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经济文化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文化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文化发展

第1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摘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

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2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德州是一方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一座希望之城,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经济》杂志社・鲁西北经济文化中心的成立应运而生,恰逢其时。

关于中心的工作,我提3点意见:

第一,坚持党媒姓党,《经济》杂志社的事业延伸到哪里,党的领导就一定要延伸到哪里,必须做到全覆盖,各地中心、办事处无一例外。并且要清醒地从思想上认识到,从行动上完全做到:首先,无论是杂志社总部还是地方中心的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党的政治工作者,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彰显着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绝不能有一丝一毫损害党的利益、党的形象、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任何言行发生。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其次,各地中心、办事处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延伸,必须坚决服从社委会的领导和管理,必须坚决服从地方党委的领导和管理,这一点毫不含糊、毫不动摇,绝不允许存在领导和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形成“两不管”的局面。

第二,地方中心要找准定位,明确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五个服务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好、配合好地方党委、政府发展战略的需要;服务好、引导好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服务好、满足好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市场消费的需要;服务好、推动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服务好、支持好当地文化艺术工作者发展的需要。

第三,《经济》杂志社社委会希望和要求鲁西北经济文化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在社委会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开拓工作局面,不负重托,既能很好地完成杂志社在鲁西北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任务,又能很好地推动鲁西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梁国楹:

“一主多副”联动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国力的提升,德州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明显加快。京杭运河的开凿与贯通,为德州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 、生态 、生活和生产环境 ,是德州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京杭运河同时为德州带来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运河文化”,使德州原有的地域文化优势和特点得到了更充分地发挥,也为德州创造了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大格局中独特的文化地位。

德州文化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德”,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德州的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重,做人有德,做事行德,才能建立信誉,才能引进外资,才能赋予“德”的时代内涵。这也是德州发展的主要层面。其次,是多副,一是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长官包子、保店驴肉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二是在历史上,德州不仅是运河名城,而且是南北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交通比较发达,如今仍是如此;三是德州与山东其他城市相比,其运河文化起步最早,历史最长,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四是董子读书台、苏禄王墓、德州黑陶等都是德州历史遗存的宝贵品牌,其文化内涵中有很深的孝道文化。

针对这些特点,我认为德州文化的开发,不仅要做减法,选择其中的核心点切入,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其他文化,并加以强化,形成“一主多副”的联动发展格局。

王才路:

聚焦产品,打造品牌

说起德州的运河文化,激起了我很多感情,我们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为此,我感到十分骄傲。

运河这些年的发展,在其两岸走出了很多状元宰相,名人雅士。换一个角度来说,德州运河同样是历史的见证,它忠实记录了封建王朝的荣辱兴亡,两岸老百姓的勤劳智慧,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气息。我见证过运河一系列的文化性格,它温柔起来像少女,发起脾气来像狮子,2003年发大水的时候,淹了很多地方。

而且,运河里面还承载了很多传说、故事、神话和历史。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绵延1747千米,到处撒着种子,结出许多绚烂多彩的花。所以我强调个人的感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到底该怎么用,该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话题,也是文化企业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目前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环境下,德州运河文化能做出的产品很多,产品聚焦之前先要聚集人才,然后确立产品聚焦点,随后进行长期规划,把产品最终做成精品。

不同阶段的人对产品有不同的诉求,以前,人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的诉求是要先解决温饱,现在,人们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于是,产品的开发也就不一样了。因此,针对人们的需求来创造出相应的产品,再利用多元传播手段来进行营销传播,最终形成品牌。

在此过程中,产品链的每个环节都要产生价值,并且清楚知晓其最大价值产生在哪个链条上。由此形成长期效应,打造连续冲击力。

这样既把文化输出了,也一定程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双边价值都能达到最大化。但不容忽视的是,时间和团队的投入是打造品牌的必须过程,这样打造出来的品牌才能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可以根据运河本身独特的品牌故事来挖掘独特的IP,并转换成游戏、动漫等其他形式进行传播,推广。

毛佩琦:

运河文化的品格传承

运河文化的核心品牌是国家的另外担当。它一方面承担着国家经济命脉延续的重要职能,另一方面承担着文化的传播。运河看似和商业无关,却发挥着商业的作用。运河的管理,属于高效的组织管理型,航运方面的管理不仅涉及商业,还涉及财政税收。

德州运河自隋唐兴起,金朝设将陵仓,元朝改为陵州仓,明清两代,德州既是漕运的储存站又是转运站,德州段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仓储、漕运是大运河作为南北经济大动脉的主要表现。明清以后,运河文化和商业文化对德州影响最大。目前运河周边一带的许多仓栈、货场、铁路转运线等依然使用,是大运河历史上“四仓”(德州、临清、徐州、淮安)中唯一保存完整并仍在发挥作用的仓,延伸了运河的仓栈功能。

