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精选(九篇)

交互式阅读教学法

第1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英语 阅读教学 交互式

英语篇章的阅读教学是中职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和提升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也是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其关键是让学生懂得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而目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沿用“直接法”或“演译法”,突出篇章的语句朗读、词句讲解和语法结构的分析,有时直接进行段落划分,归纳中心思想,然后背诵或复述原文,既枯燥无趣,又给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困难,教师唱无奈地“独角戏”,阅读课成了无聊而沉闷“睡觉课”和“发呆课”。

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和课程目标,必须实践和探索高效、全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学习策略。本文将阐述“交互式”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交互式教学方法的含义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A. S. Palincsar和A. L. Brown研究产生了“交互式”教学法。它是教师和学生轮流主导文章段落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阅读过程中完成阅读任务。

Palincsar将阅读理解的策略分为两类:增进理解的策略和监控理解的策略,具体把训练阅读技巧的重点放在四种策略:

1.小结:识别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观点。

2.提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向自己提问,确保理解所读过的内容;换言之,在阅读的过程中监控自己的理解程度。

3.澄清:如果发现自己不能理解或者理解不清的内容,采取一些合适的步骤(如解释、重复阅读)把问题澄清。

4.预测:根据自己当前阅读的内容,预测文章后面可能出现的内容。

教师让学生默读全篇阅读材料或部分材料,然后明确地示范如何在理解课文时运用各种理解的策略,比如,如何抓住课文的主题做总结,如何围绕课文的中心意思提出问题等,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运用策略的过程演示、解释清楚,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可能的接受水平。在教师示范之后,学生重读阅读语篇或接着前面读下去来练习使用这些理解策略。教师安排学生轮流做“小老师”,在大家默读完后,这个“小老师”要象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讨论和分析课文的内容,包括就课文内容提出合适的问题要大家思考、回答,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澄清难词、难句的意思,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反馈,做进一步的示范,提供引导、提示和解释等,所有这些都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对话中自然地进行的。

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的交互认知活动,其实质是读者通过阅读语言符号及其理解与作者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此过程的进行需要合作探究、交流以达到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化,“交互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体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探究,通过双向的“问答”,进行信息与观点的交流与探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在多种教学资源的帮助下,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资源共享、作息互通、平等对话和创造思维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知识,在对话中交流想法,在互相帮助和配合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交互式教学在阅读课上的设计与实践

考虑到职高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交互式教学法把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读前,读中和读后。在阅读前,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与文本有关的背景知识,即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利用职高生好奇心强、活跃的特点,尽可能地让学生多了解关于语篇的信息,给他们足够的思考和预测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学生参于阅读的积极性。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用已有的“信息包”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文本进行有选择、有目的阅读、讨论、理解,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做清晰的示范,并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建立自信,让学生在分好的组内合作学习,轮流充当“老师”去主导阅读的继续进行,在不断的提问、预测和澄清反复中完成语篇的阅读和理解。在阅读后,教师适当地把阅读语篇进行拓展和深化,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种注重师生、生生交互,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都能得极大的提高。设计课堂教学如下:

阅读前:教师通过提问、讲故事或播放音视频文件等提供与文本有关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文本有关的各种图式(背景知识),引起职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内在动机。

阅读中:第一步,教师挑出事先分好的若干小组中的一组来做示范,先由教师主导阅读,让学生读整篇课文或课文的一部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有疑问的地方可以作标记,以备教师讲解。教师提出引导学生理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鼓励学生模仿教师提问那样继续向组内的学生提问其它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回答,组内的学生可以轮流充当“老师角色”向组内学生提问,提出问题和澄清答案不断的重复,直至阅读语篇的结束。

第二步:教师利用上下文或词汇形态提供的线索诱导学生清除词义障碍(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直接提供词义),以便于下一步阅读,组内的学生也可以提问和澄清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阅读后:做课文相关的练习和回答问题,并就文章大意做适当地概括,也可以播放磁带,让学生朗读语篇,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培养读、听、写的能力。

三、实践案例

现结合一则奉化职教中心11动漫班英语课教学实例,分析如何操作“交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依据交互式阅读课堂的教学步骤,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步骤从易到难,环环相扣。材料选自高教版中职教材基础模块3,unit one-- ,就Reading部分上一堂阅读教学课,运用“交互式”阅读教学法。

阅读前:教师播放简短的视频文件---Christmas场景,唤起学生关于圣诞节的储存信息,引发学生对圣诞节活动的思考和讨论,再出示圣诞节活动的图片,帮助学生解决语言表达障碍,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为后续交互式活动打下表达的语言基础。

T:I think you must know it is about Christmas Day in the video, yes?

S: yes ,it’s Christmas Day .

T: If your class will hold a Christmas party at nigh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S: we will…… (教师一起展示若干圣诞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表达想法)

阅读中:

教师顺势抛出问题,引出关于冰上办圣诞晚会的想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和交流关于活动的打算,再运用评价策略,对学生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学生阅读的兴趣;

T: Do you know ice?

S: Yes ,we can see ice in winter

T: Yeah, on Christmas Day we can see ice on the river, Do you like playing on ice?

S: Ok, it sounds good ,it must be very interesting.

T: Would you have a Christmas party on ice?

