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社会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社会教育的内涵

第1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不同题材;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2-0041-02

“童年是人生的春天,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才能收获健康人格的果实”。“品德与社会” 的课程目标,就是促进以学生的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为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收入了生活、历史、地理等不同题材的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挖掘不同题材的教育内涵,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不同题材的作用,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形成优秀品质。

一、走进生活, 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本中以生活为题材的内容,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将课本内容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会干巴巴地听,难得生成体验和感悟,不能引发心灵共鸣,无法转化为良好素养。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效果呢?多年教学经验告诉我,将学生熟悉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引入教材,并引导学生用心地关注、热情地投入生活是关键。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即在教学过程中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式教学方式。而现在的学生衣食无忧,往往对身边事情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更谈不上参与。因此品德教学必须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生活融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感受中受到教育。

如讲《我的家》一课,我安排了“都有自己的家”和“我爱自己的家”两部分内容,以让学生在了解家庭成员及成员间关系的同时,培养爱长辈的积极感情和态度。但孩子们被父母长辈呵护惯了,有时察觉不到他们的关爱,甚至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为此,我组织了用眼睛观察家人生活,用心灵感受家人的呵护,用语言讲述家人的关爱的系列活动。在活动成果展示中,孩子们带来全家福,动情地讲述了家人的故事。有的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现在知道了;有的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现在体验到了;去了爸爸妈妈几十年前住过的地方,用小小的调查卡了解了父母、爷爷奶奶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这样,深入生活,积极投入,增加了孩子们的生活阅历,培养了尊敬长辈,热爱家人的感情。

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就在教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建立了“生活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回归生活,情绪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拨动了心弦,获得了体验。

二、 挖掘历史题材的情感因素,激发共鸣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历史题材内容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历史支撑“中国心”的形成,没有历史,爱国情感就成为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历史具有血肉,具有灵魂,其不可磨灭的作用是能使传统美德活起来。其教材内容安排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和通晓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而是要立足于品德教育,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生发对历史的感情与体验,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然而,四、五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不是很感兴趣,认为那是距他们很遥远的事情,感到乏味。

研究表明,知识本身是蕴涵情感的。而物化为课本的历史知识,因为脱离了其产生的时代和环境而成为了静态的历史。因此,教师应注重活化历史,让历史变得丰满生动、亲和易懂,赋予历史教材向现实生活转变的第二次生命,让历史亲切、生动地走近儿童,让儿童与历史对话,从而产生兴趣,并用心去关注历史事件。其间,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内在情感因素去激发共鸣,帮助学生找到“感觉”。

如《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以近代史与现代史中的典型事件为载体,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领土在清末被割让、被租借的山河破碎情形,从而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去探究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屈辱、觉醒、反抗和振兴的过程。

课前,我将学生分为“国土”、“国民”、“国宝”三个学习小组搜集资料,帮助学生铺垫自己的知识、经验基础。课上,则同样以此为交流汇报的主线。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出了:“你还知道哪些曾经被侵占或割让的国土”、“你能想象生活在这些地方的中国人过的是怎样的日子吗”和“你知道这一群强盗的战利品还有什么吗”这样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交流、汇报。并适时出示课件,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屈辱。“国土”小组汇报后,我出示了中国明末与清末的对比版图及相关统计数据,给学生以最直观的震撼,初步认识“屈辱”;接着,配合“国民”小组汇报,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块出现在清末上海租界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警示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了对“屈辱”的理解;最后,在“国宝”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我以一段“火烧圆明园”的短片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这段历史的屈辱。

递进式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屈辱的认识逐步加深,情感形成递进,达到了 “体会屈辱、不忘国耻”的教学目的。在此前提下,促使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为进一步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我出示了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中掠走的国宝“十二生肖首”这组图片,并以一则新闻告诉学生,这些原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国宝,却是我们自己用了2000万买回来的。随即,我提出问题:“此刻你的心情如何?”激发学生怒火中烧,继而深刻认识到今天的祖国还远远不够强大,屈辱仍然在继续。此时,我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发现、继续学习的条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并总结造成这段屈辱史的原因。学生纷纷说:“我们的技术还很落后”。我接着说出:“落后就要挨打!”并立刻追问:“为了不让这样的屈辱重演,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将学生的思维重新带回现实生活,启发他们从自身出发去规划“振兴中华”的蓝图。

这节课,通过图片及影像资料,为学生再现了已经逝去的历史,给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补上这重要的一课,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幼苗。

三、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挖掘地理题材的德育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整合了许多地理知识,对这部分知识不能只当做知识来教,而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挖掘其德育内涵,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创造切合教材内容、适合学生的学情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德育目标。

例如,在教学《各民族儿女手拉手》一课时,我不是“蜻蜓点水”式地罗列不同的民族风俗、特点,而是集中力量,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像藏袍的故事,我让学生了解藏袍男女老少都穿、长身、皮筒包面镶边、既无口袋也无纽扣的特点,说明其设计原理:一是在青海藏区等地,男子喜欢用金钱豹皮作装饰,据说这与吐蕃王朝时期的军旅生活有关,当时曾以虎豹皮奖励战场上的勇士和有功者,而以狐尾羞辱那些战场上的懦夫和逃兵;二是由于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早晚凉、中午热,因此无论男女,每逢中午天气热时,常爱将右袖褪下来,掖在腰带上,这样可以方便散热,调节体温……当学生惊叹藏袍的神奇时,叹服于设计、发明这种独特服饰的人民时,我们的教育不正是无痕迹地展开了吗?