运河文化不仅促进了德州商业文明 ,而且在流动中开启了德州沟通南北和向外发展的动力, 苏禄国王及其后裔就是在这种交流沟通中落户德州的。

运河也是科技文明的表现,其本身就是高科技的产物,运河周围的航道、治水等方面都体现出其巨大的能量。

运河也是开放、包容的,运河人的眼光绝不是短暂的,而是前瞻性。运河经过的城市很多,运河流到哪里,运河人就走到哪里,这是文化的交融和开放。

运河又是领先的,凡是世界领先的东西,领先的潮流,都在运河中展现。

以上运河的种种品格,换位为企业家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到德州来说,其企业家要能发现运河文化精髓、弘扬传统文化,企业内部要有高效严密的组织机构,要能包容并蓄各方面人才,整个企业要能引领时代潮流,能为德州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曾国祥:

打造德州文化企业梯队

两千年来,大运河因漕运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运河经济带和运河文化带,逐步形成吴越、淮扬文化与齐鲁、燕赵文化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现象。

学运河、研究大运河、传承大运河、弘扬大运河是必要且必须的。首先要了解大运河文化。那么,什么叫文化?有人说:“识字就有文化。”字典中说,文化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我的解释是,所谓文化,对自然人来讲,知书达理就是文化。而大运河文化包含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

群儒之首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他上书三策,就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和治乱之端提出了一整套思想政治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董仲舒曾在德州讲学,留下了“三年不窥园”的佳话。

因此,我建议组建德州儒商会,先把文化的力量注入进来。然后选一批企业先作为试点,请专家组成员来探讨研究应对和发展策略,最终形成梯队,达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效果。

第3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近些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较好。然而,有些地方的文化产业发展却有意无意淡化了文化产业的“文化”规范,呈现出了只追求单一的“经济”指标的走向,以文化产业创造的产值、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论英雄苗头初现。对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质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重视不够。如果这种错误认识不得到遏制,那么将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健康发展带来阻碍。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我们应清醒认识到:文化发展的产业化只是改变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方式,并没有改变文化产业的文化本质;如果只强调文化产品的一般商品属性,就会淡化文化产品的特殊商品特点,放弃文化生产过程中文化产品所独具的精神特征;若一味单方面地追求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物质推动力,其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文化力量的薄弱和人文精神的萎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整个经济结构将发生转变,消费需求的释放必然会带来文化需求的大大增加,文化产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会迎来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提高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而是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贡献。应当从过去注重数量型增长、注重规模扩张,转为注重提高发展质量,重点解决文化创造力匮乏、精品力作少的问题。

要实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具体来说:重视内容文化产业的地位,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实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不是一窝蜂和,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循序渐进;以前瞻性的目光和角度来选择产业和发展模式;依托于人力资源开发所实现的价值的增长;重视以国际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增长。

第4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政策建议

一、文化产业的范畴和重要性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对其定义不同,国际上没有统一的界定。英国的文化产业主要指文化创意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主要是娱乐观光业;欧盟的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生产活动。2012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对文化产业指标统计分类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健全。该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据此,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文化产业是经济体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文化产业不仅能带动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展示窗口,体现着区域发展的软实力。

首都经济圈是北京、天津和河北三省市行政区划所在地区。首都经济圈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是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和产业选择,有利于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首都经济圈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消费,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培育首都经济圈的软实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建设的综合效应、规模效应一旦实现,将会在全国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各区域都将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中受益,文化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强力支点。

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区域性优势

首都经济圈在文化、科教、基础设施、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等方面禀赋优势明显,具备了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首都经济圈的区域性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等几个方面。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首都经济圈各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悠久的历史给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北京的皇家历史文化、艺术、建筑、园林和民俗,在国内外享有名气。宏伟的万里长城和紫禁城、颐和园、北海、香山、天坛等优美的皇家园林、北京的京剧及特色食品和工艺品等闻名遐迩,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天津的近代历史、民俗文化、曲艺、手工艺等别具特色。津门十景,如天津古文化街、大沽口炮台、独乐寺、盘山、食品街和旅馆街、水上公园、黄崖关长城、海河、中环线、天津广播电视塔等文化旅游资源,还有著名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塘沽版画及天津快板、天津小吃等。河北的燕赵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具有独具一格的特色。河北省有著名的古乐轩鼻烟壶、武强的门画、邯郸的刺绣、蔚县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窗花、唐山的陶艺、河北梆子和评剧等文化产业独具特色。

(二)基础设施完善

首都经济圈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能在短时间内汇集大量的人流,形成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首都经济圈第五有发达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地铁、轻轨,还有发达的航空港、海港河港、信息港与外界连接,现代通讯网络发达。便捷的基础设施,为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便利,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在区域内的发展,还有利于文化产业拓宽国内外的市场,开辟新的文化消费空间,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提升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大

经济学理论显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之后,恩格尔系数开始与文化消费成反比,前者下降,后者上升,文化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012年北京市人均GDP13797美元,天津市人均GDP15129美元,河北省人均GDP5838美元,均远远超过800美元,首都经济圈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文化消费需求市场大。

(四)国家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保证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地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广阔市场和需求,文化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有力推手。

三、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首位。目前,以北京为辐射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但由于地理位置、文化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的不同,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性不均衡,区域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并面临着资金、人才和市场主体活力等因素的制约。

