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交互式网络传播精选(九篇)

交互式网络传播

第1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关键词:传播形式 网络新闻 互动性 双向流动

对于日渐兴盛的网络媒体来说,网络信息表现出来的非线性特点注定了以前旧模式在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缺憾。构建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新模式能简洁、直接、有效地给接受者展现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把具体操作过程中不能看到的信息传递以及接受者反馈展现出来,有利于其他相关网络理论的形成。

为了较好地区别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的异同,本文由二者的传播特点着手,经过比较构建起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传统的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媒体,尽管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有不一样的工具、途径与传播形式,不过也有共同的传播特点:1.传播与接受关系明晰。也就是在新闻信息传播之中,报社、电台、电视台通常掌控“发言权”,是唯一的新闻信息源头,即新闻传播的掌控权是在媒体之中,而普通民众是信息的接受人。2.接受者之间互相孤立,联系不紧密。报社、电台以及电视台表现出星之构造往外传输新闻信息。与此同时,所有接收到新闻信息的接受者正常情况下不会运用相同的途径把新闻信息重新传递给别的人。并且,接受新闻的民众是不会再运用媒体来再次传播新闻信息,仅仅是运用谈话和对话等方式来进行。3.传统媒体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却不能运用相同的途径来反馈信息。就是安排设置“读者反馈”、“民众热线电话”甚至是邀请民众亲身参与到节目中来,都无法切实有效地变换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接受者之间“我说你听”的传播模式。因此,接受者的反馈信息却是时间晚的,或信息量少,或运用其他的工具展现出来,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那种“传播”和“接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在新闻媒体与接受者之间树立了一面隐形之墙。

根据以上观点,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在新闻信息资料的传播中,传统媒体的最大缺憾是不能给传播者和接受者两方都提供一个相互对等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接受者对某个新闻信息的反馈情况与需求状况都无法迅速传递到传播者那里,传播和接受之间没有交互性。和传统媒体来作比较的话,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传输在交互性方面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点。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每次技术层面上的创新都会推动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向前大步跨越。网络媒体传播新闻信息是以因特网为基础,运用现代先进的传播技术,在新闻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方便人们阅读等方面全面做了改进,有很强的立体性信息传播功效。和传统的新闻传播作比较,网络新闻一是经过内容的设置、结构的取舍等方法,让新闻报道有了“最好状态”,方便人们获取立体认知,能更清楚更深层次了解新闻信息;二是接受者的建议和态度能马上传递给传播者,传输与接受间有了某种互动关系,进而让新闻立体传播功效在网络的氛围中有更加深入的展现。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构造中无固定新闻信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无明显界限,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全部是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一个环节,所有环节都能向其他环节传输信息,与此同时所有环节也都能向传输信息的环节传输所反馈的信息。全部网络传播展现出那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网状构造,并且伴随网络覆盖面的拓宽而持续拓宽。

在实际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间有着一个信息互换平台。此信息互换平台包含计算机、终端机以及信息交换设备,它事实上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中枢。不管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能运用这个途径做传播和接受的活动,传播者把新闻信息汇总于此平台之上,接受者能通过这个平台随意挑选相关新闻信息。

网络传播融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所有特点于一身,相互交流与双向流动是它最突出的特征。伴随网络技术持续提升与完备,接受者的反馈信息慢慢变成网络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和传统媒体接受者的反馈信息不一样的是,使用网络的接受者对网络新闻信息的反馈依然运用网络来传输给传播者;把自身的反馈信息传输给传播者的时候,使用网络的人还能运用信息互换平台与其他客户作建议、思想、观念之碰撞,相互碰撞的结果一般会最终形成全新的信息与建议。

接受者运用网络媒体看新闻的时候,他们反馈信息常常会与所阅读的网页一同进行,有多元性、时效性、同步性的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网络新闻在页面上仅仅展现出相关新闻的标题,把重要的、有可看性且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新闻标题留在第一层面上,把相关内容以及新闻报道、新闻背景留在第二或者第三层面。唯有第一层面的相关新闻标题牢牢吸引了普通民众,人们才会慢慢深入去了解,并会不停地点击相关的新闻信息链接,进而了解相关新闻信息的全部过程。民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有下面一些形式:1.对新闻第一层面毫无兴趣,不想点击接着阅读,和传播者也无交流沟通。2.被新闻标题所深深吸引,慢慢去看新闻的所有内容,乃至去点击相关链接看相关的新闻信息。例如在攻打伊拉克的海湾战争没有开始之前,全世界都非常关注伊拉克局势之时,新华网在其网页的首版《最新播报》中专门开设了“伊拉克局势二十四小时全天候报道”栏目。对伊拉克局势有兴趣的民众能够先进入“滚动新闻”,走进第二层次,且由“美军动态”、“伊拉克时局”、“联合国态度”、“核查行动”、“大家评论”、“相关时局图片”等栏目上挑选自己喜欢看的内容进入,在第三层次上挑选其非常想知道的相关新闻信息。此种传播和接受模式极大地强化了网络客户挑选新闻的自主和自由性,符合接受者接纳相关新闻的内心需求,很大程度上吸引接受者运用网络去看新闻信息。3.接受者能在阅读新闻的时候运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很快反馈到传播者那里,有利于传播者迅速知晓新闻信息传播状况以及功效,改善与完备采访、编辑等相关工作。4.接受者可把他对某个新闻或者某个事情的意见发表在网络相关论坛上,和别的网络客户能马上作一些讨论,达到横向建议的反馈目的。另外,人们还可以把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推荐给朋友,也可以发到BBS上面。5.接受者能通过聊天的形式与网络新闻的记者和编辑们相互交流对一些新闻事件的意见,或者是通过网络与嘉宾们就一些新闻热点和焦点问题作“面对面”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构建新模式的过程以及相关分析

根据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在技术上以及运用上展现出来的特点,我们在构建模式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怎样展现传播者和接受者、接受者和接受者间的新闻信息的相互传递、反馈、互相交流、结合、意见和建议相互碰撞?把现实生活中虚拟的信息资料交流平台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运用它的媒介作用展现网络新闻传播各个方面的信息互动是此模式非常特别的地方。2.怎样把实际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及反馈途径展现出来,表现出传播者的主导性以及接受者的独立自主?依照接受者的内心表现与阅读方式,我们把接受者的反馈分为三种类型:不作反馈型、点击阅读型、相互交流探讨型,将接受者通过相互交流的平台与传播者的互动一同构建起来。3.怎样强化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整体性和社会性?在刚开始构建此模式时,我们没考虑到接受者与传播者的个体要素,没把二者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思考。可是从心理学视角来审视,所有传播信息者在对新闻信息传播时会或多或少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且会受到自身价值观与倾向性的束缚。与此同时,众多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传播者与接受者,致使他们对有些新闻信息是不是有兴趣,程度深不深,是不是展现出其兴趣,他们的反馈展现到何种程度。在此模式最后成型的时候,我们专门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影响。

根据上面问题综合考虑,综合互动和互向交流性为一体的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展现如下。以人民网对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时局的报道为例,来了解新闻信息怎样在接受者与传播者间相互产生互动。2003年4月12日头版新闻大标题是《美国军队扑克牌通缉令:萨达姆是“黑桃A”》。普通民众若对此条新闻不感冒,也就不可能点击相关新闻,更不会对这个新闻发表任何评论,仅仅会在《最新报道》与《深入阅读》中挑选其他战争新闻信息。有些接受者对此头条新闻出现“心理忽视”,隔断了反馈途径;若接受者对这有兴趣,则能点击“深度报道”去进一步了解情况,且在子页中还能够点击“相关评论”去了解别人对此新闻信息的一些看法,或者表达其本人意见,实现网络交流沟通。与此同时,接受者还能够在子页中去看“其他新闻报道”,进入其有兴趣的第三层、第四层信息;另外,接受者还能通过“人民论坛”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建设谁买单?》中和学者、网友相互交流。

从接受者接受新闻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接受者每遇到一则新闻,大都会呈现出没有实际反馈、阅读新闻、相互讨论等几种情况。接受者不管选择什么信息都会对别的信息造成短暂的内心忽视,对别的信息表现出不作反馈的态度。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接受者对那么多信息的一个综合排队的过程,排在第一位的新闻信息首先被接受者阅读以及相互交流和探讨,排在第二、第三位乃至后面的新闻信息唯有等下一次的接受者挑选――相互交流――反馈的过程。

