假设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定价支持体系的差异,使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呈现多样化趋势。从一个经济独立系统来看,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方面的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政治方面的战争冲突,社会方面的体制变革等。近年来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呈现区域性特征,基于此,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看,核心因素包括三个:一是实体经济状况,特别是工业企业盈利状况,该影响因素制约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二是金融Y构,金融结构包括部门贷款结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该影响因素制约着融资效率;三是区域投资主体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预期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是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预期

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金融的本质功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是随着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相应地向更高层次发展。实体经济状况对金融市场的物质性、基础性影响,决定了其成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金融结构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不同的影响,金融资产的部门结构,即金融资产在机构部门之间的比例,制约着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同的融资方式体现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其效率也具有差异性,所以资产分布结构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影响。行为习惯、对金融风险偏好都差异,这集中体现在预期中,故预期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假设2:影响因素在不同的区域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假设1,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因素主要归纳为实体经济、金融结构和预期三个方面。对中国非均质国家而言,不同区域的实体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都具有显著差异性;不同区域的部门结构与产业特征具有密切关系,有些是资金密集型,有些是技术密集型等,不同产业结构对金融需求具有差异性,故其影响机制也具有差异性,故对金融风险影响具有地区差异;不同区域的风险偏好也存在差异和行为也具有差异性,如创新程度高的风险偏好较高,以致引起预期对金融风险影响也具有区域性。

假设3: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呈线性的影响机制

因为涉及的维度包括时间、空间、不同因素、不同因素之间的独立性等,所以各个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非常复杂。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上,可能存在阶段性差异;在不同空间上,可能存在门槛效应等。就本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几个:一是实证影响因素的存在性;二是不同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影响程度的比较;三是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独立性,即独立影响还是通过交互效应影响;四是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敏感性。基于研究目标,线性假设会不失一般性,故假设影响机制是线性的。

(二)基于假设的模型设计

根据文章基本假设和数据可获得性的特征,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能够针对区域性问题进行研究,而同时也考虑了在时间维度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可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故选取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其基本形式如下:

式(1)中,PRit表示区域i第t时的金融风险,解释变量EPit为区域i第t时的实体经济景气,衡量经济发展情况;FSit为区域i第t时的金融结构,可用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衡量,说明金融资源分配的合理性;MEit为区域i第t时的金融市场预期,反映人们对未来金融市场发展所持有的态度。

对区域金融风险,本文采用设计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作为本文研究的被解释变量 。对于解释变量,选择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作为实体经济运行情况的变量;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区分为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本文选择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为部门结构变量,选择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衡量指标融资结构变量;生产者价格反映市场金融行为的显性指标,故选择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预期的指标。通过变量选择,将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基本形式具体化为可计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2)中,Yit是区域i第t时的金融风险指数,C是常数项,X1it是区域i第t时的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X2it是区域i第t时的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X3it是区域i第t时的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X4it是区域i第t时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是随机干扰项。

(三)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的空间维度限定在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研究数据的时间维度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敏感性强的特点,故在数据可获取的情况下,时间频率维度选择季度数据。基于此,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影响因素等指标均为2013年第1季度至2015年第3季度的数据。本文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三个基本数据库,一是wind数据库;二是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数据;三是各省(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

表1列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中国31个区域的金融风险指数均值为32.29,风险情况较好。在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136,说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占工业企业总利润的13.6%,工业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从不同区域的情况来看,区域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如山西省工业企业亏损额远大于工业企业利润,在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已变为负。在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147,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是总贷款规模的14.7%,金融资源用于实体经济的数量远小于贷款的规模,其标准差为0.084,说明该指标在区域之间差异不大。在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指标上,其平均值为0.33,而上市公司市值主要是股票价值的反映,说明上市公司的股票融资规模是总贷款规模的33%,由于上市公司在中国区域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所以该指标在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生产者价格指数上,其平均值为0.946,说明生产持续通缩,企业去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对金融市场也会产生下降预期。

三、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在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时,本文先利用F检验判断是选择混合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再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建立是否需要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由F检验可知,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混合效应的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模型在1%的显著水平下均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原假设,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为此,本文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并通过控制变量加入的方式,考察各变量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同时,由于本部分主要研究各变量对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而不考虑截距的影响,因此不对截距项进行分析。

(一)基于单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根据式(2),以单变量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并进行参数估计,考察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单因素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显著性最大,通过1%显著性水平检验,生产者价格指数系数为-15.46,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15.46%。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系数为-0.1023,表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较小,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0.1023,这说明工业企业亏损越多或工业企业利润越少,反而会降低区域金融风险,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工业亏损越少或工业企业利润越多才会使区域金融风险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背离的情况。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对区域金融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也说明了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不能有效代表金融结构。从拟合优度来看,表2中(1)、(2)、(3)、(4)列的拟合优度均偏低,说明本部分单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完全解释,假设1中提出的多变量影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现象存在,同时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证验证。

(二)基于多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多因素固定效应模型的基本形式同样如式(2)所示,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逐渐加入多个影响因素变量且形成不同线性、独立组合的条件下,多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参数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列示了逐渐加入多个影响因素变量条件下多因素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当增加变量时,模型的拟合优度在不断提高,说明各变量均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参数整体的显著性上,表4中第(7)、(9)、(10)列的参数整体上比较显著,且拟合优度较高。而在这三列中均有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说明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较大程度影响。第(7)列的整体效果优于其它几列,从其参数估计结果来看,仍仅有生产者价格指数通过5%显著性检验,而其它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可以说明,在多因素独立作用机制下,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均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没有显著性影响,仅有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其系数为-14.75,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金融风险会下降14.75。

