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时代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征是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变化的总体性反映,是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探索。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时代特征的研究,尤其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论题,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早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他所处的地位具有绝对性、控制性、主导性等特点,学生只能消极依赖与服从,只能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发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体结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一元化主体逐渐转向多元化主体,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结构内容的多元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过程中,其主体结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单一的主体逐渐转向两个或多个,不再采用主客二分的研究方法,不再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简单地认为是教育客体,期间也产生了“二元主体论”“多元主体论”“主体间性说”等理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对象的合理名称分别是“施教主体”或“教化主体”与“受教主体”或“对象主体”。[1]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思想的多元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内容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中的一般性的思想也会多元化,其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会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的多元化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言堂”与“家长制”式的话语垄断。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不只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升与完善,更是对于人本身的一种尊重。“一元化”式的传统研究阶段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研究是一种简单粗暴式的研究,并不把受教育者看成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没有意识的物,只是机械地接受教育者施加给他的已经被设计好的所谓好的知识;“多元化”式的现代型研究阶段相对于“一元化”研究阶段更具有人本性、科学性、灵活性,能够充分考虑人的主观性,从人之所以为人的视角出发,更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从“一元化”转向为“多元化”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质:政治性转向社会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视角来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阶级意识的差异,无产阶级先进社会意识与落后阶级意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2]先进的阶级有着远大而崇高的阶级理想和社会目标,为实现这些理想与目标,先进阶级必然宣传本阶级的思想与观点,使其他阶级接受并支持本阶级的价值观,进而领导他们为本阶级的理想与目标而奋斗。在对于落后阶级进行先进思想的宣传、引导与塑造的过程中,从事这一具体行业的工作者就是最先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来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中国共产党的产生而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政治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控制的手段与处理人们思想、提高思想觉悟、统一行动、提高效率的途径,逐渐具有社会性。表现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身份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门治党治国的科学,又是一项治党治国必不可少的工具,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早期发展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基本是各级党委的组织宣传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着巨大的发展,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与规模无法完全适应和满足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逐渐社会性。如企业工厂、社区街道、事业单位、农村等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域,各种工会、妇联、志愿者协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及其工作人员等都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内容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快速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扩大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化。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虽然仍是缓和解决受教主体现有的政治观点和素质与统治阶级所倡导和要求的政治观点与素质之间的矛盾,但与其相关的问题逐渐增多。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解决其思想政治问题时的依附问题各不一样,如学生的德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企事业单位员工的职业认同和归属问题、党政工作人员的党性问题与腐败问题、农民对于国家大政方针认同接受问题等。这些新的社会变化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内容逐渐从原来的纯政治性过渡为社会性。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的社会性。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式通常是展开展座谈会、茶话会、演唱红色歌曲、播放红、红色革命景观、思想汇报书、课堂教育、报纸等;而现在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红色网站网页、微博、QQ、微信、短信、网络电视等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载体。[3]而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加生活化、日常化和社会化,与受教主体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工作方式的社会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社会性最为直接、最为显性的标志。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地位:单向控制转向双向互动

受思想政治教育阶级属性的局限,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采取的主要工作方式是一种“我讲你听、我打你通、我说你服”的单向灌输,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在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再是单向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双方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教学相长,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地位由单向控制转向双向互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与筹划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受教主体的活动,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能否达到活动前的预期目的,根本在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与喜欢就至关重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活动前应该把教育对象请过来加入活动的组织与筹划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生活世界构成交往活动的意义背景和沟通理解的文化背景,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回到现实生活之中才能得以实现”。[4]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施过程的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而这个过程能否科学高效地完成,一方面在于教育者的科学引导,另一方面教育对象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容,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对此具有决定性保证作用的方法就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两者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通过互动这一方式,促进受教主体的心理情感。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单一性转向多样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方式逐渐摆脱传统的单一性而转向现代的多样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单一性主要表现为活动场域的单一性,如教室、会议室、办公室、操场等;形式的单一性,主要以各种会议为主,如座谈会、茶话会、班会、家长会、正常的教学活动等;内容的单一性,主要是党与政府的大政方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精神、时代精神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活动方式性质上具有单一性,需要通过教育主体的亲自组织、发动与实施;程序上具有单调性,都是在一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活动场所;从影响持续时间来说具有短暂性,这些活动自身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其结束的过程是同步的;结构上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实施过程中没有与相关的领域进行协调,没有形成合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网络、电脑、多媒体等现代交流媒介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必须;同时由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导致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合作更加的紧密。以上两个方面促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在选择与运用上更具有多样化与灵活化。如现在公共生活中的各种红色的网站与网页、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电子报纸等,充满私人生活的手机、短信、QQ、微博、微信、飞信等,这些都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重要的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的载体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场景也多样化,如学校、家庭、社区、厂区、广场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的日常化与常规化。总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时代特征的探析与研究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通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结构、性质、地位与活动方式四个方面转型的探讨,将有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进一步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筹划组织的科学性、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影响的持久性。

参考文献:

[1]孙其昂:,人民出版社2013版,第161页.

[2]卢卡奇:,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2009版,第129页.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一、范畴的含义与特性

1.范畴的含义。范畴一般是指某一学科的最高概念或最基本的概念,它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相互关系和活动状况的概括反映和抽象表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范畴,如经济学中的价值、商品,政治学中的权力、人民,法学中的权利、义务,伦理学中的善、恶,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在所有学科范畴中,哲学范畴又是属于最基本、最普遍、可适用于任何事物的基本范畴。

一般认为,范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成果,又反过来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这其中包括与范畴密切相连的概念。范畴与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两者的联系看,两者都是作为人们的认识工具和思维反映形式而存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自然界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形式,这种形式就是概念、规律、范畴等等。”(P153)并且两者在形态上都主要以一定的符号(其中主要是词语)表现出来。从区别来看,两者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程度与范围有差别,范畴通常涵盖面更广,概括性更强,抽象性更高,它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表征着同类事物中最大的分类或最宽泛领域的边界。而概念与范畴相比,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的分属关系或丰富具体的那些属性。我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范畴称之为元概念,即它是最本质、最元初、不可再运用其他反映形式来定义它,但却可以运用它来定义其他概念的那样一些基本概念。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范畴是基本概念或也可称为大概念,而有些大、中概念也可以称为小范畴。

2.范畴的主要特性。范畴有一系列特性,这些特性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及研究,如已有学者指出了范畴具有的客观性、流动性、抽象性等;(P187—193)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性等,(P63—65)这些研究无疑有很大的启发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实际上,特性有时候并不特指某种独立的属性,而是反映着某种关系,昭示着人们应该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重大的普遍联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我们试图阐述范畴的下列关系性特性,这些特性主要是: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等。

