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旅游文化地域性精选(九篇)

旅游文化地域性

第1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旅游纪念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物品,因此旅游纪念品也属于特色旅游商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增强,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旅游纪念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中应蕴含更多的文化理念,通过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其多样化和高品位。

1 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民众的休闲娱乐,更逐渐成为一种经济行为,并走向产业化,而旅游纪念品这一旅游行为中的必备元素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旅游纪念品总体呈现出单一性,缺乏设计感,更缺乏与当地文化的结合,材料工艺也较为粗糙简陋,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对消费者来说毫无吸引力[2-3]。即使存在某些与当地文化风俗相结合的具有一定质感的旅游纪念品,也是凤毛麟角,极为难得的。

旅游对于游客来说,主要是在旅游过程中体会不同地区的人物风貌、风俗状态,并因此获得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体验,而这种体验越丰富,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就越大。正因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要与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生活习俗等相互结合,采用独具特色的材料、工艺、设计等,将当地特有的地域特色充分体现出来,旅游纪念品才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2 旅游纪念品对游客的意义

旅游纪念品并不具有实体意义,它所代表的是当地的一种文化象征和特殊体验,是对一段回忆的纪念,也是对一种地域文化的浓缩留念。旅游纪念品应发挥其作用,使得游客不仅可以从旅游纪念品中得到慰藉和纪念,同时也可以映射出一种地域文化。例如去中国大熊猫基地四川卧龙岗,旅游纪念品大多与大熊猫有关,而有关大熊猫的旅游纪念品也是当地地域文化的一种体现。

旅游纪念品也具有概括旅游意象和感受地域文化的特点。旅游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进行一种特定的行为活动,游客会通过旅游纪念品来纪念这一段旅游时光所留下的美好回忆。旅游纪念品不仅要满足游客的这一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出这一特定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

3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旅游纪念品设计属于一种特殊商品设计,除了具备一般商品设计的属性外,还需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质和要素,因此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有艺术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4]。

1)艺术性。艺术性是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必须运用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塑造完美造型,达到艺术审美效果,通过形象鲜明、准确、生动地反映主题和设计者的表现思想,运用现代审美和独特的角度来对旅游纪念品进行设计。在设计旅游纪念品时,也要根据审美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的设计加工,更要使材料和工艺与主题相结合,防止设计不符合主题、审美需求和实用要求,从而达到设计的艺术性,如艺术性挂饰。

2)地域性。地域性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本质特征,是旅游纪念品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它从根本上解释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纪念意义,并且将当地的旅游纪念品与其他地区的区分出来。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纪念意义主要表现在就地选材,就地生产,以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为题材进行设计[5]。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形象或古香古色,或时尚现代,或天趣盎然,或新颖别致,但必须具备地域性。市场调查佐证,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越是独特,感染力就越强,游客就越喜欢。云南物产丰富,民族众多,地域特色浓郁,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就应该以多样化的方式来体现其地域特色,既有利于商品的推广和宣传,又有利于地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云南傣家手工竹筒茶的设计就充分利用了当地盛产竹子和茶叶的地域特色,用竹筒作为设计的材料进行设计。当地的服装特色,也可以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如地域性人偶。

3)多样性。多样性是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在题材、样式、原料、色彩、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可供游客选择的机会大,能满足游客不同的喜好和需求[6-7]。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多样性在于游客对旅游纪念品需求的多样性,促使设计者进行更多更好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完善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4 旅游纪念品的地域文化设计分析

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设计。手工艺品在旅游纪念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手工艺品与当地的独特文化都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手工艺品与当地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也正因如此,手工艺品更加容易被接受,但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与当地的文化传统关联性较大,在纪念品的设计中相对比较封闭和保守。

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商品,它具有商品的特性,因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同样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商品多样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旅游纪念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具多样性,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结合当下的消费需求,并融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共同融入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可见旅游纪念品更需时刻把握文化和时展的脉搏。由于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因此旅游纪念品若想吸引消费者的目光,纪念品设计就需要在特定地域文化的凸显上下足功夫。同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也要注重其艺术性。综上所述,旅游纪念品不仅要发挥纪念品作为商品应具备的产品功能和审美需求,同时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发展要注重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注重艺术元素的融合。

总而言之,构成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性要素可以概括如下:(1)自然风光,指旅游地区在气候、地貌、地质、生物等自然方面的特色,例如杭州西湖;(2)社会人文,指旅游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宗教信仰,例如丽江东巴文化;(3)历史因素,指旅游纪念品设计具有的历史渊源,例如北京故宫;(4)重大事件,指该地区从事过和正要从事的某种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活动,例如北京鸟巢。旅游纪念品设计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出当地的人文和自然特征。旅游纪念品设计作为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铭刻着游客与旅游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共鸣,只有设计足够吸引游客,才能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宣传。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唯有地域性使其能得到区分,它是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最基本的、能够区别于其他地区特点的要素[8]。地域性也能够成为游客在购买此地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诱因。旅游纪念品设计体现地域性时,一定要和当地的整体文化、地域特征相符合,在造型、色彩、民俗等方面要适合当地的审美和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地域性,开发适合当地出售并且与当地的风格统一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融入当地特色,不仅能提高其文化设计品位,还能够对旅游纪念品特色进行文化宣传,并且满足人们要求的求异而非存同的审美喜好和购买欲望。旅游纪念品设计中体现的地域特色,也正是要挖掘当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实质上是对当地文化的再设计。把当地的文化凝结在物质形态里,把握特有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要想充分吸引消费者,在设计时一定要突出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内涵。旅游地点的地域特色一定要从多方面来把握,从而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9-10]。旅游纪念品设计是当地特色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是旅游纪念品成为品牌的主要优势所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游客的购买欲望。总之,旅游纪念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己景区的文化的特性和垄断性,对旅游纪念品地域文化因素设计进行挖掘和开发,突出自己的特征,来占有市场。很明显,地域特色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地域文化不仅是游客的一种别样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旅游纪念品所要表达的一种文化符号。将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充分融合在一起,使得旅游纪念品可以成为一种凭借,并通过旅游纪念品来展示当地的地域文化,同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还可以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和内涵,从而吸引游客的需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5.1 地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中的传承和创新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浓缩,是一个区域文化的代表,因此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经过实践沉淀的文化充分体现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之中,但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并不是一味的复制和模仿,要具有设计感和质感,通过设计让地域文化这一经过历史洗涤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新的光芒,从而将带有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变成新潮流中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文化传承途径。

5.2 以体验文化方式为主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旅游的实质其实就是对特定区域一定短时间内的亲身体验,在这一特定区域中去观赏这一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去体会这一地区特有的文化风俗,也正是旅游所具有的特色。可见旅游纪念品设计也应从文化体验入手,让游客们从旅游纪念品中体会到地域文化[11]。以四川为例,四川当地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等都可以成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参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让游客们从中获得一种文化体会,也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丰富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第2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门头沟区房山区;旅游发展

一、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背景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世界城市建设的方向

现代旅游业竞争已从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下,以城市旅游资源为纽带发展区域旅游,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对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明显符合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

(二)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生态涵养区的发展需求

借助门头沟区、房山区两区的名气和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符合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涵养区是具有一定生态理念的。从生态学的角度讲,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而生态是指生物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由于两区生态环境的类似和相关性决定了发展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必然性,也是现代社会保护生态系统的一种必然选择。

(三)区域旅游一体化符合北京山区旅游发展的实际

通过旅游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大量旅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柔性集聚,有利于降低群内企业产品成本、信息成本和外部经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有利于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成区域营销优势。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产业集群是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更是解决北京山区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解释

区域旅游一体化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是指区域内各国或各地区的旅游业的各种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资金、旅游技术、旅游人力资源,能在区域内得到的合理分配和充分流通,并形成相互依赖、分工发达、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一种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指区域内不同国家或地区彼此间为发展区域旅游遵循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就旅游领域的联合而达成旅游联盟(联合)的渐进过程。

