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

第1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积累和融资困难。旅游企业的发展资金积累较为缓慢。旅行社是微利行业,酒店投资量大、成本高、回收期长,景区与酒店基本相同。有的企业发展几十年规模仍然有限,资金的原始积累过程较长,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融资困难主要体现在,第一,旅行社、旅游商品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非资源经营性企业多为中小规模,固定资产小,缺少高附加值的抵押财产,难以达到银行贷款规定的条件,申请贷款困难;第二,酒店、景区等资源经营性企业难以将资源资本化,金融部门只规定将景区门票作为质押条件,而不将旅游资源价值作为申请贷款抵押的条件,使得企业申请贷款渠道窄;第三,很多景区仍然是行政管理,政企未分,产权不明,限制了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直接融资;第四,农家乐(包括民居接待点)的企业身份不明确,金融部门没有出台农家乐担保、贷款优惠的具体政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不能获得银行贷款,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旅游项目用地困难。一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用地的范畴、定义及类型没有明确规定,没有对旅游项目用地及旅游投资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的具体规定;二是绝大部分地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于旅游用地规定不明确,旅游用地规划没有真正与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变性较大,操作性不强,很多旅游项目用地指标不足,往往只能通过置换集体用地来满足,供需矛盾突出;三是农家乐、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用地多采用租赁方式,办不了“两证”,使得业主很难大规模投入,限制了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同时多为当地村民经营,有较大资金实力的外来投资者很难介入,土地紧张和流转规模小、难度大及“差别”待遇等因素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四是旅游业对环境要求高、用地规模大,且没有优惠政策,旅游用地成本高于工业用地,增大了投资商的成本,项目招商困难;五是各地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旅游用地审批程序繁琐、部分旅游景区和度假村等旅游用地不合理或实际开发不到位等土地浪费现象和旅游用地产权不明确等问题。

(三)员工队伍不稳定和素质呈下降趋势。首先,长期的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使得旅游企业无力负担较高的员工薪酬,宣传引导不够和社会评价不高,员工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下降,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导致旅游的行业员工流失率较高、流动速度快、初次就业比例高,员工队伍素质呈下降趋势。此外,旅游高等教育脱离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滞后,难以为旅游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四)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很多人认为“旅游就是吃喝玩乐”,对旅游产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进国民福利、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人居条件的战略性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思考和系统规划,旅游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较为困难,还导致了政府和企事业组织等难以保障公民的旅游福利,影响旅游的公开采购。

第2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20__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域性会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区域性或地方培育起来的会展旅游方面,成功举办了(或连续举办)“安徽国际工业装备展览会”、“安徽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和“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等。

2、旅游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入境游客、国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三项主要指标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分别突破10万人次、1000万人次和100亿元。更是逆势飞扬,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40.8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入境旅游人数14.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外汇收入8229.2万美元,同比增长30.7%;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2.1%。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7.96%,迈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市编制完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召开旅游发展大会,确立建设“安徽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目标,并把旅游产业纳入“1346”行动计划加以推进。

旅游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广a级景区、星级酒店、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旅游标准,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在国家旅游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饭店和乡村旅游等级评定标准。目前全市已经挂牌的星级饭店和具备星级接待标准的宾馆饭店104家,五星级标准10家,挂牌3家,古井酒店集团进入中国旅游饭店民族品牌20强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游总公司、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安徽省中国青年旅行社、安徽顺达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社。

3、旅游业与会展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伴随着会展经济发展,合肥旅游业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合肥共举办会展122余场(次),参会客商达360万人,占来肥游客总数的37%多,也就是说每3个来肥游客中就有1个是会展客商。特别是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会,大大提升了合肥旅游会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外地客商产生较大吸引力。此外,旅游主体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会展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经济拉动效益明显,城市品牌稳步提升。合肥会展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从直接经济效益看,,会展拉动第三产业收入增长约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6%。从间接效益看,会展旅游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合肥的住宿、餐饮等行业发展,更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合肥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从对城市品牌提升等无形效益上看,会展旅游业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动现代化

大城市建设中起着促进作用。二、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旅游产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我市虽然素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拥有李鸿章、刘铭传等历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却缺少自然景观,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的条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国旅游城市中的地位,还必须发展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会展旅游是国民经济的“助推器”。据专家估计,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其服务配套的服务业、通讯业等行业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强会展旅游业对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优势分析。

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近年来,合肥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建设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64.84亿元,财政收入301.21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在极其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吸引力越来越强,为我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市地理位置独特,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汉的高速铁路均已开通,京福等高速铁路也将从合肥通过,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合肥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臻完善。通过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为各类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机遇。

同时,合肥市拥有较为雄厚的科技教育实力。省会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拥有全国闻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每千名职工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合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合肥这座科技名城作为依托,合肥可以承办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对于加强合肥市与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个安徽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旅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景点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处(包公园、徽园、野生动物园、三河古镇、安徽省博物馆、丰乐生态园、元一双凤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暨渡江战役纪念园、肥西县刘铭传故居刘老圩),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3处(包河区大圩乡、长丰县丰乐生态园、肥西县中国中部花木城),全省优秀旅游乡镇4处(上派镇、撮镇镇、三河镇、双墩镇)。近年来,我市坚持宣传部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密切配合、联合促销,积极开展“聚焦包公故里”媒体采访推介,组织旅游大篷车促销,举办中国(合肥)中东部旅游交易会、中国徽菜美食节、合肥市乡村旅游节和紫蓬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节庆会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市场拓展成效明显,泰国、韩国等旅游包机,上海、太原等地旅游专列源源不断涌入合肥。同时,旅游合作与开放步伐明显加大。合、巢、六三市无缝对接,打造泛巢湖国家旅游区;与黄山、池州、铜陵、安庆、巢湖五市共筑合铜黄沿线大旅游;推进合淮旅游一体化,签署了《合淮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内30多个城市签署旅游合作协议。整合资源,联合周边打造了“两山一湖、合肥绿色之旅”、“科教之城鱼米之乡—合巢芜之旅”,成为安徽省十佳旅游线路。

会展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从政策层面积极扶持会展旅游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去年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合肥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近几年,我市会展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推出并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合肥市会展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合肥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5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合肥会展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市会展办、商务局和财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励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扶持会展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会展工作保障预案》,进一步加强对会展的服务保障工作。,市政府调整了合肥市会展领导小组成员,由常务副市长张晓麟担任会展领导小组组长,并加强和充实了会展办的领导,完善并健全了会展办工作职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为加强会展工作,促进会展发展,我市修订了《合肥市会展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出台了《合肥市促进和鼓励会展业发展政策的实施细则》。

会展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由于绝大多数展会都是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的,以往展会“撞车”、同一档期多次重复办展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会展办逐步加大了协调、引导力度,并通过会展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加强自律。现在,各专业会展企业及会展中心、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场地单位,依托各自特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办会办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

成,会展市场秩序明显好转。2、我市发展会展旅游业劣势分析。

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合肥地处内陆,与旅游先进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相比,不靠边、不靠海,既无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著名的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加之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规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历史文化遗址虽多但可供参观的成熟景点较少。目前我市旅游资源普遍体量偏小,多为历史遗产类,其中包公墓系迁葬类,李府属重建类,其它类型数量相对较少,在全国并不占有很大优势。

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一直以来,我市缺乏旅游特大项目支撑,存在着品牌效应较低,品牌支撑力不足的问题,缺少有震撼力的旅游产品,现有产品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不足以吸引游客专门到合肥来旅游。由于前期未能抓住机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经失去了建设像芜湖方特那样具有震撼力的现代化主题公园的机会,这是合肥旅游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缺憾。

会展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国际性、全国性会展数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会不多,尚未形成象广州广交会、杭州西博会、厦门投洽会、深圳高交会那样在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展会。与国内会展经济发达城市相比,国际性会展太少,围绕合肥及安徽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策划举办的区域性会展也较少。会展业市场主体培育滞后。我市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60多家,而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企业都在数百家,甚至上千家。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落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随着我市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会展保障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会展业发展体制不顺。1、会展办在协调工作方面:大型会展尤其是全国性展会涉及政府提供具体服务的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安全责任大,客观上需要会展办有很强的协调力度。2、会展办公室只是临时性协调机构,但日常协助企业申办展会、组织协调各类大型会展活动的事务越来越多,现有会展办设置状况极不适应合肥会展经济工作的发展要求。