第一,范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毫无疑问,范畴具有客观性,这是由于作为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思维成果和认识工具,它所反映的内容总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P72)具体来说,这种人脑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自然界、人类及其活动,甚至包括人的精神活动,都具有客观性特征。这里讲到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内容具有客观性,大家很容易理解,但要说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认识与反映也具有客观性,可能就会有一定异议:怎么对主观性的东西进行反映的成果本身却具有了客观性的属性?其实,即便是对个体来说是属于自主活动的心理——精神现象,从表面看来似乎是属于主观性的东西,但它们一旦超越个体意识的领域而进入群体意识的界域,就具有客观性的特征。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那样,主观精神主要是讲个人的精神,并且只是就个人的意识状态来讲的精神,这种精神还没有外化出来,进一步表现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化为社会法律、社会道德、社会伦理、风俗、政治制度等,而客观精神主要指整个社会的意识状态,道德、风俗、国家制度等。这种主观精神转变为客观精神的状况,可以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找到大量的佐证。例如,在我们的社会中,20世纪60年代雷锋同志的思想认识、意志品质最初是通过他的主观活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状态可以称之为“主观精神”现象,但后来他的思想得到社会确认并成为人们赞颂和传扬的对象时,这种主观精神就变成了客观精神,变成了社会客观存在的某种时代精神遗产,就可以受到人们的主观敬仰和主动传承。于是,对这一精神现象进行反映的相关概念或范畴自然也就具有了客观性的特征。因此,范畴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范畴作为人们的一种认识工具,它的使用状况也不可避免具有某种主观性。不难看到,作为思维产物与认识工具的范畴,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些方式基本上是包括文字、词语与图形等所构成的一整套符号系统。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这些表达着客观内容的各种符号的选择和实际运用,常常带有主观的属性,即人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同一内容的东西,也可能运用统一符号表征着不同的内容,仿佛人的姓名就是一个符号,生命过程中可能改名、假名、匿名、用笔名、用外文名等等,这种改动本身具有主观性,但永远改变不了其名虽多、其人不变的客观性。因此,范畴就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属性。当形式与内容相一致时,这种形式可以变得十分重要,但当形式仅仅成为一种纯粹外在的面具时,它的使用就可以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形式毕竟可以因人而异且丰富多彩,如人们可以称谓“雷锋精神”,也可以称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还可以称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尽管这些不同的词语所涵盖的内容有宽窄深浅之分,但其实质应该是相同或相似的。范畴的主观性昭示我们需要注意范畴或概念使用的准确性与恰当性,但又不能太教条主义,要注意应变性。我们需要特别指出,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致和价值偏好而随意设置一些概念或词语,并且将它们反复使用甚至不断移植到新的领域中复制运用,以期形成一种众说纷

纭的语境而使这些概念或语词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使用定势或约定俗成,从而成为研判新的活动样式或新事物的分类标准和鉴定模式,并且力图将这些状况变成既成事实。这种单凭人们的词语创造和词语操作就可以建构出新的概念甚至新的理论的“炒作”现象,正是人们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之一,它是范畴的主观性被任意放大的一种表现。

第二,范畴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一般来说,范畴作为某一学科反映某一独特研究对象或某一事物本质和活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具有鲜明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是指某一范畴最起始时总是属于该学科所独有,并且只有这种范畴才能充分反映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作规律,也只有这种范畴能够标志着该学科的确立,甚至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范畴才使得人们有理由对该学科加以确认和赞同。同时我们又要看到,学科范畴又具有相对意义的普适性,即一定范畴不仅在某一学科领域中通行,而且可能被人们扩展或迁移到其他学科领域加以运用。在这种情况下,这一范畴不仅依然保持原来的词义,而且又在新的学科领域中获得了新的语义,这 会使得这种范畴的普适范围不断扩大。如“公平竞争”最初出现在体育竞赛领域中,而如今则已扩展到人类活动的诸多领域;“社会化”最初是社会学的重要范畴,后来被运用到政治学领域,衍生出“政治社会化”的基本概念。还有一些学科的范畴,如哲学范畴,从起始阶段就具有广泛普适的属性,其超越一切学科领域的特征早已为人所共知。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学科的范畴会始终固守自己的“疆界”,不会轻易去反映或解释其他领域的事物本质或活动规律,同时也不会轻易被其他学科所移植运用,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就会使人感到不伦不类。

第三,范畴的抽象性与具体性。范畴作为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普遍的本质联系的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具有抽象性的特征,即具有从无数的直接性、多样性、对立面双方又对立又统一的具象中概括、提炼和抽象出一定共同性与普遍性的属性。这种抽象最初的表现就是运用语言。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P181)在语言中,人们必须要用一定的范畴、概念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对事物本质及其相互间的本质联系的反映程度、抽象程度和概括事物的范围有相当的区别,它们并不处于同一思维层次和认识阶段,因此,范畴又被人根据其抽象性、概括性的程度不同而区分为基本范畴、重要范畴和具体范畴,或高层次范畴、中层次范畴和低层次范畴等。(P181—182)同时,真理从来就是具体的,它是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范畴和概念加以表达的,由于范畴就是一个由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作用的概念构成的体系,具有抽象性与具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因此它也能够完成真理展开的内在要求和现实任务,真理的具体性与范畴的具体性是一致的。关于范畴又抽象又具体的思想,其实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已有体现,他所提出的十个范畴中,最根本的范畴就一个,即“实体”,其他九个范畴实际上都是从不同方面来说明或展开这个“实体”的,因此,相对而言,“实体”这一范畴最抽象,而其他范畴则比较具体,至于其他用来说明这九个范畴的更小的范畴,则表现得更具体。

第四,范畴的涵盖性与精到性。范畴的涵盖性主要指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之内涵。由于其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大而使其边界变得相对比较模糊,用现行话语来说就是范畴具有对质性的界定功能,而同一范畴不可能在量的界定上具有精确的功能体现。这种主要对事物范围、涉及领域及其质性判定的功能,反映出人们运用一定范畴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变化发展趋势的某种内在需求。同时又要看到,人们认识事物又有明确精准的需求,因此,范畴同时又需要具有精到性,它是指人们通过范畴能精确而细致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活动规律,廓清事物之间的种差,把握事物发展程度的一种特征。这也就是人们研判事物既需要有质的范畴,又需要有量的范畴的缘故。范畴的运用必须具有贴切与精准性,使人感到恰如其分,无过而无不及,才能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为了达到这种目标,人们就会将一定数量的同类范畴建构成一个体系,它由一系列基本范畴、主要范畴、小范畴(即大概念)、小概念所组成。并且这种范畴体系成为一个等级系列。

范畴在形态上的表现究竟是单个的还是成对的,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由于人们都是在比较鉴别的过程中认识事物,何况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矛盾,对这种矛盾状况的正确反映也需要至少有矛盾两方面的特征,所以范畴通常都表现为成对的形态。就哲学范畴来看,就有诸如物质与意识、偶然性与必然性,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真理与谬误等。也有一些学科的基本范畴从表面看似乎是单个的,如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化”,但实际上“社会化”总是暗含着“个性化”的对立面,或者说社会化就是“去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社会化这一范畴实际上就是反映着两者对立统一的无数复杂关系的一种认识成果与认识工具。