(三)基于交互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上述实证结果说明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各个影响因素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有独立性影响,也有非独立性影响。从实证结果发现,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在特殊情况下会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影响程度很低。而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一直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且模型的效果均不理想。另一方面,非独立影响的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后可能存在交互效应。从上述模型实证可以看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均为金融结构的相关变量,基于此,考虑部门结构与融资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影响。再从理论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存在系统惯性影响,即当期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下一期的风险状态产生显著作用,故在式(2)的基本模型中,变量做适当调整,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第(11)列可看出,当将X2*X3作为解释变量时,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显著性,金融结构虽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其结果已有明显改善。从拟合优度来看,表5第(11)列的拟合优度优于表4中的所有模型,可以说明在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中,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是相互作用来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考虑区域金融风险滞后一期对风险值的影响,表5第(12)、(13)、(14)列描述了纳入滞后一期风险指数后,参数估计的变动情况。从结果来看,当滞后一期的金融风险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模型的拟合优度有大幅度提高,且滞后一期的金融风险指数均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情况受上一期金融风险指数的影响较大。在表5第(12)、(13)、(14)列中,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金融结构仍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从其t值的变化来看,说明其显著性在不断提高。

考虑到金融市场预期会对金融结构产生调节作用而影响区域金融风险,通过反复比较分析,得出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模型为:

模型(3)的整体效果最好,从其结果来看,所有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拟合优度最高为0.2638,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为-0.124,表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下降0.124;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预期相互作用的系数为8.648,表明金融结构与金融市场预期共同作用结果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上升8.648;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系数为-10.89,表明生产者价格指数每上升1个单位,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会下降10.89;区域金融风险指数滞后一期的系数为0.49,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其下一时期的金融风险影响程度达到49%。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区域金融风险主要受其自身的影响,区域实体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预期均会对其产生负影响,而金融结构会在金融市鲈て诘挠跋煜露郧域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

四、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敏感性实证分析

(一)影响因素变量的系数变动结果

为研究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变量的敏感性,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将区域金融风险指数与各变量进行回归,获得各变量的系数变动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显示了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以及生产者价格指数四个变量各自作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解释变量、以及再在其基础上逐渐增加变量形成双变量、三变量模型时,各影响因素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系数变动情况。

(二)影响因素系数变动的敏感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通过影响因素的系数变化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各变量的敏感性。从表5可以看出,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作为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0.102,。当分别加入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进行双变量分析时,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1.27%,3.25%和21.8%,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性。在双变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解释变量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进行三变量分析时,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的系数绝对值下降22.78%,变为-0.079,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系数产生最大影响。

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3.464。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2.54%,14.26%和86.14%,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感性。当加入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时,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的系数变化114%,由影响变为正影响,系数变为0.485,说明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系数产生最大影响。

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1.974%。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时,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系数越来越靠近0,其系数变化率分别为6.89%、13.63%和95.99%,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最具敏性。当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时,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系数变化102.99%,由正影响变为负影响,系数变为-0.059,说明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对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产生最大影响。

生产者价格指数作为单个解释变量时,其系数为-15.46。当分别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作为解释变量时,生产者价格指数系数变化率分别为6.34%、2.26%和0.71%,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的敏感性不大。当加入多个变量时其变化率仍然较小,仅在加入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这一个变量时系数变化最大,系数变为-14.48,说明仅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对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无论以哪个指标作为固定变量,只要加入生产者价格指数其系数就会产生较大变化,说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其它指标,只有与生产者价格指数共同作用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才对其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和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比生产者价格指数敏感性程度低。

五、基本结论

文章在基本假设基础上,构建区域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渐进式引入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情况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各变量的敏感性,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实体经济情况、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市场预期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于构建的单因素、多因素各变量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融资结构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回归结果,说明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三个影响因素中,金融市场预期即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

第二,实体经济状况、金融结构以及金融市场预期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具有不同的影响路径。根据多次试验结果,最终确定基于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模型,表明金融结构通过部门结构和融资结构的内部交互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产生影响,金融市场预期与金融结构相互影响,进而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实体经济状况对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直接的负向作用。同时,在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滞后一期区域金融风险指数变量,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惯性特征。

第三,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情况、金融结构和金融市场预期的敏感程度具有差异性。基于构建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各变量的敏感性分析模型,发现生产者价格变量的加入引起各变量间的系数的较大,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性最强;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情况以及金融结构的变动只有在生产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下才呈现敏感性,即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工业企业亏损额/工业企业总利润、以及社会融资规模/总贷款与上市公司市值/总贷款比生产者价格指数敏感性程度低。

参考文献:

[1]刘尚希. 宏观金融风险与政府财政责任[J]. 管理世界, 2006(06):10-17.

[2]盛夏.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冲击[J]. 管理世界, 2013(04):174-175.

[3]Castelnuovo E. Monetary Policy Shocks and Financial Conditions: A Monte Carlo Experi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13,32:282-303.

[4]朱波, 卢露.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01):58-74.

[5]许涤龙, 李正辉.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S1):14-15.

[6]陆磊, 杨骏.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J]. 金融研究, 2016(01):1-13.

[7]何德旭, 苗文龙.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与动态相关性[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11):23-40.

[8]Bolton P., Jeanne O. Sovereign Default Risk and Bank Fragility in Financially Integrated Economies[J]. Imf Economic Review, 2011.

[9]Pelizzon Loriana, Subrahmanyam Marti G., Tomio Davide. Sovereign credit risk, liquidity, and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tervention: Deus ex machina?[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6.

[10]彭建. 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银行业监管制度改革的战略思考[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01):2-6.

[11]王国刚. 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J]. 金融研究, 2015(02):16-22.

[12]Kane EJ. Accelerating Infl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1,36(2):355-367.

[13]项俊波.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法律制度的完善[J]. 金融研究, 2005(08):1-9.

[14]陈建青, 王擎, 许韶辉. 金融行业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09):89-100.

[15]徐立平. 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督模式构建[J]. 管理世界, 2014(11):168-169.

[16]张萍, 党怀清. 互联网金融创新扩散中的策略错配与监管机制[J]. 管理世界, 2015(09):170-171.