城市承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会展旅游业是一个与城市承载能力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对展馆、交通、宾馆、通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要求较高,我市在展馆、配套设施、保障能力等软硬件条件上与发达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的需要。一是展馆面积不足。除国际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为3.7万平方米外,其余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设施不足。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星级酒店、大型购物商场、高档次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仍显不够,为参会客商提供高标准的综合配套服务仍难保证,展馆仍处于单体经营状态。三是国际航班明显不足。由于自身条件等客观原因的局限,目前我市骆岗机场仅开通了合肥—首尔、合肥—香港两个国际航班。稀少的国际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场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会展期间,道路通行不畅、公交运力不足、车辆停放难等矛盾也比较突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合肥市会展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会展旅游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但是,合肥会展旅游总体看好,未来更好,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的有利条件,抓住难得的机遇,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充实市会展办的工作力量

针对会展业和旅游业,合肥市会展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旅游局分别承担了管理责任,但均各司其职,未能充分结合。特别是会展业,我市还缺乏一定主导推动力量,尚未完善相应的立法、监督机构。若要将会展旅游作为一产业发展,我市还缺乏一个管理部门。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十几个省会城市设有独立的会展机构(有编制)。我市组织开展过一次“会展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完善领导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市会展办公室力量,将市会展办公室列为市政府直属单位,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提升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能力。”从我市会展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充实政府会展办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如有编制问题限制,可采取从相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添人不增编的方式解决,建议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

2、加快会展场馆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设和改造会展场馆,以滨湖新区大型会展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切实解决制约我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打造“中国会展名城“奠定场馆基础。进一步完善交通、通讯、餐饮、娱乐、商场等配套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我市会展的综合承载力。

进一步完善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会展秩序,认真研究并解决会展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及时协调处理好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国大型会展的资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业协会手里,在鼓励会展公司主动对上争取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要主动参与帮助协调联系,以取得上级有关方面的支持,同时对一些影响大、吸引力强的展会,政府要在人力和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网络和联动机制,特别是加强政府各部门、各县区的联动机制,形成有序、规范、快捷的筹办和保障机制。

3、结合合肥市产业优势和科教优势,打造我市的会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现有展览规模档次的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国际性、全国性会议及论坛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对照展会项目目录,结合我省我市的产业优势,力争展览门类更多,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外许多著名的会展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一两个占主导地位的会展品牌,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到几个影响大、效益高的重点市场上,如汉诺威的信息展和机床展,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建议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分级定位,结合我市在产业、科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打造几个会展旅游品牌,以此增强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我市分别评出了诸如“家电博览会”、“苗木花卉交易会”、“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等一批品牌展会,下一步应有重点地支持和提升这批品牌展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主导品牌。

4、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集聚会展经济人才

会展专业企业和人才的匮乏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会展旅游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软件跛足”的尴尬,但其迅速反应,将“10100工程”(三年内培养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公司,培养100名会展专业人才)提上议事日程,目的都是为了建起一个会展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在会展企业方面,合肥多数从业者都是半路出家的,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对国际展会运作模式了解不够。要着力引进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实力的会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础的会展龙头企业,通过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和推动作用,鼓励会展龙头企业多办展、办大展,多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协会参与会展的组织和策划,使我市的会展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进一步完善会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造就高素质的会展人才队伍。建议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具有专业办展经验、有较强组织策划能力的经理人才,鼓励会展企事业单位引进和培养人才。

5、以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修编旅游总体规划

围绕“141”发展战略,适应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形势,重新编制《合肥市旅游

发展总体规划》、《合肥市旅游项目建设规划》,构建面向2020年的合肥旅游高标准、高水平发展蓝图。建议市政府面向全国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公开招标,组织入围单位进行旅游资源调查,编制旅游概念性规划,评选产生中标单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准确判断旅游发展大趋势,摆脱面临的产品老化、市场固化、周边竞争白热化“三化”困境,努力解决产品更新升级、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实现市场的突破问题。6、建议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提升我市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建议由市旅游局牵头,联合合肥的4a景区、部分宾馆、旅游车队,几家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业,组建合肥市旅游集团,对合肥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做强做大合肥旅游业。旅游集团成立后,市旅游局代表市政府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市旅游集团则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同时,深化国有旅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1-2个年收入超10亿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集团。拓宽旅游融资渠道,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旅游行业,开办旅游项目,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稳定、持续的投入支撑体系。

7、加快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抓好旅游产品的开发

实施“太阳工程”,以引进特大旅游项目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游形象。围绕滨湖新区、经开区等重点区域,围绕国家鼓励的和我们需要的,策划一至二个超20亿元的休闲娱乐或主题公园项目,专人负责,对外招商,力争年内有实质进展。推进《合肥市加快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28个重大项目的建设,继续加快现有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推动紫蓬山森林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和岱山湖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四顶山风景区项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瑶岗渡江战役纪念馆要精心策划好运作方式,更多体现旅游内涵;推动丰乐生态园、肥西老母鸡生态园二期工程建设,打造一批高星级农家乐。建议在会晚会“江淮和畅”的基础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风皖韵”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类似于“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一类的大型实景演出节目,以宣传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游品牌。

第3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发展壮大旬邑旅游业、建设旅游大县的措施研究

导言: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作为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让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近年来,旬邑县旅游工作在省市文物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于“旅游兴县”战略,立足旅游发展实际,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以创建旅游示范村、省级旅游示范县为载体,以建设关中最美县、打造渭北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大力整合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要素,奋力开拓旅游市场,形成了“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乡村民俗游”三大旅游品牌,有力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马栏革命旧址、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古豳文化博览园、马家堡关中特委旧址)。马栏镇被授予“全省文化旅游名镇”、“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称号,唐家村被授予“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

一、旅游资源概况

“屏山南耸拱文台,汃水西流环玉带”,旅游资源的禀赋和品质是一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石,旬邑县拥有一批量质俱优的旅游资源。全县旅游资源覆盖面广,成熟优质景区相对集中,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秀丽多边的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系统。传统意义上旬邑县旅游资源大体上可概括为“红、古、绿、俗”四类。

(一)红色旅游资源:旬邑县是红色的土地,马栏曾是红色土地上最亮的一点,在革命战争年代,旬邑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在这里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而马栏曾是陕甘边根据地为中心的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现在的马栏革命旧址已经成为全国一百个红色景点景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文物旅游资源:旬邑县历史悠久,是古国故里,周人先祖在此开疆立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泰塔建于北宋嘉估年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为七层八角幞阁式,塔身精巧玲珑,被誉为中国的比萨斜塔,现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家民俗博物馆原为唐氏地主私宅,建于明末清初,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外观宏大建造精美,是渭北高原的汉族民居瑰宝。

(三)绿色旅游资源:旬邑县生态资源持色鲜明。全县现有林地总面积163.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2.5%,居关中各县之首,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境内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层台耸翠、四季景色分明,林茂草丰,景致优美,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被誉为渭北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四)民俗旅游资源:旬邑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人文素养深厚、民风纯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文明礼仪之乡的传统民风和丰富多样的特色民俗使旬邑旅游开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彩色剪纸、面花、布艺、石雕等民间艺术系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唢呐、庙会、打格、十三花宴等民间传统活动体现了旬邑自成体系的文化特色和民俗传统。

二、旬邑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一)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显著:子午岭是黄土高原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和绿色屏障,域内河流众多,水域面积较大,相比于周边黄土高原地区,旬邑生态优势凸显,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

(二)文化旅游资源多元:古豳国文化、红色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在此聚集凸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旬邑县历史悠久,周人先祖在此开眼立国,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赵家洞石窟、泰塔、秦直道等历史遗存:在近代革命战争年代,留下了马栏革命旧址陕北公学旧址、红二十六军旧址等众多的红色历史遗迹。

