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第1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黑龙江;高职教育;服务产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077-0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同意启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高职院校要贴近地方产业,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优化专业办学定位与专业设置,建构与区域产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行业、企业的转型与技术升级,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一、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是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黑龙江在“十二五”期间要加速开展“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振兴龙江经济,全面提高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经济总量与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经济总量到2015年达到2万亿元;推进农业的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生态化的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每年粮食增产100亿斤,到“十二五”末粮食产量要达到1500亿斤,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0%以上;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核心,推进工业的聚集发展,加快以交通运输、机械装备、现代农业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二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生产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达到40%,以服务业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达到60%。在资源、环境等约束下,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要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技术进步,即要通过科技推动黑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一批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工作在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将设计方案、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的能提供高端服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黑龙江高职教育,要对接黑龙江产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定位,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全面服务于黑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黑龙江高职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情况

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至2011年,黑龙江高职高专院校达到了41所,其中行业(企业)办学24所,省教育厅管理1所,地市办学11所,民办高职5所,共设置专业331个,其中服务一、二、三产业的专业分别是26、122、183个,专业点1505个,共开办19个专业大类,覆盖黑龙江省各主要行业领域,专业集中度较高。文化教育、电子信息、财经、机械设计制造、土建、艺术设计与传媒及农林牧渔等7个专业大类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专业点数都超过了100个,成为高职高专的主体专业大类。

2 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比重与产业结构比重还不够协调

黑龙江高职服务一、二、三产业的专业比为7.9:36.8:55.3(在校生比重为4.8:40.2:55),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3.6:50.5:35.09,两相比较,服务一产的专业点数和在校生比例都小于一产生产总值占黑龙江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三产的专业不论是专业点比例还是在校生比重都高于三产总值占黑龙江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一产的专业与黑龙江农业地位、粮食产量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应加快发展农业类专业和农业生产服务业类专业。服务三产的专业比例过高,专业规模与在校生规模供过于求。

(2)专业发展均衡性较差

七个主体专业大类共占总专业点数的75.5%,在校生占全部在校生数的68.9%,服务一、二、三产业的分别是1、2、4个,主体专业大类过于集中,三产比重偏大。土建、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财经、艺术设计与传媒等热门专业发展过快,开设的院校数多,相互竞争严重,专业建设同质化问题突出,影响了办学特色的形成。主体专业大类是在相应的产业、行业快速发展牵动下形成的,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的设置,忽视了专业内涵建设。大部分院校所开办的主体专业大类的专业是为了解决招生问题,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公安、法律和公共事业等专业大类的专业点少,在校生规模也小,这五个专业大类专业点占总专业数的3.3%,在校生占总在校生的2.7%,主体专业大类与弱势专业大类相差悬殊,专业结构与规模结构不够均衡。

(3)地市所属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弱化

地市所属高职院校服务农业的能力不强,服务农业的意识淡薄,八所地市所属高职院校只有一所设置了畜牧兽医专业。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市都是农业大市,而这些地市所办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设置作物生产栽培、植物保护、种子生产与经营、设施农业以及园艺技术等发展现代化农业所需要的专业,地市高职院校服务现代化农业的能力与黑龙江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地市所属高职院校的服务现代化农业的意识急需加强,涉农专业急需发展。

(4)针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更新速度慢

黑龙江高职所开设的331个专业中有266个专业是2004年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在2004~2011年的八年中,开设的新专业只占19.6%,专业更新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动车制造技术、飞机制造技术、光伏材料技术、石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生物肥料等新专业都未开设,高职教育服务新兴产业的专业数和在校生规模与黑龙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速度不相适应;服务新材料、林产品加工业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专业水平不高,应加大投入加强建设;面向服务业的专业数量与在校生规模虽然较大,但专业的复合性、技术技能性与职业素养教育急需加强。

三、黑龙江高职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对策

1 明晰专业服务定位,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高职教育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依据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行业的技术升级与转型来优化老专业,发展新专业,着力把服务区域和行业主要技术领域的专业建设成主体专业、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要使专业结构与区域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相匹配,提高高职院校与区域、行业发展的吻合度。处于林业地市的高职院校要大力发展森林抚育、林业管理、林产品加工和林下养植等专业;处于煤炭地市的高职院校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清洁能源、煤化工、新型材料及矿井安全等专业;农业类高职院校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艺技术、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农机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食品加工及生物农业等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要以校企合作为动力,与区域和行业的主干企业以订单、现有职工双元制式及委托培养等模式合作办学,以企业的技术、产品和管理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特别是处于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和大庆的高职院校要结合这些地市工业园区和服务业园区的建设,积极发展服务支柱产业的专业,充分利用校、企两个资源,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2 设置前沿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新兴产业的能力

要依据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矿产钢铁、煤化石化、木材深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十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发展新兴专业。目前黑龙江高职院校只有一所院校设立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和物联网专业。机械制造、信息技术领域虽然是黑龙江高职教育的主体专业大类,在专业布点和在校生人数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传统专业多,面向新兴产业的专业少,专业的通用性强,专门化弱。要按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生物电能、矿产开发、光伏发电、煤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农业、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物联网”等领域发展新专业,各行业、地市院校要结合本行业新领域的发展、本地市新兴产业园区的建设,校企合作建设一批面向新兴产业的专门化专业,形成一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能提升学院办学技术含量与水平的新专业,全面增强高职院校服务新兴产业的能力。