[17]宋凌峰, 叶永刚. 中国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递研究[J]. 管理世界, 2011(09):172-173.

[18]李成. 区域金融风险控制:中央银行监管系统的轴心[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3(01):21-27.

[19]肖梓光, 张东. 地区科技水平:一个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影响因素[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7):51-55.

[20]冯全民, 胡松. 新常态下县域金融风险累积与防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16):65-66.

第4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金融支持 产业融合

1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当前运行的特征和要求

1.1 以信息产业和先进技术为带动的工业化。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学习先进工业化国家以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成功经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减少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所需的时间、成本,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2 强调资源配置的高效率。金融资源在不同部门流动和分配比例的变化,决定了未来工业结构变化的方向。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将面临长期短缺的局面,因此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与效益,对确保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3 新型工业化是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以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基础的工业化。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2 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分析:高邮的实践

2.1 信息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有待改善。与扬州市及周边县(市)相比,该市在产业提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信息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发挥带动工业化的作用;二是产业提升基础相对薄弱,经济规模偏小;三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产总值提升不快。

2.2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素投入增长乏力。一是引进利用外资少。2005年-2010年,该市实际到账外资25929万美元,年均432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仅占扬州市同期利用外资年均数的6.7%。二是出口企业总数少,与国际接轨速度较慢。出口企业对该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乏力,不利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培育。三是产业类型以农副产品为主,高精尖企业少,信息化带动能力欠缺。2005年-2010年,该市传统产业“鸭业、鹅业、米业、林业、水产养殖”等绿色五业的农副产品总值分别占该市GDP比率29.9%、26.7%、25.8%、23.5%、21.18%和18.9%,虽然比率逐年下降,但仍为主要的产业类型。四是重化工业发展慢。机械、能源、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发展缓慢,且科技含量不高、竞争能力不强。2005年至2010年,6年间该市重化工业总值占该市工业生产总值年平均数的13.2%,与扬州市相比低18.4个百分点。

2.3 金融深化程度低,金融产业发展缓慢。金融深化程度(M2/GDP,由于数据难以统计,本文以金融资产总额代替)是衡量一个地区金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大小的重要指标。高邮市的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深化程度相对较低,2010年这一指标值为0.71,低于全市20个百分点。金融产业发展缓慢的特点:①传统业务占比过高。缺乏新型的金融产品,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尽管该市银行业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到2010年末已达5.51%),但占比仍然较低(见表一),表明金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有限。②金融中介主导而非金融市场主导。其主要体现为区域融资结构的失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严重失衡,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基本没有,银行业贷款又主要集中于市属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一般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满足率总体偏低。③金融服务水平低。金融机构的服务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没有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信息、资金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3 现阶段金融支持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3.1 支持信息产业发展,带动工业化向纵深推进。金融部门应对信息产品的制造企业以及通信业、软件的发展给予积极扶持。金融业在支持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向纵深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为金融部门培植了服务客体,可以说金融业与信息产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2 支持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银行机构支持技术创新,自身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开展业务创新,特别是重点推广出口信贷、衍生产品、科技信贷等业务。

3.3 支持引进利用外资,推进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地方在引进利用外资过程中,要借助于金融部门人才较多、信息量大的优势,积极做好相互沟通。一是严格把好项目关。二是引进利用外资要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引进外资要尽可能引进实缴资本。

3.4 支持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鼓励金融创新和金融结构优化。一是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自身做好资金价格的调节;二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提升直接融资的比重,要尽量推出新兴金融市场;三是引导民间借贷由非理性、非制度化向理性和制度化方向发展;四是在金融业务创新方面需要上级行大胆放权。

参考文献:

[1]张竹云.浅析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11).

第5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厂网分开以来,省公司积极适应新的体制环境,以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加强经营管理工作。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带动电力工业高位运行的关键时期,把全面强化“三大一严”的理念贯穿到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依法经营企业,严格管理企业和勤俭办企业,经营管理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到精细化,由分散型到集约化的转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逐年提高,经营效益持续好转,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近几年省公司财务状况

“十五”期间,公司加快了跨区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启动了特高压电网规划和试验示范项目。电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增强,跨区电量交易大幅增加,由2001年的47亿千瓦时,增长到2005年的94亿千瓦时;500千伏资产原值达到31.70亿元,占电网资产原值的10.54%;220千伏资产原值达到66.10亿元,占电网资产原值的21.98%,500千伏和220千伏主网架得到了较大发展,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城乡配电网得到加强,城市电网结构与输变电设备状况明显改善,供电能力、可靠性和配电自动化水平逐步提高。

公司上下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加强购售电管理,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电价政策,强化资金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和非生产性支出,千方百计加强电费回收,努力防范经营风险。在2004年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公司2005年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公司全年实现售电量741亿千瓦时;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86.88亿元,全年实现利润总额4.76亿元。

二、加快电网发展与电网投融资的需求关系

根据建设现代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思路,公司以电网经营和资本运营为两大核心业务,以资产优良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遵循营利性组织的规律,加强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加强财务监督,防范经营风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三种功能,全面提高三种经营活动的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公司及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培育强大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企业,优化公司产权结构,吸纳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公司控制力;加快进入资本市场,推动公司资产流动和证券化,把资本运营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不断增加企业财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省公司坚持以发展坚强电网为第一要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快速推进电网建设,使全省电网发展步入了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历史最好时期。“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共投入资金417.3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27%。投资规模的增大对为省公司拓展售电市场、参与区域和国家电力市场竞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投资需求

根据公司各项业务的投资计划,“十一五”期间公司投资总计417.33亿元。电网建设投资总计317.27亿元,占公司总投资的76.02%,公司在“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显著增加。