(三)旅游资源等级高,唯一性突出:秦直道被誉为中国最高的高速公路,是世界最早最长、最宽的历史大道:黄河古象出土了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亚洲发现最大的大象、犀牛化石:唐家大院是我国目前最大、保存完好的地主庄园。赵家洞石窟群绵延百里,为周人穴居之地,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锥形。

(四)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旅游资源虽散布全境,却又相对集中在东部与北部地区,尤其是北部的马栏镇和职田镇集中了大部分的红色历史遗迹,形成深厚的红色文化旅游区,而生态资源大部集中在东部山地地区,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占据了区域大部。

(五)旅游资源组合优良,具备多样利用方式:旬邑各种旅游资源组合优良,生态与人文资源、有形与无形资源相互依存,且资源特色明显,具有观光、休闲等多种旅游方式。如文物古迹类资源有泰塔、文庙、唐家大院、马栏革命旧址,民俗活动有传统庙会、醉美旬邑旅游节、太极拳比赛、传统婚丧嫁娶、元宵民间社火等。

三、旬邑县旅游资源开发取得的成就

(一)景区建设初具规模

目前,经过多年建设,全县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已基本形成了以锦绣山城、石门山、马栏革命旧址为主要景点的旅游格局。具体包含有以锦绣山城为中心,涵盖古象犀牛化石馆、泰塔、文庙、库淑兰剪纸艺术展览馆等景点在内的古豳文化游景区;以石门山为焦点,包括柏龄寺水库、姜塬湖等景点的绿色生态游景区;以马栏革命旧址为主体,包括陕北公学旧址、二十六军军部旧址、关中特区阳坡头旧址、烈士陵园在内的红色经典游景区;以新农村为依托,包括万亩果园、万亩草场、特色农家乐在内的乡村风光游景区。在景区质量建设中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其中马栏革命旧址、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已经建设成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古豳文化博览园、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已建成为 3A 级旅游景区。

(二)产业地位快速提升

近年来,旬邑县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建设关中最美县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旅游业地位快速提升。到目前为止,旬邑县整合开发旅游景点 21 个,发展乡村农家乐接待户 26 户,建成大中小饭店、旅店 180 多家,开发传统民俗文化娱乐项目 20 个,组建了旬邑县旅游集团公司。在 2005 年至 2015 年十年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从年 8 万人(次)、4500 多万元急剧增长到 362.7 万人次、33 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 115%

和 137%,旅游业在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也从 1%急速增长到 31%,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地位逐步形成。旬邑更是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形象在 2009 年被评选为“陕西省旅游强县”和“中国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年份

接待游客总数

(万人)

旅游年收入

(万元)

旅游收入占GDP

比重

2006

4

2000

1.4%

2007

5

3000

1.6%

2008

5

3000

1.06%

2009

5.5

3600

1.03%

2010

6.5

4500

0.91%

2011

10

6200

0.98%

2012

30.3

11200

1.30%

2013

40.2

15800

1.5%

2014

352

320000

27.9%

2015

362.7

330000

31.7%

2016

330

300600

28.2%

2017

410

356000

29.2%

注:数据来源于旬邑县经济统计公报

(三)配套服务设施趋于完备。旬邑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县域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力的建设。近年来陆续建成了 211 国道至唐家民居和县城至石门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路,开工建设了马栏至照金、土桥至照金旅游公路,将县域内重点景区景点连接起来,形成境内旅游环线,提高全县旅游业发展水平。同时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修建了石门山森林公园会议接待中心;依托唐家民居、石门山森林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建成了唐家、小塔、石门等 30 多个,农家乐接待村,发展了 126 个农家乐旅游接待户。在县城建成了县城邮政宾馆、王子酒店等旅游饭店以及全都超市、美乐多购物广场、翠屏市场等大中型商场,极大地方便了游客饮食、住宿、出行、娱乐和购物。

(四)旅游知名度逐渐提高。旬邑县积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推广方式,不断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多次组织旅游宣传小分队,在主要客源城市进行旅游推介会;并联合多家新闻媒体,对旬邑进行宣传报道,其中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习仲勋在马栏》编创组、九州文化《汪锋传》摄制组、央视科教节目《家乡记忆》摄制组和《寻访》栏目组来旬拍摄、陕西著名艺术家来旬采风,有力提升了旬邑的知名度。并开通旬邑旅游网、微博微信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推介,吸引了一大批都市游客来旬邑休闲度假。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开展旅游专题活动,至今已多次成功举办了“醉美旬邑·春韵花海”旅游节、陕西汽车越野拉力赛、“红色之旅”自行车拉力赛、第二届金秋“赏红叶、摘苹果、观高桥、访马栏”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在丰富旅游文化的同时也提升旬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旬邑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一)政府的强力主导为全域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

自 2007 年以来,发展旅游成为了旬邑政府工作的重点,从“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动力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产业、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的和谐产业”的角度来定位旅游业,制定了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旅游成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和重点扶持产业。在 2009 年旬邑县提出“强力突破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和“大干三年,创建省级旅游强县”的要求,制定了《旬邑县旅游业发展五年规划》和《旬邑农家乐管理办法》等。2011 年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创建关中最美县的县域目标和“放大品牌效应,建设文化旅游名县”的工作思路,提出坚持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石化能源三大开发步骤。2014 年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多部门组成的旬邑县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全县域的旅游发展工作。旬邑旅游的发展始终按照有步骤的政府主导来进行,旅游政策在旬邑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强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全域旅游构建提供环境支持

旬邑县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近年来旬邑县在县域发展中坚持环保保护优先,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结构相统一,与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提出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全县范围内积极实施绿化造林,全力打造“美丽旬邑”。目前县域森林面积达到 139.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51.4%;空气质量优良级天数达到了 336 天,年均降水量达到 630毫米,日照时数达 2313.3 小时/年,各项环境指标均居于陕西省各县市前列。经过多年治理,旬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社会节能减排、美化城乡环境的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水利、文物、国土等部门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为将为全域旅游构建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景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全域旅游提供资源基础

旅游资源禀赋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容丰富且品质较高的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天然优势。旬邑县拥有众多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多元并存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还拥有优势独特的产业资源,使得旬邑县发展旅游产业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全县有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 个,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历史古迹,以及多处境内自然旅游景点。全县旅游资源覆盖面广,丰度较高,地域组合状况良好,成熟优质景区相对集中,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秀丽多边的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系统,对人们具有一定吸引力,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为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

(四)优势特色的产业为全域旅游提供产业融合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旬邑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旬邑成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化工、食品医药基地。在农业生产上,形成了菜、果、药、养殖为特色的产业结构,主要农作物有粮、油、果、药、草、烟等,是享誉全国的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关中牧草种籽基地、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陕西省百万头生猪生产大县之一。工业经济是县域的主导经济,基本形成以煤炭采掘、油气开发、医药化工、食品加工、建筑建材、机械修造为主的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太村产业园区、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太村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这些多样化的产业没有与旅游发展相冲突,能够通过把握资源、产品、市场、技术等因素与旅游进行深度融合,能为旅游产业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同时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旅游开发取得的成就为全域旅游提供经验基础

近年来,旬邑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兴县富民”的三大产业之一来培育,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依照“规划引领、项目带动”的思路,加快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步伐,实现了旬邑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继 2005 年旬邑县马栏革命旧址被列入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2008 年旬邑又获得了“省级旅游强县”的称号,2011 中国旅游品牌(上海)峰会上被评为“中国魅力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同年被文化部评定为 2011—2013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 年马栏镇、太村镇和唐家村分别列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旬邑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成绩位居咸阳市县区前列,一系列的旅游发展成就为全域旅游开发奠定了坚实经验基础。