3 优化专业结构,推动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要依据黑龙江的产业布局、就业结构和技术发展趋势,调整黑龙江高职高专的专业布局、结构和规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各地市的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和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办学优势、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率,合理调控专业布局,逐步使服务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在校生比例结构和重点建设专业的结构与黑龙江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要重点推进服务一产专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二产专业的技术含量与水平,优化服务三产的专业,引导高职教育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压缩传统性的电子信息、财经和文化教育大类的专业点设置与在校生规模,适当发展工业品仓储、工业生产物流、农产品物流、农业生产服务、风情旅游、老年服务、市场调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设备维护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专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招生的专业与数量,推进师范型的高职院校向职业型转变。各高职院校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自身专业的调控,对处于竞争激烈、本院又不处于优势的专业要主动地退出,将办学资源集中到办学优势明显的专业和本地区新兴产业的专业上来,专业不求多,但求有特色;办学专业大类不求面广,但求专业集中度高,实现错位发展。

第2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分析识别;风险评估

为指导和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满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的需要,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对农业高薪企业进行审计认定,对支持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特有专业优势,确保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增强企业财务信息可信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笔者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谈自己的观点:

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满足的条件

1、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2、从事重点领域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其重点领域是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设施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村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技术、其它农业新工艺、新技术;3、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产权明晰,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且管理规范、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企业信誉良好,资信评价等级A以上,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下;4、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精神;5、企业具有自主研发机构,或者具有相对固定的技术支撑单位;6、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其中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5%以上;7、企业生产规模在年销售300万元以上,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装备,有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8、企业每年用于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2%以上;9、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0%以上;新办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50%以上;10、企业的各项环保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与研究开发费用内容的确认

1、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审计时,一是要了解《重点领域》;二是要明确技术性收入涵盖的范围。

2、研究开发费用包括企业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和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两部分。内部研究开发费用包括:人员工资、直接投入、折旧费与长期待摊费用、设计费、装备调试费、无形资产摊销、其他费用(此项费用一般不得超过研究开发总费10%)。此外,实务中还可能发生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即企业委托境内其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转制院所、技术专业服务机构和境外机构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有关规定,这部分费用发生额的80%计入研发费用总额。

三、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提供的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的区别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提供的申报明细表与年度财务报表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最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的相关数据包含在已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中,两者适用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是一致的,在相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不存在差异,但申报明细表又区别于年度财务报表。企业最近三个年度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和最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的,以申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相关数据为基础。其列报的数据可以直接反映企业是否满足认定条件。

四、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业务风险评估

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相比,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审计业务显得较为简单,但注册会计师不应因此而忽略了风险评估。申报企业管理层可能存在为获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以降低税负的主观动机,对这一可能导致管理层舞弊的因素,注册会计师应当给予充分关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申报企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支出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存在舞弊风险;所以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申报企业的行业特征、产品(服务)的技术变化等情况,判断申报的研究项目或产品(服务)是否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相符;了解、识别关联方以分析是否可能产生研究开发项目在不同的单位开发而开发费用集中在某一单位支出等各种异常情况;了解研究开发人员的组成,以分析研究开发费用中有关工资与委托开发费用的分类是否正确;了解投资活动,以分析有关测试仪器与设备、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是否应当列入研究开发费用明细表,恰当评估申报明细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五、通过流程分析识别内部控制中的关键控制点

当前有些农业高薪技术企业存在着研发费用与其他费用“混合账”的情况,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将研究开发费用从企业全部的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如何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从全部收人中区分出来,如何避免高估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一个特点。在流程层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要求注册会计师从立项和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设备及材料管理、委托外部研究开发管理、结项管理等流程分析中识别研究开发费用的关键控制点。

六、对农业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识别的要求

第3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企业概况

天津市大港油田集团第二矿区管理服务公司成立于2003年,现拥有员工1539人,服务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供热总面积223万平米、含小区16个、居民2.26万户约8万多人,是油区目前服务面积最大、供热面积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的矿区管理服务公司。

(二)人力资源分配概况

性质结构:公司员工总数:1539人。其中合同化员工1033人,占员工总数的67.12%;市场化员工236人,占员工总数的15.34%;劳务用工270人,占员工总数的17.54%。

职务结构:管理岗人员448人,占员工总数的29.11%,分配为处级领导7人,科级领导107人,一般管理人员301人,退岗科职人员33人;工作岗人员1091人,占员工总数的70.89%。

学历结构: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21人,占员工总数的8%;大专学历242人,占员工总数的16%;中专学历270人,占员工总数的17%;技校和高中及以下学历906人,占员工总数的59%。

专业技术职务级别及层次结构:专业技术岗位人员42人,占员工总数的2.73%;公司高级职称员工9人,中级职称152人,助理级职称161人,员级职称52人;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413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9人,中级职称人员164人,初级职称人员240人,分别占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的2%、39%、59%。

年龄与工龄结构:年龄在18―28岁之间的员工有257人,29―40岁之间的员工有 563人,40―48岁之间的员工有 493人,49―60岁之间的员工有226人;连续工龄1―3年的职工172人,占职工总数的 28%,连续工龄3―5年的员工384人,占职工总数的 25%,连续工龄5年以上员工983人,占总数的47%。

二、案例分析(企业人事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非合同化员工人数众多,易出现用工不规范、风险大、成本高的情况

公司现有非合同化员工共506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32.88%,其中市场化员工236人,占员工总数的15.34%;劳务用工270人,占员工总数的17.54%。此种情况出现的临时用工、混岗用工等易造成公司在用工制度上的繁琐程序、甚至出现管理的漏洞和盲点,不但承担管理的风险,亦会造成用工成本的巨大消耗。

(二)管理层人数稍多,易出现机构人员冗杂、办事环节复杂、成本加大的情况

公司管理岗人员448人,现占员工总数的29.11%。传统的人事分配与管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人事分配与使用机制不完善也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价值,公司管理层按照传统的人事分配要求,管理层人数不超过公司总人数的30%是符合规律的。但是公司最高管理层即核心领导层共有7位领导,他们管理着科级107人,平均每人管理约15人;而中层管理层科级领导共107人需要管理一般管理层301人,平均每人管理2-3人;一般管理层301人需要管理普通岗位工作人员1091人,平均每人管理3―4人;退岗科职33人管理人数为0。可见,处级领导的管理强度15人远远大于科级和一般管理层。