(一)区域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看,首都经济圈地区还没有形成合作对接互助共赢的局面。近几年,首都经济圈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重要领域建立起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如《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建立京津冀发改委主任联席会等。2011年11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华北五省区市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3月,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在中华世纪坛签署《文化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但文化产业的区域合作还不深入,首都经济圈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充分利用,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效能。就文化产业企业而言,首都圈文化产业仍然存在小、散、弱等状况,亟待打造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都经济圈内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差距较大,未能形成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亟待整合开发,取得整体最佳效益。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天津市为5000万元,河北省到2010年才达到3500万元,而同期,天津、河北的文化创意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达到每年1亿元至2亿元。

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推动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畅通融资渠道,健全文化产业监管的指标体系,促进文化产业振兴与繁荣发展。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落后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链涉及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目前,文化产业生产环节的人才不缺,但原创和营销的人才严重缺乏,精通三个环节的创意人才更缺,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结构不合理,创意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缺乏

首都经济圈各地区虽然制定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是缺乏协调性的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由于整体战略规划缺乏,造成文化产业布局分散、合力不足,由于协调机制缺乏而产生文化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文化资源的争夺等问题。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从整体性和互补性出发,制定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特色,错位发展,以实现首都经济圈地区文化产业的合理分工定位。

四、促进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欧盟文化一体化发展经验表明,政府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要实现区域合作共赢,必须尽量在政策、资本、人才、管理、运作等方面坦诚相见、尽心合作。

(一)建立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的协调机构

首都经济圈应加强各地政府间的交流协作,成立首都经济圈文化协作委员会等相应协调机构,加强规划对接,搭建信息沟通平台。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协调重点基地、平台建设与运行,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和完善区域合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制度。

(二)统筹规划,整合配置区域文化资源

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推动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的前提。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思路下,打破原有行政格局的分割,制定首都经济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充分挖掘各地文化资源的差异性和独特性,避免加剧同质竞争,延伸文化发展的产业链,实现城市错位发展,区域合理分工的发展模式。依托区域优势,将首都经济圈建设成我国北方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和竞争优势突出的体育比赛培训基地、影视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国内外重要的会展中心等。

(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

破除封闭意识,进一步开放市场,并配套相应的改革措施,激活市场主体,释放文化消费的巨大活力,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积极推进文化单位的改革,使其成为独立自主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逐步退出。

(四)建立资金扶持体系,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创新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为文化产业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在首都经济圈内建设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登记托管等在内的细化融资服务。

(五)整合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

整合首都经济圈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一体化的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条“捷径”。推进区域性文化产业园区联盟,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协作,分享各地理念和研究成果。在首都经济圈内聚集起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及高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形成一批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文化内容供应链”和“文化创意商品集散地”。产业链条的形成,有助于文化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六)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专业培养,培养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制定实施中长期文化人才培养规划和引进计划,在不同领域培养一批文化名家、文化领军人才。

(七)重视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

充分传统文化资源与信息产业的衔接,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的转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高新科技的融合,加快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孟广文,王洪玲等.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研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

[2]郭懿.环渤海城市群文化产业的态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6,5.

[3]张亚军,程曦,程云瑞.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亟须战略整合[J].领导之友,2007,4.

第5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孝文化 经济价值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传统文化首推“孝”――百善孝为先。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①由于人们长期对传统文化的固执与偏见、否定与批判,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目中逐渐淡化。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传统文化,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意义重大。为此,笔者以传统孝文化的经济价值为例,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孝文化是招商引资的“梧桐树”

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具有血浓于水的强大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特别是对海外华人来说,孝是一根敏感的神经。孝文化所蕴含的祖先崇拜、亲人眷顾、乡土依恋等等,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它最能唤起人们的孝亲意识,勾起人们思乡寻根之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孝文化中“聚拢人心、整合人力”的合理因素,通过大力宣传华夏同宗的观念、寻根问祖的寻亲心理,肯定以乡土为美的审美情趣,将世界华人凝聚在一起,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贡献。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大批华侨从海外带回大量资金和高新科技到祖国投资,这一方面是国内投资环境改善的结果,另一方面亦是孝文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时代价值。“经济的一半是人文,经商的一半是人品”。孝文化越畅行,说明民风越淳朴,越可亲、可信,而社会环境之祥和则可以增加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

根据《湖北日报》的报道,2004年到2005年9月,孝感有11个文化项目招商成功,到位资金2.8亿元。投资6000万元的孝南天仙园、投资3000万元的孝文化城、投资2000万元的双峰山孝文化主题公园等“孝文化”载体今年先后动工。投资1.2亿元的应城汤池旅游度假区建设将于10月竣工。巨大的孝文化吸引力,吸引华夏儿女和那些先富起来的商人回乡参与文化建设。②作为灿烂文明古国,我们的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这种独特的文化引起外部世界的强烈兴趣,从而促进外部资金的投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确有双赢的好处。

孝文化是文化旅游的“吸铁石”

现代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是旅游者对文化的诉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文化向往是属于精神领域中的高层次需求。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满足人们文化向往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享受,独特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源泉,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爱好者。文化引力往往超过经济引力,文化本身也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日本每年有几百万人到世界各地旅游,有几万亿日元向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投资,如果异国他乡没有经济引力、政治引力、文化引力,这种跨国行动是不可能产生的。③在外漂泊的游子,当他们身心疲惫的时候,就会想“家”。孝是回望血脉的源头,那些仰慕孝文化、怀念古孝子的海外游子,可以通过回国寻根、寻亲,寻找未泯的孝文化古风,从亲切的孝文化氛围和浓郁的民族亲情中找到归宿感,得到心灵的抚慰。