五、旅游开发的空间区划

全域旅游视角下将整个城市空间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载体,由景区为重心的点线空间格局,转向以旅游目的地为重心的板块发展格局。板块发展格局则能将原本位于“点”“线”之外的发展要素都接纳进来,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力资源,这将扩大旅游产业的关联程度和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业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产业收益等方面实现全线突破,促进城市的旅游化有力生长。按照地域分异规律理论关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突出地方特色和区位论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布局的要求,结合旬邑县旅游资源的分布和旅游资源的类型,旬邑县旅游资源应分为四大发展板块,由四个特级旅游资源单体引领,分别为以马栏革命旧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休闲区、以古豳文化博览园为核心的古豳国农耕文化体验区、以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和以唐家民俗博物馆为核心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区。在相应的板块打造相关旅游产业聚集区,来引领各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四大旅游发展板块与各镇区协同发展,通过交通、水系、绿道串联多极旅游目的地,增强各级旅游网络辐射效应,实现旅游全域网络构建,旅游全域覆盖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旅游资源主题

旅游资源亚类

代表性旅游资源

生态资源

山地生态源

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屏山公园、马栏山、凤凰山生态公园、蚂蚁沟生态示范园

水域景观资源

马栏河国家湿地公园、汃河水利风景区、柏龄寺水利风景区、苍儿沟水库、姜塬湖、胡家水库

气候、生物资源

万亩草场、马栏林场、石门林场、马栏农场、十里桃花川、渭北凉都秦直道及一号兵站遗址、秦石窟遗址、古象化石出土遗址、安仁瓷窑遗址

遗址遗迹

故城遗迹、悟空洞遗迹、马家河石窟、官家洞石窟、赵家洞石窟、黑牛窝石窟、寺佛沟石窟、北门城遗址

文化资源

文化建筑

泰塔、文庙、唐家大院、百灵寺、石门寺、柏岭寺、大相寺、原底寺、丈八寺、侯君集墓、大象犀牛化石馆、民间艺术博物馆、库淑兰剪纸纪念馆

红色文化

马栏革命旧址、马家堡革命旧址、陕北公学旧址、关中分区旧址、边区第二师范旧址、稍峪沟烈士陵园、旬邑革命烈士陵园、红29军部旧址、旬邑县革命暴动纪念馆、阳坡头红色影视城、崔景岳烈士故居、马栏七孔桥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彩贴剪纸、唢呐、咪子戏、御面制作、荞面、民间执事说唱、十三花宴、石雕、打格、石门爷传说、布艺、刺绣、芦蓆

产业资源

能源产业

中达燕家河煤矿、虎豪黑沟煤矿、中达旬东煤业公司、八达留石村煤业公司、华电风力发电厂

工业园区

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太村能化工业园区、石门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大秦农业观光园

特色农业

土桥特种养殖观光园、唐家矮化苹果示范园、台湾农业观光示范园、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底庙现代农业园区、后掌底塬子农业园区

社会资源

社会环境

唐家村民俗体验、西头村樱桃采摘、富村剪纸体验、马家堡影视基地、车村果乡体验、镇头村新村模范、马栏回村民风、马栏村农家体验

节事活动

石门镇扶苏庙会、马家河石窟寺庙会、姜嫄圣母庙会、千佛洞庙会、文庙会、马栏汽车越野赛、马栏自行车邀请赛、醉美旬邑旅游节、太极拳比赛、传统婚丧嫁娶、元宵民间社火

旅游商品

饸 饹 、荞面、御面、暖锅、十三花、五谷丰登

库淑兰剪纸、王兴科民俗彩墨画、万政银石佛画像

马栏苹果、甜瓜、底庙大葱、五谷杂粮、石门土鸡蛋

人文设施

亚洲第一墩、书香公园、县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时代广场、旬邑剧院、商业水街

(一)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板块

整个红色旅游开发板块行政范围上以马栏镇和职田镇为主,呈东西狭长状,地形以山地和塬地为主,主要的旅游资源为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关中分区旧址、陕北公学旧址、阳坡头影视城、马栏革命旧址、边区第二师范旧址、红二十九军军部旧址等,本区的旅游中心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和全国 100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马栏革命旧址,主要旅游产品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观光游览等。该板块作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但由于该区域距离延安革命根据地较近,始终处于红色延安形象遮蔽下,红色旅游发展始终处于竞争劣势状态。旬邑县红色旅游发展要作好红色旅游资源点的普查工作,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内涵,整合出拳头产品,高标准建设马栏红色小镇,把马栏从现有 4A 级旅游景区创建成 5A级景区,使之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此外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带动马家堡关中特区旧址、看春宫陕北公学旧址、阳坡头红色影视城等周边景点开发,构建“一心多极”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另外要创新旅游业态,积极培育红色旅游演艺、军事文化体验、军事体育拓展训练等新型红色旅游项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省级红色文化产业示范园,推动区域红色旅游产业相关要素的有效集聚;促进红色旅游业与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休闲度假等旅游业态的结合,最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产品内容多样的复合型旅游发展板块;同时要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积极融入到陕甘边红色旅游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品牌共筑、协同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二)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板块

整个生态旅游板块呈现组团状,行政范围以清塬镇大部、马栏镇和城关镇东部为主,地形以山地为主,此处山脉是子午岭南段余脉,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 95%以上,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与河流、水文山脉等条件,构成了黄土高原南部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观。该板块内主要旅游资源为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苍儿沟水库、秦直道文化苑、柏龄寺水利风景区等旅游资源,其中石门山森林公园为该板块的核心资源,面积达165 平方公里,公园内层峦叠嶂,林草丰茂,有 300 多种植物,120 多种中草药和 50 多种珍禽异兽,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在该板块的开发定位中要以满足关中城市客群的避暑度假需求为前提,依托石门山、三水河湿地公园、姜塬湖、柏龄寺水利风景区等山水生态资源,优美的田园风光,及东部石门山高海拔地理地势、凉爽的气候条件和高富氧离子含量,紧扣“避暑度假”核心主题,构建集山水观光、度假养生、科考教育、户外运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山地生态休闲避暑度假目的地,将其打造成为“北方的莫干山”。在整个板块内要依据自然差异和资源禀赋分别打造石门关休闲度假区、瓦房川运动康体休闲区、桃花川生态养生体验区、赵家洞-柏龄寺田园山居度假区四大主题功能区,在各功能区内要打造附符合主题的旅游项目,要完善建身步道、汽车宿营地、露营区、旅游休憩点、旅游厕所、自行车租赁点等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农家乐、乡间民宿等乡村旅游形态,实现旅游富民。利用毗邻照金旅游景区的地理区位,通过耀旬公路的链接,实现区域旅游联动。

(三)农耕文化旅游开发板块

农耕文化旅游开发板块位于三水河以东,石门山以西的河谷地带,由城关、丈八寺、土桥等乡镇构成。板块内文物古迹众多,有泰塔、文庙、安仁瓷窑遗址、侯君集墓、革命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其中古豳文化博览园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涵盖了古象犀牛化石展厅、明文庙、北宋泰塔、库淑兰剪纸纪念馆、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以及定期为游客举行唢呐等民俗风情演义及民间艺术展演的宣传文化中心等景点,被誉为旬邑会客厅。在古豳国农耕文化开发板块中,依托旬邑县农耕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集中的优势,积极打造古豳文化休闲旅游区。要充分挖掘古豳国文化内涵和周文化遗韵,继续进行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积极将古豳国文化元素融入版块内旅游景区建设、城市景观改造、旅游活动开展、旅游新村建设、旅游商品开发中来。在继续高标准做强古豳文化博览园的县域文化符号的同时,进一步打造泰塔古豳文化风貌区、安仁瓷窑遗址公园、赵家洞崖居先周文化景区,恢复古豳国历史文化节点。在节点周边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农耕博物馆、农民创业孵化园、农产品作坊街、蔬果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进一步展现古豳国农业历史文化、农耕技术文化、地域农业文化,打造豳原—豳国—豳风文化名片,形成集文化休闲、遗产旅游、农业观光、瓜果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古豳农耕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四)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板块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板块位于县域西部,三水河以西的黄土塬地区,主要由郑家、张洪、原底、太村等镇组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该板块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主要的资源点有西头新村景区、富村剪纸体验、太村唐家大院等,也包含覆盖全域的饮食民俗、建筑民俗、民间土特产、民间礼乐、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等。在黄土民俗文化开发板块中,充分依托唐家大院文化景区和百年西头画里农庄景区,发挥南宫村—背擎,张家村—高跷,杨家村—舞狮子,富村—剪纸等民俗文化聚集优势,将该板块打造为关中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体验区。在版块内注重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载体,利用泛博物馆、文化旅游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传承、民俗活动、文化节庆、巡演等文化手法,对旬邑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演绎,吸引游客体验旬邑乡土生活和民俗文化。同时要充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乡村艺术博物馆和艺术村,把彩贴剪纸、彩墨画、石刻像、根雕等文化元素转化为旬邑特有的旅游产品。在此板块每个特色村形成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民俗体验于一体的黄土文化风情体验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产业聚集区。