四、 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真生活,才有真教育。学生只有在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真正经历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更有感受,更有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涉及到许多社会实践的内容,我们要精心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使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2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高校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意见要求,也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为思政工作提质增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内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内容,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核心文化和价值取向,凝聚了中华儿女共同愿望和愿景,把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内容是符合党的十精神,顺应时展要求,遵循了大学生思政工作规律和要求,有利于确保大学生思政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通过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全国人民、全社会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和舆论氛围。高校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与时俱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党和国家核心文化价值观,这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政重要内容。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符合党和国家发展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途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培育,是实现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必然选择。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科研工作、队伍建设和日常管理等途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针对性地融入高校“两课”各门课程中,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内容整体融入或依据每门课程特点和培养人才需要选择融入内容。例如,把“爱国、敬业、诚信、法治”融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把“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等内容融入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等;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把它的精髓和内容融会贯通到思政课堂学习、讨论、作业中,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课外实践。高校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是大学生体验生活、锻炼意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阅历和强化思想政治行为观念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锻炼中学习体会、启发、在长期潜移默化环境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养成良好行为和观念,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活、生产和工作中。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前提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就要把它的内容和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宣传工作,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台、横幅、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图书馆节目、校园网、微信、微博、短信、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媒介和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校园生活、学习中,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和特点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要把社会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持久的教育引导。因此,日常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把它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通过集体宿舍生活、校园活动、吃饭就餐、日常购物等日常生活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标准规范,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文明意识,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要求,符合大学生思政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视。这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借助高校思政教育完善的体制、机制,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将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全面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为它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提供快速通道。因此,高校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优化质量和效果的根本保证。

(二)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凝聚中华儿女共同理想和愿景,把它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将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凝聚大学生思想共识,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和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灵魂,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政治保证。大学生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是国家最宝贵人才资源,代表国家的前途和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是结合了两者的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培养和思想教育目标问题,归根到底是以学生为本,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培养更多具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育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2013-12-2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01-19.

[5]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6]温龙,李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N].北京:光明日报,01版,2014-07-12.

第3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摘要:在阐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涵义和内外部动力的基础上,从保障性机制、需求性机制、导向性机制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以期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关键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和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新的机遇与挑战迫使我们思考,高等教育用传统的外延扩张和粗放的发展方式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动力机制是什么?河北省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特点,只有走内涵建设的路子,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跨越。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以高等教育的内部因素作为主要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它是在现有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和规模大幅度扩大的前提下,通过挖掘现有高校的潜力,实施制度创新和优化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

系统论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对高等教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时代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技术进步、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以及资金、政策保障因素等等,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作用;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高等教育体系内部对内涵式发展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教育观念、校园文化、高校扩招、校际竞争等方面,它们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框架下,通过不同的微观结构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基础,是外部动力的着力点;外部动力是保障,是内部动力发挥的诱因。

本文拟从政策、资金、师资,教育需求、就业、教育观念、结构调整以及特色机制等几个方面,尝试构建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虽然没有涵盖所有的内外部动力机制,但通过这几方面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强化,能够有力地推进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程。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保障性机制

1.政策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从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202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部署,提出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河北省依据国家《规划纲要》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注重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制定了《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重在把握国家和省两个“规划纲要”,从高等教育发展内部提出政策导向,通过深化教育强省建设,制定和推行促进高等院校建设、重点学科发展、学术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教学体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激发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

2.资金保障。高等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有限资源,因此其规模受国家和社会投入的制约。扩招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2009年,河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在全国居第25位,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居第31位[1],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相当的省市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使得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速度变缓。

当前,破解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资金“瓶颈”,就是要在政府经费投入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拓宽投资渠道。还要主动寻找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通过将高等教育的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和经济优势,开辟教育与产业经济良性互动、市场与高校双赢合作的新格局。同时,高等院校还要着力扭转传统政府拨款机制下形成的惰性和依赖性,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完善的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师资保障。师资是保证高等教育教学、科研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最重要的教育生产力要素。随着在校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河北省高校的师资队伍虽然不断扩大,但生师比也在不断增长。统计资料显示,河北省高校生师比从1999年的10.4增长到2009年的22.3[2],显示了扩招后师资的缺乏。

