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精选(九篇)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第1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一、社会化对高校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影响

M高校是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N高校和L高校两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在合并前期,N高校尚未完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一直按照旧的体制运行;L高校则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开展了后勤改革的相关工作。M高校成立后,经过多次省内外调研,结合自身实际,全面实行甲方监督与乙方服务相结合的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后勤处代表学院(甲方)对后勤服务进行宏观规划、监督与管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后勤总公司(乙方)按照企业化运作模式,为学院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甲乙双方以合同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协议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在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也受到了影响。

1.后勤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M高校组建以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两所高校后勤服务人员的整合。但后勤正式职工中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偏低、观念更新不够、技术水平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而占员工大部分的聘用工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抱有“打工”心态,流动性较大。这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学校后勤员工整体素质较低、技能水平不高、后勤服务输出水平偏低、保障能力不强。另外,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常常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导致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各种小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明显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勤工作育人功能的发挥。

2.市场经济对后勤员工的负面影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指从根本上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使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校办学规律要求的方向发展。高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后勤职工难免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的动机和行为被认为是合情合理的,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削弱了道德精神,一些人只顾追求由竞争和效率带来的物质上的富足,变得见利忘义,甚至为了捞钱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这些现象严重削弱了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无形中影响了后勤服务功能的增强。

3.社会化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社会化在影响后勤工作者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把高校后勤推向了市场,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社会上的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密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不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原本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同时,大学生在与社会密切接触的过程中,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增强,出现在心理和感情上游离学校的倾向。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社会化背景下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增强

1.明确后勤育人目标,优化育人环境

首先,各高校要重视后勤的特殊地位,明确育人目标。 M高校后勤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研究,召开了全校范围的后勤工作研讨会并达成共识:虽然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化,但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后勤服务对象仍然主要是学校师生。为学生服务,就应该具备育人功能,承担育人责任。因此,M高校后勤管理方把“三服务、两育人”作为工作宗旨,提出后勤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育人功能,变管理为教育、变被动服务为主动育人,把服务育人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其次,要注重环境育人,美化校园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对学生进行“无言之教”。M高校后勤管理方高度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始终把绿化美化校园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在校园绿化管理方面,后勤管理方根据实际制定了系统的绿化规划方案,同时依据目标任务,结合绿化模范单位标准努力工作,营造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温馨氛围。

2.主动提供亲情化服务,注重以情感人

可以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无时无处不涉及后勤服务。后勤管理方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小事抓起,积极应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要改善设备设施,为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要加强安全卫生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尽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要主动提供热情服务,给予学生无私帮助,让他们在温馨的氛围中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M高校积极吸纳餐饮公司进入学生食堂,在为学生提供营养可口的饭菜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原材料上涨等问题,既保证饭菜质量,又保证学生食堂健康运营。

2009年,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战役中,M高校后勤全体职工始终战斗在抗击甲流的最前线,废寝忘食地工作,使该校甲流形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学生的健康。其间,学生也都理解学校的各项措施,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做好甲流防控工作。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在那时得到了充分体现。后勤职工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精彩的一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耳濡目染中受到和风细雨般的道德洗礼,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

3.引导学生参与后勤服务,强化育人效果

M高校非常注重发挥德育主体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在后勤服务工作中,通过后勤热线、意见箱、贴吧等多种方式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举行听证会,与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制定、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管理约束机制当中。此外,M高校还通过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长跑比赛、校园健康行等活动营造团结协作、互助共赢的氛围,推动了后勤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M高校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针对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强的特点,主动与学工部门配合,成立了饮食中心膳食委员会和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在学生饮食和宿舍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M高校后勤管理方还创造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平台。

4.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打造育人团队

提高员工素质不仅是高校后勤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后勤工作增强育人功能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M高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后勤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在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目标任务、上岗条件及相应待遇的基础上,采取“公开、公平、择优录用”的原则竞聘上岗,明确职工在岗位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把一批懂管理、精技术、善经营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后勤工作岗位上来,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使后勤工作的育人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M高校通过完善相应的员工培训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优化后勤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不断强化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广大后勤员工精于技术、善于经营、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为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蓉生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大学生德育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第2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 高校 新校区 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全国各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为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各高校纷纷新建新校区,开拓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各地大批新校区顺势而生。

高校新校区的扩展,一方面满足了办学规模的发展要求,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新校区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特别是如何为高校提供可靠稳定的后勤保障与服务,探索既符合国情、校情,又确保高校后勤可持续发展的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特点 

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具有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所有特征,但是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相对老校区或原有校区,又有不相同于老校区或原有校区的一些特点。

首先,市场环境不成熟。由于新校区多建在远离市中心的偏僻地带,且相当一部份高校处于建设和调整中,其周边的人文环境、文化氛围、社区建设、服务设施等尚未形成,饮食及商业服务有其封闭性,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改善,但仍需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其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难度较大。由于新校区面积大、设施设备现代化程度高,师生对后勤管理要求和服务标准也高。这对新校区后勤实体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有,后勤市场出现多头管理。由于在新校区建设中,许多高校对后勤设施设备的建设一般采用多元融资办法解决新校区建设资金的不足。投资的多元化,也意味着后勤市场的多元化。当然,高校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同样具有消费市场相对固定,服务对象多是经济尚未独立,消费水平有限的学生等特点。

二、建立符合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特点的后勤管理模式 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后勤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元化后勤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产物。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即管理主体(高校或社会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不同办学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服务主体和多种方式来实现校区后勤服务产品的供给,是指实现后勤服务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校区后勤管理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只是校内模拟市场的形式,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全部由后勤实体(后勤集团)承担;

(二)市场部分开放,由后勤实体(后勤集团)、社会企业共同承担新校区后勤服务;

(三)市场全部开放,后勤服务完全由社会企业承担。

1、由学校后勤集团承担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期,许多高校采用甲乙方分设管理的模式,即模拟市场,学校成立后勤管理处作为甲方,从学校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后勤集团)作为乙方,按企业化方式运作,甲乙双方形成契约关系。同样的,对于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高校整体托付给校内后勤实体,形成契约关系,即使少数服务项目由社会企业经营,也是在后勤实体(后勤集团)管理之下。

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全部交由高校后勤实体(后勤集团)承担,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校内市场。在改革初期,考虑到后勤实体还有相当一部分的“老人”,还不具备与外界企业抗衡的实力,“扶上马,送一程”,“友情操作”在所难免。

高校后勤实体(后勤集团)为适应新校区距离原有校区的特点,大都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从过去以“条”为主的微观管理模式转变成以“块”为主的宏观管理模式,在新校区设立后勤集团分团,在后勤集团宏观调控下,分团享有相应的自主权。