六、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红色旅游热潮到来时,现有的配套服务设施无法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要求。县城和一些景点都没有停放旅游大巴的停车场、没有满足300人以上大团队住宿的宾馆、景区内饭店、旅游购物商店稀少,致使旅游高峰期吃饭难、住宿难、停车难。

(二)资源整合力度不够。马栏自然风光优美、山水秀丽、气候凉爽,在景区建设上只注重了红色景点建设,缺少对周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沿途的唐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尚未启动;乡村旅游开发滞后,红色景点不能很好地与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相结合,不能更大的发挥红色旅游对整个旅游业的拉动作用。

(三)景区景点管理力量薄弱。一是景区管理机构不健全,石门山景区没有景区管理的专门机构,目前景区的旅游工作由石门林场兼管;马家堡红色旅游景区也没有景区管理机构,景区管理由文体局派人临时负责。二是各景区景点都存在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缺少的问题,随着景区景点规模的不断扩展,景区日常管理显得顾前不顾后,无法跟进,有些景点在日常管理上鞭长莫及,无人值守。

(四)旅游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始终是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县各景区景点都没有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也非常紧缺。石门山部级森林公园会议接待中心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都是临时聘用的,流动性极强。即将投入使用的马栏革命传统教育培训中心也面临着专业管理人员十分紧缺的难题。

(五)旅游招商引资亟待加强。近年来虽然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一些旅游景点,但是力度不大,景区景点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由于政府尚未出台旅游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社会力量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不高,仅靠政府投资,难以快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唐家民俗文化旅游村建设、赵家洞景区开发目前都由于资金紧缺尚未启动。

(六)旅游市场监管不到位。随着旅游业不断发展,旅游市场不断繁荣,一些从业人员受利益驱使,出现私抬物价、以次充好等欺客宰客现象,扰乱了旅游市场正常秩序,损坏了我县旅游想象,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七、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景区后续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加快在建项目进度。今年年底前完成阳坡头关中特区旧址修复建设和转角红26军军部旧址的前期建设任务。完成看花宫陕北公学旧址陈列布展任务。二是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尽快编制马栏西河坡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开发建设马栏西河坡风景区、加快唐家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使红色游、生态游、民俗文化游、乡村游有机结合,互相拉动,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采取财政增加投入、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类资金投资开发经营旅游产业,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

(二)进一步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石门山森林公园、马栏红色旅游景区、唐家大院、赵家洞崖居景区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全力开发民间剪纸、民间唢呐两个民间艺术品牌,开发农林土特产品、地方小吃及石刻、布艺、刺绣、根雕、民俗画、出土文物仿制品等旅游商品。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提高旅游信息中心、旅游服务接待中心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网站建设。建立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使旅游、交通、娱乐、购物、休闲、特色餐饮等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不断提升旅游产业效益。

(三)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方式,培训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人才和从业人员。从高校引进旅游专业毕业生,充实旅游行政和旅游规划及景区建设队伍,聘请有关专家定期对我县旅游工作提出专业指导,整体提升旅游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把旅游宣传促销工作贯穿到整个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切实把宣传促销工作与旅游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各种途径,采取印制旅游宣传画册,在各大中城市召开旅游新闻会、推介会,在省内外媒体刊登、播放旅游广告,邀请知名旅行社来旬考察,举办“书画名家走进红色马栏”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红色马栏,人文旬邑”,开展专业的市场销售和网络促销,广泛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能认识旬邑、了解旬邑,打响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另外,加强旅游区域性合作,尽快融入西安、咸阳旅游经济圈,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信息共享;与旅行社联手,广泛合作,走联动发展之路,促进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旅游招商引资机制,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旅游招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规划。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认真落实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力做好招商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制定更多的旅游产业优惠政策,利用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知名大企业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使旅游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和重点。加强旅游招商项目的策划包装,印制《旬邑县旅游投资指南》,制作旬邑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册、数据库、课件、光盘等宣传品,为争取投资项目、招商引资提供必要的资料保证。加强旅游招商引资宣传,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旅游招商的强烈氛围,形成全县上下大旅游、大开发、大发展的意识,同心同力,把旅游产业这块巨大的市场做强。通过对外招商引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4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旅行地产近况及特点

1、运营形式不时创新。从1999年“传说”、“国家旅行休闲度假区”的成功开发后,旅行地产以一种全新的产业形状,迅速进入各个旅行景区,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创新,当前旅行地产已构成三种较为成熟的运营形式:一是景区房屋。就是在依托景色区而建的房屋房和别墅,如海景房、河景房、山景房、海边别墅、山间板屋、酒店式公寓,等等。这是旅行房地产最基本的形状,也是旅行房地产最成熟的运营形式。典型代表有之“景”成为很多楼盘的首要卖点,以海景房为例,据调查,价钱普通都在每平方米7000元--1.2万元以上,比较较而言,位于市区的商品房,价钱普通只要一线海景房的一半,然则,市区商品房中可以看到“海景”、“山景”的户型,价钱也随之升高,可卖到每平方米6000--8000元。二是产权酒店。是指由小我投资者买断酒店客房的产权,即开发商以房地产的销售形式将酒店每间客房的自力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每一套客房都各拥有自力的产权,投资者如购置商品房一样投资置业,将客房托付给酒店治理公司分取投资报答、获取物业增值,还取得酒店治理公司赠予的必然期限的免费入住权,它是由“时权酒店”演化而来。自1995年开端,产权式酒店在国内有名旅行度假区不时开花,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地已接踵降生了许很多多的产权式酒店。个中成功运作并使业主获利颇丰的深圳雅兰大酒店;倡议“e时代人道化商务空间”的厦门悦华酒店;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亚龙湾国家度假区的三亚华宇皇冠假期酒店;还有青岛佳信大酒店、秦皇岛的维多利亚港湾、兴隆康乐土大酒店;北京的高兴无量大——峡(假期)村庄俱乐部,龙脉温泉等。三是分时度假。是指酒店或度假村将某住宿单位每年的运用期划分为若干份后出售。消费者可以依据本人的实践需求购置个中的一份,然后在商定的期间内(普通为20-40年)每年享用这一住宿单位,而不需再付房费。还还可在中介平台上交流任何一间酒店或度假村的另一个时段,到达去分歧当地旅行住宿的目标。分时度假是一种将房地产业和酒店业完满结合在一同的一种贸易新概念,是一种将房地产、酒店住宿和旅行休闲度假完满结合在一同的全新运营形式。这种方式的酒店定位于日渐兴起的度假旅行市场,为大多数无力独自购置别墅以知足度假需求的家庭供应了服务,还也处理了敷裕者购置的度假别墅每年住用时间短,空置率高,形成资源糜费的问题,还因为交流收集的支持,产物的交流愈加便捷,活动性大大加强。当前,世界最大的分时度假交流公司RCI在全世界拥有300多万会员,在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越3700家会员酒店。在发达国家,大约有200万人拥有分时度假产物,而且估量每年还会新增25-30万人,目前该产物的均匀入住率是87%左右。近几年,我国分时度假业以年均10%-15%的速度迅速发展,远远高于同期旅行业全体的增进程度,显示出宏大的发展潜力。