范畴究竟是主要出于对价值作出若干规定而逐步形成的,还是处于对经验进行描述而逐步形成的?这里实际上反映出范畴内部价值与事实两者的矛盾性。至于一个学科的范畴究竟是反映了这一学科所表征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还是反映着学科的基本问题,还是两者兼而有之?都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范畴形成不是一个纯主观的过程,当然也不是纯自发而成的客观结果,而是主客观统一的产物。考虑到以上特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时,必须遵守必要的规则,必须慎重周全。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主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活动的本质方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带有规律性的关系特征的认识及其概括出来的成果,它们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属性、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性的工具。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的数量会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并且概括愈加精确,结构也更加严密。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对于学科确立、学科建设、学科的社会声誉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范畴是学科的基石,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等方面。

1.范畴是学科的基石,并由此构成学科的理论硬核。

众所周知,任何理论、学说或学科都是建立在一套相应的范畴、概念体系和假设前提的基础之上,这种范畴、概念体系基本规定了研究的边界与空间,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方式,规定了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生成着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的机制。而在这种范畴、概念体系中,必然存在着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范畴与核心范畴相统一的“基石”,我们且把它称之为基本范畴。说“基石”常常是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如今盖高楼大厦都打基桩,那是一根根硕大并且可以连接的钢筋水泥柱,尽管打基桩也可以称谓打基础,但基桩本身不称为“基石”。而原先盖一两层模样的房子都没有打基桩的说法,而是都要在承重墙的下方挖好地基槽,然后选择大块的、坚硬的石头铺垫垒砌在地基槽的最底层,再依次垒砌中型石块和小石块,从而构成整个地基。这种处于最基础地位的最结实的众多大块石头,通常被称之为“基石”,它是房子的耸立之本。同样,一个学科要能够确立,也需要有若干个“基石”,也就是基本范畴。要看到,有时候基础的东西未必是核心的东西,核心的东西也未必是基础的东西。但范畴对于学科的重要性而言,应该既是基础的,又是核心的,两者是统一的。

基本范畴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石,而且应该存在由若干个基本范畴构成的理论硬核。理论“硬核”这一说法是英国着名的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提出的,他主张用“科学研究纲领”作为标准来划分不同的理论体系,评价科学的进步。他所说的科学研究纲领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严密内在结构、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状态的理论体系。它由“硬核”、“保护带”、“反面启示法”和“正面启示法”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或者说,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理论体系通常有三个特征:有一个公有的“硬核”,有一组保护硬核的“保护带”和引导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启示法”。所谓硬核,是指不可证伪的理论或无法拒绝的公理,它一般由若干个最能反映这种理论体系特征的核心概念组成。这些硬核为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如果这些硬核受到反驳或否定,整个理论体系就受到反驳或否定。所谓保护带,是指一组附属性假说或假设,这些假说或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经验证据来加以检验、证伪或拒绝。保护带的作用是保卫硬核不受经验事实的反驳或否定。保护带本身可以被修改、调整和替换。所谓反面启示法,简单说来就是在研究中“告诉我们要避免哪些研究道路”的方法论规则。所谓正面启示法,则是“告诉我们要寻求哪些道路”的方法论规则。(P66—73)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理论改换一种说法 ,即一个立得住脚的学科之理论体系,应该有三部分构成,即理论硬核、中层理论和表层理论。理论硬核居于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和起统摄作用;而中层理论则起连接理论硬核与表层理论的作用,它一方面对理论硬核起保护、辩护和具体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支持、涵养、修补受到外部冲击而不断破损的表层理论的作用;表层理论则在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保护、调整、修复、更新等。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特征,理论硬核基本是稳定不变的,是不容怀疑有时甚至是不可定义的。而中层理论则成为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变化的“缓释缓冲带”,过于抽象的理论硬核之内容经由它的诠释或转渡可以变得具体而明确,而外部实践对理论硬核所发起的质疑、否定与冲击则经由它的解释而得以和缓、化解或消退,同时,中层理论又会不断支撑、修复和调整受到外部环境强力冲击、经常处于破损状态的表层理论,让它们继续发挥具体化、世俗化、通俗化、生活化的解释、安慰、排解、说服、激励等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论硬核,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就难以真正确立。至于这一学科的理论硬核究竟由哪些基本范畴、概念所构成,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进展而逐步明确的过程。换言之,只有那些在社会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日益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和渗透力,能够把一系列相关性概念融合成一个有序整体和理论框架,并且有助于促成人们形成社会常识或公理性认识的范畴与概念,才可能构成理论硬核,仿佛中国儒家学说中的“仁”被人们认为是这一学说的理论硬核一样。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中的中层理论与表层理论具体怎样区划,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2.范畴是学科的分析框架,并且也可以成为分析研究对象和外部世界的工具。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它通常形成一个体系,这种体系不仅是学科赖以自我表现的众多概念群的存在方式,而且成为一种解释研究对象与外部世界以及沟通外部联系的工具与方法。这种工具与方法集中表现为一种独到的分析框架,这种分析框架仿佛一张网,其中作为网结存在的范畴主要起着分析要素即尺度的作用。这种分析要素即尺度的首要任务是对实践对象进行定义,其次是对众多定义的对象进行分类或归类,再次是进行解释。对此可以总称之为“范畴化”。换言之,范畴本身仿佛一种度量衡所具有的标准,可以成为分类或归类的依据。范畴组合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于是由此构成的分析框架也有所区别。

范畴构成的分析框架应该是一个严整的体系,它们实际上表征或反映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因此范畴与范畴、范畴与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也是对客观事物内在、必然之关系的一种展开与显示。我们在主观上把它看做是有逻辑性,而主观感受上的有逻辑性与事物客观的规律性应该是一致的,这就达到了最高程度的主客观统一。分析框架所体现出来的严整性与其运作过程的逻辑严密性也应该是统一的。黑格尔在这方面的演示就是一个范例,仅以他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一系列概念之间的

