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

第1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今年6月份以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成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班,深入全县159家用工单位4897人进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检查,经过100多天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台、报刊、专栏等方式,通过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入社会保险扩面的良好氛围。

二是认真扩面检查。社会保险扩面重点围绕用工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申报缴纳稽核、农民工工资清欠和是否有使用童工等情况展开。通过查看凭证、会计报表情况,检查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合同签订、申报核定等工作,督促他们按规定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与税务、工商部门互通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注册登记和年检情况,新增纳税企业和纳税人情况,养老保险参保和缴费情况,以增强监管的主动性。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岗位分散和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现场办公,方便参保缴费。对县外已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通过广泛宣传为他们接续养老保提供方便。同时,扩面工作还对机关事业单位,除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外,督促其他职工都要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范围。

三是依法督促整改。针对部分单位有经济能力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而单位负责人认识上不足,导致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展缓慢,扩面专班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湖北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有关规定,依法督促限期改正或强制纳入。

截止9月底,全县新增社会保险扩面4590人,其中: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扩面990人、失业保险扩面775人,医疗保险扩面1035人,工伤保险扩面1685人、生育保险扩面105人。通过扩面,协助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2503.06万元,其中: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征收1616万元(当年征收1087万元,追收历年欠费529万元),失业保险费征收49.2万元,医疗保险费征收813.95万元,工伤保险费征收20.61万元,生育保险费征收3.3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困难还非常多。据统计,到20__年9月底,除企业养老保险节余955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节余264万元,医疗保险节余632.9万元,工伤保险节余41.67万元,生育保险节余8.58万元,而失业保险缺口达201.33万元,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保险等也将会出现缺口。收支缺口的出现,将使社会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大大削弱,使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险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求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县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位负责人认识不足。由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对社会保险重要意义认识的不足,导致劳动者应保未保、已保未缴、已缴停缴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其上门做工作要求其为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时,他们总会采取“游击战”等种种方法来应付劳动保障执法人员。对于民营企业,情况更不好,他们常常是以“今天老板不在,明天会计不在”为借口予以应付。即使老板在也只谈他的业务,把执法人员晾在一边不理不睬,常使得执法人员十分尴尬。

(二)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不强。县域经济民营化后,用人单位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运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些用人单位负责人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诸如,用工事前事后不办理录用备案手续,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管理上采取家长制、一言堂、老板一人说了算,劳动者谁提出合法要求,谁就随时会被辞退走人的可能。

(三)漏报、瞒报缴费基数。在扩面中,许多单位未能真正做到工资收入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对应关系,理解偏差较大。如县金融某单位少报参报人数34人,少报缴费工资479548元,少缴失业保险14386.44元;县某事业单位截止目前还有42人未参加养老保险。还有的单位以现金形式发放的岗位营养费、保健费等,单位普遍认为那是对职工的福利,应作为福利费不计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而社会保险定义的福利费应是单位以实物形式发放的福利费用开支。另外,不少企业改制实行了股份制,企业职工以持有的内部职工股份的多少年终分红,而不作为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四)制约措施不力。尽管《劳动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早已明确规定,对不按规定参保或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责任人可处罚款,而在实践工作中,可操作空间太小,加上方方面面关系网等诸多干扰因素的存在,处罚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到位。

(五) 宣传力度不够。有些用人单位法人和劳动者对参保政策了解甚少,造成不愿办理参保手续。随着企业改制不断深入,民营企业日益增多,广大民营企业、私营业主、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成为当今社会保险扩面的重点。有的老板认为自己就是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不容易,为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愿给被雇用的劳动者参保。有的企业老板虽然愿给劳动者参保,但有的外来劳动者则不愿参保,认为打工不固定,偏面认为单位即使要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自己本人还需要承担一部分,为了眼前利益,认为不合算,只愿眼前每月拿几百元现钱放进自己的日袋才放心,这些现象较普遍地存在着。

(六)相关部门缺乏配合协调。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是加快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作,扩面征缴工作应是全社会的义务。而从近两年的实际工作来看,相关部门缺乏有机配合,整体联动难度大,从而形成劳动保障部门唱独角戏的局面。