(三)一线工作人员学历偏低,不利于人员整体知识结构及技术层次更新和成长

公司除知识技能核心层(121人约8%)之外,92%的员工是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不利于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这给员工队伍更新带来巨大阻力。

(四)专业技术岗位、高级职称人数少,层次结构成长缓慢,不利于员工专业性发展

公司员工总数1539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人员42人,仅占员工总数的2.73%,可见公司顶尖技术人才的配重过小,现情况可以看出,42人承担着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实力,即“小牛拉大车”。是一种不利于公司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形式。

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413人,仅占总人数的26%,即还有1126人没有持证上岗。根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精神与要求,为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全国将逐步推行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作为国家规定的技术职业(工种)上岗、就业必须持有的证明;另一方面,公司高级职称人员9人,仅占2%,中级职称人员164人、初级职称人员240人,在所获职称人员中比例过大,所以公司应给予中级和初级职称人员一些专业性发展与职称评定的机会,便于员工专业性发展与成长。

(五)公司49―60岁之间的员工稍多,虽利于企业稳定但不利于创新

公司员工年龄的中坚力量层(29―48)已经超过1千人,证明公司是一个比较有活力、有生命力的朝气蓬勃的企业。但公司49―60岁之间的员工有226人,约占总人数的15%,去掉管理层的处级与科级人员还剩约100人分布在一线管理及服务中,在经营与服务的过程中,对这些人员管理与调控都是问题。

三、解决办法(企业人力资源情况发展趋势可行性对策或措施)

(一)技术发展可行性对策

推进高水平的人才引进及开发工作。因管理层很多都是晋升上来的老员工,所以可抽调管理层部分人员按批次到一线服务轮岗示范,不但可以提供理论和实践双修深造的晋升机会,还可以实施企业的“老带新”工程,加速技术人才、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有潜力的技术骨干后备人才的成长数量和质量;公司要支持员工广泛参与国家人事部门的资格认证考评和教育部门的继续教育进修深造活动,公司可以与服务区域周围比较好的职成教育中心或学校合作,联合培训,创立稳定而优化的“企校合作机制”,为员工成长提供便利条件与环境,使员工与企业协同成长,形成人才资源上的良性发展。

(二)经济发展可行性对策

结合公司核心利益及用工实际,实行精兵简政。同时各岗位均以使用正式职工为主,其他劳务用工为辅,将数量压到最低,以保证公司的一线服务群体牢固树立“统一意识、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的“一盘棋”思想,有利于全体员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全局的观念;同时也减少了公司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三)管理发展可行性措施

第4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基本概况

星村镇位于武夷山市西南部,距市区22公里,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5218人。农业总人口20905人,占83.23%,非农业人口3213人,占16.77%。土地总面积686.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3.8万亩、林地面积48万亩、竹山面积9.3万亩,茶园面积5.3万亩,森林覆盖率71.9%。星村镇是武夷山市旅游重镇、生态重镇和茶叶重镇。最高处是享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海拔2158米。辖区内拥有部级风景名胜区、部级自然保护区和部级森林公园,是九曲溪漂流竹筏码头所在地,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近60%处在星村镇行政区域内。

主要做法

1、建立了三个服务中心。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我镇分别建立了农业服务中心(分别有农技、农机、茶叶、烤烟、动物防疫服务组、科委、科协);综治服务中心(司法、、调解、315中心、见义勇为工作);计生服务中心(计生服务所)三个服务中心。突出“三农服务中心”的服务职能:把涉农服务的职能全部纳入中心的范畴,开展便民服务、承诺服务、文明服务,开通便民联系电话,开设服务联动。服务联动具体做到八项职责:设立农户服务热线电话;组织科技人员上门服务;受理群众农业技术咨询;培训乡土人才;制作网页,收集“三农”信息;推广、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总结典型经验,促进相互交流;做好各专业组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2、建立专业服务队。以专业类别为主,成立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林业技术、茶叶技术、动物防疫、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劳动保障、沼气能源服务等服务队。各服务队由镇直各专业站办所负责人员任队长,人员由各专业站办所人员和从各村优秀“六大员”中抽调组成。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镇里总体安排及时深入各村、组、户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村民生产技术难题,村民遇到生产技术问题,在村级无法解决的,只要一个电话,专业服务队马上派员深入农户家中指导,确保问题能及时快速地解决,建立服务人员便民联系卡,24小时畅通服务联系。建立科技赶墟活动日。确定了每年的技术培训计划和方案。实施“阳光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每年邀请省上科研院所、市有关业务部门高级以上职称人员来我镇上课,做好培训工作。

3、建立工作服务日。以镇为单位,建立服务日制度,分批次、分专业抽调各村“六大员”开展服务日工作,如动物防疫日、计生服务日、安全生产服务日等,突出重点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综治法律宣传、计生政策宣传、劳动就业转移等服务,将具体的“服务日”时间提前向村民公布,切实提高农村“六大员”的综合服务功能,在村民相对集中的重要节假日和星村、曹墩、黎源墟日,加派人员到乡村提供服务,满足广大村民多方面的需求。

4、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数字武夷”电子信息平台,把镇三农”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通过“数字武夷”网络延伸到全镇15个行政村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从产业的发展形势、技术服务、农产品的流通、科技示范、政务服务等服务联动网络,提高服务水平。

