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社会教育的途径精选(九篇)

社会教育的途径

第1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社会化

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也存在很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客观需要。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关系中的,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实社会关系不断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人的社会化,就是认识、选择和体现一定现实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内化一定的社会规范,形成人的社会本质,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把人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实现人的社会化,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认识、把握、选择和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内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实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把自身塑造成为具有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社会本质的合格的社会成员,也就是说,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大学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否则,很难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社会化的途径、方法针对大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

(一)要坚持正确导向

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不仅受到学校的规章制度的影响,更受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与大学生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影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时,要考虑这些方针政策制度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综合影响,注意把政策导向与思想导向统一起来,寓思想导向于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制定之中,通过方针、政策、制度的制定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政策导向与思想导向的合力。

(二)营造舆论氛围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众传媒既可以通过舆论引导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发展,又可以通过氛围营造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息息相关,社会传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大众传媒的受众面广、信息量大、实效性强,在社会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运用大众传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三)参与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仅离不开在高等学府的系统理论学习,更离不开社会实践的锻炼与教育。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理论是实践的科学总结与抽象,实践是理论的不竭源泉与动力。社会是个大课堂,实践是门大学问。社会实践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青年知识分子要把学习科学理论和投身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走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走向社会,投身实践,贴近实际,了解国情,融入群众,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促进自己的发展与进步。

(四)优化社会环境

大学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大学和社会环境发生着重要的交互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反映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折射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我们不断优化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为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适应环境与优化环境相统一,既要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环境,在适应的基础上为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作出努力,进而通过优化社会环境来提升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要做到优化大环境与优化小环境相统一,大环境就是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变化的形势,他们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小环境就是指高校内部的教育环境,包括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制度、政策、措施,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育、体育因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以及学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底蕴的和谐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致力于改善小环境,通过改善和优化小环境来推动大环境的改善与优化;要做到优化硬环境和优化软环境相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技术发展所形成的物质条件、生活设施等硬环境,而且包括社会舆论、社会风气、文化氛围、规章制度等形成的软环境。硬环境是软环境的基础,软环境是硬环境的灵魂,没有硬环境,环境育人就失去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没有软环境,环境育人就会丧失应有的育人功能。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优化硬环境与优化软环境结合起来,“软”“硬”兼施,统筹协调,全面优化;要做到优化现实环境与优化虚拟环境相统一。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和大学校园,构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大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的方式,以虚拟的身份进入虚拟世界进行虚拟交往。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交往主体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情感,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它为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展现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但它也为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在网上进行诈骗活动以及传播“黄、赌、毒”的违法犯罪行为等提供了可能。它容易导致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分离,进而导致网络主体的双重人格和心理扭曲。因此,要把优化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统一起来,加强网上的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规范网络主体的道德行为,净化和优化网络世界的虚拟环境,使虚拟环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做到建设积极环境与治理消极环境相统一。

第2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学生;荣辱观;思想教育;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3-0083-03