(七)失业人员继保能力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的续保工作,成为社会保险扩面的一个新困难。从20__年开始,随着全县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多,部分40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已办理续保手续,但大部分年龄在35岁以下的失业人员续保比例很低,不足35,这部分人员成为社会保险扩面的一个新难点。失业人员本身就是社会救助和帮扶对象,更需要社会保障来解决其困难,因此参加社会保险就成为解决其丧失劳动能力、治疗疾病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此类人员基本生活也只借助社会保障,没有承担参加社会保险的能力,因此,失业人员续保工作已成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新困难。

(八)配套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社会保险参保单位有局限性。养老保险、工伤、生育保险仅在企业中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不参加。从我县企业情况看,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企业经营和效益存在不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参保对象,限制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范畴和支撑能力。二是参保对象有局限性。按照目前政策,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仅限于城镇人口参加,农村人口不能参加社会保险的限制给工作带来了很大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还会遇到一些用人单位以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为由拒绝参保,如有些食品业、酒业、医药、化妆品、电器类等使用的促销员,事业单位使用的临时工,季节工等非正规就业人员。还有的小企业老板东躲不见面,不提供账号、地税登记号,对执法人员下达询问通知书全然不顾,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对以上这些行为,政策上没有明确的规范,劳动执法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四是工伤保险在建筑领域、路桥建设等用工弹性大、流动频繁与缴费实名制很难操作。五是民营业主存在观望、攀比。一方面以县政府优化环境为理由,利用廉价劳动力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另一方面,以类似的企业未参保为借口,不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职工为了眼前的利益,认为只要按月拿到工资就可以了,参不参保无所谓,缺乏维权意识。六是较好的事业单位以职工不会失业为由,对参加失业保险持抵制态度。

三、有关建议

为改变目前社会保险扩面的被动局面,现就做好我县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整体联动。政府要建立社会保险扩面征缴领导小组,采取首长负责制,要开展实质性工作,定时“议事制度”等。因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要加强税务、工商、财政、审计、体改等部门协调配合,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劳动保障部门要切实履行社会保险扩面牵头职能,加强督促指导和基本管理,做好政策解释、宣传,加大扩面力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核尽核。安全生产监督局对没有参加保险,特别是工伤保险的煤矿、非煤矿山作为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依法督促其参加工伤保险,不参加的企业不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建设局、交通、水务、发展改革、工商等在核发、工程招投标、办理工商年检、核发税务发票时,要先查验《社会保险登记证》,督促未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劳动保障部门。建设局部门按照《安全生产证许可条例》依法为农民工强制办理社会保险,重点是工伤保险。工会组织参与职工管理、推行集体合同协商制度中,要把社会保险作为重要内容。公安部门要提供外来人员有关资料,督促流动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司法部门要及时受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强制执行申请并负责执行。民营办要协调民营业主为社会保险扩面提供方便。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进行社会保险政策宣传,营造参加社会保险利国利民的浓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解决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认识上的不足和观念上的误区。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意识。

(三)加强依法征缴,定期通报。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做好征缴范围内各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和征缴工作。要充分利用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稽查手段,定期、不定期的有重点稽查用人单位申报的基数、比例、工资总额及员工工资发放情况等,强化基金征缴力度。为彻底扭转部分单位“扩面”工作乐意的就参加,不乐意的就不参加这个怪圈,由县政府出面,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比如:以县政府督查室的名义定期下发社会保险扩面政务督查通报,并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予以落实到位。对欠费较大的单位可在办理单位退休手续、享受社会保险优惠政策上予以冻结,并责令其限期予以整改到位。

第2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翠屏山街道办事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协调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办事处经济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职责

及时准确掌握全处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企业风险及危机处置的对策和措施;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辖区企业因资金风险等因素引发的企业危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建立企业经营风险及危机信息预警机制

办事处经济科负责制定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方案。重点关注全处重点骨干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用工情况及其变化,及时掌握和研判企业面上出现的异动情况,正确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掌握风险情况,核定企业风险等级,及时将企业资金链断裂、关停、倒闭等情况向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建立政府服务机制

由乔家湖社区居委会、长山社区居委会、土山寺社区居委会、办事处经济科分别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可能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重点跟踪,提前帮助企业研究对策,提出化解经营风险的方案,对因金融危机已发生经营困难的企业,协调各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共同筹划应对办法,提供全面的支持,协调银企关系,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重大问题及时向区领导小组报告。