2、市场空间不时扩展。近几年,我国国内旅行人数年均匀增进率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旅行人数将持续增进,并维持高速场面(扣除各类不测要素的影响)。年,我国入境旅行人数达1.34亿人次,旅行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国内旅行人数达21亿人次,旅行收入1.26万亿元;出境人数达5739万人次。专家猜测,将来20年内,国内旅行市场前景宽广,需求潜力大,旅行将维持高速不变增进的场面,我国将逐渐完成由亚洲旅行大国向世界旅行强国的改变。这种旅行假期经济持续增进的行业必将会吸引很多投资,个中很大一局部会投入到旅行物业建立上,为旅行房地产开发供应契机。

3、要素保证不时增强。政策方面,旅行业发展的政策情况一直向好。自执行“对内变革,对外开发”的政策以来,国家对旅行业的政策不断是鼓舞发展和大力倡导。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速发展旅行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当地县政府也接踵出台了影响和拉动旅行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为旅行房地产的发展供应了一个宽广发展的平台,也为旅行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壮动力。资金方面,因为国家对商品房价钱的调控,加大保证性住房投入,传统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时机越来越少,很多房地产商开端物色新的领域,资金呈加快向旅行房地产活动态势。到当前为止,国内涉足旅行房地产领域的公司超越100家,个中包括华裔城、万科、创始、万通等一多量房地产开发品牌公司,基本上全国一切重点旅行景区都有地产商的介入。

二、存在的首要问题

1、资源依靠性大。旅行地产对其依托的旅行景象具有分明的抉剔性,区域性较窄。无论是纯真依靠于山地、海滨、温泉、滑雪场等等天然景象开发的地产,照样在城市中全新坚持的主题公园型旅行地产,本质都是借助于或打造出旅行资源这个平台,进而开发出来的各类各样的旅行地产类别,其实质均是依托于旅行资源基本长进行房地产开发和运营。因而,旅行休闲是先导和中心,开发时必需要先做旅行、后做房产开发。

2、产业风险性高。旅行休闲的定位,决定了旅行地产的消费群体以高收入群体为目的客户群,产物层次以舒适高端型为主,投资规划凡间较大。尤其关于新建主题公园、度假区开发等需求旅行导入和市场培养的旅行地产,开发周期更长,少则3-5年,多则8-10年,甚至更长,远远善于城市通俗商品房开发,资金压力也远弘远于普通地产开发。

3、消费才能不足。与商品房屋比较,旅行房屋的市场份额较小,市场风险较大,但只需产物可以投合消费者心思,其消费才能较普通房屋要强。旅行房屋房价高的特点招致其销售多采取市场集中战略,所面临客户多为中高消费程度、条理较高的人群。旅行房地产在我国尚属新兴事物,消费者遍及对其不太调查,加上中国人超前消费的认识并不强,拿出多年积存购置将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度假用房却最终没有房子的产权,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难以承受。并且国内市场上参加国际度假交流系统的局部分时度假产物价钱都在20-40万元之间,大大超出了老百姓的付出才能,顾客想与国外进行交流度假的愿望很难完成。别的,带薪休假准则在我国并未具体执行,这使得广大消费者关于投资旅行房地产愈加谨慎。

4、不足行业规范。因为旅行房地产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律例不够完善,让局部运营者有隙可乘,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一些运营者在广告宣传材料中明示了投资报答,在购房者与酒店运营公司签定的托付合同中,许下诱人的承诺,以此误导消费者。更有一些犯警之徒采用欺诈性销售、不合法集资等手段牟取暴利。

三、对策及建议

1、增强对旅行房地产发展的规划引领。规划是建立的龙头,是旅行的蓝图,一切项目必需在必然旅行大区域内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樊篱,合理结构,平衡布点,既着眼当时,又立足久远,将旅行房地产的开发效益与景区生态情况维护、文明生态优化、开掘旅行资源、打造拳头品牌相结合,完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情况效益的统一。县政府对旅行房地产市场的进入主体应有必然的限制和前提,防止“一窝蜂”的涌入,防止遍地开花、自觉建立。要搞好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稳步有序地进行开发。旅行房地产要与本地地盘应用规划、小城镇规划和天然维护性规划相联接;要节省用地,尽量应用荒地,不占用耕地,谨防在好处驱动下私自修正规划或擅自在农用地上搞开发的违法行为;要维护郊区天然生态系统,避免“三废”污染郊区情况,以绿色情况促进旅行房地产的消费。

2、增强生态景象资源的维护与开发。因为旅行地产普通都是在一些主要的生态景象资源比较丰厚的地域进行开发,而任何一种开发在某种意义上都意味着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一种改动。旅行地产的开发应该是基于对现存的敏感的生态系统的一种调整和完善,经过积极的维护思想和科学的生态设计手法,来展示本地美妙的天然景象。在旅行房地产开发进程中,如何保证生态景象系统向正的偏向改变,是县政府和开发商不得不思索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个进程有赖于县政府和开发商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坚持。县政府关于位于景色区四周旅行地产项目标建立应有严厉的规划节制,规划目的要表现社会和大众效益,还在规划内容上要以维护和完善生态景象系统作为规划的主导要素。关于发展商而言,则需求在知足县政府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开发出更优质的产物,然后更好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第5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逐步由粗放开发期走向发展期,由事业接待型走向经济产业型,以建立重点旅游区域,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系统配套的综合产业体系为目标的各项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1、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初步确立。20xx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首次突破百万人大关,接待国内游客383.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65亿元,占全市gdp的5.33%。旅游业在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全市国民经济众多产业中,旅游业的产业形象鲜明确立。用支柱产业的一般标准衡量,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市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2、旅游产业加速升温。作为打响旅游升温战的今年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8.55万人次,同比增长75.5%,其中接待一日游客人和过夜旅游者分别为24.73万人次和13.8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5%和67.3%,人均花费分别为333.82元/人和414.33元/人;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132.1%。××温泉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91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

3、××旅游核心地位凸显。在“十一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将××定位为“江南生态休闲城市”,实施××旅游升温战,是把××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之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景区核心面积80平方公里,属武功山东北端的山麓部分,是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珍稀动植物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20xx中国光彩事业××行暨××森林温泉旅游节,温泉搭台、光彩联姻、经贸唱戏,签约项目28个,合同资金25.8亿元。今年2月,我市响亮地提出:以××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温泉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决定》,明确了××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和组织领导,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全面实施“13566”计划,××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温泉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91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

二、促进旅游升温的几点思考

今年,我市对××旅游提出了五年的明确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认为,要重点围绕旅游的“三大特性”解决好“三看问题”,即围绕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可留住性,解决好能看、好看和耐看的问题。可进入、可观赏和可留住是好的景区(点)应该具备的三大特征,也是游客到景区实现旅游行为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和精心打造,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可看性和可留性,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接待力。

首先要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实现配套设施建设的飞跃,解决“能看”的问题。交通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一个地方再好,如果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就不行。近年来,随着沪瑞高速的通车,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武吉高速、宜安公路的动工,××机场的筹建,都将有力地促进景区点开发。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好的景区点仍存在中路途远、路况差等情况。游客赶路的时间比观景的时间长得多。这些道路崎岖,让游客无法完全舒适地享受旅途的快乐。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也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道路改造,目前,进入××潭下景区的温潭公路拓宽改造虽已完成,并已开通××—温汤—××公交线路,但沿途个别非风景区管辖乡镇的公路两旁的村镇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这一视觉反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印象。因此,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解决“能看”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骨干路网、乡村公路建设、交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景区公路建设,增加公路通达深度,提高公路等级;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的电水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建设。

第6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旅游市场现存的问题。

目前旅游市场尚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因而存在许多问题。从宏观上讲,主要是:

1、旅游宏观调控乏力。行政管理部门权威不够,缺乏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构。部门所有、各自为政的传统习惯难以改变,局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难以实行统一管理。同时,与管理相应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法律法规、措施未跟上,使形成既无“权力”又无“法力”。