(二)资本金平衡

1.资本金需求

按照国家建设项目资本金制度,公司规划期电网和电源建设资本金计算,公司规划期内资本金需求总计417.33亿元,其中还贷需要94.62亿元,占总需求的22.67%;电网建设需要资本金292.66亿元,占总需求的70.13%;技术改造需要资本金18.79亿元,占总需求的4.50%;电源投资需要资本金1.82亿元,占总需求的0.44%;上缴投资收益5.45亿元,占总需求的2.26%。(详见表1)

2.资本金来源

公司资本金来源主要有利润和折旧。根据预测,规划期内公司可以筹集到的资本金总额为218.49亿元。规划期公司逐年资本金来源情况见表2。

(三)债务融资需求

“十一五”期间,公司债务融资规模巨大,总融资规模达到198.85亿元,为了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和控制资金成本,规划期公司应该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三、解决资本金短缺问题拟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利用中电财“电财通”的功能,通过省公司自身资金运作与参与国网公司资金运现结合的方式,及时处理和有效运作临时闲置现金。充分发挥财务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运作功能,及时吸收省公司及其所属成员层单位短期闲置资金。积极开展对电网项目、电源点建设的贷款业务,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资金运作效率,为省公司多创收益。

(二)加强资金管理、拓宽融资渠道,为电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加快资金市场平台建设,加强融资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充分利用内部银行融通资金,降低公司系统对外融资规模,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控制融资费用。强化资产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加强投入产出分析,严防投资风险。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最大限度实现公司经济效益与电网发展协调增长。加强自我积累,盘活存量资产,积极探索公司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多种方式解决公司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公司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强化公司的集约化管理,充分整合和利用公司现有的各种资源,盘活存量资产,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司现有资产的价值,保证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公司需加强自身积累、充分发挥公司系统金融平台的作用,着眼于国内国外两个资本市场,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工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推进基建工程的融资租赁,进一步争取增发企业债券,同时,结合公司集团化运作,积极推进核心业务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拓宽公司资本金筹措渠道和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三)大力降低融资成本

面对融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融资时间、渠道、方式上都要充分研究,必要时要采取合理推迟借款、借新还旧、调整债务结构等多种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四)从源头控制电网建设成本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规划的浪费也是最大的浪费。要从优化设计的源头做起,重视设备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评价,加强工程项目的概预算控制,以预算盘子“倒逼”工程成本。严格进行设备和大宗物资采购的集中招投标,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第6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1年建区以来,国资投融资模式经历了从地方财力融资到企业受托投资、从地方财力+地方财政兜底担保贷款融资到企业受托投资两个阶段。过去18年的经验证明,以上两阶段的投融资模式给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第二阶段突破地方财力限制,充分利用地方财力杠杆,撬动外源性银行贷款融资,使得开发区地方经济总量获得了质的飞跃。开发区2008年财政收入达到75.6亿元,年均增长近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947亿元,年均增长15%。目前,受分税制的影响,地方财力税收偏少,税源培育不足,地方财力的杠杆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致,开发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项目投入面临资金瓶颈制约。开发区要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必须创新投融资模式。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开发区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我们采用开发区1993年到2008年14年的统计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回归结果表明,相关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样本决定系数达到88.36%。四个因变量中,“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一阶滞后”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影响较为显著。平均而言,在2001年到2008年间,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增加0.2万元;全口径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减少0.22万元;财政收入每增加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增加1.92万元;同时,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还受到上年该指标的滞后影响,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每增加1万元,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增加1.16万元。

以上结果说明,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的增长是正相关的。开发区通过国有资本经营来扩大融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速提升开发区经济规模的战略思路是完全正确的。开发区要迈入GDP千亿和财政收入百亿俱乐部门槛,必须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引入更多的工商企业,提高每平方米土地的单位附加值;必须充分优化开发区国资经营模式,实现经济增长的加速度效应。

二、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模式必须做到三结合

按照现金流量静态平衡初步测算,未来10年,开发区地方财力能投入基建项目资金近100亿元,开发区基建投资流出资金预计近500亿元。即使每年的地方可用财力投入全部用来做资本金配比,能够撬动债务融资规模最多200亿元。还差300亿元的资金缺口,必须通过公司市场化融资方式解决。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当务之急,需要解决投融资模式创新问题,需要解决阻碍投融资模式创新的一些突出问题。

(一)结合科学发展需要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名,目前位列中西部地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茅,这与过去开发区几代领导班子的努力分不开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去掉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的观念、技术、人才和模式等。这种模式既能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模式的优势,又能发挥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优势,做到政策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概括而言,就是构建一种“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模式。这种模式构建后,要能充分发挥两个优势,完成开发区未来中长期的国有投融资任务。

(二)结合资本市场运作需要

过去搞建设投融资,我们忽略了市场化的力量,将主要注意力单纯放在财政政策性资金内源性融资上面,没有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建立开发区国有项目投融资的长效机制问题。根据资本市场运行规律,开发区要长远发展,必须立足开发区情,建立适应资本运作特点的市场机制,吸纳资本市场各渠道的资金涌入开发区,为开发区经济社会大发展服务。必须提高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效能,做大做强国资投融资主体。

(三)结合管理地方政府经济风险的需要

开发区建区18年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长期以来都没有形成一套适合开发区情特点的国资经营管理模式。国有投融资主体长期处于割断裂状态,没有以公司为主体,形成投融资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政府通过征地拆迁投入,形成相当多的国有土地资产,没有形成公司账面有效资产。另外一方面,已经形成的账面资产,没有理顺管理机制,无法形成国有资本运作的信用能力。在此模式下模拟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无法明确表现开发区国资经营主体真实的信用能力,无法在资本市场融资。

三、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模式的措施

从理论上讲,任何投资都会形成资产,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制度仍采用收付实现制编制的。政府财力直接投入的公共性资产,没有在投入后的有效使用期间反映。如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在长期资产投入上,财政无法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预算系统。特别是在基建投入上,没有形成固定资产的长效折旧和定期补充更新机制,无法利用公司成本核算的优势,加强建设成本管理;也无法形成建设单位的质量保证硬性约束制度。

