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动物免疫的方法精选(九篇)

动物免疫的方法

第1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8200)

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治方针。在动物疫病发生之前,通过免疫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屏障,保障动物安全。但由于动物类别不同、疫苗种类不同、免疫方法不同等因素制约,容易造成免疫效果参差不齐,影响较高免疫抗体防护体系的形成。只有按照免疫规范操作,选择正确科学的免疫方法,才能保证动物接种疫苗后,获得较高水平的抗体保护,提高动物群体抗击动物疫病的能力。本文结合基层实际工作,对动物免疫技术要求作简要介绍。?

1 人员要求?

1.1 人员培训?

免疫前对防疫人员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传授理论知识,强调技术操作要点等,使得广大防疫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保证免疫工作的高效开展。只有切实做好防疫人员培训,才能提高基层防疫人技术水平,使得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1.2 个人防护?

在免疫过程中个人防护不可或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手套、口罩、胶靴等。积极完善防疫人员个人防护,一方面能够降低动物病原及疫病的传播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或减轻免疫过程中不必要的伤害。?

2 疫苗要求?

2.1 疫苗贮藏?

目前基层常用疫苗有两种贮藏要求,弱毒活疫苗贮藏于零下15℃以下;灭活疫苗贮藏于2~8℃,日常贮藏疫苗要保证贮藏设备的正常运转,保障冷链的有效运行。?

2.2 疫苗运输?

运输大批量疫苗需要采用冷藏车,小剂量应放置于冷藏箱或保温桶。一般冻干苗还需在冷藏箱或保温桶中加冰以达到要求的运输温度。运输疫苗时要做到冬季防止冻结,夏季防止高温曝晒。?

2.3 疫苗使用?

疫苗使用前,防疫人员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疫苗的接种对象、接种剂量、接种部位、注意事项等相关事宜。仔细观察疫苗瓶体是否完整,是否过期,有无漏液、冻结、沉淀等不良现象。严格按照稀释比例稀释疫苗,疫苗稀释后应在一定时间内用完,一般活疫苗在2h内用完,灭活疫苗24h用完,没有用完的疫苗应废弃。疫苗使用过程中需要防冻、防暑、防晒。?

3 动物要求?

免疫前防疫人员要查看动物体健康状况,对于体弱畜、幼畜、病畜、妊娠畜禁止接种疫苗,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

4 免疫要求?

4.1 免疫器械?

免疫前要将注射器、针头等免疫器械灭菌消毒,根据免疫数量备好针头,严格做到一畜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4.2 免疫方法?

根据动物种类,免疫病种等不同,动物体免疫方法也不尽相同。动物体常用的免疫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等。免疫时要确保接种剂量,防止打飞针等造成的漏注,剂量不足等现象。免疫过程中要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免疫。?

4.3 免疫时间?

夏季免疫时间一般安排在早上,气温适宜。冬季免疫时间一般安排在午后,温度相对较高。?

5 环境要求?

提高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能够形成干净卫生的免疫环境,降低应激反应发生几率。免疫前对动物圈舍进行消毒,免疫后3天以内禁用消毒药,防止影响免疫效果。?

第2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疫苗免疫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通过疫苗免疫可使动物获得坚强的抵抗力。由易感动物转变为不易感动物,从而保障动物的健康。特别是对病毒性疾病,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疫苗免疫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疫苗免疫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的内在质量、类型以及保存、运输条件,动物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条件、环境、应激、母源抗体,以及免疫程序是否合理和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因子等等。这些因素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干扰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不足甚至免疫失败,导致个体或一定群体的疾病发生或流行,给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并影响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科学地开展疫苗的免疫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保护养殖业健康发展。

一、免疫前的准备工作

1.市级相关部门应培训县级骨干,而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则负责乡镇兽医、村级防疫员和其他协助人员的组织,并进行疫苗免疫技术、个人防护知识和防止疾病扩散知识的专门培训。

2.制定详细的免疫计划。村级防疫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品种及数量,乡镇兽医负责统计本乡镇的养殖户、饲养动物的品种及数量。因此,乡镇兽医可计算所需疫苗的品种、数量以及需要的防疫人员数量、天数。县级畜牧局根据各乡镇养殖量的不同,负责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协调。

3.准备充足的免疫物品。准备充足的疫苗,并配备保温桶和冰块,供村级防疫员使用;一定数量的注射器具,足够数量的针头,并做好消毒;其它物品,如隔离物品、消毒药、免疫记录表(免疫档案)、耳标、耳标钳和耳标阅读器等。

