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精选(九篇)

生物概念教学方案

第1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一、结合导学案,完成知识讲解

基础知识是物理学习中一项必须掌握的知识,是物理理论的精华所在.如果没有物理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就无法准确、严谨地描述物质,推理科学知识,定量的物理知识就无从谈起.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进行概念的讲授特别重要,而导学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概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师可以用类比的方法,降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难度.概念是在旧知识基础上建立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所涉及的实验,演示实验,情景推理,全方面地讲解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提前预习,让学生在上课时容易进入学习概念的环境,跟上教师的思路.教师也可以在导学案中留下一定的空白,引导学生预习知识后产生一定的思考.在自学过程中,对于不懂的、疑惑的知识点做好标记,然后在课上或者n下利用一定时间和老师或者同学相互讨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通过各种互动,对生硬的知识做到深刻理解,避免对概念知识死记硬背、无法灵活地运用知识点.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要注重导学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教师还要把概念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注意导学案中预习知识的深浅程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运用导学案,探究物理教学

在运用导学案时,教师不仅要把物理概念单位的换算关系、物理量的定义、物理概念对应的物理现象等知识搞清楚,还要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物理实验探究是非常难的,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对于学生在实验时放的太开,导致教学时间的浪费,就会使学生无法完成学习目标.如果教师把时间把握得特别紧,就失去了探究物理知识的初衷,没有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浪费了时间.运用导学案,教师可以在探究活动之前引导学生对实验器材进行熟悉,使学生在探究时回想预习的各种器材,各种器材结构功能得到掌握,节约了找器材的大部分时间.在探究实验中,有些学生需要大量的时间对探究内容进行熟悉.这就是探究实验浪费时间的原因.运用导学案,能够让学生对实验有基本了解,对实验有基本思考.教师应该避免在导学案中提示太多,注意留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的创造力不受限制.同时,学生对这次实验的目的、过程了如指掌,直奔主题,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对物理实验探究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教师还应该在导学案中对学生进行监督,督促学生整理记录实验数据,并据此得出物理规律.

三、立足导学案,开展复习教学

第2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案例剖析;概念教学;观摩学习;溶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12-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话题的引出

多年的学习观摩经历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县市或学校常常选用《溶液》单元有关课题作为新教师选聘、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课选拔选手的教学能力评价课题,若询问一些参加活动的教师,教师们却说:“这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怨的课题”。为什么活动组织者喜欢选《溶液》这个单元有关课题,而教师却感到“让人欢喜让人怨”呢?

《溶液》的各课题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单元篇首课题《溶液的形成》,知识浅显易懂,且与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不是十分密切,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能力接受学习,可以调用初三、初二、初一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来借班上课;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问和实物,能为学习本课题提供大量的素材;这个单元课题又能很好地体现化学的学科特征,即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手段,运用科学探索方法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但是《溶液》单元是一个概念课型,且内容理论性较强,相近的概念较多,学生难以掌握。教师最害怕概念课型,因为它难讲,但是概念教学却最能展示一个教师、一个选手个人教学综合素质的高低,所以评委愿选择,而教师却畏惧。

二、概念教学特点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化学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化学学习、化学思维的基本单位。但化学概念的建构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化学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所致,其次是学生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有效地将概念网络化、系统化,以致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障碍而无法逾越。

而心理学表明,概念的认识过程是概念(建立)陈述、概念理解、概念矫正、概念判断等四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情景、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化学概念,运用各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通过思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问题诊断帮助学生矫正判断运用概念。达到对概念的科学建构。在多年观摩学习中,成功的课例很多,创新设计纷呈,在此例举一些精彩的案例让我们剖析回味。

三、案例剖析

(一)利用“诱人情景法” 帮助学生构建新授概念

案例:溶液概念学习。

课前一分钟:每位学生一小杯可乐饮料,用吸管慢慢品尝。同时视频播放: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流动的泉水,商店超市货架上各种饮品。

学生课桌上,教师讲台上展示五颜六色的各种的“饮品”(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可口可乐、雪碧、苏打水、二锅头白酒,纯净水等),(说明:饮品瓶上标签是经过教师处理的重点显示营养配料的“特制的标签”)。

上课伊始,师:甘甜的饮料,诱人的画面,灵动的水世界,带领我们融入美的享受。请问:你们喝的来自同一瓶的可口可乐,一样的甘甜吗?……看来可口可乐是均一的,老师也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

师:广告说的好:“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请观察你们桌上的各种饮品,注意饮品上的标签成分说明,现在请你们将这些饮品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案例剖析:

精彩的前奏曲,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情景设计的“问题”应该作为一个“驱动机”,并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但前提是要认真研究学情,并要考虑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熟悉程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才能创设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情境。