建立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师资保障机制,要因地制宜,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投入中用于师资建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机制;加快师资引进和本土化培养速度,提升师资存量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师资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建立优质师资的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效益的最优化,同时引导各级各类高校以准确的、科学的发展定位,构建合理的内部师资结构体系。

(二)需求性机制

1.教育需求。近几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贫富差距的拉开、家庭抚养费用的增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高等教育的需求又受到学龄人口下降的挑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河北省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在2002-2006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在今后3-10年间,高等教育的需求将会逐渐变小,上大学的人将会减少。目前河北省已经出现个别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的现象。

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稳定和适度规模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从长远来看,河北省高等教育要适度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适应,与高校现有办学条件相匹配。另外,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还要与学龄人口需求量相衔接,适应学龄人口变化控制招生规模也是河北省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毕业生就业需求。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的提高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现。2009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28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既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优化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需求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会吸纳方面,要拓展企业用人的市场需求主渠道,鼓励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积极接收大学生。同时,也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到基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高校供给方面,高等院校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社会实践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科技要素需求。长期以来,河北省作为高等教育大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观念和体制存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产学研发展,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益。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科技要素需求,要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资源优势,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与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沿海经济和河北省十大主导产业(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建材建筑、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旅游、现代物流)发展需求为核心,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此同时,注重人文社科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为政府科学决策、社会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高层次政策建议,实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

(三)导向性机制

1.教育观念导向。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外部动力是第二的,所有外部因素的变化只能改善发展环境,而只有高等教育自身的不断改革,才能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教育观念的导向机制,建立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同与创新之上。从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到每一所高校的个体发展,都可以看做是对内涵式发展主导观念的认同、转化、吸收和创新。因此,河北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主旨鲜明、内涵丰富、兼容并蓄的理念做指导,更需要一个立足省情、放眼世界、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观念导向机制来推动。

2.结构调整导向。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河北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合理设置人才培养结构,已经成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迫切任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教育结构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教育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以准确恰当的定位,构建职责分明、特色鲜明的层次结构。着力建设扶持几所综合实力较强的院校,坚持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建设一批参与全省经济建设,在某些强势领域方面保持自己优势和特色的高校;一般本科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根据本校学科、人才优势和当地经济特色,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

(四)特色优势机制

河北省内嵌京津两大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无论对经济还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经费紧张,投入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河北省高校必须放开思路,多方谋划,利用京津的经济、文化、人才优势,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首先,要借助优势“借鸡生蛋”,吸引京津优秀人才,补充河北高校的师资不足。其次,办好大学科技园,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科技开发基地。大学科技园一方面可为京津高校科技研发缓解场地、资金等压力;另一方面又能调动我省高校的科研研发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上台阶;也可带动省内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另外,还可考虑由京津企业注入一定资金,与河北省高校进行合作,形成股份制管理模式。投资企业掌握一定的股份,参与学校的管理,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规格,省内合作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完成培养任务。这一方面能够为省内高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方面也能为学生就业找到新的门径。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系统,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运动过程,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许多现实问题。本文对于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探索和尝试,仍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3-2009》..

第4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 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有效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 浅议陕西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特色学科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如何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探索中医类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基于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强国研究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服务区域经济 坚持办学特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增强使命意识扎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音乐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研究 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选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1?id=4760.

[3]纪宣,一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河北教育发展——河北省教育厅厅长靳宝栓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6,(9B):5-10.

[4]于清华,庄则军.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河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7,(4):24-25.

[5]侯建国.关于加强河北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87-91.

[6]周治华,何长法,韩宗礼,韩青林.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138.

第5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信息;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26―04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已成为我国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存环境,而且已成为推动其全方位变革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战略资源。在这一系列重大挑战与机遇面前,大学信息化进程中各种深层矛盾与问题逐渐凸现。产生问题的原因诸多,但大学校长、管理者、师生员工、甚至IT主管等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认识的不到位,甚至误读,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透过信息化实践的繁杂表象溯源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发展演变的历程,方能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中,直达其本源,找到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正确路径。

一 信息化概念及其内涵的发展演变

欲明高等教育信息化之内涵,则须先理清“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内涵的发展演变。信息化是伴随着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凸显“信息”对社会发展日渐重要这一过程而创造。

1 凸显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后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信息”上升为与“物质、能量”一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是信息化概念能成立的前提。从这一视角追溯,“信息化”概念理应追溯至美国社会学家贝尔1959年提出的“后工业社会”。贝尔[1]提出后工业社会成形于智能技术,理论知识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其战略作用凸显,信息在社会再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与能源、物质一样,信息和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这一论断明确提出了信息是未来社会的基础,凸显了“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意义。1963年l月,日本学者梅田忠夫[2]在贝尔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信息产业”概念,认为人类继农业、工业时代之后开始步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神岛二郎[3]认为日本完全适合成为“信息产业的社会”,提出“信息社会”概念。这一概念从内涵上与贝尔的“后现代社会”相似,但其描述却更为贴切。