四、建立企业危机事件处置机制

根据掌握和研判情况,核定风险等级,及时上报,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一)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及职责

1.财产保全组

主要职责:对企业的资产跟踪监管并及时进行保护,避免企业资产流失;保护或看护企业经营者,防止其外逃或受到非法侵害。

2.职工利益保障组

主要职责:稳定职工情绪,综合协调指导企业清欠职工工资。

3.政策咨询组

主要职责: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引导他们走法律途径,避免产生过激的情绪和行为。

4.维护稳定组

主要职责:正确引导,鼓舞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负责接待群众来访,维护来访群众的秩序,确保群众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

(二)应急响应

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相关牵头部门密切关注,提前帮助企业研究对策,提出化解经营风险的方案,并及时向市工作协调办公室报告预警信息;企业经营出现危机,但影响不大,启动预案,并及时报告市工作协调办公室;企业突发经营风险,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倒闭,事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启动预案,并报告市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形势发展,请示市级力量增援。

(三)应急处置程序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各组根据领导小组的意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研究处置方案。

2、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妥善处理问题。

3、专项工作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会同企业负责人实施现场控制,制止事态扩大。

4、根据现场了解情况,发生10人以上事件的立即上报市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启动预案。

5认真处理群众投诉,按照规定期限,及时查处反馈和结案,防止矛盾激化。

6、专项工作组视情处理工资及债务纠纷。

五、相关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在当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所有涉及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处置的人员都必须熟悉危机处置预案,充分认识潜在的风险,熟悉掌握相关工作程序。

2、加强配合协作。各工作小组、各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相关的危机处置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工作中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不得相互推诿,各行其是。

第3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xx市银行保险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学 生 姓 名 xxx

所 在 班 级 xx金融xxxxxxxx班

所 在 系 保险管理系

指 导 老 师 xxx

报告提交日期 20xx 年 05 月 21 日

xx学院社会调查报告开题报告

调查报告标题 xx市银行保险市场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 xx市 调查公司 多家银行及保险公司

校内指导教师 xxx  校外指导教师 xxx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200xxxxxx 班级 xx金融xxxx班

调查报告选题目的意义

通过对我市银行保险市场的调查,了解银行保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市场现状的特点进行分析,学习。

调查报告内容

1、 对整个行业全国的宏观调查

2、 对各个不同3、 的银行的状况的调查及各中联系

4、 存在的问题原因

调查报告

预期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现在银行保险发展的特点,原因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再通过对国外成熟市场的学习借鉴,找出方法。

调查报告工作进度安排

1月底前:拟定开题报告和实习计划、 拟定调查提纲

2月到4月中旬:实地调查和实习,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4月底前:写调查报告初稿并提交老师修改

5月5日前:调查报告正稿初审

5月20日前:指导修改正稿

6月4日前:将正稿交给老师,并提交实习报告。

调查报告主要特点

以各地市为主,郊县为辅

以寿险公司为主,财险为辅

以国有银行为主,股份制银行为辅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系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系盖章: 年 月 日

第4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强化责任,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自觉性

(一)明确重大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范围。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权益方面的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等事项均纳入环保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有可能存在较大环境污染隐患的重大建设项目;制定出台新的环境管理措施;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重点工业污染源等。

(二)落实领导责任和职能科室责任。为加强对环境保护领域社会稳定风险的预防工作,成立市环保局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

(三)纳入目标管理。坚持把环保系统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各科室、站、队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列为重要工作内容,确定目标,加重分值,严格考评。

二、细化措施,进一步增强重大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实效

(一)认真开展评估。凡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范围内的重大环保事项在出台或实施之前,都按要求认真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坚持把是否开展评估作为重大环保事项能否出台或实施的前置条件,坚决做到未经稳定风险评估的重大环保事项不审批,未经批准或虽经批准的重大环保事项不实施。

(二)形成专题报告。风险评估工作结束后,由分管领导牵头与职能科室一道,将开展评估工作的情况、出台或实施重大环保事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环保矛盾的具体措施等,形成书面专项报告,逐级分别报送。

(三)呈请初审。由领导小组按要求组织开展重大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形成专项报告后,要连同决策建议或政策草案、项目报告、改革方案,报机关党工委予以初审。