5、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三农”服务中心实行综合服务制,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明确岗位责任制,办事限时制,受理农业的工作谁接手谁一揽子负责(引导、指导和督办)到底。做到态度和蔼、工作热情、认真负责、群众满意。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会议制度、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半年、年终考评,表彰奖励。

6、加强服务设施建设。三个中心(包含各个专业服务组)都位于镇主要街道上,方便农业群众来办事和咨询。综治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和计生服务中心都有办公场所,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和服务设施、设备。配套的服务设施都有做到“八个有”:即有办公设备、有便民设施、有服务台帐、有群众意见箱、有服务热线电话、有服务资料、有服务监督台、有LED电子信息平台。

主要成效

我镇“三农服务中心”建设以来,从利益共同体建设、项目开发、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入手,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努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三农服务中心作用日益显现,深受基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全镇农业经济发展迅速,成效明显。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快了农村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我镇推出了水稻6266,两优2186等,烟草“控氮降碱”,生态养鸡,建立有机茶园,治无核柿落果等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抓镇院合作。我镇先后与省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建立合作关系。永生岩茶厂与省农大、农科院建立技术服务关系;聘请省上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建设省农林大学武夷岩茶科教基地。实现了“高位嫁接”。抓典型示范。建设了武夷岩茶有机茶示范推广基地;黄村有机茶生产合作社等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引导,使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得到推广应用。使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科技特派员好比科技的“播火者”,在农村大地已呈燎原之势。

第5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重要性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做出部署。各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仍然存在新生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引入一批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发挥其知识新、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增强推广服务能力。启动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工作安排,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促进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重大举措。各地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

二、明确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的总体要求

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用人机制、服务机制和扶持机制,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为载体,引导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担任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计划利用2年时间试点,选用3万名特岗农技人员到基层服务;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努力,实现每个乡镇区域内拥有5名左右特岗农技人员。通过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壮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扩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覆盖面,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建立特岗农技人员管理机制

(一)建立特岗农技人员认定机制。特岗农技人员主要来源为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或近年内往届毕业生、高校毕业后到农村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人员、高校毕业后到村组织任职人员等。原则上要求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涉农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具备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需的政治、业务和身体素质。农技推广特岗计划采取“政府引导、个人自愿、单位聘用、部门认定”的人员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各地农业、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大学生到基层服务的有关要求,出台扶持政策,引导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就业、创业和服务,增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坚持个人自愿。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发扬学农、爱农、干农的优良作风,坚持到农业和农村一线服务的人生追求,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自愿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工作关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实现就业和创业。

坚持单位聘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立足增强科技和人才支撑,积极引进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自主招聘,与他们鉴定用人合同,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为他们就业和创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坚持部门认定。各地农业部门要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等基层单位招聘的高校涉农专业大学生进行认真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认定,对认定的特岗农技人员要落实扶持政策,安排工作经费、试验示范经费和学习培训经费,支持他们开展推广服务工作。

(二)建立特岗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特岗农技人员跟踪联系工作。要建立工作联系制度,主动联系、及时反馈特岗农技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协调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跟踪评价制度,完善竞争择优机制,培养苦干实干、创先争优的意识,评价结果作为推优扶持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特岗农技人员培训学习机制。建立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提高特岗农技人员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要制定针对特岗农技人员的专门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办班、远程教育和现场实训等方式,重点培训“三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技术、自主创业技能等内容。鼓励各用人单位出台相关措施,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四、支持特岗农技人员有效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一)组织特岗农技人员与专家有效对接。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特岗农技人员与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对接制度,构建“专家—特岗农技人员—基地(企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的工作机制,引导特岗农技人员尽快适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帮助解决特岗农技人员开展服务和自主创业的技术难题。

(二)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开展公益性技术推广与服务。引导特岗农技人员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配合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配合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与防控、农业生产投入品质量监管、农业灾害的应急处置和农业公共信息采集,配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

(三)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农业推广项目。各有关单位要鼓励特岗农技人员申报农业技术研究或推广项目,帮助做好项目的咨询论证。各级各类推广培训项目要向特岗农技人员重点倾斜,优先支持。项目主管部门要指导特岗农技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好项目,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扩大特岗农技人员的社会影响。各用人单位要提供项目实施的场地、设备和人员支持,为特岗农技人员实施好项目创造必要条件。

(四)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创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鼓励特岗农技人员与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基地、良种繁育场、示范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结合,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创办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各级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要协助做好关键技术引进,集成技术组装配套,加强培训、宣传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基地的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五)支持特岗农技人员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特岗农技人员根据农民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服务需求,领办或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技术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信息咨询、信贷融资、经营指导、宣传推介等方面服务,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六)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创办专业服务组织。鼓励特岗农技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创办种苗供应、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机作业与维修、测土施肥、沼气设备建造与维护、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等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督促与服务,促进专业服务组织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七)支持特岗农技人员在涉农企业就业和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特岗农技人员到涉农企业就业和创业,担任技术骨干,开展供种、农资、管理、防治、销售等服务工作,发挥涉农企业在技术、产品、市场、营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将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农业生产和农民服务之中,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五、切实落实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农业、教育等部门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研究制定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细化工作措施,扎实稳步推进。要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分析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要率先启动农技推广特岗计划,探索模式,创造经验。各涉农高等学校要把实施农技推广特岗计划作为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手段,强化宣传引导,组织毕业生积极参与农技推广特岗计划实施。

第6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1.注重实践能力和工作业绩

《实施办法》适用于自治区各旗h(市、区)及以下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明确,人才评价坚持德才兼备,突出以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为主的评价导向,建立体现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实际和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提高对申报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对论文、科研不作硬性要求,评价主要考察申报人员的工作总结、教学业务档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等反映本人学术技术水平的业绩成果。申报人提供的论文、科研情况等,作为评价的参考条件。对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要求。