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特征和优点

综上所述,此模式很好地处理了我们在刚开始建立时所考虑的因素,契合了具体应用过程中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特点:凸显了新闻信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现代网络新闻传播能在接受者和传播者乃至大众传媒等外部氛围之间作自由连通与信息相互交流,不能离开信息交流平台的桥梁作用。本模式将它的桥梁作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注重信息的双向相互交流。此模式把现代网络媒体和原来的传统媒体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最大不同――互动性运用不一样的反馈类型展现了出来。注重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综合和社会性。

麦奎尔与温德尔在《大众传播模式论》中指出:“适合所有目的与所有分析层次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因此,在构建现代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中,把研究难点放在接受者的反馈与传播的互动方面,由实用视角去勾勒出新闻信息的相互交流,为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供大致结构。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提升,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日臻成熟,网络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也会持续提升、创新与完备。

参考文献:

1.沃纳・塞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运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雷跃捷、辛欣主编:《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第2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网络传播的交互性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传播者或者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特性叫做网络交互性。交互性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媒体的最基本的特征。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单向传播,传受双方处于时空隔离状态,信息绝大多数是从传者单向流向受者,而受者在传播过程中的能动性非常微弱。网络媒介的出现,可谓打破了这种传播法则,它的双向互动性使信息的接受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因此,交互性一般被认为是指双向传播的特性。著名的传播信息技术学者埃弗里特-m-罗杰斯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就提出了对交互性的认识。他认为,交互性是“在传播进程中参与者能交换角色、并对他们的双边话语具有控制力的程度”。

1998年,美国loyola大学副教授e11iot king提出,“交互性”这一概念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指用户在网络上获得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即他们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以何种方式获得何种信息。WWw.133229.coM另一方面,指信息的提供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指用户的反馈。这意味着受众对网上信息具有选择权和迅速反馈的能力。网络交互性传播的应用分析

互联网显然是“双向”交流的媒体,因此新闻网站要实现最佳“交互性”,是让网上读者之间,读者与网站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沟通。虽然网上媒体“交互性”强于传统媒体,但网上媒体还没有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来改变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以“暴走妈妈”的网络报道为例,荆楚网和长江网作为本土主流网络媒体都开辟了专题进行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荆楚网和长江网“暴走妈妈”网络专题报道“交互性”上的差异。

在专题标题的设置上,长江网使用了副标题,将暴走妈妈母爱的内容进行了充分表述,但语言稍显冗长。相较而言,荆楚网的标题则显得干净利落。

在报道栏目的设计上,两网在内容上大同小异,均围绕该新闻事件进行了较充分的图文报道,涉及最新报道、媒体关注、外界评论等内容。网民可任意选择想要阅读的内容,基本实现了网络交互性的第一层,即让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有更多的自主权。但在视频报道上,长江网的视频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他们不仅请“暴走妈妈”做客长江网,并对“暴走妈妈”陈玉蓉的家属、邻居进行了访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人物进行报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感人,更能打动人心。

另外,在网络交互性的第二层上,即实现网络互动交流上,荆楚网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荆楚网不仅开通了短信互动,通过短信寄予送祝福,还在页面下端设置了祝福墙,将网友对“暴走妈妈”的祝福显示在此区域。而长江网则仅在专题页面开通了网友留言专区,并滚动显示留言内容。相较而言,荆楚网的互动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总体来说,两网在发挥网络交互性功能上都还不够充分。网络交互方式挖掘不充分,是目前网络正面报道无法吸引年轻受众关注的原因之一。

交互性在重大报道中的应用

交互性是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突出特征。增强网络的交互性使正面宣传在吸引受众参与、放大社会影响、实现有效传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媒体不仅可以综合运用消息、通讯、图片、评论、访谈等多种新闻样式,而且综合运用视频、音频、论坛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典型报道内涵丰富多彩,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展示典型人物形象,反映受众心声,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在“湖北群星”网络报道中,虽然也采用了多种新闻报道样式和技术手段,但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媒体更多是依赖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来自网站原创的内容则略显不足;同时,对相关信息的挖掘和对人物事件的纵深拓展不够,未真正发挥出网络空间“全景展示”的优势。

值得借鉴的是人民网“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专题。新闻、图片、评论、视频、音频等构成了一幅展现任长霞英雄事迹和成长轨迹的壮丽画卷,使受众仿佛看到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英雄人物。

传统媒体往往受版面空间,播出时间的限制,不能全面展开报道。而网络媒体不存在这一问题。网络空间的无限性给网络典型报道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因此如何在这无限的网络空间中提供更能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网络传播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不是固定的,是随时互换的,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因为反馈的存在而变得双向。反馈的及时和便利,使得网络传播的传受双方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湖北“暴走妈妈”的网络报道,更多是图文形式的报道,不仅在与网民的互动上重视不够,而且在互动的形式和内容上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难以调动广大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在网民互动上做的较好的如央视国际曾在“任长霞专题报道”中开设嘉宾在线谈话——《记者话长霞:人民不会忘记》。他们邀请参加过任长霞事迹采访团的央视记者做嘉宾,与在线网友交流采访体会,讲述采访背后的故事,回答网友的疑问,变网上大众传播为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18人梯”、“信义兄弟”、“暴走妈妈”这些产生巨大社会反响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主角,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寻常百姓或草根一族。媒体正是通过它的报道力量,找到了我们身边的崇高与感动。在“湖北群星”报道中,传统媒体无疑在正面宣传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实际上,网络在发掘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上大有可为。

我们看到,最近几年由“网络红人”引发的典型报道层出不穷。例如成都市一名普通的女交警胡玲,因其温柔而严格的执法视频在网络曝光,被网民冠以“温柔一刀”的名号而迅速走红。随着国内主流媒体的积极跟进,胡玲“温柔一刀”成为成都市民街头巷议的话题。选择这样一个普通青年民警作为报道对象,使受众感到可亲可近,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3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 模式 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 传播

众所周知,目前有关信息传播模式的模型有很多,例如,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格伯纳模式、纽科姆模式、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思模式;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有:米哈依洛夫模式、兰卡斯特模式、维克利模式、热传导模式、“传染病模式”等。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弱点,即它们是针对一般信息传播的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亟需一种刻画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

1网络信息传播概念界定

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定义,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光、磁等存储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使用,从而达到其社会化信息传播的目的。”邵培仁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赖茂生认为“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集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吴风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就是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体进行的信息传播。”关于网络信息传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去研究,但不应因为研究者的知识、专业、实践、工作等背景不同而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认识有不同,而是共同探索,最终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本质给予科学的揭示。

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各种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活动。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电脑是将数据、文字、图像、音乐等信息输入、处理、储存、组合、复制输出等智能化操作平台,是网络信息传播的终端工具;互联网是网络信息的传输通道和交流平台,可以使网络上的人实现自由、交互、即时、多元、虚拟的信息传播;网站则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继媒介,它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搜索、粘贴、下载、互动、超文本连接等的中转站。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性、全球性特征,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信息传播无序性、主体的隐匿性和个性化等特征。同

2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

模式是一种人为的象征性的设想,是一种思维的辅助工具。就我们研究传播过程来说,可以采用模式简化、去粗存精等方法,高度概括出在纷繁复杂的传播过程现象下的要素、结构。由于模式方法本身具有的优越性及其特点,对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来说是十分恰当的,因此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可以深化对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网络信息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信息传播截然不同的特征,网络信息传播是人类至今为止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将人类带人了网络信息传播的时代。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因此只要上了网,不管是传统大众媒介的职业传播者还是一般用户,都可以向广大的不确定的受众信息,并且能迅速甚至即时地获得反馈,或直接与信息的接受者进行交流。这种信息传播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无法窥见。然而在某一特定的关系结构中却呈现可以预见和重复出现的形式,并且对这一结构具有不易观察到的影响。如果我们引入模式方法,就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已知确定存在的但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种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网络信息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机制和规律,将网络信息传播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