收稿日期:[HTSS]2006-04-12

作者简介:何建华(1962-),男,江西金溪人,副教授,从事政治学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荣辱观是社会个人辨识道德对错并引导自身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镶嵌在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史册上的璀灿篇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美德和崇高精神,是激励全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思想珍宝,也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良好教材。因此,探索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独特价值的作用,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途径之一:立足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与专业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教材的教育途径,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经渠道,更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根据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常识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蕴含丰富教育内容诸如语文、历史等基础课程的特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融入其中,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依此,教育学生知荣而行、知耻而止,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分层次逐步深入的原则。大、中、小学德育专门课程和基础课程在内容和要求上虽然有区别,但在教育目标上却是一致的。即此,我们在研究和开展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它的教育的层次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内容。小学思想品德课、社会课、常识课适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浅显易懂,可以多从小学生身边的文明行为习惯入手,教育他们以祖国、人民、科学、奋斗为上,以劳动、团结、诚实、遵纪为荣。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在荣辱观教育的内容上较之在对小学生教育内容的深度上要有所递进,并着重将社会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提升认识,导引中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便要在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并使之成为一个教育的体系。二是“三贴近”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教育教学讲究效益的原则。既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挖掘丰富的教育内容,又要适应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通过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首先,各类学校的德育要加大力度,利用德育讲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如大学开设了《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等课程,构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体内容。教师通过对中国革命发展及其规律的论述,使学生知晓中国近现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封建主义残酷压迫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生存和解放、求得祖国统一和富强的革命斗争史。同时学习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崇高品格。通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教学,向学生传授先进的人物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事迹和精神――领袖的率先垂范精神、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的“铁人”精神、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焦裕禄精神、团结拼搏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以及徐虎、李素丽、牛玉儒、吴仁宝、丁晓兵等榜样的事迹和精神,使学生在生动、具体、感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得到启迪和激励,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其次,学校各类专业课程都要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共同把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担当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首先,身为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不仅自己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知识本身的价值去吸引、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教学中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八荣八耻”的内容,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把学习目的与树立远大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情操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培养中成长为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其次,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研究,并将学习的成果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学的功效。再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发挥教师自身优良品行的楷模和辐射作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从而对学生产生更直接、更有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途径之二:开展实践活动,强化导引功能

实践活动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活动的总称。从德育过程而言,它是一个改造人的道德面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塑造人的良好性格并正确导引人的行为方式的复杂过程。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资源,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增强教育的直观性和感染力。这不仅完全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而且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种适合于所有学生的开放式的教育途径,能使学生在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企业家的广泛接触中,在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的参观瞻仰中,在生产劳动、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的亲身体验中,了解社会、知荣辨辱、健康成长。在具体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侧重以下活动:1.实地参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红色根据地、革命遗址、旧址,访问革命前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使学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当年革命先辈、英雄模范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在实践活动中使思想得到升华。2.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公益劳动、共建活动。通过学工、学农、学商,植树种草、扫雪、助残、帮助烈军属和孤寡老人、维护公共秩序及交通安全和环境卫生、参加临时性抢险救灾、抢种抢收、警民共建、军学共建、法院及学校共建、科研院所与学校共建等活动,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品味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特别是在家庭和学校里,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做些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的家务劳动,组织学生参与脑力性和体力性的、生产性和服务性的、手工性和技术性的、社会性和家务性的勤工俭学等活动。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中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特别的教育意义。3.请英雄模范现身说法。各类学校都可以利用学校集中教育的优势,请英雄模范人物到学校举行报告会,讲述他们的革命事迹和建设成就,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二)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业余党校组织的活动,是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1.定期举行班级集体性的团日、队日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活动设计上,要体现思想性强、主题集中、目的明确、意义深远的基本要求。2.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故事会、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艺演出活动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青少年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充分利用媒体的功能。如利用网络、墙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媒介工具刊登、宣讲有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文章、材料、图片、实物。选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宣传。

(三)构建校园文化建设平台,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浓厚氛围。校园文化教育途径是指充分体现德育意识、影响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德育环境、德育氛围,它包括两种相互融合的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1.校园设计。要给人一个有序、高雅、优美的视角效果。2.校园净化。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给人一种清新爽目的感觉,倍增心中的荣耀;满目绿色的校园是人们消除学习疲劳、修身养性的最佳场所。3.校园美化。学校的美化工程要充分考虑学校德育的需要,除了有花坛草坪、假山喷泉、雕塑景观以外,还要在格言警句、对联俗语的教育功能上做文章。在公共场所公布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及校训、校歌;佩戴校徽,悬挂中外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肖像、名言匾额,以起到无声的教育作用。4.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校园优良风气的营造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良好载体,必须持之以恒地长抓不懈,进而把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凝练成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活泼紧张的生活作风,使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勤奋、拼搏、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途径之三:净化社会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环境泛指人们生活在其中并给人以影响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学生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特指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文明要求的德育意识,并影响学生个体确立荣辱观的社会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学生生活的环境比较单一化,可以说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但这种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同时我们又要注意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幼年及小学阶段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到初中、高中,特别是大学阶段,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程度则呈递增趋势。针对这一特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营造,核心是要建立一种相互关心、平等合作、团结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培育一种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及民主法制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学生品德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源,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家庭教育应从以下四点整体推进:第一,科学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知识,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第二,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珍惜粮食,艰苦创业。第三,诚信教育。教育学生明礼诚信,文明礼貌,远离陋习,诚实地做人处世。第四,纪律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信守诺言,襟怀坦白。