以孝感为例:孝感是因孝而得名的城市,孝文化已成为孝感市靓丽的城市名片,成为该市打造旅游品牌的根基。近几年来,全市旅游经济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市年均接待游客在270万人次以上,年均创旅游收入8.7亿元,占全市GDP的2.38%,旅游从业人员75113人,其中直接就业人员13628人。④孝感旅游堪称传统孝文化旅游之典范,充分证明了孝文化的旅游经济价值。

孝文化艺术产品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兴奋剂”

现在,反映传统孝文化的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曾国藩家书、朱熹治家格言、严氏家训等历史名人的道德言教以及三字经、千字文等通俗读本大量出现,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反映传统孝文化的影视作品也很受欢迎,如代父从军、被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的花木兰的故事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⑤,这说明反映传统孝文化的文化艺术作品大有市场。传统文化影视艺术作品就如一针针的“兴奋剂”,不断刺激着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其实,孝文化本身就是经济资源和无形资产,经过选择和开发,将孝文化的特殊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转化为商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可以开发孝文化旅游观光产业、孝文化娱乐演艺产业、孝文化教育产业、孝文化服装产业、孝文化体育与保健产业、孝文化会展产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孝文化工业产业,形成孝文化产业链,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孝文化特色的重点企业和知名产品。这样,不仅发扬了传统文化,也盘活了一方经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繁荣。

孝文化是企业凝聚人心、增强效益的“剂”

孝的本质是一种责任,以孝文化为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员工忠诚度。孝文化强调每一名员工都爱岗敬业,有责任感,讲职业道德,对企业忠诚。企业发扬孝文化,会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拼搏奉献精神,促进企业发展。孝文化是企业的“剂”,它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增强效益的作用。双星集团就是一家将“孝文化”培育成为企业文化的成功例子,它从一个资产总额不足千万元、濒临倒闭的制鞋企业发展成为资产44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这与其企业文化密切相关。双星将“二十四孝”搬到企业,组织员工参观“孝文化”展馆,不断激发员工对企业的感恩之情,努力打造“名牌员工”。妙用“孝文化”增强了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拼搏奉献精神,促进了双星品牌的发展。⑥

同时,孝文化在中小企业(家族式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还有特殊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的过程中,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最初大多采取了家族式企业的形式。家族式企业是通过家长来进行管理的,企业的重要部门都是由家族成员来负责,由于家族成员存在着血缘关系,孝文化在家族式中维系着家长在企业中的领导地位,而家长会从家族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出发,首先考虑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内的就业,优先吸收家族成员进入企业工作,缩小家族成员间的收入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缩小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

孝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指出: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具有节约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⑦以孝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的“催化剂”。

孝文化可以拉动“内需”。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其本身蕴含着一定的文化经济因素,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每当春节临近,人们向四面八方奔走,为的都是“回家过年”,为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在衣、食、住、行、玩等方面要花费大量资金,对拉动内需有很大贡献。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伴生在一起的,这种独具特色的“假日经济”拉动了包括交通、餐饮、购物、旅游等消费,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

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经济关系,弥补社会保障之不足。孝文化强调对老人的孝敬和孝顺,必然影响到家庭消费结构。孝德的本质是代继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经济关系。当今社会出现的“啃老”现象,是家庭伦理失范的一种表现。啃老族靠“啃老”而生存:侵占老人的住房,花费老人的收入,危害老人的合法利益,降低老人的幸福指数。孝文化所倡导的孝顺和孝敬父母,对于维护父代的合理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孝文化还有利于弥补现阶段社会保障之不足。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特别是在农村,赡养老人仍然由子女来承担。因此,宣传孝文化中的“养老”功能,必将为老年人生活保障发挥积极的作用。

总之,孝文化的特殊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是值得开发的文化经济资源。当然,由于传统孝文化是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对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建设也必然存在不适应。只有正确认识孝文化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作者为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3页。

②“湖北孝感市打开视野,文化招商呈现一片红火”,《湖北日报》,2005年9月28日。

③吕伯凌:“论孝文化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华夏经纬网》,省略.

④龙玉祥,晏劲松:“基于孝文化的孝感市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⑤“《花木兰》引美国《时代》关注,中国题材大热”,新浪娱乐。

第6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7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厦门

 

一、厦门文化产业集群现状

厦门的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雏形,厦门比较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有油画产业聚集区、惠和石文化园、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

油画产业聚集区。其包括乌石浦油画村和海沧油画一条街。厦门的油画产业聚集区目前已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画师一万多名,且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这保证了该产业群落的原创性以及创新性。不仅如此,该集聚区拥有进出口企业30多家;大中型油画制作室100多家,个体画廊进470家;销售生产油画颜料、油画布及画框的企业近40家;实力较强的产业公司15家;拥有多家面积2万平方米左右、产权自有的工厂。由油画的生产经营为中心,发展出众多的为油画服务的文化企业,形成了油画创作、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该产业集群被誉为全球三大商品油画基地之一。