为什么这位教师会采用这种极具诱惑性的“情景”来学习溶液的概念?因为他的执教的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他设计了这种“情境”,既提供足够的信息以降低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也呈现出教学内容在情境中的真实情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这位教师从容引导学生从“标签成分”上学习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溶质与溶剂,并感受溶质原物态的多样性,感知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的事实;从观察现象中区分溶液与浊液,并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可见分析学情,设计“诱人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运用“对比实验法”帮助学生区别概念差异

案例:区别溶解与乳化。

实验材料:两支内有少量植物油的试管,水,汽油,白猫洗涤剂,试管刷等。

学生实验:要求学生选择材料洗净试管,并观察现象,结合课本有关内容,说说使用的方法以及原理。

案例剖析:

溶解与乳化,是一对易混淆的概念,本案例采用“对比实验法”学习区分。对比是人们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同的属性而发现对应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运用对比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矛盾冲突法”帮助学生挖掘概念内涵

案例:溶质概念学习。

案例1.讨论法:教师设问:在100g的水中,加入bg 的蔗糖,充分溶解,所得糖水的质量是(100+b)g吗?

学生讨论:学生之间争辩交流。

问题铺垫: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7g食盐,充分溶解后,烧杯底仍有1g食盐固体未溶解,请问: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液的质量是

案例2.实验法:分别向装有3g蔗糖、3g食盐的试管中加入5mL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蔗糖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蔗糖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 食盐溶液中溶质是什么?食盐溶液的质量是13g吗?为什么?

案例剖析: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新概念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学生已有的概念来自生活经验或学习课程,很多前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如果学习者没有经历同化和顺应过程,没有对前概念的反思、改造,科学概念的构建难以完成,只能停留于机械式的学习,表面上接受了新的概念,一遇到需要应用新概念说明分析问题时就产生困难、发生错误。

且看教师大费周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关于溶质概念,它与溶剂是一对相对并存的概念,其的关键在于“被溶解”。但在理解层面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显性的物质层面:即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是具有均一性的溶液的组成部分,只有溶解了的物质才能称为溶质,而不溶解的或“结晶状”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二是隐性的质量层面:即溶质的质量是“被溶解了的质量”,只有溶解的质量才是溶质的质量,不是所加入的所有的物质质量,而这个隐性的“被溶解”常常被忽视,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层面挖掘并引导学生感悟,对今后甚至高中关于溶液的各种浓度的计算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运用学生前置概念与新学概念的矛盾冲突来挖掘概念的内涵的设计十分必要,既纠正了学生前概念不科学性,也强化了溶质概念中两个层面的涵义。

(四)运用“设计评判法”帮助学生强化概念要点

案例:溶解度概念。

活动:我设计,你评判。

教师:如何比较两种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大小? 老师设计了下列几个方案,合理吗?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投影:方案一:在20℃时,分别将10g氯化钠、硝酸钾加入50g、15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1)。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溶剂的质量不一样,不能比较。

生:应该溶剂的质量相等时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投影:方案二:将10g氯化钠加入10℃50g的水;将10g硝酸钾加入40℃时5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2)。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温度不一样,不能比较。

生:应该在同温度下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投影:方案三:在20℃时,分别将1g氯化钠、硝酸钾加入2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3)。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都溶解了,没达到饱和状态,不能比较。

生:应该达到饱和状态时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师:刚才三个方案都不行,我们来汇总一下:

师:所以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应该考虑四个要点:

投影:1.在相同温度下;2.在相同的溶剂量里;3.达到饱和状态;4.比较两种物质溶解了的质量。

教师:所以人们为了比较物质的溶解性,考虑到刚才我们分析的四个要点,人为地提出了“溶解度”概念。(以固体溶解度为例)

投影: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师:请同学们从这个概念中寻找出四个要点。

生:(略)

师:在这个定义中,出现了一个数据,就是规定溶剂量为100g,请同学们帮定义者找一个理由。

生1:好记忆。

生2:好计算。

生3:利于做实验,测定溶质的质量。

生4:吉利,100分。

生5:……

师:不管什么理由,请牢牢地记住“溶剂量为100g”。

案例剖析:

概念大多都用科学而严密的定义对概念的内涵做描述。然而,概念定义中关键字句的解析和记忆并不是概念的学习与形成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概念的教学不等同于对概念定义词句的诠释。化学概念的形成应该从化学事物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概括提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发现、理解、认同概念的关键属性,才能建立概念,理解内涵与外延。

上述课例通过“我设计”活动中渗透了“控制变量法”实验要素,引导学生感受“控制变量”实验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概念中的“要点”。通过“你评判”活动,让学生做主人,站在法官的高度审视实验设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评判”是很高级的思维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对事物有一个科学评判的标准,还需要学生快速从画面中找出“不足”的地方,说出“行不行”的理由,就是检测学生“控制变量法”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溶解性比较要素理解的程度。“我设计、你评判”的有机设计,既强化渗透了控制变量法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为学生理解知识“溶解度”概念中关键字词做诠释。其实为数据100请学生帮助找个理由,只是教师借这种方式让学生记住“溶剂量100g”才是真正的意图。