2.降低基层事业单位进入门槛

除了放宽人才评价标准,《实施办法》还明确,改进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办法,降低进入门槛,适当放宽学历、专业等条件。招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年龄条件。基层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等方式进行。此外,自治区、盟市级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时,应拿出一定数量岗位招聘有基层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的人员。

3.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

《实施办法》明确,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在保障基本工资水平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体现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的绩效工资水平,建立绩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等。与此同时,建立苏木乡镇中高级人才特殊岗位补贴,提高绩效工资总量。对条件艰苦的偏远苏木乡镇和长期在苏木乡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给予适当倾斜,在绩效工资总量内,对聘用到中级、副高和正高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补贴,具体办法由各盟市结合实际确定,并于2017年年底前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备案。

4.人才流动打破户籍地域等限制

在人才流动方面,《实施办法》明确,加快人事档案、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管理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限制,为人才向基层流动、合理配置提供便利条件。采取双向挂职、短期工作、对口服务、兼职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服务和创新创业。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科技特派员、万名医师支援农村牧区卫生、城市教师支援农村牧区教育等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由单位选派到基层服务期间,其原单位岗位、职级、工资福利等保留不变,在基层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晋职、晋级和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并给予一定工作、生活补助。

「 新法新规

工信部《关于规范电信服务协议有关事项的通知》,用户入网时,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

第7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中国联通公司是以CDMA和GSM移动通信为重点,同时经营多种电信业务的综合新兴电信运营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将技术创新、研究开发作为增强公司竞争力的关键工作,积极采用CD-MA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建设新型电信服务网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能迅速转化为市场拓展能力的适用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市场潜力大的新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并努力保持市场先行优势,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

(一)“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制定的科技发展目标与任务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围绕公司确定的“建立新机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长,发展综合业务”的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了公司的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

――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在公司内部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创新管理体制、人才机制和组织架构。

――建设采用先进技术的电信网。建设以大容量光纤传输网络为主体,以宽带多业务承载网为核心,以多元化综合接入网为基础的一体化电信网络。

――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创新技术。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先进技术来建设通信网络,在大容量光纤传输网上积极采用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在多业务承载网上采用IP/MPLS组网技术,在移动通信方面采用CDMA技术并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在接入网方面采用光纤接人为主、无线接入为辅的多种技术。

――转化技术优势为市场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网络质量、服务水平和业务多样性,实现网上用户、业务收入、利润和公司市值的高增长,质量和服务的高水平。

――研究综合业务新技术发展。最大限度地发展综合业务,发挥公司多业务牌照优势,实现通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以综合网络向社会提供综合业务服务。

(二)“十五”期间中国联通主要科技创新成就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技术创新工作初步形成了有前期技术动态跟踪、热点专题专项研究、技术和商用试验、技术成果提炼和专利申请保护、企业标准制定贯彻、国家和国际标准反馈、新技术新业务推广的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机制。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两个重点,一是移动业务,移动通信是公司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如何形成CDMA/GSM差异经营的良性格局,是公司主要工作;二是综合业务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综合业务运营商,中国联通致力于“业务综合发展、资源综合利用”。

1、重大技术成果

中国联通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成果。“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成为电信行业唯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的项目。此外,中国联通还获得了多项重大技术成果。

(1)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中国联通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项目是在一个统一的承载平台上实现了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视讯会议、可视电话、CDMA1x移动数据等业务的网络。该项目两项技术方面专利已获国家授权,打破了传统电信运营公司一个业务建一个网络的做法,而采用下一代网络的理念和架构,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网络平台可同时提供多个业务的新的建网模式,为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已得到有效实施,覆盖了全国330个城市,并延伸至美国和香港地区,并与全球的网络实现互通。目前金融界有70%的用户、证券界25%的用户,以及12万多个企业大客户在使用联通的多业务统一平台业务。2000年,联通多业务统一平台当年建设当年开通当年赢利1.7亿元。截至2003年6月底共创收171亿元,利润25.3亿元,上缴税金6.32亿元,就是受到用户肯定的最好证明。

(2)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用户仅用一部双模手机就可在G、C两网之间自由切换,享受两网服务。经过技术开发,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形成了四项技术专利,并在2004年年中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倡导和成功推出,使人们从单一移动通信时代快步进入到GSM和CDMA两网合一、两网保障、自由切换的移动通信新阶段。G&C双模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方案受到国家和信息产业部的高度重视,国家标准已全面采纳,成为信息产业行业标准。比起G网或C网单网用户,G&C双模系统用户可享受如下技术优势:更精彩增值服务、更畅通全球漫游、更完善网络覆盖,因此获得很大市场反响,终端曾一度断档缺货。其用户是高端用户,ARPU值远高于一般用户水平,是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世界风G&C移动双模技术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研究。CDMA 1X/HRPD网络、业务系列标准作为我国CD。MA 1x和未来HRPD网络建设运营、设备研究开发、测试的唯一技术依据,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中:①支持3G移动通信系统机卡分离的鉴权和选网方案是在既没有现成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支持,也没有其他运营企业的先例可借鉴的条件下,国内自主创新的技术成果。不仅在国内史无前例,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机卡分离情况下由CDMA 1x网络升级到HRPD网络时用户必须更换R-UIM卡的技术问题,填补了CDMA标准的技术空白,居于国际领先和首创地位。②HRPD网络技术体制的制定首次在国内对HRPD网络的组网情况进行规定,其中对于CDMA 1x网络与HRPD网络互操作的规定,解决了两网相互独立,交互困难的问题,大量节省了设备投资。③该项目中所制定的针对CDMA1X/HRPD网络为承载的多媒体业务规范已通过了试验网上进行的业务运行和测试,这些标准的出台使cdma2000技术保持和发挥了其技术的优势,为CDMA运营公司提高和保持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项目所涉及的系列标准正在指导我国CDMA运营商的选型、组网以及试验网络的建设和测试,并将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该项目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CDMA 2G/3G机卡分离技术。本技术是为使用CDMA 1X R-UIM卡的CDMA 1X/EVDO终端用户提供EVDO网络的接入鉴权方案。本技术在不影响现有网络的前提下,使得EVDO机卡分离成为可能,使现有CDMA 1x用户不用更换1x UIM卡就可获得CDMA 1x和EVDO两网提供的业务。本项目形成的四项技术发明专利,对于中国联通保持机卡分离的优势、平滑过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在全世界推动机卡分离技术的发展、扩大机卡分离产