2 强调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信息化”最早出自1967年日本科技与经济研究会及林雄二郎提出的“社会信息化”概念,用日语“Johoka”一词表示,以此强调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社会从原有以“有形物质产品”为主导向“无形信息产品”为主导的转变过程[4]。“信息化”这一概念不仅继承了“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等概念所蕴含的“信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资源这一内涵,更表达出实现这一转变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

“信息化”这一概念是从“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这些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衍生而来,是一批如贝尔、林雄二郎的信息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从“社会形态变更”这一更为宏大视野审视信息技术之于社会价值而提出,强调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社会“信息”的获取、生产、处理、应用、传递等活动,使“信息”超越“物质”、“能量”,成为社会变革发展的重大推动力,“信息化”正是为强调这一变化过程而提出。

3 我国“信息化”概念的演变及对其的不同认识――美日研究对我国的不同影响

“信息化”之中文表达方式最早见于1979年王行刚的《信息学与信息化社会》一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日本信息社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出“信息化即人类社会信息处理机械化” [5]。可见“信息化”这一中文表述是伴随着我国学者对日本“信息社会”的介绍而引入,应是对日语“Johoka”的翻译。“化”作为后缀用在名词和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中国早有“现代化、工业化”等构词方式,所以将东方文化中所创造的“Johoka”一词译为“信息化”,实属必然,亦未产生分歧。1986年12月,国家科委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首届中国信息化问题”学术讨论会,“信息化”这一概念首次为中国政府使用[6],随后逐渐为国内各领域接受,并对之做出了不同界定。

我国“信息社会、信息化”概念的产生源自对日本相关研究的译介,而其实践发展却多受美国影响,这使得我国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既有从技术应用视角的美国式阐释,亦有从社会变革发展视角的日本式阐释。如吴敬琏[7]认为信息化是“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人类生产、交换、社交所有层面、所有领域的过程”。鲁品越[8]认为:“中国把IT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1997年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认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这些界定突出了“信息技术”应用,而忽略了“信息”这一关键要素。带有强烈的“技术主义”色彩,尤其是官方界定,必然不可避免地将我国“信息化”发展导向“技术主义”,忽略了“信息”对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当然有不少学者从凸现“信息价值”视角界定此概念,如陈昌曙[9]认为信息化是“转变成以信息为核心的性质或以信息为基本特征的形态,不仅是一个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目标”。蔡连玉 [10]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这些界定都强调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乃至社会形态转变的核心要素。但是我国信息化实践却多学自美国,其发展更多是由美国的计算机专家主导。所以我国对“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技术主义”占据上风不足为奇,信息化实践中的“技术本位”难以避免。

二 我国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及其差异分析

1 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概念的合理延伸,最早见于吕可红1986年发表的《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一文,提出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适应社会信息化激变的形势, 教育自身也逐步沿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11]。作者虽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概念,但并没有真正揭示出其本质内涵。再加之当时中国信息化建设整体滞后,是以这一新概念并未引起众人关注。教育信息化概念真正为国人关注,源于1993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受其影响,我国也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1998 年12 月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1999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为明确的任务[12]。自此国内开始广泛使用教育信息化概念。我国学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强调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型人才。如李克东、杨晓宏等皆持此类观点[13] [14];另一类则认为教育信息化是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带来的是教育系统的最终革新,是一种新的教育系统的诞生―信息化教育,南国农、祝智庭皆持此类观点[15][16]。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概念的自然延伸,最早见于1996年李天铎《俄罗斯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一文,认为高等教信息化主要指为高等教育创建一种全新的信息环境[17]。国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亦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将信息化视为大学运行发展的支撑环境,认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为大学各项活动和事务提供支撑[18] [19][20]。这种“技术主义”的观点在我国大学占据主导地位,很多人将信息化定位为与大学战略发展无关的基础设施,其思想根源正在于此;第二种则从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视角进行界定,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等不断改革和优化的过程,是一个观念信息化、组织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事务信息化、工具信息化等有机结合的整体 [21][22]。相对于第一种界定,第二种突出了信息技术对大学核心业务、组织结构的变革作用。

2 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异同分析

从上述追溯中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强调以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为使命。这一界定抓住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这两大属性,尤其强调“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属性,这有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突破“技术主义”,但这种理解忽略了教育中的“信息”―这一“信息化”最为本质的属性。正是这一忽略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总在“技术本位”与“教育本位”两者间摇摆,而难以融通两者,无法通过“信息技术―信息―知识―教育”这样一个脉络通达“教育信息化”之本质内涵,从而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要么陷入“技术主义”泥潭,要么囿于传统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而窒息了信息技术的生命力。