二、免疫人员的安全防护

1.可能的安全隐患

动物自身动物产生的危害;免疫操作的误伤;疫苗感染;动物长时间接触,可能造成人员的隐性感染(人畜共患病)。

2.防护物品和防护措施及意义

2.1 防护物品主要有:卫生帽、乳胶手套、口罩、隔离防护服、胶靴等。

2.2 防护措施主要是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另外,相关人员还要了解动物的卫生习性。

2.3 做好防护的意义除个人安全的需要外,也是行业形象、个人卫生、方便隔离消毒的需要。

三、注意免疫的安全措施

防疫员进出养殖场(舍)要进行严格消毒;被免动物免疫前健康状况观察;废弃物的处理;免疫后疫苗副作用的观察与处理; 保护好被免动物.

四、疫苗免疫的操作规范

1.疫苗使用过程中的贮藏与运输

2.疫苗使用前要仔细检查

在稀释或使用疫苗前,要认真仔细查检疫苗的名称和型号。防止误用,例如:仅禽流感就有一种之多的疫苗,即新城疫联苗、鸡痘载体苗、H5+H9二价苗、Re-4+Re-5等等。

3.冻干苗的稀释

冻干苗使用前需要稀释,由于每种疫苗对稀释液、稀释倍数及稀释方法的要求各异,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否则疫苗滴度会下降。稀释液优先使用专用稀释液,没有专用的,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过程中和稀释后的疫苗最好放置冰块。

4.油乳苗(灭活苗)的使用注意事项

冬天应置于室温2小时左右进行预温(若不预温,疫苗进入动物体内难融化、扩散、吸收,达不到有效浓度),夏天要防止阳光照射。使用前应充分摇匀,疫苗启封后应于24小时内用完。

5.选择好免疫方法和免疫途径

免疫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注射免疫,尤以肌肉注射最为常用。不同的疫苗要求的免疫方法不同,且不可随意改变。如:鸡痘疫苗必须刺种;新城疫Ⅳ系疫苗可滴鼻、点眼、饮水;新城疫Ⅰ系疫苗,必须骨肉注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涂肛,不可注射。

5.1 滴鼻、点眼免疫技术要求

滴鼻、点眼免疫时,保定是关键。保定 可防止 动物甩头而使疫苗流出,如雏鸡滴鼻、点眼后,要稍微停留一下再放下;滴鼻免疫猪伪狂犬时采用喷鼻器,可以防止疫苗流出。采用滴鼻、点眼法使疫苗从呼吸道进入体内,对于幼禽可避免或减少疫苗病毒被母源抗体中和,可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是较好的免疫方法之一。适用于新城疫Ⅱ系、新城疫Ⅳ系、新城疫克隆30、新-传支H120疫苗。新城疫首免一般采用此法,适用于雏鸡。

5.2 饮水免疫技术要求

一是采用饮水免疫时,疫苗用量要加大,因为饮水时会损失一部分疫苗,一般3-5倍为宜。二是稀释疫苗的饮水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所含的消毒成分会使疫苗失活,可用蒸馏水、无离子水或深井水。为了保护疫苗,可在饮水中添加1%脱脂奶粉。三是钢水器具要充足,以免降低疫苗效价。四是饮用疫苗前应停水2-4小时(时间长短视天气而定),以便使家禽尽快饮完疫苗。饮水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五是稀释疫苗用水要适量,根据饮水量计算用水量,然后适当加大(约增加饮水量的12%)。六是免疫前后2-3天内饮水中不能用抗病毒和消毒药。

饮水免疫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应激小、简便易行;缺点是每只禽饮水量不一,使得免疫效果参差不齐。

5.3 气雾免疫技术要求

气雾免疫时喷雾粒子的大小要适中,太大在空中停留时间太短,不宜被鸡吸收;太小则被鸡呼出。为了让鸡吸入足够量的疫苗,疫苗剂量要加倍,一般增加3倍量为宜。

5.4 注射免疫技术要求

一是发生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感染时,禁止一切免疫注射。二是针头大小、长短要适中,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大小、长短合适的针头。三是消毒注射器和针头。首先要清洗干净,放入不锈钢饭盒中(下面垫棉纱),经高压或煮沸15分钟后方可使用。四是选择注射部位。皮下注射多选颈后部,如雏鸡颈背部后2/3处;肌肉注射一般选耳后颈部,如牛、羊选择颈部上缘下1/3处,猪选耳后颈部。臀部肌肉注射时,进针方向要垂直皮肤。五是消毒动物或注射部位(包括带畜、禽消毒)。牛、羊免疫时要进行保定,故容易消毒;待产母猪、哺育母猪、仔猪容易消毒;保育猪、育肥猪、散养猪需要保定架保定后再消毒。禽类由于饲养量太大,不能做到逐一消毒,但是,可提前2天进行舍内消毒。六是更换针头。要求每注射接种一头家畜(牛、羊、猪等)后,更换一次针头。