(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世界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旅游的纵深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在我国尤其东部地区蓬勃开展。如长江三角洲地区,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合作(杭州)宣言》的签署为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以承办“世博会”为契机,加快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动发展的意见》又使各城市充分享受到旅游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机遇。除此之外,我国其它各省也都分别开展相关的活动,如“中国丝绸之路旅游联谊会”、“南京旅游联合体”、“珠三角旅游推广机构”等。这些联合都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但总体说来,中国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在逐渐呈现活跃的发展态势。

三、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一)相似性的客源市场

两地均处于北京的郊区,其旅游形式一般是满足于就近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所以核心市场应为北京,中程市场为北京周边津、冀等城市。基于对两区整体旅游市场的定位和细分,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作为北京周边最重要观光休闲地,两区的主要客源市场均为北京,因与天津、河北同属于首都经济圈,因此核心市场可以辐射到天津、河北。游客旅游目的明确,主要有观光、休闲、度假、避暑、采摘、探险、野营、科普等,客流量大,出游率高,消费档次高,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客源稳定,开发潜力较大。

2、机会客源市场:其他地区游客,数量少、消费档次一般、停留时间短,多为半日游或一日游。

3、两地景区作为京西山水文化休闲走廊中的核心景区,完全具有形成互补性的市场合作的条件。

(二)互补性的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类

2、历史人文类

门头沟、房山两区区域旅游资源地域集聚度高、特色明显、组合优良。两区均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以岩溶地貌、动植物资源以及河湖资源等为主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旅游资源。其中,主要山脉均系太行山分支,地形骨架呈现出独特的地质特征;流经的三大水系彼此相通,使得山水景观有序的衔接。

两区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孕育了各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年,两区都尝试打造文化牌,推出“山水文化”、“京西文化走廊”、“和美山水、文化庄园”等旅游产品,初步显现出两地文化脉络的承接。此外,该区的旅游资源结构合理,地域组合优良,各地旅游资源存在着互补性和优势叠加性。

3、支柱产业类

(1)乡村旅游农业

北京已存在庞大的乡村旅游市场。根据2007年的调查,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到200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1581万人,按照调查中愿意出游和实际出游的人数比例,郊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是一个相当有规模的旅游市场。对于地处北京山区的门头沟区、房山区两区的乡村游发展的更是如火如荼,都已凸现规模。对其两地的乡村旅游类型可归为以下三种:

第一,依托景区发展型:如门头沟区灵山景区的江水河村、妙峰山景区的涧沟村、樱桃沟村、门头沟古民居爨底下、石板房村、四马台村等。这些村地处景区腹地或周边,地域位置优越,客源市场稳定,所以他们是发展民俗旅游最快的群体。

第二,依托特色林果业发展型:两区都有着丰富的林果资源,可采摘的品种很多,如京白梨、苹果、红果、红杏、樱桃、草莓、香椿、核桃等干鲜果品应有尽有。通过开发各种果园,吸引游客到园内参观、采摘,还可餐饮住宿,这样,不仅有了旅游接待的收入,而且还增加了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如农梦园、妙峰山镇的樱桃园、采摘篱园:房山北石门村、水峪谷村落等都属这种类型。

第三,依托养殖业发展型:利用珍禽养殖建成集餐饮、住宿、娱乐、观赏、垂钓、品尝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场所,从而发展休闲旅游。这样,即扩大了农民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达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如潭柘寺镇鲁家滩村的仙潭珍禽园、清水镇张家庄村的清水鹿鸣园、黑龙潭的泉水河谷文化休闲长廊等都属这种类型。

(2)生态环保工业

生态产业也呈现一定的互补性。历史上,门头沟区煤炭资源就很丰富,自元代以来一直是北京城的重要能源基地、军事重地和工业基地。房山区更是被称为“煤炭之乡”,所以两区的碳汇工程建设很好,这对发展生态修复和科普教育旅游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为北京修学旅游提供场所。

四、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研究

(一)整体发展战略

为了城市山区的长远发展,对于北京门头沟区、房山区的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应本着生态保护的原则,将其最终打造成北京西部的生态屏障,使得“京西文化休闲、千年古村之旅”名副其实。

(二)旅游服务企业和旅游产品一体化战略

1、旅游服务企业一体化

(1)景观专线一体化

对于两大区天然形成的自然景观,可以以山水画廊的形式设计一条旅游景观专线,这样可以将两区属于太行山山脉的山峰和河流构成一条景观长廊,使两地的自然资源形成一个整体,让游客在到达景点的路上尽情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先是旅游大环线:

爨底下村——柏峪——黄草梁——龙门峡

这样可以将门头沟和房山两区的景点作为一个整体穿梭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旅游环线。

其次是每个区的主干游览路线:

房山区:石花洞——圣莲山——十渡——泉水河谷文化休闲长廊——蟠桃宫——白草畔风景区——云居寺

门头沟区:爨底下村——灵山——妙峰山——龙潭瀑布——潭柘寺——百花山——千亩果桑林——桑峪村

最后是加强区域性旅游通道建设:

通达性较差是当前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的瓶颈问题。加强这些通道建设的合作,依托区域的公路、铁路等所构成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建立和形成集旅游生产要素和游客流动及服务系统为一体的旅游通道体系。利用这些交通通道最大可能地串联区域内各大景区景点,使这些交通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通道。尤其要注意把108、109国道等重要的区域通要道发展成为黄金旅游通道。

(2)加大配套设施建设一体化,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第一,快速畅通工程建设,实现旅游交通设施体系化。就整体而言,两地专业化的旅游交通公司数量少,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且交通工具落后,舒适程度不够。因此,加快畅通工程建设,构筑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城市道路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是两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第二,整体规划好酒店、旅行社布局。两区政府部门要实现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并引导旅游酒店和旅行社在加强行业内部协作、旅游酒店与旅行社协作,使各企业能针对市场的各种需求进行明确的产品定位,达到旅行社、酒店合理的功能结构,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2、旅游产品一体化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内资源优势,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按照旅游产品连接紧密化、塑造精品旅游品牌、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三大旅游产品一体化要求,对区域旅游产品进行系统开发,通过旅游线路的总体设计,逐渐呈现凸显区域总体特色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区域性旅游产品群,形成区内旅游产品之间彼此互惠互利、互助合作的旅游产品一体化格局。

(1)旅游产品连接紧密化

由于两地的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相关度,所以可将产品类型归为以下三类:一是“养生+度假+休闲”——生态产品一体化。主要将其自然景观形成的山水画廊进行整合;二是“乡土+绿色+健康”——乡旅产品一体化。主要是将各个村的特色农业园区进行综合管理,如各种果林文化、民俗文化等,使活动接连不断、延长游玩和停留时间;三是“宗教+民族+历史”——文化产品一体化。该区佛教文化盛行,有潭柘寺、云居寺等。古迹文化更是络绎不绝,如古村、古道、古地道、古街巷、古民居、古树等,形成一道历史长廊,演绎着我国古老的文化。

(2)塑造精品旅游品牌

对两区域内的各旅游景区进行比较分析、排序和布局,最后选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先旅游区。尤其是重点对目前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产品的配套建设进行开发,通过重点建设一批融山水文化及乡村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区,尽快形成具有相当产业规模的综合接待能力,增强对国外、国内游客的吸引力。

(3)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

旅游一体化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可能抹杀了各区域内的自身文化的本质特征,使得旅游产品单一化、雷同化和标准化,使区域旅游丧失旅游竞争力。为此,在塑造和培育区域性统一的旅游形象品牌的同时,应重视区域旅游一体化背景下地方特色的保存,旅游产品应具备明显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以使区域旅游旅游产品形态多元化。

目前,该区域旅游产品形态的多元化宜以以观光旅游为基础,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旅游。如会议旅游、节事旅游、商务旅游、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此外,对于乡村旅游这一主线,对于两个区域也有不同特色的产品,让游客体验到各式各样的异域乡村风情。并且,每个区的生态游也体现了各自的风格,使得一体化中又带有个性化。

(三)联合促销、打造区域独立的知名旅游品牌

(1)树立区域旅游形象

结合两地的旅游资源特点,推出“京西文化休闲,千年古村之旅”的旅游形象口号,使其逐渐成为该区旅游的总体形象,最终实现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总体目标。