惠和石文化园。该园由厦门惠和腾飞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产品远销台湾、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和欧美国家,年产值2000多万元,是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较之自发形成的油画产业集群,惠和腾飞石业引领该石文化园的聚合,在围绕“创意”核心的同时,通过博物馆、展示中心和交流中心等为创意主体提供了开放沟通的网络平台,这为群内行为主体的隐性知识传播提供了途径经济论文,提高了创意人员对新文化的敏感度,使创新发生在多个层面上。

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该产业区时由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投资建成,到2008年实际入住企业297家,入园企业员工总数达18000人,实际销售额62亿元。厦门市政府在这一企业群落中扮演着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将创建国家动画基地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搭建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平台。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协调、引导,提供产业发展信息,推动产业品牌的配置和营销,促进不断延伸的产业链的建立。厦门广电局每季度举行一次影视动画企业节目制作座谈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1]

由此可见,厦门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契机和推动力量,但它们都具有核心原创的行为主体,具有沟通和交流的正式与非正式的途径,具有前后向关联的企业支撑,具有对同类企业较强的吸引能力站。

二、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

(一)区位优势

厦门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这赋予了厦门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运用政策优势和地方自主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出台扶持促进政策,促使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厦门的集聚。厦门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与世界经济接轨快,外来的生产要素便于进入,文化也随之进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

(二)文化优势

厦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经济论文,是一处美丽的海港风景城市,其中西文化融合,人文底蕴深厚,社会包容性强,非常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以闽南语为媒介进行表演的歌仔戏、高甲戏、布袋戏发展良好;传统手工艺——漆线雕的制作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厦门现代艺术底蕴浓厚。鼓浪屿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1993年10月成立的小白鹭民间舞团,是我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艺术表演团体。在各类舞蹈比赛中频频获奖,其表演以浓郁的民间风格和独特的闽南特色博得各界好评。新中国第一个女指挥家郑小瑛指挥下的中国第一个民办公助交响乐团——爱乐乐团,被列为全国9大交响乐团之一。厦门城市内涵丰富,拥有强大的城市精神。有爱国爱乡爱国爱乡、乐于奉献的“嘉庚精神”,愚公移山、矢志不渝的“海堤精神”,奋勇当先、争创一流的“马拉松精神”,还有诗情画意、浪漫温馨的“爱乐精神”。

(三)资金优势

厦门被确立为经济特区以来,全市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强城市之一。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文化事业的财政补助逐年增加,民营资金也纷纷介入。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88.73% ,2724个文化服务单位中,公有制的有307个,非公有制则有2417个,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2205人,产值达102.76万元,占当年全市GDP的比重为6.06%。[2]

(四)需求拉动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200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8元。[2]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消费结构也随之变化,相当居民的消费已向教育、科技、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转移,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潜在要求也在不断增大。

综上所述,厦门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经济论文,有着开放经济带来的资金技术优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会文化需求,有着灵活的政策支持体制,具备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

除了少数企业比如惠和腾飞有限公司以外,在集群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资金不足成为制约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厦门市动画企业规模小,企业的产品多停留在企业宣传片和广告节目的制作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油画产品单一,缺乏综合展示和交易的平台,除了部分进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国外市场接轨,厦门有将近70%的油画出口是通过“第三方”,[3]即外商直接收购或深圳等地的外商收购,进行包装后出口,利润空间被中间商大幅压缩,画师画工的劳动仅仅是赚取了劳务费。

(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瞻性不足

首先,厦门优惠政策的力度较之周边地区薄弱,引致投融资渠道不畅,高级人才流失。其次,在推动文化产业集聚的过程中忽视了传承已久的宝贵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缺乏系统性,使这类文化遗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文化产业的创作中。第三,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期缺乏很好的规划和设施配套建设,致使已聚合的产业资源分散。最典型的是油画产业园区,乌石浦油画产业聚集区的条件无法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产地不足、不集中,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店面缺乏,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店租不断上涨,导致画师画商的创作和经营成本大幅上涨,部分画师画商被迫外迁,产业集聚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薄弱

厦门目前只依靠创造性较弱的文化制造业、文化旅游业推动厦门文化产业的发展。厦门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文化产业以及内容产业发达城市的产品扩张的情况下经济论文,若再不提高创新能力,其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空间势必受到挤压。

四、推动厦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文化产业链条

成熟的文化产业链是创造、发行和衍生产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链条。只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文化产业集群才能有效发挥出规模和互动效应。因此,要从建立一条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链开始,上游原创研发、中游生产制造、下游销售发行,三处共同发力站。要营造鼓励原创的产业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创新,打造文化企业品牌,开发品牌衍生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建立推广宣传平台。在上下游链接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联合的产业链条。

(二)科学规划,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

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应就厦门文化产业存在的情况,因地制宜,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文化产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集群。加强与台湾的文化合作交流,建立承接台湾文化产业交流的平台。扶持具有地方特色且有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如艺术、影视、印刷、传媒等的发展。注重加强相关支撑产业的扶持,尤其是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扶持。