6.保证免疫剂量

免疫剂量不可随意增减,规定的剂量一般是适当过量。剂量过小会导致免疫耐受,剂量过大可能导致免疫麻痹,特别是首次免疫。

6.1 剂量过大

猪瘟疫苗、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是最好的,使用1-3倍正常剂量即可。有的养殖场猪瘟疫苗使用5-10倍量,其依据是假定疫苗效价不足或需要克服母源抗体、高水平抗体的干扰,或饮水损失一部分疫苗,或饮水不均匀,也没有明显效果。种公牛、奶牛适当增加免疫剂量的1/3-1,肉鸡、肉鸭适当增加免疫剂量1/2,能明显提高免疫效果,可能是由于这些动物的代谢比较快。

6.2 剂量不足

这种情况不多,主要是疫苗稀释过程中疫苗损失造成的。有时口蹄疫疫苗免疫时,因为担心副作用(如免疫后动物不食、产奶量下降等),在免疫仔猪、犊牛时采用半剂量而导致免疫剂量不足。

7.掌握好免疫时机和免疫程序

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环境。

第3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方针,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中心,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为目的,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狠抓强制免疫、疫病监测、抗体检测、消毒灭源、检疫监督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实现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时间安排

此次春防工作从2月10日开始,3月20日全部结束。区级集中免疫抗体监测工作将于3月30日开始,各镇、街道办事处在开展春防工作时,要兼顾不同病种、不同畜种合理安排免疫时间。

三、总体目标和内容

今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总体目标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畜禽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以上,猪、牛、羊耳标配戴率100%,免疫记录、免疫档案与标识相符,使用免疫疫苗合理,免疫操作规范,免疫效果可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强制免疫为主的春防任务。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所有家禽实行强制免疫。

1、对新补栏种鸡、蛋鸡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种(蛋)鸡全部使用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Re-4株+Re-5株)二价苗免疫,对首次免疫的种(蛋)鸡在3-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

2、对种(蛋)鸭、种(蛋)鹅,用H5N1亚型(Re-4株+Re-5株)禽流感灭活苗免疫。对新生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初免,间隔3-4周加强免疫。

3、对所有散养禽进行一次集中免疫,用H5N1亚型(Re-4株+Re-5株)二价苗免疫。

4、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⑴所有应免家禽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⑵免疫抗体效价(HI)试验≥24判定为合格;

⑶禽群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以上。

(二)牲畜口蹄疫

对所有猪、牛、羊实行强制免疫。

1、猪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优先采用合成肽苗),对新生仔猪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猪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对新生仔猪在28-35日龄时首次免疫,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2、对新生犊牛、羔羊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牛、羊使用O型-亚洲I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对新生犊牛在90日龄、新生羔羊在28-35日龄左右进行初免,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3、对新生犊牛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奶牛加免A型口蹄疫疫苗进行免疫,新生犊牛免疫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4、对所有散养猪、牛、羊用相应疫苗进行一次集中免疫。

5、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⑴所有应免家畜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⑵猪免疫21天后,其它畜15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牛、羊亚洲I型,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牛、羊、猪的O型口蹄疫抗体,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猪合成肽疫苗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

(3)所有应免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90%判定合格。

(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对所有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

1、新生仔猪断奶后使用灭活苗初免(先于猪瘟、口蹄疫免疫一周左右免疫)。

2、已免疫的种母猪在配种前使用灭活苗加强免疫1次。

3、后备种猪、种公猪使用灭活苗,每间隔4个月免疫1次。

4、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猪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猪免疫21天后,用猪蓝耳病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3)所有应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90%判定为合格。

(四)猪瘟

对所有猪进行猪瘟疫苗强制免疫。

1、新生仔猪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猪使用猪瘟脾淋苗进行免疫,对新生仔猪在25-35日龄时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1次。