业联盟、CDMA 2000技术的应用和推广,2004年底3GPP2国际标准组织正式了中国联通提交的国际标准,这是中国首次在CDMA领域整体技术方案获国际组织全盘采纳,是中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工程。由于还没有投入3G商用,公司仅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测算,3G业务实施后,若采用不换卡的鉴权方式,中国联通节省10亿元换卡成本。机卡分离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新技术新产品开发

“十五”期间,中国联通还组织和实施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重大技术试验项目。承担政府部门统一组织的技术创新项目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指导和推动了新技术新业务开发与推广工作。主要项目见表1。

(三)形成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工作

中国联通在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注重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联通”特色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

公司原副总裁刘韵洁因在数据通信行业的突出技术成就,成为通信运营业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公司还于2002年率先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这是迄今为止运营企业唯一的博士后工作站。

(四)大力实施标准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

1、标准战略

随着中国联通企业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国联通逐步扩大了参加行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力度。中国联通2000年初正式加入CDG组织,成为CDG执行董事会成员。2001年,公司正式成为国际电联的通信标准局和无线通信局的部门成员。2002年中国联通加入3GPP2组织,正式成为3GPP2的独立成员,2004年初公司又加入了OMA组织,参与移动业务标准化的制定工作。2004年,公司又加入TMF、MFA等多个标准化组织。此外,公司也同时是GSMA和3GPP2以GSM、WCDMA标准为基础的标准化组织的成员。

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日益频繁的涉外标准化工作,作为标准化管理部门的技术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03年底出台《中国联通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管理办法》,2004年技术部还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了《中国联通行业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中国联通国际标准文稿提交管理流程》,确定了《国际/行业标准文稿提交报审表》和《国际/行业标准文稿采纳反馈表》。

中国联通自作为独立成员参与ITU国际电联活动之始,在没有独立研究机构的情况下,在运营商历年文稿评比中,曾连续3年获得文稿提交数量第一,2年提交文稿数量第二的优秀成绩。

在企业标准方面,中国联通基本建立了企业标准化体系。公司的322项技术标准,全面指导了公司设备招标、网络建设、业务开通、运营维护和市场经营等各项工作。

2、知识产权战略

公司提交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2004年以前,公司共提交专利申请5件,而2004年一年提交专利申请20余件,涉及多模式、EVDO等多个方面,更好地保护了公司的核心技术成果。迄今为止公司共申请专利56件,获得授权16件。上述成果很好地发挥了技术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在专利管理方面完成了建章立制的基本工作,建立了基本的专利管理制度。技术部是公司专利管理的归口单位,同时结合各部门、各专业的力量,成立了由总部各部门参加的中国联通专利工作小组,管理公司专利工作;此外,通过招标选定了公司专利机构,建立了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专利管理架构。

公司上下专利保护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由部门的一个技术人员申请专利带动部门其他技术人员申请专利的现象,实现了专利申请工作的良性发展;各部门在技术交流前主动要求外单位签署知识产权约定和保密协议。同时,公司陆续处理了各类专利纠纷,如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界定问题、设备采购合同和公司与外单位签署协议中知识产权条款的完善问题、公司侵权受理问题、合同签署前技术合作成果归属约定问题、专利合作和专利共享协议签署问题,初步探索了专利纠纷和调解的解决方式。

通过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积累了公司的无形资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五)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管理创新,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用人制度、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进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为适应上市和内部管理需要,并结合电信企业全程全网的特点,中国联通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地采取了独特的组织结构,建立了资本运营层面的多级控股结构和业务经营层面的一级法人体制。多级控股的股权结构以及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满足了两国三地不同的资本市场规范和相关法律对中国联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中国联通的经营管理体系简洁紧凑,达到了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的效果。在用人制度方面,围绕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根据“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充实了公司人才队伍。在用工制度方面,中国联通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对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岗位实行劳务用工社会化管理。员工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实现了减员增效。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稳妥推进全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初步建立了“员工能进能出”的制度,改善了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中国联通全面实施新的薪酬制度,建立了以岗位评价为基础,绩效考核为依据,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和奖金为主要分配形式,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现金收入与福利收入相结合,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薪酬制度。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业务创新,以快速响应市场,拓展业务种类,不断推出适合用户需要的电信新业务,以差异化业务优势开拓市场。近几年,中国联通开发了基于移动话音、移动数据、固定话音、互联网、视讯网、呼叫中心、集团客户等的新业务,如互动视界、神奇宝典、彩e、定位之星、视讯新干线、丽音街、炫铃、两网通、联通商旅等众多业务门类。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满意,使公司获得更大的效益。

中国联通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不断在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上取得突破,如率先推出低柜台服务、提供话费详单、会员制客户俱乐部、积分奖励回报制度、上门服务、手机定制、买手机赠话费等服务;推出电话客服、电话营销、网上营业厅、营业厅服务改进等服务,通过开展“心系用户、服务创优”活动,整体提高服务水平,让用户充分享受周到的电信服务。