S1:……

S2:……

T: What activities would you have about Christmas party on ice?(问题)

S3:we will……

S4: we also can ……

教师继续主导阅读材料的学习,提出问题,让学生进入Mr Hall冰上办圣诞的课文阅读,阅读整篇或一段之后,请一组同学来作交互式阅读活动的示范,教师首先提问,由学生回答,再由一个学生模仿教师提问,再由其它学生回答,学生轮流充当“教师”角色,提出问题,再由其它学生回答,问答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新的问题来澄清自己对文章的疑问,也可以提出问题来后面的内容进行观测。在阅读过程进行中,要伺机讲解语言点。

T:Now let’s come to a text about a Christmas party on ice by Mr Hall and his friends. What did Mr Hall prepare for the party? (问题)

S1:First, he carried out all the furniture from his living room onto the ice

S2: Mr Hall have prepared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T: how about his friends? (澄清)

S3:Yeah, Mr Hall invited all his best friends to the party.

T: I think they very happy?(观测)

S4: Yes ,they were very happy.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party that night?(学生模仿教师提问)

S1:……

S2: Did Mr Hall drink too much ?

T: Yes , Mr Hall drank a lot and didn’t wake up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next day .

S3: What happened later on ?(澄清)

S4:The ice had broken up and had carried all his living-room furniture and carpets out to the sea with it.

教师再次主导组内合作,要求全部小组内学生再次阅读短文,然后通过合作完成Exercise10、11,填好信息卡,以此训练学生的捕捉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然后叫若干组进行全班展示阅读效果,通过小组内合作,互动式交流探讨,组内大多数学生很快能将任务完成。教师对结果进行评价鼓励,以此让学生增强阅读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阅读后:语言输入之后,就要给学生语言输出的机会,让学生重读课文,进行小组合作,学生根据Exercise12里的问题进行提问,由别的学生加答,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通过上下文,字里行间推断出作者未直接表达的意思,然后表达出来。

四、教学的成效与启示

教学实践表明,交互式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式发生改变。中职学生阅读英语兴趣得到了提高,阅读方法也更加有效和合理。学生们不再是自顾自,都能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能比较灵活地运用阅读的四个策略,在理解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有部分学习困难学生由于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对话以及轮流充当“教师”的角色,他们的阅读策略应用水平逐渐得以提升,特别是在阅读速度和准确率两方面均有比较大的提高。以下是笔者在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启示:

1.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随着交互式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引领者”的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以在小组中轮流担当“教师”的角色,最终完全独立于教师自主地进行阅读和对话。因此在交互式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勇于质疑,既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2.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控制难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交互式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交互式教学的不同阶段,但由于职高生语言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局限,个别问题学生无法提问,也无法回答,不知道观测下文,也对澄清疑问没有把握,这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得以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要设置好问题的难度梯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可对学生逐渐提高要求,直到他们能独立地运用这些策略,这体现了学习策略的迁移。

3.教学时要注重反复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

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信息阻塞时,人的思维系统要求他重新阅读材料,边阅读、边进行适当的迁移联想,于是,学生根据已建立的知识系统,把同某一点相关的内容都激活。这一过程中,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输入,对阅读者的启示作用、提醒作用是非常大的。此时,老师、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便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

4.教学时要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进入课堂,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欲望,不仅有求知的欲望,而且有归属、自尊的欲望。期望得到团体、同伴的承认,取得应有的地位与他人的尊敬。如果在课堂中,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自尊与归属的欲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能唤起每个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从而激发阅读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中职英语阅读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必修课”,面对以往的困难重重,交互式教学模式给我们中职教师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手段,通过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有效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习惯等手段,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积极有效地完成阅读任务。交互式的合作也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语篇理解能力和观点表达能力,最终落实在培养中职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上。

[参考文献]

[1]Brown H D.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2]刘合群.《中职教育新理念》[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九月第一版

[3]王晓利.《论交互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师大学报 2006 (7):56-60

第2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交互式;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目前,国家规定的小学阶段英语课时是三到五年级每周3课时,这些学时只能将教材内容和练习册内容勉强讲完,英语阅读只能是在课外鼓励学生自己进行阅读,针对重点的单词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由于阅读中的单词不如教材中的单词重复率高,时间一长学生就又会忘记了。而英语的课外阅读又不同于母语阅读,家长能够随时地指导学生,阅读中的生单词就成了阻碍学生继续读下去的羁绊。对于英语阅读,家长的指导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家长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指导和照顾孩子,也有的家长怕自己读错了,遇到不会的单词不敢教给孩子,以致于学生阅读的进度变得异常缓慢,久而久之,英语阅读无法深入地进行下去。“交互式”英语阅读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家长和学生”三种不同的交流和互动方式,使得零起点的学生也能慢慢地喜欢上英语阅读,并从中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一、师生之间的“交互”

英语阅读书目中大量的生词是影响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原因,而教材中学生学到的单词是有限的,因此只要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也就打开了学生英语阅读的钥匙。而突破生词障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教材之外补充自然拼读法。在英美国家,自然拼读法贯穿于学前班到六年级的课本中,学生通过学习自然拼读知识,基本能够达到见词能读、听词能写。自然拼读法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单、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外研社出版的《小学自然拼读过关必备(上、下)》以及《丽声唱学自然拼读》《丽声瑞格叔叔自然拼读法》一系列自然拼读教材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让学生通过学习字母与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拼读技巧,在经过反复的练习后,能够将单词的“音”与“形”结合起来,也就达到了“见词能读”,这时再配以与课程相适应的《拼读故事会》,让学生在阅读中将学到的拼读规律加以练习和应用。在进行了大量的拼读实践后,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自然拼读技能,迅速将看到的字母和字母组合转化成发音,拼读出单词,学生阅读书目时的流畅度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积累的词汇也会越来越多,英语学习就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二、生生之间的“交互”