2、所有散养猪进行1次集中免疫。

3、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家畜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猪免疫后21天,用猪瘟抗体阻断ELISA方法检测,抗体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3)所有应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90%判定为合格。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防控责任落实。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地方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县区畜牧局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本辖区域内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做好强制免疫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职责到岗、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对因集中免疫不力、资金不落实、免疫密度和效果达不到要求、疫情报告不及时、处置不彻底等造成疫情发生蔓延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强化防控措施落实。严格落实以免疫注射为重点的综合防控措施,各镇、街道办事处要充分认识免疫的重要性,扎实做好强制免疫的组织、指导工作,及时处理免疫应激反应,保障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严格实行“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动物防疫双轨制,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三)、强化疫情监测。抓住集中免疫的有利时机,做好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强化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测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和疫情举报制度,及时上报疫情。

(四)、强化检疫监督。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屠宰、经营、运输、储藏等环节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认真查证验物,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四不一处理”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4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1 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

1.1 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主要内容

乡镇兽医站防疫工作主要有动物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组织实施。一是动物计划免疫。指在经常发生某些畜禽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畜禽传染病潜在的地方,或受到邻近地区某些畜禽传染病经常威胁的地区,在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畜禽群进行的免疫接种。二是强制免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是指 国家采取制定强制免疫计划,确定免疫病种、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强制性措施,以达到有计划按步骤地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一项制度。乡镇兽医站负责国家规定的动物传染病强制免疫组织实施。

1.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方式也不断的发生转变,畜牧生产进入由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化,但是农村千家万户零星分散养殖数量仍然很多。特别是禽类养殖,绝大部分农户养禽数量都在几只至几十只之间,养殖方式以放养为主,强制免疫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二是部分养殖户观念落后,防疫意识淡薄,存在怕麻烦或侥幸的心理,不愿进行防疫;还有部分养殖户担心免疫后会产生副反应或影响食用而放弃免疫。三是执法力度不够、依法防疫难度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尚未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时有发生,加之监督执法力度不够,一些农户缓报、瞒报动物疫情,病死动物尸体不能依法处理,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1.3 建议

2 乡镇兽医站检疫工作

2.1 乡镇兽医站检疫工作主要内容

包括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等。一是产地检疫。是指畜禽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进行的畜禽检疫。通过产地检疫,能把畜禽传染病控制在原地,消灭在转移之前。二是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宰前检疫是指对待宰畜禽活体进行的检疫;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屠宰检疫时,检疫人员必须在屠宰前到达现场,检查整个屠宰过程,严格按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检疫[3-4]。三是市场检疫。是指畜禽及其产品在进入市场商品交易时所实施的检疫。市场检疫包括集市检疫、交易检疫和采购检疫。做好市场检疫可以防止非检疫的病畜禽及其产品进入市场,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保证消费者安全。

2.2 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受千家万户零星饲养、动物种类多、不定时进栏出栏、不主动报检时有漏检现象发生。二是乡镇一级的屠宰场的普遍存在,布局小、散、乱,屠宰设备简单、设施简陋,工艺落后,手段原始。三是基层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先进快速的检测设备,大都靠采集病料送检来完成检测工作,没有焚烧炉,病死动物只能焚烧、深埋,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四是个别检疫员职业道德较差,没有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的要求实施检疫。

第5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C

国家农业部的生猪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中规定生猪必须进行强制免疫的病种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瘟。当前在周边地区动物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降低动物发生疫病的有效措施,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实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方式时,一般都要分3个阶段进行,增加了动物防疫员的工作量,也导致强制免疫工作很难落实。因此为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降低动物防疫员的劳动强度和组织成本,把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试验用“三苗同步,两点注射”的免疫技术方法,经免疫后抗体效价测定,达到了国家农业部规定的免疫有效保护标准,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该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1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法的定义

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同步,两点注射”法是指在对农村散养户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生猪进行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稀释液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稀释混合后,按免疫剂量要求一次性注射到猪耳后颈部一侧,而另外一侧注射口蹄疫疫苗。

2疫苗选择

猪口蹄疫疫苗要求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要求使用脾淋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求使用弱毒疫苗。

3操作要点

3.1.疫苗稀释

疫苗稀释前应恢复到常温,稀释好的疫苗也应常温保存,并要求在2h内用完。

3.2 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法

用猪瘟疫苗稀释液稀释猪瘟疫苗后,在稀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与疫苗一定是等量稀释。