“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后勤管理模式有效地避免了多头管理,有利于事情的尽快解决,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跨度少,有利于增强校区工作的活力。不足之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权力分散,在资源调配上会造成浪费,可能造成管理上的脱节。

2、由后勤实体(后勤集团)、社会企业共同承担新校区的后勤服务。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完全由后勤集团承担后勤服务有很大的不足之处。首先新校区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学生餐饮业、商业服务等领域具有相对独立的封闭性,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中,为打破后勤实体(后勤集团)在老校区或原有校区历史形成的“校园垄断”,学校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引入社会企业参与竞争,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狼入室”。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与狼共舞”,促进后勤实体(后勤集团)改进服务质量,也才能更好地控制校园市场价格,为高校师生员工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

其次,由于后勤集团刚成立,自身的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后勤职工队伍人员素质及管理水平也很难适应新校区后勤服务市场的需要。因此,由后勤实体(后勤集团)、社会企业共同承担新校区的后勤服务是高校普遍采取的管理模式。

3、新校区后勤服务完全由社会企业承担。新校区后勤服务完全由社会企业承担,一种情况是由于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在新校区建设中,投资者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学校,实行了政府主导、学校融资、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大量社会企业参与后勤设施设备投资建设,改变了以往政府单一投资的模式。投资体制的变化,除学校作为管理主体外,投资人具有管理权,或受投资人委托而出现第三方也具有管理权。

新校区后勤服务完全由社会企业承担,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管理主体(学校)为降低校区办学成本,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节省后勤管理人员经费,彻底摆脱高校办后勤的模式,在新校区实行新的运行机制,将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市场完全放开。

无论是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还是投资人或投资人委托的第三方管理,新校区后勤服务产品都是通过招标方式,并与中标者签订合同,实现契约管理,由其提供后勤服务产品。这是引进优秀社会力量服务于高校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

但是由于社会企业不了解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点,对高校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理解和认识,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对新校区的后勤服务市场回报率往往估计过高。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发现投资与回报不对等时,不少社会企业选择自动退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或者由于一味追求利润引起师生员工的不满,不得不退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高校的安定和稳定。

纵观以上现有高校新校区普遍采用的三种模式,可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各高校具体情况的差异性,决定了后勤管理不可能统一模式,各地各校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努力探索,大胆创新。但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要有利于为师生提供满意的后勤服务、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赵伟建,冯晨曦,孙庆祥,等.高校新校区后勤管理模式探讨[J].安徽高校后勤网,2004

第3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08-0119-02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原因分析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口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999年11月,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分析了当时高校后勤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此后全国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和部署。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开始。

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高等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稳步推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使政府和高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开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办好高校后勤,以促进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变,保证高校内部机制的良性运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按照企业方式运作,成为独立的后勤经济实体。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也有了大幅提高,既改善了高校师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也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当前,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职能部门监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后勤服务市场化进程加快。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后勤以服务为宗旨,但高校后勤与其他领域后勤服务工作有所区别,具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由于原有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和体制束缚了高校后勤服务的发展,促使高校后勤走上社会化道路。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部分高校开始探索后勤改革;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2000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2000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随着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问题开始不断涌现。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指向越来越迷茫,对改革目标与当前日渐扩大的问题与矛盾的现实反差感到困惑,对后勤社会化改革难以前行的现状产生了忧虑,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心不足,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热情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和制约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就必须进行高校内部体制改革和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使高校后勤不再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

在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中,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后勤工作人员文化层次低,素质水平不高,大部分为工人出身,个人技能单一,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以上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亟需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后勤社会化就是要后勤实体完全脱离了高校体系,是学校甩包袱的过程,他们不愿意接受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在开展后勤服务工作时,与校内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服务意识淡薄,服务理念单一,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后勤改革功利性强,缺乏长远眼光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后勤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后勤管理人员过于看重经济效益,在既定工作方案的过程中,忽略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结合,限制了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管理理念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事物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四)高校后勤改革形式化严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高校后勤内部机构不断调整,职能不断更新,但在体制机制上并没有真正革新,致使后勤管理混乱,后勤部门权责不清,资源浪费严重,商业化气息浓重,远离了高校公益性的服务理念,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后勤“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宗旨,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策探讨

(一)加强高校后勤的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

首先,高校后勤服务按其性质来讲,属于服务性行业,是第三产业,宗旨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其次,高校后勤服务具有教育属性,主要为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服务,同时又规范教师学生的行为,是高校工作的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服务是一种专业化、企业化的服务,它是从高校管理体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按照市场规律的运作,自我发展成为高校后勤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务。而高校学习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和行为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高校后勤管理,提高后勤服务意识,对高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改进高校后勤管理方法,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高校后勤已经历1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资源配置合理、优化,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服务质量,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高校后勤管理办法已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亟需革新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行产权分割,将学校和后勤各自的资产进行划分,做到产权清晰,允许后勤实体通过租赁、托管等形式继续有偿或无偿的使用学校的资产,使国有资产达到保值或增值;另外,科学地评估后勤资产,剔除无用资产,实现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分离,并采取奖励措施,以激励他们更好地使用好国有资产。

(三)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形势要求后勤管理实体必须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通过引进“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措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引导管理职工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从而为后勤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注重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后勤人员文化素养

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实体机构,需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建设,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高校后勤企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高校后勤企业的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础和根本保障,一个高校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高校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目前,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武器,后勤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不断创新,确保学校的稳定、满足师生的需求、保证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

(五)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第4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后勤;管理体制;创新

1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成果

高校后勤经过近十年的社会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后勤管理体制,总体上实现了准企业化管理,高校后勤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逐步提高,改善了学校的经费结构,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基本实现了如下几点:

1.1政企分开,将学校承担经营、服务职能的部门分离出来组成后勤实体,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实现了管理的企业化。

1.2变学校拨款的无偿服务为用户付费的有偿服务,实现了服务商品化。将过去拨款驱动的运行机制改为市场驱动的运行机制。学校将经费分拨给各单位,对教职工的福利也逐渐变暗补为明补,后勤经济实体以让用户满意的服务换取经济收入。

1.3逐步开放校内市场,引进校外优质服务,实现了后勤服务主体和后勤基础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1.4实体内部建立了适应企业化管理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后勤实体人员全部列入实体编制,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过渡措施,实行干部聘任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实行以岗定薪、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5后勤实体与学校建立以合同制约的甲、乙方关系。后勤实体按照甲方的目标责任制,一方面按经济规律办事,加强成本核算,努力创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同时保证了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对后勤实体加强目标责任的过程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其经营服务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正是推进了这一改革,才为学校的全面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形成了有利于学校全面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办学规模到办学条件,从教育质量到办学水平,从后勤保障到服务水平,实现了我校近年来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为学校和后勤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后勤也逐步增强了自己养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基本适应学校发展的社会化后勤服务体系。