(2)形成区域旅游营销机制

区域旅游的促销是跨区域的,这种联合促销,可以是旅行社之间,也可以是旅游局之间、旅游协会之间。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旅行商(买家和卖家)、旅游经营者、旅游行会、民间旅游组织、旅游业相关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多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旅游营销机制。政府可以组织各方定期召开旅游开发协调会,共同研究区域宣传和促销策略,研究互补产品的组合搭配,按共同商定的原则和产品线路报价,合作组织客源,开展日常营销活动。

(3)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旅游业是信息依赖型产业,它对信息技术具有敏感性和超前性。区域旅游一体化也将使得信息需求潜力与流动规模加大,要求建立新型的交互式的旅游信息体系。旅游信息体系,包括旅馆预订系统、旅游线路动态信息网、旅游管理系统、旅游咨询系统等。纵向上要求建立咨询、预订、服务、管理、救援等一条龙的旅游信息体系;横向上信息的流动要打破地域限制,要求区域内各地进行协作,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旅游信息网,实现信息的动态化和及时更新。尽最大努力进行面对公众的促销,而不是光面对中间商进行大力推销,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

五、门头沟区、房山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未来展望

(一)旅游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区域旅游一体化使相关的旅游景区整体运作,这不但丰富了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可避免单个景区存在的资源单调薄弱、产品结构单一的致命缺陷;并且将各个景区的优势资源联合开发,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利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优势,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活动的时间容量,满足旅游者对旅游的组合性需求,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旅游交通、饭店等设施建设、景观开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机构设置、工作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资源共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旅游供给的优化重组。

(二)区域旅游网络形成带来更多益处

区域旅游网络形成是区域旅游一体化重要特征。旅游一体化带来的区域旅游网络化使得各离散的旅游景点和景区联接成较复杂的要素综合体,景区之间时空距离相对缩短,游客可以从核心景区合理、便捷、舒适地向周边景区移动实现旅游资源的共享,扩展主景区波及面,牵引大片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旅游资源因网络化而获得重组,彼此共扼互补以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旅游活动不必局限于旅游热点和旅游旺季,可以利用冷点资源和弥补资源的节律性更替,实现时序互补。

参考文献:

[1]宋书灵,王薇薇.北京山区县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04).

[2]宋金平,李香芹,吴殿廷.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山区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第3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扬州城内水休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构建“水文化”休闲格局

积极做好水文化休闲设施及经营场合的系统整合工作,让水休闲营业场所和旅游景点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在扬州城区水域沿岸的商业设施建设上突出旅游休闲功能,招商模式充分考虑游客的其他旅游消费需求,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消费模式。城区游览水域的休闲设施布局除突出质量意识外,还要注重扬州当地的水文化特色。因而,水休闲产业与“水文化”旅游的充分融合既要按照常规的发展模式,搞好城市休闲广场、水文化特色商贸中心、体育健身场馆等文化、保健、娱乐设施的建设和休闲社区的建设规划,更要发挥滨水居民生活设施在旅游产业中的效应。此外,要更好地促进城市“水文化”旅游与水休闲产业间的有机协调,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放开水文化休闲市场的准入条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水文化休闲产业,开发水休闲资源,兴办水文化休闲企业,充分利用扬州人居大环境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大力吸引民资进入水休闲领域,扩大休闲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通过引进投资和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效应,提升扬州休闲产业的档次。

(二)完善水休闲产业体系,延长休闲产业链

集合城区水域的要素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以拓展旅游领域,增强旅游吸引力,这样也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优势的发挥。除旅游和餐饮消费外,文化、商务、娱乐休闲等相关旅游享受的需求会大大增加,这也要求旅游接待地适时建设相关场所、完善旅游服务形式。因此,集中力量保护性开发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强核心竞争力;开发一批具有扬州地方特色和水文化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完善一批有地方特色、适应当代人消费观念与潮流的娱乐休闲设施和产品;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旅游从业人员,是今后水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此外,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才能协调发展,扬州城区水域的关联产业间要实现良性互动,除了在数量结构上要协调,更要在层次结构上协调,还要加强旅游景点同旅行社、饭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衔接,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水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

完善交通站点与水域景点的互通联系工程,规划开设区域旅游专线;在交通枢纽及旅游景区景点协调好停车场所,根据淡旺季变换更替停车场地的规模及费用;设定区域级旅游集散网络自驾旅游租赁服务网络,提倡快捷型联网售票模式;建议加强游客信息服务中心、停车场、道路标识系统、通讯、休闲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完善水域景区景点的服务设施,比如建立双语指示标志体系等。树立大旅游的产业集群意识,摈弃旅游收入等同于景点门票收入的错误观念;着眼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加强城区滨水地带各种休闲设施的建设,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提高居民居住、游客旅游的满意度,增强城区水域在周边乃至全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扬州体验水上休闲旅游。

宁镇扬联动发展的优势及缺失性分析

(一)联动发展优势分析

宁镇扬三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融合南京“博爱之都”的沧桑、镇江“城市山林”的雄奇、扬州“淮左名郡”的秀雅,宁镇扬具备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可在借鉴长江三峡、环太湖、环渤海等地区旅游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突破体制障碍,以长江、运河、大桥为纽带,推动建立三地旅游协调机构,成立宁镇扬旅游行业协会,联合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联手强化合作营销、联手推出主题线路、联手打造旅游交易会、联手共建信息平台、联手推出服务承诺、联手统一旅游交通标识,建立要素配置、旅游信息、旅游交通、市场营销、行业管理一体化,实现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共同放大宁镇扬名城效应。同时,主动开放扬州对宁镇两地居民的旅游年票,促进宁镇扬三地早日实现旅游年票同城待遇。

(二)联动发展缺失性分析

政府间的合作相对较少;区域内尚未考虑到中长期规划,而且缺少产业的融合性;区域旅游合作缺乏鲜明的整体形象设计,尚未形成板块内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各异,但规划缺乏整体性,开发缺乏合理,不仅产品不够丰富,而且资源旅游特色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品牌形象不够鲜明,旅游产品开发不到位。因此,在未来的宁镇扬经济板块水休闲旅游产业整合中,宁镇扬区域要充分利用空间上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尽快利用现有的水文化旅游资源设计出更全面的水休闲旅游产品,创新水休闲旅游产品组合,规划精品旅游路线,营造鲜明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

宁镇扬水休闲旅游的开发战略与模式

(一)优化宁镇扬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编制与实施区域供水水源保护规划,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控制水源地有机毒物等污染物排放,集中整治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共同提升区域河流环境质量,加强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快区域规模化、集约型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创新环境保护政策与制度。推进环保协同执法,建立健全保障宁镇扬经济板块生态安全的监管体系;按照建设沿江生态风光带的要求,积极推进宁镇扬三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通过在区域共同政策实施中采取税收、统计转移、项目投资等形式对可能带来的地方利益损失进行补偿。

(二)合理化开发国内外水文化休闲旅游客源市场

1.针对性的对国内外客源市场进行调研,同时根据国内外客源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细分客源市场。宁镇扬沿江地区的旅游城市可进行联动开发,对国内外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三个层次的入境旅游目标市场进行有针对性地调研,同时明确并选择合理的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和推广相应的旅游产品,在稳定一级客源目标市场的同时,努力开发二级和三级市场,做到“主次性开发”、“前后性到位”和“同步性完善”。

2.丰富旅游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多元化心理需求。首先,从整个宁镇扬地区的入境旅游市场来看,观光休闲和会议商务在宁镇扬入境旅游目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中观光型休闲旅游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由此应着重开发其多元化参与性休闲旅游活动。此外,要不断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来满足不同客源地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如滩涂观光、宗教文化游、美食旅游、考古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等。要根据不同级别市场中客源的心理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开发能满足国内外不同客源需求的特色水域休闲旅游产品。

