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旅游产业的概念精选(九篇)

旅游产业的概念

第1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验旅游;需求;整合型概念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70-02

旅游需求和产品开发一直是世界旅游业长期关注的课题。旅游是以市场为核心,因此需求的变化决定着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由观光型向体验型旅游发展的阶段,旅游需求逐渐从单一化向多样化、休闲化、个性化和参与性变迁,旅游产品也逐渐从观光型产品向度假型产品和专项产品更新换代。

旅游体验的概念是Erik Cohen 提出(Cohen,1979)。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旅游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体验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2)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在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方面,Prentice,Witt,Hamer(1998)以体验旅游的内容为基础,把体验旅游分为五种理论等级:体验的标准理论―畅爽;有目的的行为理论;多类型理论;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理论。Pine和Gilmore(1998)根据体验内容把旅游体验分为四类,即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审美体验。在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方面,Smith(1994)指出了游客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即旅游体验是产品开发的根本。Richards和Wilson(2006)提出创造性对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的积极作用,即融入创造性思维的旅游产品和设计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种创造性的体验。Curtin(2005)研究了如何以游客的与自然和野生动物亲近的需求为基础来发展以自然和野生动物为主题的体验旅游。Davies和Williment(2008)以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为例,研究了以运动旅游为主题如何为有运动旅游需求的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Pikkemaat等(2009)研究了如何在意大利开发以特色品酒为主题的南提洛尔体验旅游路线。Lo,Qu 和 Wetprasit(2013)调查了游客的水疗体验,为更好地发展水疗体验旅游提供了建议。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体验旅游研究较晚,在20世纪末,谢彦君(1999)首次提出“旅游体验”并解释其为一种特殊的是否感知愉悦的过程。接下来关于体验旅游的研究与国外大同小异,同样包括两部分:(1)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2)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在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方面,窦清(2003)将旅游体验分成九类:情感体验、文化体验、生存体验、民族风情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梦想实现体验及娱乐体验。邹统钎(2004)指出,旅游体验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审美与移情。宋咏梅和孙根年(2006)两人根据体验旅游的概念与特征把体验旅游分为五个等级类型,即消遣娱乐、逃逸放松、知识教育、审美猎奇和置身移情。胡卫伟和郑向敏(2012)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把旅游体验分为:娱乐型、教育型、逃逸型、审美型、移情型和探索型。在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方面,胡燕雯等(2003)指出,开发体验旅游、产品创意和体验主题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刘丽华(2007)提出来文化体验旅游这一主题产品的开发应当注重突出主题、营造氛围、体验项目的参与性、旅游产品设计等四个方面。田建(2009)以沂蒙红色旅游文化为例探讨了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模式。孟亚莉和赵金凌(2013)研究了乐活主题体验旅游的优势及类型,并探讨了乐活主题体验旅游的模式与特征。杨妮和李晓明(2014)侧重于体验旅游中的休闲农业旅游主题,全面阐述了陕西休闲农业体验旅游开发策略。杨慧芳(2014)对洛阳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提出了建议。

总体来看,现有国内外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游客的体验需求方面主要从动机这一视角出发进行了体验旅游分类的研究,缺乏对旅游体验需求的整体透视。二是在体验旅游中,旅游产品和体验主题的设计和开发是以游客的体验需求为基础的,对体验旅游需求整体性研究的不足,也导致了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体验产品的个案研究,缺乏以体验主题为核心的整合性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游客对旅游的整体体验需求包括:(1)信息体验需求(信息的关联性、审美性、效率性等);(2)咨询预定体验需求(服务、效率等);(3)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体验需求(食、住、行、游、购、娱);(4)旅游售后服务体验需求。相对应的,符合游客整体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而是需要整合信息产品、咨询预定产品、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售后服务产品,体现和传达如“乡村”“绿色”“文化”“红色”“自主”等主题概念。以绿色体验旅游为例,为了满足游客的绿色环保体验需求,从游客搜索旅游信息开始到旅游结束,游客所接触和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如信息产品的标题、标识、文字、画面,线上线下的旅游咨询预定服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服务人员的讲解、服务、穿着,旅游结束后的问候电话、明信片、意见征询单、招待会等,都要体现“绿色环保”这一概念,这些产品共同组合成了整合性的概念型旅游产品。

概念产品这一定义已经出现在了一些行业领域,比如电子业的“苹果概念产品”。概念产品是指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具备独特消费观念与独特市场前景的原创性全新产品。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新的设计。旅游业中,不同的旅游组织、企业、景点可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也在向游客传达着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可能与旅游目的地试图建立的旅游体验主题存在差异,无法形成同一的整合型概念产品,会导致游客的体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并导致体验旅游主题建立的失败。在旅游业向体验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整合不同的旅游组织、企业、景点的旅游产品,使之成为整合型概念产品以满足游客新的体验旅游需求,是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Curtin.,S.Nature,Wild Animals and Tourism:An Experiential View[J].Journal of Ecotourism,2005,(1):1-15.