2当前高校后勤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实现质的突破,进入良性发展状态的高校还是少数,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垄断市场,自办后勤;后勤运行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领导还没有从繁杂的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学校还承担着办企业的风险,后勤依然是高校中较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方面;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以及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与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的方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3坚持后勤社会化方向,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体制机制建设贯彻始终,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使改革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提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目前,高校后勤存在的主要矛盾还是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推进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求真务实。通过改革,科学创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3.1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并认识到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几年,带来了后勤的快速发展。当前后勤工作的问题,是社会化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而不是改革的方向问题。因此,应充分认识当前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继续下大力气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取代不利于高校发展的旧的后勤管理体制。

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后勤社会化进程的长期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推进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我国正处于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方面体制在不断建立和完善,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影响,这就决定了后勤管理体制机制还要不断创新,逐步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

3.2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因地因校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后勤管理体制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要根据国家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的,检验后勤管理创新成败的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勤保障,是否有利于改善师生员工的生活,是否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创新,所以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基于后勤管理实践,建立切实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体制机制。

3.2.1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管理实践。不加分析、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生搬硬套某些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做法,或机械地按上级指令办事,最终会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由此造成的错误决策甚至会造成学校利益的重大损失。决策者应该系统、超前的研究后勤管理理论,重视基层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合理的借鉴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并将创新方案建立在决策者与执行者、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共识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避免脱离实际的盲目决策。

3.2.2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基于本校的实际。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后勤管理体制的要求也不同,由于高校所处的市场环境和校内情况各不相同,实现途径和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高校还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鼓励积极进取,同时也要反对盲目冒进。目前,多数高校成立了后勤服务实体,并在争取做大做强。这种做法实际上不是对每一所高校都适合的。对后勤正式职工多、市场环境不成熟的高校,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是必要的。但是,由于做大做强后勤服务实体,难度很大,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因此,对后勤正式职工比较少、市场环境成熟的高校,最好的选择是不办后勤服务实体,直接将办后勤的职能交给社会。学校之间没有必要比较谁的后勤实体强大,应该比的是谁有能力快速稳妥地达到改革目的,建立起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后勤保障体制。后勤服务实体的发展也应讲究策略。应该通过与优质企业的合作,整合资源,借助优质资源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3.2.3管理体制机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目前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在高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高校的后勤管理体制自然就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环境的影响。当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达、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时,社会能够在更多方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会高一些,较多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以由社会相关服务企业来经营管理;如果高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由社会提供高校的后勤服务成本高,也不能达到高校要求的服务保障水平,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就相对低些。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所处地区的经济环境。

    3.3继续改革后勤管理体制,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坚持育人与效益并重的原则,转换经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要引进现代后勤服务方式,提高后勤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下,服务也是一种无形的商品。要提高学校后勤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引进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切实提升后勤的现代化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使学校后勤服务成为师生心目中优质的品牌。

要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这种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市场同样具有较深刻的影响,学校后勤要自觉发挥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和损失,使各项服务价格低于社会同类服务价格;另一方面了解市场、掌握市场,主动开拓市场,不断地遵循市场调节的红绿灯信号,使服务在实践中增值,从而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要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利用、开发。学校后勤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学生宿舍、食堂、商业网点、体育场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在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员工生活日常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加以合理开发整合,从而使后勤企业形成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状态。

3.4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分类推进我校后勤体制机制创新

3.4.1经营型的后勤产业借鉴国有企业改制,推向市场,推向社会。按照“勇于创新、稳妥推进、资产运营、彻底剥离”的原则,积极将具备改制条件的经营型后勤实体成熟一个改制一个,改成独立法人企业。

3.4.2经营服务型的,如水电暖、物业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逐步与社会接轨。

教学区物业管理以项目承包的方式引进社会物业公司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教职工住宅区物业管理服务引进社会物业公司,学校改暗补为明补,以往用在职工住宅区保洁、保安及绿化养护管理上的费用按人头直接明补给职工,职工再按社会提供的物业化保洁、保安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服务标准缴费,解决在职工福利上存在的“住校内校外不公”、“单双职工不公”、“住大房小房不公”等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切实提高教职工住宅区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学校教学区、住宅区的单位和个人均按社会收费标准、按实际计量缴纳水、电、暖费,水、电、暖服务逐步与社会接轨,彻底实现社会化。

3.4.3面向大学生生活服务的后勤实体,如学生公寓、食堂等,坚持公益性原则,以服务育人为前提,全面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学生住宿、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使这样的实体为大学生提供的服务既是有偿的,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福利性。

学生住宿保障工作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寓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实施亲情式服务,人性化管理。对学生住宿收费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免费送电等形式。

饮食经营实行企业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努力提高饮食经营效益,但不能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饮食工作的公益性对饮食服务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饮食服务实体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基础上,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低服务成本、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建立应对物价波动的长效机制,并且积极争得学校支持,从而稳定学校饭菜价格、稳定饭菜质量,赢得学生的满意。

3.4.4社会型的,如校医院、附属小学、幼儿园等,适应医疗社会化改革、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化。

校医院实行经费定额包干,促进其自我发展。校医院干部职工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管理、办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竞争、降低药价、赢得市场,同时还要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附小、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稳定办学规模,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稳定大学年轻教师队伍。

这种综合型的后勤管理服务模式,既能维持高校安全稳定,又能有序地引进社会上的市场竞争;既能充分地调动后勤职工改革的积极性,又能有力地缓冲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波;既能显著地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又能明显地降低后勤运行成本。从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渐进过程中,稳步地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

3.5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3.5.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种工作程序。使后勤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到执章必严、违章必究。3.5.2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一是自觉接受纪委、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的监督,使后勤的经济活动在体制和机制上始终处于有关部门的参与监督之下;二是严格实行工程和大宗物资采购的招标管理;三是加强后勤各单位的财务监控和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成本费用开支;四是在认真核算各实体的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应的定额费用,逐步推行定额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经济实体管理费的定额监控;五是科学论证、合理使用发展基金,努力实现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第5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委托经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97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党校系统后勤保障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中央党校多次在全国党校系统行政后勤工作会议上提出,有条件的党校应努力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Y市委党校以新校建设为契机,创新党校后勤保障工作的体制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1 Y市委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