(六)科技研发

目前,中国联通研发工作分布在多个部门。总部技术部是研发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承担部分研发任务,其他的研发力量包括:总部其他部门自身相关的研发力量;各省分公司的研发力量,尤其是上海、广东、浙江和北京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部门;中讯邮电咨

询设计院也是公司研发力量中的一支生力军。

中讯设计院有着多年深厚的通信技术的积累,在同行业中长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拥有专业门类齐全的新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部门,包括有线、无线、交换、信息、建筑、邮政、电源七大专业处和技术研发部,拥有员工800多名,并人公司的研发体系并赋予新的使命后将能极大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步伐。

(七)产学研相结合

中国联通与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一直进行密切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主要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技术标准委托和合作、软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三类;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议题研究、公司发展战略咨询等三方面。合作项目取得了很大成效,规范了中国联通网络建设、业务服务和生产经营;对公司重大战略决策和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实现公司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差异化优势充分展现,对外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并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围绕实现公司新时期的总体战略目标,“十一五”时期,中国联通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在公司内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大力提高在技术、业务、营销、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创新能力,通过持续创新,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公司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是“市场导向、应用为本、广泛联合、引领发展”。

(一)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

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发展整体目标为:

(1)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

(2)获得一批自主创新及专利标准成果;

(3)探索前瞻性业务发展模式、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业务;

(4)实施向3G、NGN演进的网络升级;

(5)建成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信息系统;

(6)实施适应公司战略目标的管理创新。

(二)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有:

(1)网络技术:无线接入技术演进、核心网演进、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综合传送网;(2)业务和业务平台:新一代的语音增值业务平台、新一代的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平台、手机电视;(3)移动终端技术;(4)支撑与配套系统:企业信息化系统、节能环保的高可靠运行配套系统、安全运营管理体系。

中国联通“十一五”期间业务创新重点领域有:

(1)业务创新:现有业务的挖潜与创新、3G通信时代的重点业务及商业模式创新、综合信息查询与服务;(2)营销模式创新:“农村新时空”发展模式、病毒式传播模式、终端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模式;(3)服务模式创新。

(三)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将建立科技管理层、研究院和技术中心三层科技创新体制;建立专门的研发队伍,成立研究院。研究院以应用研究为主,加强对前瞻性技术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公司将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和技术人员力量,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业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日趋多元化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强运营效率和提高市场地位,保持并巩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科技投资管理机制建设。根据电信运营公司的特点,中国联通在“十一五”期间从2007年开始,科技投入比例逐年增长,为完成本纲要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向企业倾斜的有利政策,组织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等,扩充公司中长期基础和应用项目的资金来源一中国联通将建立科技投入评价体制,主要是对科技项目实行项目立项评审和项目后评估;实施创新专项计划,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中筛选出若干战略性业务和关键共性技术作为重大专项,充分利用公司一级法人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力争取得突破;设立成果推创项目,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外,公司还将研发项目和成果推广项目纳入公司年度计划。

3、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公司科技发展规划,制定中国联通科技人才开发目标。中国联通“十一五”科技人才发展战略目标是: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整体性和梯队性的人才资源开发,逐步构建通信行业企业的人才高地。公司将逐步建立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相互衔接的二级专家型人才队伍,成体系地培养自己的专家人才;建立以成果为评价依据,以项目为评价主体的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骨干人才良性循环机制,通过制度规定和压力管理,重点解决人才的绩效评估问题;建立退出机制,保障技术人才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处于最佳状态。

4、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建设是保证公司科技创新活动规范、高效、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基础。“十一五”期间,中国联通将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对公司现有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修订,使其适应当前公司工作流程,适应三层研发体制,满足科技项目管理需要;制定技术成果的鉴定(评审)、建档、申报、登记、专利、奖励、保密、宣传、交流和推广应用和后评估的科技成果管理办法,达到加强中国联通科技创新成果的管理、项目奖励、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目的;对已经形成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有经济效益的可规模推广的成果,要通过交流、转为推广项目、安排建设工程项目等方式,在公司系统内予以推广,使得技术优势转化为网络优势、市场优势,最终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制定科技成果的推广管理办法,旨在增强可操作性,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配置成果推广资金,扩大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成效;在公司科技进步奖奖励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对技术标准奖和专利奖励的内容,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建立专家论证制度,建立公司内外的专家库,明确重大工程项目的范围,制定专家论证的流程,通过论证提供科学客观的论证意见,为公司决策提供参考。

第8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加快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讲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目标任务。大力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聘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组织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一支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

二、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3、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人员编制、职称评聘、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高水平临床教师和临床专家承担全科医学教学任务,参与社区卫生人才培训。支持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要成立全科医学/家庭医学系、社区护理学系,将该类学科纳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医学生的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将医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在向医学类专业开设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护理学本、专科专业教育要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和社区实习的配套教材。组织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见习或实习。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在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全科医学的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给予专门研究和重点支持。高等医学院校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培养全科医学师资和学科带头人。

4、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对已经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和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社区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有关专业人员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确保在2010年前基本实现所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要根据不同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注意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各省(区、市)都要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岗位培训计划,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5、积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工作。要探索相关配套政策和培养模式,稳妥地推进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有关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培训任务。到2010年各省(区、市)都要开展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健全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制度。

6、完善继续教育。进一步明确对城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要求,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使用管理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继续教育活动,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7、推进培养能力建设。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全科医学师资培养。教育、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要将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学师资培养列入教师培训计划。加快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一批能体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以及防治结合特点的示范性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临床和社区基地,发挥其对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到2010年在全国每个地级市遴选建设至少1-2个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教材建设,组织编制一批高质量的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等教育培训教材。