此外笔者发现我国对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解读亦存在较大差异。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强调信息技术对教学与课程的影响,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解读则突出信息技术对大学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业务流程的影响,强调信息技术对大学整体运行发展的支撑。笔者认为这一差异主要源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特殊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大力发展源于教育部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动,研究者对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及研究都聚焦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重点―课程对教学的影响。我国大学信息化早期建设并未成为教育部所推动的信息化实践发展与研究的重点,且其信息化全面发展始于大学行政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而非教学与课程,是以我国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阐释自然关注信息技术对大学组织结构与管理业务流程的影响。特有的发展模式使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认识未能继承教育信息化概念对“教育”属性的强调,不过凸显了信息化对“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意义,而这一点正是立足基础教育信息化实践阐释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缺憾之处。但是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阐释中,却因缺失了“信息”这一“信息化”的本质属性,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找到以信息化促进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再造的途径。我国大学很多校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仍停留在将其视为与大学战略发展无关的支撑条件[23],而这正根源于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认识中“教育”与“信息”两大属性的缺失,这种缺失必然导致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停留在“技术支撑条件”层面,而非推动大学教学、科研、管理变革的核心动力。

三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再认中引领我国大学信息化发展

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信息化内涵的准确把握上。从前文的溯源中可以看到,“信息化”这一概念的创造是为了表征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组织中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使信息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实现组织发展模式从原先物质、能量主导向信息主导的根本性转变过程。这一概念强调信息是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素,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升信息价值的关键手段,强调这是一个动态的变革过程。所以组织信息化的过程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组织中信息组成、分类及信息流动机制的分析过程、优化改革过程,是以信息技术影响组织信息及其流动,进而影响组织各要素及要素关系,推动组织演进发展的过程。

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要重视从“信息与信息流”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及其核心活动的运行过程及发展趋势。如大学教学信息化不仅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信源”角色,改变了教师“信息掌控者”地位,使大学教学必然要从重视信息传递转向关注促进学生将信息内化为知识与能力,从“教师主控”转向“学生主控”,从重视“知识传递”转向重视“交流沟通”,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在信息的共建与共享中,调动师生之创造性,实现集体智慧,以提升教学质量。如对科研信息化的认识不能仅驻留在以信息技术促进科研手段的现代化层次,更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研究的性质” [24]。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科研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改变了科研活动的时空,不仅拓展了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而且创造了跨时空、跨文化的交流与协同科研新模式,不仅提升和丰富了科研方式、科研手段,更推动了大学科研体制、科研价值观、科研文化、科研与大学其他核心职能的关系的改革。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大学各项活动中信息生产、采集、存贮、管理、传播、交流、施用的方式,在全校信息的整合与共建共享中实现大学核心活动中信息的畅通流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优化乃至改变了大学基于“信息流”的各项活动的质量,更改变了大学核心活动的运行与管理方式,推动了大学业务流程再造,引发了大学系统中核心要素、系统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乃至组织文化的变革,从而使“信息”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重大战略资源,这正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是以我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内涵的理解要回归到“信息”这一本质,要学会从“信息、信息流”的视角分析高等教育的功能及其运行和发展,要超越技术,在社会学的意义上考察信息技术对大学中的人以及由人所完成的事之间信息互动的影响。正如桑新民教授[25][26]所言:“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改造高等教育系统,推动大学的发展与变革,提高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整体水平,促进大学内外的交流、合作,尤其是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系统在21世纪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笔者认为只有从这个高度上认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内涵,才能摆脱将信息化视为学校发展的保障与支撑条件的狭隘认识,才能让领导、师生提高对21世纪数字化生存方式严峻挑战和跳跃式发展机遇的认识和重视,才能让我国大学在当前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这场人类文明的第三次历史性变革中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不丧失赶超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教育水平的最后一次历史机遇。这是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这一时代大背景下,以信息化推动我国大学战略发展所必须具有的时代眼光和战略眼界。

参考文献

[1] Daniel, Bel. The Coming of Post Industrial Society[M]. Basic Books, New York,1973:45.

[2] 梅棹忠夫.情报与文明[M].日本:中央公论社,1991:28-42.

[3] 伊藤阳一.日本信息化概念与研究的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7 -88.

[4] 林雄二郎.情报化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89.

[5] 王行刚.信息学与信息化社会[J].自然杂志,1979,(7).

[6] 朱帅军.信息化的概念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52.

[7] 吴敬琏.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转型丛书总序.引自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等编: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M]万岩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1.

[8] 鲁品越.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9] 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9.

[10] 蔡连玉.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J].湖南师 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11] 吕可红.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J].外国教育研 究,1986,(3).

[12] 钟志贤,张琦.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回眸[J].我国教育 信息化,2007,(12).

[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14]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OL].

[1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02:4.

[16]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 研究,2009,(8).

[17] 李天铎.俄罗斯高等教育信息化概念[J].管理科学文, 1996, (10).

[18] 万新恒.校园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0:14.

[19] 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 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4).

[20] 赵全超.大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测度与综合评价研究[J]. 情报杂志,2004,(6).

[21] 高萍.高等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06:14.

[22] 孙启美,张立光.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探讨[J].长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23] 走出突围,寻找大学CIO本土化之路[EB/OL].