(一)编制全信息化的地方国有资产负债表,建立管理地方投融资风险的长效机制

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政府应该编制反映财政年度国资存量的资产负债表和收支决算表。地方财政收支表应该包含于地方国资综合报表中。地方国资表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有资本经营公司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一部分是公共财政资产负债表和收支决算表。国资经营主体因经营性形成的国有资产,直接合并入当年会计报表系统。因政策性委托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对接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应该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政府将长期资产(一年期以上使用期限的)投融资职能总体委托给国资经营公司,实现政府长期投资的专业化管理,实现费用化的管理向资本化的管理转变。另一个是将长期资产按现行会计制度形成的资产折旧(含资本化利息支出)和使用期间的利息支出列入各年度财政预算,形成财政长期投资补贴制度,作为同一公用资产的大修理或更新基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年度财政收支结余部分,直接作为国资经营公司的增资,以减少外部债务性融资成本支出。

(二)建立地方国资投融资管理的合理体系

开发区国有资产投入,既有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政策的需要;又有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提升城市总体功能的市场化诉求。建立地方国有投融资体系,必须充分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坚持专业化分工和国有资产统一保值增值管理相结合。在现行区情下,国资经营不仅要管好国有资产,而且要通过资本运作形成开发区新的财力来源和资金来源。因此,在国资经营体系的布局上,要着力打造两个专业化公司,一个是定位在公共建设投融资职能下的公司,另一个是定位早市场化的第三产业发展职能下的公司。公共建设投融资职能主要解决正式公共产品的开发建设投资和融资。市场化的第三产业发展公司主要搞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满足城市功能需求、优化地方资产负债表资信水平和弱化地方政府经济风险三大目标。

四、建立开发区国有投融资体系的具体思路

保持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建立以公司为载体的两类投融资模式。一类是政策性为主的公共建设投融资模式,一类是市场化为主的第三产业投融资模式。

(一)公共建设投融资模式

按照“转换信用基础,夯实融资平台,丰富融资结构,提升融资效能”的思路,创新融资模式,强化融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一是变财政兜底委托融资模式为土地捆绑融资模式,实现以土地为载体的项目融资、开发、销售和资金平衡。二是变台间接融资为多平台直接融资,实现融资总量扩张、融资结构优化、融资效能提升的总目标。通过融资模式的变革推动投资模式的转变。

(二)第三产业投融资模式

第三产业投融资模式以企业提供的信用为基础,以市场化融资方式为主,特别是以面向资本市场的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为主。因此,发挥此类投融资主体的作用的基础工作是:以资本市场融资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合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需求的资本金制度、盈利模式设计和项目融资模式设计。一般来说,公司资本金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外部资金进入的竞争压力越大,筹集资金的成本越小,筹资量越大,公司获得的综合收益就越高,公司运行就会有一个好的市场资金环境。在此大信用环境下,公司私募和发行股票等股权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商业银行贷款等债权融资,BOT、BOOT、BOO、PPP和PPT等多方式的项目融资都很便捷。在此背景下,公司信用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放大,设计合理的资本量和交易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在合理构建以上模式的操作中,要注意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优势,规避劣势。既保证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融资功能的需要,又要注意从宏观金融工程角度,有效管理地方政府经济风险。

五、结语

第7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武陵山区;县域经济;金融服务

一、安化县域融资基本构成

(一)金融需求与供给新特点

位于武陵山片区的安化县2011年仍有贫困人口4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1.56%。近年来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安化县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金融运行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县域有效金融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黑茶产业发展迅猛,支柱效应凸显,融资需求刚性化。黑茶是安化传统产业,2007年开始,安化黑茶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注册品牌“安化黑茶”评估价值达8.27亿元,被评为中国最具带动力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7.2万亩,茶叶总产量3.16万吨;已注册的安化黑茶生产企业61家,从事种植、加工、销售黑茶的从业人员达20万人,占安化总人口的19.6%,2011年黑茶综合产值达34.6亿元,占安化县生产总值的30.97%,安化黑茶已成为安化县第一大支柱产业。由此带来融资需求重点发生变化,规模化、刚性化需求增速加快,我们实地调查的八角茶厂计划发展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企业,已租赁茶园1000余亩,茶园租赁费、茶树购置费、茶树种植及管理费等流动资金需求达2000万元,急需银行贷款800万元。据抽样测算,安化黑茶产业今年融资总需求约为4亿元。

农业产业化加快,规模效应隐显,融资需求大额化。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化、农业经济产业化是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安化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000余家,重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2011年安化新增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2家,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6家,过2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个,达到82个。农村产业化的发展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分散经营与规模化发展的矛盾,提升了规模效益。由此,传统金融需求下降,融资需求由小生产型需求向创业型需求转变、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变,融资需求对象在减少,但需求金额不断增大。据调查,5年前的农户资金需求面达60%,但现在一般农户大都不需要银行贷款,贷款需求对象集中于农民专业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资金需求面大约在30%,且传统小额信贷已明显满足不了农民专业户的需求,他们贷款需求动辄在100万元以上,湖南山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安化县第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安化翠笋和苦荞精粉,2011年销售收入7574万元,现有银行贷款余额200万元,实际资金需求1000万元,用于苦荞、竹笋的收购。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集聚效应彰显,金融需求综合化。中小企业正在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力军,2011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39.8亿元,增长29.6%,实现工业增加值39.56亿元,增长22.9%,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安化各地都在走企业群体集中、贸易集中的园区化发展之路,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强。2011年安化县经济开发区梅城新区建设正式启动,高明、东坪、江南、平口四个园区新入园企业15家,总数达到85家,全年实现产值3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11%,税收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园区集聚效应彰显。随着中小企业发展和集聚,相应的金融需求呈现综合化趋势,资产业务需求旺盛,增长空间增大,需求层次提高。