8、提高社区卫生人才队伍职业道德。要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的医德医风教育,使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确立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意识,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加强职业技能和医患沟通技能的训练,为社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人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全科医师、护士等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9、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全科医学为主体,包括中医、西医、公共卫生、护理、药学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晋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对在社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执业。凡符合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级考试,取得相应类别的全科主治医师资格。非全科医学专业的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经过有针对性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经考核合格,并由卫生、中医药、人事部门认定后,可转为相应资格的全科医师,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变更执业范围后,在社区从事全科医学工作。在晋升上一级资格时,其转前与转后年限合并计算。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建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统一组织全国全科医学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11、完善在社区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社区护理人员的初级任职资格通过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护理学专业考试获得;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中级资格专业中增设面向社区护理的专业;在护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的有关政策规定中进一步体现社区护理的要求和特点。

四、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度

12、实行岗位管理制度。国家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确定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岗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工作任务、工作标准、职责范围和任职条件。

13、完善人员聘用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实行择优聘用,合同管理。聘用的各类人员都要签定聘用合同,有法定执业资格要求的岗位,受聘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14、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加强对受聘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考核,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岗位考核以专业水平、工作绩效和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位的依据。

15、探索建立人员退出机制,完善辞聘、解聘制度。对于符合辞聘、解聘条件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解除聘用关系。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受聘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调整其岗位,并对聘用合同作出相应的变更。对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者虽然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无法胜任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与之解除聘用关系。

五、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16、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到艰苦边远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可提前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1至2级。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支持毕业生参加规范化培训,为毕业生在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实习、进修创造条件。

17、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各地要制定配套政策,积极吸引医院中的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医师和护师,可提前一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在社区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给予适当倾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满五年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优先参加相应的培训或业务进修。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其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对公益目标任务完成好、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各省(区、市)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人员工资。

18、加强人员和技术交流。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组织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要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鼓励城市业务水平较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他们开展服务提供便利,享受相应待遇。

六、切实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9篇:服务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企业名师带徒结对暨人才下乡服务团成立大会,这次会议是配合市人才工作的重要活动之一,标志着××县企业名师带徒和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刚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介绍了企业名师带徒活动前期开展情况和专业人才下乡服务团组建情况,师傅徒弟代表进行了结对签字,并分别进行了表态性发言;对专业人才下乡服务队进行了授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志致了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企业名师带徒活动和人才下乡服务的重要意义,增强技能人才培养和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推动技能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县技能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是,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总体上看,技术工人总量不足,整体素质较低,结构失衡,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建立和实施名师带徒制度,在如今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下,是提高现有技术工人技术等级和操作水平的一条捷径,是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加强队伍建设,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我国,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源远流长。然而,在一段时间里,这一优良传统因受到社会上技术无用论的影响和冲击,在许多企业趋于淡化甚至了无声息。许多不愿学技术的职工,眼里也就没了师傅,再加上竞争上岗的残酷,又使师傅们接受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教训,许多师傅不真心带徒,不倾心传技,致使师徒关系冷漠。时下,也有一种偏高的认识,认为人才等于高学历,只有高学历才是人才。事实上,这也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名师”,不重视“名师带徒”做法的一个主要因素。高学历人才和知识、科研型人才固然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但企业更需要有一大批技能型人才。企业要发展,需要各类人才形成互补,唯此,才有发展潜力。

“四下乡”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积极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也要看到,我县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发展,仍然是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组建专业人才下乡服务团,开展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是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四下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城市反哺农村,人才服务农村大众的重要载体。

总之,企业名师带徒和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是我县重视人才资源的整体性开发,盘活存量,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积极作用,提高人才使用率,实现人才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扎实开展企业名师带徒活动,促进技能人才成长

开展“企业名师带徒”活动,旨在充分利用现有技能人才资源,发挥广大师傅的传帮带作用,拓宽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加快建设一支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技能人才队伍的步伐,促进技能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要通过企业名师带徒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为我县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奠定强大的人才和人才工作基础。这里,我想对师徒、实施企业、乡镇(街道)提四点要求:一是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从优化整合人才资源、整体提高人才素质的角度,从人才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充分认识名师带徒结对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要以满腔的热情和积极的行动参与师徒结对活动。要做到认识到位,态度到位,行动到位。师傅要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先进的企业发展理念,精湛的技术和绝技绝活,倾心传授,定期对徒弟的实际表现作出评价,并根据徒弟的具体情况安排下一步的培养计划,带动徒弟快速成长;徒弟要以师傅引领,结对共同促成长为目标,尊重师傅,虚心请教,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努力成为可造之才,为企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是要搭建平台,加强交流。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培养、使用技能人才的主体。要大力加强职工培训,加大培训投入,改善培训条件,促进技能人才成长。要组织结对师徒参加各类培训讲座,开阔结对师徒的视野,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采用多种形式为师徒搭建技术交流的平台,积极为结对师徒创造技术交流的机会。四是各乡镇(街道)要加强企业名师带徒工作的领导和过程的管理。按照《师徒结对承诺书》签约内容,对结对师徒定期进行阶段性考核,实行跟踪管理。通过跟踪考核,确保“企业名师带徒”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时了解结对师徒在签约期间的工作、学习情况,同时,要加强组织落实,规范机制,积极推行“企业名师带徒”活动。县委组织部、县人才办在考核基础上适时评选表彰在“企业名师带徒”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师徒个人、先进企业、先进乡镇(街道)。

三、精心组织,切实发挥专业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全县的一项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是人才工作服务中心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一项具体措施。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运用“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这个有效载体,加快城市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让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对专业人才下乡服务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部门特别是农林渔业、科技、卫生、文化、教育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千方百计促发展,真正做到深入农村、贴近实际、服务农民。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拓展活动领域,增强活动实效,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