(四)集体会审,作出决定。根据评估报告和初审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领导小组机关党工委召开会议,并邀请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参加,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程度进行集体会审,作出实施、暂缓实施、暂不实施的决定。

三、加强监督,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各项措施落实

(一)加强督促协调,推动工作落实。要在市维稳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督促本机关重大事项责任部门及时研究制定评估对象的维稳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实施全程监督,提示稳定风险。市环保局负责项目审批、监察和的干部要随时了解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落实情况,注意收集和听取社会各方面对重大环保事项问题的反映,对重大环保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全程监督,并及时向本机关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反馈情况、提示稳定风险,提出调控风险的对策建议。

(三)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防范措施。在重大环保事项出现严重稳定风险的情况下,环保局及时召开联席会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人员出席会议,分析形势,通报情况,形成共识,商议共同做好防范化解稳定风险的具体措施。

(四)建立报告制度,发现和纠正偏差。按照要求,定期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工作的情况报告市维稳办。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维稳办反馈和指出的问题,认真督促本单位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落实整改措施。

第5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在哪里?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讲师张国胜博士在其《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的缓慢,表面上是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改革的滞后,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改革这些制度需要付出相应的社会成本。

何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有多高?

2005年,中国科学院估计每进入城市一个人,需“公共支付成本”约为1.5万元。2006年,建设部调研组称,每新增一个城市人口需要增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小城市为2万元,中等城市为3万元,大城市为6万元,特大城市为10万元(不含运行和管理成本)。

2009年,张国胜认为,东部沿海地区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别约为10万元与9万元,内陆地区的第一代农民工与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分别约为6万元与5万元。

2010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认为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报告指出,推动城镇化,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为8万元。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报告中的定义,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在打工地定居并最终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转变为当地市民的过程。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就是指实现农民工在城镇定居所需要的各项经济投入,也即要让农民工享有与本地市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公共服务所需的公共投入。

该报告主要讨论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需要政府投入的成本。据报告执笔人金三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接受北京媒体采访时介绍,课题组在测算时主要包括六项成本: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成本;医疗保障成本;养老保险成本;民政部门的其他社会保障支出;社会管理费用;保障性住房支出。

政府如何支付农民工市民化成本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组对重庆、武汉、郑州和嘉兴四个城市的实地调研,一个典型农民工市民化(包括相应的抚养人口)所需的公共支出成本总共约8万元左右。其中,远期的养老保险补贴平均约为3.5万元,住房和义务教育等一次性成本约为2.4万元,每年的民政救助等社会保障及公共管理成本平均约为560元。

报告还指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妥善安排,不会成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该报告执笔人金三林和许召元称,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支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需要一次性投入,而是伴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

短期来看,义务教育和保障性住房是主要支出,远期来看,养老保险补贴是主要支出。其中义务教育和保障性住房的支出占总成本的1/3左右,养老保险补贴约占总成本的40%-50%,但养老保险补贴受养老金支出政策的影响很大。

金三林和许召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中有不少内容已经随着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部分解决了。再比如在8万元的成本中,有3至4万元是政府对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后的补差(即平均来看,农民工领取的养老保险金要高于企业和个人所缴纳的总额),而这部分费用无论是不是推进市民化,按照目前的政策以后政府都是需要承担的,从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看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其他的城市管理费用也是如此,农民工在城市工作,这部分管理费用实际已经发生了。”

第6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一、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平安海丰,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发展、改革与稳定三者关系,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牢牢把握维稳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营造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是否支持拥护作为出台各项政策和改革举措的基本标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基本尺度,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坚持科学发展。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着力预防和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民主法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推动科学决策相结合,建立健全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逐步形成有效协调利益关系的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坚持权责统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决策、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承担重大事项决策的相关管区、村、部门、企业,要切实担负起防止源头产生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责任,努力把社会稳定风险消除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领域

各管区、村,各部门和企业在制定出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举办大型活动时,都必须要先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稳定风险评估涉及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领域,具体有:

1、涉及企业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投融资、重组改制、收购兼并、破产清算、职工权益等;

2、涉及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城市规划调整、公用事业管理、重大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安置等;

3、涉及“三农”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及征收征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项目开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处置等;

4、涉及民生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房屋管理、公共交通、工商管理、环境保护、教育、计生、民政、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调整等;

5、涉及机构和人事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包括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等;