1.1 Y市委党校的基本情况

Y市委党校创建于1938年,经市政府批准先后兼办了行政学院、厂长经理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形成了“一校三院”的办学格局,承担了党务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业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训任务。

2013年,Y市委党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新校区规划用地11.3公顷,总建筑面积60 220平方米,主要包括学员公寓、教学楼、图书馆、信息中心楼、综合办公用房、学员餐厅、报告厅、后勤用房及其他设施。在会务接待方面,拥有容纳600余人的报告厅1个、大中小型会议室6个、各类教室20个、客房床位620个,餐厅可容纳1 000人就餐。

1.2 Y市委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Y市委党校立足自身实际,把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探索党校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管理新模式。Y市委党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区后,通过委托经营的模式,实现了党校后勤由提供服务向监督管理转变,由传统成本管理向利润管理转变,党校的后勤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在实践探索中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党校培训工作提供了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服务保障。

1.2.1 科学分析评估

在新校建设进入后期阶段,为保证新党校的正常运行,Y市委党校提早开始进行确定适应管理方式、选择合适管理方法的工作。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后勤工作社会化管理、委托经营的建设思路。

在借鉴省内外党校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管理、委托经营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后,Y市委党校坚持了四大评估原则:一是坚持服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以会议和培训为主的原则,体现党校的特殊性要求;二是坚持“社会形象好、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回报效益高”的原则,进行基础性评估;三是坚持新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的原则,进行适应性评估;四是根据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进行可行性评估。

1.2.2 明确管理范围

通过签订委托经营合同,对委托经营范围、委托期限、管理范围、双方权利与义务、承包经营费用、产权及其处置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

一是明确经营项目:主要为餐饮、住宿、会议和培训等,乙方在确保满足甲方提报的年度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前提下,自主对外经营。

二是成立一个机构:成立由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各自授权代表及相关人员组成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5人组成,党校方面代表3人。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如经营项目、制度规范、重大维修项目等,必须经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三是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甲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有8项,其中规定,甲方审核批准乙方经营管理团队的组建方案;有权随时对乙方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和监督,等等。乙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有13项,其中规定,乙方具体负责合同约定的经营管理工作,遵纪守法;不得改变经营项目,不得转租甲方资产,不得以甲方资产作为任何形式的担保及债务抵押;严格规范管理,保证委托经营区域的运营,等等。

1.2.3 党校成立对接机构

为了更好地实现党校后勤部门对委托经营的监督和管理,Y市委党校整合后勤资源,理顺职能机构,抽调相关方面专业人员,成立监管办公室,隶属党校行政处,直接对行政处长、分管校长负责。监管办公室下设财务、餐饮、住宿、物业等对口岗位,全方位进行监督管理。其中,财务监管进驻公司财务部,负责审核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并对接保障市财政局、审计局的国有资产核查审计工作;餐饮、住宿监管负责统计教职员工就餐、学员就餐住宿明细,确定标准、天数,按季度定期结算餐费和住宿费;物业监管负责审核结算基本营运费用支出以及协调其他物业服务管理事项。

1.2.4 完善管理制度

Y市委党校始终把规章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在理顺委托经营合同权利与义务的同时,校监管办先后出台了《委托经营监督考核实施办法》等多项工作标准和考核制度,坚持巡查制度,定期召开后勤工作协调会。后勤服务基本实现了用制度管人、按合同办事,确保了党校后勤管理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1.3 Y市委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在委托经营的两年多时间里,Y市委党校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党校的后勤服务模式,既不同于一般党政机关,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且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又基本无成例可循,一切工作都是在监管实践中进行探索与总结。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3.1 委托经营机制有待理顺

依据委托经营合同规定,受托方在保障党校干训任务的基础上可以对外进行商业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对内的党校服务保障与对外的商业经营实际难免出现一些不协调。比如,商业接待量过大导致党校学员的食宿服务质量下降,承接商务会议与党校教学工作安排在时间、场地上产生冲突,等等。

1.3.2 监督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Y市委党校已初步建立起了后勤服务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部分考核指标可操作性不强、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易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1.3.3 后勤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党校后勤管理人员创新意识薄弱,对市场化的后勤服务管理认识不到位,对信息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不适应,出现了党校对委托经营方的监督管理断层和真空。

2 党校推进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2.1 坚持以我为主,维护党校核心利益

党校后勤保障的中心任务是服务党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本质要求就是更好地服务于这个中心,即通过受托经营方的专业化管理,提升后勤管理层次和服务质量,进而将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上来,最终为学员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生活条件便利的校园环境。

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党校与委托经营方的关系,即服务与被服务、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党校作为委托经营方,必须把更高的后勤保障服务水平作为评价委托经营的首要标准,把更高的学员、教职工满意度作为考核委托经营的重要标志。因此,党校后勤保障的社会化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党校的主体作用,明确后勤改革中的核心定位。

2.2 创新共建思路,践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理念

推行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要充分考虑党校的特殊性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不能简单地照搬市场经济模式,而要以服务党校工作大局为主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对于党校后勤服务能够实现服务外包的项目,应积极推进专业化管理,加强合作与监管,采用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理顺党校与外包服务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终形成“专业管理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行使日常管理权、经营权;党校负责监督管理,拥有资产产权、收益权”的共建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促进党校各项工作协同发展。

2.3 切实加强监督,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委托经营是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后勤服务优质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营利性组织的受托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党校公益性的宗旨并不完全契合。因此,党校可以授权受托经营方在确保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培训计划外的闲置资源开展对外经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合同双方的互利共赢,但根本前提是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一,选择有资质、懂经营、会管理、有实力的委托经营方,党校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评估,特别要坚持“社会形象好、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回报效益高”的原则。第二,受托经营单位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必须严格履行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在双方协商的框架内进行经营活动。第三,党校必须切实维护自身权利,严格履行涉及质量监管、成本监管和节能监管等各个方面的监管责任。

2.4 完善服务模式,优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机制

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是一个单位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有了好的服务体系才能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能力才能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效能。

在推行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必须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进一步优化党校后勤资源配置,精简监管层级机构,打造高效有力的后勤监管部门,牢牢把握住管理和服务的主动权、控制权和决策权,真正做到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实现后勤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行关键在于理顺运行机制,后勤部门的职能要逐渐实现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即从服务为主到服务、监管并重再到监管为主的三步转变。进一步提升后勤核心治理能力,优化服务管理机制,实现对受托方的有效监督和科学管理,最终实现工作重心向国有资产监管、服务项目招标、服务质量评估等宏观层面的转移,为党校后勤服务管理社会化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2.5 强化人才战略,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软实力