2、现行旅游体制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特别是国营旅游企业,面临着与全国国营企业共同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

3、旅游业发展到如此规模,但“旅游法”以及与旅游相关的法律,如“饭店法”、“旅游安全法”、“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法”等至今未出台。与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日趋成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旅游业发展的许多问题无法确定下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能法定化,旅游的范围、旅游管理职能的划分等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从微观上讲,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旅游市场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损害企业利益,推销假冒伪劣产品,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服务态度恶劣,故意刁难旅游者,擅自减少服务项目,改变旅游日程;导游不导,擅离职守,造成旅游者人身、财产损失;餐饮质量低劣,不符合卫生标准,甚至出现食物中毒;“黑导”、“黑车”、“黑摄影”扰乱旅游市场秩序;景区商贩尾随兜售,强买强卖,致使景区秩序混乱等。

1 2 3 4

旅游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些联系都带有某些法律上的特点,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这是因为各个主体都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如果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即会引发出法律问题。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调控,实施管理行为时,侵犯了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违法对其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赔偿责任;旅游企业未向旅游者提供约定的服务标准也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因旅游职工个人原因所造成,企业则要追究个人的法律责任;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进行违法活动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样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损害也会要求直接责任者担当法律责任等。因此在市场经济下,在法制的国家里,一切问题都有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

二、政府必须对旅游市场进行调控。

旅游业的调控是指政府为实现旅游业供需总量的平衡,保持旅游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而对旅游市场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为什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要提出旅游市场调控问题?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旅游业的特性决定的,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依托性极强的行业,它的涉及面之广,覆盖面之大,是其它行业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如此,决定着它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只要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风吹草动,都会对旅游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旅游供给是由旅游需求所决定的,而旅游需求只能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收集各种信息,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需求的脉络,指导旅游供给的发展。而旅游业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部门,旅游业内部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行业存在客观比例,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而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的时间差,旅游企业及个人掌握的信息不灵,微观决策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一旦决策失误,就可能出现结构失调,浪费了旅游供给,损失了效率,所以单靠市场本身调节不能保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对旅游业来说,政府调控尤为重要。

1 2 3 4

2、市场功能有缺陷。例如,有些当事人不付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如兴建道路可以带来附近地价上涨,同时可以使道路附近的旅游企业的地理区位升值,还有旅游饭店及旅游景点建成后,附近的旅游企业也因此受益,出现所谓“搭车”现象;有些旅游企业的活动会造成外部主体的经济及其它方面的损失而得不到补偿,如:娱乐场所对附近居民的干扰情况,旅游景点的开发,可能由于保护措施跟不上,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我国接待的旅游者大多来自发达国家,他们的消费水平高,可能会引起国内一部分居民的模仿和攀比,形成“消费早熟”,最终可能拉动旅游区的物价上涨。这类外部影响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得到补偿和纠正。

3、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且周围环境较差,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财力有限,只有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总体考虑,用有限的资金重点地逐步开发,才能形成我国旅游业的“拳头产品”,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旅游市场的这些特点阐明了调控的至关重要。因此只有发挥政府旅游机构的调控作用,才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三、法制是实行调控的根本手段。

综上所述,旅游业实行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如何才能有效地对旅游业实行调控呢?笔者认为法制是实行调控的根本手段,这是因为:

1、调控的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其核心是对市场的调控,而法制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主要手段(另外两个分别是:监督体系、同业之间监督和企业自律)。

1 2 3 4

第7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紧紧围绕“旅游强省建设”这一主题,坚持实践性,突出针对性,体现开放性,着力查找和解决影响制约我区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查找和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紧迫问题,着力查找和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和行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我区旅游业科学发展。

二、调研目的

(一)提高思想认识。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高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找准突出问题。紧密围绕自治区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五个方面的重点问题,选好找准影响制约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群众最不满意的紧迫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三)提出解决方案。针对旅游业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地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方案。

(四)构建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区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符合旅游业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构建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调研要求

(一)调研要体现全面性。要围绕自治区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全面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疏理聚焦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调研工作由局领导带队,主要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全局干部共同参与。

(二)调研要体现开放性。调研工作不仅要与各市县旅游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同时要充分听取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科研人员的意见,问计于民,取智于民。

(三)调研要体现侧重点。调研题目各有侧重,调研时间相对集中。

(四)调研要体现实效性。调研活动要轻车简从、勤俭节约。调研报告提出的工作对策要注重实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四、调研题目及组织方式

按照自治区要求,紧密结合旅游业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和旅游强省建设工作重点,确定以下3个题目作为自治区旅游局领导牵头开展的调研题目,调研工作分3个调研组进行调研。

1、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北部湾旅游规划开发工作,实现我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

由党组书记、局长陈建军同志和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黄炳文同志带队,牵头部门为规划处,办公室、市场处、规划设计院参加,主要调研地区为南宁、崇左市,联系点南宁市。

2、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我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小军同志带队,牵头部门为法规处,市场处、规划处、人教处、培训中心参加,主要调研地区为桂林、河池、梧州市,联系点巴马县。

3、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创优”这一抓手,加快推进我区优秀旅游目的地建设。

由巡视员康天保同志、副巡视员苏长高同志带队,牵头部门为管理处,办公室、创优办、质监所参加,主要调研地区为桂林、防城港、玉林市,联系点灵川县。

五、时间安排

(一)拟定调研方案。10月25-30日。向各有关部门、各市县旅游部门征求自治区旅游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确定调研题目,制定调研工作方案,明确调研任务。

(二)撰写调研提纲,作为调研准备。10月26-31日。各调研组根据所承担的调研任务,围绕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科学发展,研究制定调研提纲,组织调研培训,做好调研各项准备工作。

第8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1.旅游广告营销现状

世界已经进入“不见广告不购物”的后广告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人类小地球的高度信息社会,一切都彻底信息化了。广告就是一种人为加强的浓缩信息,是广告主用智慧和金钱制造的射入人们大脑和心灵的信息核动力和原子弹。旅游业是一种事先看不见、摸不着,出售风景、出售文化和出售服务的特殊产业,广告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广告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2.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界广告意识极其淡薄。其次,旅游广告经费严重短缺。再次,旅游广告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水平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旅游广告的发展也不例外,事实上,国内外旅游广告业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广告意识也在加强,人们也开始了对旅游广告的关注和研究。

针对旅游营销目前存在的这些现状,如何更好的通过研究现状,发现旅游广告的特点,分析旅游广告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具体的对策,将是有关旅游广告营销效率研究的重点。

二、影响旅游广告营销的主要因素

1.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是旅游广告的基本前提

首先对消费者需求类型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广告的具体调查是广告实施之前的必然准备,主要有广告环境调查、广告调查、中介媒体调查和广告效果调查。不论是旅游系统内部负责广告工作的部门,还是专门的广告公司,都是应在广告实施之前和进行过程中认真考虑这几个方面问题。

2.旅游广告的定位和创意

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创意主要包括找准对象,进行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选择;正确出击找到定位的方法,如填补空白式的定位、平分秋色的定位、取而代之式的定位和适应变化式的定位;了解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可将旅游市场细分为会议商务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奖励旅游市场等。合理的旅游定位更离不开好的创意,旅游广告的创意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广告的好坏,创意和联想是分不开的,例如可以把承诺、名人效应、幽默、民族风格、一切有名的东西糅合在广告的创意之中,能更好的章显旅游广告的风采。

3.旅游广告的内涵和特点

旅游广告与一般的产品广告不同,它受旅游行业特点的影响非常明显,诸如旅游产品的时效性,不可触性,旅游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国界性,行业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鉴于旅游行业的这些特点,旅游广告展现出自身的特点:旅游广告不同于一般文字广告和其他的产品广告,旅游广告必须传达明确的信息,既广告的发出者是谁,而其他的产品广告不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广告主,它只需要传递产品本身的信息或者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它的目的是让受众购买产品,至于在哪购买不是广告要传达的内容,但旅游广告不同,必须让受众在认识产品、服务、观念的同时记住信息发出的组织、企业或个人。有效的掌握广告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广告的营销效率。