第3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礼仪教育 途径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自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提出之后,我国便朝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努力奋斗着。“和谐社会”随之也成为了一种切合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国情、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和巨大社会变迁新需求的社会发展理论。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任务,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和谐社会是社会全面系统的和谐,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在这其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应是最基本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礼仪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和谐人际关系、和谐集体乃至社会的人类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缺少礼仪,人与人之间就很难和谐相处,难以保持平衡。它的外显形式可以是人们言语方面的,也可以是行为方面的。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还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讲文明,懂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到集体的精神面貌以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些人忙于物质方面的需求,无暇顾及精神领域的自我完善。很多人尤其是中学生出现了“礼仪危机"。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导致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行为上放荡不羁,语言粗俗不堪,自私冷漠,我行我素,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甚至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中学阶段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中学生礼仪教育现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强当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人要生存,就不能置身于社会交际之上。学习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社交礼仪规

范、知识及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他们就能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不健康问题己成为教育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究

其原因,主要是当个人理想和现实情况、个人需要与实际条件出现矛盾时,理智、

情感或心理无法平衡和协调,自我不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试,容易走向极端。尊重和友情、宽容和理解、关心和爱护是缓解其心理压力、排解其孤独苦闷、减少其内心矛盾冲突的良药。”

(二)培养高尚品味,建立文明形象的需要。

礼仪塑造形象,形象体现教养。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礼仪知识训练,所以在行为举止、个人仪表风度、礼仪规范、接人待物等方面力不从心。通过礼仪培训,掌握社交活动的礼仪规范,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个人修养品位,塑造良好的气质风度,更好的展示个人的魅力。优雅的举止、

从容的态度、风趣的言语、优良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现代社会,形象是金。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保持良好的组织形象以及员工的个人形象,只有时时处处讲礼仪,才能塑造出有品位的职业形象,只有遵循礼仪规范,才能保持和密切与社会组织的交往与合作。礼仪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展示职业风采。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但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先学会做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能成为其道德水准和工作能力的判定标准,但却会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和看法产生较大的影响。个人礼仪、应聘礼仪、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等礼仪的掌握,,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竞争能力。

(四)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语言表达思想,

行为体现道德,形象反映素质,素质表现教养。礼仪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公民良好素质的标志。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

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使他们切实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三、施当代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学校在实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关键因素

学校礼仪教育的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也具有一套便捷的可操作、可调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根据社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可取得独特的教育效果。其中,教学是一项最直接、最经常、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传授学生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建构学生礼仪素质的一个关键环节。国内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教学对礼仪素质培养的突出作用;教育实践也证明了教学途径的独特功效。首先,通过礼仪课程教学,教师可向学生直接“灌输”礼仪知识和规范,为其礼仪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和礼仪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礼仪课程包含礼仪理论知识、礼仪规范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课堂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礼仪、礼貌和礼节问题,而且还可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善恶观念和礼仪规范。在此基础上,学生方可形成良好的礼仪意识和文明习惯。其次,教师通过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进而为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工具。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各学门课程本也包含有较丰富的礼