[2] G.Richards J.Wilson,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ourism experience:A solution to the serial reproduction of culture[J].Tourism Man- agement,2006,(3):35-36.

[3] Davies J.,& Williment J.Sport Tourism-Grey Sport Tourists,All Black and Red Experiences[J].Journal of Sport & Tourism,2008, (3):221-242.

[4] Pikkemaat B.,Peters M.,Boksberger,P.,& Secco,M.The Staging of Experiences in Wine Tourism[J].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2009,(3):237-253.

[5] Griffin T.,& Hayllar B.Urban Tourism Precincts and the Experience of Place[J].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2009, (3):127-153.

[6] 田建.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沂蒙红色旅游文化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 胡卫伟,郑向敏.E旅游者分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5):120-124.

[8] Lo,A.,Qu,H.,& Wetprasit,P.Realms of Tourism Spa Experience:The Case of Mainland Chinese Tourists[J].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2013,(4):429-451.

[9] 孟亚莉,赵金凌.乐活主题体验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研究,2013,(1):84 -89.

第2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整体产品 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69-02

旅游产品整体概念是旅游市场营销4P原理(产品、价格、促销、分销)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产品的概念,树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产品的有形部分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产品的核心层、形式层、期望层、延伸层、潜在产品这5个层次比较难以掌握。高职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差,对理性知识难以掌握,但对感性知识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在这部分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学生难以接受。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中的案例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组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教学改革实践,针对旅游产品整体概念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设计,目的是更好地贯彻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旅游产品整体概念课堂教学过程组织与设计

本次课的目标主要如下。知识目标:理解旅游产品的概念;掌握旅游产品整体概念的构成。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将旅游产品整体概念运用于实践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较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旅游产品的含义和旅游产品整体概念,难点是旅游产品整体概念的运用,解决方法是借助多媒体课件讲解旅游产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分小组讨论旅游产品的构成的营销启示。在本节内容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理论性比较强,难以接受,也不容易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对本部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设计,主要设计思路如表1所示。

表1 旅游产品整体概念教学活动设计

序号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学回顾 1.市场营销组合策略(4p’s组合)的四个可控因素。

2.秀灵路凉茶店的王老吉产品与超市卖的王老吉产品相同吗?为什么? 6分钟 教师提问,请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旅游产品的例子。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2 本次任务引入 [情境案例] 提问:他的牛奶为什么卖不出去? 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听案例介绍,独立思考,分析案例。

2.陈述个人观点。

3.记录本次课的任务。

3 本次任务分析 1.分析旅游产品的概念。

2.介绍产品整体概念及构成。

思考:从旅游产品整体的概念分析“酒店谢绝顾客自带酒水问题”。 20(分钟) 1.教师归纳:旅游产品是指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所有的东西,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实体,也包括无形的产品。让学生归纳无形的产品包括哪些?

2.学生思考并分组回答“酒店谢绝顾客自带酒水问题”。

3.思考:产品的构成对你在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产生什么启示?

1.教学过程设计

(1)根据教师介绍,形成对旅游产品的初步认识。

(2)列举一些旅游产品的构成。

(3)听课,了解旅游产品构成给营销的启示。

2.学生活动

(1)小组讨论旅游产品的启示。

(2)各组记录本组讨论情况,并推出一名代表说明本组讨论结果。

4 本次任务执行与完成 1.通过案例分析导入旅游产品的含义。

2.归纳旅游产品的整体构成。 4(分钟) 播放有关旅游视频。让学生总结旅游产品整体概念的启示。 此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本次任务学习效果评价 说明考核或评价方式,列出本次课学生学习效果中技能掌握、知识理解与运用的具体、可衡量的评价标准,如已设计学生学习考核评价表的可做附件。

6 教学反思 案例:一家办公用具厂生产的文具柜十分坚固,即使从楼上摔下来也摔不坏,但却没有买主,因为顾客买文具柜不是要把他从楼上摔下来。请你联系今天所学的旅游产品层次结构理论分析这一案例,并谈谈假如你是这家工厂的老板,你会如何设计你的产品?