4.旅游广告的表现形式

将旅游广告无形的创意变成鲜活的有形的东西,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手段和形式,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物化过程。这一过程是整个工作的一个中心转折点,其前面的工作多为科学调查研究、分析,提出构思创意,其后面的工作将是前面工作的结果,其将停留在纸张上和脑海中的语言文字、构思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广告作品。简言之,广告表现就是借助各种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符号将广告创意转化成广告作品的过程。主要借助于旅游标志、符号的广告效果,旅游广告的视觉传达感受,旅游广告的戏剧性表现和故事性表现,旅游信息的表现策略等。

三、旅游广告的媒体选择及营销率分析

1.报纸广告的营销效率

报纸广告是旅游线路、旅游交通等产品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报纸广告的受众面主要集中在城市集镇,读者群稳定,主要受众是旅游产品主要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报纸具有消息性、时效性的特点,更新快,传播速度快,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赖感。报纸广告以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广告信息容量大,广告费用较低,能够更全面、准确、详细的对旅游产品进行广告宣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存性。目前的广告主要是旅行社用以旅游项目、旅游线路及旅游交通的广告,以及旅游行业的通告。但由于报纸印刷与版面的限制,广告的表现力不够强,内容不够丰富,受众的目的性不够明确,不适合旅游产品形象性的整合宣传。

2.电视广告的营销效率

电视广告是旅游地形象宣传推广的重要的表现形式。电视广告色彩绚丽,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表现产品,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电视广告通过运用不同的拍摄手法和广告创意,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情节性的片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和记忆,是旅游地形象宣传的最佳表现形式。

3.互联网的营销效率

互联网是最佳的旅游广告形式和发展趋势。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广告形式迅速发展。遍及世界各国。网络广告的传媒模式及时互动、双向沟通。“一对一”交流、用户驱动等性质特点,使网络广告在形式上和上逐渐模糊了信息与广告的界限,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广告与广告受众的互动,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立体化的、直接的信息,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和习惯,实现了广告的个性化和碎片化。网络广告的优势和特点,完全符合了旅游广告信息和旅游教育的诸多要求,必将成为旅游广告的最佳形式。

4.其他广告形式的辅助营销

除了报纸、电视和互联网进行规模化的旅游广告宣传外,旅游企业运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载体其他的企业形象宣传,主要包括旅游期刊、旅游企业派发的旅游宣传传单张、旅游企业宣传册、旅游产品介绍册、旅游交通工具上的流动广告、户外广告、旅游地图,以及旅游企业的其他隐形广告,如旅游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企业现场活动等等。

在当前我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态势下,旅游企业在旅游广告时,应结合旅游推广的目的和内容,充分考虑广告宣传上的营销效率,整合不同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才能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贤平.旅游广告的奥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美]赫切尔·高登·刘易斯.广告与营销完全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12).

[3]白光.经典广告语创作技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第9篇:旅游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一、着力建“学习型”机关,不断提高机关队伍素质

一是形成机制。每年年初制定出全年的学习计划,对局党组中心组、各处室和全局人员在理论、业务学习、廉政教育、责任教育、作风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内容,按阶段提出明确要求,保证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

二是鼓励自学。我们大力倡导和鼓励干部加强业余自学,通过自学取得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文凭,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目前三位局领导,一位正在读博士,两位是研究生。全局每年参加英语、法律、管理等各类自选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人数超过50%,全局干部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达50%,有不少干部获得中、高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律师、经济师、旅游企业总经理资格证、导游证资格证书等。

三是结合实际。我们紧密结合旅游工作实际,以专题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机关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形势动态、旅游业务、旅游案例等各类学习,局领导带头作辅导报告,写心得体会,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研究文章。池雄标局长近年来发表了两本散文集和数十篇旅游方面的文章,其他局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等也都撰写多篇旅游方面理论文章,我们每年都将主要文稿编印成册供大家学习交流。通过“常学习”,全局形成了学习、钻研业务知识的良好风气,有效的提高了理论素养,增强了改革创新、执政和服务能力。

二、着力提高调研能力,切实解决基层企业实际问题

一是制度化。每年年初都围绕全年重点工作制定全局年度主要调研计划,明确调研工作的责任人,局领导每年用三个月以上的时间调研,各处室主要负责人每年安排两个月的调研。对于有出国促销、考察任务的人员,回来后要交一份调研报告。同时,实行调研工作情况和调研成果检查通报制。

二是求实效。调研要有的放矢,不走形式,注意带着问题去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基层企业实际情况。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带回来研究解决;涉及到其他部门的,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通过调研,陆续制定了《旅行社四统一管理办法》、《对旅行社组织外国游客来深旅游奖励办法》等十多项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的政策。

三是抓重点。几年来,我们由局领导挂帅,成立多个课题小组,对旅游业对gdp的贡献、滨海旅游城市发展、城市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定位、香港迪斯尼乐园对深圳旅游业的影响等重点课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着力提高综合协调能力,有效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旅游业涉及多个行业和多个部门,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多,单凭旅游部门自身力量难以有效解决,因此需要综合协调,借助外力,解决问题。

一是破难点。我们主动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基层企业解决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如:我们就深圳城市公厕设置与管理、酒店车辆进入罗湖口岸交通楼重复收费、旅游车在火车站及口岸停车不方便等问题,分别与市城管、口岸、火车站等部门协调,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与市

劳动部门协调,解决了70多名导游员和深圳导游大赛优胜导游员的深圳户籍问题,为旅游企业留住优秀人才;我们还协调市公安、交通、工商等十多个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旅游经营的专项整治行动,形成了旅游市场联合整治工作机制,使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二是解瓶颈。我们注意借助人大、政协的力量协调解决深圳旅游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华侨城、青青世界等旅游景区周边环境遭受破坏、中英街购物欺诈、城市缺少旅游公益广告、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不足和旅游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等问题,在市人大、政协的帮助下得以解决。近3年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了60多项建议、提案,其中大部分得到解决,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调纠纷。深圳目前年接待游客5800万人次,受理游客咨询和投诉的工作量非常大,,我们共接听各类旅游咨询投诉电话8046次。我们本着“游客满意、企业满意”的原则,做了大量协调、调解工作,全年召开投诉协调会120多次。对一些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旅游投诉案件,认真分析案情,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分清责任,合理调解,使旅游投诉案件结案率达100%。

四、着力

提高服务能力,真诚为基层企业办实事

一是主动服务。我们建立完善了与基层企业、游客的沟通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如:取消旅游审批职能后,我们妥善解决各区历史遗留的旅游项目问题,积极帮助部分未办理审批手续的旅游酒店项目补办有关手续;推动旅游咨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和快捷便利的短途旅游服务;主动与市义工联合作,黄金周期间在罗湖等口岸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服务;与电信部门合作给外地来深游客发送提示信息;24小时接听、受理旅游投诉电话,为游客提供快捷、高效的旅游投诉受理服务,等等;我们编印《深圳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手册》、《深圳旅游投诉典型案例汇编》,指导旅行社合理合法地处理投诉,为游客提供优质售后服务;为提高导游素质,几年来,共出资170万元举办导游大赛,免费为全市导游人员进行轮训,编印《深圳导游词》、《深圳社会经济动态汇编》、《深圳地方景点》等导游人员专用资料,免费发给每位导游员;在我局网站免费为基层企业提供网页,在旅游咨询中心免费摆放、派发基层企业宣传资料;出资两百多万元印制深圳旅游画册、地图、指南,免费发给各星级酒店;统一组织海内外旅游促销活动,参展基层企业的布展费、展位费均由我局承担;我们还主动为华侨城等大型重点旅游企业提供“直通车”服务,做到企业的事情随到随办,真心真意为企业服务。

二是及时服务。我们对基层企业和游客所需的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内服务到位。如:非典初期,我们迅速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对我市旅游企业给予应急政策扶持的请示》,提出七项应急扶持措施。深圳市政府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帮助旅游企业度难关的政策,在最短时间内把3750万元补贴资金发放给旅游企业。