3.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稀释法

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稀释液稀释高致病性蓝耳苗后,再稀释猪瘟疫苗,稀释液与疫苗一定是等量稀释。

各稀释液和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在使用前恢复到常温后,可降低免疫反应发生率。

3.4注射针头

大猪用12X30号,小猪使用12X25号针头,并确保达到深部肌肉注射。

3.5注射剂量

因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疫苗会从针眼中流出一部分,因此在操作中可按说明书的使用剂量适当的增加注射0.1~0.2ml/头。

3.6保定和标记

对中大猪用保定钢索进行保定、对小猪徒手保定,确保注射部位和剂量准确;单圈头数多时,应用记号笔对已注射猪只进行记号,防止重注和漏注。

4注意事项

4.1严格消毒

注射器应事先做好消毒,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棉球消毒,进出每一户农户的防疫人员和保定索都要进行消毒。

4.2防止疫苗交叉抽取

注射针头和抽取疫苗针头不能混用。

4.3坚持“五不打”

即肥、孕、弱、病的猪只不能打。

4.4做好免疫反应救治

准备好肾上腺素(当出现疫苗反应时应及时使用),镇痛消炎药品(第2、3天出现反应时使用)。

4.5做好疫苗的冷链储运和使用

疫苗运输使用中严格太阳直射,确保稀释前和注射时的疫苗不失效。

4.6加强集中免疫后的补针工作

确保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必须对上述“五不打”、新生、新补栏的猪只进行定期补针。

4.7做好免疫效果监测

第6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疫病预防;免疫监测;防疫规范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84-1

随着目前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一些传染性比较强、危害性比较大的疾病成为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全世界普遍采用预防接种作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当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后,必须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之后才能够产生保护力,而这种保护力的产生往往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疫苗方面、动物方面、接种方式方法及时机选择、饲养管理以及环境等,每一个方面的因素出现变化都有可能对免疫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接种抗原所产生的抗体滴度或效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因此从监测即时抗体水平或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来判断动物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或某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变的尤为重要。

1免疫监测的概念

免疫监测是通过免疫血清学的方法对免疫后机体抗体水平的测定,根据免疫监测的结果来检验免疫成效的一种技术方法。血清学试验是运用敏感、特异的手段来检测机体针对微生物的抗体应答。这种可引起机体发生抗体应答的微生物可以是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是因注射疫苗而诱导的,也可以是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者机体内正常存在的菌群的一部分。目前应用于动物血清定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主要有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AGID)、病毒中和试验( NV)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在这些方法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个准确性、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其特点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速度快。目前我国兽医部门日常动物疫病监测首选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2免疫监测的重要性

2.1 掌握猪群整体免疫状态,预防重大疫病爆发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增高,畜禽流动和引种工作的频繁,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能够快速掌握本场猪群的整体免疫状态变的至关重要,稍不在意,一个细小的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猪场暴发疫病,损失惨重。为了控制猪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病的流行,猪场管理者应严格而又认真的进行疫病免疫检测。

2.2 加强猪场免疫监测,减少免疫失败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养猪场没有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在养殖生产中使用疫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接种了疫苗后猪群仍然暴发该疾病。猪场人员应对不同阶段的猪进行定期采取血样,采集的血样尽量广泛而具有代表性,送到有实验室检测能力的相关部门(如各地县级或市级畜牧兽医站)作出科学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决策。通过动态采样监测了解猪群中到底有哪些疾病的存在,同时掌握检测出的疾病感染程度,什么时间、什么疾病感染了哪个阶段的猪群,这样才能因地制宜适时而正确的选择疫苗接种的种类和接种疫苗的时机,同时也能够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是经过疫苗接种后摸清了某些疾病的抗体水平的高低、群体猪的抗体效价的均匀度、疫苗的保护率和保护时间。对于出现抗体滴度不合格的猪,应及时给予补免,从而避免因免疫失败再次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2.3 指导猪场的群体防疫准则,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受母源抗体和自身抗体水平高低、免疫时间、免疫方法、疫苗种类、免疫次数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良好免疫效果的获得依赖于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时机是否合适,母源抗体水平决定首次免疫的时间,上次免疫时体内的残留抗体水平决定再次免疫的时间,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一个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应根据每年免疫监测情况适时加以调整修订。一味照搬别场免疫程序,或连年不变的做法难免会失误,进而引发疫病的流行。因此,不能教条地仿效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只有以根据本场所测的实际抗体水平为依据,结合当地的实际,才能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这一切都是依赖于抗体水平的监测。