3.友好联络国外客源地的旅行商和媒介人士,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以拓宽销售渠道。宁镇扬地区的旅游部门应同国外旅行商及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邀请其做考察旅游并认真做好海外记者和旅行商的接待服务工作,借助媒体和旅行商的力量来开发市场,从而不断拓展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此外,开创区域联合促销,并鼓励全员促销和内部促销——旅游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宁镇扬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进行旅游宣传教育,做好“内部营销”和旅游企业内推销工作,使广大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能树立起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观念,掌握相应知识和技巧,并形成随时随地进行品牌宣传促销的行为习惯。

4.重视宁镇扬地区对国内外客源的接待工作,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要在国内外客源市场中树立形象与品牌,除了积极主动地向外拓展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完善自己的旅游软硬件建设——做好一条线的“流程服务”,要求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的单位、设施与以间接方式参与旅游服务过程的单位、设施总体平衡;建立健全宁镇扬地区的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标准,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力求为国外游客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保证是配套齐全的旅游设施,这要求我们在注重软环境的同时,完善设施以更好地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

(三)创新开发水文化休闲旅游的战略模式

1.创新“网络”战略模式。完善“交通网络”建设——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汽渡沟通着宁镇扬地区,润扬大桥的通车更使两地区间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等不仅沟通了宁镇和宁扬,而且使宁镇扬三地区融合成了一个整体化的交通网络。此外,南京禄口机场是宁镇扬共同的航空港、常州机场成为镇江与扬州的后备机场、沪宁高速铁路的筹建等更将宁镇扬三市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发展区域旅游创造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优化“互联网络”建设——首先,完善旅游网站关于“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专栏,提高信息更新速度,开辟区域论坛及俱乐部专栏,用“多语言模式”组织国内外旅游爱好者参与讨论,同时也应设立反馈栏目以让旅游部门直观地了解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补及改进措施;其次,应邀国内外知名旅游网站的合作,制定适当的旅游网站合作推广计划,统筹安排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信息的传播,“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旅游形象的塑造、网上口碑、网上舆论的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方位提高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享誉度。最后,要吸纳国内外著名区域规划理念,使宁镇扬区域的水休闲旅游规划与整个区域中的城市空间发展、项目建设、行业发展、产业动向等紧密结合,同时规划要有前瞻性与可操作性,要符合市场动态深度分析宁镇扬沿江区域旅游的走向和增长空间。

2.创新“多元化融资”战略模式。宁镇扬区域水休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投资体系应实行多元化进程。首先,树立运营区域的宏观理念,结合市场机制及财政手段盘活存量土地,深化水休闲旅游资源的建设工作;其次,依靠民主决策,引导区域居民通过专题事项讨论来增加投入;再次,通过有效开发区域水休闲旅游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区域旅游事业建设,包括水域空间资源的有偿开发、堤岸绿化经营权的拍卖、广告经营权的出让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另外,利用诸如南京国际梅花节、镇江金山文化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发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品牌效应,同时改革区域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本投入到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资源开发项目中来;最后,鼓励个人和组织通过海内外良好的商业联系,积极介绍和宣传宁镇扬地区水文化旅游投资的市场机会和前景,区域政府或协会组织对于积极招商引资的人士和组织根据资金到位的比例予以重奖。

3.创新“营销管理”战略模式。区域营销管理中政府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现阶段,政府合作仍停留在表面阶段,需要我们做更深入的工作。比如,涉及不同行政区域的宁镇扬水休闲旅游联合营销,其城市旅游联合营销的模式、组织结构、实现机制等的构建。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政策的制定、联合营销策略的组织与协调等方面都与宁镇扬相关政府推动分不开。政府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势在必行,它也是整个宁镇扬旅游圈发展的前提所在。此外,作为权威的政府机构,宏观的战略眼光必不可少: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认清联合营销的重要性,并能逐步建立宁镇扬地区水文化休闲旅游联合营销机制;其次,以宁镇扬水文化休闲旅游品牌为契机,促进旅游联合营销与各相关利益群体的发展并建立相互信任机制,以便今后更广义、更深入的合作;再次,抓住机遇,利用2008奥运、2010世博会加强国际营销,在重要的国外客源市场上树立区域国际形象;最后,应注重宁镇扬地区联合营销人才的培养,加强区域内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4.创新“区域政府管理”战略模式。通过近年来召开的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年会,宁镇扬地区开始筹谋在政府主导下成立一个专门的区域旅游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区域内资源开发整合、景区规划设计、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区域管理机构的组建将会推动宁镇扬城际旅游直通车的开通,同时保证宁镇扬地区旅游景点的年票互惠。此外,宁镇扬区域城市联手进行境内外旅游宣传促销,其中境内主攻武汉、重庆、成都、安徽市场,境外主攻日韩、东盟五国市场,依托省旅游局完善欧美市场等等。宁镇扬区域城市达成共识,将共同强势推进区域旅游市场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旅游配套服务一体化和组织架构一体化,实现无障碍旅游和无间隙服务,以此来推动宁镇扬地区水休闲旅游产业的系统规划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框架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第4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论文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部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部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晨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第5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一、理论基础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2个地理区域间通过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同一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属于不同地域单元,虽然在空间上紧密联系,但是城市与乡村各种资源的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职业结构要求、资金以及信息拥有量等存在差别,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从而诱发城市和乡村之间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要素不断流通和往来,对城市和乡村的不断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二)增长极理论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增长极包含了三大涵义:第一,作为旅游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制高点”;第二,作为旅游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中心;第三,作为旅游流集散单元。由于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区域旅游经济始终呈现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在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各地区总是集中力量优先培育高等级的增长极。在区域旅游空间的拓展阶段,有必要以重要节点为中心,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区域开发纽带和客流运行通道的生长轴,并沿着生长轴的方向进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发展轴,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空间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代表区域旅游整合体的新型空间战略格局[2]。

(三)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内各个地区为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状态,力争实现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区域旅游形象一体化、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旅游服务一体化等理想状态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中,区域内各个地区的旅游要素结构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得到优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各个地区的旅游优势,提升区域整体旅游特色,又能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促进区域旅游业在一体化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3]。

二、渭河流域旅游发展现状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km,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的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在陕西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经由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75×104km2,几乎覆盖了整个关中地区。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渭河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繁多,除了声名远扬的文物古迹外,还拥有高品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相互交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已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旅游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渭河流域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些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由此制约着旅游产业主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第一,旅游产品方面的问题。渭河流域的旅游产品以人文景观为主,结构单一。观光游产品处于初级型和粗放型阶段,原有的景点负荷过重,开发深度有限,新景点管理及开发呈粗放状态,品位不高,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观光过程乏味。度假产品类型不齐全,活动项目不丰富,难以长期吸引游客。观光农业产品内容单调,只是看农作物和养殖产品,尚未上升到“游”的程度。第二,旅游市场方面的问题。游客市场相对狭窄,市场容量较低,游客回游率低,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游客消费结构不尽完善,交通、住宿等硬性消费比重较高,娱乐、游览等软性消费较低。第三,旅游投入方面的问题。旅游投入不足,特别是市场开发经费的投入与国内同类旅游城市相比严重滞后,使得旅游市场开拓能力低,除了兵马俑、华清池等名牌产品外,其他旅游品牌的宣传、开发与其资源优势严重不符。第四,旅游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纵向之间以及其与同级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的不一致,使得属地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不能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发展旅游的合力优势尚未形成。

三、促使渭河流域旅游

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宏观环境因素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从本质上讲,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4]。城市和乡村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城乡地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5]。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体现了国家致力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意图。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陕西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宝鸡、商洛部分区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天水市,该经济区的定位是西北部内陆地区的“龙头区”。渭河流域所包含关中地区的5个市(区),正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渭河流域内各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地理上又彼此相邻,旅游业早已成为该区域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

(二)市场需求因素

陕西省内各城市旅游经济存在较大差异。西安作为首位城市,在省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年渭河流域5市(区)旅游收入及游客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地区间如果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则会产生一种宏观的市场势力,这种势力在一个整体的经济体系中将造成社会福利部分的无谓损失,使总收益降低[6-7]。各地区内长期存在着过大差异,尤其是城市或边缘地区旅游发展长期滞后,则不利于该区域旅游总体竞争力的提高,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类型欠丰富、专项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区域旅游形象单一、给人以“有旅无游”之感等[7]。因此,陕西省有必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以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扩充旅游市场空间,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三)产业因素