[24] Panel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Preparing for theRevolu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Research University[R].Washington DC: NationalAcademies Press, 2002: 30-32.

[25] 桑新民.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Z].高等教 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26] 郑旭东,桑新民.创造信息时代的大学科研文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

A Study on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U Yong-gui1,2

( 1. Institute for Digital Learning and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2.the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for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Science,DEPT .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Abstract: It is prerequisite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to ha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 author tra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analyses the origins of informationiz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finitions on these three concepts.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stream are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further analyses Chinese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actic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hen puts forward a new explanation of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notation

第6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是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担负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的重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 我们抓住了一个人成长的青少年黄金时期, 就抓住了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关键环节, 所以, 只有高质量、 高水平的教育才能代表教育领域中“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是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实践创新力的重要环境, 良好的教育必然代表一个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也日益强烈, 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间的矛盾就显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表现出来:一个是教育发展与社会整体需求的矛盾;另一个是教育发展与个体成才需求的矛盾。当前, 日益深刻的社会转型对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必须满足这种社会需要, 适应时展,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教育的资源配置、 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 无论是社会需求和个体成才, 都要求教育在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只有通过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优化整合丰台区教育资源, 不断提高全区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也就真正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是造就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核心要求

向内涵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和动力, 人的发展对学校管理来说, 主要表现为我们常说的队伍建设。

丰台区历来十分重视两支队伍的建设, 通过校长论坛、 干部研修、 教师和班主任培训、 师慧杯竞赛、 继续教育等工程, 坚持“抓基础、 固塔基, 抓骨干、 壮塔身, 抓名优、 树塔尖”的基本方针,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教育发展日新月异, 需要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适应和推动, 无论是干部与教师都必须重视自身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承担学校管理职责, 带领广大教师实践素质教育的校长来说, 其内涵发展水平的高低, 是最为关键的。校长要努力向专家型、 学者型转变, 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严谨治学,与时俱进; 必须善于学习和反思,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并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开拓进取, 形成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

江总书记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教师要志存高远、 爱国敬业,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严谨笃学、 与时俱进。从教师神圣责任和政治修养、 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 创新使命和学识修养三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教师发展的内涵。所以干部、 教师必须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走内涵发展之路, 才能真正创造教育的活力。

%"#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是推进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 教育当中陈旧的、 片面的、 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 灌输式仍是现实中主要的教育方式, 老师讲、 学生听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和结论, 而对结论的认识过程则轻描淡写; 管理上乐于训斥却不善鼓励, 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 师生关系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学生在任何时间、空间的活动中都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排列。这些问题,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历史需要不断跨越, 谋求发展必须要有新的举措。

要改革教学的内容、 方法和手段,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 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 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形成相互激励、 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 实现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要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 决定我们必须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 向内涵发展, 创教育活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

息化社会的客观要求

第7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谋划;环境;特色活动;资源

内涵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只有走内涵建设发展之路,学校才会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基础教育对学校内涵建设有具体要求,更可以进行特色发展,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载体,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促进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快速发展。

一、全面谋划,形成长期目标

1.确立思路,整合资源

首先,学校可根据相关机构要求,综合学校多年来的文化积淀,确立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载体,以学校文化积淀为源泉的内涵建设发展的思路。其次,确定内涵建设模式,如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建设以及“两风建设”即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通过挖掘学校的内外资源,并对其不断进行整合,使其更加有利于学校的内涵建设,包括完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两训三风、校歌、校徽等,使学校更加活泼富有朝气。

2.全面动员,群策群力

学校内涵建设不仅仅是学校领导者的事情,而是需要全体师生,群策群力,积极行动,并层层动员。一是将整体方案,实施计划向全体公布,做到师生心中有数;二是发动师生和家长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为学校内涵建设增添新色彩。

3.达成共识,部署落实

通过各层级动员、组织,上下统一认识,形成基础的内涵建设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绘制详细的发展规划路线图,让师生通过路线图对学校的各部门的分工、需要完成任务一目了然。

二、用美好外部环境充分表达文化内涵

1.美化环境,不可或缺

学校搞内涵建设,美化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很难想象一所脏、乱、差的学校,内涵建设会是一流的。学校要本着“节俭办教育,文化办教育,大家办教育”的原则,全面启动校园美化工程。环境美化不等于奢侈豪华,要体现学校的基本特征,校园建筑大方整洁,教学设施完备、安全,环境卫生干净,保持持久,办公和教学环境幽雅舒适,师生能在舒心宜人的环境中教学、学习。

2.营造人文气氛,文化育人

我们把营造读书氛围同美化环境建设紧密结合,在学校适当的地方张贴读书名言、绘制读书成语故事画、悬挂牌匾等。如,在学校墙壁上绘制成语读书故事画,可吸引学生驻足观看,时刻接受知识熏陶,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建造校训雕像等文化设施,让来客能快速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楼玻璃门上张贴名人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非常醒目,每天师生一进校门就能看见,时时激励着每一名师生,对师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对外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文化细胞,能牵动社会的神经,社会也更加关注学校发展,学校内涵建设不该闭门造车,要与社会互动,得到社会的支持,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要善于宣传自己,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办学特色,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将其文化内涵深入社会,植入民心。