其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要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科学把握文化产业群落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合理布局,统筹发展。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园区周边区域的交通、市政、商业设施、健全园区的配套功能,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意灵感的氛围,增强文化产业要素进入的吸引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大力引进公共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和相关支撑性文化企业,为入区企业提供市场化信息,技术和交易共享平台,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的环境和市场。这样才能改善政府的投入和管理经济论文,优化政府对公共性文化资源的配置能力,强化集群内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特质性使创新的作用更为重要。在加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对于文化服务业来说,应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利用各种机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摒弃模仿创新的观念。对于处在文化相关产业层的企业而言,要加大创新资金的投入,增强技术优势,根据国际产品市场变化发展的趋势来改进技术,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

其次,要培育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快速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核心层发展的关键。依靠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的知识优势,培养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产、学、研互动。政府可定期举办企业家论坛等形式加强企业家的交流和合作,并且可以鼓励大学教师、研究人员到公司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364.

[2]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厦门特区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 林起主编.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蓝皮书(2009)[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P136-158. [4] 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厦门特区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第8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近年来,邻水县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力推文化产业的发展。广播影视行业,放宽文化市场准入,大量引入社会资本。2011年,北京和颂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约1000万元,把以全国道德模范曹于亚为原型的电视剧本《孝女》拍摄成电影《山花烂漫时》,并在全国公映。2012年,四川雷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邻水县投资约500万元,建成了广安市首家3D全球同步电影城。文化艺术行业,邻水县川剧团先后与中国移动、电信邻水分公司、邻水信用社、邻水县交通局等10余个单位或部门合作演出1000余场次,与邻水县城南佳景、龙腾、恒源等房地产公司联合举办专场文艺演出500场次。文化旅游行业,目前,全县已有旅游景区2个,并建成黄桷树公园、邻州广场和邻水县体育场等地标性文化设施,文化旅游企业35家,其中,星级旅游餐馆5家,旅行社4家,星级农家乐13家,A级购物点4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到273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文化产业总收入达2.44亿元。总的看来,邻水县广播影视行业、文化艺术行业、文化旅游行业、传媒出版行业、广告业等与文化相关的行业都有发展,文化市场的主体框架基本形成。但是,邻水县2012年的GDP是148.2亿元,文化产业所占比重只有1.65%左右,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2.85%相差了近1.2%。因此,可以说,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要做到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所存在问题及对策

虽然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观念、体制、文化资源、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文化产业政策的作用,合理规划,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合理吸取其他区县、省市或国家的先进经验。

(一)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观念问题。观念问题主要是指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缺失或不强。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以及邻水县的县情,长期以来,强调更多的是文化的政治功能,即统一意识形态的功能,而忽视了文化的经济职能。因此,在一些人为障碍的限制下,邻水县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单一,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单一,同时,文化消费也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崇文抑商的思想,也使人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消费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就目前来看,邻水县县委县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但是,老百姓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意识还亟需培养。(2)体制机制问题。邻水县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体制上,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2005年就已经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但是,邻水县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相对而言,起步较晚,完成得也较晚,直到2013年1月,县广播电视台从文广新局划出并成为独立事业单位才基本完成。机制上,邻水县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以及各文化产业相关单位的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亟需解决。(3)文化资源问题。邻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有着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就目前该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文化资源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文化资源,尤其是对传统优势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二是有些文化资源开发项目缺乏市场调研与分析,盲目开发,且过多集中在地产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等方面。三是在文化资源开局上缺乏总体规划,导致产业分散,产业链难以形成。(4)其他方面问题。除了上述问题之外,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投入较低、人才匮乏等问题。近年来,邻水县虽然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但是仍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也较少。在人才方面,虽然邻水县并不缺懂文化的文化人,但是,文化科技类人才,尤其是懂文化且又擅长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此外,邻水县文化产业还存在着种类不齐全、规模较小、市场发育度低等问题。

(二)促进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1)加快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是促进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之所以起步晚、市场发育度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思想观念没有及时转变过来。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要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正确把握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强化文化产业意识,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邻水县经济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并努力实现邻水县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对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进行明确区分,把文化领域进行分类管理,努力实现经营性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三是要努力培养老百姓的文化产业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力量,加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使老百姓认识到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2)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邻水县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部分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同时,要在这基础之上,结合本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目前,邻水县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虽然明确了发展文化产业这一重点任务,但并没有就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激励政策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因此,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3)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是解决邻水县文化资源方面所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邻水县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该县的最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是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且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可操作性强。二是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邻水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实施,统一督促检查。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即在制定出近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放眼未来,绘制出有利于中长期发展的蓝图。四是突出重点,紧抓特色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属于邻水县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五是在城镇建设中,配套建设好文化基础设施,做到与规划、建设、管理同步。(4)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是支撑。邻水县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拓宽对文化产业的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邻水县在文化领域的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但这些投入主要用在文化事业建设上,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相对较少,资金不足是邻水县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邻水县政府应在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方面放宽财政政策,要有重点地扶持、引导文化企业的发展,重点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同时又能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企业,促使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市场,同时,要加强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让县外优秀品牌文化企业成为邻水县文化市场的主体,以刺激、带动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是核心。邻水县文化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来说是人才队伍素质的问题,促进邻水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和创新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具体来看,一是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要加大对高层次的文化科技类人才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以充实邻水县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二是要着眼长远,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因人制宜,优势互补,人尽其才。三是要加大对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训力度,这可以与高校或文化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四是要留得住人,即保持邻水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因此,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三、结语