(五)运用“多面辨析法”帮助学生拓宽概念理解

案例:溶解度概念。

投影:“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师:请同学们说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

生1:表示“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

生2:表示“20℃时,100g水中能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生3:表示“20℃时,100g水中恰好溶解31.6g硝酸钾时达到饱和状态。”

生4:表示“将31.6g的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是20℃”。

生5:表示“20℃时,达到饱和状态时,100g水中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

师:若“20℃时,达到饱和状态时,50g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的硝酸钾?”如何计算的?

生:15.8g。利用同温度时,饱和溶液的均一性,利用比例进行计算。

案例剖析:

“说”是一种手段,是学生思维表达的一种快捷方式,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佳调查方式,可以从学生的“说”的表达完整性,准确性上,感受学生对概念的各个“要点”把握的程度以及理解的深度。本案例设计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含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感悟”层次。关于第5点的含义讨论,实际已经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溶解度概念的简单的计算,这是对溶解度概念的拓展运用。让我们继续来听听学生还有哪些说法,关于溶解度的概念能拓展到何种的高度?教师又做了哪些引导?

生6:表示“20℃时,将31.6g的硝酸钾完全溶解至少需要100g水”。

师:若“20℃时,将316g的硝酸钾完全溶解至少需要多少水?”你能计算出吗?

生:能,也是利用同温度时,饱和溶液的均一性,利用比例进行计算。

生7:表示“20℃时,131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00g水和31.6g的硝酸钾。”

师:20℃时,131.6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01g水和30.6g的硝酸钾。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生:不科学,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定义可以知道:“在20℃时,101g的水溶解30.6g的硝酸钾。不能形成饱和硝酸钾溶液。”

师:20℃时,131.6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99g水和32.6g的硝酸钾。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生:不科学,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定义可以看出:在20℃时,99g的水不能完全溶解32.6g的硝酸钾。”

……

(六)运用“问题诊断法”帮助学生巩固概念运用

案例:溶解度曲线

例题: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解题过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完成本题。(时间约3分钟)

师:请小组内人人叙述解题过程以及答案。相互评价,指出解题的不足。(时间约3分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此溶解度曲线图。请同学们寻找图中关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告诉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生:信息一:两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生:信息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生:信息三::硝酸钾、氯化钠在约22℃时的溶解度相同;

生:信息四:硝酸钾、氯化钠在3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35g;

生:信息五: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大于30g;

生:信息六: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约为21g。

生:信息七: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在35g以上;

生:……

师:请说出每个选项解题的过程或对错的理由。

生:1.对照信息四,硝酸钾、氯化钠在3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30g;可以分析出此时两种物质30g溶解在100g水里,一定能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状态,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相等的。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2.结合信息五,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大于30g;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3.结合信息六,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约为21g,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质就会减少,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4.结合信息七,通常情况下,降温至0℃,氯化钠的溶解度仍然大于30g,所以采取降温的方法不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案例剖析:

运用概念,才能知道学生对概念掌握程度,而问题诊断反馈,是运用概念的最常见方法。如何进行问题诊断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一直是教师思考的话题。该案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但效果如何,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认真读懂“图”中相关点、线的含义。全面分析图中与解题有关的各种信息是解决本类习题的关键方法。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多角度发现信息。通过约3分钟的独立思考,让每位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解题进行自我监测;训练独立解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相互交流、评价,让“边缘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交流方法,发现解题的欠缺,防止学生解题的肤浅性,听讲的表面性,让优秀学生从更多层面的寻找图中的信息,展示才能,调动优秀学生更高的自我追求,防止优秀生习题课上的“休闲状态”现象产生;通过让学生说解题过程以及对错的理由,可以暴露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缺陷,防止蜻蜓点水式的无效讲评。

当然还有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可圈可点。例如借助视频、课件等手段,呈现一些“微粒图形”、微粒运动动慢镜头以及真实微观照片等揭示物质的溶解、溶液的均一性特征的“微观展示法”帮助学生揭示概念实质;还有借助文字表征、样例表征、表象表征等“多种表征法”帮助学生感悟化学概念。

四、几点心得

1. 观摩学习是教师在职学习的好方式,教师要善于从观摩课例“得失”中找原因,从教学案例“精彩”中找感悟,才能不断进步。

2. 教师只有充分分析学情,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方法水平。

3. 教师应该杜绝按图索骥地依据教材的编写顺序来教学的行为,应该用教材来教学,并对教材作出符合客观学情、展示自我风格,体现课改精神地改编和创新设计,才能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艺术性,让课堂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学习充满情趣,让化学教学更具魅力。