学生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来互相学习、共同阅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的能力。教师需要给每一位学生选择一本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英语阅读书目,绘本中的生词量以不超过20%为最佳,既能让学生有兴趣读下去,又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绘本中的生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从网上查单词、询问家长、咨询教师等多种方式来学习生词,理解故事情节,准确阅读英语绘本的内容,进而熟练阅读,用自己的绘本去换其他同学的绘本,教同学读自己的这本绘本,同时向其他同学请教,读其他同学手中的绘本。每本绘本虽然只有两三个生词,但是读完了每位同学手中的书就会轻松学会100多个单词。“交互式阅读”成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掌握知识的一种途径,在交换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寻求帮助,这些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家校之间的“交互”

家庭与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两大主阵地,两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有效互动,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家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视听和课外阅读。比如观看与学生学习层次相适应的英文原版动画片,给原版英文电影进行亲子配音阅读,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英文绘本进行角色扮演阅读;开展一系列的展示活动,如原版配音模仿秀、绘本角色表演等。纯正的语言语{、生动的画面使得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更加自然地运用英语和使用英语。有效的家校互动,使家长更能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阅读课程,使得零起点的学生的阅读不再遥不可及,真正让阅读成为“悦读”,使学生在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阅读思维、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第3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交互模式 阅读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我国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阅读是要求大学生掌握的第一项技巧(邵永真,1999)。刘润清(1999)也曾提出: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提高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对于中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英语交际能力相对较弱的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改变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阅读为主的原则,侧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认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阅读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三种阅读理论模式以及交互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1 三种阅读理论模式

到目前为止,美国外语教学界在阅读理解研究方面所建立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三个:高夫(Gough)的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史密斯(Smith)和哥德门(Goodman)的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 model);兰哈特(Rumelhart)等的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

自下而上阅读模式认为正确地读入语言符号是阅读理解的基础。阅读是一个静止被动的接受过程,阅读能力只和文章的难易和语言能力的强弱有关。

自上而下阅读模式的代表人物哥德门(1971)则认为阅读是心理猜谜游戏(psychological guessing game)。约翰逊(1982)曾对背景知识和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帮助做过实验,结果证明背景知识比词汇知识更有助于阅读理解。自上而下模式至今已被美国外语教学界广泛接受,并被实验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但这一理论发展到后来出现了某些过头的观点,即过分地忽视了词汇在阅读中的作用。因此导致了交互模式的诞生。

交互模式指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与词汇知识相互影响。读者的理解过程既不像高夫所说的始于文字,也不像哥德门所说的始于背景知识,而是非线性的,本哈特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应并重文化和语言两方面,偏废或偏重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妥的。阅读过程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并重语言与文化的教学,更好地应用交互模式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所在。

1.2 交互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2.1 教学步骤

克里斯汀(2002)曾指出:在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阅读步骤。根据交互模式理论基础,阅读教学可分为教师引导学生预读(pre-reading)、阅读(reading)和后读 (past-reading)三个步骤。预读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浏览文章标题、图画、开头、文章段首和结尾,教师设置与语篇内容相关问题,进行预热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上对将要阅读的语篇有所准备。史密斯(1979)认为,对文章的预测,读者就必须调动头脑中的一切知识。预读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对已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读者与作者的交际过程。交互理论强调阅读的多维性,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背景知识可以影响词汇知识,同时词汇知识也可影响背景知识的使用。阅读过程取决于三个因素:智力因素、背景知识因素和语言技能因素。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教材的难易程度以及语篇的长短来规定学生完成语篇阅读的时限,运用阅读技巧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可通过事先精心设计好的练习(如理解、转换、查词、总结等练习形式)来检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及重难点的把握,及时发现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巩固和练习。

学生完成语篇阅读后,教师并不应就此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而应结合语篇的文体特点、语境、篇章连接手段等对文章进行分析,教师还可对文章中的生词、长难句进行讲解和分析,这些既是帮助学生对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掌握阅读技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打破传统的自下而上教学模式,也要避免一味地偏重自上而下的做法,而应该合理地运用交互模式进行阅读教学。

1.2.2阅读技巧的教学

预测(prediction)是指在进入阅读材料的全文内容之前,读者所进行的阅读活动,预测方法有:(1)快速阅读文章的第一段;(2)快速阅读文章每段的段首句;(3)快速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或结论段。预测时应教学生学会借助主题句、关联词等篇章信息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略读(skimming)即快速或简略地阅读,找出文章的大意并熟悉文中最重要的信息。略读的任务是识别文中包含中心思想的部分。略读的速度相当于最快的普通阅读的两倍。

查询阅读(scanning)也称查读或寻读。一般是为了寻找文章中的某个特定的信息(如事实、日期、数字等),带着问题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的阅读。

猜测生词(guessing the new words)交互模式强调在语境中学习生词,有时也可通过构词法来猜测生词。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篇章模式的特点、关联词及一些代词的运用等方式来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强调: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必须重视在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进而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胡壮麟(1995)曾说:阅读课最能担当阅读理解为主,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任务。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贯彻大纲精神,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值得我们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交互模式对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 阅读教学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1 注重阅读课堂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运用交互模式教授大学英语阅读课,可以将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口语表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阅读材料和课堂讨论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以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条件。例如预读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式(questioning techniques)来启发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引起阅读兴趣,以便专注于阅读材料,还可采用卷入式(involvement techniques)、反馈式(feedback techniques)、复习式(review techniques)或学生互助式(pupil-supportive techniques)来组织学生的口语表达活动。教师在学生的小组讨论时,应该在教室巡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提供适时帮助,同时也可轮流听取各小组讨论意见,从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在后面的整理和总结中给予评估和修正。