党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关键靠人,队伍建设始终是做好后勤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党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推行,对党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党校必须逐步建立起一支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后勤管理队伍,不断提升后勤服务管理的软实力。

第一,充分发挥“党校姓党”这一政治优势,培育党校后勤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思想观念转变,提升后勤服务社会化意识,进一步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新的理论精神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以党建推动后勤工作不断发展。

第6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后勤服务;高校;管理目前,我国正在对高等教育进行完善与改革,其中后勤服务管理方式的改革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新时期下,需要建立起一种相对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以便能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当前高校管理体系中后勤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此,研究高校后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改革也必须同步推进以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整体需要。从实现中来看,高校后勤服务的改革必须要做到加强管理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激励机制和优化软环境建设同步推进。第一,加强后勤管理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应实行后勤管理工作会议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后勤工作专题会议,及时、有效解决后勤所涉的各项重大问题或事项。同时要完善后勤管理结构,充实后勤管理队伍,增加后勤部门的领导人数和及时调整后勤管理机构、补充后勤管理人员。第二,加强后勤人员培训教育,优化后勤软环境建设。后勤软环境建设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后勤管理档次、质量和成效,后勤管理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的关键和首要问题,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显得既重要又紧迫。为此,要通过定期不定期举行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后勤管理人员学习法律常识、高校后勤管理要领、后勤管理与现代科学技术、学校规划、基建管理常识、后勤管理基本程序、学校水电管理与维修常识、经济和食堂经营管理常识、后勤财务管理及报批程序等知识,逐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学校升格后勤管理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后勤管理人员的学习还要坚持法制纪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互融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家庭美德意识,并结合后勤不同行业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加强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增强后勤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意识。第三,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增强后勤管理成效。安全问题是后勤管理工作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问题,而防火、防毒和防盗又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应通过实行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来落实。

二、利用校外和社会资金,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资金困乏是众多地方性高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和普遍性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强大的障碍和瓶颈。高校后勤承担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共服务等重任,上述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在高校资金有限的背景下,通过学校自有资金解决后勤管理中的所有项目显得并不现实。为此,引进、利用校外和社会资金就成为了必然,而且经过一些高校的实践也取得了较大成效。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校外商家和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建设的方式解决学生公寓建设、学生饮用水、学生公寓热开水供应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等问题。

三、深化以人为本理念,为学校师生提供全面、高效服务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党中央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而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还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要求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并努力使其能够制度化为一种社会规定,用来指导中国“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巫文强,2011)。由此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应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地方,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但会危及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更为严重的是会在社会造成一系列难以消除的影响,尽两年在部分学校发生的学生中毒事件就足以证明了这点。为此,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高校师生饮食卫生健康应该提升到与高校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此项工作作为高校落实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落实。为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改善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生活条件,保证饮食卫生安全等作为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而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师生服务的最主要的供应主体,更要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首先,要保证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提高食堂服务管理水平。学校如何改变过去发包承包方式带来的诸如食堂与食堂之间没法形成竞争、各食堂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对饮食卫生安全重视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服务质量不高和监督乏力等问题就成为食堂管理首位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最关键的就是要把食堂收回由学校对所有食堂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完善食堂经营管理机制、调动食堂管理、工作人员积极性等措施,提高食堂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就是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加强食堂的硬件设施建设,制定了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实行全员聘任制与食堂所有的工作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此外还可以结合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等活动契机,通过召开动员讲座会、现场分析会、整改提高会、督促检查和经验总结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了以强化“主人翁意识” 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后勤各行业为单位开展自查自检和互检互查,严格厉行后勤管理所有规章制度和自我规范约束奖惩机制的专项行动;在后勤各部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后勤管理干部和广大员工认识到强化“主人翁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增强后勤管理部门尤其一线后勤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服务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优秀后勤服务员工的良好氛围,促进学院后勤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

其次,推进校园环境整治工作,竭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生活环境。高校的迅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增多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必然会带来校园环境的清洁卫生和环境整治难度的增大,这也是诸多高校面临的而且亟需解决的难题。这就要求各高校在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的基础上,要加大该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注意调动学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和青年志愿者的等生力军力量,号召人人动手,个个都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和整治工作,并配置以周密详尽的卫生责任划分区,把责任落到单位,落实到人,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激励机制。

再次,要规范后勤管理服务流程。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以及学生,应实行人性化管理,把教师和学生的满意度作为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规范管理后勤事务的各项操作程序、办事程序以及服务程序,使管理工作变得简便快捷,并且易于操作,为服务对象提供周到、贴心服务。如在管理学生公寓时,应当将学生作为中心,坚持依靠、帮助、教育、关爱以及尊重学生为基本原则,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后勤事务的管理问题,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为其提供周到服务。如果一些高校学生在生活上确实遇到了困难,则要以学生实际的情况作为依据,为他们提供校内或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高校学生得到实践经验,而且又能让他们受到教育,并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与呵护。此外,在管理后勤服务时,应注重对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以及自我管理等。

四、推进高校后勤事务管理实现社会化

后勤服务企业是在高校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后勤服务企业长期受到特有文化环境以及文化知识的熏陶,从而逐渐形成文化特色。因此,在改革高校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使后勤事务的管理与服务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后勤部门应努力构建出与师生文化需求相符的,并具备后勤服务特色的高校企业文化。总的来说,在高校当中,后勤服务企业能够为师生提供多项综合性后勤服务,是组成后勤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后勤服务企业的宗旨是服务,生存的手段是各类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得效益,所以后勤服务企业具备经营性质与服务职能,同时还具备一定管理职能。在新时期的环境条件下,管理与服务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商品,同时也是有偿的劳动,应加快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在企业进驻校园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关收费机制。对于教工以及教师的生活区来说,分摊物业管理费用时应将物业产权作为收费依据,并实现合理化收费;对于教学区以及学生的生活区来说,在收取特殊物业服务费用以及管理费用时,也应依照相关标准合理进行,从而让服务企业能够实现自我补血以及以业养业的目的。此外,对于提供后勤管理服务的高校企业来说,应实现自主运作以及合法化经营,在进驻校园时应遵守相关程序,并接受相关机构的监督,从而让提供管理服务的相关企业能够依法经营,在收取费用时,依照相关标准。后勤服务企业应将多种经营方式运用到后勤服务当中,并立足于新时期下高校当中的服务市场,在为师生提供舒适服务的过程中谋求自我发展。管理后勤事务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与新时期下高校教育特征以及中国特色相符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与实际状况相符的后勤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就是,在改革后勤管理方式时,应认真完善每一项管理环节,深化改革服务方式,创新后勤服务手段,让高校当中后勤事务的服务真正成为社会化的劳动产品,从而不再让后勤服务成为新时期下高校的一个负担,让后勤服务可以充分实现社会化。(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学院综合管理处饮食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政贵,郭志德,朱晓梅.应用ISO国际质量标准思想构建不完全竞争业服务质量监控评价体系[J].商场现代化, 2010,25(17):9831-9832.