小城镇建设提速,辐射效应明显,金融需求多元化。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核心层面,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调查显示,安化县城GDP占县域经济的40%、财政收入占50%、人口占20%左右。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规划,居民投入,农村小城镇得到了快迅发展,至2011年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了26.1%,比2005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在农村小城镇的辐射下,农产品加工企业把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融,打破了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结构,由此,农村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款、小额信贷业务,而是向多种投、融资、结算、理财等金融服务需求转变。

(二)安化县域融资结构

安化县域融资主要来自于扶贫开发资金、招商引资、民间融资、金融机构信贷四部分。

(1)扶贫开发资金,是安化作为部级贫困县而获得的扶助资金,2011年共获资金601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127万元,省级财政75万元,市本级财政112万元,各级部门资金3700万元,虽然金额较小,但具有无偿性的特点。

(2)招商引资,2011年安化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6个,合同引资金额62.5亿元,其中到位的项目35个,到位资金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52万美元。

(3)民间融资,由于手续简单,成本较低,在县域地区长期存在着。据调查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稍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专业组织基本都有民间融资现象,安化县民间融资总额大约占安化县资产总规模的20%。

(4)金融机构信贷,2011年末,安化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36.63亿元,比上年增加7.46亿元,增长25.57%,是县域融资的主导来源。

(三)金融机构贷款结构情况

2011年末,安化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36.63亿元,比年初增加7.4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0.34亿元,比年初增长12.27%,占贷款总额的56.7%;中长期贷款15.86亿元,比年初增长48.78%,占贷款总额43.3%;涉农贷款32.63亿元,比年初增长21.16%,占贷款总额89.08%;固定资产贷款4.62亿元,增长216.44%,占贷款总额12.61%;全县无工业贷款。

二、金融支持安化县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推进中国区经济战略性调整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在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却未能充分发挥相应的核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金融服务体系与社会服务体系不匹配。目前,安化县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工、农、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农村保险,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是机构大量精减,金融服务弱化。至2011年底,全县银行金融机构网点数87个,比2000年减少112家,减少了56.28%;银行机构覆盖率为0.86个/万人、0.017个/平方公里,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业务种类少,存款业务仅有活期、定期等常规储种,贷款业务主要以短期贷款为主,而消费信贷、科技信贷和助学信贷基本空白。三是资金分流严重,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的农村网点把部分农村储蓄转移到非农领域,2011年末,安化金融机构存贷比仅为31.15%,使本已不足的安化金融服务更加薄弱。

(二)信贷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不匹配。信贷结构的调整没有跟上县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步伐,新增贷款缺乏新意,存量贷款调整困难。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仍主要局限于传统领域,大多用于支持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收购与加工等的小额信贷,农村经济规模的增长变化、结构调整,1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对农村集约化、专业化、科技化、企业化的大农业格局只能是杯水车薪。二是信贷期限结构趋短化,银行信贷基本是一年期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2011年末,安化金融机构一年期以上的贷款余额仅为9.2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5.36%。安化道然公司是一家多业生产经营公司,效益较好,现公司已投入资金600万元改扩建厂房,需要银行500万元的资金支持,由于数额大、资金使用期限长而无法获得满足。

(三)信贷管理体制与落后的农村金融环境不匹配。金融机构采取集约化信贷管理模式,贷款审批上层化、集中化,造成贷款是否能够发放完全依靠纸质文书进行判断,而大多农村中小企业、农民专业户连会计报表都不完备,作一套完整的贷款审批资料更是无从谈起,只能望贷兴叹。另外信贷管理要求的零风险,使金融机构贷款几乎全部要求有抵押或担保,甚至是抵押担保双管齐下,而大多在县城、镇的企业的厂房、土地均为租赁,农村土地更不存在确权颁证,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使许多有效贷款需求都被银行拒之门外。

(四)资金来源单一与生产多元化资金需求不匹配。在目前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需要各方面的资金扶植,既要有风险投资亦有一般逐利性资金,既有间接融资亦有直接融资,既有有偿资金亦有国家无偿贴补,以满足结构调整中不同层次需要。但在我国县域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部门信贷资金。金融部门中又集中于农村信用社和农发行,特别是基层乡镇,发放农户的贷款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由于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导致缺少竞争,贷款过程中不规范现象增多,加大了贷款人获取资金的成本。

三、改善贫困山区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探索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扶持体系。一是中央银行在统一货币政策下,有针对性地实施“总量控制定向宽松”的扶贫攻坚货币政策,避免全国政策一刀切的现象。二是发展政策性扶贫性金融,让财政金融配合,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撑,社会富裕阶层资助培育金融资源,专门为落后地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二)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一是要确立农村信用社的县级法人地位不动动摇。要改变当前信用社行业管理上的行政性、指令性、政策性,充分发挥基层信用社的主动性、灵活性。二是要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支农系统,找准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进一步区分农业银行的支农业务范围,明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三是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省内地方性商业银行到贫困地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省级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发起成立村镇银行,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

第8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一、跨境融资总规模概念

(一)概念的提出

不同国别之间的交易可以分为“基础交易”与“金融交易”两个层面,前者指与产出直接相关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后者指与产出不直接关联,旨在参与产出成果的金融资本流动。

根据基础交易与金融交易划分,跨境融资总规模可界定为以基础交易为支撑,一国(或地区)从境外获得的债务类、证券类以及其他类融资的总额,本质上是一国金融交易活动的反映。跨境融资总规模是一国跨境资产负债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跨境资金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流量指标。

跨境融资按债权债务属性可以分为跨境融资资产和跨境融资负债,以区分跨境融资不同的权益属性,跨境融资总规模等于跨境融资负债与跨境融资资产之差。

(二)跨境融资总规模的测算

跨境融资总规模测算可以采取残差法,是指以国际收支差额为出发点,从中剔除不属于跨境融资的内容,剩下部分即为特定时期跨境融资总额,具体公式为:

跨境融资总规模=跨境收支差额-基础交易差额;