4. 一堂好课,教师别具匠心精心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概念知识的形成,更要注重认识能力、学习方法的形成,通过机智导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新知的积累,激发问题解决的灵感,感悟问题解决的方法,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双“形成”。

参考文献

第3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在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和教研,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导学案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有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它研究的是学生、学情、学法,是新课改下课程的二次开发。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中,针对不同的课型,导学案的设计方式以及导学案与教学的结合方式也有所不同,导学案的应用操作策略自然不同。本文主要研究导学案在概念课、复习课、习题课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导学案在概念课中的应用策略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数量形式和空间关系,反映了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数学概念是数学定理、法则推导的基础。概念课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数学概念的来源有各种途径,有的概念直接来源于现实模型,直观形象,容易理解;有的概念是把现实事物再加工,提炼出本质属性并理想化,比现实模型更加精确也更加抽象;有的概念是由于数学体系的理论完整性或者纯粹数学上的需要人榇丛斐隼吹模可能在实际生活中难以找到类比的模型。由于数学概念的来源不同,那么在导学案的辅助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概念的引入,充分展现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使得概念的生成过程自然流畅。

我们可以利用导学案,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入数学概念,再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诠释概念的生成过程,然后通过精简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掌握新的概念。

此外,由于概念的来源不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障碍程度也不同。有的概念,学生通过导学案完全可以理解,课堂上不需多讲;有的概念,即使学完整节课,学生仍会觉得理解不透彻。我们要认识到,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需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而且,事物之间存在联系,我们不能孤立地认识事物,而要从联系的角度辨证认识。因此,在用导学案进行概念课的教学时,我们要把数学概念放在整个数学概念体系中,从概念的引入、生成、辨证理解、内涵、外延和应用的整个过程理解概念,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概念体系。

二、导学案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

复习课是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对阶段性的学习成果进行系统化的认识,经过分类、整理、联系、构架,使得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的知识体系。运用导学案能够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生的参与度更高。在复习时,使用导学案能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课的导学案一般包括这些内容:(1)基础知识回顾;(2)重点、难点辨析;(3)解题方法探究;(4)知识能力训练。

其中,基础知识要基础、系统、全面。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过程可以让学生课前完成,让学生对其中的易错点、难点做好标记,留待课堂解决。

重点、难点则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辨析。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形成暂时结论、互相辩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解题方法探究则是通过当堂解析经典例题,引导学生从审题,理解条件和结论,发现联系,找到突破点,形成思路,到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最后整体回顾,总结方法。通过整个过程的锻炼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运算能力、形成书面材料的能力、总结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于例题,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尝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法的可行性、适用范围、注意条件、计算难度和切入角度。对于学生出现的错例或导学案中的错例,我们要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对的,还要知道什么是错的,为什么错。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一些例题进行多种变形,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或者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不同方法,做到一题多解。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知识能力训练要做到数量适合、题型多样、难度适宜、层次分明和注重综合运用。及时恰当的练习能够培养技能方法,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

我们在复习课中运用导学案时,要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控好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和节奏,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双向互动,公开透明,积极高效的教学氛围。我们要认识到知识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我们是以知识为载体,通过对知识的问题化、层次化,教法的讨论化、示范化,能力训练的方法化、自主化,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自己的能力发展。

三、导学案在习题课中的应用策略

数学习题课的教学内容是简单回顾学生在新授课上做过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同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习题课的目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寻找相应策略,解决未知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应用导学案辅助教学时,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本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学会哪些方法,了解哪些数学思想。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才能保证例题的示范性和习题的典型性、规律性、针对性。

其次,要注意内容的合理安排。习题一定是针对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习题类型一般有基础知识型、基本方法型、综合提高型、创新应用型。习题难易程度要做到难度适宜、层层递进。

再次,要重视导学案“导”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适当点拨,突破重难点。

最后,要重视导学案的应用评价,我们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生长新知识,实现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实施导学案之后,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习题课上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习题课上出现的疏忽和不足,通过及时反馈和双向互动,牢牢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四、结语

第4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认知灵活理论;高中化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5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34

认识灵活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发展而来的高级学习指导理论,其主要应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认知弹性,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实例的分析中。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认知灵活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认知灵活理论概述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建构主义逐渐兴起,斯皮罗等人针对结构不良与复杂问题的本质特征提出了认知灵活理论。劣构领域知识情境多变、问题复杂,若是仅从一个方面了解知识,则必然存在局限性。基于此,认知灵活理论的一大基本原理即为多元化表征,也就是从多个方面学习一个概念,或是从一个方面对多个概念进行学习,实现对概念全面而深入的掌握,增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1]。