6、涉及公共场所的重要活动,包括人员多、敏感性强,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大型活动;

7、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其他事项。

三、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

对出台重大决策(政策)、推行重大改革举措、实施重点工程和举办大型活动等,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主要是对其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可控性五个方面的评估。

1、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事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法律、政策依据是否充分。

2、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是否反映大多数群众意愿;是否统筹兼顾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个别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是否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事项是否征求了广大群众意见,开展了前期宣传解释工作;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能否确保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严密性;出台时机是否成熟、适时;实施方案是否周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4、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事项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否存在引发和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5、可控性评估。主要评估事项是否制定出相应预警措施、应急处置预案和对策措施。

四、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组织推动及责任主体

(一)组织推动。

1、各管区、村,各部门、企业负责组织领导本辖区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2、各管区、村,各部门、企业负责组织本部门主管领域、行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3、维护社会稳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

(二)责任主体。

1、重大事项决策的提出、项目的报建、活动的主办管区、村或部门、企业是负责组织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2、涉及到多个管区、村或部门、企业智能交叉而难以界定评估直接责任部门时,由同级党委、政府指定牵头评估责任部门。

3、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代表参加的专门评估机构。

五、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本程序

1、确定评估项目。由责任主体自行确定需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也可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定牵头评估责任部门确定。

2、制定评估方案。根据评估项目的内容,由评估责任主体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具体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限要求,保证评估工作有效开展。对于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的重大项目,制定总体评估和分阶段评估方案,有序组织评估。

3、组织开展评估。对拟定评估事项进行公告、公示、听证以及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开通热线电话和电子邮箱等方式,深入调查了解有关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此基础上,围绕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可控性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逐项进行分析,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矛盾冲突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和激烈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形成评估报告。责任主体在对评估事项全面分析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估结论,形成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所涉及评估内容的基本情况、预测评估情况、预防化解稳定隐患的工作预案、对评估事项的综合评价或意见建议等。

5、确定实施意见。决策部门根据评估报告对有关事项作出实施、部分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实施的决定后,责任主体应及时将风险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突出问题及联席会议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备案。

6、落实维稳工作措施。重大事项出台实施后,责任部门要根据评估报告情况,制定和落实化解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隐患要制定处置预案,做好应对准备。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重大不稳定情况,责任部门要及时研究调整完善相应维稳措施。一旦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相关部门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对属于国家重点项目必须按照标准要求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相对较大的,相关责任部门,要制定完善好预案措施,确保不出现大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风险评估

1、各管区、村和部门、企业要把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制定出台有关决策的重要环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专门风险评估机构,负责搞好本管区、村,本部门、企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2、主要负责同志是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管负责同志对涉及稳定的事项负直接领导责任,协调督促分管部门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抓实抓好。

3、实施风险评估的责任部门要建立涉稳信息直报制度,设立维稳信息直报点和直报员,并及时将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情况向联席办、综治办报告。

4、要把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纳入领导干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维稳综治工作年度考核。

第7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刚才,同志通报了我区开展应急管理的工作情况,应该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肯定。等一会,重庆市应急办的领导还要给我们作重要培训。希望各单位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思路上有新创造、工作上有新举措、局面上有新突破,不断提高全区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关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系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对“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也了明确要求。《突发事件应对法》已颁布施行,应急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新阶段。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在去年的“7.16”特大暴雨灾害、今年“5.12汶川大地震”等突发事件中,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事发地调研并在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长碰头会上,反复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并作出重要工作部署。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紧迫形势,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

(一)加强应急管理是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矛盾的迫切需要。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为“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阶段。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进入“高风险社会”。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并存,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道路交通事故、火灾、水灾时有发生,城市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受大环境影响,食品卫生和流行性传染疾病威胁增加,公共安全事件呈现易发、多发趋势;各类社会矛盾开始显现,数量较多。尤其是“4.30事件”、去年“7.16”特大暴雨、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暴露出我区在处突方面存在差距和薄弱环节。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矛盾,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应急管理机制,及时有效进行应急处置。

(二)加强应急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紧迫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神圣责任,是高度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各单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提高行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切实增强公共安全意识,采取强有力措施,努力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管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保证。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需要速度,但更需要安全和稳定。加强应急管理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大量的实践告诉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加注重生命和环境的保护,更加注重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事件。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切实把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营造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区应急管理工作