[2]肖志成,蒋琛.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21):517-518.

[2]鞠培锡.“以人为本”与高校后勤基层员工管理创新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34(10):835-836.

第7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

新公共管理理论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受一些西方国家推崇,它既是一种公共行政理论,也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并且作为主体思想指导行政改革。作为一种以企业经营理念为基础的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部门管理方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重新研究。新公共管理最初解决的是官僚体制的管理模式和社会环境间的矛盾,有利于政府摆脱金融、管理以及信任度等方面的困境。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部门必须首先明晰治理的概念,为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为改革中的政府提供了新途径,还为高校提供了“准公共物品”的社会改革参考。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契合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特色与高校后勤社会化相契合,从理论角度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提供有效指导,形成独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有效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持续推进,同时获得诸多实践成果。具体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积极成果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加快了后勤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走上正轨。

2.突破原有管理壁垒

新公共管理理论推动了管理制度改革,消除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壁垒,使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制度实现了更新,建立了新的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果。

3.建立良性循环的后勤竞争制度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使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满足了高校建设的需要。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高校独立办后勤的局面。可见,这一过程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原则

当下,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后勤组织从传统的管理型组织向现代服务型组织转化中,新公共管理倡导行政与管理二分原则、顾客至上原则、绩效管理原则、竞争原则、公平原则等,对后勤社会化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1.市场导向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公共部门之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和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由于官僚体制的消极影响,如竞争不明显,没有一定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高校后勤领域要想实现社会化必须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充分运用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高服务质量。

2.以人为本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无论是公共部门的行政权力还是公共部门的行政行为都应围绕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进行。以人为本是为了推进科学发展,后勤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后勤服务体系中真正做到以教师和学生为本,把他们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后勤服务体系的标准,扎实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

3.绩效评估原则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首先确立个人和组织的具体行为目标,然后根据实现目标的进度,采用绩效评估手段,引入业绩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评价公共服务部门的业绩。它强调对雇员实行契约制和对效率进行量化评估,要求高校后勤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雇员的积极性。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视野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多年来,高校后勤面临的最大发展问题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和激励机制不合理。为此,要打破后勤管理部门多年的用人思维和习惯,突破用人的诸多不合理局限,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眼光,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能真正促进自身和高校共同发展的蓬勃向上的后勤管理和员工队伍。

1.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

人才引进方面,要改变原有的行政化人才引进模式,突破地域和行政级别限制,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各类专业人才。而对技术性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和实体,注重从行业内部挖掘和培养人才。但由于人才引进以及人才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需要不断提升和充实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因此,要以制度的形式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建设学习型组织,推进广大员工的继续学习和培训工作。同时,鼓励各实体多开展技术竞赛,鼓励员工个人参加学历及职业资格等考试,并定期派出干部职工到相关高校和企业交流学习,加强后勤人员的知识更新、专业培训。

2.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适应高校后勤特点和发展的薪酬体系,推进分配方式改革,使薪酬计算的指标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降低保障性基础薪酬部分,加大激励薪酬部分比例,提升干部职工的开拓性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吸引专业人才。通过建立并实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以绩效考核推动员工素质提升。此外,对积极主动关心单位发展,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使单位经营服务指标或客户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的员工,实行额外奖励,并给予其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二)创新运营模式,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突破与创新传统的规则和理念。纵观国外的高校后勤管理可以看出,他们的后勤服务与管理模式十分多元,但在基本原则上拥有共同之处,即社会化程度高,值得借鉴。当然,这种突破与创新必须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遵循“有利于提高高校

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降低后勤成本,有利于发挥学校最大的办学效益,保障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原则。高校后勤社会化要取得突破与创新,必须在思想观念、管理体制、产权制度、运行机制、财务管理、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动脑筋、下工夫。 1.推行股份制试点改革,规范经营管理机制

从具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到模拟企业运作,高校后勤走过了艰辛的社会化改革道路。但是,在不断与社会企业一同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这种所谓的“模拟企业”无疑不合时宜。因此,要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可在后勤实体逐步推行股份制试点改革,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方法,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营模式。推行股份制的过程中,后勤实体的所有制形式、出资形式、经营及管理方式、财务管理、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都得到相应改变。对具有明晰的责、权、利的企业,可以真正实现规范化运作,不断增强实力,真正融入公平的市场竞争。

2.不断发展校外项目,开拓后勤服务市场

后勤很大一部分业务属于保障师生基本生活的服务性项目。在保证提高良好服务质量的同时,为高校分忧解难,支持高校各项活动以及负担高校分流正式职工的安置等,从事这部分服务项目的实体承担着巨大运行成本。后勤实体要真正发展壮大,除做好服务校内市场的本职工作外,还需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和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单位和部门也将其后勤服务项目剥离出来,交由后勤专业化单位(公司)管理经营。因此,全社会后勤管理经营的市场巨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中开展校企合作,就是高校后勤实体通过改革,摒弃“小而全”和“包打天下”的思想和做法,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在社会化改革中找到“位子”,不断提升竞争能力,塑造优质的服务品牌。

(三)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一种基于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论。面对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及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高校后勤生存受到严重威胁。高校后勤要与市场经济接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权责不明和事企不分,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避免高校只享受权利,后勤服务只履行义务的现状。具体做法如下。

1.明晰产权,理顺关系

高校的后勤法人财产权和资产所有权是两个概念,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区分二者,是高校后勤建立并完善企业制度的首要任务。明确产权包括三方面内容:(1)确定后勤和高校的产权内容和比例,明确二者之间的产权边界;(2)对后勤资产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区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实现两种资产的剥离;(3)学校对后勤服务投入资产进行建设,一旦发生风险,按照资产比例承担有限责任,然而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指全部法人财产,所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学校所有资产需要承担增值保值责任。