第9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就是投资、贸易等经济活动及其各生产经营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就是世界市场的统一化,与其说这是一种静态的结果,还不如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各国市场在拆除贸易壁垒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而市场的统一,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这就涉及到法律层面的全球化问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指出:“从根本上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将世界各国和人民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阻碍各国之间货物、服务、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将被打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和通讯成本)将大大减少。新型的国际机构和国际民间组织将被创造和涌现,跨国公司是这一进程的强有力的推动者”。①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带来了两个显著效果:一是市场的地理范围及市场的统一化和自由化程度大大扩展;二是为了适应市场的统一化和市场规则统一化的客观需要,国际经济法不仅必将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国家的法律体系面临着如何处理全球化带来的复杂情况的新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三大特点

(一)迅速回升的全球贸易,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在WTO正式成立后的十年内,如果按照货物出口总额进行统计,那么国际货物贸易总额从1995年的51610亿美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91240亿美元,总计增幅近77%,年平均增长率达6154%。其中只有1998年和2001年各比上一年略有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大,分别只有115%和319%。其余年份均有3%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上涨10%以上的年度有4个。在原油商品价格持续高涨和电子产品出口复苏的带动下,2003年和2004年的增幅更是创了历史新高,其中2003年比2002年增加了1519%,2004年比2003年增长21%。即使扣除了物价和汇率因素,2004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也达到了9%。自2000年至2004年,世界GDP从32万亿美元的水平增长到40万亿美元的水平,总计增幅为25%左右,年平均增长率低于国际货物贸易的年增长率。②

(二)外国直接投资复苏和持续高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持久活力

按照实际吸引外国投资金额来计算,1998年世界跨国直接投资额为690911亿美元,1999年猛增到1086715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近5713%,2000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2717%,达到了1387915亿的规模。由于受“911”事件等影响,200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对外投资总额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2004年开始,世界跨国直接投资又出现恢复性增长,比上一年上升了9%左右。③

不过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呈现出两大变化,其中第一大变化是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成为资本输出国;第二大变化则是第三产业成为跨国直接投资新的领域。上述两大变化业已对传统的国际经济法提出新的课题。

(三)随着自由贸易区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的区域一体化和国家集团化进程呈现加速态势在过去的十年间,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双边和多边的区域贸易安排和协定数量激增,并且重叠交错,这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截至2004年底,向GATTPWTO申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接近300个,其中依然有效的200个左右。不仅如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所拓展,例如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占世界贸易总值的20%;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所覆盖的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区内贸易数额也很可观。此外,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美国主导下,于1994年商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预计今年可完成谈判,届时将正式建成这一包括34个国家、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④根据统计,目前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是在这些自由贸易区内发生的。到2007年底,全球贸易体系将被300多个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所分割,出现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⑤

另外,伴随着全球贸易规模的扩大,发展不平衡问题难以避免,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二、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新动向

(一)包括国际商法在内的国际经济法的统一趋势明显加强

国际经济法统一趋势的表现之一,就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不仅数量日益增多、作用日益增强,而且各国规制市场方面的经济立法出现趋同现象,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表现之二,就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际商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

各国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之所以会出现统一,主要原因是:其一,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在促进各国和各地区的实体法的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其二,正在日益走向经贸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又把自由贸易区区内各国大量的经济法和商法进一步推向统一;其三,在国际公约、WTO协定和NAFTA的约束下,各国的商法和经济法出现趋同的迹象。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事立法和其它经济立法正在向国际经贸惯例靠拢,也导致了各国法律的统一化运动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国际经济立法与其它各领域立法的关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联结和互动趋势

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使得各个领域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逐步取得了功能上的整合,与此同时,国际经济法律制度与环境、外交、卫生、社会等领域法律制度的联结日趋紧密。国内有学者将这一趋势称为“国际经济立法的一体化”。⑥鉴于对这一说法仍有争议,笔者暂时将上述趋势称为“国际经济法的互动和联结”趋势。

根据美国学者达维德·W·利伯隆的划分,国际经济立法联结主要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是“规范性挂钩”;二是“策略性挂钩”。

所谓的“规范性挂钩”,指的是基于其各自调整对象和法律原则本身的关联性或适用结果的牵连性导致的不同领域的国际法律的互相挂钩。例如,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规则、进出口许可证、技术壁垒、检验和检疫措施、纺织品贸易、海关估价等协定本身所调整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规则,所以被纳入WTO多边贸易的第一层面的法律规则。以国际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正是基于这一点,运用诸如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互惠等共同的法律原则将其连接成国际贸易法的一个整体。又如,投资领域的国际法律制度发展比较慢,而且投资与贸易本来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是为了贸易自由化原则的充分贯彻,WTO将其连接起来,制定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这就是将投资法与贸易法挂钩的生动实例之一。