案例与概念的“十字交叉”是认知灵活理论的另外一个基本原理,如下图中的C1、C2、C3、C4分别是不同的案例,而Object指的是目标概念。由案例指向概念代表的是从不同的案例、不同的角度学习知识;由概念指向案例代表的是将知识迁移至不同的情境中,从而实现对案例的分析。

图1 案例与概念的十字交叉式

综上可知,知识体系的构建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利用知识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因此,在进行高中概念教学时,应学会充分使用生活实例,实现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与灵活使用。

二、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一)多角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被固定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这一身份上,因此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强制的,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僵硬、枯燥。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教师的角色也应是多变的,其不仅是在向学生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学习。

例如,“物质的量”这一概念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假设现在一共有一卡车的一元硬币,理论上每一枚硬币的体积、形状以及质量都是一样的,那么如何知道卡车内的硬币数量。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并令其互相讨论、总结,最终可以得到以下几种方法:(1)直接数数;(2)称量得到硬币总质量与一个硬币的质量,相除以后得到硬币数量;(3)称量硬币的总质量与100个硬币的质量,相除以后再乘以100,得到硬币数量;(4)量出硬币的总体积与100个硬币的体积,相除以后再乘以100,得到硬币数量;(5)量出硬币的总厚度与100个硬币的厚度,相除以后再乘以100,得到硬币数量;(6)通过模具的应用,实现对硬币的计量。例如,在木板中刻上凹槽,每个凹槽可卡入10枚硬币。对上述几种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简单、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及时引入中间物理量搭桥换算法,并提出宏观物质以微观粒子的形式存在的概念,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物质的量”属于物理量,指的是含有一定数量的粒子集合体,是大单位微粒集体。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加深记忆,也为后期“摩尔质量”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应用认知冲突理论修正学生思维

认知冲突指的是认知发展中原有认知和现实情境不符时,引发的心理矛盾。根据认知冲突理论研究发现,若是原有认知和现实情境出现差别,则往往是由主体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改变,以达到适应现实环境的目的。基于此,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刻意设置一些和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相冲突的案例,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此外,通过认知冲突理论的应用,能够实现学生原有认识的修正与思维宽度、广度的拓展[2]。

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不仅是概念的教学,还是原理知识的教学,在不同的阶段,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初中阶段,主要从“得氧”与“失氧”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一教学中应以此为基础,展开深入教学。首先,列举初中氧化还原反应:CuO+CO=Cu+CO2,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反应中的“得氧”“失氧”,并分析变化本质。此时,可列举另外一个已学过的反应:Zn+2HCl=ZnCl2+H2,并指出在该反应中并不存在“得氧”“失氧”现象,但依旧是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分析对于学生而言,引发了其认知冲突,使得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站在化合价的角度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一大重要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本质则是电子转移。在该教学策略中,教师向学生传达了一个重要理念,即认识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实现学生思维的不断完善。

(三)超越具体事实,挖掘概念教学的深度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具备深层概念理解能力,方能为后期高阶学习保驾护航。因此,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工作时,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对深层概念的理解能力上,而不是单纯的对化学概念进行强行的记忆。高中化学概念教学需摆脱具体知识点的局限,通过超越具体化的化学事实,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维,促使其能够在遭遇未知新问题时进行自主处理[3]。

例如,在“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单价”问题,如某样商品的单价为5元/斤,由此可得出:单价=钱数/斤数(质量)。将该等式引入到上述化学概念中,可以得出“摩尔质量”和“物质的量”的转化如下式:M=m/n。在此教学策略中,实现了细小知识点向概念性总结的转变,教师教会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其自主学习提供支撑。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认知灵活理论在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深层概念理解能力,为其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葛岩.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

教学刊,2014(2):148-149.

[2] 程素萍,王婷婷.认知灵活性理论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天津

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14-18.

[3] 谢晓红.基于知识迁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J].试题与研究:

新课程论坛,2012:40-41.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Based on Cognitive Flexible Theory

LIU Zuo-ru

(Minle No. 1 High School, Minle Gansu, 734500, China)

第5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一、以问题为线索,让概念探究得以引入

[案例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师甲:

展示资料:一株向日葵一个夏季要吸收200~300公斤水;小麦结出1公斤果实要消耗300~400公斤水。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大量水分,除了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还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乙:

展示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吸收约200公斤水,保留在整株植物体内及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公斤,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百分之几?

生:玉米实际利用的水占吸收水分的10%。

师: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分,除了少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外,大部分到哪里去了?

生:(猜测)到大气中去了。

师:大气中的水会不会又到植物体内呢?

生:形成雨降落到地面,而后又被植物利用。

师:看来,绿色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进入了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板书:第一节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师: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么进入到大气中的呢?