2.2 注重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交互模式注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的交互作用。通过自上而下模式,教师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主题句、段首、段尾句等来搭建文章的脉络,并让学生写出文章的提纲或概要。如在教授《新编英语教程3》(李观仪)Unit 1 My First Job 这一课时,可运用树形图来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总结出写作特点,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主题句(main idea)后一般都有支撑句(supported idea)来展开说明或证实其观点,每一段其实也具有完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文章的主题犹如树干,所有的枝桠都是因它而生,文章的脉络像一根根树枝展示在读者面前,而支撑文章细节的描述犹如绿叶使大树生机勃勃。在阅读后进行这样的总结,不仅使学生跟作者一样感同身受,也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脉络一目了然,从而注重了写作技巧的学习。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注重作者一些承接词(如however)的运用,并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dreary,depressed等生词的意思,教师对文中多处出现的描述性形容词需详细讲述并归纳,让学生在这一课中能掌握并运用大量形容词来描述情绪及场景。

2.3 注重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词汇及语言文化知识大部分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而大学英语阅读课时较少。因此,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从而去从事大量课外阅读应该是英语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面。从心理机制看,阅读活动的过程是:感知――理解――应用。只有学生通过自己大脑思考,将新输入的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获取语篇所要传递的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上,更关键的是要创设能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感知,进而准确理解作者意图,并通过口语表达、写作等语言输出形式加以巩固,从而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的情况下,坚持通过多种途径(如英文原著书籍、报刊、杂志或网络平台等)进行大量阅读。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交互模式指导教学,更要运用交互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使其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样才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ntonellis M K. Some Techniques for Group Instruction [J].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83.

[2]Christine Nu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M].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3]Goodman K.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M].New Yo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Inc. 1971.

[4]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胡壮麟.浅谈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阅读课.当代语言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第4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交互教学;基本特征;心理机制

交互教学是A.S.Palincsar和A.L.Brown在1984年的阅读教学实验中发展起来的。[1]交互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是通过师生有结构的对话促进学生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在交互教学中,师生互换“教学领导者”角色,轮流承担教的任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澄清和小结等阅读策略进行教学对话,共同实现对课文意义的建构。

交互教学是当今备受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推崇的教学模式。对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探讨,有助于深入认识交互教学的实质,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交互教学思想的渊源

任何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逻辑。交互教学也不例外,它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在阅读策略的实验研究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879年,自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曾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意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是,美国的行为主义举起了反对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旗帜,否定意识和心理活动,把行为简单地归结为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主张心理学应当使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直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在行为主义盛极一时、对内部心理机制大加否定的时候,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却对内部的心理活动,尤其是认知机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行为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以托尔曼等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修正了华生的S—R行为公式,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增加了机体变量O,即S—O—R。格式塔心理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对于认知的大量研究,为认知心理学的产生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和丰富的养分。20世纪40年代,产生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由此,心理学家们将生命系统与机器系统加以类比,在心理学中形成信息编码、译码、反馈调节等重要概念,采用黑箱或灰箱的方法探索人脑的活动规律,将人脑视为信息加工器和决策装置。至此,信息加工观点开始大量地渗透到心理学的研究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家又将人脑与计算机作类比,从而产生了新型的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现代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潮和研究的范式兴起之后,刷新了整个心理科学的面貌。它以认知为对象,改变以往十分重视生理机制或神经机制的做法,立足于心理本身的机制和规律,将心理过程视为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探索心理的内部机制。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上的反映主要集中在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上。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教”是影响学习的间接因素,认知加工才是决定学习的直接因素。“教”只有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过程才能影响教学效果。因而,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学习策略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许多心理学家、教学理论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有关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成果,表明学习策略的训练对优秀生和学习困难学生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这种研究基础下,Palincsar和Brown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优差生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发现优生在预测、提问、总结和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和使用上显著优于学习困难学生。由此,发展一种应用理解策略的阅读教学模式的设想自然就产生了。

此外,Palincsar和Brown也深受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影响。维果茨基认为,一个儿童如果从事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由于这一任务在他的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内,因而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只有让儿童从事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的任务,也即最近发展区内的任务,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成人或其他水平更高的同学帮助儿童执行较困难的任务时,该理论强调使用“支架式教学”。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初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支持,一旦学生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时,教师的支持渐渐撤出,由学生独立学习。维果茨基强调教师的支架作用,重视学习的社会互动,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源头思想。

在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影响下,Palincsar和Brown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阅读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以七年级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为被试开展交互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交互教学改善了学生提问、小结及理解测验上的表现,并在理解测验上有持续和迁移的效果[2]。1987年,Palincsar又以阅读补习班的129名学生为被试,实验组63人接受交互教学法,控制组66人接受传统的阅读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回忆测验和元认知测验上的表现均优于控制组。①在阅读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一种新型的交互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便诞生了。交互教学以培养和应用阅读理解策略为目标,倡导通过对话的方式形成师生间教学的互动,学生轮流担任“教师”的角色引导课堂教学。

二、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

为了对交互教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教学实录的片断,然后再来具体分析交互教学的基本特征。

表1 交互教学对话实录[1]

S1(学生1):我提一个问题:海底观察员在潜水时需要带什么?