所谓“策略性挂钩”,是指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谈判策略的考虑,交换投票权而形成的各领域的国际经济法挂钩。例如,一些国家在A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某一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但是另一些国家在B领域具有优势,希望在该领域签订一份对其有利的国际协定;如果单独在AB领域谈判,可能永远不会有谈判结果,因为凡是前者同意的后者就反对。在此种情形下,如果将AB两个领域合在一起进行一揽子的谈判,双方妥协的可能性较大,于是AB两个领域的协定或条款,就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同一国际组织制定的协定体系中,甚至被写进同一个协定之中,而且此种情形并不少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旨在维护发达国家利益的WTO《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与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纺织品协定》二者共存于WTO体制之内。

(三)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融合日趋加深,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众所周知,作为国际经济法主要渊源的国际条约,其制定一般是由几个主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在谈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某一国家(地区)或集团的谈判实力越强,谈判技巧越高,其国内法律或域内法律对国际法的影响就越大,同时在另一方面,国际法一旦成型,它又会对成员的国内法或域内法产生反作用。

例如,无论是GATT的《反倾销守则》还是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都是以欧美的反倾销法(特别是欧共体的反倾销基本条例)为蓝本而制定的,都吸收了美国和欧盟大量的国内立法经验。最为明显的例子之一,就是WTO反倾销协定直接借鉴了欧盟推算价值计算中期间费用(SG&A)和利润率的计算规则,使正常价值的计算更为详细和合理。再比如,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就是在借鉴了美国贸易法中关于损害威胁确定因素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了反倾销调查中的关于产业损害调查规则。但是反过来,在1995年,美国和欧盟又根据WTO《1994年反倾销协定》调整了其反倾销法的内容,美国不仅改变了旧法中关于正常价值等一些独特的术语,而且取消了旧法中关于推算正常价值的公式中期间费用和利润率的比例;欧盟不仅仿效WTO反倾销法与反补贴协定分开立法的体例,改变了1988年理事会基本条例将反倾销与反补贴两种调查合为一体的立法模式,而且明确限定了反倾销调查的时限。经过上述作用与反作用之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现在如果再将欧美反倾销法的条款与WTO反倾销协定的条款拆开放在一起,已经很难分辨出哪些是欧美国内法的条款,哪些是国际反倾销协定的条款。

从两大法系国内货物买卖法和合同法对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1994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影响,到《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马德里条约》对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反作用,所有例子都显示了一条越来越清晰的轨迹,那就是: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的发展正呈现出日趋融合的迹象,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四)国际经济法律规则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只有遵守国际经济法律规则,其基本的国家经济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更具有了权威性和生命力。

(五)国际经济法立法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些私人国际机构在全球规则制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扩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经济立法的主体日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国家、国际组织之外,一些私人组织日益参与到国际经济法规则的制定过程中。这一现象引起了一些国际知名学者的关注,著名欧盟法专家施奈德(Snyder)教授就将这一趋势视为国际经济法和欧盟法的一个新动向。根据该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我们的观察,至少三类私人组织对国际经济立法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法规则制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跨国公司为实施全球经济扩张战略,在其全球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制定了统一的内部规则和标准。同一个跨国公司在其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建立的同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员工守则以及其在对外签约时广泛采用的标准合同,正在影响着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法的立法进程。这些规则虽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但是其实际效果和执行力度是有目共睹的。

其次是在跨国公司推动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会计标准化委员会(IASO)等。其中,IASO目前在世界上112个国家中设立了153个专业会计机构,其职能是制定和批准国际会计标准和准则。尽管IASO标准在法律上并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尽管各公司名义上仍然可以按照各国的会计准则自主聘请会计师事物所编制各种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但是在实际上,如果公司财务报表不符合所谓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那么其在全球的股票发行和筹资行为就会遇到困难。最后是一些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推动下,一些多国公司迅速行动起来,建立了旨在为保护国际环境生态协调服务的私人网络组织,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国际社会环保鉴定和标签联盟,包含了七个国际环境网络,赢得了广泛的公众社会支持,其制定的认证和签证规则业已成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

(六)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其中,作为新法律种类的“软规则”的出现和发展十分引人注目

正如经济影响和文化渗透能力被称为“软实力”一样,包括施奈德教授在内的一些国际法学者们将上述传统国家和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组织之外的私人组织制定的事实上在全球通行的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称之为“软法律”。出于避免歧义的目的,我们觉得或许“软规则”的提法可能更为适当。根据施奈德教授的观点和我们的理解“,软规则”原则上虽然不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却由于具有广泛的实用有时也能产生切实的法律上的效果,其贯彻落实的效果甚至比硬规则还要有效。这些规则不仅为国际企业和律师所熟悉,而且以国际行为准则之形式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活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与硬性法律规则相比,软性法律规则有着交易成本上的优势,通常更加易于适用于一些不确定的情况和要求作出妥协的情形。⑦

(七)国际经济法对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的缩小所起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冲击着各个国家和地区,以WTO为中心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律体系仍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人们在统计数字中惊讶地发现,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根据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世界上最富有的500人的收入总和大于4116亿最贫穷的人口的收入总和。⑧另外,国际贸易法律领域内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据分析,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贸易壁垒其实是针对包括最贫穷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设置的,贫穷国家向富国出口时所遇到的保护主义,平均要比富裕国家相互之间出口时遇到的壁垒高出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