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产业具有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平衡效应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增长。正是旅游产业庞大的乘数效应,使得旅游产业成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8]。

四、渭河流域的空间结构

综合陕西省的宏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可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西安市为核心,中心城镇为节点,快速骨架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渭河流域城镇发展轴和关中农耕旅游文化区体系,形成“一城、一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一城”为西安市及其近郊精品旅游区,“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发展轴,“多中心”是以咸阳、宝鸡、渭南、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通过轴线式发展,利用渭河沿岸宽阔区域,建设田园休闲场所,并以此辐射沿岸村庄,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休闲项目,实现城乡旅游之间的优势互补,打造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渭河农耕旅游文化品牌。

(一)“一城”发展思路

“一城”即以超大城市西安为核心,发挥其旅游核心城市的作用,承担旅游组织、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以自身优势向周边城市扩散,进而推动渭河流域区域旅游发展。第一,在西安城区内构建包括明城墙内城区、城墙外沿环城路各景点在内的都市游憩商业区,通过提供西安特有的城市风貌、商业文化、商业氛围、商业建筑景观、各种服务设施等吸引源源不断的旅游者前来购物、娱乐、观光、休闲和游憩。第二,在西安市区南部和东部积极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现代都市农业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旅游区。其中市区南部包括户县、长安区、蓝田县,这些地区自古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景观多样,应以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度假为主,重点发展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租赁农园、垂钓乐园、高科技园等体验、休闲性项目。而市区东部,即临潼区,应以石榴种植区为基础,依山就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赏花、摘果、游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提升文化品位,使城乡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二)“一轴”发展思路

“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主轴线,通过对渭河沿岸旅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培育沿岸旅游点,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实现现代都市和传统乡村的结合,最终带动渭河流域广大农村的旅游、经济、社会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一,在渭河源头可开展“行走文化”旅游,挖掘秦汉时期先后修建的郑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遗迹项目,使旅游者不仅能领略关中平原的田园风光,还能了解古人建造的稳定关中农业发展基础的水利灌溉网。第二,在渭河两岸实现旅游业要素的整合协调及优化配置。如在渭河北岸,依托其优良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民间文化优势,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并开展民俗节庆旅游和以游客体验为主的观光副业游[9]。在渭河南岸,可以建立集各地民间风情、民间文化、建筑、饮食、农耕特色的休闲民俗文化园区,为那些利用周末走进乡村的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拓展区域渭河水面,开展水上旅游项目。

(三)“多中心”发展思路

“多中心”为以咸阳、宝鸡、渭南和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咸阳除了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外,还可利用传统医学和足疗产业这类独特优势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可在礼泉县现有的万亩果园基础上开展果园观光、采摘等活动,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互补。宝鸡应着力宣传和打造佛骨圣地法门寺、秦岭主峰太白山、青铜器之乡古周原、炎帝故里天台山、草原风光关山这五大品牌,以省内游客为目标人群,在发展农家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已经初步成型的乡村旅游,同时结合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渭南应着重选取华阴为发展点,以避暑度假、休闲观光为主题,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田园风光旅游业的开发。而华阴可依靠西岳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通过策划、创意打造新概念旅游。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羊基地和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种的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以及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的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所以,杨凌应以农业文化为底蕴,以农业科技为手段,以各类农业产业园区为指导,以宾馆、酒店等服务业为载体,以文物旅游为辅助,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运用为主线,积极开发科技教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游、会展和节事活动游等旅游产品序列,同时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与特种旅游产品。

五、促进渭河流域城乡一体化

旅游发展的策略

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的形成,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客源结构,完善各级旅游中心城市功能,达到旅游国际国内品牌从单一化向多极化转变,观光客源市场向多元化客源市场转变,推动旅游产业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

(一)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渭河流域的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使旅游业健康发展,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各市(区)政府应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单赢思维”,强化整合意识和协作精神,从政府层面共同研究确定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共同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享共生”的区域大旅游结构体系。

(二)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

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市(区)在开拓旅游市场时,应采用以政府与企业联合为主体的推荐-捆绑营销新模式,培育共同的客源市场,积极打造、开拓客源新市场。这样既有利于打造各地区特色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又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市场持续良性发展,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10],使区域内多方受益。通过鼓励区域间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提供打破行政区划、实现无障碍旅游和统一标准、“一站式”便捷的设施和服务[11],如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旅游企业互送客源、建立联合优惠体系、设立绿色通道等,逐步消除区域间旅游壁垒和旅游障碍。

(三)共同培育精品旅游产品

各市(区)应通过区域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等形式,全面认识区域整体特色和独特优势,整合省内重要旅游资源,形成功能各异、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格局,构建区域城乡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对于具有同质性的旅游产品,强化其共性,逐渐形成旅游精品产品。如依托西安大雁塔景区,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铜川玉华宫遗址,咸阳彬县大佛寺、武功县报本寺、长武县昭仁寺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国际知名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对于差异性较大的旅游产品,则组合出一些资源种类丰富、景观反差大的精品旅游线路[12]。

(四)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区域旅游合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原有交通路线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交通规划,加大合作区域内交通建设,提高区域间交通的通达度,完善通往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各种交通通道的便捷度;深化现有交通资源的优势,推行公交“一卡多地制”工程,同时将城际公交结束时间与市内公交结束时间实行零距离对接。

(五)实施城乡旅游产品差异化

对城乡旅游产品应实施差异化定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主题需求,利用渭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文化,打造精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中应选择部分有特色、成规模的村落和果菜园进行开发,尽量保持原貌,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出现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第6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机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带的框架构想,并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区域旅游带的具体对策。

长江三角洲,地跨江、浙、沪两省一市,包括上海等16个城市。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同时,该地区凭借自身良好的经济、区位以及资源优势,旅游业发展也如火如荼。新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更为便捷的交通体系和世博经济等新的资源条件和发展要素,又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因此,加强对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带,对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旅游水平的全面提升和旅游经济的互动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带建设的实施基础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许多城市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正在逐步加强。从区域整体看,苏、浙、沪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互补性,区域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产生强近邻正效应,从而延长旅游者停留时间,增强对远程客源地的吸引力。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的金三角,能使区域旅游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强对全国的辐射和对世界的吸引。同时,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运转又会进一步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WwW.133229.cOm在这种格局下,各市应积极融入长江三角洲,摈弃“孤芳自赏”式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大旅游、大产业、大联盟的联动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合作的优势,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繁荣发展的经济基础、丰富悠久的文化底蕴以及长期以来的心理认同,是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带的基础,也使该区域旅游合作带的实施成为可能。

1 丰富、互补的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合作的基础

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省一市共有2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占全国18.1%;国家4a级旅游区(点)48个,占全国17.8%。江浙沪三地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各具特色,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上海大力挖掘都市旅游资源;浙江大打休闲与“山水旅游”品牌;江苏力推园林和水乡文化。苏浙沪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旅游资源的整体气质比较协调,因此,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整体协调下的互补性成为区域旅游合作开展的基础。

2 经济优势推动区域旅游业的深化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科技与文化最前沿的地区之一。多年来,该地区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进入21世纪,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基本完成了经济起飞早中期阶段的主要任务,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日趋合理。因此旅游业深化发展的前景广阔。

3 完善的交通体系提供了旅游合作最必要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扼长江人海口,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身,区位条件十分优越,交通便利。

航空方面,本区域内有包括上海浦东、虹桥、南京禄口、杭州萧山等8个机场;京杭大运河穿过区内11座城市;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和杭甬铁路以及新开通的苏北铁路几乎能连接区域内所有的城市。公路交通方面,长江三角洲正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网格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交通体系。到“十一五”期末,上海将有10条高速公路60条车道、11处48条车道的干线公路与江浙地区连接。沪宁城轨、京沪高铁和沪杭磁悬浮的建设更使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中心城市可以“2小时互通”。完善的交通体系大大加强了各城市间的联系,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提供了最必要的条件。