二、旅游产品整体概念教学的实施与考核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以来自不同地域分组,每组6~8人,每组成员做到男女搭配,组长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来进行选择,一般要求组长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教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即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引导者、支持者、协助者和观察者,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给学生以鼓励和期许的目光,这样学生将会更踊跃发言。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做出正确的评估,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这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小组相互评价、企业专家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其中,企业专(下转第72页)(上接第69页)家的评价是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学校督导或者利用网络把作业发给他们审阅的方式,这样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在具体的测评过程中,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每个测评人的分数都占有一定的比率,比如,学生自评占10%,小组评价占20%,企业专家评价占40%,指导教师评价占30%。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打分,最后确定总成绩。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生的作业、成员展示风采、讲解的效果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任务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了小组成员的责任心,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强化了学生完成任务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同时,小组之间通过展示PPT,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营造了一种竞争学习的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旅游产品整体概念是旅游市场营销课程重要的内容,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对该部分内容的名称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将这部分内容称为旅游产品整体概念设计,这样更具有针对性,体现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配合程度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郑秋婵.“职业化与地方化”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2012(5)

[2]赵萍.《旅游产品线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2(2)

[3]韦诗呐.谈高职“方法能力”的培养――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高教论坛,2010(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3年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资助项目(2013JGB379)

第3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智慧旅游;CAA框架体系;核心技术;价值供给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5—0066—08

1

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

1.1

智慧旅游的起源

智慧旅游来源于“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2008年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指出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城市的举措。IBM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该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我国专家对“智慧城市”有自己的解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认为,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网络城市,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标志;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新加坡提出2015年建成“智慧国”的计划,台北市提出建设智慧台北的发展战略,上海、深圳、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宁波、佛山、昆山等城市相继推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IBM的“智慧城市”理念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指引下,旅游业开始寻求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的旅游产业体系与服务管理模式重构方式,以实现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质的跨越。受智慧城市的理念及其在我国建设与发展的启发,“智慧旅游”应运而生。从城市角度,“智慧旅游”可视作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和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实现“智慧旅游”的某些功能可借助或共享智慧城市的已有成果。因“智慧旅游”是一项侧重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惠民工程,将“智慧旅游”在城市视角下纳入智慧城市有助于明确建设主体并集约资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特性与需求差异,“智慧旅游”与智慧城市体系下的“旅游”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旅游并不仅发生在城市,前者要比后者具有更广泛的内涵。

1.2智慧旅游的发展条件

智慧旅游概念源于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但其发展的推动力依托以下六个方面:(1)全球信息化浪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信息化进程;(2)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尤其是旅游业被国务院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以来,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引导旅游消费、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3)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具备了促成智慧旅游建设的技术支撑;(4)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促进了旅游者的信息手段应用能力,使智能化的变革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5)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提供了智慧旅游的应用载体;(6)最为重要的是,随着旅游者增加和对旅游体验的深入需求,旅游者对信息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尤其旅游是在开放性的、不同空间之间的流动,旅游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实时实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是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昭示了智慧旅游建设的强大市场需求。智慧化是社会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一次深刻变革。

2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2.1

智慧旅游概念评述

第4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旅游;旅游文化;概念研究

引言:

我国的旅游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理论探讨、实际应用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更是数不胜数,为我国的旅游业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旅游文化的理论和概念上存在着争议,使人们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含糊不明,导致学术交流方面出现了问题。因此,解决旅游文化概念方面的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概况

旅游文化的概念之所以会发生混乱是因为没有明确旅游文化的界定原则。在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时,通常会在他人定义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定义,但这种做法只能停留在表面,探索不到更深层的含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的现状

旅游文化中包含旅游和文化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旅游和文化两者皆赋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标准也不同。但是,在目前市场流通的著作中存在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概念混淆的现象,而旅游方面的研究系统中所注明的又是另外一个意思。这两种不统一的意见,导致读者和学者们在旅游文化方面的阅读和学术交流出现问题。

(二)旅游和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及原则

1概念界定。旅游和旅游文化在概念上有所区别,旅游的概念是指人们从自己日常的居所去到另一个目的地进行游玩、欣赏、放松身心的过程。而旅游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或者在旅游的目的地游玩、欣赏时所感受到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对游人的身心发展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使游人的内在素养得到充实和提高,在强烈的文化内涵的熏陶下,游人的外表气质也会发生质的改变,使人们的外表看起来更加儒雅、文艺。因此,旅游是一种外在动态的表现,而旅游文化则是对人有重要的内在影响。

2.界定原则。旅游文化的概念应该可以很好的解释出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点。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我们对旅游文化概念的探索也不能幸免。虽然探索过程十分艰难,但我们仍然不能放弃,回避不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旅游的表层涵义或者对经济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了,应该打破其表面,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代替对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此外,那些各种各样的旅游文化的外在形式,都只是表面的光鲜,不能够成为旅游文化的内涵,不是旅游文化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部分[1]。

二、旅游学科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概念

在旅游方面,有几组相似的概念常常被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家与学者间的交流。想要旅游文化的概念得以明确的界定,首先要区分好这几组概念。

(一)旅游与休闲

旅游与休闲二者之间在概念上也有所区别,休闲是指人们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的活动,比如,遛狗、练字、去公园散步等等,可以是室内也可以是室外,但都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的。而旅游则不同,旅游强调的是人们离开自己的日常居所,转而取向另一个目的地,是另一种休闲形式,与休闲是从属关系的。