其次,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实践的工作。通过对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研究,可以发现网络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可以指导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运作,才能够有目的地有方向地传播信息,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有序化并达到最优化。

3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前,我国学者研究出来的儿种较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各自都有其强调的重点,所以笔者在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发展时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这些模式,开拓思路,而不是孤立机械地去分解某个模式。

3.1王中义的网络传播模式

王中义等人认为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网络模式。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媒介,可以是一点对一点,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或者多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呈网状分布。呈网状分布的网络传播是无中心的,没有边际,也就兀所谓覆盖面的问题。这种网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网络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人格结构、所处的基本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题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受。

可以看出,网络传播作为人类传播领域中新的一员,较之传统传播模式有这样一些特点: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互动性、平等性强;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

3.2邵培仁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2.1阳光模式

邵培仁认为,假如可以撇开传统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惯用形式不论,那么依据网络传播或互动传播的现存状况和发展趋势,用“阳光模式”(图2)来描述和反映是比较合适的。

阳光模式是指以宏观的整体的眼光所抽象出来的,通过信息交换中心(如电信局或网站等)连接各个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创造、分享、互动的结构形式。它包括6大要素和4项要素。6大要素为:①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具有通话、通信、放音放像、录音录像、翻译、校对、编辑、搜寻等各种功能)、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等;②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线路多,以便与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③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研资料库;④大众媒介:是指电脑通过网络与各种传统媒体(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相结合而发展成的新型大众媒介,如网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视频信息等;⑤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电子产品和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⑥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4项因素是指网络传播中的经验因素、环境因素、价值因素和规范因素。还有,连接成网络的电缆传输通道也很重要,但用无线取代光纤光缆将是一个趋势。但是,阳光模式并非已尽善尽美,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以及认识的扩大和深入,它应进一步加以补充和完善。

3.2.2整体互动模式

整体互动模式(如图3所示)不仅要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复杂联系,而且要重视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的整体关系以及人类传播的全部现象。就是说,它的基本任务始终是再现整体,始终把各种要素有意识地归并到整体之中,努力找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再进一步“认识”它,“适应”它,“支配”它;而被割断联系的游离于整体的孤立的传播因素是无法认识、无法把握、无法支配的。

整体互动模式中的认识对象既是整体的又是互动的。整体互动模式抛弃了传播的单向性和被动性,突出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和能动性,昭示了传播的多向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我们将整体看作是互动囚素的整合与合并,将互动当作是整体形态的链条与部件,将二者的有机统一视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全面而综合的呈现,也是为传播研究寻找一个辩证分析的模式和途径。

整体互动模式包括了三个系统,即人际传播系统、大众传播系统和网络传播系统。这三个系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将协同并存、互动互进,共同绘制人类传播的三大风景。整体互动模式还包括了构成传播活动的四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边际因素和干扰因素。

整体互动模式具有四个特点:①它强调整体性和全面性。②它强调辩证性和互动眭。③它强调动态性和发展性。④它强调实用性和非秩序化。不过,它虽从实用的角度勾画出了传播活动的过程或步骤,但在实际执行中并不一定要以精确的顺序正规地执行模式标明的所有步骤,决策者和传播者也无须对所有步骤给以同样的重视,因为,它可以越过一个或几个要素将信息直送特定的受传者或实施者。

3.3谢新洲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3.3.1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将网络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进行概括,得到网络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如图4所示。

图4所示的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是对网络传播过程的一个粗略的概括。它虽然不能完全展示出网络传播的纷繁复杂,不能明确反映出各个阶段中不同的外在因素是如何作用于传播过程的,但是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图例给我们展示了网络中信息是如何流动的,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

3.3.2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

鉴于网络传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可能对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概述。为了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过程,他们提取网络传播中的一部分—从一个传播者到一个节点—来构造一个具体的模型。这一模式称之为“相对于一个节点的传播模式”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管是信息的传播者还是受众,都受到一定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对传播者选择信息、受众理解信息产生巨大的作用。

网络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传播给受众。受众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几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

这个模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明确指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同一个媒介——网络。传统的大众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交流较少,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同一个渠道实现,效果较差。而这个模式反映出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络,实现彼此之间紧密迅速的联系和交流。

这个模型所解释的仅仅是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一段,描述了信息怎么从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者处传递到—个节点,再从这个节点获得反馈。事实上,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节点后,除了产生反馈以外,还会经由一个节点发散、传递到其他的节点,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最终形成一个循环流通的网状结构。

3.4郝金星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模型

该模型初步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时考虑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过程以及与信息交流方式的结合。为了使模型简化,忽略了信息交流中的噪音和干扰因素。在该图中,粗实线是网络环境下的主要方式,而细实线则是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最左边的直达箭头,表示了没有经过任何终结的“直接面对面”信息交流,最右边的经过“其他渠道”的信息交流表示通过信息的信息交流。“其他渠道”概括了目前除网络之外的所有可能的渠道——信息栈。

应该指出,由于信息交流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信息创建者也可以是信息使用者,信息者也可以是信息执行者。同一用户在网络条件下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创建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同样,者、执行者和使用者也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或者一个组织。

4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上述几种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比较分析,找出各种模式的利弊,以及相互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明确这些模式中有益的观点,进而提出“六度传播模式”(如图7)。

为了便于理解“六度传播模式”,首先应明确“六度传播”的涵义。六度传播是指网络信息传播也表现为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由美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简单地说,六度分隔理论认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旧因而笔者借助六度传播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模式。

如图7所示,网络信息传播中每个传播主体既是传播者(C)又是接受者(R),同时每个传播主体又受到个体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所处的人员群体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传播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加工;另一方面影响传播主体作为接受者时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接收。这样,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统的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区别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传播者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根据信息的类型选择具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传播给接受者。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在上述四个因素的作用下,对信息进行回应和反馈,并同样通过网络这个渠道,选择适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将自己的反馈和回应传递到传播者处。因此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重身份,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收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接受者传递信息。

虽然网络信息传播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用户可以匿名查找和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约束,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具有自己的人格特征,也通过自己的社会经历,获得了一定的自我印象,这些社会和心理因素会对每一个人产生作用,决定他们在网络上的兴趣和偏好,决定他们在网络上寻求什么信息,把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网络中。

参与者参与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后,可以通过网络与大量的其他的参与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传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静态网页、BBS论坛、聊天室、视频和音频等。网络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根据自己需要获得或者传播的信息类型和自己对于传播方式的喜好而选择不同的传播方式。另外,在传统信息传播模式研究中,有对于噪音等破坏信息的因素的考虑。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噪音对信息的传递和解码所产生的影响不会像在传统传播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那么大。不过接受者获得信息也会受到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只要必要的硬件和软件需求得到了满足,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就相对较小。

第4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关键词:智库;网络传播;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26-02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是由众多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是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智库的研究成果大都以课题报告、书面建议、决策参考、出版物等形式传播,这种正式的传播方式秩序井然、条理分明,但不具备发散性,缺乏互动,传播速度也稍显缓慢。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智库的研究成果也应向网络传播拓展,借助文字、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利用各种类型网络空间如e-mail、IM(即时通信QQ、MSN、百度Hi、Calling、UcSTAR、AOL Instant Messenger、ICQ、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BBS、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等进行其研究成果的传播。通过网络传播,智库成果可以第一时间与用户对接,然后接受实时反馈,无论是传播周期还是传播效果都具有优势。

一、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必要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和研讨会等方式来传播其研究成果,但普通民众很少关注学术性的出版物,也很少参与研讨会,这种单一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势必无法吸引民众眼球,因此智库的研究成果如果不被上级部门注意,一般都只是在智库内部或某个学术圈子中传播,然后以文件课题的方式保存起来便束之高阁。

网络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运用了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表现方式更加立体化,相比于基于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超文本链接、数字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性,网络传播具备普通传播渠道所没有的多元化特征,给个体间的对话营造面对面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平等的交流使对话和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在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传播手段,同时由于网络的互动性,信息接收者还可以与信息传播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更能吸引广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因此智库成果如果通过网络方式传播开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智库,还可以与民众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使成果的影响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也使智库工作者的成果为世人所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效用。