3总结

第7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疫病防控;形势;问题;对策;云南石屏;异龙镇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76-02

近年来,为了有效防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牧业稳定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安全,石屏县异龙镇动物疫病防控始终坚持以《动物防疫法》为指导,按照“防疫就是增收,少死就是增效,发展与保护并重”的思路,突出抓好免疫、普查、检疫、监测等工作,全面提高了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防控能力,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动物疫病病种多、病原复杂、流行范围广,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1 疫病防控工作情况

1.1 深入贯彻执行动物疫病法律法规

严格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检结合”的动物疫病防控方针,不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责任,深入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1]。

1.2 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一是全面落实春、秋2季集中免疫措施,强化对农村散养新补栏,超过免疫期的畜禽以及种母畜补免;二是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普查、监测等工作;三是全面推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新模式;四是常规疫病防控常抓不懈。2012年禽流感免疫342 183羽、口蹄疫免疫387 091头(其中猪免疫351 343头)、猪瘟免疫263 837头、鸡新城疫免疫343 850羽、狂犬病免疫1 121只,确保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肉类总产量达2.5万t、禽蛋产量达1 541 t、奶类总产量达1 470 t,畜牧业产值3.5亿元)。

2 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形势

2.1 老疫病新发生

原有动物疫病特点:一是病原变异加快,毒力增强,致死率升高,可感染多种动物;二是多病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病性复杂化;三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呈隐性感染,降低机体抵抗力,致使免疫无效;四是因滥用抗菌类药物,造成细菌耐药性增强[2]。

2.2 面源污染,增加防控难度

林下养殖的大量出现,存在养殖生产管理不规范和动物防疫制度不健全、防疫措施不落实,以致面源污染,增大疫病防控难度。

2.3 引入性动物疫病风险加大

随着规模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户从外引入动物,势必有引入动物疫病的风险。

3 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

3.1 动物防疫意识不强

目前,占据农村养殖业主导地位的主要是个体养殖户,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养殖技术落后,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疫病防治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养殖户故意隐瞒疫情,私自将病畜低价卖给不法商贩,致使疫情严重扩散[3]。

3.2 滥用兽药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由于养殖技术水平低下,部分养殖厂,盲目使用抗生素,增加了动物机体和病原体耐药性,使许多传统药物失效。

3.3 动物防疫中的免疫副反应补偿缺乏明确的政策规定

在大面积动物免疫或疫病监测工作中,由于动物数量庞大,加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少数地方出现畜禽死亡的现象。由于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致使动物疫病防控常处于扯皮状态,形成防疫空档[1-4]。

3.4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素质与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动物防疫工作较为辛苦,加之村级兽医员工资待遇低(每月80元补助),以及有的兽医员年龄偏大,现有的村级兽医大多靠跟师学艺,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面对养殖方式和养殖产业结构的改变,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高标准要求,部分兽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4 动物疫病防控对策

4.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面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轨目标责任制和动物防疫整村推进新模式,切实增强动物疫病防疫意识,正确引导养殖户、规模养殖业主、动物经营者的生产经营理念,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滥用饲料和兽药,不使用违禁药物,保证动物生产和动物产品安全。

4.2 全面落实动物免疫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检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一是认真落实农村散养动物春、秋集中免疫,强化对新补栏的畜禽、超过免疫期的畜禽及种母畜补免;二是抗体监测未达标的畜禽免疫病种进行拉网式补免,切实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三是强化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建设,督促养殖场业主落实动物防疫措施;四是强化动物防疫监管,确保动物疫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4.3 强化动物检疫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动物检疫执法工作,确保动物检疫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严把屠宰检疫关;三是切实加强外调入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产地检疫,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经营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严防外疫传入。

4.4 强化动物疫病监测

定期开展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检测,提高监测密度,做好动物疫情监测、统计、分析和上报,及时研判动物病情态势,为有效指导动物基础免疫工作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4.5 加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动物防疫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使动物防疫新技术在基层无法大范围推广。因此,各级政府必须依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增加动物防疫经费,同时进一步加大基层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提升基层防疫设施水平,如交通工具、冷链设备、疫病监测等,使其满足现代动物防疫的需要[1-4]。

4.6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一是建立健全镇、村、业主“三位一体”的动物防疫网络,特别是要加强村级防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级防疫队伍和业主的作用;二是把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建成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年轻有为,能胜任各项工作的业务人员;三是强化技术更新,对长期在一线服务的兽医人员、规模场业主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基层防疫队伍的素质,从而保障养殖户的生产发展,从源头上控制人畜共患病及药残等有害物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动物源性食品。

5 参考文献

[1] 张仁美.浅谈动物防疫的社会功能以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对策探索[J].畜牧市场,2004(8):48-50.