S2:表。

S3:橡皮脚掌。

S4:腰带。

S1:这当然都是正确的。

T(教师):好,我也有个问题。为什么潜水员需要系腰带?它为什么如此重要?

S3:这是增加重量的腰带,可防止上浮。

T:说得很好。

S1:现在让我来总结一下,这一段文章是谈论海底观察员潜入水底时需要什么的。

S5:我补充一点,还讲了为什么要带这些东西。

S3:我认为,现在我们需要将gear这个词弄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

S6:我想那肯定是潜水员所需要的一种特殊的东西。

T:我猜故事中gear的另一个词可能是equipment──这是一种使海底观察员便于工作的机器。

S1:我好像没有这种预见。

T:好,文章告诉我们海底观察员在工作时看到了许多奇妙的生物。我预测,他们将描述这些生物。你知道生活在海洋中的奇妙的生物有哪些吗?

S6:章鱼。

S7:鲸鱼。

S8:鲨鱼。

T:讨论得很好。接下来谁来当老师呢?请主动出来。

根据对交互教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并结合对交互教学对话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交互教学十分强调阅读策略的运用。从上述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小组成员都是在运用提问、总结、澄清和预测等四个阅读策略进行讨论的。总结是指阅读过程中对一段材料的重要思想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这给学生提供了整合课文各段信息的机会,并鉴别和讨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总结所读材料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种已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澄清指在阅读过程中试图澄清不理解或理解模糊的内容。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难以确定的字词含义或理解不明确时,往往会通过慢读、重读、逻辑推论、求助、讨论、对照上下文等认知策略来澄清含义。在交互教学中,澄清通常是通过小组共同讨论来解决理解问题的。提问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向自己提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向自己提出阅读材料中的问题,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在交互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就文章的主要观点或重要内容进行提问,而避免对一些不重要的、琐碎的细节进行提问。教师往往通过一些提示词的运用,如“6W”,即谁(who)、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来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提问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理解监控技巧。预测指在阅读中预测作者整篇课文或课文的下一段将会谈些什么。这涉及课文的背景知识。阅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大纲以及上一段的内容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优秀的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第二,交互教学的讨论体现为一种有结构的对话。交互教学是一种小组学习,在这个学习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可以设想,当教师的支架作用撤出以后,如果仅凭学生进行漫无目的的讨论,将不会有预期的学习效果。相反,在交互教学中,小组的对话和讨论始终由一位“教师”引领着。开初,教师领导着交互教学小组的阅读活动,后来逐渐将教的角色转移到学生身上,由学生承担教学领导者的角色。由于交互教学始终由一位“教师”来引领,因而整个讨论就与一般的闲谈不同,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当然,如果仅凭学生来充当教师的角色,他可能会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使讨论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对此,交互教学运用阅读理解策略来规范整个对话过程。具体做法是教师先清晰地描述每一个策略并做出示范,然后让学生对每一个策略进行练习,并接受正确与否的反馈。一般要求学生对这些策略的运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然后,要求小组成员根据阅读理解策略来开展讨论。这样,提问、总结、澄清和预测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同时又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是一种极妙的教学设计。通过这样一种精心的安排,交互教学对话和讨论便能根据阅读策略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个学生都明白包含在交互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的元认知目标。学生即使不能完成某一目标时,如第一位学生虽然未能做出预测(“S1:我好像没有这种预见”)时,仍明白需要思考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从而使对话和讨论联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第三,“教师”角色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轮流担任“教学领导者”的角色。在上述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交互教学情境中的学生表现为更主动积极的学习者角色。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即必须将四个阅读策略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因此,在交互教学中,首先要教学生预测、提问、总结和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当一个交互教学小组刚刚组建时,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通过示范阅读课文的有效策略来教学生阅读理解策略。在随后的教学中,当学生逐渐变得有能力以同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和其他同学学习时,这种“教”的责任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最终,学生完全独立于教师进行课文的阅读和讨论,一起建构课文的意义,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交互教学是“支架式教学”的一个范例:开始教师提供大量的支持,当学生的技能和能力通过实践得到较大的提高时,教师的支持逐渐撤出。下面是我们课题组对一位学生的提问策略发展的记录。

表2 提问策略发展的个案记录[3]

第一次:看菊展(第四段)

T:请你负责当老师,组织提问好吗?

S1:(沉默)

T:这段描写的是白珍珠似的菊花,用“为什么”提问好吗?

S1:呃……

T:这样,模仿上面的“为什么把这种菊花称为铁甲将军”?

S1:呃……为什么,呃……为什么把菊花比做白珍珠?

T:很好。为什么把菊花称为白珍珠?

第四次:天石(第一段)

T:请大家预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S1:天石的由来。

T:你可以用“怎么”提问吗?

S1:在阿拉伯的传说中,铁是怎么来的?

第六次:美丽的达莱诺尔(第四段)

S1:达莱诺尔湖为什么是贡格尔草原上的珍珠?