二、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方式

E-mail,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人际传播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E-mail传递信息不受地域的影响,交流速度较快,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智库部门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把研究成果出去。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智库部门可以把成果汇报给上级主管审查、邀请同行专家评议、开展研究调研反馈等活动,提高成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IM,这是智库成果进行交互式传播的一种手段。IM是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的缩写,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建立私人聊天室的即时通信服务。智库成果可以利用诸如QQ、MSN、飞信、Skype、新浪UC、网易泡泡、TM、Google Talk、阿里旺旺、mycool、商讯BB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参与程度高,发散性强,它集书信传播、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优点于一身。既有电话传播、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的迅速,又有书信文件传播的准确。网络用户可以即时对智库成果进行评价,智库部门也可以在网上充分对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扩大影响,同时网络用户可以在接收智库成果信息时再层层传播出去,实现信息的环流,影响更多的受众。

第5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关键词 新媒体传播;产业结构;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041-02

新媒体在传播结构和形态相对于传统的媒体最大的改变就是“去中心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网络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了地球村。信息传播体系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完全开放、无时间区域限制等。同时,信息传播交流平台和信息传播交易平台的开放,使得新媒体传播逐渐演变成“全媒体”的交流传播形态。在交流平台中,及时互动性和反馈性的特性,成为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全新的服务理念。新媒体经济运营管理中,贯彻服务意识有利于促进媒体产业化传播重构。

1 新媒体传播形态

新媒体的概念是以电子信息化通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将数字化通讯技术融入到信息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以,新媒体也是数字化、互动式的新兴传播媒介。其信息化和互动性是媒体主要特点,从信息技术角度上来看,新媒体是将信息字节数字化的形态;从传播角度上来看,新媒体在传播交流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反馈性。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及时将受众的信息反馈出去。在互动过程中体现了信息的个性化、人文化,把信息传播服务的新理念引进到媒体的经济运营中,颠覆了传统的媒体经营概念。新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个媒体。新媒体的运营管理主要依靠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以及局域网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并且传媒媒介变得多样化,由电脑、手机、数字电视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等媒介进行影音图上的传播。同时用户能够自主的选择想要了解的信息资料,并且传播者能够及时反馈受众的信息的,加强传者与受着之间的角色互动。

新媒体传播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又以拓扑结构而存在。信息在传送过程中不依赖与任何一个中心节点,从新媒体理论中来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络中的信息者、接受者和传播者,使得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角色都能在传、受之间转换。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精确的互动传播交流。这一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介是巨大的突破。传播媒介无法实现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及时互动,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滞后。并且传统媒体在向受众传播信息中,受众作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对于信息没有自主的接收权,这也是传统媒介逐渐落寞的一个原因。

如今,大众传播中媒介的重要功能是收集社会中的各种资源,比如商务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贷资源等整合到传播中介平台上,再利用便捷的网络传播渠道传播信息资源。传播形式、内容以及信息反馈上都随时触及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工作。新媒体的优势相比传统媒介对于信息市场来说有明显的优势,对于民众的生活娱乐圈有了更多选择的内容,对于新兴传播交流网络平台比如博客、微博、MSN等,传播交流中都体现出了个性化、情景化以及趣味性能够满足受众在传播交流中的某种个性情绪或者行为。其网络具有公开性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受众言论自由,信息有单调单板的文字转变为可视影音图像。对于受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媒介之间为了吸引受众也不断的加强了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新兴媒体产业存在巨大的潜伏商机。

2 数字新媒体是一种具有传播、交换和营运功能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首次让人们进行随时群体互动和即时通话交流成为了可能,也使一呼百应的互动活动有机会实现。在以往的时期,想要将一群人聚合起来,并且让他们有一致性的行动,就必须进行很多组织和传播的活动,人力物力耗费很大,它对人之间的交流有着很多物化的要求,而且对组织的要求也很高。到了现在,互联网成为了全球化交流合作的工具,而每个个体网名都拥有了互联网使用权限,并不是某一个团体或者组织独享此权限。如今这个时代大众传播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达到垄断的地步,传统的媒体已经无力拥有在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垄断力。数字化传播在技术和形态上面具有多样性,将大众传播中的人类交流方式进行了完全的改变,也重新地改写了各类媒介的生存状态。所以,重新构建媒介和传统媒介产业,对传媒经营方式进行转变,这一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行为。

新媒体要依赖于传播的形态与数字技术基础,它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以帮助进行资源交换。这个信息平台具有其虚拟性,拥有数字传播技术,在它上面传播和交换信息,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交易成本,倘若此活动具有普遍性,必将为数字媒介产业的运营带来很大的挑战。美国纽约大学的克莱舍基教授在其作品中分析了以上所说的现象,他说“未来的社会将变湿”,互联网会变成一个犹如加湿器的事物。以后网络和新媒体时代不会只靠如技术和代码之类的软件来促进发展,而将会依靠如社会性和理解场的“湿件”推动进步。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网络通讯同用户进行交流,使得人情味充满了“湿乎乎”的感觉。在这个“湿”的世界中,我们不用受到如同机关和工厂制度的约束,不用被迫群居于一地,可以享受自由的空间,可以借助“湿件”的功能和计算机软件,轻而易举地在互联网上组织形成各种群体,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去进行某些活动和项目。著名的克莱教师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对处在新媒体时代中的世界里的“湿”景进行了描写:如果有一个女士不小心将自己的手机丢在了公交车上面,她可以利用互联网功能去到论坛发帖,寻求网友的帮助,这样一来很可能有网友会偶然找到这位女士所丢的手机。

3 新媒体传播运营中的虚拟业务重构

网络是虚拟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媒体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打 响企业自身的品牌,千方百计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受众的注意。就比如前段时期,广州市中心街区出现大批跪爬人群,这次活动是由广东某网络推手为了扩大网站的知名度而一手策划关于虚拟和真实生活“成功”案例。将商业活动与网络宣传相结合的手段,使活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在南方评论中对此事件这样评论:“不宜局限于网络事件本身而应由此漾开去进一步探讨网络社区所带来的新的传播环境.以及这种传播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属性及其社会意义。” 网络平台中的私人空间充满了个性化的特点,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又具有无限性、无限量性等特征。所以,媒介企业要抓住在虚拟空间营销的特点,将海量的信息字符汇聚在网络交流平台上,而网络的互交性是最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同时虚拟网络市场中,形成一条资讯产业价值链,以此来满足经济市场竞争的要求。

如今,对于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内容有没有做预先的准备、设计、策划是媒体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传播媒体能不能策划出新颖而又能够满足大众需求的活动,也是媒体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对于网络媒体策划人员来说,有无自我策划意识是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媒体策划的自我策划意识就是根据媒体企业的定位及对媒体品牌整体风格的设计,基于对自身的客观认识和了解,对自身企业进行定位,并且在内容风格、形象定位、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准备和设计。不同板块的内容需要不同风格形式。现今的新媒体传播企业林林总总,如目前较为知名的几个网站腾讯网、新浪网、凤凰网以及人民网,在网站排版编辑上有很大的不同。

腾讯网、新浪网虽说是综合型网站,但是内容偏向娱乐,所以媒体整体较为活泼。而凤凰网与人民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凤凰网用户言论相对自由。不同类型的网站对内容的要求除了在娱乐性、消费性、大众性等方面具有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思想素质、语言风格以及网络引擎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新闻类板块的需要网络编辑有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洞察力,及时将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更新在网络上;综艺类板块的编辑在字里行间中体现一定的艺术修养、活泼的语言风格;体育类板块则要求主编人员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解说现场反应能力以及与受众互动的激情;而社教、经济类板块的网络主编更需要具有相对专业的知识储备。

这使得策划人员和网络编辑一定要有自我策划意识,明确企业的优势所在、劣势所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站风格。策划人员进行企业自我策划有助于媒体产业品牌名声的有效传达。网站角色风格的完成是媒体产业化的过程,作为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学会塑造自己风格,发挥新媒体企业的优势,顺应大众的要求。受众希望媒介中既能获得信息,同时又能获得娱乐性。

传统的网络新媒体中,信息资讯网站和网络搜索引擎是分开的网站。而如今,新媒体传播产业的经济营运产业模式中将其整合到一个网站中,并且还将人文化、个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融入进新媒体结构中,使得新媒体产业结构形成网络传播和销售的一体化的新格局。在传统的媒介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操纵者,同时也是信息资讯的传播商,把信息贩卖给企业、受众。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只能单纯的依靠媒体企业的自身名牌力、影响力去吸引投资商,在网站上投放广告。所以,目前媒体招商广告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网络媒体的营销模式也逐渐向广告资费、服务费以及VIP会员费的新理念转变。对于一个成熟的网站来说,用户的注册数量决定的网站的影响力和广告投放的价值。网络信息模式的到来,将所有信息都能转变为下载模式,这也成为了新媒体经营中必须要挑战的媒介生态。

4 结论

新媒体的发展,将电子数字传播技术与互动性、特殊性和开放性的营销模式引进到媒体的经济发展中,颠覆了传统媒介管理营运的模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新媒体信息“交易”中,使得新媒体数字平台成为一个平等自由、没有区域壁垒的开放平台。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能够进行虚拟的网络市场完成信息传播与信息交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的信息资讯,使得其他受众在网络平台中关注、跟帖等。新媒体传播形态产业化的重构,也是网民对信息资源的组合、整理和收集。因此,媒体产业化重构已成为新时期媒体企业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媒体企业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经济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PenguinPress HC,Feb,2008.