……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使之“乐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因素,学会巧设疑问,引导质疑,用疑问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如果按照传统教法,教师应该先展示概念,然后用实验来验证,不要设置对照组,采取了演绎的教学方式。显然,这样的教学难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深度参与概念学习的愿望会大打折扣。在案例一中,教学伊始教师便展示了实验对照,形成了强烈的感性认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愤悱”状态中,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更是明确了思维的方向,更是让思维驰骋在概念学习的疆域内。这种概念的引入从来不留痕迹,从来不生拉硬拽,完全像是陶醉在美妙的交响曲中,缓缓进入概念学习的殿堂。在没有强迫、处于自由学习的状态中,学生接纳概念的程度就会高一些。

二、以实验为抓手,让概念探究得以真实

[案例二]“人体的运动”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在该节内容里,苏科版教材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长骨的结构”、“观察关节”、“观察人体主要骨骼肌”等观察活动。基于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需要,教师在对“观察长骨的结构”进行二次开发时,一是拓展了实验内容,用一根长骨横向两端固定后,不断增加砝码的数量,让学生体验到骨很坚固,具有一定的抗压力;二是增设了“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探究活动,选择鱼骨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学生设计两组对照(用稀盐酸浸泡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用燃烧后的鱼骨和不做处理的鱼骨对照),最后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得出结论。

认知弹性理论认为,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一种“高级学习”,它要求学习者具有更高的思维深度、力度和容量。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发现”的过程就是概念性知识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在案例中,通过对实验资源的筛选整合、拓展延伸以及内涵挖掘,知识的建构就呈现了良好的认知规律:在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体验到骨的坚固,那骨为什么如此坚固?其原因在于骨的成分特性和骨结构。由此,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关于骨的概念逐步得以完善、稳固。事实上,基于实验的概念探究,改变了现象、事实与概念分离的教学弊端,同时也改善了学生被动记忆孤立的事实性知识的教学现象,它使学生主动运用实验事实去理解可迁移的重要概念及其相关概念,同时又超越具体事实的学习帮助学生的理解力达到抽象的、概念性的层次。学生在深入理解重要概念的探究过程中,其思维向综合水平发展,并能习得更高阶的生物学概念,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呈螺旋式上升、发展。

三、以交流为纽带,让概念探究得以深入

[案例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片段(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演示实验:叶的蒸腾作用(容器改用量筒)。

观察现象:保留叶片的一组实验中量筒内液面降低,塑料袋上有水滴。

师:水滴怎么来的?

生:量筒内的水形成的。

师:量筒内的水怎么“跑”到了塑料袋壁上?

生:通过茎里的管道。

师:植物的茎内有输送水分的导管,量筒内的水应该通过导管输送的。那么,水怎么会在塑料袋壁上?

生:肯定是经过叶片冒出来的。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叶片上有水滴流出吗?

生:没有。可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师:也就是说输送的水是液态的,从叶片散发出来的水是气态的。

(生表示肯定。)

师: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第6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案 高中生物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84-01

我国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讲授,轻实验技能和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注入了活力,使传统课堂焕然一新,生机盎然。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课堂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本节的课堂学习,取得具体地进步——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等。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①以学生发展为主旨;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③教学生态和谐平衡等等。

二、教学案的编写要求

首先应该明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和教材是教学案的编写主要参考和依据。教学案方便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与具备的经验,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1.教学案的编写要借助于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案的编写要依据高中生物教材,要多看《高中生物教学参考》,要体会教材中的教学思路,实验设计,前后逻辑关系。要一课时一个学案,完成当堂课程目标,力争做到课课清、周周练。

2.教学案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现“导”的思想

教学案要有导学提纲,质疑、对抗贯穿始终,在知识的重现、产生、梳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生物学的课堂知识,提高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指导找出问题:本节新课,《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辨别不清?……然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本自行解决;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在小组范围内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在体现“导”的同时,要注重问题的梯度,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表达的问题要简洁明确,能突出重点。只要我们老师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学案适当引导、循序渐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将会非常好。

3.教学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教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爱好不同和认识水平不一样,要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注重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自信。

三、教学案如何编写

(一)课题

要按照本节课教学要求设计,一节课一课时,包括本章名称,本节名称。

(二)教学目标及考点能级要求

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始终贯彻三维教学目标,要依据《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明确考点能级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突出重点才能使学习“削繁去冗留清瘦”。突破难点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茅塞顿开、拾级而上。如讲《酶》这一节时,酶的发现过程是导入,酶的特性是重点,酶发挥作用的本质是难点。

(四)基础知识梳理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是课堂的核心,在生物教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应用。

(五)拓展与联系

教学案在把握本节教材的同时,可以对有关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前瞻后连,既能夯实学过的知识,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例如:通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一主线可以将必修三《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多角度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在于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实践和概念基础,构建他们自己的高中生物知识网络。