由于我们将基础交易差额定义为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直投投资差额三者之和,于是有:

跨境融资总规模=跨境收支差额-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直接投资差额;

间接法测量的好处在于简单易操作,跨境收支差额、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等都具有清晰的统计方法,较容易获得,由于提出了明确的概念,有利于让社会公众理解跨境收支与基础交易偏离的原因,从而能够替代“热钱”的概念,不足之处是该方法测度出的结果没有反映跨境融资总规模的具体结构,也没有反映跨境融资总规模资产负债的具体方向。此外,间接测量法为计算简便,没有剔除诸如收益与经常转移之类项目(当然,这类项目本身波动性较大,带有融资属性),会对最终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二、跨境融资总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

(一)跨境融资总规模与国际收支平衡高度相关

选取1998-2012年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跨境融资总规模四项指标,与同期的年度跨境收支差额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跨境融资与跨境收支差额的相关系数达到0918,仅次于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表明跨境融资已经成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实证结果表明,跨境收支差额Y波动对跨境融资总规模Y4的波动最为敏感,跨境融资波动是影响跨境收支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货物贸易进出口顺差波动,然后是直接投资资金进出差额。最后服务贸易波动对跨境收支差额波动的影响是负向的,因为服务贸易进出口长期逆差,它波动愈大,就会抵消跨境收支顺差额,从而降低跨境收支差额波动。

(三)跨境融资可以作为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中间目标

本课题提出可以将跨境融资总额作为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工作调控的目标,原因在于:一是跨境融资总额是影响跨境收支总额的主要因素;二是跨境融资总额的整体波动性较大,且较为容易受到利率、汇率等人民银行可以调节的价格工具的影响;三是跨境融资总额波动是导致跨境收支差额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四是跨境融资总额对于外汇管理部门来说更加具有可控性。此外,将跨境融资总额剥出,有利于界定和量化外汇局调控的责任范围,能够有针对性地实施管理;跨境融资总额作为一个总量指标,能够较好地实施规模管理,也能够较好地对目标进行分解。除跨境融资总额外,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也应该考虑贸易平衡的需求。

三、跨境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跨境融资作为跨境交易中产生的一种商业行为,主要是企业和个人选择资金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一种市场行为。影响跨境融资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性因素。当前,虽然中国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但经济发展的结构仍在不断调整中。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涉外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优势,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外资依赖程度也较重,因此在积累大量贸易顺差的同时,资本输出能力相对有限,从而导致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结构性失衡是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根本性原因,从而促成跨境融资负债不断增加,外汇储备节节攀升,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加剧。

二是市场性因素。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汇率、利率等价格性指标对跨境资本流动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两个途径发生作用,一是改变国内外交易价格的相对水平,进而对基础交易总额产生影响,二是通过境内外汇差、利差的变化,对境内外资金成本,影响投机资本套利空间,导致企业和个人在贸易和投资活动中可以选择跨境资金流入还是流出,从而对跨境融资总规模产生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贸易类融资方式主要有贸易信贷、预收延付、预付延收等,投资类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性借款、证券融资、境外上市等。

三是政策性因素。这主要表现为在跨境贸易投资活动中人民币结算加剧了跨境融资规模。自2009年我国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结算金额、地域范围、交易主体以及交易类型等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为了争取客户和市场、增加利润,利用现有政策和跨境贸易人民结算发展机遇,开发出一系列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创新产品,为涉外企业提供了许多低成本融资渠道和避险套利工具。具体方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出口项下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有人民币出口代付、人民币出口协议融资;二是进口项下跨境人民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有人民币进口代付、人民币进口协议付款;三是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境外融资业务;四是人民币保函境外融资。

四、相关建议

一是将跨境融资总规模纳入常规监测分析指标。从以上分析结论来看,跨境融资总规模不仅是直接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的重要指标,而且间接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表明,单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影响指标是全面的,而社会融资总规模又不能反映跨境融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因此关注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跨境贸易和投资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大程度是通过信用渠道实现的,而跨境融资总规模是体现。

第9篇:融资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价值相关性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将其闲置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行为已越来越普遍,由此而产生的有别于企业传统资产的“新型资产”――金融资产已成为企业资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到底如何呢?企业是否可以通过对其持有的金融工具进行调整来提高公司价值、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呢?本文对金融工具投资收益进行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以期发掘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决策依据。

一、研究假设及变量选取

价值相关性研究按照研究对象的报表属性可分为资产负债表项目研究、利润表项目研究、现金流量表项目研究以及其他价值相关性研究(EVA,市盈率等)。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是指研究金融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负债、股本规模、资本结构等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或此类项目计算的指标与公司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利润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是指研究会计盈余、剩余收益等利润表上的项目或此类项目计算的指标与公司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现金流量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是指研究经营现金流量等现金流量表上的项目或此类项目计算的指标与公司股票价格的相关性。

本文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与利润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相结合,作出研究假设:金融业上市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

由于不同上市公司的所得税可能存在差异,为了排除不同所得税对公司盈余产生的影响,研究选择了能综合反映企业业绩的盈余指标――利润总额作为衡量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对企业盈余所起作用的变量。选用股票价格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选取样本公司在t+1年4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被解释变量。因为每年的1―4月是上市公司公布年报的法定时期,如果市场是有效的,有理由相信4月底的股价已经吸收了公司的会计数据的信息。控制变量选用上年利润总额、净资产倍率、总资产对数分别用来控制时间序列性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控制企业风险和成长性的潜在影响、控制企业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二、建立模型

基于Ohlso(1995),Barth&Landsman(1995),Aboody,et al(1999)的相关研究,本文拟采用以下模型来检验金融业上市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Pt,i=β0+β1INCOMEt,i+β2IVt,i+β3RATEt,i+β4NIt,i+β5EPSt,i

+ξt,i

其中:

Pt,i为样本公司在t+1年4月底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每股市场价格;

INCOMEt,i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度末的金融工具投资收益总额;