[2]尹连根.西方传播学视野中的网络社区社会属性研究们[J].深圳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l(4).

[3]莫智勇.新媒体传播形态及产业化传媒重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03).

第6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互动模式;网络环境;信息法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8-0012-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学视野下重新犯罪防控机制研究”(12BSH008)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11JJD840005)。

作者简介:冯景(1982-),女,河北定州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任建通(1981-),男,河北保定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1]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呈平稳上升的趋势。网络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当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用户间的信息交流日渐频繁,且互动内容愈加广泛,在网民与信息同时以惊人速度增加之时,信息互动交流模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问题不可小觑。

信息法规体系从广义上讲,涵盖信息法律、信息法规、信息规章、信息条例、信息标准、信息制度、信息伦理、信息道德等一切能够起到规范、引导、监督信息主体在进行信息活动时所发生的信息行为及信息利用效果的规范性文件。无论从宏观层次还是微观层次,无论其制定主体是国家还是地方或是组织,信息法规体系的目的都是为了全民共享有用的信息资源,去粗取精,维护信息利用环境,发挥信息价值,也可以说是为了信息的有效交流传播与利用,因此,信息法规体系的制定工作必然要考虑信息交流模式转变的问题。本文拟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变化对信息法规体系的重要影响,并在总结现阶段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法规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信息法规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网络化时代信息互动模式之转变

网络时代的信息互动并非传统模式的替代,而是传统信息互动模式的发展与延伸。信息互动模式大体上讲,分为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即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信息的传递仍然是单向的或是多向的,这点不曾改变。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互动模式在优化传统信息互动模式的基础上,更加新颖,且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提高了信息利用率,扩大了信息利用群体。总结信息互动模式的变化,以下五个方面较为突出:

1.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信息是在信道中传播的,信息作为一个抽象概念需要借助不同的载体进行传播,传统信息传播模式除口头传播以外,主要以书面形式的纸张为传播载体,如文件、报刊、杂志、书籍等,或是以有声图像、视频、音频为载体,如电视、广播等。新兴的传播媒介通过网络技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网络受众。人们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的交往行为,是一种同传统的面对面的在场交往不同的、隐匿了身体存在的缺场交往,[2]在传播方式上实现了从在场交往到缺场交往的转变。当我国网民数量递增之时,网络媒介也成为信息传播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传播载体。当然,网络媒介的迅速发展,并不能取代传统媒介,而是传统媒介的补充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与传统媒介并存。

2.信息利用方式的转变。信息以何种方式传播给受众,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使用率及信息的利用效果,网络时代的信息利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被动利用,转为主动利用。从信息生成角度讲,网络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自由抒发所思所想的权利,这无疑激发了网络用户对信息的依赖,用户更加喜欢主动将自己的动态随时更新到网络上。从信息利用角度讲,网络为信息利用主体主动利用信息提供了平台,信息利用者不必等到需要某种信息时才去寻找解决之道,在日常的网页浏览中,便可得到最新的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政治类与经济发展类信息,也可获悉贴近生活的社会性、商业性、学习性、娱乐性信息,增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好奇心及满足感,提高了信息利用的主动性。

第7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关键词:网络交互式平台;广告;资讯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6.028

广告资讯化是广告形态的演变趋势。对广告形态的考察一般为两个维度:一是广告信息载体,即广告媒介形态;二是广告信息流动方式,即广告传播形态,考察的是广告信息流动方式的总体情况[1]。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纵深开发与应用,基于web2.0技术的网络交互式平台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交互式和信息结构的开放式,整合媒介资源,建立起新媒介形态下的传播模式。在此基础上,广告资讯化的意义得以凸显,进而为我们提供了第三个思考空间维度:考察广告信息资源运作的总体情况。

一、网络交互式平台的传播模式实现

网络交互式平台是基于现代数字网络信息化社会特点而提出的新的媒介形态概念,是对未来媒介传播环境作出的判断。所谓“网络交互式平台”,主要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彰显并运用具有新媒体交互特性的手段,激发受众主动性和参与感,最终达到传播、交流、营销等目标的信息平台[2]。网络交互式平台在整合媒介资源方面最核心的作用是实现双边或多边体之间的互融互通:从内部信息流的角度,实现传统媒介、互联网、移动互联信息资源的互融互通;从外部信息流的角度,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用户、广告主之间乃至与整个外部大环境的信息资源的互融互通,信息传播模式由“单一传播转变为整合传播”,提高用户的使用和满足度,提升广告主的服务满意度。

同时,网络交互式平台使双方主体只要通过接口接入平台所营造的交互场域,就可以实现与另一方中任何主体的联通。该机制从根本上实现了线性传播形态向非线性传播形态的转变,传者可以成为受者,而受者也可以成为传者,传者和受者的角色不再固定不变,传者与受者之间的区分逐渐模糊,甚至消失,即传者(信息源)从专指定义变成了泛化概念,参与传播链路其中的人或组织都可成为传者,都可拥有自己的的话语权,主动创作和传播信息,对传播的信息内容又相互影响和控制,从信息的角度,真正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传播”的模式转变。

另外,基于开放式信息结构的网络交互式平台,以“共聚”式而非“集成”式建构。“共聚”与“集成”两者概念之所以不同,在于,前者是保持各主体活力为前提的汇聚,而非如后者般以彼此的消融为代价的融合,更强调的是平台系统各要素间的平等关系。

所以,当一切信息都可以用“0”和“1”表示的时候,当开放的互联网越来越像大众媒介的时候,在网络集聚效应下受众或用户规模化的同时,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别的广大受众或用户开始分为兴趣一致的和利益相关的“小众”,大规模的同质化消费群体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社群的出现和聚合,“大众传播模式演变为分众传播模式”。

就广告活动而言,有学者指出,“研究在Web2.0条件下的营销及其传播规律与方式,便成为重新理解‘广告’的重要前提,理解中国广告业走向何处的思想前提”[3]。营销传播的方式不再仅仅是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充当信息源,作为受众或用户也可以成为广告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广告传播活动拓展出一个新的信息传播空间。

二、广告形态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

广告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广告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注定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社会的营销环境和传播环境对广告的生存发展往往又具有决定性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在不同时期,社会的营销、传播环境也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广告在生存形态、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变,与变化中的生存环境保持积极及时的快速适应和动态反应。这是广告获得生存发展的必需,也是必然[4]。从古至今,从自发到自觉,而如今进入数字网络信息化社会亦然,广告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嬗变。