2.界定权责,事企分开

高校后勤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明确后勤和学校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学校的权利包括选择后勤服务经营管理者,选择后勤需要服务的内容,建议、决定后勤服务出现的重大问题,预防并制止资金流失等。学校的责任义务包括不得直接干预后勤经营管理,为后勤服务提供资金、人力等各项支持,按比例享受分红,在经营破产时也要按比例承担损失等。高校后勤作为一个独立实体,需要承担以下责任:报经学校批准后方能实施一些重大事项,坚持以“三服务两育人”为经营理念进行自主经营,根据注册的法人资产对全部风险独立承担责任。后勤参与到市场竞争,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遵循国家法律,适应学校宏观目标,严格按照高校教育体制,实现资产增值。学校职能和后勤职能完全分离,学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科研的中心任务上,后勤在管理经营方面更具灵活性,在做好本职服务的同时,可拓宽服务领域,保持快速发展,彻底与学校在职能上划清界限。

(四)深化社会化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源

长期以来,高校一直习惯于“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已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后勤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社会化,目的是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其实质是广泛吸引优质的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组建面向高校特性的后勤服务体系,改革现有体制,实行社会化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对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我国还没有全面普及社会服务,但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服务业已初步具备为高校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力,部分高校后勤实体也具备为其他高校提供服务的能力。鉴于此,高校应逐步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和其他高校后勤服务资源,建立有序竞争的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体系。现阶段,紧跟快速经济步伐而壮大的服务行业,使后勤机制与市场经济完全结合成为可能。因此,可考虑由服务商承包高校的后勤服务业务。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分析,市场的需求发展、大众和学校的现代价值观,是后勤制度走向市场化的关键因子。在规划后勤的市场化模式时,如果忽略上述因素,只是盲目地进行市场化转变,最终只能停留在表面改革层面。因此,后勤机制的市场化革新内容需考虑主客体和交易环境规划。

第8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后勤社会化;税收管理;规范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给高校的管理与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由此而引发的税收问题成为高校和税务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改革的发展,关系到税收能否规范化管理,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主要表现为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从事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食堂经营和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利用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和食堂等高校后勤服务设施向社会人员提供服务;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服务;设置在高校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或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的、社会承担为主的,适合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高校中具有经营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活动纳入到市场化发展的轨道,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参与市场竞争。从税收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人,享受和承担税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社会供给,而且还可以为国家贡献税收。同时,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可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减轻我国长期以来计划体制模式下高校办学形成的沉重负担。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现行税收政策

(一)营业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从原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剥离出来而成立的进行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经营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及为高校教学提供后勤服务而获得的租金和服务性收入,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性投资建立的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并按高教系统统一收费标准收取租金的学生公寓取得的租金收入,免征营业税。但利用学生公寓向社会人员提供住宿服务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对设置在校园内的实行社会化管理和独立核算的食堂,向师生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向社会提供餐饮服务获得的收入,应按现行规定计征营业税。

(二)增值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为高校师生食堂提供的粮食、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禽、蛋、调味品和食堂餐具,免征增值税;经营此外的商品,一律按现行规定计征增值税。对高校后勤实体向其他高校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免征增值税;向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快餐的外销收入,应缴纳增值税。

(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有关规定计征。

(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的征收规定。对高校后勤实体,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对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因建学生公寓而经批准征用的耕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是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附加征收的,在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同时,也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必须明确的是:高校后勤实体应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经营活动进行单独核算,分别进行纳税申报,不进行单独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不得享受上述政策。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法律法规滞后,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能及时反应和规范高校的后勤改革,政策法规不明确、缺乏连续性。我国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征税最早是以通知形式下发的,也就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2月28日的《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对高校后勤企业的有关经营活动实行减税和免税。这一通知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其期限是到2002年底,目前这一政策延长到2005年底。严格说来,文件通知并不等于法律法规,其严肃性和刚性都严重缺乏。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通知》已不能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不明确问题,难以保证税收征管及时到位,各地税务部门对此也一直无法准确把握,甚至采取姑息态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征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高校后勤改革的不规范、不彻底,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税收征管的规范与否,与高校后勤改革是否规范,是否到位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从表面上看,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完成了后勤系统的剥离,但实际上,有些学校的后勤改革是在走过场,只是做了简单的改头换面,在后勤处或总务处上挂个企业集团的招牌,管理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等基本上还是老样子。从根本上来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后勤企业并未真正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这其中虽然有观念上的、社会经济环境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但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是来自体制上的因素。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明晰,我国高校后勤资产的所有权在国家,占有权在高校,后勤实体对后勤资产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权,没有对其所经营资产的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后勤实体不是真正的法人主体,也就不可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切从根本上妨碍了高校后勤改革,从而造成不利于税收征管的局面,客观上为税收征管带来了难度。(三)税收征管服务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由于我国高校大多数为政府办学,国家投资,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是育人的地方,远离市场。税务部门和税务人员存在观念滞后,重管理,轻服务,多被动,少主动的倾向,适应改革和市场的能力较弱,忽视了对高校的税收服务。深入高校少,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税收服务不到位,使高校这一现实的和潜在的税源未能被关注和重视起来。同时,税收征管的基础资料不全面,征、管、查不到位,造成高校后勤税源流失。无庸置疑的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个增税因素,无论是流转税、所得税还是其他税收,税源和税基都会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完善而扩大,税收收入也会随之而不断增长。等高校后勤改革彻底完成之后,高校后勤企业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不再享受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时,必将为地方税收的增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税收征管方法和手段滞后,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漏征漏管现象严重。目前,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活动的税收征管基本上仍限于对高校后勤对外服务部分,即:既对学生提供服务,也对社会开放的各种科研实体兴办的公司、各种补习班、校园围墙外的餐馆、书店、理发馆等后勤经营行为进行了相应的税收征管。税源监控常用手段主要是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纳税检查和税控装置等。而对于由学校后勤部门直属的、专门为学生提供食宿及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如对本校学生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食堂、医务所、学生公寓、电影院、理发店、澡堂等这一部分潜在的税源未能进行有效的登记和管理,基本处于无监控或漏征漏管状态,造成该部分税源疏于监管,造成税收征管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管理不到位。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提供法律保障。高校后勤社会化活动对国家税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税收法律法规对此应及时加以规范,力争使税收规范与高校后勤改革保持协调一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立法,应本着有利于征收管理、有利于依法治税、减少涉税争议、加强监督管理的原则进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税收管理,要本着有利于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进行,既要从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出发,又要从严肃税收法律和保护国有资产收益的角度来加以统筹兼顾,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税收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规范化管理,促进高校后勤组织的规范运转。只有税收政策法律制度科学、完善、合理,才能使税收规范化管理得以实现,并且通过税收规范化管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二)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税收服务意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要树立以纳税人为本的新型税收服务观,确立尊重纳税人就是尊重发展,促进发展的正确收观。把对纳税人的尊重体现在为纳税人服务上,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管理与完善税制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搞好服务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经济的服务。把对高校的税收管理看成是对高校改革的支持与促进,是对高校后勤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与服务。将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征管模式。税务机关要主动深入高校,宣传税法,讲解税法,掌握高校后勤改革信息,摸清税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纳税问题出谋划策,进言献智。同时,还必须注重税收执法的刚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依法计征、依率计征。健全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后勤的税收规范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第9篇: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范文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改革 问题 对策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作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自1999年底以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突出成就。后勤服务设施满足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后勤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后勤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的急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直接造成了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履维艰,发展缓慢。本文试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完善的路径,以期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最终目标。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政府主导不够,改革停滞不前。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校所在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要把解决好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责任担当起来。国办2000年1号文件讲得更具体,明确指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坚持“政府统筹主导,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参加,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方针。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作用明显,方向明确,整合各方力量开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开局是成功的。这更多要归功于改革的发起者――政府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目前,高效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高校后勤最大困惑是政府主导力量不够,以致改革速度减缓,改革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政府主导不够主要是指政府没有具体的政策措施,或者有政策措施但在改革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和控制。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路怎么走,近几年来,国家也没有明确指示和政策措施,很多地方政府和大多数高校存在等待观望和无所适从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化改革停滞不前。