IVt,i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度末投资的金融资产总额;

RATEt,i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度末的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率;

NIt,i为样本公司t年度的每股扣除了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之后的税前利润;

EPSt,i为i公司t年度的每股净利润;

ξt,i为误差项;

β0为截距项,β1、β2、β3为自变量的系数。

三、样本的选取

本文采用SPSS 17.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于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投资的金融资产种类和规模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其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也可能会因此而产生较大差异,因此我们选取2007―2009年作为研究区间,以沪深两市A股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根据以下标准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截至2009年12月30日在沪深两市已经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公司。(2)剔除没有金融资产或者金融资产数额为0的公司。(3)剔除ST类和P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或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或者已连续亏损两年以上,若将其纳入研究样本将影响研究结论。(4)剔除数据缺损的样本。经过筛选,最终选取了24家金融业上市公司,其中沪市17家,深市7家。

除特殊说明外,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信息直接取自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凤凰财经网。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研究模型涉及主要变量所计算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量见表1:

从Panel A可见,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与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金融业上市公司对金融资产投资的重视程度在逐步上升,也佐证了金融资产的投资有助于增加企业财富、提高企业价值。从标准差角度来看,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和金融资产的标准差分别从2007年的65 192.14百万元和1 928 280.00百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70 952.42百万元和2 674 950.00百万元,说明金融业上市公司各公司对金融资产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区别,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但与利润总额标准差比起来,其两极分化程度没有那么大,利润总额的标准差从2007年的33 017.15百万元上升到2009年的45 649.56百万元,上涨了35.17%。

从PanelB可见,投资收益与金融资产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36.65%下降到2008年的23.20%,再下降到2009年的14.34%,投资与利润总额的比例也呈现震荡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159.81%先上升到2008年的232.09%,又下降到2009年的134.08%。这与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风暴有很大关联,也证实了金融资产的投资风险较大,企业在进行金融资产投资时应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决策。

PanelC给出了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和利润总额基于平均值的增长率,可以发现金融资产的增长率明显提高,从2008年的10.25%提高到了2009年的69.29%,翻了6.76倍。这与金融业对金融资产投资的高度重视息息相关,与金融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也分不开。而投资收益增长率和利润总额增长率却是先下降后提高,这可能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经济复苏有关。

(二)相关分析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需要使用相关系数进行测量,不同的相关系数适应不同类型的变量,如柯达(Kehdall t)相关系数是用非参数方法度量定序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用来度量定序变量间的先行相关性,而皮尔森(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用来度量定距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由于本文的变量大部分为定距变量,并且相关分析仅是初步判断变量间的关系,因而本文不严格区分变量性质,仅使用皮尔森(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进行初步判断,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见表2。

由表2可见,在0.01的显著性水平(双侧)下,金融业样本公司的金融资产和投资收益均和利润总额显著正相关,但投资收益率却和利润总额呈负相关;金融资产和投资收益均和股票价格呈负相关,投资收益率和股票价格正相关。

尽管相关性分析显示了金融业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与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若干显著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没有控制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还不能就此做出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会影响公司价值的判断,只有在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加以控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三)回归分析

我们依次将模型中的税前每股净利、每股净利润、投资收益、金融资产和投资收益率等变量放入回归方程,可得金融业样本公司的回归结果见表3、表4。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金融业样本公司投资收益、金融资产以及投资收益率等变量对股价的解释力不是很强,调整后的R2只有0.579,解释比率只有57.9%。这是因为股价除了受上述变量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非量化因素的影响。由于金融业样本公司选择的是2007、2008、2009三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的测试,而金融市场的外界环境在这三年本身存在着较大的波动性,2007年的股市属于明显的牛市,年底上证指数(收盘价)高达5 261.81、成交量771 870手、成交额13 368 039万元,深证成份股指数达17 700.62、成交量5 951 376手、成交额1 638 318万元;而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股市行情明显下落,年底上证指数跌落到1 820.81、成交量下降至503 961手、成交额降低至3 352 616万元,深证成份股指数只有6 485.51、成交量为7 277 832手、成交额仅为596 889万元;得益于国家相关部门的调控,以及行业的不断努力,积极开拓新途径、寻求新的发展思路,2009年股市有一定的回升,年底上证指数回升至3 277.14、成交量达到1 165 204手、成交额为13 897 736万元,年底深证成份股指数达13 699.97、成交量为7 328 752手、成交额也上升至1 420 624万元。由此可推定,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导致变量指标对股价的解释力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对变量指标进行检验,系数估计的结果显示,金融资产具有最佳的解释力,Beta系数达-0.825,表明金融业样本公司投资金融资产的规模越大,股票价格越低。其次是投资收益指标,Beta系数为0.562,表明金融业样本公司投资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越大,股票价格越高。这是由于金融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高风险必然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金融资产越多,股票价格越低,符合常理。当然高风险可能会带来高的投资回报率,当公司投资的金融资产取得了相应的收益时,公司价值必然随之提升,股票价格也必然上涨。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金融业上市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但相关性较低。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金融业样本公司金融资产总额和金融工具投资收益总额与公司股票价格无论是在0.01水平(双侧)上,还是在0.05水平(双侧)上相关系数分别只有-0.173和-0.151,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464和-0.429。这表明,金融工具投资收益与股票价格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即,金融业上市公司投资金融资产越多、金融工具投资收益越高,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会更低,当然,这只有60%左右的解释力(R2=0.609,调整后的R2=0.579)。而导致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对股价的解释力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研究区间金融市场外部环境的显著变化。金融市场经历了2007年的牛市、2008年的熊市,以及2009年的市场回暖三个迥然不同的阶段,这必然会影响金融业样本公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张益民,薛卫孝,钱洪清.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J].现代商业,2008(36):264.

[2] 吴战篪,罗绍德,王伟.证券投资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盈余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09(6):42-49.

[3] 杜军.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研究述评[J].财会月刊,201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