仪文化思想,在教学中,通过挖掘各门学科的礼仪因素,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最后,由于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因而师生交流、同学协作的机会和场合较多,这也可以培养和形成师生交往、同学间交往的基本礼仪行为习惯,进而生成社会交往所应具备的礼仪素质,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校具有优良的礼仪教育环境,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学校的环境、气氛也影响着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学校的教学组织环境,包括课堂秩序、学习风气、生活条件、校园文化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形成影响。它主要表现为方向上的正确性、范围上的广泛性和作用上的持久性。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是家庭和社会礼仪教育不可具备的。其次,一些非正式团体对学生礼仪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师生在课题内外的个人关系、同学间的老乡会、兴趣活动小组等。因为这些团体和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相似的个性倾向性建立起来的。它们对学生言行举止、交往方式、礼仪素质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学校通过制定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科学的引导、鼓励和规范,使这些非正规团体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基础地位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品行萌芽于童年时期,长成于少年时期,定型于青年时期,良好的品行大多是在幼年和童年时期建立起来的。作为人生起点的家庭和家庭教育,对于个体进入社会角色具有起始定势作用。在家庭中进行礼仪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个体形成和发展礼仪素质的基础。

在家庭礼仪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身教”意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言行,发挥好榜样和示范作用。可通过多读书、参加礼仪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素质。另外,还要避免在家庭教育中执行“双重标准”,也就是家长在要求孩子规范言行的同时自己却不修边幅、散漫随意、出言粗俗。这样做不但难以实现家庭礼仪教育的目标,而且容易导致孩子的双重人格,甚至出现道德虚伪。

(三)重视社会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依托作用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社会教育相对于学校和家庭教育而言,是一种更广义的教育,是除二者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的统称,主要指各级社会组织、各种社会团体、社会传播媒体、社会舆论习俗、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作用。社会教育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先进与否的关键性指标,同时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教育形态。它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礼仪素质的重要依托。

良好的社会礼仪环境有利于巩固学校和家庭礼仪教育的效果。学校和家庭的礼仪教育,对于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从礼仪素质形成、发展和不断提高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在学校所接受的礼仪教育,还是在家庭所受到的礼仪文化熏陶,要固化为个人的礼仪素质,都离不开社会的作用。如果社会礼仪环境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要求相互冲突,那么,学生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所受到的正面影响就会被大大削弱,很难积淀为社会所要求的文明礼仪素质,甚至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四)不可忽略网络在青少年礼仪教育的拓展功能

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现实交往也构成一定的威胁。网络交往是借助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的,具有间接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得外部力量难以对网民行为形成有效的外在约束。由于网民行为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自我调节,容易出现网民的网上行为失范,或者产生网络与现实中的双重人格,甚至出现虚假交往、网络欺诈等行为和现象。同时,网络交往中虚拟化的交往方式,使得一些网民抱着游戏的心态参与 交往,加剧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并影响到现实环境中的交往行为,引起现实社会的信任危机。也有人过分沉溺于虚拟世界,不愿直面现实,与现实生活日益疏离,进而造成现实社会的人情日益淡漠。

网络礼仪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网络礼仪是网民个体

在网络社区生活并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准则,为此,深入开展网络礼仪教育,必然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网络礼仪教育,可以强化少年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使之不断调节外在行为和内心世界,以适应网络交往的需要。教育学生网上网下行为一致,可以减少“双重人格”的困扰,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总之,在当代中国,深入开展青少年礼仪教育,既有现实必要性、历史必然性,又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从我国目前现实情况看,由于青少年礼仪教育长期缺位,不但引起道德滑坡,而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民族竞争力提升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深入开展青少年礼仪教育,是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途径,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以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I.王艳珍,卢小平,刘瑞. 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12).

2.高琼.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

3.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6).

4 Wang Rui.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J]. science studies. 2008, (7).

第4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德育 《历史与社会》 资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69-02

德育,顾名思义即道德教育,有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之分。其中“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德育是学校德育(以下简称德育)。德育隐藏在校园的一切活动中,包括践行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构建课程等。其中在课程构建方面传递德育,即在日常的学校课程中传递道德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是实施德育的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

“《历史与社会》是在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公民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课程总体目标是对新型公民素质的培养,核心是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每一名《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基于个人教学经验,通过选取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尝试探讨一些恰当的渗透德育的教学途径。

1.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

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是探究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途径的第一步。《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但并非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这就亟待教师在认真剖析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料。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之第一子目《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呈现了一幅《古代希腊》地图。这幅地图展现了古希腊的地理全貌。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如果利用这幅《古代希腊》地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和城邦国家的建立,使得城邦内的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加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师选择图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这恰恰是践行《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渗透。