T:很好。下面请你当教师,主持课文的学习和讨论。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一学生从不能独立提问到逐渐能胜任主持课文提问的过程。此时,教师“教”的角色便开始转移到学生身上了。

三、交互教学的学习心理机制

交互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阅读理解策略并促进阅读理解,那么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是通过有结构的对话来提高阅读元认知水平并促进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与运用,从而达到有效建构材料意义的目的。

首先,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是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学习与应用的前提。我们对交互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教学有助于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正确的阅读观和积极的阅读态度的形成缘于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的运用。正如Brady(1990)所认为的,[4]交互教学中策略的应用已经超越了具体策略本身,而使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式发生改变。阅读不是正确的发音,不是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而是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建构意义的过程。但有的学生并不这样认识,甚至还持词汇论的观点,以为只要认识字,就能看懂文章。而交互教学中策略的学习和运用,能使学生对所读的文章内容作更深的加工并赋予意义,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阅读中产生的困难,并想办法去解决它。这使得学生认识到策略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意识到阅读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而逐渐端正阅读态度。正确的阅读态度一旦形成便有动机作用,它能激发和维持阅读过程中认知策略的进一步学习与积极运用。

其次,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中心环节。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专门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及有结构的对话,学生的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理解策略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我们承担了全国“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学习困难学生高级认知加工研究,采用实验法探测交互教学对阅读理解成绩及提问策略和小结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都有显著的效果。当学生习得了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后,就可按交互教学的组织进行阅读理解的对话。

交互教学对话过程的实质是预测、提问、总结、澄清等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过程。这四个阅读理解策略建立在综合—分析—综合的认识方式基础上,反映了学生阅读活动的一般步骤,可以有效地促进对阅读材料的深加工。根据题目对课文进行预测,可以激活大脑中相应的图式,迅速调动有关的背景知识;通过交互提问和辨析,可以引发思考,促进对文章内容的具体分析和精细加工;总结既是一个自我解释的过程,又是一个意义的社会建构过程。可见,交互教学既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积极的交互作用过程,这种交互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对文章意义的建构。

再者,理解监控是交互教学促进阅读理解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交互教学秉承支架式教学的思想,十分重视阅读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培养。交互教学之初,教师的示范起着关键作用。随后,教师支持学生轮流作为领导者引导小组的阅读活动。当学生能够独立地引导小组的阅读活动时,教师的支持便渐渐引退,主要提供帮助、指导和反馈等服务,鼓励学生自我调节。这为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学困生在主流班级中很少有发言机会,不易引起教师的注意,更不可能得到同伴的鼓励和肯定。在交互教学中,教师引导每位学生都参加讨论,帮助学会独立提问,并及时给予鼓励。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困生逐渐能胜任独立学习活动,承担主持课堂讨论者角色,在不断的成功中树立了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实践表明,学生角色的变换和教师作用的变化是交互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上面的交互教学对话材料中可见,师生之间主要是通过对话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对话包含了大量的元认知理解。因为四个阅读理解策略其实都是元认知策略。比如,提问其实是对理解的自我检测;预测会促进阅读者进一步有目的地阅读,去证实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也是一种理解监控的策略;总结是一种自我回顾(self-review)的过程。

从本质上看,这种对话本身是一种外化的元认知,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每一个成员的阅读理解监控。国外的研究表明,交互教学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自我监控是有效的。我们的实验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交互教学组学生的理解监控水平显著优于常规教学组学生。

最后,有结构的对话是联系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理解监控及阅读态度的纽带。交互教学以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和阅读态度为基础,经过精心设计将认知策略的学习和应用作为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理解监控在阅读认知加工中的核心作用,从而实现对材料意义的有效建构。在这一过程中,起联系作用的纽带是有结构的对话。对话的实质是社会交互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自我调节学习理论都强调社会交互作用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们认为,在协作性的问题解决中,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会促进关于认知加工的深入讨论和元认知理解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交互教学中,认知策略与理解监控是在有意义的结构性对话中习得和发挥作用的。可以认为,交互教学是通过有结构的对话促进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的学习与运用而达到有效建构材料意义的目的。

综上所述,交互教学模式同时具有认知、元认知和动机的过程,是提高阅读元认知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因而受到了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它必将成为一个极具生命力的阅读教学模式而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① 转引自李新乡,黄秀文,黄琼仪.相互教学法对国小六年级学童阅读理解能力、后设认知能力与阅读态度之影响[J].嘉义师范学院学报,1997,(11):89118.

参考文献

[1]Jeanne Ellis Ormrod.Education Psychology.Prentice-Hall,Inc.1998:615—620.

[2]Palincsar A S,Brown A L.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Fostering and Monitoring Activities[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84,(1):117—175.

[3]陆菊花.初中生学习困难学生的交互教学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1999.

第5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交互式教学;交际能力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变得多样化,已然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日常的英语阅读交流。但是,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英语语感较差,另一方面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效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在这样的状况下,英语教学必须进行充分的创新和改革。交互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英语课文阅读为基础,与学生进行相关联的互动交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进行英语交流练习。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必然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运用能力,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以悬念式互动交流引导课程的开端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课程的开展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教师可以在最初的几分钟内创设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境,或者提出一个有趣味性的话题,在一开始就激起学生充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合作讨论。课堂最初的几分钟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过程,运用好了,可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在学习牛津版英语初中七年级上册Unit 2 In the park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并在课程开始时进行展示,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关于“park”的一些活动,并向学生提问:What are you want to do if you in the park?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回答,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用英语句子进行答复,为学生找出他们不会的英文词汇,串联成完整的句子。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自然地与教师形成了互动,同时发挥了充分的想象,便于课程的进一步开展,可以稳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以开放式教学问题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是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课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其效果不明显。在交互式教学中,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需建立在多样化的教学问题当中,并且这些问题应该与教学基本内容相联系,彼此配合促进,形成健全的课堂交互教学。在英语课文阅读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课文内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说、读课文,阅读过后进行彼此的理解交流,得出最终的答案。教师在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英语学识,太难的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也就会逐步地失去阅读兴趣。比如,在译林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1 Dream homes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以“What is your favorite home?”作为课文主导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寻作者的观点,并挑选出合适的英语句子进行回答,提高互动交流。