(二)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常常被人弄混。在部分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上面,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时会代表不同的事物,但大部分情况都是指代的同一事物。但是,有些学术论文中作者的标题里包含的是“旅游文化”,而内容中在涉及到这类词时有时则是用“文化旅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读者和作者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具体概念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常常把二者混为一谈。

直至目前,专家和学者们仍然没有研究出具体的文化旅游的概念。将“旅游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混为一谈的大有人在。一般认为,文化旅游是指在具有历史古迹、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景区进行的旅游活动称为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外地的游客可以对本地的文化景点进行充分的欣赏,感受文化的气息,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满足其文化需求。旅游文化则指的是旅游者在异地旅游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是以旅游为目的的,在旅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叫做旅游文化。

(三)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

旅游是一种人口流动的现象,定居是一种人口安定的现象,二者在表现形态上是相对立的。旅游是将游客本身的文化与所去旅游地的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相结合,使旅游文化成为了一种移动性强的文化。因此,旅游文化与定居文化之间产生了差别,二者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四)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

旅游文化载体和旅游载体文化二者的概念也及其容易被混淆。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因为如果没有旅游这个活动发生的话,就不可能会在过程当中出现旅游文化。因此,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当旅游者对其进行游玩欣赏的时候,它都将成为旅游资源。在旅行者对其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内涵时,它将变成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客观事实表明,没有经过人们加工改造的历史文物,不能称之为文物,只有当人类对他进行文化的改造或者赋予其文化内涵,并且对其进行文化活动的开展时,它才成为一个真正的文物,并且对正在履行的人们进行文化方面的熏陶,才可以被视为一种旅行文化[2]。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对旅游文化的探索将会不断加深,在不久的将来,将会给旅游文化概念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方式。虽然前方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但是我国科学家与学者仍然不会停止探索的脚步,将更加加深对旅游文化内涵的剖析,只有对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才能够使旅游文化登上文学艺术的殿堂。

参考文献:

第5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摘要:度假旅游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业界很多人对度假旅游的相关概念的区分不是非常清楚,导致相关研究出现概念混淆不清、众口众词的现象。在参考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理清相关概念,以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作为参考。

关键词:度假;旅游;休闲

1度假、旅游、休闲的概念界定

1.1休闲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休闲”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将休闲界定为时间,即“Timefreefromemployment”,一般指人们除去工作和必要的生理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另一种将休闲定义为“theantithesistowork”,意思是“人们除工作之外所拥有的时间或做的事情”。人们在闲暇时间所做的事情不仅是做家务活、上街购物、参加各种辅导班,也可以是在社区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或外出旅游。可见,旅游仅是人们进行休闲的一种形式,休闲概念的外延远大于旅游。

1.2旅游的概念

目前,关于旅游的定义有多种看法,作者在这里选取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所示:

(1)法国的让·梅特森定义为:旅游是一种休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目的在于消遣、休闲或丰富经历和文化教育。

(2)李天元的《旅游学概论》定义为:旅游是非定居者处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3)奥地利的HermanVonSchullard定义为:旅游是外国或外地人口进入非定居地并在其中逗留和移动所引起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4)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上面的这几个观点可以说是从旅游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经济属性几方面来阐述的,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可以分析得出:人们追求休闲愉悦的旅游是发生在人们的闲暇时间之中,但人们由于工作等原因而进行的商务会议旅游等等却是人们在工作时间进行的,这样旅游的概念就同休闲的概念产生了交融,但旅游并不完全包括在休闲活动之中。

1.3度假的概念

在目前关于“度假”的概念中,所有的定义都是倾向于将度假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来谈的。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①现在国家的旅游统计就是将度假作为旅游的一种目的来统计的;②度假必然引起时间空间的转移,这种特点恰恰符合判断是否属于旅游的几个条件(空间转移、和平目的、非经济)。以前对“度假”的种种解释如下:

(1)度假旅游是以休闲、健身、疗养及短期居住度假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随着带薪假期的增多而出现,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是高层次的旅游行为,更强调宁静优美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增进身心健康的休息和高质量的服务,以达到消闲健身的目的,使身心得到愉快的享受。

(2)度假旅游则是一种在常住地以外追求健康的休闲活动。度假旅游是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的,由于人们需要的不同,文章作者将求体验的休闲活动称为观光旅游,而将求健康的休闲活动称为度假旅游。

(3)度假旅游是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处于休息放松的目的到某一固定的目的地进行的较长时间逗留的旅游活动。

通过以上这些对度假旅游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度假旅游的认识有这样一些共性:度假旅游目的是求健康、求放松,求享受,对环境有更高要求,访问地相对固定,是一种旅游活动。

在分析以上这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对度假旅游的概念界定:度假旅游是人们处于追求健康的心理而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另外的一处进行的较长时间(至少一天以上或过夜)逗留的旅游活动。