另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有时适当选择相关课外资料进行德育渗透,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德育资料不足的问题。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通过引用一些图文资料,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17世纪欧洲的咖啡店》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促进了大陆迁徙,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的眼光。但是,有限的图文资料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这时,教师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课外图文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运用几幅《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地图》,揭示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变化过程;运用《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的地图》、《新航路开辟商品交流路线图》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学生的全球视野意识在无形中树立。

2.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选取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是前提,如何将所选资料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与前者相比,更为重要。

案例: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例,本课的课标要求——“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教材编排特点一一借用地图与图片等形象事物辅助说明相关内容,这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易接受直观形象事物,课后思考题的设置,真正使学生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将本课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生情况——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换之际,对本课的地球知识、地图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对海、洋等地理概念的理解不明。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情,教师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一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利用《世界地图》,区分海与洋的概念;学会在世界地图上准确填充四大洋的位置;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一一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展示讨论成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与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目标中隐含德育的内容包括在“学生填充四大洋位置的过程中,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帮助学生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图片——《海上石油开采》《潮汐能发电》《海岸风情》《马六甲与苏伊士运河》。另一方面,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相关课外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依据上述分析,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准备上课教具——地图,布置学生搜集海洋对人类意义的相关资料。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讲课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形成相应的策略:1.通过阅读教材可获得的知识,即知识的存在点,让学生自行找出。2.课标要求中的重点特别是难点知识,利用《世界地图》,采取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分别攻破。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导入环节:教师引入时政新闻“中日之争”,设问“为何中日两国对展开激烈争夺”——这反映出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学生在此环节,大胆猜想和揣测。

第三,基础知识学习部分: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以举例和图示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海与洋的概念。随后教师提问学生“世界大洋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否能在世界地图上(教师课前绘制在黑板上的与学生手中的地图册地图)标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在黑板上、地图册上填充四大洋的位置。教师展示学生的填充结果,并点评。

随后,教师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就学生的汇报内容予以点评,总结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意义,海洋的资源意义,海洋的交通意义,海洋的渔业价值等”,并在黑板上予以展示。

第四,小结。教师就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利用有关资料、图片、地图等说明某一问题”。

最后,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教师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展示出来。

第5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梦想引领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笔者曾对自己所在学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率100%。调查数据表明,强烈的爱国情怀、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仍然是大学生思想的主流,93.5%的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8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成长成才非常有必要”。这些数据说明,在大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大学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要从细小处着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课堂和教材,更深入大学生内心。只有做到知行统一,各项措施接地气、落到实处,才能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的功效。

一、创新理论教育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往往只是生搬硬套地灌输、说教,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学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取得良好成效,就必须紧密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沟通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的特点,让呆板的理论教育变得生动起来。

(一)营造浓厚的校园舆论氛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大学校园营造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能使师生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大学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校内有线电视、标语、板报等,发挥它们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思想渗透性强、传播速度快的优势,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大舆论。大学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或专栏,使校园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的新阵地。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通过QQ、短信、网上论坛、微博、微信、微电影等途径,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的范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深度挖掘其育人功能。通过以上措施,使大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如文艺表演、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形势报告等。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不仅能接受到健康的价值观教育,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且增长了才干,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大学可结合自身实际,开设一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邀请社会精英、道德模范等进校园进行主题演讲,通过他们身上的正能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展志愿者日、“筑梦青春,畅想未来”文化节、中华传统节日纪念、创业设计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拓展其综合素质。如笔者所在的学校针对当前网络用语泛滥的情况,在元旦节到来之前,开展“自编短信,文明礼貌”的活动,倡导使用文明健康的短信用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一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赋予了拇指文化在校园文化中新的意义,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二、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

(一)多样的校内活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力倡导,更需要切实践行。大学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活动。通过理论教育后,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价值认知上感性大于理性,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只有亲身践行,大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将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大学应充分发挥校园社团的作用,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术讲座、研讨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活动。提供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等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全面认识和理解社会责任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将自身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走心”的校外活动