1.拓展重点概念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需要依据生物学的概念,拓展重点概念,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概念的定义﹑背景﹑适用的范围,再逐渐由单个的概念逐渐积累起来,找出其中的联系,逐步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概念网络。因此,拓展重点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2.拓展重点原理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对这部分内容需要加以拓展和联系。例如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节时科技结合温室大棚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谈起,通过控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如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生影响,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3.拓展生活中的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教学生活化,充分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有关的现象、生活经验,做过的有关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常用的加酶洗衣粉为什么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更好?用冷水或者开水效果却不好?通过案例,让学生感性认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生活中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六)例题精析

努力挖掘典型例题的知识落点,生物学的原理,知识背景,从而建立已知与求解的关系,答案的组织。以达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例题精析学生对所学的本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师再因势利导对知识作一些必要的点拨、拓展、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认识。

总之,运用教学案一体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推向深处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而神圣的工作。虽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是问题,但我会力争做到“授之以渔”,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从细节入手,从单点突破,必将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第7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一、把握学习起点,让概念引入更有效

1.找准学生概念学习的生活起点,引入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形式。从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学概念是基于现实生活产生的。因此,对于数学概念的引入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起点,从而实现概念引入的有效性。

案例1:“认识圆”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知道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数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图形(课件展示盘子、铁环、足球、车轮),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生:圆。

师:真厉害。那你们还能在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事物吗?

实践证明,学生只会对已熟知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将圆的教学还原到生活,从生活中的圆开始,逐步完成“圆概念”的引入和认识。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也让学生顺利完成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

2.找准学生概念学习的认知起点,引入数学概念。教师要在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数学的关联性,从而让概念引入更有效。

案例2:“圆柱的认识”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以下3个图形: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屏幕上的图形吗?

生1:第一个是长方形,就像我们的课本。

生2:后面两个分别是正方形和圆形。

师:给大家变个戏法好不好?(将课件转换)现在呢?

生3:它们变成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平面图形知识,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因此,教学就可以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这样的引入,不仅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也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像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了学生。

二、强调主动构建,让概念形成更有效

要实现概念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明晰、逐渐完善的概念形成过程,即概念形成要在紧密围绕概念核心的基础上,使学生实现数学概念的主动构建。

1.在比较辨析中形成概念。小学生尚处于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均待完善的阶段,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比较辨析,在思辨中实现概念的形成。

案例3:“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

师:两条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有几种关系?

生:平行和相交。

师:谁来画一下这两种关系?如果两条线不在同一个平面,情况又会怎样呢?(课件展示上述情况)

以上案例,教师先让学生回答已知的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线的关系,在得到学生的答案后,提出问题: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再通过课件将不在同一平面的情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思维的辩证分析中理解相交和平行的前提条件:两条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2.在思维迁移中形成概念。学习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已知同化未知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概念形成的动态演绎,促进学生已知对未知的正迁移。

案例4:“平行与垂直”教学片段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两条线平行的概念。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课件,将平行的两条线中的一条线固定,另一条线旋转到与该固定好的线成90°的位置。

师:变换后的两条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生1:由平行线变成相交线了。

师: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相交的角度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2:呈90°,是直角。

师:我们将这样的两条线的位置叫做垂直。

以上这个案例,教师将相交线与垂直线做了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才能叫做垂直。

三、聚焦生活运用,让概念强化更有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上。而要实现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从而在运用的基础上实现对概念的强化理解。

第8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物联网信息安全》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0302040508

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

分:

4

时:

64

讲课学时:

64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适用对象:物联网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通信原

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内容包括物联网安全特

征、物联网安全体系、物联网数据安全、物联网隐私安全、物联网接入安全、物联网系统安

全和物联网无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2.

课程任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内涵、

知识领域和

知识单元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

目标是提升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

“认知”

和“实践”

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知识目标

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与理论。

2.

技能目标

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3.

能力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

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安全需求;物联网信息安全。

2)教学要求: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威胁,熟悉保障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3)重点与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2)教学要求:

了解物联网的层次结构及各层安全问题,

掌握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掌握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

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了解位置服务安全与隐私技术,

了解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了解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技术,实践物联网信息安全案例。。

3)重点与难点: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技术,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

3.

数据安全

1)教学内容: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密码模型,经典密码体制,现代密码学。

2)教学要求:掌握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密码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基于变换或

置换的加密方法,

掌握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掌握

DES算法和

RSA算法,

了解散列函数

与消息摘要原理,

掌握数字签名技术,

掌握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实践

MD5算法

案例,实践数字签名案例。

3)重点与难点: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密码学的发展历史;基于变换或置换的加密

方法,流密码与分组密码的概念,

DES算法和

RSA算法;数字签名技术,文本水印和图像水印的基本概念。

4.