演进关系之做法看,渗透其内在的方法、始终贯彻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逻辑展示,尽管在体例上有稍许单调的三一体印象,但其逻辑的整体严密性还是令人赞叹。他的《精神现象学》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论证他的绝对精神,由此而展开一系列范畴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但实际上是关于人的最高的学问,是探究人的意识是如何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过程,也揭示了人类意识发展的历史,难怪恩格斯会称赞它,认为它“可以叫作同精神胚胎学和精神古生物学类似的学问,是对个人意识各个发展阶段的阐述,这些阶段可以看作人类意识在历史上所经过的各个阶段的缩影”。(P219)如黑格尔将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么一个正—反—合的演变过程看做是主观精神的形成路径,而理性这一环节的展开又可以分成正—反—合这样的三一论,即由“观察的理性”(主要特征是被动性)转化成“实践的理性”(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再转化为“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主要表现为统一性)。而有了主观精神,它们主要是表现为个体的精神,它们的汇集、积淀慢慢就转化为社会的意识状态,转变成社会的风俗、道德、政治制度、国家制度等,这些就是他所说的客观精神。有了主观精神,又到了客观精神阶段,人的意识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进一步发展到两者的合题——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要指美学(艺术)、宗教、哲学史等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应该发展成为一个严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概念之间的关联性和概念内涵的展开过程应该表现出相当严密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规律性的真切反映。当然我们需要看到,学科范畴体系的发育是一个过程,不同学科范畴体系的体量和发育程度是存在着差异的,其解释与分析外部事物的能量和功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例如,相对而言,一些传统老学科如哲学、历史、法学等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庞大,其发育程度也比较被人认可,而一些新兴学科的范畴体系就比较弱小,其社会认可度也会因平时缺乏沟通或者其他种种缘故而比较低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体系也是属于正在发展和扩大影响力的时期,它所产生的分析功能和社会解释能量的社会确认,还会有一个过程。但不管如何,如果一个学科的范畴体系不能正常地发挥其解释作用或说明作用的话,这一学科就难以走向成熟。

3.范畴是学科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它的固化也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式。

学科范畴作为一个体系,总是在形式上表现为一定的概念、词语等,加上其他副词,它们通过一定程序和方式组成了话语体系或叙述方式。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主要指符号(包括了概念及词句、图形、字母等比较丰富的形态)、意义预设及其诠释,以及言说方式(主要指人们运用一定符号来诠释和分配意义的表达方式或叙述方式)等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样式构成的形态。于是,我们不仅要看到范畴的分析作用,亦即研究作用,还需要认识范畴的表达作用或叙述作用,即我们这里所说的话语体系和叙述方式。这样,由一连串大小范畴、大小概念为要素所组成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分析与叙述相关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性的必要工具。也就是说,一个学科不可能运用其他学科的一整套话语体系来揭示与阐明自己的研究对象,尽管一个学科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某些范畴来分析本学科研究的对象,那多半是在将其迁移到本学科话语体系整个语境中同化后才加以运用。因此,范畴必须增生出话语体系及其叙述功能。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摘要: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了解了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以及创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缺点的,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络教育,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是现阶段教育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作为创新教育途径研究的出发点。

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网络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自主、平等的的传播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以及网络信息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形象性的基本特征。网络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真实的表达效果提高信息的感染力,加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充分的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通过网络信息对大学思想政治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枯燥的的理论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第二,时效性。网络信息平台打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等各方面的实时资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第三,交互性。网络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改变了传统的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友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不同阶级、文化背景、年龄以及地位网络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

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1)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思路、凸显网络教育的创新性,要规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全面的规划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在大多数的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都存在着阅读量低的现象,这与思想政治网络内容的枯燥性、单一性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上网站内容作为主要出发点,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占有份额,完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可以再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如针对时事热点事件的热点评论、综合性新闻的综合新闻以及网上党校等特色板块,让学生通过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分析,培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正确导向,也可以通过加设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咨询以及校园活动等板块,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在线的实时互动,有针对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3)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专业的教育人才都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网络编辑以及网站维护人员的重视;第二,加强网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对等政治信仰、素质的培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学生加以引导。

(4)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大学网络信息过滤审查监管制度。学校要通过对学生的发帖、评论等信息进行审查,对于存在的焦点问题、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不文明以及违法信息要进行清理消除,通过对不良信息的监控等手段营造一个完善网络系统。第二,通过学生网络道德、法律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上存在的不良文化以及信息。

(5)提高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提高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教育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在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则会社会化、规范化的基本特征,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总结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点,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特点、规律的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的推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不断的探索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设计平台提高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务均.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2(10):56-58.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高校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初步形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即高校根据传播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过计算机网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使他们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它是在科学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制作、传播、控制网络信息,引导大学生在全面、客观的接触信息,正确、合理、准确的选择和吸收信息,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产物,使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前所未有的优势。准确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是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条件。

一、教育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信息源是大量理论类、政策类、时事类的报刊,其缺点是信息量有限,许多信息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吸引力。而在网络时代,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实时动态信息和全面深入的数据库。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具有对其它媒体的整合作用。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等,形式上相对独立。而通过网络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传播媒介的结合互补,从而扩展信息来源;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这就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单调、陈旧的弊端。此外,网络具有信息可复制性、共享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范例、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等都可以上网,共同进入课堂,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数据库、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出现,全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多媒体技术的存在,学生所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形态从平面性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而增强了教育效果。

二、虚拟性特征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高高在上的思想权威,其主要职责是进行思想理论灌输。而在网络中,现实社会中的等级、特权、财富、身份等因素都失去其效应,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寻找交流对象。然而,这种建立在尊重个体基础上的平等的文化意识必然与强调等级观念、强调权威导向的文化传统发生尖锐的冲突,是对现实社会奉行的权威意识和等级观念的一次解构与颠覆,它将极大的提升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文化意识。因此,面对大学生这个网络群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传受方消除了地位上的差别,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这更有助于降低受教育者的戒备心理和拒斥情绪,使双方的交流更具有亲和力和人情味,从而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自愿接受引导。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思想教育主体是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他们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兼具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他们具有高新技术和广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品质,但不一定是思想权威,对大学

生受众不进行“说服”,而提供“选”和“引导”。

三、互动性特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你教我学、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方法形式呆板,索然无味,学生极其被动。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型向双向交流型转变,这种工作方式又称主客体互动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它很好的适应了大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一是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网上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一人授课,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同时接受教育,这就打破了师生必须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对面才能进行教学的状况;二是网上教育不仅具有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而且教学水平高,学生收获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随时向老师提问,远在千里的老师也可以立刻做出解答;三是不仅教育对象可以从多种渠道方便快捷的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而且教育者也可以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个别教育。因此,网络的这种双向交流是其他载体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迅捷、信息量大、直观形象的优势,转变教育方式,拓宽渠道,做到多视角说理,多方位灌输,多渠道渗透,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

四、主体性特征

包括两方面:一是教育者的主体性。网络上的信息海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非常灵活,教育者要想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通过深思熟虑才能做到。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努力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大学生在网上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信息,满足了大学生广泛参与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尊重和发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可以使得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时俱进,实现与网络化境遇的有机契合,才能获得网络化境遇中的价值性根基,完成网络引导人、塑造人的使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其特征,紧密结合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加大技术、资金、人员的投入力度,以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两课”教学网为主导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体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塑造大学生,努力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体制的全方位创新,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大学生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通过网络凝聚社会资源,运用网络加强教育引导,建设网络培育新型阵地,努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瑞红.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处理好的三个问题.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S).