三、以趣味教学活动贯穿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在交互式的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创设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使他们可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这类的教学活动一般开展在课文阅读的后边,在学生对英语课文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这类活动实现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升。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巩固学生英语知识的方式一般是课文复述,即对课文内容进行多次重复阅读和讲述。但是,学生对于这样的巩固学习模式一般不会产生良好的反响,甚至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因此,面对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疲惫心理,互动式教学一般会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积极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全面巩固学生英语知识的目的。比如,在牛津译林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 animals的教学中,可以分别让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的动物,并让其他同学描绘出相关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积极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欢愉的课堂氛围中全面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运用以及涉及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其阅读教学也必然需要得到质的提升,而交互式教学不仅可以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教师必须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使它进一步与初中英语教学实现有效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洪昕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第6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交际化教学;交际运用能力

阅读是学生接受和掌握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务实学生综合表达运用技能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突破单纯的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还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尝试运用英语阅读交际化策略,能够将阅读学习和语言表达运用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学习思维策略,满足技能发展需要。

一、精选阅读学习素材,倡导同桌互答

在阅读学习中交际表达,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感悟,提高语言知识的转化运用能力。由此可见,阅读学习素材的质量则是影响学生阅读教学学习的重要物质因子。根据学生阅读学习认知规则要求,精选阅读学习素材,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够让学生在互相阅读交际过程中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在精选阅读学习素材时,应该注意“可读性”和“多元化”,即从学生的语言学习生活感知和文化知识运用出发,为学生提供篇幅简短的阅读学习素材。同时,要能够围绕科普知识、情感生活、文化运用等方面来优选内容,以增强认知感受。可要求学生利用自己可运用到的学习资源来搜集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或者相似的学习素材,以丰富阅读视野。

在精选阅读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以自主阅读形式来感受语篇的表达主旨大意。鼓励学生依据阅读素材,充分地挖掘自身阅读知识,激活阅读潜能,综合思考和灵活应用。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的

“Reading School life in the UK”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英国中学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的不同阅读素材,并要求学生能够结

合文章阅读学习感悟,深入思考:What’s the main character aboutschool life in the UK?并建议学生能够运用同桌互相交换问答的形式来理解感悟。

二、注重阅读合作探究,鼓励畅所欲言

阅读学习中的质疑需要运用一定的形式来予以解决,而合作探究的运用则是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值得运用的方式。这是因为,合作探究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运用技能。

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则应该按照阅读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来精心设计阅读学习探究任务。首先,要找出学生的阅读学习疑难之处和可探究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其次,调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激情和兴趣,要求学生能够围绕阅读学习

要点来运用同桌或者小组的形式来综合探究。再者,建议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以活跃表达交际环境氛围,激发学习潜能。

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对话交流,让学生能够有明确的表达方向目标。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 Unit 2 Fit for life的“Reading Two life-saving medicines”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阅读学习要点,要求学生围绕“Why do the people need the two medicines?”和“How to eat the medicines?”来表达交流。教师可深入学生的互动表达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能够运用文本内容知识进行互相表达,以体现畅所欲言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突出阅读感悟升华,引导互动交流

阅读学习认知感悟随着阅读学习量的不断增长而丰富。关注学生的阅读学习感受,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升华学生的阅读

感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互动、交流、学习。这样的表达感悟升华,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的语言表达交际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方法,便于激活学生学习潜能;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和语言感知,更好、更灵活地运用于表达交流。

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学习整体概括和综合运用能力。首先,建议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形式来呈现自己的阅读学习认知,注重体现阅读学习升华发展。其次,教师应运用交际化的手段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所获得的信息与同学进行交流。再者,鼓励学生能够运用书面表达形式呈现自己的阅读理解感悟,并将自己的阅读学习升华感受以朗读的形式来表达,让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交流表达,以强化认知感悟。学生以这样的形式互动交流,能够在增强阅读学习体验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表达技能。

第7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好教师、学生以及教材之间的有效互动。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对教材理解会有独特的看法,教师教学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情况,积极开展互动。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立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互动的目标就互动教学具体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阅读 互动

现代的教育理论观点是,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教授与学习两种活动在实施时间上具有同期性,而且是时时发生交互作用。一堂语文课就是一场教师同学生的心灵对话,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奇迹,将各自处于冬眠状态的潜能唤醒,用温情的双手去拥抱每一颗心灵。语文课堂的标志是愉悦和谐,平等民主,下面对语文阅读中互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进行讨论。

一、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有效互动的实践目标

新课程标准为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为摆脱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低效问题,任课教师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来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有效的互动是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培养阅读习惯都有深远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明显,自主意识增强,这些导致学生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应突出互动理念,把学生置于主导位置,充分表现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与关爱,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阅读技巧。初中生的心理还不是很成熟,他们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与展示欲望,其心理特征符合新课程下丰富课外阅读活动的客观要求,因此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学生对不同阅读质量的需求。例如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大赛,作文竞赛等课外活动,都会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初中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制定互动式的阅读指导方法要表现出多样化,以利于有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根据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教师可以与学生多讨论一些他们关心的事件,为学生讲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热点新闻时事。另外,还要告诫学生,对待课外阅读的态度要严肃认真,指导他们形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多摘录佳词佳句,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二、落实初中语文阅读有效互动的具体措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人际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师生之间所发生的所有交互作用以及影响,或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进行信息交换所引起的彼此心理、行为上的变化。在师生互动之中,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个体,且双方状态都表现为积极向上的状况。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一般存在着两个方面,更多的是对教师讲授的方面的注重,以及其相P因素的联系。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能从以人为本的根本点出发,造成学生习惯了只看到老师的行为动作,而对于学生的反应状态,多数也只是形式上的关注,缺少互动。老师在上边滔滔不绝地讲,耐心细致的给学生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而学生表现的就如同一台机器,只会默默地听,机械被动的获取课文知识。这种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令语文课堂变得实在枯燥无趣,严重影响了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独立的创造性,会对学生今后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第8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1.批注式阅读的内涵