三、创建特色活动,推动内涵文化建设

1.特色定位,逐步推进

在学校文化内涵建设中,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并逐步实施。可以确定几个主题,如“书韵飘香,健康成长”“红色路,中国梦”“青少年与成功”等,据此还可以建立班级文化命名,比如书香班、才艺班、奋斗班等,为了落实班级目标,在班级走廊和教室可以设置相关的展示。同时可以利用教学楼底层前厅改建为“诚信借阅厅”“学校历史展”“学校荣誉展台”等,厅的墙壁上有特色主题、特色口号、特色目标、名人读书故事等,从而使大厅的书香氛围更加浓厚。

2.开展活动,彰显内涵

活动的开展是最重要的,特色活动应该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教育性。在学习方面可以形成灵活的天天查,周周比,月月结评比竞赛活动。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每天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每学期举办各种诗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以及图书剧比赛等,调动了师生读书的积极性。每学年可以组织“读书小明星”评比活动,选出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团体,如“童韵朗诵团”“小组”等,学员下午放学后或者周六日在学校开展活动,培养学生朗诵经典的兴趣,提高学生朗诵经典古诗文的水平,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

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隐性现状

高等教育是一种事业,必须恪守,彰显诸多价值基准,但高等教育系统亦是一种社会组织,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价值追求,利益偏好以及发展易趣。①在各种扩招声音日渐强烈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受《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半血自的激励,积极投身于扩招潮流之中,并在21世纪初形成了极具扩招的重要推动力。受种种冲击力的符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不可阻挡地开始了扩招。短短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不到1%增长到2011年的34%,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了3000万,跃居世界第一。而这一系列的扩招却导致了国内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院校,国际交流学校的急剧增长,高等学府教育科研能力急剧下滑,人才及实才不断减少,而大量的“学历垃圾”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导致了部分院校教育理论的模糊,办学模式的偏离。②种种现象背后潜伏着的危机显而易见:扩招规模与大学本身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极不平衡: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趋于下降:毕业生就业率大跌,薪酬普遍低:硬件难跟上,高校负债重。因此,为相应党在十中第一次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意义上以外延发展为主的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党的十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第一次建设性地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确立了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③所谓内涵式发展,就其实质而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发展。科学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要更好,更快,更全面,更协调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不是不要外延发展,而是使外延的扩展与内涵的丰富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内涵式无非是把只关注外延扩展的价值取向转向外延扩展与内涵丰富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雄厚的资源,充足的设备,足够的校舍固然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成果质量更是衡量一所大学价值的重要标准。内涵式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的立校之本,是提高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也是一所高校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砝码。

三、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高等教育政策需要正视大学精神并像其倾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大趋势,使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出现了某种趋同,教育政策的影响力被超越国家疆界的全球实力所塑造,高等教育被视为生产高额经济利益的源头,高校面临产业文化的侵蚀,而高等教育政策的天平也逐渐向社会公共服务倾斜。对大学市场经济的定位,加剧了大学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本真文化的丢失,使高等教育内涵化越来越远。正如洪堡所言,大学所体现的文化原则将客观科学(文化知识)的进步与主观精神和道德培养(教养)融为一体。大学的经济属性与政治属性是建立在文化属性上的,也可以源于文化属性。⑤只有具有文化属性的大学才能使大学的内涵本质得以延伸,反之,则吾等崇尚的庄重,尊严,神圣,自律,让人向往的高等学府不复存在。因此,当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必须正视大学精神,应从提升自我精神和责任做起,使我国高等教育倾向其内涵化本质。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高校评估机制

十报告进一步强调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因为量的扩张没有质的提升是粗放的发展,是缺乏竞争力的发展,有了质的提升,量的发展就会更加有效益。要做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要改变评价制度,通过完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高校评价系统应以最新的高校质量评估理念,类型,模式,方案为基准,着实分析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评估标准区分度要强,既不能过于单一,也要发挥其评估分类指导的作用,而且不能封闭于高教系统内的评估,加强社会参与度。⑥教学评价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通过完善其评价机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在保障高等教育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

3.内涵式发展必须朝着有创新,特色的道路上发展

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不同的高校因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状,通过战略规划,凝练自己研究的主攻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特定的研究问题领域推出系统性的、规模性的和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有特色的发展,必须是自主性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领导必须支持那些基于自己客观条件找到自己发展的路径,必须是符合主客观条件的、有自我特色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必须考虑学校的历史条件、学科优势,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形成开放而又稳定的传统。从而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和专业,使自己的优势随时间的演进而得到不断的增强,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4.内涵式发展应当是有长效机制的发展