下阶段的应急管理工作要结合贯彻落实重庆市应急管理工作会会议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着力改进薄弱环节,努力做到“七个加快”:

一是加快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务必在11月底全部完成应急管理办公室组建工作,配足配齐工作人员,指导本部门、行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对应急管理机构的组建给予大力支持,整合现有资源,妥善解决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各单位要选派素质高、反应快、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这项工作,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加快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今年底前,所有镇街、部门、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工作。预案的编制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便实用。对较大规模集会、庆典、会展等活动,主办单位要提前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区政府应急办备案。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抓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加快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根本方针。要尽快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切实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采用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勘察、走访、鼓励群众报告和听取专家意见等多种方式,动员各方面参与风险隐患普查工作,确保应查尽查,不留死角。特别是煤炭、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交通运输等重点高危行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度,尽早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成因,易发时间、地点及发生概率,可控性和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直接危害及次生危害,要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风险隐患级别,制定应对措施。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落实责任,限期整治,尽快消除。

四是加快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在普查现有各类应急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向重庆对口部门争取,尽早着手制定我区成为渝西片区应急物资储备中心计划。统筹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和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以及有关技术的信息储备;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有机结合,提高统一调配能力,逐步建立配备合理、储备适量、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整合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骨干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对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布局调整和装备补充更新,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救援。要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

五是加快完善应急管理投入政策。财政部门每年要按照财政支出额的适当比例安排政府预备费,用作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确保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发放。高危行业要通过提取安全费用、风险抵押金等方式,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专业应急队伍和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风尚。

六是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搞好衔接、标准规范、整合资源”的原则,在已建立的“平安城市监控平台、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三台合一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综合应急平台,实现与重庆市及对口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着力解决信息报告和预警不畅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

七是加快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新闻媒体要采取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预案和应急防护知识。特别是各中小学校、社区以及农村基层要做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应急管理要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教育部门要积极推进应急知识进校园活动,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三、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强化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各级政府是属地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行政领导机构,应急管理部门是工作机构。各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切实担负起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任务重,时效性强,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善于处理难题、应对复杂局面,勇于负责,敢于决策。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到位、失职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及时准确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将情况及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地区。突发事件发生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镇街、相关部门要及时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通过鼓励社会公众报告、举报,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形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制度,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各单位要及时掌握本单位不安定因素,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对一些重大敏感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并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第8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关键词:珠三角;新型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20-03

一、调查方法

(一)访谈与问卷法

本调查报告采用目的性调研、问卷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调查人员为“农民工的高流动性与权益保障机制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课题组成员,共8人,分成4个小组。由于调查方法得当,在实地问卷调查出现一系列的阻碍后,又采用走访调查的方法,保证了此次调查以點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调查对象、时间和地點

调查对象:为“新生代农民工”,指活跃在劳动力市场上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有年轻、教育程度高及思维活跃等优势,更易接受新生事物,有合理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由单纯谋生转向追求归宿感,由忍耐坚持转向追求权益平等,渴望利用公共资源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

调查时间:2012年8-10月,地點: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及江门等5个城市;调查对象为一般工人、技术工人、建筑工地工人、零售餐饮服务员、一般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走访200名新型农民工(见表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型农民工生存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新型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男性占63.1%,女性占36.9%;90%农民工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其中,初中占42.5%,高中及以上占51.2%,小学及以下占6.3%。从事电子制造、机械、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工人分别占30.4%、23.6%、5.1%;从事建筑的工人、零售餐饮服务员等技术含量低、以体力为主的分别占22.6%、18.3%。其中,生产一线普通工人占52.1%,班组长占24.8%,技术工人占16.8%,企业中层领导占6.3%。农民工月薪介于1400-2000元、2000-3000元和3000-4500元的分别占55%、36%和9%。

调查显示,新型农民工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多元化等新特點。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使其需求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注重工资待遇,更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益的实现,更多地把进城务工作为谋求发展的途径;能更迅捷地适应城市生活,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成为城市文明与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呈现出人口成分、流动目的、个体诉求多元化的新特點。

(二)新型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表现

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民工在制造业工作居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较长,难以享受到正常的双休日;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流动率较高;社保参险率低,生活风险较突出;居住条件差;社会参与权利缺失。信息表明,农民工权益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劳资关系紧张