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公益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进行专业实习和生产劳动等,能洗涤大学生的心灵,使之进一步认识国情、了解社会,亲身感受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及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将理论联系实际,以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坐标,做到知行统一。江西省是红色革命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这一天然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军官教育团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井冈山吃南瓜饭、喝小米粥等。学生感触很深,从先烈们的身上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有的改正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有的改掉了怕吃苦、怕困难的惰性。

三、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

“中国梦”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用“中国梦”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搭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一)组织“中国梦”系列文化活动

将“中国梦”主题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笔者所在学校在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等组织开展文艺汇演。各系部和各团总支以班会、主题团日等为平台,以“我的中国梦”为题开展演讲比赛。组织开展了以“梦想起航,青春飞扬”为主题的青春励志电影展播、青春励志书籍推荐、青春励志歌曲传唱等活动。这些活动,将大学生紧紧凝聚在一起,提高了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

(二)开展“中国梦”学习参观和社会调查活动

第6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体系 道德榜样 教育途径

1.引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此后,党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提出了加强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其中道德榜样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要有效地通过道德榜样的教育达到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水平,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力度,可促进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2.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为国民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稳定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尽快适应全球化的进程,在市场经济中依然保持正确的是非观念。

2.2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共同理想打牢人民的思想基础,促进其思想道德水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是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共同发展,反应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把人民自身的追求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2.3与时俱进,更新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用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激励人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适当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借助今年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平台,大范围的宣传和赞颂雷锋精神,加强道德榜样建设的力度。

3.正确选取道德模范

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定程度的人格化,是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适时运用榜样进行道德教育,形象生动,有极强的说服力,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振,在身边榜样的引导下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参与到实践中。因此,道德榜样的选取十分重要。

3.1榜样要有可亲性

可亲性[2]是指道德榜样的事迹亲切感人,可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可。道德榜样的可亲性主要体现在其产生的背景。榜样并非是圣人,他们也是芸芸众生中一员,是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普通人中的一员。道德榜样教育就是要借助榜样的感染力和示范力发挥作用。所以在选取以及塑造榜样的时候,要考虑榜样的可亲性。

3.2榜样要有可敬性

可敬性[2]即宣传榜样的事迹过硬动人。榜样最本质的特征是可敬性,值得人们学习效仿。榜样必须具备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以及精神风貌,才能感染人民,让人产生佩服、敬仰额爱慕心理,进而激发人们提升自我的欲望。相反,若榜样的事迹平平淡淡,好比白开水,过目即忘,毫无激情,则人们难以对榜样产生情感共鸣,无法达到榜样的教育作用。

3.3榜样要有可信性

可信性[2]是指榜样的事迹要真实可信,不掺杂任何虚假信息。

4.道德榜样作用的实现途径

4.1党员干部要树立道德榜样,起好带头作用。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党的形象息息相关,对人们的道德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3]。因此,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中首先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据社会认知论显示,在群体中,那些有地位和声望的成员行为总是会对社会价值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党员干部的正面的道德表率作用不仅是一面光辉的旗帜,更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4.2适当的奖励有利于榜样的产生。虽说道德榜样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获得利益和荣誉。但是,不管道德榜样道德品质多么高尚的,他们依然是人,而人都渴望被肯定、被关爱、被重视。因此,榜样不仅该受到社会的精神褒奖,还应得到物质奖励。这种适当的鼓励行为,有利于激励人们向道德榜样学习。

4.3加强宣传力度,发展多种渠道宣传,促使道德榜样所代表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宣传道德榜样是为了让国民不仅从思想认知还是实际行动上,都认识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然而,信息的多元化,导致某些虚假信息误导社会公众,这对道德榜样的宣传十分不利。因此要与时俱进,挖掘宣传渠道。

4.4从身边寻找榜样,寻找身边的领头人。道德榜样的事迹震撼公众的心灵,承载高尚的品质,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动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人格化[4]。道德榜样总是来自广大民众,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在广大群众身边发掘道德榜样,从身边的小事收获感动,总是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可有效地达到提升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目的。