[2] 周绪刚.动物防疫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27(6):22-23.

第8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一、认真组织精心安排

秋季集中免疫工作从9月15日开始,到10月25日结束。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围绕生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深入贯彻《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积极推行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按照动物防疫工作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每个村确定了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畜牧技术员和村级防疫员各一名,认真组织开展好秋季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全乡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全乡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各村要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村保免疫密度,畜牧站保免疫质量”的原则,继续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包场包户工作责任制,全力搞好今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全乡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目标和内容

根据区畜牧兽医局文件及秋季动物防疫会议要求,今年秋季动物集中免疫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小反刍兽疫和布病等实行全面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切实做好免疫标识佩戴工作,规范建立动物免疫档案,耳标佩戴率、免疫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规模养殖场(小区)的防疫工作要在动物防疫员指导和监督下,按照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同时要抓好羊痘、牛出败、羊梭菌性疫病、狂犬病等其他疫病的防控工作,坚决防止因免疫不到位引发疫情。

三、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按“村保免疫密度,畜牧站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实行属地管理,各村要采取有力措施,注射中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确保秋防免疫密度和质量。

(二)规范开展免疫工作

乡畜牧站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规定,规范开展免疫工作。防疫员要正确使用疫苗,免疫器材每天煮沸消毒一次,开展禽疫苗免疫注射要每户一个针头;开展牛、羊、猪疫苗注射每畜一个针头,注射部位必须消毒,注射方法必须正确,无论开展那种动物的疫苗免疫注射都不准打飞针,做到注射一头免疫一头、注射一项免疫一项,防止疫苗注射走过场,达不到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秋防的免疫质量。牛、羊猪口蹄疫必须100%免疫,所有猪必须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免疫。猪、牛、羊初次免疫口蹄疫后,要佩戴规定的免疫耳标,确保耳标佩戴率100%。

(三)做好秋季防疫工作记录

一是要做好疫苗、消毒药品、免疫标识以及其它防疫物资的领取、发放记录。二是必须规范免疫档案:要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畜一格”的要求,对养殖户畜禽存栏、免疫畜禽数量及免疫时间等情况要有详细记录,特别要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记录。畜牧站要指导、督促规模养殖场单独建立规范的免疫档案。

(四)加强疫情监控

各村要配合防疫员加强对村内动物疫情的监控。畜牧站要督促各村的消毒、免疫进度,及时掌握、报告日常疑似疫情情况。畜牧站技术人员定点联系规模养殖户,建立定期巡查制度,随时注意动物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乡政府和畜牧站。

(五)布病防控

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做好兽医人员的卫生防护工作。我区根据市上安排采用S2株布病疫苗,进行集中强制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以达到进化目标,坚决禁止免疫;各村以奶牛、羊和种畜场为重点的检测净化,对检测出的阳性动物,要严格按照《布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扑杀补助按照已经下发《省牲畜布鲁氏菌病扑杀补助经费管理办法》执行。

(六)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要全面实施对动物及其产品的强制检疫,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禁止交易没有免疫耳标和外调无证牲畜,严禁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严格执行种畜禽调引程序和隔离观察制度,继续加大对销售假劣兽药和违禁饲料添加剂的查处力度。要全面提高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率,各环节动物及其产品检疫率都要达到100%。

(七)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各村要拓宽宣传渠道,采取刊登黑板报、召开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普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等动物疫病防治知识。使广大养殖户明确动物疫病防治既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是养殖户自身的重要义务。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全乡动物防疫工作水平。

第9篇:动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免疫分析 药物安全 检测技术 传统方法 新型方法

药物安全问题是关乎人类身体健康重大问题,化学危害中农药残留是影响我国药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关键就是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以监控农药的合理使用,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产品上市。因此,研究建立新型、快速、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是及时发现和防范药物安全问题的必然要求。