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与用人单使的合同签约率为49.8%,但合同中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等不明确:有些只签订了劳动方承担的义务及违约处罚,有些签订的是不规范或无效合同,使农民工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发生率高,劳资双方发生纠纷和冲突率占21.8%。调查显示,劳资双方解决纠纷的途径主要有“自己找领导或老板理论、通过工会、找相关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找其他境遇相同的人一起想办法、求助媒体、堵路、集体围攻老板”等。从调查可知,农民工维权意识较理性,多数采取合法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面对农民工的理性维权,政府应及时回应,不能搪塞推脱,更不能不作为,导致其诉求无门。只要这种“合理、合法”的维权之门是敞开的,那么,农民工维权就不会出现过激行为,更不会导致失控的。

2 社会保险参保率低

社会保障权是指劳动者在患病、工伤、生育、丧失劳动能力及遭遇年老等劳动风险时,从国家和用人单位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调查显示,农民工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且男女参保率各不相同,男女医疗保险分别为41.6%和40.5%,男女养老保险分别为28.4%和28.1%,农民工失业保险(平均14.0%)与生育保险(平均10.1%)参保率较低,而最重要的三项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均较高,平均为40.5%、28.1%和40.1%。行业的参保率不均衡,以建筑行业参保比例相对较高,批发零售业人员参保率较低;受教育程度影响参保率,即文化程度较高的参保率也较高。此外,农民工享受不到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等救助,在失业、意外伤害及患职业病时,生活陷入困境,孤立无助。社会保险是农民实现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求,及时为农民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非常迫切。

3 居住环境恶劣

据调查,农民工居住以租房、住单位宿舍或临时工棚为主,分别为45.8%、34.5%和8.4%,还有11.3%的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或寄宿于城区亲戚及朋友家。租住的房子多位于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绝大部分是合租,厨卫设施简陋,治安环境较差;单位集体宿舍及统一租赁住房人均面积较小(4平方米/人),没有个人空间,缺乏娱乐设施;工棚大多由竹板或塑料棚搭建,床由几块木板拼凑,只有供人睡觉功能;在对未来居住打算的调查中,60%的选择继续待在城市生活,表明大部分农民工愿意融入城市。可见,保证农民工的基本住房,是维护自然人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是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4 社会参与权缺失

调研显示,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但其参与行为却受到限制。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新型农民工缺少主人翁的地位,没有发言权,常常被排除在职工代表大会之外;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往往被当作“外来人”,城市街道和社区委员会也很少组织或邀请他们参与城市社区活动,使其无法实现社会参与权。新型农民工富有激情和活力,渴望利用公共资源来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遗憾的是,有限的社会参与权,导致新型农民工面临城市社会网络分割、社会支持弱化,被各种社会组织排斥在外,与社会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手段与方式,社会关系疏离。强烈的社会参与愿望与受限的社会参与权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常引起心理的矛盾,造成心理的不适应,进而引发社会矛盾冲突。

三、思考与建议

新型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地域空间的迁移,更重要的是社会情境和社会角色的变化,是他们内心对城市的认同,为适应新环境而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不断调整的过程。与此同时,他们在衣食住行、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而这些权益能否得到满足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规范合同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劳资关系涉及劳方、资方和政府职能部门,要改善农民工的劳资关系应三管齐下。第一,政府职能部门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點,分行业制定统一的《劳动合同》,以法律条款来规范和约束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等。同时,应完善劳动合同申报备案和执法检查制度,对不规范或无效劳动合同,要责令企业与农民工重签。拒不整改的,应依法予以处罚。第二,上级主管部门应采取行政手段约束企业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建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以确保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保障;同时企业也应注重软环境的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兼顾员工的精神需求,突出企业文化内涵,拉近企业与员工的情感距离,消除城乡劳动者就业的身份差异,实现同工同酬。第三,企业要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促进其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实现劳资双方共赢。

(二)健全保险制度,享受市民待遇

政府部门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新体制,积极推进多元化的保障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第一,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新体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及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范畴,扩大社会保险征缴面,提高企业缴纳社会保险金额。同时,政府应积极提高财政支持力度,在提高参保率的同时要做到社保发展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第二,应建立健全监察执法、仲裁维权联动机制,及时化解社会保障纠纷。第三,应设立新型农民工社会救助专项基金,以保障因失业、职业病、意外伤害及突发事故等生活陷入困境的农民工,并纳入所在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同时,提供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法律援助;建立新型农民工公平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制度,实现在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健全农民工子女平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实现教育公平。