4.5全面理解道德榜样,不要神化榜样。榜样源于世人,他们并不是完人,神,是普普通通的人。所以在嘉奖宣传榜样的同时,不要神化榜样,不要对其有过度的要求。

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并塑造正确的道德榜样,可引领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升人们的精神道德水平。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204013。

参考文献:

[1]温蕾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道德榜样教育[D].兰州:兰州大学商学院,2011

[2]金瑶.论榜样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

第7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新部署,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培育,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到一个新阶段、新高度。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引领作用,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指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完善和规范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政治教育制高点的关键。目前部分老师还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只许学生“听话”,不许学生“说话”,难以达到“入心”、“入脑”、“入行动”的效果。高校应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讨论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讲团、红色社团、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使广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共同的精神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自身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积极采取既符合实际又有时代特点的工作形式和教育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走入学生实际生活。例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企业、农村山区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组织参观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组织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感性基础、理解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机制,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结合新的形势和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创设既符合实际又有时代特点的工作形式和教育平台,让思想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例如要大力强化课外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渠道,通过情景感化、环境熏陶、行为实践等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深入研究“90后”思想政治的状况和特点,深入指导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建设,搞好班集体、宿舍工作,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个别心理疏导,开展面对面的谈心交流活动,认真解决学生具体困难,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使思想教育在提供帮助中影响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第8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德育课程 隐性课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之中。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进一步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德育课程。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德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它的主导作用。

一﹑着重提高学科德育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的有效性

在现代德育课程结构中,学科德育课程处于主导地位。就直接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思想政治课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应该更加注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敢于质疑和否定,要避免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教学方法侧重灌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问题,否则教育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法、辩论法,结合时事政治,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和形式力图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教学真正触及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要注重改革相关课程的评价机制,当前存在一些学生群体政治理论分数很高实际表现却差的现象,除了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也与当前课程评价标准重智轻情有关。课程考察应避免单纯的考察记忆性知识,而是更侧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研究能力的挖掘,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领悟和进一步研究发展。此外,不能忽视间接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的教学。对于语文、历史学科而言,应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深入分析,注重民族精神的传承,力图通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师应关注新兴科技成果,适当加以介绍,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各科教学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努力达成。教学管理者应该加强对各科教师课堂这方面教育效果的评估工作,展开有效的监督。也可通过竞赛课、示范课、讲座等推出优秀课堂,起到交流、宣传和指导作用。

二﹑突出落实活动德育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

活动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正式设立的以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德育课程。如果说学科德育课程强调“知”,活动德育课程则强调“行”,二者是并列的,相互补充和渗透。

活动德育课程主要有社会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晨会、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当前实行的高中学分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其中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作为重点来抓,分值似乎还应该提高。袁贵仁部长指出:“联合有关部委和行业主管机构,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基地。第一批联合8个部委建立了71个中小学主题社会实践基地。制订具有行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引导广大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活动,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社区服务应注重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班团队活动、晨会等属于校内活动,可适当交给学生组织。总之,活动德育课程一方面要注重突出主题,如利用九一八事变、传统节日、学习雷锋活动等,使活动目标明确化;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亲身实践和活动反思,提高其领悟性。应注重宣传和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改变旧有的成绩好就都好的评价标准,树立更多道德模范、实践标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行”的角度无形融入,与“知”相互促进,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加强隐性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发

第9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学生党建与核心主义价值观联动开展的必要性

在现行的条件下,我国正处于思想观念、社会变革、文化相互交融的新时期,践行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有效的途径,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多宣传,方式方法的研究探索,多种措施并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方面,这不仅仅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这凝结了核心主义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了我国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实现价值。这是我们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校教务人员对核心主义价值观践行的实效的检验。

1.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基层的党建主要就是学生党建,学生党建也是全国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大内容,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组织工作人员在全方面考察学生,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及规律的基础,按照我党的方针政策及要求,在高校W生群体中选择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管理。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入党前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和入党后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大学生正在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当时所处于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追求思想进步的大学生,对于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是极其强烈的,高校党组织成为了他们共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的主要平台。党建工作的主要基础和源泉,高校基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这样就要求高校基层人员对于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创新精神,采用多种组织形式,使活动的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代表性,使其能够作为核心主义价值观践行的重要保障。