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在读物上作注释、写评语,突出重点,启发思维,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这里的批注,可包括旁注、眉批和总批。

2.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1批注式阅读教学实现了互动教学;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入批注式阅读可把这种方式落到实处。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构成互动态势,产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沟通,相互交流,有利于群体地扩展,深度地理解文章,丰富作品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体性。

2.2批注式阅读教学能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没有量的积累,就难以有质的飞跃。现代阅读活动论证明,只有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背诵,才能生成语感,沉淀素质。批注式阅读以读为主,读写紧密相连,边读边写,读时直接,写时具体。因此批注式阅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起融合的桥梁,是读写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把自己和他人对文章的批注收集整理成写作素材,借助读书笔记、读后感、评论等形式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深刻思想和完整人格的形成,真正达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2.3批注式阅读能实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教师指导下的批注式阅读,不但适用于课文学习,也适用于课外阅读。把阅读范围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这不仅使学生可以巩固课内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开阔了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准备形成;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有备而来”,消除了畏学心理,积极自信地投入课堂。

在批注起步阶段,教师应处处留心学生的学习进展,发现独立学习中的问题。教师表面上是零作为,实际上是心、脑、眼并用,为下个环节的开展充分作为。在学生产生问题的间歇,再根据学生不同差异给予适当提醒、启发或帮助。这一阶段教师的作为应遵循少说、多看、多想的原则。

3.2自由批注;这个阶段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工具,运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可进行自由批注。

3.3讨论交流;无论是班内汇报,还是小组交流,批注的反馈是毋庸置疑的。智慧与灵感的交融也正是在合作交流中才得以闪现。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知识结构不同,对文本的批注差异很大,所以当学生完成批注式阅读后,需要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的个别交流,可以是小组内的交流,也可以是班级内交流,或者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是学生课下批注,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当堂批注,集体交流。

3.4总结评价;由于学生批注式阅读的交流往往没有一定的章法与顺序,前后跳跃性会很大,故总结是很重要的。总结评价不是完成任务结束式的评价,而是以此为基点,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发言过程。而且应该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总结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不搞“一刀切”,不规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允许差异的存在,允许风格的多样。

第9篇:交互式阅读教学法范文

引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由此可见,阅读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阅读量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普遍比较小,情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可以通过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推荐有益读物、办好班级读书角、指导科学阅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等多种方法进行阅读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呢?

一、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茫茫书海,学生要自主的去阅读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很难的。课外书籍那么多,要怎样去选择,学生不太会去选择,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指导。(通常在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阅读课之前采用。)比如,在学生读书的方法、书的选择、阅读的深入、读以致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再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比如杂志类的刊物作为消遣性阅读,像名著可作为理解性阅读,会读书就可以使学生乐于读、便于读。

二、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去推荐好的课外读物

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结,而是语文教学的开始。一方面,作为教师完全有责任主动地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并根据他们的兴趣选择不同作家作品进行推荐,推荐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相互推荐自己所看的书,使学生形成相互激励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群体阅读从众倾向得以强化。作品推荐应更广泛,应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上视野更开阔些。

三、以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是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以达到互相促进、启发为目的。牛顿曾说:“一个苹果给他人,仍然是一个苹果,一个思想跟他人交流,就变成了两个思想。”交流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特色。学生的学习个性也在交流中得到尊重,因为我们每个人应该根据个人的经验爱好、知识结构与实际需要选择自己的读物,而交流课正是让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交流课形式可多样化,如辩论会、朗诵会、书评会,练笔交流、演讲专题讨论会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和展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多方面的培养,使阅读效果更好更全面,使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

四、教师要建立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机制

恰当、及时地对学生的阅读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价,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很多教师一味地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却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流于形式,没有达到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要想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就需要更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来指导学生阅读。

1.计划评价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包括一个学期的阅读数量和篇目,每天定时定量的阅读。让学生自己建立课外阅读档案,包括阅读的具体起止时间、阅读的篇目、阅读的字数、阅读过程中的点滴发现、感受、评价、困惑等等。这样,教师只要看看他们的档案和计划就可以掌握他们的阅读成果。

2.活动评价

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等系列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将阅读过程中的收获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阅读动力。

2.1建立“班级图书银行”。每个学生向“图书银行”存入自己看过的书籍,并写下自己存书的理由,谁存的书籍借阅的人最多,就给予表彰。这样一来,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

2.2成立“班级阅览室”。我校把图书阅览室搬进了教室,每班都安排图书管理员,使学生在学校可以随时借书和读书。还可以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互动式经验交流会等等。在互动式经验交流会活动中,教师把班级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个阅读小组交流本组规定的阅读书籍,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3建立奖励机制。定期评选“经典诗文诵读大王”、“阅读小名星”等活动,对获奖学生在班级进行表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