长效发展应该是遵循通过积累、沉淀而不断超越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战略的发展;长效发展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长效发展应该是有自己学术传统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管理模式,创造出积极进取、合理竞争、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用科研事业凝聚人才,用科研活动造就人才,用奖惩机制激励人才,用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使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引领和带动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高等教育更加自觉的坚持“以人为本”立场,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因此,落实十精神,就是坚定的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

总结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提出来的。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十精神关于高等教育的规划纲要,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复兴而发光发热。(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熊春文,,试论40%对于中国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意义,《复旦教育论坛》(沪),2012.3.5-10

[2]许智宏,社会转型期大学精神重塑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科学报》,20112.6.11

[3]杜玉波,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6日

[4]郑文,陈伟,我国高等教育发张的多维特色:中国模式探索,《教育研究》,2012年7期

第9篇:社会教育的内涵范文

 

成人教育简言之是针对成人的教育,目前虽无统一、清晰的概念界定,但成人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并不陌生,古已有之,但那时成人这一教育对象并未被独立区分出来,对成人教育体系并不明确,专门的课程设置更是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扫盲和学历补偿的一种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成人教育”的字样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各种概念界定随之而来。西方成人教育的历史渊源更为久远,现代成人教育缘起于18世纪的英国,1833年“成人教育学”一词由德国教师凯普提出,成为近代成人教育理论萌芽的标志。

 

一、成人教育的概念界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成人教育被视为一种多功能的教育形式,对于错过基础教育的成年人群而言,成人教育是种补偿教育;对于在职人员而言,成人教育起拓展和巩固作用,是应对新的任务和优化自身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此外,成人教育还有发展性功能,是完善个性,提高个人修养的有效手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成人教育被定义为成年人通过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外在行为和内隐态度得到发展的教育形式的总和,以各种提升自我为目的进行教育活动都包含在内。《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提到的成人教育是指脱离正规教育系统的成年人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达到某种目标而接受的教育。我国最初将成人教育定义为旨在对在职人员进行的培训,从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教育活动。之后,对成人教育的定义多局限在对教育对象的强调上,凡为社会所承认的成年人士有意识接受的教育便是成人教育。1993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才提出成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

 

二、相关概念的区分

 

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内涵多有重叠又不完全吻合,四者之间不是全然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继续教育是走出学校教育体系的人接受的延伸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领域;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需求进行的教育;终身教育可谓包含了其余三种教育形式,是所有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的总和,涵盖了全部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成人教育包含了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已成年的群体,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学者对成人教育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近年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其实质内涵似乎逐渐偏离了原先预期的轨道,应然内涵与实然内涵之间的差距越发明显。

 

三、成人教育“应然”内涵

 

成人教育的应然内涵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的功能期望,体现着成人教育最本质的价值意义。成人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是国家进行扫盲的一种方式,为错失普通教育的人提供了弥补教育的机会,包含了“继续教育”的意味,也为已经步入工作岗位的人提高自身能力而提供了一种可能,类似于“技术教育”,同时又是国家贯彻教育政策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的理念是终身教育,帮助成人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公民意识,突破年龄限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理想的教育形式,使走出学校不再成为教育终结的标志。从成人教育的功能来看,成人教育应突破学历教育,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其真正意义更多地体现在非学历教育部分,旨在培养博雅教育所提出的“全人格的人”,同时内在软实力的提升是成人教育应该始终坚持的原则和发展方向。

 

四、成人教育“实然”内涵

 

成人教育的实然内涵是成人教育实际所起的作用,展示了成人教育的现实成果。虽然成人教育的人文价值意义不容忽视,但在竞争激烈的当代,成年面临的是独立生存的挑战,如果成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其高层次的自我实现欲求便无从谈起,而成人教育是快速提高成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显著。但成人教育长期被单一地当作工具发挥其作用,使功利效用逐渐成为成人教育得以发展的支柱,效益和学历的获取成为人们对成人教育的全部期望,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是成人教育实际被附加的内涵,人们希望获得的是瞬时的功用,而成人教育的人文性缺失严重,对个体需求关注少,对“才”的追求高于对“人”的追求,削弱了成人教育促进人精神发展的本体功能价值。成人教育转化为产出持有相应凭证,符合社会规格的人才加工厂,社会对成人教育的现实定义局限在了工具性上,成人教育的本质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偏离,成人教育也逐渐被视为“边缘化教育”,接受成人教育的人群得不到社会足够的认可,其所肩负的实现终身教育使命被搁置一旁。

 

五、结语

 

成人教育是为成人提供的一种教育形式,在对其进行内涵解读时,要注意其“成人”对象和“教育”性质,成人教育的社会性功能便不可忽视,但其教育的本质又决定了成人教育对成人生命个体的关注是其本体性功能,发挥成人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持久影响力,为实现终身教育提供真正可行的途径,使成人教育的应然内涵和实然内涵实现高度统一,缩小成人教育的教育理想于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