有学者就此给出了一个基本命题:“新的技术必然催生新的媒体,新的媒体必然带来新的广告生存形态”;同时指出,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付费的,公开传播的,有关生产与消费、供应与需求的所有商务信息都属于广告的范畴。其介质、形式不必拘泥。那么,对网络传播而言,在网络上的所有商务信息都是广告,并不一定有固定的形式”[4]。还有学者认为,在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形式将由明确变为消融,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和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媒体经营收入中的受众付费的比例将逐渐提高,传统的广告形式——单独占有媒体时间和空间的广告则必然受到抵触。这一抵触的结果,首先就是在数字媒体上,广告所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形式不再明晰可辨,而是消融近无”;认为数字时代的广告很难再有明确的形式,几乎等同于电子商务、数字传播的所有形式,“在这种广告形式趋于消融中,广告信息则从两个方面进行变形:一方面,数字传播的广告形式变形为信息专栏,其简洁、个性化标题背后,链接的是一个个虚拟商品展厅及电子商务全套事项。另一方面,则是硬性的或显性的广告变身为软性广告、隐性广告、或曰置入广告”[5]。国外的学者研究成果指出,在我们未来的数字化生活中,“广告变得非常个人化,以至于我们几乎分辨不清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广告了”[6]。

广告的泛形态化,并不等同于“广告的消亡”,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广告若能做出“适应环境”的变革与创新,成功实现转型,广告不仅不会消亡,甚至可能作为营销传播的主导,继续引领营销传播前行[7];同时认为,广告形式是否适应新的媒体,应取决于其能否实现对新媒体特征的充分张大,这是对广告形态演变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4]。另有研究成果认为,广告承载的是经过加工的信息流,广告信息化路径强调的是广告的信息服务属性,广告公司完成信息服务的基础是依托营销理论,通过科学的手段,准确捕捉消费需求,进而提供有针对性的广告传播服务[8]。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广告资讯化,正是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的未来广告形态发展趋势。

三、广告资讯化乃大势所趋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广告资讯化强调了用户获得和使用广告信息的主动性,以及广告信息对用户产生有用价值的及时性。这与传统的广告观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

(一)用户获得和使用广告信息的主动性

从广告传播功能演进的角度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经济中的商品信息告知功能广告即“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20世纪

30年代-50年代劝服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诱导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沟通功能[9]。简而言之,即“简单告知劝服诱导沟通”的功能演进脉络,可以看出,广告作为一种传播工具的局限,在发展到“沟通”这个阶段的时候,在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的传播环境下正进行着突破。在传统媒介时代,广告被利用过程中不断张大其诱导功能,使得广告不断强化信息不对称,与广告最初所发挥的告知功能,为了从某种程度上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初衷背道而驰,以致广告公信力在不断丧失,广告效果在逐渐减弱。而数字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广告的发展迎来转机,正如有学者所言:“广告,从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消除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在传统媒介时代,由于工具性限制和人们在利用广告过程中不断张大其诱导功能,使得广告又在不断强化信息不对称。广告的公信力在不断丧失,广告效果在逐渐减弱。广告必须回归其告知功能,实现广告接近完全商品信息的传达,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广告传播的效果。这一目标在传统媒介时代难以实现,但是在数字和网络传播时代,广告接近完全商品信息的告知,则成为可能。”[9]

因此,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不是对简单告知功能的重复,而是在用户、广告主、广告媒介之间建立起“沟通”机制,沟通机制的建立,昭示的是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所实现的传播模式中各个主体之间平等的信息受传地位。在广告活动中,用户一旦在传播过程中获得了平等的受传地位,用户获得和使用广告信息的积极主动性将被调起,以致于参与其中,因体验性而产生强烈的传播效果。有研究成果就指出,使用户参与广告活动的可有两种方式:一是将已有的由广告主提供的广告信息置入到用户自制传播的信息环境中,所谓置入式;二是用户参与广告的创作,然后通过网络获取营销沟通效果,所谓自创式[10]。

(二)广告信息对用户产生有用价值的及时性

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广告的生产和传播行为建立起多角色定位和分工精细化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生产关系下,各个角色通过融合的生产方式共同获得最大化的广告受众和用户,同时,各类融合于终端的媒介凭借各自不同的技能属性,在面对共同获得的广告受众和用户时,各展其能,发挥所长,对受众和用户进行细分,实现“一对一”精准分众传播。

而网络交互式平台建构所依托的数据库,也为精准广告信息传播提供了根本性的物质保障。有学者研究指出,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未来广告生存的终极形态将基于专业数据库而存在[4]。数据库建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受众和用户数据库,也就是对受众和用户的行为轨迹进行记录,从而分析其人口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受众和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把握,进而进行精准传播;另一类就是内容数据库,将所有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形式存储于网络平台之中,受众或用户如果想要了解某信息的内容,可以主动地通过网络交互式平台即时获得。

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广告空间必然向两类终端延伸,一类是基于无线互联的移动终端,一类就是搜索引擎,广告呈现出“即时、移动、搜索、简练”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式正逐步由AIDMA模式(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向AISAS模式(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演变。

总而言之,广告资讯化趋势建立起“提供-使用(利用)-反馈”的信息机制,这是传统广告传播模式中所不曾形成的。因此,广告资讯化趋势所强调的问题不仅仅是广告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广告信息资源运作。

四、广告资讯化趋势强调广告信息资源运作

广告信息资源运作主要体现于对广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告信息的传播包含于广告信息资源运作。广告信息资源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承载广告本身内容的信息资源,另一个则是受众和用户及潜在受众和用户的信息资源。

网络交互式平台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层面,基于“交互式”传播模式,致力于建立起新的受众或用户、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机制。具体而言,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对受众和用户信息及行为进行甄别,再到人群细分并根据用户个体特征进行精准的广告信息传播;而受众和用户以自身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心理)通过网络实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形成社群,共同表达诉求。在实现以上“交互式”沟通机制下,达到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效果。

以搜索引擎为例。搜索引擎凭借网络蜘蛛程序对海量互联网信息进行抓取,在对信息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索引数据库,等用户查询时由检索器按照用户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将检索结果返回给用户。根据其工作原理,由于搜索引擎面向整个互联网信息的抓取与预处理,在信息的海量性、自由性、客观性上满足了用户体验,使用户形成应用依赖,赢得了公信力的口碑,被认为是可信赖的、使用度很高的信息获取渠道。有研究成果对其信息运作特点归纳为: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够控制信息的传播[11]。搜索引擎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交互式媒体平台,成为网络交互式平台的最重要的具体应用之一,在搜索引擎以及搜索营销应用前提下,精准

营销成为可实现的目标。而搜索输入的关键词基本反映了用户潜在意图的需求信号,由此识别用户意图,在此基础上匹配与之相关的广告。而对于广告主而言,搜索引擎实际上已经为其提供了一对一的用户需求前置选择,搜索营销实现了用户需求与广告主提品或服务的精准匹配,相关性极高,传播效果也可以根据单次点击成本与转化率比例来进行科学的衡量,并加以持续优化[12]。搜索引擎成为广告信息资源运作的优化平台;反之,广告信息资源运作也成为搜索引擎建立未来主要商业模式的基础。

再以SNS为例。SNS社交网络正在构建Web2.0时代重要的传播形态——网络人际传播模式。网络人际传播指人与人之间借助网络交互式平台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13]。具体来说,就是用户基于共同的兴趣通过网络交互式平台关注其他用户,当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一个陌生人主页,系统会显示他(她)与自己的共同兴趣与爱好,以及他(她)的微博、推荐、评论、博客、日志和相册等互动信息渠道,浏览这些信息,所推荐的信息,将显示在所有关注自己的人的页面。推荐隐含认同信息者的趣味,推荐的结果使部分人保留关注,继而再推荐、再有人取消关注,如此反复,用户关系的核心越来越稳定和深入,如此不断扩展关系,最终将涵盖一个人的所有兴趣,把全部所关注的人兴趣叠加,或所有关注我的人兴趣叠加,最终形成了以自我为蓝本营造的社群。

所以SNS社交网络的核心是用户,抓牢用户使用心理,增强用户对社区的粘着度与忠诚度,通过人际传播进行口碑式营销,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注册加入,注入新的信息资源与人际圈,使SNS网络社区不断发展壮大。营销传播效果愈加显著,如此形成广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简而言之,SNS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开发出由“信息、用户、关系”三要素构建的广告信息资源运作模式,给广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五、广告资讯化促进广告业转型发展

有学者对广告产业的转型给出了核心命题:以广告产业来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相关领域[14]。该核心命题突出了两个关键词:“整合”与“服务”,这也是广告产业转型内容的核心,而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的广告资讯化趋势正是围绕这两个核心,营造着新的传播环境和营销环境,促进现代广告业转型发展。这是本文分析的最终意义所在。