[2]尹瑜华,石志新.搭建三大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湖北宣传,2007,(3).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因此,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

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6月28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他强调:“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2001年1月10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随后国家教育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提出了六点具体的意见,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

首先,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人类社会跨人了网络化时代。信息网络已不仅是一个技术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社会文化概念,信息网络也不仅是一种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结合而成的技术集合,更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具有结构功能的实体—网络社会。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一切现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也迅速地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制度方式、行为方式。网络不仅仅是人类社会获取物质财富的工具或手段,同时被融人了更多的情感、兴趣、动机和需求内涵,网络社会越来越赋予人性化社会的特征,已成为大学生学习成才过程中获取信息、沟通交往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信息网络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首先,网络社会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延伸。网络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在创造网络的同时,也将各种思想价值观念带进网络中。因而,网络社会具有社会性、政治性和阶级性;不仅具有有序性,同时也具有无序性,甚至充满各种思想矛盾斗争,不仅传播着知识技术,而且也传播着种种政治信息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网络社会是人主宰的社会。网络和信息的操作都需要人来把关,正是因为人的主宰和操纵,网络才得以获得模拟现实社会的能力,成为网络社会。“网络受众”不仅是网络技术的创造者和控制者,也是网络信息的制造者、倒手者和“把关人”,他们既决定了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决定着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及性质。因此,网络受众的思想素质与其技术素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网络受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络社会既具有个性,又具有社会性。在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但又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使得个性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以共同语为基础,社会“全球化”,谋求合作,追求和谐,相互影响日益深人。网络社会中个性与社会性的实现以及这种两极性关系的协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

网络社会不仅充满了人性,同时也滋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在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先,个体性的发展导致孤独感、个人主义和利已主义,人的自由让人无拘无束甚至无法无天;保护隐私给人安全感也使人缺少自律和监督及陷人危险境地。网络社会中高科技的发展对人性的影响巫需思想政治教育予以关注和研究。

网络社会既是一个有序社会,也是一个无序社会。现代科技用精密的电子元件和严密的电脑程序构建了网络社会强大的“经济基础”,但网络社会的“上层建筑”却不是科技手段能够建造的,网络社会从一开始就具有“上层建筑”先天不足的缺憾。网络开发者构建了现代网络社会,但至今网络立法仍严重滞后,并且国家的网络法规也很难制约偌大无比且具隐蔽性的网络社会,因而,要较好地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有效维护网络秩序的稳定性,最好办法是净化人们的灵魂,这项塑造心灵的工作理所当然应由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

网络社会也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今天的世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社会,两者之间的斗争仍然相当尖锐复杂。这种社会历史现实不可能因高科技的发展而被超越,政治国家和各民族历史与文化价值观也不可能被超越,它必将真实地反映到网络社会中来。因而,网络社会虽然是“无界”的,但它与现实社会一样,仍存在着阶级矛盾、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只是斗争的形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不仅需要在网络上旗帜鲜明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其次,网络社会现存的诸多现实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网络的魅力和破坏力均根源于人,正是人将社会既成的人伦关系和道德带进网络,带给“计算机”,从而造成诸多的网络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

文化霸权主义。由于世界依然还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文化渗透和侵略在网上是主要的武器。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打破了过去的自然屏障,使恶意的政治信息在网络态意横行。加上由于西方某些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相对普及,英语是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因而滋生了网络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在网络上强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试图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影响下形成与其一致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从而建设和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少年网络受众的影响不容忽视。

黄色信息的污染。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色情信息在西方有些国家视为合法,网络的国际化使这些黄色信息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对我国青少年网络受众危害极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网络受众可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_卜自由操作,他们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出现如电脑黑客、信息垄断、恶意攻击等严重的网络道德行为问题。此外,网络社会还存在更为严重的网上战争和网络犯罪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以全新的姿态介入网络。

总之,网络社会是一个神奇的“虚拟”社会,也是一个问题多多的真实社会。网络社会的诸种特征和问题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介入。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更新方法、增加新阵地、提高其实效性的需要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手段和更新方法的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手段上主要通过人际面对面的手段来实现传授相关知识,往往信息量少,而且信息也是不够及时,甚至过时,同时这种教育手段往往缺乏平等沟通和交流,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学。而网络信息具有可复制性、共享性、实时传输性等特性,可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和信息流通的即时性。同时网络可以实现信息接受者的多重感官刺激,使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创造真实的受教育环境,让人逼真地接近实物,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新阵地的需要。网络广泛普及运用,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向网络社会延伸,是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需要。随着青年对网络普及运用,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主动占领这一新型阵地,就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信息和传输是单一渠道,影响时效性。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集成了各门学科、各种媒体和知识,有利于网络受众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受到教育,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时时双向交流,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交互性和时效性。、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运用日益普及而得到广泛关注的,所以对它的研究时间并不长,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来进行的。张建松同志最早于1999年6月在《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概念。他认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的雏形。2000年2月刘梅同志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一文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国内最先、最直接提出并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这个定义也是从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的角度下的,没有反映出网络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但随着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内容、对象及途径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其内涵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的把握以及表述日益科学,韦吉锋博士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立体考察一文中,认为“在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这是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最新的表述。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研究,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信息网络传媒对其网络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物理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络实践活动。主要要求涵盖网络与人的本质关系、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等。从狭义上来研究,在我国是指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运用心理学、行为学、传播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研究网络受众的思想形成、发展和行为的规律及方法,引导网络受众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网络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它的提出和实施,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网络化的必然趋势。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具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平等性、融合性、协调性和互动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主体往往处于主导、领导、权威者的地位,教育者主体性作用往往强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在两者的关系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动与被动,处在不平等的关系,他们之间交流主要是以面对面、单向传播的方式,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更能体现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性、融合性、协调性和互动性。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在参与网络各种信息的制作、发布等网络实践活动时,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信息传播出去时又可能成为教育者。因此,依托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时,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上,其身份上更具有融合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较好地发挥其主体性。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具有多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

网络集信息传播与吸收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现代通讯功能、娱乐欣赏功能等于一体,这是传统无法比拟的。同时究其受众来说又具有广泛性,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与整个网络、与所有的“网络人”进行交流。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交往面亦急剧扩大,交往层次不断深人,交往内容将日益丰富。人们可以坐在“网”前周游世界;“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相互间可以“实话实说”、“无话不说”。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开放性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开放系统,它不独属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和任何组织,毫无国家和民族界限,任何一个网点引起的涟漪都有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各地,辐射到每一个角落,其影响力、渗透力是不可低估的;任何一个网友都有可能为这个网络加载、输人信息;哪怕是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人们,只要坐到联网的计算机前,都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全球范围的最新消息。网络使世界变小,使人的眼睛变大。因此,通过在互联网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与共享。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快捷性