1.4休闲、旅游、度假之间的联系

通过以上对“度假、旅游、休闲”三者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休闲的含义最广,包括人们工作之外的一切活动;旅游只是人们休闲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活动方式;度假是人们追求健康的旅游活动。但由于目前对旅游的定义多将商务旅行包含其中,旅游和休闲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既为其所包容,又跳出其之外。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们追求放松、逃避、解脱,即精神健康和情绪健康的愿望也会更加强烈,度假和旅游将会在人们休闲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这已在欧美国家得到明证。

2度假酒店、度假村、度假区的概念界定

2.1度假区的定义

“度假区”这个词应用广泛且用法多样。对于不同的人它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有些人度假区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度假区;对于其他人度假区则可能是第二寓所、高尔夫社区、海边旅馆或滑雪场。总之度假区包含了许多这万面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通常由私营企业经营的经过规划和开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⑵能提供接近或容易接近大自然、自然景观、人造景观或者具有参观吸引力的场所。⑶包括旅馆、分时制寓所和主寓所、第二寓所等。主要为旅游者、度假者、周末旅行者、季节性居民和寓所业主服务。另外,就度假地和度假区而言,度假地和旅游度假区其实意思是一致的。

在西方,由于国家是承认私有财产所有权的,度假区的开发主体有政府、私营企业主等,政府仅是其中的一种,有时甚至联合私人、外资等共同开发。然而在中国,土地是国家财产,任何个人都无法自己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土地、对景点、景区、度假区进行开发。旅游度假区是国家划定一定的范围进行度假区开发。并且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度假只对一小部分的人来说是现实的,度假区的开发只能由政府引导而构不成一种市场行为。所以,按照我国目前旅游度假业发展的特点,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应该界定为:旅游度假区是经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完善的自给自足的配套设施和服务项目,能满足度假者多方面需求的旅游区。

2.2度假村及与度假酒店的区别

(1)度假村是三种因素的结合:①能提供把客人吸引来的娱乐设施;②能为外出客人提供住宿、食品、饮料等服务;③能提供充实客人停留时间的活动。按照住宿设施和酒店组合分类,度假村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表1-1),度假酒店是度假村最常见的形式。

(2)所谓旅游度假村是人们为接待以各种度假休闲为目的的游客的旅游开发形式。它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向旅游者提供成龙配套的全部旅游产品,并获得经济效益。

(3)世界旅游组织(WTO)将度假村定义为:度假村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时间的驻留而设计的住宅群。在它的全价中,除了住宿费外,还有公共设备、体育及娱乐设施的使用费。

在上述对旅游度假村的三个概念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旅游度假村有这几个共同点:①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其次坐落位置有所选择,必须满足度假需求;②提供全套的娱乐和服务设施。但这几点只能是反映了旅游度假村同旅游度假区的共性,但旅游度假村究竟是什么?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单位,还是住宅群?作者在本文中倾向于将旅游度假村看作是为度假服务的住宿设施的集合。因为度假是度假者较长时间的行为,必然涉及到住宿。表1.1中清楚地表明旅游度假村包含了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各种度假住宿设施,定义3中也说明了度假村是为度假服务的提供配套设施的住宅群,从这个意义上应该把住宿设施看作旅游度假村的关键特征。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度假村的概念定义:旅游度假村是为度假和会议服务,坐落于自然景观优美并拥有完善娱乐和服务设施的住宿设施(住宅群)。

2.3度假酒店的概念界定及分析

(1)度假酒店是长期以度假市场为目标市场,现也强调招徕会议团体、公司团体和奖励旅游团体,一般坐落在受欢迎的选址包括海滨、山岳、湖泊、沙漠、热带岛屿及其他风景地,这些选址通常都远离尘嚣、空间开阔,可以提供诸如滑雪、划船、网球、高尔夫球等娱乐设施。因为客人在度假酒店的平均逗留时间通常比在商务酒店长,这就对客房设计等方面提出较高特殊要求,度假酒店还必须提供消遣、娱乐、有地方特色的吸引物、购物、矿泉疗养、保健和健身中心以及其他使人生活舒适的特殊设施。

(2)度假酒店往往位于具有独特的自然或人文环境的地域,这要求度假酒店的投资者必须通过合适的规划与设计,充分利用自身的特性来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要求;度假酒店的住客大多以休闲为主,它在景观设计上经常要求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酒店设计的外向性与其环境的一体化;第二,自然环境与地域特色在酒店内部环境的巧妙运用;第三,当地文化要在酒店的地域特色中得以反映;还有就是度假酒店的度假产品的户外化及品牌化。