(一)宏观层面:围绕“整合”,实现广告产业形态平台化

网络交互式平台使广告产业链重构成为可能。广告产业逐步实现从单纯的广告策划与创意到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由单纯的媒介向综合的专业服务转型,使广告公司与广告主或媒体从传统的委托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广告产业各个主体间伙伴型新关系的重构,是广告产业形态平台化的实质性意义所在。平台模式意味着各个主体之间平等互利的关系形成,分享平台所创造的所有收益。广告产业形态的平台化最终将实现广告产业商业模式的变革,正如有研究成果指出,广告产业形态由提供单一广告服务的广告产业走向提供广告、公关、促销、营销咨询等多元化服务的 “大广告产业”[15]。

(二)微观层面:围绕“服务”,实现广告企业向信息服务类企业转型

在广告资讯化趋势下,广告企业必须转换经营观念,突破策划和创意的专业限制,向信息服务类企业转型。通过对自身的客户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业务资源进行整合,对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一体化的信息生产、信息传播和信息服务[16]。在某种意义上,服务模式转型是广告产业战略转型的最高层面,它必将改变广告企业传统的地位与角色[14]。在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中,广告公司将不满足于信息传播的角色,而是进入到广告主和媒体的组织结构中,成为广告主和媒体的咨询和管理公司,在其主导下,实施广告信息资源的运作,对广告信息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与利用,从而真正参与广告主或媒体的战略决策,进而提升整个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黄迎新.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变迁[J].东南传播,2009(6):15-17.

[2] 寇紫遐,张金海.互联网交互式信息平台营销传播探析[J].新闻界,2010(6):6-7.

[3] 程士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广告业发展之路[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24-26.

[4] 张金海,王润珏.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背景下的广告生存形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493-497.

[5] 舒咏平.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J].新闻大学,2007(1):30-34.

[6] 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 泳,译.海南:海口出版社,1997:15.

[7] 张金海.挑战下的广告:变革、创新、转型[J].广告人,2010(4):12-13.

[8] 黄升民,王 昕.大国化进程中广告业的纠结与转型[J].现代传播,2011(1):85-91.

[9] 张金海,廖秉宜.网络与数字传播时代广告告知功能的回归[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6(7):48-49.

[10] 王 璇.媒介融合对广告形态变化的影响[J].商情,2009(52):103-104.

[11] 查国伟.从新华搜索面世看搜索引擎传媒功能的凸显[J].今传媒,2009(3):35-37.

[12] 张金海,余晓阳.从甄别选择到精准匹配互联网互动平台的广告运作模式[J].广告人,2011(6):54-55.

[13] 董依明.从人际传播学角度解析SNS用户粘着度[DB/OL]. (2010-12-22)[2011-12-10].

[14] 张金海,黎 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6):4-10.

[15] 程 明,姜 帆.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广告产业形态的重构[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4):502-507.

[16] 张金海,黄迎新.广告的危机与广告产业的升级与转型[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7(6):6-10.

Analysis of Advertis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rend on Network Interactive Platform

ZHANG Jin-hai,LIN Xi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第8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报纸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整合之后,为新闻评论在网络上开辟了一块新阵地,成为报纸新闻评论的有效补充,而网络新闻评论与报纸新闻评论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而是扬各自优势,避各自短处,互补互动,实现了新闻评论的双声道运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报刊电子化与网络报刊化。将传统报刊的新闻评论内容展示于网络媒介,突破报刊媒介发行的地域限制,将传播范围最大化和效果化,让异地、异域的受众通过网络媒介也能了解其内容,形成向外辐射的影响趋势。同时,传统媒介可以从网络中发现新闻评论的议题,对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讨论话题、各种言论进行筛选、修正,提炼成可以在报纸上展现的新闻评论。从当前网络媒介的受众群体来看,不如报纸媒介的分布层面那么宽泛,借助报纸媒介的传播能够让精彩的声音得到更多层次的传播。

网络充分利用报刊资源。报纸媒介中新闻报道和评论可以成为网络新闻评论的议题设置的重要来源。以人民网的“观点”频道为例,观点频道中以传统媒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作为资源的栏目就有“报系观点”、“媒介言论”、“观点碰撞”等栏目,其中“观点碰撞”以新闻事件的点击、各方媒介评说链接、编辑留言和网友发表感言为主要框架,通过对热点和焦点新闻事件的抛出,将传统媒介,主要是纸质媒介的评论整合起来,形成一定的评论氛围和互动环境。

报刊与网络的联合行动。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中,报纸媒介与网络媒介联动配合评论,使多种媒介的评论能够相呼应,形成多层次、大范围的言论交流。可以是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联动,也可以是不同系统的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之间的合作。传统媒介或网络媒介对其新闻事件的评论价值先作出判断,然后,在各自的媒介上展开评论,不仅在报纸媒介中请专家学者针对新闻事实发表个性化、独到的看法和意见,而且在网络媒介开辟专栏,让专家学者在网络媒介上与受众交流讨论,并且,报纸媒介还可以选取专家学者与网友们精彩的对话刊登。这种多媒介的大范围合作,一方面体现出新闻事件本身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媒介之间的评论联动,也容易形成有规模和气势的评论效应。

广播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报刊是视觉媒介,人们通过视觉来阅读;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媒介;互联网也是需要视觉感官的媒介。然而,只有广播,诉诸单一的听觉信号,是属于一种非视觉的媒介。广播所具有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接收实体经济便宜、接收方式简单和内容涵盖丰富等特点,为其扩展受众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网络媒介的迅速成长,广播媒介的对应政策同纸质媒介一样,选择了与网络媒介互动和结合,将自身所拥有的音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媒介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和新手段扩大新的传播领域和范围。广播与网络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两种:

广播的网络版。这是传统广播在网络媒介上进行的延伸,拓展了自身新的发展空间,借鉴传统广播方式实现了网络媒介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使声音介质文字化、视觉化、形象化,打破了传统广播以声音为主要载体,以听觉为唯一感知渠道的形式。传统广播的传播在时间流程进行中播出,限定了受众该什么时候接收和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并要求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与消费信息的时间是同步的。网络媒介在信息上的传播模式恰好与广播相反,体现异步性,通过存储信息的方式让人们在可能的任何时间来消费和利用这些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动索取信息。网络媒介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播传播稍纵即逝,仅有声音而无图的缺憾。例如,中国广播网(省略),在该网站中提供了在线直播、网上点播和宽带视听等服务,通过直播或点播方式来收听节目。直播是广播电台实际播出广播节目的互联网传播形式。点播则将节目做成一个个片段,受众根据标题或分类选择所关心的片段收听。

网络化广播。从网络发展的角度来看广播,这种形式跳出了传统广播的模式,真正发挥了新媒介广播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更新,除了在内容影像化方面努力争取着自己的市场,在音视频内容开拓方面也有了发展。

传统广播的传者与受众界限分明,而广播与网络媒介结合后,传者与受众从原来点对点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受众的参与反馈的面和度有所提高。网络化广播的播出不照搬传统广播的新媒介形式,网络媒介电台主持人充分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在节目中提供短信评论、短信调查、论坛发帖、热线电话等多种结合方式说新闻,交流谈话,有很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网络广播集纳和享用传统媒介新闻资源,开展与传统广播电台的合作。网络媒介中的在线广播发展也为网络媒介增添了新的形式和内容。中国宁波网“天一网络电台”,发挥广播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各自优势,是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电视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的互动

电视新闻评论是形象化、视听结合的评论,这是电视新闻评论与报纸、广播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画面和字幕直接诉诸受众的视觉器官,音响及解说直接诉诸受众的听觉器官,传播符号的多样化和感知的多通道,使电视新闻评论与其他媒介相比更具现场感、真实性和说服力,容易消除人们对被评论事件和人物认知的不确定性,进而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评论的内容。网络媒介可以单独或综合处理资料、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类信息,配备相关的图文背景关联为受众提供立体化的评论资源,为电视新闻评论超越自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视与网络媒介的结合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电视的网络版。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电视媒介在网络媒介上设立可以进行视频播放的网站,提供电视节目的在线点播,从网络媒介向电视媒介转变。这类网站往往是对电视台节目的一种补充,可以是电视媒介的电子版,将自己或相关媒介上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内容照搬到互联网上,将网络媒介的多种服务功能融入其中。如北京电视台的网络电视频道(省略)和深圳电视台的网络直播中心等。还有一种具有整合意义的网络电视网站,区别于传统电视媒介的传播方式,将电视台搬到互联网上,在线收看电视频道。如最近建立的“中国网络电视”网站(省略),正处于探索阶段,节目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真正的电视相比,但这毕竟是媒介结合的新形态。①手机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因容量有限,则要求短小精悍。②