(三)创新住房保障,实现安居乐业

新型农民工由“候鸟式”向“迁徙式”流动转变,其“移民”倾向已逐渐成为事实。留住农民工,实际上是留住了生产力,保留了竞争优势。为此,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针对新型农民工住房的积极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第一,创新住房保障新模式,将其住房问题与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一样纳入政府的住房保障规划。第二,根据新型农民工的特殊需求,在住房结构设计上,要以紧凑户型为主,以小户型、功能齐全为特點。按照农民工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阶段的需求,分别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多种形式的保障性住房。第三,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开放城乡结合部农村宅基地交易市场;允许土地资源丰富、资金充裕的企业建设新型保障房,政府严格监督,制定“统一标准,统一定价,杜绝舞弊”。

(四)搭建参与平台,参与社会管理

社会参与缺失及其导致的内群体偏向、外群体敌视的意识是新型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障碍。因此,让农民工参与所在城市的社会管理,扩大其生活空间,拓展交往范围,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使农民工在实现公平权利的同时,也要担负公民的义务。首先,创建农民工组织,将分散、处于游离状态的农民工组织起来,形成凝聚力较强的社区共同体。其次,整合社区资源,搭建社区参与平台,鼓励新型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服务,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增加与市民的互动,改善其与社区居委会及市民的关系,让市民真正了解、认同他们,促进新型农民工城市生活方式的重构。最后,努力实现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共存、互补和相互吸收,最终融合于一体。通过文化整合,彻底消除文化差异的排外倾向,一方面,积极发挥城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使新型农民工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生活习俗等的熏陶,在思想、文化、习俗上适应城市生活;另一方面,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在精神层面增强其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自信、乐观的心态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赵天富,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一个以兰州地区为中心的调查报告[J],学理论,2010,(1):32-33

[2]田乔,何永平,马英娟,80后农民工就业状况与需求社会调查报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24):21-25

第9篇:社会保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甘肃省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中心组学习会, 会议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结合泾川实际,对进一步全面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和各级人大代表,都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的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扎实落实县委当前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与全面完成常委会年度工作任务和谋划2014年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带头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为全面做好新时期的人大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卢林福)

西固区人大常委会以“七送”活动推进 “人大代表在行动”的开展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的不同界别、职业、专业特长组织和指导代表开展“七送”活动。一是送政策。农村基层代表和广大党员干部代表,深入农户家中宣讲养老保险、新型农合、小额贷款等强农惠农政策。二是送法律。司法界代表发挥自身优势,对土地征用、城市拆迁、民事纠纷等方面的矛盾问题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化解处理意见,帮助广大群众维护切身利益。三是送医疗。医疗卫生界代表深入村社开展义诊活动,为群众进行免费医疗和咨询服务。四是送科技。科技界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宣讲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民致富技能。五是送文化。文化界代表结合重大节日采取文艺汇演、赠送图书等形式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六是送项目。非公经济界代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资助公益性项目。七是送温暖。常委会机关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采取经济资助、安排就业、捐赠物资等形式,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广泛开展送温暖活动。(孔祥宗)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审查 甘肃省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平凉市“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以及《关于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部分主要指标调整方案的报告》。审议认为,“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客观公正,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没有回避矛盾和问题,提出继续推进规划实施的措施符合平凉实际,是切实可行的。同时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增大、城镇化进程缓慢、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台自文 李宝军)

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出台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流程 甘肃省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出台督办代表建议工作流程,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专门督办,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重点建议重点督办。二是定期通报办理进度。对办理代表建议的进度情况,常委会定期予以通报。三是已办建议及时反馈。代表建议办结后,承办单位要及时将办理情况向常委会和提出建议的代表进行反馈。四是未结建议跟踪督办。对未办结的建议,常委会通过“季度盘点”将其列入以后的代表建议督办计划,采取跟踪督办的办法,要求承办单位继续办理,直至办结为止。五是定期报告办理结果。将审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列入人代会议程,由政府向人代会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朱永祥 王嫄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