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度假酒店的坐落地址十分重要,一般包括海滨、山岳、湖泊、沙漠、热带岛屿和其他风景地。它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提供完善的娱乐设施和服务项目的酒店住宿设施。并且我们可以这样对度假酒店下定义:度假酒店是以度假市场和会议市场为目标市场,坐落在受欢迎的景区,提供全套的娱乐和服务设施的酒店。按照这个定义,度假村是一个远比度假酒店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度假酒店、分时度假所有权和“家外之家”开发,度假酒店是度假村的一种形式。

2.4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

(1)度假区和度假村、度假酒店之间的关系。

首先必须指出度假区和度假酒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两者相互关联但又不能混为一谈。著名的度假区未必能导致度假酒店的成功开发,但成功的度假酒店的建设却可能加速一个受人欢迎的度假区的形成。

本文尝试对旅游度假区做这样的定义:度假区是一种地理区域划分,多是政府操作、扶持或引导,是政府施力而不是市场自然发育完善的结果。现在在我国只有那些经政府审批设立的度假区被认为是旅游度假区。而那些不在旅游度假区内建设的度假设施(如度假酒店、产权式酒店等等),只是单独的度假住宿设施性质,构不成一般意义上的度假区。简而言之,度假村和度假酒店可以坐落在旅游度假区之内,也可以坐落在旅游度假区之外。

(2)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之间的关系。

表1-1中告诉我们:度假酒店是度假村最常见的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度假村除包括度假酒店外,还包括产权式酒店(分时度假),第二公寓(家外之家)等。度假酒店仅是其中一种以出卖度假服务换取收入的赢利性企业而已。

参考文献

第6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绿色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

1.绿色旅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深入化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日益严重。这样给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破坏自然的危害性以及和自然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因此“绿色革命”1的提法随之出现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绿色文明”2,。而“绿色旅游”的概念也由此提出,绿色旅游是一种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坚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旅游方式。

绿色旅游的概念有广义旅游与狭义旅游的概念之分。狭义的是指远离喧嚣和污染、亲近大自然、获得健康的精神乐趣的一种时尚旅游,这种时尚旅游是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前提的,狭义的绿色旅游通常指的是乡村旅游,也就是发生偏远地区的一种旅游活动。广义的绿色旅游是指旅游业提供的在能够亲近环境的同时还能具有环保功能的各种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绿色旅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用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态度,在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同时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它概念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的概念有相似之处,绿色旅游是用一种绿色的概念融入进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了人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的一种思想和理念。因此,绿色旅游也即是说包括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的参与的各个环节都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实现旅游的健康、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了解绿色旅游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绿色旅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绿色旅游是一种在整个旅游活动中都要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绿色旅游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周围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一种思想;第三,绿色旅游是一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生态旅游

Ceballos Lascurain(1983年)最早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Ceballos Lascurain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到干扰和污染相对其他地方较少、较低的自然地区,专门为了了解、欣赏和学习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当地存在的文化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在Ceballos Lascurain提出生态旅游概念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就生态旅游的概念做了不同的表达和阐述,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还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认知。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做了界定:生态旅游是指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游还有一种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的定义:旅游活动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在确保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同时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活动。

3.低碳旅游

2009年5月份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份《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如下数据: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碳排放量的百分之五,旅游业中的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占到百分之二,另外百分之三的碳排放量是纯旅游业产生的。2009年11月份在深圳举办的“2009旅游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低碳旅游”作为一个概念明确被提出。

随着低碳旅游的概念提出,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做了相关的阐述,比如:蔡萌、汪宇明(2010年)认为低,低碳旅游就是通过采用采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手段,为了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质量,并确保旅游业的三大经济效益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发展模式。魏小安则认为,低碳旅游即是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种旅游方式。

总结一下旅游业界对低碳旅游概念的相关表述,本文将低碳旅游的概念定义为:

低碳旅游,即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计算碳排放量并且采取行动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环保旅游。

4.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辨析

从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和研究倾向可以看出,旅游业界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旅游的研究与探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探讨和研究都在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低碳旅游也是如此,它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主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概念内涵是一样的,我们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有着许多相同点,通过对三者概念相同之处的研究,一是有利于我们把研究成果加以深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三者的研究上相互借鉴经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相同之处表现为:

第一,指导思想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可持续思想的指导下而产生的旅游发展模式。

第二,对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要求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要求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要有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作出环境保护的行动。

第三,本质和目标相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环境保护的旅游,都是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2)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三者概念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象与范围不同。从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上看,绿色游与生态游都是有载体的旅游方式,要么是以自然资源为载体,要么是以特定的文化资源为载体,而低碳旅游则不同,低碳旅游没有特定的资源类型的限制,任何类型的旅游资源都可以进行低碳化建设。因此,低碳旅游的概念要比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范围宽泛。很多学者和专家都探讨过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的一种,由此可见,在范围上来说低碳旅游包括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而生态旅游又是绿色旅游的一种。