2、产权不清晰,剥离不规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顾名思义就是把后勤实体与高校剥离,纳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参与市场竞争。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推进阶段,在国家政策规定和政府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实体进行了分离,然而这种分离只是形式上的分离,却没有涉及到实质性的内容,某种程度上高校依然自办后勤。一些高校后勤尚未注册成为独立的法人,只是实施后勤单独核算,后勤只能依附于高校,因而后勤市场化也就无从谈起了。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甲乙方的管理模式,从表面上看,后勤实体成为了独立法人,但由于产权不明确,后勤实体法律定位不清,使得甲乙方管理模式充其量也就是校内的模拟企业化管理,后勤实体缺乏“造血”功能,对学校有很强的依附性。另外,从学校的角度看,其意识到后勤与学校稳定的重要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要对后勤实体进行行政上的干预。后勤实体与学校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甲乙方关系。

3、思想观念转变滞后,缺乏市场经济竞争意识。长期以来,高校由于受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和学校办社会模式的影响,一时难以适应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很多后勤实体还缺乏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缺乏以服务取胜、以质量取胜的经营观念。从学校方面看,还没有将后勤实体真正看作自主经营公司,自然不会放开手中的决策权,仍然习惯于将后勤实体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由学校直接任命后勤实体的干部,由学校确定后勤实体干部的行政级别,并经常对后勤实体的经营管理事务进行行政干预;从后勤实体方面看,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存在着片面的理解和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独立能力不强,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困难就找学校解决,可以说,这些后勤实体,搭的是现代企业的台,唱的还是以前行政部门的戏,既不能像真正的公司那样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又不能像学校的职能部门那样不用承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处境非常尴尬,从而影响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步伐。

4、高校后勤改革中遗留的人事问题,制约着改革的前进步伐。高校后勤社会化,最重要的一条是后勤的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社会化。按照中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所有高校后勤人员都应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系统中分离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遗留了很多问题。虽然国家给出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规定,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人”人数较多,普遍存在文化素质较低,个人技能单一,市场意识较差,风险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缺乏,不能适应后勤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大量的“老人”闲置,增加了后勤实体的负担;另一方面,后勤实体又难以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这对高校后勤实体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改革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制约因素。

5、困扰高校后勤改革的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高校后勤现有事业编制人员大量减少,面临着管理技术骨干断层的巨大风险。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不足20%,高职称人员不足10%,非事业编制员工占后勤人员的80%以上,其中农民工是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一线工作的主力军。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高校后勤运行成本剧增。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食品、燃料等原辅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米、面、油、蛋品、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原料的价格涨幅更是惊人。面对这些情况,要么保证质量,亏本经营;要么维持保本经营,不得不暗地降低供应质量。

二、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政府应规范高校后勤市场,制定与落实相关政策。高校后勤虽然已实行社会化,但社会化不是放任自流,政府应在总结近十几年来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应根据各高校后勤企业以及参与后勤经营的社会企业与政府、高校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宏观调控,促进高校后勤市场的规范化。此外,还应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如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企业发展壮大。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就必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理顺高校后勤工作关系,建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后勤企业,其核心是转换机制。一是在管理模式上要按照事企相对分离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强化目标责任制,树立效益观念,建立规范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后勤企业参与社会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市场机制上要改变封闭服务为主的状况,在满足校内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积极开拓校外市场,同时,适当引进社会产业参与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使之与高校后勤企业相互补充与竞争。

3、理顺产权关系,明确高校和后勤权责。资产是后勤实体提供服务的基本条件,也是其盈利的基础。只有理顺了产权关系,才能明确高校和后勤服务实体各自的权利和职责,后勤营运和国有资产管理也才能顺利进行。要做到产权明确,首先要进行全面和科学的资产清算,查清高校投入到后勤服务中的资产数目及后勤服务实体的自有资产数目。这样更有利于高校管理好国有资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同契约将资产处置权和受益权转让给后勤服务实体,以改变后勤因无资产处置权而陷入的被动和局限。有了资产使用权和处置权的后勤服务实体将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其社会化程度和经营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也就能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而高校则通过明确的合同经济关系收取资产使用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上缴费用,不仅简化了国有资产管理,避免为后勤的亏损买单,还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树立市场意识。如果说理顺产权关系为后勤社会化解开了束缚,而建立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和树立市场意识则是后勤服务实体能在营运中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将后勤服务实体与高校行政系统剥离开来,使二者关系从行政命令关系转化为经济和法律关系。高校可以以其国有资产作为股份投资注入后勤服务实体而获得股东地位和监控权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来发展后勤服务;后勤服务实体由此享受独立法人的身份及派生出的经营自、管理权和收入支配权。其次,在后勤服务实体内部必须树立市场意识,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和管理体制。具体来讲,科学和制度化的管理应当在领导、组织、部门职责和奖惩机制等方面有规范的制度和准则;而树立市场意识则要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

5、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注重人力资源开发。高校后勤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辅之以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充分用活“老人老办法”政策,可让老人先“内退”后聘任,以这种形式达到同岗同酬的目的。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工作者是“不上讲台的老师”,这种育人作用是其他部门员工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知识型、技术型员工的比例,择优选聘优秀大学生充实管理队伍;注重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不断“充电”。建立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提高人才质量,优化结构。

【参考文献】

[1] 朱晓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20).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N].人民日报,198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