免疫检测技术是将免疫反应和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而建立的超微量测定技术。免疫分析法就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检测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1]。目前,应用到药物安全检测领域的免疫分析方法包括有传统的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发光免疫分析、免疫传感器技术外,还出现了新型的免疫分析方法如分子印迹技术、流动注射免疫分析、免疫-PCR技术及多组分免疫分析等新方法。免疫分析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处于药物安全检测的前沿,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本文从传统和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出发,综述了免疫分析在药物安全中的应用现状。

新型免疫分析法

分子印迹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利用化学手段合成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MIP),MIP能够特异性吸附作为印迹分子的待测物,在免疫分析中可以取代生物抗体,被科学家誉为“人工抗体”。它有一定的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特点。近年来,固相萃取(SPE)已成为痕量分析的常用富集技术。免疫亲和柱以抗体为亲和配体能够特异性地捕获相应的农兽药小分子物质,有较好的特异性富集痕量残留的农兽药。但作为生物抗体,获得的周期长,免疫亲和柱造价相对较高且由于对环境的敏感性,其储存和反应条件较为苛刻。与生物抗体比较,MIP有稳定性好、制备周期短、费用低、易于保存和可在粗糙环境中应用等优势。作为一种新型固相萃取填料,MIPs较高的选择性和对目标分子的富集能力,可以大大提高SPE用于痕量分析的准确性,降低检测限,用于替代免疫亲和柱。MIPs的固相萃取(MISPE)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生物、药物、环境样品分析,作为监测药物、生物大分子、烟碱、除草剂、农药等的预富集处理[2~5]。2006年英国Israel等研究了以氨基甲酸甲酯为印迹分子,合成的印迹物制成固相萃取柱,用来富集加标河水中氨基甲酸甲酯。结果表明即使有浓度极高的结构类似物呋喃丹,苯恶威等干扰物存在,检测限能达到1μg/L。Immer等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水样和土壤中氯三嗪农药,回收率80%,最低检测量0.05~0.2μg/L。

流动注射免疫分析:为提高免疫分析的分析速度和自动化程度,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出现了流动注射免疫分析法(flow-injection immunoassay,FIIA)。FIIA综合了两者的特点且可以计算机控制缓冲液的流速、自动进样、检测器的检测及数据处理的优点,在临床生物样品的检测、低分子药物浓度的临床监测及环境污染物的含量测定等方面具较广的应用前景[6]。该分析方法具有分析时间短、需样品量小和操作简便等特点。

免疫-PCR技术:免疫PCR方法(immuno-PCR)是Sano T,Smith CL和Cantor CR等于1992年将免疫学反应和PCR技术相结合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同时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PCR扩增技术的高效性。它运用PCR强大的扩增能力来放大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信号,使实验中只需数百个抗原分子即可检测,甚至在理论上可检测到1至数个抗原分子。敏感性比现行的ELISA法高102~108倍。目前主要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活性多肽、病毒抗原、细菌、酶、支原体、衣原体等微量抗原。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技术是将毛细管电泳技术(CE)与免疫分析技术(IA)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分为竞争性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和非竞争性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检测器主要有激光诱导荧光和紫外检测器。

多组分免疫分析:多组分免疫分析(MIA)是指在同一份样品中同时测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分析物的免疫分析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对混配农药接触分析以及对其联合作用及体内代谢动力学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抗体的特异性,一种抗体一般只能检测一种抗原,当进行多组分分析时,就得同时使用多种抗体。多组分免疫分析技术现在有两种设计方式:①多探针标记法它基于用不同标记物对多种抗原或半抗原标记,用竞争法测定各物质的量;②多组分定位包被空间分辨分析法即利用空间的不同位置标记同种标记物来测定,在不同的固相体系或同一固相载体上的不同反应区带上包被不同抗体,用于固相免疫同时测定[7]。

展 望

药物安全问题已成为21世纪消费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就需要有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作支撑和保障。目前免疫检测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处于检测技术的前沿,将这几种技术运用到药物安全检测中必将提高药物安全检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邵晓龙,李季.免疫分析技术在环境激素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2:44-45.

2 房彦军,严守雷,高志贤,等.农药抑芽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制与特性[J].预防医学杂志,2006,24(3):171-174.

3 王金成,徐青,薛兴亚,等.苯基脲类除草剂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识别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7):1227-1231.

4 严守雷,高志贤,房彦军.农药久效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亲合性评估[J].高分子学报,2006,1:160-163.

5 Lv Yongqin,Lin Zhixing,Feng Wei,et al.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large enrichment of dimethoate from tea leaves b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36(3):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