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等级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种信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被传播、浏览、吸收,其传递速度之快,传递信息之新,是电视、广播、报纸等其它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网络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要求为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灵活生动,针对性强,避免说教,不刻板老套,不流于形式。本文从结合职教生心理特点进行施教上探索,试图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心灵的有机对接上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职校生;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60-02

2011年6月30日,李长春同志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时指出:“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近年来,全国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好方法。就职业院校而言,结合职校生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好方法之一,下面分二个方面说明:

1 职校生主要心理特征

职校生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从中学进入职业院校,最大变化是从单纯的求学、求知期进入求知与创造期,随着个人理想、学习环境、教育方式、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失宠与“解放”心理。在中学时期,学生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呵护和高期盼下带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进行学习,时时刻刻深浸在来自各方面的宠爱和期盼的氛围之中。一进入了职校,昨日的这些都挥之而去,猛然间有失宠之感。但从另一方面,感觉熬过了中学阶段来自考试的沉重压力,部分人认为渡过了“独木桥”就可以转入轻松生活了,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解放”式的轻松和愉悦,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状态。

“失向”与不安心理。职校生入学以后,与自己在中学时期相比,其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和学习模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极易产生不安心理,容易产生茫然和苦闷情绪。如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宽松和开放的管理方式以及多样、自主的教学方法,出现找不到学习方法、失去学习方向而茫然不知所措的“失向”现象。有的始终将自己困在中学生的状态中,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

失落与自卑心理。在职校生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职业院校并不是自己的意愿。十年寒窗,发奋苦读,结果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此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自我认识更高,期望值更高,一旦既定目标得不到实现时,就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期望变成失望,进而产生失落感;在心理上由原来的踌躇满志转而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产生自卑心理。

怀旧与嫉妒心理。一些学生只要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会触景生情,回忆美好的过去。一旦自己的进步得不到肯定,或受到批评、遇到困难和挫折,极易失去信心,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很易依恋过去,追忆以往美好一切,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自我安慰。但自我安慰之后,仍是孤独与失落;嫉妒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度的嫉妒心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化作前进的动力,是超越他人的力量源泉。如一些职校生入校后,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并没有消失,带着一种“嫉妒心”,努力学习,苦练技能,最终夺得国家技能竞赛大奖,成为同行的姣姣者,这是积极的一面。从另一面讲,也正因为有嫉妒心理,个别学生最终走向极端,做出一些危害性极强的事情。

逆反与懒惰心理。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职校生表现尤为突出,学习的不适应,心理上的失落感,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得他们通常会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内心平衡。而这种宣泄往往是负面的,面对批评和劝告,他们用过激的言行来应付,甚至产生不满情绪,对社会抱有敌视态度,总是寻机报复;有懒惰心理的学生,虽然在思想上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没养成和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再加上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时,往往一时无法适应,即便是一时适应了,一遇到困难,就会出现行为上的懒惰,总想把今天的事情等到明天做,很难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

另外,中职生与高职生相比还有以下心理差异:(1)处于青春期早期,情感困惑。一部分学生内心困惑,又不知怎样缓解压力,对参加集体文体活动不感兴趣,通过谈恋爱来缓解心中的不悦。(2)混读思想。部分学生不想上学但又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不能进人社会,处于无奈来到学校混日子、耗时间,学习没目的,缺乏自知力,对前途一片茫然。(3)厌学心理。部分学生被家长强制送到学校,形成厌学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选择离校出走。

2 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以“八荣八耻”(即: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开展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是打开健康心理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扎实的效果。

2.1 结合学生失宠与“解放”心理、“失向”与不安心理等心理特征进行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学理论用理论,克服失宠与“解放”心理,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教育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使其懂得在一定条件下,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失向”与不安心理,尽快明确方向,找到科学学习方法,安心投入学习。

2.2 结合学生的失落与自卑心理等特征进行理想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激发家国情怀,倡导知行合一,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健康成长成才。一是教育他们认识到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人人都是才,人人都能长成才。要克服失落感,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为以后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而积蓄能量;二是教育他们认识到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行行都重要,行行都能出状元。要克服自卑心理,明白考上自己一直向往的理想院校是自己理想的实现,考上职业院校同样是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实现,因为在职业院校同样能够学习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本领和技能。况且,当前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极其缺乏,迫切需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奋发学习,刻苦攻关,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及早奔赴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第一线。

2.3 结合学生怀旧与嫉妒心理等特征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理性报国,做时代先锋。一是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学生克服怀旧心理。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老一辈人的呵护下幸福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中学时代,但更加美好的时光还在后头,我们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回味过去的舒适和安逸,要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难而进、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二是用中华民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学生克服嫉妒心理。要变嫉妒心理为前进的动力,不能成为自己进步的绊脚石,更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诱因。要发扬中华民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和开拓者。

2.4 结合学生逆反和懒惰心理等特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修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实现文明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养德修身,以身边的优秀师生典型为榜样,践行“八荣”、唾弃“八耻”,形成优良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是要教育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懂得一个人工作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环境,是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的,是要受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所约束和影响的,而不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要明白一个人知识欠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人道德欠缺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道理,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二是要教育他们克服懒惰心理,懂得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一朝养成的,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功到自然成”。要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一点一滴地养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切实做到在学校是优秀文明学生,到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四有”(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公民。

需要指出的是,职校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其心理特征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以上所谈的心理特征只是几种举例,还有更多的心理特征没有谈到。所以,我们在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结合学生不断变化着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忌死板、老套,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新情况,以不变应万变,对症下药,时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观;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24-04

目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其研究尚处于初创阶段①。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及其研究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考查是进一步完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内在驱动,更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和推进我国各民族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实践的自为自觉。

一、民族观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某政权或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使其认同民族、民族共同体和国家”[1]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推进各民族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在面临着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与国外的相互勾结、使我国民族问题呈加剧趋势的背景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包含一般性的教育内容如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之外,应着力凸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民族认同观教育。民族认同涉及到一定社会成员对该民族的归属感、依恋感、自豪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应包含两个层次的认同。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统一体的认同,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中国各民族对本民族及他民族的认同。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民族和56个民族的关系,即在这个多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但“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2]民族认同更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认同,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应着力强调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教育。

民族国家观教育。现阶段,不仅要提升中华民族认同度,更要加强国家观教育。即要加强国家认同观教育;加强以中华民族精神、领土意识、意识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主要内容的祖国观的教育;加强国家利益观教育,包括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外交利益等;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和《国家法》的教育,坚决反对和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反对分裂、捍卫国家和领土完整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感。

民族宗教观教育。加强民族宗教观教育,是因为宗教对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而又广泛的联系,宗教问题常常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处理不当则会引发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宗教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重点加强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教育,这是妥善处理好宗教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石。

民族历史观教育。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人民牢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国家一体、民族多元的格局,各民族血肉相连、休戚相关,谁也离不开谁。