4 区域认同成为旅游合作、“团结”的内在动因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大江南”的理念已成为该地区共同的区域认同。这种区域认同感推进且巩固了区内强大的旅游互动:苏、浙到上海旅游的人数占全国来沪游客的比例,常年保持在40%~48%之间;上海到苏、浙的游客,占全国到苏、浙总人数的35%~40%。这也成为长江三角洲旅游业“团结”的内在动因。

5 以往的合作基础又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长期以来,苏浙沪旅游部门之间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1992年,三地凭借“江南六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轰动效应,首次携手推出“江浙沪游”的概念,举办了“江浙沪旅游年”专题活动。2006年,环太湖地区的9个城市联合召开旅游市场开发联席会议,研究新世纪旅游合作新途径。2006年1月召开的钟山风景区旅游工作会议上又传出消息:由南京中山陵风景区牵头,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华东线的30多家景点将结成“景区联盟”,共同对外推销华东旅游线路。这些活动可以为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创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6 世博经济成为长江三角洲旅游合作的巨大推动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将会提升上海国际化都市的形象和地位,并带来巨大的客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上海和与之经济发展水乳交融的区内其它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并将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会展、物流、建筑、商贸、城市规划和建设等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与发展。据预测,2010年将有7000万人参观世博会,其中将有近35%的参观者会顺道去周边城市一游。世博会的示范效应及其强烈辐射,也将促进区域内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和旅游基础设施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加快区域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增长,树立起长江三角洲的整体旅游形象。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带建设的框架构想

目前由于受到经济背景、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一蹴而就的旅游圈的形成或区域内各地旅游的同步发展与成熟几乎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设想:以区域内的首位城市上海为中心,以几个相关联的城市群(如苏锡常、宁镇扬等)为次中心,形成一个旅游主中心和四个区域旅游带,依靠它们的集聚优势,将能量扩散、辐射到各自所属区域内其它地区与城市,再通过局部推进,实现主中心与次中心的联合互动,形成“多心组团,分层辐射”的区域旅游圈,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1 上海旅游主中心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城市。作为中国旅游第一大目的地和“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其灵魂般的核心地位是其它15个城市无可取代的。由于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形成了其特有的都市文化、都市商业和都市风貌,并被开发为“都市旅游资源”,使申城树立了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近年来,随着上海经济稳定、快速、全面的发展,以国际型的会展、商务、节庆旅游为主的旅游产品发展势头强劲,且将成为上海未来旅游的主打特色产品。

2 以上海、南通、宁波、舟山为中心的沿海旅游带

南通是长江以北的核心城市,独特的江海风情资源和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留下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为旅游开发的独特优势。宁波,悠久的河姆渡文化的历史积淀与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该市的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海岛旅游城市的舟山市,既有着优美的海岛自然景色,又拥有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三地在旅游资源上是小异中存大同一一沿海旅游特色。

由于受到交通、经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三地特别是南通和舟山两市,过分局限于城市自身的发展,区域间沟通与合作的力度与广度均不够,旅游合作更是寥寥。随着2008年4月苏通大桥和杭州湾大桥的通车,南通、宁波以及舟山在区域内接受上海的辐射和配套协作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在上海的带动下,“南上海”宁波与“北上海”南通的对接成为可能。因此,在旅游业发展上,三地更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大上海的合作,主动接受辐射,开发出长江三角洲的沿海旅游黄金线。

3 以苏州、无锡、常州、湖州为中心的环太湖旅游带

湖州、苏州、无锡、常州环绕太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多年来的精心开发,使得四地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先后都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也都拥有了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精品项目。

但长期以来,“湖水之声相闻”的四个市,在旅游开发方面各司其政、各自为战,缺乏合作互动,近距离的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限制和影响了太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四地应协调开发太湖旅游,各有重点,各具特色,优化组合,配套包装,整体营销,开拓市场,形成具有联动效应的新型环太湖旅游带。

4 以杭州、嘉兴、绍兴为中心的山水风情旅游带

杭州作为千年古都,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西湖美景,山水风光”一直是杭州发展旅游的拳头产品。绍兴是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嘉兴潮、湖、河、海的旅游资源特色,韵味十足的江南水乡风貌使得嘉兴的旅游知名度日益提高。

三地在旅游资源上,体现出浙江地区独具特色的真山真水和文化风情。因此,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杭州这一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中心城市带动下,大力加强旅游开发的合作与互动,形成规模优势,树立特色鲜明的山水风情旅游品牌。

5 以南京、镇江、扬州、泰州为中心的沿长江旅游带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山、水、城、林浑然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镇江,其自然与人文和谐结合,大江的雄浑与山水灵秀相得益彰,旅游资源鲜活而有个性。扬州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迹众多,园林秀美,融北雄南秀于一体。泰州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以戏曲文化、宗教文化、现代工业文化为资源特色。

为了改变南京近年来的旅游定位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主题理念的现状,南京应联合周边的镇江、扬州、泰州等城市,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沿长江旅游带,整体出击,优势互补。打造长江旅游带全方位的旅游形象,既能挖掘出南京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也将带动其它三地及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带的具体对策

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带的建设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但也要正视其中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內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阻碍了区域旅游的合作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优势明显,但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十分突出。如同为长江三角洲的沪宁杭甬等地形成的“z”字形地带乃经济高地,而苏中地区和浙北地区则是相对的经济谷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平台的形成。

2 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的简单组合限制了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化发展

随着21世纪旅游主题的多极化发展,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大众旅游方式正逐渐向新旅游转变,体验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将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经济生活的第四个阶段,人们消费重点将从产品和服务向体验转移。追求个性化的特别体验是当今旅游产品最明显的发展趋势。但长期以来,针对这一市场的旅游产品开发机制不成熟,开发深度也不够,传统的华东观光线路和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的简单组合将限制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化发展。

3 行政框架的束缚使区域旅游合作障碍重重

目前在高度集中的旅游管理体制下,旅游资源被条块划分,无法以市场为主导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区域旅游优势得不到突现;另一方面,以地方利益为前提的政策导向使雷同的旅游项目在区域内盲目重复建设,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极度浪费。

4 区域內旅游文化竞争更趋激烈

为取得旅游发展的竞争优势,地方之间的比拼更趋激烈。如苏、锡间愈演愈烈的“太湖之争”;宁波、上虞、宜兴三地的“梁祝争抢”等。旅游文化的争夺是旅游竞争在新时期的显性化表现,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展开势必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

因此,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笔者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旅游带的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1 加强行政合作,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实施协同推进战略,提升区域旅游发展的支撑力 要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局面的形成,区域内新型旅游经济竞争从粗放走向集约就成为必然。因此,在行政管理方面,打破各地行政上的条块分割,尝试建立具有实效的区域内城市间的联合机构,根据各城市的不同优势,建立合理的分工体系,争取做到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将使区域内的整体资源得以自由流通与重新组合,实现区域旅游发展一体化。当然,加强行政合作,并非行政合并,也不盲目追求联合,更不能急于求成,而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以资源优化和区域优势为着眼点,逐步尝试。如可以先建立各种职能的管理机构,然后逐步过渡。江、浙、沪旅游质量监督网、联合旅游质量投诉中心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另外,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上海将实行“三港两网”交通规划建设。“三港”即空港、海港和信息港;“两网”即陆上交通网、内河航运网。“三港两网”是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结全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它的建设,事实上将长江三角洲内的许多城市拉人上海的紧密都市圈,在政府主导旅游业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应主动与上海相关部门接触,通过友好磋商,就各地与上海旅游无缝对接在政策、法规、利益分配等方面达成谅解,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2 革新经营理念,发挥“系统经济”的优势