隐私安全

1)教学内容:隐私定义;隐私度量;隐私威胁;数据库隐私;位置隐私;外包数据

隐私。

2)教学要求:掌握隐私安全的概念,了解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掌握

隐私度量方法,

掌握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掌握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实践外包数据加密计算案例。

3)重点与难点:隐私安全的概念,隐私安全与信息安全的联系与区别;隐私度量方法,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位置隐私保护技术;数据共享隐私保护方法。

5.

系统安全

1)教学内容:系统安全的概念;恶意攻击;入侵检测;攻击防护;网络安全通信协

议。

2)教学要求:掌握网络与系统安全的概念,了解恶意攻击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入侵检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攻击防护技术的概念与原理,掌握防火墙原理,掌握病毒查杀原理,了解网络安全通信协议。

3)重点与难点:双音多频信号的概念以及双音多频编译码器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引脚组成与工作原理,信号编解码器芯片的典型应用电路图及软件编程。

6.

无线网络安全

1)教学内容: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2)教学要求:掌握无线网络概念、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掌握

WiFi

安全技

术,掌握

3G安全技术,掌握

ZigBee

安全技术,掌握蓝牙安全技术,实践

WiFi

安全配置案

例。

3)重点与难点:

无线网络概念、

分类,理解无线网络安全威胁;

WiFi

安全技术,

WiFi

安全配置案例;

3G安全技术,

ZigBee

安全技术,蓝牙安全技术。

2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

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

讲课

实验

其他

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

8

8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

12

12

3

数据安全

12

12

4

隐私安全

8

8

5

系统安全

10

10

6

无线网络安全

10

10

7

4

4

64

64

五、教学组织与方法

1.

课程具体实施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方式,以传统黑板板书的手段进行授课。

2.

在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同时,

适当布置课后作业以检验和加强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适时安排分组讨论课,

鼓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设计电路,

并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设计成果。

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主要对学生的课程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核。平时考核

的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30%。

2、期末考核:是对学生一个学期所学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

试内容以本学期授课内容为主。考试成绩占学期课程考核成绩的

70%。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推荐教材:《物联网信息安全》

,桂小林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年。

参考书目与文献:

《物联网导论》

,刘云浩主编;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

暴建民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年。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薛燕红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大纲制订人:

大纲审定人:

3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第9篇:生物概念教学方案范文

一、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来源不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有所区别。所以,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

1.对物理概念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没有深入理解,不能脱离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难以把握本质含义,认为物理难学,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2.忽视隐含条件。

物理中的某些定义、公式、规律、概念等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条件,但综合到物理习题中,这些条件或已经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却渗透在题意中,称之为隐含条件,解题时由于学生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忽视这些条件,而导致解题错误。

3.缺乏分类的物理意识。

分类归纳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由于初中物理的概念繁多,物理规律抽象,学生容易记忆错误,造成解题的思维障碍。例如: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很多学生不能将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进行分类记忆,导致考试时出现混乱,将照相机的成像条件写成放大镜或幻灯机的成像条件,也将幻灯机的成像规律写成照相机的成像规律,答案五花八门。

4.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就是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由于经常接融同一类问题或同一种直观模型,因而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有时也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产生消极的作用。如在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类题目上改变了个别条件,学生不去认真分析,按习惯的思路求解,造成解题失败。

5.缺乏生活经验意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例如:要求学生估算一个鸡蛋的质量时,很多学生把一个鸡蛋的质量写成了500g;把举高1m的鸡蛋做的功为100J;要求学生将电工钳这种常见工具说出它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应用等,结果学生将答案写错,说明学生缺乏生活的经验而形成物理思维障碍。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学习思维障碍的应对措施

1.加强物理基本概念的教学,提高思维的免疫力。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结果,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解释概念产生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定义的合理性和必要性。(2)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综含概念定义的本质属性。(3)加强对基本概念的巩固与训练,对学生易出现思维障碍的地方,呈现各种正与误的辩析,让学生在变式和比较中增强免疫力,活化思维。(4)让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搜集和整理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多次反复订正,并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切实有效地防止错误的再次发生。

2.加强学困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困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突破思维障碍,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在例习题中要把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该做些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有意按学生常见、多发的歧路适当出错,把学生的错误暴露出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从疑难问题引出思考,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分清错误题型,搞清问题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在物理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细致观察,挖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每做一题,反思一下“这样解题有没有错?”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养成追根问底的习惯。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解错题、漏题的剖析,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有效地突破学困生的思维障碍。

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物理应用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让学生逐渐学会从物理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中的现象和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物理应用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向学生强调基本物理模型建立的过程和条件,并要求学生牢固把握住这些基本的物理模型,并且在具体应用解决物理问题时,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设条件,从物理规律出发,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突出对所要研究问题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略去非本质的次要因素,使思维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构造出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然后应用掌握的相关知识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