民族文化观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包含了56个民族的共同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民族交往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汉族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汲取营养,从而促进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共同成长、提高。加强民族文化观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人民认识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团结观教育。“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3]各种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政权颠覆,以及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因素对于营造国家稳定、安全和民族团结局面产生了严重影响,民族团结教育亟待加强。当前加强民族团结观教育,应当着力加强“两个共同”即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五个维护”即“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教育。“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4]

民族发展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每一个民族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各民族发展,其思想内涵不断推进、拓展、丰富和完善。“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并把这看成是整个国家的利益。”[5]“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6]“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7]“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8]加强民族发展观教育,就是要使各民族及其社会成员认识到,民族发展不仅只是民族自身的形成发展、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而且更指各民族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的发展,不仅只是要推进汉族地区的发展,而是更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各民族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民族观教育的各内容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加强民族认同观教育,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最终归属则是加强民族国家认同观的教育,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的教育。而对国家认同观的教育,则应当从民族的历史、宗教和文化三个方面切入和推进,只有加强了我国民族历史观、宗教观、文化观的认识和教育,才能树立正确的民族国家观意识,从而坚定不移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只有在这面旗帜下,各民族之间才能和睦相处,民族关系才能健康发展,才能营造和谐的民族发展环境,全面推进各民族社会的科学发展、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同时,各民族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有利于正确和理性认识我国民族历史、宗教和文化,以此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推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最终实现夯实牢固的认同心理基础。

二、民族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显著特征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统治阶级所期望的民族关系。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本质特征,即具有合意识形态性、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等特征。与此同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即合民族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族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只要产生民族性土壤的存在差异,只要各民族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不同,只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价值观念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就始终带有鲜明的民族印记,并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和内容,为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9]源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显著的民族性特征,其系统运行也必然表现为突出的民族性特征,这也是其所以能够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分支学科的意义所在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前提。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

第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合民族性——于不同民族的角度提炼出普遍性的基础理论或元理论的同时应归纳、凸显出符合具体单一民族或民族国家的实践应用性理论。如果说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各民族或民族国家内的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那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民族观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只要各民族社会成员现有的民族观与社会所要求的应有的民族观之间存在差距,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各民族由于本身地域环境、文化观念与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各民族在形成正确民族观的认知、观念、态度和心理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共性的研究之外,更应紧密结合各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变迁着力研究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教育规律和教育理论的特殊性研究。因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化和科学化建设等方面应紧扣民族性,紧紧围绕各民族的现实需要而服务,应当避免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重叠或简单移植、机械嫁接或套用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二,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过程中,其系统要素要合民族性。这是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教育内容的合民族性。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或者是基本内容来说,对多民族国家内的任何民族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都离不开诸如民族认同观教育、民族宗教观教育、民族国家观等方面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民族共性,在多民族国家内应是所有民族及其社会成员都必须学习、认可、接受以及践履的。但是在具体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于不同地域的民族,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又必须体现其民族性,融入各民族自己独特的经济状况、文化礼仪、社会风俗、地理地貌等元素。惟其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达到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有机统一。

其二,教育方法的合民族性。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可以分为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既能体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普遍性,具有民族共性;又能凸显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殊性,具有民族个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的构成、分布状况、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在对各民族社会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在遵循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的同时,尤其要结合各民族不同的民族心理、个性、气质等特点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民族性运用,才能得以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其三,教育载体的合民族性。可以说,在信息网络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进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谓丰富多彩,它是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的交织与融合,是有形载体与无形载体的转换与合成,呈现出多样化、多态化、动态化、生活化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怎样,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紧扣各民族传统教育载体与民族现展载体的整体特点,大力挖掘和开发各民族教育载体的各自特色,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融进不同的民族载体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

其四,教育情境的合民族性。各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因各个民族地域分布的不同而不同。故而,作为对各民族教育环境优化了的教育情境在空间上的形成、发展和分布也受到一定地域环境的制约,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是文化情境,“民族文化是民族思想观念和精神性格的载体。”[10]民族文化则是民族情境凸显民族性最为重要的表征。民族文化中的民族观、民族意识、民族价值取向、民族思维、民族习俗等内容,都表征着文化情境的民族性。可以这样认为,情境的民族性特征是进行具体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特征之一。因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紧紧同各个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有着深刻的民族性。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几个发展走向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学科化和科学化的必然趋势,以及在各民族社会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预示着并决定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须从“实然”走向“应然”。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由“粗放式研究”走向“集约式研究”。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都有一个历经由宽泛到集中、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探索过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民族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更是如此。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建设,必须要从“粗放式研究”走向“集约式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在本学科领域内宏观拓展的同时,微观跟进,加强专题式研究,深挖深掘。尤其是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划清研究界域,如民族教育学、民族工作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二是增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品性。学科建设史表明,在初期研究中容易出现理论的简单移植、套用、嫁接等现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成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需要的理论,就必须加强学理研究,提升学术内涵和学术品性。

第二,在研究对象上,由“单一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多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研究民族观如何形成、发展及其如何培育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观,不同民族的民族观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而在研究我国各民族本民族观和中华民族观形成、发展特点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世界其他不同民族、民族国家之间社会成员民族观教育和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从而探寻出一般性的、有着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和理论。这就不仅要加强单一民族或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尤其要加强多民族、民族国家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惟其如此,才能增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性、科学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第三,在研究方式上,由“学院研究”走向“田野研究”。民族观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时代化和动态化的进程。民族观对于各民族之间团结、和谐、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繁荣、强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各民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则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核心所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观培养和教育的问题不应当是流于肤浅的现象描述,也不是书斋里拍拍脑袋冥思苦想就能探讨清楚的一个问题。它应彻底地摈弃形式主义、学院主义的研究流弊,冲破“无人区”的藩篱,一头扎根于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火热鲜活的基层生活,深入现实的各民族交往过程,深入真实的各民族社会场景,调查了解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交往状况,从而为缩小民族分歧,推进民族共识的教育、决策实践提供丰富、准确、可靠、翔实、全面的信息资料。另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实地考察,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关于社会成员民族观教育和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以资借鉴。

第四,在研究思维上,由“研究中国”走向“中国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族”含义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中国各民族以及作为整体性的中华民族,二是指世界其他民族、民族国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特点内在的决定了其本土立场与国际视野,应担负起“研究中国”与“中国研究”双向推进的重任,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研究中国”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中国实际,主要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本民族观和中华民族观形成、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如何进行正确民族观培养和教育的规律,如何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从而搭建世界其他民族认识中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使世界其他民族认识了解中国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研究”是指基于国际视野,以创造学科理论的国际对话为要旨,对世界各民族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进行整体的认识,对其本质和规律进行系统揭示,“打造‘中国认识’的元理论体系”[11],也即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自觉建构。在“中国研究”和“研究中国”的互动中,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担当起“中国研究”的职责,从而引领研究前沿,增强国际话语权。

注 释

①参见中南民族大学徐柏才教授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2012年第3期)上所发表的《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再思考》,以及在《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5期)上发表的《论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等系列文章,及其与其他研究者合著出版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和论文集。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等著.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3.