实施敏捷旅游战略,提升旅游行业应变力 目前,旅游业已开始向其它领域不断扩展,形成牵涉到广泛经济社会构架的综合性产业。而且,旅游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也要依靠旅游部门同其它相关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系统经济的良性运转。因此,革新经营理念,树立大旅游的全局意识,加强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经济地位突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信息、技术、房地产、交通业发展迅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就应加强与这些行业的交叉联合,形成“系统经济”的优势。如通过各小区域内的旅游集散地的建设与联网的尝试,来实现整个区域的旅游通信网络;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交通ic卡一卡通,努力使区域旅游交通达到“零阻力”的目标等,使整个区域内具有较完善的旅游无障碍体系、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数字化体系、诚信经营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以游客为本,为民、便旅、亲客,处处体现亲切、舒适、便捷、安全。

3 改革经营模式,探索区域旅游带的发展新路

实施深化改革战略,提升区域旅游内升力 区域旅游合作过程中,应突破陈规,尝试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由政府投资为主向政府投资引导,外资、民资等多渠道投资转变,大胆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保证旅游投资供给。如积极鼓励并吸引国内民间资本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流向旅游开发领域,直至建立跨区域的旅游开发、经营或服务公司等。笔者认为,为适应各类旅游细分市场发展的趋势,应实施区域协同战略,在“十一五”期间先重点联合建设两个跨区域旅游区:(1)沪苏杭金三角旅游区,整合都市、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各类旅游活动,建成沪苏杭金三角旅游区;(2)苏锡常太湖城市群,协调开发太湖旅游,各有重点、各具特色,共同建设高品质的旅游区。

4 尝试联合营销。形成区域旅游带的“规模效应”

实施旅游形象联合推广战略,提升区域旅游市场招徕力 长江三角洲旅游要提升国际形象,打造国际品牌,单靠哪一个城市都有困难,整合资源成为各地旅游部门的共识。因此,应采用完全市场覆盖模式,创新营销手段,在广度上扩大市场面,在深度上发展新的客源群体。在区域内各城市间资源的互异性是一种优势,为区域内各地互补的旅游品群的开发和区域整体旅游资源的功能发挥提供了基本的合作平台。联合开发的过程中,要力求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即对于共同或类似的资源,应以联合营销为整体思路,互助合作,总体宣传,形成规模效应,这是“求同”。如共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杭两地。可以以这一千年口碑为形象,合作开发“天堂一日游”等相关旅游产品;而在具体实施上,应寻求差异,突出本地特色,避免东施效顰、一拥而上的雷同旅游项目的盲目开发,这是“存异”。需要指出的是,合作开发旅游产品不等于简单的产品组合,关键是要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加强地区内和城市间的联合,推进旅游协同发展,整合都市、文化、山水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文化、亲水、生态、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旅游以及开发多层次、全方位的旅游产品,力求创新,培育新型的消费热点,保持组合产品的持久生命力。例如,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越发便利的交通优势和私家车不断普及的现状,可考虑开发“驾私家车,游遍旅游金三角”这一类的时尚旅游产品。

5 合理定位目标市场,完善区域旅游带的产品体系

第7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黄河流域;旅游合作;政策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行区域旅游合作和互动发展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开展区域旅游合作与互动发展,可以形成一批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带动人流加速流动的同时促进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科学合理配置,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1]。

面对旅游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黄河流域各省份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目前,黄河流域旅游发展在全国的地位还比较低,区域旅游合作和互动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省区旅游资源重复开发、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现象严重[2]。由于旅游开发缺乏区域联合、整体协作,没有形成区域共享品牌,产品开发粗放,使黄河“黄金旅游线”的价值未能得到很好地体现。本文以黄河干流流经的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域为研究单元,试图把黄河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析黄河流域旅游业发展梯度差异性,提出应根据流域整体和各地旅游业发展实际需求,发挥政策合理导向性作用,以促进区域内旅游经济良性发展。

一、文献回顾

区域旅游合作与互动发展是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将区域旅游合作作为一种改革思想提出来,关于地方旅游的合作、区域旅游的合作等研究,涌现了大批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内容包括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容、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以及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演化等。对黄河流域的旅游合作与互动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的城市之间合作,而对大尺度跨省区域旅游合作的论述很少,研究多从行政地域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把流域作为一个完整地域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

与长江流域旅游合作与互动发展的研究相比,专家对黄河流域旅游合作与互动发展的关注要少得多。目前,只有薛宝琪、范红艳(2007年)针对整个流域提出了构建大黄河旅游走廊的设想[3]。其他的如毛笑文、苏建军、郭炎、曹新向等对黄河上游、晋陕豫、郑州黄河湿地、开封黄河等的开发提出了一些看法[4-7],但都比较零散。因此,关于黄河流域的旅游合作和互动发展也只是处在设想阶段,许多具体的措施还需要去落实,需要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旅游的整合发展还没有得到学界和业界的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黄河流域各省份旅游业发展现状

黄河流域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沿黄一线的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富集地区,全国七大古都在黄河沿线有四个;全国三大闻名石窟都散布于黄河沿线;全国五岳名山在黄河沿线居其四;黄河沿线有部级优秀旅游城市54个,占全国的29.5%;有4A级旅游景区100余个,占全国将近25%。黄河流域还有许多共生、共享旅游资源,如豫晋交界处的太行山地、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豫陕之间的黄帝文化、鲁豫之间的孔孟文化和水浒文化等。不仅如此,流域各省旅游资源各具自身明显的特色。

四川是国内旅游景点最多的省份,童话世界九寨沟、国之瑰宝大熊猫、古蜀文化三星堆已经成为四川省三大国际旅游品牌,甘肃的丝绸之路、长城边关,河西四郡、大漠孤烟,黄土高坡、甘南草原,青海的高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充满传奇色彩与浪漫神韵,宁夏古老的黄河文化、雄浑的大漠风光、神秘的西夏王朝、浓郁的回乡风情、迷人的六盘盛景、美丽的塞上江南,山西的黄河风情、宗教朝觐、寻根祭祖、晋商民俗、太行山水、边塞文化,陕西丰富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险峻的华山;秀丽幽静的终南山,富有浪漫色彩的骊山;河南的古文化、黄河、少林寺、太极拳、寻根觅祖、洛阳牡丹、开封菊花,山东的齐鲁文化、山岳湖泉、滨海港湾沙滩、革命老区等各具特色,为其发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一)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全国的地位不高

目前,旅游业在沿黄各省份(自治区)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以来,不论是旅游接待总人数还是旅游总收入,沿黄河9省份(自治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2003年以后各地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其中山东、河南、四川旅游一直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和发展潜力。但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各省份出了山东、四川之外,其他各省旅游发展水平都处在全国的中游或下游地位,尤其是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

(二)流域内各省域间旅游业发展差异大

尽管沿黄河各省份(自治区)旅游业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和迅猛的发展,但从横向范围看,流域内旅游发展的差异性非常明显。黄河流域9省份(自治区)中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山东省,其次是四川省和河南省,陕西、山西、内蒙古几乎处于一个阶梯上,而青海、甘肃、宁夏旅游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不论是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国际旅游接待人数,还是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黄河流域9省份(自治区)的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大致可以将沿黄9省份(自治区)旅游的发展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队为山东、四川,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都比较高,第二梯队为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一般,第三梯队为青海、宁夏、甘肃,入境旅游、国内旅游水平都较差。

三、黄河流域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差异分析

第8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关键词:沟域旅游;旅游景观;环境设计

沟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态,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学界的持续关注。特别是辽宁省政府不断出台“沟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植和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把辽宁省“沟域旅游”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科学稳步、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沟域和“沟域经济”的概念梳理

1.1沟域

“沟域”一词最早在2006年由藏族学者罗绒战堆提出,形象地描述了藏族地区的经济现象。因为地区的高原地貌,大多数居民在两山夹一河的V型沟谷地带生活繁衍,并且在经济学文献资料中常引用“域”字来表达多重含义,沟域一词由此产生。简单来讲,所谓沟域就是强调山间沟谷线状区域向两侧的延伸,强调一种特定的地域形态和范围。

1.2“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的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上,此次会议将“沟域经济”定义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理单元,以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规划,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带。”

2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以及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2.1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