1.2高校学生党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涵盖了三个层次的内容,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与之相对应的对于学生党员的要求也就有三个方面的,在国家的层面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融入到个人的理想中来;在社会层面上,要树立“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要秉承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把热衷于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人生的目标;在个人的层面上,要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这要具体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按照现行的情况来分析,大学生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基层的教务人员在教学实践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是从实践―教育―认识―实践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不断地实践中,在现实的活动中让学生主动的参与进去,并与现在的认知度以及尝试,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对于认识的共鸣,可以很好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强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高校学生通过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起到了先锋带头的作用,这样在校园中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学校的党组织建设中,一般会把同专业同一年级的学生统一来进行培训,大家拥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能力及水平,这样同学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大家在良好的氛围影响下,相互影响,这样的影响超越了家庭、师长,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高校党建工作逐步形成规模,在学校中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内部优秀力量起到带头作用,这样一来更加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

2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经济、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新的观念促使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环境,我们要消除消极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的价值观

现在我国处于的是旧社会主义向新社会主义转型阶段,各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变化,随之改变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当然高校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性质由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国外的一些观念开始集体涌入我国,对此,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就被很多人所忽视了,很多大学生缺少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不好的价值观开始在学校范围内蔓延。现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人,无法脱离网络而存在,手机几乎是成了必需品,没有手机可能比不吃喝还要难受,这样可能使我们忘了自己曾经所追寻的目标和自己设定的理想,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更容易找到存在感,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更加深了他们想逃脱的想法,社会转型下的危机无处不在,它带来的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这样一来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就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2.2思想多元化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多元化社会思想的不断碰撞,社会很多人对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于以前坚守的事情开始懈怠,这样的多样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高校中,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高校的人文环境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当思想层出不穷的时候,错误的思想也会暗藏其中,这时一部分人就会感到迷茫,当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远远大于他本身的承受能力时,在他们当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价值追求等问题。

这样诸多矛盾积累到一起,我国的高校学生党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3高校党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3.1深化理论研究,提高认识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明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挖掘的深度,全面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可以通过不断的深化理论研究来实现,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趋近于完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利用高校人才研究方面的先天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些问题更加深入的研究,为了我国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理论打的牢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指导他们的行为。

从一方面来看,我们要不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功能、外延、实践等等方面,还要揭示各种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之道,提高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理解与认识,在看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深入研究多元文化尤其是要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东方价值观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特征,不断挖掘出更多的精髓,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同时,还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把握大学生党员在思想、道德、价值上追求等等,采用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深化党员的思想认识,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2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形成广泛共识

我们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需要不断的把思想传入大脑、传达到心灵已形成广泛的共识。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内长期以来所积淀形成的精神上的文化的称呼,可以作为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载体,这样一种精神上的熏陶可以更加增进学生党员的思想、价值观更快的走上正确的道路。所以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采用多种的宣传方式来进行弘扬,多借助一些新闻媒体的力量,组织一些积极正能量的团体活动,还可以利用各种的节日、纪念日、重大事件的发生来开展一些主题教育的宣传活动,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帮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用作品来感染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使这样的思想不断渗透,从而引导学生党员的认同度,使其自发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充分的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对于外来思想要抵制住冲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3创新方式方法,注重教育实效性

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容易被高校学生党员容易接受。在新的环境要求下,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满足高校学生党员的需求,根本途径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方法的实效性。现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方式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对于课程的改革,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不仅仅要从内容上进行改革,主要更是教学方法上的教学改革。伴随着方式方法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便与大学生党员离得更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党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成效也便会愈加突显。

4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结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多年实践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的具体表达。我们要不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学生的党建过程中,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郭绍均.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4次学科论坛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会”述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0).

[2] 刘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内在认同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7).

[3] 沈晓梅,姚冠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

[4] 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