互动电视。这种方式使电视实现网络化功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和易用性,且能保证画面的效果。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体育信息频道,主要提供体育比赛和另外一些相关信息的服务,观众在看一场体育比赛时,可以使用遥控器显示出一个选择控制菜单,进行分段收看和比赛的一些相关信息,比如赛事背景、选手介绍、相关评论等的选择,使观众全方位了解这场比赛的所有信息。2004年11月17日,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在网通“天天在线”宽带门户网站上开播一档网络电视互动直播栏目“说给女人听”,这档宽带电视“互动秀”节目的观众可通过宽带互联网、手机、固定电话与杨澜进行实时交流。“互动秀”是目前国际网络电视流行的一种直播形式,基于宽带网络,受众通过网络留言、电话和短信等方式提问,专家通过视频现场或远程连线即时交流解答。这种方式的结合,使电视媒介具有了很多网络媒介的特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媒介,克服了许多电视媒介先天的不足之处,这也是电视今后与网络媒介竞合的一种方式。③

电视利用网络媒介覆盖广的优势,快速拓展电视传播的新空间。网络媒介的应用增强了电视媒介的互动性。受众的互动行为延伸到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的前前后后,受众的随时参与成为可能。这使新闻评论的题材内容更加切合受众的实际需要,体现出受众的主动性和传播的双方互动性。

注 释:

①冷冶夫:《网络媒介对电视媒介的冲击》,人民网《学术研究》,

②殷俊:《博弈手机电视――1.渠道:探求合作共赢之道;2.内容:战略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7(7)。

③殷俊:《跨媒介经营》,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9篇:交互式网络传播范文

文化部《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对网络音乐的名称下了定义——“网络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由此可见,网络音乐这一种新的音乐形式,是通过网络制作、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易的电子化音乐。网络音乐中所指的“网络”,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国际互联网,而且包括电信网、移动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以及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各种以FP协议为基础的能够实现互动的智能化网络的互联。除去文化部的这一“官方”概念和定义,笔者在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中看出当前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网络音乐的界定比较宽泛。胡斌在《网络音乐的多文化视角研究》一文中指出,只要是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的音乐均可称之为网络音乐。胡斌认为,作为传统音乐形式的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广播音乐等,一旦通过网络这一媒介进行传播,便带有了新的特征,便成为了网络音乐。显然,这里所提到的网络音乐均属于比较宽泛的网络音乐概念。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过网络这一媒介来完成制作过程的音乐才能称之为网络音乐。杨建国的《网络音乐文化初露头角》一文,援引2002年亚洲音乐节举办的“网络时代亚洲音乐文化发展研讨会”的一位专家的话说:“假设有一天多明戈要录唱片,他在墨西哥家中的一个录一音室里唱,柏林爱乐乐团在德国即时伴奏,录音师在纽约采用科隆大教堂的环境效果模式当场合成,而你在上海同时欣赏的时候,就会明白,这就是网络音乐。”关于网络音乐定义的这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偏重音乐的传播方式,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作品只要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传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音乐。第二种观点强调只要是在网络上制作并流传的音乐就是网络音乐。

二、网络音乐的艺术特征

1、多样性

计算机的普及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对等的多媒体平台,而音乐的特点决定了它是时间和传播的艺术,二者先天的DNA契合决定了网络音乐的神奇效应。由于音乐传播方式摘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科学时代,网络音乐作为一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它以独特的魅力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视听享受,其改变迅速影响着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激发了人们的需求欲望,本文从网络音乐的定义分析入手,着重论述了网络音乐在现今时代背景下的艺术特征。关键词:网络音乐;概念;艺术特征的改变,音乐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其形式上的多样化也使得我们的音乐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计算机和网络这个特殊传播载体,为许多音乐形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使新的音乐形式的诞生和传播成为可能。网络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也是网络音乐区别于其它音乐传播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把网络音乐进行划分的话,它是多种多样的,如FLASH音乐、MIDI音乐、电子贺卡音乐、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网站背景音乐、网络MP3音乐、视频音乐、彩铃音乐等等;在音乐形式上,它囊括所有了音乐类型,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声乐曲、通俗音乐等。网络中传播音乐的多样性表现为音乐形式及音乐种类的丰富多样性。

2、重复性和再现性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作为一种信息被传播,可以带给我们愉悦和美感,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中,人们只有在音乐厅、歌剧院、音乐沙龙、广场才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人们欣赏音乐受到了时间条件的限制,因为当时的音乐无法被原封不动的重复和再现,人们必须在现场才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们的许多梦想都变为了现实。广播、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音乐欣赏在时间上的限制,因为音乐可以被原汁原味地再现、复制和重复,改变了音乐原有传统的传播形式给音乐传播设下的种种羁绊。留声机、录音机、CD、MP3、VCD、DVD在音乐传播中虽然和网络音乐有着共同的特点———可重复性。但音乐的欣赏内容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网络音乐传播给人们的选择视听提供了无限大的音乐欣赏空间,根本上摆脱了广播、电视在时间上、内容上对人们视听的限制。网络的共享,科技的发展,使网络音乐的传播达到了极致,其最大的特点是音乐可以不受限制被重复、再现。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远程性特点,决定了一首乐曲从它诞生之日起,只要经过互联网来传播,就可能被无限量传递,无限量被下载,不受空间、时间的制约和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上网就可以完成,使这首乐曲被反复下载和再现、不受限制地被反复欣赏,使更多的人享受到音乐重复和再现的快乐。

3、远程性

在传统的传播形式中,音乐的欣赏无疑带有一种贵族化的倾向,是少数人的专利,人们欣赏音乐受到了许多时间和空间、经济条件的制约;不管是多么美妙的音乐,你如果身在它处就无法欣赏,而场地的空间又决定了听众的人数是有限的,注定了好的音乐欣赏与大众无缘,也注定了好的音乐欣赏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现代的音乐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使你随时随地都可以欣赏美妙的音乐。互联网中MSN、QQ、BBS等网络通讯工具使音乐的交流和传播同样具有远程性的特点,好听的音乐作品、最新的音乐资料等信息,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并与好朋友共享。在互联网中音乐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是所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由于互联网的特点,使音乐创作者、音乐爱好者、音乐传播者之间突破空间,使远距离的交流、传播、共享、创作变为了可能。

4、开放性和交互性

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使网络音乐的诞生成为可能,它巨大的存储功能保证网络听众不用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就可以随时从网络上点击收听或者下载音乐。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欣赏音乐,完全平等的基础平台。互联网络的交互性传播不必像其它大众媒介那样,要借助其它的社会公共系统才能完成,它通常依靠自身平台就可以完成交互行为过程。传统媒体在传播音乐的过程中,无疑都会受到许多的限制,而网络音乐就像一个全天候开放的书架,其所有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它音乐品种齐全,就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商店,你可以找到任何音乐流派和音乐形式的音乐,同时你对音乐进行选择性的欣赏也是完全自由的,网络音乐无须经过专门的音乐制作部门和媒体单位的过滤就可以被网络听众所接收。它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因素,人们不必要考虑欣赏的顺序、时间,欣赏的内容也可以随时更新,音乐的风格可以自由挑选,欣赏者的欣赏好恶受到了绝对的尊重,欣赏者的审美个性得到充分释放。音乐爱好者利用网络表达个人的意见和喜好,互联网使网络音乐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传播的隐身性,网络的交互传播不需要谄媚迎逢,不需要矫揉造作,通过网络媒介就作品的多方面问题进行更加直接、即时和全面的交流,它们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频繁和快捷。这就使音乐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音乐创作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变得现实与可能。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