第二,是否可以量化不同。低碳旅游是一种计算碳排放量的旅游,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旅游,而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却不可以量化,这是一个较大的不同之处。

通过计算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即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为旅游业实现低碳化发展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只是作为一种旅游发展模式的界定,绿色旅游在旅游发展模式界定的同时也提供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可以量化的措施。显然,低碳旅游才能承担旅游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托,也可以说低碳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佳定位模式和发展模式。(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注解

①绿色革命是指在环境学科、生态学科等基本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并与环境和谐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活动。

②绿色文明是一种能够使人类持续感觉到幸福感的文明。

参考文献

[1]Ceballos-Lascura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1987(2):13~14

第7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第8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现状;对策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河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这些都为我省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及发展提供优越的契机。旅游房地产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居住模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投资并使用旅游房地产,而其也成为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活力[1]。

1.旅游房地产的概念

旅游房地产属于泛地产概念,其发展有两个方向,即旅游地的房地产化和房地产的旅游化。旅游地与房地产业在完善功能、增加卖点、提升自身品位的同时,从不同的出发点打造了一种新的复合型业态——旅游房地产。

旅游房地产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界定。

广义的旅游房地产是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直接销售给旅游者的住宿设施和间接为旅游服务的房地产设施[2]。主要包括:分时度假型、产权酒店型或常规购房置业型的住宅房地产(第二居所)、旅游景点房地产、旅游商务房地产、旅游度假房地产、旅游住宅房地产等形式。

狭义的旅游房地产是指以一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氛围为依托,以满足休闲度假或置业投资需求为目的,借助专门的销售渠道售卖给旅游者的作为第二居所的住宅设施。主要包括分时度假型、产权酒店型或常规购房置业型的住宅房地产(第二居所)。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给出一个狭义的旅游房地产概念为:旅游房地产是以某一区域的旅游环境为市场卖点,以相对较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配套服务为主要特征,并以该区域内外的人群为销售对象的房地产项目。

2.河南省旅游房地产业的现状分析

2.1 旅游房地产如火如荼的发展

早在2004年,郑州黄河大观有限公司就在黄河边上开发了思念果岭山水项目,率先进行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思念果岭这一旅游地产项目推进至今,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场所,更多是对地产行业固有观念的冲击和引导[3]。

如今,在强烈的市场需求驱动下,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意识到旅游地产所蕴含的巨大潜力,纷纷依托景点布局。

在河南地产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的建业也迈开了旅游地产的步伐。2010年11月,建业与焦作修武县政府围绕云台山开发相关旅游地产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协议主要涉及开发“云台山”旅游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完善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元。

2.2 旅游房地产的前景看好

相比普通住宅,旅游房地产的优势在于它是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无缝嫁接,居住品质和投资价值都更胜一筹。越来越多购房者热衷此类产品,未来会有更多房企介入旅游地产的开发,市场将逐步由住宅主导转变为多业务均衡发展的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鼓励居民消费以拉动内需及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相比海南、湖北等地,河南旅游资源略显不足,旅游地产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景区资源开发的日益成熟以及购房者居住理念的改变[4],河南旅游地产发展逐步步入快车道,河南新田置业等众多房企瞄准商机,大步迈开旅游地产的建设步伐。

3.河南旅游房地发展的对策

3.1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严格控制旅游度假区及周边土地,区域统筹、合理布局,维护旅游景区的完整风貌和生态环境。同时,旅游部门和房地产部门应协同合作,加强组织、引导个管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提供业务指导,制定行业规范,促进旅游房地产业不断发展。

3.2 树立正确的旅游房地产的观念

旅游业的发展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和刺激相关部门和行业发展的同时,还依赖着相关部门和行业。在旅游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应将旅游房地产视为综合性产业,将其发展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之中。同时要把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旅游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全市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和经营。同时房地产开发商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旅游房地产。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房地产业必须找到可以发展的结合空间,找出新的开发题材。

3.3 完善旅游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

要完善宏观的旅游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就必须明确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责,摆正其地位,将原来的政府部门全包全管改交为政企分开,宏观调控,权责明确“政府宏观监管调控,市场主导开发经营”的新模式。政府部门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而是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建立市场、规范秩序、加强监管等手段推动旅游业的发展[5]。除了政府宏观监管和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外,还应通过并发挥旅游证券金融体系、旅游者群体的反馈和能动作用来加强对旅游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3.4 积极学习先进经验

应主动学习国内外其他地区成功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经验、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考察成功案例,引进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及新的产品类型,探索符合我省的旅游房地产发展道路。

3.5 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房地产人才

旅游房地产行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涉及方面广泛,运作复杂,特别需要具备多种产业知识背景的综合型人才[6]。河南的旅游房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人才匮乏,因此,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我省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要积极引进人才,还要对现有旅游房地产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适应社会的需要。房地产开发商虽然熟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运作,但缺乏旅游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没有把其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经营和管理,未能积极参与旅游规划。为了河南旅游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要大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主要为旅游房地产的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和营销人才。

3.6 重视规划设计,突出旅游元素

旅游房地产的开发首先应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强调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在项目前期立项规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周边状况,避免日后出现交通不衔接、水电供应不足、外部管网穿越造成景观破坏等状况[7]。开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共同要求,当两者利益有冲突时,应从旅游休闲的角度优先考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娜.中国旅游房地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25.