(1)沟域旅游的概念。沟域旅游是以自然沟域为基础,依托客源聚集地,科学规划、整合其范围内各种资源,兼顾生态,打造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旅游吸引物,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2)发展沟域旅游的必备条件。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沟域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沟域旅游的开展要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能够开展沟域旅游的地区,首先沟域内必须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沟域中的山地、沟谷、水景、森林植被等自然形态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次,必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等。再次,具有其他自然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游览需要,为旅游活动增色。

2.2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1)沟域旅游景观的概念。沟域旅游景观是沟域旅游发展的依托,又是沟域地区传播自身地域特色的重要工具。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所在区域内的所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经常以一种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旅游发展条件的沟域环境是沟域景观发展的载体,沟域内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基础。而沟域内村落、城镇居民质朴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条件。(2)沟域旅游景观的范围。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沟域范围内的山地、沟谷、水系、历史遗迹、乡村城镇等,涵盖沟域内所有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吸引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沟域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特征

沟域内开展旅游活动、开发旅游产业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景观。所以,对于要开发沟域旅游的地区来说,对沟域内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沟域旅游景观设计的重点,其核心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在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视觉环境(满足审美要求的可视环境)、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原则的空间环境)、入文环境(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的内容。

3.1视觉环境

(1)立体环境设计。由于沟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对视觉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从地形高差、视线远近和游客的不同游览需要等角度进行立体环境设计。首先,在高度变化上,沟域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沟谷、河谷等地貌为主体,沟域环境中山峰、谷底之间垂直高度落差较大,特别适合立体景观的营造,突出高低起伏错落的景观效果。其次,在观赏景物的远近变化上,游客在应在景观设计中考虑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性。再次,除高度之外,还应考虑到游客在旅游景观中的不同游览需要或动静行为等来设计,或引导游客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观。(2)线性环境设计。在自然环境中,线性环境一般来说是以山峰、谷底等具有等高线划分功能的位置,如山脉、河流、道路等具有形状边界划分功能的物理形态。在线性景观环境设计中,可从连通景点、提供不同的游览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和开发不同的景观功能等角度来进行设计。其一,线性环境能够在景观中形成丰富的线性变化,并把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构成系列化的线性景观系统。其二,在沟域环境中,景观随地形的变化破碎度较高,游览线路经常迂回波折、坡度陡峭。可针对游客不同的年龄层次和运动能力等,规划不同高度和不同攀登难度的游览路线,或利用不同的道路、铺装、指示标识等引导游客在不同线性环境中行进,营造不同的游览体验。其三,目前的沟域旅游中自驾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长假期间常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甚至难以到达景点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改变过去只关注景点而不关注景点周边沿线环境设计的狭隘思路。比如根据在山脉、河流等景色怡人的线性区域节点设计方便游人中途停留赏景、休憩、垂钓等活动的地点,丰富旅游线路中的游览功能。

3.2生态环境

沟域旅游景观吸引游客的主要点是与城市的高度物质化和钢筋水泥色调截然不同的原生态、自然绿色的外部空间环境。沟域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前提的,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必须保护好沟域内的生态环境,而且人工环境建设也必须符合生态原则,使沟域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进行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时,要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其次,对沟域内的聚落、小城镇等建筑集群的规划设计尽量保持农村的生活风情,而不应在规划设计中将村镇彻底“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原有自然、淳朴的特色。

4结语

随着对“沟域经济”研究和实践的兴起,沟域旅游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沟域旅游因其特殊的地域和地理特点,使得它具有与一般旅游景观环境设计不同的侧重点。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应该考虑更广阔的视觉环境、更自然的生态环境、更质朴和更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使旅游景观能有效整合沟域内的资源,充分展现该区域景观环境整体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迟慧 单位:辽东学院

第9篇:旅游文化地域性范文

社会在不断发展,都市中的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渴望身心的放松,人们开始注重解压、休闲,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中,人们向往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中走向自然,体会自然给人们带来的身心的净化。这样便促使了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积累。旅游业已经由单个的景区、单个的城市之间竞争,逐步开始向地域化旅游地综合竞争发展。地域的划分主要是指以各省域为基本单位的区域,从而打造整体的省域文化旅游品牌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国家的每个省市在历史的变迁中受到地域文化的不同影响,进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地域符号和历史印记。从而也产生了各地域的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生活习俗等不同的乡土文化。为了树立辽宁旅游的文化形象,打造辽宁旅游文化品牌,展现辽宁博大的地域文化风采,辽宁省人民政府经过近半年来的征集、修改,于2014年正式向社会了“乐游辽宁,不虚此行”的旅游宣传口号。辽宁旅游形象标识的主题内涵其整体创意灵感运用了辽宁省的简称“辽”字与辽宁省区域版图的异形同构设计表现手法,整体的设计风格则采用了流行的简洁抽象线条将辽宁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沿海大省的寓意进行了三位一体的表达,凸显了辽宁人民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与风貌。标识从整体形象、色彩上来看都体现了自然淳朴的文化内涵与炽热浓烈的精神内涵。

二、辽宁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拓展

(一)辽宁旅游文化形象的设计创新

目前,以地域性文化为创作元素的形象构建起来的城市品牌形象系统,打造整体的统一的旅游文化品牌,将我省的旅游品牌传达出去,进而提高我省的旅游文化品牌的整体认知度。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提炼出地域性的文化符号,是我省旅游文化品牌的核心因素所在,该地域内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元素都有着文化符号的体现。打造辽宁独有的地域文化是树立我省旅游文化品牌形象根基所在。辽宁地域的古生物文化、清朝历史文化、东方鲁尔文化和满族的民风民俗等,这些层面的文化都是我们应该挖掘的。

(二)辽宁旅游文化商品吉祥物的设计开发

辽宁省目前以“乐游辽宁,不虚此行”为形象宣传口号,设计策划代表辽宁文化品牌形象的吉祥物尤为关键,通过分析与目标确定,在发掘辽宁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基础上,利用媒体等推广工具,提炼出能够代表辽宁的文化精神、形象内涵、符号载体(如辽宁地区特有的珍稀物种或是以辽宁特有的地域文化为载体的形象提炼等),并将其赋予文化商品的属性进行有效的开发。

(三)辽宁旅游文化符号的品牌化及系列化商品设计研发

“乐游辽宁”的旅游文化品牌形象应当成为我省旅游品牌战略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针对辽宁的历史文化进行资源整合和再次发掘并大力宣传“乐游辽宁,不虚此行”的旅游品牌。依托辽宁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既包含地质、地貌、宗教、寺庙、建筑、饮食习惯、节日庆典等有形的文化资源,也包括人文风情等无形的文化资源。此外,辽宁作为我国历史文化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地域,更应注重系统的、完整的文化品牌形象开发,如史前文化遗迹、青铜器文化、古都文化、墓葬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形象的树立和品牌效应的形成,对于辽宁旅游消费的增长将会有着直接的影响。辽宁地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应能够充分反映旅游地域特色,纪念品的设计应把设计开发的重点放在保护辽宁地域的传统手工艺品上(如本溪砚台、大连核雕、岫岩玉等),以及特色旅游食品的再包装开发设计(如不老林糖果、中和福茶点、老边饺子、锦州小菜、沟帮子烧鸡等)。辽宁地域特色旅游日用品开发,充分运用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材料及面料将之与辽宁民间工艺结合,设计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辽宁文化旅游的日常用品。通过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互动式旅游体验,给旅客留下更为深刻的旅游印象,提升旅游品牌的认可度。

三、辽宁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推广

文化形象品牌的塑造推广可以凝聚整个省地域的资源文化与精神文化。首先,应当树立以辽宁地域的文化资源符号为特色载体的整体文化形象品牌。其次,通过媒体的手段宣传辽宁旅游文化和扩大辽宁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对文化品牌的推广和品牌文化的延伸有着极大的帮助。再次,应根据实际市场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政府应有专项的资金扶持,更好地鼓励和扩大营销。辽宁旅游的文化品牌形象的建立与推广应保持一致性及可持续性。最后,我们应从“食、住、行、乐”几方面打造辽宁地区整体文化品牌形象,文化品牌的推广可依托公路、铁路、航空、海路等立体的交通网络,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宣传推广格局。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