[2] 费孝通.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01):1-9.

[3] 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

[4]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3.

[5] 文集(第六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48.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7-168.

[7] 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干部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08.

[8]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03.

[9]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6.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相关调查数据,我们发现,民办高校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招生条件较低,因此在招收过程中难免会面对学生综合素质、思想水平呈现多元化的情况,在此前提下,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就显得阻力重重。因而,深入研究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有所针对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能够融入整体,统一步调,这是现今民办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在艺术类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需求逐渐提高,她们也成为了新时代下具有新型知识体系和能力的人才队伍,他们不仅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还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在这一层面上,就需要民办高校尤为重视。

一、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一)思想活跃,创造性强。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结构性思维和各方面能力逐渐完善,甚至于有待提高的阶段,作为艺术类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相较于文化类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而言更为开阔、活跃、自由,又接受过系统的艺术知识教育,因而有极强的创造性,使一批优秀特别的学子。

(二)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意识突出。上文提到,艺术类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追求最大程度的个性化和自由化,尤其强调自我意识。他们各具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好,能够在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创造性指引下塑造自己的性格和外表,走在校园里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专业情结浓厚,文化修养不够。艺术类大学生究竟不同于文化类大学生长期地接触文化课,他们潜意识里对艺术类课程的喜好程度大大高于文化课,因而艺术类大学生对文化课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焦虑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目标没有合理的计划和时间安排。尽管在总体效果呈现上,他们的学习状态基本处于稳定,但给人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四)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表现为功利化,未能在总体效果和综合素质上达到可观的程度,这也对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造成很大压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实事求是,对症下药,立足于各自的思想特点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有侧重地开展个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自我定位、自我实现,提高社会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一)注重队伍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完善和更新是一个重点,在进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还要考虑到教师的综合水平。校方应该重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地组织培训和交流学习,引进最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为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条件。

(二)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有所侧重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重视,这是校方和教师应该思考的方向。

(三)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在近年来教育改革风行之下,全社会广泛提倡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并在其中将德育放在首位,先实现思想和综合素质上的合格,再进行综合知识体系的完善和提升。在良好的思想政治风气和氛围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需要学生和校方一同努力的。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并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这项工作开展还很不平衡,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学生因患有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而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外部环境,大学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并对大学生发挥着启迪、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注重传统文化熏陶和个性培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另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固步自封,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使校园文化成为培养当代大学生优良个性的先锋。

三、结语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又是一种运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工作,是一种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校和学生的健康把关定向,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理顺学生的思想情绪,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拓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6(11).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44-02

一 “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

1 个性张扬,但自私敏感

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出生起家庭条件就较为优越,他们大多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或培训班,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想法新颖、思想活跃;他们个性张扬,对于每件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都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独当一面;他们渴望成功,坚信自己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在大学中,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用自己的歌声、舞蹈以及各种特长征服大家,并能够在各种活动中脱颖而出。

但也正是因为“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自私敏感的性格。“90 后”大学生某錾起就承受着家庭的重大期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90 后”大学生的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把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90 后”大学生一直就备受竞争的压力,大多都在课余时间受到过专业艺术类的培训,他们的假期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培训和繁重的作业。“90 后”的孩子都较为聪慧多才、爱好广泛、思维活跃,但是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思维模式也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很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学习焦虑、抗挫能力弱,他们自信又脆弱,敏感又自私。

2 创造力强,但合作意识弱

由于“90后”大学生从小接受过一些课外教育,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文化环境都较为新奇,也有不少学生受家庭教育环境的熏陶,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见识面,曾有研究者专门做过“90后”大学生创造力的测试[1],测试显示,大多数“90后”都具有极高的创造潜能,这对于未来中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极佳的人力资源。

但一方面带来的结果是他们缺乏合作意识。“90 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大多是几代人围绕一个孩子这种模式。家长面面俱到的照顾、过分的溺爱使得许多“90 后”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和尊重他人。与其他时代大学生相比,“90 后”大学生遇事不喜欢与人合作。他们在社会交际活动中缺乏团队合作的意识,甚至还有学生信奉“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更有甚者当出现事故时还有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3 易接受新兴事物,但网络依赖性严重

如今的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及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极其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90 后”大学生被大量信息包围,网络的网状模式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的同时须考虑与周围事物是否存在一定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网状的思维方式有利于“90 后”大学生拓展思路,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他们接受新兴事物的能力。

但大量网络信息带给“90 后”大学生很多消极影响。一方面,各种社交软件和游戏软件的盛行使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甚至逃课打游戏,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过度依赖网络使得他们缺乏与现实的交流和沟通,导致“90 后”大学生中出现一些性格冷漠、有自闭心理的同辈群体。另一方面,网络中不良信息的传播严重扭曲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现在也出现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不管在哪儿都能看见他们在低头玩手机。

二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足之处

科学有效的方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要转变刻板、单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 方法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对单一、刻板,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90后”大学生面临更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其选择也更具个性化。“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就注定他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个性发展和自由,重视自身价值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改变单一、刻板的教育方式,重视“90后”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人意识。

2 采用“说教式”灌输方法,缺乏情感互动交流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说教式”的灌输方法,它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性原则的僵化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封闭性、单向度性和简单化的显著特点。随着网络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这也意味着他们不会盲目的接受“说教式”的教育,一味的只顾说教、缺乏情感互动的方式受到学生的强烈厌恶和压制。他们更愿意接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交流方式,以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来化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教师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

3 方法固化,未能与时俱进应用新媒体

信息时代的到来从不同程度冲击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促进了其方法不断改进。“90后”大学生喜欢和追求新奇的思想和观念,网络的发展具有及时性、开放性的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革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另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赋予相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更多的方式,如通过图片、视频和动画等等,寓教于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 心理干预不够

一方面,由于如今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教育人员不足,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使得老师无法及时获取足够的信息,以至于不能及时有效的给急需心理疏导的学生一些建议,带他们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敏感、自私的性格难免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孤独感,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压力,使“90后”大学生刚踏入大学,就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遇到困难也没办法去解决。而他们要强的心理也会在同学取得比自己好的成绩时失衡。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措施

1 革新教育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选取主题新颖、立意奇特的实例来与同学们共同交流,采用共同探讨或者学生备课、再展示成果的课堂模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无法顺应“90后”大学生的需求,再之,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积极探索与社会密切结合的技能,在课堂上,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将一些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或者在学校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明确点到,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

2 全面提高教育人员的综合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不仅要具备一些专业素养,还应看到如今在社会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90 后”大学生独特的思想活动也在日益增强,他们急需学习科研、心理健康、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及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总之,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会时刻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时刻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多与学生交流,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快速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薛徐静.“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5).

[2]王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