[2]王洁,黄华.旅游房地产的概念与范畴辨析[J].旅游研究,2009(2):12—15.

[3]薛诗清.旅游房地产研究综述[A].旅游学研究,2010(5).

[4]宋微.“山水秦岭”旅游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学1—34.

[5]陈雪悲.四川省旅游房地产定位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学1—63.

[6]张飞.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浅析[A].企业研究,2011(24):23—30.

[7]杨晶晶,胡娟.芜湖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5):46—55.

作者简介:

第9篇:旅游产业的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作为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群,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拥有深厚的水文化,然而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十分欠缺。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的地理优势和人文底蕴进行分析,从水文化体育旅游的特点和分类的角度,为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体育旅游 水文化 对策

南京坐落在拥有丰富水体资源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周边地区有灿烂悠久的水文化。然而作为六朝古都,多年来南京的旅游产业一直主打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水文化体育旅游的开发,这让南京的旅游产业遭遇了瓶颈。

一、水文化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一)水文化概念:回顾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

(二)水上体育运动概念:水上体育运动指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是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和活动。

(三)体育旅游概念: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相互融合交叉的部分,它体现了体育的社会性与旅游的社会性。体育旅游既是社会体育的一个分支,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特种旅游,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

(四)水文化体育旅游概念: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的一个亚类,是极具江苏地域文化特征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

二、水文化体育旅游的特点

作为一个现代新兴产业,水文化体育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在理论范畴上看,此概念代表了社会发展阶段中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最新价值追求,意味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强。创新性强指的是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

(二)参与度广。参与度广指的是该产业参与的人群数量多、可开发的资源范围广。

(三)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本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的概念,现如今却在旅游业的发展中被谈及。

(四)受益面广。受益面广大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人民身体素质的提升和旅游景区经济收益额的提升。

三、水文化体育旅游分类

在研究水文化体育旅游的过程中,不同划分标准下的分类方式各不相同。水文化体育旅游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根据产业发展的目的可将其发展方向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以“绿色环保”“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竞技比赛”为目的的水文化体育旅游

四、发展对策研究

面对当前的机遇、挑战以及目前出现的问题,南京及其周边地区今后体育旅游开发特别是在2013年亚青会和2014年青奥会期间进行体育旅游开发时,应系统渗透“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这一特色品牌开发体育旅游,并结合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1.划分水域带,化整为零。旅游品牌的塑造在于能否在最大程度中分析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在水文化体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研究不同水域及其周边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这样才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设定不同的发展方案。

2.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领域。长三角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水旅游开发还处在低层次利用,特别是沿江旅游、沿海旅游、沿河旅游并没有发展起来。

3.发展旅游创意经济,鼓励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鼓励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交叉融合,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产品体系,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4.强化“水”主题旅游,打通产业链。在发展南京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的过程中,应把水旅游作为区域旅游精品、名品来培育,坚持“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精选主题、打造品牌”的思想指导下,重点打造长江旅游、环太湖、海滨旅游、湿地旅游、古运河游。

5.建立品牌领导模式,带动产业全局发展。水文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复杂化的市场,激烈的竞争,巨变的媒体,全球化的浪潮使产业的整体发展遇到瓶颈期。

(二)培养体育旅游的专项服务人才

体育旅游的发展需要既具有科学训练能力又具备旅游服务能力的人才,这是两大产业能融合的重要条件。

(三)加大体育与旅游联姻的力度

体育旅游既然是体育和旅游的结合体,那么体育旅游的发展就不仅仅是体育部门或旅游部门的事。只有两个产业的相关部门紧密联合,才能共同打造体育旅游这块大蛋糕。

(四)加强规范管理,开展积极的产业导向

体育旅游是一种特种旅游,有许多特殊的条件要具备。要建立一套适合开展体育旅游的管理系统,形成浓厚的体育旅游大环境。

(五)加大宣传力度

一方面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专项旅游活动,开展自行车、滑雪、攀岩旅游等,为2014年青奥会烘托气氛。

五、结语

南京是一座十分美丽的城市,作为六朝古都,它有着宽广的胸怀,吸纳八方来客。秦淮河作为南京的母亲河,造就了南京的文化积淀。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增添了柔美的气息,也给南京带来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课题类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课题名称: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水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编号:201310294055。

参考文献:

[1] 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吴芙蓉.江苏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J].江苏商论.2006(1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